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5:05: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知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关键词】物流企业知识管理文化
1引言
知识共享是指知识在个人或团体或组织间的各维流动,在组织中,它不仅包含员工之间的交流,员工对组织的知识转移,还包括组织对员工的知识转移。通过知识的共享不仅能促进知识的扩散,还能激发组织知识的创造。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为了行为方便,本文中知识共享与知识管理等同使用。
2企业文化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KPMG的一项知识管理报告发现,知识管理实施的困难排在第一位的是“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缺乏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知识共享包含显性知识的共享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显性知识的共享主要是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递,而隐性知识的共享主要是指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个体的经验、知识和智慧都是相对有限的,而一个组织团体的知识则是相对无限的,个体的知识只有通过交流传递才能得以发展成团队或者组织的知识,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才能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提高企业知识资本。但是,实践证明,很多企业具备了知识共享的硬件环境,知识共享的信息平台,如BBS、博客等,但却没有发挥应有功效。员工不愿意主动向组织或者其他员工提供自己的知识,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不喜欢参与组织内的知识交流嘲。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员工将知识视为自己的竞争优势资源,害怕自己共享但对方不共享而使自己失去知识优势进而失去工作,二是因为大家习惯于各自为政,不愿交流,或者是组织各部门为维护本部门利益而禁止部门间知识交流。不管是员工的利己想法还是组织对知识共享的漠不关心都与企业文化相关。在一个互相猜忌,互不信任的企业文化里,没有人会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在一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文化里,员工就不会有合作的意愿,没有任务合作,知识在不同个体中得不到转移;在一个对知识交流漠不关心的企业文化里,员工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做组织不关心的事情;在一个冷漠的企业文化里,知识交流就更不可能实现。这些企业文化都会阻碍知识共享,进而阻碍知识管理的实施。
相反,如果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互相交流,分享知识,相互提高,并辅予奖励制度,那么知识共享将弥漫整个组织,如果组织员工所信奉的价值观是合作提高,那么员工会偏好与他人合作,而在合作中,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会潜移默化的在不同个体或团队间转移。如果企业文化视员工与组织的关系平等,鼓励员工向组织提供新观点、新思想,并将自己获取的新知识传递给组织员工,那么员工也乐意为组织出谋划策,体现自己的智慧。如果企业文化把组织营造的像个大家庭,那么在大家庭里知识自私的心态不复存在,同样也会自动假设对方非知识自私,大家就会毫无顾虑的分享各自的知识,如果组织不提倡创新,员工何来动力去利用知识创新,又怎么有意识去通过交流知识而创新。IBM公司建立了知识共享的文化,员工将贡献自己的想法当成了一种习惯,每个员工都乐于共享自己的知识。公司非常尊重知识工作者的专业执着和热情投入,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鼓励员工各施所长,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主管和经理经常与员工坦诚交流,面对面鼓励他们交流知识,变革创新,并对他们的发展负责。
3知识共享的过程
知识共享的过程可以看做一个价值链,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组织、知识传递、知识利用和知识创造六个不断循环进行的环节,如图1所示。
(1)知识获取:这是知识价值链的源头。组织首先需要获取知识,而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包括内部和外部,外部主要有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及其他各种知识资源等;内部则是以员工为主。组织在日常中要注意收集员工的一些新观点,整理备案,具备将这些知识吸收的技能。为更广泛收集员工身上的知识,应该鼓励员工自由陈述观点,而不是限制员工发表意见。对于好的观点与建议要公示给大家,一是可以从精神上鼓励提建议者,二是可以激发其它员工提建议。同时,对于研发性质的组织或者部门,可通过设计实验或者一些产品原型获得知识。
(2)知识存储:知识获取后,需要及时存储起来。企业需要建立数据库和知识库或信息技术软件来存储获得的大量信息、数据及知识。除了利用数据库存储知识外,可以将一些制度性的知识编制成文件,将操作或流程性的知识编制成手册。这样,不但利用纸质介质存储了知识,同时再发放给员工,知识就存储到员工手里了。另外,员工的离职总会带走很多附于其身的知识,企业如果平时就注意积累这些员工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知识,保存下来,就能尽量减少员工离职所造成的知识流失,也能给继任者提供大量工作信息,减少岗前培训。对于企业自己开发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专利或者版权形式来固化存储,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3)知识组织:外界信息千变万化,知识更新换代愈来愈快,所以知识存储后,企业应定期进行数据库、知识库的更新。由于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新知识是离散的也可能是不全面的,所以,组织需及时整理和完善这些获取的新知识。对于员工所提出的新观点或者建议,组织应该及时向其反映处理结果,这样,一是一种对员工的尊重,二是一种强化新知识的行为。如果知识的组织维护很好,组织就有能力将这些知识转变为商业计划,并能有效提高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而这些都需要企业具备知识选择、过滤、加工和提炼的技能,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去粗取精。
(4)知识传递:知识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员工个体的心智里,促进知识传递,实现知识共享,是组织知识创新的基础。组织需要为员工构建知识传递的渠道,建立内部局域网和万维网方便员工搜寻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建立资料室、信息中心或者论坛来方便员工查找和学习知识,有利于员工内部知识交流;组织是经济环境中的一员,要善于在大环境里传递知识,及时向员工、客户和相关机构信息,定期召开座谈会、讲座、会议或培训来达到知识传递的互动;以团队为核心的组织,要为不同团队搭建沟通渠道,将绩效好的团队的经验传递给绩效不好的团队,互相学习,提高组织绩效。
(5)知识利用:知识只有利用了才会发挥其巨大的效用。组织应该支持员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并对自己的知识开发利用。对组织所获得的、更有利于工作的新知识,如果员工没有采纳到工作中去就是极大的失败,组织应保证员工将新方法新知识应用到了自己的工作中,同时,组织自身也需善于利用组织的知识资源去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发挥知识的解决问题效用。对于非专利和版权知识,组织应对一些关键陛知识进行保护,防治非法利用,损害组织利益。
(6)知识创造:知识创造是组织发展的动力基础,组织获取新知识的渠道可无限扩展,只要有利于组织就应学习采纳。由于知识的专业性质,如果让不同专业知识碰撞就有可能产生创新,所以,组织要鼓励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人进行交流和交换意见。为鼓励员工活跃创新思维,可以对提供新观点和新知识的员工进行奖励。由于创新大多是渐进式的,需要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这种知识创新也最可靠和相对简单,即使是突破性创新也要以某种现有知识为基点,这种知识创新往往会成为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的绝对优势。所以,除了通过新知识和专业知识交流来进行知识创造外,还可以通过整合一些经验和现有知识内容,获得知识创造的来源。另外,组织对解决一些问题时所采取的新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的思路也应该记录下来,这也是一种组织的知识创造。
4基于知识共享过程的文化障碍分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共同想法、决策方式及共同的行为模式之总和。企业文化价值可以从参与性、一致性、使命和适应性等四个维度加以评价和衡量H,如图2所示。
(1)参与性: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可由员工的工作态度来反映,员工工作积极是对组织的信任与支持。要让员工充分参与到组织的建设中,则必须给予员工决策权力,而战略制定无疑是最能反映一个组织的授权程度。让员工参与战略制定,不但能使员工承担责任,还能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团队导向则是提高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将组织划分成部门或者团队,根据部门和团队的绩效确定工资或者薪金,倡导团结一致的工作精神,发扬团队内的合作精神,将大大发挥团队工作大于个体之和的工作优势,将组织内的员工能力拧成一股股强劲的绳。除此之外,要让员工长久参与到组织建设中还需要重视员工的能力发展,让员工觉得组织真的把自己当成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分子I5]。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尤其要将员工的知识能力看作组织的竞争优势资源,要重视加强对员工的能力培训,加大对员工在职教育的投资力度,帮助员工学习,增进和提高员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样,必定会带来组织效能的提高。
(2)一致性:组织员工如果人心涣散,像盘散沙,则必定什么事都干不好,组织迟早要面临失败。组织如果能够上下一心,则众志成城,再困难的问题,都能借助集体的力量去解决,可以说,组织的问题是座大山的话,一致性就是组织面对困难的支点,而员工的知识则是杠杆目。要达到一致性,首先,组织必须具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必须有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才能在危急时与组织站在同一条战线之上,而组织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员工能够加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当组织面临资源紧张等问题时,达成一致意见,则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组织资源的作用,而不会发生资源争夺现象,涣散组织的“军心”。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更是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和生死存亡,特别是能够最大限度留住组织的优秀员工。同时,各部门间的任务要协调一致,默契的配合完成组织的任务,跨部门合作交流时能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里进行,遇到问题都能在组织内找到相应的协助者,都将强化组织成员的凝聚力,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一致性。
(3)使命:这是关乎组织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在员工也认同组织的未来理想状态并为此努力时,组织的使命才可能达成。使命的完成还需要目标的支撑,组织必须要有长期的目标和方向,并按照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才能形成对使命的有力支撑。为使员工充分参与到组织使命建设中,组织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战略方案指导员工的工作,让员工工作能够有的放矢,避免员工的工作无所可依。此外,组织具备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者对于组织的发展也相当重要,领导者的知识素质能够让组织迅速步人正轨,避免步入弯道。
(4)适应性:在激烈竞争的经济一体化环境中,适应性对组织至关重要。首先,组织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学习,为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和空间,让员工将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在学习中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培养员工对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接受力度,提高员工对外界环境的敏锐洞察力。因此,当环境变化而需要发生变革时,员工能够为组织提供意见,支持合理变革而不会成为变革的强大阻力,并且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组织的调整,减小组织的震荡。顾客至上是买方市场环境中组织所要持有的首要经营理念,因为顾客是产品的用户,他们的喜好关系到产品的畅与滞,从而影响组织的收入。现在顾客喜好越来越多元化,需求愈来愈变化神速,所以组织的员工应时刻关注客户需求变化,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市场策略、营销策略,甚至是改变整体战略。
在企业知识共享的不同阶段,如果企业文化不能提供很好的支撑,就会对知识共享活动带来严重阻碍。在知识共享的六个阶段中,企业文化的四个维度发挥的阻碍作用和作用方式均有所不同,可以归纳见表1。
5某物流公司知识共享中克服文化障碍的案例
某物流公司为专业从事生鲜冷冻食品运输的企业,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要求在内部开展行之有效的知识共享活动。为此,企业投人大量资金建立知识共享渠道,从发达的内部局域网,到舒适的工作讨论室,硬件条件可谓非常先进。但是,这些大量的投入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局面,员工仍然对参与知识管理活动的热情不高。该公司经过分析,认识到文化障碍是知识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在。为此,公司采取了下列措施:
(1)高层领导带头。高层领导的主要改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的很多规章制度、管理通告等都通过网络,并为每个高层领导开通了个人网络空间,适时更新有关信息,例如高层领导关心的一些问题、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等,通过这种活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高层领导大量接触基层员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认真对待每一位员工的建议,及时给与回复,从而极大鼓舞了员工表达自己观点的热情。
(2)强化对员工的培训。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产生抵触的主要原因是对陌生事物的不熟悉和由之产生的排斥。该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大量有关培训,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使用、如何提出更为有效的提案、如何参与或主持小组讨论等,培养员工参与知识管理活动所需的技能,提高他们从事知识管理活动的能力。
(3)提出了明确系统的知识管理计划。根据企业战略的要求,制定了明确系统的知识管理计划,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保证员工对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目的、要求和进展情况有充分认识和了解。
论文关键词:韩国影视文化视点文化价值
一、韩流来袭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沧桑巨变中,“韩流”汹涌而来。“韩流”的产生绝不是平地风云,唯有在文化多元共处的框架中,谋求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是比较理想的文化互动模式。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后的多元文化结构,是韩国近代历史中文化领域发展的极大成就,这种文化结构也成就了韩国的影视产业。
韩剧中有着浓厚的温情和鲜明的儒家道德,恰如其分地填补了国内目前的道德空白。韩国既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又经济发达,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先进,世界韩国研究者有一个共识:“儒教传统是韩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儒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和“学而优则仕”的为学之道,在韩国深入人心。并演化为注重教育的传统。剧中所体现的儒教传统,那种森严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
二、韩国影视的文化视点
人性亲和力。韩剧为什么如此有生命力,不仅因为东亚文化的同质同源,还在于韩剧的叙事技巧揭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体现了全人类的善世思想。每部韩剧都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核心。无论是青春偶像剧如《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浪漫满屋》等,还是日常生活剧如《爱情是什么》、《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抑或是历史剧如《明成皇后》、《商道》等,都有一个情节曲折、细腻精致、打动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中通常蕴涵着这样一些主题: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利益、误解、宽容,情和义、恩和怨被绵密而富于技巧性地编织到日常化的真实生活场景里,既令观众感到无比亲切,又常常被其中蕴涵的戏剧元素所打动。无论故事如何发展,韩剧总有一个情节核心如影随形,紧紧扣合,这是吸引观众看下去,并被打动的核心要素。因此。很多韩剧即使长达几十上百集,观众仍是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伴随剧情始终。比如多数韩国影视剧是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用细腻而朴素的手法再现韩国民众的精神风貌。无论轻松诙谐还是感伤忧郁,都真实而亲切。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的感觉,仿佛剧中的人物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
文化亲和力。韩剧在题材类型上显现出多样化,而且在内容上也很注重伦理道德的力量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形式看。有历史剧、现代剧;从主题看,有历史题材的励志剧《大长今》、《海神》、《茶母》,也有现实题材的励志剧《明朗少女成功记》、《汉城奇缘》。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不畏艰难、不计名利、不怕打击,历尽曲折终有所成。伦理剧《黄手帕》,反映传统文化中人性的真善美、恕道、孝道和人格救赎,《商道》旧瓶装新酒反映现代商业精神和义利之争;肥皂喜剧《爱情是什么》、《我的嫂嫂十九岁》、《我的名字叫金三顺》、《校园卧底》、《黑道千金要结婚》、《爱在哈佛》、《家族荣誉》等幽默诙谐,主人公的生活情感费尽周折而结局却皆大欢喜;爱情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雏菊》,感情执著坚如磐石,悲彩凝重,让人为之扼腕悲泣,有“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凄楚之绝美。
韩剧的文化构图从基本的生活细节铺开。以家庭为点、社会为面,辐射到各个行业、各个社会阶层,人物的情感丰富和文化的立体呈现。伦理和道德的社会约束,舆论的强大作用,再加上美丽的自然景观、寓情于景的叙事手法、悠扬哀婉的主题曲等,在一种不动声色的客观性的描述中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灵状态,在银幕荧屏上实现新写实小说的个人化书写。韩剧中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准确客观的把握。细腻细致的描摹非常深入人心。尤其深得同样面临事业和家庭等各种关系困扰的中青年女性的共鸣。工作中的竞争、同事的远近亲疏、利益分配。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无论是和谐还是纷争。都有因东方文化的含蓄而有着为情义、得失难以启齿的心理较量。韩剧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感情专一,执著于理想与家庭,遇到困难隐忍坚强。一方面负有传统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也富有现代社会的事业女性特有的进取精神与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演员表演真实投入,感情真挚,画面干净,色彩浓淡相宜。虽然韩剧冗长繁琐,但还是在中国大陆有很高的收视率、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很富有感染力。
三、当代韩国影视的立足点
韩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全面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在文化层面上也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韩国人认为人的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伦理道德水平。韩国人所信奉的共同道德就是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年来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人进行了反思,认为西方文化道德在其鼎盛期过后,已明显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如“拜金主义”使人钱迷心窍,不择手段;“个人主义”涣散集体,瓦解民心;人情淡薄漠视亲情,分裂家庭。有害社会。于是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主张不仅要挖掘发扬传统儒家文化道德的精髓,而且要大力发展以儒家文化道德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一方面可以抵制欧美颓废文化道德对传统儒家文化道德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仅在2002年韩国就向文化产业提供资金5000亿韩元,约合4,5亿美元。同时,韩国又于1999年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随后又陆续对原有的《演出法》、《唱片录像及游戏制品法》进行了修改,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空间。
四、当代韩国影视的文化价值
韩剧在我们国内的流行主要是东亚文化圈共存的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不仅韩剧,新加坡和日本的影视剧也都同样在国内深受欢迎。这种文化的同质性是东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当代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的转型期,国人的思想迷失和对传统宁静和谐文化精神的渴望。尤其是韩剧,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更为纯净、雅致、唯美。优美的画面,无论朴实还是华丽都很生动,传神的对白,悠扬动人的音乐,准确细腻的表演,细致深刻的心理刻画,东方文化特有的仁义、礼孝、含蓄、内敛,切近而遥远的熟悉,感动着世纪之交的中国在沧桑巨变中渴望亲情和谐生活的芸芸众生。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在细节中。”用曲折的剧情吸引人。用唯美的画面迷倒入,用婉约的音乐打动人,在文化共通中营造亲和氛围,在文化差异中展示独特风情,韩剧就是通过对其中一个个细节的精妙把握,完成了对中国观众的一次又一次征服。无论是历史剧还是现代生活剧,当代韩国影视在电影电视剧题材选题和内容情节中面向生活与现实的个人化形态上,都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文化策略与文化战略方式是文化市场化运作的独特显现。韩剧注重在触手可及的家庭生活细节中,充分挖掘通俗琐事的表意潜力,在细致入微的家庭生活流程中客观呈现、主观营造厚重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并借以倡导真善美,使人物的精神得到逐步的阐发和张扬。可以将韩剧的文化价值概括为: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倡导现代观念而又尊重传统、看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呼唤现代人的沟通理解。
(1)操作室和机柜室应留有20%的扩展空间(定量要求)。(2)操作室面积每增加一个操作站,面积增加5~8m2。(老规范为6~10m2)。(3)成排机柜之间间距为1.6~2.0m(老规范为1.5~2.0m),机柜距墙(柱)间距为1.6~2.5m(老规范为1.5~2.0m),最小间距要求增大。(4)控制室建筑物耐火等级应为一级(老规范为二级)。(5)活动地板设计均布荷载不应小于23000N/m2(老规范为5000N/m2),活动地板荷载增大很多,更安全了。(6)操作室、工程师室净高不宜小于3.0m,机柜室不宜小于2.8m(老规范全部要求为2.8~3.3m),新规范没有对上限进行规定,设计灵活性更大了。(7)电缆穿墙入口宜采用专用的电缆穿墙密封模块,并满足抗爆、防火、防水、防尘要求。当条件受限,采用电缆沟进线方式时,电缆入口处洞底标高应高于沟底标高0.3m以上,应采取防水密封措施,室外沟底应有排水设施,并且电缆穿墙入口处的室外地面区域宜设置保护围堰(基础墙体洞口采用防火材料密封,沟内冲砂。不得在室内地面以上的外墙上开设电缆进线洞口)。(8)控制室的空调引风口、室外门的门斗处、电缆沟和电缆桥架进入建筑物的洞口处,需要时宜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器。(9)抗爆结构的控制室设置无线通信系统时,应设置无线信号增强设施,以保证与外界的正常通信。
2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
(1)抗爆控制室宜布置在工艺装置的一侧,四周不应同时布置甲、乙类装置,且布置控制室的场地不应低于相邻装置区的地坪。(2)抗爆控制室应独立设置,不得与非抗爆建筑物合并建造。(3)抗爆控制室应至少在两个方向设置人员的安全出口,且不得直接面向甲、乙类工艺装置。(4)抗爆控制室建筑平面宜为矩形布置,层数宜为一层(不应超过两层)。(5)抗爆控制室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6)在人员通道外门的室内侧,应设置隔离前室。(7)活动地板下地面以上(即活动地板与室内基础地面之间)的外墙上不得开设电缆进线洞口。基础墙体洞口应采取封堵措施,并应满足抗爆要求。(8)抗爆控制室的重要房间、一般房间的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9)重要房间空调设备的启停及故障报警信号应引至DCS。
3石油化工仪表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1)控制室建筑物应按GB50057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老规范要求为二级。(2)仪表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距建筑物外墙的内壁距离应大于1.5m。对于抗爆结构建筑物,仪表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距建筑物外墙的内壁距离应大于1.0m。
4结束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合作者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法律保护仍不健全的情况下,发动社会力量来促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力救济,值得研究。笔者对河南省武陟县某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乡镇的调研资料整理后发现,当前社会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三种力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外力保护人。国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颁行相应政策,成立相应机构,投入大量财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泛演出,广收学徒(但作用、效果有限),以达到传承、保护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外力保护者鼓励、引导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不断发掘处于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争取政策、财政支持,同时为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献策,向国家切实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保护需求,为政策导向提供相关现实依据,外力保护者扮演着沟通国家和传承人的桥梁作用。这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论的成效在于理论能够指导实践、解疑释惑、指引未来方向,并转化为广大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力量。”[1]理论研究的不足可能对实践保护产生消极影响。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为什么要保护”的理论研究不足,只停留在“因为要保护,所以要保护”的基础层面,没有给出保护的具体理由,亦没有给出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学者等外力保护人介入的充分理由。例如,国家作为保护主体之一,其保护义务源于职责使然,自不待言;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同处于保护主体行列,不禁令人心生疑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基于其传承地位(身为传承人,自然不能令其在本代失传)或基于其生计需要(混口饭吃)?但笔者经调查发现:75%①的传承人生活殷实,年收入大约为两万元,其并不靠卖艺为生;某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有5人,平均年龄为75岁,由儿女供养,不用为生活而发愁。②外力保护人大多为高校学者,这与他们的工资或者职称评定关系不大,他们为什么会介入,似乎个人英雄主义还有些道理。[2]显然,一句“因为要保护,所以要保护”根本无法解答上述问题。从博弈理论看,世界上任何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博弈,任何两者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意义。显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合作中,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通过博弈论,我们可以数学建模的形式,将三方主体之间的合作问题给予清晰的解答,帮助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协调三方保护者的合作关系,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效果。
二、博弈论下的合作原因分析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博弈圣经》中将博弈论定义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意义。”博弈论研究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环境中主体如何行动,预测博弈者在特定博弈情况中的行动选择,为分析人类行为提供了一套有力的工具。同时,博弈论坚持理论选择的均衡分析思路,“运用理性行动者模型,设定博弈者希望最大化其个人收益”。[3]博弈结果由所有人的行动共同决定,既然每个人都是理性的,会运用他所有的知识和信息追求效用最大化,则他选择行动时就会考虑别人同样为理性的。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体现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上文中提到,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都以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国家出于责任而合作,传承人出于传承而合作,外力保护人出于学识及研究而合作),他们都基于不同的期望,在平等的对局(指保护的准入)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期待达到均衡效果,从而实现自己的期望。可见,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围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因和互动,可运用博弈论做出恰当的解释。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国家与传承人之间、传承人与外力保护人之间和国家与外力保护人之间的理性博弈。据笔者调查资料显示,影响三者间博弈均衡路径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传承人不合作的预期成本,包括可能受到的财产损失,名气衰落,历史负罪感等;二是保护的可执行性,这又取决于国家的倡导力度,外力保护人(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等)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信息构成以及信息搜索和检验成本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依据他们在博弈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掌握的信息,将博弈分为三种形态: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国家和传承人之间)、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博弈模型
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国家与传承人的博弈)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国家与传承人之间的博弈类似于斗鸡博弈。假定两人举起火棍从独木桥两端走向中央火并,各有两种战略:前进或后退。都前进则会两败俱伤;一方进一方退,进者胜退者丢面子;若都退,双方皆丢面子。[4]数字表述见表1。这个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一方退。国家和传承人的博弈与此类似。双方目的明确,国家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发扬文化,提高国际影响,传承人为了该技艺被开发而获得财政补贴,两方目的明确。可以假定他们在法律中债权债务关系明确,B(传承人,下同)欠A(国家,下同)100,金额可以协商。若合作,A可以获π=90,减免B债务10,B可获π=10;如果一方强硬一方妥协,则强硬方π=100,而妥协方π=0;如双方强硬,发生暴力冲突,A无法收回债务,损失-100,则A的收益支付是π=-200,B的收益支付π=-100,支付关系如表2所示。A、B各有两种选择策略:合作或不合作;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时都假定对方的战略给定:若A合作,则B不合作是最优战略(100>0);若B合作,A不合作将获得较大收益(100>0);于是双方都不合作,企图获得100的收益,却不曾考虑这一行动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负效益的100。即国家和传承人为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会选择不合作,因而陷入囚徒困境。就上述博弈而言,须外力介入(如引进可协调的推动行为)才有可能改变博弈支付,走出囚徒困境。
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上述博弈中,究竟哪方应合作,需要通过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来解决。尽管形式上有两个纳什均衡,但由于当今我国保护机制不佳,故B首先会选择不合作,因此,这是一个动态博弈。A在B选择不合作后,不会再选择不合作,因为收益支付为-200<0,故A只能选择妥协(合作)。上述结论也得到了田野调查相关资料的印证,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地区)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其目的正在于通过这种途径加强与专家、学者的联系,与上述外力保护人合作,达到共同保护的目的。而在双方不合作的情形下,B虽然收益-100<0,但B会预期,他选择不合作时A必然会选择合作,故B的理性战略为不合作。因此,这一博弈的纳什均衡实际上是:B不合作A合作。但在这一博弈中,传承人即便是实力相对弱小,但可选择抵赖,其可视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合作。故即使B实力相对弱小,上述纳什均衡仍成立。公权力如需打破上述均衡,须引进第三者:外力保护人(专家或学者,当然还可以引进民间社团,声望绅士)。该条件下外力保护人和传承人的博弈可以如图1所示。设外力保护人(专家、学者等)成本为10,保护成功则在收益中扣除,不成功则自行承担,保护成功后专家或学者的收益是全部收益的40%。外力保护人介入后,传承人可选择合作与不合作。若传承人选择合作,有完全合作和部分合作两种情况,前者外力保护人与传承人收益支付为30,0,后者收益支付为26,10。传承人选择不合作后,外力保护人也有合作与不合作两种选择形态:如双方都不合作,学者无法完成学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得不到保护,故收益支付为-110,-100;若传承人合作,双方皆耗费成本10,收益支付分别为-10,90;90>-100,-10>-110,说明外力保护人不合作,传承人亦不合作、此后外力保护人的最优战略选择则应当是合作。而与其介入获益-10,还不如不介入。可见,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外力保护人难以达到保护和研究的效果,这一点也得到田野调查结果的支持。
3.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外力保护人与传承人的博弈如图2所示。N为自然,外力保护人可调度资源分为丰富和欠缺两种情况,Χ代表外力保护人可调度资源大小的概率。假定外力保护人介入保护的成本为10,保护成功则在收益中扣除,保护不成功则自行负担,保护成功后外力保护人的收益可设定为40%,传承人不合作需承担成本10。若传承人不合作,外力保护人合作,则收益支付分别为90、-10。本论文中所调查的专家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保护行动开始阶段,受保护传承人不知道外力保护人的社会可调度资源,外力保护人也不知道传承人的信息。如外力保护人的社会资源可调度力度不及,则双方可能各导致损失-100,因而可能发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保护至使其衰败、没落甚至灭绝。此时,外力保护人,传承人收益支付分别为-110,-100。如果外力保护人的社会资源可调度力度强大,无论如何必定要比传承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因为外力保护人作为外来力量,不能“坐吃空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需付出一定努力方可启动保护行动,故双方都不合作将导致外力保护人损失-5,传承人损失-200。在该博弈中,Χ值可通过如下不等式计算:-200•Χ+90(1-Χ)<10Χ>0.276,即当外力保护人的社会资源可调度力度大于0.276时,传承人的最优办法是选择合作。而外力保护人基本上都是专家、学者或者财力强大的人士,所以其社会资源可调度力度通常会大于0.6>0.276,故传承人为避免更大的损失-200,最优策略选择只能是合作。此时,外力保护人、传承人的收益支付分别为26、10,传承人的收益是通过达成一定意向协议,争取到收益是剩余(90)的40%再扣除成本10,国家收益为(100-10)60%=54。因此,国家发动公权力之外的外力保护力是合适的,也是合算的,大多数情况下达到了保护的目的。但个别情况下,外力保护人不合作,传承人不合作,国家最后放弃,外力保护人、传承人的收益支付分别为-10、90(减少即失败,因没有将手中的资源转化为财产)。至此,从博弈论—纳什均衡理论角度分析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的合作关系完毕。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博弈论清晰地解读了为什么国家、传承人和外力保护人会相互合作,同时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合作问题,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传承人的发展
针对传承人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后继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问题,传承人首先应该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艺进行整理和完善,加强自身的储备。其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录音、录影,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完整保存,不至于某传承人去世后他人再无从知晓该遗产内容。再次,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场”的保护,[5]传承人可自发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团(例如戏曲可成立剧社等)使其处于活态的演绎当中。同时配合外力保护人的采访和帮助,在申报国家项目过程中展现自身的特点。但是,传承人也会遇到自身无法克服的事项:没钱维持该艺术的继续存活;工具破烂不堪,无法使用;外出汇演没有经费,吃住行全都要自己掏腰包;由于自身小农的局限性,传承人没有高度的纪律性;不服领导者安排等。剧社运作逐渐困难,没有成绩,效率很低,且该运作弊端自身无法解决,剧社运作处于恶性循环之中。①这时就需要外力保护人的介入和帮助。
(二)外力保护人与传承人的合作
外力保护人在传承人自身无法解决困难的情况下介入,帮助传承人成立剧社,并与同行进行交流。同时外力保护人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以及其他方法帮助他们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期得到国家或者财团的资助,使剧社能够良性运行。同时,外力保护人需要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乡村文化,它无法离开生它养它的地方存活,应将其置于“适宜的生活场、自由的生存场、给力的艺术场”中才能不断发展[6]。因此,外力保护人应暂时退出运作行列,将该社团组织置于乡村的自治状态之中(虽然乡村自治仍会有很多弊端)。但由于传承人普遍具有的局限性,没有高度的纪律性,不服统一管理,致使该社团组织处于不良的运作状态。这时,外力保护人需再次介入,采取一系列措施,盘活该剧社,使其回到良性运作中。
(三)国家与传承人、外力保护人的合作
关键词:成人教育 教育质量 社区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57-01
成人教育在我国也被称作继续教育,从继续教育的字面含义来看,其应是对成人跨过学龄段之后的一种教育形式。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成人教育状况来看,其教育范畴则被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内容充斥着。可见,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逻辑下,我国社会也难以在文化层面来审视成人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成人教育文化”可以理解为,社会公众对成人教育的认识,以及该教育范畴在社会公众中的普及程度。不难理解,若是单纯将成人教育看作为学历提升教育、在职培训教育,那么这将直接制约化教育在社区的开展,而目前社区已成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单元。在成人教育文化缺失的状况下,也将必然制约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此展开讨论。
1 成人教育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对成人教育文化缺失的原因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1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使然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10年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欠账,以及满足社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诞生了。这就在成人教育的办学初期就界定了它的功能定位,那就是作为弥补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资源不足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也是在这一逻辑起点上,也导致了我国民众对成人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产生了固有认识,而缺少对成人教育与社区文化教育相融合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便必然在行动上导致了化缺失现象的产生[1]。
1.2成人教育的功利色彩使然
成人教育的功利色彩突出体现在它的“强目的性”上,如学历提升目的、职业资格获取目的等。笔者并不否定这一目的性,但作为一种成人教育文化应在更广阔的视域下来进行考察,在考察中需要重视挖掘成人教育的外部性特质,通过社区成人教育的开展来促使学习型社区的形成。然而,强烈功利色彩使得我们无法仔细思考成人教育文化问题。
2 对社区化教育质量的反思
反思的目的在于给出对策,由此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展开反思:
2.1对社区化教育认识方面
在上文笔者已经提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社区化教育的认识是不足的。首先,“文化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再者,文化教育的特定对象又是哪些。不难看出,目前对此仍缺乏必要的思考。要知道,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所存在的群体焦虑情绪,将导致社会大众难以静心来审视社区化教育这一形态。
2.2对社区化教育实施方面
既然是社区化教育,那么实施这一化教育的主体便是社区管理部门,而对于该社区化教育质量的管控也应是该部门。但问题却出现了,以非学历教育、非在职培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成人教育,如何在社区居民自愿的情况下来参加呢。在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整体上显著提升的当下,这里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又是什么呢。
2.3对社区化教育评价方面
对于社区化教育质量的管控,需要建立在系统的评价机制上。然而,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成人教育形态,对其进行评价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笔者认为,在与构建学习型社区相联系的社区化教育活动,应以学习型社区是否形成作为最终标准。
3 实证讨论
根据以上所述,提升社区化教育质量的实证讨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3.1深化对社区化教育的认识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应重视培育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化教育在促进学习型社区形成的内在价值。由此,各级主管部门应会同高校、文化站等部门调研社区化教育的可行性问题,以及对文化教育的内容设置和特定对象界定进行论证。
3.2丰富对社区化教育的组织
社区作为基层单位是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所要面对的最小社会单元,在破除功利性色彩下的社区化教育中,应激发起社区居民自发管理的意识和热情,这也将极大的减少主管部门的组织管理压力。笔者建议,社区化教育的内容应突出“丰富情趣、陶冶情操”的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兴趣小组的形式来组建学习班,并建立完整的班委体系来实现社区居民的自发管理目标。
3.3完善对社区化教育的评价
对于社区化教育的质量评价,应避免对学员学习效果的评价,若是这样将直接导致该教育形式的功利性。根据上文所述,应重点评价社区化教育对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贡献度,而这可以从学员的学习习惯、个体体验、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来进行考察[2]。
4 结语
本文认为,若是单纯将成人教育看作为学历提升教育、在职培训教育,那么这将直接制约化教育在社区的开展,而目前社区已成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单元。在成人教育文化缺失的状况下,也将必然制约着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因此,需要从对社区化教育认识、实践、评价等三个方面展开反思。
参考文献:
[1]魏志耕.论成人教育文化之缺失――成人教育质量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113-115.
关键词:紫砂壶;文化价值
1 前言
紫砂壶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的歌咏描述,其中国特色的工艺造就的纯朴雅致的风度,融诗书画印诸艺术于一体的艺术气息,内敛朴素的性格,精妙绝伦的美学韵味,它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具有独特的中华风格,堪称中华民族“国之瑰宝”。正因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含量,构成了它高贵的文化价值,而深受海内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
2 紫砂壶逐渐丰富的文化价值
一个行业、事业的成败,往往联系着指导性理论的兴衰,紫砂的发展也不例外。紫砂陶的创始首先源于宜兴陶业生产工艺基础条件的存在,紫砂茶壶的出现主要因素就是宜兴是文人聚集的茶叶产地,是受茶文化的推动,故紫砂壶自创始起就得到了爱茶文人的介入,他们直接或间接参与设计,题铭镌刻、题词吟诵、著书立说。特别是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批制壶高手,后又有文人雅士参与壶的制作,题字绘画,使其更赋有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作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使紫砂茗壶在实用泡茶的功能之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紫砂文化底蕴无疑是上祖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紫砂理论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理所当然也该有个新的高度与深度。
清朝初期,几何形器非常流行,筋纹形器和自然器已发展成熟。技巧精湛、善于创新的陈鸣远是佼佼者,与时大彬并称,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争鸣远碟”之誉。以陈鸣远为代表,其制作的茶具和杂件雅玩线条清晰、轮廊明显,特别是他塑造的自然形态作品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其独到之处在于雕塑装饰、款识书法雅健,作品壶盖有行书“鸣远”印章,深受人们喜爱,至今被视为珍藏,其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其艺术超尘脱俗,其作品表现淋漓尽致、精妙绝伦。陈鸣远把中国传统文化诗词书画、山水梅竹的装饰艺术方式引入了紫砂陶壶的制作工艺,助饮茶兴,益人兴致,把壶艺、茶趣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在紫砂陶艺发展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清代中叶以后,文化列入紫砂壶的建造,一壶之上集工艺技法之大成,可运用书法、诗画、篆刻、雕塑、镂空、镶嵌、泥绘、彩釉、绞泥、掺砂、磨光等技法,因器而异,刷新雄厚。文人列入制壶,是清代紫砂壶艺凸起的期间特征,且成为清代壶艺的主流,给壶艺展开以极大的鼓舞。嘉庆年间知县陈曼生喜好紫砂壶,擅于书法、绘画、篆刻,亦属名家,并邀制壶艺人杨彭年、吴月亭等为他制茶壶,又邀文人石友为之绘画、刻文,世称“曼生壶”款“阿曼陀室”。使得紫砂壶成为俗气的陶艺作品,在此期间在壶身题款成为习尚。由艺人杨彭年建造、名家信刻铭文,作风高古繁复,那类壶的壶底、壶盖、壶身常留下定制者、建造者、刻书画铭文者的名款。宜兴紫砂壶“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由此而盛。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至清末紫砂壶的壶形,在该阶段瞬息万变、绰约多姿。工艺追求繁复,壶式取材于天然的瓜类并配以简单线条,极为粗巧。“鱼化龙壶”活络可爱,盖上龙头可门径,龙舌能伸出;“百果壶”匠心独具,壶身圆形,上贴白果、瓜子、栗子、红枣等各式生果,以莲藕为壶嘴,菱角为壶把。还有“竹节提梁壶”、“太湖石提梁壶”等。黄玉麟将现代青铜器和陶器艺术特征消融到紫砂壶工艺品的建造中,身手粗湛。至清代早期,以壶赠友成为时兴,壶价日高,贵于金玉,《桃溪客语》说“阳羡(即宜兴)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等价”,可见其文化价值之高。
(一)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缺少兴趣
当前中职化学实验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填鸭式。教师在实验前先对学生讲明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随后进行演示操作,把实验的整个过程都展示给学生看,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严格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执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掌控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随后通过学生总结的实验数据和报告,进行评分。如此按部就班的实验过程,既没有启发性,又没有兴趣的切入点,学生只是被动完成教师的要求,甚至不做实验,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就成为走过场,可有可无。学生会逐渐失去对化学的兴趣。
(二)没有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特别的实验教学方法
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毕竟有区别,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基本操作技能也差。化学实验教学却没有针对他们的特点调整,如加强基础操作训练等。课堂上会出现教师反复讲解示范,学生仍无法领悟,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不规范等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愈加降低,陷入化学学习的恶性循环。结合上文对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化学实验的特点分析,如何改进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提出合理化建议之前,应先考虑以下几个目标:(1)中职学生应掌握哪些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又该达到怎样的程度?(2)针对理论知识,需要配合怎样的操作技能?(3)学生在实验中的心理是怎样的?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几点举措
(一)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化学本是从生活中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当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入手,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和探究精神。例如,人人都要接触到衣物干洗,但是很少有学生知道,干洗的历史和化学原理是什么。于是我先拿来一杯清水,一杯四氯乙烯,然后将餐巾纸沾上油污,分别放入清水和四氯乙烯中,用玻璃棒搅动后,再取出。学生发现,放入清水中的餐巾纸已经皱成了一团,而上面的油污并没有去除掉;而放入四氯乙烯中的餐巾纸展开依然平整,上面的油污已经没有了。学生发出惊讶的叫声,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先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一百多年前,法国巴黎的一家油脂小工厂里,一名身穿污染油垢的工人不慎将一桶煤油打翻在身上,因工作忙碌他无暇更换衣服,待到收工换衣时,他诧异地发现,衣服上的油污竟然不见了。由此,他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化学溶剂是能够把衣服上的污垢去除的,这就是现在所谓的衣物干洗法。后来科学家在化学溶剂的世界里筛选,最终选中了四氯乙烯,因为用它洗涤衣物,不仅洗得干净,而且洗后衣物柔软不变形、不褪色,更不会损伤衣服,且无异味,因而四氯乙烯已成为世界上各国洗衣店公认的标准干洗剂。正因为化学实验可以解答学生生活的各种问题,使他们深深感受到化学的神奇与魅力,从而不仅爱上化学实验,更会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究生活,这就是化学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应大胆革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
中职化学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而非单一地让学生传承前人的理论知识,因此,中职化学教师必须革新观念,明确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要促进学生的认知,更要促进学生自身能力、心智与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传统的化学实验依附于书本,与时代和生活的结合都不够,很多内容用现在的眼光看来,已经陈旧落后,教师应大胆删改和调整教学内容,使之不断推陈出新,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根据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高低,根据教学目标,按照重点与非重点,打破原有固定的化学实验模式,将之细分成基础型、提高型和创新型三大板块,以适应不同的学生和教学侧重点。这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精神。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当前的中职化学实验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重复教师的实验步骤,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都没有体现,甚至连基本的动手能力都被束缚。因此,教师应当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首先在实验之前,不要直接把实验的目的告诉学生,不妨卖个关子,先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例如,霓虹灯为什么有不同的色彩?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他们会主动去弄明白实验的原理与方法,同时迫切想知道实验的结果到底是什么。然后教师请他们自己把实验的用具、步骤和过程,通过书本的学习和自己的思考,列在纸上,这样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不再懵懂,自然胸有成竹。教师还可以请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他们可以主动地去分析解决问题,自主获取知识。比如,他们将玻璃管弯曲制成所需要的文字或花纹图案后,再装上电极,并把玻璃管内的空气抽干净,放进氖气,就成了红色的霓虹灯了。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就实验的过程进行点评打分,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还想要其他颜色的霓虹灯,又该怎么办呢?原来可以请绿色、黄色、蓝色和白色的荧光粉来帮忙。例如,在涂了蓝色的荧光粉的灯管中,放入了氩气和水银,就成了鲜蓝色的霓虹灯了。学生会有发散性的思维,巩固了他们的书本知识,同时又增加了新的认识。
(四)消除安全隐患,真正解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
化学实验的药品制剂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易燃、易爆、有毒和强腐蚀性的试剂。加上在实验的过程中,稍不留神,一些玻璃仪器就容易破碎,引发伤害,不但学生有心理上的恐惧,就连教师也容易紧张,因此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相对保守,宁可学生学得比较“死”,也要将他们牢牢纳入教师的掌控之中。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恐慌,只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并严格执行。例如,针对易燃的化学品,只要积极避免燃烧的三个条件,便可将危险化于无形;同样,易爆的化学品,只要避免爆炸极限,也是安全的;面对易腐蚀的化学品,装备好防范的保护用品,完全可以避免伤害。教师通过这些安全知识的普及,能够消除学生的心理恐惧,从而使他们大胆快乐地实验。
(五)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实验教学评价
关键词:教师/教师发展/文化机制
关于教师发展机制,有关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探讨。有研究认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教师自我效能感在教师自主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具体表现在: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增强专业承诺的重要内驱力、是教师产生自主工作动机的内在原动力、是影响教师教育行为和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中介、是教师身心健康、个人幸福的重要影响源。
也有研究从教师的课堂专业活动角度来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日常专业生活中所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者关键情境;二是在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引导下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主观追求;三是外界的各种对教师教育的支持。这些动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力度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反思——反思的指向及反思的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以上关于教师发展机制的探讨为教师发展的文化机制提供了启示。这里从教师生存的文化场的特性、教师自身的特性以及二者间的互动来分析文化场对教师发展产生影响的文化机制。
教师发展的实质是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能结构和文化性格的逐步合理、提升与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外在环境与教师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文化的视角看,教师发展总是处于特定的文化场中。文化场的格局与变迁必然会影响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态势与格局,当下跨文化的世界文化格局使得教师发展文化场由过去相对单一、静态韵文化格局变成了一种文化多元的语境。这一多元的文化可以归纳为三类,即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外来与本土两种文化相交锋的,居于冲突与变动中的文化。这三类文化都对教师发展产生着影响。
教师发展文化场是教师生活空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从古至今积淀下来的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文化场中的各个组成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规范、调节着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同时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也对文化场的构成与场力产生影响。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构成、特点与变迁,动态地、深刻地揭示着文化要素之间、文化与社会之间、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
教师发展的文化场依托于具体的教室、校园与社区等空间环境以及当中的观念体系、文化性格与各种习俗,它与具体的地域空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场、实体场,而是一个倾向于社会场、心理场的综合场。教师的发展,受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从文化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意义在于:(1)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各种文化之间以及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个体之间的动态关系;(2)能够更清晰地凸显文化的内在逻辑性及其意义结构的层次性;(3)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文化各要素对教师发展的影响过程、影响内容与影响机制;(4)能够更有力地体现特定文化时空中教师发展及其解释的情景性、具体性、特殊性。
教师发展文化场的整体性、动态性与跨文化性,决定了教师的发展历程是一-一个连续的、多维的互动过程,即是一个跨文化场中的关键事件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文化体验与文化性格等内在因素的互动的过程,是个社会文化期待与主观自我期待的互动的过程。其中的动力机制源于文化间的差异,由于差异而导致观念的冲突、复原力的因应与文化的觉醒。由于影响因素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教师发展的路径呈非线性形态。
如下图所示,左侧的“文化互动的激发”为教师发展文化场中作用与教师发展的外力作用,右侧的观念的冲突、复原力的因应与文化自觉的维系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于教师,推动着教师的发展。
文化互动的激发是指在跨文化场中的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观念的冲突是指新旧观念之间的差异、矛盾与对抗;复原力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适应力,当环境变动时这种潜能便会引导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做出调适;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图景的意识与理性思考。因此,教师发展的动力来自文化场的外力作用以及由此所激发的教师自身的观念、复原力与文化自觉的相互作用。
一、文化互动的激发
文化互动的激发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的外在诱因。由于文化张力的作用,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必然导致在跨文化语境中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变迁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内部韵矛盾运动,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一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或推动力,由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迁徙,或者与他文化接触而引起。正是由于冲突与变迁这文化永恒的主题,教师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场成为了教师发展的重要影响源。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品,是人在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文化是“人为”的,只要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停止,文化的变迁就不会停止。但同时文化又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文化张力是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文化又是“为人”的。文化经由社会生活实践及精神价值体系两条途径对人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决定着人的精神面貌及发展水平。文化不可避免地包含着超越性和自在性的内在张力或矛盾。这种矛盾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个体和群体、个体与文化模式的矛盾。在特定的条件下,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精神会为人提供自由和创造性活动的空间和条件;而在另外一种条件下,特定的文化模式的自在性和强制性又会成为个体发挥创造性的桎梏。
二、观念的冲突
观念的冲突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在文化碰撞与冲突中,只有那些与教师成长有密切联系的、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才能够触动并激起教师发展的潜能。关键人物是指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对教师产生重大影响的人,这往往决定着教师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向。
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它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作出选择,一位教师告诉我,她的父亲为了能够让她坚持上初中而将自己做老家的大木头这一灵魂与来生的寄托卖掉给她交学费。这件事对她的心灵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震撼。每当她开始动摇当山村教师的信念的时候,是这件刻骨铭心的事件唤起她的记忆而放弃辞职,继续留在村里坚持做下去。
学校与课堂是教师教育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的发展与这里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学校与课堂是传播主流文化的主要场所,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就是从这里进入到社区、家庭。新旧文化元素之间的冲突在这里表现得最为突出,它具体化为课堂上或校园中的关键事件或关键情境。教师一方面以传播主流文化为己任,但同时他又不可能超脱于所生存的文化环境,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留有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这一新一旧的接触、交手所带来的观念的冲突以渗透、规约或者阻抗、催化的方式对教师的发展产生影响,影响并造成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新观念的冲突,且通过教师的教育与教学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等教育、教学行为体现出来。
三、复原力的因应
复原力的因应是牵引教师文化情感与体验的内在本能。对复原力的研究,始于心理学对人如何适应逆境的系列研究。目前关于复原力的内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应用等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复原力,英文resilient,也有译作韧性、心理弹性等,指面对丧失、困难或者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研究认为,复原力是一种个体的能力、潜能,透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之因应过程,产生出良好的适应结果。复原力的特性为:第一,复原力是个体所具有的一种认知情感的心理特质,包含人格特质和自我观念;第二,复原力是一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产生作用的因应过程;第三,强调复原力结果是朝积极、正向的目标,克服困难、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在这些结果上个体表现出比原先预期还好的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
复原力是每一个都具有的心理特性,它来自先天的、个人早年的经验或者危机事件后的个人学习经验。因此,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身处顺境,复原力作为一种潜在的心理能源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如我国的苗族长期生活于大山之间的辗转、迁徙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顽强、坚韧的民族性格,作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代代相传,融入了每一代人的血液与心灵,成为世代遗传的文化基因。当遇到冲突、困惑或矛盾时,民族固有的复原力便会被激发而释放出能量,催动人克服困难、战胜逆境。
文化冲突对教师所激发起的复原力不仅与冲突的特点有关,同时也与教师原有的观念体系、教师的文化体验、对教育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以及对自我的态度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之中都一定会被激发出巨大的复原力,同时,复原力本身也不是完美的,它也有着不同的层次,因而对人的发展的推动力也有大有小。Hunter认为,最低层面的韧性仅仅具有生存意义,人们通过暴力侵犯和情感压抑来保护自我;中问层面的韧性具有防御意义,个体拒绝与别人交往,以此抵制外界生活的不良刺激;最高层面的韧性才具有健康、成长的含义,他们积极地调动个人资源,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生活压力。处于前两个层面的人在成年之后,往往会出现心理社会适应不良、甚至心理障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同处于一个文化环境之中,有的教师进步快,而有的教师进步慢,甚至有的教师会产生退步现象。在不同的情形下,所产生的复原力的大小、强弱或者层次也不同。
四、文化自觉的维系
文化自觉是教师发展的理性程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前面已经谈到,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文化上的体现。
在少数民族的实地研究中发现中国10万人口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22个,在当前社会的大变动中,特别是跨入信息社会后,文化变化得那么快,他们就发生了自身文化如何保存下去的问题。提出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认为要善于发挥原有文化的特长,求得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这对于国内少数民族的文化转型、全球化过程中中华文化的定位、发展以及对人类文化有所贡献、对于国际文化交流中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文化自觉对于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是教师文化紧迫感与使命感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从文化学视角看,文化自在与文化自觉是个体文化意识发展的两个阶段,文化自在是无意识的、较低级的阶段,文化自觉是有意识的、较高级的阶段。因此,文化学视角中盼教师发展也可据此划分为相应的两个状态,即教师发展的文化自在状态与教师发展的文化自觉状态。国际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向为外源型发展与内源型发展两大类型。外源型发展强调教师权益的保障、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等外部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内源型发展强调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强调教师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教师参与行动研究等内部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明晰了各阶段的知识管理重点,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为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知识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内外众多专家都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出了大胆的预测。科技成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介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保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遵循知识运动的客观规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研究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力保证。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学者和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傅家骥J、武春友J、GiorgioPetronii等根据研究的背景不同分别给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如下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二、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管理。近年来,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郁义鸿、金吾伦、IkujiroNona.ka等分别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综合以上学者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如下定义: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具体来说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外部化是指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将它组织起来,目的是让想拥有知识的人拥有通过内部化和中介化而获得的知识;内部化和中介化所关注的分别主要是可表述知识和隐含类知识(或称为意会知识)的转移;而认知化则是将通过上述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
3.1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划分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定义和过程研究,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小试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即为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进行试验,是成果转化方把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生产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市场开发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本身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在其三阶段转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开发、生产及推向市场,知识在成果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现其配套组合的组织者之间流动着,创新的思维范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经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外化和内化后,经过实践操作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连续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
3.2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建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既是一个产生有价值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产生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它是对所积累知识的延续与创新。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小试和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着手,阐述每一阶段由于知识流运动所产生的知识创新,是推动科技成果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基点和关键耦合域。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域的确立,本文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成果小试和中试阶段的各种检测、工艺设计、信息化设计的知识管理;成果生产阶段中的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工艺、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管理;成果市场开发阶段中的市场定位、营销规划、客户与市场、团队协作的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中,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知识的互动、转化、整合、创新,涉及大量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理;在成果转化三阶段之间,通过成果转化过程各部门的衔接,使研发知识、生产知识和市场知识形成成果知识的转化流和创新流,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3.2.1科技成果转化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是学习、掌握、吸纳已有的科技成果知识,并初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及生产设备适应性改造建设的综合过程。
从时间维度上来分析,小试和中试阶段是成果转化的一段过程,知识在不断地转变、融合、合并。从这个意义出发,待转化的成果知识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是“实体”和“过程”的统一体。当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测度时,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实体性,即成果样品;当关注知识的创造、传播、学习和应用时,所涉及的是知识的过程,可以引入知识的存量和知识的流量(知识流)。当知识流产生时,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都必然会改变,通过以下两种知识流通的渠道:一是成果转化试验方与其外部成果转化方之间的知识流动;二是成果转化各方内部的知识流动。
在这一反复试验过程中,知识流的表现形式既是外生的(专业化),又是内生的(干中生)。所谓知识流的“外生”,是成果试验方(主要是需方)通过接受其他转化方知识的传播与外溢效应,来获取知识和积累知识,如通过技术交易等获得新的知识;所谓知识流的“内生”,是成果试验方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等活动,在自己的实验活动中积累经验,进而将感性的经验积累上升为理性化的知识,并通过这类过程不断进行知识积累。
3.2.2科技成果转化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经过小试和中试阶段,己经趋于完善和成熟,这样就可以进人成果需求方企业生产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婀生产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经过小试和中试的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是运用新知识进行生产的阶段。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通过检测、调试设备、实施经营性批量化生产来寻求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规模。由于这一过程将改善的知识成果与调整后的生产设备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设备与软件知识结合的过程经常出现预料外的问题,所以,此过程也是完善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一环。科技成果被需求方引进以后,通常要引起需求方企业技术条件、装备水平、人员乃至组织方面的变动,以创造科技成果生长的条件,这就将引起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在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活动。
科技成果生产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管理和创新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各项活动都包含着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技术知识创新,工艺知识创新,组织知识管理;当然,也有包含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管理内容。科技成果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的关键就是要有创新的组织管理理念,这是生产阶段的指导思想之所在,因此,其作用是中坚性的,领导和引导性的,它往往决定着整个生产项目小组的领导特点、组织文化、激励机制等管理理念,组织知识创新对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创新具有协调和引导作用。生产技术知识创新和工艺知识创新两者的作用不可小觑,两者从基本技术细节上起到支持性、促进性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3.2.3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开发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是进行市场开发、信息反馈与改进的阶段,也是对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的一个检验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阶段。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调查市场、分析客户需求、不断调整研究开发方向、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挖掘和创新活动这些知识管理活动来源于市场或者客户的信息,通过分析研究,进而形成有关市场或者客户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形成科学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市场,以此来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阶段的知识管理,是为达到开辟新市场目的而进行的知识管理。具体来说包括寻找新用户、发现产品新用途、重新细分市场等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个阶段中,往往需要与客户、供应商不断进行交流,以获取他们在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后对成果的意见反馈。这是市场开发阶段对外部隐性知识的吸收,也是对成果进行再次创新的知识储备。
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
4.1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分析知识管理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全面、客观的数据指标。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本文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目标下构造3个子指标系统,它们分别是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
(1)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小试中试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双方把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并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的过程。下列指标用来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知识流动水平、成果知识积累水平、成果结构性创新水平、内外部信息沟通能力。
(2)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生产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工艺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性创造性开发和应用新制造工艺技术的能力)、成果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成果产品生产安装等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和控制的水平)、R&D员工和生产员工的知识管理水平。
(3)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市场开发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客户与市场知识吸收能力、营销人员知识管理水平、售后服务知识管理水平、营销体系的适应度(针对新成果产品投入市场的营销组织体系对产品销售的适应程度)、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营销创新策略的响应速度。
4.2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对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是对知识管理状况的模糊描述,其优劣程度没有明确的界线,如果人为地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会很不确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1)建立评价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层次,则评价集可以记为如果将绩效等级用1_5的尺度来表示,则评价等级
(2)建立评价隶属度矩阵R,表示对于第i个指标,专家认为其属于第j个等级的可能程度;Sij表示认为指标i属于等级j的人数;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
(3)计算综合模糊评价矩阵B,B表示被评价指标从整体上看对V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优劣。
4.3应用分析
在模型应用过程中,首先,根据所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获取相关评价值;最后根据评价值确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知识管理状态优劣。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评价,可以反映出该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