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数学初一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22: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数学初一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数学初一论文

第1篇

小学升初中,是学生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对学业乃至于人生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各科成绩都很好,为什么到了中学,成绩立马就下降了呢?”不时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一现象在数学科上表现尤其突出。原因就是中小学数学科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入门过渡,很容易导致成绩下降,学习积极性遭受较大打击,部分学生因此厌学甚至辍学,给初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不少的障碍。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协作,传好“接力棒”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段”的理论,把中小学分为二个学段:一、二、二年级为第一学段;四、五、六年级为第二学段;七、八、九年级为第二学段。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是相辅相成,持续连贯的。但是,目前仍然普遍存在中小学各白为阵、互不相干的尴尬局而。我认为,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之间,特别是小学高段与七年级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升学时把学生这根“接力棒”传接好。中小学数学教师更该如此,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跨校协作,携手为学生铺路搭桥。

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相互了解数学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而把握好中小学数学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内容概括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把学习目标划分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几个方而。中小学数学的学习对象只不过层次、梯度不同而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应有目的的对初中数学有所铺垫和渗透;初中数学教学更应该关心小学固有的起点和模式。把中小学数学看成一个系统工程,中小学教师各尽所能,互相支持。

其次,中小学数学教师加强教学方而的研究和交流,熟悉彼此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相互反馈教育信息,交流教学心得,便于中学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

因此,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合作,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入门,在教和学两方而都将起很大的作用。

二、培养兴趣,树立信心,打好“攻心战”

新生刚入学,而对初中的全新环境,白然会有许多压力。特别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种种误解,甚至是恐惧。这要求数学教师作好初中数学的“学前教育”,打好“攻心战”,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顾虑,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首先上好第一节课。新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学识广博、志趣高雅、风趣幽默、宽严有度、容易亲近的印象,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数年来我的数学第一课,都是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探索精神、不朽贡献;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及科技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组织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参与的数学游戏等等;让学生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数学学习的乐趣。此外,讲解中小学数学的知识联系,介绍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甚至请高年级学生现身说法,鼓励学生勇于而对现实、敢于向困难挑战,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做好初步的心理准备。

其次,上好第一章,组织好第一次测试,我总是给学生来个“开门红”,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尽量放慢教学进度,使教学内容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关注那些基础稍差容易掉队的群体;又要给学有余力的群体适当的挑战,防止他们“低估”数学而放松学习。加强学生动手活动的环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开发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初中数学与小学有联系、与生活有联系,有趣、有用并不难学。

对应的第一次单元测试,教师应该让一部分学生考出“优越感”,更要想法让其余学生获得意料之外的“好成绩”。还要经常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良好表现做积极的表扬,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尽快找到成就感。

三、善教善学,保障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

初中数学的教学,毕竟是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除以上环节外,还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过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持续稳步的进行。

小学到初中,而对新老师新教法,学生的学习适应是一个大的跳跃。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教师应对小学的教法有所了解,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稳中求变,逐步过渡,使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在自主、轻松、能动的氛围中实施数学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活动探究、动手实践、情景创设、信息技术教学等途径,让学生形成想学爱学、乐学会学氛围,增强他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第2篇

1.利用错题资源精选例题,夯实学生的双基教师的备课除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会不断的总结分析学生的薄弱之处,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选例题,在适当的情况下引入“易错题”,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概念教学中,学生不重视概念理解,老师就可以在讲完概念后,通过例题进行辨析,加深理解。例如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念后,通过例题进行辨析,加深理解。例如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方面,“易错题”的演示、比较能达到更好效果。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错,还检查不出错在什么地方。老师就可以让一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纠错,找出典型错误,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2.利用错题资源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1)点评错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大多数老师都会评讲作业中的错误之处。但我们发现老师一再强调的地方,学生还是反复错,遗忘得也快。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来点评错题,通过分析其他同学错误的原因,理解并掌握考察的知识点,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总结出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规律和技巧。

(2)利用错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切忌让学生去套用模式,禁锢学生的思维。通过“易错题”的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去猜测、讨论、交流,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易错题”

收集整理“易错题”,可以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反思自己学习状况的好习惯,并从中获得启发,避免因盲目解题陷入题海,有效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养成经常反思的好习惯每个学生都应该准备一本错题本,按照章节的内容,把平时上课、考试、作业中的典型错题摘录下来。在题目下面要注明错误的原因,如审题不清、概念模糊、考虑不全面等,可以用红笔圈出做好记号,让错误一目了然,并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如果有些题目能一题多解或产生变式,那效果就更好了。一章内容整理完毕后,在班级开展评比,秀一秀大家的错题本,把多数学生容易犯错的题目或有借鉴作用的题目放在习题课上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督促学生用好错题本,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错题本的建立是考前复习的好资料,督促学生在空余时间养成经常翻阅、思考的好习惯,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对于做得好的同学或进步大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能力比较弱的同学,要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小组间的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

三、总结

第3篇

1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和数学学科,就要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加深对数学学科的感情。该研究者在教学中经常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数学的发展史及美好前景。如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杨辉三角的应用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四百多年等,以激发学生爱国爱数学的情感。如通过介绍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祖冲之的成就;华罗庚的故事等,激发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的。再如在学习《四边形》时,首先可通过观察墙壁、窗户等,抽象出《四边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创设出一种积极求知、勇于探索的情感状态。

2善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件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数学教师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是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包括鼓励质疑,尊重学生、全面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等。二是要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标。数学是造福人数的伟大智力工程,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日月之繁,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力量之大、内涵之美,还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变成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三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场所。如语言信息的载体,生动有趣的数学语言、妙语联珠的讲解、简明扼要的口诀等,都会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数学学习动机。四是要善于设置悬念引发学生质疑。质疑极易引起定向反射,思维活动也就随之产生。设疑置悬要具有启发性,由易到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就会长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

3燃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经常发现: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踊跃发问,以至越来越喜欢数学与数学老师;而无兴趣的学生则精力分散、思考懈怠、勉强应付、作业抄袭,甚至与老师对抗。首先要树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如通过介绍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刻苦求学的事迹;往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数学家吴文俊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等事例,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注重数学语言训练。如学生易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说成“三角形的平分线”,我都及时纠正,常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语言都会达到精准的程度。三是严防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要知道学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我刚教一年级几何时,让学生在“直线AB上画一点C”,许多学生画走了形,我就严厉地批评他们,热烈的课堂气氛一下就冷了下来。我通过冷静地思考,才明白学生发生错误是不清楚在几何中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责任应该是我把简单问题忽略了,是我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能站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角度,忽视学生学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现实,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如我在讲解“绝对价值”时,该概念就是难点。为了不让学生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不是马上让学生处理这一难题,而是当堂补充了一个例题:已知:︳a-2∣=5 b+1∣=4,求a+b的值。学生也就较容易学懂了这一概念,长此坚持也就燃起了学生习数学的热情。

4构建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4篇

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其止吐、降颅压、稳定血压处理。若患者出血烦躁则给予适当的镇静处理,必要时需要对尿管留置,并做好剃头等术前准备,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

1.1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标准

微创抽吸清除术:①对其意识进行分级在Ⅰ~Ⅲ级的患者,病情平稳,瞳孔正常,在患者发病6h后再进行SCT复查,若患者的颅内血肿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本组中符合行此术的患者有19例。②出血发生在特殊部位:丘脑、脑室出血,本组中有17例。开颅清除血肿术:①对其意识进行分级在Ⅰ~Ⅲ级的患者,若患者病情出现变化,立即对其进行SCT复查发现颅内血肿明显增多,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出现,本组中符合行此术的患者有9例。②对其意识进行分级在Ⅵ~Ⅴ的患者,单侧或双侧瞳孔最大。本组中有31例。

1.2治疗方法

微创抽吸清除术:对患者穿刺点进行局部侵润麻醉,使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根据微创清除方法,首次抽出30%~50%的血肿,然后置管外引流,术后将尿液酶注入血肿腔内,进行动态SCT复查,3~5d,清除的血肿量达到95%后再进行拔针。开颅清除血肿术:给予患者全麻,在决定骨窗大小以及去骨瓣大小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前意识、瞳孔、术中脑压。若患者在术前呈现双瞳孔散大,则需要对其做标准大骨瓣减压。在开颅术中应当坚持严密止血,减压充分的原则。

2结果

经治疗,本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存活,8例患者死亡,其中有6例患者采用的是微创抽吸清除术,15例患者采用开颅清除血肿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1例患者出现再出血,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3例患者出现脑干功能衰竭,2例患者出现心肌梗死。

3讨论

3.1微创抽吸清除术

对其意识进行分级在Ⅰ~Ⅲ级的患者,同时患者没有出现瞳孔变化,且在术前不是很严重的脑损害,将部分积血清除,患者病情则会好转,对该类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过早使用手术对血肿进行清除,术后易发生再出血对预后造成影响,通常在患者起病6h后进行CT复查并定位血肿,首次大多数抽吸量可达到1/3以上,但还是有病了首次抽吸量达到80%以上。首次的抽吸可以使颅内压大大的降低,术后分次将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内进行液化引流,大部分患者在3d内可达到90%的血肿清除率,这种以最小创伤对病情恶化进行中止,充分使微创的优势得到体现,同时使由于操作而引起的额外脑损伤得到避免。在本组资料中,使用微创抽吸清除术的患者中没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同时经过3~6个月的随访,患者均恢复良好。

第5篇

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教师在引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的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效果。

如新课标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通过这样的引入最后定理的证明这一难点就会很容易突破.而且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复习时间大大缩短,保证新课质量.

但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必须精心选择复习内容,使以学的知识为新知识开辟道路。

2,联系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艺术

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采用学生熟悉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尤其是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如讲“解三角形”时可以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再如,讲授“直角坐标系”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处在班级第几排第几列。或给他一张电影票,问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当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领悟到“两个有序实数可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教师再讲“直角坐标系”已是水到渠成了。

3,提问,质疑引入新课的艺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恰恰从疑问和好奇开始。教师以提问适当的问题开始讲课,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学生会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如,有些教师在讲授“负数”时,他并不是象书上那样讲“零上”与“零下”,“上升”与“下降”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先问学生“2-1=?”,“1-2=?”。这样的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对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学生会说:“不够减”。教师接下来会问:“欠多少才够减?‘欠2’”。这时可引进记号“-2”表示“欠2”,并指出:除0以外的数前写上“-”(称为负号)所得的数叫负数。这样引入新课既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又弄清引入负数的目的。

这样引入新课能有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常用得引入新课方法。

但需要提出得是:所提得问题难度要适当,既要学生面对适当的困难,以达到引起探索的兴趣。又要不能太难,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入手,不然,就达不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4,练习,讨论,归纳引入新课艺术

通过练习,讨论,然后再对数学对象进行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引入新课。这是常用的方法。对于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使用多媒体,有时会省时,省力,同时能增加课堂容量。也便于学生`比较观察。如果暂时没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事先设计一些题目在随堂练习上进行归纳。比如引入平方差公式的一组多项式乘法练习。

(1)(x+1)(x-1)=?

(2)(x+1)(x-1)=?

(3)(a+2)(a-2)=?

(4)(3a+b)(3a-b)=?

(5)(4+a)(4-a)=?

可以让学生先做,然后点击答案并用不同色彩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等式左右两边的特点,通过练习,归纳,猜想的方式引出平方差公式。这样引入新课的方法往往是应用于有关公式的新课上,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发现的能力。但选取的例子不要太难。只要能便于学生观察,发现结论即可。

5,设置悬念引入新课艺术

设置悬念的引入手法,在影视剧和故事当中经常被应用,我们对此并不陌生。悬念就是灵感集成的火花,它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造成一种“欲与知不得,欲罢不能”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想,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后兴趣,乃至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的设置,在技巧上应是“引而不发”,令人深思,富有余味。

如数学上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教师就需要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趣”,比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先思考这样题目:“方程5x-x-4=0的一个根为x=-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教师可以先给出x=-÷(-1)=,请同学们验算。当学生得到答案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就使学生产生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教师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其实存在一种特殊关系,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再使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更能“锦上添花”。

当然,设置悬念要掌握分寸,不“悬”学生不思其解,就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也达不应有的效果。

6,“开门见山”新课艺术

可能有的老师有时上课并没有绕圈子,而是直接说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就象洋思中学的经验一上课就出示本节课要学习的目标并且讲述教学目标再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做,教学重点突出,能使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研究之上。如在学习“有理数减法”时可这样引入“在学习了有理数加法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有理数减法,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它跟有理数加法有联系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这种引入新课方法适合教学内容与前一课有紧密联系或研究方法相似的课,有时一节课容量很大而旧知识又很熟悉,也可以使用“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7.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艺术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所以以用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旨在激趣。

如在讲乘方运算时用“拉面”引入新课,一是有趣,二是易接受。学生可以在课前后去拉面馆去,观察厨师操作。或要求学生用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让学生猜猜看这时报纸有几层?再把结果表示出来引出乘方概念。

这种引入新课方法,必须符合数学本身的科学性,违背科学性的引入即使生动,有趣也不可取,甚至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8,实际应用引入新课艺术

数学中所学的知识,不少能直接用于实际当中,如果在教学当中能以实际应用引入新课,势必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思考过,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就会更加重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和明确求知目标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有的老师就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际当中经常使用符号表示某种意义,如天气预报图标,交通标志,五线谱等资料给学生看,或举了一个“失物招领”的例子:“小明拾到人民币a元,请拾到者到教导处认领的”,引导学生思考“a表示什么?”“用a表示有什么好处?”。来引入新课。

当然列举实际应用的例子要贴近生活,要使用大多数人熟悉的例子。否则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当然,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不论以那种方法和手段引入新课,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将学生从“要我学”被动学习情绪激发到“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上来。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但要注意课堂教学整体设计,把引入新课视为一个重要环节,不管用那种方法,都要简明扼要,紧扣课题,切忌拖泥带水,影响正课进行。

第6篇

摘要:管理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它具有科学性;管理也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它同时具有艺术性。在理解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有机统一体,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既有科学又有艺术的管理才是成功的管理。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基础;创新;转化。

“成功的管理,靠科学还是靠艺术?”———这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出现这一争论,主要是因为言论双方所站角度或立场的差异造成的。强调管理是科学,是言者重视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的结果;认为管理是艺术,是论者重视技能知识与人际知识的结果。现在,人们都已承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正如罗斯·韦伯所说:“没有管理艺术的管理科学是危险而无用的,没有管理科学的管理艺术则只是梦想。”

1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

1.1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在各种组织当中是纷纭复杂,别具特色的,但其中仍存在共通之处,存在着规律性。大量学者和实业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好让其他人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有矩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不至于盲目和被动。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说,管理学是科学的,具备科学的特征。

科学性是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管理者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知识,就象哈罗德·孔茨认为的那样:“医生不掌握科学,几乎跟巫医一样了。高级管理人员不掌握管理科学,则只能是碰运气,凭直觉,或用老经验。”;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他们就有可能在严谨、量化、合乎逻辑的科学归纳基础上,对组织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因为科学的管理注重自然规律、客观数据、分析结论、程序化、规范、规则、惯例、理性体验、同一性和经验运用。科学性是一种行为的严谨,为组织带来平衡和稳定,犹如骨架和躯干的作用。管理者学好管理学,能减少因违背管理的基本科学规律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失误。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又时常看到一些饱读管理经书的学者,在管理实践中却屡遭败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片面强调了科学性,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书本上的管理原理当作教条;而管理的科学性对现实的要求过分理想化和理性化,它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又具有艺术性。

1.2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

艺术,就其本义而言,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比现实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是指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艺术,则是表现为灵活高超的管理才能和艺术化的管理方法,是打开管理活动奥妙的钥匙。

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种惟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则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了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者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者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这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管理属于软科学,没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如何更好地管理,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更受管理者本身的价值观、风格和偏好的影响。如果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艺术的管理注重的是灵活多变、逆向思维、创新创造、情感认知和审美感悟。艺术性是一种思维的升华,带来活跃与发展,如同流动的思想、气质和血液。艺术性是管理变化创新的灵魂。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1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涵可知,卓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管理活动必须接受管理理论的指导,以管理的基本规律为行动指南。对一个管理者而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管理者,但却是为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管理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培养出色的管理者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理论价值,有别于其他学科,比如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应用上,只要遵循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通常都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例如用同样的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飞机,一般都能飞得起来,一般无需对每一架飞机作个别的特殊处理。但在管理上则并非如此。由于每一个被管理者的性格、心理不同,不同的阶段情绪也不一样,以及每一种管理情景也有所差别,导致了同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在管理效果上必然存在差异性。所以,仅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必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活动。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变化着的管理实践中对管理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懂得针对现实及管理与被管理对象的特点对科学规律进行巧妙运用,不断求新求变,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正是管理者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

2.3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相互转化。

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就是艺术化管理知识与科学化管理知识不断互相转化的过程。艺术化的管理知识要不断地转化为科学化的管理知识,作为管理知识体系中规范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反过来,也只有对科学化的管理知识进行艺术化的运用,边运作边探讨,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我们必须重视一线管理者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从中感悟和提炼科学化的管理规律。没有他们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创新的源泉。

2.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各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

由于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其理论体系相对严密,而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其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对灵活,所以两种属性在作用的发挥上各有侧重点。科学性侧重喻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方面,艺术性侧重于管理实践的应用方面;科学性借以提高管理效率,艺术性借以提高准确性、管理适应能力;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程序化和逻辑化,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程序化和非逻辑化。管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较注重科学性,借鉴一些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而管理知识密集型企业则可能较注重艺术性,要靠管理者更高层次的技巧去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管理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比例也可能是变化的。在企业创业阶段,艺术管理可能更为需要;在发展阶段,科学管理可能更为重要,而到成熟阶段,艺术性可能又上升到较重要的位置。管理的科学规律为企业实现目标指明了一条最短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危机或使危机最小化讲究的就是管理艺术。

综上所述,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有规律又不拘泥于成法,它为管理者指明了一个行动方向,又给他们留下了想象和发挥的广大空间。认识管理的两重属性,对组织和管理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管理者才能运筹帷幄,组织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杜。我眼中的管理。中外管理研究,2001,11.

[2]熊鹭。论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清华管理评论,2001,10.

[3]。管理与用人。特区企业文化,1996,2.

第7篇

本文根据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数学要求,谈谈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

首先,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

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

“互译”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

其次,注重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

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

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

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

3.合理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然而实际教学中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提问有效,应努力做到纵观全局,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营造宽松的气氛,切合实际,面向全体,注意提问的方法和时机,并要能拓展提问,延伸课堂,实现提问的最大价值。

一、问题应能能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如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教师可引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

[故事]1854年5月31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远航,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的一天,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英国军事保安部门调查,没有什么结果,但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却很快地找到了"纵火犯"。

课例:[问题]查找纵火犯?

[学生交流]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要与氧气接触,船舱里有大量的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的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样达到着火点的呢,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学生1:有人放火;学生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掉到草料堆中;学生3:战舰在海洋上航行,太阳照射在船舱里热量来不及散发,温度升高达到草料的着火点;......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教育,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问题难易度应恰当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体现在受益学生的普遍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一对一"式的问答,理想的课堂提问应该使全班学生都能受益。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即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即教师应在熟悉教材,明确大纲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全体学生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能力各不相同,那么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目的地则取提问对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提问。

例如:提问可分为(1)判断"是什么";(2)描述"怎么样";(3)分析"为什么";(4)比较"有什么异同";(5)评价"有哪些不同见解和思考"等。其中(1)主要针对差一点的学生;(2)(3)主要针对中等水平学生;(4)(5)主要用来提问中上水平的学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交流,都能受益。

三、问题应渗透于探究活动中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提倡课堂教学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探究、交流,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合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将问题渗透于探究活动中,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如教学"燃烧与灭火"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教师把红磷和白磷放在铁皮架上,将铁皮放在热水的上方,同时将另一白磷放入热水中,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铁皮架上的白磷燃烧了,而红磷不能够燃烧。教师:为什么铁皮架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学生:因为铁皮架上的白磷的温度已经达到了它的着火点,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教师:水中的白磷所处的温度较铁皮架上的白磷的温度高得多,为什么它不能够燃烧?学生: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教师:可见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学生经思考回答燃烧的条件。这样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

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用于引导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主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衍青: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

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问艺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设置问题,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用精、用巧提问艺术,使得学生思考不再是机械的应答,也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抓住重点,综合设问

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是课文的阅读教学,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深入理解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和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例如:在教学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时,不按循序提问:为什么于勒本来是全家的“恐怖”,后来却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他到美洲先写了怎样的一封信?第二封信又说些什么?等等,而是采用综合法提问:于勒耗尽了家产,是个花花公子,为什么若瑟夫会对他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学生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就必须在掌握全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于勒前后的不同,分析他给菲力浦两封信所表达的思想,透过于勒在船上当水手时的服装、神情、动作以及他的那只手,看到他思想发生的变化,从而认识莫泊桑谴责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需要速读和“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阅读本领。

二、依次设置,化大为小

这种提问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语文一般是按事件的发生,人物出现的顺序,论点论据提出的先后来提问。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特别是在七年级,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高,如果问题提得过于宽泛,学生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对问题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课堂中,教师能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尤其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应当注意化大为小,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难及易,化大为小,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中心问题,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因为文章内容庞杂,有些还不易理解,直接让学生分析“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给“我”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恐怕难以做到,我们可以就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提出一些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百草园中有哪些迷人的景物?第二:你听了美女蛇的故事后的什么感受?第三: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冬天雪后捕鸟情境的?第四: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读后对他有什么印象?第五:我问“怪哉”,先生为什么生气?第六: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有什么作用?第七:先生与“我们”读书的内容苦涩难懂,引出来有什么作用呢?第八:写我画画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提问把统领全文的大问题给予分解,便于学生逐步认识学习,自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当然,问题设置也不能事无具细,问题提问小,太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它是指为了达到教学上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就解决了。例如:在教学契诃夫的著名小说《变色龙》时,可设计一些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第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叙述,你认为课文的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在学生准确回答是“善变”后,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他“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后回答:首先是变得快(顷刻间他对狗的态度“变”了5次),其次是变得蠢(他“变”的理由是愚蠢的,逻辑是荒谬的)。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由此我们知道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式的走狗,“变色龙”的色虽然变来变去,骨子里却隐藏着一个不变的性格内核,你们知道他的性格内核是什么吗?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得出结论:奥楚蔑洛夫狗仗人势、媚上压下玩忽法律的奴才本性始终没有变。于是提出了第四个问题:什么原因促使这个执法者一变再变,左变右变?学生基本能回答:这主要是将军的威势促使他一变再变。为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最后还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奥楚蔑洛夫这样坏,为什么没有人嘲笑他?而赫留金的手指被咬伤,是受害者,为什么反而遭到人们的嘲笑?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就让学生反复讨论。有的学生说,奥楚蔑洛夫是警官,有权有势,没人敢嘲笑他。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奥楚蔑洛夫出场时,“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狗咬了人后,“木柴厂四周很快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些描写说明“那群人”是些穷极无聊的庸俗市民,他们没有正义感,所以不嘲笑执法者,反而嘲笑受害者,这是当时那个畸形社会的真实写照。以上的提问步步诱导,环环相扣,使学生不仅清楚地认识到了主人翁的性格特点,而且深入了解到,“变色龙”这个文学形象的讽刺锋芒不只指向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灵魂,而且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讲究设问的艺术性,不断总结自己提问的得失,并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学着“善问”“巧问”,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认真准备,因人而问,一定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只要我们教师发挥提问的作用,一定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