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一年级体育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23 23:47: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一年级体育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年级体育教学

第1篇

2、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 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跑 和300-500跑走交替)、基本步法练习。内容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矗。

4、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5、教学难点:学校武术操、体操动作。

第2篇

在上初一的体育课之前,作为一名体育老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一个教学计划。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初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一

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是七年级下学期,在和同学们相处了一个学期后,我对他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将结合个人身体的差异给予教学,使他们爱上体育课,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所任教的七年级学生年龄在13——14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心理、生理的发育波动强,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因此,这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多通过集体游戏来提高凝聚力,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二、目标任务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落实课堂常规、改进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2、初中生对抗性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男女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改进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受益。

在体育课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组织纪律教育,防止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

5、按照“

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初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二

作为刚刚步入新学习环境的新生于他们来自各间校风不同、师资要求有异、体育风气有别、场地器材条件有差异的小学,这就自然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深浅不一、基础不一、身体素质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还不是很适应。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初一年级五个班,一、二班44人,其余每个班55名学生。

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

2.技能情况:初一学校都处于青春发育期间,体质差异大,但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合理性,规律性还有待于逐渐提高。

所以在进行初一的体育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较好的同学能树立新的拼搏目标,而对于体质较差的“困难户”能在新的环境下树立自信,发挥长处,增强体质。但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合理性,规律性还有待于逐渐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课程中健康教育教材的定位新课程从体育扩展到体育与健康,内涵扩大了,增加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内容,把有关身体发育、增进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都纳入一本教材。

1.教材突出技术点,强调锻炼的实效性

教材突出技术点,便于学生掌握,增强身体锻炼的实效性。体育教学中不能排斥运动技术,更不能一见到竞技技术的名词术语就认为是竞技技术。教材中出现的技术与竞技运动技术有很大区别,即使是学习一些初步的竞技运动技术,其目的是用它来发展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2.用方法引路,渗透应用意识,学以致用

体育是以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为鲜明特征的,要使教材中的知识、技术原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锻炼,就要把体育知识和技术原理与身体锻炼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学习。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学会评价方法,培养评价能力

在使学生学会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应该培养他们具有评价能力。对事物迅速做出判断和评价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通过对事物做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向新的目标前进的愿望,新编教材为此建立了学习评价体系。

4.开阔视野,丰富体育运动文化

增加了运动文化知识,提高了信息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用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体育文化知识,增加阅读兴趣。

体育学科是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它以身体实践活动为鲜明特征,在身体实践中是身心统一的活动过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学科,应该更好地发挥本身的功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体育素质。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

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拼搏进取精神

(二)、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做到

1、能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各种体育活动;

2、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合理安排锻炼时间,运用掌握脉搏测定等常用方法,测量运动负荷;

3、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

4、通过技能练习,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增进身体健康;

5、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意义,树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运动能力,和与同伴合作练习的能力;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竞争意识;

四、主要工作:

1.在课的准备上要做到认真。

主要以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2.开展好学生的游戏课,让学生能开开心心的上完每节体育课,让学生在快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

3.开展好班级的体育活动,班与班进行,篮球、田径、等体育项目的比赛

初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三

一、导思想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二、教学目标

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开展研究、教改活动。认真完成校领导安排的各种临时性工作和任务。

三、学生现状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已进入青春期,心理、生理的发育波动大。男生爱动,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恰恰相反,喜欢娱乐性、柔韧性、游戏性强的项目。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是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强。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韧性好。对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较薄弱,对锻炼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这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多通过集体游戏来提高凝聚力,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四、加强课堂常规落实、改进教学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落实,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受益。

在体育课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加强组织纪律教育,防止各种伤害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第一。

2、体育教学是整个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上好体育课是重中之重,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将按照“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积极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中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的上好体育课,学好体育知识,增强体质,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3、进一步提高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除体育教学以外,还有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这两项同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二、基本情况:

﹙一﹚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开始上学,还不知道上学的大体含义,也不知道上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一下就解释清楚的,小学生会在慢慢的成长中知道这其中具体的含义的。今年秋季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况且学生也都是喜欢体育活动的,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学好体育。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

﹙二﹚、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与健康)包括理论和实践2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体育和保健常识;实践部分包括:①走和跑;②跳跃;③投掷;④攀爬、悬垂、支撑、滚翻、平衡;⑤小球类;⑥队列队形、徒手操;⑦民族民间乡土体育七大类。游戏和发展身体素质教学内容不单独分类,纳入各类教学内容之中;韵律活动和舞蹈不单独分类,包括在队列队形、徒手操之中。

﹙三﹚个人教研分析

1、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体育训练。

三、教学教研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和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5、观察并能够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和培养在一定困难条件下进行活动的能力。

﹙二﹚个人教研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养成正确的身体坐、立、行、走姿势。

2、队列和队形动作。

3、各种跑、跳动作。。

难点:

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调动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按时上课。

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3、认真备课,做到深入了解教材与教材有关的书籍及材料。做好示范和讲解,使学生能有从客观和主观上学习。

4、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知识起到指导,纠正学生错误为主,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5、及时进行考评,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6、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同时进行考核改革,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六、教学工作安排:

(一)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制定计划

4课时

第1周

队列队形:成纵队站立、原地踏步——立定、齐步走——立定

4课时

第2周

队列队形:左(右)转、向后转、走成圆形

4课时

第3周

走:自然走、前脚掌走

游戏:踩点走

4课时

第4周

十一国庆

走:直线走;不同路线的走

4课时

第6周

走:直线走;不同路线的走

4课时

第7周

走:自然走步练习

游戏:各种姿势的摆臂走

4课时

第8周

跑:自然快跑

游戏:看谁跑得直

4课时

第9周

走:模仿蟹、熊、象、鸭子走

游戏:联想不同动物的走

4课时

第10周

跑:沿直线跑;对准目标跑

游戏:接力跑

4课时

第11周

跑:30米快速跑

游戏:30米跑比快

4课时

第12周

跳跃:模仿小兔跳、双脚连续向前跳

游戏:十字跳

4课时

第13周

跳跃:模仿各种动物跳跃

游戏:青蛙过河跳游戏

4课时

第14周

跳跃:立定跳远

游戏:猜拳跳

4课时

第15周

投掷:单手向上抛轻物

游戏:比谁抛得高

4课时

第16周

投掷:单、双手抛物,双手接物

游戏:看谁抛接次数多

4课时

第17周

期末复习

4课时

第18-19周

(二)个人教研安排:

月份

学习内容

九月份

了解一年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

十月份

研讨各项活动技能

十一月份

队列队形

十二月份

校园广播操训练

第4篇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为。行为──顾名思义,就是行之所为;而习惯是重复练习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

体育习惯是指重复发生而形成需要的体育行为方式,他的生理机制是一定的情境刺激和有关的动作,在大脑皮层形成巩固的暂时性神经联系。体育行为习惯是个体参与体育,并不断重复地把体育意识转化为行为后,逐渐形成的一种需要与行为的倾向。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大多数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是本能的、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性,而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立足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堂常规在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习惯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为了让学生上课能够专心听讲,我首先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姿势,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往往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在刚开始上课时,我会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要教会学生上课时边听、边看、边想、边记的习惯,做到眼、耳、口、手、脑并用,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上课时眼睛要盯着老师,思路跟着老师走,积极思考问题,勇敢的举手回答问题。学生的思维应和老师的思维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老师的每一个口令、每一个动作,学生都能意会。学生通过静心思考,积极练习,才能把老师教的东西真正掌握,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二)学生主体意识在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习惯中发挥的作用

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主人意识”,以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1.合作学习方式对行为习惯的影响。合作学习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

2.体育课堂常规教学数字和儿歌,规范行为。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课中、下课……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体育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定性不好,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再则,上体育课和室内课不一样,室内课范围狭小,容易管辖,但在操场上范围广,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数字要求。

(三)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道德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健康的老师。

1.语言引导。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有很高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效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2.行为示范。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操场上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队伍很整齐,很安静,……

(四)德育教育在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习惯中的作用

1.德育教育可以规范学生言行。如队列练习时,集体主义荣誉感,可使学生做到动作整齐一致;从而达到体育课的要求。

2.德育教育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在一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游戏教学为主,而学生最喜欢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无疑可以达到促进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游戏“快快集合”中渗入遵守纪律的教育,可以激励学生既快又静的站好队;又如在游戏“毛毛虫爬行赛”中渗入集体主义教育,则既能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课堂的教学气氛。

(五)安全教育在学生体育学习行为习惯中的作用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较多。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一年级体育课中更应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①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动作,了解一般运动操作方法,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意识。②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意识,让学生学会保护和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③爱器材。教会学生器材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收拾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

第5篇

关键词: 兴趣 中学体育 分组教学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想在原有基础上使体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课堂中更高效的掌握技术要领和培养兴趣,就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从多方位进行发展。针对于初一学生,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未明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基于此,初一学生是我们培养其兴趣最好的时机,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兴趣的同时加强技术教学。如何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学会更多的知识,如何才能满足不同孩子的需要,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经过多次设想与实践,分组教学模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如何能在小组教学中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技术教学的比重,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班级人数多,场地不固定,队伍不易调动。为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式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学、互学、自评、互评,分组教学在我校就显得势在必行。我们从分组入手,运用科学的理念,通俗得方法,根据实际和实践情况,认真探讨分析课堂生成与预想之间得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反思。由点入面,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搞活课堂,提高技术教学比重,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水平。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1.我校班级人数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不可能顾及全部学生,势必会忽略一小部分,恰恰这部分学生就是平时所谓的体育差生,久而久之,这部分不受关注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重者可能引起自闭的性格,而我们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人应该是具有创新能力,做事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全面人才。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顾及这部分人的话,无疑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失败的,因为 “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多少年来,学生之间的竞争却是以个体竞争为主,由于只有少数人取胜,而大多数人将以失败而告终,因此,自认为没有竞争能力学生开始退出竞争,他们面对失败,自然而然的对学习失去兴趣。然而,在我的小组学习中,学生为了小组而共同解决问题,大家有一种责任感。在小组的合作中,既有个人的成功,又有小组的共同目标,每个人都想要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想最好的办法为小组争光,并通过组与组竞争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关于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得到验证,初一6班有一个女孩子,可能是由于家庭原因从小就有自闭的性格,学习不好,所以在集体活动中受到的关注度非常低,在体育课上也总是躲在角落里,很少参与课堂,分组教学之后我特意安排组长和优秀同学帮助她,一开始效果不好,后来我制定一些班级教学比赛的标准,只有一个组的全部通过才算优秀,这时候她感觉的自己也属于小组的一份子,有了归属感,学东西积极性比以前大有提高,也乐于学习和接受别人的帮助。在一次排球垫球比赛中她垫了128个,班级第一,那一刻她笑了,再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她成了我的好帮手,可喜的是经过这种锻炼她的文化课成绩学习也有很大提高,这足以说明小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练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

2.我校上课场地不固定,队伍不易调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灵活,而且不利于教师讲解示范。在以往,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如果让大多数同学接受的话,需要很长时间,这样学生的学练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而且教学环境不民主,没有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没有自学、互学、自评、互评的空间。也不能创设意境让学生在运动体验中有更多的时间来有效促进技能学习和主体参与,没有时间合理、自由得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与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应该进行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小组长和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新授知识,然后分组学习,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学习空间和宽松的学习情景,确实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改理念。这样既解决了我校场地和人员调动问题,又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练习密度,进而提高了技术教学的比重。

3.分组教学也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中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接受能力比较快,爱于表现,而“填鸭式”“满堂灌”这种单调的学习过程严重导致了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枯燥无味的东西提不起兴趣。而分组教学就可以利用各种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来引领他进行学习。而且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的体育教学恰恰可以利用这一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针对于每一组或者每一个人设置不同的目标去实现,这样孩子们才愿意学,愿意做。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教学比重。

二、当然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而且这些也是我们分组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唯有事情做得细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分组要均匀,体育差生要均匀分配,身体素质好而且接受能力较快的要平均分配。在分组之前教师要对学生充分了解,包括身体素质、性格、交流合作等方面都要做到心中,做到分组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施和开展。

2.组长的选择要慎重,应该找有威信,接受能力比较快的同学担当,可以组员推选,确定之后可以进行培训。组长培训时要有耐心,细节要考虑细致、周全,让组长确实负起责任来,而且要放足够的权力于组长,但是还应有足够的把握对组长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这样有利于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6篇

一、初一女生的身心特点

经过小学学段的学习,初中学段的学生已经学习与掌握了多种运动技能,具备了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的经验,但是由于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生理的急剧变化导致心理的不适应和不稳定。正确认识与调控自己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阶段的女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好学、善于模仿、喜爱游戏、乐于表现自我,但是由于身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发育的成熟和身体外形的变化导致现阶段女生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时容易害羞,对异性同学不屑一顾,全然不感兴趣。特别是男女同学一起在进行各项活动时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如果他们稍有接触,就会引起骚动,引起同伴的窃笑、讥讽和起哄,从而影响了一定的合作学习。

在性格特点上,女生跟男生的好胜、喜欢个性独立的心理相比较,更喜欢群体合作性的练习内容;又因为男女生理结构和体能上的区别,女生更乐于接受技巧类的学习。

综上所述,中学男女生生理与心理的急剧变化为男女分班进行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必要条件。

二、有效地进行初一女生体育教学

1.加强思想教育,重视课堂常规的建立

在开始上第一节体育课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连最基本的队列练习都不懂,虽然有过一个星期的军训,可还是连最基本的左转弯、右转弯都走不好,更别说行进间“立定”了,根本没有动作要领。针对这些情况,我用三节课时间,让她们明白初中的体育课跟小学不一样,同时提出上课必须遵守的要求,严明请假制度,上课前体委要整队带出,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一切做到紧张而有序。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增加体操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据了解,小学体育课“放羊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我结合初中女生的身心特点和身体素质,在教学中增加了进行肩肘倒立、前滚翻等体操内容的教学,并分别只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又考虑到女生比较害羞,把上课地点安排在体育馆,这对于枯燥乏味的田径项目而言,女生更喜欢难度不大的技巧性内容。

(2)合理使用游戏,使教学形式更多样

结合游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我在“胸顶报纸跑”中,鼓励学生动脑筋,尝试“转弯时报纸不落”;在“三人合作跑”中,允许学生自行分组,培养默契,强调团体协作才是取胜的秘诀;在“共建和谐社会”的拓展中,引导她们主动与陌生人接触、交流。在耐力跑练习中,学生因枯燥、乏力等极其反感。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别安排一节5分钟耐力练习,准备跳绳,让学生自己选择5分钟跑还是5分钟持续跳绳,练习效果显著。

(3)开发实用器材,使教学手段更全面

器材的缺乏导致教师无奈,学生无趣。如何利用好现有器材,争取开发简易实用的新器材来调动学生兴趣,是教师的责任。如:布置学生用透明胶带将废旧报纸粘贴成一个纸排球,利用简易纸排球进行排球教学,既消除学生怕疼的心理又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还能提高学生对排球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进行课后练习,所谓一举多得。

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用合作、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练习质量

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练习热情高涨,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比赛总会有输赢,那么势必会打击输方的积极性,伤害她们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可以尝试不比速度、高下,重视完成质量、合作意识、创新方法等教学方式。

(2)降低学习难度,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在快速跑教学的后蹬跑辅助教学中,我认为示范讲解都非常清楚到位,可是学生们仍很难理解,不愿意尝试。后来,利用休息时间了解到女生们喜欢玩猜拳跨大步的游戏,我便将后蹬跑改为跨大步教学,学习效果明显。因此,备课时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尽量将动作难度降低,语言讲解上少用术语,通俗易懂。

(3)用轮流带操的方式增强学生自信心

本学期我面对的是8个班的女生将近二百人,加上女生偏内向,这对我认识她们了解她们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想到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前带操的机会,既能帮助我认识她们,又能增强她们的自信心,积极与教师配合。

(4)重视过程评价,鼓励运动参与

第7篇

刚刚从幼儿园踏入一年级的孩子们,对体育课的了解只是停留在玩上,在生理上、心理上都需要老师不断地去关心和爱护并让他们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观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一年级新生刚开始上学,还不知道上学的大体含义,也不知道上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一下就解释清楚的,小学生会在慢慢的成长中知道这其中具体的含义的。今年秋季体育教学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况且学生也都是喜欢体育活动的,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学好体育。这意味着我们更要把体育教学优质优良地完成好,现将本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拟订如下:

教学目的: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保持身体的正确姿势,使之初步具有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体育、卫生与保健的常识,学习和初步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能力打好基础;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活泼勇敢、积极向上等优良品质。

三、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与健康)包括理论和实践2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体育和保健常识;实践部分包括:①走和跑;②跳跃;③投掷;④攀爬、悬垂、支撑、滚翻、平衡;⑤小球类;⑥队列队形、徒手操;⑦民族民间乡土体育七大类。游戏和发展身体素质教学内容不单独分类,纳入各类教学内容之中;韵律活动和舞蹈不单独分类,包括在队列队形、徒手操之中。具体教学内容见教学进度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学期以广播体操教学为主,让每一位学生都学会做广播体操。

难点: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并且做到动作与节奏相吻合。

五、教学措施

1、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年龄、原有知识能力基础和身体发展水平以及学校的场地、器材设备和环境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改革创新,确定好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内容、选择好课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安排好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好本课程。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提高体育保健文化素养,在充分体验运动乐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采用启发、诱导和各种各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正确的示范、直观的图片等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感知动作,领会动作要领,掌握锻炼方法,形成完整的正确动作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水平。

4、自制体育器材,认真抓好场地、器材建设,对已有的器材、场地要保管好,保护好。

同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制体育器材,创造条件,保证教学的基本需要。

5、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同时进行考核改革,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一(1)班体育,男生比女生明显较少,总共35人。学生好动活泼,心思散漫,还比较懒散。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保持身体的正确姿势,使之初步具有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卫生习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体育、卫生与保健的常识,学习和初步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能力打好基础;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活泼勇敢、积极向上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体验体育活动中的心理感受和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5、观察并能够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和培养在一定困难条件下进行活动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教学常规;学做广播操和队列练习。

难点: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标》,正确理解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努力达到课标要求。

2、密切结合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和备课,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认真上好体保课。

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认真组织好学生的两操及课外活动。

4、进行教学评议。

六、教学考核:

1、体保出勤率及课堂常规(10%)情感方面

内容:出勤率课堂纪律课堂常规体育道德作风等

2、身体素质及活动能力(90%)技能方面

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度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大纲,实施《新课程课标》。本班的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条件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半年,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也少,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什么对他们来说几乎也是从零做起的,喜欢接受新知识,但对某些难度教大的知识接受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三、任务目标:

1、进一步了解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尝试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活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4、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5、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6、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7、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

学生在身体活动当中,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各体育群体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情趣,体验自信、健全的个性心理。

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方法措施:

1、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遵守考勤制度,按时上课。

2、遵守体育课常规,认真听讲,积极学习。

3、参加期中和期终检测,督促学习。

4、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搞好“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研究。

5、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认真备课,做到深入了解教材与教材有关的书籍及材料。

谢号角案,做好示范和讲解,使学生能有从客观和主观上学习。

7、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知识起到指导,纠正学生错误为主,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8、及时进行考评,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9、开展兴趣小组。

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4一、学情分析:

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

二、教材内容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块,体育基本常识、基本活动和游戏。体育常识主要包括体育课的作用、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基本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包括队形队列、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滚翻、攀爬、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最后一块是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一些简单游戏。

三、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学生在身体活动当中,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各体育群体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情趣,体验自信、健全的个性心理。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四、教学措施:

1、年龄普遍较小,多采用游戏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备课时研究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确定训练项目找出练习点;

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采用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分散难点,分步教学方法。

4、练习上,精讲多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作逐步过渡,步步引课练;

指定分组与自由结合组织形式,采用辅助与诱导,讲解示范与模仿练习;增强练习强度、密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和技能形成与提高。

5、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创新。

有了合适的机会,才能充分让学生去创造,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表现_、发展特长,而且还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5一、学生分析

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所带的是低段的班级,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接受比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和50米跑走跑交替)、基本步法练习。内容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学校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鼓励新生在课堂上大胆做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这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5、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的目的。

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6、教师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研专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六、具体的教学计划:

1、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创新精神。

2、理论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方法及体育运动常识、卫生保健等。

3、队列队形:主要学习集合、散开、稍息、立正、左右转法以及向右看齐等。

4、广播体操:一年级新生首先要学会广播体操,因此,学习广播体操是下半学期的重点。

第8篇

一、巧练集合站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方法一:为每位学生编号,如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为一排一号,第二排的第五个为二排五号,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对号入座。

方法二: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等游戏,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二、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使学生学会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原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穿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三、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要使一个学生在一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教师就要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如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彩带、降落伞、毛毛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让我的彩带飘起来”“小伞兵赛跑”“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垒”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共创和谐氛围

第9篇

摘要: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表观欲强,低年级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兴奋快、投入快,这是体育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应注意兴趣性,组织方式、安全措施,利用学生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注意;低年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15-01

小学低年级是指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纪小,好玩好动, 自理和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娇惯任性。而体育课大多是在操场上进行,就场地、器材、环境、人数等的影响,使体育教师感到上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费心、费力、费神,而难以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所以很多体育教师“愿意多上一个高年级,也愁着上低年级”。但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表观欲强,低年级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兴奋快、投入快,这是体育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哄”“严”兼容,促其成长

低年级学生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过分严格的要求会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厌倦甚至恐惧,使得课堂过分的死板,从而无法达到锻炼身体和放松身心的目的。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说应该是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共同使用,使得课堂即活跃又有良好的纪律。那么如何“哄”呢?记得上课时,学习快速跑,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跑太慢了,不跑了!”我就对她说:“嗯!其实你跑得很不错的,你看,你都可以跑得很快了!”学生受到了鼓舞,练习也积极了。所以我觉得“哄”学生要及时,尤其是对于后进生,但是不要盲目。在“哄”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课堂常规和纪律问题,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好动,喜欢争强好胜,如果不及时的加以控制和强调,导致课堂更像是课外活动,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2.着眼学生,用心教学

2.1 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胸有成竹”。备课是一堂课的前期准备,不论是详案还是简案,内容、目的、要求、器材都要心中有数,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充分。即使是同一个教案,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时,也要注意到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问题。

2.2 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寓游戏、音乐于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觉仍以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为主,对许多事物尚未形成一定的概念,他们喜欢模仿动作,也能较快地掌握动作;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能连续保持10-15分钟,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不易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厌烦简单重复的教学。而好动是少儿相通的天性,在玩中有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游戏、音乐成为了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游戏、音乐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作的节奏感、美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当中去,同时,把其他的教学内容分解溶于游戏、音乐当中,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达到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如在一年级教的内容“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教师单纯的口令、学生单纯的左右方向转,很枯燥。教师 利用音乐的节奏感,教师击掌一下;学生向左转,连击二下,学生向右转,连击三下,学生向后转,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巩固练习,利用学生兴趣未了的心态,让教师口令与学生动作方向相反的游戏进行,便能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 结合学生生理特征,恰如其分地把握运动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运动器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对学生的生长发育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如果运动量和运动负荷过大,则会给健康带来危害。立定跳远对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来说所消耗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在巩固练习中,可 利用游戏分组练习,两人一组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了的学生,用立定跳远的动作向前一步,输了的原地不动,玩到教师指定点为赢,赢了的同学休息,输了的同学可交叉进行练习。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必须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 时间不宜过长,憋气、 紧张性和静力性练习不宜过多,而是应该活动内容多样化,活动与休息间隔开来,使学生得到足够的休息。在实践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必须特别注意,课上得很活跃,学生很感兴趣,尽管运动量较大,学生主观上并不感到疲劳,玩得越来越起劲,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休息,而不能只顾满足学生的兴趣。

2.4 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严防偶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家是“小皇帝”,好动而又任性,纪律观念较差。而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受环境、场地、器材等的影响,最容易发生偶发事件和安全事故,教师上课时应对学生的个性、爱好、运动能力全面了解,教学上多运用保护与帮助的手段与方法,同时严密关注每一个学生,多巡查、多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而又要用关爱的心情,采用适当的批评教育处理问题。

3.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 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4.及时总结,改正提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