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00:36: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务员备考方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新旧大纲的比较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更细化、更有效、更客观,使申论考试在选拔人才时有了明确的区分度,更能体现在选拔公务员方面科学发展的要求。
1.更细化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对申论所考察的不同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具体内容下面详细介绍),而旧大纲是没有的,旧大纲只是笼统阐述。认真研究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对于有效备考意义重大。
2.更有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要求申论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以下简称综合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以下简称综执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较原来一张试卷分题目作答,更能考察考生所具备能力与所报岗位的匹配性。其中,综合类强调对问题的宏观掌控能力,要求看得透、出思路、提方案、写得好。而综执类则强调微观执行能力,要求看得清、抓落实、提措施、写得准。二者的能力要求不同,体现了不同岗位的区别性,彰显了各谋其位,人尽其用的宗旨和精神,申论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必将得到更为明显提升。
3.更客观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对两类考试的能力要求做出了详细的分解和说明,根据岗位职能的不同,适当地弱化了主观性题目,强化了申论的客观性。特别是对综执类要求凸显了对执行力和准确进行上传下达等客观可测能力的强调,减弱了对综执类考生在综合分析能力和综合写作等相对主观方面的要求,这对明确阅卷时的标准答案,减少阅卷误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两类试卷的比较分析
两类试卷在要求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它们异同的分析是有效备考的关键。
首先,在能力要求上
二者都要求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综合类职位申论考试要求测查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综执类职位申论考试要求测查贯彻执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能力要求上的差异是由岗位功能差异决定的。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准确定位。
其次,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综合类要求看得透(看得深),执法类要求看得清。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看得透或看得深)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看得清)
再次,在针对性能力方面。综合类强调出思想,执法类强调抓落实。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强调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出思路)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强调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抓落实)
第四,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综合强调系统性,执法类强调可行性。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强调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强调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常识性的系统方案。)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强调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更强调具备可行性和常识性的具体措施。)
第五,在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综合类强调写得好,执法类强调写得准。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要能够阐述自己的鲜明观点,要有思想,有内容。写得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只要说清楚即可。写得准。)三、应对之策——准确定位,明确方向,勤而行之,高效备考
针对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大变革,要想谋求致胜之道和高分之道,必须准确定位,从而明确方向,勤而行之,高效备考。其中,明确定位最为重要。当前,考生的第一要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确报考岗位性质,有针对性地、有重点、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备考。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综合类和综执类在能力要求上的区别简言之,综合类重务虚,即重战略、重宏观、重思想、重系统方案;综执类重务实,即重细节、重微观、重执行、重具体措施。因此,考生们针对自己报考岗位的实际,复习备考。对此,我们总结应对对策如下:
1.思维永远是申论考试第一性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申论思维有其共性的地方,例如都强调归纳性思维、实践性思维。但两类考试有所侧重。
综合类重辩证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辨证思维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两分法”。二是“结合”。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法要求绝不能片面、僵化地对待特定事实。要全面地概括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原因和评价问题。要根据问题的特殊性,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不能把“万能八条”当成不变的教条和现成的答案。
综执类重规律性思维和常规性思维。因此,综执类考生要注重总结公务员在依法行政过程中的套路性和规律性工作方式和方法。例如,要注重解决具体矛盾纠纷的套路:沟通机制——妥协机制——落实机制;组织计划的基本套路:培训学习——任务分解——明确分工——组织协调——加强监管(狠抓落实)——总结反馈;事后化解危机的套路:追源头——溯主体——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查漏洞——控制犯罪嫌疑人——彻查失职渎职行为。
2.阅读理解题要注意区分
两类考试在阅读方法是共同的,都要用“三遍四步”法。但在题型和作答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综合类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表明需要考生看问题要看得透,看得深。这表明考题将以概括主要问题、概述启示类题目、焦点类题目等揭示主要问题的题型为主。这类题型本质上概括+分析题。
综执类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重在恰当的解释。因此,此类考题将以概括主要内容、主要信息等梳理材料内容的题型为主。考生要重点训练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能力,要能够判断出材料是一个还是几个特定事实,材料之间是并列的横向关系还是表现、原因和对策的逻辑的纵向关系。从阅卷的角度来说,对于综执类的考题来说,结构方面的给分可能会占到相当的比例,完全靠采分恐怕不容易拿到高分。
3.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出谋划策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考查贯彻落实能力。
综合类在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强调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多角度的具体内涵。简言之,对于宏观问题要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微观问题要学会从思想、制度、技术和主体等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的方式是我们历来一直强调的。
综执类强调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简言之,要学会组织计划的套路。
解决具体矛盾纠纷的套路:沟通机制——妥协机制——落实机制;
事前组织计划的基本套路:培训学习——任务分解——明确分工——组织协调——监管落实——总结反馈;
事后化解危机的套路:追源头——溯主体——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查漏洞——控制犯罪嫌疑人——彻查失职渎职行为。
4.提出对策题要明确侧重点
综合类强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三部曲,这就要求考生在提出对策时要严格尊重三步骤解题法,即第一步找问题及其原因,第二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第三步验证对策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综合类在这方面更强调提出方案,这就凸显了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因此对策的表述要偏重宏观方面的战略和思路,在对策中只要能提到政策实施的主体和内容即可。
综执类仅强调解决问题,没有强调提出问题,仅强调“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这就对考生在找问题及其根源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措施或方法”更强调对策的可行性和具体性,因此综执类考生在对策的表述上要更好地体现微观方面的具体措施,即灵活地使用万能八条,在发散型思维的指导下,做到变形和增容,要使对策具有实行的主体、对象、方式、内容和效果或目的。
5.表达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同决定了题型会有所区别
写作题是不可避免的。但二者的要求各不相同。
综合类要求考生能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换言之,这里对“议论”方式和“思想”的强调,表明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求考生要写出彩头和亮点来。因此,可以说,综合类考生要做好写议论文(具体可分为策论文、政论文和评论文)的准备。
综执类没有强调“议论”的方式和考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仅强调“说明、陈述或阐释”,即能把事情写出来,并能写清楚,写明白就可以了。这就不需要考生在作答时有太多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因此,综执类考生要做好写作非法定公文的准备。例如,公开信、新闻发言提纲、政策建议、调研报告等题目就符合这方面的要求,考到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6.在热点方面也要有所侧重
热点向来不是公务员申论考试备考的重点。绝不能依靠对热点的死记硬背和猜题压题来提高成绩。但是对于热点的积累对于提高申论成绩也是非常有帮助,可以规范考生的语言表达,拓宽理论视野,培养分析问题的习惯。根据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的精神,我认为综合类考生和综执类考生在准备热点时要有所区别。
7月23日,国家公务员局在其官方网站上了一则工作动态。文中透露,7月17日,国家公务员局、铁道部在京联合召开铁路公安民警公务员过渡工作会议,对铁路公安民警公务员过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要求“精心组织学习培训,抓紧做好考试准备,确保人员过渡任务圆满完成”,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司长聂生奎介绍了铁路公安机关转制人员过渡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实施方案。
而且,该消息还透露出,此次转制的似乎不仅仅是铁路公安,铁路检察院、铁路法院都列入了转制的范围——“铁道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田根哲传达了铁路公检法管理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
昨日下午,记者数次致电国家公务员局的公开电话,但无人接听。
成铁公安局:
还没接到正式通知,但已在做转制准备
成铁公安局负责对外宣传的人士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成铁公安局还未接到国家相关部委关于铁路公安民警转制的任何正式文件,也未正式行文通知所属公安处、派出所的民警准备考试。不过,该局已经在做转制准备了。“我们有位政委去北京参加过一个会,听说有这么一份文件,但是没看到。”该人士表示,成铁公安也曾开过一次学习会,“听有关领导传达了这个(转制)消息,不过详情不太清楚”。
而成铁公安局的一名民警小易(化名)说,两三个月前,铁路公安即将划归地方、转制成公务员的消息就在同事中传开了,但一直没接到书面通知。直到上周,在值勤时,他接到所里要求他核对档案的电话。“核对的内容很细,除了个人资料外,还包括警衔、入警年限、工作年限、职务等等”。小易明确表示,此次转制的考试由国家公务员局统一组织,领导已经要求民警们开始准备了,“还特别强调,作弊的人永不录用”。
昆明铁路公安局的民警小王也告诉记者,近期,他也在准备公务员考试。“几个月前,我们的人事、财务关系就冻结了。”不过两人都表示,还没接到有关考试大纲的通知。
网友报料:
可能9月考试10月完成转制
记者在百度搜索栏里输入关键字“铁路公安国家公务员局”进行搜索,头条信息就是网友“佳木斯007”贴在著名铁路论坛的《关于切实做好考试录用公务员准备工作的通知》。“佳木斯007”贴出的通知中说,铁路公安转制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分三批进行,时间定在9月。笔试内容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以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编制的考试大纲为准”。该通知里还提到,“考试作弊的人员,将记入本人档案,永不录用。”
为了助广大进入面试的考生进行针对性备考,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尽快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由笔试思维转化到面试思维上来。具体来讲就是练习将头脑中存储的知识转化成正式语言即通常所说的“口语化书面语言”。这点实际上相当重要,在华图多年的公务员面试培训实践中,我们发现面试备考最初阶段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语言转化。即在有限的3到5分钟内将头脑中的思维的内容,转化成流畅、有层次感、有逻辑性的语言。广大考生应该积极地训练这种能力,这是取得公务员面试胜利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广大考生应该尽快熟悉公务员面试中,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计划组织、沟通协调以及综合分析等常见的面试题型,并根据不同的题型找到符合考点的答题思路。
【面试题】在工作中领导认为你的工作方法有误,批评了你,你怎么办?
【答题要点分析】根据“冷静、反思、沟通、扬弃”的,答题要点如下:
首先,我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对待领导,我们应该尊重领导的建议和意见。
其次,我应该反思自己,找问题出现原因:可能是工作方法确实有问题,也可能是与领导沟通不及时,没有及时汇报思想汇报工作,导致领导不是很清楚我的工作思路。
再次,针对以上几种原因,我会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领导再次沟通,如果是方法有问题,我及时修正,向身边的老同志请教建议,如果是由于汇报不及时,我会进一步向领导汇报我的工作思路,相信只要我的方法可行,我的领导一定会理解和采纳的。
最后,我并不因为领导批评我而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相反,我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把领导交给的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并在工作中及时向领导汇报思想、汇报情况。
第一,我们考生在进行准备的时候要侧重于对真题的研究,考生在备考当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申论或者是行测的复习,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找不到复习的方法。从命题来讲它是一个能力考试,是一个非专业考试。怎么准备?就是研究真题,研究真题从行测来讲就是要重视对题型的了解,你要知道它是通过什么样的题型来考察你的能力。题型了解了对题目的解答就有了思路。申论也是一样,我们通常说能力的提高,能力怎么提高?实践经验当然很重要。但是对于考试而言,这种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还在于通过对题目的分析,通过对题目的解答来进行提高。真题从出题的质量来说和某些辅导机构和市场当中的辅导教材相比较,它的命题更加科学,也更能反映目前的考试政策和命题的变化。所以,建议大家把真题的研究作为重点。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方法最关键。无论是申论还是行测,速度对于我们考试题目的完整回答都非常重要。从考试来看,大部分考生完不成所有的题目。我们知道2014年和2014年从行测来讲题目数量是140道题,时间是120分钟。申论阅读材料的文字量是8千字左右,写作的文字量是2014字左右,都要求你比较快速的反应,比较快速地形成作答的思路,迅速把题目做出来。如何把题目做出来?方法最关键,就要求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尽可能地去多做一些真题,了解题型,这是提高速度的一个前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对于你的速度有所帮助,这是第二个建议。
第三个建议,思维是根本。从公务员考试考察的核心来看是能力考试、能力测查,因此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的背后都是一种思维的考察。思维能力的测试在我们的公务员素质当中核心就是分析能力。比如申论,从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来讲,它要求你总结问题的焦点,比如怒江水电开发,方案一出台就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第一道题目就是让你围绕材料,指出这个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各自赞同和反对的意见是什么,与往常的题型相比不单纯让你从材料当中把要点提炼出来,它要你分析出来到底争论的矛盾点在哪里,核心问题是什么。这就要求考生对整个材料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行测也是同样,最集中的反映就在于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型。这两种题型在我们的解答过程当中需要对数字进行比较,需要对条件、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这样的一个分析过程其实也是考察思维。
这是第三个建议,重视思维能力的提升,从专业和职业来讲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我们在公务员的考试准备过程当中就是要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拓宽自己的思维思路,这样才能够应对公务员的测查方式。
第四个强调的是基础不能忽视。刚才我们反复说这是一个能力考试不考察专业或者是与专业关系不大。但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需要在备考过程当中也要加以重视。这里面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1,法学。法学基础知识在行测的考试当中只有15分左右,但是这部分题型如果没有法学基础知识的话是很难答对,并且如果有一定的准备,相对于其它题型来说比较好得分。
2,逻辑学。逻辑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我们判断推理部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逻辑学的基础,我们很难驾驭这种题型,这样我们通过题型的了解,通过大量演题,能够对题型有所认识,对这种解题的规律有所认识,但是没有这样一个逻辑学的基础,对我们整体能力的提升还是有所欠缺。
3,数学基础知识。数学通常考察的是在基础教育当中的初等数学,难度并不高。但是如果我们在专业的学习上,对数学学科偏离得比较远,对于数学题型我们也会觉得没有办法。
一、充满自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面对“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竞争最激烈、最残酷的公务员考试,树立必胜的信心与其他因素相比无疑是处于第一位的,所以,广大即将报考的考生,务必树立自己是最优秀的、务必树立自己就是公务员的信心和勇气,从容面对,直至胜利。
二、扎实基本功
“台上一分钟、平台下十年功”,申论考试,成败的关键在平时。这就要求“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就申论来说,每天尽可能的关注新闻,仔细阅读,反复揣摩,关注社会热点,厚基础、宽口径的备考申论。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要准备一本权威的公考申论书籍。
三、针对性冲刺
在考试前的两个月时间内,一定要有针对性。申论考什么?考“热点”,并且是“社会热点”。这个“热点”一定事关国计民生,根本性的、并具有广泛性的社会大问题,不是涉及某一个或某一部分人,或是涉及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区域的问题。因此,公考的申论要求考生必须关注“热点”。同时要做到“精准打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一个身份、两个主义、两个方法”。
“一个身份”,就是准公务员的身份,以这个身份去关注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对策。
“两个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就是要从哲学的高度来作出判断,要求考生的判断是有深厚的历史感,整体全面的看待问题,不“棋走偏锋、剑出怪招”。
“两个方法”就是辨证的思维方法和线性的思维方法,要求考生要用辨证的观点、一分为二、矛盾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线性的思维方法,就是要求考生作出判断要有客观因果律的思维路径,从客观因果律出发,分析“热点”问题的现象,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给出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对策及方案。
第一点变化,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块顺序再次调整。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大模块顺序相比较更早几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顺序发生了变化,其顺序为常识、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样的顺序可谓“文理分明”。
根据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模块顺序再次调整,变为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这样的考题顺序相对于以前出现过的考题顺序有以下两方面的改进:首先,将文、理类考题穿插排列,有助于考生在考试当中进行状态调整;其次,将历年来都放在最后的“资料分析”模块提升为了第四个模块,凸显出对于这个模块考查的实际需求,因为以往有不少考生做不到最后一个模块的试题,考试就已经结束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社会对于统计资料的敏感度大幅度提升,因此该模块的考查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第二点变化,常识模块内容不再强调法律常识。
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打破了2014、2014年度的出题规律,在常识模块不仅考查了法律常识,还考查了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2014年的考试大纲特别指出,常识考查以法律常识为主。最终考题常识模块25道题中,法律常识有7道题,非法律常识有18道题。
但是根据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模块内容不再具有侧重点,没有专门突出法律常识,要求考生更具有广泛、全面的知识掌握能力。这样的调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公务员职业不仅仅需要法律常识方面的了解和应用,更需要入职者能够具有全面的知识能力。希望考生在复习常识模块时不要有过分的偏重性。
第三点变化,也是最重要的变化。申论考试要求发生了本质变化。
国家公务员分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两种职位。在以往的考试大纲中,对于申论考试的要求并不区分这两类考生,对于两类考生的考查要求也完全一样。
然而在2014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申论考试要求对于这两类考生的要求有了区分。对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求考生具有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四种能力。对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四种能力。两类考生四种能力的具体要求也有说明,接下来就详细比较一下这四种要求。
对于第一方面阅读理解能力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能够“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也就是说这类考生在阅读时要能站在一定高度对给定材料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理解,并有较高的概括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也就是说这类考生的阅读能力要求相对于前一类考生来说要相对低一些。
对于第二方面能力要求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即“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最后一句当中点明的“推断或评价”类型题目是近年来的新题型,也是热点题型。对于这类试题,不仅仅要准确的找出材料中一部分内容存在的问题,还要学会“顺藤摸瓜”,指出问题所在,并能够改正问题。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贯彻执行能力”,即“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对于此类考生,主要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找出材料中给出的问题的解决对策即可。
从第二方面要求的区别,不妨猜测一下今年申论给定材料的形式很可能是内容丰富而繁杂。对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考生来说,要从众多的材料中加以区分和辨析,找出正确的和主要内容,同时指出错误的和次要内容。而对于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主要需要能够准确找出正确和主要内容即可。
对于第三方面的能力要求来说。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特别是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从繁杂的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内容之后再提出应对策略。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在此亦可猜测,这类考生可能将会面临给定材料中的某一部分材料,对这部分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可。
对于第四方面能力要求来说,两类考生都要求具有“文字表达能力”,但能力的具体要求不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求考生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深度的论证性文章,同时要能够“准确规范”。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要求考生具有“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相对于前一类考生来说,对于写作能力的要求稍微低一些。
纵观上述四点要求,大胆猜测,本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考试试题可能会比较多,但是每一位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位性质有选择性回答其中某几道试题,在答题时不要看错题目。
从上述三点变化可以看出来,虽然我国公务员考试已经有了15年历史,但是作为快速发展的职业,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以及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公务员职位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考题每年的变化属于正常现象。
虽然以上三点变化较大,但是本年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仍然有一些不变的内容,特别指出。
第一点不变,每个模块的题型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从过去我们多年来的试题分析和考后的成绩分析,公务员考试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不因为你在考前做了大量的试题,你就会得到一个很高的成绩,这在多年的考试中,我们都进行过实验。只要你把题型熟悉了,就可以圆满地完成你的答卷。”
“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批人以公务员考试辅导为主业,在社会上招摇撞骗,诈人钱财。在今年的考试过程中,我们明确规定,我们不指定任何教材,不举办任何培训班,也不委托有关人员搞什么社会辅导。现在社会上所谓的国家人事部指定的考录专家、人事部公务员考试课题组长、多年来从事公务员的命题资深专家等?凡是写上名字的,凡是以此为据进行广告宣传的,我提醒广大考生,你肯定上当受骗。因为这些‘专家’没有一个是与我们有关的,或与这次考试有关的,同志们可以擦亮眼睛,到书店里看看,柜台上的书还有A类、B类之分。”
“捂紧你的口袋,开动你的才智,把精力用在认真复习人事部的考试大纲上,用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上,比你不远千里赶到北京参加辅导班,听那些人在课堂上热闹纷繁的演讲强得多。”
11月27日举行公共科目笔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李如海教授:
备考:五项注意要牢记
据了解,北京地区共有4.9万人报名参加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并通过资格审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李如海教授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醒考生,提前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上准备一下是大有益处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走出公务员考试的考场后,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李如海教授说,从去年的考试不难看出,公务员考试是能力考试,有别于知识考试,几乎不涉及记忆成分,多考查判断、理解等能力以及个人的整体文化背景,受复习程度影响不大。一些常识判断题,其中涉及文史、政治常识,点多面广,需要考生增长见识即可,如果死记硬背则是完全没有必要了,关键是看个人素质和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还必须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功底。
在考试举办机构不办培训班、不指定参考书目的情况下,李如海认为考生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仔细阅读考试大纲
第一,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他说,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
考前无须反复做题
第二,考前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在考前做一两次练习就行了。李如海教授说,这样的练习做得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准备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办法是提前做两套试题,一是可以熟悉题型,考试时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二是可以熟悉规则。准备申论就是从一些辅导书中找几篇申论的范文读一读,让自己心中有一个大概的写作范本,做到心中有数。
熟悉答题方法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考题覆盖面颇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是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的考试方法。他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积累。
加强心理锻炼
第四,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必须加强对考试心理的锻炼。考生在平时应该多进行锻炼,作有准备的发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多搞几次面试演习。
认真研读对考生的要求
最后,考生要认真研读各个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首先要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另外,还要注意申论考试中对字数的限制性要求,这一点是极为重要而又是经常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
另外,一些曾参加考试的师哥师姐告诫考生:如果你对公务员考试寄予了很大希望,就一定要好好准备。
两科复习指要
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举行。下面谈谈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在临考前应该抓住哪些要点,进行有效的复习巩固。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考查一个人的行政管理能力,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其功能是通过测量一系列的心理潜能,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管理职业领域里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这门考试,不必要在考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复习”,考生在考前要了解这门考试的性质与特点、测试的实施方式和程序,了解考题的题型特点、答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要明确考试大纲罗列的所有题型。对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大纲要了解,对每一种题型的设问、具体要求、作答的参考时限应该心中有数,这样不会因为不熟悉题型而作不出答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演绎推理,这种题型在准备时一定要结合考试大纲,看一下演绎推理的设问是什么样的要求,要明确演绎推理给出的假设和题干,这个假设是无庸置疑的。在这个假设前提下,作出一个推断或者在给出的四个选项里面作出一个选择。
第二,了解行政职业能力的全貌。行政职业能力从考试的结构上来讲,可分为五大部分。对于这五大部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或者说能力特长不一样,所以在作答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相对容易的题目先做,难的题目可以往后放一放,回过头来再做,不要在太难的题目上耽误太多的时间。
第三,要分配好时限,在考试的时候,试卷上都会给出参考时限,帮助你掌握每一部分的作答时间,不要在某一部分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否则最后可能导致别的部分没有时间作答。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考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1.思维永远是申论考试第一性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申论思维有其共性的地方,例如都强调归纳性思维、实践性思维。但两类考试有所侧重。
综合类重辩证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辨证思维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两分法”。二是“结合”。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法要求绝不能片面、僵化地对待特定事实。要全面地概括材料的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原因和评价问题。要根据问题的特殊性,灵活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尤其不能把“万能八条”当成不变的教条和现成的答案。
执法类重规律性思维和常规性思维。因此,执法类考生要注重总结公务员在依法行政过程中的套路性和规律性工作方式和方法。例如,要注重解决具体矛盾纠纷的套路:沟通机制—妥协机制—落实机制;组织计划的基本套路:培训学习—任务分解—明确分工—组织协调—加强监管(狠抓落实)—总结反馈;事后化解危机的套路:追源头—溯主体—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查漏洞—控制犯罪嫌疑人—彻查失职渎职行为。
2.阅读理解题要注意区分
两类考试的阅读方法是共同的,都要用“三遍四步”法。但在题型和作答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综合类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表明需要考生看问题看得透,看得深。这表明考题将以概括主要问题、概述启示、找出焦点等揭示主要问题的题型为主。这类题型本质上为概括+分析题。
执法类在阅读理解方面要求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重在恰当地解释。因此,此类考题将以概括主要内容、主要信息等梳理材料内容的题型为主。考生要重点训练对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能力,要能够判断出材料是一个还是几个特定事实,材料之间是并列的横向关系还是表现、原因和对策的逻辑的纵向关系。从阅卷的角度来说,对于执法类的考题来说,结构方面的给分可能会占到相当的比例,完全靠采分恐怕不容易拿到高分。
3.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出谋划策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考查贯彻落实能力
综合类在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强调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多角度的具体内涵。简言之,对于宏观问题要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微观问题要学会从思想、制度、技术和主体等角度思考问题。这种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是我们一直强调的。
执法类强调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简言之,要学会事前组织计划的套路和事后化解危机的套路。
事前组织计划的基本套路:培训学习—任务分解—明确分工—组织协调—监管落实—总结反馈;
事后化解危机的套路:追源头—溯主体—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查漏洞—控制犯罪嫌疑人—彻查失职渎职行为。
4.提出对策题要明确侧重点
综合类强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三部曲,这就要求考生在提出对策时要严格依照三步骤解题法,即第一步找问题及其原因,第二步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第三步验证对策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综合类在这方面更强调提出方案,这就凸显了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因此对策的表述要偏重宏观方面的战略和思路,在对策中只要能提到政策实施的主体和内容即可。
执法类仅强调解决问题,没有强调提出问题,仅强调“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这就对考生在找问题及其根源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措施或方法”更强调对策的可行性和具体性,因此执法类考生在对策的表述上要更好地体现微观方面的具体措施,即灵活地使用万能八条,在发散型思维的指导下,做到变形和增容,要使对策具有实行的主体、对象、方式、内容和效果或目的。
5.表达能力方面的要求不同决定了题型会有所区别
写作题是不可缺少的,但二者的要求各不相同。
综合类要求考生能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换言之,这里对“议论”方式和“思想”的强调,表明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求考生要写出彩头和亮点来。因此,可以说,综合类考生要做好写议论文(具体可分为策论文、政论文和评论文)的准备。
一、应考注意事项
中国人民大学公务员研究所所长李如海教授认为,考生备考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都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的考试方法,但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做一到两次练习就行了。李如海教授说,这样的练习做太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他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临时突击做练习无济于事,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推理题经常给出一系列日常行为事件,要求考生按行为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这就需要考生有实践的积累。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调整后的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积累。“高分低能的考生肯定是无法通过这样的考试”。
第二,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审清题目。公务员考试时间很紧张,尤其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很多考生都答不完全部试题。因此,做题之前,就一定要认真把题目看清楚,准确答题,减少盲目性,避免因为改正错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三,回答问题要联系实际,忠于试题。公务员考试说到底是要看考生究竟是不是做公务员的“材料”,改革后的考试对考生实际能力的要求更严格了,所以,考生考试时一定要多联系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际,不可以凭空想象。答题时一定要忠于原文,在所给材料中寻找答案。
二、掌握正确的应考技能
有些人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1调节自己的情绪
大多数人在考试前都会出现比较高的焦虑情绪,这是很自然的事。那么,在这种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更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情绪。第三,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只是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
2把握好考试时间
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做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3先做会做的题
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若答完所有题时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4避免犹豫不决,重视直觉思维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你采纳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更有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