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7 16:47:0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销售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销售管理论文

第1篇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中的品牌建设。品牌建设可以采取广告、公关等手段,企业产品需要品牌建设获得顾客认可,以不同的销售组合实现销售活动。企业销售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品牌建设活动,企业销售管理活动也是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销售管理活动可以实现企业在市场中的持续发展。企业销售管理关系到品牌建设的效率,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关系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销售管理工作决定着企业效益,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

2现代企业在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销售团队缺乏团队精神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普遍存在缺乏团队管理的现象,很多企业没有相应的团队管理制度,也没有激励团队合作的相关规定。另外,很多销售人员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和销售业务,他们认为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导致在销售管理工作中销售人员独立完成销售业绩,较少沟通合作完成任务,存在销售分工过于明确、销售工作不互补、团队销售信息不对称等状况,导致未能有效利用企业销售管理资源,企业销售管理缺乏团队精神,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

2.2管理层级缺乏有效沟通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层级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很多企业管理制度规定销售执行者定期以工作汇报的文件形式向企业管理层进行工作汇报总结,但是却没有规定销售管理者要针对销售执行者的工作汇报给予相应的工作信息反馈,导致销售执行者存在工作问题未更正,影响销售工作效率。管理层级缺乏有效沟通还表现在销售执行者的工作汇报内容倾向关注于业绩工作量的完成情况,未能有效反映销售工作难度以及销售执行者工作能力。

2.3忽略销售人员培训工作

据美国一项研究统计,企业员工培训每投入1美元,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将获得工作收益50美元。企业销售管理打造一支专业化销售团队,可以推动企业在市场中持续发展,是打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备要素。现代企业销售员工培训工作,可以提升销售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销售员工的工作效率,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忽略队销售人员的培训,使得销售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优秀的销售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这些离不开企业对销售员工的培训工作。

2.4销售考核制度不合理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制定的销售考核制度存在不合理,如在确定企业销售指标时,没有结合具体的销售人员以及销售市场环境设置相应的销售指标,即在销售目标设置时,为充分考虑销售考核的公平性,有的销售人员在付出一样努力情况下,获得考核结果不尽人意。另外,企业销售管理工作中存在对销售考核结果执行不力现象,即存在随意修改考核结果的现象,使得销售人员出现销售考核的抵制心理或侥幸心理,导致销售考核存在混乱。

3现代企业销售管理的控制性策略

针对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不改变企业销售管理框架的前提下,结合企业整体管理业务,给出销售管理的控制性策略,希望对企业销售管理水平提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1强化销售团队意识

在企业销售管理中应加强销售团队的建设,强化销售团队意识。优秀的销售团队应是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的团队,优秀的销售团队应在共同目标指导下,以明确的团队角色定位,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实现成员资源的互补,搭建共同学习平台。销售学习型销售团队应及时总结销售经验,吸取销售工作教训,销售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沟通总结,将自身利益和销售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主动地参与销售管理问题。现代企业销售管理日常工作应灌输团队精神,强化销售团队意识,以团队工作获取最大化团队效益。

3.2确保管理沟通效果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应制定销售管理者和销售执行者之间的沟通制度,以制度保障销售管理实施,解决销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销售任务分配、销售指标制定、销售成本确定等问题。具体而言,应结合销售管理工作不同阶段,针对性地完成销售管理工作沟通,如每周一次的销售管理者和销售执行者工作汇报反馈会议,销售执行者像销售管理者进行工作汇报,销售管理者针对销售执行者的具体工作进行点评总结,针对销售管理工作内容提出相应的修正和改进办法,在会议中形成管理沟通机制,对销售管理工作进行情况说明。另外,销售管理者也应及时对销售执行情况进行说明反馈,笔者建议将涉及销售管理工作的所有人员纳入到工作汇报会议参会人员范围。

3.3完善销售培训体系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应结合销售工作内容和销售工作对象的工作需求,从销售管理实际问题出发,设计相应的培训体系,定期为销售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销售人员的培训工作还远远不够,销售人员需要继续接受工作培训。企业销售人员大体可以划分为销售管理人员和销售执行人员两大类,不同类别的人员应使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指导其工作。如销售管理人员可以进行销售任务分配、销售指标制定等销售工作日常管理培训,销售执行人员可以进行销售礼仪、销售实务、销售客户关系管理等销售具体工作培训,不同销售人员之间还应进行沟通培训工作,形成良好的销售培训体系,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

3.4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现代企业销售管理中应结合销售市场状况和销售任务工作量进行绩效考核,在不同的销售工作中尽可能地体现销售人员的工作量。完善销售绩效考核体系就是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适当对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权重进行调整,对销售人员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客观体现。在销售绩效考核中,应避免销售人员短期行为导致的资金回收周期长、发展利润率低和资金垫付大的绩效结果,结合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绩效考核体系,对销售人员的新客户挖掘和新市场拓展等长远行为进行考核,恰当设置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考核权重,以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激励。

4结语

第2篇

目前许多企业意识到企业销售管理中的物流工作的重要作用,也在公司中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物流管理,但是企业没有从整体上协调销售与物流两个部门,每个部门还是上下道的承接关系。物流管理工作也没有细化,大多数企业还是停留在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工作上。因此,企业销售管理中的物流费用不能很好的控制。

二、企业销售管理中的物流工作及物流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物流管理思路落后,不能从总体上控制物流费用

当今,部分企业物流管理思路落后,认为企业销售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工作仅仅是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及交付管理,只要做好这几项工作不出差错就行了。没有考虑到如何整合各项物流工作,降低物流费用,同时缩短物流时间,尽快将企业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

2.销售部门与物流部门没有协调管理,无法协同控制物流费用

在企业中,销售管理人员与物流管理人员各自分工按部就班,两个部门之间没有就如何促进销售、控制物流费用、降低总体销售费用等工作进行很好沟通协调。比如,销售人员有时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将货物尽快交付,不管货量大小以及交货时限,一律要求物流进行快递送货或者加急送货,这样销售工作是完成了,但是物流费用也上升了;物流人员也可能为了降低物流费用,一定要等到货量达到一定时才发货,这样交付到客户的时间就被延长,导致客户投诉甚至拒收退货,给公司销售造成负面影响。

3.物流部门内没有进行整体管理,物流费用无法有效控制

许多企业由于产销量大,在总部之外设立了若干分支机构,相应分支机构下也设了物流管理人员。因为总公司物流和分支机构物流分属于总公司和分支机构,总公司物流没有直接权力直接管理分支机构物流,只能在业务上指导,这两段物流工作没有直接整合,无法发挥总体上更大的作用。

4.物流服务项目没有细分,物流费用不能准确核算

许多企业中,物流管理部门没有对公司销售配送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也没有对市场上物流服务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物流供应商谈判物流合同时,没有细化物流服务项目和计费标准,导致合作中许多物流服务不能明确界定,费用不能明确计算,核算相对笼统,物流费用控制就更不必说了。根据目前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报表中反映的物流成本只是总成本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余大部分成本与其他费用混杂在一起,所反映出的物流成本只是冰山一角,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的局限性造成的,但却是使企业管理者无法把握企业实际物流成本水平,有效控制更是无从谈起。

5.物流管理人员管理知识有限,物流费用控制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中,物流管理人员是从仓储部门、发货运输管理部门等人员直接转为销售管理中的物流人员,现代物流管理的知识不足,没有物流总体费用意识。企业也没有进行对开展销售管理中的物流工作进行专项培训提升。这样,企业销售管理中物流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开展,物流费用控制也难以全面开展。

三、企业销售管理中的物流费用控制的对策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要想让企业销售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降低企业销售管理中的物流费用,就必须要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创新,切实有效提升物流服务和有效控制物流费用。笔者就企业销售管理中的物流费用控制提出如下创新对策。

1.改进物流管理思路,从总体上控制物流费用

企业对于销售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工作(主要涵盖成品仓储、干线发货、二次配送、客户退货返回等)应从总体整合,寻求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由于从总体将业务量承包给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可以再通过与其获得的其他物流业务再整合,给予企业比较合理优惠的各项物流服务单价,从总体上控制单位物流价格,降低物流费用。

2.销售与物流部门协同降低物流费用

企业的销售部门与物流部门就工作交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协作进行沟通,达成实现两个部门目标的管理标准。主要有:销售部门制定紧急送货及普通送货的总量控制及考核目标,通过提前与客户达成订货意向,选择普通送货,降低物流费用;物流部门要求第三方物流尽可能开通直接送货线路,减少经过企业在分支机构设立周转库中转的运输量,减少环节,降低物流费用;物流部门要求销售部门在设立分支机构时,合理设立分支机构周转库。在满足销售的情况下,减少分支机构周转库在库量,减少仓库租用面积,降低物流费用;由于物流存在最低起运价,销售与物流部门共同商定客户直送最低起运数量,销售人员取得订单货量不得低于该数量,合理降低物流费用。

3.实现物流整体管理,有效控制物流费用

企业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中的物流人员,原来其管理都由分支机构进行,总部物流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应改为业务工作管理、考评由总部物流部门统一进行,分支机构物流费用预算及控制纳入企业总部物流统一管理,从总体上严格控制物流费用。分支机构物流人员应做到减少分支机构在库量,减少从周转库发货给客户的数量,改由从企业总仓直发给客户,减少货物中转环节及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

4.物流服务项目细分管理,准确核算及控制物流费用

由于销售活动中的物流送货种类多,必须通过细致调查,充分调研后与第三方物流谈判,与其达成每项物流服务单价。如干线运输单价,每个地点仓储单价,二次配送单价(如城区、15-50公里、50-100公里、100-300公里等等),一趟运输多点送货计费单价,送货返程带货返库价格,加急费用等,以及每项物流项目的服务时限。产生的物流费用就能明确核算及控制。

5.加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从原来财务成本中分离出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内容,切实掌握物流系统的成本,可以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等支付形态记账。或者按功能分别包装、配送、保管、搬运、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计算企业物流费用。

6.引进物流管理人才,增强物流费用控制意识

离开了现代物流就没有真正的服务质量,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而这些都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来实现。企业发展物流和控制物流成本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迅速提升品牌形象,赢取市场消费者赞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引进相关人才,对现有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企业销售管理中物流管理的水平,增强物流费用控制意识,更好地为企业销售服务。

四、结语

第3篇

(一)成本控制不力,导致成本偏高。

我国煤炭产地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西部省市,而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等发达地区,故此,不得不采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方式。在这样的销售格局下,煤炭的运输路线长、数量大、难保管,主要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中途需要经过若干中转站,还要用到大量的仓库、机械设备等,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由于我国煤炭市场不够集中,煤炭销售批量大,煤炭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从而导致煤炭销售双方成本大大增加。

(二)调度不够科学,影响销售效益。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产地分布较广,消费区域的跨度很大,需要长距离地运输。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调运就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从煤炭企业来看,在煤炭调运方面,因为缺乏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对调运安排不够细致,因此就影响了煤炭调运的效率。有的煤炭企业对煤炭运输的消费需要、运输途径的考虑不够到位,从而就影响了煤炭调运的实际效果。正因为调运计划安排不到位,加上煤炭调度制度不够细化,从而导致煤炭调度运输成本较大,影响了煤炭销售渠道的畅通。

(三)销售组织内控乏力,销售管理运作不畅。

内控体系是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安全、高效、长久运行的基础保障,是影响企业风险防控的重要因素。我国煤炭企业的销售管理不够规范,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内部控制搞变通、打折扣,严重影响了煤炭的销售管理。如安然公司、中海油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正是因为内部控制不够规范而导致倒闭破产或巨额亏损。从我国煤炭销售领域来看,由于内控机制的乏力,加上行业缺乏有效的规范,导致高风险的销售行为居高不下。如销售合同简单随意,审核合同变形走样,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呆账坏账层出不穷,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特别是对销售人员的决策、行为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煤炭销售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完善煤炭销售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探索销售发展战略,不断优化销售渠道。

针对煤炭企业销售经营不注重规划和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煤炭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明确销售战略目标。煤炭企业应高度重视销售管理,确定销售战略目标,以此引导企业煤炭营销,确保销售渠道建设方向准确、目标明确、措施正确。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全面统筹考虑建设销售渠道所需要的各种成本开支,充分整合多种销售渠道建设资源,最大可能地减少成本费用,从而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二是科学谋划销售渠道。要立足媒煤炭企业自身实际,找准市场定位,对销售重点市场区域、重点对象群体、消费对象地理位置分布、运输路线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确定长期、中期和近期销售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明确渠道建设进程,实现销售渠道的稳步拓展、销售市场空间稳中求进。三是协调推进销售渠道。煤炭销售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如煤炭企业、竞争方、运输方、大客户群体、中间商等,存在着复杂的博弈关系。要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销售目标,煤炭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实力强弱,从而抓住关键,有的放矢,统筹协调,避免直供与中间商的利益冲突,为合作共赢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可靠保障

(二)实行战略成本控制,争取最大利润空间。

成本是影响效益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开采型的煤炭企业,在资源条特殊性的制约下,生产成本比较稳定。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如何控制成本就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销售属于商务行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成本费用控制的空间大,但是难度也大。故此,煤炭企业应抓住煤炭销售的各个关键节点。一是注重客户关系,减少客户费用。通过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巩固稳定、长效、诚信的经营关系,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各种交易成本费用的开支。二是注重质量监督。由于煤炭属于高能耗资源产品,煤炭销售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故此,为了减少因为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商务纠纷,煤炭企业应组织销售部门、质监部门构建长期沟通反馈合作的监督机制,做好煤炭质量严格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纠纷成本费用。三是采取多种手段。通过购买、自建、租赁等多种手段,减少销售资产资源、设施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利润价值。

(三)科学安排煤炭调运,提升煤炭调运能力。

煤炭调运是煤炭销售管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是影响煤炭运输成本、供货周期和供货能力的重要工作。煤炭企业在优化煤炭调运方面,应抓住以下重点:一是充分发挥模型优势。根据运筹学等理论,借助专门机构,利用调度模型工具,对煤炭运输调度进行最大可能地优化,以增强煤炭调运安排的科学性,避免调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充分优化调运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装车点进行科学统筹,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提高调运效率,突破煤炭运输难的瓶颈。

(四)严格运销内部控制,降低销售管理风险。

作为煤炭企业集团,要在运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上下功夫,通过设置运销公司的方式,强化内部控制,从而将销售风险降到最低。一是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煤炭运销企业的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树立内控思想,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完善销售风险控制体系。要从内部制度建设入手,严格规范流程,增强对各种风险的辨识、评估机制建设,构建应对销售风险的各种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将销售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三是强化内部控制责任管理。根据煤炭运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实行岗位责任追究,通过绩效、薪酬等管理措施,切实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加大运销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煤炭销售管理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结语

第4篇

与企业其他职能所形成的竞争力不同,销售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整体拥有的,决定企业持久开拓市场、增加销售额和创造利润情况的能力”。它由一组相互关联、有机协调的能力所构成,是企业经过长时间积累而形成的,它具有进入多种市场的潜力,是长期利润的源泉,是企业抢占未来商机、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和决定性力量,因为这些能力是针对市场竞争的所以称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将销售竞争力定义为“在企业把生产和经营的产品或服务出售给消费者的活动过程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具有一定模仿和超越障碍的优势力量”。

二、基于销售人才管理的企业销售竞争力构建

企业的销售竞争力会受到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比如销售策略、销售网络、上游供应商、下游批发商和零售商、竞争对手、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等。巴尼(1991)认为,竞争力需要具备四个主要特征: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如何使企业的销售具有这些特征,将销售优势转化为竞争力成为了问题的关键。其突破口还在于对销售人才的管理,因为成功的销售竞争力构建需要高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的销售人员来完成。换言之,销售人才对企业销售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是最基础、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主要体现在销售人员、销售经理与销售团队等重要方面。

1.销售人员

这里的销售人员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促成交易的推销员,还包括营销策划人员、市场调查人员、送货员、接单员、特派访问使者、技术支持人员等一系列需求创造者和问题解决者。任何一类销售人员的素质、态度和能力都会对销售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销售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考核工作不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也是老销售人员和销售经理的重要职责,更是企业高层应该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之一。目前市场竞争在加剧,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花费的销售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如何在不影响销售业绩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或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提高销售业绩,寻找到一个销售业绩和销售成本的平衡点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关键点还在于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不同学者对于销售人员的素质持有不同观点,台湾学者林有田认为合格的销售人员应具备“五A四力”。其中“五A”是指善于分析(analysis)、善于接触(approach)、频于联系(attach)、主动攻击(attack)、有利共享(account),“四力”即为情报力、行动力、吸引力和说服力。而美国学者查尔斯•M•富特雷尔则认为成功的销售人员应具备:精力充沛、高度自信、追求物质财富、工作勤奋、很少需要监督、坚持不懈、有竞争心、良好的外表、讨人喜欢、能够自律、聪明、以成就为导向、良好的沟通技巧等等。企业只有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销售人员培训方法和销售人员成长机制,才能促进销售人员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及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得到一个高质、高效的进步,从而帮助她们提高顾客对产品和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所以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销售人才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销售竞争力,而且也会给竞争对手带去很大的模仿或超越的营销障碍和营销压力。

2.销售经理

销售经理在整个销售活动中扮演着组织者、领导者、分工协调者的角色。由于其重要的角色地位,销售经理对销售人员、销售团队、销售策略制定与实施、销售渠道建立与维护和销售业绩提升都有较大的作用。其年龄、人品、素质修养、经验积累、工作能力、创新和进取精神都会对销售竞争力都会产生深深的影响。而优秀的人才永远是竞争对手的噩梦,所以优秀的销售经理会受到竞争对手各种各样“挖墙脚”策略的攻击。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激发销售经理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在工作中也要给予其对自身和企业未来发展的巨大信心,尽最大努力防止其跳槽,吸引其留在组织,激励其为组织努力工作。

3.销售团队

当今市场的瞬息万变和海量信息让过去那种靠个人能力单打独斗的销售方式显得捉襟见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销售团队应运而生,而且其作用越发明显。集众人所长、补个人之短、压力共担、利益共享、头脑风暴、团结协作又分工明确,这就是新时代销售团队的特点。对于企业来说,其销售团队是否士气高涨、是否团结一心、是否分工协作、是否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是否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是否勇于承担责任对企业的销售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甚至起决定性作用。销售团队直接关系到销售人员的成长、销售策略的制定、销售额和销售利润的增长、销售成本的控制、销售网络渠道的建设、促销活动的实施,并且是外部环境变化的最直接感受者和反馈者。可以说销售团队是影响销售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支优秀的销售团队从团队规模到团队结构再到团队文化,从团队目标到团队行动再到团队绩效,组成一个协调顺畅的销售竞争优势系统,从寻找锁定目标顾客群到开发潜在客户,从传播传递产品和企业信息到出售产品的最终活动,从优质售后服务到市场和客户的信息反馈,每个环节的高效率、高效益的工作都会给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销售竞争力量。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虽然不易被模仿的,但因其离职给组织带来的风险与损失仍然无法避免。一支优秀的销售团队是由若干名优秀的销售人员有机结合而组成的战斗团体,销售团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难被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问题,对企业销售竞争力构建具有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三、结论与讨论

第5篇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重视。人力资源工作者往往希望员工及用人部门能够提供客观公正的原始资料,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绩效考核运作模式往往直接影响到员工的个人收入,员工倾向于有意高估自己的工作绩效,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用人主管人员为了避免挫伤员工积极性,而采取尽可能在本部门内部解决问题方式,客观上纵容了员工的行为。由于人力资源部门所收到的原始资料缺乏应有的价值,因而在考核管理中,人力资源部应有的权力制衡作用受到削减,对企业及员工个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避免员工有意高估问题产生,许多企业采取单纯的上对下评估方式,但这种做法使员工完全失去了考核权力,往往降低工作积极性及员工满意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主管的权力过大,加上部门主管不可能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尤其在部门主管管理水平偏低的情况下,有可能限制了一部分员工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公司员工,特别是重要员工的流失率。

在企业方面,大多数只提倡"用人主管应提高管理素质,保证公正客观的考核,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制度加以规范,收效并不十分理想。如果从"囚徒困境"博弈的有关理论出发,此问题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缓解。

一、"囚徒困境"模型分析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被人们多次引用的经典案例一一"囚徒困境"。它的来源是这样的:警察抓住了两个罪犯,但是警察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如果罪犯中至少一人供认罪行,就能确认罪名成立。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串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并分别跟他们讲清了他们的处境和面临的选择:如果他们两人中有一人认罪,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将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认罪,则他们将被各判5年监禁;当然若两人都拒不认罪,因警察手上缺乏证据,则他们会被处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徒刑。

如果我们用-1、-5、-8分别表示罪犯被判1年、5年、8年的决策收益,用0表示罪犯被立即释放的决策收益,则可以用表5—1的决策收益矩阵把这个博弈表示出来。

在这个博弈中,两个博弈方对对方的可能决策收益完全知晓并各自独立做出策略选择。每个博弈方选择自己的策略时,虽然无法知道另一方的实际选择,但他却不能忽视另一方的选择对自己决策收益的影响,因此他会根据对方两种可能的选择分别考虑自己的最佳策略。

博弈双方在决策时都以自己最大利益为目标,结果是无法实现最大利益或较大利益,甚至导致对各方都最不利的结局。可以看出,由于一方的决策结果都将受到另一方选择的影响,所以在囚徒困境中不存在占优策略均衡,即该博弈的具有稳定性的解是两博弈方共同选择坦白策略。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博弈论的几个基本要素:

1、博弈方:即在博弈中究竟有哪几个独立决策、独立承担结果的个人或组织。而且当博弈规则确定后,各参加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大家必须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

2、博弈的信息:信息对于参与博弈双方的意义及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掌握信息的多少往往关系到决策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博弈的成败。

3.博弈的对象:即指博弈方是针对什么样的决策内容进行博弈。

4、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即每个博弈方在进行决策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或决策。

5、博弈的次序:在博弈中,当存在多个独立决策方进行决策时,有时博弈方必须同时做出决策;但大多数各博弈方的决策是有先后次序之分的,并且在一些博弈中每个博弈方还要面临着多次决策,这同样存在着一个先后次序问题。

6、博弈方的收益:对应于各博弈方的每一组可能的决策选择,都有一个结果表示各博弈方在该策略组合下的所得和所失。

二、"囚徒困境"模型在绩效考核中的运作分析

在绩效考核运作中,实际是对员工考核时期内工作内容及绩效的衡量与测度,即博弈方为参与考核的决策方;博弈对象为员工的工作绩效;博弈方收益为考核结果的实施效果,如薪酬调整、培训调整等。

在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前,我们先说明两个问题:

1、由于绩效考核结果可以用在薪酬调整、增加或减少培训机会、调整员工的具体工作岗位等多方面,它们对员工及主管的影响也随具体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程度的区别,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引人经济学中的效用概念,即绩效考核结果为考核决策方带来的影响可以用效用来衡量。

2、绩效考核决策方的合作与不合作态度可以衡量。

人力资源部可以通过相应的员工访谈、员工满意度调查、个人性格测试、专业能力测试、强制考核分布及以往信息分析等多种手段收集大量信息,从而可以对员工及主管考核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查验证调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判断出其是否采取合作决策。

员工的合作决策指员工愿意根据实际工作绩效做出客观的评估;相反,员工的不合作决策指员工故意降低或提高实际工作绩效。在实际工作中,员工的不合作决策大多表现为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错误或者有意扩大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工作能力。

类似地,主管的合作决策指主管能够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做出客观的评估;主管的不合作决策指主管对考核漠不关心随意做出考核结果、有意掩盖或排挤某位员工。由于主管与员工的长期相处,则更多表现为对员工采取宽容决策。

因此,在本文中,员工的不合作仅指员工有故意掩盖错误或扩大工作绩效;主管的不合作决策仅指故意采取宽容下属的"天花板效应。”

下面我们将分析员工与主管可能采取的决策及相关决策收益:

1、当员工采取合作决策,同时主管也采取合作决策,则人力资源部可以得到较为公正客观的数据从而较精确地得到考核结果,因此可以做出较为适当的处理结果。即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能有效结合。可以用5个单位效用。2、当员工采取合作决策,而主管采取不合作决策。人力资源部得到的数据则过多倾向于以员工提供的材料为主,即员工意见所占比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使考核结果有利于员工,即可以计为10个效用单位。同时人力资源部得出主管未能有效配合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即未完成他的一部分职责。因此在影响到主管工作绩效评估从而影响到主管的晋升及加薪增加困难。可以计为-2个效用单位。

3、与上类似,当员工采取不合作决策,而主管采取合作决策。则处理结果中,主管所占的比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作为进一步的调整,人力资源部认为员工缺乏应有的基本敬业精神,从而影响到员工的长期发展机会。而主管则得到能够对自己的本职负责,而得到能够完全胜任本职工作,从而为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可以计为10个效用单位。

4、员工与主管均采取不合作决策,由于人力资源部缺乏必要的资料处理来源,从而对员工的绩效结果缺乏公正。由于必须做出决策,从而更多倾向于折中策略,在短期内将会有利于员工与主管的决策。主管与员工的决策收益可以计为7个效用。

因此,如果用决策收益矩阵图可表示为:

由于员工与主管都希望自己的决策收益最大化,因此双方最终选择合作决策。这将有利于员工、主管及公司的发展。

从长期角度分析,只能是双方中有一方离职后博弈才结束,因此理论上考核为有限次重复博弈。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考核次数较多,员工平均从业时间较长,而且离职的不可完全预知性,因此可将考核近似看作无限次重复博弈。

随着考核博弈的不断重复及在一起工作时间的加长,主管与员工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管在考核结果中通常占有较高的比重,所以主管个人倾向往往对考核结果有较强的影响力。而且考核为无限次重复博弈,因此员工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有可能根据主管的个性倾向调整自己的对策。因此,从长期角度分析,要求人力资源部做出相应判断与调整,如采用强制分布法、个人倾向测试等加以修正。

三、工作模式建立的基本要求

在最后有必要重申一下整个考核体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1、人力资源部负责总体协调,拥有对员工及部门主管奖惩、培训、晋升的决定权。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公司整体考核由专业人员操作;保证奖惩措施能够确实实施。

2、在考核进行前,应向全体员工公布考核结果的应用范围,要求员工依据考核期的工作情况做出绩效考核,并公布相应的奖惩措施。

3、员工本人及主管考核信息收集应同步进行,而且考核原始资料作为秘密仅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保留。这样做可以避免主管依据员工的考核结果而做出评估,同时也可以让员工打消由于自己说心里话担心受到打击报复。

第6篇

(一)销售量增加。商业的竞争是产生应收账款的最主要的原因,在当今经济市场背景下,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企业不得不扩大再销售。在同等条件下如: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购买者会理智的进行对比选择,如果可以赊销,就能将销售量提高。

(二)库存减少。库存量大,势必会积压占用企业流动资金,同时保险及管理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在成本核算时,其仓储成本也会大幅增加,而且还需要承担商品贬值风险。而对于赊销,在核算成本时,以上费用即可节省,也不必承担商品贬值所带来的相应损失。综上所述,企业进行赊销策略,是减少各项开支的有效途径。

(三)开拓新市场。销售最好的法则为高质量与低价格,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新市场中的占有率,实际是通过应收账款这一形式来向客户提供两项交易:销售产品和提供货款(在相对有限的时期内)。由于在销售过程中企业无形中取得了一定的商业信誉,也就是说实际是给购买方提供了一笔无利息的贷款,这样做会吸引客户并将其留住,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应收账款管理目标

对于企业来说,应收账款的存在实际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想利用赊销来实现销售量和收入的提高,达到提高销售利润这一目的,但是同时承担由于赊销带来的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死账与坏账这一现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将应收账款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目标。制定合理的、可行的和相应的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不仅要考虑通过信用政策而增加的销售盈利,还要考虑此政策所要产生的成本。当信用政策的增加成本超过销售盈利所增加的,方能实施和推行使用此政策。此外,企业对销售状况及市场前景的预测、对应收账款可回收性的调查,都是应收账款管理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为保护企业利益,将损失最小化,如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采取进一步的放款收款信用政策。反之,则要加强信用政策,根据不同客户的不用信用程度,及时作出调整。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

三、目前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的赊销,对客户的信息的不进行调查。盲目的赊销是造成应收账款不能按时收回的一个很大的原因。采取赊销的关键是对客户的资信程度的好坏,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的中小企业却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而盲目的去给客户做赊销,就造成了一些客户弄了一些假的资信信息给到企业,企业对此调查不严谨,故造成了发出产品而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另外一些销售人员也是为了完成业绩,不深入了解客户,也是造成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原因之一。当然在这里面不乏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的客户,但是企业发货后客户却有意以各种理由推迟付款,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

(二)未严格执行销售程序,造成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回收。企业销售商品如果采用赊销方式,应按规定签订销售合同。但有的中小企业在与客户未签合同的前提下将商品发给客户,信用差的客户以种种理由推拖,造成了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

(三)催收不力,法律保障刚性不足,坏账损失严重。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存在着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现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催收政策和手段方面缺乏,这就致使企业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部分企业在意识到可能收不回款项后,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但是这种方式得到的结果往往是,诉讼费花了,但却一样的没办法收回全部的款项,或者是仅仅收回一小部分。更有一些企业因为生产经营不顺利,生产的产品没有销路,或者是资金严重周转不开,导致了企业的倒闭。这就使得企业更难收回应收账款,进一步加重了损失。

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深入信用调查,重视信用评估要想合理地评价客户的信用,必须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调查人员直接与客户接触或以客户及其他单位保存的有关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为基础来了解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经常进行调查评估。信用评估可以采用5C评估法。即重点分析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

(二)完善销售程序并严格执行企业严格遵守销售程序和规定,对应收账款进行“一条龙”式的管理,即从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开始,到制定收款政策、收款计划、跟踪分析、售后服务及纠纷处理等,都要落实到人,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

(三)建立逐级审批制度及科学的考核机制企业应授权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并实行“谁审批,谁负责”,使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直到账款收回。财务部门应定期统计各笔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实际收到的账款作为考核指标,与奖惩挂钩。

(四)建立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制度坏账损失,总是随着商业信用行为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稳定性原则是企业必须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帐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建立弥补坏帐损失的准备制度,即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帐款的一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

五、总结

第7篇

零售企业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环境调查和分析对比,发现和补捉市场机会。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零售企业要把市场营销的全部活动作为完整的信息体系,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预计和推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供给量以及他们的变化规律。在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中不断发现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市场需求,以求在顾客的满意之中不断扩大市场销售,长久地获取丰厚的利润。在市场分析、预测中还要充分注意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竞争、技术因素、经营者可决策的企业内部因素。此次源自美国次级贷的金融危机不过是商业循环的导火索,每次经济周期的形成因素不同,但是造成的客观结果却是相同的,即表现为经济的起伏。企业要在经济高涨期抓住发展机会,扩大商品销售、增加利润;在经济收缩期更要注重市场营销,针对消费行为变化的新特点,灵活运用市场营销,制定出富有实效的,既能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又能实现企业合理回报的市场营销策略,使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保持稳健经营。

2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措施

要加强市场营销管理,就要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措施,计划包括预测将来、设定目标、决定战略和技术、制定可行的营销方案。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大型零售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它包括取得的利润、市场占有率、销售额、销售增长率等;近期目标是最近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的战术目标,它包括近期实施那些营销措施,搞那些促销活动等。制定目标之后,还要制定战略方案、战术方案。所谓战略方案,是指企业领导和市场部、营销部门为了达到长远目标所制定的长远计划,这主要是确定商品市场战略;战术方案是指为了达到短期目标所制定的市场营销的单项计划,确定最适合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编制实施计划,确定实施计划业务内容、担当部门、实施方法、必要的资金、人员、设备、所需要的时间和实施进度。

3确定市场营销的组织机构

企业要搞好市场营销就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才能使市场营销活动有效进行。市场营销组织机构体现企业内部的业务分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以及领导关系,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当新的市场营销计划编制出来后,应考虑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是否便于对市场营销的组织领导,是否便于加快市场营销的决策速度,是否适应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如不适应,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主要是:确定内部的专业分工,决定市场营销部门内的管理职位、专业职位的设置和业务分工;确定决定权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每级组织中的决策人;根据业务内容、管理人员的素质、决策方法,决定组织机构内部所属部门的数目、管理范围、人员编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便于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市场营销的领导能力,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市场营销进行切合实际、富有实效的组织领导,使市场营销顺利进行。

4市场营销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在市场营销的具体计划的实施中,零售企业各部门要明确详细计划,以及各部门在市场营销计划实施中的作用,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到人。为保证市场营销计划的顺利完成,对实施工作应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反馈—修正。为此,应该确定评价成绩的方法、评价项目、评价次数及评价人。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找出实际情况与计划标准之间的差距,以便进一步改善市场营销的管理活动。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者要对市场营销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确保其按期望目标运行,使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要确定应对哪些市场营销活动进行控制,设置控制目标,建立一套能测定营销结果的标准,分析偏差原因,尽快采取改进措施,使达到预期目的。

北京翠微大厦就特别注意市场营销的管理,主动顺应翠微商圈独特的营销需求变化,消费模式的变化,及时对市场营销做出相应的调整,制定了适合当地市场特点的营销策略,形成了有效的翠微市场营销模式。保证了销售的顺畅,商品销售不断取得突破,2007年销售26亿元,同比增长35.1%,2008年销售近32亿元,连续三年居北京市同行业首位,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收益。翠微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加强零售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是扩大商品销售,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第8篇

1.1等级控制严格。传统管理模式下,石油系统上下的发展方向要求保持一致。因此,与其他业务领域一样,石油系统的值班工作严格遵循着自上而下的高度一体化的等级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石油系统内部实行一级管一级的层级管理,下级对上级的值班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上级根据值班信息作出相应的指示和批复,再由同一渠道传递回事件发生所属的具体单位,并加以执行和实施。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内部不允许越级进行信息报送。受制于石油系统内设层级的不同,其值班信息传递的层级数也各异。无论具体情况如何,从总体上看,这种行政隶属的层级关系,都从纵向呈金字塔式进行排列。层级越低的单位,数量越多,单位所面对的风险越直接;层级越高的单位,数量越少,对风险的决策权越大;而处于中间层级的单位,则主要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1.2横向联系少。石油系统内部不仅有不同层级之间的纵向隶属关系,更有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横向的合作关系。相比较严格的纵向等级控制,横向的沟通合作就显得相对脆弱。一方面,等级控制要求在金字塔中,每级部门只对该业务专业线的上级部门负责,汇报的值班信息也仅局限于从该专业领域进行收集、汇总和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该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孤立,使横向沟通基本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出于对可能波及本部门管理疏漏的保护,以及抢夺其他部门所辖业务信息作为“立功”表现的考虑,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信息博弈。而为了彼此相安无事,横向部门常常选择在非合作形式下的“囚徒困境”模型,对值班中涉及的潜在危险信息都保持沉默。因此,这种“扫清自家门前雪”的管理思维,让横向阻隔在所难免。更重要的是,以有限的资源所报送的值班信息,最后可能导致上级决策不科学,执行力较差,甚至耽误了最佳的解决处理时机。1.3人员角色单一。角色概念是企业人员定位工作范畴,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的重要基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对人员、人员对自身的角色都停留在较为单一的岗位工作上。做好本岗位要求的工作,就是对人员角色的完整诠释。而综合性的、关乎企业整体形象的值班工作,则因为企业重视程度够、工作归属不明确、工作责任不清等原因而未被纳入人员角色的“规定动作”内。遇有突发事件,单一角色下的石油销售企业人员就往往因对值班工作流程不熟悉,解决处理经验不足而无从下手。

2公共管理理念渗入的必然性

即使是在民营化大规模推行的浪潮下,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依然是社会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社会提供大量社会性商品或服务的职责。由此看来,其中的石油销售企业在努力完善现代化的企业值班管理制度时,从公共部门的公共管理理念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并赋予实践,也就势在必行。2.1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反映社会舆情最主要的媒介。通过网络的多种传播形式,信息就可以如爆炸般的速度飞快传播。若沿用传统管理视阙下的信息垄断,把信息密闭压制在企业内部,反而会使失真的企业信息在网络中以讹传讹,形成“蝴蝶效应”。因此,用开放式的视角接纳社会舆论对企业的监督和指导,利用信息网络这把“双刃剑”传播企业发展的正能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17年,某厅局级石油销售公司主动邀请30余名部分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参观油库和加油站,通过他们和随行新闻媒体发声,向社会传达该企业将全面建设智能环保型油库、智慧型加油站的未来发展方向。参观结束后,值班舆情检测数据很快反馈证明:这一次主动出击,在消除社会对石油企业“刻板印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2市场竞争的要求。盘活国有企业的内在活力,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潜能,需要稳步、分类推进条件成熟的国有企业加入市场化竞争行列。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促进国有企业尽快度过僵硬体制下的“破冰期”,最终达到治理现代化的目的。在成品油市场日趋饱和的今天,非油销售逐渐成为了石油销售企业的新的增长点。如何打入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石油销售企业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如某厅局级石油销售借助加油站实体网络和系统内部电商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销售模式。2.3人员角色矛盾日益凸显。为顺应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现代化的石油销售企业要求其人员,在角色范围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企业员工不仅要完成本岗位既定的具体工作,更要做好如企业安全保卫值班等一系列其他综合性的工作。从单一的角色到复杂的角色群,员工面临的不仅是工作职责的增加,更有不同角色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私人领域的休息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工作领域的工作量。而这一系列的变化,更因为企业值班补贴或者轮休制度的不完善,而加大矛盾。

3网络模式初见端倪

根据内外部环境情况,近年来,石油销售企业的值班管理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网络管理模式初见端倪,并日趋成熟。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1准扁平化管理结构。传统的等级控制,尽管统一了上下级的决策部署,但是在层级较多的石油系统,信息在一层层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因某层级的利益考虑,对信息的侧重点进行调整,导致信息传递的失真。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扩大管理幅度并压缩管理层级的组织架构,可以分散决策权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下级对上级的依赖,使决策权力的实施更加快捷、有效。在石油销售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应急值守的信息中心、业务指挥、油品协调的运转中心、行政事务的保障中心为一体的准扁平化值班管理结构。每一个中心都是该企业总值班体系中的一个小中枢,保障企业在夜晚、公休日、节假日以及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正常运转。3.2横向合作加多。保持沉默毕竟不是企业部门之间处理值班信息的长久之计。潜在危险若置之不理,则可能会爆发更大的生产安全、环保、舆情等方面的灾难,甚至造成社会的舆论动荡。负责任的企业管理者们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非竞争领域下,只有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与交流,才能真正走出“囚徒困境”。要以值班信息的共享作为合作的基础和纽带,形成部门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密切部门之间的联系。2017年爆发的全球网络恶意勒索病毒,对企业的销售与行政办公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某厅局级石油销售公司内部,立即成立了以信息部门为核心,销售、财务能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应急处置工作组,对外会同专业团队,指导部分受感染的加油站进行脱机操作,对内让机关及基层部门进行电脑补丁升级,并通过各专业线系统的反复测试,确保补丁修复工作全面、有效。3.3角色日益复杂化。即使复杂的角色群还不能被大部分企业员工所真正接受,但是参与那些基于命令性下的其他角色(如值班工作)已成必然。附加的人员角色不再是单纯的形式表现,更注重实质性内容的提升。对于值班工作来说,石油销售企业值班人员不再是单纯接听电话、报送信息、简单进行值班记录,而是需要掌握非本行政岗位的常识性知识,各种典型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等,以应对值班工作时来自多方面的诉求。

4结论与建议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值班工作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仅从值班工作来看,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4.1平衡两种结构之间的博弈。从等级控制到准扁平化的结构转变中,石油销售企业的值班工作改革不能心急,也不能一刀切。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稳固的等级控制模式,可能因为权力的突然分散而不适应,金字塔的顶层塔尖容易“坍塌”。这样一来,可能就和以改革获得企业更大生命力的最初想法背道而驰。办公室作为传统值班管理中的中枢部门和信息的兜底部门,可能因为业务中枢的权力扩大而被架空,导致已经“众人皆知”的专业性值班信息,办公室到最后还蒙在鼓里。4.2横向合作的模式与设备支撑。目前,大部分石油销售企业的值班信息在横向合作上,还是采用电话、微信等非正式的办公渠道进行。这些实时通讯设备可能会泄露公司的重要机密。若能搭建企业内部值班信息平台,使各专业线的值班信息通过系统进行实时分享,则能使信息资源的传播更加安全、有效。另一方面,以传统的、设备落后的值班室来被动搜集值班信息,认为“人在即值班”的理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企业值班室,应配备有较为先进的通信工具,处理非工作时间段的各类事务,继而减少人工运行成本。4.3对角色的人为干预。培养负责任的企业员工,不仅需要外界行政命令性的他律来控制,更需要每一位成员把责任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即使是在缺乏规则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履行作为企业员工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在企业值班工作中,若能建立公开、透明的值班薪酬补贴或补休假等制度,并把企业员工的值班情况纳入考核,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才能真正激发员工承担企业和谐稳定的责任情感和责任意识。

作者:陈晶 单位: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巧玲,谢永宪,沈蕾.公共管理视阙下政府文件工作效率研究[J].北京档案,2012,(11):18-19.

第9篇

[论文摘要]销售人员的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战略问题之一,也是较难于操作的事务之一。文章分析了企业销售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销售团队对企业竞争的成败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销售薪酬体系,对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取得经营上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设计和管理销售团队的薪酬,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任务。

一、目前企业销售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薪酬体系由单一部门设计

很多企业,其薪酬体系是由人力资源部设计的,最多是听取了销售部门的意见,结果由于薪酬体系涉及销售业务、财务预算、市场信息、数据处理等问题,而人力资源部对此不是很了解,导致所设计的方案不切实际,不被销售人员所理解,这样就起不到激励的效果。销售薪酬体系本质上是一个销售管理方案,是销售部门管理和操控销售业绩所使用的工具之一,在帮助企业增长收入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为之付出一笔支出,而且,销售团队越大,其薪酬开支就越大,对企业收入的影响力也越大,也就越需要通过多方的积极参与来使方案获得成功。

(二)过分看重短期的销售目标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目标

一般来说,对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通常有如下三种方式,即纯薪金制、纯佣金制和混合制,大多数企业均采用的是第三种混合制即固定工资加业务提成,并且常常采用低固定工资加高提成的方式。不可否认,提成可以激励销售人员更加努力,而固定工资可以增加销售人员的忠诚度,在低固定工资加高提成这种薪酬体系下,对于迅速提高企业销售额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这种低固定工资的做法往往使销售人员对企业缺乏必要的归属感,一旦发现有相同的工作环境和压力而固定工资较高的企业,销售人员就会离开企业。另外低固定工资加高提成的薪酬体系使销售人员往往会为了自己当前的销售业绩在私下给经销商更多的优惠,甚至会向企业隐瞒经销商的财务困境而大量向经营商铺货,还会劝说企业将价格降低,无疑这种通过降低价格所带来销售量上的上升,会给销售人员自己带来高提成的经济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则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明显是一种短期行为。

(三)薪酬缺乏弹性

很多企业在对销售人员的薪酬设计往往是“一设了事气一旦固定下来就很难更改,缺乏变动的机制,有的变动也是仅仅随着物价的变动而做微调,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考虑到不同能力的销售人员面对不同质量的客户或不同成熟度的销售区域,其最终的销售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在薪酬中不能体现,将很难体现公平。同时在薪酬设计方法中,企业都要对销量在事先有一个大致的预估,而新产品、新市场和新的销售人员的销售无法大致预估,因为不像成熟的产品、成熟的市场和成熟的销售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销量大致比较稳定,预估相对准确;而新产品、新市场和新销售人员由于其不确定性,很难预估其销量,那么提成率的设定也很难。因为企业的成本是和销量密切相关,既然销量无法确定,那么成本是无法确定的,所以也很难设定提成率来控制销售成本,薪酬就无法确定,这样也就无法激励销售人员去开拓新市场、新产品。因此,对于销售人员的薪酬体系设计,必须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市场环境采用不同的薪酬体系,以体现其公平原则。 (四)薪酬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很大程度上削弱薪酬激励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奖赏或薪酬以不同的方式和在不同的时间支付,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目前一些企业往往是在季度年度结束时才进行相关考核,甚至是拖延奖励兑现时间或者不完全兑现奖励承诺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忽视”或者“冷处理”的结果使销售人员努力工作提高业绩的动机的大大削弱,不信任企业的奖励政策,甚至离开企业,使企业不能拥有稳定的销售队伍,销售计划没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应当适当的公开表扬、奖励业绩优秀的销售人员,从而引导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相互竞争、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另外企业对承诺的销售奖励政策应该“言而有信”。尤其是奖金被确认以后,到奖金兑现之间的间隔期越短越好,而且奖励条件所规定的奖金标准应该全部兑现,这种间隔越短,强化效果越好,奖金激励效率就越高。间隔期越长,兑现越不充分,奖金的效率就越低。

二、解决上述问瓜的对策

〔一)销售薪酬方案应该考虑意外情祝

薪酬方案一般是基于以往经验进行制定或者调整的。但是实际运用过程中,意外事件会使市场环境发生改变,导致销售业绩发生剧变。尤其是当意外的市场环境导致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大幅度上涨时,有必要采取必要封顶方案,虽然这种封顶方案会打击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但是当销售业绩的提高不是由于销售人员的销售努力,而是因为其他偶然性的因素导致的时候,比如非典引起的口罩、板蓝根冲剂等防护用品和药品销量的激增,这个时候如果不采用非常措施将会导致企业薪酬支付过度,从而损失企业利润。

(二)销售薪酬体系应该和企业文化相统一

企业文化虽然是无形的、隐含的、不可触摸的,但对企业员工却具有目标导向、行为规范、精神凝聚和内在激励等多重功能,它是销售人员激励体系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保证,作为销售人员激励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一一薪酬体系中企业文化通过销售人员的理解吸收,在日常工作中都可以得以体现。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对销售人员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可以引导、规范销售人员的行为和态度,从而使销售人员把个人的目标和追求与组织目标一致起来,有助于销售人员与管理层以及销售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组织运作效率。企业销售薪酬体系只有置身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之中,才能更有效地运行和发挥作用。

(三)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和销售薪酬体系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不同的企业往往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不同类型的薪酬体系,但是大多数企业都会采用固定工资加业务提成这种方式,那么就需要企业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使销售薪酬体系能够公平合理的运行,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基于素质的销售薪酬体系。建立基于素质的销售薪酬体系需要注意对销售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以及在薪酬体系中的沟通,使薪酬体系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在完善销售薪酬体系时,应特别关注关键销售人员,因为20%的关键销售人员往往能为企业带来80%的销售成果,那么关键销售人员的薪酬应该能激励其进一步加强、深化与客户的关系,这样考核时就不能让薪酬与月度或季度销售目标挂钩,而是建立一个长期相对稳定的销售薪酬体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