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21: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引言
近年来涉及到霍译本的译评著作文章较重要的有肖家燕、洪涛、李晶和赵朝永等人,对两种译本中具体译例的优劣得失都有所论析,如回目、人名、颜色、宗教等内容的翻译特色及误译、漏译的情况等。钱亚旭与纪墨芳于2011年发表《霍译本中物质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定量研究》(红楼梦学刊),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其翻译策略;肖家燕于2009年发表《概念隐喻的英译翻译》,注重研究文化负载词的隐喻。但仍不足以一一反映其细部特征,对其细节部分分析以及成因的研究稍显不足。本文拟就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出发对杨宪益和霍克斯所译(以下简称杨译、霍译)《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负载词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探索饮食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途径。
一、异化与归化的内涵
韦努蒂(Venuti)在1995年提出了两类翻译策略: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他把这两类策略的源头追溯到施莱尔马赫及其1813年发表的《论不同的翻译方法》一文。归化是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拢。
二、《红楼梦》杨霍译本中饮食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比
1.杨霍译本的翻译策略。《红楼梦》杨霍译本的翻译策略,也是红译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的说来,杨译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基本上忠实于原文,强调把中国的文化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译语读者。而霍译本则向西方读者靠近,采取了归化于目的语读者的态度,其目的是期望译文更好的为西方读者接受。
2.杨霍译本的翻译策略在饮食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体现。
①千红一窟
杨译: 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
霍译: Maiden’s Tears
杨译似乎是中性,而霍译文中明显带悲。其实,这个茶名最后一个字与“哭”谐音,所以霍将它意译出来。“红”在中文里也表“女性、少女”之意,杨在这里用异化把“红”直译成“red”,不加注释易使西方读者误解为“鲜血”与“危险”。本文作者认为,杨宪益最好在第一次将“红”翻译成“red”时加注释说明中英对“红”的不同理解,这样才能让中国的这种文化慢慢融入西方世界。
②黄酒
杨译:Shaosing wine
霍译:Rice wine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追溯历史,绍兴黄酒闻名古今。杨宪益将其译为“Shaosing wine”,是用“绍兴”这个地名来指代酒名,向外国读者展示此酒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霍克斯则将其译为通俗易懂的“rice wine”,读者一看即明其为何物,却感受不到任何文化底蕴。
③挂面
杨译:Noodles
霍译:Vermicelli
挂面是一种细若发丝、洁白光韧,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有圆而细的,也有宽而扁的。中国人喜欢吃面食,尤其在北方。远在唐代,中国人就已经在食用这种“快餐”。杨宪益采用异化,将其译为“Noddles”,是为了传播中国挂面的独一无二;霍克斯采用归化,将其译为“Vermicelli”,在西方饮食文化中通常表示“意面、意粉”,于外国读者而言可减少阅读障碍,却无法呈现出中国文化特点。
三、杨霍译本不同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1.翻译目的不同。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翻译目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原则和过程。在翻译《红楼梦》饮食文化负载词时,杨氏夫妇是为了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因此,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保存原著的中国饮食文化特色,而霍克斯的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普通英语读者的阅读需要,因此注重译本的可读性。
2.主流翻译理论与译者文化不同。杨氏夫妇受到严复所倡导的“信、达、雅”的翻译思想影响,同时习得汉语且受中国文化熏陶,将“信”,也就是对原文的忠实在第一位。在霍克斯所处的西方,受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影响,且英语为母语,故翻译的目的是使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做出的反应达到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因此,我们在《红楼梦》霍译本中见到最多的是归化和意译的身影。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借助归化和异化的分析视角,比较了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所采取的处理原则和方法。在对《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牵涉到文化因素的一些隐喻、明喻和典故等翻译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的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读者对象,“归化”和“异化”两种方法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翻译中文化信息的传递不存在“归化”和“异化”之争。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它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而且涉及文化的转换。传统的语言学家把语际翻译看作对不同语言符号的诊释或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并且强调等值的重要性。而在翻译实践中,仅仅从符号本身出发寻求语言之间的转换形式,往往很难达到意义上的等值,甚至可能导致交际失败,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翻译研究越来越向文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f3assnett和Lefevere所主张的文化转向。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并不是词,也不是句子,甚至也不是篇章,而是文化。从翻译角度来讲,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或者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它包括一个民族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官僚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语言等。不同的民族文化渊源不同,因此各民族之间彼此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也不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成一体。而西方文化的主源则是希腊神话及圣经,英国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要把《红楼梦》这样一部代表中国文化背景的鸿篇巨著翻译成代表西方文化的英语传播到西方国家所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文化方面。
《红楼梦》从成书到现在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间曾数次被译成外国文字,以飨外国读者。目前已有十余种外文译本和节译本,其中有两个版本影响较大:一是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另一种是戴卫.霍克斯(David Hawks)和约翰.敏福德(JohnMinford)合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译文中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异化”的手段来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即在译文中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而霍克斯为了避免中英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则采用了“归化”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如果考虑到作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这四个可变因素,我们认为,“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
二、归化、异化概念内涵
鉴于文化方面给翻译带来的困难,中西翻译理论家们都尝试着提出了一些理论性的指导原则。一般来说分为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与“归化”。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就翻译中涉及的文化转换而言,我们可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这两种原则和方法。
美籍意大利裔学者Venuit高举解构主义大旗,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对归化翻译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力创异化式或阻抗式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以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Venuit可以说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翻译要“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后殖民翻译学者Robin。认为,“一个‘好’的译本总是要保留原来‘外语’文本中的某些有意义的痕迹”。从历史上讲,这种观点与‘直译’和‘字译’相关联,只是没有自译派那么极端,因为它并不坚持在翻译中格守原文句法序列中个别词语的意义,但却坚持要保留原味。好的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调”,“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Nida可以说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并且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Nida在各种不同场合,重复他的这一观点,即“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对Nida来说,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目的是,译文的表达方式是完全自然的,并且可能地把源语行为模式纳人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这种关于翻译的概念不强调读者为了理解源语信息一定得接受源语文化模式。他提出了“功能同构”的策略作为解决的方法,以求在不同体系中取得相同的效果。
三、两个英文译本文化信息传递的比较
《红楼梦》篇幅长,涉及的文化内容也很广泛,其中涉及到了称谓、宗教、礼俗、建筑、器用、服饰、美术、诗词等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因此我们的分析只限于语言的比喻用法和一些典故的翻译,因为语言中的比喻与典故的用法与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密切相关。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方式及其所反映的文化上的差异,一种语言中的比喻,典故用法不一定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因而,对语言中比喻,典故的用法翻译,也最能体现译者的翻译观及其所遵循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以下按文化的三个层面比较两个译本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使用的原则和方法。
(一)物质文化信息传递比较。物质文化经常左右着比喻或借代中喻体或代体的选择,这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往往使译者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是归化还是异化?请看杨宪益与Hawks对《红楼梦》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语的不同翻译:
A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 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Yang)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Hawker)
杨译采用异化译法,在英译文里保留了中国传统食品米饭,合乎汉民族的物质生活习惯,虽属东方饮食文化,但西方人也尽人皆知。霍译采取归化译法,强迫中国人吃洋面包,西方人读来更感自然,合乎Nida的动态对等原则。两个译文似乎各有千秋。
各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各物各异,由此而引起的联想也不同。一种文化中最普遍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不一定就有。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文化中也会引起不同的联想。
(二)制度文化信息传递比较。制度文化指的是一切成文或不成文的社会规约或风俗习惯,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个性,因此,翻译涉及制度文化的部分往往难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模式。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和思想意识等。生活在不同社会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三)心理文化信息传递比较。心理文化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里,是最深层的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这些特征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在透彻理解原语的基础上,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译出原语的含义,尽可能缩小译语与原语对各自读者所产生的语义联想和艺术感受的差距。”壤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红”的翻译。“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阳光、幸福、热烈、繁荣、运气、闺阁等,在现代则具有革命的意义,而在英语中则缺少这些象征的意义,更多是与暴力和流血相联系。《红楼梦》中有许多“红”,但霍克斯认为汉语中的“红”和英语中的表示红色的red含义不同,汉语的“红”相当于英语的金黄色或绿色。于是霍克斯在很多情况下用绿代替了红。贾宝玉的怡红院就成了Court of Green Delight,哈红公子就成了Green Boyo在处理具有丰富文化涵义的译文时,霍克斯在很多情况下采取了原文文化服从译文文化,牺牲原文文化的做法。就连书名,霍克斯选择了《石头记》而不是现在通行的版本《红楼梦》,也是考虑到《石头记》这个名字本身的故事性,强调了作者无才补天的自怜,但却失去了“红楼”,失去了“梦”,削弱了由题目引起的社会意义的联想,给内容涵盖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关键词: 咏竹文学 研究 竹意象
自《诗经》始,竹便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此后咏竹文学不断传承和拓展,蔚然成为咏物文学的主流。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咏竹文学的研究长期以来罕有问津。直到改革开放后局面才得到改观,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
按类选编作品古已有之,如《古今图书集成》、《群芳谱》等里面就有咏竹诗词的专门归类。三十多年来,学者继承了这种“选学”传统,在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工作上用力甚勤。
有单独选诗的,如《历代咏竹诗选》(浙江省安吉县政协编,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历代咏竹诗丛》(成乃凡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这类诗选数量一般都逾千首,收录时间多为先秦至清末民初;有诗词共选的,如《中国竹诗词选集》(周芳纯等选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等;有录诗词之外的,如《竹君流韵・中国历代咏竹文赋画论》(徐小飞辑,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有专门选对联的,如《咏竹联集粹》(刘星亮等主编,岳麓书社,1994年版),等等。
有各种体裁混选带有“总集”性质的,如《历代咏竹佳作三百篇》(曹毅前等主编,岳麓书社,1999年版),所选包括诗、词、曲、联、铭、赋、赞、记等。《古今咏竹集》(刘学文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版)除体裁宏富外,还古今通选,时间从先秦一直到现当代。《绿竹神气》(彭镇华、江泽慧,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版)规模空前,所选古代诗词文赋多达万首,选文外尚附有“‘个’字探源”、“图文解说”两部分,学术含量较高。
有与其他植物作品合选的,如《松竹梅诗词选读》(徐振维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等是将歌咏“岁寒三友”的作品并选。《历代林木诗选》(吴鹤鸣等编,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等则是将咏竹作品置身于更广阔的植物文学中。这类合编本有利于对比阅读,区分异同,进而丰富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咏竹文学作品的选编,遵循于一定的取舍标准。这不只是反映了编者的学术旨趣和眼光,更重要的是它有资料汇编的性质,可为深入研究奠定文献基础。
二、咏竹文学的宏观研究
咏竹文学是咏物文学的分支。要深入研究它,必须从整体和宏观的层面来把握和观照。在切入口上,应注意从聚点和散点两个视角来拓展。
所谓聚点,就是将眼光聚集到纵向的文学史维度,梳理咏竹文学的发展历程。如《中国竹文化研究》(何明、廖国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认为在竹由符号化到文学化的进程中,经过了滥觞(先秦两汉)、形成(魏晋南北朝)、鼎盛(唐宋)、延续(元代至近现代)四个时期。何宝年在《中国咏竹竹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文教资料》,1999年第5期)中大致同意此分法。赵丽《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竹意象》(洛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则认为,直到南朝“竹开始摆脱其原始的自然属性而逐渐被赋予了文学符号的性质”。王平在《中国竹文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中勾画了竹诗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揭示出其象征性和审美性的内涵。马利文的《唐代咏竹诗研究》(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则更像是咏竹诗中的“断代史”。它对初、盛、中、晚唐咏竹诗审美认识和人格象征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论述,在横向上还就咏竹诗与天师道之关系、唐代《竹枝》等作了较为深刻的探论。
所谓散点,就是截取横断面或者个案来进行观照的方法。如《中国竹文化》(周裕苍,黄河出版社,1992年版)对咏竹诗、斑竹意象、竹与成语、寓言及其他等方面作了知识性介绍。《绿竹神气》的“前言”部分,用散论的方式论及了一些以竹自况的特殊知识群体,对其中的佼佼者嵇康、李白、苏轼、郑燮等作了个案赏析。结合四大文学名著,“前言”对小说中以竹写景、以竹叙情的手法也作了细致的分析。这种个案探讨的方法,似乎更适合具体作家。例如苏轼与竹的关系很密切,赵晓红在《苏轼与竹》(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中指出,苏轼赋予竹高洁、耿直的品性,竹象征着诗人的性格和胸怀。陈守常在《苏轼竹诗考析》(文史博览,2009年第1期)中认为,苏轼竹诗精髓在于颂竹之风雅高洁,批判物欲软骨。
为了将文学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关联起来,寻找理论支点似是迫切任务。对此,何明、廖国强在《中国竹文化研究》中采用文化符号学理论视角来观照,将语言学理论与文学意象结合起来研究,指出根据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可把竹文学符号分为三种类型:“神与竹游”、“情融于竹”和“以情统竹”。竹文学符号能指形式的审美形态可用“秀美淡雅”来概括,其文化土壤正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伦理观念。
与这种借助西方理论的做法相比,何宝年在搭建竹文学与文化联系的平台时,采用的方法就很传统。在《中国咏竹文学的类型特征与文化内涵》(《文教资料》,1999年第6期)中,他论述了咏竹文学的三种文化属性,即自然、社会和艺术属性,并将社会属性细化为八种形态。
通过对咏竹文学的宏观研究,论者钩稽出竹与文学的种种关联,在整体上确立了咏竹文学的独立性,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愿景。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启迪和思维触点。
三、咏竹文学意象研究
学界对竹意象研究一直热力不减,光景常新。前述《中国竹文化研究》中采用的符号学理论,研究之对象实质就是意象符号。无独有偶,王立在专著《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中也专辟一章从文化的向度去研究“竹意象”。
唐诗中竹意象频频现身,这点易引起研究者兴趣。王美诗在《“竹”的意象与唐代诗人性情》(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中从竹表达文人淡逸洒脱的高雅性情,以病竹、苦竹、怪竹等表达诗人沉郁悲凉心境和不屈抗争品格等方面对竹意象进行了审美解读。雷晓在《浅谈唐诗中竹意象的出世与入世》(《科教文汇》,2008年第5期)中则从竹意象与处事态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诗人对事功或超然于其外,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针对具体作家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论文。如梁昌明在《白居易山水田园诗中的“竹”意象》(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中排比了白居易一生种竹的情况,分析了当中蕴含的情感、人格和社会因素。李今珏在《论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中竹意象的独特性》(《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5期)中认为李贺突破了传统竹意象的性格和情愫,显示了生活经历影响下的自我价值追求和艺术意志。彭洁莹在《仇远〈无弦琴谱〉梅竹意象涵蕴剖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中强调,仇远词中的梅竹意象除传统意义外,又潜藏着落寞和忧伤、隐忍与沉郁、苦恼和幽独等情愫。
在大文化视角的俯瞰下,意象原型的研究值得关注。陈璇《潇湘馆中的竹――浅谈〈红楼梦〉潇湘馆的原型意象》(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一文,从分析潇湘馆中竹所蕴含的原型意象入手,探求了黛玉的性格特征,以及与宝玉的爱情,彰显竹在宝黛悲剧中的象征意义。王立、苏敏的《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的神话原型寻秘》(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则从人类学和神话学的角度,分析了竹成为原始植物崇拜代表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竹与龙有类似的神秘内蕴与象征功能,竹与生命意识密不可分,竹与日常人世伦理对应比附,竹与气节和坚贞天然呼应。缘其神话原型的稳定凝重和多样化,才使中国古典文学中竹意象繁盛不衰。
竹意象的研究形式上是一种微观研究,然而竹意象除了文学因素之外,还包含有伦理、人格、神话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这种研究就具有很强的文学――文化色彩。从这个层次上看来,竹意象的研究实为见微知著,本质上反映的还是一种宏观的视野。
四、咏竹文学的拓展研究
咏竹文学中,传统诗词的研究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近年来,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其他体裁,如民歌、小说、戏曲、题记等。民歌中竹枝词流传甚广,很有艺术特色。它因何产生,学界看法争议较多。向柏松在《巴人竹枝词的起源与文化生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中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观点:承屈原九歌传统而来的竹枝词开始其实是祭祀竹王的歌谣,它是西南竹图腾崇拜、竹王崇拜文化背景中的产物。
《红楼梦》总是小说研究的最热点。蓝晓光《从〈红楼梦〉看中国竹文化》(《竹子研究汇刊》,2007年第3期)视角独特,从竹的工艺美术、竹的饮食文化、竹的园林艺术、竹的美学境界四个方面阐述了竹文化的运用,指出《红楼梦》“像是一部中国竹文化的百科全书”。胡艳的《竹:〈边城〉人物的另类阐释》(《名作欣赏》,2009年第7期)则罕见地以现代小说为研究对象,认为,《边城》里的人物性情与传统竹意象内涵极为相似,竹背景意蕴是小说审美特质的有机构成部分。
在戏曲方面,陈菊香的《竹文化与戏曲》(《岱宗学刊》,2008年第3期)中论述了竹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以为“竹子的文化象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为化龙之神;二乃君子之德;三即淑女之爱。”王念选《郑板桥画竹题记理趣初探》(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则另辟蹊径,选取题记作为探讨对象。作者认为,郑板桥的画竹题记饶有理趣,真率、深刻、独特地表达了他的宗法自然、务求创新的美学思想、创作体验、艺术手法。
研究者在诗词之外开疆拓宇,其意义自不待言。惜其开拓不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较之于咏竹诗词的研究还有不小的差距。
关键词:味;味论;内涵
一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系中,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如,谈论饮食文化时,每每将中国誉为“烹饪王国”;而谈论到文学作品之时,又常常将中国喻为“诗的王国”。两个王国,一个是维系人生存需要的必需品,一个是维系人精神需要的必需品;一个平凡,一个高贵,看似泾渭分明。然而“泾水”和“渭水”在中国文化中汇合到了一处,味论就是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
不能否认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孕育、产生和形成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深厚土壤。从中国古代烹饪方法注重宏观把握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哲学思维方法模糊性、体悟性、整体性的特征,从而造就一种内向型的心态。这种心态不大关心外在物质世界的构成形式,对外在世界的把握,往往凭借自己主观的感觉,甚至是了然于心不能了然于口的自我领悟,这就是中国古人的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反过来,这样的思维方式又影响了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传统,既以人为出发点,也以人为终结点。”在儒家看来,人的现实存在就是人的世界与物的世界不断的互动。人把客观对象人化(对自然界而言)或类化(对社会中的他人而言),他自身的自然也开始人化,他的创造性本质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得到确证,其人性和人格都得到升华。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以“味”论乐,一方面强调乐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指出主体需要有品味的能力。因此,儒家十分看重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生命意识。道家的“道”虽惟恍惟惚,但它早已嵌入“人”中,其目的是让人由“内圣”达到“外王”。老子“味无味”的观点,将其中一个“味”作为品味、体味、玩味的动词形式使用,强调了味的主体性、主观性的一面,启示人去追求和体验一种不受任何局限和束缚的、绝对自由的美感,同样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
另一方面沿着伦理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建构起来的中国古代文化,是以“礼”为中心的文化形态。据考证中国古代的礼制是始于饮食的。《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饮食文化的国度,将饮食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从而设置了一系列的饮食规范、仪式、制度。饮食与礼结合起来,从而使饮食不仅具有了文化意味,同时也具有伦理道德的意味。
二
味论的出现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源于味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对“美”字的训释中凝聚着以味为美思想。“美”字在创轫之初的原始意义,只指味道的美,亦即好吃。《说文》:“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后来的徐铉对这条注释又有一个补充:“羊大则美。”这就是说,许慎认为“美”是个会意字,古人觉得羊肉最好吃,尤其是大羊的肉,故将“羊大”二字合而为一来表示味道的甘美。日本著名中国学学者笠原仲二根据许氏的说法得出结论:“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这种古代人们的味的感受性。”以至在美的观念成熟之后,中国人一直未忘记“味”这个产生美的母体,人们说起美听与美视,也往往与美味相提并论。美味与美视、美听的联系,绝不是某个人发挥创造性联想的结果,而是“美”字的原始意义在人们审美观念中的自然留存。
中国人一开始有意识地感受和欣赏艺术,就是与舌头对美味的感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音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先秦人对乐歌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那就是“中和之美”。《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荀子·王制》:“中和者,听之绳也”。所谓“和”,是具有味道上和声音上双重意义的一个词,它既指味道的调和,又指声音的谐调。
要说到文学欣赏,中国人对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有一段漫长的历史,它大体上经历了由口头言辞到一般的文章典籍,最后才到纯粹的文学作品这样一个逐渐收缩的过程。尽管人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而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评价概念,但“味”的评价却像一条线贯穿始终。《左传·昭公十一年》:“币重而言甘,诱我也”。《国语·晋语》:“人有甘言”。所谓“甘言”,亦即今天我们所说的“甜言蜜语”,它虽然是个贬义词,然以“甘”说“言”,亦是味道的角度。《易传·系辞上》有两句流传很广的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其臭如兰。”谓同心之^所说的话,品起来有如兰草之芳香,更是以味来说“言”了。
三
春秋之后,随着书面著述的篇籍典册的增多,人们也就从以味论言转到以味论文。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说文》:“牛马曰刍,犬豕曰豢”。孟子以家畜肉的美味来说圣人经典中的义理对人心的怡悦,这也就是后人所谓“切理餍心”和“脍炙人口”等语之所出。因为圣人的义理对人来说是一种美味,人心对道理的体会如同对美味的品尝。即便不是圣人的经书,而是一般的文章典籍,凡能使人优游涵濡者,人们亦以“味”言之。王充《论衡·别通篇》:“空器在厨,金银涂饰,其中无物益于饥,人不顾也;肴膳甘醢,土釜之盛,入者飨之。古贤文之美善可甘,非徒器中之物也,读观有益,非徒膳食有补也。”他把古人的一切美文都比作“肴膳甘醢”,可视作是对孟子的比喻范围的一种扩大。
魏晋以后,玄学兴起,人们追求形上之理,耽于玄想之趣,在对玄理的捉摸中求得精神的满足。发言议论,亦以耐人寻味为尚,故以“味”论文意、论赏文的风气中就更加普遍。最早以“味”论诗文的是东晋人夏侯湛。他在287年作的《张平子碑》中说:“《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欤!”当时“昧”这个概念中,已经包含着我们现在所说的纯文学性的审美感受在内。不过,因为汉代的经学和魏晋以来的玄学的影响,从“味”字的大量用例来看,它多指义理上的蕴藉而少指情趣上的隽永。
迨至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颇多以“味”论文。表面上看,他的“味”,也是义理与情趣兼而有之,但他却把作品的有味一概看作是调动了文学手段的结果。换言之,在他看来,理论著作之所以也能有味,并不在于其中所阐述的义理本身,而在于作者的表现手法。经典之所以有味,在于其在文体上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义远。”自然、单纯的文学手法,并不是造成作品滋味的全部条件。刘勰大量用“味”表述其美学思想,并赋予“味”多重含义。比如他在《情采》篇中,批评“为情而造闻”的诗文“繁采寡味,味之必厌”,从这两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所强调的、对味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并不是玄学清谈家那样的“理”,而是“情”。而《明诗》篇称赞“张衡怨篇,清典可味”,“味之”、“可味”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感受,也是评价诗文的一项艺术标准,这是“味”的一重含义。在《体性》篇中,将司马相如的骄傲夸诞与扬雄的性情沉静相比较,批评长卿浮侈溢美的文章,而赞扬“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味深”较“可味”意思更进一层。其《宗经》篇则提出根深叶茂、辞约旨丰、事近喻远的诗文“余味日新”,赋予了“味”另一重含义,就是文学艺术应有持久的艺术魅力。除以上所提到的“寡味”、“可味”、“味深”、“余味”外,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还使用“遗味”、“滋味”、“辞味”、“义味”、“风味”等多种概念,用词不同,自然含义各异。虽然刘勰主要还是强调作品的内容,但从刘勰赋予“味”以审美体验、审美魅力、审美情趣、审美风格多种含义,说明“味”所具有内涵的开始扩展,同时反映了齐梁时代人们衡文的角度的改变和文学意识的增强。几乎与刘勰同一时代另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钟嵘的理论则完全集中在“滋味说”,其理论是诗味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在他看来,诗中的义理不仅不能造成“滋味”,而且适使诗歌“寡昧”。钟嵘按照诗中蕴含滋味的深浅,将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即使是一品的诗人的诗歌成就也不尽相同。“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这是钟嵘对“滋味”的内涵最完美的概括。由此可见,钟嵘的“滋味”可分文、质两个层面:文是指有文采,就形式而言。在钟嵘看来,五言诗之“有滋味”,因为这种体裁“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质是指风力,就内容而言。这里的诗歌内容已不是儒家文艺学所理解的“事君事父”的伦理内容,而是被春风秋月、暑雨祈寒和“楚臣去境”、“汉妾辞宫”那样的情景所感荡,或充满凄怨的丰富感情生活的内容。钟嵘提出要“体被文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钟嵘批评“理过其辞”、“平典似道德论”的玄言诗“淡乎寡昧”;“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纳,殆同书钞”的事类体缺乏“自然英旨”;而“巧辨宫商”,使文多拘忌的永明体有伤诗之“真美”。“滋味”这一审美境界,是诗人在生活感受中通过直觉形态的灵感“直寻”获致的。由此可见。钟嵘对“味”的探求比起刘勰更深入文学的本质,更干脆地排斥了义理的内容,使它成了一个单纯而明确的文学审美概念,进一步提升了“味”的内涵。六朝之后,“味”也就成了专门评价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标准。
唐代司空图再一次的将“味”作为诗歌艺术的精髓,但司空图所说的“味”又不同于钟嵘的“滋味”,是一种“味外味”,一种更为内在,更加难以宣言和指称的“味”。他是这样说的:“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中矣……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要知“味外味”需经过三个层次:首先,对某种具体的味的感知,恰如饮食中的酸味、咸味一样;第二层次是对调和各种具体的味而形成的“醇美”之味的体悟,它超越各种味之上;最高一层是在外在生理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到人类诗化深沉的内在精神领域,主体心灵与天地并生,与万物齐一,即品味人生真谛,领悟自然的奥秘,乃至用整个心怀去感受世界,此为味的极致。
“味外味”,前一个味是后一个味的铺垫和基础,它是不可或缺的,但只有后一个味才能真正地深入诗心,接近诗歌主旨。前一个味具体可感,后一个味需要人们高度的想象力,具有虚空、无边无际的特点。具体可感的东西描绘多了,或者太细碎了,给人的感觉太粘滞,那么想象的空间不会大,也就影响到后一个味的体味。司空图论诗主要从味的两个层面论诗,除了具体可感的、容易体会到的味道之外,还有隐藏在这种“味”之后的更深层的味,主要突出后一个味,这完全不同于钟嵘的从文质两个层面论诗。司空图把诗的“味”提高到更深层次,有“意味性”地和主体发生联系。钟嵘虽然也提到了诗化的“味”,但主观灵性这种深层的开挖远未及司空图,他只是从咀嚼回味所感到的诗的味道的香醇来评判诗的质量。司空图的“味外味”吸收了先秦及魏晋的“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命题的哲学滋养,以及前代关于境、象理论的研究成果,使“味”这一审美概念得以更为深入的探讨。
受司空图“味外味”理论的影响,唐宋以后对诗味的追求开始向淡味、真味、余味发展。对淡味推崇的有宋代苏轼“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清代查为仁“诗似澹而弥永”。对淡的追求可以看作是将老子“味无味”思想发扬光大,反对矫情与虚情,人们往往希望在平淡中求得真味,因此真味的价值也得到众多名家的追捧。宋代欧阳修称赞梅饶臣的诗:“梅翁事清切,石齿漱寒濑。作诗三十年,视我犹后辈。文词愚精新,心意虽老大。有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严羽曰:“读《骚》之久,方识真味”;清代王仕祯在与诗友谈诗时也说到“若学陶、韦、柳等诗,则当于平淡中求真味。初看未见,愈久不忘”。李贽把诗味、诗美与“真”联系起来,在《李氏焚书杂说》他明确指出那些单纯讲究偶对、结构、法度的作品不可能产生诗味(美感),他还强调指出:“岂其似真非真,所以人人心者不深耶!”“真味”说可以说是对味论的又一重大发展。而余味更是在淡味、真味的基础上寻求一种对“味”的超越,因而得到更多人的青睐。早在晋代的陆机就在《文赋》中谈到:“缺大羹之遗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宋代余味说与此观点一脉相承,表达了人们对淡而有味的文学理想的向往。姜夔“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朱熹“叔通之诗,不为雕刻纂组之工,而其平易从容不费力处乃有余味”;清代哈斯宝在《(新译红楼梦)回批》说到:“文章必有余味未尽才可谓高妙”。淡味、真味、余味是“味”模糊的文本意义的进一步演绎,虽强调重点不尽相同,实质上都是更为深入的开拓了味的内涵。
除对味的自身内涵的延伸和扩大外,还出现了将味与其它概念范畴相联系。从宋代开始,“意”与“味”开始被连接为一个词来使用,《伊川先生语》云:“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张戒《岁寒堂诗话》云:“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云烟,春无草树,岂复可观?”可见宋人对“意味”一词的理解和使用与现代汉语已没有什么区别。到了清代,联系的概念范畴更为广泛,出现“趣味”、“神味”等与味相关的词组。沈德潜《说诗啐语》曰:“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刘体仁《七颂唐词绎》云:“盖非不欲胜前人,而中实枵然,取给而已,于神味处全未梦见。”沈昌直更为直接说:“乃有一种若隐若现之旨趣,悠然以长,穆然以远,津津焉流连于齿颊间,足以耐人咀嚼,使之历久不得忘者,此则刘彦和所谓‘馀味曲包’者也。味与神相去,实希微之间,故或有以神味并称者。”可以得知,古人已经看到“味”与“意”、“趣”、“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和细微差别,概念的叠和更能扩展原有概念的内涵,彼此之间互释、互补,使“味”的更具有理论张力和弹性,不仅“味”中有“意”、“趣”和“神”,“意”、“趣”和“神”中也别有一番“味”。
第一乐章:教与学的交响
谢美宝刚来中国那阵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说。这位英籍的香港女孩,好长一段时间在课堂上简直像个哑巴。老师讲课、提问时,她能作出的反应只是微笑、点头或摇头。这一下可急坏了付瑶老师,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正是口语呀!
有一天上课,付老师特意走到她的跟前,对她提出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要求:回答问题时,只需要用中文回答“是”或“不是”。
面对付老师和其他同学那充满善意与期待的目光,谢美宝终于说出了“是”和“不是”,一时间,教室里报以热烈的掌声。
自此以后,谢美宝的语言天赋一如打开的山泉,淙淙地流淌开来。她喜欢中国的紫砂壶,她的毕业论文写的也是关于紫砂壶的研究成果,而且答辩时普通话对答如流。她博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交口称赞。
谢美宝深知这一切首先应该归功于中文的启蒙老师付瑶。她准备了一个精美的发夹,一心要送给付老师。可付老师早已不任她的课了,她又不知道付老师现在在哪个班上课,只好利用课前及课后在校园里到处寻找付老师。一个月之后,她才意外地在校园里见到付老师并将那个精美的发夹送给了她……
来语言学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无论什么肤色和国籍,都受到中国老师的真诚爱护和精心培育并茁壮成长着。
河野文明来自日本的冈本株式完社。想当韧,他决意放下手头的工作到语言学院的中文速成班来学习汉语时,就有同事提出过异议:“这么短时间,能学好吗?”然而,河野文明到中国来仅3周时间,就用中文给公司的中国员工写了一封长信,令他的中国同事惊诧不已。公司员工禁不住给语言学院的张老师和郑老师写来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
北京语言学院是国家教委直属的唯一一所培养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学院,每年在校的外籍学生达3500人,中国学生也有1500位。来这里学习的外籍学生共同的目的是学习汉语、了解中国。
1995年6月30日,86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用汉语完成了他们的毕业论文答辩。他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之强,论文涉及内容之广、学术水平之高,使前来采访的记者们连呼“想不到”。
这次论文答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关于中国经济及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的研究明显增多,并且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马来西亚卡马如令的《谈中国物价与人民的生活》、韩国李相锡的《我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的一些思考》、古巴阿尔费雷多的《中国乡镇企业的生命力》及沙特阿拉伯哈利德的《沙特阿拉伯王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贸易前景》等,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而有关中国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的题目也占了很大的比重。俄罗斯姑娘卡佳早在国内学习汉语时就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在语言学院毕业时她论文的题目是《论秦可卿》,导师是红学专家周思源教授。卡佳在完成论文答辩之后说:“语言学院的老师好,教学水平高,又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我的学习进步很快。”和卡佳来自同一国家的安东是一个孔子迷,非常崇拜孔子的“中庸之道”,他的毕业论文是《孔子的“中庸”和阎锡山》,论述得还颇有道理,他和卡佳都以优异的学
习成绩取得了免试在语言学院继续读研究生的资格。
第二乐章:快乐多重奏
一场有12个“国家”介入的关于广告的“战争”爆发了,这是北京语言学院1993年4月举办的一场由各国留学生参加的汉语热门话题辩论会,本次主题:广告评说。
来自孟加拉的赛福尔担任主持人,他迷恋主张兼爱与非攻的墨子,看到双方都已虎视眈眈,便提醒大家:“君子动口,别动手。”
辩论开始,正方的朝鲜学主许正男首先亮出自己的见解:“厂告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没有广告,商品社会和信息社会就无法运转。”
反方的奥地利学生林峰针锋相对:“真正的好东西用不着广告,不好的东西才大声吆喝。”
于是正反双方开始了热烈的目枪舌剑……
语言学院的老顺们深知,学习语言,重要在于语言实践,而辩论往往最能锻炼语言表这能力。所以自1987年以来,学院差不多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辩论会,如“世界和平——人类的理想与现实”、“男女平等和妇女的出路”、“代际冲突的‘得’与‘失’”、“洋货进入的‘利’与‘弊’”、“电视是良师益友还是危险的伙伴”、“话说广告”、“好酒不怕巷子深”和“‘女士优先’的实质是歧视妇女”等等。出场的人员从起初的老外对老外发展到后来的中国学生对老外。有趣的是在“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辩论赛中,思维别致的老外竟然还战胜了中国学主!
除了辩论赛,老师们还组织了汉语节目表演、作文评比、演讲比赛、外出参观等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从而使外国学生无论是汉语水平还是对中国的了解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汉语学院汉语系组织的“外国人看北京”的演讲比赛中,日本学生佐藤女士以舒缓的语气把北京的自由市场着实盛赞了一番,她说“自由市场的菜新鲜,人也新鲜,很有人情味”,她在这里也学会了讨价还价,练习了汉语,增长了见识。韩国学生李景贤小姐则比较了中国家庭和韩国家庭的不同,幽默地认为韩国文化中的男权中心思想虽源于中国,现在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独有偶,日本的大山小姐也流露了对北京妇女的羡慕之情。而韩国小伙子吕远元的一番高论更是令众人开怀大笑:“北京姑娘加上韩国姑娘的温柔是我的理想!”北京的胡同、北京的马路、北京的人、变化中的北京,还有那丰富有趣的饮食文化,都成了留学生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第三乐章 碰撞与交融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从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和核心入手,追溯旅游的历史发展,分析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然后探讨旅游文化的发展内涵和功能;最后以西安成阳旅游一体化(旅游同线)为例,回顾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西成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浸透了旅游客体的客观历史文化和旅游主体的主观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媒介相互作用,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一、中西方文化与旅游
(一)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及核心
1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词是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的。据英国文化史学家威廉斯(RaymmondWilliams)考证,在18世纪之前,culture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人的培养过程”。到了19世纪,culture指“各类艺术的总体”和“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Harris)将其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cttTylor)给文化的定义在西方基本达成共识:“文化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la]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宗教与科学两元。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体现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统一。
2.中国文化。在汉语中,文化的意识至少应当推至东周。孔子的《论语·八情》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词源而言,汉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由此可见,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偏重精神方面,其精神基础是儒家伦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其特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宗教与伦理的结合,讲究的是人文主义。从渊源上讲,中国文化是一种巫史传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法等为补充。
(二)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1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广东的汉奸别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遗址,长安古乐等。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轰展性,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文化是旅游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易于满足,但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西安、洛阳两城市争夺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丝绸之路已成为驰名世界的旅游品牌。
3.文化是旅游的驱动力。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人的重要驱动力。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按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国内旅游的知名品牌。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运用的典型。
4.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据统计,2008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文化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二、旅游文化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直接、间接服务的旅游企业)在旅游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的人文教化与审美功能。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获得美感,而美就蕴藏在旅游文化的客体之中。旅游者通过游览秀丽的自然景色、凭吊历史文物古迹、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品味他乡的饮食文化,提高审美水平。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许多自然景观中包含了伦理道德意义,自然景观的美丑同人的道德情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游览长江三峡的神女峰时,会被神女对待爱情婚姻至死不渝的态度所感动;畅游黄河,除了感受其浊浪滔天的壮阔水势外,更主要的是被黄河的象征意义—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感染和激励,由此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在促进消费和增加外汇收人两方面。旅游文化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旅游媒介中。旅游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服务观念及经营思想等文化素质越优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就越会得到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愉悦必然会强化消费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另外,旅游资源中文化含量与价值的开发,同样会促使旅游消费的增加。外国游客人境旅游,既要进行商品消费,又要求提供劳务服务,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跨国旅游是给国家增加外汇收人的重要途径。
3.旅游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可以增强旅游地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来。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古迹众多,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者登临泰山,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情;漫游故宫,会发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举世无双之惊叹。旅游文化还可以帮助旅游者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偏见和误解,有力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以西安咸阳旅游一体化为例
(一)西咸旅游同线的提出
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年游客接待量占陕西省的90%以上;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陕西北线、西线旅游的重要节点。西安的客源优势和咸阳的资源优势为两市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沈抚同城化”、“广佛同城化”、“京津同城化”和“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提出,2003年元月,西安、咸阳两市旅游局在西安共同签订了“旅游同线”协议,提出了“一接四同”的具体思路(即旅游规划相衔接、旅游市场同开发、旅游产品同体系、旅游环境同整治、旅游服务同网络),标志着西咸旅游一体化的正式启动。
(二)西咸旅游同线取得的成果
六年来,两市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建立两市旅游协商机制,即两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间共同研究、确定一定时期内“旅游同线”工作;实现两市旅游规划对接.邀请对方参与规划的研讨,为编制西咸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如联合赴客源市场进行促销、联合举办了“观《贞观长歌》、游盛唐美景”、“持奥运门票到西、咸半价游”等活动;建立了重大旅游项目协商机制,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建立了两市旅游行业单位联系机制,通过信息互通、培训同搞、市场共作等措施,使两市行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等。
(三)西咸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1.打造西咸旅游统一形象。共同协商确定两市共用的旅游形象、旅游标识、旅游口号等,共同对外宣传,使西安与咸阳成为一个统一的旅游目的地,使西咸旅游成为游客普遍认可的统一体,而不仅仅是两市旅游部门内部的认同。
2.构建两市统一的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由两市共同建立旅游基金,用于西咸同线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的构建。如建立两市同台同号的旅游声讯服务平台、旅游网络咨询平台、在两市广电网络中开设共同的旅游栏目、在两市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整合两市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推出统一的、两市通用的城市旅游卡等等使西咸旅游合作向深层化、具体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3.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唐、秦文化内涵;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解决现存的整体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晨
4.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论文关键词:旅游美学;真实;和谐;创新
旅游美学是伴随着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课程,是旅游专业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在领略和欣赏旅游客体美的同时揭示其审美特征。具体地说,旅游美学是以旅游审美对象(即旅游者的观赏对象)、旅游审美主体(即旅游者)和旅游中的诸多审美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的美学分支,是旅游学与美学交叉的边缘学科。随着各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旅游美学的课程定位也基本确定下来,作为旅游文化范畴系列,面对新的教学形势和“90后”的教学对象,旅游美学课程的具体教学工作也需要反思和改革。
一、依据美学基本原理,传承新的文化内涵
美学的基本原理是对旅游美进行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这里不过多展开,只是强调最为根本的原则——科学真实。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尤其要把握这一原则。真实就是符合客观规律,这是美的基础,不真何以谈美!课堂内容讲授科学真实美,是最基本的教学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是必须遵守的。这一点不能停留满足在简单的传授,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得到,发自内心去体会,最后得以升华。掌握这一原则应该分两步:第一是科学陈述,条理清楚,这是前提和基础;第二是将美感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来体会,这是上层次和升华。面对有形、有色的自然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科学准确陈述其成因和属性,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起点。例如我们在讲述黄山时,首先要清楚地告诉学生黄山的成因。作为花岗岩为主体的风景名山,黄山首先表现出的花岗岩石的特征,岩石的色彩多呈灰黑色、山体坚硬、易脆裂、断裂层面棱角锋利等等,极易风化形成的球状景观成了黄山四绝之怪石的主要成因,所以人们才能直观看到“飞来石”、“猴子观海”、“仙人晒靴”、“梦笔生花”、“八戒石”、“天鹅孵蛋石”等等,山体的球状风化也让游客看到了黄山的“柔美”。作为黄山标志的“飞来石”不仅是黄山的象征,更渗透了人文历史,如它所记录的“红楼梦”,承载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传承了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对人文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的讲述,更要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因为这部分内容广大庞杂,对有些问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把握好主流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对佛教雕塑的讲述和理解,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是要交代清楚的,每个历史阶段对美的标准是有差别的,如西魏的雕塑注重“清秀”,佛像都是突出骨感美,直观感受都是瘦骨嶙峋,渗透出出家人的艰辛与清苦,也表现出佛教誓将凡人救出苦海的决心;唐代则是以圆润、丰满、华丽为特色,看后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平和,使信仰者体会到佛教抚慰人心灵的力量。这些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佛教雕塑所表现出的古人的艺术天赋,更重要是表现了人们的信仰和人生观,由此才会使这些看似冰冷的雕塑,有了生命和灵魂。因此在对知识科学清楚陈述的基础上,传承新的文化内涵,启发学生对美进一步的理解,对美真正的感悟,达到升华,才会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二、追求美的意境,完善和谐之美
旅游美学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旅游者的体验,从直观感受到最终目标,是追求一种意境,完善和谐之美的旅程。广义上讲和谐是指人与自然天地的协调,指万事万物都有自己运行的法则和规律,遵循规律方能够在宇宙的运行中寻求平衡的共生发展关系。狭义讲就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旅游美学课程所追求的目标和意境,是对和谐之美的最好诠释,是更高一层的形式规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样统一。多样统一是客观实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形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质则表现有刚柔、强弱、润燥、轻重;势则有快慢、动静、聚散、抑扬等等,正是这些对立因素的统一在具体事物上,形成了和谐。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美就在于这种多样统一,即和谐。正如布鲁诺所说:“这个物质世界如果是由完全相像的部分构成的就不可能是美的了,因为美表现于各种不同部分的组合中,美就在于整体的多样性。”
和谐所包含的变化、对称、均衡、对比、调和、比例、节奏等因素,会使人感受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既严肃又有亲切,既粗犷又有细腻,既华丽又有纯朴等等。和谐的法则被完美地运用到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之中,旅游美学不仅是要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更是要将其作为人格魅力和内在气质的一种培养和积累。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把所讲述的教学内容达到一种和谐,这种和谐是对知识的尊重。如旅游美学教学内容中对中国古建筑的内容讲解,其处处渗透出和谐因素。作为中国古建筑礼制建筑代表的故宫,从选址、宫内外的陈设到细微处的处理,处处体现出古人“天人合一”、尽善尽美的和谐思想。首先是对“天”和“祖”的认可和尊敬,帝王坚信“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对上天和祖先的祭祀和供奉是不容马虎和轻视的,因此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祭天、祭社稷和祭祖成了国事活动中重要的内容,称为国之大典,合称“三大祭”。所以如今北京故宫东南方位设置的圜丘坛(明清两代皇帝用于祭天)、祈年殿(明清两代皇帝用于祭祀五谷社稷)和左前方的太庙(明清两代皇家祭祖的家庙)成了实物见证。还有中轴对称、皇权至上、阴阳五行等思想的运用,都是多样统一思想的体现和传承,是时代赋予“和谐”文化的内容。
除了教学知识的和谐因素,课堂上还应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具体应该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学生为本;学生尊敬教师,以师为友。教师和学生首先要获取双方在人格上的尊重,再定位于角色的不同。相互在人格上的尊重是和谐的首要前提,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知识内容、与时俱进的授课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学生要尊敬教师,在吸取知识的同时,做一个善于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变被动学习的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氛围,才会有最好的授课效果,对教师和学生来讲,这样的授课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感悟,而是相互学习提高、相互享受知识的过程。
因此,追求旅游美学教学中和谐美的法则,也是在现实教学中自觉地运用形式规律去创造美好事物的一种形式,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还将不断地发展,补充新的内容。
三、确立课程知识体系,推广新的教学方法
这里所谈的课程知识体系,是指旅游美学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旅游美学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在领略和欣赏旅游客体美的同时揭示其审美特征,它还应该是定位于文化范畴,它既具有文化属性特点,又具有其独特性。其表现的文化属性这里不作展开,只是强调其对欣赏旅游客体美和其审美的特征,这个过程是一个由静到动再到感悟升华的过程。所以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就要有别于一般的文化类课程,要有所创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结合传统的教学中所采用的封闭式的单一的授课方法,推出直观式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传统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针对传统的基础学科的教学还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十分必要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否定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性新专业的设立及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和课程内容的改变,这种授课方式无疑受到质疑和严峻的挑战。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旅游美学仅仅依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直观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1.利用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制作授课课件,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其直接推上课堂,必须指出的是课件的制作一定不能只是单纯的电子文档和物像资料的简单应用,而是以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交互性、衔接性和画面的艺术性为准,将传统的文字授课,通过高科技手段,与图片、录像等物像资料结合起来,做到界面清晰,教学内容完整。这也就结束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本讲稿无法向学生解决的旅游美学从接受、再转化到升华的难题,通过生动、优美、立体、清晰、直观的界面,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旅游美学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把听觉、视觉和大脑思维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利用互联网,推出网络授课。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各高校得以推广和实验。有了前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可以作为一种网络教学的一种尝试。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实践教学环节。旅游美学的教学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环节中,可借助于其他课程,将其教学内容贯穿进去。如借助导游业务,可以在实务导游过程中将美的感受涵盖进去并且传授出来,可使导游技能上升为一个新的台阶,也是旅游美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借助饭店管理,可以将饭店经营中的硬件装饰所带来的全新的美的标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借助餐饮文化,可以将中华饮食文化美的理念诠释给学生。这些实践内容,可以使学生从美的抽象中走出来,确实感受到美是实在的。
四、走进“90后”的群体。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现在高校学生已经以“90后”出生的年轻人为主体,新一代的人群有新一代的特点,面对于全新的他们,我们虽然不能盲目地迎合,但是讲究一些方法还是必要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优秀的教师,对他所教授的学生,应该是很了解的。
1.是对于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要有明确的认识,这些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考上大学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基础比较厚重,但个性化知识层面不足,对美的感知偏重于灵感,缺少内在的认同,对于内涵深厚的传统文化中美的标准,基本停留在表面,很难达到认知,何谈融入和升华?况且这些学生在学习中更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和死记硬背式,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谈不上创新式学习。但是也要看到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接受事物快,喜欢表现自我。面对这样的群体,对大学教师既是一个难题,也是挑战,所以尽快让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找出他们的不足,得到他们的认可,一定要走进他们的心里,在生活上做他们的朋友,在传授知识上做他们的良师,在做人上是他们的榜样。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高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09―03
多媒体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校园,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并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教学模式改革的动力来源于物质技术的发展,工业化社会使古代的私塾个别教学模式改变为学校班级课堂教学模式:而信息化社会又将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产生网络学校、虚拟课堂,使教学过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行为的个别化、个性化和自主化成为可能。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发生改变,教学设计理论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而促使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新的教学模式能否有效地建立,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还要取决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环境的建设;教师对多媒体网络技术掌握应用的程度:新的教学设计思想的产生等。本文就多媒体网络技术促进教学质量的优势,及由此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 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特点
1 多媒体化的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手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广泛实践,使教学媒体从单一的板书文字、挂图、幻灯片、纸质教材,发展为计算机化的PowerPoint形式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丰富、色彩生动、形式活泼的演示文稿;帮助学习者自主训练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实验者进行模拟实验操作的实验型多媒体课件;提供教学功能和教学资料的电子书、辞典等。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的优势和特点:
(1)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授课能使用计算机和投影仪,演示相关的课程内容,速度快而清晰,对教师而言节省了大量板书的体力劳动,可以集中精力讲解课程:对学生而言可避免埋头记笔记,因为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他的演示内容,可专心理解讲授内容,也节省了体力。“用锄头挖地省力,还是用拖拉机挖地省力”,是不言而语的。有的教师的电脑演示文稿中仅使用了文字符号,没有图片或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被人嘲笑为“电子黑板”,当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确有不妥,但是“电子黑板”比“粉笔黑板”效率高也是毋庸置疑的。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的手段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为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资源应该包括教师授课语言、板书等人力资源和教材。多媒体课堂的教学资源增加了更多的信息表现形式,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统一获取、统一存储和处理,表现为合成的多媒体信息。例如:文学院的老师在讲解《红楼梦》时,可以生动地演示出“建筑文化”、“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的各类图片和视频,在“建筑文化”中又对中西建筑进行了分类比较,图片非常多,内容很丰富,学生在很短时间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并且记忆深刻。又如:医学院的老师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开发并建立了具有传统与现代相互整合、相依互补的多元化、立体化和网络化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以传统的纸质教材、挂图、模型、标本、解剖操作等经典的教学资源为基础,整合现代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发建立了人体解剖学专业教学网站1个,内含:网络课程3个、文字60余万字、图片8000余张、动画75段、视频256段、媒体数据总容量达30 G13的集传统与现代资源于一体的“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形成了教学媒体丰富、数据容量很大的教学资源,是传统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3)多媒体教学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传统课堂教学中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来解释和表达的内容,可以很容易地在多媒体课堂中通过动画的演示,逐层地、三维地剖析和展示,使学生更易理解。例如:《分子生物学》课程用3D动画、flas来解答分子生物学中抽象难懂的机理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的理解书本的知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如:《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中用教学动画生动地表现了不同细菌运动的方式,还用显微镜下的藻类运动视频画面作为课堂教学资源。
2 网络化的教学
网络化教学是指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活动。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飞跃发展,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并且通过中国教育科研网与国际互连网相连,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程、课程与课程、校区与校区、学校与学校、中国大学与国外大学等等,数不清的学习资源中心、电子图书馆、各类学习网站与学生和老师都形成超时空的连接。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教育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可分为:校园内的网络化教学、校园外的远程教学。
(1)网络化教学有效地加强了师生的交流
通过网络建立网上教学学习平台、网络课程中的论坛、BBS、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都可以加强师生在课堂外的沟通。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师生比普遍较高,教师对本科学生课堂后的个别辅导和交流相对较少;另外,由于很多高校都设立了分校区,教师授课后即离开校区,学生和老师很难在课后见面;以后,随着高校住房体制改革,很多教师的住家也会在校园外。这些情况都会给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带来障碍,而网络化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对于非全日制在校学生而言,网络化教学产生的社会效益更大。网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海外的公开大学都依托于网络化的远程教学。
(2)网络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网上参考资源,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十五”期间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推动下,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学习网站、资源中心、数据中心、电子刊物、电子图书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宽扩大,高速非线性技术的链接,为广大网上寻找学习资源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十年前出现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路通、车少、货少”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3)网络化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很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都可以上网,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能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还可以使用网络技术来链接相关的网站,提取学校资源中心的资料、相关网站的信息以及电子图书馆的参考资料。网络资源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很大的扩展,对综合性大学的各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借鉴和渗透意义深远,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
二 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
1 课堂演示为主的“讲授型教学模式”
“讲授型教学模式”的课程是全部授课学时都在课堂中进行,但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使用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后辅导,教学方法与手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思想也有相应的改变,从教师为主导地位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即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现在我国高校绝大部分在校学生的理论课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因为,一方面是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学生和老师面对面的沟通很难轻易被取代: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还在起步阶段,多媒体网络技术只被用于辅助教学的手段,就在这个阶段中,也有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用好这一现代技术手段,发挥其优势,进行新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 课堂讲授与网上自学相结合的“讲授一自学型教学模式”
“讲授―自学型教学模式”的课程有50―70%的授课学时采用课堂教学,其余学时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上自学。2003年教育部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工作,在180所高校中试点,开展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与网上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的高校采取三分之一学时课堂讲授、三分之一学时小组练习、三分之一学时网上自学与课堂教材(读写译)相配合的多媒体网络版的英语教材(视听说)。
多媒体网络教学强化了语言环境,可以使用真实的英语环境和人物对话的视频资源,这是传统教学中不能提供的: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试点学校有以下的共识:大部分学生拥护大学英语改革,体会到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很新颖的,可以进行互动和交流的环境,对听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则认为这种改革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板书、改作业等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钻研教材和教学法,并且提高了教学效率,缓解了外语教师编制不足,长期超负荷运转的问题。
3 网上学习为主的“网络学习型教学模式”
“网络学习型教学模式”是大部分或全部课时都在网上学习、网上辅导、网上考试的课程。一般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用于非全目制学生,如:网络学院、远程教学等,而较少用于校园内的全日制学生。校园网上的网络课程只是起到了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课堂教学学时不会因此减少。其中也有很多网络课程制作得非常好,已经形成一门完整的立体化自学教材。当然,在有的学校,也有个别网络课程用于校园内的全日制学生,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门课程以课程网站为学习平台,信息技术在该教学平台中突破了以往辅助教学的角色,而是开展了一种全新的网络化教学模式,师生近80%的教学活动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的。
三 推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的建议
教育部在2007年初与财政部联合发文决定实施“质量工程”,目的是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做好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工作。质量工程中的六大举措、七大系统、九大目标、十组数字中有很多项目都与教育信息技术有关,例如: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大学英语与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网络教育资源管理和质量监管系统,精品课程共享系统,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系统,终身学习服务系统。并实现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广泛应用,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程、图书、实验设备等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初步实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互动,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用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教学,4年后使60%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解决英语听说问题;初步建立用于网络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通普通本科教育和网络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等。
对在“质量工程”的推动下做好信息技术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网络和多媒体环境的硬件建设
稳定高效的校园网络和高清晰度的多媒体教室是实施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校园网络的主干带宽、校区间互连带宽、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带宽及其它公共互联网带宽应该满足校园网用户的需要;并要保证足够的带宽连接到教室、实验室、教师和学生宿舍;要建立一个符合标准的中心机房和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如:用户上网管理办法、信息上网管理办法、网络运行监控系统、网络防火墙、网络防病毒系统、数据容灾备份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信息过滤及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要联网、投影清晰、并配音响设备,保证多媒体课件的播放效果。
2 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和学习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分为校园内教学资源、国内教学资源和国际教学资源,这种区分是根据网络管理模式而定。一般高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网,校园内教学资源还可以分为自制资源和引进资源,电子图书馆里的资源大多数为引进资源,教学资源库、教学网站、网络课程等大多数为自制资源。学校既要引进大量高质量的国内外优质资源,也要鼓励学科教师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当然在校园网外还有其他高校、图书馆及各类学习网站,都是很好的网上教学资源,但是获取这些资源要受到网络出口带宽的影响,尤其是对国际教学资源的获取影响较大,带宽高,网速快,获取资源就方便。有很多教学网站需要注册或收取一些费用,对教学应用也有很多的障碍。高校应立足于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中心,才能方便校内师生的使用,也有利于网络带宽资源的合理配置。
网络学习平台是教师的虚拟课堂和师生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上,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主页,上载教学内容,开辟讨论区,通知,布置作业,个别辅导,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等。网络学习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课外学习园地。
3 加强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
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的开展。学习新的技能已经是新时期高校教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涉及到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要视教师培训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工作的一部分。对教师的培训要注意课程设置应分为不同的模块:教育技术理论课程模块、教育技术普及应用课程模块、教育技术专项应用课程模块。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修不同的模块,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还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课堂边教学边实践方式、网络课程学习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