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47:3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院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做好医院的物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物资记价挂账登记制度,严格按照《会计规则》进行记账;按级负责,实行专人管理,医院主管和部门主管要对单位和部门物资负主责,科室主任和其他人员要对分项物资的管理负责任,因个人责任造成物资丢失和损坏,要按一定价格比例给予赔偿;财务部门每年要与相关部门对各项物资及时进行清理,摸清资产底数,并及时向医院党委报告,充分发挥党委对各项物资管理的总控作用,真正做到钱变物后不流失;广泛开展经费预算与资产管理有效结合的工作,确保医院相关资产购入合理。
加强财务监督,堵塞管理漏洞,是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维护财经法规的重要手段。监督考评规范化的要求为:在财务监督过程中,要结合医院经费收支活动的特点规范财务监督制度,扩大监督范围,不坚持把日常监督与定期监督、重点监督与普遍监督紧密地结合起来;采取多种监督手段对经费活动实施全过程监督、全方位的财务监控;财务监督要与审计部门监督相结合,做到信息共享,并建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经费活动情况,提高财务整体保障效益;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准确考评明确考评目标和要求,合理确定具体考评内容,严格考评标准,科学组织考评工作的实施。
实施军队医院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1坚持财务统管,实现财权集中。一是要培育集中通关的环境氛围。财务集中统管需要医院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所以首先要进行集中统管的氛围培养。医院财务部门要将党委管财制度、经费集中收付制度、财务监督制度、结算报销制度等进行公布和说明,并进一步度各方面的业务行为进行详细规范,并通关落实来强化要求,从而在医院内部形成懂法规、守制度,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和统管意识的财务集中统管环境。二是要找准问题,突出重点,对症狠治。以财务部门主体,对各部门提供的账户、票据等为重点进行检查,发挥财务部门的主体地位,对医院财经秩序进行深入的整顿,并通关制度将财务部门定期检查落实到位。三是要规范财务集中统管的流程。要按照“权在党委、事在部门、钱在财务”的集中统管要求,逐步将医院党委、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理顺,财务部门通过集中开票、定期检查等方式,严格监控各部门、科室收入的经费,全部纳入集中统管;各部门在支出经费时,财务部门按照实际资金需求进行统一划拨,监控资金的流向流量,并通过与党委的审核配合,形成“一口对外多口对内”的集中统管机制。
2稳定:一是严把“收支”关,坚决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归口办理有偿服务的收缴、划拨、使用与管理。坚决执行《中国人民预算外经费管理规定》,做到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始终处在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中。二是加强监督检查。逐步形成多部门参与的有偿服务收入监督检查机制,发挥将医院纪检部门、相关事业部门、科室的专业优势,对有偿服务全面的、系统的、连续的进行监督,并定期对有偿服务收入的来源、规模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医院政策调整提供财经数据依据。三是规范成本核算。医院要在通用的全面成本管理法的基础上,注重个性核算方式选择,根据科室专业、收入情况的特征,在确保方便治病救人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和规范核算方式,将远期收益与当期收益相结合,统筹考虑实际支出成本,使会计核算结果真正反映各科室的成本支出和实际收入情况;同时,医院要逐步设计一套适应本医院的有偿服务考评指标,对医院有偿服务收入规模、收入质量、与军队内部医疗的关系发展等情况进行详细考评,并细化科室责任,调动各部门的参与热情,进而提高有偿服务收入的规模和效益。
3强化财务监督,实现多元监控
(1)拓宽财务监督范围。要逐步从单一的经费管理监督扩大到资产物资管理监督,在资产和物资采购时,财务部门在集中支付的基础上,参与大项资产采购过程,并根据医疗资产和通用型资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采购监督方式;在经费形成资产物资后,财务部门要利用卡、账、簿等方式对各种资产进行“实名登记”,并对物资进行严格的入账管理;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将资产物资领用登记与使用相分离,财务部门设定专门人员负责统一的资产变动登记,资产使用部门设置专门人员进行资产物资管理,财务部门定期组织对实际资产情况的检查核对,促进财务人员和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对于医院无形资产较多的情况,医院要逐步建立无形资产的登记、审核和运用机制,对无形资产的运用展开定期分析,促进无形资产的发展和优化,提高无形资产给医院带来的效益。
(2)健全财务监控体制。一是设计配合财务部门监管工作的经济管理组织。在财务部门之外,根据医院科室业务的专业特征,设立定期组成的、技术性强的专业经济管理组织,医院党委直接负责管理,定期组织对医院财务管理情况、价格情况、收费管理情况等相关内容进行走访调查和分析。二是形成协调配合的监督体制。医院各部门和科室具体负责经费支出的质量、财务部门专职经费的流入和流出方向和规模,审计部门专职特殊环节、重点经费的管理,党委则总体把握,分类监管,逐步形成内外兼有、前后衔接、相互配合的财经监管体制。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在加快,各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医院也是一样。如今,很多医院取得的成就非常惊人,口碑也很好,但是并不代表医院以后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医院管理者管理一直停滞不前,固守成就,则医院的发展必会受到阻碍,因此,无论医院成就是否大,都应该一直更新管理模式,以便于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故,医院应该要提升管理者的修养,医院的竞争模式同样可以应用到管理者身上,切记在创新医院文化模式时,管理者需摒弃“金饭碗”的思想,适当引入竞争模式—适者生存、岗位竞争,管理者才会有自危的意识,才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便适应新的环境,只有这样他们的潜力才会更大可能的被挖掘出来,医院更可能在各大领域得到创新与发展。除此以外,医院的文化管理创新的同时,医院也应该适当的对品牌进行创新,让医院的品牌意识深入所有医护人员脑海当中,这种新型的医院品牌文化一旦深入人心,其对医院管理必将有大的成效。品牌的意识已经存在于每个人的思想,得品牌者、得人心。最后,在创新管理模式时,管理者还需知道医院此时的模式是否适应当前的社会变化,其不适应于社会的根本原因在哪,只有这样,医院才能更好地制定今后的医疗体系,医院成为一个经济独立体,自负盈亏。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更好的把握好自身的缺点与不足,然后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如资源是否合理应用、工作效率是否高等等。这样,医院的发展会更好、更快、更强。
二、明确医院的管理体系
从医院管理模式的角度来说,要想提升医院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因素要取决于医院自身的文化。在对医院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的医院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得医院的管理文化发挥出其原有的效力,甚至事半功倍。这套管理体系并不是一种临时的体系,而是一种综合的体系,更是一种科学的、有指导性的体系。现在的医院大部分管理模式是一种家庭式管理,这种管理已经成为了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羁绊。医疗行业的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必须确立一种医院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确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第一,培养节约意识,为今后深入贯彻节能意识奠定基础;第二,加强医院管理,培养医护人员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改善医患的关系,使得今后患者对医院满意度增加,为医院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第三,建立规章制度,以便于配合医院的管理体系,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每个人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实施,才能更好的管理医护人员,为医院新模式实施奠定基础。
三、人事制度的创新
有效的提升医院的人事制度,无论是什么行业之中,人才才是稳步发展的血液,特别是像医院这种技术性的单位。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到最后的留用必须受到医院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其一,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引进人才,那么人才信息的收集是必不可少的。要意识到人才才是医院发展的未来,所以在搜集到合适的人才时自然应该采取重金引进,一切从优的方针。其二,对人才倾心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采取送出去再引进来的办法。此外,还应该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重视起来,做到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才能在人事制度方面实现创新。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医院内部人员的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应该不惜重金培养。其三,留住人才,在之前的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养等一系列方针和策略都是为了留用人才所做的准备。所以,留用人才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要从生活方面着手,给予优厚的待遇;其次是从其事业方面考虑;给予足够大的发展空间和才华展示的舞台。是人才就有自己的梦想,就有自己雄心壮志,医院应该尽力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四、结语
1.1一般资料
将选取开平市水口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19例经过检查均为不合理使用药物管理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610例,其中,男300例,女310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3.1±1.4)岁;对照组609例,其中,男300例,女309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5.2±1.6)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管理针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实验组采用药事管理针对患者进行药物管理。当临床提出新增药物时,要提出临床使用依据,经药事会讨论通过,并观察使用量和效果,新药进入后,及时做好药品宣传工作,发放药品使用说明书到各临床科室,让临床科室及时掌握药物合理使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发现使用不合理或不良现象时及时指出纠正或组织学习,每季全面清点药物一次,对于库存过多和即将到期的药物,通知各科室,进行目标性用药,防止药物大量库存和过期现象,减少浪费现象,节约资源。
1.3观察指标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内容,判定处方药的合格率,处方药的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为:处方合格率=(处方药合格产品数量/这批产品总量)×100%。观察2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药物管理后,2组使用处方药的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处方合格率由原来82.6%,提高到现在97.8%,实验组处方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的医疗环境也应该随着逐渐提高起来。针对医药产品和医疗服务品质也逐渐提高起来,这一变化推动了整个医药环境的提高。因此为了适应现在医药事业的大环境,医院将需要一些既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又懂得药物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的人才。药事管理主要保障了所有人们在针对用药方面有着一定的准确性,疗效性,及时性,合理性。对于人们的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因此科学有效进行药事管理显得刻不容缓。在本次的实验中采用2组不同的方式进行药物管理,对照组是采用一般的管理制度进行药物管理,实验组采用药事管理进行药物管理。具体有三个方面:
(1)药物合理使用,随时监督门诊和病房合理用药情况,结合临床症状、诊断、病人特点,监督用药物合理性,从年龄监督药物用量,从药物使用方法监督用药途径,不合理用药现象有了显著的改进。
(2)药物管理,临床提出新增药物时,要提出临床使用依据,经药事会讨论通,并观察使用量和效果,新药进入后,及时做好药品宣传工作,发放药品使用说明书到各临床科室,让临床科室及时掌握药物合理使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应对措施,发现使用不合理或不良现象时及时指出纠正或组织学习,每季全面清点药物一次,对于库存过多和即将到期的药物,通知各科室,进行目标性用药,防止药物大量库存和过期现象,减少浪费现象,节约了资源。
1.1时展的需要
为适应时展形势,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的速度应不断加快,诸如及时地开发档案管理软件、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并开发档案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做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力求档案管理现代化,提高现有档案管理资源的应用水平及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1.2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医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到人尽其才。档案材料是发现人才和建设人才的关键,以做到人才的合理使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医院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而且有利于医院人才的开发利用,为医院的发展服务。信息化技术可以是医院档案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更能够延长档案使用寿命。
2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管理没有全面展开
医院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需要,更是推动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医院档案管理中融入信息技术,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由于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医院的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技术管理及运营管理方面,档案管理中虽然采用了信息技术,通常是局限于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并没有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如医院的人事档案、医疗技术档案、文书档案等,还处于人工操作的阶段,只有在信息录入的时候,才会使用计算机操作,这种相对滞后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严重地影响了医院的未来发展。
2.2没有建立标准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要全面展开,就要将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出来。从目前医院档案管理来看,虽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但是并没有形成相互衔接、有效贯通的信息管理体系。比如医院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但是计算机软件的通用性存在不足,缺乏医院等特殊领域的实用性,严重制约了医院档案管理步伐。此外,医院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标准,严重妨碍了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
3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效途径
3.1实施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建设
医院档案管理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实现了实体的档案管理向信息化转向的过程,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统一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以对医院各方信息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另外,实施医院档案管理,并不局限于档案管理部门本身,而是涉及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信息化网络服务系统,可以将医院各职能部门及医护之间的管理建立起来,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以快速地获得档案信息,有利于档案管理部门人员及时准确地收集医疗信息、对医疗信息进行整理,以为医院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可参考依据。
3.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赖于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作为医院档案工作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要跟得上信息化时代的脚步,就要在自身的工作领域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以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更新工作方法,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档案管理人员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还要善于将计算机数字化管理技术运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到两种知识的有效融合,通过建立档案数据库,完善信息资源库,将来自各方面的档案信息有效整合、统一管理,从而使档案管理的服务效率有所提高。
3.3强化档案管理保密工作
档案管理是具有服务性质的工作。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决定了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实现了信息共享,同时档案资源的安全性有所降低。为防止档案信息数据库受到病毒或黑客攻击,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做好档案管理软件的安全维护工作。另外,档案管理具有政治性,在档案人员对于医院的人事档案、病历档案进行分类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出细心鉴定,尤其对于收集到的特殊数据,要认真鉴定、严格审查,以根据档案密集程度规范档案资源的开放范围。除档案管理工作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对计算机的安全性负责,以避免电子文件损坏。
4结语
不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搞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一是对大家进行深入细致地宗旨意识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为优抚对象服务的思想,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帮患者之所需,及时、主动地纠正工作中的错误与不足,消除不安全隐患。二是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增强搞好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使大家爱院如家,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院兴我荣,院衰我耻,事事为医院着想,为患者着想,为医院建设发展着想。三是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及时堵塞不安全漏洞,主动消除事故隐患,保医院安全,求医院发展。四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逐步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自觉遵守医护职业道德,文明行医,热情服务,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减少摩擦,避免矛盾,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诊环境。五是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培养市场经济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医院要生存,先进的医疗设备要发展,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良好的医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来赢得患者,要善待患者,以患者为上帝,把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并把制度的落实当作重中之重来抓,用制度来实现医院医疗安全。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完整有效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在保证医疗安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因形势的发展,有些制度已不适应需要,有些制度还不尽完善。因此,一是要尽快完善制度,使之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要抓制度落实,再好的制度如不抓落实,则等于废纸一张。三是制度的执行重在领导,重在医院的管理者,管理者应率先垂范,自觉遵守制度,并在管理中坚持执行制度,敢于负责,不怕得罪人,尤其对个别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医疗安全隐患的人,要严肃查处,绝不手软,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四是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学法、守法、用法,自觉遵守《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把遵守规章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三、加强医护人员的再教育、再培养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杜绝医疗不安全事故发生。要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医疗新知识和新的治疗方法,学习新的医学理念和护理理念,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整体医疗护理水平,提高医护效果,避免因医技水平低而造成的不安全隐患。
四、自觉完善聘任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
1.流失严重,基层人才整体环境需要改善。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对医院的住院条件、检查设备、服务态度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医生的素质要求,也逐渐提高;但是,相对来说,基层乡镇的社区服务体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是人员数量不够,后继乏人;二是质量不够,缺少骨干力量。从县级医院自身的发展来说,医务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工作压力大、医患矛盾紧张。同时,和同类型的医院相比,没有办法提供较优厚的薪酬来吸引高技能的人才,以湖北十堰市县级医院为例,新进员工在拿到医师资格证之前,工资还不到1000元。与之相对的,刚刚毕业的中医院校毕业生对工作后的待遇期望较高,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让很多毕业生的不愿意来到县级基层医院就业。人才的流失,也局限了县级基层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2.误解重重,中医药事业同社会认知之间存在隔膜。从西医的引进开始,中医文化就一直屡屡受到冲击。自清末太医院被废止,中医就走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鲁迅先生曾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中医的愚昧和落后,他自己本人也是为学习西方的医疗手段而求学日本,更有现代学者中南大学的张功耀教授提出应废止中医的论调,并由此引发了全国医疗界对中医科学性的一次大讨论,打假卫士方舟子在网络上攻击中医不可信。此外,县级中医院前来就诊的多是来自农民,很多人对中医治疗的效果也是半信半疑,缺乏中医治疗的意识。其实,作为一个绵延华夏五千年的重要遗产,中医自有其可取之处,以整体观来观察病症,寻求解决之道。中医不仅是一种医学知识,它也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自然、山川的一种哲学思考,讲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内心自身的和谐相处。在尊重非物质文化的现代社会,我们应当学会用科学、全面、理性的眼光去分析、研究、筛选出其中的合理成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欲盖弥彰,中药市场与需求矛盾突出。中医与中药的关系密不可分,中药市场的有序管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广大患者的就医环境。伴随全球老龄化的趋势,人们日益看重中药的养生保健功能,对中药的需求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2007-2014年,很多中药材价格上涨了两倍以上,中药材价格上涨过快不利于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不利于中药产业的发展。患者服用中药消费成本提高,不利于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应用。
二、县级中医医院管理以及当下中药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视人才,注重基层中医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早先时期,中医的培养模式一直是师徒授业,这种私人性质的培养模式限制了人才队伍的扩大,也满足不了现代化医疗环境建设的需求。首先应特别重视老中医专家的作用,以新带老,发扬原有的师承传统,使原有的中医历史不致失传。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专业的积累,特别是对中医这样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加强同相关中医药学校的合作和培养,以实习基地、进修等方式进行联合培养,吸引优秀的年轻专业人才前来筑巢。其次,加强县级中医院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加强乡村和社区医生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与社区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为员工创造上升空间,建立良好的上升渠道,做到人尽其才、优才优用,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最后,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专业中医学院毕业生到基层县级卫生机构展开工作,加大对基层医生培养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县级医师的工作待遇,形成相关的稳定配套政策,合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和收入。
2.加强宣传,建立积极、健康、协调的中医文化。中医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自然科学。在形成初期,它吸收了天文、地理和数学等自然科学,是一种经验科学,带有朴素的自然哲学的特点。由于其自身缺乏一定的参照物和行业标准,因此经常会遭受到他人的质疑。但我们应当看到其具备优势的一面,将其延续下去。在平时的工作中,鼓励医务工作人员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将政治思想工作同中医的文化内涵结合在一起,定期展开学习,通过对中医历史的了解,提高自身修养。借助多种自媒体途径,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向广大群众宣传养生保健知识,介绍中医的文化,弘扬中医尊重生命的入世情怀,提高中医事业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
3.统筹协调,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2008年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出“充分发挥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医事业发展的看重,希望借助中医的治疗手段为广大群众谋福利,实现医疗系统的深化改革。
(一)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形态表现:上海和无锡模式是通过成立与卫生局平级的医院管理集团来改革原有的外部管理结构,医管集团以法人代表的身份代替政府行使出资人和监管职权,实现对公立医院的法人化和自主化管理。这种法人化经验探索有助于提升基层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效率和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种改革没有做到真正去行政化,同时也加重了医院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北京海淀区通过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将原来放在卫生局的医院管理事务剥离,加强对公立医院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改革经验特点在于理顺政府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但从组织形式上看,公共委是政府的特设机构,对公立医院仍然是行政管理,不仅与同级的卫生局出现管理职能重叠问题,而且多头管理也约束了公立医院的自主发展。潍坊模式是在市卫生局下面成立医院管理中心,将分散在其他各行政部门的医院管理职能统一起来,由医管中心对所属公立医院进行管理,理顺了之前各部门举办和管理医院时责权利不分、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但其实质上并没有触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改革仍没有脱离行政管控的路径,新成立的行政部门也会产生政府失灵问题。宿迁模式的组织变革特点是引进社会资本办医,将医院所有权转卖,实现产权变更。其改革是在县镇财力无法支撑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背景下的产权变更探索。近年来,由于民众的看病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产权变更后的医疗机构的社会职能一直受社会和学界诟病。
(二)社会功能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公立医院最大程度上满足国民对基础医疗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承担社会职能方面还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这五种典型模式由于改革背景不一样,其公立医院履行社会功能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上海申康集团在任免公立医院院长时,规定了相应的绩效考核内容,通过考核方式来约束并落实对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管理;北京海淀公共委通过契约式管理方式对医院院长的责任和医院发展的公益性方向进行明确规定和严格问责;潍坊进行的改革就是要在卫生部门内部实现医院有效率的统一管理,因而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落实对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管理;无锡在委托管理合同中明确了各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并通过阶段性绩效考核制度进行督和保障实施;民营化后的宿迁医疗机构在追求效益性方面的动力大于承担公益性责任,宿迁的卫生部门期望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但效果不明显。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对于社会功能这个关键性改革维度,政府需要解决好当前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的责任失位问题,若依靠公立医院自身在公益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之间寻求合适平衡点是很难的,即公立医院自身不能主动替政府履行完全的社会功能。
(三)政府监管政府监管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一环。政府出资举办公立医院,代表国民实行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公立医院更好履行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责。在这五种模式中,承担政府监管责任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每种模式的监管方式和内容不尽相同。上海模式中,政府监管机制较为复杂,实行多个监管主体的相互监督,申康集团作为法人代表对所管理的公立医院行使出资人的监察权,为了有效监督申康集团的管理工作,申康集团内部又成立监事会,以及政府派驻财务总监对其运营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市卫生局在这个监管体制中对申康集团和医院发挥行政上的宏观监督作用。潍坊通过在卫生局下面成立卫生监督中心来履行监督职能,代替政府对公立医院经营管理、发展决策、绩效考评等多方面内容行使监督管理权。无锡模式中,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全行业监管,但其执业力度弱,其主要的监管职能通常由医管中心来履行。宿迁的行政部门监督和北京海淀公共委的绩效考评则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和行业监管方式来落实监管责任。
(四)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公立医院能否有效实现良好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五种改革模式中,潍坊自主化管理模式是从行政部门内部寻求制度突破,将管理权集拢到卫生部门,然后再实现内部管理的管办分开,但这种改革仅是行政管理权的一种重新配置,管办分离流诸于形式。宿迁的民营化管理模式是地方政府受财力不足影响而进行的产权更变改革,医院产权从政府到社资、民资的产权置换方式,一方面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淡化了医院的公益性。上海和江苏无锡处于经济发达、人才等各种资源雄厚、现代化管理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其公共财政实力强,又一直充当改革排头兵的角色,有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因而它们的改革制度环境比较相似,都是实现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的探索,而且这种法人化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北京海淀契约式管理模式有其特定的改革制度环境,在大部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成立的公共委承担了公立医院政事分开改革的重任,北京期望通过公共委将各类具有医疗卫生性质的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实现政事分开的目标,提升公立医院管理的效率。
二、结论
1.1控制环境
目前,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很多医院领导仍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其缺乏全面了解,控制意识不高,这导致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使医院的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医院缺乏一个明确的内部控制目标。由于医院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做好紧密高效的配合,影响到医院的整体管理。内部审计部门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但很多医院甚至尚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即使设置,在管理上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医院内部管理混乱。
1.2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在医院管理中极其重要,目前很多医院在会计信息处理方面都存在失真问题,无法真实反映医院情况,阻碍了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达标、会计管理知识无法及时更新、观念老化等,这些因素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处理效率。不少会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够强,对会计事务的处理仅仅是过于简单,经常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错误,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1.3控制程序问题
对内部程序的控制研究是医院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充分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医院在内部控制上不够完善,医院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这使得医院资金管理存在很大缺陷,比如在进行医疗器械的采购时,没有对成本进行预算,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并且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资金使用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医院内部缺乏对账目的管理,最终造成资产的流失。
2内部控制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措施
2.1加强内部环境建设
要做好医院的内部控制,首先要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主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医院领导加强重视程度,提升对医院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内部控制作为医院的内部管理中的一种新方式,经常会被领导忽视,要想做好内部控制建设,必须加强领导重视程度,使内部控制方法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合理设置相应组织机构,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加大对各个部门的管理监督,做到各个部门权责分明,明确自身目标,实现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促进医院内部工作的有序进行,提升内部控制效率。三是要提升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保证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得到落实。
2.2完善会计系统管理制度
目前医院内部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部缺乏完整的会计管理制度,相关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行为无法得到约束。医院内部必须要完善相关会计系统管理制度,做好对医院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保证其工作的严谨性,不断提升会计人员从业素质。可以建立相应的岗位轮换制度,防止出现问题的疏漏,同时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2.3完善内部控制程序
其内部控制程序对医院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医院发展运行的关键性环节。要想完善内部控制程序,首先要能够合理地进行授权,使医院的整个财务收支得到有效监督,促使财务制度规范化。财务问题可以授权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对于比较重大的问题,进行相关讨论,正确决策。另外对于重要事项的处理必须要做到公开化、透明化,避免出现内部不良操作现象。要按照正确的规章制度进行问题的处理,不断提升医院管理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
3结语
1.1定义
2002年学者提出,临床路径是由医师、护士等人员对特定的疾病,做有顺序和时间性的计划,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资源浪费,使病人获得最佳的照护。而且临床路径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培养和提高医师和护士的技能为核心。
1.2背景
临床路径是美国杜帮公为一化工厂提出的管理技术。到了1990年,美国新英格兰医疗中心将临床路径用于健康照顾系统。最后研究显示:低劣的医疗服务与不合理的临床行为有关。医疗标准化,可改进医疗效果,实现预定的医疗护理计划,可达到预期效果又可节约医疗费用。后来美国医院界逐步将临床路径推广到成持续质量改进及治疗标准化模式。近几年,我国引入临床路径,并开始被国内借鉴,被我国医疗界重视。
2医院管理
目前我国医院向大型、综合性医院发展,而临床路径为这些医院提供先进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且医疗管理人员通过临床路径可获得宝贵循证医学的资料。临床路径在医疗管理中有以下特点。
2.1临床路径的病种
路径管理的病种以外科疾病为主,多为择期手术和使用新设备的手术。据近几年文献统计,临床路径的病种有:胆囊切除术、剖腹产、起搏器植入术和急性心肌梗死、胃癌、膝关节镜术、腰椎间盘突出等40余病种,涉及新设备、新器械应用。
2.2临床路径的效果
临床路径的应用后,可以使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费用下降,服务品质和满意度幅度提高。
2.3临床路径的对象
结合住院病人信息,确定临床路径适用对象,采用优化系统流程和加强管理,记录和分析变异情况,判断临床路径科学性,采用住院病例信息综合分析法,确定适用对象。
3医院护理管理
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主要有健康教育、方法、疾病管理等,护理管理中采取临床路径可提高部门间协作效率,提高临床服务效率以及整体协作能力,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心态,促进整体护理的推广,发挥护士的能动作用,提高病人满意度,研究表明临床路径是培养护理专家的重要途径。
4医院药学及经营管理
临床路径是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服务,协作程度和能力是临床路径的关键因素,医疗、护理、医技各专业,特别是药剂师的参与,能明显提高临床路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药剂师要加强对药物知识、经济学知识的掌握,加强责任意识,使用临床路径相对清晰、项目及医疗费用统一的特点,测算病种成本和费用分摊法。
5医院临床路径益处及实用性
5.1临床路径益处
可以选择照顾模式,制定住院天数,减少路径中的繁琐程序,让组织成员明确自己角色,不断改进,通过对病人说明,达到预定效果,利于评价照护过程。还能按一定标准改善临床效果,从病人出发得到品质改善,有效地管理住院日数,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医院的各个岗位所有人员都是为健康需求者提供有效服务,是以最终能否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合理的服务为评价指标。管理人员应有责任意识,才能实现工作的价值,责任意识要贯穿临床路径的整个循环过程。
5.2临床路径实用性
目前医疗供求关系复杂,医护人员降低医疗成本的意识不足,研究指出加强医疗成本管理,减少浪费,减轻病人负担是医疗改革重点问题,而且保证医疗质量已成为医保制度推行的重要工程。因此管理者必须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合理使用护理资源,减少护理资源浪费。而临床路径作为管理新模式,多学科共同努力,使各专业沟通配合加强,融入了成效管理,给病人实施最佳治疗和护理。
6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6.1存在问题
路径关联科室没达成共识,限制临床医生的医疗判断力,而临床路径法律地位尚未确定,医疗人员害怕增加工作负担。
6.2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