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0 05:07: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留守儿童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根据留守儿童形成的背景、特征以及需求,笔者采用“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服务,其需求与实务应用如下。
(一)应用1.亲子沟通的需求与实务调查评估结果发现①,留守儿童亲子沟通频率集中于半月到两月一次,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产生矛盾时,选择与父母沟通的人数仅占24.2%,从中说明,留守儿童存在亲子沟通的需求。亲子沟通的需求应该是以各种方式促进亲子之间互动与交流,但留守儿童的现实情况在于亲子在空间上的分离,因此促进其交流的方式可以采用电话或网络的方式。DS小学已有的措施是建立专门的电脑聊天室,为每一位留守儿童申请QQ号,并根据课程安排,使学生能与父母视频聊天。但实际的弊端在于,留守儿童上机时间只能在白天,而其父母往往是很晚才能下班,这也就导致网络视频的方式不能行之有效。基于这种情况,工作者选择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在几乎所有小学生都没有自己独立电话的事实下,就必须通过加强监护人的亲子沟通观念,使监护人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在本次“陪伴式”实务模式介入项目中,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工作者主要通过《我想有个家》、绘本感恩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知自身及父母的生活,促进学生思考自身现状;传授学生沟通技巧,鼓励他们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促进亲子沟通和理解。通过“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塑造特殊环境,使留守儿童敞开心扉,相互支持,促进其对父母亲人的理解和感恩。2.学习辅导的需求与实务笔者通过与留守儿童和教师的访谈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往往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而忽视其教育问题;部分监护人年龄偏大,学历较低,难以照顾到留守儿童的学习;调查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最大的担忧”时,学习辅导居首占32.7%,其次为长辈生病(27.6%),受人欺负(16.6%)等。从中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学习辅导的需求。针对留守儿童学习辅导的需求,城市社区采用青少年课后学习辅导的社会工作方式,通常是成立课后学习辅导组织,如“四点半课堂”。DS小学的特殊情况在于,其学生分为走读生和住读生,对于住读的学生,学校在放学后会安排专门的教师供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有值班老师为学生辅导作业;但对于走读的留守儿童,学校并没有较好的方式去服务。鉴于这种情况,工作者主要通过小组工作和组建学习辅导志愿者服务队的方式展开服务。小组工作方式促进组员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互助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志愿服务,构建学习帮办团体,满足学习辅导的需求。3.心理支持的需求与实务通过访谈笔者发现,监护人往往只关心留守儿童生理上的需求;父母长期在外也会导致亲子关系疏离,使学生缺乏归属与爱;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怯弱、自卑等不良的心理倾向,以下与教师的访谈印证了笔者的观点。工作者:您觉得学校的留守儿童或者说全校的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老师:我觉得他们最需要的还是心理上的辅导,不光是留守儿童,初中的孩子都这样,老师照顾的学生太多,对儿童的心理照顾得不会那么细致细微,有时候容易出问题,所以关心留守儿童也好,关心非留守儿童也好,在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方面应该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通常是由外因导致的,当其在亲子关系、同辈群体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形成程度不一的心理困惑。社会工作相信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惑在于帮助留守儿童适应环境,而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困惑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与父母、监护人或者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工作者开设了心理成长工作坊,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心理困惑较深的学生实施个案服务。“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不仅是对留守儿童关于朋友、老师以及家庭的爱与感恩的体验,也是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并获得支持的过程。个案服务是对小组、工作坊等服务更深入的跟进,在本项目开展中,共服务过两个典型个案和12个咨询性个案。从个案的评估结果来看,基于时间和现实情况,工作者在案主的环境资源利用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从陪伴的角度来看,案主的心理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4.素质型活动的需求与实务在关于“你希望得到社会、学校及家庭为你提供怎样的帮助”的调查中,选择“社会关爱•手拉手”“兴趣小组”“电脑培训”“亲子活动”等素质型活动的占73.5%,其次为学习辅导(10.0%)、经济支持(5.5%)等。可见,留守儿童存在素质型活动的需求。项目中关于留守儿童素质型活动多样化的内容,除了上述的亲子沟通、知识教育、绘本感恩教育、“爱•感恩”心灵成长工作坊、“彩虹桥”人际交往小组、志愿者服务队等以外,还开展了其他各种活动,如“手拉手•改变”成长小组、健康知识讲座、体育竞技活动、兴趣小组等其他团建活动。
(二)反思从服务反馈的情况来看,“陪伴式”实务模式在服务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陪伴留守儿童,做他们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也暴露出以下几点局限。1.需求的局限性“陪伴式”实务模式在需求预估方面过于狭窄,不适合群体。“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受外界环境压力的影响,也受内在心理冲突的影响,这两种影响以复杂的方式交互作用,而外界环境又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大众传媒等。因此,针对案主问题的评估,不能仅仅评估其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应在评估案主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分析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从而评估案主的需求。“陪伴式”实务模式是基于风险视角,针对青少年在家庭环境方面亲子陪伴需求不足,以社工教育或替代性的方式弥补青少年的陪伴性需求。它只是分析了青少年家庭环境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忽略了社区、学校等其它可能与其心理变化产生作用的环境。事实上,在本次项目中发现,尽管留守儿童的现状比较符合“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需求假设,但使用这种单一模式,很难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以下面个案为例:个案1:M,男,在DS小学五(1)班就读。案主是家中独子,父亲干建筑,母亲做厨师,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对案主管教较严格,一旦案主做错事情,父亲经常打骂案主,母亲也不阻拦,家庭教育方式为典型的棍棒教育。据老师介绍,案主平时在学校爱打架,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老师对此也没有办法。案主自认为自己打架行为没有错,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动手打人,案主并为自己这种行为洋洋得意,认为是“很厉害”的表现。根据以上信息内容,对案主的进行评估可知案主显性的问题有三:一是父母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的问题;二是案主在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偏差;三是案主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该个案中,案主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可以运用“陪伴式”实务模式方法,通过与案主父母进行沟通,实现其正确的教育方式来解决;但案主人际交往的认知和障碍可能与学校风气、社区环境等案主所生活的各领域的背景有关,这就不是简单的家庭陪伴可以解决的。2.资源的局限性“陪伴式”实务模式服务场域相对单一,不利于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陪伴式”实务模式最初的研究源于对家庭社会工作的研究,是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工作手法介入家庭教育问题的一种工作模式。本次项目由于是学校留守儿童服务站项目,因此实行的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陪伴方式。但不管是学校社会工作还是家庭社会工作,只要实践“陪伴”形式,就必然会在案主可能面临的所有社会环境系统中展开行动,而这种行动在实践中却很有局限性,比如以下案例:个案2:P,女,12岁,DS小学六(二)班。服务对象为留守儿童,父亲经商常不在家,与服务对象情感交流较少;母亲无业在家,经常打麻将,有时不为孩子准备早餐,一天两顿,和服务对象也缺乏情感交流。服务对象有一个哥哥,在镇中学读初一,服务对象和哥哥关系不好,经常吵架,现在处于僵持阶段。服务对象平时在校性格活泼,但是敏感易冲动,情绪不稳定,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但仍有少数好友。另外外界传言服务对象不是现在父母亲生的,而是舅妈亲生但寄养于此,服务对象对此很痛心。案主呈现的显性问题包括亲子问题、与兄长的沟通问题、与同辈交往的问题以及情绪管理的问题,可能也包括“传言”的问题。从案主“性格活泼”、“仍有少数好友”可知,案主没有严重的交往障碍,与同学人际关系不良可能与“传言”有关,同理与兄长的关系处理可能与家庭教育、家庭氛围或者也和“传言”有关。因此,案主所面临的问题根本上是家庭问题,这就很符合青少年“陪伴式”实务模式在家庭领域的应用,但案主的环境表明,介入案主的家庭领域,就必须介入案主家庭的环境领域,可能包括案主兄长的学校、案主的学校及社区、案主母亲的生活领域,也可能会包括“舅妈”的生活环境。这样庞大复杂的目标系统及其环境,通过“陪伴式”是无法解决案主问题的。3.伦理的局限性“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占用过多的服务资源,不符合社会工作者平等服务的伦理守则。每个人都有从社会获益的平等权利,也有背负社会负担的平等义务。这一原则是基于占第一位的社会价值观平等。依据这一价值观,社会工作者引申出专业上的信条,约束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的当事人分配可以得到的资源,即平等服务的价值伦理。社会工作服务是群体性的福利服务,相对于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其服务资源总是有限的。尽管目前没有统一要求每名社工服务的群体数量,但根据《北京晚报》中《关于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的内容,要求每500户居民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北京家庭平均人口为2.45人即每名社工服务人数约为1200人。另外,从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上海、深圳等地区已经采取“一校一社工”的服务模式。这就表明,社会工作服务不仅仅是“一对一”的服务,也是群体。但是,“陪伴式”实务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这种“陪伴”理念是对社会工作者助人价值理念很好的一种诠释,在服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其“陪伴”并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在个案2中,社会工作者既要践行案主在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各领域的“陪伴”,又要介入到与案主相关人物的环境系统,这就势必造成社会工作者对该案主投入过多的服务资源,而减少了其他服务对象的资源。因此,尽管“陪伴式”实务模式对缺乏家庭陪伴的留守儿童甚至其他青少年有一定的针对性,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其“陪伴”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其他服务群体享受社会工作者服务的福利,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也违反了对服务对象公平服务的伦理守则。
二、“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项目实践与反思表明,“陪伴式”实务模式在实务开展及项目推广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不可否定的是,其“陪伴”行为是践行社会工作助人理念的高度体现。在这种理念下,笔者认为,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将“陪伴”的单一性需求扩大至案主的整个系统性需求?是否可以将案主生活场域分化处理?是否可以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准则,将社会工作的服务资源重新分配?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
(一)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源于生物学概念,后结合“人在情境中”视角成为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生活的场域视为“栖息地”,“栖息地”有无数的资源,包括物理环境资源和社会资源,当个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出现困难时,个体将面临困境。因此,社会工作主张既考察服务对象的内部因素,也考察其“栖息地”的环境资源,理解个人在家庭、社区、团体组织等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发挥,由此切入案主的服务。生态系统理论将案主的社会资源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其关系如图1。
(二)概念与应用框架根据以上“陪伴式”实务模式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笔者对应提出“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三个核心概念,即三个基本问题、网格系统与陪伴转移。1.能力、心理和社会支持——三个基本问题与服务策略案主面临的基本问题与其抗逆力的三个因素息息相关,即效能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出的主要是能力缺乏的问题;内在优势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的主要是心理问题;外在支持因素不足时,案主表现的是社会支持问题。因此,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就要从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这三个维度出发(童敏,2008)。(1)能力建设——服务的宽度作为社会工作服务的宽度,能力建设涉及到如何评估案主的需求及能力,决定着社会工作者服务的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在“问题”评估方面,社会工作者要评估有“问题”的部分和没有“问题”的部分;在“能力”评估方面,工作者要评估案主拥有哪些能力,没有哪些能力,哪些能力是个体适应环境必需的,哪些不是必需的;在综合评估方面,社会工作者要评估“问题”与“能力”的相关性,不仅要重视导致案主问题的“没有的能力”,更应重视可以解决问题的“已有的能力”,同时,对于其它不确定是否与问题有关的能力,也应该从优势视角出发,积极带动案主问题的改变。所以,案主的能力建设实际上就是规定了工作者专业服务的范围,应该对案主的哪些方面进行服务,即为服务的宽度。(2)心理调适——服务的深度作为服务的深度,心理调适涉及的是怎样介入案主心理层面的问题,决定的是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层面介入的焦点,如图3所示。根据案主所呈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介入处于意识表层的其它行为层面,或深入介入案主的意识层面乃至更深入的无意识层面。这样的介入会使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是比较常见的介入方式,但这样介入的缺点在于介入心理层面单一,会忽略案主心理层面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分层介入的基础之上,评估案主行为、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从整体上介入案主的心理层面。所以,案主的心理调适实质上就是选择案主心理的介入层面,调适各心理层面的关系,即确定服务的深度。(3)社会支持——服务的广度作为服务的广度,社会支持涉及的是除案主本身之外与其相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帮助与维持案主改变的主要因素,决定的是工作者可以整合的资源范围。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工作者可以如图1整合资源。根据评估案主的能力问题和心理调适的程度,可以判断工作者需要整合哪种程度的系统资源:当案主问题较轻时,工作者可以整合其个体的微观系统的资源;当案主问题较重时可以整合案主的中观系统资源;当案主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时,就需要整合包括社会文化、组织以及制度等宏观性的资源。通过整合各系统资源,建立案主与系统资源之间的联系和支持,从而满足案主的需求。但要注意的是,整合各系统资源并不是直接将各系统的资源应用于案主本身,社会工作伦理要求资源必须公平的、合理的为服务对象服务,因此资源的运用或者通过公平的分配,或者通过相互的资源交换来实现。所以,仅仅运用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的资源满足案主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这些系统的利益,就应该建立案主与各系统之间相互交换、相互支持的关系,实现资源的合理整合。任何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都可以归类为其能力问题、心理调适问题和社会支持问题,而这三类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伴随而生:案主部分能力缺乏可能造成案主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行为,进而影响其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案主产生心理困惑时,可能造成学习障碍,影响能力的提升;案主的社会支持不够时,容易产生心理孤僻,或者能力的丧失。因此,在服务案主时,要从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通过分析案主的能力问题,评估案主的需求;通过分析案主的心理调适问题,判断如何影响服务对象;通过分析案主的社会支持问题,判断怎样去推动案主的改变。2.网格系统——个案管理与服务信息化(1)个案管理个案管理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员为某一群体或某一案主整合、协调所有助人活动的一个过程(林胜义,2001),它强调的是两个及以上的专业工作者在给案主服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与协调,强化案主的资源网络,增进案主使用资源的知识、技巧和态度,并重视案主个人获得及运用资源的能力(JuliusR.Ballew&GeorgeMink,1998)。由以上个案管理的概念可知,个案管理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强调多个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团队合作,二是强调案主资源的整合。个案管理的工作方式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多个社会工作者合作的方式可以将同一个案主的生活场域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生活网络,每个社会工作者只负责该案主在自身服务范围内的生活网络,极大弥补了“陪伴式”实务模式中场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各社会工作者只负责案主在各领域的生活网络,可以使一名社会工作者对多名案主集中实施陪伴行为,节省了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力资源,也可以更好地整合该生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从个案管理的概念可以看出,个案管理需要将案主的生活场域或生态系统划分为各个领域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这就需要将案主的环境系统在网格化的基础上实施个案的信息化共享管理。(2)网格化管理与网格系统网格化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原指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陈平,2005)。其核心概念包括: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思想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以万米为单位的网格区域,在每个区域实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形式实现分层管理;信息采集器——以手机等无线网络方式对网格区域内的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两个轴心管理——整合政府职能,成立网格管理中心和监督中心,二者相互分工、相互制约。社会工作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资源管理的服务,它帮助案主整合自身资源。但随着资源形式的复杂,工作者必须依赖一定的方式使资源层次化以便于整合,而网格化管理的方式正是在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中出现的创新型城市资源管理的方法。借鉴于该方法,能一定程度上减小“陪伴式”实务模式中的局限性。因此,笔者依据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及其核心概念,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化系统:第一,网格系统,以社区为单位,将案主面临的困境根据工作者的工作领域划分为各个网格区,每一个网格区有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负责相关问题,该社工服务点称为网格点。第二,网格点的个案管理,根据接案的网格点,由该网格点社工负责协调其它网格区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的困境共同制定服务计划;第三,服务信息化,个案管理涉及到多个社工为案主服务,建立个案的信息化,共享各社工之间对案主的服务进程,能促进服务过程的良性运行,也能避免社会工作者服务资源的浪费。以上内容形成社会工作服务的网格系统概念,通过网格系统的建立,工作者通过专业领域的不同将案主所面临的困难网格化,由各网格点社会工作者通过相互沟通和协调,有序地解决自身领域内案主的困境,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3.陪伴转移“:单一性”陪伴理念——“网格化陪伴”实践(1)“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实践“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实践源于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其关注的重点在于青少年的优势和才能,而不是他们的问题,它相信青少年无限的发展潜能,认为每一个青少年都能顺利度过青春期进入成年期,并能贡献社会。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陪伴在青少年身边的方式,承担青少年的教育和指导责任,做青少年的老师、朋友、手足、伙伴等,通过各种青少年的陪伴性实践,伴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2)“单一性”陪伴理念“单一性”陪伴理念是指仅由社会工作者陪伴案主面临困境的陪伴理念。“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从理论上极大体现了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但项目经验表明,这种“单一性”陪伴行为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并不符合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即这种陪伴实践不具备操作价值。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提取“陪伴式”实务的陪伴理念,在该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另一种方式,将“单一性”陪伴转化为“多样性”陪伴以践行陪伴行为。(3)陪伴转移:系统视角下的“网格化”陪伴实践“陪伴式”实务模式的陪伴行为过多利用的资源不是社会工作者所整合的环境资源,而是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人力资源。这种陪伴行为需要工作者减少甚至放弃其他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将自身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该案主的陪伴,而实践证明,这种陪伴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无法操作。因此,在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案主能力提高、心理调适的基础上,通过将社会工作者陪伴转化为案主所处各层级系统的陪伴,这样就将社会工作者本身投入的人力资源分散至案主及其周边的系统,建立起案主与其环境之间相互的陪伴关系,这种陪伴关系在案主获得社会支持的同时,也能使案主成为其环境系统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三)实务过程与原则1.实务过程“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工作流程遵循社会工作实务的一般性通用过程,只是在通用过程的基础上增加了“网格化陪伴”的过程,其流程如图5。从图5中可知,“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过程有三条主线。(1)通用过程社会工作的通用实务过程,即预估,评估能否接案;接案,建立专业关系;需求评估,对案主现状与需求进行评估,将需求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与案主一起制定服务计划;计划执行,社会工作者帮助案主整合资源,使案主改变;评估,反复对案主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更新服务计划;结案,处理离情关系,巩固案主资源系统,维持案主的改变。(2)策略过程在通用过程的主线下,策略过程是从案主的三个基本问题出发,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过程。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需求进行评估后,不断提高引发案主问题的能力,引导案主调适心理状态,促进行为的改变,并使案主获得社会支持,巩固案主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个过程既是社工服务案主的策略过程,也是案主网格化的系统资源陪伴案主改变的过程。(3)网格化与个案管理过程在通用过程主线下,接案社会工作者组织案主相关问题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协调各网格点,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共享服务内容,促进各网格区服务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各网格社会工作者共同实行个案管理,陪伴案主在各网格的改变。策略过程和网格化个案管理过程,是对社会工作通用实务过程的补充和进一步明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社会工作者个人陪伴案主一起面对问题,制定服务计划,帮助案主改变行为,实施社会工作者的陪伴实践。同时,工作者不断整合案主的系统资源,帮助案主获得社会支持,将社会工作者的陪伴转化为案主系统资源的陪伴,如亲子陪伴、同辈群体的陪伴,社区志愿者陪伴等,从而实现“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陪伴理念。2.实务原则“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实务原则必需遵循社会工作的通用原则,此外还需遵循以下原则:(1)资源优势原则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并能成为优势。人是社会人,任何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都包含知识、勇气、才能或物资(何雪松,2007)。“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中重要的一点是整合案主的环境资源,使案主获得社会支持,促进案主与环境的相互陪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只有认识到案主的所有环境都是资源,才能合理地整合这些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源并加以利用。(2)陪伴原则案主都需要陪伴。陪伴是“网格化陪伴”实务模式的重要理念,案主面临困境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无法获得社会支持,社会工作作为案主个人之外资源的一部分,率先陪伴案主,给予案主支持,是案主获得社会支持的开始。在实务开展阶段,社会工作者陪伴案主制定服务计划,面临困境,一起获得资源,成为案主实施改变的重要动力。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陪伴能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3)合作原则各网格点的社会工作者相互合作能更好处理案主困境。个体面临的困境是其能力、心理和社会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案主各个系统的环境,也涉及到不同的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各网格点的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于自身领域内案主困境的同时,与其他社会工作者合作,能更全面地挖掘案主环境系统的资源,获得环境的支持,建立环境之间的陪伴关系,从而走出困境。
三、结语
本次研究将社会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对杨花村106名留守儿童展开了实际调查。
(一)经济支持本研究从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与支出两方面
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经济上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父母的供养。在支出结构图上显示,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方面的支出占据了总支出的87%。根据调查显示,当农村留守儿童在经济上有困难,需要得到帮助时,98%的农村留守儿童会选择向父母求助。然而,有些父母的经济支持功能却严重不足,一旦父母在某一时期未能按时获得经济收益,农村留守儿童的经济支持便会出现危机。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消费水平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他们的生活支出大多是商品性消费,即包括购买食物、衣物等基本用品,但是部分儿童会进行娱乐性消费,例如去网吧上网、添置娱乐设备、外出游玩等。
(二)生活照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家庭一直是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照料支持的主体,而农村留守儿童在需要照料时期,由于父母的外出导致家庭作为照料主体的缺位现象。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由祖辈照料甚至同辈照料的比重相当大,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患病时,只要不是大问题,他们都选择自己照顾自己或让照料者(如祖辈)照顾,而父母支持是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最想获得的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父母支持严重缺位。作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在儿童需要时父母有责任给予其最全面的照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支持的严重缺位,造成了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起居上只能自我照顾。其二是与同辈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照料支持严重不足。农村留守儿童中有部分是与同辈居住的。他们生活遇到的困难更多,身边既没有父母的支持也没有祖辈的照顾。他们自身尚未能照顾好自己,便要开始承担起照顾另一半的责任,生活照料严重不足,身心压力大。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的主要支持和主观希望谁提供支持
(三)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也称为精神赡养指的是关心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并通过一些途径去满足其需求。本研究根据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方式调查问卷》与《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从日常闲暇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两个维度对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慰藉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休闲活动单一与精神慰藉支持严重缺位。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十分有限,其休闲娱乐基本采取在家看电视、上网玩电脑等方式。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该地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设施、设备和娱乐场所比较缺少,仅有一所小型图书室(在建,暂未开放)与一个文化广场(带篮球架,但属于村民公共设施,许多成年人也在此运动)。其次,农村留守儿童主观意识上十分期待亲情交流与家庭温暖。特别是处于幼龄期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更凸显,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也更强。
二、建议与对策
(一)以社会温情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可以把握撤乡并镇、教育资源整合等有利时机,利用闲置资源,根据当地的留守儿童的情况,成立大小适中的“留守儿童成长大本营”、“留守儿童监护人指导站”等公益机构,全面、细致地对本区域范围内的农村留守儿童展开摸底登记。“留守儿童监护人指导站”要定期给家长传授关于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或利用留守儿童父母返乡之际面授,或利用写信、网络等多种形式。政府组织牵头整合本地高素质离退休人员,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家成长顾问”智囊团,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开展针对性地帮助与指导。
(二)“家长学校”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意识
接受义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与权利,以此为契机,各级农村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电话、信件等各种形式,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随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其传授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儿童心理,关心儿童身心健康。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一对一”责任机制,明确各位家长的责任,实施“奖惩并举”的管理措施,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责任意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留守儿童权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均应提供相应的福利补贴与救助。目前在我国沿海等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其他保障方式为辅助的相对完整的社保体系。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力度十分薄弱。农村留守儿童的贫困现象十分普遍,然而能享受到社保体系提供的经济支持的却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规定。少数能够获取社会保障自愿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因为他们不只是农村留守儿童,更是残疾、贫困等符合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人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四)出台相关惠民政策鼓励外流人员回乡就业收入是影响
1.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持续,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无法避免,他们的子女有的会逐渐随迁进城,受教育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首先,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服务力度,给随迁子学就近入学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使留守儿童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好处。第二,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融入城市提供制度条件,让他们享受到同等市民待遇,不得显性或隐性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收取借读费、赞助费等额外费用。第三,推进中小城镇建设,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再为外出务工而候鸟式迁徙,能够极大地减少留守儿童。
2.对于没有跟随父母进城的留守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委托监护人委托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有生活上的关怀、教育上的帮助、情感上的呵护等一系列责任,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委托监护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下列情形不适合担任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较大、有疾病或残疾难以正常履行监护职责的;其它近亲属因照顾老人或者患病配偶家务特别繁忙的,等等。鉴于此,基层组织(如村委会)应在必要时介入,避免不胜任的人担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应有相应的监护能力,一般应在近亲属中选择,没有不良嗜好(如酗酒、赌博等),且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留守儿童居住地基层政府应大力开办寄宿制学校,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资金帮助和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求学于当地寄宿制学校,使留守儿童居住地的寄宿制学校履行部分监护职能。
3.社会组织的关爱和公益的支撑,是留守儿童监护的必要补充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组织的关爱和公益的支撑。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需要社会各方面全力建设;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志愿者下乡,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留守儿童的提供心理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父母监护的缺失。各类社会组织可开展对委托监护人的培训,为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提供教育理念、心理辅导、营养健康、体能训练等方面的指导,使委托监护人更有效地履行监护责任。各类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应加强与留守儿童所在地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联系,切实掌握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及其委托监护人应保持密切接触,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推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体系建设,形成具有长效机制的监护网络体系。
二、结语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关爱;陪伴
一、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理念的概述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工作,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由于缺乏亲情的滋养,这些儿童少有依靠,内心的寂寞与忧伤使这些幼小的心灵有的走向消极、孤僻,有的变得任性、暴躁。亲情化产品设计,即设计具有亲情特征的产品,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尤其适用于长期缺少亲情和关爱的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是指产品设计在造型、功能上,运用以亲情作为纽带的各种元素,如父母的关心、问候等。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是父母和留守儿童相互沟通交流的媒介,能使留守儿童在使用产品时感受父母的关爱,体会亲情的温暖。亲情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感情,是所有爱的起点,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狄更斯说:“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父母的爱,不仅需要物质的供应,更需要心灵的陪伴。一件好的产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留守儿童设计亲情化产品,增加父母和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补充残缺的亲情,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留守时期,是解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心理发展问题的新探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的需求趋势
2013年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6102.55万。其中不乏有心理健康问题者,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越严重,这不仅对留守儿童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还给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儿童产品市场是一个富有生机、极具商机的巨大市场。特别在我国国情下,留守儿童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他们的父母未来的希望。父母外出工作,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他们往往自己省吃俭用,却在儿童用品的花费上毫不吝啬。优秀的设计不该只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更要关注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如偏远山区的失学儿童、残疾人、缺失亲情的留守儿童等。然而,国内市场上少有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设计的人性化的、关注人文情怀的、重视亲情交流的产品,我国儿童产品市场的未来发展尚不全面。留守儿童区别于一般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有其特殊性,他们容易自卑、内向、孤僻,这些都是留守儿童产品设计中必须注意的。儿童产品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它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智力成长、心理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将儿童的亲情需求赋予产品,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父母的陪伴,以满足其情感的需求,增进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留守儿童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城市生活毫不相干,可是我们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及其将来对社会的影响,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
三、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方法
1.可远距离互动的设计方法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交流沟通渠道单一,造成感情缺失,使留守儿童与父母不仅在空间上的距离遥远,而且形成心灵隔膜。能与父母沟通和交流,成了他们朴素却又遥不可及的愿望。可远距离互动的设计方法,即为留守儿童与父母搭建远距离交流的通道,提供情感沟通的平台,使他们即便是分隔两地,也能轻松、便捷地进行沟通交流。如,可以设计具有语音对讲、短信互动、定位检测等功能,并能与手机APP互动的儿童手表,缓解留守儿童思念父母之苦,让留守儿童和父母彼此更贴近,让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让父母见证孩子的成长。另外,一款名为Frebble的模拟牵手触感产品,它能在视频聊天中模拟与对方牵手的感觉,通过蓝牙无线连接到电脑,它能检测挤压并把压力传送到另一端,实现模拟牵手的感觉。可远距离互动的设计,通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觉、多维度的设计手段,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提供远距离的情感交流体验,有效解决他们难以互动、渴望互动以及对亲情的需求问题,这也与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的理念不谋而合。
2.可陪伴儿童成长的设计方法
对于产品设计而言,人们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价值与产品的功能是同样重要的。尤其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产品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其功能,其背后的情感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可陪伴儿童成长的设计方法,是指产品在造型和功能上根据留守儿童的成长发育、娱乐、学习认知过程,通过加减、替换零件的方式进行升级和变换,满足各年龄段留守儿童的使用需求,从而有效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产品陪伴儿童成长。留守儿童对产品的情感寄托,在于父母是产品的共同使用者或购买者。在儿童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所使用的产品的功能不断快速地转变,但很多产品由于功能单调,很快就因为满足不了留守儿童的使用需求而遭到淘汰,而其父母又因为不在孩子身边,不能及时为他们更换产品。陪伴儿童成长的设计方法,让父母只需购买一件产品,便可适应留守儿童各个年龄段的需求,这样的产品能伴随他们成长,充当父母派来的小伙伴的角色,可以创造宝贵的亲情价值。
3.可寄托父母关爱的设计方法
可寄托父母关爱的设计方法,就是以产品作为寄托父母关爱的载体,在设计产品时,先预留一部分空白的空间,待父母购买产品后,再“填充”关爱,把产品补充完整。如,可以植入声音的电子产品,父母可以将“宝宝,今天期末考要加油哦,爸妈永远支持你”“宝宝,天冷要注意多穿衣服,不要着凉了”“宝宝,别复习太晚,该睡觉了”等话语录入,再设置播放时间。除了声音,还可以将照片、视频等进行填充,满足留守儿童与父母实际的、个性化的需求。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有的甚至记不清父母的模样和声音,通过设计可寄托父母关爱的产品,可以用关爱温暖留守儿童的时光,让他们留守却不孤单,随时感受到父母在身边的幸福。
四、结语
让设计真正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尤其是设计出能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爱与关怀的产品,是设计师的责任。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以亲情作为切入点,运用可远距离互动的设计方法,架起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打破心灵的隔阂,使交流不再是奢望;运用可陪伴儿童成长的设计方法,赋予产品生命力,也能使留守儿童获得不可估量的亲情价值;运用可寄托父母关爱的设计方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将是推动儿童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重拾自信,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关注弱势群体的暖心设计是产品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留守儿童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留守儿童亲情化产品设计的研究,传达关爱留守儿童的理念,并为今后留守儿童产品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指导作用。
作者:李晶晶 单位:广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爱丽.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儿童产品设计研究.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1).
学校教育一般侧重在学校时段的教学管理,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及行为习惯教育顾及不够,学生课业负担重,没人过问,生活枯燥导致对那些问题学生难以管理。当前,我校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资源缺乏,同时受地方陈旧思想的感染,导致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存在问题的方法措施
(一)家庭教育方面
就目前形势而言,我校留守儿童的比例仍呈增长趋势,缺乏父母关爱的现象日益严重,这是一个事实。而作为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定期召开讲座、会议等,更新家长们家庭教育的观念,构建开放的活动模式,提高家长素质。向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第二,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氛围,让孩子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父母外出务工的真正原因,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用意和辛苦,并将此作为自己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动力。第三,多给孩子“情感补偿”,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询问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表现等情况,每逢时间较长的节假日,父母应尽量回家,或者接孩子在务工地与孩子团聚,使孩子明白,父母时时刻刻都在关心自己。
(二)学校教育方面
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卡,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跟踪记录成长情况,并组织老师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其次,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亲情室,配备电脑、电话等通讯设备,制定工作制度,安排专人管理,保证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联系。最后,学校建立了网络平台,开通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专栏,定期专人解答。班级教育主要从留守儿童的生活行为规范、学习行为规范、劳动行为规范、交往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这五个方面入手:1.生活行为规范培养。主要涉及培养饮食起居等良好的行为和习惯。(1)召开中队主题队会;(2)召开家长(代管人)座谈会;(3)组织家访(电话、信件访);(4)动员学生在校就餐;(5)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勤俭节约小标兵。2.学习行为规范培养。主要包括学习纪律和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要求。(1)教师制定提优补差计划及措施;(2)组织开展校内实践活动;(3)召开中队主题队会(演讲、征文活动);(4)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学习小标兵。3.劳动行为规范培养。要求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1)组织开展校外实践活动;(2)召开中队主题队会;(3)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4)组织劳动技能知识讲座(5)每学期评选十五名劳动小标兵。4.交往行为规范培养,从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1)开展“大手牵小手”服务活动;(2)召开中队主题队会;(3)每学期评选十五名文明礼仪小标兵。5.社会行为规范培养,包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从对人对事、对国家集体、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向学生提出要求。(1)召开中队主题队会;(2)组织社会问卷调查;(3)走进敬老院、五保户等;(4)每学期评选十五名文明小公民。
三、社会教育方面
1.国家发展的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命运,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状态,使他们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在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上缺乏必要的正确指导,再加上祖父母一代教育固有的弊端,诸如溺爱儿童、轻道德重物质等,尤其是对处于农村环境下儿童,其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极易往不良的方向发展,所以,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无论是对于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幸福感,还是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格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造性,因此,在这一阶段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引导,强化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正确认识无疑是较适宜的时机。只有处理好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才能为其父母更好的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并以此促使国家继续健康发展的稳步进行。
2.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关乎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得不到家庭教育在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上的正确引导,极易使他们在道德品质上发生偏离,有的儿童不服学校管教、肆意违反学校纪律、沉溺于网络,甚至与社会不良青年纠缠在一起,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促使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放任自流、生活堕落使他们的心情感到压抑,对他们性格的健全发展形成障碍。通过对当前留守儿童在思想层面上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他们存在对生活热情不高、没有人生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提高其素质的要求,是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的要求,也是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措施
1.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影响生命教育质量的因素来自多方面,要想实现高效率的生命教育效果,还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产生的合力,只有使这些因素密切配合才能发挥生命教育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功能,具体可以体现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奠基工程,在此要重视不断加强家长的素质、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优化家长的教育思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祖父母或其他亲戚,因此,父母在对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选择时,要以高素质、良好的品行、较高的文化水平为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就尽量对监护人的监护作出一定的要求;学校教育是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水平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不断明确教育目标、教学思想,发挥其在儿童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作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大环境,应该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角度入手为儿童提供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
2.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应该以学校为主要阵地,要从农村留守儿童身边发生的事入手,通过对儿童行为规范的指导,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带领学生开展自然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参观活动,使他们在轻松休闲的氛围中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志愿服务、实地训练等方式加强儿童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并以此净化农村留守儿童不良的思想认识。
1.1、研究对象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及问题解决思路
1.2、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2103篇参考文献;以“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为关键词,检索到116篇,对以上资料文献进行分类筛选,分析与本研究相关性较高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访谈法。对部分过年返乡的家长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走访部分农村小学了解学校的体育师资及体育器材。
(3)问卷调查法。以河南省濮阳市五个县级地区10所小学的1年级至5年级7-12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400份,采用现场发放,学生现场填报问卷,当场回收,回收有效问卷为352份,有效率为88%。
(4)数理统计法。将文献资料和回收的调查问卷相关的数据量化指标,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
2.1、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时间安排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单调,没有真正体会到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可以看出来: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时间安排表得知,位居第1位的是做家务,有25.28%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做家务;19.89%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学习;14.49%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看电视;这也称得上农村孩子的“三步曲”,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中的女孩子,排在第6位的是进行体育运动,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有1-2种属于自己的体育器材,女生大部分为毽子和跳绳,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运动种类比较少。
2.2、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感兴趣程度
学生只有对体育运动感兴趣了,才有能有利于他们掌握一到两项的运动技能,才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显示出:有37.50%的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感兴趣,这反映出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是喜欢体育活动的,也有少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不感兴趣甚至是讨厌。在调查部分学校时,发现墙壁上粘贴的课程表,其中有一栏是(体育或科学),有学生反映说都不是按照课程表执行的,其实他们几乎都不上体育课,体育课大部分被其他老师占用或者上自习,没有专门的体育教师,上体育课时都是放羊式教学,女孩跳绳、跳皮筋。所以,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与体育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
2.3、家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
体育运动的态度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还没有认识到体育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平均每年用于体育器材支出的费用也非常的有限。可以反映出:有62.5%的家长反对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有88.07%的家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平均每年的用于体育支出的金额为少于49元。家长既然反对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平均每年用于体育支出的金额也越少。当问及家长为什么持反对的态度时,家长们说进行体育锻炼浪费时间、耽误孩子的学习,这说明了62.5%的家长对于体育运动的作用了解还是甚少。
2.4、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我们普遍认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单纯娱乐,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调查显示,56.25%的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强身健体、22.73%的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娱乐身心,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的锻炼健身意识较强。农村的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设施还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的比赛而进行体育比赛的仅占1.70%,说明了仅有少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是被动的,应该提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5、农村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的方式
65.91%的农村留守儿童和伙伴一起玩耍,和同伴一起玩耍有助于增进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助于他们互相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体育锻炼项目有多种了解,有助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点,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也有27.27%的农村留守儿童是自己一个人玩耍,但是仅有6.82%的农村留儿童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参与体育锻炼,对于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和家人的情感交流的方式多一些,监护人可以及时的感觉到孩子的错误倾向,便于及时的纠正和正确的引导。
2.6、业余时间经常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的内容上看,男生和女生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人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体育游戏、篮球、跳绳、跑步、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毽子、其他,男生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为体育游戏、跑步、篮球;女生经常参与的体育项目为跳绳、毽子、体育游戏;这几个体育运动项目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大的器材经费支出,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学校的经费不充足,受场地和器材的影响较大,绝大部分学生只有选择这种受约束力较小的体育运动项目。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外出务工的父母和自己的孩子联系时间间隔较长,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人,体育意识淡薄,经费出少;
(2)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都感兴趣,但体育教师没有通过体育课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兴趣;
(3)农村留守儿童经常参与体育游戏、篮球、跳绳、跑步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器材和场地匮乏,平均每周锻炼次数和每天锻炼的时间不断呈下降的趋势。
3.2、建议
(1)学校的领导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素质要全面进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2)家长要支持孩子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加大对孩子体育消费的支出;
(3)体育教师对学校的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包括体育器材和体育运动项目;
然而细细分析,首先我们会发现,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国家形象,即要求我们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二是社会氛围,即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三是公民素养,即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在这三个维度中,“国家形象”“社会氛围”是需要政策制度、强制手段去维护的,而“公民素养”却多以教育来实现。其次我们还会发现“公民素养”的八个字,代表着四种诉求“:爱国”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是国家凝聚力的一个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行为;“敬业”是一种职业操守,一种尽心尽职的体现;“诚信”是公民与人相处的根本,是公民品行的外显,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友善”则是倡导朋友之间要亲近和睦。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梳理中,我们就可提炼出当下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基本内容中“,诚信、友善”则成为核心。
二、在价值观与教育网的整合中,搭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框架
当下,关于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主要存在于学校,而针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则多以“说教”的方式。此时,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整体框架,需要一个长效路径。
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除了通过座谈会的方式,我们还应该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在家的学习情况。在家访期间,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教师也要及时通报给家长,并针对孩子近期所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共同商讨出教育方案。例如,我班有一位留守儿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近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学习成绩急速下滑。看到这种情况我非常焦心,于是我选择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对其进行了家访。在家访的过程当中我了解到,原来他的爷爷最近去世了,对这名留守儿童的打击很大,他回去之后整天对着爷爷的遗像发呆,由于悲伤过度也没有心思学习了。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与这名留守儿童的奶奶进行了积极的沟通。让她在家里要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尽量快乐起来。最终,在这名留守儿童家庭的积极配合下,这名留守儿童很快走出了悲伤,又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了,本学期末的时候他的学习成绩又逐步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家访是非常重要的。在家访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更好了解学生,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可以充分动员家长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教育当中。
二、定期让家长反馈
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除了上述两点,为了更好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教师必须要家长定期对留守儿童在家庭内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让教师更加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庭内的表现,从而对其进行教育。比如,可以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反馈,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进行反馈等。记得有一次,一位留守儿童的家长非常焦急的给我打来了电话。说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家除了基本的吃饭之外就是上网,甚至每天上网到深夜。家里怎么说都没有用。了解到这名留守儿童的情况并联系到他最近的在校表现(上课经常睡觉),我急忙和这名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商谈,制定出了教育方案。首先,我和这名留守儿童进行交谈,让他知道长时间上网的危害———影响学习、影响睡眠、影响视力。其次,我要求家长撤掉网线,让其断去上网的条件。在家校的积极配合之后,该名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又重新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状态。因此,定期让家长反馈留守儿童在家庭内的表现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