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22: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民生新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的扩大,人们关注的视野和范围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例如,农民群体成为地方电视台以及卫视逐年重视的新群体,因此,吸引他们目光的民生新闻必然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种新闻的来源地和人群的文化层次,显然要求我们要调整不同内容的比例。另一方面,电视民生新闻当以地方性为特色,例如广州电视台的《01出动》通过具有特色的采访和拍摄手法,重点关注广州市民生活趣事趣闻和生活传统,做出具有浓郁“广州风味”的民生新闻节目,深受广州市民和其他向往广州生活的群众的喜爱。相反追求“大而全”的民生新闻让人味同嚼蜡,有千人一面的感觉。所以,只有扩充内容使之不断丰富,才能让人不断有新鲜感,过目难忘!
2.增加节目纵向深度:对特定事件进行更加深入地报道和分析,对类似相关事件展开联系
流于表面现象的报道是民生新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初觉新鲜,然印象不深、转瞬即逝。所以,应在民生新闻这档与大众群体联系紧密的节目中,加强对事件背后事实的及时真实的深度报道,起到审慎看待社会现象的作用。如报道冬季不要从封冻的江面上穿行时,从一辆车的坠入江心,回顾到早前的一系列危险,分析原因,并做现场采访,较好地起到了警示教育的作用。
3.提高新闻的社会责任度:新闻工作者当以从业者的良好素质来提升大众观赏水平
民生新闻是以贴近百姓生活为特色的新闻节目,新闻工作者理当肩负起传播把关的任务,切实负起责任,以从业者的良好素质来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平。例如《新闻夜航》中的夜航气象版块,制作者将气象的表面数字与人文知识、传统习俗、民俗文化相结合,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也得到了知识的补给和视野的开拓,提高了受众的文化素质,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就是指电视和报刊,如今不同了。网络像一匹黑马横空出世,覆盖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很多的新闻都是网络先报到后,电视媒体才紧接着跟上的。电视新闻落后于网络媒体成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另外民生新闻是受众最喜欢的内容,这一点也应该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重视的一点。民生新闻应该反应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不是站在更高层面看待民生问题,而是以百姓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站在百姓的角度谈论民生,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新闻已经由政府的喉舌转变为百姓的喉舌,如果新闻工作者不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报道新闻,去评说新闻,那么百姓如何能够接受这样的媒体和代言呢?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应该成为电视新闻关注的重点,也应该成为新闻工作者工作的重点。
二、将时政新闻民生化
在全民构建和谐的法制社会的今天,时政新闻依然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人们通过收听和收看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和动态,了解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在这个全民提倡创新的时代,时政新闻也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创新时政新闻的写作,都是目前新闻工作要改革的内容。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要和创新密切结合,内容报道的创新和写作形式的创新都是新闻具有生命力的体现。新闻的传播也是大众传播的形式之一,人们通过纸质、网络、口口相传等方式传播新闻。所以没有创新的新闻,没有创意的报道,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等都影响着他对工作的付出以及结果的形成。紧密联系群众,报道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是一切创新的根本。任何脱离群众、脱离百姓的新闻都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
【论文摘要】本文从参与式新闻出现的原因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其在我国地面频道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做好参与式新闻所需要具备的要素,并指出目前参与式新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电视新闻比其他传统媒介新闻的优势在于新闻现场,新闻现场不仅提供了复杂的视听符号系统,还刺激着、调动着受众的注意力。但是对电视新闻而言,新闻现场也仍然处于“可遇难求”的境地,技术、设备、财力等等条件的限制,让很多新闻工作者仍处在追求“现场”的路上。电视新闻需要现场,但现场供给却成瓶颈,这一矛盾为另一种新闻制作方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一方式被称之为“参与式制作”,它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最大的区别,通俗地讲在于,传统的是专业人士走出去,后者是受众走进电视媒介。通过这样的参与制作出来的新闻被称之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草根新闻(Grassroots Journalism)或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一种表征。参与式新闻的特征在于普通公众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参与新闻的报道和,使得他们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新闻传播格局中出现并立足,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贴近性”的需要,是大众参与电视制作和某种表达的需要。这种参与式新闻制作与传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电视传受之间的传播格局,在现如今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正渐渐形成规模。
眼下地面频道是五花八门,不少频道称那些手持DV,活跃在新闻现场的人为DV爱好者,DV通讯员,DV信息员等等,也有个别寻求不同称谓的,比如湖南经视称之为DV队员,深圳都市频道叫DV纪录员。还有的称DV拍客,但是最有特色的当属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他们称其为“新闻社工”。但总的来说,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些拍摄的内容如何进行制作,如何更好地融于栏目。
从内容上讲,这些传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突发类新闻,例如高速路上车子自燃,罐车泄漏,救援现场等等,参与式新闻之所以被认可,与这类新闻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崭露头角有很大关系。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市民人数众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记录工具,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现场的“新闻记者”。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拍到公交车燃烧时的画面,看到的现场视频大多来自于普通市民的手机拍摄,正是他们的真实记录并传播才让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优势得以彰显。二是奇闻轶事类。比如说,湖南经视曾播过一个DV队员拍到的一个渔民在湘江捕捉到一条无尾鱼;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曾播过,一个膀爷当街试图调戏一女子,不想女子呼喊叫来丈夫和邻居,当场把他捉住;还有比如饱受争议的公交车上的性骚扰问题,江苏城市频道曾播过,一个女乘客在被性骚扰时,用手机拍到了瞬间画面,不仅让男子受到了惩处,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时更让电视新闻本身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增“色”不少!第三,参与式新闻中也有一些批评性新闻。比如,深圳都市《第一现场》在DV纪事中曾播过的,在深圳放生湖里面居然出现一群放生龟的偷盗者,别人献爱心放生的乌龟,他们却昧了良心来杀生,保安上去制止却无人听,等等。
从节目形态上讲,参与式新闻或串编,或单播,形态不一,还有类似专栏一样的栏目版块,比如,湖南经视的“DV状态”,口号是:“DV状态 随时纪录”,深圳都市的DV纪事专栏,还有甚者,比如江西都市频道,节目组认为新闻社工提供的素材是重要的新闻来源,是栏目的一大特色,所以干脆在适当时间,召集广大的新闻社工们开开会,从而更好地参与节目,为节目拍到更好的素材。从总体上讲,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
从事参与式新闻制作的人也是参差不齐,社会背景复杂,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半专业人士,比如说消防队里的宣传干事,从事婚纱摄影的拍摄者,还有就是高校的学生,尤其是新闻系的学生。但是无论是否专业,它对节目来说,提供的都是素材,节目的后期编辑人员,拿到的这些素材以后,他们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在语句表达上,都力求避免内容上的失实之处,比如在稿件中表达为,据DV爱好者某某说,或者干脆对拍摄者进行采访,用他们的声音来解说画面,甚至拍摄者还以一个被访问者的角色来发表观点,适当评论。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实际上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这种模式给任何人都提供了充当“公民记者”的机会,同时它还把电视的话语权向大众倾斜,改变了在传统的线型和单向新闻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部分地改变传播中的“客体”身份,而处于表达话语的“主体”身份。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而言,参与式制作扩大了节目的制作队伍,并且让参与式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新闻形态,也渐渐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并且这样的作品有着它独到的传播优势。
真实是参与式新闻的根基。摇摇晃晃的镜头,颤抖的画面还略带模糊,本来是电视制作的忌讳之处,但如今这种画面却成为一种特色,没有人会怀疑这段视频的真假问题,相反,却吊足胃口,让受众集中精力,挪动脚步上前盯着去看,好玩的会心一笑,突发的看个稀奇。这就是震撼受众的“真实”力量。
内容是参与式新闻笑傲传媒江湖的资本。电视制作队伍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很多地域,媒体的触角无法延伸到新闻发生的那一刻。亲临现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候只能是电视专业人士的追求。而对于公民记者来说,他可能恰在现场,正是恰在现场的契机,就使在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中,他们拥有的内容资本不可小觑,远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的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采用的滔天巨浪画面几乎都是游客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现场视频,稍近的就说5·12汶川地震,我们首先看到的地震瞬间画面,是一个叫卫斯理的秘鲁游客拍下的,等等。内容,是参与式新闻吸引电视传媒采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原因。
贴近使参与式新闻轻易迈过专业的隘口。电视新闻的声画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播出要求,单从技术角度讲,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是一个电视新闻的奇迹,它突破了专业的隘口,走进大众的传播平台,正如前面所述,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参与式新闻介入社会生活,靠的就是它与生俱来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表现多样,一是时间的新近性,比如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当突发事件降临,又有很多市民不幸丧生,我们不自觉地会问,当时究竟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对电视新闻来说,只有现场才能回答,于是,市民的手机视频派上了用场。二是心灵上无隔阂。新鲜的,奇怪的,特别的,好奇之心不分男女老幼,参与式新闻中不乏“新奇特”,甚至还部分满足受众窥私的心理。三是距离上的接近性等等。
平等与互动使参与式新闻占领新闻主阵地。电视新闻改革改掉三大陋习,一是高高在上的视角,二是官腔官调的表达,三是一本正经的形象,换上的是平等的视角,民生的表达和和蔼可亲的形象,传受之间平等与互动,成为诸多电视节目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参与式新闻得以生长的土壤,而且它一旦生长,就不愿依附,现在电视新闻更多的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走向市场,接受受众的选择,僵化的表达被淘汰,空洞的说教被摒弃,呆板的形式被耻笑,取代的是关注、关心、平等、互动和活泼。参与式新闻本身就是在新闻主阵地上运作,它满足的是受众参与的愿望,表达的需要和某种情感的维系。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优势,是与它参与式的制作模式不可剥离的,这种颠覆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模式,带来的是传受格局的改变,这个意义非同一般。当然,参与式制作,也存在某些问题,参与的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缺乏新闻学的训练,提供的资料也因此可能缺乏可信性,使得报道细节可能失真、报道面可能受到影响等等,甚至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参与式新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被破坏,参与式新闻在当下并没有成为优秀新闻的同位语, 相反却成了低劣新闻的代名词,缺少公信力是参与式新闻走向品牌建设之路的最大障碍②。但是正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一个模式代替另一个模式,总是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来自表达的需要,来自收视的力量,还有笑傲传媒江湖的内容资本,参与式制作会在电视新闻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渐成规模就证明这一点。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本文从参与式新闻出现的原因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其在我国地面频道民生新闻节目中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做好参与式新闻所需要具备的要素,并指出目前参与式新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电视新闻比其他传统媒介新闻的优势在于新闻现场,新闻现场不仅提供了复杂的视听符号系统,还刺激着、调动着受众的注意力。但是对电视新闻而言,新闻现场也仍然处于“可遇难求”的境地,技术、设备、财力等等条件的限制,让很多新闻工作者仍处在追求“现场”的路上。电视新闻需要现场,但现场供给却成瓶颈,这一矛盾为另一种新闻制作方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一方式被称之为“参与式制作”,它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最大的区别,通俗地讲在于,传统的是专业人士走出去,后者是受众走进电视媒介。通过这样的参与制作出来的新闻被称之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草根新闻(Grassroots Journalism)或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一种表征。参与式新闻的特征在于普通公众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参与新闻的报道和,使得他们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新闻传播格局中出现并立足,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贴近性”的需要,是大众参与电视制作和某种表达的需要。这种参与式新闻制作与传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电视传受之间的传播格局,在现如今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正渐渐形成规模。
眼下地面频道是五花八门,不少频道称那些手持DV,活跃在新闻现场的人为DV爱好者,DV通讯员,DV信息员等等,也有个别寻求不同称谓的,比如湖南经视称之为DV队员,深圳都市频道叫DV纪录员。还有的称DV拍客,但是最有特色的当属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他们称其为“新闻社工”。但总的来说,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些拍摄的内容如何进行制作,如何更好地融于栏目。
从内容上讲,这些传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突发类新闻,例如高速路上车子自燃,罐车泄漏,救援现场等等,参与式新闻之所以被认可,与这类新闻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崭露头角有很大关系。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市民人数众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记录工具,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现场的“新闻记者”。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拍到公交车燃烧时的画面,看到的现场视频大多来自于普通市民的手机拍摄,正是他们的真实记录并传播才让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优势得以彰显。二是奇闻轶事类。比如说,湖南经视曾播过一个DV队员拍到的一个渔民在湘江捕捉到一条无尾鱼;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曾播过,一个膀爷当街试图调戏一女子,不想女子呼喊叫来丈夫和邻居,当场把他捉住;还有比如饱受争议的公交车上的******问题,江苏城市频道曾播过,一个女乘客在被******时,用手机拍到了瞬间画面,不仅让男子受到了惩处,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时更让电视新闻本身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增“色”不少!第三,参与式新闻中也有一些批评性新闻。比如,深圳都市《第一现场》在DV纪事中曾播过的,在深圳放生湖里面居然出现一群放生龟的偷盗者,别人献爱心放生的乌龟,他们却昧了良心来杀生,保安上去制止却无人听,等等。
从节目形态上讲,参与式新闻或串编,或单播,形态不一,还有类似专栏一样的栏目版块,比如,湖南经视的“DV状态”,口号是:“DV状态 随时纪录”,深圳都市的DV纪事专栏,还有甚者,比如江西都市频道,节目组认为新闻社工提供的素材是重要的新闻来源,是栏目的一大特色,所以干脆在适当时间,召集广大的新闻社工们开开会,从而更好地参与节目,为节目拍到更好的素材。从总体上讲,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
从事参与式新闻制作的人也是参差不齐,社会背景复杂,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半专业人士,比如说消防队里的宣传干事,从事婚纱摄影的拍摄者,还有就是高校的学生,尤其是新闻系的学生。但是无论是否专业,它对节目来说,提供的都是素材,节目的后期编辑人员,拿到的这些素材以后,他们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在语句表达上,都力求避免内容上的失实之处,比如在稿件中表达为,据DV爱好者某某说,或者干脆对拍摄者进行采访,用他们的声音来解说画面,甚至拍摄者还以一个被访问者的角色来发表观点,适当评论。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实际上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这种模式给任何人都提供了充当“公民记者”的机会,同时它还把电视的话语权向大众倾斜,改变了在传统的线型和单向新闻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部分地改变传播中的“客体”身份,而处于表达话语的“主体”身份。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而言,参与式制作扩大了节目的制作队伍,并且让参与式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新闻形态,也渐渐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并且这样的作品有着它独到的传播优势。
真实是参与式新闻的根基。摇摇晃晃的镜头,颤抖的画面还略带模糊,本来是电视制作的忌讳之处,但如今这种画面却成为一种特色,没有人会怀疑这段视频的真假问题,相反,却吊足胃口,让受众集中精力,挪动脚步上前盯着去看,好玩的会心一笑,突发的看个稀奇。这就是震撼受众的“真实”力量。
内容是参与式新闻笑傲传媒江湖的资本。电视制作队伍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很多地域,媒体的触角无法延伸到新闻发生的那一刻。亲临现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候只能是电视专业人士的追求。而对于公民记者来说,他可能恰在现场,正是恰在现场的契机,就使在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中,他们拥有的内容资本不可小觑,远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的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采用的滔天巨浪画面几乎都是游客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现场视频,稍近的就说5·12汶川地震,我们首先看到的地震瞬间画面,是一个叫卫斯理的秘鲁游客拍下的,等等。内容,是参与式新闻吸引电视传媒采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原因。
贴近使参与式新闻轻易迈过专业的隘口。电视新闻的声画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播出要求,单从技术角度讲,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是一个电视新闻的奇迹,它突破了专业的隘口,走进大众的传播平台,正如前面所述,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参与式新闻介入社会生活,靠的就是它与生俱来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表现多样,一是时间的新近性,比如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当突发事件降临,又有很多市民不幸丧生,我们不自觉地会问,当时究竟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对电视新闻来说,只有现场才能回答,于是,市民的手机视频派上了用场。二是心灵上无隔阂。新鲜的,奇怪的,特别的,好奇之心不分男女老幼,参与式新闻中不乏“新奇特”,甚至还部分满足受众窥私的心理。三是距离上的接近性等等。
平等与互动使参与式新闻占领新闻主阵地。电视新闻改革改掉三大陋习,一是高高在上的视角,二是官腔官调的表达,三是一本正经的形象,换上的是平等的视角,民生的表达和和蔼可亲的形象,传受之间平等与互动,成为诸多电视节目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参与式新闻得以生长的土壤,而且它一旦生长,就不愿依附,现在电视新闻更多的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走向市场,接受受众的选择,僵化的表达被淘汰,空洞的说教被摒弃,呆板的形式被耻笑,取代的是关注、关心、平等、互动和活泼。参与式新闻本身就是在新闻主阵地上运作,它满足的是受众参与的愿望,表达的需要和某种情感的维系。 转贴于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优势,是与它参与式的制作模式不可剥离的,这种颠覆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模式,带来的是传受格局的改变,这个意义非同一般。当然,参与式制作,也存在某些问题,参与的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缺乏新闻学的训练,提供的资料也因此可能缺乏可信性,使得报道细节可能失真、报道面可能受到影响等等,甚至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参与式新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被破坏,参与式新闻在当下并没有成为优秀新闻的同位语, 相反却成了低劣新闻的代名词,缺少公信力是参与式新闻走向品牌建设之路的最大障碍②。但是正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一个模式代替另一个模式,总是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来自表达的需要,来自收视的力量,还有笑傲传媒江湖的内容资本,参与式制作会在电视新闻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渐成规模就证明这一点。
参考文献
①魏少华,《零门槛的隐忧:草根新闻与把关人理论》,《新闻界》,2009(3)
题材选择,拓宽广度
目前,许多报纸民生新闻的定位大多局限于百姓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等生活层面的现场描摹,存在选材范围不广、报道内容琐碎、报道视角肤浅等问题。比如今天下雨了明天天气如何、哪个地方什么植物开了一种新奇的花、节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这样的新闻在很多报纸的民生新闻中常常能够看到。这类新闻由于其内容较浅,格调不高,很难长久吸引大众,尤其无法吸引社会主流人群的关注。随着民众审美情趣的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需要更多、有广泛社会意义和一定影响力的民生新闻。因此,民生新闻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首先应努力拓宽题材选择的广度,提升新闻品格。
其实,民生新闻除了实用信息、家长里短、日常诉求等百姓生活层面的现场描摹外,还可以涵盖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资讯、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粮农补贴、就业再就业、医疗保险、教育收费、食品安全、经济适用住房、社会保障、农民工待遇、行车难和停车难等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民生”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生活化的解读和报道。除日常生活外,民生的表层背后还有关于生命、关于生存、关于生计的更严肃的话题,这些内容在许多地方媒体的民生新闻中大多没有被深层次触及,即使有也往往是一些蜻蜓点水式的报道。因此,拓宽民生新闻的题材范围,触及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既能丰富报道内容,更能体现媒体责任意识。
毋庸置疑,从新闻服务性原则出发,任何新闻都应该多层面关注民生,因此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也应被纳入民生新闻的报道范畴,让政府工作重点和百姓生活挂钩,让国家大事与老百姓的“柴米油盐”相联系。2008年,许昌市委、市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实施“创业富民,就业惠民”工程,并召开一系列会议部署落实。记者避开程式化的会议报道。从民生角度、从百姓所能得到的“实惠”入手,采写了一系列事关百姓生活的稿件,如《全民创业,引发一座古城嬗变》、《许昌县全力打造全民创业方阵》、《为全民创业打造最佳“税收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全民创业就业――访市企业发展服务局局长王鲁生》等,连续在《许昌日报》一版《把许昌打造成最佳创业基地》栏目中推出,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采访报道,挖掘深度
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是民生新闻的显著特征,其中,以人为本的民本取向是民生新闻的核心内容,它使民生新闻具有了浓重的人文关怀色彩,也是民生新闻备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人文关怀不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简单叙述能够体现的,而是需要记者在采访报道的深度上不断努力和创新。
目前,一部分民生新闻报道陷入记流水账式的误区,日复一日的原生态生活琐事的描写充斥着报纸的民生版面和电视广播的民生新闻栏目。这样的报道群众也需要了解,但是时间长了也会使人厌倦。在新闻实践中完全可以把一件件单个事件汇总、筛选,然后按照逻辑关系整理归类,从而把一个个原本关系到个体利益的事件整合为关系到一个群体利益的现象,然后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找出事物发展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几年前,每到夏季,大雨、暴雨就会给许昌市区部分路段带来一定的积水,影响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和出行。针对这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许昌日报》组织得力记者,兵分几路深入采访,连续推出了《市区积水点有望两年内根除》、《改造积水点居民不再愁》、《路上积水深摩托车易“受伤”》、《雨季内涝,电话联系市政工程管理处》等。经过这样的过程而呈现出的民生新闻所代表的是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其生命力就会更长久。
要强化媒体的主导意识,使民生新闻摆脱零碎化、表面化现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应避免简单的一事一报,努力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使新闻事件从动态报道上升到深度报道、分析性报道。在这方面《许昌日报》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07年8月6日,来许昌务工的禹州青年张红亮为了救两名溺水者,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如何从落水救人这一表象挖掘出有深度的内容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这篇报道应该与弘扬许昌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主题联系起来,探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营造见义勇为的社会氛围,社会和家庭如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和引导,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新闻《两外地民工河中遇险命悬一线一许昌青年奋勇相救不幸殉难》、《碧波有幸留忠骨浩气永存贯长虹――记舍己救人的青年英雄张红亮》、《当英雄在许昌出现时》及评论《另一种感动》、《他,给我们的感觉与众不同》刊发后,社会反响热烈,在许昌再次掀起了提炼弘扬许昌精神的热潮。
舆论监督,适时适度
民生新闻的升温,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群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也使新闻舆论监督更趋平民化。但是媒体在作舆论监督报道时,应始终秉持客观、公平、公正、真诚的原则,严把批评监督的尺度,所提意见和建议要具有包容性、建设性和可行性。这也是民生新闻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减震器,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和社会机制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正确的舆论监督也是主旋律,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密切关注群众工作。关注群众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一切,努力做到既不给有关方面出难题,又能够及时帮助广大群众发现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以不断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一定要做到舆论监督的适时、适度。
做到舆论监督的适时,就是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监督内容的全面情况,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最佳时机,争取达到预期报道效果。我们常讲,新闻报道时效性的强弱与新闻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但对舆论监督报道而言,这个定律却不是绝对的。一个舆论监督报道选择的时机恰当,则可能起到下情上达、沟通信息、稳定情绪、缓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作用;反之,则可能造成加忙添乱、误导群众、激化情绪、加剧矛盾的不良后果。而什么样的报道时机才算适时,则要看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要看报道事件当事双方或各方特别是广大群众的诉求状况,要有报道后的效果预期分析,并体现对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和人文关怀。在报道时机的选择上,急不得也慢不得,早不得也晚不得,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最难得。
做到舆论监督的适度,就是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对舆论监督的承受能力,准确把握舆论监督报道的节奏和分寸,适当掌握舆论监督的力度。良药未必非要苦口。舆论监督并非越尖锐越好。做好舆论监督,既要替群众说话,又不能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既要在真实、客观、准确的前提下一针见血,又不能说过头话,不能凭主观感情妄加评论,不能冷嘲热讽:既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和尺度,又不能搞隔靴搔痒。不敢碰硬。在舆论监督的力度上,重不得也轻不得,能够实现最好的监督效果最难得。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与民生新闻栏目相伴而生,密切关联,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与完整。其内容主要是对某一民生新闻事件的观点和评价,形式上为“夹叙夹议”的电视述评体。
一、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特色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既与民生新闻报道密切关联,又保持着相对的完整与独立。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相比,在平民化的视角下,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呈现出自身截然不同的特色。
1.短小精悍,点到为止。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往往是依托某一新闻事件就事论事,不求理说得深刻透彻、广博、权威,而是形成快言快语、短小精悍的特色。
2.平民视角下,评论风格的个性化。电视民生新闻以亲民为特色,在主持人的选择上,民生新闻栏目往往启用曲艺类演员、记者、老百姓做主持人。这样的主持人在讲新闻、评新闻中也形成了亲切、幽默、犀利、调侃等等个性十足的本色风格。
这种短小精悍、幽默犀利的评论特色,曾是电视民生新闻引入新闻评论中的一股新风。而这些曾经的特色也存在对传统新闻评论“矫枉过正”的嫌疑,让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深陷诸多的现实困境。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现实困境
在民生新闻栏目进入疲劳期和循环期的背景下,由于对收视率和广告效益的过分追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选题边缘化、琐碎化、娱乐化的趋向较为明显。加之评论缺位,引导乏力,民生新闻栏目选题的边缘与偏狭,也局限了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拓展空间,呈现出浅层化、娱乐化和程式化等种种疲态与困境。?
1.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浅层化。由于电视节目是线性播出,在时间上的限制和评论在电视表现力以及可看性方面的弱势地位,多数民生新闻评论力度不够,浅尝辄止。
2.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情绪化。一方面,民生新闻评论越来越浅层化。另一方面,民生新闻评论的情绪化,主要表现在栏目选题的琐碎化,评论也较多集中在道德批评和对政府工作不力的“讨伐”上。
3.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程式化。民生新闻栏目在追求时效的播出压力下,在日积月累的流程化生产过程中,造成了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程式化、固化乃至僵化思维。各档新闻节目的评论角度、方式很相近。
目前,民生新闻的提升和扩张很快,这种竞争态势,依靠独家新闻已经不可能了。就拿内蒙古电视台最早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全接触》来说,2004年开播时,它是内蒙古独家的。2008年开播了第二个省级民生栏目,还有市台、其他台等等同类型栏目,新闻资源分流,除非一些调查类、事件类的独家新闻,大家很难做到独家了。所以民生新闻评论这种草根样态的评论,这种观众非常喜爱的形态,就成为我们民生新闻体制设计重要的组成,也是拓展、提升民生新闻自身的重要途径。
三、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突围尝试
(一)目前民生新闻评论的常规形态,初步归纳为以下几种:肯定赞美型、批评谴责型、建议研究型、解读政策现象型和各方讨论型。??
很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大都意识到评论的重要价值。在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全接触》常规新闻中,穿插QQ和微博对新闻事件的话题互动和网友的观点、看法。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往往是作为民生新闻栏目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一般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1)民生新闻栏目中的主播短评。(2)民生新闻栏目中的评论板块。(3)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栏目。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10余年的发展,独立的民生新闻评论栏目也在不断涌现。2012年高考之后,一条《高考天问》的视频在新浪微博中被网友疯狂转发。该条视频是湖南电视台经视频道《钟山说事》栏目的一期。这期节目中,主持人钟山慷慨激昂地质问高考重要性,质问高考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质问北大输给香港高校等。此条视频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点击量巨大。实际上,这是民生新闻提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近一两年很多电视台都在开设此类观点类栏目。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2011年打造的《雷阵语》就属同类,收视和社会影响都很出色。
(二)以重点打造民生新闻评论两年的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为例。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主要是以民生新闻为支撑,扩大频道的影响力。都市现场的收视,始终居于江西省南昌地区所有频道媒体、电视媒体的收视首位。这两年就是狠抓民生新闻的评论。值得借鉴的是:
1.他们在评论员队伍上的突破。除利用江西本土的评论员队伍外,他们还跟搜狐合作,利用搜狐微博强大的评论员队伍,比较知名的有曹保印(《新京报》的首席编辑)、鲁英曾(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的制片人)、丁兆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赵九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观察员)等等几十位评论员。他们对大众关注事件的评论非常到位,给节目增加了内涵和深度,也取得了看得见的效果。所以同行们也深感,评论员队伍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借外力不啻为一种好的尝试。
2.搭建多元的、多层次的、多样态的民生评论体系。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在频道内各栏目间建立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多样态的民生评论体系。多元当然可能是它的观点多元,视角多元,同时因为电视受众的层次不一样,也意味着电视评论需要多层次,都市频道的各个层次的节目里都有评论,当然也是多样态的。
都市频道的做法是,先在早间以专家学者连线为主,午间有《网络天下评说》,这个是投射网民社会的。还有一档《张杨说事》,是以另类主播符号为主的一个脱口秀。还有一个辩论式的《小民话题》,它是主播大民、小民两个人辩论式的脱口秀,另加观众参与。还有一档热线互动脱口秀,就是大民自己做的一档《大民大声说》。在晚间主打的民生新闻《都市快报》里有一档《一说为快》,这是一个草根代言的重大符号和主播一块点评当下的热点事件。另外,《都市快报》里还设置有《主播快评》,实际上是以主播自己的特点写出的快评。还有一档节目,实际上是主打主播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
以这样全天的设计,形成了都市频道整个民生新闻评论的体系,在全天各档节目里都彰显评论特色,并以此树立都市频道观点致胜的整体风格。
3.民生新闻评论员的共享机制。微博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报道者和一个评论者。140字的长度,俨然已是一种标准,爆料或者犀利观点,公众普遍不太计较篇幅的短小,而看重其传播的无限可能。从今年若干起形成全国影响重大新闻事件的传播方式来看,电视媒体,画地为牢的地域概念被颠覆,抢先播发的直播优势被打破,话语权的权威性被动摇。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参与全国省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发起“评论员共享计划”,倡议协作体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共享计划有以下诉求:
(1)对消息类事实报道进行升级,不只提供事实,同步提供观点;
(2)打破地域界限,挖掘发生于一城一地公共事件的全国影响;
(3)摒弃一元化电视评论,追求同一新闻事件的多视角解读;
(4)整合各地、各媒介平台的优秀评论员,打造电视观点明星;
(5)完善协作体各单位软硬件同步工作,进一步密切深化合作。
2013年元月1日起,内蒙古电视台将作为全国省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协作体的理事长台,履行年度职责,“汇聚民生新闻优势? 深化跨区域合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民生新闻评论员的共享机制的实施。
作为推动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先驱,民生新闻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民生新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引领正确的舆论方向,降低社会压力,也具备重要作用。这些重要的影响,也推动着民生新闻自身的发展。
2.新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创新的重要意义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关注老百姓生存的新闻。这种新闻形式的门槛更低,更代表了广大百姓的心声。但在民生新闻的传播中,同样面临着问题。前文指出,民生新闻立足百姓,更多体现的是平民思想、普世价值观,但前提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民生新闻的传递,要体现社会主义真善美,对于影响舆论导向的假恶丑,必须加以规避。而随着社会主义新闻的发展,民生新闻的边界与普通新闻越来越模糊,传播业受到了影响。新闻观点发生越来越多的改变,多元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民生新闻的传播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创新中寻求民生新闻的发展,树立新闻传播品牌经营理念,创造出有特色的新闻内容,具有独到的见解等,是如今民生新闻电视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开发民生新闻的媒介经营理念,以新闻本质为依托,创造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生新闻,对未来新闻报道也具有重要意义。
3.新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的创新思维
3.1 民生新闻在理念上的创新
理念创新是电视节目创新,寻求自身发展的核心。新闻战线的工作人员,应当紧跟时展步伐,将新闻的表现形态与内容,与时展相结合,寻求新的思路。电视新闻媒体所承载的内容,诸如言论、广告、讯息等,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得谎报虚假新闻,更不能捏造新闻,传播谣言。电视新闻应当树立品牌形象,将大众传播与品牌效应相结合,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阳光的新闻形象。电视节目的品牌主要在于其内容,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应当注重质量,确保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贴近民生的新闻讯息。
3.2 民生新闻在内容上的创新
新闻理念的创新,要靠新闻内容的创新作为依托。内容创新是节目得到好的收视效果的重要保障,内容创新的起点是做到选题创新。选题能否创新,在于能够与传统的新闻选题习惯相分离,能够有效规避科教文卫等传统内容。但选题要想创新,必须以四点内容为前提,分别是:一、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喉舌,要贴近群众,体现民生,宣传的内容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先导,形象具体的传递国家政策,从深度上、广度上把握好选题,使新闻报道在起点上就能引导正确的舆论,建立起和谐的新闻环境。二、新闻报道应当倚仗权威,结合事实。民生新闻的使命在于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传递新闻讯息同时传达新闻情感,从思想上感化受众,满足受众对未知新闻的渴求,同时引导他们正确的思想,将新闻的广度与权威性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正面宣传的目的。三、坚持正面报道,突出批评报道,将二者有机结合。四、以人为本,突出人和人的情感。最好的新?是用感人的故事,讲述新闻背后的事情。民生新闻更应该突出这个特点,用人文情怀关注社会方方面面,用情动人。值得一提的是,民生新闻虽然以报道社情、民情为主,但不应局限于此,还应当从纵向上,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突出人性和人文关怀,将媒体的力量与社会的力量相结合。
3.3 民生新闻在形式上的创新
第一、民生新闻创新的重点是对节目的题材进行多维度思考
提到新闻形式创新,不得不提的是新闻的深度加工,也就是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举个例子,就电视新闻而言,通常是通过一个新闻事件,以点向面开始辐射,进行多角度,多思维的进行新闻加工与思考,从而从深层次上挖掘新闻背后的线索。将点扩大到面,拓展新闻延伸范围,满足更多受众的知情权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使用他们的参与权,表达他们的观点意见,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新闻表达方式,创新新闻表现形式。
以楚雄电视台的节目为例,在传统电视节目《民情直通车》中,融入了新媒体的特质,将电子屏、终端视频、线上互动等内容加入到电视节目制作中,将表现形式创新的同时,丰富了节目内容,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可视性更高,收视率也更高。
第二、民生新闻形式创新的前提是培养和造就具有亲和力的节目主持人
电视节目的发展,推动了电视媒介中人际传播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主持人风格的改变。主持人原来越注重个人形象,也越来越注意形成个人的风格,用个性化的特点来博得广大电视观众的眼球。就民生新闻而言,主持人除了传统节目形式中的说新闻、点评以外,支持人也越来越重视用幽默、调侃的口吻、诙谐、搞笑的语言将民生新闻寓于其中。在新闻表达中,传递着自己独到而犀利的观点,在打造新闻特点的同时,也为民生新闻的发展赢得了更多受众。
第三、民生新闻形式创新的基础是实现多元互动和社会认同
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寻求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这就为媒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元化、立体化、声像一体等越来越成为电视节目的特点。
1.社会化造成的“排异性”心理
美国学者G·奥尔波特通过对历史上各种偏见发生和持续过程的研究发现,在同一文化圈内,许多偏见和排斥心理最初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那些有权势的社会集团为了使自己对无权无势的社会集团的剥削统治合理化而制造出来的。群体和个人间的竞争和冲突并非是“排异性”社会心理产生的必要条件,即使我们消除了所有的群体性冲突,偏见和隔离也不会从社会上彻底消失,偏见和排斥的产生还有其文化历史因素。文化传统有很牢固的特性,它使得最初的文化因素消失之后很长时间,文化传统还会继续存在。解放后我国所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中,将干部、工人、农民分为三个高低有序,管理严格的三大阶级,这三个阶级间的社会地位、机会获得和社会资源的占有量上都严格有序,农民始终处于最底层,他们社会地位最低,社会资源的占有量少,缺乏上行流动的机会。长期处于下层社会使他们被认为是一群素质不高,没有高成就动机,只要求养家糊口生活的人,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并传播开后,便融入到文化传统中,并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偏见,这种氛围中的儿童对于偏见是服从的,首先是形式上的相符,后来就内化于心,并一代代传递下去。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受过较好的学校教育,在他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就已经遭遇过城市社会对他们歧视和偏见,就已经意识到农民身份在城市中的尴尬,这也是他们虽然进入到城市中,却很难融入城市社会的原因。人们早期社会化是以后社会化的基础,而城里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对农村人的偏见与排斥,而且这种看法一旦形成也很难改变,会在代际间传递下去。
2.职业身份造成的“排异性”心理
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来看,他们中多数在城市从事着传统产业部门的工作。这里似乎印证了托达罗的一个观点,无技术的来自农村的工人首先会在“城市传统部门”中就业一段时候后,再取得更加长期稳定的城市现代部门工作。但是,这并非是农民自身的原因,更重要的还有体制性原因。由于户口的限制,他们进城后面临的是一个分割的劳动市场,他们只能在“非正式的劳动市场”中寻求“城市的剩余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都是从学校出来的,不少人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家庭条件也好了很多。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人的工作耐心不如第一代,吃苦能力差,选择性更强。而且他们希望能够边工作之余掌握一些技能,这就决定了工作时间不能过长,不能无限制加班。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不一样的命运。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经商,彻底告别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是,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粉碎着他们的城市梦想,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又不断消融着他们对家乡存有的情感认同和社会记忆,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也使他们渐渐不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总之,比起第一代民工,他们真正成了既融不进城,也回不了乡的“夹心人”。
二、新生代农民工阶层的自卑心理分析
“夹心人”的社会处境使新生代农民工长期游离于城市社会边缘上,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以外,这导致并加深了他们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反过来又使他们更加的孤立与隔离。
“个体主义贫困观”认为贫困是由于个人的原因所造成的,是个人能力的不足、素质的不高、懒惰等原因而导致的。这种将贫困归因于个人过错的观点近几年来在我国大众心中还有很深影响。农民工阶层一般是处于社会的底层,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过着相对贫困的生活,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农民工阶层往往被视为是能力低下的、懒惰的群体。持这种观点的如果只是一个或者几个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当前中国社会中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氛围。农民工处在这种氛围中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看法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而农民工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产生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和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于是贫困便在这种文化的保护下维持下去。
当前,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依然远离主流社会的居住点,聚集在市郊等一些地方,形成了自己的“社区”。他们在这些社区生活并发生人际互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共同亚文化,而农民工阶层“夹心人”的社会处境和被排异的现状也必然会融入这些亚文化中,并对处于其中的农民工造成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亚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了扩展性和传递性,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使他们从小就带有了一种自卑阴影,影响他们今后长远的发展。
三、新生代农民工“越轨”心理分析
美国政治学家在对美国社会移民进行研究时发现,与第一代移民比较,第二代移民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代移民由于有迁出地境况的比较,对于迁入地的社会不公平往往有较高的认可度,或者说,虽然他们在迁入地感受到种种歧视,但由于已经比原来的状况有了改善,他们一般并不奢望与迁入地居民有完全相同的权利和地位。第二代移民则不同,他们对于生活满意程度的参照群体主要是迁入地居民,他们缺少父辈那种对生活的满足感。相反,当他们较多地体会到与迁入地人群的生活地位差距时,便会在心理上产生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形成强烈地上行流动需求。在这种心理预期的驱动下,第二代移民面对不平等缺乏忍耐性,当面对社会不公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对抗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他们不满。所以,第二代移民的失范行为较多,犯罪率也较高。
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行为。由于体制、制度、观念的种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受到歧视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即便他们一开始进城时怀着种种美好的梦想,也在现实的面前被无情的粉碎了,收入比城里人低,很少的晋升机会和培训机会,处于这种充满挫折的环境中,他们对社会的不满会以越轨行为表现出来。
其次,“标签理论”认为行为是由社会反应以及越轨的频率和特性来定义的,个人与群体之所以做出过激的行为,是因为人们制定出了“规则”,而那些违反这些“规则”和“规范”的行为便被认为是“越轨行为”。一旦这种标签被贴上,这个人或者群体的生活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他们可能不得不继续扮演越轨者的角色,做出行为。从第一代农民工开始,城市民众极易将农民工与偷盗、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联系起来,一旦某地发生了违法犯罪事件,外来的农民工便成为首要怀疑对象,这种刻板印象一直延续至今。
再次,“价值冲突理论”认为,越轨心理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持不同价值观念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因而群体间的冲突经常不断。农民工来到城市中,城市里的许多规范和观念和乡村有很大不同,他们的到来也损害了城市中某些群体的利益,对于这样的冲突,解决的方法往往不是通过交涉而和解,而是通过权力的使用来压制农民工,使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权力较大的阶级或群体,这种压制容易导致农民工越轨行为和心理的产生。
最后,在犯罪经济学看来,犯罪产生的原因在于犯罪人因实施犯罪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其为犯罪所投入的成本。人们之所以犯罪,原因在于个体是理性的、是精于计算的价值最大化者,在他权衡犯罪所得大于因犯罪而可能遭受诸如刑罚惩罚的损失时,追求利益的动机刺激他实施犯罪。犯罪的成本是指犯罪的个体为实施犯罪而支付的成本代价,由犯罪的直接成本、时间机会成本和惩罚成本三部分构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较低,占有的资源较少,他们犯罪时付出的成本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一旦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他们失去的仅仅是现有的比较少的资源,如果侥幸不被发现的话,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收益。这种成本和收益的不平衡很容易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
四、结语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渴望城市文明,意识和行为已接近于城市人,但因
为个人、制度和市场等多方面原因使他们产生了一些负面心理现象,要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农民工的心理问题。首先,这些心理问题都是由于现行的农民工体制弊端所造成,在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可以不要也不应该要这一套农民工体制的做法。其次,进一步消除户籍制度的影响,模糊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彻底摆脱实际上存在的农民与非农民的身份限制。最后,要利用现有媒体宣传对农民工正面的认识,利用舆论和教育改变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
参考文献:
[1]徐迅雷.第二代农民工向廉价劳动力说“不”[N].北京青年报,2007-02-11.
[2]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社会学,2003,(3).
[3]乐国安.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徐旭忠.第二代农民工调查——没有退路的城市新群体[J].半月谈,2006,(10).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黄广明.民工80后[N].南方人物周刊.
2006年上半年,市政府网站在市长推动信息化建设,倡导电子政务中得以加快升级,其着力打造的“市长信箱”、“市民议政”和“网上听证”三个窗口相继推出,支撑起政府与市民联结互动的平台,网络搭建的桥梁为相互的沟通提供了“直通车”。政府网站开诚布公,市长在其网站“市长信箱”升级后致信市民:办好“市长信箱”,是为了广开言路,畅通市民的诉求渠道,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为市民多办一些实事。此举引来广大市民网民在其窗口上纷纷建言献策,发帖跟帖无数,市长在一些信件上作批示,并对代表性的呼声建议要求其职能部门尽快办理回复。一时间,来自民间草根的声音与庙堂的“钟鼓”共振,频率增大。
宜宾日报藉此迅速介入,与网站联动,将“市长信箱”上反映的线索,由相关方面批示后投入采访报道,并在媒体上刊出和网站上挂出。譬如,市政建设中有关公交改革的话题,一度是市民议论的焦点,对这一牵涉面广的政策的出台,政府采取谨慎和开放的态度,广纳善言,民主决策。市民从各自的利益诉求,各方单位从部门管理权限出发,各种观点在网上交锋,人气集聚。与此同时,宜宾日报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引导舆论,记者分别采访代表性的意见予以报道,畅通民意,疏解不惑,为构建和谐的政务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8月,政府网站在“市长信箱”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市民议政”和“网上听证”窗口。于此,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写出的《市政府开启沟通民意新窗口》消息,用事例印证了新“窗口”的功效。新闻及时报道了宜宾市政府为进一步沟通民意,畅通民众诉求渠道,开展政民互动,打造阳光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该篇消息荣获2006年度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并在新华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转载。
二、联动使双方传导信号放大
网络等新媒体优势是互动,而报纸借助数字化发展强化互动。互动既指报纸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又指报业和网站间的互动融合即联动。
网络的互动越多,声音越多,新闻源就越多,这也就使得所有的互动、声音、新闻更具议论性、讨论性。市政府网站的上述三个窗口里,同样也有其议论性、讨论性,也使得网络信息嘈杂。人们在嘈杂的声音中,无法和难以找到一个中心,故而削减其权威性。这就是被一些专家称谓网络互动的“去中心化”现象。
一方面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平民化,资源宽泛,任何人均可参与。但另一方面,在“去中心化”状态下的网络话题及其互动,就像在万人大会开始前,等待开会者七嘴八舌的交流,还像乡下村民在村头戏台下,等待开演时各抒己见的随意探讨。这种交流和探讨在网络语景下或可是不负责任的诉说。因此,“去中心化”既使用户之间可以良好互动,但由于无中心、无权威观点,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带来传导信号的衰减。
政府网站与报纸的合作中,“去中心化”、信号衰减现象得以消弭。宜宾日报拥有舆论的话语权,报纸内容的客观性、见解的独特性、观点的深刻性,使报纸相较于网站而言成为更受人们信任的媒体,从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能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在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作用中为网站信号增大提供了海量资讯,网民受众接受网站转载其报纸的信息,也是主流声音的传播。这样,也就起到了“1+1>2”的效应。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及广泛性为报纸提供广阔的新闻资源,又为传播扩散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领域。同时,党报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与网站合作中,其传播效应得以延伸,在新的话语空间扩展主流影响力。宜宾日报发挥自身优势,在内容上下功夫,下气力,用具有深度、厚度和权威性、公信力的报道,与网站形成梯次互补,从而实现报网的联动、共振和同步发展。
报网联动扬共振之长,既可开辟党报报道影响社会的新途径,又创报道的新式样,让新闻向纵深,向更广阔的时空延展,在网络平台上重铸报纸品牌。报网联动在信息传导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整合。
三、良性传导促和谐共振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频发。这些都不同层次地反映在民生领域。党的十七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表明,老百姓在关系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中有更多的话语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将进一步畅通底层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更不是不让矛盾表达,是要让矛盾表达得有序、合理。报网联动为“表达有序”提供了便利,网上热帖众多,多数是民众对改善民生的期望,报网运作其间,就得疏导过滤,从全局出发,良性传导,为构建和谐社会“鼓与呼”。无论是报纸还是网络都为民众利益表达提供了更加畅通的渠道。新一届市委、市政府代表民众诉求,规划愿景提出建设美好新宜宾,要求全市上下营造浓厚的干事氛围。为此,报网为反映这一主流的声音,不遗余力地传导激活,以期共振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