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1: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素质教育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几年已达到30%,由此看出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因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打架、自杀、他杀等犯罪事件不断出现。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一)诸多矛盾排解不开。今天的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远离社会,缺乏自立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人的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一旦在某些方面触及个人利益,往往表现出不满情绪,甚至难以忍受。例如,招生并轨收费增加给学生带来一定经济压力;取消毕业分配制,学生担心自己的前程会被一些不公平现象毁掉等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还有,学生在心理不成熟与生理成熟之间的矛盾,情绪不稳定,自制力不强等也会造成心理障碍。大学生谈恋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因失恋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障碍是很多的。因此有许多人都提出:“大学生性道德应该补课,他们不知道与异性接触到什么程度合适,有时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

(二)心理压力大。一些大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单独面对问题的时候,思想压力大,一筹莫展。几年来,有许多优秀的学生考入名牌大学,只因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感觉生活茫然而辍学或跳楼。去年,清华大学一名学生跳楼自杀,原因只是对于高中时代的名列前茅到现在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班级后几名难以忍受。

(三)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就大城市而言,前几年,大专学历可以进来,现在,研究生可以进来,本科学历就很难了。一些热门专业办班过多导致人员过剩,加之全国大多机关、企业机构调整,本身存在一批下岗职工,无疑给就业造成更大困难。另外,学生就业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导致“公章不如老乡”等现象,给大学生就业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

(四)身体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一些家庭贫困而身患疾病的学生,因无钱治病而对疾病失去信心。觉得前途没有希望,又给家里增加负担,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办法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素质教育自然而然地提到日程上来,而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又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支点。我想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即“全员参与、全面教育、全程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为大学生就业建立起一种真企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给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之学有所用。

(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低劣的教师是很难带出高素质的学生的。其次,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文理科都应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启发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向实用型人才转化。最终培养出真正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经常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定期做心理检查。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跟踪调查,配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排解心中的疑惑,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和竞技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同时,通过活动也使学生培养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培养人塑造人,和谐的环境使人身心放松,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家长孩子之间的互相沟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2篇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同时,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当代社会瞬息万变,大学生要应对现实以及未来的挑战,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需要心理的健康与成熟,有心理健康奠基,人们就能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接纳和管理自己,就能够努力认识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保持适应,就能够积极地应对危机并增强能力与勇气,就能够做出成熟的、负责任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就能够有愿望通过探索去追寻积极的人生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定的未来就业带来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对于自身经济贫困等状况的不正确的看法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让大学生处于迷茫困惑中成为主要压力源,其中,学业困难、经济贫困、心理困扰尤为突出。

2.大学生承载着过高的期望

期望一是来自于学生家庭,家庭的过高期望和进人大学之后的现实常常会有强烈反差;二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的高要求和现实中优秀人才需求的紧迫性,使得原本满怀壮志的学子在面对社会的完满期望前感觉压抑;三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成才、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大学生活现实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会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3.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

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生的过度承载与心理素质形成强烈反差,极易在熟悉的生活发生改变、心理需求受挫、遭遇生活变故等情形之下产生心理问题。

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1.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中,详细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工作落到实处;通过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2.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撑。

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高校学生辅导员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学生辅导员应该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并在上岗之前接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专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与学生沟通、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认知和行为状态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方法。

3.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心理健康教育只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转贴于

三、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式初探

1.实施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虽有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但这种约束的作用是有限的,学校管理必须将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转变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动机,进而形成有利于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目标的教师个体心理行为。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能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要促使教师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各种个体心理行为就能和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和潜一致,也就形成了教师个体心理行为的教育管理。

2.制定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生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本身带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性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时,要遵循学校组织下学生个体心理行为的规律,不要以破坏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寻求维持、就范、整齐、划一的状态。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学生心理的个体差异。总之,学校的各种学生管理制度要服从于学生心理成长的生态环境,将显性的制度约束转变为隐性的学生心理行为。

3.整体规划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指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各种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包括由学生自己主导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这类活动的管理,须有整体规划,指定专人负责,在遵守心理教育的有关原则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参加。

4、科学布局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

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是指校园内写有心理教育格言的各类标语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和黑板报以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校内刊物等。这是一种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特殊的感召作用,使其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和学生的心理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相互生辉。

第3篇

对象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最为根本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着自我觉知的人,因而研究对象并不是被动的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建构心理世界的过程中,文化环境提供了意义资源。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也应该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必须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征,确定适合的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

2.2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

根据前述有关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心理具有文化的属性,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大学校园中,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更为显著。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发掘校园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物质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依据有关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为我们提供直接而真实的感觉刺激,即环境信息。”2个体在通过所有感官获取环境信息的同时,其心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同环境对人心理的造成不同影响的描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在“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环.境里,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但是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邻游泳;……”的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心旷神怡,宠辱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物,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6,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19%:164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质环境的光彩、颜色、声音、温度、形状、构造等等,或多或少都会对处于其中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以色彩为例,红色使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容易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黄色使人感到温暖、轻快、镇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蓝色使人感觉恬静、柔和、凉爽,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绿色寓意生命、希望,象征和平、自然,给人清新的感受,能调节神经系统,活跃思维,消除紧张情绪。白色清纯、素雅,让人感觉安全,利于静心休养,镇定烦燥情绪。整体而言,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愉悦,并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丰富审美表象,促其审美情趣的高尚化,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相反,昏暗、脏乱的教室则会让学生感到烦躁、甚至厌恶。

2、群体心理作用

群体是指“一群人有共同目的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们结成的各种群体,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处于各种因素不断互相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因此,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群体的行为通过协作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会超过各个人单独活动的力量总和。这是因为群体具备将个体力量聚合成新的力量的功能,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这表现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等。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上述影响具体的表现为大学生群体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心理需要,产生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和塑造功能。任何群体成员都有许多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学习可以得到满足,而有些需要则必须通过群体来满足,例如,安全需要、自尊需要、交往需要、归属需要、社会化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等。一个学生当他属于某一群体时,会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产生一种归属感,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体利益和荣誉的情境中给人产生更为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群体具有认同功能,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对成员有吸引力,而个体也往往自愿接受这一群体的影响并与其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倾向;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和具体业绩等若符合群体的要求,便会得到群体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又会强化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业绩,增强自唁心,推动个体前进。大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还有塑造功能,按照规定要求评价各成员的言行和成绩,规范各成员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可以通过群体实现个人力量所不能胜任的事情,可以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相互关心照顾,解除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以达到健康心理。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于他所属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他所属群体的巨大影响。这说明群体价值趋向、群体心理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多么的重要。群体心理的形成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群体内部变化引起群体局部或整体变化外,外力作用对群体心理亦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而校园文化恰恰是这样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力,它能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大环境,通过影响、引导大学生群体,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 3、环境因素对创造性行为的影响

创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且是较高层次的一个方面。从创造性来分析,人类创造性的生态学理论研究者哈弗林顿通过多阶段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平行的生态系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前者指的是个体的认知技能、人格特质等,后者指的是对创造性具有影响的环境性因素,如关于智力的、审美的社会标准,合作与竞争的形式,信息与训练的获得等。当然,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是生态资源,即环境性因素。哈弗林顿认为生态资源对创造性加工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匹配,创造加工对创造活动的个体与环境提出很多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创造性就不可能产生。生态资源主要是通过促进人格资源的表达而发生影响,如果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具有勇气,而生态资源具有鼓励勇气的特征,人格资源的要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就更高。哈弗林顿认为创造活动一般受到心理社会的利益追求的激发,有必要进一步去构建这种动机关系。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创造性加工活动,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是两个平行的生态系,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生态资源即环境因素蕴含与创造性活动要求匹配的资源,促进个体产生动机,利用个体资源,实现创造性活动。心理健康与成长对环境提出要求,环境的好坏,将影响学生适应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和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2.2.2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功能体现

1、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主要是通过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首先,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校园主体有意无意间受到感染和影响。鸟语花香、浓荫蔽日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整洁的教室、明亮的光线,会使人心情恬静、舒畅;年代久远的建筑、前辈大师的塑像,让人心生敬畏与自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校址的选择,他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认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基于这种看法,他提出了选址建校的五项目标:“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千百年以来之文明,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要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

其次,人性化的制度管理,可以让被教育、被管理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影响他们在将来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做法。在对校园主体特别是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单纯的批评教育、生硬的管理者姿态相比,激励、引导等方式、亲切的朋友的角度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在平心静气中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并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接受对方的教育或管理。并且这种人性化制度管理方式还会影响被管理者的处事态度,使他们在以后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方式。

再次,校园精神环境对大学生的陶冶作用更为明显。校园精神以大学精神、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给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学风踏实严谨,就容易形成刻苦好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品格;人际关系融洽,就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人的快乐。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情绪,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校园文化所建立起的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影响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所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尽管大学生的主要生活限于校园以内,但校园的开放性、网络的盛行、学生自主性的增强等因素的存在,使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有增无减。对于来自国内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潮澎无不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反思,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而校园文化便成为社会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的缓冲带,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对社会文化中的各种观念、思潮进行正确的评价、鉴别、取舍,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最终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看,每一所高校在追求发展的既定目标之外,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有的严谨务实,有的自由活泼。不同的文化气质和行为方式在有形无形中也会影响、引导学生个体形成相近的文化气质。例如,“各高校围绕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各自的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创业活动,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对每一个学校成员都是一种鼓励,一种爱校、建校的动力,对新进校的学生、老师更是一种召唤,一种要求,一种期望,使他们很快地接受高校文化的引导,认同高校文化中包含的团体意识和价值理念等。”’ 3、塑造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塑造功能体现在能力塑造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一方面,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成才、开展社会交际、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等各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所创设的优美的物质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精神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使他们能在轻松偷快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地塑造健康的人格。

4、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凝聚功能,体现为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心力,一种团结一致的合力作用。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上。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主导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与具体形态,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的区别主要就是校园精神的差别。居于校园精神文化最深层的是校园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会使生存于同一所学校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进而升华为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把大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生动地以“交大人”、“清华人”自居。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使身居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师长的爱护和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大家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学生尊敬师长,老师爱护学生。而在他们将来走出校园后,又会以曾经身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会为维护母校的声誉、为母校争光而努力奋斗!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得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校友都自愿地、积极地团结起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

2.2.3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1、影响方式的潜隐性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机制,既包括了能动的理性因素,同时又包含着被动的感性知觉因素,并以非理性的因素为主。校园文化往往具有规范性,但具体的规范与管理方式更多的是潜在的,不具有强制性。这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将具体的教育目的隐含于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育者的教及自己的学都没有明确的意识,而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育者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从而能够绕开意识的障碍,避免了学生对说教式教育的反感和抵触,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同时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2、影响范围的全面性

不同于某种制度的制定或者某一模式的选择,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伴随着某一所高校的建成而逐渐萌芽、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以外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存、无时不在。它不仅涵盖了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整个校园景观,也涵盖了教室、宿舍、食堂的特殊的文化氛围;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涵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历史传承的校园精神,也涵盖了新形势下学校制度文化的创新……校园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与生活、学习于其中的大学生的密切关系,任何一个在校生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校园文化发生着联系,受其影响;同时这种广泛性也使得校园文化的影响波及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休闲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式影响,也要求教育者们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更加全面、精心的控制和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影响因素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教育行业中最为重要一项教育内容,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侧目。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对所有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统计的问卷调查后发现[1],75%的毕业生认为找到合适的工作非常难,90%的毕业生表示毕业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计算机网络、同声传译、水利专业、能源交通专业等几个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压力不大。在被问及是什么因素影响到自己毕业找工作这件事的时候,7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心理因素。结合目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众多事物以及行业的转变,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对于人的心理产生各类的影响。所以对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研究非常有价值[2]。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分析

(一)社会类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来到了关键的转型时期,转型时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而且社会发展会出现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竞争压力非常大,这会使得大学生出现很大的心理波动,尤其是在寻找工作的时期。那时候众多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还没有接触过社会的事物,对于社会的套路和发展情况的认识,还都停留在表面和书本的认识上,突然去接触社会就变得非常的迷茫,甚至理想会被打得粉碎,而失去了信心。这都非常不利于就业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孤岛的出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于社会的看法,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会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时期心理出现很大的波动,没有太多阅历的年轻人会出现很多消极的看法,甚至仇恨和厌恶社会,造成心理障碍。这都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时期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现在的社会媒体非常乐于捕捉奇闻异事,以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收视率,所以很多报道存在着大量抹黑事实的情况,这也不利于大学生看到一个真实的社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进而对于其就业阶段产生影响。

(二)学校类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四年的时间都在高等院校中度过,学校对于其的影响至关重要。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个人心理的发展与毕业以及个人的就业。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积极的正向影响,不良的学校学习环境则会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消极的负面影响。人际交往的障碍也是重要的学校类影响因素,因为出身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自卑以及自负心里普遍存在,导致学生间的正常交流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会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就业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家庭类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

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和培养的第一站,对于大学生青年成长时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家上学的那个阶段,学生们都处在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的快速发育阶段,心理和生理的迅速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以后的走向和做事的方法、态度以及观念,所以家庭类因素会对大学生产生长期而又难以摆脱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除了众多的外在因素,相貌、体重、身高等各种内在因素也会触发学生的不良情绪,假以时日也会成为影响性格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其众多事件的发展,比如毕业以及就业等。

三、讨论与建议

(一)完善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就业课程体系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就业课程的设置正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出现的。但在很多的高等院校实际课程讲授过程中,这两门课都完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相关的负责人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安排相关的课程,完善相关课设体系的设计和开设工作,利用课程的讲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就业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除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就业能力,优化就业环境也非常重要,好的就业环境将会提升大学生相关的选择,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该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于就业市场的管理力度,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以解决,净化就业市场的风气,让就业工作在阳光下开展;相关的机构应答加大对于自身就业市场的整改处理力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环境。

(三)建立合理的就业评估机制

在对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就业能力进行评定和测试的时候,好的就业评估机制将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所以相关的机构和政府应当着手开展就业评估机制的建立工作,有理有据的进行就业评估,奖励优秀单位,乘法违规个人,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平稳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高等教育是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自我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之后,国内很多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推出“以生为本”办学理念。从本源上来看,“以生为本”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延伸,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具体表现,也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生为本”基本内涵就是要把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放在教育的首位,从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根本教育目的。大学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从另一层含义来看就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的机构,一个学校的办学效果最根本的体现方式就是学生质量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状况,所以我们不能单独的去看某几个或者某部分学生的成长,“以生为本”更多关心的是整体发展、未来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起”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是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各种问题的指导方针,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成长变化,关爱学生情绪波动,处理学生生活问题等等,都是“以生为本”理念的主要内容。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心理健康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实践活动,更是一种持续、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实践性,阶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通过开展心理训练、心理知识讲座、情景角色扮演、心理课程教学、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咨询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心理成长与潜能开发,健全人格,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增强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国范围内各大高等院校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负面影响因素逐渐增多且有向大学校园蔓延趋势的前提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说遇见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要求,又是学生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摒弃享乐主义、自我主义、攀比心理等,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所应该做的事情。高等教育不只是要传授学生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高尚情怀和正确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从表面上看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教育而言,两者需要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当代大学生教育工作中。

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虽然多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从整体上看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还比较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效果,但在很多细节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3.1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普遍都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一项辅工作,大多数都流于形式,片面的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各种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门生存或者说就业技能。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或者常识,更多的应该是由家庭进行教育,由家长进行监督和批评。很多情况下都是“不出问题时,高高挂起;一出问题,就召开会议紧急研究”。殊不知,一个人生活习惯一旦养成,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上几次课,听几次讲座就能够形成转变,就能够重新树立三观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度的心理健康意识是需要在平时生活中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来的。

3.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主要内容设计教育什么,怎么教育等多项内容,我们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首先要明确一点是我们想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到哪些东西,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以往有些高校主要是以心理健康基础课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起到好的效果。现阶段我们必须要将其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相结合,从把握学生心理变化的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学生所需、学生所求,来逐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还不够具体,导向性不够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演化成了心理健康讲座。而且在教育教学形式上依然采取传统灌输式方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枯燥无味,无法有效调动大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3.3大学“以生为本”教育氛围不够浓厚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形成非常重要,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校园环境是关键。高校“以生为本”教育氛围营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是否能够获得期望的效果。但是这种环境的营造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它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参与。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塑造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干扰。

3.3.1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尊师重教”、“师道尊严”,受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就被定制为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高校在管理工作上并未足够重视“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其指导思想就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制约,类似于学生应该享有的权益基本没有过多关注。从现阶段发生在高校内的一系列不和谐事件来看,学校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反而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实质上这就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学校在学生教育教学模式上出现严重错误,就像是弹簧,压力越大其反弹力也就越大。

3.3.2全员育人工作体系不够完善“以生为本”是教育过程中的一条方向清晰、目标明确的发展主线,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实践主体、发展主体,需要一套科学、规范、合理、人性化的全员育人工作体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而从现阶段的高校育人模式来看,存在着教职工全员育人意识不强,教学和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类岗位工作育人功能统筹协调不够的问题,没有形成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即教学岗位教师的“教”和非教学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相脱离,没有将全员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的全员育人工作需要有规范、科学的制度来保障,更需要从组织管理、人力财务方面来提供保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

3.3.3师德建设有待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每一位教师达到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孟子说:“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孟子·尽心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影响着学生。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高校教师受到了越来越多不良思想的影响,一部分高校教师在价值取向上有偏失,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得失,没有将“学生至上,甘为人梯”的服务意识提到一定高度。在依然主要以科研成果、学历学位、论文数量和所刊登期刊的等级等硬性指标来考核教师绩效的情况下,许多高校教师也无形中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只管单纯的教书、不管育人,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学生身上,更不用说以学生为本,尊重和信任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3.3.4施教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有机统一体,它需要很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够起到实际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塑造对于大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目前我国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很多学校并不太重视该方面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4“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1构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氛围

4.1.1组建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学生身心健康是关乎到其个人未来发展,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高校应该积极组建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号召学工系统每一个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为学生在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程,从根本上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必要帮助。心理辅导队伍的构建一定要注意有针对性,毕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具体必修和选修课程要根据每一个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该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设置,能够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倾诉方式。学校要注重对校园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的培训,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心理辅导专家讲授心理辅导技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队伍整体心理教育水平。

4.1.2全面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大力开展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通过报纸、校园心理健康网站、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校师生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直接“面对面”的形式来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辅导,逐步形成校园内互帮互助的环境。其次是多组织专题讲座,全方位、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心理需求服务。校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不定期的针对学校中某个阶段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统计,积极捕捉学生心理变化,了解他们当前最关心和最矛盾的具体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性的组织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讲座。再次是指导组织并鼓励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学校要指导组织并鼓励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掌握更多学生心理变化动向第一手资料。“以生为本”并不是说要对学生所有事物均进行管理,学校要在尊重其个性的前提下去充分调动学生认识和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积极性,通过外部作用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2切实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理念理念是教育的关键,理念决定着教育最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工作的基本素质之一,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任务之一。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学校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

4.2.1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观念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倡导正确看待生活中所遇见的问题,从学生时代开始在其心理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证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一名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公民。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明确并适时更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培养大学生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任何一种教育方式其最高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全面提升个人整体素质。

4.2.2注重大学生梦想教育梦想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本质的灵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极大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学校应该重点关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该课程主要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并没有起到意识引导方面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人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态度,使其对自身所生活的环境这一客观存在具备一定的心理接受程度。所以,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对大学生梦想的培养和引导,逐步的让学生形成切合实际且有价值的梦想作为最高教学目标。

4.3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4.3.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实际教育教学过程来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教材也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学教材必须要与时俱进,能够集中体现当前大学生心理特征。现阶段很多高校所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依据,该教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进行内容上的改进。虽然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国家发展形势保持同步,但是不同社会背景下对国家当前实际情况的解读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不论是在心理素质还是思维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社会上存在的负面因素也与以往不同,所以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增加更多的时代特点,增加一些趣味性和案例,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需要。

4.3.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同属于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两者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渗透。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是其做人做事的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但受其主观意识决定;而心理素质是每一个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前都必须要注重培养的。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与德育教育的结合。这是因为从很多实际例子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

4.4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性格成长的重要指导者和引路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对于大学生素质成长比家长更为关键。所以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影响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现阶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基本都是由思政教育专业教师组成,在心理健康理论基础上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学校应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行更为全面更为专业的心理健康理论基础培训,不断提高该队伍整体教育教学素质。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才能够得到根本保证。二是专业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主动发挥育人作用,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用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吸引学生、感召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三是各级各类管理和后勤人员要承担起育人职责,以人性化的管理与较高的服务标准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优良的环境和条件;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朋友,要善于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尊重、信任、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使学生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和指导;要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条件和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学生能在学校体会到“家”的感觉。

4.5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心理主动性人性关怀应该是“以生为本”教育管理理念中的重要之义,高校应当调整姿态,充分正视、充分研究、正确引导和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学生的特点出来,在宿舍管理、校园管理、社团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以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对现代的大学生来说,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竞争拼搏是时代给他们的新要求,教育的环境都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学生因学校社团活力不足、勤工俭学岗位不够、学校与社会脱节、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产生的诸多不满情绪,学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调整心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妥善解决问题。同时,学校应跳出“管”的模式,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平台,鼓励学生建立自主管理的社团,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参与、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激发潜能,提升心理素质。

5结语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显著提高。各高校纷纷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心理素质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从教学内容上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自己和社会的需要。

(二)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有机结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动的引导地学生对自我行为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1]。

(三)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潜能。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绝大多数高校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选修课,采用大班化的授课方式,开设时间短。课程内容分散,缺乏对课程的整体规划,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化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混为一谈。同时,大学虽设有心理咨询室,很多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羞于咨询,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化。经调查证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多数为兼职人员,他们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了解、心理学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心理咨询的方法和原则也达不到能力要求。

第四,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式缺乏多元化也比较简单,主要采用试卷答题、论文撰写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效也没有准确的评价态度,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社会关注。调查显示,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忽视问题,其次目前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建设不够完善。同时,目前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的也消极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

(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诉求,在不同阶段开展多形式的专题讲座、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活动等。也可以通过校园报刊、校园广播或学生社团等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或在学生中择优培训出心理咨询师,深入学生其中,向同学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了解学生的现状,诊治或防治学生心理隐患,从而形成校-院-班的心理督导模式[2]。

(二)设置系列化的教育课程

首先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选修课”模式,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心理变化较大,应该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比如针对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展开疏导,大二学生学习压力问题以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大学教育的过程,阶段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应注重实效性,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各学科教学目标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扩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

高校要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并联合兼职人员、学生代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鼓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让辅导员深入解学生的现状,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对症下药;在班级中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织讲座,开展辩论赛,深入探讨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心理问题。

(四)改革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唐超与王椿阳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挫折压力应对、人格心理等方面。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多采用访谈、问卷调查、表演情景剧、心理知识竞赛、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来进行,通过不同的活动了解学生心理,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考察,有效地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所以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环节,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有效干预,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首先是父母不能只是在物质上去关爱子女,更要做好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子女沟通。其次学校应加强校园校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学术活动,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最后,要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杜绝不良风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工作。全面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问题,有助于全方位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有助于我们有目标的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实现规范化、成熟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正逐步在理论和实践中重视和发展和谐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新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和谙心理教育尚为一个较新的教育领城,高校还尚未形成科学的教育体制。在学习、借鉴他人关于和谐校园内洒和特征跳点基地上,笔者经过观察、忍考和提炼,认为和谐校因与和谐心理教育应该是以和谐校因为载体,将心理教育要素立足于和谐理念的前提下配合得适当与匀称;与此同时,笔者还在丈中力图探讨大学生心理的和谐教育观。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来看,不论是量的绝对性还是质的相对性,主流都是健康的、积极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顺利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各项心理能力,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比例不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分配,社会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高等学校招生、收费、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均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据天津大学高希庚于1999年的资料统计结果(1997年和1998年,天津市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评检测),1997级24,83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1998级大学生中这一比例上升到28,75%。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警钟长呜

2004年3月发生在云南的大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震惊全国,仅仅2个月后的2}r年5月,在江西南昌又发生了一起类似马加爵、性质恶劣的大学生薛荣华杀人事件,两次血的教训再次敲响了加强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上述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例警示我们,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这不仅与我们的教育宗旨不相适应.长此以往也将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从思想高度重视这项社会系统工程的长期性、严肃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三)神经症、精神疾患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北京市对16所高校休学、退学学生情况调查统计说明,精神疾病问题在诸种休学原因中排第一位,比例为39.7%,而在退学原因中更高达国家和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是十分不易的,从神经症、精神疾患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上,足以暴露出我国教育系统以及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的薄弱之处。

二.和谐校园的要义

1.和谐校园的内洒

张桂宁认为和谐的大学校园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文明高雅、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

山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的李斌义认为: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育人的整体效应。

以上观点分别代表了部分大学校园人对“和谐校园”的理解,体现了和谐的本意。

2.基于和谙校团的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

校园充满浓厚的团队合作氛围。团队精神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看得见、感知得到的精神气息。这种精神和情绪具有相互传递、交互感染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良性情绪场。让学生在文化与教化之间相互交融,在课堂和熏染之中互为体会,在意识和意志的转化中升华。以文化和精神促知识,用质疑促成熟,由理论到伦理,由继承到创新,进而提升人的境界和品质,陶冶人的性格和灵魂。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学有所长,生理与心理和谐发展,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会与人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厌学、逃学罕见,自杀、离家出走、暴力事件少有。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同学关系友爱、诚信、互助;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和合力。

和谐的人气、人力是构建和谐校园最关键的要素。因为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人。理应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主力军。而且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成部分,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会对人的行动及效果有重大影响。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奉献梢神,百折不饶的坚强意志,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等良性心理状态正是和谐校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和谐校园的表象情绪特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大学校园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心理上的和谐,和谐校园是以人为本的校园,因此就不能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是个体的美好追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心理和谐其实不单纯是个体原因,隐匿在背后的社会心理问题以及单位的发展的和谐程度才是其关键因素。高校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我们无法拒绝时代的进步,只有适应和趋利避害才是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重视人的心理和谐。

大学生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内容。也是过程。更是追求的目的和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和谐是一种价值判断,更是一种心理感受。从心理和谐的角度看大学和谐可体现为:

和谐校园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

和谐校园的内涵是人心和善、相处和睦、上下和顺、内外和平;

和谐校园的基础是相互包容、、共生共存;和谐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校园和美。

四、如何提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和谐校园

1.重视大学生和请心理教育,展务和谐校园建设

心理健康与和谐有着本质的一致性,心理健康离不开心理和谐.心理和谐必然强调心理健康,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标志,重视心理健康又可以促进心理和谐。愈识到这点并付诸相应的努力对于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与和谐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觉地在教育、心理医疗以及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咨询,建立健全机构,营造心理健康的氛围,从而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对于每个大学生个体来说,要加强自身调节,回避压力不如正视压力,怨天尤人不如调整认知,抱怨环境不如改变心境,默默忍受不如寻求支持,消极等待不如改变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一切。看问题辩证一点、全面一点、中和一点、站高一点、后退一点,就会更好一点。真正的和谐来源于人们自觉的追求和主动的营造,力求做一个心理适应的我、心理健康的我、心理成熟的我,活出有声有色的人生,每个个体心理和谐就会促进人学校园的进一步和谐。

2.科学构建和请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直接为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服务。因此,合理选择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无疑是高校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要科学而合理地确定、选择高校和谐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及当前的形势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状况为依据。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规定以及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反映心理健康的观念、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能三个层次喝面)

①从内容的角度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增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意识;

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异常心理的判别等;

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使之了解并掌握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逐步提高其心理自助的能力和技能。

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概括为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三大领域:

①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能力、考试心理的教育与辅导;

②与生活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自我意识、情绪、人际交往、休闲以及性心理等方面的教育与辅导;

③与生涯发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能力、了自我状况和澄清个人价值观、升学和就业、开发自我潜能等方面的辅导。

3.注重方法、掌握技巧,灵活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

(l)要善于抓住时机

心理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化解盾,消除事故隐患,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作生活的有心人,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变化以及学习上的异常行为,要及时进行思想沟通,了解情况,稳定情绪,然后对症下药,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

与学生谈心教育,要思想早注愈、问题早发现、辅导早进行、事情早解决,而不能等到问题发生、事情闹大再进行辅导教育。

(2)要有真情实感

进行心理辅导要满腔热忱。以诚相见。尊重学生,平易近人,尽量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最终达到动人心弦的良好效果。开展教育工作,要有热情而自然的态度,稳定辅导对象的情绪,消除怀疑心理,形成和谐的交谈气氛。同时,要加大情感投人,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要把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8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内因主要潭予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性,外部原因则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压力。建立自我统一性,完善个性品质,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价值观,提高适应外界环境和压力的素质,是大学生防御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

与其他社会群体比较,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群体可能要经受更多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因而,这一发展时期的心理障碍也会表现得更加突出。有关研究表明,约10%—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另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在18—29岁年龄组当中,大学生组(约18—22岁)是出现心理问题最多的一个时期。在大学校园里,为了消除心理苦恼的折磨而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愈来愈多。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精神方面的原因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心理问题已取代了传染病而成为学生辍学的首要成因;更为严重的是,大学生由于精神压力长久不除而导致精神失常甚至走向轻生歧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认为,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绝不能用单一的因素来解释,而必须从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一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多维度去考虑和认识。基于这种观点,本文拟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内因和外因,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和心理干预等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原因

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一个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而对这一时期既要确立起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起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所谓自我统一性就是确信我是自我本身而非其他这样一种心理过程,其中包含着持续性和统一性的因素。前者是一种连续性意识,即认识到现在的自己是长大的过去的自己;后者是一种同一意识,即认识到从自己的身体、精神的特征来看,自己确实是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然而,青年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在高速度成长、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即处于一种自我形象的统一性扩散状态。造成青年期自我统一性扩散的危机来源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如果说这种危机在中学初期主要是由生理成熟引起的话,那么中学后期和大学时期则更多地由心理上的因素引起。大学生在年龄上已取得了作为成人的资格,但由于他们仍然在接受教育,所以在这一时期内社会依然暂时延缓他们对社会履行义务和责任,艾里克森称之为心理社会性延缓。对于延缓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待遇”,大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中学生强。在大学生看来,自己完全有资格和能力承担家庭及社会的责任。社会“强迫”他们处于一种只消费而不产出的境地,无疑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严峻考验。能否经受住这种考验,建立起自我统一性,是大学生是否能够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对大学生情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自我统一性确立的大学生,在同现实社会的联系、协作和重新估价的基础上获得了“社会性自我”,自我意识在经历了理想我与现实我、他我与自我、主观我与客观我的对立和冲突之后已经相对稳定了下来。这时,便会当然地处在一个懂得自我的范围、接受自己、试图调整和融洽同他人的关系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过去的对价值的各种追求和自我表现活动的成果,终于促使他们掌握了适应环境的手段。他们也肯定了所有的人际关系,把这些关系同所向往的大自然一道作为幸福和热爱的对象,并能够沉浸在生命的愉快和内部自由的感情之中。因而,确立了自我统一性,就会使大学生建立起同包括异性在内的他人广泛又亲密的联系;相反,不确立自我统一性,就会担心因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而丧失自我,从而陷人孤独。

纵观心理发展的各个时期,由于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有各方面积极与消极的心理特点,其发展也不平衡,所以往往造成各种各样的内心矛盾。与此同时,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到新阶段,那种儿童少年时代眼光朝外着重于外部世界的特点,这时已经转向朝内认识自己,因而往往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所发生的种种矛盾。我国学者张增杰把这些自我矛盾总结为:闭锁性所导致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以及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并非偶然的,而正是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它正是迅速走向成熟与尚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集中表现。发展过程中出现这些心理上的矛盾是痛苦的,它即可能成为促进大学生向前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阻力。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外部原因

人的心理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因素,它同样也是影响心理异常变化的重要因素。跨文化心理学家马尔塞拉认为,社会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心理障碍,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与文化有关的压力主要有价值冲突压力和生活压力两种。 在一定社会中,当存在着多种相互冲突的价值时,就会产生价值冲突压力。由于缺乏某种稳定的参考结构,这些冲突会导致心理不确定性和混乱。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活、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变迁。传统的价值观不断地与现代价值观碰撞,新旧价值观不断地发生着冲突。在价值观的这种碰撞和冲突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增强其开放性和应变能力。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价值冲突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是困惑,也就相应地要产生较多的适应障碍。

价值冲突压力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压力形式—文化移人压力。文化移人压力主要是指当不同的文化开始交流时给人们的心理上所带来的变化。文化心理学家霍兰威尔等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文化移人压力对精神健康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这是因为,当一种文化移人另一种文化之中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但这种价值变迁决不意味着是进步的、积极的;相反,它或许是腐朽的、消极的。特别是在东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西方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人生原理很容易被东方青少年所欣赏、悦纳,而一旦接受了这些思想,就会象吸食鸦片一样明知其毒,欲罢不能。早在}o年代,日本学者加藤就曾指出:“在日本社会中,从生活方式到思想,日本的、东方的、西方的,所有的东西都毫无秩序地混杂在一起。把这些杂乱无章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提供给青少年,并要其从中探索社会的未来形象,发展自己生活方式的统一原理,那是极其困难的。”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文化移人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也能够进一步理解诸如新加坡、韩国一类的发达国家倡导东方文明的高瞻远瞩。

加强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目标,是增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在心理问题较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个人中心较重,过分注重自我的需要和自我的情感,没有摆正利益关系,因而遇到问题时心胸往往不很开阔,在挫折面前比较脆弱,难以适应环境。特别应当提出的是,高校里的实践环节巫待加强,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经受成败,体验甘苦,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增强社会适应性。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日趋显著,每年因此而退学、休学学生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自杀、伤害他人等极端行为。与极端案例相比,一般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问题更值得社会的关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成为适应性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一、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的具体化,国外心理学家曾提出许多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奥尔波特的“成熟者”模式、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和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心理健康七项基本标准:智力正常;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主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保持人格的完善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可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界定为:第一,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二,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豁达的心胸,充分展示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宽以待人,尊重、信任他人,有合作精神。第四,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思想、信念和行动都能与社会保持同步。第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精神。 

二、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状态的一般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情感亚健康、思想亚健康和行为亚健康等,对心理亚健康的界定多为描述性的,例如“一种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介状态,这种状态未达到ccmd-ⅲ等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但同样会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诱发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和心理危机”。 

心理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频繁出现的情绪躁动、兴致低落、注意力不易集中、过分敏感或行为能力下降等特征。心理亚健康状态使人们在家庭生活、人际沟通等方面产生困惑、压抑、郁闷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家庭生活失调、工作效率低下、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现象。大学生心理亚健康主要有以下表现: 

1.人际交往弱势心理状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退缩、消极、敏感,常常难于与人沟通。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这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在人际交往时担心不被别人理解,怀疑别人对自己有意见,产生危机感。此类学生自我封闭,不愿找人倾诉,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往往会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在对人处事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易接受他人意见,不理解其他同学的需要,经常责备别人,缺乏合作精神。人际关系交往弱势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 

2.学习焦虑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感到学习困难,担心自己成绩下滑。还表现为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把问题看的很严重。此类学生对外界的反应有极端化倾向:一种是亢奋型,另一种是压抑型。此类学生往往过去取得过较好的学习成绩,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3.灰色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苦闷、懈怠、冷漠,对事物缺乏兴趣,自卑感强烈,对事物有畏难情绪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周期性的情绪波动,情绪高涨时充满活力,低落时则异常消极。这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确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 

4.情爱挫折心理状态。这类问题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主要是因爱情不顺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情绪并走向消极状态,但又不能自我调节的心理反应。在不同的情况下,情爱挫折心理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在情爱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是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正确追求。 

三、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适当。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往往采用功利主义的教育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形成抑郁焦虑、敏感多疑、偏执敌对、自卑易怒等不健康的品质。还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进入大学后只重视对其提供经济支持,而忽略了子女的心理成长,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2.社会不良现象扭曲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诸如未通过公平竞争而赢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面对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扭曲的大学生价值观。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学习压力使人身心疲惫,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 

3.网络带来的心理压力。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28.96%,高于25.6%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网民数达到3.84 亿,其中学生占31%,是最大的网民群体。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网站信息,其次是消闲娱乐、与人沟通及阅读新闻。网络上信息泛滥,心理活动规律表明,当外界输入的信息超过人的正常负荷后,容易造成压力和混乱,妨碍深层思考,而且上网减少了学生与现实世界的交往,造成其人际情感匮乏,进而产生各种情感冲突。而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容易丧失自制力,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4.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在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中,导致其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的大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都是精英,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然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消失了,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使得这些学生或自暴自弃,或自我封闭。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5.家庭贫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社会的援助也可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此外,现行的就业制度也加剧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既不能依靠父母,也没有金钱做后盾,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应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措施 

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要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尽早进行有效干预,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对心理亚健康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个体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其心理免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激发其自我调控的潜能,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机制。同学和朋友是大学生首选的倾诉对象,他们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自发的、随意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在大学生群体中建立心理健康互助机制,以此来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