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基基础工程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7 16:47: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地基基础工程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地基基础工程论文

第1篇

2预算人员必须非常了解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各个项目的所有工作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在计算工程量及企业施工成本的过程中不漏项,给最终的报价提供一个最准确的基数。如连续墙施工,其工作内容包含有:导墙土方开挖外运及回填,导墙模板的制安与拆除、导墙钢筋制安、导墙混凝土浇注;连续墙的成槽(分入岩部分和非入岩部分)、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连续墙混凝土浇注等。

3对其施工内容有了充分了解后,接下来就是收集本次投标报价工程中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施工图纸及相关的其他资料(如地下管线布置图等)。收集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本次投标项目具体准确的工程量并初步了解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哪些风险因素。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特别要注意那些发包方规定了结算时,不给予计量的项目的工程量千万别漏项,因为这些工作内容的成本都需要摊销到发包方规定结算计量的相应项目中的。如在广州越秀南路综合楼基坑支护中结算给予计量的连续墙工程量为2032m3,但要完成该连续墙工作,会发生但不计量的工作内容还有:导墙土方开挖外运185m3及挖填340m3,导墙模板的制安与拆除1137m2、导墙钢筋制安1.787t、导墙混凝土浇注135m3;连续墙墙顶80cm高的浮浆101m3;连续墙、钻孔桩的钢筋笼重量243.84t;连续墙成槽入岩的工程量108m3。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还要根据资料,初步了解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是否有流沙、溶洞等地质风险,是否有管线阻碍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有,则要将这些风险罗列出来。

4按发包方的计量要求,计算出满足发包方计量要求的计量项目的“综合”施工成本。在这个套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路清晰,否则,很容易出错。要计算出这样的一个“综合”成本单价,有以下两个步骤:首先根据各个工作内容的工程量及预算员自己编制的企业基础定额及人材机的市场信息价,计算出各工作内容的成本价,并得出各工作内容的总成本,如广州越秀南路连续墙的各个工作内容总成本计算应该如下:

①导墙土方开挖外运总成本=185m3×导墙土方开挖外运企业成本价;②导墙土方挖填总成本=340m3×导墙土方挖填企业成本价;③导墙模板的制安与拆除总成本=1137m2×导墙模板的制安与拆除企业成本价;④导墙钢筋制安总成本=1.787t×导墙模板的制安与拆除企业成本价+1.787t×钢材材料企业内部消耗系数1.01×钢材市场信息价;⑤导墙混凝土浇注总成本=135m3×导墙混凝土浇注企业成本价+135m3×混凝土材料企业内部消耗系数1.01×混凝土市场信息价;⑥连续墙的成槽总成本=(2032m3+101m3)×连续墙的成槽不入岩成本价+108m3×连续墙的成槽入岩增加费成本;⑦墙身钢筋笼的制安总成本=243.84t×墙身钢筋笼的制安成本价+243.84t×钢材材料企业内部消耗系数1.03×钢材市场信息价;⑧连续墙混凝土浇注总成本=(2032m3+101m3)×连续墙混凝土浇注成本价+(2032m3+101m3)×混凝土材料企业内部消耗系数1.1~1.15×混凝土市场信息价。

其次就是将给予计量的每个项目相关的全部工作内容的总成本汇总并摊销到该计量项目中,得出结算计量项目的“综合”成本单价。如广州越秀南路综合楼基坑支护中连续墙的“综合”成本单价就应该是将第一步骤中计算的各个工作内容总成本摊销到给予计量的连续墙工作量2032m3所得出的单价,具体计算如下:

连续墙“综合”成本单价=∑(①~⑧)/(2032m3)。

5向决策者提供计算准确的“综合”施工成本及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决策者根据预算员提供的数据,结合经营的需要等,综合考虑,最终确定自己企业的报价。因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完全靠预算员提供,这就要求预算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只要做好了这几个步骤,那么施工单位在报价与之后的谈判过程中都握有主动权,能正确确定工程项目施工承包价格,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承揽质量,使工程达到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

第2篇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筑工程地基技术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水平地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为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其施工技术的选择,了解其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其经济效益。

1.1传统地基处理技术

传统建筑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上世纪60年代法国发明的强夯法地基施工技、日本70年代创造的高压喷射技术及我国在90年明的桩基施工技术等。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在得到发展的同时,规模也逐渐扩大。这些地基处理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仍得到大量使用。但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房屋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处理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必须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结合相关成功经验进行有效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年限。

1.2现代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的选用应严格遵循房屋建筑的地下环境进行,其施工机理就是通过夯实、换填、挤密等方式加固地基。也可以分为地基加固技术、桩基技术与辅助地下连续墙技术。地基加固技术应用的目的就是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有效增加,进而达到降低沉降量,减少变形等情况的出现。桩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向地基深层位置进行上部荷载力的传送,利用缓冲作用对其所承受的冲击力进行有效削减。辅助地下连续墙技术主要是进行侧向支护的提供,在处理地基中,必须对其地基进行改良,对其地基抗剪切强度进行有效提升,起到地基压缩性降低的作用,并对地基透水性进行有效改善,最终达到地基加固的作用。

2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水平高低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地基施工技术水平,重视其施工方式,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合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1粉煤灰吹填法

粉煤灰具有较强的透水性能,如将其在吹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提高固结加速吹填土的速度,并起到加固处理费用的有效降低及工期缩短的作用。其施工方式就是遵循一定比例,将淤泥和粉煤灰进行有效混合吹填,对其均匀度进行提升,进而达到地基土固结的作用。

2.2DDC灰土挤密法

DDC灰土挤密法应用的方式就是利用孔内深层强夯法进行施工的方式。在孔内通过螺旋钻机将灰土分层注入,分层夯实成桩,通过多次锤击达到扩大桩径的作用,并确保和桩与桩之间土能够形成复合地基。这种地基的作用就是对湿陷性地基土的承载力进行有效改善,并对地基土的变形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从相关数据显示,选用DDC灰土挤密桩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可以有效增强其地基承载力,一般情况下是原有地基的2到7倍。通常情况下,DDC灰土挤密法中处理地基的深度必须在5米到40米以内,相比一般的灰土桩,其施工效果较为显著。为更好地了解灰土挤密施工方式。

2.3IFCO强制固结法

IFCO强制固结法的应用可以对地基固结速度进行有效提升。这种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必须设置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等设施,一般情况下排水系统就是纵向贯通的一排排砂墙,排水通道的扩大,可以对其固结速度进行有效提升。通过真空压力的作用,加压系统可以将堆载时间进行大大减短,因为在砂墙底部进行真空面的设置,必须确保水的渗流走向相同与重力方向,进而起到加速地基固结的作用。只有确保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之间的固结顺畅性,才能起到工期缩短及提高施工质量的作用。

2.4换填垫层法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换填法主要应用于其基础下持力层较为软弱的位置,主要施工方式为,将基层下合理范围内的土层挖去,选用强度较大的砂、砂石等材料进行回填作业,随后进行分层夯实施工,确保其与施工要求相符。这种施工方式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力、降低沉降量并达到施工质量提升的作用。

3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质量控制

3.1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中,如在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选用合理、科学的方式

就可以达到降低建筑工程沉降量的目的。如要简单进行建筑物体型的设计、注重建筑平面转折、高度等问题,并将沉降缝设置在基础类型不同的位置。确保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施工要求,并将圈梁或构造柱设置在墙体上,选用联合基础或连续基础等方式。施工过程中,如遇到软弱地基,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方式与技术进行有效处理,如机械压实、将软弱土层进行开挖作业,或进行砂、碎石等材料的换置。

3.2必须根据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的各有关管理制度

在项目内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考核制度,实施奖罚措施,以及前面已提及的桩机资质及特种作业上岗证等必须齐全。起重臂下严禁站人,重物停在空中时驾驶员不得离开操作室;起重范围不得超过起重性能规定的指标,起重机吊桩进入夹持机构,压桩开始之前,必须在起重机、卷扬机构放松起吊的钢丝绳、吊钩脱离后方可压桩,以免拉断钢丝绳和拉弯起重机吊臂;停止作业时,短履需运行到桩机中间位置,停落在平整地面上,其余油缸回程缩进。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方可离开桩机;施工完毕的桩的桩头上面要加盖,以防行人或杂物等掉陷。

4结束语

第3篇

1.1处理的主要方法分析

置换和填压地质材料主要是指置换和填压材料层。所谓的材料层主要是指建筑地基原本自然形成的地面材料。置换和填压地质材料就是要将这种自然形成的地面材料换成砂石或是鹅卵石、土等。这些材料本身硬度比较大,并且收缩性低、透水性比较好,以及不容易被其它的材料腐蚀。特别是鹅卵石,坚固无比。这样就能够达到一个加固地基的作用,一般来说,地质比较软的地基不适合建造楼房的,比较软的地基容易变形,会引起楼房的地基下陷,楼层倾斜,甚至是楼层轰塌。这样就给我们的建筑埋下了安全隐患。因而,对于比较松软的地基一般都要进行加固处理。将地面自然形成的材料置换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对地基进行强力的打压,夯实整个地基。

1.2特点分析

置换和填压地质材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被广泛用于建筑行业。这是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自身的一些优点,这些优点是无可替代的。首先是这种置换和填压地质材料之后,能够改变地基自然形成土壤的一些诸如腐蚀性强,容易变形,土质疏松而柔软,硬度较小等的一些缺点。其次是,置换和填压地质材料这种方法基本是无污染的。现代社会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等不断蔓延,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尽量采用节能环保无污染的绿色资源。置换和填压地基原料,基本不会产生什么空气和水质污染等。

2向土壤注碱

2.1处理的主要方法分析

向土壤里注入碱这种方式又被叫做碱液法。它是指将碱液注入土壤中,使表面的颗粒活化。连接处相胶化。因为碱液自身并不含有固体杂质,这样就能够使地基加固,加强土质的硬度。向土壤里注入碱的比填压原料这种方法要稍显复杂。一般要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是测量工作要做好。将灌注孔的平面距离量清楚。独立的基础部分需要在四周都设孔。对于条形的基础则应当在两侧个各布置一排。孔距的设置则要根据实际的加固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灌孔的直径在六十多左右。钻好孔之后,在进行埋管工作埋入砂石之后,将开了口的钢管插入,接下来,就是在管子周围埋些砂石,最上方用灰土加压。值得注意的是,注入的碱需要加热至高温。

2.2特点分析

总的来说,向材料中加入碱这种方法是非常简单的,且非常的实用,加固之后的地基硬度很强。但是,也应该看到,用于加固的材料价格偏高,整个生产成本增加,这一点就不如第一种方法廉价。并且,在加固的时候,所能够到达的深度不大,因而常常只在比较浅的地方进行加固。加碱这种方法还是有其自身的缺陷,还只得更多的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两者兼顾的办法。

3煤灰加碎石家水泥打桩法

3.1主要处理方法

这种打桩的方法一般来说在复合地基中运用得比较多。这种桩主要主要是将碎石、煤灰、水泥等材料进行均匀的搅拌之后,制造出强度较大的桩。在打桩的同时,为了使桩子与地基一起荷载重力,要在桩与地基之间设置厚度合格的垫层。这种方法一般是在粘性土质中运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地基的软化,也能够使地基更加的坚固,承载的力量更大。

3.2特点分析

这种混合打桩方法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多种材料混合,多种材料受力,与混泥土的原理极为的相似,它的承载力非常的强大。它不光承载力大,而且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形变。在具体的施工中,它是的工程比较简单,容易实现。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比较廉价。在实际的施工中,投资者为了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大多会青睐与这种桩。特别是在复合地基中被广泛的运用。可以说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技术,它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实际的工程中为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4粉粒加固搅拌

4.1粉粒加固搅拌概述

其主要是指的将一些粉粒状态的物体和着石灰、水泥等材料搅拌到地质比较柔软的地基中。经过搅拌的混合土料会发生一些化学上的反应,这样还做不但能够增加土质的硬度,还能够改变土质结构。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不用置换填压材料,只是将一些原料搅拌到原有的土质中。这样就减少了工人的工作程序,也减轻了工作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的利用,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主要是软土土质的地基运用得较多。

4.2特点分析

这种搅拌方法是最常见的,因为其简单的工序被广泛利用于软土地基工程建设中。目前为止,利用得最多的便是水泥搅拌,石灰等搅拌利用得较少,因为水泥遇水凝固之后硬度较大。这种搅拌方法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大大的改善了土质,还增强了土质的硬度,防止了地基下陷,甚至是房屋倒塌的情况发生。因为,地基是整个房屋的关键,特别是高层建筑对地基的要求更加的高,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地基大多土质较为松软,这就不得不寻求加硬土质的方法,水泥搅拌这种方法,简单可行而又价格实惠,自然受到广大建筑商的青睐。

5挤压法

5.1处理方法分析

挤压法也是建筑地基中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它的工作程序很简单,简而言之就是对地基的一种碾压。利用大型的机械对地基进行碾压,夯实,将土质中的空气和液体排出,增加土质的相对密度。这种方法对技术的要求较低,成本较低,一直受到建筑商的喜欢。但是,这种方法产生的噪音比较大。

5.2特点分析

虽然谁这种方法对技术的要求较低,也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但实际的操作却不是这样的,由于建筑物占地一般较大,需要的机械也很大,机械也需要人来操作。实际的工作就显得比较繁琐。加之,它产生的噪音较大,对周围人群影响很大,不适合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使用。一般来说,它比较适用于工厂、机场、车站等的建设,因为这些建筑的周围都比较空旷,人员较少。

6结语

第4篇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先将软土地基中的水排出,缩小软土地基的空隙,使孔隙水压降低,促进软体地基土体固结,有效的提升土体的抗剪力强度,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排水固结处理技术具体可以分为砂井法、排水电渗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等。其中堆载预压处理技术花费时间较长,具体做法是对填土材料、砂石等进行预压,促使地基沉降,快速固结地基土块,最后在将荷载撤除后进行房建工程施工;如果地基透水性较低,可以选用砂井法,具体做法是在地基空隙中灌以砂土,采用专用的排水固结管道进行排水,保证地基稳定,这一处理技术具有施工材料少、连续性强、排水速度快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真空预压法主要应用在不含透水层的地基上,具体措施包括:首先设立砂井,并用隔绝层封闭砂层,将砂层中的气体排出,是地基土快速固结;如果地基粘性小、地下水位低,则需要选用电渗法,其主要是将地基中的水集中到阴极,形成电渗,促使土体固结,提升地基的承载力。

2胶结处理技术

胶结处理技术要在软土土质中加入别的水泥材料,例如水泥砂浆、石灰,依靠软土地基的固结,构成复合地基,使软土地基强度变大,软土地基承载力变大。胶结处理技术可以选用水泥土搅拌法、高压注浆法、灌浆法等实施。灌浆法先把泥浆灌入土体内,在土体内进行固结,这样一来地基承载力变大、地基沉陷度减少。水泥土搅拌法先是把原来的基土搅拌进水泥内,使两者发生反应,构成固体,这样就提升了软土地基的强度。实施水泥土搅拌前,要进行配比强度试验,确定最佳水泥掺和量。水泥土搅拌法用在抗剪性大、含水量高的地基中。高压注浆法借助于高速、高能量的液流冲坏土体,使土体同浆液混合,发生固结。

3强夯置换法处理技术

强夯法就是用重物对地面猛力拍打,保证地面的牢固与平整,利用强夯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还能避免公路路基在重物的压力下发生坍塌。利用这种软基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对地面产生良好的效果,是软土地基满足房建工程施工的沉降要求,并且施工迅速,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力条件。这种方法由于实施方式关系,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以及噪声,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所以在居民聚集区不易使用。如果采用这种这种处理方式,需要逐层夯实,并且在最后的一层夯实完成后,将夯实机压实的坑填平。置换法就是将房建工程软土地基中的小碎石、石灰石置换出来,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软土地基厚度较小的地基,这种处理技术首先将上层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作为支撑结构,对下层土层的承载力实施验算,如果下层承载力不能满足具体设计要求,这需要进行浅埋处理,提升持力层,加大持力层厚度,使其满足房建施工的具体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粉煤灰吹填法。该种技术也是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的一种,粉煤灰具有较强的透水性,粉煤灰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可以加速地基的固结,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的整体成本。施工人员可以按照一定比重进行淤泥和粉煤灰的吹填,逐步的改善软土地基的性质。

4总结

第5篇

关键词: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TU41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重庆位于我国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山地丘陵地区,在大地构造上重庆地区属于典型的杨子准地台中部,所以重庆地区受到大地构造等自然因素影响使其地质情况十分复杂,而随着重庆市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城市规划进程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中各种岩土工程的施工规模及总体数量都在急剧上升,只有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设计人员要基于建设场地地形特点,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及优化设计,并针对地基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可以满足工程整体要求。

1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存在的问题

重庆地区岩土工程施工场地的地质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挖高填低”的方式来平整施工场地,这样的地质特点使重庆地区建设工程施工中,容易形成大小不一、厚度不等的人工填土地基,填土地基在本质上虽然属于特殊性的岩土,这便导致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与其他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地区填土地基的填料一般都是从场地自身或周围低山高挖地段的岩土体,所以填料的选择导致填土地基的岩土情况十分复杂,同时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均匀、密度变化大、厚度变化大以及分布范围不规律等工程性质,这种由杂填土作为填料而形成的填土地基在施工中的沉降变形较大及湿陷性,这便会对岩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及地基稳定性、安全性带来很大影响。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不仅要确定地基的工程性质,同时也要根据勘察结果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换土法、物理机械法以及化学胶结法等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在提高杂填土地基整体强度的基础上改变其变形性质,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须将不均匀沉降变形这一工程问题彻底消除。

2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2.1区分“岩体”与“岩石”

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容易受到复杂地质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求勘察人员必须区分“岩体”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这是因为“岩体”与“岩石”之间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性,而实验室检测的数据只能反映出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但是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所需要的是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所以要求勘察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对其进行现场测试,这样才能确保其所获取的勘察数据可以满足工程施工设计要求。

2.2区分“岩体”与“软弱结构面”

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大型软弱结构面的数据进行获取,同时也要对不同地层接触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勘察数据反映出来,但是软弱结构面的物理学性质要比岩体物理学性质相对较低,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要求勘察人员,必须有效区分“岩体”与“软弱结构面”两者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性,这样才能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可以更好的帮助施工单位对地基进行处理。

2.3区分“原状土体”与“设计取值”

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中有关于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其在实际勘察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原状土体的测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反映出拟建场地岩土工程的实际特点,但是大面积降雨、地下水活动等自然因素都会导致其物理力学参数发生变化,所以要求勘察人员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必须有效区分原状土体物理力学参数与设计取值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避免因勘察结果错误而导致岩土工程施工面临巨大危险。

3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查中地基的处理措施

针对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存在很多特殊的工程性质,可以采取换土法对填土地基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利用物理机械法、化学胶结法等措施对填土地基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通过排除地基填土中的水分来减少其空隙体积,并使填土颗粒经过有效处理后可以互相胶结在一起,从而达到提高填土地基强度、改善变形性质这一目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消除填土地基容易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变形等事件,对加强填土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有着重要作用。

3.1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是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的主要方式,利用30kn的重锤从3~4.5m位置自由落下,经过多次处理后可以达到夯实填土地基的目的,经过重锤夯实法处理后的填土地基其强度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其压缩性经过夯实处理后明显减少,但是在采用重锤夯实法过程中要注重锤重、锤型、锤底面积以及落距等。

3.2振动压实法

振动压实法在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其适用于粘性土含量较少的填土地基处理中,例如,以建筑垃圾、工业废料以及炉灰作为填料的填土地基,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利用了杂填土地基密度小、透术性好以及无凝聚性等特点,采用振动的方式使土体可以达到紧密状态,这对加强杂填土地基的强度、减少沉降变形有着重要作用。

3.3强夯法

强夯法的应用原理基本与重锤夯实法相同,但是其充分利用了夯锤自由落下过程中,与地基接触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能及冲击波,可以将夯面以下一定深度内的土层有效夯实,这对提高填土地基的整体承载力、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将其压缩性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因此,该种方法在重庆地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结语

重庆地区由于其相对十分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必须严格控制勘察质量,要将工程范围内所有的点、线、面都要彻底明确,同时也要求勘察人员不仅要提供地基的容重、承载力以及极限摩阻力等基础数据,同时也要将地基的孔隙比、内摩擦角、内聚力以及弹性模量等数据作为主要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对岩土工程中的填土地基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张顺斌.重庆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及勘察要点[J].中国水运,2010(02).

第6篇

地基处理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其主要方向为在既有的地基处理方法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地基处理方法,特别是将多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综合使用,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复合加固技术。即由单一化的处理方法向多元化综合应用处理方法转变,如单一加固发展为复合加固,单一材料加固体发展为复合加固体,单一静力加固或动力加固发展为二者的结合等。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我国水力资源丰富,几条较大的河流都是由西向东流动且具有较大的落差,这种特点决定了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工程。地基作为任何工程施工的基础,它的稳固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也不例外。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因此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在不同的地方建设水利工程也会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如有些地区的地质条件会使得某些抗滑结构面的强度变低,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从而无法满足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有些地区地基土层较软,强度不够,即对上部建筑物的承载力不足;还有些地区的地质结构具有较强的渗水性,即由松散的砾石层或构造碎带等构成的的地质环境。这些地质状况都对水利工程设计及施工人员提出了很严的要求,尤其是决定性的地基处理技术。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应用广泛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它具有廉价易得的特点,在地基处理技术中可以解决地基松散、排水不畅、预震不佳及桩体抗剪强度不够等复杂问题;其次是预应力管桩,它包括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如今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预应力管桩是一种的基础的处理方法,建筑基桩检测规则保证了水利工程管桩基础处理的质量,从而保障了今后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建设的安全。第三,灌浆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水利工程地基的处理,它还可以修补由于水工混凝土结构存在的裂缝。我国在这项技术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已经拥有可以处理200米深度的灌浆口。第四,振冲技术。振冲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劣质地基进行加固或防土体发生震动液化施工时,目前振冲作用长度在30米以上。且随着其主体使用部件振冲器振动能力的不断提高,振冲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当下的水利施工建设中来,比如三峡二期填筑料工程及小浪底围堰填料加密处理工程等都采用了振冲施工技术。第五。防渗墙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挖除处理堆积层难度较大的施工环境。将防渗墙设置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不仅可以减小土体间的孔隙率,还可以降低土地渗透性,从而提高土体的抗滑稳定性。第六,高喷灌浆技术。作为一种加固地基的方法,如今高喷灌浆技术还经常应用于作围堰的防渗工程及坝基覆盖层的施工过程中。该技术的使用目的是为了使土体分离,进行防渗墙的施工,而通过压缩空气或使用高压水及高压浆等方式很容易完成对土体的切割,进而达到施工要求。第七,预应力锚固技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关边坡加固是很重要的一环。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三峡、小浪底、二滩及石泉水电站等工程施工过程中,都使用了该技术。

3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不良地基处理

我国复杂的地况使得施工人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恶劣的地质条件,因此有必要探究不良地基处理技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第一种情况,地基土质为厚度较大的饱和软粘土,这种条件下我们采用排水固结法。目前排水固结法发展较快,常见加固方法包括堆载预压法、井点降水法、真空预压法、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等。注意该方法使用前要进行预压。第二种情况,地基土质由软弱粘土构成。这种条件下我们采用置换法,即通过挖除不良地基,回填较好的土质使得地基上出现良好的持力层,进而加强地基的承载力、抗变形力和稳定性。常见的加固方法有振冲置换法、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等。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对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的软土地基采用碎石桩时需慎重。第三种情况,地基土质为砂性土、粉土和部分粘性土。这种条件下的地基孔隙率较大,强度较弱,因此需要通过振动加密或挤压加密等方法减弱不良影响。主要方法有表层压实法、振动挤密法、砂桩法等。第四种情况,对于由浅层软土或湿陷性黄土构成的地基,我们需要通过施加外力荷载加固地基,从而实现地基受力均匀、不易变形等目的。主要的施工方法有砂垫层法、拌合土垫层法等。第五种情况,当面对深覆盖层地基时,我们加入化学浆液,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搅拌的作用,加大土体的承载能力,稳固地基,这就是化学加固法。该方法包括注浆法、深层搅拌法、高压旋喷法等。对由砂性土、粘性土或湿陷性黄土等构成的地基环境也适用。第六种情况,水利工程桥梁建设中主要采用增大接触面法。该方法通过在软土地基上钻孔然后浇筑混凝土桩来加强地基的承载力。

4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简介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 地域文化 扶风县 应用

一、 引言

城市公园成为了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城市公园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如今在城市公园中,优美的环境已经不再是整个园区的重点,文化景观逐步成为了整个园区的核心亮点。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灵魂,作为城市的形象,打造特色城市公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 地域特色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综合研究

2.1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设计手法

(1)利用相关要素结合象征与隐喻手法

象征是景观设计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抽象的内涵常常以具体的形象体现,这样不同层次、范围的意义被充分表现。象征这样的体现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文化变得简单,让游客一目了然,它延续了文化的内涵,创造了别样的艺术效果。

(2)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借鉴手法

传统设计方法流传至今主要通过后人的借鉴和继承,因此,它们可以作为古典园林中最普遍和常见的方法。将传统园林中的传统手法继承和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注重城市中蕴含的不可磨灭的文化,传统的艺术手法应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形式。

(3)挖掘地域文化直接表达的手法

直接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从来都没有处理过的直观的为游客展现文化的手法。这样的手法往往体现在民俗节日、历史事件阐述等文化元素上,可以强化人们对生活中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2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体现形式

(1)民俗活动

56个民族和各个城市地区经过漫长历史的洗涤,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的活动很大意义上体现了民族的特色性,同时也成为十分有意义的地域人文特征。比如西安大雁塔的雕塑展现了陕西的日常生活状态,大唐芙蓉园更多以演艺来体现。

(2)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对城市公园设计来说,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它不仅承载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记载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城市的历史痕迹。在设计中,把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含义的物质保护和继承下来,才能把城市的地域特色维持下来,维护城市的个性。

(3)地方材料

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地方材料、废弃材料常常被设计师应用,不管是景观小品的塑造,还是栏杆、座椅等辅助设施,都尽量选取地方材料,地方材料的融入可以给有课带来亲切、自然、特殊的情感。

三、 实例分析――宝鸡市扶风县城市公园

3.1地理区位

扶风县位于陕西省中西部,宝鸡市境东部河流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北高南低,以黄土台塬为主。扶风地处关天经济区核心城市西安与副中心城市宝鸡的中点,是宝鸡市的东大门,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

3.2文化背景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扶风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佛教名刹法门寺的所在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是中外闻名的周原文化宝库、万众朝拜的佛教圣地。境内有各类文物保护点747处,其中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古周原遗址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新发现之一。1987年举世仅存的佛指舍利从法门寺地宫出土,被誉为继秦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文化奇迹,2010年,法门寺文化景区入选“中国之美”十大自驾游目的地和最佳佛教文化景区。

3.3平面设计

(1)从功能分区上分析:从动静、商业经济、人群分类、历史文化等方面将功能分为入口广场区、商业餐饮区、主题广场区、文化展示区、儿童活动区、湿地景观区、植物园区、体育健身区、管理服务区、老年活动区八个片区。

(2)从规划结构上分析:在规划结构上采用主轴线和环形轴线,使每个片区能相互联系。同时在节点上分为主节点、次节点和三级节点,使整个公园有主有次,围绕一个文化主题中心展开,产生开端-过渡--过度-结尾这样一种效果。

3.4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及体现

扶风县城市公园中对地域文化的利用遵循设计原则,以宝鸡市和扶风县的地域文化为内涵,依托宝鸡市扶风县的地域特征和自然景观风貌,使该地成为扶风县新区的城市生活商业功能区和生活休闲区,展现出扶风县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中央公园、华夏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旅游区,带动生态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推动城市文化进程,使之成为扶风县乃至宝鸡市的城市中心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1) 利用自然因素突出文化主题

深入挖掘运城的文化,将其文化和自然要素相结合,突出文化,营造一个具有独特性、时代性的综合性公园,并对园区内的景点通过地形营造空间层次。在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长期形成的自然环境,才能更好的体现地域文化,将自然和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设计中。

在植物的选取上,结合历史上的记载,采用适宜该地边生长的乡土植物。扶风县当地有一个杏林镇,相传宋代医家石泰住此为人医病,痊愈者栽杏树为报,久之杏树成林而得名。如主题广场周边的银杏片区,利用了当地的景观植物,既能展示气公园的高贵,又能给主题广场和入口一个无形的限定。

(2) 利用历史典故再现历史

利用传统的设计手法,借鉴流传至今的历史典故、传说,并借助历史再现的体现手法等,营造具有艺术感染力、特色历史文化的景观风貌。如园区内历史文化区的浮雕墙和四个展馆,展示了扶风县特有的历史文化、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体现了宝鸡市的周礼文化之乡,如马援、班超等人的历史故事。

(3) 利用景观小品展现地域文化

景观小品的营造过程其实是对地域文化内涵挖掘、剖析、表现、提纯的过程,反之地域风情常常也是通过景观小品的外在形象所反映。建筑物可以因为周围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景观小品的设计亦应如此,与本地区的人文风情达到一个文化融合的层次。如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中心的主题广场和凤凰雕塑展现了青铜器文化和宝鸡凤凰这一城市形象。

四、 结语

通过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体现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1)从人类的角度研究,城市公园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空间,更是一个满足人类需求的绿色场所。城市公园设计,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深入挖掘,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协调,创建具有创新性的地域特色公园。

(2)从生态的角度研究,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现代城市中的人们逐渐开始遗忘前人多留下的文化,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在认识生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营造人和自然、文化相融合的绿色空间。城市公园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也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创建一个真正可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公共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今琪. 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曹峰.地域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质量的关键。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又因为我国工程所在地的地址情况随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对地基基础工程提出的要求更高,必须在前期对地基进行严密考察,以制定合理的地基设计方案,并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障地基基础的质量。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工程施工情况并不乐观:建筑施工企业出于对工期的要求,在天气情况不佳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常常照常进行,并且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建设优质工程。

一、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其质量的优劣受到施工场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的严重制约,为提高工程建设地基施工的质量,施工企业就必须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地基施工建设影响的前提下,利用分析处理的方式得出最佳施工模式。基于此,提高工程地基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技术方面对工程建设基础地基施工进行了分析。

1、高层建筑地基的测量放线

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地基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精确、详细、周密的测量能确保地基工程顺利安全的施工,并为上部结构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放线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手中的科学仪器,提升施工质量。地基施工中利用新仪器和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工程测量人员要不断的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仪器,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提供更为精确和周密的数据而服务。

2、工程建设桩基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桩基基础施工技术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与进步。桩基施工技术是地基建设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础施工形式,现阶段桩基施工主要分为三种施工技术:浇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及钢桩。

在桩基建设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现浇灌注桩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具有承载力强、应用范围大、影响环境小等特点,在工程建设的具体施工中现浇灌注桩应用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成桩工艺应用的是带有护壁套筒的钻机,在具体工程建设施工中以泥浆护壁,在水下进行混凝土浇灌作业。这种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因桩底虚土及缩颈造成的工程危害。

混凝土预制桩技术与现浇灌注桩技术相比,因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如振动、噪声及挤土效应等,致使混凝土预制桩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应用量越来越少,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预应力管桩已经逐渐代替了普通的混凝土桩。因钢桩成本投入大,只能用于特殊工程施工中。

3、工程建设地基加固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已经由原来单一的传统型地基加固技术转向了多样化技术的地基加固技术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采用的地基加固方式为压密固结加固法,这种加固方式主要应用于松软地质。然后进行加筋体复合地基的有效解决,这种方式在各个地质中都能使用,具有普遍性。换填垫层地基加固法,因其自身特点,只能用于小规模工程施工建设中。

4、工程建设深基基础施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技术越来越趋向成熟,深基基础施工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深基坑技术是指通过其侧向支撑由桩墙和内撑组成复合的桩撑体系,这种施工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不仅可以提升地基施工的技术水平,还可能确保地基施工的质量。

二、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1、材料质量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若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那么工程质量就达不到要求。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材料控制要注意如下两点:一,对供应材料的厂家进行审核,选择从信誉比较高的供应厂家进购材料。免费论文参考网。二,对进厂原料进行相关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

2、采用水泥灌注桩作为地基基础的质量控制。钻孔灌注技术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影响着桩基的施工质量,其中,钻孔和灌注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这两个关键工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钻孔工作前,首先要检查钻机的安装是否正确,确保底座与顶端平稳,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移位或沉陷;其次要检查钻机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随后,检查成孔的孔径、孔深以及倾斜度等,最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验记录。免费论文参考网。用混凝土作为钻孔泥浆,当前,大多数施工单位从专业公司直接采购成品泥浆进行施工。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场检验能力。此外,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履行其职责,在施工单位质量检验人员检验的同时,监理工程师也应仔细审核,保证使用材料符合要求。

3、完善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质量控制的实施。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以及施工过程记录、监理等保障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为工程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加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保障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人为因素的控制是整个建筑施工质量的重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重大。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等,所以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

4、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因操作不当引起了很多质量问题,某些违规操作表面看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质量危害,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地巡视检查,一旦发现违章操作,就要立即予以纠正。通过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控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能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须遵循若前道工序不合格就无法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还需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的监控力度。在进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时,考虑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型式、建筑技术经济、机械设备性能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取得最优的综合经济效益。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必须进行着重的检控,通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机械使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起着关键性地作用,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对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视程度,不断研发和完善新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同时严格控制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海宏.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工作分析的研究进展[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

第9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建筑施工

 

引言

多数情况下多层房屋惯用的基础形式、设计与施工方法,不能简单地搬用于高层建筑,而必须在认识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作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和创造与高层建筑特性及要求相适应的基础形式、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现状及进展进行了论述。

1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

基础是高楼正常使用和稳定与安全的根本。高层建筑基础工程需要保证建筑物具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要求基础和地基具有足够的刚度使沉降和倾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更严、责任更重。由于它的高、重、大、深的特征,一旦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当,将导致远比一般多层房屋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轻则产生难以纠正的过大沉降、倾斜和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局部损坏或几乎永久地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重则导致整个建筑的倾覆或破坏,造成比一般多层房屋大许多倍的经济损失。例如,上海某宾馆,地基为深厚软土,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箱型基础。由于这种加固方法在软土中的设计理论尚不够成熟,对施工质量与加固效果还缺乏完善的检测手段,加之承包商施工管理不严,偷工减料,致使该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能允许的沉降与倾斜,裙房局部挤压损坏,不得不采取昂贵的地基加固措施。又如南美洲某大厦,设计时未查明地质情况,桩长不足,未达到坚硬土层,桩基承载力也不足,结果当结构施工到顶尚未装修时便开始倾斜,几天后,一夜之间整个大楼倾覆于地面。

很多高层建筑出问题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乃高层建筑安全之所系,设计、施工人员必须给予极度重视。此外,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工期在建筑总造价和总工期中所占的比例,与上部结构形式和层数、基础结构形式、桩型以及地质复杂程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论文大全。除了钢结构和直接建造在基岩上的浅基础以及岩层埋藏很浅的桩基础以外,就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一般地质条件而言,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工程(包括基坑支护与开挖施工)的费用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10-1/5,相应的施工工期约占建筑总工期的1/5-1/4,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合理与否对整个高层建筑工程总造价与总工期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可将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概括成两句话: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是高层建筑正常使用与稳定安全的根本,其造价与工期对高层建筑总造价与总工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发展现状

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而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则是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和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科学。我国现代高层建筑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而迅速兴起的。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千百幢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在各大中城市中迅速地兴起。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别极大、地震区覆盖面又很广,因而各地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多种多样。有采用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少数条形基础的,也有采用大直径嵌岩桩、中长混凝土预制桩和超长钢管桩的。建造在良好地基上采用筏(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已达52层170米(广东国际大厦)和67层190米以上(北京京城大厦);建造在深厚高压缩性软层土地基上的箱形基础高层建筑达到14层41.6米(上海陆家宅高层住宅)。

近30余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的事实有力地说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解决了广大地域内各种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设计理论还是试验研究,都有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论文大全。

近20年来在我国召开了多次有关高层建筑的国际会议。在全国性高层建筑学术会议上,基础工程总是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也往往是人们最关注的热门话题,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试验观测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成果的报导从未间断过,显示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技术领域。

这些经验与成果已陆续反映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各地区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表明我国在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方面已逐步形成整套的理论与经验,并在今后将继续不断地发展。

3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进展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即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成静力平衡、变形连续协调、彼此不可分离的整体系统来承担荷载而发生变形的,在这个整体系统中每一部分的刚度均对自身及其他部分的工作性状产生影响,每一部分的工作性状都是自身及其他部分(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也是如此,它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及上部结构刚度和地基压缩性及均匀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力学性状(例如它的变形挠曲特征、基底反力和截面内力分布等)都与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相对刚度特征有关。

高层建筑基础的分析与设计不能不研究这个整体系统的共同作用性状并进行计算分析。共同作用分析就是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看成是一个彼此协调工作的整体,在连接点和接触点上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下求解整个系统的变形与内力。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它们在外荷作用下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安全、经济、合理和先进的设计目的。论文大全。

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是相当复杂的,这意味着不但要建立能正确反映结构刚度影响的分析理论与有效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要研究选用能合理反映土的变形特性的地基计算模型及其参数。而且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是一个高维与无穷维的超静定问题,只有在计算机技术与数值分析方法的迅、应变关系研究不断深入的当代,共同作用的分析研究才能得以开展受到重视。

4 结论

利用共同作用理论可根本上提高和改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水平与质量,取得比以往设计更大的经济效果。有效地利用上部结构的刚度,使基础的结构尺寸减小到最小程度。把上部结构与基础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箱形基础高度可大为减小;当上部结构为剪力墙体系时,有可能将箱基改为筏基。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考虑桩间土的承载作用,得以加大桩距、减少桩数,合理布桩、减少基础差异沉降及内力,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基础工程的造价。

参考文献

[1]咸大庆.基础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剖析[J]. 岩土工程界, 2004, (4) .

[2]田德武.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J].大众科技, 2006, (5) .

[3]徐海航.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的分析与预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7) .

[4]田允寿,吴义梅.工程事故实例剖析[J]. 工业建筑, 1993, (7) .

[5]王雷,刘芳.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J]. 民营科技, 2009, (4) .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