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医学期刊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5 11:25: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期刊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医学期刊论文

第1篇

1.1样本来源

样本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1版)。由浙江省出版发行的医学专业期刊共有25种,占浙江省科技期刊总数(115种)的1/5。涉及基础医学、内、外科等13个学科,数量最多的为综合类(4种),其次为学报类(3种)。刊期以月刊为主(12种),其次为双月刊(11种),半月刊和季刊各1种。

1.2统计方法

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2011版)为数据源,统计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等3项反映期刊影响力的指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同时,为客观评价期刊的水平,对以上指标用本期刊的指数/学科平均指数来进行纵向的比较,比值>1表明该指标高于学科平均水平。

2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医学期刊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它表征期刊有用性或显示度,与期刊影响力、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直接关联,是目前公认的衡量期刊尤其是同类期刊影响力大小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表2显示:浙江省医学期刊总体的影响因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影响因子/学科平均比值>1的期刊仅有5本: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303),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612),护理与康复(1.243),肝胆胰外科杂志(1.203))和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1.190),其余都在本学科的平均水平之下。从以上结果来看,除了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外,其余4本杂志均具有鲜明的专业学科特色,表明专业特色对提升杂志的影响因子具有较大的帮助;而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虽为综合类期刊,但其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科研背景,使杂志的成长有了有利的环境。总被引频次可以显示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浙江省医学期刊中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201次/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2次/刊),说明浙江省医学期刊在学术交流过程中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高于本学科平均水平的并不多,仅有4本期刊:中国高等医学教育(3.659),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581)),浙江预防医学(1.187)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162)。有学者认为总被引频次与载文量相关,本文总被引频次/学科平均>0.6的13种期刊中只有2种是双月刊,因此浙江省医学期刊整体的总被引频次较高是否与其载文量较多有关,有待探讨。

2.2浙江省医学期刊基金论文比情况

基金论文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期刊吸收学科前沿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因此也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的基金论文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8本期刊与学科平均比值>1,分别为: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温州医学院学报,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浙江医学和口腔材料器械杂志。一般来说,高校学报或者由高校主办的杂志依托高等学府,基金来源丰富,拥有较高的基金论文比的几率比较高,本文中除了《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和《浙江医学》,其余6种杂志均由浙江大学或者温州医学院主办,这2所大学均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医学》作为一本地方性的医学杂志,拥有较高的基金论文比,充分说明其在浙江省医务工作者中的地位。

3讨论

3.1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体评价

目前,期刊的评价指标有10余种,其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基金论文比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虽然这些指标各有局限,但还是能够基本反映期刊的总体状况。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医学期刊以上3种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医学期刊的总体水平偏低,影响力较弱,虽然在学术交流中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吸收前沿学科和高质量论文的能力与国内的优秀期刊相比还有待提高,这与浙江省期刊的总体情况相似。但是也不乏亮点,一些期刊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在其自身的学科领域内名列前茅,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

3.2提升浙江省医学期刊影响力的建议

3.2.1找准定位,坚持专业化和特色化

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要在国内的众多杂志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找准自身的定位,寻求鲜明的特色和学科优势。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有着自身特色或者学科优势明显的期刊影响力均较强,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各项指标名列前茅,这与其是为数不多的医学领域中涉及高等教育的杂志密切相关,独特性和稀缺性导致了高影响力。另外几种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除了浙江大学学报,其余几种也都具有明显的“小而精”专业特色。因此,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需要编辑部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管理部门在政策层面上给予引导和支持。

3.2.2探索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2011年,原新闻出版总署已明确科技期刊出版体制的改革的”路线图”,期刊的集约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集约化有助于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如国内中华医学会的“中华”系列杂志,在医学领域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在浙江省主办的3本“中华”系列杂志中,除了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因办刊时间较短,一些指标略低之外,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和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在本学科领域中名列前茅,充分显示出“中华”品牌较强的竞争力。因此,今后可以结合浙江省医学期刊的特色或者学科特点,逐步整合横向和纵向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医学期刊集群,通过集团优势提升期刊整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刊名带有“浙江”的地方性医学期刊,因其强烈的地域特色,普遍存在影响力偏低的现象,而且一些杂志的学科和内容也趋于雷同,这些杂志是否可以尝试联合经营,优化配置,取长补短,通过团队的力量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集群,进一步带动期刊的整体发展。

3.2.3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化出版

第2篇

目前,国际生物医学界倡导尽量使用主动语态,如《美国医学会编辑手册》(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Manual of Style)中指出:“In general the active voice is preferred, except in instances in which the actor is unknown or the interest concerns what is acted on.(一般主动语态是首选,除了演员的实例是未知的或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行动)”。

然而同为总结发现,国内学者大部分还是偏爱被动语态,这大大的影响了英文摘要的写作质量。关于医学英语论文的写作,我们应当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好地进行国际医学学术传播和交流。

当然,必须明确指出,主动和被动语态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使用主动或被动语态要根据摘要表达清楚、简洁的需要。

第3篇

[关键词] 医学期刊 统计学问题 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5-0067-03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以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探索医学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科学,又可被看成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进而从中提炼和总结分析出新的信息的过程[1]。随着医学科研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研和临床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逐渐从原来的“经验主义”转变为“论据先行原则”,无论是在一些医学相关学科的基础实验中,还是在一些临床疾病的诊治等工作中,人们遇到问题时不再“想当然”,而是首先考虑为什么,有何依据,而这些依据大多需要通过统计学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来提供。因此,医学统计学在医学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统计学应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医学科研结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具体到医学期刊方面,就会出现因统计学应用不恰当而导致医学期刊不严谨、不科学、不可靠和不具有影响力[2]。鉴于医学统计学在医学期刊中的重要地位,作者结合《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年的240篇文章中出现的统计学问题,对目前我国医学期刊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为医学编辑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医学期刊整体水平的上升提供一定帮助。

1 医学期刊中常见统计学问题

统计学的误用、错用和不用问题广泛存在于许多医学期刊中,统计学错误率处于较高水平,有文献报道期刊论文统计学错误率为38%—80%,而且统计学问题的种类几乎涉及统计学的每个方面,包括实验设计不合理、未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软件未介绍或介绍不清、统计学数据的描述方法不当、统计学方法的描述不清或错用、统计值或P值不全或描述不清、统计学结果分析或描述错误等[3-4]。王倩等[5]对5种“中华”系列杂志刊登的文章的统计学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1985年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率占24%,1995年占36%。沈进等[6]选取8种医学期刊,分析发表于1998年至2005年的544篇论著文章的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结果显示,136篇的统计学出现明显错误,错误率达到25%,其中以资料处理方法不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1.76%,其次为图表错误、未作统计学处理等。我刊2011年刊登的240篇论文中,排除个案报道、教学论文、棕色行论文36篇,剩余的204篇论文中有126篇论文采用了统计学处理,占61.76%(126/204),现结合本刊统计学应用现状针对医学期刊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如下。

1.1 统计研究设计不合理问题

大多数非统计学专业的学者在进行统计研究设计(包括实验设计、调查设计、临床试验设计)时仅仅从本专业的角度考虑,根据主观想要得到的结果进行分组设计,而完全没有考虑该实验设计的可行性、组间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验设计时不遵循随机化原则、未设置对照或对照不合理、均衡性原则贯彻不彻底等[7]。常见的统计研究设计不合理问题包括缺少对照或对照不合理、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样本量选择不具有代表性或样本量不足等[8]。例如,本刊《SMO蛋白及mRNA在食管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在实验分组设计时未对各组间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未进行统计学处理问题

许多医学期刊论文虽然也进行了分组设计、设立对照等,但是文中未说明采用何种统计方法,也未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仅仅通过对实验所得的实际数据的直观判断就得出结论[9]。例如,本刊《肺尖癌26例疗效分析》一文中,作者在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肺尖癌的疗效时并未采用任何统计方法,而是直接得出了“综合治疗较单纯治疗更能延长肺尖癌患者生存期”的结论,这不符合现代医学科研的结论需有据而立的原则。

1.3 统计方法的描述不具体或错用问题

1.3.1 统计方法的描述不具体

一些医学期刊论文中列出的统计方法过于简单,甚至未列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0-12]:在“材料与方法”部分中的“统计学处理”中未列出所用的统计学软件或仅列出所用软件而未说明所用软件的版本;对于何种数据采用何种统计方法仅笼统描述,未具体列出文中的那些数据应该用何统计方法;对于定量数据仅列出采取t检验或方差分析,而未列出是否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对于两组定量数据无论是应该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还是配对设计t检验,均仅描述为“两组定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对于两组或多组定性数据的比较,无论是仅需用 2检验,还是需要采用矫正 2检验或 2分割检验,均描述为“两组或多组定性数据的比较采用 2检验”;统计学符号书写不规范,例如,根据GB/T3358-82,F检验、P值、 2检验、t检验等中的字母应为斜体,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书写均为错误情况,这在论文中非常普遍;未列出检验水准 ,检验水准 是事先设定的判断小概率实践的标准,实际意义是允许犯假阳性错误概率的最大值,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行设定。例如,本刊《 -连环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一文在“统计学处理”仅说明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而未说明t检验的类型。

1.3.2 统计方法的错用

一些医学期刊论文中的统计方法的应用存在明显的错误。对于所有定量数据,常见的错误有[13-14]:无论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是否方差齐,一律盲目应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无论数据分为几组,一律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把其当做定量数据比较的万能工具;无论各组数据是何关系,一律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例如,本刊《癌症相关性乏力与TGF- 1的关系分析》一文中,定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之前未说明是否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对于所有定性数据,常见的错误有:把 2检验当做所有定性数据的万能统计工具,忽略了其应用的前提条件是, 2检验适用于正态分布的定性数据,且样本量最好>40,列联表数据进行 2检验时不能有1/5以上的格子其理论频数

1.4 统计结果的描述及分析错误问题

许多医学期刊论文中均可见到统计结果的描述或分析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5-17]:1)对于定量数据应当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而采用不同的描述方法,符合者一般采用“均数±标准差”或“均数±标准误”表示,而不符合者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来进行表示,不按上述规定进行描述者均属于错误描述;2)对于定性数据,常见的错误是构成比和百分率不分,计算率或构成比等相对数的样本量过小;3)解释有统计学意义时仅根据P值的大小得出相应结论,例如对于A、B组2组的疗效(假定A组疗效优于B组),其“P

1.5 统计值和(或)P值描述不清以及统计值缺失问题

许多医学期刊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时,通常不能完整清晰地描述出统计值和P值,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8-19]:统计结果仅用“P0.05”得出结论,缺少相应的统计值;统计结果包括统计值,但是P值仅写出“0.05”,未列出具体的P值;仅列出具体的P值,而统计值缺失,上述几种情况均不利于文献阅读者进行数据验证和meta分析。例如,本刊《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一文中,所有统计结果均仅列出了“P0.05”,未列出具体的统计值和P值。

2 针对医学期刊中常见统计学错误的解决对策

目前,医学期刊论文的统计学问题已经成为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统计学的错误可能会导致论文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的降低,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近年来,随着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和医学期刊编辑及审稿专家对医学统计学应用的重视,医学期刊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已经明显减少,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这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20-22]:论文作者、编辑及审稿专家思想上不够重视论文统计学应用;期刊编辑的统计学应用知识匮乏;选择审稿专家只注重其专业领域内的影响力,而未关注其统计学应用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医学期刊的统计学应用水平,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期刊总体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作为医学期刊编辑,必须不断进行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参加相关培训班、旁听医学院校的统计学课程及请教统计方面的专家等,以提高自身的统计学应用水平,并从思想上重视统计学应用的审查,在给新投稿件的作者的初步意见中就强调统计学应用的重要性,规定一旦统计学有问题,论文可随时退稿;聘请医学统计学专家进入期刊编委会,负责所有论文的统计学审稿;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宣讲统计学在医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正确应用统计学的习惯;在科研课题设计过程中要求有统计学相关专家的参与;科技期刊中增加统计学应用栏目,刊登与本刊论文关系密切的统计学方法,或者刊登一些常见的统计学错误,与作者或读者交流,提高其统计学应用能力。

注 释

[1]孙振球.医学统计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

[2]胡良平,郭秀花,刘惠刚.医学统计学是评价医学科技论文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36(3):229-232

[3][8]胡良平,李子建.医学统计学基础与典型错误辨析[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4

[4] Garc韆-Berthou E,Alcaraz C.Incongruence between test statistics and P values in medical papers[J].BMC Med Res Methodol,2004,4:13

[5]王倩,张博恒.五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著中统计方法的应用现状[J].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30-233

[6]沈进,苟莉,汤洁,等.生物医学期刊中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5):541-543

[7] [15]王晓瑜,王雅琢.《山东医药》论文中统计学错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193-194

[8][9][10][20]邱春晖,郭明兴,邱源.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误用及其防范措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5):116-118

[11] 冉明会,罗萍,邓丹.医学期刊编辑应注意的几个统计学处理问题[J].编辑学报,2009,21(6):503-505

[12][16][18]李霞,张印朋,闫苏平.医学期刊作者来稿统计学应用与表述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88-89

[13] 王晓瑜,王雅琢,封艳辉,等.医学期刊投稿常见统计学问题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1(11):42-44

[14] 金永勤,王维.医学期刊编辑应重视统计学中的几个问题[J].编辑学报,2009,21(1):33-34

[17]张功员,田庆丰.医学科研论文中统计结果表达和解释错误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3):338-340

[19]叶亮,李伟东,范欣生.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应用问题辨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247-248

[21]吴红艳,尹平.医学期刊编辑应在数据的统计把关中有所作为[J].编辑学报,2008,20(5):400-401

第4篇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上海翻译》 副标题 翻译

1. 引言

随着我国文化和科技对外交流的发展,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学术期刊逐渐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举措之一就是论文题目和摘要翻译。标题是论文主旨的凝结和内容的概括,具有信息功能(提供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美感功能(简洁明快,新颖醒目)和祈使功能(诱发读者的阅读欲)(周永模,2002),其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术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质量。国内一些学者就论文标题翻译提出了一些见解,并对误译原因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研究对象基本上限于正标题。副标题的使用可以缩短正标题的长度,增加信息量,对正标题起补充或解释说明作用,并通过形式和结构的改变使标题更为醒目。副标题翻译研究对于信息检索、中外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的规范化建设等意义重大。笔者以《上海翻译》为例, 对其2000―2006年载文副标题的翻译进行研究,寄望于为期刊论文副标题翻译提供参考性规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国内影响巨大的《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副标题为研究对象,对其翻译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文体特点、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等方面探讨副标题的翻译规范。

3. 分析与结果

《上海翻译》(2000―2006)共24期刊载学术论文568篇,其中含有副题的论文数量为94篇,比例为16.5%。具体信息见下表:

在不同的年份,《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中含有副题的论文数均占一定比例,2006年的比例达到28.4%。可见,副标题的使用和翻译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学术价值的。

3.1 语体特点

学术论文采用论述文文体,副标题翻译用词倾向于使用正式语体的词语,因为论述文文体用词比较庄重、典雅、规范、严谨。(刘宓庆,1985)同时,由表三分析,英译副题的结构极少使用句子,而是大量采用短语,尤其是名词化结构。从句法功能个讲,短语,尤其是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使用人称主语,从而防止表达过于冗长;同时,名词化结构的组合方式多,意义容量大,具有简洁确切,严谨客观的修辞功能。

3.2 翻译原则

周永模(2001)将“忠实通顺、简洁地道”周围标题翻译的准绳;刘明东(2001)提出学术论文标题英译应以准确、易懂、具体、简洁和规范的原则。结合相关翻译理论和《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副题翻译资料,笔者认为论文副题的翻译主要把握的原则有三个:忠实、简洁和规范。

忠实是副题翻译应遵循的第一原则。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翻译理论历来强调一个“信”字,也就是将“忠实”视为翻译的基本标准(孙致礼,2003)。当然,保证副题翻译的副题翻译必须以充分理解原文为前提和基础。

其次,作为论文主题提炼和内容概括的副题的翻译应遵循简洁原则。“翻译要求忠实于原文,是指精神或实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不是要求机械地、一字对一字地翻译。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结项语言转换时,常常需要改变语言形式。”(徐亚男,李建英:1998)因此,英译副题时,应发挥英语表达灵活的优势,用短语取代句子,同时将实质性的内容译出即可。如2005年第四期中的论文题目“‘对等’?‘相当’?‘对应’?―关于‘equivalence’译文的选择”用合译法表达为“More on Equivalence”。

副题的翻译遵循忠实、简洁原则的同时,还应注意规范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大小写和标点符号方面。依照《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副标题的翻译信息,副题首字母和实词首字母大写,首字母缩略词全大写。就标点而言,副题前普遍使用破折号,或主、副题间使用冒号;汉语书名使用书名号,英语用斜体;英译副题为短语或陈述句,句末不用标点,如果是疑问句,也可将问号省略。当然,根据需要,副题中还可能出现引号等标点。另外,主、副题均采用居中排列方式。

3.3 翻译方法

何恒幸(2003)提出了标题翻译的三种方法,即自足法、相关语篇内容结合法和翻译目的结合法。笔者结合《上海翻译》(2005―2006)载文副题翻译信息,具体将翻译方法分为对应译法、合译法、增译法和省译法。

对应译法又可分为正、副题对应译法和译副法。当正、副题均体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时,应同时将正、副题译为英语,但正、副题应搭配得当,避免重复、分离和矛盾等现象。有时,正题只是概括性评价等信息,而副题体现了主题,则省译正题,采用译副法。如2006年第一期的论文标题“定静安虑 而后有得――《黄帝内经》英语翻译随想” 译为“Reaction to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合译法即将正、副题合并翻译。如2006年第四期论文标题“加强跨文化传播交流的国际接轨意识――提高口译人员素质迎世博”译为“Deeping Cross-communication Consciousness to gear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EXPO”。

增译副题是为了补充正题信息以反映和突出论文主旨。如2006年第三期论文标题“‘博客’,还是‘部落格’?”译为“‘Boke’or ‘Buluoke’--On Translation of ‘Blog’"。

如果正题足以体现论文主题,副题可省译。如2006年第三期论文标题“Translation Studies在中国的名与实--兼谈翻译学的学科范围和界限问题”译为“The Chinese Names and Natur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四种翻译方法中,对应译法和省译法较为常用,尤以对应译法为主。同时,副题翻译并不苛求字句对等,而应依据论文内容灵活变通,在保证准确反映实质内容的前提下,符合英语表达规范。

综上所述,基于《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副标题的翻译研究,副题翻译应以充分理解原文为基础,倾向于使用正式语体的词语并多采用短语以体现其语体特点,遵循忠实、简洁和规范的翻译原则,以对应译法和省译法为主,辅以合译法和增译法。《上海翻译》载文副题的语体特点、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为学术论文副题翻译提供了指导和参考规范。

说明:论文数量统计不含英汉互译赏析、学术信息、书讯、简讯、通告和会讯等非学术文章;《上海翻译》(2000―2006)载文中含有副题的论文共39篇,由于2006年第一期的论文“政治词语翻译应当讲政治――对《国家法》英译的思考”无英译,故表中的论文数为38篇。

参考文献:

[1] 周永模:《忠实通顺 简洁地道:标题翻译之准绳》,《中国科技翻译》,2002,(3)。.

[2]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刘明东:《试论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4]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徐亚男、李建英:《外事翻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6] 许建平:《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标题的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5,(4)。

第5篇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两次给当年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而被收录的期刊颁发收录证书,中国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会在北京向媒体召开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非终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将对其进行重新评定,遵守"优入劣汰"原则。因此"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被各学术单位和科研机构接受,用它作为科研论文的学术水平的评价指标之一。

统计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均能反映与某一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前者包括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采用多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后者仅收录自然科学类,以文献引文数据为依据,选择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一些期刊,为单位和个人订购、收藏、阅读、投稿选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核心期刊所涵盖的期刊数量多,读者面广,但收录的生物、医药学期刊较源期刊少,且由于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当年的期刊状况。而源期刊则收录生物、医学期刊较多。由于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期刊的当年情况。

二、统计源期刊选刊标准

统计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第6篇

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部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在1957年创办。50多年来,SCI数据库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1-2]。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新兴边缘学科,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被SCI收录的期刊是国际公认的相关学科的核心期刊,而SCI收录的急诊医学期刊是世界上急诊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主要与传播平台。2013年版SCI数据库共收录了25种急诊医学期刊,本研究拟对这25种期刊的出版语言、国家和地区分布、出版频率、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并探讨SCI急诊医学期刊的可借鉴之处。

1 资料与方法

笔者登陆ISI Web of KnowledgeSM官方网站,选择“其他资源”进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在“Select a JCR edition and year”选择下选择“JCR edition and year 2013”,在“Select an option”选择下选择“view a group of journals by Subject Category”,然后提交。在给出的选项框中选择“emergency medicine”,然后提交。系统给出了2013年版SCIE数据库收录的25种急诊医学期刊的各类信息,包括出版语言、国家和地区分布、出版频率、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等。

2 结果

2.1 出版语言分布

这25种期刊的出版语言共4种,其中英语期刊占有绝对优势,共20种(占80%);其次是德语期刊3种(占12%);西班牙语和土耳其语各有1种期刊。

2.2 国家分布

这25种期刊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美国10种(40%),英国4种(16%),德国4种(16%);爱尔兰、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中国香港、克罗地亚各1种(各占4%)。

2.3 出版频率

期刊的出版频率指期刊每年出版的期数。在这25本期刊中,23种期刊给出了出版频率,2种期刊未给出。这25种期刊出版频率为每年12期、6期、4期的期刊位居前3位,分别有10种(40%)期刊、7种(28%)期刊、3种(12%)期刊;出版频率为每年2期、7期、8期的各有1种期刊。

2.4 载文量

载文量是衡量一种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有助于了解该学科特点和研究成果的层次水平,是掌握该学科在某一阶段研究趋势的有效方法,也是鉴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3]。这25种期刊种有1种未标注年载文量(J Trauma),其余24种期刊共3332篇,其中年载文量最多的是Am J Emerg Med,466篇,最少为Notarzt,23篇。具体分布如下:0~50篇/年共5种(20%)期刊,51~100篇/年共10种(40%)期刊,101~200篇/年共5种(20%)期刊,201~300篇/年共2种(8%)期刊,>300篇/年共3种(12%)期刊。

2.5 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4]。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这25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合计为74 932次,平均为2997.28次。总被引频率最高为J Trauma,23 277次,最低为Signa Vitae,仅16次。总被引频次>2000次的9种期刊及其文献计量指标见表1。

2.6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1972年由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5]。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高,说明该刊的学术影响力也越大。这25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为34.166,平均影响因子为1.366。影响因子最高为Ann Emerg Med,4.285,最低为Signa Vitae,0.067。影响因子>1的13种急诊医学期刊及其文献计量指标见表2。

2.7 即年指标

即年指标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表述期刊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这25种期刊即年指标最高位为1.392(Ann Emerg Med),最低为0(J Trauma)。即年指标1.000者2种。

2.8 被引半衰期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的时间跨度。在这25种期刊中,有3种期刊被引半衰期未见标注(Hong Kong J Emerg Med,Notarzt,Signa Vitae),被引半衰期8.0者3种。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浪潮日益高涨。当前,我国的科技期刊不仅面临着网络的巨大挑战,还受到具有国际水平、高影响力科技期刊的冲击,发展既有机遇又有压力。因此,了解当前SCIE收录急诊医学期刊的各项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基本情况,这对于国内急诊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者及国内急诊医学研究者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版者,有助于自身学习和借鉴SCIE收录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对于国内急诊医学研究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国外优秀期刊信息和发表的研究成果。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科技和学术信息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优势[6]。本研究也显示,绝大多数SCIE收录急诊医学期刊(80%)的出版语言为英语,因此,国内科技期刊想要实现期刊的国际化,应考虑出版语言为英语。这25种期刊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期刊达72%,这表明SCIE收录急诊医学期刊主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时也说明这些国家在国际上急诊医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地位。这25种期刊出版频率比较灵活,除了2种期刊的出版频率未标注外,其余23种期刊的出版频率有每年出版2期、4期、6期、7期、8期、12期等。从中可以看出,出版频率并非是SCIE收录期刊的标准之一,因此,我们应根据稿源来灵活设置期刊的出版频率。总被引频次>2000次的9种期刊为美国(6种)、英国(2种)和爱尔兰(1种)出版的期刊,美国占67%,这说明美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从表1、表2可以看出,这9种被引频次>2000的期刊,其影响因子也相对较高。即年指标显示,这25种期刊论文被读者利用的速度很快,即年指标最高者为1.392。以上表明,国内急诊医学期刊想要提高国际影响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最好使用英语作为出版语言,便于期刊在国际上的交流与传播;提高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要双管齐下,从而提高刊物在本学科的地位,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稿源,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7];加入更多的国际重要的数据库,提升期刊的显示度,让国际上更多的读者、作者知道我们的杂志。

参考文献

[1]龚放,曲铭峰.南京大学个案――SCI引入评价体系对中国大陆大学基础研究的影响[J]. 高等理科教育,2010,3:4-16.

[2] 高雪山,王晶,钟紫红,等. 六种与生物医学相关的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的收录评价体系[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6):964-968.

[3] 彭艳.1999-2008年图情期刊儿童图书馆学发文量分析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4:103-105.

[4] 应倩,夏庆民,戴丽琼,等. 医学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32-234.

[5] 贾贤,黄冬华.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学科期刊数量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及其改进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7(2): 39-43.

[6] Felix Moya-Anegon, Zaida Chinchilla-RodrIguez, Benjamin Vargas-Quesada, et al.Coverage analysis of Scopus: a journal metric approach[J]. Scientometrics, 2007, 73 (1): 53-78.

[7] 肖唐华,吴克力,王丽芳,等.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 947-949.

第7篇

【关键词】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问题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1]。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技刊物的都要求刊载论著时须附有英文摘要,便于国外检索机构收录,让国外相关科技人员了解我过科研进展,促进国际交流。因此,英文摘要质量的提高非常有必要,然而很多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英文摘要存在诸多问题。现对于国外杂志摘要常见惯用格式及国内杂志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1.英文题名

英文题名要求准确、简洁、清楚,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noun phrase)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者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2]。李平和曹雁通过对4492个标题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名词短语占绝对优势,达到84.5%,该统计远高于张桂萍等所做的统计数据44.7%[3]。

例:The Analysis of the Self-Perception for Job Satisfaction among Nurses in a Hospital

分析:

1.1 题名要求简洁,中心词突出,因此,中文题名中常用的分析、研究、观察、评价、思考等,在英文题名中如Thoughts on,Study of,analysis of等,应尽量避免使用。题名中起始处的The Analysis of 可以省去。

1.2 近年来题名趋向简洁:冠词可用可不用时均不用[2],尤其题名起始处的应该省去,题名中间的视情况而定,泛指的可以省,特指的则不能省。因此题名中Self-Perception 前面的the可以省去。

2.英文摘要正文

2.1 时态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期刊要求论著作者撰写结构式英文摘要,由“目的”、“方法”、“方法”和“结论”四部分组成,有些国外医学期刊要求有背景。

2.1.1 期刊英文摘要目的部分多用不定式短语,然而国外有些期刊目的是包含在背景中的,这样,需要用句子来表达,目的部分的句子的时态多为一般过去时,如:“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smoked cannabis on this symptom.”(CMAJ, 2012, 184:1143)

2.1.2 期刊英文摘要方法部分说明课题的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应该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

例: Methods By the way of multiple iteration, boosting will change the weak classifier (decision trees) into a strong one.

分析:句子中使用了一般现在时,应改为一般过去时,will改为would。

2.1.3 期刊英文摘要结果部分介绍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时态为一般过去时。

例:Results A ~ I represents the medical quality total efficacy coefficient of nine hospitals respectively 68.7, 79.1, 71.9, 86.5, 86.0, 79.5, 87.6, 83.3, 90.3.

修改后为: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coefficient of the medical quality of nine hospitals which were represented by A-I were 68.7, 79.1, 71.9, 86.5, 86.0, 79.5, 87.6, 83.3, 90.3. (中国医院统计,2011,1:48-52)

2.1.4 期刊英文摘要结论部分大多用一般现在时,表明该实验结果具有一般性,可以推广。作者在很有把握得出此结论时,多用一般现在时,在第一个例子中属于此种情况。而在第二个例子中,针对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用了一般过去时。

例:Interpretation: The WHO growth curves show no significant discriminatory advantage over the CDC growth curves in detecting cardio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children aged 9-16 years. (CMAJ, 2012, 184: E539-E550)

例: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guideline-based usual care, exercise training resulted in a modest reduction in depressive symptoms, althoug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improvement is unkown.(JAMA, 2012, 308:465-474)

2.2 语态

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说明。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2]。丁茂平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国内外摘要在目的和方法部分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描写目的时,国内医学期刊仅用不定式,国外原版医学期刊多采用第一人称复数主动句。描写方法时,国内期刊几乎全部采用被动句来表达,而国外期刊多用第一人称复数的主动句[4]。学者们在语态的使用上意见不一,笔者现就几个实例进行分析。

例:The perception of pathogen or microb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molecules by plants triggers a basal defense response analogous to animal innate immunity and is defined partly by the deposition of the glucan polymer callose at the cell wall at the site of pathogen contact. (Science, 323:95-101)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starting July 18, 2000, and randomized to 4 popular diet groups until January 24, 2002.(JAMA, 2005, 293:43)

分析:在英文中该使用何种语态,并无一成不变的规定,需根据作者表达需要及句意特点灵活掌握。

2.3 其他易出现问题

2.3.1 标点符号的误用问题

例:Seasonal trend model was applied to establish a model based on the data of diarrhea syndrome obtained from the sentinel hospitals during 2006 - 2009 in Xuzhou city。The mean season index of every season were 98.77%、100.58%、100.43%、100.18% respectively, ……

分析:汉语的句号(。)和顿号(、),在英文中不存在,英文中应分别用(.)和(,)代替。

2.3.2 词的搭配问题

例:Chronic Esophagitis: Report of 57 Cases with Emphasis on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ype

像这样的词语搭配问题,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特别容易用错。

3.结语

医学论文作者需要积累英语词汇,熟悉英文结构及习惯表达外,还可以通过语料库来查找语言资源比如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可为我们提供比较权威的答案[5]。近年来,很多网站开发了免费电子词典比如有道词典,内容选自Cobuild语料库和英汉、汉英词典,也为我们寻找专业的英式表达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

[2]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李平,曹雁. 科技期刊论文标题抽象名词短语结构分析与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322-324.

第8篇

[关键词]学术期刊;期刊评价;基金论文比;基金论文;非基金论文

[中图分类号]R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1)06-0122-04

“基金论文比”是指某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献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目前,我国一些关于期刊的大型评价系统已将“基金论文比”作为期刊评价的一项指标。例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分别在2001年和2004年即开始统计“基金论文比”。《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也新增了这一指标。

将“基金论文比”作为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价指标,是中国期刊评价领域的独创。其源头可追溯到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4年颁发的《科技期刊学术类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该文件规定:学术类科技期刊刊出论文属国家和省、部级基金资助的比例,超过40%的,期刊可以评为“优”;在5%-40%的,期刊可以评为“良”;小于5%的,期刊评为“差”。而在推动“基金论文比”产生广泛影响的还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对“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选取。该所每年推出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均认为:“基金论文比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这根强力指挥棒的指挥、导向下,“基金论文比”这一期刊评价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追捧:首先,我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期刊评价体系,已有不少仿此模式将“基金论文比”作为一个评价指标;其次,一些研究者受其影响,也不断人为地拔高“基金论文比”的评价作用,甚至认为“基金论文往往代表了某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制高点’,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应该适当增加‘基金论文比’这个指标的权重,因为‘基金论文比’比‘影响因子’更能代表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增设“基金论文比”评价指标后,将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也全部纳入“基金论文比”的无形制约之中。

由于该评价指标在期刊评价中占有一定权重,因此,各期刊对此都予以高度重视,对基金论文趋附倾向明显。例如,不少期刊以优先录用、不收版费、高额稿酬、快速发表等措施来吸引基金论文;一些期刊在其《征稿启事》中就注明“优先录用国家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基金项目的科研论文”;有些期刊甚至明确表示非基金论文一律不予刊发。

“基金论文比”评价指标设计者的初衷和思路大概是:基金课题是经过研究者申报和专家评审以及基金主管部门批准而最终确定的,从外在程序和过程看,是比较规范、严格、认真的,而且基金课题的确定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而产生的。因此,作为基金课题成果表现形式的“基金论文”必然也是高质量的;也因此,刊载“基金论文”的数量越多,其刊物的质量应该越高。“一般来说,各类国家级科学基金或资助项目均是通过严格的评审,并且定位于重大的基础研究或科学前沿研究的项目,因而各类重要的科学基金或资助产生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这一思路看上去颇为科学合理,但却是一种想当然的推论,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基金论文比”提出一些疑问;但总体而言,仍是充分肯定这一评价指标,而只是在“人为影响因素”等操作性、技术性层面提出一些修正的意见。笔者认为,尽管前两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已在综合评价体系中降低了“基金论文比”的权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给予“基金论文比”指标的权重还不太大,但将“基金论文比”作为学术期刊的评价指标,不仅在操作性方面会产生一些弊端,而且其整体思路是欠科学、欠合理的,故其不宜作为期刊评价的指标。其理由如下:

(一)“基金论文比”指标使评价主体与评价客置倒错,评价逻辑关系混乱

目前,我国对基金课题项目的评审和确定,主要只是评审课题项目的价值、课题研究团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研究的进程计划、研究成果的预期目标、研究经费的数目等,而不是对最终研究成果内容的评定。而课题项目最终能否通过鉴定、予以结题结项,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和依据,是看成果论文能否发表和在何种档次期刊发表。论文不仅是基金项目或课题研究进展的“计程器”,是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基金项目结题结项的重要理论性依据。而学术期刊审选稿件时,面对的是有着实实在在内容的论文,且一般都要经过几轮审选;同时,期刊的档次越高,对所发论文的要求越高,把关越严,所以自然将论文的发表情况,作为课题鉴定结题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将课题成果质量的评审和鉴定交给了期刊。

可以说,在科技类和社科类期刊评价系统未将“基金论文比”列为评价指标前,大多学术期刊的编辑在审选稿件时,并不注重文章“贴着”哪一级基金课题的“标签”,而只注重眼前的论文,一切都按眼前论文的实际质量决定取舍。如果我们将“基金论文比”作为评价期刊或核心期刊的一个指标的话(无论其权重高低),则实际上是将评审与被评审的关系颠倒过来了。因为如上所述,原先课题能否通过鉴定予以结题,主要是审核课题论文能否发表以及发表在何种档次期刊之上,亦即由期刊来评价和鉴定课题成果的质量,现在却叉反过来由发表“基金论文”的多少来评价期刊的质量。这就将评价的逻辑关系和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位置完全颠倒了。

(二)“基金论文质量高”之说,实际是将课题产生优质成果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划上等号

为什么会出现将基金论文刊载的数量与期刊质量划等号的情况呢?在基本思路上,这主要是将基金课题的申报、评审中所提供的可能产出优质成果的外在条件与成果产出的必然性划上了等号。

对通过评审并获得基金资助的课题,只能说由于该课题的选题具有一定价值、有一支达到相应水平的研究团队,或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还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因此有可能(但绝不是必然、必定地)获得较好的预期研究成果。这里必须着重指出,决不能将可能性与必然性划等号,将预期的成果与必定的结果划等号;决不能认为具有可能的条件因素,就必然产出预期的优质的成果。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

道理。而且必须指出,这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还建立在这样的假设性基础上,即假设课题项目的评审确实都是客观、科学、公平、公正的(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中,尤其是在对基金课题评审本身缺乏评审和监控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假设)。

而即使认可这一假设是成立的,但在具体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可能出现的种种不确定的变数,也都可能使成果达不到预期的质量结果:一是课题价值的变化。即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已有他人的同类型、同性质、同内容课题(包括非基金课题)的高水平成果问世,从而使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大大降低、研究难度大大提高,其成果甚至成为价值很小或毫无价值的无效劳动。二是课题研究团队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就其主观因素而言,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的重视程度、愿意投人精力的程度等对课题成果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常有一些课题主要负责人对本课题并不重视,仅是挂名而已,自身投人精力很少,具体研究完全交与普通研究人员甚至研究生完成。就其客观因素而言,研究过程中主要负责人的身体素质下降、其他工作压力增大、各种原因(如出国、出差、会议)挤占时间过多,等等,也都可能使之力不从心难以认真对待本课题,从而使成果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结果。三是课题执笔者的变数。执笔者本身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研究态度等因素的不同,也都可能使课题各部分的论文水平迥异。

(三)有关数据和研究表明,基金论文刊载的数量与期刊质量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者指出,科技期刊基金论文刊载的多少,与国际公认的代表期刊质量的“影响因子”没有内在的关联。例如,《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2001年和2002年影响因子位列前20名的期刊中,其“基金论文比”超过50%的仅有9种,有的期刊“基金论文比”还不足10%。有研究者对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分析的讨论结果认为:“基金论文比’对影响因子的关联度比较小,也就是说,基金论文数的多少并没能对影响因子起决定作用。”“据报道,中国学者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中一半以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这表明,获得国家大量资助的基金论文在Science和Nature上与自力完成的非基金论文仅平分秋色而已。而且,如果以中国产的“基金论文比”指标来评价Science和Nature的话,那么其评价结果必然是:这两份期刊不如中国某些“基金论文比”为100%的期刊“质量高”。此外,还有不少的统计研究表明科技期刊基金论文刊载的多少,与“影响因子”没有内在的关联。而且,退一步说,即使“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正相关,则既然有了“影响因子”这项指标,就不必重复叠加“基金论文比”了。

那么,社会科学基金论文质量是否高于非基金论文,基金论文的刊载数量能否代表期刊质量呢?有研究者通过大量数据表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质量并不一定比非基金资助论文质量高”。但其引证的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的统计数据均出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出版以前,而彼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因无“基金论文比”的导向制约,在基金论文的选用和基金项目的标注上都不太重视其完整性,故其数据还欠准确、完整,其分析的信度与效度还显不足。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科学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的质量情况,以及基金论文的刊载数量与期刊质量的内在关系,笔者选取《新华文摘》2010年全年24期中“经济”栏目和“教育”栏目所转载的全部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之所以选取《新华文摘》的这些文章为样本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受《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基金论文比”评价指标的导向影响,自2009年以来至少重视了对基金项目的标注,从而使数据的采集统计更加准确、全面;二是作为二次文献的《新华文摘》本身不受“基金论文比”的无形制约,在转载文章时不会考虑其是否基金论文;三是《新华文摘》所转载文章大多反映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一般说,代表着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最高水平;四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经济”与“教育”这两大学科的应用性强,其基金课题数量较多,因而对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进行分析比较,其结果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笔者查阅了每篇文章的原载出处,统计出24期两大栏目的总篇数、基金论文数、非基金论文数及其各占总篇数的百分比(见表1)。

由表1可见,《新华文摘》经济、教育两大栏目转载的基金论文篇数占总篇数的比例还不到1/3。数据表明:社科类基金论文并不比非基金论文的质量高;基金论文刊载的数量与期刊质量之间并没有正相关关系(否则,刊载基金论文不足1/3的《新华文摘》无疑将被贴上“二流期刊”的“标签”)。

(四)“基金论文比”指标对办刊产生负面影响,引发编、作双方“共犯”学术不端行为

如前所述,当今期刊评价系统特别是影响很大的核心期刊评价系统的评价指标已成为学术期刊办刊的强力指挥棒。从期刊方面来说,让办刊工作者担忧的是,将“基金论文比”作为期刊的一个评价指标,将对学术期刊的办刊造成不良影响乃至误导,期刊审选稿件必然会趋附“基金论文”--只要是“基金论文”,即使质量差一些也会优先选用。实际上,不少科技期刊的前述做法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担忧[6-9]。因为其结果将可能导致期刊实际质量的降低。从作者方面来说,“基金论文比”指标间接引发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异化学术研究风气。由于期刊在“基金论文比”的指挥下存在趋附基金论文甚至唯基金论文的情况,作者为了迎合期刊要求、提高录用率,在文中标注基金资助情况时出现诸多不端行为,例如,标注的基金项目中有不少是过期基金、搭车基金、无关基金、虚假基金,等等。总之,不少作者想方设法为论文穿上一件真的或假的、合身的或不合身的漂亮“基金”外衣。而期刊对这些基金标注方面的不端行为,也抱着认假、容假、纵假的态度,昕之任之甚至通同作弊,这就更加滋长了一些作者搭车、冒充、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可以说,“基金论文比”客观上造成了一个利益关系链:“基金论文比”一指挥期刊迎合(优先录用基金论文)一指挥作者迎合(产生搭车、冒充、造假等不端行为)。所以,“基金论文比”不仅使期刊实际质量受到影响,而且助长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形成。而这里的学术不端行为并非作者单方面所为,而是有期刊的导向、纵容甚至参与,成为编、作双方“共犯”的不端行为。

(五)“基金论文比”指标对非基金论文作者存在不公平因素,抑制和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与研究资源

由于不少期刊在“基金论文比”的导向下采取优先录用基金论文的策略,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排斥了非基金论文,抢占了非基金论文的发表机会,这对于非基金论文作者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

第9篇

1医学期刊内容分类

1.1原始论文期刊

主要刊登首次发表的学术论文、实验报告、综合评述、病例分析、病例报告及学术交流等原始文献为主的期刊,如“中华医学”系列、“中国医学”系列、“临床”系列、“学报”系列、“实用”系列及各省市系列等。它们主要是由学术团、学校、情报单位编辑出版。

1.2译文期刊

专门刊登医学科技译文的期刊。主要是为部分读者克服语种障碍及外文期刊来源困难编辑出版的。如《国外医学》系列、《日本医学介绍》等。

1.3检索工具期刊

刊登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浓缩,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编辑而成的以目录、文摘、索引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它们是为了方便读者检索、查找原始文献资料,了解医学学信动态的工具期刊。如《中国医学文摘》系列、《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医学资料目录》等。

1.4综述性期刊

刊登将某一段具体时间内发表的某个具体课题的部分文献进行消化、分析、综合、凝聚其精华而成的三次文献。如《国内外医学科学进展》、《医学年鉴》等。

1.5综合性期刊

刊登医疗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医院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医疗器械学、医学统计学等与医学相关内容的综合性期刊。如《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国医院管理》、《中国医院统计》、《中国医疗器械杂志》等。现实中我们常见到的医学期刊大多是综合形态。一期原始文献型期刊中,除原始论文外,还有综述、文摘等栏目。它们只是将期刊刊载的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重在实用。当然,医学期刊分类角度不同其结果也就不一样,方法也很多。如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医学类学科分类、有无中国标准刊号分类、主管部门分类、出版周期分类、按载体分类等。

2医学期刊规范化

2.1医学期刊出版形式的规范化

信息时代需要期刊的规范化。规范化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学术水平。医学期刊的出版频率逐年提高,发表周期在缩短,栏目也逐渐增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正向着“大力发展专科医学期刊,全力扶持全科医学期刊”的目标迈进。近年来,在我国已公开发行的很多具有活力的高学术水平期刊中,英文版医学期刊达20多种,客观上有意识地吸收国外学者参与学术交流,进而获得更大范围的来稿和读者群,提高了期刊的国际竞争力。近五年来,我国邮发医学期刊累计增加了130种,平均增长率达到5.6%,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的有96种,由双月刊改为月刊的有55种。由于期刊提高了办刊的档次,淡化地域、扩大面向范围的有32种期刊进而改名。为了实现族性检索和分类统计的需要,国家应尽快制定期刊分类标引,实现规范化的期刊分类标引。并逐步实现期刊编排结构及版面编辑规范化,如规范化设置文章编号、文献标识码、期刊基本参数、作者简介等项目,并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对论文摘要、参考文献规范地编排。期刊载体形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A4开本,计量单位、符号、插图等都得到统一规范。

2.2期刊标识代码的规范化

共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中国标准刊号以及用于期刊检索的机器识读系统三个标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StandardSerialNumbering,ISSN)是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1974年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制定,1975年正式颁布的国际化标准。我国于1985年成立了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中国国家中心。ISDS第6届全体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受中国加入ISDS,主要负责中国连续出版物登记和分配号码工作。ISSN共有8位数字,前7位是标准号,最后一位是通过计算机核对的检验号,如果是10则用大写X表示。前7位数字是ISDS中心分配的,检验号则是根据前7位数字算出来。为了便于阅读,前4位与后4位之间加以连接符。我国期刊申请ISSN必须是拥有国内统一刊号并公开发行的期刊,并按ISDS的要求申请。ISDS一旦给出ISSN号,接受对象永远不变,期刊更名必须重新申请ISSN号。中国标准刊号则是由国内统一刊号(CN)和ISSN共同构成。CN是以国家标准GB2659规定的中国国别代码“CN”作为识别标志,由报刊登记号和分类号组成,二者间用斜线隔开。报刊登记号为6位数字,前2位是地区码(按国家标准GB2260给码),后4位为流水号组成,其间用连字符。用于期刊检索的机器识读系统CODEN,是一种以期刊刊名的缩写为基础的代码形式,由专门的机构统一编制。目前,国际上期刊的CODEN编码为5位数和6位数两种,但编码是等同的,只是后者在末尾加了一位检验码。以上三种主要期刊标识代码,要求印在期刊封面显著位置。

3医学期刊评价

3.1期刊分级

医学期刊是科技期刊的一种类型。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从总体质量上对科技期刊进行分级。国家新闻出版署强调正式出版期刊不存在分级别的问题。1994年国家科委信息司期刊管理处在解释科技期刊级别问题时明确说明“科技期刊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地市级、国家级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以此级别用做职称评定、学术技术水平的评估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并且《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也只是从管理需要的角度,将科技期刊分为全国性和地方性期刊,并不完全反映期刊的内在质量及学术水平。但目前为止,笔者从所在医院以及外部所获得的信息表明,全国很多科技单位在职称晋升工作中对期刊进行分级评价,制定出“国家级”或“省级”期刊的级别,标准各有千秋。显然,其准确性、客观性、合理性都值得怀疑。以此“级别”作为标准,要求职称晋升者在某类级别期刊上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的规定,即不妥当也不科学。

3.2医学核心期刊

指刊载生物医学及相关情报信息的密度较大、水平较高、比较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寿命比较长,能够反映生物医学专业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是受到生物医学界的学者们重视和特别关注的期刊。通常根据“三率”(引文率、文摘率、借用率)来界定核心期刊。引文率是引文分析法统计结果(引文分析法以期刊中所载的一次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具体是指统计各种期刊上发表的一次文献为其它文献引用次数的多少;文摘率是文献法统计结果(文献法是以计算主要文献(或索引)所摘及该刊文献篇数的数量的方法);借用率是指通过计算读者借阅期刊次数的多少而得到的结果。通常“三率”高的期刊被选为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出的核心期刊表,是目前我国期刊界最具权威的。它的选刊标准是:累计载文量占总载文量的30%-50%,累计文摘量占总文献量50%-70%,累计被引量占总被引量的70%-80%。此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第三版收录核心期刊总数为1571种,其中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17种。

3.3医学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依据文献计量学评价和推选出的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和展示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水平的中国生物医学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1996年开始编辑出版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并每年举行新闻会。选刊标准有17项,其中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是指该期刊前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率,即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2000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1411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中,《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及《World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分别达到2.700及2.616,分别夺得冠、亚军。2000年的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源期刊总数为1372种,其中,生物医学类期刊为335种。核心期刊采用多项指标综合筛选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表,源期刊以文献引文数据为凭据,用多项指标进行综合筛选,再根据期刊论文的引用情况列出排名顺序。两者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读者提供参考价值比较大的期刊。尽管它们在统计和筛选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多指标综合评价及排序的医学期刊,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学科期刊的状况是不容质疑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署.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编辑学报,1991,3(3):183

[2]董炳琨.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9

[3]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期刊管理处.科技期刊无级别之分.健康报,1994.2.1,2版

[4]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8-57

[5]庞景安,郭红,郭玉.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0,18-2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