时间:2023-03-22 17:46: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贸易条件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人类文明诞生后的第一种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其主要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中的压倒性优势地位,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世界各国彼此分隔。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起,人类社会开始更多地摆脱对大自然的依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和拓展,各种发明和创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层出不穷,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和成熟。应该说,到目前为止的人类社会仍然还处在工业经济时代,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仍然以获得工业部门的增长和发展为目标。
然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人类社会又开始悄然步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1996年,经合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系统地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和相关的指标。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更是以《知识与发展》为题,认为“知识对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依赖于知识。……今天,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确实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有50%以上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主要由知识创新体系、知识传播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组成。在这种经济中,知识取代了农业经济中的土地和工业经济中的传统资本而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知识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经济资源的可再生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作为经济资源,具有非消耗性、共享性、非稀缺性和易操作性,因而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它很少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可低成本复制,且易于传播处理。
2.经济增长的良性化。一方面,经济周期的弱化即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减弱;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有的学者认为,美国“新经济”的“一增两低”(即经济持续增长伴随着低失业和低通胀的独特现象)便体现了知识经济的特点。
3.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上述两个特征紧密联系,发展的观念因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更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效益、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更加强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工业经济时代后期开始加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作为知识经济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系统大大地改变了世界市场的存在方式,加速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跨国界的生产要素流动。
笔者认为,只有美国等发达国家才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其中就连走在最前面的美国“新经济”也只是21世纪全球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前奏而已。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被排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之外。不过,21世纪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贸易条件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阻挡不住的历史必然。如果发展中国家不去积极了解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法则,不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它们将永远无法摆脱“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原因很简单,发达国家不断使知识的前沿迅速向前推进和知识本身的乘数效应,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追赶“一个移动的目标”。
自“普雷维什—辛格命题”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提出以来,围绕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然而,正如保罗·斯特里顿所说的那样,“当许多人对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理论的批判愈演愈烈的时候,这个理论的内核很可能在这场猛烈的攻击中得以保存下来。这个内核就是:在世界经济当中,存在着导致从对外贸易和广泛的经济进步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分配不平衡地发生作用的各种力量,以至于最好最大的份额归于强国,弱国则在分配过程中自相侵吞。”①结果,贸易条件恶化论不仅没有被,反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贸易条件恶化论可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相对于中心国家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而言,呈现出长期恶化的趋势。D.沙普斯福德指出,在1900~1982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每年都下降1.29%②。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4年的一份报告中同样证明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它指出1968~1987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每年都下降1.52%③。
2.国家的初级产品相对于中心国家的初级产品来说,其贸易条件同样也在恶化。汉斯·辛格指出,1954~1972年间,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单位价格每年平均下降0.73%,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则年均下降了1.82%④。联合国在2000年1月的统计材料中指出,1980~1999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25%和58%⑤。
3.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与中心国家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也在下降。汉斯和沙卡等人通过对29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65~1985年期间出口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这29个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指数年均下降0.65%⑥。
4.相对而言,国家的贸易条件存在着长期恶化的趋势。1980~199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商品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都呈下降趋势:如果以1987年为100,那么这两项指标分别从121和105下降为91和89⑦。
以上内容可以说是贸易条件恶论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几种表现,它们是工业经济时代国际分工的产物。到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同样由于不对称的中心—体系,同样由于技术进步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和扩散,同时还由于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在需求收入弹性上的差别,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并不会从本质上得到扭转,贸易条件恶化论的“核心”内容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只不过中心—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由“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组合转变成了“知识产品—物质产品”的组合,因此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除上述4个层次的内容继续有效以外,它还极有可能增加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
5.国家工业制成品与中心国家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6.国家的初级产品与中心国家的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
7.国家的初级知识产品与中心国家的成熟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不过,贸易条件恶化论的上述发展仅仅是理论上的一种延续,它还有待实践的证明。笔者提出贸易条件恶化论的这种发展方向,并不是想渲染一种对“弱国”发展前景的悲观主义,而是想强调这样的事实:处于“弱国”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拉美是其中当然的成员,应当正视“知识经济”的挑战,尤其是要认识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要比“强国”面临的挑战严峻得多。
【参考文献】
①PaulStreeten,DevelopmentPerspectives,P.217,London,TheMacmillanPressLtd.,1981.
②D.Sapsford,"TheStatisticalDebateontheNetBarterTermsofTrade:ACommentandSomeAdditionalEvidence",EconomicJournal,September1985,PP.786.
③IMF,"Adjustment,NotResistance,theKeytoDealingwithLowCommodityPrices",IMFSurvey,vol.23,October1994,PP.350-352.
④HansW.Singer,"TermsofTradeandEconomicDevelopment",inJohnEatwell,et.al(eds.),TheNewPalgraveADictionaryofEconomics,Vol.Ⅲ,P.628,London,TheMacmillanPressLtd.,1987.
⑤UnitedNations,MonthlyBulletinofStatistics,Vol.LIV,No.1,January2000,PP.176.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仅没有改善,而且有恶化的趋势,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贸易条件恶化论”。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但贸易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而且有持续恶化的趋势。
1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一)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仍然处于劣势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仍然处于比较优势阶梯的下端,因此不能避免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普遍恶化的趋势。而且,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在出口时的一贯策略就是打价格战,结果导致了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使贸易条件更加恶化。
(二)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企业内贸易的结果
企业内贸易指在同一企业内部所开展的国际贸易,即在跨国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跨国贸易行为。就跨国企业而言,对于发生在内部各实体之间的交易价格,完全可以由企业按照整体规划来自主确定。跨国企业在我国采取高价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而低价出口制成品的策略,来达到其减少企业税负、避开风险与管制、调拨资金和有效分摊费用的目的。而外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额中已占到1/2强,这使我国的贸易条件更趋恶化。
(三)我国鼓励出口的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鼓励出口的国策,采取了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使得很多企业采取“只外销,不内销”策略,因为出口意味着可以减少成本。同时,这种出口政策也造成了我国出口贸易条件的恶化,或者说是恶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强调扩大出口规模,有“一刀切”的现象。
(四)近年来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
我国出口产品中制造业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有很大下降,而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近年来涨幅高于制造业产品价格。出口方面,产品技术含量高,劳动生产率高,致使某些产品大量出口,从而压低了国际价格。另外,从进口的构成看,对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其占进口的比重也随之大幅上升。而这些初级产品的进口价格由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在近几年一路攀升。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而进口产品价格上升,这也造成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
2提升我国贸易条件的措施和建议
(一)发挥比较优势并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首先,需要加大产业转移力度,并在确保就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新材料、医疗、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更要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其次,需要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再次,还应当扩充完善产业链,强化基础工业力量,大力发展零部件加工工业,以降低对加工贸易中零部件进口的依赖性,从而大量降低中间产品高价进口对出口效益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促使贸易条件的改善。
(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以促使外贸企业有序竞争
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使外贸企业有了更大的经营自,除了要继续放开外贸经营权外,还要促进外贸企业的规模经营,鼓励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型外贸企业组建大型的贸易集团,避免“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建设状况,形成规模经营优势,使企业避免以价格竞争为主而采取综合竞争手段进军国际市场。在外贸体制改革当中不仅要大力扶持有竞争力的国有企业实业集团,同时也要为民营企业实业集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使外贸企业之间的竞争走上规范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
(三)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
以法律形式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同时要建立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跟踪、通报机制,我国进出口价格监督、监控机制。取消对三资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逐步化解跨国公司内部化行为对我国市场的扭曲和利益侵害。应积极推进关税体制改革,优化关税结构。应当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减免税政策,并针对整个产业实施关税优惠政策;要给予国内外所有企业国民待遇,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贸易条件汇率证实分析
贸易条件反映一国贸易状况,其改善或恶化将直接导致一国实际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反映一国实际福利的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比价的汇率变动会对贸易条件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贸易摩擦,改善贸易条件。
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不仅包括商品或纯易货贸易条件(N),还有贸易收入条件(I)、单边要素贸易条件(S)及双边要素贸易条件(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贸易收入条件和单边要素贸易条件。但由于贸易条件(N)最易计算,所以大多数经济学文献中使用贸易条件这一概念。在一个两国世界中,贸易条件(N)可以表示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而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用Px代表出口价格指数,Pm代表进口价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N=(Px/Pm)100。显然用本币或外币衡量的进出口商品比价的贸易条件(N)与反映一国货币同国外货币比价的汇率存在着联系。事实上,汇率的变动将不仅通过价格的变化在短期内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而且将会长期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而对贸易条件发生作用。
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短期静态分析
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常被引证运用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弹性分析法,该方法考察的是在汇率贬值情况下贸易条件是改善还是恶化。之所以用到弹性的概念,是由于货币贬值同时改变了以本币或外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而决定贸易条件改善与否取决于出口商品本币(外币)上升(下降)的幅度是大于还是小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下降)的幅度。一国货币贬值,该国出口商品可以保持本币价格不变,当然也可以上升。而进口商品由于货币贬值导致本币价格上升、需求下降,国外出口商为了维持一定市场份额,使得本国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有可能下降。用ηDX、ηDM分别表示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ηSX、ηSM分别表示进出口供给价格弹性,则在汇率贬值情况下有如下结论:
当ηSXηSM>ηDXηDM时,汇率贬值恶化了一国的贸易条件;
当ηSXηSM=ηDXηDM时,汇率贬值对贸易条件不起作用;
当ηSXηSM<ηDXηDM时,汇率贬值改善了一国的贸易条件。
这种弹性分析法建立在外汇市场稳定及其它条件不变前提下,是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所谓贸易条件的改善除了从分析中的弹性变化理解外,通常指的是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其进口商品价格有所提高,反之则为恶化。其经济学的含义在于单位出口商品能否比原来换得更多的进口商品,若能则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否则贸易条件恶化。汇率贬值无疑成为许多国家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出口、改善贸易条件的手段。但是贸易条件提高了,也不能因此判定一国贸易状况得以好转。同理汇率升值在一定条件下会降低一国贸易条件,但也不能因此得出一国贸易状况恶化的结论。其原因在于贸易条件的变化是许多对该国和世界其余国家有影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仅凭单一的贸易条件的变化不能确定这些力量对该国净福利影响的结果,这也成为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短期静态分析的缺陷所在。所以我们将在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其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效应,从而全面理解汇率变动对贸易收入条件、单边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如此深入揭示汇率变动背后的对贸易条件的一系列作用机制。
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长期动态分析
如前所述,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在短期内将产生直接快速的效果。然而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汇率已成为一国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变量,在贸易方面则不仅反映在谋求进出口量的变化上,还需考虑贸易结构、成本、福利及整体状况等许多方面。
短期内,由于信息传递、反应的时滞效应,汇率变动通过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数量效应并不会立即显现。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这种效应才得以全面展现。考察贸易收入条件(I),其计算公式为I=(Px/PM)Qx,Px与Pm同商品贸易条件,Qx代表出口量指数,该指标意指以出口为基础的进口量。但是单纯从商品贸易条件(N)的变化上难以反映出贸易收入条件的变化,因为指标I的取值决定于N与Qx的乘积。此外,如果一国出口产业规模效益比较明显,出口量的扩大则会引致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进而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通过贸易换取了更多的国外资源,从而提高了本国的福利。但是对于大国或某种商品的主要供应国而言,其出口的增长有可能引起出口价格的大幅下降,一旦出口价格下降的幅度超过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则贸易收入条件恶化,进而引起贫困化增长。
除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外,由于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因而汇率的变动对贸易商品的进出口量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劳动力工资及其他要素成本也因汇率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使得进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同样发生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将对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产生影响。显然这种影响因素较之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化的国内产业与对外贸易政策等决定因素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贸易商品结构调整的效果,从长期看,可能有利于本国贸易商品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提升贸易及产业竞争力。考察单边要素贸易条件(S),其计算公式为S=(Px/Pm)Zx,Px与Pm同商品贸易条件,Zx代表出口部门的生产率指数。由于企业力图在汇率变动的环境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从而增强竞争力,由此Zx的值可以得到较大提高,即使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但是单边要素贸易条件依然可以上升。
以上分析表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存在多方面的作用机制。在假设汇率变动而外部世界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变动的影响在短期首先通过价格效应作用于商品贸易条件,其前提必须满足一定的弹性条件。而从较长时间来看,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将发生作用,贸易收入条件将依赖于商品贸易条件及出口量指数而发生变化。此外,汇率变动还将因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生产投入及要素成本的变化而对进出口量及商品结构产生影响,国内企业生产率同样发生变化,进而单边要素贸易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即使贸易条件下降,贸易收入条件和单边要素贸易条件也可能上升。因此整体贸易状况与福利的变化需要综合考虑贸易条件的变化。
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条件影响分析
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民币汇率在较长时期内的贬值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出口量的持续增长不仅加剧了贸易摩擦,且自身的贸易条件也面临着恶化的危险,福利遭受损失,经济增长也受到影响。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等已成为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依据分析,选取贸易条件为被解释变量,其影响因素包括汇率以及汇率变动产生的数量效应以及结构成本方面的效应。此处,为简单起见,贸易条件依据通常做法用商品贸易条件(N)代表,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说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直接作用,我国贸易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份额(XW)说明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国内零售价格指数(RI)说明汇率变动的成本效应,因此模型为:ψ(TOT)=(REER,XW,RI)。实证选用对数模型,依据下表所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如下:
lnTOT=3.4939+0.1474lnREER-0.1030
lnXW+0.0959lnRI
(11.7109)(5.7788)(-2.9078)(2.1815)
R2=0.8470DW=0.6316F=36.9013
查表并对比模型参数可知,该模型通过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检验。从经济学意义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变动1%,贸易条件同向变动0.1474%;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份额每变动1%,贸易条件反向变动0.1030%;国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变动1%,贸易条件同向变动0.0959%。由此可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较变量XW与RI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更大,说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直接作用是显著的,而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与成本效应则由于机制传递、调整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效果则较弱。其中XW与贸易条件的反向变动说明当出口量增大时,我国的贸易条件是恶化的。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增加即人民币升值时,贸易条件得以改善,反之则恶化。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对贸易条件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一般商品贸易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收入条件与单边要素贸易条件非常重要,只有综合考虑多重贸易条件的综合效果,才能较为全面的判定一国贸易条件及贸易整体状况的变化情况。
汇率变动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并非仅是直接单一的作用机制,而是多方面的,包括在价格上的直接反映与作用以及由于价格信号而导致的数量、成本、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从表面上看是价格连锁作用,但是从长期考察却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影响,从而在功能上改变或提升了经济实力,因而将进一步推动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与好转。其有益的启示在于,由于存在诸多的前提与限制条件,因此探讨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不能仅停留在短期静态上,需要从长期动态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考察,同时需要注意分析的范围和条件,由此即使汇率调整在短期内可能造成贸易条件的恶化,但从经济发展长期看有可能是有利的。
摘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为一国带来垄断利润,但是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扭曲的规模经济风险、竞争模式风险、资源竞争风险、信息风险、国外报复风险、政府行为的非理性风险等。因此在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一些具体问题,以克服因条件的不完备而带来实施效果的弱化。
关键词: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风险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涵、
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研究中,Brander和Spen—cer(1981,1984,1985)描述了政府如何将外国生产者的垄断利润转移到国内生产者手中来,并得出结论:一国政府总存在出口补贴的单边干预动机。他们运用“第三国市场”模型,分析了一国政府通过对生产者干预如何提高本国生产者从双头垄断的共同出口市场中所获得利润的,在自由贸易和Coumot竞争的情况下,企业间会达成一个Coumot—Nash均衡,该产业最终趋于均衡状态。但当有一方政府进行干预时,竞争就会演变为Stackelberg竞争,有政府补贴的一方厂商就会处于Stackelberg领导者的地位,而外国竞争企业则处于跟随者的地位,外国企业会做出向本国企业让渡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反应,此时,即产生利润转移效应。也就是说,政府已经承诺对行业的干预行为,并且外国企业也会认为,即使其拒绝退却而使得转移利润失败,补贴也会持续下去,此时的政府补贴成为可以置信的威胁。因此,政府最佳反应是给予一定的出口补贴。
Krugman(1984,1987,1992)设计了一个模型从保护幼稚产业的角度进行了战略方面的分析。他通过一个含有一种机会的非正统假定,从根本上改变了分析的焦点,该假定使一个国家通过限制进口的战略部署来实现另外一种福利。其分析依赖于两个基本要素:卖方的国际垄断和规模经济。对于卖方的国际垄断,类似Brander和Speneer的分析,他假定有两个企业,一个国内企业和一个外国企业,每个企业只生产单一产品,企业之间进行Coumot竞争,但有一点的差别是,Brander和Spencer仅分析第三国市场,而Krugman的模型允许产品向多个市场销售,这样,国内和国外市场由于政府的政策就有可能被分割开来。其结果是获得了一个多元市场的Cournot模型。对于规模经济,他通过给予本国生产者在本国市场上拥有特权的地位,这样,本国生产者可以获得一种较外国生产者在生产规模上的优势,这种规模上的优势即使在没有保护的市场上也将转化为较低的边际成本和较高的市场份额。规模经济的获得有静态的规模经济、动态规模经济以及干中学。而当一国政府把外国生产者从开放的市场中挤出的时候,干预行为会在竞争双方的边际成本上引起相反的变化,结果是国内生产者产量扩大,边际成本继续降低,而外国生产者产量减少,边际成本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从产量到边际成本再到产量的循环的因果关系链条,而这一循环过程就形成了进口保护和出口促进的机制。
二、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风险分析
1、扭曲的规模经济风险。规模经济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存在的理论假定,但在一些国家和一些行业却存在很大的扭曲。在相当多的国家和行业,规模经济的存在实际上并不是该行业存在着高效率与低成本,而有可能是政府垄断的结果,在中国就存在这种大量的情况。尽管目前我国国内市场巨大,规模经济明显,但是全国并没有形成统一有序的国内大市场,这种分割的国内市场严重阻碍着一些行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所需要的规模经济。另外,Markusen和Ven—ables(1988)以及Horstmann和Markusen(1986)认为,如果该行业是自由进入的,出口补贴给本国企业带来的利润会诱使新的企业加入,这将会造成行业集中度的降低,提高行业的平均成本,从而降低利润转移效应。对于中国来讲,如何设定行业准入机制,既保证行业的一定寡头垄断来保证规模经济的存在,又要保持企业的竞争能力,也是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否获益的重要因素。
2、微观基础的缺乏风险。在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中需要通过一定的市场途径来进行。如果一国不存在微观基础,或者国内市场处于分割的状态,就会影响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缺乏国内市场运行传导机制,政策就缺乏实施的渠道。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中,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及市场体系等因素发育不全,创新机制还没有有效建立,在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缺乏企业和企业家的推动。
3、竞争模式风险。Eaton和Grossman(1986)指出,根据战略贸易模型的Cournot竞争假定,每一厂商的最佳产出是假定对手的产量给定而推测出来的,但是,如果厂商进行的是Bertrrad竞争而非Coumot竞争,那么最佳政策应该是出口税而非补贴,因为出口税可以使得本国厂商做出不与外国厂商打价格战的承诺,这样,两家厂商可以维持较高程度的合谋;另外,他们认为,在Brander和Spencer模型中只有一个本国企业,如果本国企业的数目大于1,在确定政府干预政策时会出现相互矛盾的倾向,这种矛盾会存在于以出口补贴来转移利润的动机和传统的为改善贸易条件而施加出口税的动机之间,所以,只有当本国的企业数目不太大,出口补贴才是合理的。如果寡头双方致力于不变的推测变量,而且每一厂商的推测变量与其竞争对手的实际政策的反应是一致的,那么,租金转移到国内公司或利润转移是不可能的而自由贸易政策成了一种最优政策。
4、资源竞争风险。Dixit和Grossman(1986)放松了经济中只有一个寡头行业的假定,考虑了存在多个寡占行业的情况。他们研究了与一种固定供给资源相关的几个垄断性行业的情况,称之为“科学家”,其研究表明,当国内出口行业面临共同的外部环境,具有相同的生产能力时,被补贴厂商大量使用国内竞争性稀缺资源“科学家”,对其中一两个行业进行补贴,会把国内竞争性稀缺资源“科学家”从其他行业转移到被补贴的行业,从而使得被补贴行业的出口增加是以其他行业的规模缩小和出口萎缩为代价的,其代价往往要高于利润转移效应,因此自由贸易仍然是最佳选择。在中国很多行业都存在类似的资源竞争状况,如何化解不同行业对于同一资源竞争的状况将是中国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及实施能否获益的关键。
5、政府行为的非理性风险。政府干预论也忽略了特殊利益集团采用某些政策的可能性。当进行微观经济干预时,政府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这些集团随时准备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成本却由大的分散的集团承担,他们不能获得有关政策的所有信息。结果,政策的干预经常被误导。因此,进行经济决策时依靠政治和官僚的强制命令,而不是依靠经济手段,必然会降低国家福利。政府为了履行政策的承诺对厂商提供补贴时还存在着一个固有的道德公害问题。国内厂商会发现追求补贴比追求生产行为有更高的收益,这样只能增加依赖性。这种追求补贴的做法属于扭曲引起的直接的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寻租行为。
6、收入分配风险。Gruenspecht(1988)和Neary(1991,1994)认为在Brander和Spencer模型中,隐含了出口补贴和企业利润被同等对待的假定,政府并不关心国内收入的转移支付,但在实际生活中,筹集补贴资金会给经济带来扭曲的成本,这意味着1美元公共基金的机会成本大于1,另外两国企业的成本也被认为是一致的。Gruenspeeht和Neary分析了这种情况后得出结论,只有当公共基金的机会成本不太高时,出口补贴才是合理的。另外,政府的有效干预不可避免会产生有害的再分配效应。出口补贴将有助于把收入从社会其它方向转移给被保护行业的所有者和雇员。因为,受补贴的行业一般是高科技行业,这种收入的转移将或是表现在已被雇用的高薪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增长或是股东超乎寻常利润的增加。
7、信息风险。Qiu(1994)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他首先假定外国企业的成本是公共知识,而本国企业有可能是高成本也有可能是低成本,本国企业完全了解自己,但外国企业和本国政府不了解。得出结论,在信息不对称时,如果企业进行的是Coumot竞争,那么政府倾向于设计分离政策,分离政策具有信号作用和信息甄别作用,提高社会福利。但如果企业进行的是Bet-trand竞争,政府将选择一个统一的政策,允许本国公司隐藏其信息,这样,利润转移效应较大。Wong(1991)、Brainard和Martimort(1992)以及Collie和Hviid(1993)也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共同的结论,其中之一就是政府政策对于信息依赖的重要性。而政府要获得这些信息却是几乎不可能的。
8、国外报复风险。Collie(1991)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很容易引起对方国家的报复,尤其是在知识密集性行业。这样,即使政策是有效的,也只是一方受益另外一方受损,世界总体福利水平并没有上升,而只是全球福利的再调整。这种报复更可能发生于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中,那里与世界市场相关的规模经济被这些新理论的支持者假定为更具意义,因为,这些产业被普遍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三、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总体上看,中国存在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条件和可能。具体说,市场化的总体推进程度已达到60%以上,市场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有独立的决策能力,信息完备性比较差,但有改进的可能,并且在中国有一些特定的寡占行业,如汽车等行业(胡昭玲,2002)。但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因条件的不完备而带来实施效果的弱化。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已经加入WTO的背景之下,必须正确处理好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贸易自由化及遵守WTO规则的关系。中国在加入WTO后,在适应WTO规则的同时,受到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不可能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应根据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要求,对某些不完全竞争和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实行一定的关税保护或其他产业政策进行支持,但也必须确定适度的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
关键词: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国际专业化水平指标 贸易条件 行业调整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对外开放战略,为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但国内学者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认为中国存在贫困化增长的趋势或已发生贫困化增长,因而存在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这些研究大多从比较优势变动或贸易条件的单方面指标来考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变动和存在问题,所以本文试图结合比较优势和贸易条件两个因素来综合考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现状,发现不同行业比较优势和贸易条件的变化的趋同性与趋异性。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1.比较优势测度
(1)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其公式为:RCAij= (Xij/Xi )/(Wj/W)
其中,RCAij 代表i国(地区)j产品的显现性比较优势指数, Xij代表i国(地区)对世界市场出口j产品的出口额,Xi 代表i国(地区)对世界市场的总出口额,Wj 代表世界市场j产品的出口额,W代表世界市场产品的总出口额。
RCA指数考虑了不同国家和不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侧重一国的出口绩效。按照日本贸易振兴会(JERTO)提出的标准,当RCA数值大于2.5时,该产业具有极强比较优势;当RCA在0.80―1.25之间,该产业具有中等比较优势;0.8以下则处于比较劣势。
(2)国际专业化水平(LFI)指标
国际专业化指标是由Lafay(1992)所提出的。
对于某个特定的国家i,某种特定的产品j,该指标定义为:
其中, Xij代表某种特定类型产品的出口, Mij 代表这种特定类型产品的进口,N是所有进出口货物的种类。
根据公式,给定每种产品对贸易总额所做出的贡献,可以得到ΣNj=1 LFI=ij=0 ,所以,那些 LFI=ij 大于0的,表明该产品对外贸易具有比较优势,该值越大,表明比较优势就越明显,在该产品领域实现的专业化程度越深;相反,那些 LFI=ij 小于0的,表明该产品对外贸易具有比较劣势,该值越小,表明比较劣势越明显,在该产品领域实现的专业化程度越浅。
2.贸易条件测度
(1)价格贸易条件(NBTT)
用公式表示为:NBTT=Px / Pm
其中, Px 为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Pm为进口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
该式表明出口单位商品能够购买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2)收入贸易条件(ITT)
用公式表示为:ITT=(Px / Pm )×Qx,其中Qx 为商品出口数量。
也可以表示为ITTt=NBTTt×Qxt ,其中, NBTTt和Qxt 表示t期的价格贸易条件和出口数量指数,取本文计算值;其中Qxt=,qi0 表示第i种商品基期的出口数量。
这一指数衡量的是出口对进口的购买力,反映了一国绝对进口能力的变化。
(二)数据来源及产品分类
1.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2001-2008年HS分类四位数水平的类商品的1149个产品的进出口数据为样本(由于HS编码第19、21、22类商品的特殊性,其四位数水平各产品历年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故在计算时剔除了这几类商品)。数据均来源于国研网-国研数据-对外贸易数据库、2001-2008年HS分类商品进出口数据。
2.产品分类
为了分析需要,本文把HS编码下的19类商品合并成R1-R5 5个相关类别:
R1―表示农产品类商品,包括HS1、HS3和HS4三类;
R2―表示资源类商品,包括HS2、HS5、HS9、HS10、HS13和HS14六类;
R3―表示劳动密集型商品,包括HS7、HS8、HS11、HS12、HS15和HS20六类;
R4―表示技术密集型商品,包括HS6类;
R5―表示资本密集型商品,包括HS16、HS17和HS18三类。
二、各类产品比较优势的测度
(一)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测算结果
根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公式得到的各类商品的RCA值,如表1。
表1 2001-2008年我国各类商品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
(二) 国际专业化水平(LFI)指标测算结果
根据公式,得到2001-2008年各类商品的国际专业化水平指标(LFI)的测算结果,如表2。
表2 2001-2008年各类商品国际专业化指标测算结果
三、各类产品贸易条件的测算
(一)价格贸易条件测算结果
测算各类商品价格贸易条件时,分别选取各类商品下所包含的HS四位数水平的所有产品的进出口数量及金额数据,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如表3。
表3 2001-2008年五大类商品价格贸易条件测算结果
(二)收入贸易条件测算结果
根据公式,各类商品的收入贸易条件计算结果,如表4。
表4 2001-2008年五大类商品收入贸易条件测算结果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总体来看,2001年以来,我国总体贸易状况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从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来看,原先具有很强比较优势的行业,其比较优势在逐渐减弱,原先就具有比较劣势的行业,其恶化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多数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也均在不断恶化,各类商品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基于数量上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贸易结构仍不合理。从综合比较优势与贸易条件的测算结果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商品可能已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2.我国农产品类商品贸易的国际比较优势不明显,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占比处于劣势地位;其国际专业化指标LFI值在前期均大于0,说明该类商品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在我国商品贸易结构中属于优势商品,但其优势在逐渐下降;其价格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但是由于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大于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所以其收入贸易条件还是呈不断改善状态。结合4个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农产品类商品出口竞争力在逐渐弱化,粗放型的贸易政策并没有改变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虽然该类商品在我国内部贸易结构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是效果仍不明显,其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3.资源类商品的国际比较优势和专业化水平均处于五大类商品中最劣势的地位,且其劣势还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国际专业化水平指标LFI历年的恶化速度非常快,说明该类商品在国家商品结构中专业化水平很低。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虽然使得收入贸易条件改善很多,但是其价格贸易条件也还在不断恶化中。
4.劳动密集型商品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商品中的优势商品,其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也是最显著的,这是我国遵循比较优势原理进行贸易的体现。但是根据测算结果显示,其RCA值在下降,且其专业化水平也没有大的提高,价格贸易条件也是处于恶化状态,说明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已经开始有所弱化。
5.技术密集型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值和国际专业化水平值均处于劣势地位,说明我国出口商品的专业化程度还不高,且其价格贸易条件也在逐渐恶化,高新技术产品缺乏竞争力。
6.资本密集型商品在国际产品中处于中等比较优势地位,其显性比较优势还在逐渐扩大,说明其出口份额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比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国家商品结构中,该类商品的专业化程度仍不够高,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处于劣势地位,但是在逐渐改善。在考察期内,该类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呈上升趋势,也是五类中唯一价格贸易条件在改善的商品,其收入贸易条件也是在不断改善的。
(二)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相关建议
前面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贸行业结构仍存在一定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如下:
1.提升出口产品结构,实现外贸发展由“量”向“质”的转变。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与收入条件改善并存的现象说明现阶段我国外贸发展还是主要靠数量扩张型的出口政策。实践和各种数据分析结果都证明,这种外贸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所以我们必须在提高出口总量的同时,走质量提升的途径。在提高出口产品利润的同时,更要提升出口的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产品的贸易条件,从而提高贸易获利。
2.提升传统比较优势行业的出口竞争力,保持并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有利的比较优势地位。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是我国传统比较优势产品,但是其比较优势的不断下降也应值得引起我们注意。
3.降低出口产品在资源和能源产品领域对国际的依赖。国内钢铁、原油等原材料产业耗能高、产能低,致使我国出口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原材料需求大,依赖性强。要改变这种现象,势必要加快我国钢铁等原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以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减小出口商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从而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4.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技术类产品历年出口份额也不高,过度依赖进口。要改善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现状,必须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总之,要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状况,就要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化转换。在保持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高等途径实现集约型发展。
参考文献:
[1]Balassa 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s.1965(2).
[2]Lafay G.The Measurement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1992.
[3]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
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7).
[4]姚晶晶.浙江贸易条件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
江工商大学.2008.
[5]林丽,张素芳.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6]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博士
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7]白英姿.跨越比较优势陷阱[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
学,2008.
论文摘要: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条件却出现了恶化趋势,本文系统阐释了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是反映其在国际 市场 中竞争实力或竞争地位的指标, 经济 学 含义是每单位出口商品能够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贸易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全球 金融 危机 的背景下,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应对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我国是贸易大国,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显著的。虽然我国目前还不完全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者和制定者,但也绝对不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应该会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我国进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比较高,主要侧重于关键设备、短缺能源以及原 材料 等。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在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推动下,对进口商品的总需求将会不断减少,未来的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
产业结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从根本上说,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层次的高低。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具有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逐渐升级的趋势,这必然会使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同样的变化趋势。我国已经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从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贸易条件却没有得到改善,这与我国出口商品加工程度低、粗加工比重大、附加值低、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较低价位水平是分不开的。这说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
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汇率是一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交换的比价,而贸易条件是用本币或外币衡量的进出口商品的比价,因此本外币比价之间的变动必然直接导致以本币或外币衡量的进出口商品比价的变动。理论认为,本币升值有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但从我国数据来看,人民币升值以来贸易条件仍然延续了恶化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元贬值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部分抵消了人民币升值效应,美元贬值推高了国际价格基准,加之供需紧张和 期货 市场投机等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我国进口价格大幅上涨,部分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降低效应。
从总体上说,剔除生产 成本 上升后的出口价格仍显著上升,说明人民币升值确实提高了我国出口价格并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而且,人民币升值以来,剔除国际价格上涨因素后的进口价格涨幅则有所下降,同时优化了我国出口结构,高附加值和定价能力较强的行业出口占比明显增加,从而也改善贸易条件。人民币汇率的适度升值将改善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从长远观点来看,我国为保障自身的 经济 安全及利益,特别是为提高外贸效益,必须在长期内逐步改革目前的汇率政策,应该让 市场 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将 行政 力量作为一定的辅助手段。
fdi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外商直接 投资 (fdi)多采用加工贸易的方式,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从而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难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内部采购行为使得加工贸易原料的进口价格居高不下。从总体上来看,由于fdi对我国的熟练劳动及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而对非技术人才数量增加的作用偏小,因而它加大了我国收入的不平等,拉大了技工与非技工的工资差异,城乡就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使得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若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应该适当引导fdi进入我国的第一产业,使之发挥提高 农业 生产率的作用,并且要引入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促进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使我国逐步完成从低档次、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向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最终提高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贸易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以往大部分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常常停留在出口贸易模式方面,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也只是流量而非存量。本文引进了贸易模式演进的概念,使用流量与存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从贸易总量、贸易结构、贸易条件三个方面较为完整地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贸易模式演进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直接投资指数和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成正比。(2)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模式有长期均衡显著影响,会引起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比重的上升,有利于我国贸易模式的正向演进。(3)外商直接投资指数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总指数的改善起积极作用。
迄今为止,全球化的浪潮发展得如火如茶,国际投资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更为迅猛,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写作硕士论文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作用发挥得更为自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到1.538万亿美元,超过2000年创下的前历史纪录1.4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吸引的FDI总量居世界第五位。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按照uNcTAD①统计,为670亿美元,下降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FDI从最初的每年几亿美元到后来的每年十几亿、几十亿美元再到现在每年几百亿美元,可以说FDI在量上的发展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大,国际游资等大规模FDI流入中国,2007年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较上年增长13.8%,创下了中国FDI的最高纪录。FDI对我国经济的各方面影响甚广,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外贸进出口的贡献。从以往的数据及前任研究成果看来,FDI与一国的贸易额有极大的关联性,并且相关系数还不小。从我国的情况看来,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扩大自身优势产品进出口不仅大幅度增加了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量,而且对我国进出口结构也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据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出口大于进口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与此同时,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②。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FDI对我国贸易模式转型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FDI和贸易进出口额虽然增长迅速,但我国目前进口的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制成品却大多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③,或者是粗加工或初加工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仍然很少。具体表现在纺织品出口比重过高,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贸易利益与贸易总量相比十分之少。但是仅仅从总量上分析FDI与我国贸易结构的关系显然是不妥的,这也正是之前的学者研究时容易忽略的地方。本文将通过FDI如何影响贸易模式的理论研究及对FDI和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贸易结构、贸易条件三个角度的实证分析来研究其与贸易模式转型的关系写作硕士论文及其从何种机制、渠道来影响贸易模式,并据此探索应当如何对FDI在各个层面加以引导,为今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市场准入上的影响,即达不到设定的技术标准,就不能顺利的出口;另一个是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企业技术、环保及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投入都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丧失了产品价格优势,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很多时候是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中的,但是在这里我们单独把它拿出来讨论是因为与其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相比较,它有其特殊性,而且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对中国的外贸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知识产权壁垒是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下,对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如专利产品,贴有合法商标的商品,以及享有著作权的书籍、唱片、计算机软件等实行进口限制;或者凭借拥有的知识产权优势,实行“不公平贸易”。中国屡遭国外知识产权的调查,严重的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同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而造成的出口对其国内产业的威胁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同发达国家真实技术差距的存在。
产品附加值通俗的讲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中所凝结的技术、创新、人力劳动、品牌和附加服务等价值的增值。它与产品的价值增值链的长度,技术含量,创新程度,附加服务的质量和产品品牌价值等有很大的相关关系。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先生的“附加值”理论告诉我们:在一个产品的业务链上,组装的附加值最低,研发的附加值最高;中间值的生产虽有技术含量,也会慢慢递减,而到了销售和售后服务,附加值会随之高涨起来,因为它有品牌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由此可见,在组装的上游,是技术、信息与知识;在组装的下游是包装、销售及服务。而在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是廉价劳动力在创造财富.中国的出口产品基本上集中在初加工的产品、棉纺织品和机电产品上,这些产品的技术含童低,加之中国的国际名牌少,尤其是机电产品甚至包括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处于产品的中游组装阶段,这是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是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出现所谓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这主要是由我国技术能力低所导致的。
3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对其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当这个概念用于两种以上商品时,它的定义则是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一种指数量值,也可以解释为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购买进口商品的数量。贸易条件恶化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最早.由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1949年5月提出,他在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了“贸易条件恶化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存在长期恶化的趋势。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心—”体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滋生了一些不利于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利益的不平等分配,贸易周期运动的不平等影响,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产品需求条件和世界经济中心的低进口数。
4贸易竞争优势将受到更大挑战
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就是处于各层次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有廉价的简单劳动力,还有相对发达国家廉价的熟练劳动力、技术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现在正是在利用这一竞争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但是,这一优势能够持续多久呢?也就是说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经贸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廉价劳动力还能够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农村人口,可以不断的向城市输出廉价劳动力,但是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其人口的容纳程度也是有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大城市综合症,而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十分迅速,因此有可能农村人口的输出在一段时间之后会放缓直至停滞,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将会不断的上升,而随着新的开放国家,比如印度加入国际分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将会逐渐削弱。
5结束语
总之,中国现今和以后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此,没有技术创新就很难继续缩小同前方国家的技术差距,而后方国家则会更快的缩小同我们的差距,表现在贸易上,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和贸易竞争优势受到更大的挑战。我们只有技术创新,掌握有用自主专利权的技术,才能在对外贸易上取得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平:《论国际贸易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载《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2]宋健学、赵新刚、刘虎兴:《关于我国技术提升和贸易发展的思考》,载《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
[3]胡艺:《中国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国际渠道》,载《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4]高正平:《政府在风险投资中作用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标准化;对外贸易;贸易效应;局部均衡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7-0013-06
随着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产品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贸易自由化导致的传统贸易政策工具作用的减弱,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一方面,随着各国的标准不断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标准和与之相关的技术法规等成为便利国际贸易的手段。另一方面,技术标准因为其隐蔽性强、变化快、影响面广等特点,正逐渐成为继配额、关税之后的新贸易政策工具,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阻碍。由于中国出口贸易产品的技术标准普遍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因此,短期内标准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标准化已经成为中国产品出口的一大障碍。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如果企业能够积极改进,不断创新,那么标准化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会产生积极的促进效应。
一、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效应
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限制效应是指进口国通过提高技术标准或设置新的技术标准,从而在短期内产生减少中国贸易流量的效果,极端的情况是使这种贸易流量减少到0。标准化之所以能够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限制效应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导致中国出口成本的增加。也就是说,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以后,中国的产品为了达到进口国新的标准要求,不得不加大产品投入,从而直接提高了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进口国海关检验机构在进口检验的过程中,人为提高检验标准,故意延长检验时间,从而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即使能出口也间接地提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中国出口的减少以及出口成本的增加都会使得中国的供给曲线上升,导致贸易限制效应的产生,如果中国的供给曲线上升足够多,就会使中国出口量降为0。二是由于进口国实施新的标准以后,对相应的进口产品的要求是必须实施标准认证,那么,对于没有进行标准认证的产品,进口国消费者的需求相应会下降,尤其是涉及人身安全和环保的标准认证;另外,进口国还可能利用传媒手段对消费者偏好进行消极引导,从而使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偏好降低、需求曲线下降,导致贸易限制效应的产生,如果需求曲线下降足够多,就会使中国对该国的出口降为0。
(一)中国出口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限制效应
1. 小国模型。如果中国是某一产品的出口小国,即中国是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接受者,那么中国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分析比较简单,只要考虑国际市场价格下中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变化情况,即可知道中国出口情况的变化。
如图1所示,S1为中国的供给曲线,De为中国的需求曲线。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之前,国际市场价格为P1,在此价格下,中国的国内需求量为Q2,生产量为Q1,出口量为(Q1-Q2);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之后,中国出口成本的增加或出口额的减少,导致中国的供给曲线会上升,从S1移动到S2的位置,由于中国是出口小国,国际市场价格仍为P1,此时中国的生产量为Q3,出口量为(Q3-Q2),小于新的标准实施以前的出口量,即(Q3-Q2)
2. 大国模型。如果中国是某一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唯一出口大国。那么,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对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就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分析的时候我们把目光转向进口国市场。
如图2所示,XS为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MD为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由于国际市场中只有一个出口大国(为了简化起见,其他出口小国在分析时不予考虑,因为不影响分析结果),因此,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和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共同决定了国际市场价格。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之前,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XS和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MD共同决定了国际市场价格P*,此时,中国的出口量为Q*;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以后,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由XS移动到XS1的位置,从而使国际市场价格从P*上升到P1,在P1的价格水平上,中国的出口量为Q1,显然,Q1
(二)进口需求下降产生的贸易限制效应
如图3所示,XS为中国某一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MD为进口国对该产品的进口需求曲线。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前,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XS与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MD相交点决定了均衡价格P*,此时中国的出口量为Q*;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并采取标准认证制度以后,如果中国该出口产品或由于主观认识不足、或由于认证费用过高等原因而未主动申请技术标准认证,或由于进口国利用传媒手段对消费者偏好进行消极引导,都将导致进口国对中国该进口产品的需求下降,即图中需求曲线从MD下降到MD1,MDl与XS相交点决定了新的均衡价格为P1,此时,中国出口量下降为Q1,从而产生了贸易限制效应。如果进口国的进口需求曲线下降足够多,如下降到图中MD2的位置,则中国的出口量下降为0。
二、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
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转移效应是指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后,短期内会导致贸易流向发生转移,即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出口国的效果。发生贸易转移的原因仍然是上面所说的两个,一是由进口国技术标准的提高或新的标准的实施,导致中国供给成本的增加,供给曲线的上升,出口量下降,下降的部分转移到其他出口国。二是由于进口国技术标准的提高或实施新的标准并对相应进口产品采取标准认证以后,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需求偏好降低,需求曲线下移,导致中国出口量下降,下降的部分转移到其他出口国。下面对此进行局部均衡分析。
(一)中国出口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
如图4所示,从左至右依次表示进口国对某一产品的国内市场供给需求曲线图,进口国对中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中国该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图,进口国对第三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第三国该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图。假设进口国某产品在技术标准提高或新的标准实施以前都是从中国和第三国两个出口国进口的,且第三国产品在标准变化前后都能满足要求。
1. 小国模型。与上述小国模型类似,假设中国是某一产品的出口小国,其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前,在国际市场价格为P1时,进口国的进口量为(Q4-Q1),中国的出口量为q3,第三国的出口量为q′1,其中(Q4-Q1)=q3+q′1。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以后,中国若想继续保持对进口国的出口将不得不加大产品投入,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或者是进口国的检验机构在进口检验的过程中,提高检验标准,延长检验时间,间接地提高了中国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从而最终使中国的供给曲线从S1移动到S′2,此时虽然进口国对中国的需求不变,但在P1价格下中国满足不了,中国的出口量下降为q1,与之前相比出口量减少了(q3-q1),由于中国是小国,其出口量的下降不会影响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由此第三国的出口量仍为q′1,中国出口量下降的部分将由其他出口国弥补,即该产品的贸易从中国转向了其他出口国。
2. 大国模型。假设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是某一产品的唯一出口大国。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后,中国的供给曲线从S1移动到S2,出口供给量下降为q2,由于中国是该产品的出口大国,中国出口供给的下降会使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从P1增加到P2,此时,进口国的进口量减少为(Q3-Q2);由于价格的上升,第三国的出口供给增加为q′2,即该产品的贸易部分从中国转向了第三国。
(二)对中国产品需求下降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
如图5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进口国对某一产品的国内市场供给需求曲线图,进口国对中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中国该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图,进口国对第三国该产品的需求曲线和第三国该产品的出口供给曲线图。假设在标准变化以前进口国的进口全部由中国和第三国供给。
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之前,在价格为P1时,进口国进口量为(Q2-Q1),中国的出口量为Q3,第三国的出口量为Q′3,由于假设在标准变化以前进口国的进口全部由中国和第三国供给,因此,在P1价格水平上,Q3+Q′3=Q2-Q1。当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并对相应进口产品实施标准认证,导致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未获得相应标准认证的产品需求下降,或由于进口国利用传媒等手段对消费者的消极引导,使得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需求下降,表现为图5中进口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曲线D1下降为D2,相应地中国的出口量从Q3下降为Q4;而与此同时,第三国产品由于通过标准认证,进口国消费者对其需求上升,表现为图5中进口国对第三国产品的需求曲线从D′1上升到D′2,相应地出口量从Q′3上升为Q′4。即贸易流量在中国和第三国间重新进行了分配,部分贸易额从中国转向了第三国。
三、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条件效应
标准化对中国的贸易条件效应是指进口国的标准变化导致中国贸易条件产生恶化或改善的效果。在短期内,由于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会导致中国出口贸易流量在短期内迅速减少,产生贸易条件恶化的效果。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根据贸易条件的定义的分析
在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1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多少单位外国商品的比例,或交换比价,通常用该时期内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①即:Tg=PX/PM,其中Tg代表贸易条件,P代表价格,X和M代表出口和进口。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当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后,会产生贸易限制效应,中国商品出口贸易流量在短期内迅速减少,被迫将原先供出口国际市场的产品更多地留在国内消费,导致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出口产品价格下跌,也就是PX会下降,结果也就导致Tg下降,即贸易条件恶化。
(二)根据提供曲线的分析
如图6所示,OE代表进口国的提供曲线,OF1代表在进口国提高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前中国的提供曲线。OE、OF1相交于H点,此时贸易条件由OA来表示,进口国用M1的出口量来换取中国Q1的出口量。在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以后,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了贸易限制效应,提供曲线向不利于中国的方向移动,如图6中OF1移到OF2的位置,此时,贸易条件从OA变化为OB,进口国只需用M2的出口量就可以换回中国Q1的出口量,因此,产生了贸易条件恶化的效果。
四、标准化对中国的长期的贸易促进效应
(一)在长期内,中国出口企业可以进行的改革
一是从成本角度,可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使生产成本降到标准提高或新的标准实施以前的程度,甚至比以前更低,从而消除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限制,促进贸易的发展。下面以小国为例作一简单说明。
如图7所示,中国企业的原成本曲线为AC,产量为Q1,在国际市场价格P1下获利w,但由于进口国提供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导致中国短期内成本曲线上升到AC1的位置,由于规模不变,中国企业只有在P2价格以上才能获利,而在国际市场P1价格下,中国出口企业短期会亏损,但在长期内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实现规模经济,将生产规模扩大到Q2以上,则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重新在国际市场获得较强的竞争力,消除成本增加产生的贸易限制,促进贸易增长。
二是从技术改进角度,企业可以加强研发,实现技术创新,达到进口国的标准要求,从而重新顺利地进入进口国市场。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修改了的波斯纳(Posner)的模仿差距模型分析这一问题。波斯纳(Posner)的模仿差距模型认为,技术的变动有利于出口的增加,但这种增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弱的,最后随着他国的模仿而失去出口地位,甚至走向进口,在图8中,从A到D显示了这种趋势。②李春顶(2006)对波斯纳的模型进行了修改,用来分析技术创新对突破TBT的作用。李春顶认为,一般来说,TBT的实施是在该商品的标准化阶段,新产品不易受到TBT的影响,也就是说,TBT一般发生在图中的CD段,短期他会使CD向左下方偏移。③而笔者认为,CD段表明即使进口国不采取限制措施,中国对其出口也会减少,采取TBT只是加速了这种趋势,这显然不符合现实,中国产品出口受限一般都出现在中国产品出口高峰阶段。因此,笔者对此模型再次进行修改并赋予了新的思想。
在图8中,中国产品出口量开始的时候逐渐增加(图中AB段),并在一段时间稳定在一个高峰出口量(图中BC段),这对进口国相关产业影响可能很大,因此,为了限制中国该产品的出口,进口国提高技术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这在短期内会减少中国出口(图中CD段),这时如果出口国不采取任何措施,则出口会沿着CD下降,但如果中国这时积极主动地加强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创新,达到进口国的标准要求,则会在出口量下降到一定时间时如在E点以后出口量开始重新增加,如图中EF所示。如此周而复始,进口国技术标准的提高反而加快了中国技术创新的速度,也增加了贸易量,也就是存在着贸易促进效应。当然,这一促进效应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出口国要及时加快技术创新,达到进口国新的标准要求;同时,新的标准也不能过于苛刻,使中国的出口量一下变成0,那么再想创新突破也就比较困难了。
三是从满足进口国消费者需求角度,可以考虑对于达到国外标准的相关产品实施标准认证,重新树立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信心,从而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
(二)标准化对中国的长期贸易促进效应的分析
如果出口国企业不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则国外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企业的负面影响会长期存在,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但如果中国出口企业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并努力实践,进口国标准的提高或新的标准的实施必将在长期内产生贸易促进效应,从而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下面笔者对此进行分析。
1. 从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角度的分析。由于中国作为小国的分析比较简单,在此以中国作为出口大国为例。
如图9所示,在进口国标准提高或新的标准实施以前,中国的出口量为Q*,当进口国提高标准或实施新的标准,短期内中国出口供给曲线由XS上升到XS1,进口需求曲线由MQ下降到MQ1,导致中国出口减少到Q1(当然这两条曲线不一定同时变化,但任何一个变化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这里为了分析的简化需要),但长期内中国出口企业可以进行调整,使出口供给曲线回落,进口需求曲线上升,中国出口有可能恢复到标准提高以前,也有可能比以前更多,如图9中MD2和XS2的交点决定的中国出口量Q2,此时由于出口国成本下降的幅度和进口国消费者需求上升的幅度比较大,均衡价格比标准实施以前还要高些。因此,贸易促进效应明显。
2. 从贸易条件角度的分析。如图10所示,该图是在短期内贸易条件的分析图6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在长期内,由于中国技术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中国出口的产品达到进口国的要求,使中国出口上升,中国提供曲线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在图10中表现为从OF2到OF3方向的移动;另一方面,进口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回升,并有可能超过以前的水平,这可能会导致进口价格的上升,从而使进口国的提供曲线向不利于进口国的方向发展,在图中表现为从OE到OE1方向的移动,此时,贸易条件从OB向OC方向变化,进口国用M2的出口量只能换回中国Q2的出口量,因此,产生了贸易条件改善的效果。
注释:
①朱钟棣:《国际贸易教程新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②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③李春顶,《技术性贸易壁垒两重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对于我国的歧视及应对措施》,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版,第15页。
参考文献:
[1]朱玉春,种胜兵.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
[2]边红彪,等.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果[J].中国标准化,2007,(1).
[3]德克努特-布林德.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5]李春顶.技术性贸易壁垒两重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兼论对于我国的歧视及应对措施[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林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J].市场论坛,2006,(1).
[7]姚志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效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8]Blind,K.The Economics of Standards:Theory, Evidence, Policy [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2004.
[9]Otsuki,Tsunehiro, John S. Wilson, and Mirvat Sewadeh.Saving two in a billion: quantifying the trade effect of European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African exports[J].Food Policy, 2001,(5):495-514.
Effect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rade on China's Exports Trade
Xu Jiexiang, Zhang Rui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4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