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阅读教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18:5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阅读教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阅读教学论文

第1篇

初中生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也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的开展学生探索。初中生生在开展阅读学习的时候,应该始终以自我生活经验为基础,强化自身审美能力的欣赏,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教师要妥善处理教与学的之间的联系,主要起到引导作用。例如在《背影》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感情转移的方式,给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根据生活环境来用心阅读,并且说说作者所描写的“父亲”为何会流泪。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学生就对作品的感受来讲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们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更加强烈的感受到深沉的父爱。突破情感思维,增强阅读审美情感的本质就是学生能够结合自我生活实际经历的事件,通过阅读作品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含义。

二、感知审美,重视阅读体验

初中生语文阅读教材中包含着各式各样的美,思想、情感、艺术等。不仅深刻的体验了作品的内容与思想,还通浅析初中生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江苏省扬州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初级中学杨安琴过优美的文字来展示了各种美。例如人物美、自然美、结构美等。

(1)人物美。展现人物的高尚情操,体验作者的审美理想与体验。作者通过外貌、心理、行动等来展示作品人物中的性格与品质。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美的感染,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驱动力。例如詹天佑、白求恩等。他们身上有着光辉的高尚品德,无时不刻的鞭策着我们追求美好的生活与坚持高尚的品质;

(2)自然美。《济南的冬天》就是表现自然美的典型作品。作者审美对象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在作品出现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所存在的物质,而是包含了作者深刻情感与健康审美情趣的代表,是一种人性化的自然美。其明亮、澎湃、温暖人心,充分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

(3)结构美。阅读作品中的精妙结构也会给读者带来一种感叹作者的水平。有的作品以时间为序,有的以空间为序;或造势整齐,或对称错杂。学生在阅读作品时要善于发现那些精妙的结构。

三、通过朗读来感受体验

第2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需要让他们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并且从课文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有益的启示。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鲜有实施个性化阅读。何谓个性化阅读呢?我认为个性化阅读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个性化阅读强调的是同学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当中真实的情感感受。

【案例】执教《范进中举》一课的时候,通过课文的初步阅读之后笔者让同学们总结自己对范进这个人的看法。其中一名同学的见解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她的见解大致是这样的:“初步课文的时候我对范进这个人的印象还是挺好的。他给我的初印象就是一个尊敬长辈、非常有礼貌的人。不过当范进中举之后这一切似乎都变了,他从一个老实、礼貌的人变成了一个虚伪、世故、圆滑的人。转变之快确实令人咋舌。到底是什么把范进改变的如此之快呢?当然是那可悲可恨的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虽然改变了范进的物质生活,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逐渐地走向贫贱和低微。”上述教学片断中这位同学的独特见地正是个性化阅读的完美体现。如果教师不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给他们发言的机会,那么同学们个性化见解也是很难表达出来的。因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才能有效引导他们进行个性化阅读。

二、优化问题设计,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要想让初中生对于课文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自然离不开问题的设计,没有提问则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无法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基于此种情况,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都非常注重问题的设计,希望通过优化问题设计来不断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案例】执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时候,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之前一定学过陆游的诗,你们还能记得他的哪些诗句可以充分体现他的爱国情怀吗?”问题抛出之后,立刻有同学回答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个答案无疑是正确的。我接着问“:那么,这句诗又是怎样体现出陆游的爱国情怀的呢?”有同学回答说“:陆游在死了之后还在关心国家有没有收复失地,这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我又问:“学习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之后,你们认为诗中的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诗人的爱国情怀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不仅帮助同学们复习了旧知识,又激活了同学们的思维,引发他们进入一种新的思考。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先将课文吃透,如此以来我们所设计的问题才更加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也才能更加有效。切忌设计的问题不能漫无边际,如此一来不仅不能让初中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提升和训练,还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的混乱。

三、通过感悟赏析,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我们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品德修养,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阅读教学当中必须要通过引导初中生对课文进行感悟和赏析,从而不断塑造同学们的健全人格。

【案例】执教《故乡》一课的时候,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讨论的内容是关于希望如何实现的问题。对此,笔者联系同学们的学习实际帮助他们进行理解:“事实上,学习拼的并不仅仅只是智力,还要拼毅力,拼信念。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那么他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都很容易放弃。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这样的解读同学们不仅可以有效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选文章,在这些文章当

中蕴含有丰富的精神给养。我们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感悟和赏析,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从而不断塑造同学们的健全人格。

四、结语

第3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语文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基本上是由教师为学生讲解阅读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进行阅读实践,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写作手法等,教师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主要职责是认真地听、认真地记。这种教学模式其实是本末倒置。学生没有参与阅读实践活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感悟、有效思索、有效探究。尽管教师讲解了大量的阅读蓝本,学生的阅读理解感能力还是没有得到提高。因此,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积极转变观念,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松鼠》时,要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教师就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味文章的情致。在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了阅读障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但不能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只有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增强。

二、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虽然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说教师不能参与学生的阅读活动,相反,教师要积极参与进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得到发展。其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方式的指导是很重要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解决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会学习,学会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指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进行阅读。学生要学会抓住文章的重点。文章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揭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段与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前后照应的句子、记叙文中的议论部分、抒情散文中的抒情部分、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等,都是文章的重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文章的重点,在阅读实践中要能够认真分析重点,把握文意。第二,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对记叙文的阅读要把握事件,在把握完整事件的基础上,思考作者记叙这一事件的目的之所在;对于抒情类文章,要把握作者抒情的方式,是思考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抒发感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等。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课外阅读教学,并提出了初中生课外阅读量要高于四百万字,阅读的范围要广,可以是图书、报刊、杂志等。这就说明了课外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其实,语文无处不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并接受这个观点,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感悟,不断体验生活中的语文,并积极涉猎,向生活学习语文,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也可以说是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广义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能够针对一定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比如,阅读了《海燕》后,学生对高尔基以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高尔基的其他优秀作品,比如《我的大学》《在人间》《童年》等,以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不能一次性地规定学生要阅读多少内容,而是应该定期向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使学生每天都能阅读一些内容,轻松地完成阅读任务。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其阅读的量也能得到保证,学生的阅读体验会更加丰富,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小结

第4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法,词汇和句型掌握上,还应该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纳入其中。但是,实际上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更功利性地将注意力放在前者。实际上,在很多阅读内容牵涉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在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提高,语言背景知识了解方面有着很大的帮作用。如果这样的文化性内容没有被重视,并且也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的话,会给予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消减。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结合上述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看到的确存在很多制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发展的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2.1树立正确的阅读教学视角

意识反作用于实践,树立正确的英语阅读教学视角,是促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具体来讲,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转变英语阅读教学主导视角,注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仅仅需要起到引导作用即可;其二,阅读教学不要过于功利性,不要过多地去在乎句型、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应该以全局的视角去审视阅读教学,渗入更多的英语文化元素,使得阅读视角更加全面。

2.2鼓励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创新

要想使得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更加有效的话,就应该积极尝试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创新,规避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去开展。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阅读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加有趣,使得阅读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其二,以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来开展阅读课程,简单来讲就是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要求学生以分组的方式去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答案,使得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其三,积极进行英语阅读扩展,要求学生积极利用课外时间去研究相关内容,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2.3注重英语文化教学工作开展

由于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关于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因素,如习俗、历史、文化等。将这样的文化性因素纳入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去,不仅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并且对于西方文化产生兴趣,处于这样的情境中,使得阅读教学工作显得更加高效,更加科学。从本质上来讲,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将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纳入其中,并且要求教师积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入相应的文化性因素,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3.结束语

第5篇

1.营造阅读鉴赏小说的特定氛围,追求作品阅读的开放性

鲁迅大家都不陌生,鲁迅的文章在中小学课本中都能见到,许多人都通读了鲁迅全集。这就为解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召唤阅读期待,在教学准备阶段我们掀起一个“读鲁迅文章鉴赏人物”的读书?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通读《鲁迅全集》,利用阅读课时间播放电视剧《鲁迅》,电视剧以其全方位的视听冲击强烈刺激学生感官,无声的语言符号被演化为活生生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自然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于一体。课前我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闰土》或杨二嫂为题写好自学读后感。这样的课前教学准备其实质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通过资料的占有分析、推理,通过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嫁接自己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3.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4.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4.1 积累阶段。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4.2 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2.1 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4.2.2 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4.2.3 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G633.3

文本是由信息符号和语言符号构成的文字材料,人们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文本进行分析、理解、思考和想象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主观性和差异性的思维过程。教师如何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文本大意

每篇文本材料都有一些关键词句,往往分布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等位置,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从整体把握文本大意。例如,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中,课文标题就阐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而开展的;同时,文章的第一句话就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学生通过对于本文标题和关键句的解读,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根本基调,为文本解读指明了方向,大大提高了文本解读的效率。

二、把握文章细节,体会文本情感

文本中有一些词语,能够精准而细腻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于这些细节词语的深入解读,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文章内涵,体悟作者感情,使文本解读透过表象直达本质。例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缩”、“攀”、“倾”几个细小的动作,不仅传神而直观的表达了父亲行动不便、动作迟缓的状态,也含蓄的表达了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并侧面表现了作者对于日渐年迈的父亲的怜惜和依恋之情。学生只有对于这些字眼进行认真的品味和反复的琢磨,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连环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字、逐句、逐层的加深对于这些细节的理解,使学生最终透过文字表象发现潜在的内涵和情感。在《背影》一文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作者为什么用了“缩”、“攀”、“倾”几个动词来形容父亲的动作?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父亲怎样的情感和想法?作者看到这一幕的心情如何……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和透彻领悟。

三、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本

每篇文本材料都是由字、词、句、章构成的一个整体,字里行间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和组织结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从而更加清晰的掌握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语言逻辑。例如,《济南的冬天》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学生通过对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能够更加清晰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关系,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法,对于文本有更加深入而透彻的理解。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进行小组讨论,按照文章的逻辑关系给文章分段和分层,并概括每段和每层的主要意思,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激发文本解读的兴趣,提高文本解读的效率。

四、联系生活背景,领会文本内涵

文本解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之上的。文本解读如果脱离了生活践,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根本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结合,使之为文本解读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例如,《羚羊木雕》讲述的是两个女孩因为一只羚羊木雕而引发冲突,并最终和好的故事。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与初中生年龄相仿,所讲的故事也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那么教师就可以采取个人演讲或情境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讲述或表演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并抒发自己的感想,使抽象刻板的文本资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在面对父母质疑时候的错愕、委屈的心理,在面对朋友时为难、羞愧的情感和重归于好之后仍然失落、愧疚、伤心的情绪,实现对文本全面、深入、透彻的解读。

文本解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加强对于文本解读方法和理念的研究与实践,帮助学生提高文本解读的技巧和效率,使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阳.有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J].文教资料,2015.

第7篇

一、何谓朗读教学法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对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成分。而朗读式教学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先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词、段落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文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其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良好的大环境,学生才更加愿意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在朗读时,教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内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和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多种方法,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选段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韵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一)朗读式学习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不应盲目地让学生“死读”,而应由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与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动,脑子在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着,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朗读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朗读就是最好的方法。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要形成语感,学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朗读。语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对于《诗经》中的诗歌,我们只有通过朗读的方式,才能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感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通过朗读,总能品出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8篇

我们这个时代提倡全民创业、全民创新。全民创新要求人才具备可持续学习的习惯、意志和能力。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关注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深远。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从培养其可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中来。语文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习惯和能力,功在当下,利在未来。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要让学生去逐步感知广阔的文学世界;在平时则必须注意渗透,让学生广泛涉猎文学作品,在接触中产生自己的感悟。当学生接触过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后,他们会初步意识到教材文本仅是文学世界的沧海一粟,教材文本以外的文学世界更为精彩。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教材文本上,而要同步重视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要求。譬如让学生按照词牌名阅读各类词作,他们会发现相同词牌的词,因出自不同的作家,写作背景不同,词的意境就完全不一样,学生也因此产生了更为浓厚的阅读兴趣。又如词人因生活环境、年龄、经历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所写的词也会有所差别。李清照前后期的词作就变化明显,她早期生活优裕、幸福,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格调明快;后半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学生阅读的视界越大,就越能感知文学世界的丰富,越能对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从而养成可持续学习的习惯。

二、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必须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和未来。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话语对语文教学极具启迪意义。兼具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课程理应是“热爱和未来”的典范,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活的责任,让他们成为拥有健康人格的大写的“人”。该如何实现完善学生人格的目标,又如何通过一定的手段去造就身心健康的学生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充沛而博爱的感情,永远为学生着想。笔者曾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曾把高中三年的课文花一年多时间教完,然后自编阅读教材让学生去阅读。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该班的高考语文成绩反而名列前茅。正是因为教师用心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了健康的文学欣赏观念,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才使学生不但在课外阅读中扩展了阅读视野,而且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迸发激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考虑,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一生的财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非常注意在这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譬如教学《木兰诗》,笔者将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花木兰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上,而这种责任感又源于人们对和平的期望。战争是残酷而惨烈的,《木兰诗》没有正面描写战争,但却从侧面表现了木兰征战沙场的壮美。诗中壮美与柔美的高度统一,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个人、家庭、国家三者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之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汶川地震中国家和民众共同救援的故事,让学生阅读长篇通讯或报告文学作品,用实例和真情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完整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

三、总结

第9篇

一、当学生因知识匮乏、无法理解文章内涵时加以引导

阅读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内涵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材已经不再是老师的"教本",而是学生的"读本"。教材中文章的内涵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由学生自己"读"出来的。因此,当学生在自主阅读文章时,往往会因为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的匮乏,而导致对文章内容理解不透彻,甚至扭曲了对原文的理解与把握。此时,就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讲解,指导学生深入研究问题,从而获取正确的结论。例如,当学生在阅读《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时,其中"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园中别的紫藤萝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一段中涉及到很多问题:香气为什么会有颜色?又怎么会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为什么作者要说:紫藤萝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花与人们生活的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如果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只能越探究越糊涂,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这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段落中所使用的是"通感修辞手法",并给学生补充"1982年极''左''论调笼罩的时代背景"。不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文字表明,而无法深入其精髓。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就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花与人一样,都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却永不停息、永无止境。

二、当学生在无法深入理解文章,出现偏差性解读时加以引导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技能的形成都可以在与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与思考,充分调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并从中获取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但是由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的文化底蕴薄弱、基础知识不扎实、人生阅读较浅、个体差异明显等原因,他们在自主解读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偏差。此时,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积累对语言和文本的体验,并利用讲解和提问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这篇文章时,有些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的"朗读指导",自主朗读诗歌,并分组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理解作者运用抽象化语言来表达自己浓浓的乡愁,并将情感上升到渴望两岸得到统一的爱国之情。从表面上来看,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但是从整体上看,很多学生仍然无法深入掌握诗歌的内涵,这是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够而导致的。对于其中的每一句诗词,教师都要进行精心的启发,引导学生拓展自身的思维触角,切身体会作者人到暮年却不能"落叶归根"的遗憾情绪。

三、当学生体味关键词,却收获甚微时加以引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自主体味、推敲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并理解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作用。初中学生的鉴赏能力较低,对于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对于关键性词句,品味收获比较肤浅。尤其在阅读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大体阅读一遍,然后就认为自己已经领悟了文章内涵,但实际上,文章的精髓并没有被学生细细研读出来,最终造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质量低下,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并教会他们将重点知识和整体感悟充分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很多学生对于其中"便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理解比较简单,认为孔乙己在摆阔;而"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表示孔乙己的穷困潦倒。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字进行深入挖掘,从更深的层次中挖掘出"封建科举制度"这一罪魁祸首。可见,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当然,以上仅是对阅读教学中引导技巧的几点尝试,肯定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 姜慧卿,范明科.《初中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26)

[2]秦春霞.《如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效率》[J].广西教育,2010,(02)

[3]赵青年.《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革新,2008,(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