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8 15:04: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论文

第1篇

1.1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复杂性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工作面位置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就给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导致了安全管理和控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流程主要包括了准备工作、测量和放羊工作、模板架立工作、埋件的安装工作、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工作以及拆模和消缺等几个反面的工作。从这些门类繁杂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其工作量也是十分庞大的,其对能源的消耗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对这些工作进行重视。

1.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序

建筑成品的易损性是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有一个主要特征,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后后一个建筑成品需要采用前一个建筑成品作为建筑施工的场地和支架,因此,混凝土建筑成品的质量在某种程度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这就导致了前一个建筑成品在完成后面的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之后,在内部就会形成隐蔽工程,导致了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的对其进行处理,导致其中存在严重的不安全因素。同时,混凝土建筑物的质量还受到了其他直接和间接因素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的加大了监督人员的工作难度,给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埋下了很多安全因素。

2、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2.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积极的利用系统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各项管理方法和理论,建立和完善建筑施工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在进行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施工人员的工作技能,并保证施工的各项环节都是安全的有保障的。因此,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对整个混凝土施工进行严密的监督和控制。这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作为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内容的重要性。

2.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蔽工程

就目前的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的项目工程其安全隐患都是出现于隐蔽工程中。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以及对施工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容易被监督管理人员发现的不规范的施工环节。为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在切实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为企业输送更多新型的施工人员。

2.3混凝土施工的安全管理原则

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是整个项目工程根本追求。保证施工安全能够切实的促进施工的进度,同时施工安全也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施工工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很多项目工程逐渐的复杂化和大型化。这行项目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降低了建筑物自身的安全性能。为此,在进行日常管理工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明确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

2.4混凝土工程的组织设计理念

对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来说,同一个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施工顺序、不同的施工材料以及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具,但是我们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争取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完成整个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说的是建筑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这个方案具有促进整个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和提高施工技术的作用,是现场施工的重要指导标准。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其进行执行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层层把关,经过多方的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对建筑项目进行施工。

3、结语

第2篇

1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首先,我国工地上的施工人员除少部分受过专业的学习训练外,大部分仍缺乏专业技能且文化水平较低,对图纸的理解存在困难,轻则会影响施工进度,重则则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其次,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流动性较强不利于统一培训和管理,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公司的水平,甚至会阻碍公司的长远发展。

2精细化管理问题

工程的精细化管理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决策者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工程实施和管理方案,并见诸于书面形式,形成一种规范,时刻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从大方向上确保施工工程有据可循。另一方面,则要求工程的具体施工人员切实完善工程的各个细节,杜绝侥幸心理,杜绝豆腐渣工程。切实通过细化分工和细化问责等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坚决避免多次返工等徒劳的过程。

3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3.1加强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

3.1.1提升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基础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的成败。建立一个责任感强、专业技能素质高的团队则是现如今建筑工程施工的必然选择。高素质的、合格的建筑施工人员不仅需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更要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将工程建筑作为一种服务大众的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建筑出高质量的工程。同时也要善于利用高科技、新技能,提高劳动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从基础出发,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召开员工经验交流会,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1.2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另一重要问题。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针对我国目前施工人员质量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一套系统有的培训体系来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必要时还可以明确奖惩制度,意在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3.2建立健全材料管理控制制度

3.2.1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制度采购前制定严谨的采购程序,制定详细的技术和功能指标。严格按照各项指标进行采购,并要实地考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包括信誉度、质量保证能力等。进货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审查,对重要材料进行抽查,严格杜绝采购人员手回扣。3.2.2制定妥善的材料保管制度入库后的材料必须由专人进行妥善保管,根据性能和材质进行分类,确保将损耗降到最低。防止出现材料在保管过程中造成的性能改变等问题。同时也要提高保管员的责任意识。定期对保管员进行培训,要求其掌握必要的保管技能。3.2.3建立合理的材料抽查制度材料入库后,在保管过程中是否出现性能、质量或功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定期抽检来把握,并及时处理不合格的材料,坚决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建筑施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是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建筑工程的必要手段。

3.3树立“质量第一”的施工标准

工程质量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灵魂,竞争实力的主链。在施工过程中,从管理层到决策实施层,都要将质量放在工程建设的第一位,不盲目追求工程进度,不盲目返工。从细节上保证工程质量,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3.4强化工程过程管理

过程是组成工程的基本单位,抓好过程的质量是决定工程的关键。及时发现并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避免重大工程失误的的重要环节。严抓工程过程,对于管理人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对过程的把握使工程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4结语

第3篇

(一)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市场逐渐呈现多样化,涉及到的施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繁多,价格不一。在市场缺陷性的背景下,很多唯利是图的供应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而不择手段,进而市场上出现很多“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产品。另外,新时期大多数建筑工程采购人员及质量相关检查人员因自身质量意识薄弱,不重视材料及机械设备采购及试验工作的质量,从而给工程施工埋下质量问题隐患,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及今后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质量。

(二)建筑工程相关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存在专业水平较低、技能操作水平不高等问题。由于从事工程项目施工的人员多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仅依靠自身的多年累积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同时很多施工人员欠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部分建设工程施工单位没有配备足够的现场管理人员,使得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与监控不到位,从而导致实际施工质量不符合我国相关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另外,对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培训等方面仍落实不到位,从而无法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水平。

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意识

新时期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责任制度。以“质量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创优质、树名牌、拓市场”为发展理念,积极营造一个“质量为重”的作业氛围,并让企业员工体会到创优质工程的光荣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强化相关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及业务水平。建立严密、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责任制度。逐层分解工程项目各个相关环节的质量管理目标,并以此制定出合理、科学、覆盖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层层落实相关岗位人员的职责,明确分工,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应不断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原材料质量管理,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首先,应严把施工材料采购质量监督关。培训一批专业化采购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质量鉴定水平和政治素质。鼓励采购人员走进市场,并总结市场经济变化规律,提高施工材料采购的效益性。其次,采购人员应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全面掌握材料信息及货源,学会运用综合比较法择优进货。同时,选择的供应方应具备相应的质量合格证、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基本条件。另外,相关负责人员应对供方开展定期的评审与考核,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最后,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材料负责人员应协同甲方、工地负责人员等相关负责人检查验收进场材料和现场设备,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检查与核实工作。当施工材料质量有可能存在问题时,应通过全数检验或加倍抽样检验的方式进一步核实材料质量。此外,对于钢材、防水材料、水泥、混凝土加外剂等材料,应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和复试检验质量;对于特殊材料质量的基本要求是配备生产许可证、说明书及试验报告等要素。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机械设备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机械设备品种繁多,价格高低不一,不仅给采购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给日常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添加相应的复杂性。要使得工程施工中施工机械设备达到最优化效果,则应基于工程施工需求选择适当的主导机械设备,而辅助机械设备则选择与主导机械设备生产能力协调一致的类型。另外,对于新购进的机械设备不仅要确保其质量合格,同时还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培训。不断完善专人专机制度,落实一人一机,严格按照“安全、合理”原则,确保机械系统运行效率。

(四)提高建筑企业员工综合素质

企业应重视企业员工的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不断完善施工人员管理体制,加强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还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应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充分激发施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新性,使其不断挖掘自身价值,不断研究出新的施工技术,对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企业应不断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以降低施工事故发生风险。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落实专人专职,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范围及分工,加强施工监督与管理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章作业应及时予以纠正和惩罚,尽量将不安全因素消灭于萌芽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把守。同时采取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书的制度,不断规范施工负责人员的安全职责。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监督负责人应严格遵守“违章必究”原则,加强检查与督促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制定与完善。

三、结语

第4篇

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就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效益的好与坏,建筑的效益又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一个就是环境效益,三大效益都将直接被质量所影响,同时质量不仅仅影响的是承包商的效益问题,而且还关系着入住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为建筑物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倘若由于一些意外而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例如:在日本,由于大家的房屋质量没有问题,而且他们的房屋都很扎实,所以无论经过多少次地震,她们的伤亡是很少的。但是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由于房屋不太结实,没有抗震的效果,很多工程都是偷工减料的,所以出现了死伤无数的情况,由此可见,所以加强质量管理在现在是极其重要的,建筑施工时的质量问题会让人住进去的人员由于质量而成天修补、这不仅多耗费人们的资金,而且耗费了时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是作为承包商放在第一位置考虑的因素。在现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要想在建筑业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要从自身出发,加强质量管理,把质量放在建筑工程的首位,让自己的企业在建筑业中越走越平坦。

二、建筑式程施工字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员的安全管理比工程的安全更重要。一旦工地上发生安全问题,不但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也在施工人员的心灵上梦上了一层阴影,严重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除了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配发安全设备外,还应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培训,根据具体施工环境,给予施工人员相应的必备品。

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同时,还应做好对周围非工程人员的保护。设置栅栏,划定施工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即使是做好了这些防护措施,还应安排专人对施工周围巡查,及时排除因非工程人员不按要求走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险情发生。

同时,在施工现场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交位瘫痪的脱节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丧失了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项目承建人,仅收取管理费,从而被迫违心所从放任于项目承建人,项目承建人又把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不通和建筑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处罚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工作的落实。

(二)质量问题

1、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其主要是源于人的控制。人的控制首先是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的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带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力。人的能动性说穿了就是人能够主动地去工作,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让员工能尽心尽力为企业谋取利益。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工程施工的质量才能有所保证。

2、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个别工地有以下情况发生,设计单位和开发商相互勾结,降低设计标准,不完全按相应的规范设计,监理方对此也熟视无睹,质检部门也收受贿赂,大开方便之门,到最后,受骗的是房子的业主,所以政府部门要实行严格的监管力度,对这种工程之间彼此的和谐关系,要坚决抵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3、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在材料验收方面:对材料的外观,状况、数量、尺寸等进行核查,不能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在材料质量方面每种材料都应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对于设计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严加查验,不能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应有相应的预案存档。同时做好材料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每种材料的供应商,验收人员,存放地址,存放环境,使用情况等做好记录,使得领导对每种工程材料的具体情况能够一清二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进度。

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做的工作

(一)施工管理前的准备工作

1.对图纸、技术规范及操作流程进行分析

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能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了解清楚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要熟悉施工组织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了解清楚有关技术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了解清楚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2.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管理

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优化组合,同时也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同时还应在项目的施工管理中进行成本控制,因为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右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只有很好地控制成本,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在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应进行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然后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的能调配的最大目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按照可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

(二)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在进行建筑施工前要在一个明确的目标的前提下,了解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然后将制定好的规划和设计用于建筑施工中来,认真把关,严格控制进度,总结经验教训,取得建筑工程最后的竣工。

1.保证施工技术的协调发展

在建筑施工前要对图纸进行合理完善的规划和设计容不得一点差错,倘若发现图纸上面存在着施工难度和技术误差,一定要对图纸进行改进和完善,找出解决办法,决不能拥有这是一点小小的技术问题,不去重视它的思想。因为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能否建好,另外当把设计图纸交由高级工程师审计时,应该认真从技术角度出发,对图纸逐步加以整改和完善,最后的交底环节同样是很重要的,不容忽视。那么什么是技术交底呢?技术交底就是指让在建筑施工中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和监督人员要对图纸了解的十分透彻,避免在建筑施工中因误解而出差错以致返工。

2.保证施工管理的全面协调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管理除了要重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还要重视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拥有一套能用在建筑施工上的管理制度对加强施工管理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对质量和进度的管理来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以达到让损失减少到最小的地步。另外在建筑施工中要派遣专人负责工地的施工到竣工过程,在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人员更要对整个施工程序了解透彻,以便更好的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减少施工工人的负担,让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秩序井然的完成任务。

3.保证组织管理的全面协调

每个公司和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在建筑施工中也一样,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一些奖罚制度。对于具有在高难度的施工中根据自己的创新,凭借自己的头脑和能力解决了此次施工中的高难度施工以及出现在一些问题的将成立一个会议组对其进行总结奖赏,并希望其它工作人员能再接再厉。同时对施工中不按正规程序来办事,只按照自己的思想一意孤行最后造成施工程序出现问题而造成损失的,将由相关人员进行惩罚。做到奖惩分明,才能在为企业树立一定的威严,才能将建筑施工一步步落到实处。

4.加强管理人员以及建筑工地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素质

建筑物质量的好坏不仅仅与设计图样与规划有关,还应该与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有很大的关系。施工人员是否专业,是否认真仔细对建筑物的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让他们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浮躁,让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与施工管理都能发挥特有的功效。

(三)施工后的验收工作

维护“三检”制度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了进展之后要由作业班组对其进行检测,然后再由质检以及相关高级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测,最后再由承包商进行互检以及交接检。在质量这方面,质量部门一定不要马马虎虎,要严加把关,不能心慈手软。倘若建筑施工中除了质量或者施工问题,一定要总结原因,让质量问题无处可逃,让群众对所建造的建筑满质量满意,认真对待施工中的每一个质量问题。

第5篇

关键词:钢筋工程,质量控制,原材料

近年来,随着大型高层建筑的兴起,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其施工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后序施工的工期与进度,还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加强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筋工程在建筑整体工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加强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高层建筑施工不仅耗时长、工作量大,而且工作难度也非常高。同时不同的工程在具体的施工工序中存在着不同特点的工序细节。每一道不同的施工工序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观感产生影响,还会对后续的工程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基础性环节,也是重要性环节,主要对建筑楼体起到支撑和稳固的作用,相当于人体的骨骼,尤其是基础钢筋、剪力墙钢筋、框架梁柱钢筋更为重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外界条件对钢筋工程的影响,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第二,通常评价一家施工单位的施工能力好坏,可以通过其在施工工程的钢筋分项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来判断和预测。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水平良莠不齐,企业要想在整个行业得到发展和开拓市场,工程质量尤为重要。那么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就突显出来。简单来说,要想提高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依托自身的管理特点和优势,努力提高钢筋工程方面的工艺技术,强化内部管理,从而使钢筋工程外观横平竖直、内在符合设计规范标准的要求,最终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重视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够缩短建筑工期,使后续模板、混凝土分项工程能顺利进行,加快整体工程进度。

2建筑钢筋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第一,建筑施工中,钢筋搭接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其原因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节省钢筋材料,往往在加工钢筋的时候,按照负公差进行下料和制作,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搭接长度不够的情况。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人员将钢筋的位置摆放错位,如果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一情况,那么就会使得钢筋在搭接的时候,出现一端长,一端短的情况。第二,在建筑施工中,钢筋位置不准确,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在钢筋制作过程中不规范,如箍筋大小、角度有差别,导致柱、梁主筋位置不能绑扎到位。另一方面是钢筋交叉导致主筋位置不准确,如框架梁与框架柱交叉处,主次梁交叉处,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端柱竖筋交叉处。第三方面是成品保护不好,如在柱墙模板和混凝土施工中把已经绑扎好的钢筋局部损坏,导致钢筋位置偏移。钢筋位置不准确会导致构件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对后续工程进度和质量也造成影响。第三,在建筑施工中,钢筋保护层不均匀,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主筋的位置不准确导致主筋的保护层过大或过小。另一方面,成品保护差,如浇筑混凝土中负弯矩钢筋受到人员踩踏或泵管、布料机挤压导致保护层严重超过规范要求。第三方面是垫块的质量差,受到钢筋自重和其他荷载的挤压后垫块碎裂,起不到控制钢筋保护层的作用。第四,在建筑施工中,钢筋节点处理不当。钢筋节点处理是钢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施工工艺之一。因而,钢筋节点的处理对于整体建筑质量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钢筋节点处理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梁与梁之间的节点处理不当、梁与柱结合处的位置节点处理不当、剪力墙和顶部现浇板结合处的位置节点处理不当、剪力墙和剪力墙边上的暗柱在节点上处理不当。第五,在建筑施工中,直螺纹套筒连接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钢筋切断套丝完成后对丝口保护不好导致月牙碰损和锈蚀严重。另一方面是现场用套筒连接钢筋时不使用力矩扳手,扭力是否达到规范要求不是看数据而是凭操作人员的感觉,同时现场的抽检数量也不足。第三方面套筒试件取样不是在已连接好的成品钢筋中抽取,多数是套丝人员自己制作试件再由取样员拿走去实验室检测。

3提高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3.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

第一,钢筋生产厂家的选择。在对钢筋生产厂家进行选择时,优先选择规模大、相关质量、安全、环境认证体系完善的大型厂家,同时要满足施工企业贯标认证体系中属于合格供方中的厂家。对于其生产的钢筋必须是资料(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要齐全,材料采购部门才能进行采购。如果对中小钢筋生产厂家进行选择时,还需要在同行业进行对比,从材料层面、实际生产层面、检验试验等方面进行考察,对产品的生产工序和监管流程进行实地落实,最后经采购、技术、质量部门综合评价后再决定是否采购。第二,对采购的钢筋材料进行抽样复检工作。采购人员根据项目负责人审核的材料计划及时进行采购,当钢筋进入现场后,材料员组织施工员、质量员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和资料审核,符合要求后,由取样员见证取样,同时进场钢筋分规格码放做好标识,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加工和使用。资料复查别注意钢筋的标牌中如厂标、钢号、炉号、规格等内容是否与钢筋的实际情况和厂家提供的资料相对应,这是在现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第三,由专人管理和监管采购回来的钢筋材料。现场管理人员在进行钢筋材料的放置时,要注意钢筋材料放置场所的选择,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干燥防潮的地点最佳,钢筋下面要加不小于150mm的垫木,避免钢筋受潮而引起生锈等质量问题。同时对数量较大、规格偏高的钢筋进行绝缘处理,避免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被污染或者腐蚀。值得注意的是,在钢筋初期的加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钢筋的质量问题,例如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好、弯曲有裂纹等现象时,施工方要中断加工作业,及时向技术负责人和公司质量、技术部门汇报,必要时要对该批钢筋的化学成分等进行专项检测。同时要联系生产厂家,让其协助共同找出问题原因,及时排除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2制作绑扎环节中的质量监管

第一,采购回来的钢筋要进行再次加工,才能真正应用到工程中去。因此,在进行钢筋材料的现场加工和制作时,一方面,对钢筋材料的加工设备(弯曲机、切断机、调直机、对焊机、套丝机等)严格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另一方面,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技术负责人的技术安全交底结合经过审核的钢筋下料单进行制作加工。操作人员一定要对料单吃透,钢筋施工员和质量员应及时抽查并按图按表复核,减少和避免因制作不当造成的材料浪费。第二,在市区施工中钢筋加工场地普遍较小,因此钢筋应定时定量的加工,应由钢筋施工员计算出具钢筋料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施工员根据工程进度明确各部位钢筋加工完毕的时间,料场人员负责实施。现场施工中多由钢筋劳务队出具料单,审核也不严格,出现过下料错误造成较大浪费的情况,因此由施工员出具料单技术负责人审核这样的制度比较合理。第三,箍筋、梯子筋、梳子筋、马凳的制作按照所使用的部位先焊接定型模具,尺寸检验无偏差后方可大批量加工,加工后分规格码放并悬挂标识标牌以备使用。第四,钢筋保护层不均匀和主筋位置不准确是施工现场钢筋质量问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其质量控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保护层垫块的品种选择与垫块强度质量是关键,工程中经常发生混凝土或砂浆垫块被钢筋压碎的情况,还有塑料垫块在模板支设完成后被挤扁的情况,因此在基础钢筋、框架梁钢筋的保护层选择加工好的花岗岩垫块,并要控制好垫块厚度。其他部位用混凝土垫块(柱墙侧面用带铅丝的混凝土垫块),关键是垫块的养护必须到位,否则抗压强度会损失很大,混凝土垫块在使用前要进行抽检试压,达不到要求禁止使用。2)钢筋安装过程中重点做好过程控制,从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到绑扎顺序、接头位置等全过程进行监控检查,发现有不符合图纸、规范、标准的,现场及时处理,这样就能保证钢筋安装工程的质量,也能减少或避免返工。3)钢筋安装工程完成后,再出现的主筋偏移或保护层不符合要求的主要原因是成品保护不到位,因此柱墙模板支设时柱墙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数量一定要够,并且要固定牢靠,不能出现被模板挤偏挤碎的情况,在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检查梳子筋安装是否到位,确保竖向钢筋的位置和间距,其次要用经纬仪复测柱墙钢筋轴线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纠正。最后要做好钢筋的保护工作,特别要注意混凝土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对楼板钢筋的踩踏和挤压,要有专人负责修理与更换,确保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符合相关要求。第五,直螺纹钢筋丝头在套丝完成后一定要带上塑料保护帽,在套筒连接钢筋前不得脱落,从而确保丝头月牙不会受到磕碰和锈蚀。现场管理人员一定要拿上力矩扳手随时检查钢筋与套筒的连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套筒试件取样必须在安装好的成品中按照规范进行取样,然后用帮条焊连接取样部位,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3加强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质量控制

第一,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编制钢筋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并按照公司规定的审批程序逐级上报审批。上级部门对于方案中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钢筋施工员根据已批准的施工方案结合图纸、现场情况、工艺标准编制有针对性的技术安全交底,并报送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然后到加工现场和施工现场进行口头、PPT和书面交底,被交底人要全部签字。第二,重点是对方案和交底的落实,要求施工员、班组长、操作人员及时检查,层层落实,并形成质量记录,各管理层自检时按照检验批的标准实测实量并填表,然后层层上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从而确保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能科学的编制、规范的实施。

4结语

由此可见,在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加强对钢筋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钢筋制作安装环节的质量监管,加强对钢筋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就能够使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提高,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作者:蔚建旺 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冀连海.浅析建筑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5(6):274,277.

[2]曾刚.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29):372.

第6篇

1.1质量管理的意识普遍偏低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施工过程起到较好约束作用[2]。积极遵守实践相关制度与要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宏观层面上,由于制度以及要求的相关保障机制并不健全稳固,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极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质量管理虎头蛇尾,前后不一。从微观层面上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项目及现场管理人员是主要的质量控制参与与实施人员。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落实之间仍然存在着一段距离。现场管理人员自身对于建筑施工中质量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导致现场管理不到位,也为施工质量的控制造成一定的隐患。如果这些细微的隐患没有尽早发现和补救,就很可能降低施工质量。

1.2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存在漏洞

优质合格的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使用劣质或是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对于施工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隐患。由于材料不合格或是不符合标准而引发的施工安全事故在我国时有发生。目前,施工单位在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材料的审核入库、仓储、领用等方面还有着较多的不规范,特别是一些施工规模不大的建筑企业。

1.3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一直以来,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建筑施工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一大特色。当然,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劳力资源,有利于降低国内各行业的劳力成本。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现有的建筑施工人员绝大部分是属于较低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的,这一点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基础的施工操作缺乏统一性、规范性。技术交底时,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一些人员对于技术的理解能力不足,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入职后大部分人员都是边做边学,缺乏科学系统性的培训,以至于一些错误的操作方式一直得不到纠正,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质量,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2.1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促进行业规范

加强施工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因素在于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规范性。其中政府层面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加强对于建筑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监管力度,与建筑材料生产、土地流转等等方面。虽然目前我国中央及地方都制定了一些建筑行业相关管理法规和办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落实,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造成了严重质量问题或是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惩处力度仍然较为欠缺。《建筑法》是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工程质量较为全面科学的一部法规,各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对照查找自身的不足与问题。坚决不参与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施工报建、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项目[3]。认真落实实施《建筑法》的各项要求与规定,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

2.2积极落实施工质量控制机制

坚决落实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对建设工程项目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4]。在一项建筑工程确定实施之前,在进行施工设计的同时,还应当联系设计实际确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机制。确定之后应当交予施工相关各方学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各方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与制度。特别是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对于自己在施工中的职责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严谨地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于现场管理中所发现的施工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要求相关责任人尽快进行整改,减少施工质量隐患。

2.3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及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方应当切实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具体来说,在采购过程中,应当选择有资质、信誉佳的供应单位和合格合规的材料,在材料入库前进行全面验收以及相关的入库登记,确保材料品质。入库验收人员应当同仓储人员做好入库交接。在仓储过程中,应当按照材料自身的仓储要求进行库存保管,如防水、防虫等。在材料领用方面,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开展,对于不符合领用规定的材料数量、人员或是没有领料单等情况,坚决不允许领用。同时坚决杜绝提前、超额领用以及计划外领用。

2.4优化施工过程中人力设备资源的配置

由于缺乏科学的施工规划,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段时间机器、人员不够用,一段时间又扎堆的情况,这样不仅造成了施工资源的浪费,而且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将设备人员的划分纳入施工进度之中。结合工程建设以及自身设备人员的实际,对一些大型重要设备制定时间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人员配置应当同设备的使用实际相结合,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质量。

2.5积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

第7篇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工序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为达到对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工序管理方面应做到:(1)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根据工程的合同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开工前,编制上报“开工报告”;施工中,首先施工企业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方可继续施工。(2)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项经理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工艺方案,明确质量目标。通过认真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及操作细则.明确工程的质量目标,使各项工程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落实到最基层的全体施工人员身上。(3)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遵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试验路段的施工.确定各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指导全线工程的施工。2.对施工企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促进现代公路施工技术对策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其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及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整合优化现代公路工程施工流程、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3.对施工质量的促进作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公路施工质量。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通过技术方案的编制、日常技术管理、施工过程工程测量管理、变更管理等工作,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能够有效的保障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为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施工过程中日常技术管理

其内容可分为基本工作和琏础工作两大部分。基本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和施工技术的开发与更新三大项,前两项工作保证生产过程中和技术秩序,立足为当前生产服务,第三项工作为企业的技术储备和为下一个项目的施工打基础。1.建立和健全集中统一的技术管理系统.从工区项目部到施工队各级组织都要有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和技术职能人员,明确各人职责,在总工程师领导下,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工作。做到有职有权。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5-组织设计.明确图纸及规范要求、操作要领、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实验内容等,结合技术人员各自的工作内容.解决发现的问题3.在正式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参与施工任务的全体职工明了所担负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救,以利于有计划、有组织、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4.认真做好测量管理和试验管理两项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5.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

工程测量管理

第8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施工阶段;建筑;改进

1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有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

1.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现场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1.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质检人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现场管理人员。然后现场管理人员由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2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2.1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准”、“细”)、“实”。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块抽取、制作是否符合要求,甚至还要亲自取样;监督后料台上料的计量,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2.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现场人员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现场管理人员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量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2.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3落实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应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将设计变更及时分门别类分发给施工单位,并监督落实施工。

4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4.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

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项目负责人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2根据施工工艺存在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

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的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5改进现有施工现场质量体系

5.1加强合同管理

现场管理人员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管理阶段,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落实人、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确定现场监控的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正规化。

5.2健全内审员制度

施工企业应重视内审和内审员的培训,内审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覆盖每一个生产过程及每一个体系内部要素。每次内审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也可以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因为施工过程复杂而漫长,所以内审员的数量应该有足够多,能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一部分。

5.3建立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合同内容,制定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其总体框架包括:年度工作目标的设置确定、日常考核、会议和集体活动考勤、年终考核、工作落实程度测评、内部民主测评、党组考评委综合评估、考核结果运用等八个环节。在考核评价上,既坚持以得分多少为依据,又注重业主满意度、质量监督机构的满意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1]陈永辉.最新房地产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实务丛书[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给排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及居住小区的大量建设,建筑给排水技术也因而得到了长足发展,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满足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稳定、灵活性,满足民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需要。

一、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1施工工艺不合格

给排水施工的粗糙工艺,容易产生水管连接处渗水,设备安装位置不到位而产生过大的噪声等。给排水材料不合格,材料进行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导致在使用的时候,产生水管爆裂、水嘴关闭不严;前期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问题主要有,阀门的数量不足,泵房内没有做好排水设施等。

1.2预留空洞、预埋件问题

由于在工程施工中土建与给排水专业缺乏必要的配合,设计上不够完善,大量的预留预埋洞口位置不准确,后期施工中容易造成打凿洞口等一系列质量缺欠。预留孔洞应当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在土建装好分层模板绑扎扎钢筋时,按设计图纸在混凝上楼板、梁、墙上标好预留孔、洞、槽等管道及设备的位置标高尺寸。

1.3技术水平未达标准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因为施工技术水平不高,产生的质量问题存在于很多技术工人中,在一线施工的过程中,很多工人施工图纸都没有领会,就进行施工。监理人员

的专业水平低,也是造成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结构楼板、墙板内暗装的塑料给水管道安装结束后,未进行水压试验就直接进行隐蔽,后期供水后发现渗漏现象造成返工。应在隐蔽前做好水压试验工作,若发现渗漏现象可立即修复,试验合格后方可隐蔽。

1.4水表安装不到位

由于住宅建筑每层设置的管道井位置有限,立管如采用塑料管,分出支管时又需要留有补偿措施,再加上塑料管本身的管件装配间距比钢塑管略大,在管井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使得水表相邻距离或水表外壳距墙面距离过小,造成抄表和维修的不便,也影响了水表运行的准确度。

二、加强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措施

(1)了解图纸、熟悉图纸会审工作,参看土建结构图、装修建筑图、有关设备专业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占空间是否合理,将设计及施工中将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2)土建工程进行基础施工时,应将给排水管道的出入口,按其将穿越基础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留出孔洞。砌筑砖墙时,暗装的管道要按有关规定留出墙槽,明装的管道要留出过墙的孔洞。

(3)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更要做好预留孔洞的工作。预留孔洞时,应按图纸设计的位置,做木盒子,并将木盒子固定在摸板上,在浇筑混凝土时,还要检查木盒的位置是否正确。

(4)在混凝土楼板上预埋管道支架时,应按图纸要求找好位置、尺寸和标高,在模工支模时由管道工配合,将预埋件固定在摸板上,浇筑混凝土后,要注意成品保护,防止预埋件碰掉。

2.2给排水施工阶段的管理措施

(1)材料管理

依据相关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材料的几何尺寸、强度和密封试验,杜绝使用劣质施工材料,对各类施工材料,按设计要求核对其材质、型号、规格,并进行外观检查。

(2)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具体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施工人员、质量检验等事项。对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统一协调指导,如期完成各自承担的施工区域内任务,准时完成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统一调度各施工单位用电、用水量,雨季施工对全段统一安排防洪排涝措施。

(3)施工安全管理

第一,施工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程中的各项规定,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工作,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生产交底制度;在施工现场危险区域采取保护措施,并挂明显的标志牌。

第二,施工期间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杜绝违章作业;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及措施是否落实;统一规划埋设临时施工用水管网,管线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在施工用水主管网每100米长度内应设置消火栓1个;使用电动工具,应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进行检查,防止电火花引火灾。

(4)施工质量控制

第一,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严禁不合格的产品进场;对工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使工人熟悉关键部位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水平。

第二,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控制点、停止点且应分清主次,重点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隐蔽验收制度。高层施工中给排水管道及设备安装相对较复杂,必须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通过监理工程师隐蔽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第三,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

第四,对给排水系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造成损坏的部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护:一是地下管网中非金属管道穿越公路管段,做C20混凝土浇筑360度包箍;二是对已施工完毕的地下井,可在井口四周堆起土围墙,防止施工车辆碾压或撞坏使污水流回井内。对已施工完毕的非金属地下管线插立警示牌;三是对已施工完毕的消防器材四周围设置临时护围栏杆和警示牌,以防来往车辆碰撞。四是对地下管网中碳钢金属管道进行防腐作业,提高管道防腐质量。

第五,若发现有违反合同、施工规范的行为,监理人员有权且应该予以处理。确保制定的各种制度得到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落实。同时由于环境也对质量产生影响,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

2.3给排水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1)各施工单位在管线试验期间,应设专职人员设置、记录和拆除管线临时盲板。

(2)循环水管道的大口径管段,在进行人工处理时,必须要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并且不允许单人进入管道。

(3)排水管冲洗时,在注水的排水井壁与井底水流冲击处用镀锌铁皮做好防护。

(4)碳钢金属管道在分段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合格后,管段与管段相互联结的焊口和管段与管网联结的焊口,在无法做强度、严密性试验时,须进行焊缝无损探伤检验,以确保联结焊口质量。

(5)铸铁管道与非金属管道试验时,各施工单位在各自施工区分界线附近井下临时封闭管口。首先从排水管网中管底标高最高处井口注入水,打开相邻施工单位分界处井下被封闭的管口,使上游管段中的水向下游管段排放,直到排水管网全部试验合格为止。如果上游管段试验未合格,也同样向下游排放水,处理有问题的管道,重新从上游井口处注入水,直到合格为止。

(6)完成设计文件全部内容,工程质量达到要求,技术资料齐全并且达到要求,清理现场,办理全部工程的交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优质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满足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实用的建筑安装精品。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