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7 16:47: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区体育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区体育文化论文

第1篇

1.1体育文化

对于体育文化的概念,理论界既有共识,也有分歧。马岳良(2004年)认为体育文化是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社会承认且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是渗透到人所创造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活动文化,具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思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体育市场开发、体育运行规律、体育物质条件等。王振涛、单清华、周毅(2007年)结合物质层、意识形态层和哲学思想层的三层次文化构成理论,认为完整的体育文化也应包含这三个层面内容,具体为:第一层(物质层),为各种体育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第二层是体育的科学原理、锻炼知识、组织形式、制度等;第三层次则是哲学思想层次,诸如生命观、健康观、寿命观、健美观、伦理观等。孙娟、付常兵(2009年)认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切体育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人们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等。结合相关学者对体育文化的定义,不难发现理论界对体育文化虽然在内涵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上存在一个共识,即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制度文化的综合体,这三者均是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笔者对此表示认同,因为文化不是孤立的要素组成,需要物质基础支撑、精神内核彰显以及来自制度的规范约束,体育文化同样也不例外。

1.2体育文化的功能

笔者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归纳,认为体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文化有助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参与体育文化逐渐成为国民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娱乐享受功能,这一点几乎是目前理论界的共识,可以说是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二是体育文化具有感召功能,有助于凝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人心,能够推动形成共识从而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团结力。有学者认为,体育文化还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公众形象、推动社会进步等功能,其实,笔者认为这些功能依旧是体育文化基本功能和感召功能的延伸。事实上,体育文化还具有强大的社会管理功能,即政府及社会可以借助体育文化来协调社会人际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引导健康、友爱、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而体育文化的社会管理功能迄今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并被充分运用,也未被理论界进行系统性的抽象总结,需要对此予以挖掘并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体育文化的功能内涵。

2社区管理中的文化缺位及体育文化契合分析

2.1社区管理中的文化缺位分析

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的行政区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是城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可以说,社区是城镇构成的最小组成单元。而社区管理通常是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以及理论界对社区和社区管理内涵的定位,不难发现社区在管理上具有自治性,但是,笔者认为社区也是政府的行政区域,不能脱离政府的行政领导,否则仅依靠社区的自我管理会出现管理“失灵”。事实上,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法律定位,导致我国在对社区管理上出现管理责任不清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社会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据统计,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3%,城镇社区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一方面从社区群众对其生活环境诉求来看,满足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硬件设施条件一般都会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而被解决,但受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法律定位,社区群众的文化诉求却未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即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从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行政权力职责履行来看,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社区居民进行严格管理,如国家计划生育等政策在社区的执行,可依然受社区自我服务的法律定位,政府对社区管理的行政指导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借助非刚性行政指令的政策制定及指导上较为欠缺,导致对社区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社区文化严重缺位就是体现,社区居民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加上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关系不够融洽;社区居委会社区管理职能的履行缺乏居民的积极支持,使得一些政策难以推行实施;甚至由于缺乏正确的社区文化引导,“黄、赌、毒”等不良社会风气在一些社区滋生蔓延,给社会和谐带来了诸多隐患。

2.2体育文化功能与社区管理的契合分析

以文化为载体,加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力度既是满足城镇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诉求的需要,也是社区管理方式的创新。而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构成的一部分,相比较其他文化,在社区管理中具有较多的功能优势,可以与社区管理形成有效的契合。首先,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随着社区居民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一方面他们逐渐有着强烈的文化生活需要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娱乐享受和自我发展功能,可以较好地满足社区居民较之物质生活更高层次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还存在社交需要以获得社会尊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社交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这就涉及到不同文化程度或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融合问题,在融合过程中,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迅速架起沟通的桥梁,教育背景、能力禀赋、地域差异等内外部因素均不会成为体育文化在社区居民间的沟通障碍,因此,体育文化交流既是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是促进社区居民沟通的有效途径。其次,从社区居民对不同文化参与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程度来比较。不可否认,政府越来越重视在社区管理中充分依托文化载体来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为此加大了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进社区活动,但是,面对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行政指令性条款推行的模式,或者商业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功利性明显的商业化推广方式,其效果并不理想,不仅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甚至还会引起社区居民的强烈反感进而产生抵触心理。而体育文化具有不可比拟的吸引优势,社区居民基于提升自身身心健康素质等因素的考虑,会积极参与其中,政府如果加大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力度,通过体育文化来辅助社区管理,可以为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提供平台,提高社区管理的效率。再次,从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作用形式来考量。体育文化相比较政府行政指令、刚性的政策规制等社会管理形式,可通过柔性影响来达到社会管理的效果,这与我国社区管理工作的特点也有着较强的契合性。如前所述,按照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社区是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如果社区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社区定期规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符合社区居民文化诉求的文体活动,并辅之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精神文化主题教育,以此来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社区居民更容易接受和贯彻执行。通过参与社区体育文化,社区居民之间的一些利益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3对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功能发挥的政策建议

结合前文对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和体育文化功能内涵的阐述以及体育文化与社区管理的契合分析,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的社会管理功能,必须重视社区体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的建设力度,要形成“三位一体”的强化机制,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3.1加大社区体育文化的物质资源供给

健全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包括体育场所硬件设施、体育硬件配套环境、体育活动用品等,这些是体育文化在社区管理中社会管理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而当前政府对社区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投入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政策支持缺位、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即使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也没有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使得体育文化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撑,从而严重制约了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实效。同时,社区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源呈现典型的公共品特性,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等特点,使得私人市场由于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缺乏供给的动力,因此,政府要承担起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供给的主要责任。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这就要求政府要站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重视社区体育文化的物质资源投入,并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体育文化物质资源能够长期有效运转。此外,基于政府财力的限制,也应积极吸引个人、企业和社会的主动捐赠,为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建设开辟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3.2加强社区体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在社区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建立健全后,需要以此为载体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发挥出体育文化提高社区居民身心素质、娱乐享受等基本功能,同时,要依托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向社区居民传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契合政府的社会管理,引导社区居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发挥出其社会管理功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妥善处理好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的关系,基本功能是社会管理功能的前提,忽视体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一味追求其社会管理功能只会事与愿违,因为基本功能是社会管理功能得以实现的媒介,因此,社区管理部门要以“为居民服务,为社区服务”为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社区群众喜闻乐见,有益于提高居民身心素质的文体活动。在文体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和方法,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党的基本路线、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法制等教育活动,实现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的目的。

3.3科学设计社区体育文化的管理制度

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文化物质资源基础,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了传递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有助于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但是,社区管理既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程,也是政府及社区自身所面临的日常性管理工作,要使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还需要加强社区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力度,通过健全、科学、长效的管理制度,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事实上,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制度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使得社区体育文化杂乱无章,不仅未能较好地保证体育文化基本功能的发挥,甚至对社区规范管理、社会和谐起到了负面效应,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尽快出台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一方面要规范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场所、时间、内容、形式,避免体育文化的无序开展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休息生活;另一方面,要通过规章制度确保社区体育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开展、长效开展,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文化提供可持续的制度保障。只有健全、科学、规范有序的体育制度文化作为保障,体育文化强大的社会管理功能才会得以体现,缺乏制度保障的体育文化也只能削弱理论界以及社会对体育文化社会管理功能的认识和重视。

4结语

第2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 传统体育 振兴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76-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我国的社区体育也因此比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我国的体育可以划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三种形式,而群众体育又基本是以社区体育来体现的。社区体育在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在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到实处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借社区体育来促进我国传统体育的振兴则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研究课题,同时借社区体育来挽救我国部分即将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则更是意义重大且形势迫切。

一、社区体育文化对促进传统体育振兴的可行性

1.为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所决定

社区体育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活动范围的区域性、体育组织的民间性、更加广泛的群众性和体育设施的共享性等特点。

我国幅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各自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比如围棋、象棋、弹棋、相扑、马术、舞蹈、秋千、风筝、龙舟、拔河、射弩、举鼎、登高、气功、太极拳(剑)、太极扇、武术、踢毽、打弹弓、秧歌、垂钓等。同时,由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民间性和群众性的特点非常突出,往往也只能借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方式来加以传承和推广。

2.为社区体育的运行机制所决定

竞技体育在我国几乎都是由官方直接干预和管理运作的,学校体育则是直接由学校来进行组织管理,而群众体育往往都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自发行为,这种自发行为完全可以从群众自身喜好出发,所受约束较少,从而就更能增强社区居民的舒适感、亲近感、文明感这一主要目的。

3.为社区体育的对象特点所决定

竞技体育参与人一般为专业运动员,学校体育参与人一般为学生,这些人群相对较为年青,而社区体育参与人则是各个年龄阶层的人、各种身份的人都有。这就为传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带来了先天的优势。比如,年龄大的人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一些太极拳、太极扇、秧歌、气功等项目,而中青年则可以选择一些棋类、拔河、龙舟、马术等运动项目,同时女性还可以选择秋千、风筝、舞蹈等项目。

二、借助社区体育文化为载体来振兴传统体育的必要性

1.传统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决定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民族传统项目繁多,且是最贴近广大群众的。要想把如此繁多的传统体育项目尽可能多地传承下来并加以发展,仅靠那些专业运动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靠广大群众去做这一事情,而群众的体育活动又绝大多以社区体育运动来具体实现的。故要想较好地传承与发展传统体育项目,就必须要依靠社区体育这一载体来进行。

2.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特点决定

由于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它的活动对象会有较大的差异性。比如老年人可以去打太极拳,却难以让他们去进行拔河比赛;中青年也许更喜欢去相扑、马术、拔河、龙舟,却很少有喜欢去进行太极扇、太极拳的运动。另外,传统体育与一般竞技体育又不一样,竞技体育走的是举国体制,实施的是金牌战略,项目的发展有国家作为其强大后盾,所以不用担心这些竞技项目会消亡。而传统体育则不一样,有太多的传统体育不可能走上竞技的舞台,又因项目确实繁杂,国家不可能投入太多的精力与物力去关注,只能由群众自己(民间)去传承和发展。

3.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决定

竞技体育一般都是由官方来组织管理的,但毕因其精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兼顾到每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故而要想去传承它,只能放手让广大群众根据自身喜好参与到相应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去从而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

三、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面临的问题

(1)社区体育的导向问题。社区体育的对象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大都是一种自发行为,只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或是自身目的性很强的运动,这样就往往会导致他们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是盲目性,久而久之就会让传统体育的真正内涵得不到体现亦或是让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体育运动在一种相对不规范的过程中不能得到完整的传承。即传统体育项目在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传承后,已经变得和其原来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区别。导向性不足的另一个表现是相关职能部门未能较好地参与到利用社区这一特殊载体来有意识地挖掘、传承传统体育项目中来。

(2)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组织管理问题。社区体育的管理向来都是个难题,甚至看似毫无头绪,有时是任由其自生自灭。没能较好地发动政府、街道、社区、居委会的联动机制。大家都不知道该不该、要不要、又如何去组织一些常规的或是典型的传统体育运动会,或是根本就没有哪一部门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影响传统体育能在社区较好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场地设施问题。由于有些传统体育项目在场地、设施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龙舟,就必需要有一定的水域;射弩就必需要有一定的场地空间等,哪怕是几个老年人在一起打太极拳有时也显得场地不够大。所以在很多社区,场地设施是制约传统体育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大障碍。

(4)社区体育在运作过程中的经费问题。要组织一项大的龙舟赛,大的社区运动会,不仅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经费往往是一个更大的难点,要举行这样的赛事就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经费的来源往往是谁也不愿主动承担的。故即使有相关部门想组织这样的活动,必要的经费也是困扰他们的一个重大问题。

2.解决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加大相关职能部门及个人对社区体育的导向作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有意识地引导群众从事相应的体育运动,并可通过舆论宣传、定期举办相应的比赛等多种途径来有效地引导人们增强运动意识和参与运动的激情。同时,能组织特定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人士定期到街道、社区进行指导,还可较好地发动传帮教的方式进行。加大与学校、尤其是高校的合作,聘请高校里专门从事相应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街道、社区进行讲学、教授、指导。多管齐下,增强民众的体育运动热情,并以此唤起全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另外,还要完善社会指导员的培养体制,要进一步扩大、优化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体育人才共享机制,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辖区内各单位体育干部、体育爱好者和有体育专长的离退休人员的作用,组织他们参与社区体育的领导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

(2)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要真正有为社区体育服务的服务意识,要努力形成以政府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区体育俱乐部等组成的多层次网络化的社区体育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体育的长效有序管理。实施体育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质测试、群体活动的“六进社区工程”,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监控力度和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3)对于场地设施问题,这就尤其要求我们城市的设计者、建设者们在社区建设时设计好、规划好,留有足够的场地空间供社区群众进行体育活动。运动场地保障、运动设施配套、布局合理,应作为城市设计者建设者们在进行社区建设时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可以发动与周边学校等相关机构的联动机制。

(4)政府要有一定的财政预算,同时街道社区应进行相应的补给,多方筹措,加大对社区体育的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聚区 公共文化服务 关键路径 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55-03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一种文化自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翼”之一的文化产业,在不断释放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产业地位逐步确立,发展空间日渐膨胀,并逐渐涌现出一批别具规模和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地理空间集聚的同时,以满足广大民众公共文化需求和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为宗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区域全覆盖”属性也因此获得延伸,从而催生了文化产业集聚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理性思考。西安曲江新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有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客观必要性与实践经验。

一、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使命

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基于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运营模式基础之上的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既有源自文化价值维度的使命要求,又有区域品牌战略的实践推动,同时还有相关国际典型实践的经验支撑。

1.制度使命: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本质规定

制度使命本质上是国家属性在文化价值范畴的制度延伸,因循“国家制度形态属性—当前文化发展战略—区域文化发展实践”的逻辑,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合法性制度框架和使命任务,进而也规约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本质。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使命也源自这一本质规定,也必然以这一逻辑为其基本的发展内核,从而也使其发展实践更具法理基础和制度属性。曲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使命也源自这一本质规定。

2.品牌战略: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选择

文化产业集聚区因其释放的规模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区域性“文化特区”的期待和使命,并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奉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城市营销的重要手段,这最终通过品牌的力量得以体现。文化品牌战略应该是“文化的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凝聚”[1]的战略,这凸显出品牌战略本身所包含品牌完整性的属性,该属性对于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文化品牌而言,可以描述为文化产业品牌与文化事业品牌的“双赢”属性。因此文化品牌是发展曲江新区这一“旅游主导型城市区域”[2]的关键性战略举措,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曲江新区推进其文化品牌的现实选择。

3.国际经验: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支撑

国际著名文化产业集聚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做法则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支撑。尽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但其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公民文化需求的本质特征,则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政策保持着本质层面的一致。因此,系统梳理国际著名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进经验,也现实地为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直接经验。美国纽约百老汇戏剧产业园区和爱尔兰都柏林圣殿酒吧区都为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先期经验。

总体来讲,制度使命、品牌战略和国际经验三者从逻辑维度和现实操作层面,全面论证了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而也奠定了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未来趋势

1.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综合效益

公共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前提,满足公共文化需求,进而推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宗旨。依据我国文化产业阶段性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以满足广大市民、游客和园区内城市主体人群这三大受众群体的基础性文化权益为目标,其对于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在数量、种类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产供给压力。面对日益壮大的受众群体,全力探索有效的生产供给机制,提升公共文化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成为文化产业集聚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关注的未来状况。当前处于成长阶段的曲江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以满足市民、游客的基础性文化权益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需要将市民、游客和园区内城市主体人群三者日渐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作为考量的范畴。

第4篇

关键词:虚拟低碳社区 计划行为理论

引言

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兴起,发展“低碳经济”已开始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种新经济模式的兴起必然引发了社会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然而对于“低碳消费”,消费者普遍认为将会牺牲和降低现有生活质量并造成个人生活不便,因而不愿意改变现有生活方式和习惯。面对与环境有关的消费中,这种类似于社会规范的消费模式限制了个人选择余地(张浩,2012),并且成为阻碍低碳社会构建的重要原因。

加拿大环境心理学家Mohr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社会营销理论(community-based social marketing,简称CBSM),它是指出通过基于社区的团队力量,加强个体之间的合作与监督,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与习惯,从而能够有效促进个体践行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欧美国家一直领导着世界的低碳运动,而在web2.0时代下随着网络新媒体等技术的发展,虚拟低碳社区逐渐形成,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其中。相关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比大众营销(mass marketing)更为有效。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以便能够深入了解消费者心理,为日后制定引导路径提供思路。

虚拟低碳社区

(一)虚拟低碳社区定义

一直以来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是从改变个体行为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近几年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构建一个社区,将消费者联合起来视为一个“组织”,运用营销的思路来改变消费者行为。Moloney(2010)指出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来形成新的社会规范,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以社区的形式来促进行为的改变更有效且可持续性强。低碳社区(low carbon community)提供了一种新的情景环境来解决促进低碳消费行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实践来看,有四类典型的低碳社区:基于地理空间的低碳社区(urban community);基于企业、行业内部的低碳社区(sector community);基于共同兴趣的低碳社区(interest community);以及利用网络技术的虚拟的低碳社区(virtual community)。

虚拟社区是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开始大量出现,并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Preece(2000)指出虚拟社区是由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相同目的的人组成的,他们彼此默认一定形式的规则、方案、仪式和法律,他们的互动遵循这种规则,成员借助计算机系统支持他们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归属感的形成。针对参与者对虚拟社区需求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社区:兴趣型社区,如各类论坛;关系型社区,如人人网;幻想型社区,如网络游戏平台;交易型社区,如淘宝网;创作型社区,如新浪博客。而虚拟低碳社区(virtual low carbon community)正是基于虚拟社区平台上的,一种具备相同兴趣、相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团体或组织,个人通过参与团队的方式彼此合作,旨在减少成员的生活方式的碳强度,最终目的是逐步形成整个社会可接受的一种低碳消费模式。

(二)虚拟低碳社区的发展

国外虚拟低碳社区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是Carrotmob,一个虚拟性的组织,致力于通过联合消费者个体的力量以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利用借助新媒体宣传的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联合个体消费者开展社区活动,以减轻个体在实现低碳消费过程中的无助感。这些多变的交流传播方式的意义主要在于观点的分享、成员招新、活动协调组织、经历报道,以及各个活动间的互相鼓励。目前国内虚拟低碳社区主要形式为豆瓣小组、认证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以及个别环保组织独立运营的网站及论坛,其中济溪环境交流网络由一群年轻的中国环境保护志愿者于2004年12月创立,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活跃的青年环境组织交流平台,组织主要结合在线平台建设,与其他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打造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线下活动。通过与国内虚拟低碳社区管理者深入访谈发现,参与者对于该类社区参与度尚处于较低水平,参与者较多扮演浏览者和潜水者角色。大部分参与者主要进行信息浏览,较少进行回复与互动,信息分享与传播不足。线上互动有限直接导致众多线下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因而使得虚拟低碳社区无法有效将个体集中起来,无法从本质上起到改变行为的作用。而有必要分析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以寻找激发消费者参与的策略,从而更好地开展虚拟社区运作。

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

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基于“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之上延伸拓展而提出的,被认为是行为领域研究的经典理论模型,广泛用于分析和预测亲环境行为、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

计划行为理论TPB理论认为决定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是执行行为的意向,而意向又由三个因素决定。首先是态度(attitude),指个人对某个行为赞成或反对的评价,包括认知评价以及情感评价。其次是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指个人考虑是否执行某个行为过程中对他人及社会态度的感知。而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个人对执行某一行为难易程度的认识以及对自我行为控制能力的判断,Ajzen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便利条件(facility),反映了行为中需要的客观资源的便利性,比如时间、金钱、基本设施等;另一个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人对执行某一行为对自我能力的自信程度。该理论同样可用于分析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将影响行为的因素纳入到TPB综合模型中(见图1),从而更系统的认识和分析参与行为。

(一)态度

整体来说消费者对“低碳”的态度将影响是否会参与虚拟低碳社区,态度越积极越有可能参与其中。而影响态度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分别是个人利益于社会利益(刘宇伟,2008)。根据已有文献研究,个人利益可体现在参与虚拟低碳社区能够带来实际利益,包括消费者可获取的信息、经济利益、解决问题方法等;以及情感上利益,包括在虚拟社区中得到的分享与帮助的乐趣、社会价值感满足等。而社会利益则是通过参与者自身相关知识水平范围内感知到的低碳消费能够为社会带来的直接利益。认为利益越大,越能够产生积极态度。

(二)主观规范

影响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规范可以分为社区外的社会规范以及社区内的组织规范。社会规范是通过社会成员的交互演变而来,并通过技术、营销和媒体等商业体系来强化的,最终形成一个社会的消费模式,可以称之为“社会消费习惯”。因而目前社会普遍的消费习惯以及信息宣传将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决策。而虚拟低碳社区是一个相对的组织,其内部成员之间也有内部规范,有效的内部规范能够促进社区内成员的认可感,加强成员凝聚力,提高参与意愿。当成员具有归属感时,会愿意遵守社区内规范(徐小龙,2012)。

(二)知觉行为控制

在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中,对参与难易程度的判断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是否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参与的程度。一方面体现在对虚拟低碳社区便利条件的感知上,Internet设备是否便利可及,虚拟低碳社区运行是否正常,界面是否友好,社区分享内容及资源是否容易理解且可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参与。而便利条件作为外部因素并不必然引发行为,自我效能是对自我完成某种特定行为能力的判断。当消费者关心环境问题,同时认为通过加入虚拟低碳社区能够将自己与其他成员共同促进改变行为,将会更加积极投入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针对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消费者,还涉及到与社区成员间的线上线下合作,因而对社区成员和管理者的信任感也将影响消费者的参与,同时将有助于社区内的互动。

(四)个人习惯

此外,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个人日常习惯在亲环境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习惯具有无意识的、自动的特点,同时是在特定情境-反应连接中建立的。实证研究发现把过去行为加入到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时,过去行为加强了解释度。因而消费者过去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习惯强度越强,参与程度越高,在行为意向到行为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分别由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个人习惯。其中态度又受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影响,主观规范受社区外的社会规范影响以及社区内的组织规范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受社区便利条件、自我效能以及信任感影响,最后个人习惯具有调节作用。由于虚拟低碳社区概念出现不久,本文分别根据已有对虚拟社区以及环境行为两个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构建了理论模型,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有待于下一步进行。虚拟低碳社区是全面构建低碳社会的一个有益尝试,从个体消费者角度转向“组织”的角度,深入分析影响参与行为的因素能够为制定干预行为的引导路径提供思路(段文婷等,2008),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张浩.基于社区的低碳消费模式:国外的理论与实践[J].消费经济,2012.2

2.Moloney,Susie,Ralph E. Horne,and John Fien. "Transitioning to low carbon communities-from behaviour change to systemic change: Lessons from Australia."Energy Policy 38.12 (2010)

3.Heiskanen,Eva,et al. “Low-carbon communities as a context for individual behavioural change.”Energy Policy 38.12 (2010)

4.Preece, Jenny, Diane Maloney-Krichmar, and Chadia Abras. "History of emergence of online communities."Encyclopedia of Community.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Sage(2003)

5.Jackson, Tim. "Motiva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A review of evidence on consumer behaviour and behavioural change. A repor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Network, Surrey: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2005)

6.刘宇伟.计划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J].中国流通经济,2008.8

7.徐小龙.消费者参与虚拟社区动机研究[J].商业研究,2012.7

第5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社会分层;综述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章编号:1009 783X(2012)02―0106―05文献标志码:A

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社会体育现象。中国的社区体育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J989年天津市河东区首次提出“社区体育”概念。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微型、基层社区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兴起完善了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系统,减轻了单位的体育负担,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

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与社区体育发展实践几乎同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体育学者敏锐的理论嗅觉与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将会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此体育学术界责无旁贷。本文旨在对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进行综述,试图寻求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不断迈向深入。

1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

1.1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最高级别的立项,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于是笔者对自体育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次立项以来的社区体育研究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以此窥见一斑。

看出,在1997年体育学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社区体育研究就获得了1次项目资助,但在此后的12年间获得立项的年次仅为5次,有7年均未获得立项,至今立项总数仅为8项。由此可见,尽管社区体育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很早,但立项缺乏连续性且总量较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并未占有一定的地位。

从立项主题来看,具体包括关于学校一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的研究、中国城市经济体制变革与社区体育发展、新兴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村落社区的节庆体育与社区活力的研究、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机制及其培育对策、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走向与发展模式研究、我国城市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研究。从研究主题可以看出,学者们注重将社区体育研究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研究领域涉及到城

自1989年社区体育首次作为概念被提出以来就出现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但在此后的10年间论文数量并未出现量的飞跃,甚至还有3年出现空白现象。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社区体育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21世纪初,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与问题,学术界也相应出现了一股社区体育研究热,论文数量几乎逐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2006年外)。核心期刊应该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此笔者作了进一步统计。表2数据显示,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全部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占20%,虽然2003年以前一直占30%以上,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论文总量的不断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高质量的社区体育研究论文数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1.2.2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对社区体育研究论文的整理与研读,发现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方面。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般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全国或某些地区社区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是社区体育研究的基础。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将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匿乏、经费短缺;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参加社区体育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完盖;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尚不成熟。基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主要包括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经费、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培养社区体育管理者与指导者人才、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市社区、小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体育是研究重点。

1.2情况

1.2.1论文数量

笔者以“社区体育”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农村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例如经费和场地不足、管理缺位、群众体育意识较淡薄、参与率较低等方面。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的视点也主要是城市社区,笔者归纳出学者们提出的几种典型运作模式:3系统4层次模式(笔者注,下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结构应由领导、协调及操作3个子系统,以及市、区、街道、锻炼点4个层次组成,街道社区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关键层次学区体育模式:即以对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并且是从组织管理到设施利用的体育活动模式,是一种责权利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模式广州模式: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广州市民的身心健康为宗旨,紧密结合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以发展街道社区体育为重点,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后盾,形成街、区、市社区体育三位一体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3方合作3种资源模式:构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3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建设理论模式及其保障体系。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研究。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了社区体育研究的重点。传统上,街道办事处是社区体育的主要组织机构,而现在,学者们日益发现社区体育组织应朝着基层化、小型化、层次化、服务性方向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协会等服务性机构应成为社区体育组织中的主体,例如有学者提出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应从“街道”向“小区”层次的转化,小区体育组织结构可以“3条线,4个层次”来表示:即居委会一楼组一家庭一个人;小区体协一活动站一项目组织一成员;体育网站一俱乐部一活动小组会员;我国新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建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为

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非营利的社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组织,其性质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是一种“经纬式结构”,即纵向与横向交叉的网络结构,经纬式组织结构主要由社区体育工作机构、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和社区体育服务机构3种类型组织构成。这些观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与社区体育组织变迁相适应,要逐渐“形成以政府导向为主,社区、项目协会都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并“形成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的社会化社区体育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社区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主体”。

社区体育的相关关系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体育现象,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等其他体育现象之间应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达到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目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分析的焦点,二者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也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并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以学校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并将体育活动从组织管理到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在突出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日益重视,于是也有学者开始涉足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例如有学者从余暇运动、体育消费观念、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弱者体育服务保障系统几个方面讨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有学者从公众生态意识与健康发展理念、体育设施网络系统、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学者指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完善途径。尽管学者们所阐述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保障公平、多元化与均等化原则是共性特征。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组织形式方面,体育俱乐部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社区、学校体育一体化的桥梁,且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具有共同特征,即非营利性、俱乐部活动的自愿性和大众性、俱乐部的自主经营和政府扶持。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下设专门机构,具体由职能明确的部门进行运作;日本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分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3类,它们在管理和运行中是相互协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场地设施方面上,国外社区体育中心大都被设计成社区公园的一部分,许多设施都与公园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健身路径都建在公园,游泳池往往同时成为公园的水上娱乐设施。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这是欧美国家社区体育的又一显著特征。在项目开展方式方面,美国城市社区体育充分体现了共生性(即体育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构成机构的项目服务内容)和均衡性(即根据社区人群接受社会资源的多少和身体需要情况进行均衡安排)的特征。通过对中外社区体育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就社区体育的许多问题(诸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当然,国外的许多经验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思考和借鉴。

此外,还有少数文献涉及到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模式、社区体育发展评价等研究内容。

1.3研究简评与新视角

我国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始于社区体育实践的兴起,随着社区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所面临问题的日益增多,社区体育逐渐成为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总体来看,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研究时间较早、成果数量较多、研究视域较广且实践性较强等方面,为社区体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与此同时,社区体育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一方面表现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显得比较薄弱,且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较多(例如发展现状、运作模式、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关系、场地设施、服务体系等),而从微观层面(即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关注较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社区体育参与者应该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他们的利益诉求是确定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场地设施建设路径等发展思路的重要参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演变为如今的“十大社会阶层”,这也意味着社区体育参与者不是同质的群体,而是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占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在社区体育参与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利益诉求;因此,作为一个经典社会学理论和重要社会现象的“社会分层”,应该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分层成为了国内外许多社会学者毕生的研究领域,也引起了体育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试图在此提出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旨在为今后的实证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2.1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从一个侧面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分层理论都为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将这一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应用到社区体育研究领域,可以拓宽社区体育的研究视野,从社会分层的视角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进而也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

对社区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社区体育参与者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体育利益诉求等方面的调研,从而可以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寻社区体育的发展策略,开创分层发展社区体育的新思路。

为社会分层理论提供新的实证研究视点。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政治、经济、职业、文化程度、主观认同、消费及生活方式等标准,社区体育也可为社会分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实证研究视点。

2.2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一般概况

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构成。目前对于社区体育

参与者描述较多的是从年龄和性别方面,即参与人群中老年人和妇女居多,那么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布情况如何,哪些社会阶层是主体,这些是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各社会阶层参与体育的基本情况。“参与体育”可以操作化为4个层次:认知层次,即对体育的价值取向程度;情感层次,即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直接参加程度;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间接参加程度。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在参与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那么社区体育参与是否依然如此。

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深入了解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意识、诉求内容、诉求方式、诉求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区体育自身的制度环境等方面。

2.2.2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与消费及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最为典型的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前者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是个性化的或个体化的,阶级或身份的归属并不能机械地决定人们的消费实践;而后者则认为阶级不仅对社会选择过程和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有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个人的性情、品位和生活方式。这2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也凸现了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而国内体育学界目前并未对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这一体育社会学的经典命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当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研究社区体育时有必要对这一经典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分别建立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4个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即以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为因变量,以社会阶层为自变量,性别、年龄、余暇时间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变量,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同时对影响社区体育参与的其他因素予以关注。

2.2.3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对策研究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对策研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我们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有赖于建立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社区社会阶层结构,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2)构建符合各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需求的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3)制定促进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社会分层策略;4)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索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5)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改革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6)构建满足各社会阶层利益需求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这6点都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2.3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中可以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面访、电话访问、Email访问)、实地考察法、社会统计分析法(重点是多元回归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有必要对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简要说明。多元回归分析法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通常要求变量在间距测度等级以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连续变量,但在多元线性回归中使用定性因变量将严重违反本身假设条件,而Logistic回归法则克服了多元线性回归的缺陷,可以服务于对定性因变量的多元分析;因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建立社区体育参与回归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元回归分析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较早,但数量偏少;

社区体育研究的数量较多,但高质量沦文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成果较多,而微观层面(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3.2建议

学术界应该重视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可以考虑给予社区体育研究项目适当的支持;

学术界应该注重高水平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产出,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质量;

学术界应适当关注微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能从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学术界应积极开拓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领域,从而不断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并为社区体育发展实践服务。参考文献:

[1]吕树庭,刘德佩,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第6篇

关键词:苏州社区;休闲体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50-03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的城镇可持续发展行动,是新世纪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时代特色。各国专家和学者对休闲体育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大众体育发展计划,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如美国的《健康公司2000年》、英国的《90年代体育——迎接新的地平线》、新加坡的《2000年体育振兴计划》、日本的《迈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计划》、德国的《健身130全民健身计划》、澳大利亚的《生命在于运动》等等,都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大众体育和国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全面健康观和全面发展观正逐渐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休闲的质与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休闲活动更利于促进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北京体育大学的朱寒笑、西南师范大学的杨英对休闲体育的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上海体育学院的莫再美对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郭惠平等《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供求失衡。肖林鹏等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结构探讨》分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本文通过对苏州社区休闲体育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苏州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并对改善苏州社区休闲服务体系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完善体育服务体系的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苏州市10个不同的小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涵盖古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其他市辖区及新农村小区。涉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就业环境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收集相关论文和专著,在中国优秀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博硕学位论文,并在全外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对于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有效性咨询过苏州大学等高校及社会体育学方面多位专家,得到普遍认可。对于问卷的发放,在2011年10月和12月先后2次对不同行政区的居民区随机发放相同的问卷,向居民发放问卷共1000份,其中回收958份,回收率为95.8%,有效问卷943份,有效率为94.3%。通过发放问卷及实地调研,准确详细地得到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第一手资料。

1.2.3专家访谈法对江苏省体育局和苏州市体育局群体处以及苏州市各区县文体局主管群体的领导进行了专访,对目前江苏省群体工作尤其是苏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有了较为宏观的把握。

1.2.4数理统计法将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存储,运算和常规处理分析,找出制约苏州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因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年龄分析

根据联合国人口分布原则,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此次渊查对象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偏向于青年型、成年型结构,样本分布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见表1)。21~30岁占32.66%,3l~40岁占28.10%,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表1苏州市调查居民年龄分布情况年龄(岁)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

2.2社区居民休闲项目比较

表2为苏州社区居民闲暇时间休闲项目选择。从表中可以看出苏州市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看电视、上网。选择体育运动的只有31.5%,数据表明苏州市城市居民大部分利用闲暇时间看电视、上网,通过电视和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表2

苏州社区居民闲暇时间休闲项目选择

2.3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目的分析

表3为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比例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强身健体目的占71.5%,娱乐放松目的的占56.3%。在城市居民的心目中运动休闲的强身健体和娱乐放松作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休闲体育既不受限于体育竞赛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用来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和娱乐放松的目的。社区居民喜欢在充满欢悦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表3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比例分布

2.4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场所

活动场所是社区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重要空间,是展开休闲体育必要的空间因素。表4为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场所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特点的“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空地”、“单位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馆”选择表现了一定的集中趋势。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场所要离居住处进,无额外消费的公益性的场地设施锻炼是公众的首选。通过表4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偏好于在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一起锻炼,追求一种大众化、团体化的锻炼氛围。发展公共体育设施是增加改善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今后的休闲体育场所建设与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2.5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

体育消费指对体育活动的经济支出,包括实物型产品支出和观赏型产品支出,适当的体育消费是体育活动得以维持和进行的基本前提,体育消费水平也是反映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表5为居民每月的运动休闲消费情况。

如表5所示,体育消费每月不足50元的占总数的50.3%,50-1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30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4.6%。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基本基于免费的形式,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男女每月的体育消费支出上存在差异,男性的体育消费支出大于女性体育消费的支出。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为了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苏州市经济条件好,体育生态环境也不错,根据本市实际情况,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且以落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理念、切实保障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与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并重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苏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3.2建议

(1)改善社区公共活动场地。

(2)提高全民休闲健身意识。

(3)多渠道筹备资金投入。

(4)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

(5)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寒笑,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杨英,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莫再美,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郭惠平,等,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1-6,

[5]肖林鹏,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7-101,

[6]王建平,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5):85-87,

[7]李静,等,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2):23-25,

[8]贺凤翔,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7):3-4,

第7篇

关键词:巢湖市,社区武术武术健身

 

1.前言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它包括人口、地域、各种设施、管理机构、文化现象和社区意识等要素,是一个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以非农产业或二三产业为基础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社区。社区体育主要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乡镇)、居(村)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情感为主要目的,就进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而我国的社区体育首先以“区域性单位横向体育联合体――街道社区体协”的形式出现。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强身健体的意识越来越主导着城市居民的思想观。而城市社区体育以其独特体育健身功能和区域性社区文化吸引着城市广大市民的参与,其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作为社区体育健身项目之一的中华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源和渊源的群众根基,在社区体育健身项目中举足轻重地位。怎样使中华武术这一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健身项目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社会广泛重视和巫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本文对巢湖市城市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对弘扬武术精神、促进全民健身、建设社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为:巢湖市市区亚父街道办事处、天河街道办事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卧牛山街道办事处所辖区范围内社区居民开展武术健身活动。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巢湖学院图书馆及网上数据资料库等处进行搜集、鉴别,并整理了国内外有关社区体育、社会体育、社区武术方面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以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2.2.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法为个别发送法和当面访问法 ,从2000年10月至12月实施 ,对抽样体育活动点上参加健身的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 份 ,回收 585 份 ,回收率为97.5% ,剔除1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575份 ,有效率为97.5%。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和EXCEL等应用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2.4 逻辑推理法

在研究过程中 ,采用类比、 归纳、 演绎、 综合分析法 ,对所有收集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3.巢湖市城市社区武术健身活动开展现状分析

3 .1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动机

调查显示:参加过武术健身活动的有 216 人 ,占总人数的36 %;没有参加过的有 384人 ,占总人数的64 %。巢湖市社区居民没有参加过武术健身的人明显多于参加过武术健身的人 ,这说明巢湖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的动机中,强身健体是绝大多数武术健身者的首要动机,占参加武术健身人数的86.3%;防身自卫占78.7,学习武术技术的占 67.7%;兴趣爱好的占58.8%;为了增加社会交往而参加武术健身的占28.6%。

从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的动机来看:人们参加武术健身的动机呈多样性,在这次调查中,为了强身健体而参加武术健身的居民占调查人数的86.3%,说明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已经认识到武术本身所具有的多样性功能价值,看到了武术在健身强身、 治疗疾病方面的独特作用,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对健康身体的追求,使得武术的健身特点有了更大更多的发挥空间。而为了防身自卫和学习技术分别占78.7%和67.6%,位居调查人数第二、第三,这正也迎合了现代社会部分特性的需求,现代社会还未达到正真的完善,社会还很复杂,因此,寻找一种自我防身的有效手段已成为不少人的愿望,而武术的技击术恰恰能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这也促进了武术防身自卫功能的强化,成为人类或个体服务于某种特殊使命的重要手段。出于兴趣爱好而参加武术健身的占参加武术健身人数的 58.8%,这部分居民可以说是武术爱好者,是参加武术健身相对稳定的群体,对武术的发展和在社会中的传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为了增加社会交往而参加武术健身的占28.6%,这部分居民对构建和谐社区起到推波助澜的效应。

3 .2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项目

本次调查巢湖市城市居民参加武术健身项目内容:太极拳(械)、木兰拳(扇)、

传统套路项目、现代竞技套路项目和搏斗项目。从调查结果来看,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锻炼项目与居民的参与程度依次为:太极拳(械),占 86.4 %;木兰拳(扇) ,占66.1 %;传统套路武术项目 ,占 20.9 %;搏斗项目 ,占17.1 %;现代竞技套路项目 ,占6.4%。社区居民参加武术锻炼的最为主要内容是太极拳类 ,绝大部分参加武术健身者都参加了太极拳练习。。无论是在性别上还是在各个年龄阶段上 ,太极拳的练习者都是最多的 ,且远多于其他选项。太极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群众参与到武术健身中来 ,对武术的传播和推广功不可没。

3 .3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场所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巢湖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首选场所主要是以范围广、 容纳人数多的地方为主 ;如公园和广场两个地方进行锻炼分别占94.8%和86.7% ,这与公园的独特锻炼环境有关。但巢湖市的公园和广场数量有限 ,,因此,绝大多数健身者通常采用就近原则来选择健身地点,利用单位场地、共体住宅小区、 自家庭院进行锻炼。在这样的环境里参加武术锻炼,由于场地的简陋和人数上的不足 ,导致缺乏一个良好武术健身氛围 ,对居民们参加武术健身的热情和意愿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4 结论

4.1调查显示,不到半数的巢湖市城市社区居民喜欢武术,这表明武术在巢湖市城市社区要想较为广泛开展,需加大宣传力度。

4.2.人们参与武术健身的最直接的动机是:强身健体、增进健康。另外,学习技术、兴趣爱好、增进交往等也是他们武术健身直接或间接动机。

4.3.武术健身项目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套路技术上,而是向更复杂、更高级的技术发展,健身内容多元化。

4.4政府加强对巢湖市市区公园、广场及公共体育场所的建设,为居民健身提供良好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李瑞年.试论全民健身〔J〕.体育科学,1995,15(5):23。

【2】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

论文关键词:社区体育健身体育健身消费积极影响发展途径

论文摘要:探讨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现状,不仅能够了解居民的健康发展理念,而且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试对社区的体育健身消费现状作了探析,旨在阐述该种消费现象对促进居民身体健康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方式法对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群众体育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以社会积极投资兴办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构成的体育健身业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迅速发展,围绕群众健身消费的热点,健身房、武术馆、保龄球馆、台球房、轮滑场、水上乐园、垂钓园等各种健身娱乐设施呈现出强劲发展的势头,一方面有助于居民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1.社区体育健身发展现状分析

1.1体育健身呈规范化的特征。

体育健身业作为一种产业,近20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迅猛,逐步进入一些国家支柱产业的行列,其生产总值一般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在我国该项事业刚刚起步,但随着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不断输入,该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规范有序的特点。

1.2体育健身项目呈丰富多彩的特点。

近年以来,体育健身所包罗的经营项目繁多,从保龄球、网球等较高档的项目到各类舞蹈、游泳、器械健身、健美运动、台球等较普及的项目等。这样的发展趋势,既丰富了群众的业务文化生活,又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要。

1.3体育健身促进了群众消费观念的转变。

健身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型的消费,一方面能够满足群众减肥健康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这样的体育健身必然会推动消费业的持续发展。据国家体育总局的一份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到2008年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基本上是逐年上升的。

2.社区体育健身消费的特点

2.1体育健身实物消费“不可忽视”。

体育健身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设备辅佐,笔者分析收回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消费问卷调查”,发现以运动服装鞋帽等体育实物消费的比重占体育消费支出的50%,体育书刊、磁带占7%,其他消费品占6%,健身门票费用占37%。

实物消费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消费心理没有改变,因为大部分人的经济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消费结构还没有脱离传统,运动服装鞋帽兼具运动和日常穿着,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在进行体育消费的同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对生活的改变,所以这种比例分成表明了现在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结构层次。停留在外表上的消费并不能真正体现体育健身消费的本质意义。

2.2体育健身精神消费“自得其乐”。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居民的体育健身消费中,居民追求身体舒适、缓解心理压力的约占到75%。由此可见,居民的精神消费是其中的主要渠道之一。精神消费一方面能够为群众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提供一种宣泄的方式,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沟通居民与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之间的友好关系。

随着我国工作制度的不断改变,人们的闲暇时间相对增加,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为了追求更佳的生活质量,必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中来,因此精神消费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3.影响社区体育健身消费的因素分析

3.1居民家庭收入。

当较低层的需要初步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体育需求处于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阶段,它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需求。所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扩大体育消费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2场所设备等硬件。

居民健身消费离不开一定的场所设备支持,而这些场所往往是单位或国家所有,运行的成本费用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单位出租场地经营非健身项目以达到收支平衡,实际上用于健身的场地缩小了。

3.3传统体育消费。

以往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而对于体育本身的经济功能考虑过多。这种体制带来的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始终局限在锻炼身体、培养意志、为国争光,而体育运动和赛事中的娱乐性没有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在体育消费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成功与协作的感受会对人们传统的消费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

4.破解社区体育健身消费问题的方法

4.1提供必要的健身消费器材,让居民可消费。

社区的健身消费应该具有公益性,政府部门应加大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投资渠道,以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笔者以为,应该扩大群众的消费场所。加快社区建设发展必然有助于生活方式的社会化进程,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与空闲时间,人们精力充沛,空闲时间越多,全面发展的机会也越多,城镇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机会也越多,进而促进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2强化健身意识,引导居民体育消费。

随着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投资,越来越钟情于体育活动,这种新的健康理念既是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反映,又是推动体育消费发展的社会条件。城镇体育工作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健康观、生活质量观和生活方式观,进一步强化健身意识,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健身队伍中,为引导体育消费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4.3建立居民体育服务体系,拓宽居民的体育消费渠道。

第9篇

2000年北京人大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北京体育设施管理条理》中明确规定“学校体育设施应当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此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高校体育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基本知识,丰富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多种有形和无形的支撑状态,主要包括高校体育人力配置、场地设施条件、文献与信息拥有量和技术资源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等。高校体育资源是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技术条件,也是高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较长时间以来,高校体育场馆教育资源的对象一直是学生。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开展,高校体育与国家体育事业密切联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赋予高校体育新的使命。高校体育在保证本校大学生体育需求的前提下,还应为附近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场所和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因此,高校体育如何向社会开放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研究对象

南昌市上海路社区居民群体活动,南昌航空大学老校区体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先后在体育学院阅览室、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等处查阅多种研究论文30多篇。

2.问卷调查法:向上海路社区居民发放调查问卷100份,了解上海路社区群体活动的现状及有关意向,回收问卷98份,其中无效问卷8份,有效回收率90%。

3.访谈法:走访学校6名体育老师,了解他们的体育特长、体育馆开放现状、意向等。

4.实地考察法:对学校场地设施进行统计,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准确数据,并对上海路社区居民在老校区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实地分析。

5.数据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为本研究的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三、结果与分析

1.表1

从表1可知,有57.8%的社区居民的锻炼场地集中在社区的空地、路边等非专门性的体育场地,而利用学校体育场馆的比较少,活动都是在室外场地,经常受到场地的影响。由此反映社区可提供群众从事健身活动的场地严重匮乏,而大多数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又没有向社会开放,群众在社区空地、路边等非正规体育场馆进行锻炼是不得已而为。

2.表2、表3

从表2得知,64.4%社区居民对老校区无偿开放表示支持,这说明社区群众对拥有健身场地的渴望;从表3得知,上海路居民在南航老校区有偿开放方面仅有35.6%表示支持,说明虽然当前群众的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受福利体育观念的影响和收入等因素的制约,健身消费尚未纳入居民的支出计划。

3.表4

南航老校区有着丰富的场馆资源,虽然有些场地会有部分居民前来锻炼,但是,在大多数时间内,部分场馆因节假日、寒暑假而闲置,少数场馆以办比赛的形式向社会做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如:田径场在早晚时间段有社区居民在慢跑、散步,羽毛球馆在闲暇时会有社区居民锻炼,游泳池在暑假全面对外开放,收费一般采取“外高内低”的不同标准。由此说明:当前南航场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形式单一,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仍然有一定的闲置,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

1.社区可提供群众从事健身锻炼的场馆严重缺乏,并且缺乏体育指导人员,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和技术指导已成为制约社区群众活动发展的“瓶颈”。

2.上海路社区大多数居民对老校区体育场馆开放持支持态度,对体育活动的场地、技术指导有着强烈的要求。

3.老校区的体育资源,在对社区开放方面形式单一,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资源尚未充分利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