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闻职称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4 15:22: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闻职称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新闻职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新课程文化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来说是里程碑性的文件,目前进行的改革不是修补和改良,而是革命。高职新课程改革不仅要发生外在形式的改变,而且要生成新的内在价值。只有进行内在的文化变革,才能实现革除旧课程文化,创立新课程文化,贡献于民族新文化。所谓课程文化的内在价值的生成,就是课程文化要素的变革,是课程文化要素获得新的特质──文化的“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

一、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满足行业需求的课程观

建立能力标准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能力标准不仅包括若干能力点,还包括能力代码、能力名称、能力表现水平、任务、条件说明、考核鉴定方法等内容,既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又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的要求,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课程方案严格按能力标准的要求定位,围绕培养目标展开,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考虑职场安全和平等参与的基本要求。教学材料包含的基本信息有:能力标准、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建议、相关知识与信息、教学活动、能力鉴定、教学信息反馈等。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区域经济

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与行业分布特点设置专业方向,根据行业要求和业内人士的建议设置课程结构,走出教育的职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不能延用以前的传统课程教学体系,而是要根据行业发展的现状及时更新与调整,围绕行业设专业,围绕岗位设课程。

三、课程结构的多元整合和动态优化

多元整合、动态优化课程模式的课程结构要求做到综合化、模块化、阶段化、个性化。课程的综合化是将相似或相近的课程内容组合成一门科目,既节省学时又发挥学科课程的学术性特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综合化不仅指知识的综合,还指知识与技能和素质三要素的综合,同时,它也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是全方位的综合化。模块化课程是活动课程模式的特色之一,是一种课程结构的安排形式。模块化课程具有明显的优点:①设计成果可共享,节省开发时间和费用;②灵活性、机动性大,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③可集各课程流派之长,有利于多元整合;④有利于各类各层次职教之间及同其他教育的沟通、衔接,避免重复学习;⑤有利于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诸项能力;⑥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课程结构的阶段化,实质是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有序性和递进关系。这种阶段化的前后设置是依据教学规律、知识技能的前后关联特性、受教育者接受知识技能的个性习惯、知识技能的迁移规律等因素确定的。课程结构的个性化,一是指课程结构特色,二是指课程结构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需求,即课程结构要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施教原则,既能因材施教,又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个性选择。若从教与学的方面而言,课程结构既要有利于发挥教师潜能,又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另外,从产学合作教育的需要出发,课程结构要具有灵活性,适应企业的个性需求进行适时调整。

四、以特色课程引导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设计的理念上,我们贯彻的思想是:重视实践与应用,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有效结合,研究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与培养,因材施教和促进个性发展。我们通过实施学程性课程、项目课程、企业课程、渗透性课程、导入性课程等特色课程,把行为导入法中的角色扮演法,将模拟仿真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有效地融入课程之中,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概念去实施,这样教学方法就成了“课程”的一个内涵组成,而不仅是独立于课程内容之外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改变教师的“教书”观念,还能解决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因为只要教师接受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按照特色课程的内容要求去施教。实质上,特色课体现了完整的“课程”内涵,它关注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对实现课程目标的作用,关注素质与非专业能力的形成途径,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所在。

五、实施“产学全程合作教育”

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不同环境和丰富资源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和专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其核心是建立学生由学校通往社会与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让社会与企业全程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场所延伸至社会与企业工场,使书本教学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检验的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新课程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它由中华民族文化振兴所催生,又要服务于中华民族文化。它是民族的,但又是开放的,将推动着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发展。它要吸收国外的课程文化,但不是全盘照抄,而是把握其灵魂,使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新鲜血液。中国的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就是已经崭露头角的素质教育课程文化,它就是我们民族的新课程文化,要坚持在实践中推动这种民族的新课程文化不断地创新发展。总之,新课程文化应是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探究创新的社会主义素质教育文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著.职业教育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徐国庆著.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2篇

    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信息革命已经渗透至各个经济部门,迅速改变着传统产业和整个经济的面貌。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制造业的广度和深度,产生了一批新的制造哲理和制造技术,使制造业正发生着质的飞跃。纵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功能自动化阶段。七十年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生产领域的自动控制提供了可能,使得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的制造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行,由此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物料管理计划(MRP)等自动化系统。

    信息集成阶段。八十年代针对设计、加工和管理中存在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实现制造信息的共享和交换,采用计算机采集、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形成了一系列信息集成系统,如CAD/CAPP/CAM、CAD/MRPⅡ、CAPP/ MRPⅡ,CIMS。

    过程优化阶段。九十年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企业意识到除了信息集成这一技术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如用并行工程(CE)方法, 在产品设计时考虑下游工作中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等,重组设计过程,提高产品开发能力;用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PR),将企业结构调整成适应全球制造的新模式。

    敏捷化阶段。九五年以后,以Internet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Internet 在改变信息传递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组织管理方式,使以满足全球化市场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快速响应制造活动成为可能,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等新的制造模式应运而生。

    从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可看出,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知识到应用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未来的制造业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一种信息产业,信息将成为制造业的决定因素,用信息技术促进未来制造的改造已成为时代潮流。21世纪,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信息技术在促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独占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联合和竞争两位一体,并超出国界,敏捷性成为制造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制造技术继续围绕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2 敏捷制造信息化需求

    2.1 信息需求

    信息革命促使了市场全球化,使现代企业呈现集团化、多元化和动态联盟的发展趋势:企业跨越不同的地域,产品涉及多个领域。这些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各地分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同一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员工之间也需要及时共享大量企业信息,企业和用户之间以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只有了解企业信息的需求,才能有效管理组织这些信息,选择合作伙伴,实现敏捷化制造。企业信息涉及有关产品设计、计划、生产资源、组织等类型的数据,不仅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和结构复杂,而且数据间存在复杂的语义联系,数据载体也是多介质的。

    制造业中信息按其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产品制造信息、企业服务信息。其中产品制造信息包括产品信息和工艺信息。

    产品信息[1] 包括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所有信息,如产品几何拓扑信息(3D实体模型、2D图纸以及VRML格式图片等)、加工要求信息、组成产品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信息、装配要求信息、产品检验信息、产品功能信息、产品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等信息。

    工艺信息 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加工方法及其应用范围、设计规范,用于新产品的加工工艺性和设计可行性评价,提供各种加工手册、设计手册。

    企业服务信息包括产品市场信息(产品基本价格、批量价格、价格的有效期和交货期)、企业生产能力信息(主要设备、特殊设备、大型设备)、企业产品开发能力信息等。

    2.2网络服务需求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网络应用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希望上网企业信息,如企业介绍、产品介绍等;

    能有行业性的专业网站提供行业信息、行业动态等;

    能在网上了解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活动提供依据;

    能在网上跟踪行业技术信息,为企业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与用户进行网上信息的交流,及时反馈用户意见,组织网上用户的培训与产品使用问题的解决等;

    与协作生产企业进行网上的信息交流和商务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开展网上的商务活动,如产品销售、产品的虚拟展示等;

    数字化产品模型共享,建立一个虚拟三维产品的“图书馆”,让各企业分享,减少巨大的重复性CAD造型工作。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研究现状

    3.1 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全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企业的CAD、CIMS、ERP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如:

    “信息公路上的车不多”,网上信息量少,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吸引用户;

    上网费用还太高,不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技术上还较为复杂,用户无法自我维护;

    网上的电子商务条件还不成熟,无法进行网上交易;

    Internet服务提供者(ISP)和Internet内容提供者(ICP)的服务质量还有待改进;

    众多传统的传媒业正面临着重新划分市场的激烈竞争。

    必须解决如何利用信息网络为广大用户,特别是直接创造财富的制造业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一问题。

    3.2 制造业网络工程研究现状

    市场的全球化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一系列现代生产模式和制造哲理,要求改变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实现多种敏捷组织形式,如项目任务协同功能工作小组、虚拟集团及多种合作组织机构,建立起协同合作为主导的“竞争 � 合作 � 协同”机制。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中海量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可能,促进了敏捷企业网络化工程的组建。

    国外典型研究有[2~6]:1994年美国能源部提出了“敏捷制造的使能技术(TEAM)”,TEAM集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建立了一个“产品实现过程模型”;“全美工厂网络(FAN)”建立于1995年,是国家工业数据库,提供包括生产能力,各种工程服务项目、产品及其价格和性能数据、销售和用户服务专门服务;1995年洛克海德·马丁航空公司建立“制造系统的敏捷基础设施网络AIMSnet”,利用国际互联网支持和管理敏捷企业的供应链;美国通用电器研究和开发部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网络(CAMnet)”建立于1996年,它通过Internet网提供多种制造支撑服务,如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加工过程仿真及产品的试验等,使得集成企业的成员能够快速连接和共享制造信息。这些网络主要为大公司的成员和客户提供服务。

    国内的主要研究有:

    虚拟异地合作设计组织[7] 主要强调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获取设计知识的异地合作。我国企业存在一批可以支持产品开发中设计知识获取的资源或潜在资源,要使这些资源以及企业外资源能以企业开发某项产品的行为为中心并和企业组织在一起,共同为这个项目的完成进行设计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的获取工作。已有一些异地合作设计组织的新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在实验室中有一些局部非常初级的试验,如上海交通大学与上飞厂之间进行了异地设计的联网试验;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在策划异地合作设计网,但这些工作仍属开始阶段。

    分散网络化生产系统[5],[8] 强调生产系统的网络化。分散网络化是指将动态的、没有固定隶属关系的和地理上相隔的集团,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把它们加以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快速地以合理的成本将产品从设计转入生产。通过国际互联网,对产品设计、工艺、生产和工况信息从一个生产单元传送到异地的生产单元进行测试。上海先进制造技术中心于1998年提供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快速原形制造中心的上网服务,同济大学也与香港某些中小型企业进行了联网合作制造模具的试验,但这样的系统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研究和配套措施。

    4 敏捷制造网络工程实施建议

    利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构建敏捷制造网络集成平台,可建立有关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结合成一体的敏捷制造网络体系,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设计制造过程的集成;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虚拟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建立网络化制造工程,具体实施包括基于Intranet 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化和基于Internet制造业与外界联系的网络化,如图1。

    4.1基于Intranet的制造环境内部网络化

    实现企业中工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制造过程各子系统的集成,完成企业内部网的

    图1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建议

    建设,深化应用CAD、CIMS技术,提高企业在计算机网络支持的新型制造模式下的管理水平。

    4.2基于Internet网企业与外界信息交流

第3篇

关键词:成本分推制度创新农业制度变迁

农业二十多年制度变迁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达到了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制度设计目的。但是制度安排时也留下了一定的后遗症,制度变迁成本分摊采取的向后累计推移目前已经到了非化解不可的地步,制度化的成本也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沿未制度化的成本又亟待制度化。可以说当前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制度创新成了整个农业制度变迁的突破口,这个问题不解决,新一轮农业制度变迁就无从着手。

一、制度变迁成本的一般分析

(一)制度变迁成本的类型

1、制度实施后成本。一是政治成本。政治成本有两层意思,制度变迁主体的政治风险和制度变迁所造成的社会政治风险,这种成本必须内部化。因为成本内部化是与改革收益内部化相对应的,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其改革是为了追求潜在的利润,当然其政治成本应内部化。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只要制度安排成功就可获得最大的租金,还可获得支持和巨大的政绩,甚至职位的提升,因此其改革成本理应由改革主体自行承担。二是制度更替引起的制度利益转换成本。一是旧制度下的能够获得的利益,在新制度安排后,被取消,这部分成本可以称之为新制度安排的机会成本;二是新制度安排后,由某些人承担了的费用,如农业制度变迁后,予以制度化的乡统筹、村提留。三是新制度安排后,未予以制度化的成本,可以在制度运行期间与制度化的费用一同由微观主体承担,也可以向后累计,找适当的时机予以分化解的成本。

2、制度实施成本。改革的实施成本包括公众的反对成本、协调成本、组织成本、试错成本、监督执行成本等,这部分成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改革主体直接相关的应内部化,与改革主体不直接相关的可以向外部转移,剩下的由政府从制度变迁收益中予以开支,改革没有成功的由政府完全承担。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协调成本。三是试错成本。四是组织实施的预期成本。五是制度设计成本。制度设计成本是在原有制度内酝酿、设计安排新制度应该花费的费用,这部分成本要在改革期间予以消化,这种消化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旧制度的框架下消化,打入旧制度的废弃成本中;另一种方式是在新制度建立后由新制度的收益一次性解决。制度设计成本不能向后推移累计,也不能由改革各主体分摊,更不能制度化。政府是制度设计成本的最终承担者。

(二)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的一般分析

从上述二类六种制度变迁成本来看,前三种成本要么在改革初期予以分摊,要么予以制度化,要么向外转移,只有第四种成本,即制度更替引起的制度利益转换成本才有可能向后累计。改革决策者在非制度化的成本与制度化的成本逐步解决还是向后累计的搏弈上,一般倾向于后者。而后者在分摊方式也有多种选择。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有多种方式,如制度化、向外转嫁、向后累计,改革主体内部化。对于改革主体来讲有向后累计或者制度化的偏好,对于改革客体则偏好向外转移。

1、内部制度化。内部制度化就是制度变迁的成本由制度约束和规范对象来承担,即由改革微观主体来承担,就是对制度变迁初尚未制度化的制度变迁成本重新用制度来规范,并由微观主体来承担。这种方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微观主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与改革初制度化相比,反对的程度较低,实施成本较低,是一种较理想的制度变迁累计成本的分摊方式。

2、外部制度化。外部内部化就是由政府自己来承担,政府来承担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或者金融政策予以解决。政府承担就是的把相关制度的成本通过制度来规范,使成本分摊多元化(即全社会成员来负担,因为政府的收入来自于纳税人,外部内部化也就是把成本社会化),减少制度相关微观主体的负担。

3、向外转移。制度变迁累计成本向相关利益主体以外的人或者利益群体来承担,这种方式必须是“内部人”与“外部人”有一定的利益联系,“外部人”通过承担一定的制度变迁累计成本能名极大的增进自身利益。这种制度变迁方式,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建设基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就属于这种类型。

4、政府一次性予以划转。就是把过去累计的成本,完全由政府一次性承担。如1998年粮食制度改革,各个粮食企业的亏损,挂帐停息就是由政府来承担。这种方式解决要政府有比较大的承受能力。

5、契约交易:即以制度未来的潜在利润换取制度累计成本。新制度的供给是因为有潜在利润或者租金的诱因,对于无法分摊的制度变迁累计成本,决策者可以出售潜在利润或者租金,来换取累计成本的化解。如农村公共品制度的累计成本就可以通过,出售公共品的潜在收益来分摊制度变迁成本。二、当前农业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方式障碍了新制度的供给

上一轮农业制度变迁成本主要是三种方式,一是制度化,由农民自己承担;二是向后累计,由以后的制度收益来弥补;三是尚未制度化的成本,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或者地方“土政策”,转由农民承担。制度化的成本本身就构筑了成本内在化的累增机制,向后累计的制度成本已经达到了制度变迁的极值点(或者临界点),非化解不可;尚未制度化的成本几乎成了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转嫁费用的“吸纳器”。

(一)制度化的制度变迁成本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1、统筹提留合法性和计提标准、方法受置疑.一是统筹提留费用从理论上讲,是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即是地租,但是统筹提留中有些费用,如教育费附加,道路维护等费用,农民已经以税收的形式向国家交纳了,如果再以统筹提留的形式出现,就在实事上造成了重复纳税。二是统筹提留以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缴纳基数,造成了农民之间的负担不均衡。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表明,1999年农村居民纯收入进行五等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后发现,低收入户、较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较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负担率分别为9.21%、6.59%、5.19%、4.03%和2.52%,呈现出收入越高负担越低。三是基数确定不科学,乡村为了保证支出,往往夸大农民收入,因此,农民统筹提留负担远远要比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要高。

2、传统的政治制度运行成本由改革后的市场微观主体承担已难以承受。我国的改革是先经济体制改革,再适时推进政治改革。但是二十多年来,农业经济制度改革可以说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了一大步,但是我国的有关农业的政治制度除把农村这个名字改为乡镇外,其他的则很少变动。传统的政治制度虽然没有多大存在的必要,但是依然照样运行,其庞大的运行成本,即乡镇机构的运转费用全部由已经市场化的农民承担。乡镇政权作为一级政府,虽然当初设计安排时所采取的的“实县虚乡”做法,但是目前实实在在是一级政府,庙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人员比较多,大的乡镇200多人,少的乡镇也有70-80人。在我国各级政府中,只有乡镇这一级政府的经费是完全来源于农民,而且不是以税收形式,而是以费的形式来征收。而农民所交纳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屠宰税是农民作为一个公民因生产经营应尽的义务,按理说农民已经完成了纳税义务,就不应该再承担乡镇行政费用。但是这部分费用没有留给乡镇,而是上交逐级留成,县、地、省各得一部分,乡镇完成了工商各税后只能得到所谓具有行政编制的不超过20个人的行政经费和人头经费。大量的工作人员和乡镇站所则是靠向农民收费过日子。向农民征收经费的理由是乡镇是集体土地的所有者,理应征收“地租”。但是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土地是乡村集体所有,农民是集体的成员,是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乡村只是一个所有权人,实际所有者农民就还得通过交统筹提留(即地租)来使用本应属于自己的土地,而自己的土地所有权收益给人来享受。如果我们再讨论,如果土地属于村级所有(目前大部分的土地都属于村集体),村是所有权的人,而乡镇是一级政府不是人,有什么理由还要收取类似地租的统筹费用呢。因此,既然国家已把乡镇定位于一级政府,而农民在交纳税收的情况下,就不应该再承担乡镇的行政管理费用。

3、地权改革而导致失业、社会救济救助和社会保障费用内部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后,把本应由国家承担的如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农民自己承担,也就说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成本由农民自己承担,而国家却置身事外。国家要求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城市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却由农民自己掏腰包,并且还要农民领国家的一个义务制教育的“人情”。现在农村中小学生的费用开支是城市的2倍以上,而农民的收入还不到城市居民的一半,用较少的收入负担较多的费用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不公平。

第二轮土地延包农民并不热心(土地增量制度变迁累增成本过高)。中央提出农民承包土地再延长30年后,并没有象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一样欢呼鹊跃,农民不仅不想续签合同,领取土地使用证,反而连现有的承包土地都不想要了,农民不要土地并不是农民很富有,也不是农民非农就业渠道增多了。农民现在还只是仅仅解决温饱问题而已,土地仍然是农民生存和就业的最基本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土地大量弃耕的现象,笔者认为是土地制度变迁成本累增过多所致。

(二)尚未制度化的成本农民已经不堪重负

1、“两工”。农民社会(家庭之外)付出的一部分价值得不到承认,最典型的表现是农村还存在类似于古代徭役的义务工制度。当前,农民有相当大(家庭之外)一部分劳动得不到承认,最典型的表现是类似于古代徭役的义务工、积累工制度(农村简称“两工”)。不仅“两工”的价值不能实现,而且“两工”制度还成了乡镇两级平衡财政收支的调节器,成了加重农民负担的载体。乡镇两级在年初确定预算时,统筹提留与实际支出缺口的差额就在“两工”上想办法。国家政策明文规定,义务工和积累工有水利工程就收,没有就不收,而且最多不超过30个。但是现在成了一项刚性收费,有无水利工程都要收取,几乎成了农民负担的“无底洞”。

2、农村公共生产费用。改革二十多年以来,由于国家应该承担的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比较少,从而导致农村基本建设年久失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就代表国家向征收农田水利维修建设资金,从而使本应由国家承担的费用由农民来承担了,这是未制度化的成本。另外,由于水利设施的处久失修,就使得农村公共生产费用直线上升,加大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成本。

(三)向后累计的成本已经达到了分摊临界点。

1、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本分摊方式极不合理,累计的成本也非化解不可。1998年国家为了甩掉粮食体制改革的财政包袱,继续实行省长负责制,建立多级风险基金,把本由中央财政负责调控的责任转由地方与中央共同负担,而且以地方为主,向地方恩嫁负担;而且规定1993-1998年的粮食亏损由地方在一定的年限内予以消化,把因国家政策造成的亏损转嫁给地方,同时对没有消化完的粮食亏损予以挂帐,从目前的政策走向来看,这个亏损也会由所谓的顺价销售最终由农民承担。

2、庞大的教育达标费用及由此导致的乡村两债务。九十年代以来,教育部以政府的名义要求,乡村两级中小学校舍“达标”,每个乡镇至少都有200万元左右,而这些最后也是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转嫁来予以化解的。这也是加重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创新农业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方式

(一)成本分摊的原则

1、受益原则,在相关主体之间合理分摊。因为前一轮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变迁的成本基本上实现了创新主体(即农民)内部化了。这主要是考虑当时制度变迁的效率较高,农民承担改革成本也不会影响其创新的积极性。但是当前农民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农民的处境比较艰难,如果创新成本全部由农民承担,创新必然不会得到占大多数农民的拥护而导致创新失败。因此,如果制度涉及到了多个受益主体,创新成本应在多个主体中均衡分摊。

2、分类原则。一方面,对过去累计的制度变迁成本,要下力解决,现在已经不能继续向后推移了。可以由国家承担一部分,向外转移一部分,农民自己承担一部分。另一方面新增制度变迁成本要根据受益原则和支农原则,予以制度化。

3、国家和非农产业为主的原则。如果只涉及农民本身,则国家要与农民共同分摊。时机成熟后要适时引导“以工补农”,把改革成本由农业内部向外转移。

4、逐步消化原则。虽然农民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对于二十多年累计的制度成本,也不能一下子完全分摊,要逐步分摊。

(二)农业制度变迁成本的具体分摊方式

1、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筹集制度,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减少农民的生产共同费用的分摊。公共产品筹集主体要多元化,不能完全由农民负担。因为供给公共品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过去由农民自己承担有其不得已的合理的一方面(国家的非农发展战略)。但是面对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长持续递减的局面,而且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国家必须义不容辞的承担起这一早就应承担的职能。全国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国家要全额投资;区域的基础工程可以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负担;区域性的小型水利设施,地方政府、乡村社区和农民共同负担。同时应积极引进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兴办农村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乡村社区兴办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的压力,也就减少了农民的生产共同费用。

2、国家要支付农村的失业和社会救济费用。目前由于我国仍然没有考核农村的失业问题,农村过剩人口是通过“一个人的工三个人做”,即家庭承包责任制来予以强制内部化,国家根本不支付农民过剩劳动力(即实实在在的农村失业人口)任何费用。“五保户”、烈军属开支等社会救济、救助费和抚恤费用也是通过制度化由农民承担。政府在社会救济上把九亿农民甩在一边。这些既不符合社会公平的要求,国家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现在中央提出休养生息也应考虑把这部分由农民支付的费用由国家承担。

3、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费用要外部制度化。九年义务制教育目前城乡两个样,在城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费用完全由财政来负担,而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却要自己掏腰包。因此从政策的公平性来讲,这部分成本必须实行外部制度化,由政府负担。另外,以前因为学校升级达标累计的制度变迁成本(债务),国家要视乡镇的财政状况,予以适当支持或者补贴,因为这部分成本本身就应由国家支付。

第4篇

1.防洪调度

怀洪新河何巷闸的分洪调度是由中央防总下达调度指令,经淮河防总和安徽防总下达到安徽省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下称管理局),管理局通知何巷闸管理处执行。其他大型水闸由安徽防总下达调度指令,管理局和闸管单位执行。沿河中小型涵闸则由市、县防指商管理局和闸管单位后,由闸管单位执行。管理局接到指令后,应迅速通知各管理局、水闸管理单位并立即做好分洪准备,安全细致检查工程管理各项设施、设备,确保分洪安全。按照指令和规范严格运行各闸调度,特别注意符怀新河河道不冲刷流速、串沱湖分洪开启条件和沿怀洪新河小型涵闸的适时启闭等,以确保工程安全。

2.排涝调度

怀洪新河流域平原辽阔、内河纵横,加之地处季风气候区,流域70%降雨量集中在6~9月,因此极易发生内涝,怀洪新河的排涝调度对降低涝灾损失至关重要。

(1)安全第一。除了做好设备运行前检查和养护外,清除水闸管理范围的非航行船只和网箱等养殖渔具,确保涝情发生时能够及时开闸泄水。

(2)提前预泄。当流域或主要支流发生强降雨时,干流水闸要及时提前预泄,腾出库容降低外河水位,有利于抢排涝水。排涝调度指令除明确开闸泄水时间外,还应明确运行闸前水位控制区间,以利闸管单位控制。

(3)科学调度。排涝调度会商应尽可能考虑淮河干流水位顶托、流域干支流降水雨量分布、河道产流水量、涝水推进速度、局部灾情发生情况等诸多影响因素,做到科学调度。当排涝接近结束时,注意截留尾水,使雨洪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3.供水调度

怀洪新河供水调度主要由市级防指根据靠近干流的流域缺水情况提出引水要求,管理局根据蚌埠闸上水位的高低采取相应的调水方案。供水调度时必须考虑:

(1)节水原则。由于怀洪新河流域是淮河干流的组成部分,其干流紧靠淮干,一般情况下,怀洪新河流域缺水时淮干水量也不会充沛。因此,引淮水量应当节水为先,以截留蚌埠闸下泄多余水量为优。

(2)安全为重。主要是必须考虑淮河和涡河来水水质,不得将超标准污水引入怀洪新河,以免影响本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造成农业和养殖业的损失。

(3)引防结合。即在条件许可时,引水量既要基本满足工农业用水需要,同时,控制性水闸不得超蓄,以免出现流域或局地集中降雨导致开闸弃水的被动局面和不良影响。

二、主要水闸的调度运行

怀洪新河干流控制性大型水工建筑物主要有何巷闸、新湖洼闸、西坝口闸、山西庄闸和新开沱河闸,在服从工程调度共性的同时,也应注意本身调度运行的特点。

1.何巷闸

何巷闸的调度启用,除了严格遵从调度指令外,还要严格遵守何巷闸的控制运用办法。特别是分洪时的闸门运行必须按照程序分级均匀开启,每级开启高度及相邻孔闸门开启高度差均不大于0.5m。设计分洪条件下每级14孔全部开启后,待下游水位达到下一级水位时按同样顺序开启第二级,直至达到要求的分洪流量。当何巷闸全部打开仍然达不到规定流量时,再开启船闸上下游闸门分洪(船闸运行按船闸操作规程进行),以扩大分洪流量。严格的操作规程,除了充分考虑闸体本身过水安全,同时也要避免分洪水流对下游符怀新河段河道和堤防的冲刷。何巷闸的引水主要是引入蚌埠闸上游的多余水量,一般是小开度引水,流量多在100m3左右,只要按照规程操作,一般没有大问题。

2.新胡洼闸胡洼闸的分洪调度既要与何巷闸

保持相近的流量,又要充分考虑分洪对符怀新河的冲刷影响控制运行,因此要采取胡洼闸与何巷闸联调措施。在联调过程中不仅要分时段分过程考虑两闸过水面积的对应,还要兼顾两闸区间来水。该闸的排涝调度主要是排除四方湖闸以上的北淝河来水和符怀新河区间来水。由于北淝河上游河道阻水严重,通常湖心洪水退至四方湖闸前需要滞迟4~5天,水位的起涨速率也十分缓慢。因此,为了减少四方湖闸的频繁调度和现实影响,可以采取四方湖闸与新湖洼闸联调的调度方式排涝,即当北淝河流域发生强降雨、四方湖闸前水位开始起涨时,把四方湖闸全部打开并提出水面,新湖洼闸根据来水量和流速,合理调节闸门开度,既有利于涝水下泄,也有利于后期的截洪蓄水。通过近年的实践,效果满意。新湖洼闸一般情况下只是维持正常水位,为符怀新河两岸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不足时由何巷闸按规定引水补充。当需要向新湖洼闸以下引水时,其闸门开度应保持与何巷闸引水流量基本一致。

3.西坝口闸

西坝口闸是怀洪新河干流河道末级控制工程,分洪和排涝调度手段基本一致。调度中必须充分考虑香涧湖滩槽处理工程实施后,上游洪峰推进速度明显加快的因素,西坝口闸要按规程操作并逐步把闸门提出水面。但该闸汇水面积广阔,蓄供水任务重,在分洪和排涝的后期,闸管单位必须充分考虑胡洼闸来水,澥河洼、香涧湖区间来水以及固镇闸来水的情况,合理确定关闸时间,确保洪水涝水放得快、留得住,使洪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西坝口闸控制的香涧湖正常库容水量超过1亿m3,条件允许时,从蚌埠闸上引水是主要补充水源,一般均按正常蓄水位14.67m控制。但该闸闭门时上下游的安全水位差为2.3m,如果下游洪泽湖水位下降很快,接近或达到2.3m时,必须考虑小开度开闸泄水,以确保水闸的安全。近年类似情况已有发生。

4.山西庄闸和新开沱河闸

两座大型水闸分别是沱湖的进、出口的控制性工程。在分洪时,当山西庄闸闸前水位达到15.52m并趋势继续上涨的时候,应开闸敞开过洪。同时,新开沱河闸也必须提出水面,加快洪水和沱湖上游涝水的下泄。当山西庄闸闸前水位降到15.52m以下并趋势继续下落的时候,山西庄闸关闭,新开沱河闸继续排除涝水直至到正常水位时关闸蓄水。新开沱河闸关闸时间既要考虑沱湖周边的来水,更重要的是沱河的入湖客水流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损失和截蓄水资源。

三、水工程调度展望与建议

作为治淮骨干工程之一,怀洪新河经过多年的调度和运行,已经发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怀洪新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水工程的调度也将随之愈加优化、愈加科学。

1.怀洪新河的分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怀洪新河分洪对降低淮干水位、提高淮河抗洪能力的作用已经在2003年、2007年两次分洪中得到充分体现。两次分洪分别降低淮干蚌埠段水位0.4m和0.45m左右,缓解了淮南、蚌埠城市圈堤及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的防汛压力,为重要圩堤抢险争取了时间,避免了一般堤防及蚌埠以下的方邱湖等行洪区进洪损失,保证了津浦铁路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运行。当然,分洪必然对本流域的排涝产生延滞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分洪效益远大于因洪至涝的损失。同时,只要分洪时段与排涝时段错峰而行,就会大大降低外洪影响损失。2007年错峰分洪1000m3/s,对怀洪新河的排涝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在《淮河防御洪水方案》的要求下,根据淮干洪水情况,适当增加怀洪新河相机分洪的机率,将使其防洪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2.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对水工程调度提出新的要求

怀洪新河是淮河以北地区的大型人工河道,其香涧湖具有3亿多m3的水资源可蓄量,无疑是解决皖东北地区缺水的重要调蓄库。安徽省即将实施淮水北调工程和已经实施的淮北矿业集团临涣管道供水工程,都把怀洪新河作为重要的水源地和调节库。跨区域调水战略的实施,使怀洪新河的水资源地位得到提升,同时也对水控制工程的调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为了满足可能发生的调水需要,维持工程正常蓄水位将成为常态。

(2)水资源配置必须科学,不仅要考虑蚌埠区域的季节用水,同时要为宿县、淮北两市和淮北矿业集团的基本调水量留有余地。

(3)补充水源一方面更加注重自流引入蚌埠闸弃水,以减小机电抽水成本。另一方面,淮水北调五河排灌站可以从蚌埠闸以下抽淮入怀,成为怀洪新河新的补水水源。

(4)水资源节约更显重要,沿怀的小型涵闸应当有所控制,不能再常年打开无限制引水。

(5)行政管理体系也将有所改变,以适应跨区域调水的需要。

3.怀洪新河为农业大灌区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由于灌溉配套工程滞后,导致怀洪新河的农业灌溉综合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目前,有效灌溉面积不足100万亩。怀洪新河蓄水能力的提高,流域内浍河、澥河等河道蓄水量的增加,从淮干补水条件的日趋成熟,使得怀洪新河已经具备建设大灌区的基本条件。怀洪新河灌区建设已经列入安徽省“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怀洪新河灌区规划》经水利部初审。怀洪新河灌区的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工程效益,使得农田保证面积提高到现有的3倍以上,其工程调度的科学性必须有极大的提高。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实施灌区的节水工程。

(2)灌区引水应当尽可能与跨区域调水错时,在外调水受水区用水的低谷期引水,存蓄在灌区的大沟、干支渠内,以免造成干旱季节水资源紧张。

(3)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以建机井灌溉或与地表水混用灌溉。

(4)雨季注意拦截地表径流,既可以用于旱季灌溉,也可以减少灌溉成本。

4.现代化科学技术应成为水工程调度管理新手段

第5篇

[关键词]课堂学习 小组建设

课堂上的小组学习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告诉教育者,一定要等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以后,才给予启示,让学生在思考中完善自己,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强调新课程的实施与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天赋,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组学习是新课改下催生出来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它重点体现的是减少老师的干预,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在课堂上,在平时的自主学习和与人交往上,小组学习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在小组建设上,我们要遵循学生的多样性、独特性,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的强弱,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保证每一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实现能力互补,平衡小组间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一般来讲,小组人数以六人为宜,包括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带领小组端正学习态度,随时向老师反映组内的学习状况,方便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组员要有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当小组建设初具雏形,我们要做的第二步便是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小组讨论和交流上,能够真正有所收获,真正做到学习方式的革新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五会”:第一,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公正的评价;第二,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第三,积极发言,表明自己的意见,修正他人的观点;第四,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第五,学会组织,组织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小组学习的又一必要条件,就是导学案,老师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要十分注重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可以这样说,小组学习是否成功,导学案的问题设置起到关键性作用,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这样的问题一定是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深入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真正做到对思维的训练。从新课程目标来看,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从课堂学习来看,问题是使课堂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因此,问题是关键性的一步,在此环节上,一定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真正达到能促进学生思考并取得进步的目的。

在一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中,课堂上应该有动也有静,动就是讨论和交流,静就是思考和消化。一堂课不可能随时都在讨论问题,不可能随时都在提出问题,老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应该做到把握时机进行探究,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老师应该在怎样的情况下抛出问题,实现合作探究呢?第一,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及时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这时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说出各自的看法,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使学生都能顺利学习新知识。第二,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进行合作学习。在教材中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动脑,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组织合作学习明确分工,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第三,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在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在加上老师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第四,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只要善于抓住学生普遍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说明自己观点,互相启发补充修正,就能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第五,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合作学习。“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有了学习,就应该有评价,不能让小组学习的意义架空,学习的后期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性评价,强调在学习评价中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突出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对此,我们可以针对评价机制给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个蓝本,而评价机制应该细化、量化,以达到真正对学生能力的反馈。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我们可以给出一个量化考核的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集思广益,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进行客观公正且有效的评价。教师评价可以分为课堂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老师应该做到善于发现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并及时进行指导和点拨,给予补充或者启发性的建议,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完善学生知识结构。阶段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的一个重要过程,通常通过阶段性考试进行来进行评价,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过关,能否顺利进行下一阶段学习。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必须走的一条课堂探究之路,它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不断探索高效地学习方法,真正做到转变学习方式,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____(25).

[2]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

[3]王鉴,毛建梅. 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 ____(08).

第6篇

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这样一则晋商小故事:太谷曹家计划在东北开办钱庄,曹财东招聘了一位掌柜并给他经费七万两白银,结果一年后,掌柜空手而归,曹东家非但没有责怪掌柜,还鼓励掌柜再次闯关东,结果掌柜又一次失败。曹财东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认为造成亏损的责任不在掌柜,于是他再拿出七万两白银鼓励掌柜三闯关东。这一次,掌柜抓住机遇,从开办酒坊做起,不久就开办了钱庄,不仅完成了财东重托,而且为曹家在东北开辟了新的市场。在晋商的经营过程中,掌柜与财东的关系是建立在“信”和“义”的基础之上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东家和掌柜之间建立牢不可破的信任关系,对于晋商的发展尤为重要。2.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山西商人的诚信观还表现在他们尽职尽责,不畏艰辛,努力完成自己职责内的事情。由于财东的无条件信任和优厚的待遇,才使得掌柜、雇员有动力不畏艰苦,走南闯北去经商。山西榆次人秦必忠,早年经商,胆识惊人。嘉庆时期茶行兴盛,要到南方去贩运,途中水路险要,有一次南下,正遇上水灾,洪水淹没了十多个县城,他们被困在船上两个多月,后来绕到广东,回来后没有人不惊叹于此。虽然历经此难,可秦必忠照旧南下经商,丝毫没有退缩之意。这充分反映了山西商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忠信精神。(三)公开公平的商业活动1.发挥行会的作用。行会是在外地的山西商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商业群体,在晋商经营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行会的建立可以帮助晋商联系情谊。设立在全国各地的行会,使在外的山西商人倍感亲切,也更加团结。每个遇到困难的山西商人,都会得到山西同乡的无偿帮助。其次,行会发挥管理规范的作用。行会通过制度来约束晋商的行为,如有人违背了公共道德规范,将会受到谴责,同时也无法在行会中立足。最后,行会还起到对外抗争、维护自身利益的作用。1840年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利用其强大的势力对国内商人进行敲诈勒索,行会团结起来抵御外国侵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因此,行会的建立和发展使当时的商业活动更加公平公正。2.将诚信贯穿于商业活动始终。晋商将诚信贯穿于商业活动的每个环节,首先,掌柜与学徒、掌柜与雇员、财东与掌柜上下级之间都是以信任为纽带,在合作经营过程中给予对方无限的信任以保证商业活动的良好运行。晋商在长期的经商活动中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信任才能够汇通天下。诚信是晋商管理机制的基础,也是票号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其次,晋商与客户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牢固的合作关系。俗话说,“诚招天下客”,只有诚信才能引来回头客。晋商在走南闯北的过程中,早已为自己“打造”了“诚信经营”的金字招牌,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二、晋商诚信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

(一)晋商诚信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诚信待人,重义轻利”是晋商经营的基本准则,晋商在经营过程中把诚信的观念贯彻其商业活动的每个环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立足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诚信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包括晋商诚信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晋商活动没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没有明确规定对失信行为如何处罚,仅靠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就对晋商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口头承诺已经无法保障经济的有序发展,诚信体系有了一定的法律和制度保护。在对晋商诚信文化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构建的现代企业信用体系,不仅仅只是依靠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也起到很大作用。

(二)晋商诚信文化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晋商诚信文化的宣扬与推进有利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利于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新人。1.从宏观层面来看,诚信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首先,晋商诚信文化的宣扬有利于推进经济的深化改革。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5〕。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尤其是经济的深化改革需要诚信来支撑。当今市场经济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才导致市场混乱及商业行为的不公平。而晋商在其商业活动的始终都遵循诚信原则,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当今时代,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建设能够有效地保障经济良性、有序、健康发展。其次,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牵引力。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6〕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诚信可以保证民主的充分发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及社会秩序的安定,从而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总的来说,诚信是使社会和谐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最后,晋商诚信文化的推进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诚信文化不仅给社会带来物质价值,而且也带来极高的精神价值。诚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晋商诚信文化中的“利以相通,重利轻义”“,利以义取,信誉至上”等都是中国诚信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中,社会价值观念是文化体系的核心,道德观念则是价值观念的基础,而诚信观念又是道德观念的基础。所以说,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核,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道德支撑。2.从微观层面看,晋商诚信文化对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诚信是企业的立根之基,是个人的立身之本。首先,诚信经营是企业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诚信是其无形资产,企业只有诚实经营,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在商业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树立诚信意识,才能为企业争取好的信誉。晋商在经营过程中,严于律己,严格遵守诚信原则,绝不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欺骗消费者,从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更引来了无数的回头客。所以说,企业要坚持诚信原则,才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次,诚信对个人的发展来说,是立身之本,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诚信是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孔子曰,“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自我实现的重要保证,也是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外,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一个人缺乏诚信,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总之,晋商诚信文化的宣扬,有利于加速个人和企业诚信观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诚信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晋商诚信文化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一)个人层面:发挥个人的积极作用

1.构建正确的个人诚信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也得到了肯定,这就激发了人们内心的物质欲望,而这些欲望的驱使,使得一些人变得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甚至在面对物质利益时,禁不住诱惑,违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作出危害社会的行为。现今某些企业主为了获得自身利益,弄虚作假,欺诈消费者,有的甚至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晋商在商业活动中,坚持用诚信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在当今社会,一些人却还没认识到诚信的作用,认为诚信“不值钱”,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他们没有认识到诚信是无价的,只有树立正确的个人诚信观,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足。2.严于律己,坚守诚信。在当今社会,我们常会听见这样的话:“他能那样做,我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说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界限的划定,认为别人能做的,自己也可以做。而晋商一直坚持恪守诚信、严于律己,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下也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目前,一些人热衷于跟风,人云亦云,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丧失自己的良心,例如:铺天盖地的短信诈骗;无处不在的小偷;产品质量不过关,危害消费者健康;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所以,个人在生活中应严格要求自己,诚信待人;企业更应遵守商业规范,不为不法利益所动,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获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双赢。

(二)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以诚信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另一方面,要建立现代企业信用制度,着力打造诚信企业。晋商的经营管理就是以诚信为基础,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今天,企业应当汲取晋商的管理精髓,以信为本,保证良好的商誉。即便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也要坚持以诚为本的道德准则,建立企业自身的信用制度;对待客户应当做到保证商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与顾客互相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商业活动氛围,建立公正、法治的社会。2.建设以人为本的诚信社会。相比传统的晋商活动,现在的市场经济具有公平、公开、公正的特点,同时还受法律的保障与约束。所以说,建立健全的、行之有效的市场机制需要将法律与道德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把诚信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基石,但是,在拜金主义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这种道德约束已经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所以需要法律对人的行为进行强制约束。但是,不可否认,人是构成社会的最重要主体,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发展,所以应当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的诚信意识,构建诚信社会。

(三)国家层面:完善国家信用体系

第7篇

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体制机制、推进工作等领域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破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达到城市格局与智慧产业布局有效对接,城镇服务体系与智慧应用体系优化匹配,城市基础设施与智慧设施网络有机结合,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智慧城建设紧密融合,城市化与信息化互为动力,促进两者互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其内涵要求包括四个层面:其一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规划等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相匹配、相对接;其二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的规划、布局、特色等相互协调;其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功能、发展结构等相融合,两者相互支撑;其四是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统筹谋划与推进。

二、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宁波深化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必须从完善功能体系、优化空间格局、畅通交通网络、提升品质特色、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等方面全面统筹整体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管理、应用、文化等因子,从而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依托主城区边缘设立智慧产业园区或在远郊打造独立智慧新城,是拉开城市框架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强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系统的融合,是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的重要路径。

(二)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构建智慧产业园区,还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着力提升智慧元素,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产业园区作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园区内中小企业、创新企业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孵化等专业支持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智慧产业快速发展及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升智慧化水平,为智慧产品、服务、应用系统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对于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也十分重要。

(三)有利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客观需要。在城镇化建设中,着力加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资源的整合共享,可以让居民更方便地使用信息网络及相关资源;强化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体系建设,可以让居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管理中推进社会治安监控体系、灾难预警体系、应急体系等系统建设,可以大大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模式借鉴

(一)智慧新城建设型

案例:广东省惠州市是科技部和标准委批准的首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潼湖新城是一个典型的智慧新城。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规划了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园、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以及相配套的商务区、智慧生活示范区、三网融合智能化小区,突出强化“产、城、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打造成为智慧产城融合、智慧技术集成、智慧产业发展、智慧服务惠民的美丽城市。

(二)旧城智慧改造型

案例:近年来,四川省南充市投入巨资启动了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在此过程中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融合放在突出位置。从无线网的覆盖面来看,经过改造后的南充老城智慧基础设施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大力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三大工程建设,加快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物流等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快速提升,城市管理更加智能。

(三)智慧城镇建设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是中国智慧城镇创新示范单位,将“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科学”的概念引入城镇建设管理,目前已实现百兆家庭宽带接入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等高新技术在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城市安防、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和智慧社区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基本建成了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智慧商务区和智慧产业区,以“数字惠民”大大提升了周浦居民智能生活环境的水平。

(四)智慧社区创建型

案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的智慧社区建设始于2012年,组建了智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和“智慧社区市民体验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列为市、区两级智慧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建设重点包括社区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商圈、人文精神等四大板块,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库(民情档案综合信息库)、一卡(智能炫卡)、两平台(社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多系统(以平台为基础开发的各类具体的应用系统)”。

(五)智慧产业园区拓展型

案例:目前我国有3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其中江苏省无锡市的T-Park是智慧产业发展与园区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典范。与传统工业园、开发区不同,T-Park是一个智慧产业和生活融合区域,园区规划时就不仅包括了智慧产业发展内容,还包括了园区开发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不仅有发达、完善的智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更有便捷、优化的创业服务链,是一个不仅宜业而且宜居的大“社区”。

(六)重点开发区智慧提升型

案例:2012年,武汉开发区启动智慧产城一体化战略,委托北京泛华集团对“智慧城”、“生态城”进行总体规划并对重点核心区进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84.7平方公里,重点打造11大功能片区,其中最核心的是“智慧城公共服务片区”,重点建设企业服务中心、智慧展示中心、综合数据中心、特色商区、川江池智慧公园、专家公寓和智慧社区等项目,着力创建国际化智慧城示范区和慢生活休闲体验区,打造智慧产业与公共服务完美融合的城市名片。

(七)都市功能区整体智慧化开发型

案例:南京将建邺区江心洲整体智慧化开发,成为智慧功能区建设的经典案例。江心洲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面积15平方公里。南京市政府与战略合作者对该岛进行整体开发,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着力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智慧产业园区,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休闲、生态居住等功能相互交融的国际化低碳智慧岛。

(八)智慧城市综合体带动型

案例:绿地集团以纽约曼哈顿的全智能建筑为模板,在合肥全力建设一个智慧城市综合体示范点。该综合体将立足城市建设的最前沿,把最先进的规划理念、智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打造面向未来的科技智能建筑,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在这个智慧综合体中,每一个建筑及信息、设施、设备都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生态链条,建成之后,智慧办公、智慧商贸、智慧物业管理等都将成为现实。

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宁波按照国家和浙江省的总体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并在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城市建设中智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等工程,加强基础资源数据库和政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慧因子”不断增强。二是城市管理运营中智慧应用系统效用发挥更加明显。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三是智慧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不断拓展。着力发展软件、信息、智慧制造等智慧产业,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宁波国家高新区的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两大试点区域建设。四是智慧功能区块开发积极探索。比如鄞州下应区块“智慧城”完成规划设计,海曙、江北等地“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二)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性的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一是在思想理念上认识不够。比如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中尽管提到了要“坚持智慧管理”、“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深化两者融合问题。二是在规划制定上缺乏沟通衔接。城市产业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衔接程度不够高,规划制定过程中缺乏沟通对接,规划之间“两张皮”现象突出。三是在工作推进上缺少协调融合。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分别由不同的部门主管,分管市领导也不同,这也导致在工作中难以做到深度融合、互动协调。

五、推进宁波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加强对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融合

一是要深化认识。通过理论宣传、政策引导,进一步加深全市上下对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把融合理念贯穿到各地各部门推进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体系的对接。目前宁波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领导机构分别是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强化这两个领导机构尤其是牵头单位的对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两者融合的重大事项和重点问题。三是要加强工作推进对接。比如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中,要与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相一致;在推动卫星城、中心镇建设时,要与智慧城镇建设相融合;在推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过程中,要与智慧社区、智慧综合体建设等相匹配,等等。

(二)加强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融合

一是要促进规划对接。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建立开放式的规划编制程序,由规划部门召集发改、经信、建设、国土等部门共同修订和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化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对接。二是要适时制定出台专项规划。制定出台提升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水平的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规划监管和协调机制。三是要制定出台行动纲要。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行动纲要,明确阶段性实施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施主体和各项保障措施。

(三)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产业融合

一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制造业。结合宁波实际,着重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电表、数控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智慧装备产业,以及移动通信数据中心、金融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物流数据处理中心、重点产品和资源数据中心等网络数据产业。二是要加快发展智慧服务业。重点发展软件研发、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文化创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智慧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发展智慧总部经济。三是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精准农业”信息系统,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

(四)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融合

一是要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光纤到户、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无线城市建设。二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近期要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水务管理、污染治理、能源管理、园林旅游等市政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感知化建设。三是要加快建设智慧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智慧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加快开展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图书馆、智慧政务等试点。

(五)强化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体制融合

一是要强化管理融合。进一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口岸疫情预警等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统筹。在开发建设方面,理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体制,统筹确定开发时序、重点,强化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在投融资方面,着力于建立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综合平衡机制、资源资产盘活机制、投入产出与回报机制、重大项目共建共享机制等。在督查考核机制方面,统筹构建两项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协同开展目标进度监测评估等。三是要强化政策法规统筹。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制度规则、实施细则等方面的衔接,强化财政投入政策、土地保障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的平台建设

第8篇

在中职院校定位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时,首先,要明确教育部关于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相关要求与意见,即: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面向社会工作第一线专业人才的重任,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次,要明确自身教育的特点:职业性的教育、第一线的工作岗位、业务的高技能性以及应用性。最后,要结合当前工程造价专业领域对相关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工程造价人才的目标定位于:培养能够工作在工程第一线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也就是说,工程造价专业在培养专业性人才的过程中,要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基础,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确保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并具备专业的工作技能与良好的职业素养,最为重要的是要具备在工程造价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能力。

二、中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如下:

(一)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理论知识部分过于繁琐,教材中的实例部分内容的设置都是以重点知识内容的掌握为主的,而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工程造价是基于完整的工程来实现的,所以单纯的注重重点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无法满足工程造价需求的。与此同时,中职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课程设置方面并不能采用高等院校课程内容的设置方式,理论越过于繁琐,中职生的掌握情况将会越差,进而会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中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过于陈旧,依旧禁锢于传统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中。中职生由于对学习缺少足够的兴趣与自觉性,很难将精力集中于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讲,学生毫无兴趣的听,自然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

当前,中职院校在教学上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也就无法满足工程造价的实际需求。

三、中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优化并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结构

这就要求做到如下两点:首先,以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础,优化教学设计,构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以及工程造价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与时俱进的优化教学计划,更新并整合教学目标,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主干部分进行细化与整合,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其次,以专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深入分析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完善。

(二)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深入,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点,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根本。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有:第一,案例教学法。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结合工程造价理论知识内容,以师生共同参与来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第二,项目教学法。运用项目教学能够将工程造价中的具体项目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系统化的知识运用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具备从事工程造价的能力。

(三)强化对实践课程的重视

只有强化对专业课程实践部分的重视,才能使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从事工程造价行业的职业能力。当年,中职院校所培养的工程造价人才,虽然具备关于工程造价各个重点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出现了问题:当面对一项整体工程时显得束手无策。这就导致其无法胜任工程造价工作的要求,而这也是当前中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落实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结合工程造价的理论知识部分,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以将工程整体性这一概念进行灌输,以使学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哪些能力。

四、总结

第9篇

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还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同时对教育制度和教材的改革也是革命性的。因此,两者之间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是因为:

1.1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可以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公平和民主,同时还有利于多种教学策略的实现,丰富学科教学内容,深化学科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1.2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各类知识,学生可以从中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并在知识的海洋中培养出自身的想象力,通过不断地的学习,自身的各项基本素质一定能得到提升。

1.3由于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得到了不错的效果,传统教学中的精髓可以和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在师生中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2整合的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而现代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①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师和学生应该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问题化,并传到网络上面,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找到方向。②教学过程探究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学过程是传承型的,而信息技术和职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使教学过程变成了探究型,具体就是学生主动的获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教师放置在网络上的资料,也包括其他来源的网络资料,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在旁参与并引导学生的讨论。③教学活动网络化。过去学生要想获取资料渠道比较单一,只有教科书,但是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后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素材,培养了自身自我创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

这一模式的表现形态有:①课文精读:对课文的精读不管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还是在网络环境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对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课文精读时学生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源供学生参考,并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测和评价。②主题性研读:学生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查阅相关文本的方式就是主题式研读。这种阅读方式具有很大的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③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首先确定自己的需求,然后通过快速阅读选取相应的文章或者段落进行精读。它的结果一般是通过写作表现出来。④互动性写作:将“故事接龙”的样式放到网络上之后,其趣味性、发展的无限性以及作者与作者、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