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9: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三语文教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业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融入“三生教育”,需要通过教育的力量,让高中生感受到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存观,可以对生活有正确的认知行为和过程。通过整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教育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实践行为,最终帮助学生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知、尊重并珍爱生命,能够积极主动的发展生命,保证生命的质量,这才是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自然,可以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了解到个体的生老病死过程,进而认识到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存在的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可以将个人的生命作为着眼点,并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需要教育学生对于生命有尊重的态度,无论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都需要在人格上有所发展,才能让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保护生存的环境,强化自身的生存意识,了解生存的能力,并提升自身的适应和发展能力,只有正确的生存观念,才能更好的实施生存教育。要能够和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能够有自己的判断方式,对于出现的危机,要能够进行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出现的生存困境。需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生存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注自然,爱护自然。生活教育是指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技能培训,可以更好的接受生活,能够在自我认知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对于未知的实践性。无论是任何一方,都需要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的本质,让学生健康的生活“。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以及生活教育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他们密不可分,是统一的整体,能够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
2.1创新“三生教育”的组织形式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三生教育”不仅仅涉及学校教育,还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认可教师能够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入,将所有的知识能够系统整合传授给学生。将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协调,形成教育的推力,共同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三生教”。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创新“三生教育”的组织形式,要能够亲自管理并负责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对“三生教育”有更加立体的理解。例如可以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要让学生了解到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才能维持生命并保证有长久不衰的动力,在未来能够充分发展自己,并促进自身的长远进步。
2.2创新“三生教育”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在实施“三生教育”的具体方法上,需要采取正确的现代教育观,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积极性作为基础,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人文和科学精的融合为核心,以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行统一,不断创新生物学科的理论教学方法。改变生物教学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提倡更加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材施教,保证有积极的教学模式,推崇自主教学模式,能够积极的进行研究,将高中生物教学之中的经典更加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高中生物教学需要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学相融合,充分展现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推进三生教育融入高中生物教育。
2.3创新“三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方法
高中生物教学的考核模式往往是年终进行期末考试,但是这样就打击了学生日常的学习积极性,只是在学期末进行突击训练,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如果能够融入三生教育,就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确定“三生教育”的具体目标,并能够创建多元教育评价体系。高中生物教学融入“三生教育”,既要对结果有所关注,还要注重过程,能够进行总结性评价,还需要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考核的方式可以采取多元化的综合测评方法,例如写心得体会;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以及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注重情感以及态度层面,可以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高中生物最终的成绩可以采用“等级+评语”的模式进行,让高中生物教育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于高中生物课程的热爱。
3结语
一、以人为本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从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总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讲课如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削弱甚至剥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养成惰性和依赖性,无形中便埋没了学生的潜在能力,降低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这类教师的做法,有位校长解说道:也许你每次讲得都很好,很清楚,很全面,很透彻,但总是这样,学生难免不厌倦,如同吃饭,每顿饭都是大鱼大肉,不可说没有营养,但吃多了,吃久了,照样烦腻,那么,为什么不经常地换上另一道同样有营养价值的菜呢?为什么你觉得有营养价值就可以不考虑吃者的心理需求和胃口消化功能呢?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强调了确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不小看学生、轻视学生,把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优先权、主动权交给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认清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持者和引导者角色。不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把服务于学生会学能做的职责和义务留给自己。老师教的东西,最多就是一杯水、一桶水。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到大江大海里去游泳呢?让学生最终明白:学语文的主要途径是靠自己读书,靠自己作文,靠自己领悟,靠自己修炼。有位学者道得好:“教”是指挥,“学”是用不同种类的乐器合奏出的和谐美妙的乐曲。“教”是灯塔,“学”是摇动舵浆划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学”是主人,“教”是引爆主人思维活力的引线,“学”是创造。“教”是开启创造心扉的向导。“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融化为流动的和谐的音符,描绘出“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的美态。
二、寓教于乐
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上去寻找更好的切入点,而“寓教于乐”教育思想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什么是“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呢?“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最早体现在孔子的教育理论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所主张的“乐之者”其实就是“寓教于乐”,即学习源自兴趣。而兴趣源自快乐。但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寓教于乐”理解为只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或者用某种教辅手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之外暂得一时欢娱,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融入生活
语文是什么?是单调的文字、枯燥的句子、艰深的文章,还是咬文嚼字的烦恼、死记硬背的无奈、兴诗作赋的苦涩?我认为,语文是文化,更是生活,他存在于时时处处,与我们息息相关。语文的学习是享受生活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吸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非常重视学生与生活的关系,他说“生活即教学”、“社会即学校”。
关键词:大学语文;关学教育;文化教育;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119-04
高职语文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合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特征和综合水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职语文毫无疑问应该是高职院校人文精神重要的传承基地和宣讲平台,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工程中最为厚实的元素,是人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倍增器”。它超越功利性的课程规划,不依附于任何其他课程,但它是隐藏在所有专业背后的“超级航母”。近年来,围绕高职语文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些教学改革模式中,美学教育、文化教育和开放式教学最值得关注。
一、美学教育成为启动高职语文“动力航母”的“芯片”
词有三境之说,语文教学也有三境之论:一是文本教育,即课文本身的教学;二是美学教育,即审美主体对文本的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三是文化教育,即教学主体潜移默化地接受民族文化的阐释,并进而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约束。美学教育是达到文化教育这一最终目的的方法和手段。每一次主体对文本客体的审美观照和体验,都是主体思想的一次掘进和境界的升高。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艺术水平将大大提高,有利于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创作实践的投入。
高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感情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传输的重要发力点之_二。美对人作用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美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也不是道德的灌输,而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理,通过反复的情感、心理的浸染陶冶,积淀审美感悟,并形成一种直接看待周围世界的美感直觉,使人从中得到某种教益,获得人格的升华。中国近代美学家十分重视美学对人的重要作用。他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他指出,美的作用还在于“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即审美的超功利性。“人们在审美中获得的情感自由,却超越了个别、具体实践的有限自由而成为一种普遍的自由。它是在个别、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普遍形式力量,是在有限的、暂时的实践目的(功利目的)中体现出来的人类无限的永恒的自由本质。所以,审美是人类对自身有限存在的超越和解放”-2 J。美育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载体。
高职语文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的媒介,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宣扬美、培育美和凝聚美的历史重任。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苟子在《臣道》中说:“崇其美,扬其善。”谈的都是文学所带给人的美学社会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验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和美感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情感的舒张和心境的自由,突破定式思维,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品味洋溢在对象形式中的更深一层的生命活力和人生意蕴,把握不朽和永恒的价值。教师在引导同学欣赏文本时,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心灵、人生阅历等极富个性化的角度去解读、感悟,并与文本所蕴涵的审美情感相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感受美的共鸣,体验思想的本真。我们要拒绝标准答案式教学方式,代之以主体自身体验后的批判性接受,只有尊重欣赏者的主观异性,欣赏主体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一次美的历程和美的感悟,思想才能得到真正的洗礼和飞跃。
高职语文教学仅仅立足于文本本身是不够的,只有站在更高处,才能看得更远,才能知道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没有历史使命的教学是平庸的教学,是不称职的教学。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嵌入这一核心“芯片”,启动大学语文这一“动力航母”。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曾感叹“美是难的”。黑格尔也曾说:“乍看起来,美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观念,但是不久我们就会发现:美可以有许多方面,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方面;纵然都是从一个观点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本质的,也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主体对美的体验千差万别,美学研究千头万绪,美学教育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些不能成为我们不进行美学教育的借口。只要我们充分认识美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就会迎难而上,不断充实自我,提高教学质量。就美学教育的内涵及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美感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浸染着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它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广泛地渗入到其他心理因素之中,成为触发其他心理因素的一种诱因,而审美的各种心理因素及其综合运动过程,最终都要化成审美情感表现出来。从审美感知开始,情感就介入各种心理因素之中。而在感知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活动,更推动着情感体验的自由扩展和抒发。
作家在编织文学作品时,更是以情感为纽带,可以说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作品。《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情者,文之经。”“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艺术家对所反映对象的情感体验是极重要的。艺术作品浸透了艺术家对所反映的生活和人物的情感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作品文本的阐释,设置特定情境,发掘文字间所蕴涵的作家审美情感,让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和对象的感性形式紧密相连,从而产生带有主体自我色彩的情感体验历程和情感积淀。经过多次的情感洗礼,让主体寻找出并确定审美情感的临界点。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动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谈的都是情感的萌发离不开外界感性的对象,而从另一角度来看,具有高度审美情感的人对外界感性对象会更加敏感。另外,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过程中不可追求整齐划一,应强调个性化体验;也不可急于求成,应强调循循善诱。
事实上,学生的主观体验是永不满足的磁石,他
们有能力进行美的感悟和体验。教师要帮助学生挖掘文本内在的意蕴,寻找触发美感的原动力。教师通过反复的引导,让学生体验《哈姆雷特》凝重的悲剧美、《浮士德》崇高的理想美、《登幽州台歌》旷世的孤独和悲怆、《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破涕而笑的喜悦。在各种情境的渲染中,体验出各种美的感受。同样是写愁绪,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美的表达和个人感悟,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写出愁的恒长和诗人的无可奈何;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国愁家恨的永恒和宏大,更具悲剧意义;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写出愁的廓大和缠绵;而李清照的“载不动许多愁”,却独辟蹊径刻画出愁的沉重和悲哀。同样是愁,却各具情态,深含不同的美的感悟,让我们在体验愁绪的同时,也感受到人创造力的伟大和想象力的无穷。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联想和想象借助于情感的推动,把审美感知和思维联结起来,使审美感知得以超越当下对象的时空限制。正如刘勰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从而既取得了对审美对象感受的相对自由,又取得了更为深广的理解了的感受内容,所以,就审美认识来说,联想和想象是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深入。
联想和想象是语文教学的翅膀。在语文教学这个互动的平台上,在欣赏文学作品过程中,只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穿过眼前的文字载体,幻化出引人入胜的美妙天地,才能真切细致地体验出作者的情感历程,才能完整地实现一次美的体验历程。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文学语言扩展文本的意境内涵,要求学生联系自我的生活阅历、情感的心理沉淀以及个性化的体验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填补文本所留下的想象空间,突破文本这一方寸之地,体味人世间的真情。
相对于现代文学的外向形式,古人的诗词韵赋,从情感伸展方向来看是内敛的。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想象和联想将内在的审美意境和审美情感转化为更清晰的外在形式,就无法真正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在之美。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全诗只有二十二个字,文本本身描述不多,对于这样的诗歌,如果我们不能想象出诗人登上幽州台时那种独立苍茫、怆然涕下的人物形象,如果不能想象出广袤无垠的空间背景和无止无尽的时间背景,就无法体验作者高阔的视野、宏大的取象、深远的托意,就无法理解诗人穷通古今之变,尽阅人世沧桑后的历史见识,就无法体验诗歌所表现出的雄浑博大、沉郁悲壮的艺术美感。清朝人黄周星在《唐诗归》中评价道:“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泣鬼。”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就该评论本身来看也是一次审美想象和鉴赏过程。
文学语言潜移默化的美学滋养胜过任何枯燥的说教,它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职语文课堂中的美学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深化,也是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正确方式。
二、高职语文课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道者”
高职语文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一环,它通过对五彩缤纷的文本的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在形象的感知和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与诉求,并进而在处世、交友、学业及工作等方面自觉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道德准绳和审美标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约束。语文教学中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教育,高职语文要肩负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道者”之重任,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宣扬和传播中华五千年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文学一直非常发达,时有奇峰叠现,代有高峰矗立。历代统治者都将文学作为“载道”的重要媒介和体现对象。《诗大序》中指出:“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教化,厚人伦,美教化,易风俗。”文学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称为“千秋之盛事,不朽之伟业”,成为科举考试、选拔精英的必要手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哲学、宗教、历史、教育等方面的主张和内涵常常以文学的形式得以展现和阐述,或珠矶毕现,或云蒸霞蔚,或含蕴通幽。就文化教育的内涵及表现形式,主要注重以下内容:
1.以文本为切入点,提示形象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文学以其跳动的文字、精美的韵律和五色斑斓的历史画卷,犹如无数只漂泊在历史长河中的彩舟,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格和内涵。所以,以文本为切入点,更能体现文学的审美特质和包容性质,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但是,体验文学的审美形象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高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要引导教学主体向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延伸和渗透,完成古人与今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交流,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职语文课堂理应成为帮助同学踏上彩舟,采撷文化精华的船坞和码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体验文本审美形象的同时,有意识地提炼、提示蕴涵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比较完整地介绍与之相关的宗教、哲学、伦理、教育、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容,并以此作为开启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这是大学语文教学最本质内涵之一,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潮流,也就更接近人性的本身,也就更容易建立自己独特的评审世界的人生思想体系。
《孔孟语录》是语录体散文,十则语录把十条人生最真挚的体验形象生动、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深深地震撼于两位哲人的智慧和伟大的思想。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向学生介绍儒家的思想文化内涵,学生因而能更好地理解后世仁人志士的总体思想特征,并成为解读后世许多不朽文学作品的钥匙。因此,才有了杜甫一生坎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依然要“穷年忧黎元”;陆游一生受排挤受打压,临终前依然表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终生命运不济,杀敌难酬,依然表示“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还有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这些伟大的不朽诗篇都从儒家思想文化中汲取了力量。
《秋水》探讨的则是存在与认识的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道家思想的思辨性和哲理性。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是通向人生终极的另一条蹊径。在人生关怀和心灵思辨上最具特色,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后花园。通过教师对道家思想文化的提炼与宣讲,学生更易理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淡泊和悠闲,以及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洒脱和旷达。这些思想文化的揭示与引入大大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在感悟文学魅力的同时,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强化思维的变通性,激发他们想象的空间。
2.鼓励学生进行有价值阅读
所谓有价值阅读,就是要求学生将自我的阅历以及体验方式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感受、
创作风格与潮流相融合,深入地欣赏作品本身的文学特质,提取作品所蕴涵的文化价值。这是达到美学教育、文化教育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知道,离开孕育作品的时代背景,离开作者当时的感受孤立地理解作品,就不能正确解构作品的真正内涵和作者真正的意旨,更不能正确体味作者真实的审美情感。同时,我们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学习古代的文化知识和审美情趣,这是学习古代人文精神最直接也是最形象的一种方式。另外,对作品文学性的强调,又保证了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阅读的正确方向,使它有别于庸俗的文化社会学和文学形式主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先生曾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文化诗学”理论,他特别强调要把文学作品放在原有的历史语境中去解读,以获取原汁原味的历史精神文化。他以杜甫《羌村三首》中“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为例,阐述了一句普普通通的大白话,在“安史之乱”特定背景下,却能显得如此宁静、安祥和温馨。如果我们能更深入地解读,就会更深入地体会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激励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充分了解文本发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有价值阅读,展开丰富的审美想象和联想,体验文本本身所蕴涵的审美情感,汲取其中所包容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取值。
文化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它以文本为依据,以美学为滋养,三者融为一体,并没有十分分明的界限。如果画地为牢,以本为本;则难免割裂高职语文教学的延展性和融合性,与当今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趋势相背逆。
三、开放式教学成为高职语文课堂新的亮点与特色
开放式语文教学这一概念虽然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真正成为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宠儿,还是近年的事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学主体的思想日益个性化,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需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需要将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与教学主体的需求、教学文体及时代精神与文化潮流相结合,需要将课堂内容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相联系,将教学客体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相联系,将教学主体的差异性与自主性相联系,需要将大学语文课堂变成思想文化交流的互动性平台。
在此过程中,高职语文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语文教师部分教学功能退隐。学生通过自身的终端设备,能很轻易地查到所需求的文学作品和资料,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介绍或板书,甚至不需要教师对一些方言作品逐句逐段地翻译,教学主体需要教师对搜索出的文化典籍进行深入的阐述;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自身学术修养、学术研究能力需要不断地提高,不能仅仅满足于比学生多懂得一些文学知识,还需要涉猎更多的文化典籍,需要有更高学术研究能力,需要相当高的文学创作的能力与水平。
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有如下特征:
1.文本链接的无限延展性
这是开放式语文教学向人展示的最醒目的新特征。绝大多数课文关于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等的解说,都能通过搜索方式找到,并加以学习消化j搜索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比如作者趣闻、相似主题的作品、相似创作方法的作品、时代背景与创作潮流等,也是轻而易举的事。由文本之一点,链接出浩如烟海的文本材料。当然,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其搜索内容的差异性,有的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及时有效地增加课堂新鲜内容,并进行内容疏通及范式赏析,扩大课堂容量;另一方面,还需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提高甄别、鉴定网络材料的能力,找到正确的文本材料,缩小阅读范围,学习并吸收有益的内容。
2.作业布置的全新模式
高职语文中的课后习题在互联网面前已无任何秘密可言,教师无权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答案,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革新作业布置模式。对于传统的知识性作业形式,比如字词理解、主题评说、艺术阐释,可根据学生自身语文素质情况,量力而行,灵活处理。在作业中要加大思考的深度,延展思考的广度,引入研究性任务,增加作业的难度,比如将相似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及评说、阐述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创作自己的一些文学作品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学水平,量体裁衣,布置一些与其水平相适应的挑战性作业,以适应当前高职语文教学发展趋势。
3.教学方式的开放互动性
关键词:恒成立问题;存在性问题;函数的最值;等价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58-03
【设计理念】
课标下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便是一个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成为近几年高考的一个热点,其形式逐渐多样化.它主要涉及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渗透着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多种数学思想与方法,在培养等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三年的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都出现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其形式逐渐多样化,但都是集中考查了函数、导数等重要知识.题型结构基本上都是以函数为载体,以导数为工具,考查函数性质及导数应用为目标,其中运用导数确定含参数函数的参数取值范围是一类常见的探索性问题中,主要是求存在性问题或恒成立问题中的参数的范围.
以2013高考试卷为例,部分试卷中出现恒成立与存在性的题目如下:全国I文第24题、全国I理第21题、全国Ⅲ理第21题、辽宁理第21题、重庆理第16题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把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转化为函数最值,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体会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三大数学思想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学习,体会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哲学观点,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获取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理解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实质就是函数最值问题,掌握解决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