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9: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近代建筑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济南开埠之前,德国已经在经二路附近设立了德国领事馆。胶济铁路开通不久,德国资本首先进入济南。德华银行、德国医院、德国洋行自然也是以德国建筑风格为主。在开埠初期,火车站、经一路附近建筑主要以德国风格为主。1917年,随着齐鲁大学在济南的兴建,英国建筑风格也影响到济南。同时,济南本土建筑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也开始了继承与创新的探索,形成具有济南特色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开始影响济南,济南的近代建筑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其中又以交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最具特色。
老火车站:
济南标志性建筑
济南是近代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是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的交会处。火车站曾是济南最重要的近代建筑,也是济南商埠的标志性建筑。津浦铁路济南站――老济南称为“济南老火车站”始建于1912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是德国青年派设计师在远东设计的最大公共建筑之一,也是津浦铁路上最豪华的车站之一。建筑主体为高大的圆形钟楼。绿色的穹顶、蘑菇石的墙体和屋顶的老虎窗已被几代济南市民熟悉和接受。上世纪90年代以前,济南出版的地图、旅游手册多以老火车站作为地理标志。1992年7月1日8时5分,老火车站钟楼被拆毁,在拆毁过程中,许多济南市民来此拍照留念。
济南火车站是山东境内最早的铁路――胶济铁路的终点站。1899年,胶济铁路由德国出资的胶济铁道公司建造,它的起点在山东新兴的城市青岛,横穿山东腹地,到达胶济铁路终点站济南商埠站。1912年津浦铁路济南站建好以后,济南成为南北交通的中心。商埠的急剧扩大、商业的发展,使得原先的胶济铁路济南商埠火车站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于是,1914年由德方出资建造胶济铁路新的济南站,于1915年建成。建筑为德国古典复兴主义风格,平面一字形,中间突出的部分是候车大厅,二层有高大的爱奥尼克柱廊,坡屋顶高大陡峻,中间有钟楼,两边采用不对称的处理手法,西翼为办公管理用房和旅馆,东侧是餐厅和贵宾休息区。建筑的色彩以红屋顶和咖啡色的蘑菇石为主,形成与老城完全不同的商埠色彩,体现德国古典复兴晚期的建筑艺术和结构形式相结合的特点,是近代火车站建筑中的精品之一。新的胶济铁路济南站与津浦铁路济南站南北呼应,这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历史上是少有的。1939年,津浦和胶济两个火车站合并,该楼改为济南铁路局办公楼,整幢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现在的胶济铁路济南站仍为济南铁路局办公楼,是济南商埠一带保护最完好的德式建筑,也是济南商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济南火车站附近还有济南车站行包房、济南邮政总局、德华银行、德国领事馆等多座德国风格的公共建筑,它们共同构成了济南商埠早期主流的建筑风格,对济南近代城市建筑风格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
各具风采的公共建筑
济南开埠后,城市的布局和功能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商埠区更多凸显出良好的商业经济功能,也相应产生了邮电局、电影院、电报局等近代公共建筑。
济南邮政局大楼曾是济南商埠的重要建筑,始建于1918年3月,由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查理和康文赛设计,天津洋商承包建造。主体建筑采用西洋古典主义形式,砖、石、木结构。原先院落横跨经二路和经三路,建筑三层,孟莎屋顶,占地24000平方米。1923年,失火重修后改为平台一直延续至今。济南邮政局大楼主楼沿经二路坐南朝北布置,平面基本是凹字型,北面中间及两端稍作突出,中间入口是高大的石台阶,中间的爱奥尼克柱式形成一个前廊。东西两侧有门廊为次入口。整个北立面为法国古典主义风格,采用对称布局,手法严谨,庄重华丽。楼顶是个四面盔顶,中间的盔顶造型别致,为黄色琉璃瓦,上面竖旗杆,形成整个大楼的中心,成为商埠二大马路的标志,是当年整个商埠最高大的标志性建筑。济南邮政局大楼与对面的德国领事馆相对,构成济南商埠最重要的外来建筑文化的街道景观。
津浦铁路大厦位于济南经一路东首,1904年开始建造,1909年建成,正对着馆驿街街口,当时是作为津浦铁路管理局办公所用,是商埠东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外观体量巨大,给人以雄浑的气势,整个东立面对称布置,屋顶与老虎窗均为直线三角形显得干净利落。入口设大台阶,并突出于立面,大门外侧有竖向双框刻于墙面,简洁有力。爱奥尼克方柱于门两侧,檐口及门廊上均有方形和六边形雕刻花纹,栏杆及线脚做工精细大方。立面中间部分采用白色墙面,并配以灰红色面砖,竖向条窗及橡树叶边饰,特色鲜明。西立面采用圆拱形窗,与其他立面形成对比。内部采用木质屋架、地面、楼板,中间部分用条石砌筑楼梯,十分讲究。建筑中间三层加阁楼,两侧二层加阁楼,主从关系明确。整体稳重大方,细部精致细腻,属德国青年派建筑风格。
济南规模最大的现代风格建筑是日本在济南的领事馆,位于经三纬六路,是目前济南保留最完好的外国领事馆。日本领事馆最早设于1917年,因在济南的日侨很多领事馆规模较大。抗战爆发以后,日本领事馆被韩复榘放火烧毁。日本侵占济南以后,于1938年在原址上建造了比原来规模更大的领事馆。领事馆办公楼是现代主义风格,造型简洁,主体两层,局部三层,地下一层,平面大体为方型,东北角是锅炉房和地下室入口。办公楼的主入口朝西,进门是一个高大的门厅,楼梯间位于门厅的西部,二楼东西南都有宽大的房间,向南有宽大的外阳台,阳台对着院子里面的水景,形成良好的景观。办公楼外部是粗瓷砖贴面,里面以木饰为主,木地板,双窗,装饰考究典雅。日本领事馆办公楼风格简洁,注重功能,讲究环境和建筑的统一,是济南少数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一。
中西合璧的近代民居
1间接加固方法
1.1预应力加固法这个方法能够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能提高加固效果,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不过会对原结构外观造成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重型结构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工程,但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不能在温度高于600℃的环境中使用,也不适合用于收缩徐变大的结构的混凝土。
1.2增加支承加固法这个方法简单可靠,但容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且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合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
2直接加固的方法
2.1加大截面加固法这个方法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且具有成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适合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工程;但现场施工的作业时间较长,对生产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间会有一定的减小。
2.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这个方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并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间,但同样存在施工时间较长这一的缺点;适合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工程。
2.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这个方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钢材耗量较大,且不适宜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以上的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
2.4粘贴钢板加固法这个方法施工快速,能做到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较小,并且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间没有显著影响,但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加固效果;适合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工程。
2.5绕丝法这个方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合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加固工程。
3改造配套技术
3.1托换技术是托梁、拆柱、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其实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3.2植筋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3.3裂缝修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性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的一种专门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3.4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是指采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真空吸尘方法、喷砂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迹、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专门技术。
3.5混凝土袁层密封技术是指采用柔性密封剂充填、涂膜等方法对混凝土进行防水、聚合物灌浆、防潮和防裂处理的技术。
4其它技术
如结构、构件移位技术、调整结构自振频率技术等。
4.1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砌体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整合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
4.1.1直接加固方法:
①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砌体加固后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柱、带壁墙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②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载力不如前者;适用于砌体墙的加固,有时也用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带壁柱墙时两侧穿墙箍筋的封闭。
③增设扶壁柱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亦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仅在非地震区应用。
4.1.2间接加固方法:
①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方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
②预应力撑杆加固法。该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温度在600℃以上的环境中。
4.2钢结构加固方法钢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有:减轻荷载、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和连接强度、阻止裂纹扩展等。当有成熟经验时,亦可采用其它加固方法。
4.3改变结构计算图形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方法是指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传力途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增设附加杆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4.3.1对结构可采用下列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增加支撑形成空间结构并按空间结构验算;
②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
③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结构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
④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减轻其它柱列负荷;
⑤在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
4.3.2对受弯杆件可采用下列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改变荷载的分布,例如将一个集中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
②改变端部支承情况,例如变铰接为刚结;
③增加中间支座或将简支结构端部连接成为连续结构;
④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
⑤将结构变为撑杆式结构;
⑥施加预应力。
4.3.3对桁架可采取下列改变其杆件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
①增设撑杆变桁架为撑杆式结构;
②加设预应力拉杆。
镇江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并最终在近代化的路线上朝着现代式建筑样式转型。近代初期,传统建造方式及思想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大量商业建筑、里弄建筑和民居的建造中,已经有了“西化”的变异倾向。传统建筑的商业化趋势出现,如钱庄和旅馆建筑中的内天井回马廊式空间;受家庭结构变化和西式住宅方式影响而形成了里弄建筑,具有独特的本土化发展途径,即以传统三合院为组成单元的空间形式;建筑局部造型西化,如由双坡硬山屋顶改为四坡瓦顶、外墙开窗逐渐增多、出现阳台等。殖民地式(colonialstyle)风格随着租界设立以一种突变的方式植入镇江,其过程又体现了本土化的特色。殖民地式被称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外廊式为其重要特点,主要在租界内建造,最典型的案例为英国领事馆建筑群。受其影响,许多建筑都采用本土化的外廊形式,如美孚火油公司和亚细亚火油栈等。但由于并不适合于镇江地区的气候,故在20世纪初就不常使用了。在镇江并未出现真正的西方石头建造的建筑,几乎都是仿西式或中西合璧式。仿西式建筑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侵入和当地建筑的适应能力,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虽然存在仿西方古典式建筑,如绍宗藏书楼;仿哥特式建筑,如福音堂;仿巴洛克式建筑,如老邮政局;折中主义建筑,如蒋怀仁诊所等,但它们往往是表皮模仿局部西式建筑元素(如柱式、线脚、拱券等),而不是采用系统的西式施工方法和空间组织,仍然保留有传统建造的浓重痕迹。近代后期,现代式的建筑成为大趋势,但在镇江这种趋势的演进并不彻底。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新建筑规模小、数量少,仅限于个别工业和市政建筑,加之城市地位落后等多重原因,建筑的现代化并不彻底。总体来说,镇江近代建筑具有华洋杂处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显露出一种平实质朴、低调中庸、讲求实用的特点。
二、镇江近代建筑的7种空间模式
1.空间的形状和大小镇江传统建筑的空间多以天井为核心进行布局,三合院单元形状呈10m左右的方形,各单间的长宽比大致为2∶1,也有个别建筑因地制宜地变化。近代建筑平面组合较丰富,主要有“一”、“口”、“凸”、“凹”、“L”形或不规则形等,单间形状偏向于正方形,这不仅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还更加方便通风和采光。传统建筑多为一层,部分两层。在建筑内部体量分解,尺度宜人;建筑外部则较为封闭。总体来讲,空间的体量和尺度都较传统建筑有所扩大。
2.空间结构模式结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和构成的骨架,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方式,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1)传统合院模式。传统合院模式即三间两厢型,是近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原型之一,由此又可延伸出“明三暗四(五)”以及“目”字形四合院等形式。通过单院型、直接串联型、院落串联型等组织手法,产生了完整的建筑组群。2)里弄空间模式。里弄空间模式是在三合院组织结构上变异出的一种聚居形式。弄道为核心,建筑沿弄道两侧布局,建筑入口朝向弄道。弄道是一个半开放的灰空间,在这里常发生里弄内部的生活场景。其中一种为纵向串联式,即三合院在沿着中轴线的垂直方向串联,如吉庆里。另一种是大多数里弄使用的横向并联式,即三合院在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并联而成,如吉安里、东长安里等。3)内部回马廊模式。内部回马廊模式是镇江近代随着商埠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一种公共服务类的空间模式。以内部天井为核心,由四周回马廊组织小空间,提供了多人共同使用又互不干扰的一种集合式住宅模式,为近代时期众多旅馆建筑所采用,如新旅社、新中旅社、镇江公寓等。4)单间并联模式。单间并联模式指的是多个独立的矩形空间以并联的方式重复出现,通常此类建筑为沿街住宅或商铺,这也充分体现了镇江商埠民居的特色,如京畿路85号、87号住宅,吉瑞里沿街商铺等。通常单间并联模式不单独成宅,往往与线式或集中式空间相组合,形成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5)线式布局模式。线式布局模式主要通过廊道连接空间,是近代最为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之一。走廊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单个空间单元顺着走廊的垂直方向并列排布,紧凑合理。此种连接方式的建筑主要适用于多个大小、体量、作用、功能均相近的空间中,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中。也有通过连续的外廊或环廊进行布局的模式。6)集中式布局模式。集中式布局模式是利用垂直交通连接上下层空间的组织方式,连接空间具有公共属性。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地凝聚空间,使建筑功能合理而紧凑。当然,往往在一栋建筑中综合地运用集中式布局和线式布局共同联系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以得到更好的通达性。7)过渡空间连接模式。过渡空间连接模式通过过渡空间连接两个空间,常用在体量较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中,被连接的两个部分,往往具有中西不同的造型特征。如世界红十字会江苏省会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建筑北部为传统中式回马廊院落;南部为西方线式和集中式布局相结合的型制;两部分由一个西式入口空间连接和过渡,空间节奏多变却有序,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空间特征。
三、镇江近代建筑造型的特征及演变
1.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传统建筑少有塑造建筑立面的概念,多是构造式的立面造型。近代建筑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因此呈现多元化的立面造型。1)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传统建筑多为双坡硬山式屋顶,通常正立面变化较少,侧立面变化丰富,从传统观音兜山墙到巴洛克式观音兜山墙,再到几何式山墙,这种变化凸显了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演进。传统建筑的外立面相对封闭,开窗较少,形成了图小于底的图底关系,门窗面积一般占到墙面的2.5%~16%。2)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外廊增加了外立面的层次,建筑被分为基座、一层、二层(或更多层)、屋顶等部分,呈现横向延展的构图方式。同时,十分注意运用材质的变化对立面进行构图的划分,也起到强烈的装饰作用。从图底关系上看,门窗占到墙面的比例多在30%~45%之间,大大增加了立面的开放性。3)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仿西式建筑一般为四坡屋顶,由于设计的介入立面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追求个性的独立。在强调横向的建筑分层关系的同时,更加讲求竖向的构图仿西式。西式建筑立面已经设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绍宗藏书楼建筑的立面分析,可以看到建筑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说明了西式建筑中已经有明显的理性设计倾向。这两类建筑开窗强调功能性,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多在14%~26%之间,比较均衡。4)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中西合壁式建筑立面是以上几种建筑立面的融合,既有传统建筑的封闭性立面特征,又有西式建筑横向或纵向划分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对多幢以三合院形式发展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的研究发现,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基本上有一定的模数和比例。5)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平屋顶作为重要的造型标志之一,墙体多呈直线型,没有过多装饰。注重建筑比例关系和对称均衡的立面布局,但多限于在水平维度上展开,没有中高层建筑出现。
2.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传统式样的门最常见的是磨砖大门,为平面型;外墙窗主要有窗洞型窗和砖砌花窗两种做法。近代时期,西式门窗通常采用拱券代替过梁,拱券加立柱是常用的形式,立柱在细部做法上则有了本土化的演变,如柱身的凹槽几乎都不见了,在柱头上做各种简化和变异。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通常采用中西造型要素叠加的方法,如在蒋怀仁诊所三层柱子的柱头上,将卷草纹的涡巻换为了类似兽头的图案。现代式样的门窗造型相对简单,尊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功能,已经体现出科学化、程式化的趋势和明显的设计特征。另外,与传统建筑的“彻上明造”不同,近代建筑则多做有室内天花,多在顶面和垂直墙面交界处设有多层线脚作为装饰。在近代建筑中,楼梯的位置十分重要,通风、采光、日照等均有讲究,种类形式多样,做法也有详细的规定。随着阳台、平台或外廊等出现,铸铁栏杆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也出现了。
四、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
1.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建筑材料从物质的层面决定了建筑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以石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就是拱券,而以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是梁柱式。近代时期除木材之外,水泥、机制砖、机制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出现都为建筑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镇江传统建筑为“构架式”结构体系,近代建筑结构则是“承重墙式”的砖木结构体系,砖墙和立柱共同承重,在一些建筑中还使用三角形木桁架结构。其次,建造技术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的墙体主要采用乱砖砌筑的空斗墙,清末发展为青砖清水墙“三走一丁”砌筑;近代早期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筑主要采用“一皮顺,一皮丁”的英国式砌法;近代中后期多用青砖或水泥砖“一顺一丁”式砌筑。外墙处理形式主要有、粉刷、拉毛、水刷石、贴面砖等方法。地面也不再是传统的“空铺”法,而用木板或彩色地砖等。另外,建筑的附属设施水、卫、暖、电等现代建筑设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致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2.设计师和营造所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创新和对建筑独立性和个性的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扩展和影响,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和新功能的需求,促进了设计师的出现。镇江的设计师群体具有本土化、文化选择矛盾性的特征,导致了镇江近代建筑的中庸性和非典型性,也影响了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营造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散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专业化的组织形式,还出现了水电、厨卫系统等新行业。另外,经营方式、制度法规的完善以及各种建筑规范的形成和设计思考的完善都使得近代建筑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总之,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技术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同时,西方建造方式带有本土色彩的折中和妥协。新兴技术运用范围小,技术发展程度低,建造技术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是导致镇江没有出现像上海、南京、南通等近代城市中的新型结构的建筑和现代式建筑的直接原因。
五、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不止于某些建筑演变;不止于表面的抄袭和模仿;不止于建筑单体本身,具有整体性特征。由于建筑结构和构造方式的变革,其演变具有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特点。建筑性质不再以封闭的家族为模式单元,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其演变总体呈现突变到渐变再到转型的特点,又以渐变过程中的文化矛盾性作为其独特之处。首先,这种演变是被动的、侵略式的文化传播,呈现突变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风格样式发生着渐变的西化演变。近代后期,现代式建筑转型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呈现出“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即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元素与建造技术要素为根基的“西化”表现,以及一种“不彻底”的现代转型方式。一方面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西化”,是一种不典型的、平民化的本土演进;另一方面,西方建筑式样也融入了传统的建造技术要素,发生了“本土化”演变。近代晚期,镇江的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转型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式建筑。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从最初的中西“二元并存”方式到前期的“自下而上”方式、中后期的“自上而下”方式。最初中西文化是以共存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商埠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的逐渐扩展,直至省会迁镇后,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才出现了现代式建筑的端倪,即自官方到民间的转变,如图5所示。镇江近代建筑特殊的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中小型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肇始(传统建筑的转型)、定型与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建筑发展演变的非物质动因来看,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必然结果。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与发展、交通区位的变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济制度转型等因素在近代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权重影响了近代建筑的发展。另外,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互动与转变也是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它们是建筑形成的非物质要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六、结束语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 ha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t inherited the one h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other has been the impact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forms, but at that time under the China's semi-colonial, semi-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two architectural styles were not integr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particular kind of environment. This paper form only gives some brief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side of architectural Modeling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in which to reflect some of the features for the purpose of giving the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s of construction modernization.
Key words:modern;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关键词 岭南建筑 西方建筑 近代化 建筑风格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从十六世纪开始,西方建筑就开始传入岭南地区,这使得岭南建筑的西化比中国其他地区起步时间都要早。作为当时重要的对外开放地区,广东是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碰撞与交流最早、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并于20世纪20-30年代最终建立起职业建筑师以商业为纽带的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和富有地域性、时代性的近代建筑体系。纵观广东地区的近代岭南建筑,其发展过程呈现为两个层次和四类建筑风格的脉络特征。
1 两个层次
1.1 传统建筑工匠的建筑活动
从近代营建的骑楼到西关大屋,再到开平碉楼、梅州围垅屋、潮汕侨乡建筑,绝大部分都是传统建筑工匠的杰作,极少有职业建筑师的参与,这些建筑部分地融合外来建筑要素,呈现出富有地域特征的多样化建筑风格。但是整体上依然从属于岭南传统建筑体系,这是由传统建筑工匠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建筑动机决定的,并不因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使用数量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而改变。其中,外来建筑形式符号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上,丰富了岭南传统建筑的形式要素,却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文化结构。这反映出当时开放、灵活的社会心态,是岭南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同时也具有一定猎奇性和盲目性,传统建筑工匠对岭南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再发展与职业建筑师的深层次设计文化追求有着本质差异。另外,前,传统建筑工匠在西式建筑的建造中也充当了土木工程师的角色,从广州传统的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最先接触到西方建筑技术,到19世纪末的沙面建筑,第一代岭南土木工程师才从传统建筑工匠主导的传统建筑业中分离出来。
1.2 职业建筑师的建筑活动
在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过程中,西方的传教士和商人是第一批非职业的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建筑活动范围限于澳门和广州的外国人聚集区,建筑类型主要有教会、商行和洋人住宅建筑,例如圣保罗学院教堂前壁是澳门唯一残存至今的17世纪初期天主教教会建筑,其设计者是传教士卡鲁洛·斯皮诺拉神父。后,大批的西方职业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进入岭南地区从事建筑活动,建筑活动范围扩大到香港、汕头、惠州、江门等地区,建筑类型涉及政府、学校和医疗等建筑,代表人物有丹备(William Danby)、帕内尔(Arthur William Purnell)、伯捷(Charles Souders Paget)、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等。在20世纪初,美国职业建筑师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了专业考察,并率先提出“中国古典复兴”式设计。岭南地区的华人土木工程师和职业建筑师相继出现后,全面进入各种城市建筑领域,逐渐成为近代岭南建筑的主导者,代表人物有林护、林秉伦、黎巨川、谭胜、杨锡宗、林克明、陈荣枝等。虽然这一群体的建筑活动时间较为短暂,只有十多年时间,对农村建筑涉猎较少,但是发展了以复兴传统建筑文化为主要诉求的主动式探索民族新建筑的社会思潮,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显得难能可贵,在岭南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2 四类建筑风格
2.1 中国传统建筑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岭南建筑风格,20世纪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主导着岭南地区建筑的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消失趋势。保存至今的典型中国传统建筑有广州的陈家祠(原称陈氏书院)、梅州的张弼士故居和潮州的己略黄公祠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岭南传统建筑是1894年竣工的广州陈家祠,该祠规模宏大,集岭南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
2.2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
中国传统复兴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要元素,力图在近代建筑中复兴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新民族建筑设计风格,对近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建筑师推动此建筑风格的形成,其中,美国建筑师墨菲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中国近代建筑先驱人物吕彦直在1918-1921年担任他的助手,其设计理念和手法深受墨菲影响,而林克明、杨锡宗等建筑师的作品也深受影响。这类建筑在广州有许多,建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最初的30余年间,例如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林克明设计的市府合署、黄玉瑜设计的岭南大学女生宿舍等。
2.3 西方建筑
从第二次后,各种风格的正统西方建筑系统传入广东地区,加速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进程,提升了岭南地区建筑工程技术水平,还影响了岭南建筑的审美取向。这类建筑可细分为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巴洛克式、新折衷主义式、券廊式和新装饰主义式等,其代表建筑分别有广州石室圣心教堂、粤海关大楼、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沙面大街48号大楼和广东省银行汕头支行大楼。
2.4 中西合璧建筑
从早期十三行商馆区的中构番楼到岭南学堂部分建筑、广州骑楼和开平碉楼等侨乡建筑,中西合璧建筑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和西方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体现了近代岭南建筑西化的发展趋势。自16世纪到1945年以来,中西合璧建筑最为最丰富多样,是岭南民间建筑的重要建筑风格类型。其代表建筑有梅州的万秋楼、潮汕的陈慈黉旧居和开平立园等。
3 结语
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输入,到20世纪30年代,广东地区的岭南建筑初步建立近代建筑生产关系,形成近代岭南建筑体系,突破了岭南传统建筑体系的局限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发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多层次,民间阶层和精英阶层对外来建筑文化的接受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二是建筑风格多样,体现了岭南社会的开放兼容性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 彭长歆著.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唐孝祥.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J].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2003-06-30.
关键词:开封 近代历史建筑 保护 再利用
1 绪论
开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原,曾是河南省省会所在地,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明代以后到1954年前曾一直在此地。本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开封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帝国主义入侵传入的西方建筑文化同传统的中国古典形式建筑不停地撞击、交融、渗透下,整个开封近代时期的建筑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且发展。
开封市的老城区,地上地下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建筑资源。很多或使用或搁置的近代建筑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老化,尽管这些建筑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却一直没有将其作为保护的对象重视起来,反而还有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被拆除废弃的命运。
经过调查研究,开封现存的规模较大,有代表性的近代历史建筑十七、八处。类型有学校、教堂、金融、邮电、戏院建筑等。虽然已经列入文保护单位,但有些建筑保护情况还是令人担忧。
2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手法
对于开封历史建筑的肌体材料我们可以分为非永久性建筑材料和永久性建筑材料来处理。开封历史建筑的现状破损程度种类多而且程度不一,一些非永久性的建材,如果是没有特殊的价值,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时可以“整旧如新”。像是河南大学的近代建筑群、包耀记南货店、晋阳豫南货店、万福楼金店等建筑的彩画所用涂料易损,本身就是预防破坏所采取的措施,很多破损脱落,需经常更新,这里如果不进行“整旧如新”,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历史建筑的功能、历史与美学价值。不过,即使从单纯的美学角度考虑,对那些非永久建材的“整旧如新”处理也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开封近代的历史建筑都可以采用了表面凹凸不平的抹灰方式,比重新粉刷的“整旧如新”要好的多,再有,像原来的国民大戏院外立面一样色泽较深的抹灰墙面。因为这些体量相对高大的建筑外墙面因长久的风吹雨淋肯定会出现一些的残缺斑驳、色泽不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其进行简单清理表面污垢,保留这样的墙体反而更有其合理性。一是可以展现历史文化独特韵味,二是在艺术审美的角度这种残缺美却是建筑生命的完美体现。
在对开封近代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建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可以体现在形体、色彩、材料、建筑构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新与旧的融合并不是不可协调,新材料完全可以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以达到融合协调的效果。
举个例子,始建于上世纪初的开封国民大剧院,其内部空间己经不能满足当今文化市场日益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加入了多个满足不同放映需要的演播厅,如果还想在保留原来剧场建筑本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现代化演播需要,势必要对其进行扩建。我们可以在扩建部分用钢结构和玻璃在构成、尺度、细部特征上以上世纪初开封国民大剧院的建筑及构建特征进行模拟,所使用材料特征虽然是全新的,现代材料的横梁构建和开封国民大剧院建筑的层高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新与旧之间既有协调,又有对比。再比如,可以在开封原伪市政公署的破旧的墙面上,加以素水泥抹灰墙面,不做任何粉饰,保留施工中留下的自然色差,使得改建墙体在色彩肌理上与已有的砖墙保持协调,既有统一又有对比,展现了各自的生命美学特征。
3 开封近代历史建筑的空间整改
内部空间的整治调整是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这种情况一般会涉及到使用空间的扩展,由于使用空间的扩展必然会导致的内部空间的调整。对内部空间的调整主要有以下两类途径:
关键词: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技术研究;近代历史建筑修复的意义
前言
我们国家因为其历史传统的存在,呈现给我们后人的大多是木制建筑,而西方的建筑原料则大多是石块,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得知中国的历史建筑比西方的历史建筑更难以保存,木制建筑长久地经受着风吹雨打,甚至有可能是人为的故意纵火,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的近代历史建筑损毁相当严重,近代历史建筑有其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修复技术最大程度地把近代历史建筑恢复到它还没有被损坏之前的样子,这项技术就目前来说我国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欠缺,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做好这项工作。
1.为什么近代历史建筑需要进行修复
1.1历史洪流的不可逆性
历史是按照一个固定的轨迹向前发展的,我们没有能力去阻挡历史向前发展的脚步,我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东西已经淹没在了历史洪流之中,但是也有一些东西保存了下来,比如说,我们目前挖掘出的文物,包括了许多种类,而其中要数历史建筑的保存最困难了,首先因为其自身体积的庞大就决定了它受到的侵蚀一定更严重,面积更广,只要是建筑就必然承担着遮风挡雨的职责,事实上雨水是具有酸碱性的,只不过可能地区不同,雨水的酸碱程度略有不同而已,前言中我们已经提到过,我国近代历史建筑大多是木制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的西式小洋楼,这些材料在我们今天人的眼中很明显是不能抵挡雨水的侵蚀的。
1.2从近代历史建筑窥见当年的历史真实再现
近代历史学家们研究历史是要有一定的历史依据的,不可能空口无凭地虚构出那个年代的样子,而历史建筑就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史料之一,我们可以从近代历史建筑的建筑风格中看出那个时代的流行趋势,可以窥见人们在建筑里生活过的轨迹,建筑本身的建造方式也是具有细微差别的,近代的建筑师们是从传统的建筑方法逐渐过渡到现代的建筑方法的,以前的工匠根本就不知道比例尺之类的数学知识,全凭经验制作出一个小模型然后运用到实际建造过程中去,像近代建筑中的一些装饰建筑的制造工艺因为其技艺传承的封闭性到今天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对留存下来的建筑装饰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望还原出它的制作方法。
1.3提升民族凝聚力
民族情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民族的人们因为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习惯而聚集在一起,我们国家的近代历史建筑之所以有别其他国家正是因为我们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从1840年以来我们国家的人民所经受的苦难是其他民族的人无法想象的,他们不能感同身受,自然也就无法理解我们民族的人们的一些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这样了,我们国家传统上就注重家的意义,一大家子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出来的感情自是其他人不能比的,从小家到大家,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是相当厚重的。
2.近代历史建筑的修复技术研究
2.1对建筑的损毁程度进行具体检测
因为近代历史建筑的每一个部分所用的材料到了今天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持历史建筑原来的模样,我们必须把必须得修复的地方一一寻找出来,排除那些只是轻微受损的地方,现在我们已经拥有的检测技术是超声波检测技术,超声波发射出去之后如果没有受到任何阻碍,那只能说明一点建筑内部已经被完全侵蚀了,对于那些被反弹回来的超声波,我们可以根据它反弹回来的时间长短来测定它受到的侵蚀程度,毕竟人的肉眼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看到内部的具体情况,所以就得依靠科学技术,尽量提高检测的准确度,一点点的小的失误都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2.2对支撑房屋架构的墙体、房梁等进行加固
墙体、房梁的加固是势在必行的,在加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材,选择的材料必须能够与历史建筑原来的材料相融合,首先从外观上就得让它们看起来具有一致性,否则出现色差的话会影响它的历史价值,其次是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融合,要保证修复之后它的时效性,如果没过多久墙壁修复的地方又开始脱落那么修复就没有意义了,墙体出现的问题有可能是墙壁剥落这样仅仅影响外观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某个部分出现了裂缝,前者只需要注意材料的颜色和性质,后者除了这两点还需要格外注意墙体的密度,如果填补进去材料凝固之后密度与原来的相差太大,一旦遇到什么地震之类的人力难以抵抗的自然灾害,那么它的抗震级别一定不足以支撑它在地震中幸存下来。
2.3注意需修复历史建筑的整体风格
有的时候一些大的改动是难以避免的,这时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历史建筑原有的风格进行修复,甚至有的时候为了整体上的美观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些与建筑本体不冲突的小装饰,进行修复工作的人员因为这个原因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方面的专业素质,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代历史建筑的修复技术对于保护它们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应该在充分掌握已有技术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争取找到最适合的修复方法,这才是一个专业的修复人员应该做的事,我们应该把它们完整地呈现给当今的人们。
参考文献:
[1]林郁,刘国柱,纪晓海.城市历史性建筑改造的保护思路—从大连的若干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实例谈历史建筑保护建筑设计管理2004(6):42~45
[2]纪晓海.城市中心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以辽宁省外经贸委办公楼保护与改造设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2005
【关键词】 民国建筑;历史主义观;菲利普·约翰逊;传统文化
1、菲利普历史主义观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建筑正处于“现代主义”的进程中,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理念、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在这一时期众多的建筑风格运动中,密斯·凡·德·罗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改革先驱和国际主义风格的奠基人之一。而菲利普·约翰逊在20世纪40至50年代曾是密斯忠实的追随者,约翰逊在康涅狄克州纽坎南兴建的“玻璃住宅”,是使他声名大躁并极具典型的体现密斯精神——“少就是多”的成功案例。但当他与密斯合作设计1958年落成的西格拉姆大厦的时候,却开始走向另一种方向。
密斯的建筑哲学中,他强调的“少就是多”及继承的“建筑的统一性”、“结构的诚实性”的设计原则,这在当时主流的设计思想中是较为推崇的。而当约翰逊与密斯合作设计位于纽约总部加拿大酿酒企业西格拉姆大楼时,约翰逊开始对密斯过于统一、刻板的设计风格产生怀疑,厌恶过去高层办公楼这一“乏味的建筑类型”,他希望突破这个局限,发展建筑的丰富面貌。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的活动中心已转移到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和否定,并确立自己称之为“历史主义”的原则。这一时期的中期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是一条自己也在寻找和探索的道路,并希望在广博精深的历史中,吸取养分,来滋润现代主义建筑。在他提倡的“新古典主义”便反映了继承传统的态度,他认为古典的形式基本仅作为一种设计概念和气氛而加以撷取运用,而不是图式和构件的照搬。他还曾多次表示“我们不能不懂历史” 并强调指出:“历史是一种广阔的、有用的教养”,“要是我手边没有历史,我就不能进行设计。”[1]这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后的近十余年里,约翰逊建造的摩天大楼中无一不能找出这种受历史先例影响的痕迹。建筑师迈耶曾对约翰逊做出这样的评价:“对建筑艺术的鉴赏力和历史观,以及敢于接受和彻底摒弃各种影响的勇气。”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约翰逊的本质。
2、近代民国建筑历史沿革与形成原因
1842年,中英《》签订以来,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大量土地的割让,使西方国家迅速在中国生根,在租界相继建立了欧式风格的使馆、洋行、银行和工厂以及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主要建筑风格。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尤其是1937年爆发前,租界区建立了大批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自此,西方建筑大量传入中国,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出现了空前的营造高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国建筑。
2.1 近代民国建筑形成的原因
历史上中国建筑是其他国家欣赏和效仿的典范,但到了近代民国时期兴起的建筑无论是在形式或风格上几乎于大气候上移植外国建筑。究其原因,这主要由两大因素组成:
(1)外部因素——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国外建筑风格登入中国正是西方列强入侵,企图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属一种文化侵略是西方侵略行径的一部分。但从历史发展的宏观方面,也就是生产方式、政治体制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看,中国应该说是处于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外国一些学者都对此大感惊异不解。例如:雨果曾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而大名鼎鼎的黑格尔也评价:“中国历史本身没有什么发展,因此我们不必再议论该历史的各个细节方面。”从这些外国学者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时所持的态度。即认为西方的历史文化经历过巨大变革的优越性。
(2)内部因素——中国内部的腐败。内部因素则为中国自己的建筑体系没有在近代自主提升。这也与中国建筑历史的特殊性有关。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的建筑有小的变化,没有大的更新。如林徽因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绪论”中所作的精辟总结:“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大的区域。虽然在思想及生活上,中国曾多次受外来异族的影响,发生多少变异,而中国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后代,竟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的原始面目,形成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系统。”虽然中国传统建筑是古代能工巧匠对木结构的极致发挥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但因其始终没有大的演变,在近代建筑中便显现其负面效果。
3、历史主义观对民国建筑的影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在中国港口开埠以来,外国殖民者纷纷在中国的大陆上划定本国的租界势力范围。尔后由租界国内的建筑设计师或其它国家的西方建筑师承接修建早期的新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类型各异具有浓烈的其租界国特色,但又是西方现代建筑的集体表征。因租界所具有的特殊政治原因使临近租界范围的土地极为抢手,地价也水涨船高起来。在尔后修建其它的商业银行大厦、民居住宅等新建筑几乎皆由大富商,大官僚或海外华侨集资修建。在此之前外国建筑师已开始逐步转变,更加关注我国的建筑环境文化特色,“开始以中国建筑之部分应用于近代建筑”。
中国人很快吸收了西方新的建筑施工技术,接着又生产出许多自行研究的新型建筑材料。20世纪20年代,一批到国外学习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年青学子已陆续归国。到民国时期,新建筑已经能由中国自己的建筑设计师承接兴建与外国在华建筑师分庭抗礼。早期,这批建筑师可能还只是停留在移植西方的建筑风格,但这批建筑师同时也通晓本国的传统文化及建筑特色,因此很快便能很好的融入了一些中国本土化的传统建筑特征,形成一些中西合璧的经典建筑。如范文照、赵深设计的铁道部等均以欧式建筑为体干,但在建筑上缀以中国特色构件。
因此历史的东西不完全只是腐朽与过时的沉积,它也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古代能工巧匠的经验、摸索和智慧的总结。在纵观近代民国建筑的兴起与转变中,可以看出它透露着一种无形的“历史主义观”。诚如梁思成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4、尊重历史建筑未来
无论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到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迭起云涌或是中国近代民国建筑的发展来看,根植于各自本土的建筑都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亦或是阶段,得出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对新风格前的传统建筑风格的完全否定,再而怀疑反思,最终提倡尊重历史来建筑我们的未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大师菲利普·约翰逊从事建筑事业的亲身经历中便反映着历史主义观对他的影响。同样,在中国的近代民国建筑亦是如此,从移植国外纯西式的建筑风格,进而内部吸收与再创造,发展中西合璧、具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使中国建筑再次融入到世界建筑的发展潮流,也让国际的建筑风格符合中国的水土,使之本土化。他们都透露着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必须根植于历史,历史是文化延续下来的结合点,是总结了许多代匠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精华,、抹杀、毁灭历史沉淀的东西便是割断了传统的文脉。
我们新时代的建筑必须要懂得如何尊重我们的历史,在开发与保护,历史与现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之相协调。陈丹青曾在访谈中也说过他在看哲学家萨伊德写的书中“innovate”是创新的拉丁文的原意,而它的原意并不是指创新,而是指返回和利用过去的资源,找到一个新的可能性。回到过去的某一历史时期的氛围,在这种返回的过程,你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你的智慧,你的表现力,这个叫做创新。现代建筑显示了设计意识的大胆性和突破性,在认真研究古代人类居住环境的基础上,已创造了一组梦幻般的空间构图组合的形式,为建筑形式的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新的启发。
返回现今建筑遗产上的复兴,有些老建筑本身就带有特定的人文背景如工厂的厂房、烟囱,古门楼,牌坊,胡同,民居等,当这些建筑遗迹及所处土地被收购时,更应该把握“尊重历史,建筑未来”的原则去建构新的环境,因此开发不是一定要建立在对传统和历史的破坏上,历史与现代的矛盾性仅仅只是我们的认识问题。
结语
对历史的完全摒弃,是对文脉的一种毁灭。许多房屋不是单纯的物质用器,它们还负载着精神功能和文化意义。建筑学不是纯粹的科学技术,它包含着人文内容和艺术创造的成分。中国现代建筑先天带有国际性,而缺乏中国文化的根基,需要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努力把中国的文化精神灌注其中,使之本土化。[4]中国和西方虽是两个不同而又完整的系统,可无论是在西方或是中国的绘画史和建筑历程中,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艺术家对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西方古典绘画大师安格尔曾画《路易十三的宣誓》便是模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可见东西方的艺术大师都坚信:从传统资源中可以生长出自己新的艺术风格,很多被人称道的大师都是在古代经典作品中,寻找一种自我发展的道路。
在建筑中亦是如此,菲利普·约翰逊的历史主义观及其建筑历程,中国近代民国建筑的发展。普桑、大卫、安格尔效法古代,赵孟頫、董其昌临仿古代经典,他们都只是整个人类学习的传统,从传统中创新,这样的文化策略中的一个缩影。但背后却向我们显示着历史主义观的重大作用,告诫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2] 张钦哲,朱纯华.菲利浦·约翰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12月
[3] 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月
[4] 吴焕加:《外国现代建筑二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月
关键词:镇江;近代建筑;建筑色彩;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TU-80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Color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Zhenjiang
LIU Jia, GUO Wei-min
建筑色彩是人们感知城市环境的重要视觉要素,是建筑语言表现的重要部分;其中那些极富风格内涵的、保留历史文脉的历史建筑的色彩更是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彰显了城市的特色,成为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人们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一、历史建筑色彩研究概况
1.研究背景历史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的产物,各地的历史建筑都有着其独特的色彩体系和特征,如艳丽的北京皇城建筑及复合灰的北京民居,粉墙黛瓦的苏州民居,如水墨画般的徽州民居,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近代城市环境等等都向人们诉说着城市的故事。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建筑色彩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色彩的混乱使用,建筑色彩同质化,引起了种种视觉污染。产生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城市建筑色彩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历史文化较为丰厚的城市而言,传统建筑色彩与现代建筑色彩体系之间的衔接发生了断裂,导致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缺失。历史建筑的色彩研究应该作为重要的内容得到广泛、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2.历史建筑色彩研究的意义历史建筑的色彩是时代、地域、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直观表现方式。它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物质技术发展水平,并且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及其变迁等等内容,也为现代城市的整体色彩奠定了基调,反映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及文化内涵,对城市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首先,历史建筑的研究应是整体而系统的,包括建筑空间、物质形态、风格特征及文化内涵等等,其中建筑色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历史建筑研究系统有益的充实和完善。其次,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属于建筑本体形态的认知范畴,只有认知准确才能对旧城区和历史建筑的修复、改扩建等工作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再之,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更新过程,新建筑色彩应从历史建筑和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才能保持生命力。
3.国内外研究现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外就已开始进行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起步较早也相对成熟。 60-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制定出成熟的建筑色彩标准。①如法国、日本、德国等国都对城市色彩做出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色彩规划方案,使这些城市呈现出和谐有机的整体面貌。其中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是建筑色彩研究的重要方面。如德国建筑师哈罗德-马其诺和尔夫冈•雷斯对不同时期柏林建筑色彩的特征及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整理出一条柏林城市色彩发展形成的脉络。②日本京都从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筑群色彩为基调,对城市建筑的颜色作了限制性的规定;意大利都灵为了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以传统建筑为基础对整个城市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③等等。近年来,我国的历史建筑色彩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国建筑色彩应用标准 (20020654-T-469)及其标样( S[2002]102)在2002年通过批准。众多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研究④,江南、武汉、哈尔滨等地区对历史建筑色彩及城市色彩规划等问题的相关探讨和研究。在全球化、同质化的大趋势下,建筑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极为热门的话题,历史建筑色彩强烈的地方性、民族性在保护城市的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也显得日益重要。
二、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概况
1.镇江近代建筑的形成背景
镇江,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位于长江与大运河黄金十字交汇处。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商贸转运型的城市特征,历史上一直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长江下游的商业重镇。1861年镇江开埠以来,随着西方势力的侵入,镇江迎来了变革和转型的近代时期。近代初期,租界区西式建筑植入和沿江公共建筑的相继建立为古老的镇江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之后随着政治、水运的衰败和交通情况的变化,城市建设一度陷入低潮。至民国时期镇江曾作为江苏省府,又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建设活动,为镇江现代城市格局奠定了基础,出现了一批历史建筑。近代后期随着建造技术、材料的发展和专业设计师的出现,建筑有了新的发展。重要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原因为镇江留下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和历史精神的建筑,它们不但是那段沧桑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由于镇江在1840-1861年开埠之间建筑情况变化不大,因此不作为研究的重点,本文的“近代”主要从1861年镇江开埠开始限定,至1949年建国结束。地区限定于镇江市区。
2.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要素需要依附于建筑物质材料而存在,近代时期的建筑色彩多与建筑材料色彩相关,也包括一些有意识处理的装饰色彩。首先,建筑材料及其色彩受自然条件和地域特征的影响。镇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素有山林城市之称,近代时期建筑大多就地取材,多采用木、砖、石等作为其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次,建筑材料及其色彩受社会环境、审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镇江近代史是一部曲折动荡的历史,它对建筑色彩的影响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代初期由于开埠和租界的设立,西式建筑植入镇江,为传统而沉闷的镇江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依附于建筑功能和风格形态的变化,建筑色彩也发生了变化。这直接突破了民众的建筑审美,于是出现了仿西式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样式,建筑色彩也随之发生改变。再之,受建造者及其掌握的技术等人文因素的影响。近代建筑的建造者也经历了从传统的本地工匠到专职的设计师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砖木结构到混凝土结构,从青砖清水砌筑到青砖红砖夹砌,再到水泥砂浆饰面等等技术手段的发展也大大影响了建筑的色彩。另外,近代建筑的功能用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的色彩,如与公共建筑相比,居住建筑的色彩多用在内部饰面,外部墙体色彩趋向简单和朴实。公共建筑色彩也因其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领事馆等租界建筑色彩较丰富和鲜亮,而碉楼等防御性建筑则色彩相对单调,等等。
3.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现状经过对镇江近代建筑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其现状令人堪忧,特别是对建筑色彩的关注更是相对缺乏。经过时期的破坏,建国后城市化进程中拆旧建新的大量建设,及一些历史原因,饱经沧桑的镇江近代建筑许多已经被完全毁坏。保留下来的建筑有一些被较好地修复保护,如原英国领事馆被改建为镇江市博物馆,修复中尊重了色彩的原真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建筑房屋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老化,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或是无人问津、大门紧锁,更谈不上对建筑色彩的关注。如大康新村中一栋沿街建筑被改做商业用途,不但空间和造型被改变而且被粉刷成紫色,完全不尊重建筑的原真色彩而且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镇江海关宿舍正面墙体以黄色瓷砖贴面,从视觉上破坏了建筑的近代特征,只在建筑背面依稀能够看到一些原真的建筑色彩片段。再如箴庐的外观用灰色涂料进行了简单的一体粉刷,色相和色调也没有经过考虑,完全遮蔽了原先建筑的色彩,看起来与新建的建筑没有什么差别(图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这主要源自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时光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自然因素使建筑色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消退和改变,为近代建筑的色彩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许多建筑的色彩已经无从考证,但也正是这种沧桑感成为了近代建筑的色彩特征之一。另一方面,人为因素的破坏也是重要的方面。根本在于人们从观念上没有认识到这些建筑的价值和意义,随意地改扩建、拆除使建筑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即使被保护建筑也仅局限于对建筑造型的研究和保护,而忽视了对建筑色彩的研究。
三、镇江近代建筑色彩分析建筑色彩作为重要的形式要素之一,与建筑风格样式直接相关,因此本文以风格类型作为色彩研究的分类基础。建筑的建造及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镇江传统建筑的色彩在近代时期始终都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传统材料和技术在近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延续使用,因此本文也将镇江传统建筑的色彩作为研究对象之一。
1.传统建筑的色彩开埠前镇江传统建筑功能相对单一,大多数为居住建筑,少数建筑商住合用,还有部分衙署等公共性建筑,色彩相对简单。具体来说,多为黑灰色瓦面屋顶,色彩明度和饱和度低,与建筑立面的灰色青砖浑然一体,整体性强。墙体青砖清水砌筑或勾白色灯草缝,青砖的颜色各异却基本色调统一呈暖灰色,部分墙面以白灰饰面。木质门窗为材料原色或漆以砖红色或栗色作为点缀。室内通常用柴泥打底,“淀光灰”粉面,或再刷“老粉”,地面颜色呈灰白色。室外地面由于长期在潮湿环境中,绿色苔藓植物的颜色与地面青砖的颜色混合,呈冷青灰色。代表性的建筑有“广肇公所”、“张云鹏故居”、“五柳堂”等(图2)。
2.殖民式建筑的色彩与许多开埠城市一样,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并不是在传统建筑的孕育发展中逐渐成型的,而是来自外因的突变,即西方文化和西式建筑的植入。随着新的建筑形式的进入也带来了相应的建筑色彩的改变。以原英租界领事馆建筑群为代表的殖民式建筑大多采用青黑色的铁皮屋顶,墙体为青砖勾白色灯草缝,红砖做线脚装饰,白色或深红色涂料粉饰门窗,室内地面多为花旗松木地板本色或灰色水磨石地面,室内墙壁以白色粉饰,有些室外石栏杆与周围植物和环境协调一致为翠绿色。
以美国牧师住宅为例,通过立面色彩比值计算,墙面青砖与红砖的大致比例为4:6(图3),其它此类建筑的比例大多也都在4:6-5:5左右。此类建筑色彩的显著特点就是红砖开始较大面积使用于建筑的转角、分层交接处、形体边缘等处,起到点缀和装饰的作用,灰色砖面仍为主要部分。较有代表性有的“英国领事馆”、“英租界工部局旧址”、“金山饭店”等(图4)。
3.其他西式及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色彩其他西式建筑主要包括仿古折衷风格、巴洛克风格等,有的是水泥平屋顶,有的是青黑色瓦楞铁皮坡屋面,墙体以青砖清水砌筑为主,楼梯、门窗、扶手多涂以栗色或深红色,室内地面灰白色水泥磨平,或木地板本色,色彩风格较传统建筑更加清新和丰富,但并没有大胆突破,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地的建筑色彩进行了妥协和折衷。如京畿路老邮局用米灰色的石材与红色砖墙相搭配,呈现一种明快的色彩氛围,与周围建筑
有差异,但整体色彩仍处在灰色调中,没有对整个街区的色调进行破坏。再如巴洛克式风格的镇江商会是红色平瓦屋顶,暖灰色墙面,砖红色门窗,没有多余的色彩装饰(图5)。
镇江近代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大多保留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在空间、形式要素、装饰等方面中西元素相互结合渗透,也兼具了中、西建筑风格的色彩特征,但是仍以中国传统建筑色彩为主。暖灰色砖体墙面仍是主要的色彩倾向,在建筑内部色彩大多按照传统样式。较有代表性的有“红十字会江苏省分会旧址”和“新旅社”(图6)等。
4.近代中晚期现代风格建筑的色彩近代中晚期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现代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虽然采用了新式的结构和空间,但在外墙面大多仍用青砖砌筑,有些用水泥砂浆抹平作为墙体的装饰,位置通常在腰线、建筑底部或是建筑边缘以及过梁、窗台等处,呈现暖灰白色,与青砖一起呈现出色彩、图案和材质肌理的变化。较为典型的有“自来水厂旧址”、“老气象台”等建筑(图7)。
四、镇江近代建筑色彩的特点
总的来说,镇江近代建筑由于其材料、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限制,多以建筑材质原色表现为主,色彩相对简单,风格质朴沉稳。由于建筑垂直界面的色彩给人视觉影响最大,因此成为建筑的主导色彩,呈现饱和度较低的暖灰色调,柔和、低调且不张扬,部分建筑用暗红色或土红色做装饰和点缀。建筑内部的色彩相对丰富,如粉饰成白色的墙壁,深红色或木材原色的门窗板、梁架、地面及家具等。同时,历史建筑色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要素能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点,并承载了相当的文化内涵。
1.包容南北,融合中西的特质
由于镇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近代建筑兼具南北方建筑的色彩特征,既有江南一带粉墙黛瓦式的清新风格,如敏成小学、张云鹏故居;也有江北一带的以灰色调为主的质朴淳厚风格,如广肇公所,陆晓波故居等等,在建筑色彩上反映出其包容南北的文化特性。在向西方建筑学习的过程中,镇江近代建筑将本土建筑与西式建筑相结合,演变出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式样。虽然这种融合多表现在建筑空间和造型方面,但在建筑色彩上仍能看到融合的印记。其主要的色彩特点是建筑外墙面处理上红砖及涂料的运用。
2.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注重与环境的整体性较好的对话关系。建筑通过色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如赛珍珠故居、崇实女中等建筑位于较为孤立的自然环境中,建筑本身的灰色与砖红色在周围树木的绿色包围中显得协调而富有变化。再如京畿路、伯先路街区有着鲜明的中西合璧特色,路的西北侧聚集了多栋西式建筑,路的西南侧则为传统镇江建筑群落,虽然两侧建筑型制和尺度各不同,局部色彩也有变化,但整体色调却十分和谐,相对统一。
五、结语
城市的发展需要历史文化的弘扬和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拥有众多的近代建筑及近代历史文化,这些都是其发展的优越资源。镇江应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镇江城市环境,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首先应该加强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只停留于古建筑和文物建筑保护层面,对那些有时代特点及独特艺术特征的而未被列入文物之列的建筑也应进行保护和研究,它们的色彩能够从更广泛的层面上代表镇江近代建筑的色彩。研究也不应只停留于建筑表面的颜色意象描述,应在更深的层面,用数据化的研究方法,与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进行研究。总之,镇江近代建筑色彩是历史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深入研究,为保护、修复以及利用等实践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有效的参考。
① 逯海勇、胡海燕《当代城市建筑色彩设计的几个问题》,《规划师》,2004年第7期。
② 焦燕《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③ 肖西平《建筑与色彩应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