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0: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新技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投入是资本和人员。基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企业科技活动资本存量和科技活动人员数作为技术创新投入的表征变量。1)科技活动资本存量。科技活动资本投入和使用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16]。由于当期的科技活动资本投入对后期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学者们在研究技术创新效率时将资本投入转化为相应的存量指标[17]。2)科技活动人员数。本文用企业的年科技活动人员数表征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
2产出变量
学术界对创新活动产出的衡量并无统一标准。Zhang、Zhang和Zhao[19]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刘凤朝和潘雄锋[20]选择发明专利授权数、新产品产值和论文数作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产出指标;项本武[21]用专利申请数衡量中国工业的创新产出;肖丁丁和朱桂龙[22]利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表征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出。总体上,学者们倾向于用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的创新产出。鉴于中国的专利申请费用高、流程复杂、占用时间较长,很多学者认为专利数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全部成果。同时,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中的企业以制造类企业为主,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新工艺、新设计等往往体现在新产品制造过程中,因此本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
3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创新开放性。针对当代全球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特别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创新开放性视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首先,自2003年Chesbrough、Olesen和Kjaer[23]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以来,“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公司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验证,同时人们发现创新活动既可在公司内部进行,也可在公司外部进行。其次,从产业动态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能力互补、文化相近、目标协同的不同创新主体进行开放式交流,有助于增加跨组织网络的创新产出、降低高昂的协调成本、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24]。再次,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讲,进行开放式创新的企业通过有效整合内外创新资源,能够快捷、高效地积累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最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产学研合作等开放式创新被视为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Laursen和Salter[25]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且外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与企业的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陈劲[26]的研究证明:开放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和整合内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降低企业技术创新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本文用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表征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在研究样本中,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包括4项内容:对境内研究机构的支出、对境内高等学校的支出、对境内企业的支出和对境外(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企业等)的支出。2)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技术学习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显著特征。首先,基于后发国家的基本现实,中国很多企业以引进技术为重要的技术来源,而引进技术学习与消化吸收的努力程度对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进而获取技术能力至关重要。其次,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多元化的技术学习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再次,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从外部获取技术并积极开展技术学习能实现新技术迅速投入规模生产。组织学习理论也认为,从企业外部获取的技术与企业内部现有的技术实现整合,可扩大企业的知识面、形成规模效应和重组效应,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Ahuja和Katila[27]研究了技术获取、学习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认为企业获取知识基础绝对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其创新产出的增加,非技术获取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当然,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与其创新产出并无紧密联系,如Lee[28]以及Love和Roper[29]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对其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不过,笔者认为,Lee等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特定样本得到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将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学习努力程度,主要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意愿;二是技术学习能力,主要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基础。衡量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的常用指标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技术经费支出的比值,但笔者认为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努力程度,而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只是一种狭义的技术学习,引进技术才是广义的技术学习,同时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一定伴有技术学习,因此本文考虑广义的技术学习,将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项费用之和视为技术学习经费,并用其与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就是说,企业的技术学习费用越高,表征其学习意愿越强烈。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概念,受技术装备、人员、管理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变量。为简便处理和实际需要,可用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综合地表征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本文用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即企业年研发活动经费支出额与参与研发活动人员数的比值来表征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3)企业科技活动的长期行为倾向。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行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上的长期行为倾向越明显,说明企业越尊重技术创新本身的规律,越会以科学方式管理技术创新,其技术创新绩效水平应越高。一般说来,企业的研发性固定资产投资是其科技活动长期行为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以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形成固定资产的价值占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比值作为反映其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的指标。企业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得到王小明[30]等学者的证明:对传统产业设备进行改造可以改善企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生产工具和工艺的技术水平。中国传统产业中的行业多为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该产业领域内研发设备投资应对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4)政府支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措施。依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补贴拨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种形式的政府支持。当然,学术界对政府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有些学者认为,政府的税收优惠等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31],并对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有积极影响[32]。但另一些学者认为,政府的研发补贴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大规模企业的研发活动有负面影响[33];Wallsten[34]认为,政府资助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企业的私人研发投资,从长期看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增长。本文用企业得到的、来自于政府的补贴收入与减免税总额之和与企业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衡量政府支持力度,探究政府支持力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内在关系。5)控制变量。为了更准确地估计上述4项主要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如下4项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用企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数表示;劳动者素质,用年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表示;科研人员比例,用年从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所占比例表示;企业所有制形式,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企业)赋值为1,内资企业赋值为0。
4结果分析
利用Frontier4.1软件对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随机前沿分析。首先检验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作为随机前沿模型函数的适用性。建立原假设H0:式(9)中的系数βkk、βll和βkl均为0,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用于本文的实证研究。根据Coelli等总结的假设检验方法,本文运用LR(likelihoodratio)检验法检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作为随机前沿模型函数的适用性,检验结果如表1。表1中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分别为无时滞、时滞1年和时滞2年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不考虑影响因素)。由表1所示的检验结果可知:各模型的广义似然比均大于对应的1%显著性水平下的自由度为3的χ2分布临界值,据此可认为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合分析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原假设,即适合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效率分析。从表2可看出: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γ值均大于0.8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产出与前沿面的偏离具有包含技术无效率的复合结构,且主要由技术无效率引起,也说明随机前沿模型适用于本文的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η值为正,且至少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非效率指数随时间推移不断递减,即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表3列示了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否考虑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均值都在40%~50%之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及政策的带动下,国内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加强了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大了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力度,但总体来说这些投入并未有效转化为创新产出。表4列示了考虑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无时滞、时滞1年和时滞2年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的回归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γ值均大于0.9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无效率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未达前沿面产出水平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具体分析各因素的影响。1)企业的创新开放性。模型4和模型5中企业创新开放程度变量(Openness)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内在没有时滞或时滞仅为1年的情况下,提高企业创新开放性并没有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反而引致效率下降。模型6中其回归系数为负值,但也未表明企业创新开放性对其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该结果虽然没有验证很多定性研究的普遍结论———企业的创新开放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揭示了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事实。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3条。一是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都具备基本的技术能力,会采取开放创新形式(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其创新内容往往涉及基础或应用基础知识,或为企业建立技术储备。特别是上海经济整体进入转型期,传统产业正在经受产品和技术升级的“阵痛”,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换代特征。这种创新活动对短期的新产品产出没有实际贡献,甚至当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衡量指标时企业的短期技术创新效率会随着合作创新投入的增加而下降。二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其中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产业链长,从布局开放式创新活动到产生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的周期较长。也就是说,从投入经费开展开放式创新活动到产生创新绩效存在时滞。三是目前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水平整体不高,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业开展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机制等都在探索和磨合过程中,故短期内难以产生有效的创新产出。基于上述分析可得以下结论:第一,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创新开放性并没有为其带来短期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企业创新开放程度的提升反而引致短期技术创新绩效下降;第二,在时滞为2年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为正,说明创新开放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显著推动作用至少在2年后才可能显现。2)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6中企业技术学习行为中的技术学习努力程度(Learning-effort)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企业提高技术学习努力程度有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该结果符合研究预期,也可得到相关研究文献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探索性学习过程,不论是引进,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消化吸收及改造,都是探索性技术学习的重要方式。与前20多年成套引进技术进行生产装配制造的发展模式相比,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今天引进的不再是生产装备,更多的是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今天的消化吸收不再是对生产装备技术的学习,而是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探索性攻关;今天的技术改造不再主要是厂房和装备的建造,更多的是关键技术环节的更新和研发装备平台的升级。这种技术创新活动构成了“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学习过程,自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当然,由于技术学习需要时间,因此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变量(Learning-effort)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在时滞2年(即模型6)的情况下显著为正、在无时滞(即模型4)和时滞1年(即模型5)的情况下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企业对技术学习要有恒心、耐心,要持之以恒,要将技术学习投入视为长期投资。从表4还可看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企业技术学习行为中的技术学习能力(RD-intensity)的回归系数至少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前文已提及,研发投入强度是企业创新行为的综合反映,即体现了企业在战略上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视,也表明企业的各类研发项目可获得更多资源,还说明了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基础。研发投入强度的加大有利于技术创新及技术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及技术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出,最终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3)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模型4~模型6中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变量(Long-RD)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行为的长期倾向越显著,其技术创新效率水平越高。该结果既充分验证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长期特征,也体现了其技术资本密集的特点。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性较高的企业容易发挥人力和资本的优势、发挥经验曲线和规模效应的作用、有效积累知识信息和生产经验,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4)政府支持力度。模型4中政府支持力度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有助于提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本文中的政府支持包括政府的各种经费及税收减免。首先,政府支持力度增大意味着企业可支配的科技活动经费增加,为企业更为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其次,政府支持力度增大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更为有利,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最后,政府支持力度增大可进一步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创新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得到了相关文献[31]的支持。不过,也有学者发现政府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U形关系,即当政府支持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政府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本研究之所以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一方面,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整体处于转型阶段,相对于需求而言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水平整体还较低,还难以满足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尚未达到可能存在的“拐点”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降低自身投入一般来自于对政府未来支持性投入增长的预期,而形成这种预期需要一定的时限积累,本文的研究周期较短,不足以形成稳定预期。5)控制变量。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企业规模(Scale)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表明规模越大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越高———该结果与很多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内,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一是大企业的创新体系相对完备,能够满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创新系统性、体系化的要求;二是大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较强的创新实力、应对产业升级换代的更为丰富的资源保障、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大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集成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主导的技术集成,可有效推进新产品的完整研发和生产制造。模型6中劳动者素质(Quality)与科研人员比例(Ratio)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研人员占员工比例增大反而会降低。这说明,对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言,单纯提高科研人员数量或员工整体学历水平并不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目前该产业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水平还较低,科研人员和高学历人才已相对冗余,也就是说,现有的科技活动投入水平不足以支撑更多的科研活动人员及高学历人才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反而会出现人员冗余等引致创新效率下降的问题。模型4和模型5中企业所有制形式(Owner)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外资企业(包括合资)的技术创新效率高于内资企业。该结论可得到很多类似研究的支持,也符合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实际情况。从整体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而言,外资企业明显高于本土企业,它们的技术创新绩效较好也在情理之中。
5结语
5.1研究结论
第一,2008—2012年间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40%~50%之间,不论相对于理想状态值,还是相对于样本企业的最大值,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认为,全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都面临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紧迫任务。能否有效提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对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决定性影响。第二,企业的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科研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都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正面影响。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因素都与企业可支配的科技活动经费直接或间接相关。可以认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是影响当前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其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提高不显著的情况下,单纯增加研发人员数、提高学历层次对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没有显著作用。第三,产学研合作等开放式创新活动对短期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负面影响,在时滞2年的情况下才出现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在时滞2年的情况下才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长期绩效特征。第四,大企业、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高的特征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得到了显著验证。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型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地位和骨干作用,同时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5.2政策建议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
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实际国情推出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德、英、美三国政府倾向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煤技术、开发世界级能源技术等方法,如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于2007年在“高技术战略”(High-TechStrategy)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战略,预计将在未来10年内投入10亿欧元用于研发气候保护技术;英国把发展低碳经济置于国家战略高度,于2008年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美国政府在《能源政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充分利用技术进步进行清洁煤技术研发,并计划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煤炭发电厂等措施。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大多把重点放在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方面。我国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政策,采取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低碳产业等措施,赶上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及发展现状
高新技术企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按照我国行业分类标准的界定,高新技术企业的集合就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参考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对产业的分类标准,将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划分为高新技术产业,且国家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在其编制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资料中也采用了这一分类标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非常迅速。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63%,到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88434亿元,占到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8.75%。总的来看有两个主要特点:(1)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水平呈现地域差异。根据科学技术发展部统计资料,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呈现很高的地理集中度,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江苏、上海、广东、山东等省份,中西部所占比重较小。(2)高新技术产业内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从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产值分布看,2011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接近一半的比重,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规模位居第二,约占总体1/4的比重,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比重最小,仅为2.2%。
(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对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节能减排和促进技术进步两方面(孟伟,2008)。以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为例,按照上文高新技术产业的分类标准,将北京市全部制造业划分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制造业,计算各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效率。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效率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相比碳排放强度非常低,而其能源消耗效率远远高于传统制造业。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低碳排放强度使得制造业整体碳排放强度大大降低,其高能源消耗效率又使得制造业整体的能源消耗效率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充分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低碳排、高能效的显著优势。
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一)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在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遵循全面性、可计量性、反映低碳主题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如下(表1)低碳经济指标评价体系。
(二)样本省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低碳经济发展指数)
笔者使用“低碳经济发展指数”这一指标值来描述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选取能够收集到相关数据的各样本省市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各样本省份连续五年(2008—2012)的统计年鉴及相关的统计信息网,部分能源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2012)以及各地统计局官网。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将样本数据标准化处理之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何晓群,2004),得到如下主成分分析表(表2)、碎石图(图4)和主成分矩阵表(表3)。
三、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量化分析
(一)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以上文所选取的样本省市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数据作为基础,把高新技术企业所能影响到的所有指标作替换处理,得到不含高新技术企业影响的指标数据。即将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影响到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标(X6:煤炭消耗量占总能源消耗量比重、X7:技术研发人员占总从业人口比重、X8: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X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X10:碳排放强度)进行替换处理,按照相应指标传统产业的数据比率将高新技术产业数据替换成传统产业数据。各个指标的具体替换过程以煤炭消耗量占总能源消耗量比重指标为例。可以看出,将高新技术产业煤炭消耗量替换为传统产业煤炭消耗量后,煤炭消耗量占总能源消耗量比重指标由原始组的33.82%变成对照组的34.14%,其他指标替换方式同上。
(二)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比分析
按照上述替换方法,将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影响指标数据替换为传统产业的相关指标数据,得到一组处理后的数据,将处理前后的数据分别代入公式(1)和公式(2),得到样本省市原始组数据和对照组数据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比表(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在剔除高新技术企业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之后,各个省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数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从前后指标数据的得分差额均为正数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是正向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分析
笔者使用“低碳经济贡献度”这一指标值量化表示高新技术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剔除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之后的传统产业指标体系数据为基础,用高新技术企业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正向促进)的程度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指标值,用符号C表示,计算公式如下:C=D原始组-D对照组D对照组×100%(3)其中,C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D原始组为原始组数据计算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指数;D对照组为对照组数据计算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指数。至此,笔者能够计算出各个样本省市不同年份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低碳经济的贡献度。由表7可以看出,各样本省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各不相同,这源于不同省份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根据式(4)计算出各样本省市的权重及最终求得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如表8所示。综上所述,以各样本省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为观测值,计算得出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为22.75%,与其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占比18.75%相比,显示了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1.1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经济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的增长带动了以财政为主的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十二五”规划以来,从投入总量上来看,虽然河南省科技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但是近5年来,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要远落后于全国的先进省份。R&D经费支出总额指标不仅衡量一个地区在科技投入方面的强度,也反映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它决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R&D经费支出总额近5年呈上升趋势,12年的经费支出明显增加,并且经费支出主要用于试验发展。研发经费不足,导致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减少,如若高新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难以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1.2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河南省科技投入的结构尚不够合理,大部分的R&D经费支出用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未来高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源泉,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标志。2011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上的经费比重分别是0.14%、2.33%、97.5%,在基础研究活动上的经费比重特别低,自从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之后,R&D经费支出总额明显的增加,但在基础研究活动上的经费比重仍然偏低。根据相关经验数据表明,R&D经费在三项研发活动中的合理配置关系为:基础研究占10%~12%,应用研究占25%~30%,试验发展占60%~63%。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活动的投入,两者的研究经费占R&D经费支出的比重一般在40%左右,其中基础研究活动的投入至少为10%以上。
1.3科技投入不平衡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不同,河南省各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科技投入严重不均,各市、县的投入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等城市。此外,河南省各级财政每年安排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郑州做为省会城市,再加上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带动,其科技投入位于全省首位,无论是在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都高出其它市、县许多。
1.4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各类科技活动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是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基础。2012年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有78944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7.03%,博士有2021人,比重仅为0.44%。企业内部研发人员的质量体现在多方面,但对于高新技术来说,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反映研发人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见表2)。
2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的优化策略
2.1增加科技投入总量
在当今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河南省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科技投入的水平。在科学研究开发的活动中,基础研究活动的周期比较长,其经济效益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出来,因此,该类研究需要科技投入的大力支持。增加科技投入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的潜力,若地方财政在科技投入方面的潜力发挥出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除此之外,河南省还应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来。
2.2优化政府企业科技投入结构
高新技术企业在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总量的同时,还要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力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重要的地方。一方面,河南省应加大对具有公共性质的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保证这些资金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也要减少哪些不具有公共性质的相关研究的投入,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推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的外部支出,促进产学研合作链条的各方整合。将科技投入与高新、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绩效联系起来,促进学研方主动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研发新产品。
2.3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力度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创新投入的主体。大中型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一般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3.0%以上,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应占4.0%以上。因此,应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4加强科技人员投入管理
为了保证高新技术企业更好的搞好科学研究,企业内部科研人才的结构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首先,应保证各学科的科研人员的比例适当。从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范围来看,目前缺少的是基础学科、软件开发和电子工程类、机械类与综合方面的人才。其次,通过调整科研人员的技术水平(高级、中级、初级)、分工(研究、助手、辅助人员)、年龄(老、中、青)等方面,来形成比较理想的金字塔形结构。最后,要坚持定向培养,使科技人员能够用其所长。一个科研单位既要有专业人才,又要有综合人才,既要有科研人才,又要有管理人才。
3结语
1.1事实标准及联盟标准等新的标准形式涌现
技术创新速度快、技术专利多是高新技术领域出现事实标准与联盟标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法定标准制定组织难以在短时间内制定出不包含知识产权内容的标准,即使制定出了可能包含知识产权内容的标准,但当市场上已经存在事实标准时,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也很难取代这一事实标准。在高新技术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私有技术或产品通过竞争获得市场主导地位而成为事实标准,同时,市场上开始出现标准联盟制定的联盟标准。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仅凭单个企业的一已之力,很难左右市场,于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相互妥协,结成了企业联盟,并共同制定联盟标准。实际上,标准联盟正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共同制定规范某项活动或产品标准而组建的共同体。这种企业联盟标准由于其制定速度快,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知识产权政策灵活、标准推广高效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市场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VS联盟、闪联等作为标准联盟,以其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成为市场上制定标准的重要力量。
1.2标准出现国际化趋势
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并上升为国际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发达国家最早意识到标准的市场驱动作用,因而始终把国际标准战略作为其核心,把领导、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运作作为实施其技术标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承担了几个主要的技术领域的ISO、IEC秘书处的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制定出体现美国要求的国际标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专家认为如果美国公司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就有可能发现国际标准的编写是为了符合它们竞争对手的产品的规范为制定的。
1.3引入到公共标准中的专利数量增长迅速
各国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于专利融入标准中持谨慎的态度。一般情况下,能够进入到公共标准的专利数量不多。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多专利技术主要是支持产品自身的设计、程序、测试等,而公共标准一般则位于较高的层次上;二是公共标准表现的是标准的公共属性,而专利技术是“私有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私有权利,一旦专利进入标准,即私有的专利搭上标准的公车时,标准的公共属性就必须让步。但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由于该领域的独特的特点,新技术新发明新专利层出不穷,很多技术路径中往往涉及到专利,因此,在这一领域,引入到公共标准中的专利数量得以迅速增长。以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为例:在IEEE的几百个信息技术标准中,有25个系列标准都分别引入了全球246项专利技术。在这25个系列标准中,有关局域网的IEEE802系列标准(注:IEEE802系列标准是IEEE802LAN/MAN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局域网、城域网技术标准。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有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中引入的专利最多,占据了四分之三强,为187项之多。其余24个系列标准引入了59项技术专利。在引入了187项专利的IEEE802系列标准中,关于无线局域网的IEEE802.11引入了专利达45项,约占25%左右,而关于以太网的IEEE802.3则引入了58项技术专利,占据了三分之一。
2标准、创新与专利之关系
2.1标准与创新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实现自主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技术标准则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制高点。通过采取适合企业的战略,企业可以将自主的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标准,甚至是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通过技术标准占据市场,并不断发展与壮大。标准与技术创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一整套的环节,而标准化则是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的“剂”、“纽带”或“桥梁”。首先,标准是技术创新的平台,是技术成果与生产力相结合的桥梁,同时标准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如具有核心技术的技术标准对企业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其次,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标准水平。技术标准必须跟随技术创新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不断地修订,以适应技术发展及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三,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并占领市场的“钥匙”。技术创新的成果一旦进入标准并成为标准的核心内容,技术创新的目的和成效也就通过技术标准在市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2.2创新与专利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已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创新的产物,它在一定区域内是独一无二的且被法律所认可的先进技术,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等等特点。其中,与标准密切相关的是专利权。专利权主要包括禁止权、许可权和转让权。专利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及可实施性等特点。自主创新与专利互为因果。一方面自主创新的成果最终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得到承认及保护,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可以促进自主创新的深入。在高新技术领域,一项核心专利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并形成创新的集群现象和簇射现象,并带动一批新产品的诞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2.3专利与标准
一直以来,标准都是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来使用的,设立技术标准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保障产品的通用性及互换性,并不涉及独占性。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更新速度加快,想避开现有的专利技术而去寻求一条新的技术路径往往并不现实,因此,技术标准与专利的结合就会成为必然。核心技术几乎都以专利的形式存在,而专利技术又是技术标准方案的重要内容。技术标准往往集中在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领域,且往往跨越了国界成为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专利已逐渐借助技术标准这一载体,成为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进一步发展成为在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谁掌握了专利并成为技术标准,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都力求将自有专利通过各种途径变为标准,标准化已成为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截止2005年底,ISO涉及专利的标准有52个,占标准总数的0.34%;IEC涉及专利的标准共有54项,共计占标准总数的1.11%;ITU涉及专利的标准共计193项,共计占ITU—T标准总数的6.66%。从以上对标准与创新、创新与专利、专利与标准的分析可以看出,创新、专利与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自主创新形成专利,专利通过标准占领市场,标准带来的市场效益将促进创新更加深入,从而进入新一轮层次更高的创新、专利与标准循环。
3标准、创新与专利相结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之探讨
3.1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标准、自主创新及知
识产权战略技术创新及标准最终都将通过市场来检验自己,所以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标准化战略应是以顾客价值最大化为战略使命、以企业技术成为该产业的主流标准为战略目标,通过不断自主创新赢得竞争力,通过知识产权获得利益保护,通过控制产业标准从而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及竞争地位。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战略思路的引导下,中兴通讯积极参加国际、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越来越多的主动权。公司把专利战略贯穿到整个企业动作过程中,从研发到市场、从产品到项目,都与专利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专利管理体系。截止2003年12月底,中兴通讯累计完成国内专利申请已经突破1600项,近90%为高质量、高价值的发明专利。其中仅CDMA产品就拥有专利40余项,逐渐成为国内CDMA通讯市场第一大设备厂商,占有了超过了20%的市场份额及部分国外市场,跻身全球CDMA设备厂商第一阵营中。
3.2鼓励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谁拥有自主创新能力,谁的技术能首先形成专利受到保护,谁的专利能尽快借助标准这一载体尽快推向市场,谁将更具有竞争力。研发与标准相结合,将研发的新技术或专利技术上升为标准,有利于企业占领市场,促进企业的发展。标准的建立可以促进研发能力的提升,同时研发力量的提升,又将反过来推进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深圳华为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专利方面走在国内企业前列。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为公司2008年专利申请数达到1737件之多,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35773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电信巨头业绩纷纷下滑的情况下,华为公司2008年合同销售额高达233亿美元,同比增长46%。
3.3建立适应技术创新的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重要纽带。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一旦转化为标准并付诸实施,就能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在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时,要坚持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要把自主知识产权固化在标准中,通过保护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标准的引领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海信集团多年来始终坚持“标准治企”。从上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构建企业标准化体系,明确了企业标准化管理层次及管理要求,将标准化工作作为公司技术创新的基础,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或企业内控标准,根据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要求,整合各类技术文件,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
3.4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并制定各级各类标准
企业在加快研发速度的同时,要努力取得制定产业界技术标准的主动权,以确保其在产业的技术优势。对于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企业通过采用或制定国际标准,将本企业的技术及专利通过国际标准体现出来,有利于发展壮大企业的实力。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及国际标准制定是消除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国际贸易及技术交流的需要,更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如果企业只满足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随者,那么市场的主动权将永远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力争将自己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本领域的国际标准,争得市场的控制权。
3.5适时将企业的创新成果融入标准
在传统意义上,标准是公共的技术,专利是独占的技术,两者互不相干,但现实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很多情况下技术标准与专利无法分离。高新技术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其经济效益更多地取决于技术的创新和专利,而专利的独占性加上技术标准颁布后的开放性,将会构成先进应用技术的制高点,为企业带来效益。因此,在技术领先领域,企业应将专利技术有效地融合在标准中,利用标准的易推广、开放的特性立足并占领产业市场。以AVS第二部分即GB/T20090.2-2006《信息技术先进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标准为例,该标准涉及的专利包括了60项国内企事业单位持有的发明专利及国外企业持有的7项中国专利,共计67项专利。
3.6重视联盟的推动促进作用
(一)研究与发展投入有限,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宿迁技术创新意识尽管有所增强,然而技术研发投入水平仍然较低,自主研发能力依然薄弱。数据显示,在研发投入上,2013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9%,江苏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2.3%,而宿迁市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2%。可以看出,宿迁支持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上比例偏低。同时,宿迁还缺失有效的技术融资机制和投资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研发投入资金。R&D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状态。
(二)技术创新人才缺乏,难以形成技术优势。
高级研发人员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则表现为技术人才长期不足。宿迁现有政策没有形成对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有效激励,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对外部人才缺乏吸引力,不能招募到紧缺人才;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人员又不够重视,不能留住人才,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进修培训机会和职业规划,不重视员工的发展,当现有人员有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机会时,都会选择离开。因此,欠发达地区难以形成自身技术优势,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产业、产品升级。
(三)技术研发相对落后,创新产出水平较低。
欠发达地区大多通过技术引进来更新技术并利用劳动力等资源优势进行生产和加工,但过分依赖外来技术,只能导致其蜗居于产业链的低端,陷入以消耗资源与环境来换取微薄利润的不利局面。同时,由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和人才偏少,还因高新技术研发存在的风险,影响着宿迁企业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创新产出水平较低。
(四)产学研合作松散,缺乏战略性和持续性。
宿迁市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存在着合作主体不明确和合作形式较为松散等不足,大多停留在短期和较浅层次的技术研发合作层面,难以适应技术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监督和协调机制,增加了资源技术的溢出性,降低了合作资源的稀缺性,提高了资源贬值的可能性。
(五)学习能力不强,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基于企业全面学习的能力。宿迁可以引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但很难成为这些技术的掌控者。当技术升级后,基本上没其他方式可用,只能继续引进。在这种学习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过度依赖于外部提供,企业往往难以掌握技术转移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也就无法培养技术再次创新的能力,达不到技术转移的预期效果,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提高宿迁高新技术水平的对策
宿迁在技术创新上存在的不足问题,必须要通过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支持,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相关资源系统整合与优势互补,才能最终形成技术创新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加大资金投入与人才支持力度,提高创新产出水平
1、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投入。首先,可以通过减税、退税、简化办事程序等方式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使其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其次,通过科研项目立项、成果奖励、应用高新技术退税的方式下拨经费给予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尤其对项目研发周期长、回收期长、投资较大、影响较大和原始创新技术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再者,通过完善风险投资和试点科技保险等机制,吸引银行信贷、风投以及个人投资,鼓励研发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2、加大对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和支持力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通过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发展空间等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下大力度培养企业自有科研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进修培养机会和职业生涯规划,进修结束合格者给予适当奖励,并提供更高一层的工作机会,鼓励其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吸引和培养人才,改变宿迁地区高新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
(二)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推进地区制度创新。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基础研发能力和科研设备等优势,鼓励其参与核心技术的研发;根据企业和地区发展战略,进行高新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技术成果的商业化研究;构建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基于产学研长期合作的企业技术创新结构,发挥合作创新的协同效应,实现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推进在人事制度、企业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等方面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促进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研发方向和内部管理,以技术为基础的运行机制形成,改善资源配置机制,协商形成商业化合作体,使科技与经济直接结合。
(三)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提高企业学习能力。
事实证明,技术能力来源于内部的学习、消化、吸收和实践。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只有具有持续改进技术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引进技术才有意义。所以,应建立学习制度以保障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在明确学习主题、目的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激励考核机制等前提下,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团队智慧,提高企业总体学习能力、技术转化力和创造力,快速适应技术环境,获得持续发展。(四)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附加值,虽然目前带动的经济总量规模还不是很大,但其远高于其他部门。通过建立技术成果展示平台,降低技术交易成本,进一步提高投资收益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应用推广,刺激市场释放潜在需求,实现技术转移,形成技术创新价值增值与共享,从而不断提高技术长期创新能力。
三、以高新技术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宿迁突破性发展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涵义
农业高新技术主要是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自动化工程技术、海洋技术和生态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应用[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运用高度密集的技术、资金和知识,按照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一体化,开展农业产业生产。一般认为当高技术组合按国际科技产业园区的规范超过70%以上时,传统技术才被创新为高新技术。靠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产值的“技术生产率”在60%~80%以上,则实现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还需要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手段,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先进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市场体系配合。
(二)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现状
截至2012年,安徽建成各级农业示范园区101个,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95家,其中农业高新技术企业92家,企业年产值248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平台345个,企业技术中心56个①。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全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农业龙头企业的10%,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5.2%;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仅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4.1%,占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2.4%;全年完成农业科研290人年,应用研究为10人年,试验284人年,全年获批农业科研专利申请29项,但无一项完成应用转化。
(三)影响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原因
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起步较晚。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借鉴美国的经验而兴起的,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到如今也就20年左右的时间,各地区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认识还不到位。目前还处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试验阶段。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依赖政府投入,为政府主导型产业。安徽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经济欠发达,对农业投入较少。2012年,安徽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入为302亿元,人均不到1000元,全省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为19.5亿元,仅占GDP的1.1%②,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仅有3亿元,用于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则更少。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全年农业科技专利申请数只占到全省的0.09%。3、农业高新技术人才不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较高,特别需要开拓型的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人才。据统计,我省每3万人中才有1名农业科技人员,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仅高于,居第30位。2012年全省已建或在建的农业科研机构不足百所,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人员只有1000余人。4、劳动力产业素养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发展支撑力不够。安徽作为国家粮食生产基地,担负着国家粮食生产重任,区域内粮食播种面积大,常年遭受自然灾害,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民文化程度、产业素养低,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2012年,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中,60%为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仅占20%多。现实的生产条件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起不到支撑作用。微观层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科研技术平台分布不均,科研成果应用能力差。全省具有科研能力的农业科技平台中,一半以上集中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企业技术中心只占到16%,平均每两个高新技术企业才有一个技术中心。在农业科研成果中,80%为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应用研究不到10%,2012年无一项农业专利成功转化。二是市场体系不健全。目前,我省市场上还没有一家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介实体,承担把科学技术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职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主要依靠技术交易所举办的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但其服务功能过于单一,缺乏连续,加之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致使农业高新技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3]。三是企业产业化动力不足。农业产业的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导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在缺乏有效的制度激励情况下,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生动力不足,以至于消极应对[4]。诸多原因影响着安徽农业的发展,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依托资源优势,发挥要素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安徽省农业生产要素禀赋及其差异
(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要素及其禀赋反映指标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属于知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合传统生产要素理论,技术、劳动、资本、资源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决定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要素禀赋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的物质条件和投入要素[5],是决定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各要素禀赋反映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条件。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要素禀赋情况分别用不同的可衡量相关指标进行反映。1、技术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核心。技术进步可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确立产业优势,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直接决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其要素禀赋反映指标为农业科技贡献率。2、劳动力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中最具最主观能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素质,包括文化程度、市场意识、经营理念等,决定了劳动者能否接受和掌握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甚至新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而这些决定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效果。其要素禀赋反映指标为: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数=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农业劳动生产率3、资本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重要构成。资本的投入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改扩建生产基础设施,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而这些决定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条件。其要素禀赋反映指标为:人均劳动资本=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农业投资(地区农业投资/农业从业人口)4、自然资源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对象,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决定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条件。农业生产要素禀赋既是决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基础因素,也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条件的反映,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影响较大。其要素禀赋反映指标为:人均耕地面积=地区耕地面积/农业从业人口。
(二)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比较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资本、劳动、资源的投入数量和比例要求并不明确,因此,我们选取国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较高的北京、同处于中部的湖北、生产条件相似的河南以及相对落后的重庆,截取各地2012年农业发展的数据和“十一五”末期公布的农业科技贡献率,采用横向比较的方法,综合比较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素禀赋(表1)。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要素禀赋不足,4个要素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概述为农业产业整体水平较低,劳动力产业素养低,经济欠发达,对农业投入少,农业收入低,农业科技水平较低,这些都制约了安徽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北京则是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依托资本投入和农业科技创造了领先全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近于安徽的2倍。借鉴北京的发展经验[6],构建差异化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是推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要素禀赋地区差异
无论从经济、地理、文化、制度等哪一方面比较,安徽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要对安徽各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分析。可以假定区域内技术共享,只选择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3种要素,沿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数、农业人均劳动资本和农业人均耕地面积3个指标,截取安徽各地区2012年农业生产数据,进行要素禀赋差异比较(表2)。依据表2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安徽分为4大农业生产区域:城市及郊区现代农业区,这一区域以合肥为代表,大体还包括芜湖和马鞍山2市。该区域特点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高,人均劳动资本全省领先,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发达,人才聚集。两淮粮食主产区,这一区域大体包括淮北(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和淮南(蚌埠、淮南和滁州)2个粮食主产区,7个地市。该区域的特点是粮食产量大,耕地资源相对较多,但常年遭受自然灾害,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普遍较低。沿江优势农业区,这一区域大体包括铜陵、池州、安庆和宣城4市。该区域特点是地域特点突出,水域面积大,交通发达,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劳动资本较多,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山区特色农业区,这一区域大体包括六安和黄山2市。该区域的特点是山多地少,区域内土特产品物产丰富,土地资源稀少,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
(四)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不同区域模式选择与重点确定
在经济欠发达、农业投入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要素禀赋不足的情况下,依据要素禀赋差异进行区域划分[7],针对不同区域,选择适用的产业化模式[8]和确定发展重点,可以为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快速、准确地找到发力点。1、城市及郊区现代农业区该区域农业投入比重较大,科研机构和人才集中,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劳动者产业素养高。该区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适宜采用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发展模式,一方面集中科研力量,开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中一批农业生产龙头企业,通过政策、资金引导企业进行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开发与生产。重点进行生物工程、基因工程、材料技术研究,着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设施农业,力争在生物制药、有机农药、农产品的精加工、绿色蔬菜、乳制品、观光农业等方面实现产业化。2、两淮粮食主产区该区域为典型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土地资源丰富,粮食生产面积大,农业投入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该区域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适宜采用政府主导型,集中科研力量进行农产品品种优化研发,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生产园区,培养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业,力争在强筋和弱筋小麦、专用棉花、花生、大豆、玉米的种植与深加工,猪牛羊养殖与加工等方面,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3、沿江优势农业区该区域为传统粮食生产区,区域内水系发达,物产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劳动力产业素养整体较高。该区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适宜采用混合模式和“纺锤形”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农产品品种优化与种养殖适用技术研发,培养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产品、水产品加工业,力争在水稻的种植与深加工,油菜适用栽培技术与精加工,水产品良种与无公害生产技术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4、山区特色农业区该区域山多地少,农业生产现实资源相对稀缺,但区域内土特产品品种丰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该区域适宜采用科研机构主导型和“纺锤形”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对山区特色品种优化、栽培技术与产业化生产进行研发,着力发展土特产品生产与加工,力争在土特产良种和无公害、有机生产技术,提高单产和质量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除以上区域外,以亳州为重心的中药材生产也是安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之一,其适宜采用科研机构主导型和“纺锤形”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对中药材品种优化、栽培技术、药用性质进行研发,着力发展制药工程,力争在中药生产与提炼方面形成产业化经营。
三、加快安徽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自宁波市政府提出“科教兴市”,确立以科技为先导,促进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来,宁波高新技术产业总体上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产业发展良好势头表现在:1.初步构建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年来宁波相继出台了《宁波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宁波市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等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各类创新主体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初步构建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2.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宁波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等以政府投入引导为主,公益性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按照“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原则”予以滚动支持,引导平台不断提升开展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的水平。3.大力培育优势企业群体。宁波近年来扎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组织、指导和中介机构遴选、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组织认定工作顺利开展,走在全国前列。4、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自主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实现技术快速提升的捷径。为此,宁波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转化。[2]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不利的因素:1.产业层次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大而不强问题比较突出。宁波大多数高新企业为小微企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因此,与竞争力强、资金雄厚、市场占有率高的跨国公司相比,宁波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的弊病就充分显现出来了,这是制约宁波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2.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研人员的数量偏少;二是研发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宁波是商业氛围很浓的城市,“重营销、轻科技”“重模仿、轻创新”的特点十分明显。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认为,创新需要大量投入,风险又大,而且又不能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因而不愿在科技创新上多花钱。3.创新能力不强。宁波是个沿海城市,容易受外来的文化和技术影响。相对来说,模仿别人的东西,嫁接他人的技术简单容易,但是自己的创新,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就不多,直接影响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4.技术水平落后,引进技术消化不良。代表宁波支柱产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打破产业升级、技术障碍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5.国际化制约。在欧债危机,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掉头下行的大背景下,宁波经济要想走出特立独行的发展路子是不可能的。因此,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打击了宁波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二、金融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金融在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虽然发挥了不少作用,但是离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对金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科技与金融相互脱节。科技人员只在自己的专业驰骋,不懂市场,也不懂金融;金融领域也不知道科技领域的事,不懂的科技规律,不清楚科技人员在干什么,没有正确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造成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调的局面。2.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同金融安全性的矛盾始终存在。我们知道,科技创新活动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存在许多变数的,即风险与机遇并存,挑战与成功并存。因此,金融资本如何为科技创新活动保驾护航,在承受科技创新活动风险的同时分享科技创新成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而就目前来说,金融资本游离于高科技产业之外,不能有效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由于缺乏金融资本的支持,不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往往胎死于企业创新活动启动之初。3.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估值难。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在起步阶段规模都比较小,有形资产不多,但就成长性而言,其技术含量高,发展势头迅猛,拥有不可低估的无形资产。因此说,高新技术产业资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但是目前金融部门在发放贷款时,只认可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形资产,并不认可无形资产。由于得不到金融资本的支持,许多成长性极好而有形资产偏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夭折。[3]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在政府主导、民间资本推动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金融方面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造成金融资本不能有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1.宁波现有区域金融结构不甚合理。这种不合理表现在:一是金融组织机构分布不均。就金融组织机构来说,在区域内银行是老大,占据垄断地位,其他非银行金融往往是配角,发展相对滞后。而就金融机构性质来说,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占据主导地位,非公金融机构少之又少,严重不足。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呆板、单一。高新技术企业筹措资金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通过股票、债券市场等筹措企业所需资金;间接融资是指通过向银行贷款方式筹措企业所需资金。直接融资减少了企业筹资成本,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间接融资不仅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而且也增加了银行金融风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以直接融资为主,以间接融资为辅。但是,由于宁波现有区域金融市场失衡,导致宁波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很少采用直接融资,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2.银行信贷资本向高新技术企业投放不均衡。银行向来有“嫌贫爱富”的传统,在向高新技术企业投放贷款问题上同样如此。企业规模越大获得的贷款越多越容易,企业规模越小获得的贷款越少越难。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金融部门支持就不易,而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就更加难上加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银行也是企业,企业的趋利性迫使它把资金投放在风险小、盈利能力强的产业和项目中去。二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原因,如管理不规范、运作不到位、经营能力差等,使得金融机构不敢向其投放资金。三是国有银行尤其是国有四大银行即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门槛相对较高,标准不统一,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度。3.金融创新不足。一是面对众多新的金融需求,基层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几乎都是几项传统的信贷业务,主要包括发放贷款、汇票承兑、信用证等。二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情况、新市场,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仍沿用老传统、老做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服务呆板,品种单一,从而制约了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支持,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4.风险投资供给匮乏。目前风险投资在支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上虽已有一些进步,但仍存在资本结构单一、资金规模较小、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畅、专业人才匮乏等瓶颈。5.金融环境有待优化。一是从国家整体的金融法律环境上看,需要进一步改善。二是宁波区域产业带内的市县协调需要一步改善。目前缺乏必要的、统一的协调制度和组织形式,难以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三是金融监管及金融保障需进一步改善。
三、提升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力度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政府广西
21世纪是高新技术制胜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一国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了适应国内外日益高档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了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乃是我国及广西必然的战略选择。
一、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十五”以来,广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总产值年增长率为26左右,是广西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广西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从1999年起呈逐年增加之势,2004年底达到100亿元以上,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47%,比上年增长了26.20%。而在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利润及利税方面广西这些年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在近年有较大的变化,至2004年底,广西高新技术企业数为373家,比上年增加了197家,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为4.40万人,比上年增长13.69%。广西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合成材料及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五大仔业。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平均由2000年的0.41亿元扩大到2004年的0.57亿元,并逐步形成了一批年销售收入达亿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如生物制药业中的桂林三金、桂林集琦、北生药业、电子信息行业中的北海银河等企业。
广西这些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自身而言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全国范围之内其仍然是较为落后的,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表一来看,广西科技经费支出额、地方财政科技拨款额和R&D经费支出额约为广东省的10%、10%和5%,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竞仅相当于广东的近千分之一。在创新相关资源及投入额度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广西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和科技成果数量仅为云南省的二分之一稍强。广西在技术创新各项指标上均远落后于临近的东部省份广东省,甚至一些关键指标也落后于云南省。总体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总量较小,产业整体规模化程度低;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支撑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科技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关联度低,配套能力不强,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尚待完善,政策法规的配套完善、政府的间接调控能力、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能力、技术中介的服务功能、知识产权的保护、官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均有待加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中试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而且部分高技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对于一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区域创新是关键所在。应当高度重视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的作用,通过环境和机制来吸引、聚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促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于创新活动涉及的因素多,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因此制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应当从整个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角度着手,从增强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的角度来思考。基于这个认识,文章认为制定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平台为目的,通过整体布局、突出重点集中科技资源,着重发展高技术战略产业;同时通过创新环境的建设和高技术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来分别解决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问题;通过改善资源要素供给、改善创新系统的内部结构、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和加强创新系统网络建设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有力的支撑,多管齐下,有所侧重、分步实施,通过创新系统的动态演化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政府在构建创新系统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二、创新系统组织结构
张敦富等人(2000)认为从系统结构上看,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包括创新机构、创新资源、中介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关联的主要组成部分。周亚庆、张方华(2001)则认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包括教育子系统、科技子系统、资金体系、政府子系统和文化子系统,Andersson和Karlsson(2OO2)提出了一种以集群为中心的创新系统结构,
(参见图一)为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借鉴,该模型虽是以集群为研究中心,但由其结构图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构建创新系统的关键作用,创新过程必需的良好的国家和区域的制度安排需要有政府制定,而技术基础设施、知识基础设施等各种有形无形的基础设施由于具有“公共品”的特性,需要由国家地区政府来主导完成,公共财政支持和完善的风险投资体制的形成则是政府所属职能,至于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的构建更是与政府行为息息相关。
基于以上创新系统结构分析,结合波特的钻石结构模型,初步建立了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逻辑模型。
(参见图三)其中创新资源包括一个区域的自然禀赋、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等要素,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相关和支持性基础设施除了包括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交通、能源、电力通讯等以外还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创新机构,信息中心、培训中心、咨询公司、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技术市场等中介服务系统,以及相关产业基础。需求条件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内需市场借着它对规模经济的影响力而提高了效率。同时,本国的预期需求可能催生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则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区域创新网络,又称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社会信用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学习环境等,是区域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长期正式与非正式合作与交流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联系网络。管理系统是指政府为了建立和管理区域创新系统的机构和机制,政府将创新各相关要素整合调配,在促进技术创新工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在创新系统的建立和成长阶段起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只有在政府主导的管理系统有效调控下,创新系统才能有效运转,达到最终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标。
三、创新系统中政府行为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一方面,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强化政府政策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激励和支持。市场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但也存在自身无法解决的缺陷,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造就一个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也不能自我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虽然高效,但却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局域性。随机性会使配置行为的目标追求发散,局域性则使创新活动中出现市场低效区和失效区,市场低效区需由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联合发挥作用,市场失效区的资源配置则往往主要通过政府行为来完成。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保障、产业共性知识的提供、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和政治地位的创新行为等,往往由于较长的回报周期和较强的投资需求强度而为企业所不愿或无力介入,必须依赖政府来加以组织。事实上,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育较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大量市场低效或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活动有一些独特的运行规律。技术创新的产出是一个介于公共产品和完全排它性产品之间的产品,创新成果的一部分即产品的实物部分虽可属于创新者,创新成果的另一部分产品即技术信息部分却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此外,技术创新没有历史惯例可以遵循,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包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而且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与创新类型高度相关,基础研究和基础发明的不确定性最高,投资最大,回报最慢,企业往往难以承担或不愿意承担。这两方面特性极易产生创新活动中的囚徒困境,厂商只是等待知识技术外溢,而不是开发研究成为最优选择,这就需要政府干预了。另外,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往往是大量中小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一些竞争劣势,这些需要政府一定的政策倾斜和宽松的外部创新环境。
四、创新系统中政府职能定位分析
在经济学领域中,政府职能如何定位是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之一。在创新系统中,政府作为重要组成要素,既是区域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区域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从宏观的角度上看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在国家层次,政府主要是根据全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制定一些促进国家整体发展的政策和计划以及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各地的发展指导思想,从地方层次来讲,在国家宏观管制日渐放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发展重要的直接指导组织者,一方面贯彻国家的宏观政策,另一方面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指导调控,地方政府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应主要负责制订宏观的区域创新目标、战略和方向,创新区域的各项制度,构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激励、督促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创新活动,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政府设计并监督机制运行,发现和确立新型的、高效的机制规范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各个行为主体,从宏观上和总体上对个别创新主体的行为进行协调。
作为创新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要特别重视政府在与其他创新主体的相互联系中承担具体的职能任务,对于企业,政府提出和建立针对证券市场等各种层次和各种功能的市场机制和操作规则,引导企业合作和有序竞争,按照法律或契约的规定,采用组织控制、财务监督、监督管制等规范企业行为,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建立在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主体间起桥梁作用的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公共服务,以实现社会信息、智力资源共享,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应用,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可以通过非官方的中间组织对企业进行间接管理。对于科研机构,政府制订重大创新项目和课题,通过资金投入来引导智力资源之间的有机组合,共同进行研究和开发,共同完成创新,积极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迅速产业化,并对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形式多样和日益规范的资金支持。
政府要在构建创新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首先满足以下条件:政府的职能要从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及提供服务为主,在目前我国的转轨时期,要特别防止政府超越行政职能范围盲目行使权力,以免产生政府职能过度的问题。要健全市场制度建设,消除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和壁垒,要建立起完善的区域创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创新系统构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以广西为例
早在2003年广西政府就制定了未来几年广西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2003~2005年为规划起步阶段,初步构筑起广西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2006~2010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到201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机制灵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体系。2011~2020年为优化提升阶段。2006年区科学技术大会强调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广西创新体系。经过广西各界人士不懈努力,目前广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在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道路上仍是任重道远。
广西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和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不完善,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许多时候不是缺乏人力资源,而是缺乏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用人机制。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偏少,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偏弱,科研与企业相脱节。而且,技术创新的投入严重不足,R&D经费投入占GDP仅为0.36,发达国家均已达到2—3。此外,研究开发的国际化程度很低,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重视不够。这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严重的不利影响。特别的,创新能力不足使广西在与东盟对接的建设过程中力不从心,严重制约了广西的跨越式发展步伐。
首先,广西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创新体系的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科学技术发展的各阶段具体目标,部署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并向各创新主体提供有关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状况的信息,建立有利于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政策倾斜体系,此外广西政府应制定一些必要的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使创新活动规范进行。
第二,加强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包括社会信用环境、创新服务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等,政府要从多方面人手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一整套信用查询和奖惩系统;建立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创新服务机构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建立技术、知识与人才的流动机制,构造一条完善的区域创新价值链,加快技术成果转让、运用和扩散;要着重加强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政府要倡导突破一些不利于创新的传统文化束缚,倡导“硅谷文化”模式,历来中关村被认为学习硅谷最为接近的地方就是有鼓励冒险、敢于标新立异的文化痕迹,要在广西境内树立起勇于冒险、不断进取的思维方式和创业精神,在创新各行为主体之间建立一种善待失败和相互交流的合作文化和精神。
第三,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特别是一整套投融资激励机制。要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自身激励体系,宏观上要加大增加政府研究开发投资,增加政府的R&D投入,并通过优惠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大支持企业创新活动,可对中小企业试行政府信誉担保银行贷款。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流失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谁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作用,谁就能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然而,企业员工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热门话题。近年来,在高新企业中,核心员工流失现象严重,如何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目前是关系企业发展的问题。
1.企业所需人才的流失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它提供的是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品服务组合,其主要生产者是人,员工是高新技术的提供者,会对企业的市场和经济效益产生极大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那些富有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技能出众的员工就成了各大企业竞相挖脚的对象;如果关键的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产品质量难以把握,研发工作停滞不前,核心技术被盗取,产品被仿制等等。如果销售人员流失,往往会导致与他们相关联的市场以及大批老客户的流失,销售人员的流失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的连续性、稳定性遭到破坏。如果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流失,不仅会削落企业的管理能力,还会使企业的内部情况及商业秘密外泄。
2.流出企业的巨大成本损失。高新技术企业从招聘到培训员工所付出的人力资本投资将随着员工的跳槽而流出本企业并注入到其他企业中,对他们而言是巨大的成本损失。美国学者古斯塔·福逊估计,贝尔公司每年更替一人次,花费的成本损失1000美元;而对企业、学术团体、咨询组织研究显示,该成本按职位不同从月薪至年薪的1倍~1.5倍不等。美国管理学会(AMA)的报告显示,替换一名员工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其全年薪酬的30%;对于技能紧缺的岗位,此项成本相当于员工全年薪酬的1.5倍甚至更高。
3.员工的流失会极大地影响士气。一部分员工的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是因为一部分员工的流失则可能会刺激更大范围的人员流失,而且向其他员工提示还有其他的选择机会存在。特别是当人们看到流失的员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或因流出而获得更多的收益时,留在岗位上的人员就会人心思动,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也许从前从未考虑过要寻找新的工作的员工也会开始或准备开始寻找新的工作。
二、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流失的对策
1.创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一旦建立起来,其价值和意义就会超越企业,也超越员工心理。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对企业做事准则的一种认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人员年青、讲求团队合作而倾向于平等、公开、人性化的工作风格和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等级隔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难以融洽的一大原因,应尽可能地消除由此产生的影响。
作为企业文化的建筑师,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着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工作。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先把自己塑造为企业文化的典范,首先自己先认同并传播公司的文化,这是才能带动全体员工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凝聚力。
2.提供适合员工的发展空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这一特殊群体来讲,专业技术是他们的职业生命,有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和发展空间是吸引他们服务于企业、保留在企业的关键因素,也就是我们说的除了劳动合同的契约之外,员工和企业签订的心灵契约——员工为企业付出时间、精力和忠诚,企业给员工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辅导和认可等,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根据对IT工程师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动机的调查研究(BrownMelvinaMarianne;2002)发现以下因素对参与者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动机是重要的:(1)高人际互动愉快的工作环境;(2)能提供自主性、挑战性、反馈成长机会和证明他们技能的工作;(3)提供持续培训和教育。
3.构建并完善薪酬体系,稳步提高员工的待遇。员工薪酬体系(主要是货币性收入),可以分为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两部分。其中直接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激励性薪酬和各种延期支付性质的薪酬;间接报酬是指企业为人才提供的与工作绩效关系不大的收入,包括各种常规福利、保险以及津贴等福利性质的收入。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酬,一方面要受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的制约,另一方面还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所以说企业支付给每位员工的薪酬应该是企业和个人双方都相对满意的。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每一步增效,离不开心系企业的员工,而要使企业对员工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作为企业领导,首先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之视企业为家,对企业产生依存感。但过去那种仅仅靠开会、下发文件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己经不适应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了。当前,作为企业领导者,要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关心职工切身利益。员工所产生的思想问题,大多与自身的利益有关,企业领导者要把关系员工的切身利益这一热点也是难点问题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来抓,开展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注重方式创新。企业领导者要带头改革传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开会要有针对性,有意识地把关系职工切身利益、企业利益的相关内容融于会议内容中,更加实际地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运用;要有计划、合理地、分层次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三是要增强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企业领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当做到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力、形象力使员工产生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新技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更加坚定这一信念,做到廉洁自律。另外,还应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做到因事而异、因人而异,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