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0: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实践的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农业土地、水资源、农业信息、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及农业技术进步,其中,农业土地和农业劳动力又是最基本的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各地就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以克服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发展要求的缺陷。尽管全国各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已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开始发挥作用,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定价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尚未成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覆盖面小、信息量少、还具体时滞性;而政府提供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则渠道狭窄,发挥的作用有限。面对过高的搜寻成本和信息费用,农户更倾向于在熟人之间或村集体内部进行土地流转,这使得土地流转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土地的分类及其标准的介绍,并对我国不同等级农业土地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以便学生更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土地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作为重点,详细分析各个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边界。水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和产量,水资源的匮乏还会改变农业土地的形态,使水田变成旱地,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种植的品种与结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污染与匮乏变得越来越严重。《农业经济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统计描述和经济分析。信息是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对农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总供给是否能与总需求相匹配、涉农交易能否顺利、涉农微观个体能否找到更有盈利潜力的产品、更合适的交易伙伴来获取盈利都取决于农业信息的掌握,《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信息市场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农业信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农业经济学》不只要介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还应该对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农民分化就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现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粮食生产、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分化将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内容,并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农业资本方面,应充分重视外国资本及农村金融的作用,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种子的培育、销售环节的控制力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将有利于缓解个体农户及农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将会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学》持续关注的问题,应列举具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个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一次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具体带来了农业生产及其经济效益的多少改变,可以用具体数据展示农业技术进步的力量。
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而生,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在不断分化,农村土地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现实迫切地需要农业组织形式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将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中心任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二是合作经营,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是公司制经营,包括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种养业生产环节比较适宜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环节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农民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更适合采取公司制经营,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经济学》应该进一步规范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概念和标准,为实践发展指明方向。随着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会成为专业户、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之外的又一重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并将逐步由政府推动型向农民自发组织转变。党的“十”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国外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更多地应该依靠国内的实践及创新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学》应该用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具体的描述,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地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理论和原则的介绍。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新的农业经营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迅速兴起,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为人才培育的当务之急,各农业院校应该重点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机手和植保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专门的学科,以满足培养熟悉农村、农业的专业化人才的要求。农业职业经理人将会是未来农村及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的供给、需求、技术革新、农业政策等信息的充分掌握,为农业生产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三、农产品市场发展及价格系形成机制的新动向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国家干预将逐渐让位于市场供求决定。农产品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而农产品的定价权问题又是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核心,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控制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虽然农产品的价格由生产成本决定并受到供求的影响,但是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农产品的定价具有重要影响。农产品的定价权除了受到一国农产品生产或消费占该种农产品的世界生产或消费总量的份额的影响,还与该国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上的影响有关,一国生产或消费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完全与其对该种农产品价格的控制程度相匹配。《农业经济学》应该通过世界主要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分布与地位来深入分析国际主要的农产品定价权的归属。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地位与争取更大定价权益的发展方向。在农产品运销方面,《农业经济学》应该重点分析过路费、运销渠道的长短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具体的数据说明过路费等交易成本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入剖析运销渠道造成售价与生产成本脱节的原因。食品安全问题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2013年成立了专门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这一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究竟能多大程度改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检验。《农业经济学》应该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各个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完善宏观管理找到突破口。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市场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市场,粮食安全也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丰富的内涵,耕地的保护、农业的种植结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等问题是影响粮食市场的重要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随着农业经营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下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土地的流转,部分地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地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党的“十”和“十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随着农民收入总量的增加与结构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生活消费支出比重持续下降,服务性支出比重持续上升,累积性消费特征非常明显,尤其体现在居住改善和婚嫁支出,将汽车作为婚嫁品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了。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及其性质,但是消费环境对农民消费的制约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对农民的服务性支出制约作用明显。《农业经济学》应持续关注农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这是关系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其他领域的新动向
1.让学生了解议案写作的方法和步骤,要求有同一意向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活动范围组成小组,选出组长,制定行动计划,分工协作完成议案。2.选择祁连山、黑河等资源环境的任意一个方面确立议案主题(如大到物种、土地、水资源、能源、人文及自然资源等,小到居住的小区、街道、市区的环境问题)。选择不同级别的人大代表身份来亮出自己的议案。3.方法指导:(1)查找资料(包括文字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等),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主管部门等地点搜集文字、文献资料,并筛选录用。(2)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3)小组内分工合作,勤交流,大胆地提出并虚心听取他人建议。
二、活动结果
1.展示议案。第一小组议案:“关于祁连山生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学生谈到,祁连山生态资源丰富,有七彩丹霞、九排松、七一冰川、马蹄寺石窟等等,当地政府在开发这些资源的同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保护措施不到位,管理混乱,过度开发,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生态效益,只看重眼前利益不重视长远利益等等。他们在议案中呼吁:“我们需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第二小组议案:“关于黑河水治理的议案”。学生首先通过课件出示了一组家乡黑河水遭污染和黑河流域被破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及几组数据。视觉的冲击再加上几组数据的表述,学生的心灵受到猛烈冲击。铺垫之后他们呈现了“关于张掖黑河水治理的议案”,结合全国各水污染治理的典型实例就黑河水治理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和措施,很有见地。第三小组议案:“本市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他们上来后直接进行观点阐述:本市素有丝绸之路明珠之称,在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本市却面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列举了几大主要表现后,他们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我们通过调查概括出本市主要存在的上述环境问题,作为市人大代表,为了能向人代会提出切实可行的议案,很好地解决我市的环境问题,特向全市人民征集意见和建议。提出好的方案者有奖”。问题的提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积极建言献策,帮助第二组完成了议案最主要的部分———解决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全体参与,既集中了民智民意,又提高了议案的支持率。第四小组议案:“我市中小学的校园周边环境”。他们以大量照片资料的形式来反映校园周边环境。大多数学校一出校门就有大量的小吃摊、杂货摊、小书店等,有些地方还把大型的取暖锅炉房修建在学校周边,一冬天的灰尘笼罩着校园。他们提出的地解决方案有:(1)清除学校周边的烧烤摊、小吃摊,以保证学生饮食安全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2)规范周边店面的经营行为,尤其那些出售不良口袋书的小书店;(3)学校要加强与社区、街道的联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4)各级政府要真正把教育放在心上,把师生的健康放在心上,清理校园周边的锅炉房;(5)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等。这一组学生的主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第五小组议案:“关于公园的开发与管理”。小组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关于公园开发与管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本地实际情况认为,我市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情况良好,公园应该是人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但我市好多公园都在收费,即不能体现中央提出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愿景,又不利于本市品牌的提升和旅游业的开发。建议所有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1)开设广播等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2)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由专人看管监督、打扫卫生;(3)设置举报箱、发动退休的老人成立文明监督岗等。议题得到了全班学生的支持,因为所有的人都对它充满了美好的期待!2.评选最佳议案,并说出理由。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各抒己见,评选最优。3.教师做点评。
三、效果评析
1.主题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行为实践和情感体验为出发点。活动前,观看相关视频激发兴趣;活动中,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而且还通过第一手资料的获得达到了情感体验、获取真知的目的。活动后有总结有点评,升华了情感体验,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的使命感。尽管他们的有些观点还显稚嫩,但通过活动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提高环保能力,真正做大自然的朋友是弥足珍贵的。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整个过程都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3.充分挖掘乡土特有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关注生活,回归自然,热爱家乡。
四、活动反思
【关键字】社会实践;我爱我的祖国;心得体会;知人生;长才干
20xx年正值祖国60华诞,我院暑期实践队将走进金华市婺城区第二大镇——汤溪镇,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农村有文艺特长的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发挥大学生优势,将先进文化带到乡村去,共同庆祝祖国60华诞。希望在此次的实践过程中,既能为繁荣乡村文化出一份绵薄之力,又能锻炼队员们交流沟通的能力,夯实当代大学生的群众基础。
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我背起行囊,和队友们踏上奔赴汤溪的征程,共同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虽然不知道汤溪的住宿条件如何,不了解那里的村民是否会配合我们,不清楚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更有许许多多的未知数,然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社会实践正是这样一种磨练过程,这过程中有喜有泪,亦有欢乐和苦累,可是再苦再累也不怕,因为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因为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惕,唤起我们好奇,① 使我们谦虚,亦因为“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所以我希望能在这短暂的时光中体味人生,增长才干,使自己成长。
一、当苦难已成为往事
在“七十二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来到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寺平古村,访问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细菌战受害者。细菌战是抗战时期日军为节省工本,扩大成效,采取的毁灭人性的战术,当时大量的“霍乱”、“鼠疫”、“伤害”、“炭疽”细菌粉末被播撒于寺平村,导致当地无数的无辜百姓不得不忍受一辈子的折磨。
而如今,当我们去访问这些幸存的受害者,早已年过半百的他们谈起过去的往事时,更多地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谈论,在他们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现在生活的满意。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时间能洗涤伤痛,当苦难已成为往事,重要的是珍惜和抓牢身边的幸福,活在当下。在伤痛日复一日的折磨下,这是一股怎样的毅力和勇气支撑着他们挨到今天,并还能如此坦然地生活着,他们是多么的坚强。我被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可我又不想局限于感动,我希望将其化作一种奋斗的勇气和动力,激励着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纵使以后多么困难和挫折。
特别的一年,特别的一天,特别的见闻,当苦难已成为往事,了解过去,从而正视历史,勿忘国耻,以将仇恨、悲愤化国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调研者,幸福着
为了解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的调研则成为了我们实践的一个主要部分。对于做调查问卷的艰辛,我早已耳熟能详了,更何况正值夏日,条件更为严峻,不过集体的力量,还有很多村民们热心的态度让我倍感凉爽。于我而言,此次问卷调查的收获不仅于此,因为我深感作为一名调研者的幸福。
首先,幸福来源于被调查者的配合。汤溪镇的村民们真的很善良,很热心。他们对于问卷,大多态度严谨,一字一句地读,不懂的地方更是详细询问,有的似乎是感觉到我们的辛苦,给坐,倒水等等尽量让我们舒适些,这些着实令我很感动。当然其间也吃过不少的“闭门羹”,还有态度冷漠,草草了事的,但是只要想到那些热心的可爱的人们,心里就倍感幸福。
其次,幸福来源于调查过后的总结与收获。此次问卷调查的总结与收获也是颇多,具体如下面几点:
1.做问卷调查脸皮要厚,要笑脸迎人,自己更不能有情绪。一找到目标人物,就要厚着脸皮上去“打扰”,即使遭到拒绝,也要微笑道谢,不能闹情绪,否则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要有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尤其是当有些被调查者不配合的情况下,更要耐心讲解与积极引导,还有当被调查者错答或者漏答题目的时候,也需及时指出并纠正等;
3.要试着换位思考,别人帮忙做问卷是处于热心,要心存感恩,同时若自己以后遇到别人做问卷等类似之事,也要伸出援手,积极配合;
4.要学会随机应变,问卷调查时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自己要学会很好地处理;
5.对于问卷设计,要合理控制题目的数量,同时题目设计须严谨,因为在本次问卷中,当很多人看到背面还有很多时总是有些埋怨,实践中也体现了部分问题的设计缺乏严谨;
6.问卷调查路线分配须合理,本次调查中很多路线重复,导致效率有所降低。
Abstract: culture is propped up national spirit is the backbone, and the soul of national spirit. Research with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of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e Hui nationality culture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features of understanding, for our objective and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history an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understand the basic spirit of Hui culture has the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关键词:回族文化 和谐社会
Key words:Hui culture in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简介:马伟(1983-),男,(回),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专业方向宗教文化
王白中(1985-),男,(汉),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宗教学研究生 宗教史方向
文化是撑起民族精神的脊梁,也是统领民族精神的灵魂。它既是时代精神的客观表现,又是民族精神的客观表现。只要世界上存在民族,文化就必然要带有民族的传统和特色。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回族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经过数百年的融合而由多种民族成分重新建立的一个“新民族”。从唐代起,第一批阿拉伯人把自己信仰的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开始定居,直到元明时期回族作为民族而最终确立。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又有汉、蒙、维吾尔等民族成员加入进来。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族成员虽然风俗各异,语言不一,但对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使他们的观念在融合的基础上趋于一致,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1
一、回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关于回族文化基本内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关于回族文化的界定尚无一致的观点,但已经有许多人根据自己的研究学科和视角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兹就有代表性的观点列举如下:
第一种观点认为回族文化是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大量吸收融合中国传统的汉文化,即融两种文化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充分体现了回族文化民族性的鲜明特征。2第二种观点是从文化学角度提出“:回族文化是世界两大文化――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当恰当,相当充分,相当全面的合和。”3第三种观点从回族史的角度讲“:回族的形成属于一种特殊的模式,因此,回族文化的形成也属于一种特殊的模式。伊斯兰教在回族及其文化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她从起源上和本质上决定了回族的命运,决定了回族文化的性质。”“以宗教为纽带和核心将民族穆斯林凝聚在一起,铸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以伊斯兰文化为内核,广泛汲取文化并将两者融合起来,酿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回族文化”。4第四种观点从宏观的角度提出“:回族文化基本上是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本土文化通过双向交流,在渗透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文化,在当时以其各自独特的风貌,丰厚的积淀,现实的价值,历史的地位雄踞于世界文化的巅峰。两个高度发展的文化,俱是源远流长,在这个新的社会共同体中,它们融会成一种新的民族文化。”5第五种观点从多维视野的角度提出“:在文化上,回族文化是在伊斯兰文化(含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波斯伊斯兰文化、突厥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蒙古文化、藏文化等交流、融合,并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但回族文化不是以上几种文化的简单堆积和叠加,而是以一定的结构和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6
综上所述,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回族产生、发展、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相互碰撞、交流、渗透、吸收与融合的历史产物。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回族作为民族所形成的四方面条件,不仅决定了回族的民族性格与属性,而且还决定了回族文化的本质及其特征,反映了回族文化的全部内容,是一种具有较高文化起点、高度发展、自成体系的民族文化。其中,回族文化中有很多和谐理念,它是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和谐理念
(一)饮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思想
回族的饮食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和当地文化交融的产物,它的饮食严格遵守伊斯兰教关于饮食方面的规定。所以,饮食文化有利于回族聚居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古兰经》等宗教经典中对穆斯林饮食――可食之物与不可食之物有较为明确的界定,一般禁食猪、驴、骡、狗等家畜和狮、虎、狼、豹等野生动物;可食的动物有牛、羊、鸡、鸭、鹅等,其中以牛羊为主。对于可食的植物与不可食的植物,著名的回族学者刘智在其《天方典礼》中写到:“果、谷、瓜、蔬菜之属,均属无论;草木之属,毒甚者不食。”回族更注重从“是否清洁”的角度而不是从“是否有营养”的角度来选择食物,那些通常被很多人视为美味佳肴的山珍海味,在回族家庭的餐桌上很难见到。这种饮食习俗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回族饮食习惯中的可食之物一般处于食物链的较低等级,数量多;不可食之物多处于食物链的较高等级,数量少,是需要加以保护的珍稀动、植物。这种饮食文化客观上体现了回族人注意保护生态平衡,体现了他们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二)回族人尊崇“孝文化”
孝意识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起点。回族的孝文化是回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回族家庭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回族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以伊斯兰为内核和特质的。伊斯兰教认为,善待父母、孝敬双亲是每个穆斯林应有的道德修养之一。这种“孝文化”反映出回族内部人们的和谐理念。
1.孝的第一要点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敬主的一部分。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要求儿女孝敬父母“:你们应当只崇拜真主,并应当孝敬父母。”将孝敬父母视为仅次于侍奉真主的宗教善功。
2.孝还强调善待亲缘。真主的使者说:“骨肉血亲挂在阿热史上,它呼唤谁持续了我,接待了他;谁断绝了我,断绝了他。”7这里的骨肉血亲是指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接续自然就是要以观念和态度上对之含照顾之情,善待之义。
3.孝具有持续性。父母生前的孝行是赡养之孝,父母辞世后的身后之孝是持续性的。父母辞世是孝的延续,也是爱和感情的延续。把对父母的爱和思念之情转移成对亲友、长辈的爱和孝敬,使人们在绵延的孝道上受益无穷。回族的这种孝文化使回族人和谐相处,互相尊敬并且团结友爱,使本民族的凝聚力增强。同时,对外部民族,回族又提倡“和而不同”的思想。
(三)对外文化,提倡“和而不同”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均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和平、顺从”之意,“穆斯林”是它的分词,意思是顺从者,只要顺从真主者就是伊斯兰群体中的一员,就是兄弟姐妹或朋友,有困难会慷慨解囊相助,不论贫富贵贱都以诚相待。8《古兰经》中说:“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如果他们倾向和平,你就应当倾向和平,应当信赖真主。”回族文化作为这两种文化互相碰撞而形成的复合体,既继承了伊斯兰文化中“和平、顺从”的思想,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气、包容”的理念。回族文化既注重求同又善于存异。回族在文化求同的过程中善于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对汉文化的借取和吸收总是有选择的。求同既优化了本民族的文化结构,也有利于促进族际关系的改善,存异则保存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回族文化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处理“他文化”与“我文化”的关系以及回族人对待外民族人民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1.回族在处理“他文化”和“我文化”的关系时,首先强调求同,但这种求同不是追求普同,而是异中求同,同中留异,是对本民族文化特质和文化个性的一种有意识的保护。回族在文化上的求同是为了实现“和”,但不会因为追求“和”而舍弃自己的信仰,丢弃本民族的文化根基,而是保持本民族文化个性,正视民族文化差异基础上的“和”,是通过解决矛盾而达到更高统一的“和”。9
2.在这种“和”文化的陶冶下,广大的回族人民对其他人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他们待人热情主动,因为他们认为真主是全知的、公平的,从而克服了仇视心理,陶冶了高尚的情操。回族严格规定,偷听、撒谎、伤害、污蔑、嫉妒、怀恨、猜忌都是妨害人际关系的大罪。10回族文化的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使回族人民与外族人民能很好地生活在一起,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56个民族的大家庭的稳定和谐有积极的作用。
三、回族文化和谐理念的时代价值
今天,我们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回族文化的和谐理念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可以也应当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精神资源的作用,从而发挥其独特的时代价值。首先,回族文化所提倡的和谐思想,有助于为发展现代经济,安定和谐社会环境奠定思想基础。回族文化所提倡的和谐思想,强调对立矛盾的统一性,就是强调“和”,用“和中“”适度”方法加以处理,协调各种矛盾,把矛盾限制在质量互变的“度”的范围内,不使它发展到破坏统一体、影响社会安定的程度。其次,回族文化所倡导的“和而不同”思想,有助于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和谐提供依据。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集合体,人与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在人们对自己的利益追求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利益占有的多少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种差别和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和谐社会也不是要取消差别与矛盾,相反,一定程度的差别与矛盾运动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这种差别与矛盾,在自发的状态下有可能尖锐和激化,从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矛盾,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回族文化的和谐思想,在承认差别、矛盾的前提下,提倡“和而不同”,认为只有善于利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性进行相互补充,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协调,才能充分发挥不同事物彼此结合的整体作用。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就应该承认差别,保持适度,追求和谐,注重矛盾的统一和均衡。在多样性中求得统一,在动态中求得稳定,在互利中求得共赢。具体而言就是,承认在现实社会有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这诸多的差别正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源泉,各种矛盾运动要保持在统一体可容许的范围内,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相互和谐,这与回族文化的和谐思想是相一致的。
回族文化所倡导的和谐的理念,有助于促进世界的整体和谐和发展。回族文化的和谐思想所倡导的“和”的价值取向和协和万邦的相处原则,充分体现了对和谐、秩序、仁爱的向往和追求。伊斯兰文化的中和思想转化为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兼爱宽容等基本准则,一定能有助于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从而有力地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景兰,马朝旗.家庭教育与回族文化观念的形成[J].西北大学学报,1997,(3)
【2】马维良.回族学研究的重点及理论意义[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3】李兴华.浅谈回族文化[J].回族研究,2007,(4)
【4】百崇仁.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内河[J].回族研究,1994,(4)
【5】李佩伦.回族文化的反思[J].回族研究,1991,(1)
【6】马明良.多维视野下的回族民族特点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7】叙利亚伊玛目脑威・叶哈雅.利亚德圣训[M]
【8】马秀梅.伊斯兰文化的心理学内涵[J].青海民族研究,2001,(4)
关键词:企业工会;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经济体制也不断改善,所以我国现代的企业也相应的进行了改革,尤其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行的企业内部结构的改进,除了内部结构的改进,企业的经营模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动。企业做出这些改变都是为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企业所作出任何改善,都需要企业工会有效的进行组织以及更好地服务企业员工和企业。要想不被市场淘汰,适应社会发展,就要求工会员工加强工作能力,积极探索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并对其做到心中有数,积极为自己企业员工谋取合理的权益,下面我们对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做出了阐述。
一、企业工会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工会工作方式陈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也不断推陈出新,而作为企业重要力量的工会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善,甚至没有对此进行实际探究,工作方式也没有随之改变,所以就会经常导致工作方式不适合企业现状。工会对企业员工应该起到组织领导的作用,但是工会与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很少,并不能及时解决企业员工的需求,这就使得工会违背了服务于企业员工的职责。这样就使得工会与员工脱轨,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员工的问题。企业工会中的职责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并且工作不注重实际,与实际情况想脱离;并且工会的工作内容比较繁琐,这样就很难实现工会与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相联系,工作与实践脱节,这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最终也只是导致企业经济发展逐渐衰败。所以必须对陈旧的工作方式做出改进。
(二)部分工会干部自身素质低
企业工会干部人员很多是跟随企业建立一直保持下来的,或者有的是选用时并没有特别注重自身素质,导致有的工会干部自身素质较为低下,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必须要为适应市场经济而做出改进,不断向现代企业方向发展,这样对企业干部的要求就会比较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更新的速度比较快,但是企业工会干部并没有及时学习了解新的知识,在知识掌握上严重不足,这样就不能让企业发展及时更新,甚至工会干部不是特别注重工作的作风,只是把工作当做一种应付敷衍,形式上过得去就可以,这样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企业业绩上没有突破,最终阻碍企业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企业工会员工不负责任,自身素质低下的表现,这样必然会导致企业经济的落后。
二、企业工会问题应对措施
(一)完善工会工作机制
第一:将民主管理渗透到企业工会中,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安排企业工会的职责极其工作内容,并将工会组织推陈出新,同时也要注意企业经营者和基层员工之间的关系,要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使员工感受到公平,使企业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第二:注意保障员工的自身权益,企业员工是一个企业发展的资本,所以一定要完善与员工相关的规章制度或者建立有效的体系,来协调企业工会,员工以及企业三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这是保障企业发展的前提。第三:建立参与机制,参与机制即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发展工作当中,合理给予员工的有效权益;第四:最后一关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鼓励企业员工工作努力的助推器员工在工作上比拼,才对企业发展有利。所以完善工作机制是极其重要的。
(二)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
上面提到企业工会员工很多存在自身素质较低的问题,尤其是干部,是领导企业工作的方向与核心。所以一定要加强工会干部各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企业紧跟社会发展的时期,更要注重对企业工会干部对新知识的接触,不断向企业工会干部传播新思想,更新其工作观念,让他们领悟新的工作方式,将创新务实的思想观念深入到干部心中,让企业工会干部学以致用,将新学的知识和思想观念运用到企业管理当中,只有工会干部用新的思想和工作模式来服务企业,才能使企业在逐渐发展的新潮社会中不被淘汰。要想企业在新的不断进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一个先进的领导核心,所以一定要让工会不断推陈出新,在自己空闲时间接受新的企业知识,并时刻保持对市场的观察以及随机应变能力,以免当企业发生突然事故时措手不及,所以干部一定要加强自己对企业工作方面新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一
党的十六大规定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地表达了我国先进文化应有的性质、内容与风格,是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的科学概括。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包含着对先进文化的需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也需要有思想道德的文化力量。先进文化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附属物,而是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应该构建先进的文化。这就需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为解决我国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迎接域外文化的挑战、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精华、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防止和消除消极文化的传播指明了方向。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创造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在知识经济到来的背景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已不再适应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抛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后方面,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意识。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先进文化,必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既能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能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部环境看:第一,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这在客观上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当前,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伴随的各种文化样式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辨别力和批判力,丧失了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文化自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改变着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而我国目前文化的发展与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
从内部动因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2、加快发展先进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文化总体看来,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这迫切要求我们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三
我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按惯例可大体分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两大基本环节,两大环节各有其特点和规律,文化产品就其大多数而言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相比,其特殊性表现至少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文化本身属于上层建筑,二是承担的任务特殊,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看到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的统一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在现实实践中的确存在差异性。其一,文化是相对独立于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具有精神方面的内容,有着多重内涵,其发展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其二,市场并不能自动识别文化的善与恶、美与丑,先进文化的发展,既要运用市场机制,又要加强管理,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催生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进步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使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利益调整势必引发一些人思想的波动,出现价值观的倾斜。总之,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文化产品与服务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文化建设既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新的特点。文化建设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当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导向,又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要增强先进文化的控制力。第二,要提高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将长期并存,先进文化如果以其独尊的地位而不参与竞争,就可能失去思想阵地。先进文化建设也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遵循和适应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思考文化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
从经典时代开始,社会学就开始对制度有所关注。马克斯.韦伯将制度理解为是一种“权利和机会下存在的一种独特结构”。[5](p354)马克思认为制度是“是个人之间迄今交往的产物”。[6](p78)Hall和Taylor首次将在传统社会学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文化实践而非单纯的理性选择为取向的制度分析视角称为“社会学制度主义”。[4]一般认为,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理论特点有三:(1)将制度与组织进行整合,关注组织和制度存在的场域。[7](2)将制度与文化整合,修正传统的“制度理性”假设。[8](3)考察个体行动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既关注制度对个体的影响,也重视个体的偏好和理性选择对制度的建构意义。[4]可见,社会学制度主义试图将正式制度、组织与文化进行整合,并将其置于同一场域中加以考察。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制度①的共享性(广义上的制度)是城市社区的基本属性。社区成员不仅应遵守一般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还应遵循社区中制定的规章制度,明确某些特定的文化符号,了解相应的实践意识和话语方式。大体上,社区制度的共享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社区成员对社区组织、权威和正式制度的仪式性遵从。这表现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服从社区管理和对社区本身的归属与认同。其二是在社会行动中对社区平台的偏好。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与行动者的偏好和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4]
社区成员常常习惯将社区作为其目的行动手段。[9]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讨论社区中种种制度性因素如何发挥作用,不断加强增强社区制度的“共享性”,努力构建作为“制度共同体”的社区应该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总体来看,社会学制度主义蕴含着对社区建设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是正式制度建设。大体上,城市社区的正式制度大体上又包括三类,一是政府和上级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这些是建立社区组织、管理社区事务、服务社区成员的指导性制度基础。二是社区中主导性组织,包括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等制定的相关制度规范,这些制度针对性与领域性更强,是社区运作的主要制度框架。三是各类组织、协会和民间团体内部的正式制度。第二是社区组织建设。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与组织是不可分割的,强调正式制度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作为制度平台的组织。目前社区内的组织机构既纷繁复杂,又发育不佳。以居委会、业委会为代表的自治性组织对自身的职能、权限和与政府的关系界定并不清晰,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组织代表不了社区成员。[10]以物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组织主要实现经济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常常成为引起社区冲突的重要原因。以各类协会为代表的社区民间组织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居委会等组织的附庸,很难独立发挥重大作用。如何实现这些组织的统和非常重要。第三是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广义的制度概念的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指向社区文化价值认同、增强成员凝聚力、实现非正式的制度资源整合时,社区文化资源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对社区成员及社区本身的支持力量,这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能动因素。因此,将构建和完善社区制度共同体为重要旨趣,在正式制度、社区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可以看作社会学制度主义对于社区建设问题的答案。接下来的问题是,在以“制度共同体”为取向的社区建设中,存在哪些制约性的张力和整合契机。
二、“社区制度共同体”建设中的张力
“张力”一词来源于物理学,在社会学研究中主要用以表达那些阻碍结构稳定的因素和力量。[1]当我们试图将构建和完善“制度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取向时,我们会遇到种种撕裂这种“共同体”的因素,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社区建设中的“张力”。第一,社区成员角色的日益复杂性可能弱化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根基。一定程度上,中国社区建设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应对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型,实现公民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11]然而,角色的转变远不像最初设想的那么简单,马卫红、桂勇(2008)指出,传统单位制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一个类似结构的出现,[12]社区成员同时也是其他组织机构的角色扮演者,多重角色身份意味着多重制度场域的交互作用,这将不可避免对社区建设产生影响。对很多社区成员来说,由于拥有大量的外部资源,社区中的支持可有可无,社区对他们而言只是住宅所在的区域,既没有必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也没有必要对社区中所谓的“规章制度”做出回应,因此,他们很可能将自己作为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局外人”。在此情况下,当社区中固有的制度文化试图对个体的行为做出规范时,这种规范一旦与其自身利益发生冲突,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反弹力量。
如果社区不能对那些反弹力量做出必要的回应,社区中的制度根基可能就会受到挑战和动摇了。第二,社区中多元组织力量的博弈可能导致社区制度场域的碎片化。社区中的各类组织既是部分社区制度的制定者,也是社区制度的执行者,更是“制度共同体”的维系者。然而,社区中组织纷繁复杂,既包括以居委会为代表的半行政半自治组织,又包括以物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组织;既包括以各类爱好者协会为代表的文化性组织,又包括以业委会为代表的监督维权组织,还有大量的因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的临时性自发组织。各类组织、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复杂互动常常导致大量的非理性后果。各类组织彼此争夺对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市场化规则(物业组织)、行政化规则(居委会)、自治化规则(业委会)等都是“制度共同体”性质的备选项,这些选项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则很有可能导致这个“共同体”的碎片化。第三,社区场域与其他社会制度场域的互动可能对社区“制度共同体”造成冲击。现代城市中的社区绝非封闭的,它始终与外部社会保持的密切的互动。这种互动有两种形式:一是市场、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向社区传递资源、共享文化和制度规制;二是社区对外部世界的自我表达和信息反馈。在这些互动中,制度文化的互动占据着重要成分。相比较而言,社区可能更容易被外部的文化与制度规则所改变,特别是市场环境下的价值冲击和来自社区外的强制性规划都可能改变原有的“制度共同体”状态。第,社区的流动性增加了“制度共同体”的不确定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但从制度建设视角来看,人口流入之于社区建设也是一种挑战。
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融入与认同。实现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是解决其社会融入的基本路径,[13]但流动人口来自于社区之外,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和独特的制度理解,对于新的社区场域中制度、文化与惯习,他们很难完全认同与接受,特别是对于那些临时居住的流动人口来说,很难让他们产生社会归属感。其二,接纳与支持。从社区自身的角度看,外来流动人口是否能够获得与本地居民“同等资格权”也很难说。如果社区不能从文化价值层面给予流动人口以接纳,在制度层面给予必要的资源支持,很难说服流动人口接受自己已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由此,流动人口可能改变了社区建设的基本格局,也是对社区制度共同体的一种建构,但建构的方向和结果是不确定的。可以说,以上个方面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社区建设必须面临的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社区外部环境和社区流动等多个方面,它们或独立,或交互对社区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广义的制度层面上产生了张力作用。当然,一个健康的“社区制度共同体”相对稳定,但不是不可调试。面对诸多变动性因素,作为社区行动者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应该充分把握制度文化整合的内在动机机制,进行合理的制度建构,实现“制度共同体”的理性变迁。
三、“社区制度共同体”建设中的整合契机
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角度看,社区建设中的一系列张力因素可能撕裂作为整体的“社区制度共同体”,但并不意味着“制度共同体”不可实现。如火如荼的社区建设运动彰显了构建和完善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整合契机,这些契机指向于个方面:外部支持、内在动力、制度现代化自觉、文化-情感认同环境。
第一,支持社区建设的外部环境形塑了“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基本条件。不可否认,中国社区建设的最初动机是解决后单位制时代的基层管理与社会认同等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将社区作为它的“基层管理平台”,并希望在这个平台上使它的制度规范得到贯彻、治理组织得到发展、主流文化得到弘扬。基于此,在正式制度方面,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业主大会规程》、《物业管理条例》、《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章;在非正式制度方面,国家积极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等;在组织支持方面,近十几年来,国家积极促进居委会建设,不断强化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给予其更多资源,试图构建新的基础权力与认同中心。这些工作均能对形成整合化的社区制度场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第二,城市社区中存在强烈的“制度整合”动机。如果说国家是从自身发展需要考虑建设“社区制度共同体”,那么社区居民对“制度共同体”的呼唤则基于自身权益维护和基本利益诉求。每一个社区成员都希望在社区生活中受到公正的制度对待,享受公平的社区服务,拥有平等的社区事务参与权利,能够在自身权益受到危害时得到社区的有力支持。这些诉求只有在一个公正、平等、整合的制度文化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这种“制度整合动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社会保障、文化资源和其他社区服务资源供给时,只有建立合理公正的正式制度,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才能使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组织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得以维系社区管理的基础。其次,在社区成员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当社区能够通过制度手段和组织环境提供问题解决渠道,能够在以社区居民权益为根本诉求的价值氛围中妥善处理,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够得到维护。最后,在社区内部出现或冲突时,不仅需要有立足于事实本身的制度处理基础,还需要在社区的文化价值共识中寻找“交往合理性”,而这,必然需要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场域”中才能够实现。因此,只有当社区是一个“制度共同体”时,社区成员的权益才能够得到保障,社区的团结与和谐才能够得到保障,这类动机可以说是我们努力实现制度共同体的内在动力。
第三,社区的制度现代化自觉推动了“制度共同体”的形成。所谓“制度现代化”是指正式制度适应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发生的现代化转型。[14]城市社区是中国社会转型和持续现代化发展中的产物,也必然要对现代化发展做出回应,这种回应,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正式制度建设中。总体而言,我国的城市社区都建立了以《社区居民自治章程》为总纲,包括一系列科层制式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服务供给制度、社区参与制度等的社区正式制度网络。这些正式制度的构建有外部力量的推动,但更是社区建设中的一种制度自觉。这些正式制度体系构成了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总体框架和轮廓。
第,特定的文化—情感认同环境构成了社区整合的重要纽带。城市社区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社区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作为文化规范和情感价值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构成了社区整合的重要元素。刘迟(2012)描述了社区权威生成中文化价值元素的作用,并将其概括为情感、认知、习惯和方言个方面。[15](p143-153)这方面的因素代表了两类文化之于社区的整合:一种是基于传统与历史文化传承的文化整合。这主要体现在了社区所在区域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某些固有的文化刻板印象等。这些因素为社区中的居民提供了某些共享的文化资源。一种是基于社区内部的“亚文化”整合。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城市社区数量的不断扩张,不少社区中包含着多元的文化背景,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形成与社区自身的文化身份相匹配的整合机制。一般来讲,这种整合是长期情感与认知积累的结果,同时,某些社区运动也可以激发出社区内的亚文化认同,形塑社区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认同感。[9]无论如何,由文化—情感认同因素构成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已经成为了社区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整合力量。上述个方面分别考察了来自于外部支持、内在动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整合契机。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张力”还是“整合”,都是一种趋向,两者的交互作用会对社区建设产生切实的影响。我们要进行社区建设,要构建“社区制度共同体”,应该充分发挥那些整合的力量,善于调整那些社区发展中的张力。
四、结论与反思
中文专业的三大就业方向:教育,新闻,文秘。这三个方向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胜任的,也可以说是比较对口的方向。中文专业在校大学生就这三个就业方向进行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有差异的。
一 中文专业文秘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文专业文秘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了解了公司文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为以后社会实践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
社会实践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在校大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让他们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秘书这个职位上,技术性的劳动并不多,大多是些琐碎重复的工作,因而秘书在工作中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可能发生在几个方面。与上司沟通不好;上司给的某份工作感觉吃力,难以胜任;对琐碎重复的工作感到怨烦;与上司发生争执等方面。
针对文员这个职位的特点,具体到挫折时,不妨从调整心态来舒解压力,面对挫折。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复印、传真、公文处理等文秘工作我都基本熟练。文秘管理要制发文件,处理文件和管理文件。在各种文件中,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保密性,而且各级秘书人员经常接近领导,看一些重要文件,参加一些重要会议,所以,秘书人员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对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要心中有数。
准确,是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是指正确体现政策,正确表达领导意图,正确地办文办事,言行有分寸,文字能达意。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领导工作的准备性。文秘管理的准确性,涉及的方面很多,简要地说,就是:办文要准,办事要稳,情况要实,主意要慎。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态度认真,作风过细,不能疏忽大意,不能马虎潦草。否则就会贻误工作,甚至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通过社会实践,能够加深对文秘基本知识的理解,丰富实际管理知识,对日常文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文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二 中文专业教育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教育方面,社会实践的地方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也有许多培训机构可以去。学生在假期找兼职的时候浏览的许多的求职网站,有许多的培训机构在招在校大学生做假期兼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还有就是大学生日常除了上课以外,课余时间是比较丰富的,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家教兼职,对于家教而言,一般都是以初中,高中的学生作为对象来进行辅导,大部分都是他们学过的知识,难度较低。
各地方初中,高中对他们来说想获得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困难,所以他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培训机构和家教这两个方面来。
在培训机构来实践可以说是实习性质的社会实践,就我们中文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培训机构里,能力强些的学生可以担任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导师或导师助教,如果作为一名导师来说,就要对所教授的学生的大体中文能力进行评估,之后再根据教学时间来安排教学量及内容;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助教是个很不错的实践选择,在做助教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当作半个学生,而学习的内容则是在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这种方式方法下学生的理解情况,针对不同的理解情况老师又是如何应对的。当然,助教也不是一味的去学习经验,老师也会给助教安排一些能力所及的工作,对于这些工作就是作为助教的实践方式。
做家教这一方面较在培训机构实践来说要简单一些,因为家教所实践的对象是初中生,高中生,小学生。而中文专业的学生都是在高中时期的文科生,有的科目没有接触过,或是接触的比较少,那么他们就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他们实践的对象。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他们高中阶段的目标,中文专业的学生们可以对文综,语文这两大科目来进行实践,在辅导前要认真准备各个知识点,更多的是教授他们方法,用自己的经验来弥补他们的不足。实践对象的每一次考试都是对我们实践成果的一次检验,通过他们的考试卷来分析自己在辅导过程中有那些不足,有那些漏洞。
三 中文专业新闻方向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在此次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面对沉默不语的尴尬,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与别人主动交流,在工作的时候同样也要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交流。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注重的是团队精神,而且我还必须去帮助别人或是接受别人的帮助已完成工作。
自己准备一个记事本,对于刚刚才开始社会实践的我们来说,采访中的记录也是很重要的,或许老师在采访中不会记太多的笔记,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着很丰富的经验,而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笔记对于后来的写作是大有作用的。
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参与采访的实际过程和写作,也开拓了视野,见识社会各界人士工作言谈。作为大学生,实践的地方可以选择地方电台,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地方电台的记者就站在本 地居民的角度上选择与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来报道,这可以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新闻业务能力方面,为优秀的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好的新闻题材,好的采访技巧,好的写作手法。这些都是在校期间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而在社会实践时,这些学过的理论知识就很难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所以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虚心,认真听前辈的采访方式,写作方式。
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枯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虚心的向人学习,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的与他人沟通。赵主管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
善于观察。敏锐的观察力,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风起于青萍之末”就能闻风而动。新闻要有时效性,作为新闻人就应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发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闻点的讯息,这样才能及时挖掘新闻素材,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闻稿件。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是为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然而,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于手段和工具,如可架构一定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来实现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教育目标。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术功利性和道德性、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等棘手问题,促成了管理手段的理性反思和实践。
1.1管理制度对实践主体能动性的抑制
现行的管理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主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管理部门和大学生活动组织(主要是学生会组织),这些部门和组织都呈“金字塔”式的分层次分等级结构,其内部的组织结构是按照管理权限和责任把每个组织机构排列在小同的层级上。这种专门化的科层制组织形成了固定的权力等级和规章制度,在现行科层制下,组织成员表现出非人格化基本特征。(张家军,2009:141-145)因此,目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刚性管理”的特征,即通过制度或规章来管理研究生组织活动、约束研究生组织行为,使之处于非主动状态,具有受制性特征,从而造成了研究生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主体能动性受到压抑。教育管理者以一种尊上的教育姿态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组织学生及其活动,那么,无法换位思考的管理状态下,无法了解学生及其组织活动的真实动机、心理感受和实际需要。
1.2管理方式对实践主体的综合能力引导的缺失
被动管理环境下的主体能动性的激发和发挥受到制度层面的阻碍,或受管理手段的抑制,容易导致研究生综合能力缺陷。目前,研究生年龄越来越小龄化,大部分是应届本科继续攻读,其综合能力培养是一项挑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人际沟通、学习竞争和合作能力从书本上是难以学得到的,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另外,社会对个人的领导、战略、危机处理等能力也有很大程度的需求,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在制定能力培养目标时,要理性思考并构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创新能力、社会竞争和适应能力、组织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多层次能力体系。(余长春等,2009:95-96)这些能力的构建要基于自主能动性合理引导研究生社会实践,科学合理地设计规章和制度,制定方案和策略。现行教育管理框架下研究生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教育客体,又是社会实践的被动管理者,因此,研究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必然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具有理性的管理方式和途径,除了需要在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奖励约束外,还需要设计能产性模型,促使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自主生成和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2、社会实践管理的策略
刚性管理的组织制度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但是,也不能完全取消刚性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否则,教育组织及其系统就无法正常、高效运转。因此,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既需要刚性管理,又需要有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内容,积极引导、培养研究生的主动实践能力。
2.1基于目标管理的策略
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至今已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它以长期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管理手段,积极实现预期目标。它在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组织和制度下,细化并明确目标体系,强调结果,重视组织体及人的能动性。依据高校组织体系的特点,可以利用目标管理策略系统管理研究生社会实践,调动每个研究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许多高校把目标管理策略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工作,具有实践上的有效性。(朱芳转,2010:166-168)目标化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了制定目标、实施计划以及评价结果等环节。制定目标时,管理部门需调研研究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实践目标和实践方案,构建出有效的实践能力生成模型。实施目标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建立积极的控制系统,明确责任目标,对组织活动和个性进行积极的控制,同时,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方案和措施,以追求实践效果的最大性。对于实践结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公平、民主,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决策和实践。基于目标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注重实践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研究生作为实践活动主体,具有完全的自我组织、参与、管理和控制能力,其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挥是在确定实践对象、制定实践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整个实践环节中实现的。因此,理性的研究生社会管理要通过社会实践来有效激发研究生的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基于项目管理的策略
项目管理是管理领域又一成功的经验,德国将其引入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项目管理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旨在通过研究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来自我形成和培养实践和创造能力。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是通过设置项目,进行招标,然后由项目经理及其自主组织来实现社会实践的目标。这种模式运用系统论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项目进行组织、协调、控制,追求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方式。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者仅仅提出能力目标体系和原则要求,把整个实践项目和组织活动作为一种项目并提供实践经费,向整个研究生进行项目的公开招投标。实践项目的中标者需要通过团队的形式组织、策划、执行和控制,项目团队及其成员都是临时性,是通过自主招聘和选拔成立的,或者依托不同的社团组织来完成实践项目,以此来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项目的运作,还需要管理者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对项目进行跟踪和控制,通过成立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渠道,来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项目管理策略的运用,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来讲,减轻了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以便腾出时间进行工作研究和政策研究。同时,在自主的项目运作过程中,研究生很好地锻炼了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等能力素质,也为社会孕育了民主和公平的思维习惯。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