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川菜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0: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川菜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川菜文化论文

第1篇

色彩的功能与效应

(1)调节情绪。美国工效学家ick的实验证明,室内色彩会影响人的情绪,人们在喜爱的环境里积极的情绪反应如友好的言词、微笑能增加53%,消极的情绪反应如烦躁、敌意等下降了12%。可见良好的色彩环境对船员的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具体色彩与情绪效应情况如表2所示。

(2)调节温度。色彩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来测定色彩的温度变化。结果发现,在蓝绿色调房间工作的人,当温度下降到15oC时就会感到寒冷,而在红橙色房间工作的人,当温度降低到10-12oC时,才有寒冷的感觉,蓝绿和红橙两种色彩感觉造成的温差竟达到3-5oC。可见,在特殊航海环境里,利用色彩可调节温度特性可以调节船员对海上环境的不适。

(3)调节时间认知。美国色彩学家弗•比林指出:在长波系的色彩装饰房间,即暖色调房间里时间感知长,短波系的色彩装饰房间里,时间感知短。这是因为高纯度、暖色对视觉刺激较强,连带着疲劳感,所以易产生时间意识。因此,在娱乐餐饮等主张短时间停留的区域多使用高纯度涂装,而在工作、学习区域采用乳白色系低纯度涂装可以淡薄时间意识,便于集中精力工作和学习。

人性化舱室色彩设计的实现

“人性化”是人本主义思想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它强调设计为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而存在,关心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及至情感的需要。从室内设计创作思想的演变史来看,人性环境设计已成为主流,设计以人为中心,开始注重人的因素和空间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及情感需求。色彩是室内环境设计的灵魂,它一经与具体的空间形体结合,便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能唤起人的各种情绪和表达不同的情感,所以色彩是人性化设计表达情感、意境最重要的因素。

人性化的色彩设计从色彩的功能出发,运用色彩生理学、色彩心理学等理论,合理配置色彩与照明,避免色彩视觉引起的疲劳、紧张与错视等不良影响,从而缓解人们因工作和环境带来的精神压抑和紧张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船舶舱室色彩设计的“人性化”肯定了船员在空间色彩创造中的主导地位,强调色彩设计因空间使用者而存在,这是现代船舶舱室设计的方向,也是设计的最终归宿。在水上运动的特殊建筑空间里,探讨色彩与船员的生理、心理关系的问题,是个重要而且值得研究的课题。

1工作环境中的人性化色彩设计

驾驶舱在环境、采光、通风方面均好于其他区域,由于水手目光需室内外高频率交换,单调的室内外色环境容易导致船员色辨力降低,造成误读、误判、误操作。因此,在操纵区域的色彩配置上,应注意缓解疲劳,仪表局部采用橙色、黄色或者红色等明亮醒目色,起到警示功效。机舱内温度高、噪音大、采光差,应避免选用刺激性的暖亮色,宜选用以清、静、冷色为宜,以起到降温的心理作用。具体配色建议如表3所示。

2生活环境中的人性化色彩设计

(1)居住舱室的色彩装饰配色建议。居住舱室是调节船员心理的主要场所,宜用调和的同类色、邻近色等亲切静谧之色,有助于睡眠、休息。应避免选用易产生性幻想和暧昧感色彩,如粉红色等,或易使人兴奋和加快血液循环的红色和橙色等。配色调和时明度的构成是最重要的,一般对于接近肤色的明度6-8的亮度会产生亲近感。地面、舱壁及天花板的色相不要做明显变化,地面、墙面和顶棚的明度差依次相差1,使其逐渐亮起来,给人以安定感。例如,地面明度为6,舱壁7,天花板8,沙发的颜色比地面暗的时候,可以使用明度居于地面色和家具色之间的地垫,减少明度差,使空间稳定。具体配色建议如表4所示。

(2)公共舱室的色彩装饰配色建议。公共舱室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以缓解船员因工作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增进船员之间感情的健康交流。娱乐舱室按功能分为动、静两区,俱乐部要求热闹活跃,适用于浅暖色;阅览室要求安静、雅致,可选用浅蓝、浅绿、浅黄等浅调,使船员精神集中、情绪稳定,阅览桌椅切忌涂成白色,以免伤害其视力,以绿色及浅灰色为宜。具体配色建议如表5和表6所示。船员的心理不适会导致其缺乏食欲,进而会影响他们的体质。为此,餐厅应选择有助于提高食欲的色相,如红系、黄红系、黄系,忌灰色、芥末黄、青绿色。此外,因绿色在光照下,人的脸面有变菜色之嫌,而紫色系会让人产生戒备心理,都不是增进食欲的色相。厨房和配餐间应以白或冷色为主,可以缓和炊事的热感。餐厅的具体配色建议如表7所示。

第2篇

韦伦学校从建校之初就把“小班化教学、英语和特长课”当做立校之本。在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特色日益鲜明,影响力逐步扩大,现在已成为平顶山市首屈一指的名校。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学校的书法教育已初具规模,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学校一大亮点。校内涌现出许多“小书法家”,在各级各类书法比赛中,每次都有几十名同学获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由于成绩显著,我校于2008年7月被全国青少年书法级别评定委员会、《青少年书法》杂志社评定为“全国青少年书法级别评定考务工作站”,学校还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书法临帖大赛”中荣获教学成果奖。

一、提倡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引领学生走进书法艺术殿堂

中国书法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世界艺苑里的一朵奇葩。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曾说:“如果我是中国人,我不会选择绘画,我会选择书法。”不仅毕加素是中华光辉灿烂文明的拥趸,还有许多的世界名人如毕加索一样的仰慕和向往中国艺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国人就必须要写好自己的汉字。而在时展的今天,随着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用键盘代替了笔,忽视了书写的重要性,往往是“字到写时方恨手”,字是人的脸面,写得好不仅可以体现个人的素质涵养,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小学阶段,书法教育便是美育的手段之一,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欣赏、学习古代书法家的名作,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感知美,然后去创造美,引领学生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

二、一样重视,让课堂教学充实而有意义

韦伦双语学校对所开设的所有科目都是一视同仁的。书法课是每周每班一节,课时为40分钟,每周二、四下午还有一个小时的书法特长课。一至三年级学习铅笔字,三年级学习钢笔字,四至六年级学习毛笔字。我们在上书法课时基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书法史简说。从汉字的起源一直讲到近现代书法,每节课讲一小段书法发展史,经过科学的安排,从四年级时开始讲中国书法简史,到六年级学生毕业时刚好讲完。让学生了解书法史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一部分学生练不好书法可以原谅(毕竟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但是绝不可不了解中国书法史,因为这是国学、是历史、是文化。2、每节课介绍一位近现代著名的书法家,通过对这些书家艺术人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书法家的成长历程和艺术成就,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以他们为榜样,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让他们有立志成才的雄心。3、每节课介绍两个有趣的汉字。讲述汉字的来历和演变过程,演示汉字不同时期的书写方法,让他们从生动、形象的汉字中寻找乐趣,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对字形字意的记忆。4、生字词同步行。与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词同步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和拓宽知识面,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语文教学。5、每节课一个书法故事。结合古代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用功、励志、探索、感悟、创造等方面的事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去理解书法,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磨砺品性。6、欣赏古代名家名作,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三、特长课加强巩固并拓展训练。因材施教

学校有十余种特长课供学生选学,特长课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小时。书法特长课教学就是要发现人才,培养书法苗子。平时正常的书法教学以讲为主,以练为辅,对于悟性好、对书法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我们则是建议他们再到书法特长课去加强训练。特长课是以练为主、以讲为辅,注重技法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字帖,主要以楷书和隶书为主,基础好的可以选择行书。一对一的逐一进行辅导,手把手的教学生临摹,先解决笔法,然后训练结构、章法等,使学生娴熟地掌握书法技巧,去表现书法的韵味与神采。

四、强化竞争意识,鼓励积极参与

当今社会,各行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优秀人才辈出,所以无论在哪方面都要做到优中更优,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书法展览的方式,让学生在大赛实践中去历练。我们选择参加正规的、权威的比赛,比如像《青少年书法》杂志社、《青少年书法报》、《书法报》、《书法导报》、政府及教育部门等单位主办的展览。在由《青少年书法》杂志社主办的第一、第二届“全国少年书法临帖大赛”、“首届全国少年书法评级大赛”、“《青少年书法》创刊2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等比赛中,我校的姚思远、张子铡⒗罴位浴⒔彭阳、冯聪慧、姚俊涛、刘士吴、宋昊洋、王艺霖、陈嘉明等数十名同学获奖;在“平顶山二中杯”挑战吉尼斯纪录世界最长画卷书画比赛中我校有50余人获奖;在平顶山市教育局举办的书法比赛中有20余名学生获奖。对参加展览的作品,我们往往要求学生练习数次,争取尽善尽美,通过强化训练,同学们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对书法艺术也有了一定的感悟,学生也从比赛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积极参加校园活动

第3篇

关键词:中国画;随类附彩;色彩;水墨

关于中国画色彩问题,主要是针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而言,再具体1点说,就是围绕自唐代以后形成并逐渐形成为中国画主流的文人画样式,也即所谓“墨分五色”的色彩命题,当然其中也涉及到“固有色”的观念。重点之所以放到前者,因为传统中国画的1些观念“山水居首”,“水墨为上”表明作为水墨画的墨分五色已发展为成熟的色彩系统。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1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

当然,不了解这样1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1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锐气和方向。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1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2色”,而这个系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它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实,锤炼为1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如果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它反映在黑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1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1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1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1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张萱,周P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1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1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1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1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这1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3大方面的因素。

其1,“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是1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因而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是“虚”,而又表现为“有”为“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1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1致。禅宗追求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活情趣融为1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纯,朴素,清雅。

浑然天成的美学性格成为最适合于文人画家审美兴趣的技法手段。

其2,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作,可以说是用色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自身发展的1个必然结果。另外。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主观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1内在成因。

其3,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脱而出,朝着追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1种反对矫揉造作,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

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

通过上述3个相关因素的分析可知:中国水墨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悠久的文化哲学内涵。从“固有色”到“墨分五色”的演变中,我们看到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既有其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主观色彩的艺术特色,要大胆肯定和发扬这种审美方法的优良传统。重表现重主观情感意志的传统审美特点,决定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追求,不像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那样刻意追求物体的环境色,重在客观物象的再现,这1点,就连西方画家也认识到了,后期印象派的变革便是明证,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菲薄自己。

第4篇

关键词:《水浒传》 道教 文化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对《水浒传》的故事有着很大的影响。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 鲁迅的话对于解读《水浒传》也同样适用。可以说,没有道教就没有《水浒传》的故事。

一、道教神明在《水浒传》中的表现

道教如同一条线,贯穿故事的始终。从开始的张天师祈禳瘟疫,一直到最后一回徽宗帝梦游梁山泊,整个《水浒传》都脱离不了道教的影响。

在《水浒传》的楔子部分提到了一个叫陈抟的道士。陈抟的生平事迹众说纷纭,是一位颇具神奇色彩的传奇逸道士。以一个道士的身份道出宋朝的命运,以一个道士的身份引出其后诸多的故事,把这样一个传奇的道士放在全书的开端部分,可见作者在成书时颇为看重道教。

全书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洪太尉亲奉圣旨到江西龙虎山请张天师祈禳瘟疫,误开了封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封印。自此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就诞生了。天罡地煞本是道教中的神仙系统,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每个天罡星各有一神,共有三十六位神将。道士在斋醮作法时,常召请他们下凡驱鬼。《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说:“三十六天罡,天中大神王……七总太元君,为吾驱祸殃。”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在《水浒传》中被用来代指梁山好汉,并且每一名梁山好汉都是一员天罡地煞的下凡之体。《水浒传》的故事还没有开始,作者已经把众位好汉定位成了一个个的道教人物,可以说众好汉还没有出生就脱离不了道教的影响,把众位好汉的背景设定为道教神仙更是增添了故事的道教文化色彩,使得整个故事都脱离不了道教文化影响。

在全书的第四十二回,宋江在还道村受到赵能,赵得追捕时,躲进破庙而得见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不但救了宋江的性命,并且在这一回道出了全书的脉络和发展方向,而且在以后的故事中,也总是救梁山好汉于危难之中。例如在第八十八回颜统军阵列混天象,宋公明梦受玄女法中,九天玄女在梦中授予了宋江破阵之法,使梁山军能够得以战胜对手。

宋江的功成名就可以说是道教神仙哺育的结果,若离开了道教神仙的庇佑,他便寸步难行。不仅九天玄女佑护了宋江,其他道教神仙也在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在乌龙岭,若不是乌龙神庇佑宋江,恐怕他早已经落入邓魔君的魔掌了。若不是罗真人传授公孙胜五雷天罡正法,宋江何以战胜高廉?若不是公孙胜行妖作法,宋江怎能大败贺统军?总之,每到关键时刻,宋江总得到道教神仙的帮助,使他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正因道教对宋江有救命之恩,所以,他在衣锦还乡时“将钱五万贯,命工匠人等,重建九天玄女娘娘庙宇。两廊山门,妆饰圣像,彩画两庑,俱已完备”。

二、方术和道士在《水浒传》中的表现

在《水浒传》中,不仅有各种道教神仙,同时也有会道教符咒法术的人和法力高强的道士。神行太保戴宗和入云龙公孙胜就是这两类人物的主要代表。他们都是在梁山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用他们所习得的道教符咒方术来救梁山于危机之中。

在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戴宗为救宋江用神行甲马之术日行千里给梁山泊送信,这里的甲马属于道教符咒法术的一种。甲马是指画有神像、用于祭神的纸。据《清稗类钞・物品类》“纸马”一节记载,甲马本来叫纸马,起源于唐朝,是手绘的彩色神像,因为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骑马,所以又叫甲马。清代考据学家赵翼《陔余丛考》卷30“纸马”条目说:“世俗祭祀,必焚纸钱、甲马。”万历时学者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泰山香税”条目说:“(士女赴泰山烧香)必戴甲马、呼圣号、不远千里、十步五步一拜而来。”袁枚《续子不语》卷一“天后”条目说:“天后圣母……灵显最著,海洋舟中,必虔奉之。遇风涛不测,呼之立应。有甲马三,一画冕旒秉圭,一画常服,一画披发跣足仗剑而立。每遇危急,焚冕旒者辄应,焚常服者则无不应,若焚至披发仗剑之幅而犹不应,则舟不可救矣。”民国时刻印的《六甲天书》载有“缩地法”,让施法人在两腿上各拴一个甲马,口念缩地咒:“一步百步,其地自缩。逢山山平,逢水水涸。吾奉三山九侯先生令摄!”可以日行千里。清朝人编写的《底襟集・地理秘旨部》载有“足底生云法”:取两个甲马,每个上面各写“白云上升”四字,分别绑在双腿上,口念乘云咒:“望请六丁六甲神,白云鹤羽飞游神。足底生云快似风,如吾飞行碧空中。吾奉九天玄女令摄!”可以日行八百。戴宗正是利用这样的一种符咒之术来去如飞的给梁山泊传送信息的。

入云龙公孙胜作为一百零八好汉中唯一的一个道士,受到了作者的特别优待。在梁山好汉排座次时,作者把公孙胜安排在了第四把交椅上,地位在众朝廷将官之上,可见作者在《水浒传》中的崇道意识是很明显的。公孙胜位列第四,并不是只有其表的,他作为一个道士,多次用自己所掌握的道教神仙法术帮助梁山战胜对手,取得胜利。在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第五十四回入云龙斗法破高廉;第六十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中公孙胜都有着精彩的表演。

公孙胜用罗真人教他的五雷天罡正法打败了高廉。这五雷天罡正法也是道教中一个著名的法术。五雷天罡正法即是雷法。雷霆为阴阳之气所生,依《洛书》五行之数,“东三南二北一西四,此大数之祖而中央五焉”。而雷霆行天地之中气,故曰五雷。《道法宗旨图衍义》:“希贤曰:五气朝元,一尘不染,能清能净,是曰无漏,肝为东魂之木,肺为西魄之金,心乃南神之火,肾是北精之水,脾至中宫之土。是以圣人眼不视而魂归于肝,耳不闻精在于肾,舌不味而神在于心,鼻不香而魄在于肺,四肢不动而意在于脾。故曰攒簇五雷。”道法认为,诸法之中,威力最大的是雷法。故此,在行法之时,多召役雷部将帅执行。且在召合(召将)之时,也特别强调本身的内功修为,强调聚合五行之气,这五行之气便为五雷。

每当梁山英雄遇到困难时,作者总是搬出道教神仙或者道教法术来救众人于水火之中。梁山好汉本属道教神仙,在道观现世,由九天玄女而知其使命,因道教祭祀而得名,得道教法术而解困于危难。可见道教与梁山好汉的紧密联系。

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我国国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其巨大的影响。《水浒传》中的道教色彩一方面是那个时代所不能避免的,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道教影响,所以会把一些神秘的无法解释的问题归结于宗教上,这也让《水浒传》多少带有一些宿命论和神秘主义的色彩,但是《水浒传》中的道教文化色彩的显现也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道教文化在那个特定时代的存在状况,使后人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的生活风貌。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谢路军.中国道教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第5篇

关键词:财务文化 周秦伦理 管理理论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财务造假事件接连发生,于此相关的企业轻则股票在股市上应声而跌,重则使企业丧失持续经营的生命力。这种惨痛的教训迫使企业必须构建财务文化,塑造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精神。

财务文化内涵

一般来说,财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影响下,企业长期倡导和培育由理财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塑造的道德精神、财务行为规范和实体性理财设施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的和。广义财务文化指影响财务发展变化及其模式选择和财务行为的所有文化构成,表现为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狭义财务文化指理财者和员工的财务道德精神,它居于观念层次,表现为理财者和员工在处理财务问题时的思想意识和伦理观念等内容,即所谓的财务精神文化。狭义的财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渐进性,并且具有比较稳定的状态,是财务文化的灵魂,对其他层面的文化起支配、指导和统驭作用,是形成财务物质文化和财务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和道德源泉,它一般直接作用于制度层文化并通过制度层文化影响物质层文化。它源于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产品与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成本和企业形象尤其是企业的信誉度,因此财务管理必须坚持诚信型长远发展战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逐步推广,人们对企业的社会预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还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处理好与经营者、员工以及债权人、债务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系,追求社会利益相关者的满意,把企业的第一位目标界定为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第二位目标,关心企业长期的资本收益最大化,这必然要求企业在执行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的同时,还应有一种伦理道德为全员所认同;另外,财务管理在企业现代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综合性极强,贯穿在运营的方方面面,所以企业精神就在筹资、投资、运营、收回和分配各理财环节广泛渗透,形成财务文化的内容。优秀的财务文化会引导企业财务行为朝着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和谐和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向发展,从而提升和改善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和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

财务文化的理论根基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周秦以来就有重视德性与理性、“道德人”和“经济人”统一的传统,这是建构当代企业财务精神文化必不可少的民族文化根基。德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一切有伦理取向的行为,都受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价值准则支配,一是信念伦理,二是责任伦理。而这两种伦理正是中国周文化精神和秦文化精神的统一。周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天命信仰、德性精神、礼乐象征体系。美籍华裔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周文化在形成期就具有超越部族的天命观念以及随着道德性天命而衍生的理性主义,这使得周文化在伦理上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他认为周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价值观第一次为人类社会生活确立了道德标准,赋予了人生在世以更为高尚的价值和更为深远的意义。北京大学陈来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理性主义注重政治文明和人文德行。而秦文化的基本内容是“公利”原则、理性精神、法术势管理体系。秦人经过商鞅变法,其行为目标已不是彼岸的天命信仰而是世俗的“公利”追求。秦人崇尚首功战功,“非有文德”,寡义趋利,“不别亲属”,超越了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德行伦理,抛却了以天命观念为信仰的信念伦理。一切事情都按理性法律规范处理:在权力继承上“择勇猛者立之”,在耕战技术上,重视理性的计算和操作,以至于富强起来并凌驾于他国之上。秦文化是两千年中国文化的基础,秦大一统后其观念是责任伦理功效和价值体现。汉代的董仲舒综合了周秦伦理精神,建构了“阳儒阴法” 、“德主刑辅”的综合伦理体系,中国封建社会从盛(汉唐)到衰(明清)的社会伦理生活,一直受其支配。当前随着工商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企业构建财务文化必须吸收周秦伦理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周代的德行精神和宽容精神,继承秦代的理性精神和勇敢精神。把德性与理性、“道德人”和“经济人”融为一体,这也是现代经济管理理论成果在企业财务精神构建上的具体运用。 在当财精神中融进德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伦理价值观更有着当代环境所导致的深层原因:

第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优质的产品、清洁的环境、安全的工作场所、高尚文明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渴望,这种需求强烈排斥企业的非道德理财行为,加之信息传递的迅速,非道德理财行为的暴露会使企业瞬间失去原有的一切,而且随着改革的加快,法律法规在逐步完善,政府的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非道德理财行为成本必将高于非道德理财的投机收益。第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争的是忠诚顾客,即顾客满意度高企业就能持续发展,再加上有德行的企业能给员工创造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平台,从而留住人才。第三,管理的实质就是协调,想使理财活动卓有成效,就必须做到方方面面在利益的分配上相协调,这是企业科学理财的道德底线。

财务文化的伦理价值观构建思路

基于以上论述当代财务精神应建立在理性和德性相结合的伦理价值观基础上。在理财实践中首先以诚为本、以信守业。我国目前已经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把它确立为基本原则,并在具体的条款中作了规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只要坚持至诚守信,最终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利益收获。诚实守信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真实披露财务成果,不偷逃税金,对各种投资者同股同利,不故意拖欠供应商货款,对债权人按期还本付息,不欺诈合作伙伴,不坑害消费者,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其次要崇德重利、以德载业。在处理财务问题碰到利义冲突时,要舍利取义。自觉遵守竞争道德文明经商,通过内部财务制度的制定和贯彻逐渐消除理财中的不良财务行为,筹资时既要计算筹资成本更要考虑筹资行为的合法合规性,投资时既要考虑企业的投资报酬与风险,更要考虑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保要求,运营中既要注意收支的积极适时平衡,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更要顾及员工的身心健康与消费者的“物有所值”。最后要和谐共进。制定财务战略时注重协调,在理财中利用经济手段协调国家、投资者、债权人、购销客户、经营者、劳动者等各方经济利益,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对外追求“人和”,坚守正道,力避过与不及的短视理财行为,使企业外部财务关系保持一种正义和谐持久的良好状态,以便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并使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工业的繁荣统一起来,使企业与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把企业利润和社会文明、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环境价值相统一。

第6篇

关键词:宗教题材;声乐作品;声乐文化;地位

欧洲传统的声乐文化的发展与宗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绻的联系。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发展是从中世纪时期的圣乐开始的,这一时期以宗教题材的声乐艺术作品对欧洲传统声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对欧洲的传统声乐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另一方面对宗教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这样双向的文化发展模式对于欧洲的艺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有很多的学者认为宗教题材的声乐作品对于欧洲传统声乐来说是艺术灵魂的体现,宗教文化对于欧洲传统声乐的发展不仅仅是表面的再现,更是一种内在精神的追求。

一、欧洲传统声乐文化对宗教题材声乐作品的发展

欧洲传统声乐文化对宗教题材声乐作品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欧洲的中世纪,这个时期的宗教题材声乐的发展主要是以圣乐为主,就是我们常说的葛丽果圣歌。这一时期的欧洲处于封建社会初级阶段,因此在声乐作品的表现上是有一定的局限的,但是对宗教传统的文化继承发展是非常的成功,当时的欧洲传统声乐的发展没有太多绚丽的表面文化,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在的契合。随着宗教势力的不断发展,欧洲的圣乐发展也开始逐渐追求一些复调的发展,这对于欧洲传统的文化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第二个时期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圣乐的发展主要是以朴素的文化为主的,体现的仍然是清晰的文化色彩,当时的欧洲传统宗教声乐的发展主要有:弥撒、经文歌以及牧歌。特别是在基督教堂的音乐形式中复调的文化逐渐地被认可,在旋律上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主要是在文化的追求上的体现。同时复音的手法对于欧洲声乐文化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作品色彩的画面感上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但是这一时期的欧洲传统宗教声乐的发展依然是一个比较散的过程,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同时对于形式的发展也是相对比较分散的。主要的体现就是神韵上的追求。

第三个时期也是欧洲声乐文化作品发展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欧洲声乐发展主要归功于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的努力,这些艺术家对欧洲声乐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一个时期的声乐艺术发展中他们不但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文化,同时结合了时展的步伐,对欧洲声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旅程。巴洛克时期的声乐种类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例如歌剧声乐、神剧声乐、清唱声乐等等。这三个时期最大的联系就是对于宗教传统题材的联系发展,这也是欧洲传统声乐文化发展的重点体现。

二、宗教题材声乐作品在欧洲传统声乐文化中历史地位的考究

1.宗教声乐是欧洲传统声乐文化艺术的灵魂体现

欧洲的宗教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声乐的要求一直都非常注重。同时,宗教文化早期声乐艺术中的发展也是一种艺术灵魂的体现,特别是在文化的归属上的体现。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对于情感内涵的追求。因此,我们从欧洲声乐文化的发展中所认识到的就是对于心灵上的追求。欧洲传统声乐文化中宗教思想在美学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体现,主要是对于画面色彩的追求,声乐是一个有声音有画面的艺术存在,因此对于“色彩感”的追求上也是一种深刻的体现。宗教的观念是欧洲声乐文化发展的根基,宗教情感在欧洲声乐中的发展是一种情感的体现,也是情感唯一的载体,宗教精神就是欧洲声乐艺术精神的再现,是一种信仰的体现,人们在对于情感的追求上最注重的就是关于情感的信仰。除此之外,宗教的形式化表现对于欧洲声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宗教的形式是非常神圣的代表,因此对于声乐的审美价值的体现也是一种神圣的体现。

2.宗教声乐是欧洲传统声乐文化艺术创作的动力

(1)创作体裁的驱动体现

宗教音乐作品的发展经历着体裁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种蜕变,特别是对于单一文化的追求到多变的体现,这一种体裁驱动的表现,在欧洲传统的声乐文化中主要体现在:简单的圣乐发展到复调的圣乐发展,特别是在巴洛克时期的声乐对于体裁的追求更加丰富,人们将这一时期的体裁驱动表现归结于宗教情感的影响。同时宗教题材的影响对于体裁的变化影响是必然的表现,因为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对于宗教声乐作品的追求是欧洲传统声乐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的途径。

(2)声乐素材的驱动体现

首先声乐的素材是声乐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宗教体现的影响下声乐的体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体裁中对于声乐素材的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欧洲当时的声乐素材的发展中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例如诗人、作曲家马肖,作曲家迪费,音乐大师拉萨斯、帕莱斯特里纳等等,他们在宗教音乐作品的影响下对于欧洲声乐素材的驱动发展非常著名。也正是这样,他们在宗教声乐作品的影响下研究了丰富的声乐素材。

(3)情感的驱动体现

宗教声乐作品的影响在声乐艺术情感中的表达要具体到每一种唱法的体现上,其中在欧洲的美声唱法以及民族唱法中,需要具有一定的钢琴功底,其他则没有过高的要求。至于在声乐艺术表演中,是否能够把演唱技巧和情感融合在一起,则是一个比较深层次的美学追求,更是对声乐表演艺术家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宗教情感的表达对于声乐艺术表演的影响不仅要自然通畅,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整体共鸣感,并不仅仅是寡淡无味的漂亮声音。因为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的体现,更是心灵上的追求。关于情感的表达则主要就应该从作品的内容出发,不管是从歌曲本身的情感,还是从其风格出发,均应该对声音的原则进行轻松自如的运用,只有这样在每次演唱的时候,才能够声情并茂,曲趣盎然。作为一名演唱者则需要在了解作品内容之后,运用自己的想象,将自己引入到需要进行情感表达的情境之中,在演绎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的对作品进行完成,这样才能够得到观众的情感共鸣,取得良好的演绎效果。

宗教题材的声乐作品对于欧洲传统声乐文化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宗教声乐的影响让欧洲传统声乐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对于欧洲声乐体裁、素材、情感上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声乐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应该不断地去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亮点和重点,这些对于我们研究声乐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能够在这些优秀的传统声乐文化中发现更多的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情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冬弘.宗教题材声乐作品在欧洲传统声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J].大舞台,2012(09).

[2]李保霞.审美心理维度下的中西方声乐文化审美观之刍议[J].作家,2011(18).

[3]徐敦广.弘扬民族声乐文化重构高师声乐教学体系[J].艺术教育,2008(2).

[4]余峰.浅谈宗教题材艺术歌曲—圣母颂的音乐特征:以古诺和舒伯特创作的两首作品为例[J].文艺生活:下旬,2012(10).

第7篇

关键词:“和”文化;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和谐化设计

作者简介:周芬芬(1982-),女,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廖建军(1965-),女,湖南宁乡人,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湖南?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华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中国传统‘和’文化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批准编号:2010ZZ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25-02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魁宝,它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乃至艺术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于增强当代中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和谐化设计”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

要自觉地把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色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李瑞环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中国传统“和”文化源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金文中的“和”字。早在西周末期,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文化逐渐成了诸子百家的共识。汉代以后,“和”的思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可见,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文化理念。目前,“和”文化已经蕴藏着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和以处事、和衷共济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包含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和合等多种涵义。概括起来,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特色。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孔子看来,“和”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孟子进一步强调“人和”即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除了儒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之外,佛道墨是诸家都极力推崇“和”的思想。佛家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强调生态和谐、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道家特别强调“天和”即生态和谐的重要性。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乐优于人乐,天和重于人和。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也十分重视“和”文化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明确指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

2.“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

要把握中国传统“和”文化精神必须认识“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辩”。在古人看来,“和”不等于“同”。“同”即简单的同一、类同;“和”即许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国语·郑语》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和谐才能产生新生物,而类同则不能继续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是“和而不同”的,世界发展的根源也在于“和而不同”。唯物辩证法认为,“和”与“同”相区别,而与“不同”紧密相联。“不同”是“和谐”的前提,“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而不同”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主张多样性;二是主张协调性;三是主张统一性。“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哲学价值观,而且是一种伦理价值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能否做到“和而不同”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道德价值标准。在为人处世方面,小人只知道盲目附和,投上所好,丧失原则性;而君子则不盲从,敢于坚持原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力求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道德价值标准,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价值标准。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正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好的世界;正是多种不同颜色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丽的图画;正是各种不同音调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优美的音乐。“和而不同”是一切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价值标准。

第8篇

关键词:旅游英语论文;旅游文化英语论文;英译 

引言 

攀枝花市,四川省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被称作阳光花城,座落在四川西南角,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自1965年建市以来,城市建设已形成规模,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独具风味的饮食,浓郁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成为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成为攀枝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文化的翻译工作是使对外宣传资料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 也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体现。如何让攀枝花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攀枝花, 有效开展招商引资、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针对目前攀枝花市独特旅游资源的英译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将极大地促进攀枝花的对外交流合作和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但是由于中英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及风俗习惯等中英旅游文本在提供信息方面亦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在功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英旅游文本的不同点,,旅游文本的翻译应以游客为中心,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导向,最终达到旅游文本的诱导目的。可以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直译、增译、省译、类比等,以期增强旅游文本译文的可读性,最终有效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 

一、攀枝花特色地理地貌的英译 

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中南段,属浸蚀、剥蚀中山丘陵、山原峡谷地貌,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地质构造复杂,森林覆盖面积大,喀斯特地貌分布广,裂谷、温泉、溶洞、瀑布和河流比比皆是,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对于对于攀枝花特色地理地貌的英译方面,张沉香(2007)对于术语的国际化, 提出应“适当加大音译比例”,“促进国际合作和科技发展”。 

音译不仅能够达到简洁和透明的作用,还是保存源语文化的最佳途径。尊重术语体现的文化而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也是现代术语翻译的一个趋势。以攀枝花地理地貌“喀斯特”为例,就是采用的音译方法现已被学界多接受,然而它却曾被中国学界采用意译的方法改译为“岩溶”。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世纪初由中国学者确定的“天坑”,即西方地理学学术话语中的“特大型塌陷漏斗”所描述的地理样貌,在攀枝花也是数量众多,大小不一。2005 年起,“天坑”这一定名获得了国际喀斯特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汉语拼音 “tiankeng”开始国际通用“喀斯特”在中国和 “tiankeng”在国际学界的最终被接受,这体现了两个属于名词文化内涵的保留,以及音译在学术文化界的认同。 

攀枝花非常有名的“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主景区距泸沽湖116公里,距丽江376公里,沿省道216线(稻攀路)前行可达稻城、亚丁,景区景观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观、高山草甸和彝家风情等组成。关于“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英译资料“Gesala Ecotourism Area as a part of the Golden Triangular Tourism Area of Daocheng, Lijiang and Panzhihua is located at the juncture of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该译文首先介绍了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地理位置位于稻城,丽江和攀枝花旅游金三角,位于川滇两省的交接处。 “ It is not only the south gate of the Great Shangri-la of China,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unshine Ecotourism Area in west Panzhihua City.” 此句则强调了格萨拉生态旅游区的重要性,为中国大香格里拉的南大门, “the south gate”则运用了英语中隐喻的修辞手法  “metaphor” ,非常生动形象。 

接下来用添加注解的方法,介绍格萨拉生态旅游区命名的含义和渊源。 “Gesala”, a vocabulary of the Yi Nationality, means “the beautiful heaven where human and nature coexist harmoniously”, “the funniest hillock” and also “the place closest to the Sun”. “格萨拉”是彝族的一个词汇,含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的天堂”,“最的山丘”“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第9篇

英文名:Tina

身高:168CM

生日:8月28日

星座:处女座

血型:A型

学历: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新闻系硕士

优点:从不记仇,忘事特快

缺点:太过追求完美

爱好:器乐,语言

语言:汉语,英语,广东话

曾是山东综艺频道《综艺满天星》导演

山东卫视《中华达人》助理制片人

山东少儿频道业务一部副主任

山东少儿频道《谁不说俺家乡好》制片人

现任山东生活频道《假日旅游》特邀主持人

山东生活频道《唐三彩》主持人

山东国际频道品牌推广部主任

CITYIN:您好,婷婷,你的身份标签是主持人、编导,还是制片人?

魏婷婷:我曾经是以编导的身份进入了电视圈,后来偶得机遇,获领导赏识晋升为制片人。而主持只是我的副业。

CITYIN:让你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你会怎么说?

魏婷婷:欢笑中略带犹豫的处女座女孩……

CITYIN:假日旅游和唐三彩是两档怎样的栏目,看似跨度很大。

魏婷婷:假日旅游是一个轻松欢快的外景旅游节目。而唐三彩是一个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访谈类节目,虽然跨度有些大,但其实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因为旅游节目增加了我很多的地方文化知识,对我做唐三彩帮助不小;反之亦然。

CITYIN:看你主持风格很多变呀……

魏婷婷:我本人其实就是一个纠结多变的女人,时而欢快、时而沉闷。所以虽然我主持的两个节目风格差距很大,但其实都是我真实的性格体现。

CITYIN:我记得你还主持过网络春晚。

魏婷婷:是,因为网络春晚是通过网络向全世界的网友,所以需要一个英文主持。而我在澳大利亚6年的留学经历,让我成为了网络春晚的英文主持。刚刚过去的第5届网络春晚更是有特色,我们在洛杉矶设置了分会场,是我和阿速一起在美国主持的。

CITYIN:你去澳洲上学也是学的与电视相关的专业吗?

魏婷婷:是的,我大学主修新闻,辅修公共关系。研究生读的是大众传媒。所以在澳洲的几年也很是枯燥和头痛的,周周写论文,每天都要看澳洲的主流报纸,摘抄要闻,因为我们每学期都有时事政治考试。

CITYIN:作为旅游节目女主播,经常出外景吧?夏天来了,您的美白防晒秘诀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魏婷婷:其实我在美白防晒方面并不算精通。最初可谓一窍不通,后来在澳洲读书没有办法,必须学会怎样保护自己的皮肤(那里的紫外线实在是太强了,有N多澳洲佬被太阳晒得满身都是斑),不过再怎么努力,回国之后还是发现自己脸上多了些淡淡的斑点。对于我来说我不用美白产品,貌似再高档的美白产品对皮肤也是一种伤害。防晒方面真的很重要,拿我平时做节目来说,如果去海岛不做好防晒措施简直就等于让自己的皮肤去自杀。晒黑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紫外线晒伤就比较麻烦了。有一次我去马来西亚,从脸到腿都涂满了防晒霜,可悲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我把我的双脚给忽略了。回到济南之后,整个冬天也没有把脚给救回来,到现在脚背上还有红色的斑。说了自己的经历,还是给大家推荐几款我自己亲身体验过的防晒产品吧。如果你只是在办公室或者偶尔出去走一走,BB霜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防晒需求。有一款Kanebo的BB霜特别推荐一下,物美价廉,涂上之后你的肤色也会瞬间靓丽很多。但是国内貌似没有的卖,香港、台湾的一些药妆店都可以找到。这款可是我去日本的时候化妆师极力推荐的哦!当然大家可以看一下淘宝上有没有。但是如果要去海边就要特别选购一些重量级的防晒用品了。高倍防晒霜里面,娇韵诗的产品比较全,从防晒霜、护唇霜,到晒后保护喱都有。大家千万别小看晒后喱,很多人怕麻烦可能就忽略了它,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涂上了高倍防晒霜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你不是每隔几小时就涂抹一次,等你清洗的时候还会发现身上的皮肤红红的,如果你放着不管时间长了就会变黑。晒后喱既可以让肌肤及时冷却下来,又可以帮你褪去晒后的红色。

CITYIN:作为资深泉城达人,推荐给我们几个女主播的秘密花园吧。

魏婷婷:我平时比较喜欢吃川菜,万达有家叫“川人百味”的川菜馆很够味,关键是价位特别合适,比一般的川菜店都优惠。而且其半价菜特别好吃,尤其是半价凉粉一定要点!

接下来就是饭后甜品,记得和“满记甜品”的第一次邂逅是在香港,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就盼着什么时候能来到家乡,可以随时都享受其美味。后来从香港到上海,从杭州到北京,终于盼到了济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