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4: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毕业德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悠悠四年,转瞬即逝。或喜、或悲、或忧、或淡,都以自己的性格为中轴线,无论光与影以及光影之下将阴影远抛在身后的欢欣,雾与雪以及雪雾之中独自享受远行的风霜,书与学以及书学之间海阔天空无尽的调侃,都沿着这条轴线平实而坚定的延伸着,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页。有时,在某个相契的情境中,会一页一页的翻出来,慢慢的回味着,如同品茶。
即将毕业离校的我,对于大学四年有种无法言表的感受。离别总是伤感的,但回首过去的四年,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受至深。
9月,我怀揣着对大学的遐想带着河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保定,没有父母的陪伴,独身一人拿着行李报了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陌生的大学,这一切在我眼里是那么陌生……来到宿舍,七个陌生又充满激情的面孔,大家来自河北省的各个城市,每个人都带着各自家乡口音的普通话七嘴八舌的聊了起来。很快大家熟悉起来,就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活拉开了序幕。
大一
大一的生活是激情快乐的。
大一是对以后没有过多的想法和压力的。上了大学才发现每周的课程相对于中学时简直太少了。充足闲暇的时间让我们有了更多娱乐玩耍的机会。我们尽情享受着高考以前从未有过的充裕的时间,宽松的环境。当时还在河大本部,宿舍内都有电视,那时候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各自的床上看电视。有时候因为看中央三还是河北四争得热火朝天。现在说起来,成了我们室友相互间的乐趣。本部粗壮的树木、茂密的植被也成了大一时永恒的记忆。有时到上课的地方要走很远的路,一群同学嬉闹着一起走过校园绿荫下的小路,这种情景以后怕是毕业以后在也不会有了。还记得曾经有一天上午要上西方美术史的课,结果那天整个宿舍的人似乎都中了瞌睡虫,早上竟然没有一个人醒。结果接到了老师的电话,顿时我们睡意全无。慌忙起床向九教奔去……
大一最激情是事情就算是看世界杯了,夏天正是德国世界杯,男生宿舍楼那阵子真是疯狂无比,我们一同见证了澳大利亚队在零比二落后的情况下最后连扳三球淘汰日本队的爽快,领略了黄健翔狂风怒吼般的解说门事件。大一火热的夏天随着世界杯的热情热血澎湃。
本部的大学生活只有一年,在大一暑假前夕,我们搬到了河大新区,大二的生活随着新的环境继续上演……
大二
大二的生活是稳步向前的。
基本熟悉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节奏以后,我们迎来了大学期间唯一的一次外出写生。地点:邢台市路洛镇贺家坪村。这是一段大学独特的记忆,一起吃一个锅里熬出来的土豆炖粉条,一起爬山、摘柿子、挖红薯。虽然有一些不太道德的行为,但是我们一同拥有了快乐而美妙的时光。
下学期的时候由于学习专业课程的需要,每人都陆续买了电脑,这样除了平时上课,电脑成了大家主要的娱乐工具。从那时开始,音乐、电影、电脑游戏开始充斥在大学的课余时光中。电脑渐渐成了大学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件。
大三
大三是彷徨徘徊的。
已经是学校的“老生”了。学习生活依然按部就班的进行,开始凭着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尝试做一些相关的活儿。但思想和行动上相对于以前貌似渐渐懒惰起来,经常很久不出门,经常每天是从中午开始。经常哥们几个举杯小酌,在混沌的状态中也会想偶然思考一些关于人生的问题。到了大三下学期,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始莫名的郁闷,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开始试着计划自己的人生。上课开始比以前更专注的听,作业开始更认真的做。
有些东西你是无论如何也留不住地,它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从你指缝中悄悄滑过,譬如时间,譬如青春,你只能斜靠着墙壁,呆呆地看着它一分一分地流逝过去。四季的雨还是在飘,雪还是在飞,花开花谢,依旧在轮回。
当我又一次走过通往教室那条熟悉的路的时候,看着大一大二的同学上体育课学习我们早已学过的太极拳,似乎也看到以前曾经的影子。看着道路两旁的树木又一次变得枝繁叶茂,突然发现树木比以前高大茂密了许多,突然间觉得时间过的如此迅速,都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享受大学生活,时间却早已把我们带到了大四……
大四
大四是忙乱复杂的。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大四的生活开始了,我们去了北京考察,除了参观名声古迹和博物馆让我对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赞叹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也感受到了现实中北京上班族的压力、紧张和焦虑。从北京回来后,开始更多的关注关于工作就业之类的信息。内心的压力开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以前专业技能不足的地方进行了恶补式的复习巩固。时间依然飞速的流逝,感觉一下子就到了。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里,课程虽然很少,但每个人的忙碌程度却感觉是四年中最繁忙的。每个人都开始四处奔波,每个人开始找公司单位实习,很多同学都去了别的城市上班实习,宿舍里也失去了以往的热闹,我们都知道这是我们在一起最后的日子,每个人的心里有种难以言表的感受。当我们又一次返校相聚在一起的时候,开始回望过去,说一说大学中每个人身上曾经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每个人还是那么开心,那么快乐。我们还幻想着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能从新上一遍大学的话,我们又会是什么样。但我们都知道,时间不会倒流,大学只有一次,这些终究会成为过去,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这段记忆是不能忘记的,也不会忘记的。当我们把毕业论文毕业 设计最后完成的时候,大学生活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我们又一次举杯小酌,说了很多肝胆相照的话。在醉生梦死之间我们才发现我们浪费掉了太多的青春,那是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敏感,我们冲动,我们偏执,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
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曾经在某一瞬间,我们都以为自己长大了,
但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信念、理想、欲望,还有勇气、责任、坚强以及某种必须的牺牲!在生活面前我们还都是孩子,其实我们从未长大,还不懂爱和被爱……
回望过去的大学四年,每一个细节都清晰的浮现在我眼前,我开始回忆曾经的此时此刻我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那时的我们是那么快乐、那么激情、那么悠闲、那么逍遥。每个人大学的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我们都一样的经历了早上上课踩着点,一路狂奔到教室上课没有迟到的庆幸。我们也经历了早上经过痛苦挣扎后还是决定睡觉,无视可能被点名的危险。我们经历了几个哥们一起联机玩cs的那种爽快,我们也经历了整个教室都是跑跑卡丁车的漂移声、炸弹声、笑声和懊恼的那种快乐。我们曾经每天认真的打扫宿舍卫生,得过光荣的“五星级”。我们也曾长时间不叠被子,不扫卫生,得过罕见的“一星级”。在翻看以前的照片,我们的脸庞比现在稚嫩了好多,我们自己也不曾觉得。因为我们都在不经意间慢慢成熟,慢慢长大。
范例一:
Good morning, all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 With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Now, it is the show time.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nd welcome any correction.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On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Translation.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standards to distinguish parts of speech.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special structure. And there are no equivalent parts of speech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In order to make the target version more idiomatic and standa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s always used by translators. S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o Chinese based 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On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I hope by studying this topic we can know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rough transformation, we can get the better vers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skills.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is quit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nglish is a kind of static languages which tends to use more nouns. While Chinese is a dynamic one in which verbs are often used.
So when we make translation in English to Chinese, we should know this point and shift the parts of speech.
Part one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parts of speech and transformation.
Part two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Part three gives four basic ways of transformation of parts of speech through illustrative examples. There are transformed English words into Chinese verbs, nouns, adjectives and adverbs.
Part four presents some problems about transformation and gives some advise to solve the problems.
Part five draws some conclusions tha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parts of speech is necessary for us to achieve good transla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e can have a good master of transformation and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we must continuously study and explore in all kind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s.
OK! That is all. Thank you! Please ask questions.
范例二:
Good evening, all the appraiser committee members. I come from HUST, majoring in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 am *** and my supervisor is prof.***. With her sincere and intellectual guidance, for nearly one whole year's hard work, I have finished my paper. Finally, it is the show time. This evening I will present my efforts to you all and I gratefully welcome any correction.
The title of my paper is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in A Rose for Emil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I choose this as my topic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I am fond of literature works , especially gothic literature works. Secondly, I am quite familiar with this short story as this is one of the texts in our intensive teaching course and I have taught this text for more than 3 times . Last but not the least ,as a female , I am keen on the study of feminism. For the above facts, I select the subject of A Study of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 in A Rose for Emily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as the title of my paper.
I hope by studying this short story we can know more about American southern women in certain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more importantly help women in modern society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ourselves ,help us raise our independence and confidence and show more concern for our mental health.
Next , I will present it to you. Here is an outline of my presentation. They are literature review, gothic tradition , the gothic style in the story and the causes of the gothic style .
一是指导性。毕业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成果。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作业,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等,教师都要给予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在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工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精神,帮助学生最后确定题目,指定参考文献和调查线索,审定论文提纲,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初稿,等等。学生为了写好毕业论文,必须主动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独立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是习作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规定,在大学阶段的前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要集中精力写好毕业论文。学好专业知识和写好毕业论文是统一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写作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深化。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作为专业人员写学术论好准备,它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性的学术论文。
三是层次性。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相比要求比较低。专业人员的学术论文,是指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表述科研成果而撰写的论文,一般反映某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文章的质量方面要求相对低一些。这是因为:第一,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撰写论文,对撰写论文的知识和技巧知之甚少。第二,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第三,撰写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一般学校都把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实际上停课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仅为十周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这并不排除少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时积累和充分准备写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关键词: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62-02
一、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当前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设计作弊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论文全文或大部分网上抄袭,具体表现为直接全部抄袭网上的论文,甚至不加任何修改,或者大部分抄袭网上文章的内容,其拼凑的痕迹非常明显。第二种形式是购买论文,主要是通过网上或者非法中介提供论文,学生支付一定数目的金钱来换取论文。第三种形式是他人论文,这种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家人、朋友找到本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或老师,来为学生论文。第四种形式是直接拿来型论文,就是学生直接使用本专业以往毕业学生的合格论文,这种形式如果不是同一教师辅导,很难发现。(2)论文选题问题。尽管各省级电大对开放教育不同专业提供了许多论文选题的题目,但是一般多带有指导性,不是论文的直接选题。学生提交的论文通常表现为大题小作,且题目陈旧,新颖性、创新性较差,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3)学生论文的论述和写作规范问题。学生的论述一般层次不分、语言套话、白话、口号居多,缺乏专业语言的严谨规范,在写作规范上,不能按照学术论文的要求来完成,不会使用引注和文献,甚至不会确定每个问题的名称用语和目录的级别问题等。
2.当前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影响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学生自身的问题。由于开放教育的宽口径入学方式,很多开放教育专科学生由于在中专没有过论文写作环节训练,本科学生很多选择的是非原专业学习,因此,专业学术水平不高。另外,由于开放教育学生一般都是在职学习,学生不愿意拿出更多时间来进行论文设计,还有就是学生对论文设计不重视,认为只要课程学习通过就可以毕业,而忽视了毕业论文的设计环节。(2)论文指导教师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导教师的责任心问题,很多指导教师以完成任务获得报酬作为论文指导的出发点,丝毫不考虑指导论文的水平问题。二是论文指导教师本身的水平问题,如有的工作站的论文指导教师指导的专业方向根本就不是指导教师本人的专业方向,当然也就谈不上深入指导了。三是论文指导教师的知识层次的问题,指导教师对本专业的发展不够关注,知识陈旧,很难使自己指导的论文有新颖性和创新性。(3)开放教育工作站的问题。有的开放教育工作站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源和学生毕业,对学生采取迁就心理,甚至放纵学生。
鉴于开放教育学生论文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开放教育管理部门应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学生论文设计的质量。如果不加以重视,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还将影响开放教育的质量,影响开放教育的社会声誉和生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问题。
二、提高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有效保障
笔者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论文设计的质量,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抓好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提高论文写作的规范性
由于开放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没有受过科研写作训练,所以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和查阅文献,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辅导。在写作辅导中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什么是论文,论文的一般要求,如何撰写论文,论文与总结、调查报告的区别,如何设计论文的结构和论文各级标题的名称,以及如何查阅文献和使用文献,如何引注,论文设计的格式规范等。在写作辅导中,要以具体的范例向学生进行说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把好毕业论文开题关,为论文写作打好基础
在学生知道如何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以后,教师要对学生选定的问题进行辅导,通常学生选定问题较大或者缺乏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选题。在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后,就要让学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主要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现状、论文提纲、参考的文献、研究过程的进度和时间安排等。通过论文开题,保证了学生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为学生下一步写好论文打下基础。
3.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全程辅导学生论文设计
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进行全程辅导。在实践中可以利用“人人网”或QQ的及时交流反馈功能进行辅导和反馈,教师及时辅导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通过指导教师的全程辅导,学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要多次提交论文稿,可以有效杜绝学生论文和购买论文作弊现象,而且通过学生进行多次修改也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利用网络平台论文指导交流,指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样能有效地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4.有效应对论文作弊,保证论文质量
如前所述,当前开放教育学生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作弊问题,为了有效防止学生的论文作弊问题,指导教师要通过辅导来防止学生论文作弊,学生的开题题目和论文提纲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还有通过和学生论文就写作过程的交流,可以发现学生对论文的把握和理解,如果学生根本不能回答教师在辅导中提出的问题,则学生很有作弊的可能;再有通过要求学生几次提交论文稿消除了学生和购买论文的现象;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完成的论文进行网上比对。同时由于同一教师对某一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辅导,学生也无法利用开放教育往届毕业论文拿来作弊。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三、进一步提高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建议
保证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不是一个工作站、一个地区的问题,而应该是整个开放教育的问题,在上述措施实施的同时,还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1.严格指导教师的选定
在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中,指导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此,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选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般应该从各级开放教育工作站附近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中选定,建立论文指导教师人才库,要求论文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和高度的责任心,并建立竞争选用机制,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质量,进而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保证。
2.网络平台的开发应用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交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网络技术也应运用到开放教育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可以由省级电大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管理与监控系统网络平台,并为各教学点和工作站提供专用窗口,这样共同实现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有效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3.毕业论文规范标准的制定
中央电大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主管单位,应按照专业方向制定毕业论文的标准规范,并统一标准,再由各级省级电大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细则,这样从管理上就有了毕业论文设计的统一标准和规范。
4.三级论文把关制度严格论文淘汰制
为了严格论文的管理和评审,还应建立严格的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在指导教师辅导学生论文给出初评成绩后,应再设立一级论文评审组评审,由评审组给出评审成绩。第三级环节为论文答辩,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要全部参加答辩。
综上所述,由于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保证开放教育的质量,促进开放教育的发展,使开放教育一直保持较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姜昕.高校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质量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169.
[2]梁红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28-30.
[3]胡留党.浅谈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的教学设计[J].科教文汇,2008,(8):66.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成人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2007―10―17
作者简介:管清香(1973―),女,汉族,吉林省白山市人,吉林大学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研究。
杨晓虹(1956―),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吉林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院长,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动机、需求及文化层次、认知能力等多元化,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成人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也是高等学历教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总结和综合应用,又为今后走向社会的实际工作铸就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与药物的生产实践、新药开发等具体工作联系紧密。学生毕业后(尤其是脱产生)面临企业的选用,社会的认可。因此,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加强成人药剂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对提高药学专业学生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重点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实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际是使学生形成熟练地从事生产实践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仪器的使用寿命。成人学生基础薄弱,实际操作少,动手能力差,毕业后又多从事生产、检验等操作性工作,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又把基本操作如移液管取液等作为面试的一项内容。因此,学生一进科室后,我们会跟学生更加强调基本操做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规范化操作示教,并为他们详细地介绍本科室的各种制药设备、 检测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比如电子天平使用前应调平,预先开机预热半小时到1小时,不能超载,称量过程应关好天平门,使用完毕后,应关闭天平和门罩,切断电源,罩上防尘罩等等。虽然基础课老师讲过如何正确使用移液管,而且我们实验课也强调过,但不少学生操作时仍然右手拿吸耳球,左手拿移液管,并且操作很不熟练。为克服以上现象,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空暇,以蒸馏水为溶剂,进行移取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在实验中从实验准确性、实验速度及实验习惯等方面严格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养成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的习惯。此外,在监督指导下要求学生独立进行一些仪器的安装比如回流提取、打片机冲头的安装调试、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拆卸安装等。为保证实验中其操作的正确性,对学生进行监督,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并且严明可能带来的后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验中做到“放手不放眼”,使学生获得较全面、较系统、较扎实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二、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具体问题,不可能在书本上找到完全合适的、现成的解决方案,只有把所学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才能解决好实际问题。这也正是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之所在。对成人学生,他们和普通大学生一样完全在校内进行脱产学习,不同的是他们入学成绩较低,基础较差,个体差异大。并且好多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为保证学生的质量,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验进行“全程跟踪”,对各个环节认真把关,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和异常现象,多引导和启发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并鼓励学生通过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我们认为对于成人学生,不仅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验问题,还要培养解决实验仪器故障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旋转回收乙醇过程发现,两个旋转蒸发器连接到一个水泵,水泵有一个的压力表的压力上不去,而此之前使用时还正常。遇到这种情况,起初多数学生就会放弃,只用一个旋转蒸发仪继续实验,根本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就会鼓励学生查看旋转蒸发仪的密封部位、胶皮管是否漏气,压力表有问题,还是水泵里面连接的胶皮管有问题,之后想办法来解决。通过分析最后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水泵里面连接的胶皮管老化。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都很兴奋,调动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统筹安排实验的能力
合理的时间安排,将会事半功倍,实验亦是如此。在指导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实验。比如让学生进行黄芩苷的提取,有学生竟然等把药材粉碎完了才去找蒸馏水配制60%乙醇和打开水浴锅加热,结果发现没有蒸馏水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最后他到了将近傍晚才开始做。事实上该实验比较合理的安排应该是先看看有没有蒸馏水,如没有,就应先打开蒸馏水器烧蒸馏水,再打开水浴锅加热,之后开始粉碎药材,等粉碎过筛完毕,差不多就可以开始实验了。为培养学生学会统筹安排时间的能力,我们将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分解为若干个小实验,每个小实验又以一天为单位,让他们学着统筹安排一天的实验内容。指导教师严格监督,适时加以指导。通过具体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时间统筹安排带来的快捷。
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整个实验开始前,强调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以事实为依据,必须将实验记录直接记录在实验本上,如有修改,需注明原因及签字,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实验开始后,及时督促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及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作为指导教师,应随时抽查学生的记录,对于记录不规范之处,及时指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五、培养学生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滋生了“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缺乏敬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和节俭的精神,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务实的工作。针对该情况,老师和学生一起工作,同时用实例讲解敬业的好处,让学生在实验中领悟到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增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也是获取社会的谋生手段和自我发展的条件。
六、重视论文的写作
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科学创新的主要途径,它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设计并推理及计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任务。由于前几年,各高校没有重视成教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更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因此他们绝大数人的写作基本功很差。但目前,我们国家的晋级、评职称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看其情况。因此,有必要教学生使用科学术语将所做试验写成论文,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总结能力。
总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查阅文献、设计实验、仪器的准备、试液的配制到完成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分析、统计处理、毕业论文的书写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得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综合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这些训练不仅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参与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独立开展工作,同时也为他们以后从事科研,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如何因此施教,利用每一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尚需进一步探索,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一)信息获取权
高职毕业生信息获取权,包括信息公开、信息及时、信息全面。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很重要的关系,只有就业信息通畅,才能为毕业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有权获得全面准确的就业信息,了解用人单位的资质,以后的发展空间等。
(二)就业指导权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权就是学生有权从学校获得就业的指导,这种就业的指导,学校应该安排一些专业的就业顾问或者有这方面能力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再就业指导中,要积极结合各专业和学生的个人情况对学生的就业提供合理化的建议,还应该对当前就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三)就业推荐权
高职毕业生享有就业推荐权,包括如实推荐、公正推荐、择优推荐,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只能凭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来取胜。高职院校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积极向用人单位进行优秀学生的推荐,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就业选择权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选择权,毕业生只要符合就业的条件,就有自主择业的权利,在于用人单位签订意向时,任何的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和侵犯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权,这种干涉就是不能将个人意志强加给毕业生。
(五)待遇公平权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有待遇公平权,很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遇到用人单位待遇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如女生再就业过程中就会越到这种就业难的问题,这种待遇的公平是毕业生再就业过程中最需要维护的权益。这就应该要求用人单位保持公平,在用人过程中尽量做到开放、公正。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制环境
现有立法不利于保护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就业政策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的法律法规冲突导致监管左右为难,就业监管权限划分不清,劳动保障部门对高职大学生就业阶段遭遇的权益侵害存在监管缺位的情况,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缺少强制措施。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高职毕业生的总体人数居高不下,当前社会很多的企业提倡精简和增效,导致就业率的下降,毕业生面临更多的竞争。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专业需求不均衡,很多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并不与社会需求吻合,导致某一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可能面临集体的“毕业后失业”。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学校环境
学校的就业促进措施侧重方向出现偏颇,很多学校以当年毕业生签订多少就业协议为就业指标,忽略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保护等诸多问题。学校缺乏在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的指导和法律意识培养,教师的法律专业知识比较薄弱,导致高职院校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的队伍很难对毕业生法律权益进行保护。
(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自身环境
很多高职毕业生的社会经验缺乏、工作能力薄弱、对家长和学校的依赖性强,在和用人单位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另外,大部分毕业生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开设的法律基础课在学习、考试的过程中也完全依靠死记硬背,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强。
三、保障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针对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客观现象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在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方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权利的保障。
(一)让学生明确就业权益的内容和保障的原则,形成自我保护
高职毕业生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毕业生自我保护,让学生明确就业权益的内容和保障的原则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在对高职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就应该让毕业生对国家相关的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了解,掌握相关的就业信息,正确明了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就业权益的内容和保障的原则,形成自我保护。如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平等权、自主择业权、信息获取权、就业指导权、劳动权益受保护权等等。毕业生的权利是就业的前提,而就业过程中的义务也是毕业生必须要做到的,让学生知道并掌握就业权益的内容,了解就业过程中每个阶段容易遭遇的法律问题,就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另外,毕业生应自觉遵循有关就业规范,如不顾单位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无正当理由超过一定期限不去就业单位报到,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等。毕业生在工作中还应该接受用人单位的制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违反就业规范,不侵犯用人单位和其他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在毕业生遇到就业权益侵害时,毕业生要积极进行自我保护,寻求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法律相关部门或者学校进行权益的保护,法律相关部门或者学校在对学生就业权益侵害进行维权时,要以保护高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就业为前提和原则。
(二)构建与完善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形成就业主管部门的保护
要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完善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就业主管部门的保护。就业主管部门要通过不同的监管,视不同的就业权益侵害个案规范相应的就业规范,来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毕业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实现高职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有很重要的作用,体系内的服务人员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为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帮助。就业主管部门可通过制定适应当前社会和毕业生的就业规范来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要对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行为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抵制。如对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用人单位,要积极进行调解,对于调解无效的可以取消其录用毕业生的资格,上级主管部门也应该对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个案,认真分析研究,做好所有涉及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政策甚至学校规章制度,就可以及早预防和排除这些高职受到侵害的问题。
(三)保障与落实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具体手段,形成学校的保护
保护毕业生就业权益不受侵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除保证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外,还应该及时的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对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待遇、工作量等问题,由学校出面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和抵制,来维护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对于一些就业协议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学校要主动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更改就业协议中的相关规定,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还可以规定学生的就业协议必须要通过学校的审核,方能作为编制就业计划的依据。如在对高职毕业生进行招聘会时,就要形成保障和落实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具体手段,要求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主动出示相关的资质资料,在招聘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毕业生鉴定规范的就业协议,对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妥善保存,保障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
四、结语
在正式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学生要写出开题报告,以便指导老师能根据学生对文献的综述和对所选论题的认识,确定其可行性。
开题报告是作者将自己初步选定的题目之内容、思想等,以书面形式向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导师和听众作一书面汇报和简要说明。
写开题报告目的:一是作者能将所选课题的内容框架、研究现状、选题意义、重难点和创新点、文化结构、主要引征材料及参考书目作一总体思路的勾划,作者对该选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有序的组合清理,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好充分准备。二是作者能广泛听取他人的宝贵意见,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理顺论文思路,使其结构更趋完整,内容更趋翔实。
开题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1、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用中英文撰写,汉语在前,英语在后。目的是限定毕业论文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即论题。应力求简明扼要,引人注目。一般不超过15—20字。必要时可使用副标题。
2、本选题的研究目的
以中学英语教学法方向为例,则须说明要解决英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是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前人从未解决的,并且能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的问题。
3、本选题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该选题曾作过哪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中处于何等地位?是属于未开拓的领域,还是在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基础上作深层次的研究?国内外有哪些论文、论著涉及到本选题的内容?
4、研究本选题的动机及意义
提出本选题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选题?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意义?从理论的角度看,本选题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其价值取向是什么?本选题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对英语教学会起什么作用?从实践的角度看,本选题是否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动向,使人们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是否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5、本选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选题研究有哪几个重要观点,其特点是什么?研究的重点在哪几个方面?研究的难点在何处?怎样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如何结合英语教学实际对改进英语教学作对策思考?本选题有哪几个新观点?是否填补了国内外同行业研究中的空白?
6、本选题的撰写框架
框架可用提纲形式表述,一般构成如下:
引言:提出问题、摆明观点。
论点:分析问题与阐明自己的观点。大致包括:问题的原因及危害性;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理论上来论证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联系教学实际阐述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做法。另外,利用实际数据作为论据,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结论: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证,其结果如何?对人们在英语教与学中有何指导意义?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研究的?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一般是英文参考书在前,中文参考书在后,以字母拼音顺序排列。
7、研究基础
作者在选择该题之前作过哪些方面的学习、研究或写过什么文章?说明能如期完成毕业论文撰写的理由。
8、研究方法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调查、描述、实验、实证、文献、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实践反思、测量、量化、行动研究、表列、图示、内容分析等方法。例如:实验的方法就是对英语教学班级进行实验对比;调查的方法就是通过调查表、询问、问答等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课题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
9、撰写步骤及阶段任务
包括:选题及开题报告初稿、正式开题报告及提纲、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定稿等、何时论文答辩等。
开题报告中文范例
标题: 英语隐喻汉译
(On Translating English Metaphors into Chinese)
1)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隐喻的研究在国外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以Lakoff & Johnson (1987)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而对于其汉译的研究却凤毛麟角。国内对于隐喻的研究主要受Lakoff & Johnson理论的影响,其中以胡壮麟、朱永生为主要代表。在隐喻翻译的研究方面,李国南(1990),胡文仲(1994)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过比较,并探讨了其翻译的途经。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对队喻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其中以徐莉娜的《隐喻的翻译》为主要代表。但其研究的范围也只是局限于文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2)本选题的意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意义:本选题突破了历来将隐喻的汉译局限在诗学、修辞学、文学等范畴。由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陈宏薇:1996),翻译对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贡献的作用。我们对日常用语中隐喻的汉译研究应与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结合起来。
重点:本选题重在研究隐喻在英语日常用语中存在的普遍性、可译性及其翻译的方法。
难点:怎样从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创新点:研究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的汉译理论及其方法。
3)论文的结构及简要说明
1. 引言
2.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存在的普遍性
2.1 隐喻的定义
2.2 关于隐喻研究的常用书语
2.3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喻
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特点
3.1 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分类
3.1.1 习用语
3.1.2 新生隐喻
3.2 英语隐喻与汉语隐喻
3.3 英语日常用语中隐喻的可译性
4. 英语日常用语中的隐译汉译
4.1 翻译的标准
4.2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难点
4.3 日常用语中隐语汉译的过程
4.4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基本方法及原则
5. 日常用语中隐喻汉译的方法与技巧
5.1 直译法
5.2 意译法
5.3 转译法
5.4 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4) 参考书目
Brodkey, Linda. Review: The Language in Metaphors. ( College English Jan, v50 pp 89-94), 1988.
Jin Di & Eugene, A. Nida. O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Nida, Eugene A. & William, Reyburn. Meaning Across Cultures, Maryknoll of N.Y. Orbis Book, 1981.
…
陈宏薇 《新实用汉译英教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陈文伯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 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 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开题报告范文: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开题报告范文:
社会实践
二、开题报告范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大学生就业必然受到宏观形势、高校以及毕业生个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大了毕业就业压力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8%,2002年达到了15%,2005年达到21%,2010年达26.9%;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普及高等教育无疑对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我国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求要,正确引导教育消费,扩大我国内需,拉动GDP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到目前每次高等教育扩招都伴随着教育质量不同程度相对下滑。由于学生数量扩大,高校的教学设施没有跟上配套,师生比越来越高,课堂容量增大,教师的学科结构性短缺,同时、目前高校存在注重科研而忽视教学,活跃在大学讲台上的多半是青年教师,但凡稍有教学经验、学术造诣者,要么承接科研项目,彻底脱离教学岗位,要么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无暇顾及学生。对学生能力培养不足,致使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从而造成毕业生质量下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倍增,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随之增加。因此,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随这增大。
(二)高校培养及社会用人存在的错位目前,由于缺乏合理的人才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及专业设置确定的依据并不充分,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例如,一些专业设置过多,招生规模大,而另一些专业设置较少,招生规模小,造成一些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另一些专业供不应求。内在原因是,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三方面——高校、政府、和社会之间缺乏相互反馈、相互制约的过程。从国家来看,制定的高校招生计划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变动等情况考虑不够,加上招生计划本身的缺陷,致使确定的高校招生人数准确性不高。同时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也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招生到就业需要四至五年时间,招生时社会热的专业,到毕业时也许就不再是社会紧缺的专业,专业调整总是滞后于市场的变化,不可避免地造成毕业生就业时的结构性矛盾。目前,企业的用人标准普遍偏高。比如不少单位片面强调专业对口,要有实践经验,综合素质高;政治上要求是党员、学生干部,技能上要求英语必须通过国家四、六级等。不论企业大小、岗位高低,能用大专生的非要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非要研究生,认为毕业生学历越高越好,出现了“大材小用”、盲目攀比的现象。依据某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就业相关问题调查问卷的统计,38.7%的单位认为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37.5%的单位认为大学生“专业技能不过硬”,普遍认为大学生培养费用高,不愿投入时间和本钱去培养大学生。同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一些用人单位公开提出不要女生,使得许多女大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有些企业宁可要一些条件差的男生,也不要优秀的女生,一些艰苦的岗位就更谈不到接收女大学生,这些都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现实。
(三)毕业生自身择业观念存在的问题从某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针对单位和毕业生的调查意问卷统计结果看(如图2,3),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分别存在不同的顾虑。虽然各高校加强了就业指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评价自我,不能以大局为重,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存在期望值过高,互相攀比,强求平衡;有的茫然无主,犹豫不决;有的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还有的毕业生不敢面对就业,坐等观望。这些都是毕业生自身原因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四)我国人事体制改革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我国早在1993年就提出打破“统包统分”的局面,实行大学生缴费上学,毕业时国家不包分配,毕业生自主择业。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策上逐步放宽,取消了就业流向等方面的限制,并将过去政府和高校的指挥调配的职能,转换为指导和服务,引导毕业生按照市场需求就业,逐步建立起以高校为主要场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然而,目前国家实施“自主择业”制度,是说对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也不包当干部。但包分配的“就业计划”和包当干部的“干部”关系以及户籍制度,仍然像“紧箍咒”一样地笼罩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面,毕业生不管是去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统统都要列入就业计划,办理干部管理关系和户籍关系。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近年来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工作的比例已经增大到50%以上[3],很多大学生毕业时,对于“户口”“干部关系”越来越淡漠。国家实行自主择业政策,非国有单位的用人机制冲击着目前的人事制度,人事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五)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毕业生就业市场还需进一步完善。人事部门的指标是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就业计划也就相对应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生应聘就业,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非国有单位,随时聘人随时要求毕业生上班。但很多毕业生实际就业是在7月份毕业以后,而毕业生要按照规定在这期间找工作、签协议、定计划,甚至有些单位要求毕业生实习或马上上班,如果毕业生不能实习或上班,则可能失去工作机会,而这些都和学校的教学、教务规定发生很大的冲突。致使就业计划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协调,暴露了就业计划时间性限定的弊病。特别是现在就全国而言,就业市场开始的时间不一,早的在毕业前一年的十月份就开始,晚的要到四、五月份。学生为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单位,有的前一年的十一月份就开始参加供需洽谈会,一直要到四、五月才能定下来;用人单位也在满天飞,今天参加这个市场,明天参加那个市场。就用人单位而言,确立用人的时间也不一,早的在上年底就确定,晚的要到五、六月,这也使得一部分学生被挂在那里,找也不是,不找又不放心,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专业结构,设置符合社会的需要高等院校要做到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市场需要,就必须密切注视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认真研究社会发展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求、就业形势及其用人趋势,从而确定高校自己的办学层次、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并做好提前预测、提前设计和培养。高校要结合自身管理体制的改革,发挥自身办学的主动性,地方高校要适应当地经济建设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加快专业自身的现代化,创新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在学科设置上要更加紧密地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根据社会用人需求来开设专业、确定招生规模。高校要在发挥自身优势、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适时调专业设置和整学科结构,拓宽就业口径,培养出能力突出、适销对路、就业范围广的专业人才。社会人才需求量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专业,要及时地调整甚至停办,要尽快地转变根据自身条件、师资力量开设专业的办学观念,而是要根据就业需求情况来调整招生计划。
(二)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竞争力、严格把好“出口关”学生质量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在保证毕业生质量的前提下,高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不断地提高办学质量是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根本点,才能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水平人才。要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使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势头,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必须在学生质量上狠下功夫,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上,既要注意加强学生理论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既有很强实践能力、又有很强实践能力及比较扎实的基础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锻炼自我的有益形式,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高校要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一是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就业形势、就业知识和技能;二是通过组织开展《首届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面试实战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和相互协作能力,以及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当前要求高等院校必须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方法。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信誉,更关系到学生甚至一个家庭的前途和命运,高校要加大各方面投入,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实习和就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