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海关监管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8 15:05: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海关监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海关监管论文

第1篇

基于生态环境与路向优化的探讨

长久以来,海岸带资源的生态价值一直被忽略,事实上,海岸带的生态价值绝不亚于经济价值。有学者对海岸带生态价值做了具体量化分析,杨金森等在《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经济管理》一书中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沿海地区每平方千米平均每年给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大约为405200美元。以中国沿海滩涂面积计算这种价值,滩涂面积20779.3km2,生态服务价值约为84.2亿美元,约为697亿元人民币”[16]。正是基于这种价值取向上的认识转换,近几年来,生态系统理念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影响日益凸显,因而基于生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具体论述中,大致又从生态系统管理的应用、战略环境评价机制的引入和海岸带环境危机管理等几个方面切题。

1生态系统管理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生态系统管理“不是一般意义上对生态系统的管理活动,而是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行为,从生态系统结构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来重新认识并管理人类的行为”[17]。目前,生态系统理念和方法成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的一个侧重点。叶属峰、温泉等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应以EBM为指导原则,且以此为分析框架。陈宝红、周秋麟等则将海岸带综合管理与生态系统管理相契合作为论述的逻辑主线,“通过对生态系统管理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比较分析,指出生态系统管理正是生态学中有助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最佳工具,海岸带综合管理应以生态系统管理为基础”[18]。秦艳英等认为EBM理念的融合对ICM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不少海岸带管理,尤其是成功的ICM,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了EBM理念[19]。丘君等“结合EBM所提倡的原则、方法以及我国国情,提出为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应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建立涉海机构和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以及扩展公众参与管理的渠道”[20]。郭境等还认为“开展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21]。赵鸣、郑伟等认为“针对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面临的威胁,应采取海岸带现代管理模式,即面向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基于生态系统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构建海岸带现代管理技术体系”[22]。可以说,此类研究均强调生态系统管理是海岸带和谐发展的重要维系工具。

2海岸带管理决策中战略环境评价机制的引入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系统和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中[23]。持该论点的学者认为,运用战略环境评价机制不仅能为海岸带综合管理决策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而且能有效地评价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践效能。张珞平、洪华生等学者认为“决策的失误远比项目的失误造成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如何保护好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加强海洋管理,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SEA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24]。有学者对这一机制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做了具体描述:“它能客观、全面和科学地了解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也是从整体、综合的视角考察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的意义所在。目的是提高利益相关者对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的了解,同时也为决策者提供根本的依据”[25]。可以说,海岸带管理中战略环境评价机制的引入为解决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破坏之间的冲突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路径。但这一视角的探讨目前还未形成研究的自觉意识,相关文献并不多见,尚需进一步提升理论的发展空间。

3海岸带环境危机及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管理

作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要研究范畴,海岸带环境管理已成为一个重点话题,基于此视角进行研究的学者一致认为,目前中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胡晴晖基于生态环境的视角认为,中国海岸带危机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①近岸海域污染问题仍然严重,近岸海域生态系统脆弱,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②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仍然居高不下;③缺乏区域性污染防治协调机制与河海统筹的综合治理措施”[26]。鹿守本认为,“正是在自然和人类双重力量的有害影响作用下,海岸带的环境与资源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异常变化,发生了许多有碍可持续利用的严重问题,如不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句空话”[27]。刘兰等也认为,我国海岸带环境“总体质量仍不容乐观。沿海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若不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必将直接影响到沿海地区的健康发展”[28]。在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管理上,学者们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观点。叶功富等“根据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特点,阐述了红树林海岸、沙质海岸和湿地海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理论和实践,并提出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途径和具体措施:①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②海岸带开发与恢复相协调;③加强沿海防护林的经营管理”[29]。为避免海岸带资源破坏和生态进一步恶化,有研究者指出,需要利用人工措施对已受到破坏和退化的海岸带进行生态恢复管理[30]。还有研究者认为,划分景观生态功能区,建立若干典型的景观生态保护区,适度开发生态农业、河海牧场、生态旅游资源,实现河海陆一体化规划、开发和保护是恢复退化的海岸生态的重要途径[31]。彭本荣基于经济效益的维度提出了修复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方式与手段。他认为除政府投资以外,通过经济手段刺激海岸带生态的保育(Conservation)或者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即通过海岸带生态系统修复的受益者对正外部性的产生者进行付费,将正的外部性内部化[32]。左平等研究者也是基于经济维度对海岸带资源恢复管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海岸带资源受到破坏时,一般不易被察觉;一旦被破坏,恢复又极为缓慢,甚至具有不可恢复性。大多数的海岸带资源属于这种类型,所以我们在进行ICZM时,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价,使整个管理体系建立在正确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之上”[33]。应当说,这些理论探讨为海岸带生态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对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管理的思维路径。

空间区域特殊性的视阈

区域特殊性是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该视角的研究充分注意到地域分异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影响地位。其核心的立论逻辑是:中国拥有32000km(含岛屿岸线14000km)的海岸线,约285000km的海岸带,辽阔的“海岸带没有单一的基质,而是由两种基质组成。作为其中的一个基质———海洋是同一的,而其他景观基质则因地而异,表现为不同的形式”[34],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目前,这类论述主要是基于3个地域空间而展开,采取的技术路线多是以地方海岸带的不同资源类型及特征作为研究思路,着重探讨区域特有的矛盾。

1河(江)口海岸带区域

作为地质活跃和敏感地区,河口、江口海岸带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系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诸多研究者都以此为题展开理论探索。陈吉余等指出,“河口海岸是地球四大圈层交汇、能量流和物质流的重要聚散地带。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开发程度高,导致严重的环境变异、资源破坏,对区域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流域高强度开发对河口和近海岸带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为此,开展河口海岸环境变异的研究,为解决国家目标和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无疑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问题”[35]。周晓光对海河流域的河口海岸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系统梳理和论究,强调“河口海岸带成为众多社会经济问题的集中点,所以河口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36]。陈国强等认为,“万泉河口是一个脆弱的快速变化的地域系统,大量的建设项目将不可避免地对港口沿岸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他们从万泉河口沿岸的沉积物分布特征、口门演变和稳定性等方面探讨了万泉河口发育和演变规律,从而为万泉河口海岸带建设与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7]。基于长江口海岸的地质特征,有学者对这一区域海岸带综合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葛向东等提出长江口海岸带生态环境较之于一般沿岸更加脆弱,“长江口沿岸是受河流水沙变化影响的前沿地带。自徐六泾以下陆岛岸线共约550km,地势低平,河滩沙地均是由现代泥沙淤积而成,结构松散、易受侵蚀,不少岸段滩窄坡陡,甚至无河滩,因河流供沙减少引起的侵蚀将对岸带的稳定构成极大威胁”[38]。张琦等以崇明岛的管理现状及问题为例,对长江口海岸带综合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崇明岛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显示实行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39]。

2湾口区域海岸带

海湾是海水、水盆、邻近陆域及其空间共同组成的综合自然体,在海岸带开发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张灵杰以乐清湾特有的海洋地质地貌以及动力沉积环境演变为分析背景,剖析了乐清湾海岸带开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具体实践路径[40]。车斌则对环北部湾海岸带的特殊资源环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环北部湾地区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性’和‘海陆界面性’重合地区。该区域物质资源之丰富是我国其他同等规模海岸带不能相匹比的”。他通过省察近些年海岸带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设计出环北部湾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策略选择[41]。易亮等在对莱州湾海岸带的特殊地质结构进行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莱州湾是中国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区域内的晚更新世海侵地层中残留大量高浓度古卤水,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拓展,造成区域淡-咸水的平衡严重失调,莱州湾海岸带也因此成了我国海水入侵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42]。李振等则运用地学知识构建决策树对1989—2000年胶州湾海岸带变迁的轨迹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胶州湾作为半封闭的浅海湾,人类对其影响明显。胶州湾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特点主要为:耕地迅速减少,城镇迅速扩增,养殖及盐田用地迅速增加,其他用地迅速增加,海域呈萎缩态势”[43]。也有学者以胶州湾海岸带为研究对象,认为“胶州湾是山东省的重要海湾,由于近些年围填海造地面积不断扩大,使得纳潮量减小,海湾自净能力变差,湾内污染严重,2008年胶州湾周边出现浒苔大量暴发的现象与湾内营养盐含量高,水交换能力弱不无关系”[44]。

3沿海城市海岸带

近年来,中国沿海城市高强度的开发活动打破了海岸带自身的平衡机制,使得沿海地区的发展与海岸带生态机制的脆弱性及资源有限性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冲突,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当中,各地区在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却又迥然各异。杨圣云等认为,作为海岛城市,厦门具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特点,其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是在有限的海岸带空间中进行,从这一意义上而言,对于厦门市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探究尤为重要[45]。刘兴坡等则是立基于上海市地理区位的特点,“上海市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海岸带开发活动密集,近海环境与生态承受着巨大压力”[46]。所以,迫切需要对上海海岸带综合管理进行理论探讨,从而实现经济产业、社会公共空间和生态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张灵杰“以县城空间尺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浙江省玉环县实施ICZM的基础条件”认为“玉环县在开发利用海岸带过程中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既有普遍的共性,又有地方的个性”[47]。同春芬等通过对辖区海岸带陆源污染现状及深层原因的剖析,认为“威海应借鉴厦门在海岸带综合管理方面创造的‘立法先行、集中协调、科学支撑、综合执法、公众参与’的先进经验,建立一个以海洋与渔业局为行政管理主体,环保、规划、科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48],高晓路等则借助政策选择实验的分析工具,对天津市海岸带综合管理进行了实证探究,定量考察了天津市海岸带环境的价值及其在不同地区呈现的空间差异,对不同类型经济开发的空间影响强度及海岸带开发、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49]。罗章仁则对香港海岸带建设与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他指出“香港海岸为山地丘陵溺谷海岸,沿岸平地狭小,建设用地不足。香港自开埠以来,填海造地补沿岸用地之不足,但是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①维多利亚港运作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②港九海峡束窄变成‘河’;③海港环境污染加重,人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些影响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现在,应对香港海岸管理进行认真的反思与检讨”[50]。上述以地域特殊性为视角开展的理论探讨,尽管选取的空间有所不同,但学者们认为,学术界应从区域海岸带的独特性出发,通过实践性研究,探寻走出管理困境的可行性途径,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已取得了共识。

利益冲突与协调论的维度

在海岸带管理和开发建设过程中,涉海管理部门与行业众多,因其各有一套独立的法律规则和体制机制,故此呈现出所谓的“孤岛”现象,即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均持有不同的利益偏好,以至于利益纷争是困扰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矛盾,也是学术界亟待突围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并得出了大体相同的结论。黄康宁等通过对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现状的深刻分析,提出“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是分散型行业管理体制。在众多的部门中,涉及海岸带开发与管理的则多达20余个,各部门因职责和分工不同,都对海岸带地区进行不同目标或对象的管理。……不同的部门因其职责不同,在管理中往往会造成管理上的‘真空’或重叠,使得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不断”[51]。娄成武基于行政管理学的学科视角,认为“我国政府目前对于海岸带资源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两种:一是中央政府设置的行政部门负责相关资源的宏观管理;二是各级地方政府设置的行政或业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海岸带资源的具体管理。在这众多的政府部门中,一方面很多部门的管理范围出现重叠;另一方面不同部门拥有对不同资源的管辖权,经常造成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所以难免会存在着政府部门之间、中央职能部门的统一管理与地方政府利益之间的矛盾”[52]。赵明利等也认为,“随着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参与海岸带开发管理的部门日渐增多,仅在海岸带地区范围内,我国涉海部门就有20个左右。不同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对同一地区往往从不同的目标进行管理,或对同一对象从不同的角度或方法进行控制等,再加上有些地区管理分工不明,由此则容易造成部门间的不协调”[53]。在如何协调利益冲突方面,有学者提出要建立跨政府部门的海岸带管理机构,对既有的管制权进行整合,调整部门利益,以此达成部门的利益均衡发展[54]。也有学者主张,“尽快建立海岸带统一管理体制,以改变分散型的海岸带管理模式。包括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协调机制、海岸带执法3个方面的协调机制,并通过制定法律来加强海岸带执法队伍及各部门执法队伍之间的协调和联系,完善海岸带综合执法体系”[55]。还有研究者立足于山东省实际,提出要划定辖区,设立海岸带管理委员会,强调地理区域上的突出和明确,进而在集中的区域内对各种权力进行协调[56]。除了上述的几种主要研究路向,还有学者对海岸带管理中产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中国海洋大学王淼教授采用定性思辨的分析技术,强调形成海岸带公地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清。他指出,“由于国家所有权长期缺乏人格化的代表,致使海洋资源资产产权权能缺乏有效界定,使得我国海洋资源资产的现实产权不明晰,造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缺乏协调,权益纠纷迭起”[57]。

第2篇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获取用海

从国内几家从事海洋生物医药研究的科研院所了解到,所涉及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几乎都以养殖、捕捞作为产品原料来源,而且原料多数为常见、成本低廉的海洋生物及衍生物。例如,中科院海洋所以虾、蟹壳为原料提取壳聚糖,制成海洋生物保健品,主要用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提取水母毒素用以研究水母蜇伤;从海带、红藻、绿藻、褐藻中提取藻类多糖用来治疗慢性肾衰;从卡拉胶藻中提取卡拉胶,主要功效是抗肿瘤。而单独申请某一片海域作为原料供给的案例很少,从调研情况来看,只了解到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为提取海马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和养殖螺旋藻而申请海域。

由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原料来源几乎都取自海水养殖和捕捞,备择性相对较大,对用海要求也就相对较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进行海水养殖和捕捞的海域也就都能够满足相关海洋生物医药的原料供给。海洋环境因素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影响主要是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海洋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会影响海洋生物个体生长,从而影响到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生成。例如,卡拉胶藻的生长会受重金属影响,但可以在富含氮和磷的水环境中生长,和鱼类、贝类混养会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且释放能够杀死致病弧菌的物质。但通过一定的化学方法可以将重金属从活性物质中分离,从而得到含量较纯的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用海应参考海水养殖、捕捞用海的管理政策,保证该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要禁止围填海等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开发活动,滨海城镇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排放口位置要严格论证,保持海洋生物物种丰富,生态结构稳定。

此外,也要加强养殖用海自身废水排放的监督、控制和管理。某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提取、合成和制备过程中会对附近海域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排入海洋。

针对此类情况,应该要求这种生产过程严格执行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达标排放,做到对海域环境影响最小。在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时,要充分考虑海洋环境的承载能力,坚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大多含量甚微,如果大规模提取、纯化进行商品化生产,有可能破坏海洋生物资源的生态平衡,以至于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恶性影响。

罕见基因种质资源获取用海

某些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研发要应用一些特定海洋生物的基因资源和特殊活性物质,而这些海洋生物只生存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海域,这些海域往往是海洋自然保护区或特殊海洋环境类型的海域。对于这种用海,除了应考虑保证周边海域海洋环境质量,还应该考虑与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的结合,将该海域设定为海洋保护区或保留区,海洋保护区需严格执行保护区的相关管理规定,严格执行Ⅰ类海水水质标准。

有计划地对重要经济鱼虾越冬、产卵场投放人工鱼礁,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超标向近海水域排放,对重要鱼虾产卵场的水质要严格检测,保护鱼虾类的正常繁殖生长,保护该海域的特殊基因种质资源。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用海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第3篇

1.1海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迎接海洋21世纪,我国很早便提出构建“数字海洋”的战略设想,并将其列入2015年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中,在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下,数字海洋信息基础建设已经进入试点性节点部署阶段,各地区海事局也相应提出了“数字海事”的发展目标。就全国范围来看,海事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海事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过去海事建设模式与当前海事业务发展相背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海事信息化建设进程,建设信息系统逐级推广虽然能够满足各业务部门对数据的需要,也便于执法工作的开展,但是数据的共享以及部门之间的协同受到这种“垂直体系”的限制,无法满足横向业务需求,并不利于海事信息资源的整合;其次,海事信息化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只有改变当前的预算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动海事信息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再次,海事信息化管理缺少统一的行动准则和规范,因系统功能重叠,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管理效率低下;最后,海事信息化管理人才相对缺乏,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缺少专业人才,相关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

1.2海事通信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海事通信技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海事通信仍存在一些不足,除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海事通信专业人才难以满足需要等海事管理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外,限制海事通信发展的因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入不足,技术设施建设仍很滞后,与世界上一些主要海洋国家相比,我国海事部门无论是在投入水平、发展程度还是设施覆盖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以日本为例,沿海各搜救站均配有独立的集成通信控制系统,海事通信技术设施覆盖率在90%以上,而且覆盖距离以及每年通信技术设施维护费用也远超过我国,这也使得我国水上安全信息的传播以及定位搜救反应时间远不及日本。二是应急和预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管理和技术的落后,海事通信的应急反应存在很大的缺口,预控信息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我国当前的海上交通发展需求。

1.3海事通信在海事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性

海事通信是水上运输的生命线,其在雷达导航、船舶避让、遇险搜救、港口调度、气象信息等方面发挥着“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大量海上突发事件的经验证明,海事部门搜救的有效性直接取决于收发信息的准确性,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很多时候都是分秒必争,信息存在微小误差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甚至会酿成很大的灾难,这也是将海事通信系统比作海事系统建设的神经枢纽系统的原因所在。海事通信不仅关系到水上运输的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海事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开展,是实现海事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海事信息化管理的信息来源于海事通信,海事通信系统实际上构成了海事信息化管理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以“数字海事”为目标的海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海事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鉴于海事信息化管理面对的对象具有流动性特征,而海事通信系统能够提供及时、稳定、全面的信息,因此也成为了海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海事通信也是有效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以及价值转换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被视为资源,其在利用过程中会发挥出很大的价值,但是前提是要保证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可传播性,因此,信息化建设除了要能够及时收集和监管信息外,还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处理获取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即要实现信息资源价值的转换。对于海事部门而言,海事通信的畅通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有助于提高海事部门的服务水平。

2关于海事通信建设的几点建议

2.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通信技术设施建设

现行的与海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等,主要涉及的是人员登记、海难救助、船舶及设施管理、事故调查等内容,而对于海事通信管理的相关规定却不够完善,很多法规对这方面的规定都存在一定的漏洞,法律法规的滞后与海事通信的发展不相适应,使其在水上运输中难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完善海事通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补充相关内容,并明确通信管理执行部门的权责范围,对存在的扰乱海事通信的行为必须给予严厉的打击,加大处罚力度,以此来推进海事通信建设。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事部门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更新,不断引入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公众通信网络、3G通信技术以及今后可能广泛应用的卫星定位技术;加强海事通信技术设施建设,包括水上交通安全电视监控系统、船舶管理交通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技术设施建设,提高这些系统的覆盖范围,尤其是加强对重点水域的布控,不断缩小盲区;同时还要提高技术设备的质量,确保在发生设备故障以及遭受外界环境干扰时仍能够正常通信,注重对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提升系统软件的实用性。

2.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海事通信部门而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同步进行,其原因在于二者存在很大的内在关联性,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塑造优秀的人才队伍,同时管理制度的执行也依靠优秀的人才队伍,从这二者的关系来看,管理制度与队伍建设是并重的。首先,应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促使日常工作逐步实现责任化和制度化,可吸收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的一些日常工作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引入绩效制度,实现绩效指标化,同时也要结合海事通信部门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网络维护、岸台值守、设备使用保养等细节管理,从各环节的逐一优化来实现整个工作质量的提升。其次,注重对现有人员的培训,通信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也快,对相关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可通过考察、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技能,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海事通信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紧随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对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设备有所掌握,并通过实战演练及应急预演来增强相关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再次是要完善人才引入机制和干部选拔机制,目前海事通信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所占引进人才的比重也比较少,还难以满足当前以及今后海事工作的发展需要,应拓宽通信人才的引入渠道,除了通过考试这一途径外,也可以根据部门的实际需要以及相关工作的具体需求来选用一些政治合格、业务素养较高、专业过硬的人员,可通过聘用、借调以及特殊人才引入等多种方式来引进富有通信相关工作经验且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并完善相关薪酬制度,应给予高素质人才相适应的待遇,并为其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减少优秀人才的外流。对于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绩效考核、竞争上岗等方式,促使相关人员加强学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2.3转变预算管理方式,将通信建设纳入海事信息化发展规划中

为确保信息化建设预算的准确性,应改变当前基建工程式的项目建设预算管理方式,同时将信息系统建设引入回溯机制,为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根据系统运行需求和维护情况来对系统的各个层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完善海事通信系统功能,牢牢掌握海事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海事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功能,并不能一蹴而就,不应盲目追逐新兴的通信技术,应结合自身发展现状,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稳扎稳打推进海事信息化基础建设。海事信息化建设虽然要依靠先进的海事通信技术来实现,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还涉及到规划、组织、实施等多项工作,受到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像,因此并不是单纯引入通信技术便能够实现的,应有步骤的实施。通信技术与信息化密不可分,但是通信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追求新技术,但是在规划中又不能被技术所束缚,应将通信建设纳入海事信息化发展规划中,以通信技术为支撑,以此来达到预期的规划效果。

3结论

第4篇

海水淡化的国内外发展

1国际海水淡化的发展情况

最早记录的海水淡化是17世纪初期日本海员使用陶器壶蒸馏海水并用竹筒收集其冷凝物。世界上第一个海水淡化工厂1954年建于美国德克萨斯的弗里波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累积海水日淡化能力开始快速增长,1985—1994年,年均增长率约为6.41%,1995—2004年,年均增长率达到7.32%,2004年全球累积海水淡化能力达到3563万m3/d。根据国际脱盐协会的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世界范围内共有14100个淡化工程,总装机容量约为6348万m3/d。其中,80%以上用于饮用,解决了2亿多人的饮水问题。淡化海水代替传统淡水作为饮用水的新水源已在世界沿海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据国际脱盐协会(IDA)2002年的统计,全球50%左右的淡化能力发生在中东地区,之后是北美(16%)、欧洲(13%)、亚洲(11%)、非洲(5%)和加勒比海地区(3%),澳大利亚和南美洲各占1%。

2我国海水淡化事业的发展

我国从1958年开始进行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大规模海水淡化的能力。国家环境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的中国海水淡化发展研究分析报告披露,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65套,日淡化海水能力接近61.26万m3。虽然与《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到的2010年中国的海水淡化规模达到日产80万~100万m3的指标存在一定差距,但国际行业研究组织依然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海水淡化业务市场(图1)。

海水淡化的用海特征

海水淡化的用海特征包括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和用海选址要求。选址要求包括取水口选址和排水口选址,对海洋的影响包括取水、排水和取排水工程建设施工影响。

1海水淡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取水影响

首先,取水结构可能会影响水体交换和沉淀物运动,类似于人工鱼礁存在的问题;另外,取水结构还可能干扰航线或其他海上用途。其次,取水卷载效应会造成邻近局部海域的鱼卵、仔稚鱼和浮游生物等数量减少。海水淡化厂可以接收来自不同来源的给水,最常见的取水方式是开放式海水取水口,使用开放式的取水口可能会有水生生物撞到取水口过滤网上面,或者和源水一起进入海水淡化厂,导致生物的损失。

2)排水影响

海水淡化排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排放的海水成分及物理性质与周围海水不同,表现在温度、盐度、密度高于环境海水,排放水中含有海水淡化过程中添加的化学成分,根据采用的技术方法不同,这些排放水含有的化学成分也会不同。

(1)海水淡化排放水与环境海水的差异

海水淡化又称海水脱盐,是分离海水中盐和水的过程,从海水中取出水或除去海水中的盐都可以达到海水淡化的目的,按分离过程分类,海水淡化方法主要有蒸馏法、膜法、结晶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其中蒸馏法又有多级闪蒸(MSF)、多效蒸发(ME)和压汽蒸馏(VC)之分;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则包含了反渗透法(RO)和电渗析法(ED);结晶法则由冷冻法和水合物法构成。虽然淡化方法有许多种,但多年的实践表明,真正实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只有MSF、ME、VC和RO等几种方法(表1)。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方法,海水淡化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盐水废弃物(浓海水),通常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其冲入大海,但这些浓海水中往往都含有海水预处理和清洁作业所使用的化学剂成分,不同技术方法产生的浓海水成分也不同。热法淡化厂的浓海水通常还含有残留的氯、氯化物副产品、阻垢剂、消泡剂和某些重金属(例如,铜或镍),且温度较高,膜法淡化厂产生的浓海水通常含有阻垢剂、天然的固体和混凝剂、化学清洗液等。这些不同的污染物成分还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潜在的协同效应。例如,氯残留物和高温的协同效应。

(2)海水淡化排放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排放水盐度升高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水淡化排放的浓海水的盐度一般是取用海水的2倍。若这些浓海水排放方式不当会导致排放海域盐度的升高。海水盐度升高将改变海洋生物本身体液与其生活环境海水中渗透压的平衡,从而降低海洋生物的繁殖力,甚至使其灭绝。此外,由于底栖生物无足够的移栖能力,浓海水排放对排水口附近的底栖生物的影响尤其严重(表2)。(2)排放水中化学添加剂等污染物的影响。海水淡化排放水中污染物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化学添加剂,如生物杀灭剂(通常为氯气或次氯酸钠)、抑垢剂(通常为聚磷酸盐)、防沫剂、防蚀剂、酸洗剂等;另一类是由管路腐蚀产生的毒性重金属,如Cu、Ni、MO、Cr、Zn等,这些污染物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危害。(3)排放水物理性质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排放水物理性质的改变主要有两点:温度升高和密度增大。排放水密度的增大主要影响接受水体的物理性质,高密度的浓海水入海后易于沉降在水底,阻碍了海水的垂直混合,并在排水口附近形成高盐沙漠。另外,高密度的盐水沉降到海底,使底栖生物因细胞脱水、组织膨压降低而死亡,并改变其原有生境,从而给底栖生物带来伤害。温排水会对海洋环境产生热污染。温排水进入受纳水体后,将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排水口附近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降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引起群落结构的变化。此外,温排水还会导致接受水体溶解氧含量的降低,而间接对海洋生物和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3)排放水对海域的影响范围

海水淡化排放水影响的海域范围因海域环境条件和排水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目前对于海水淡化排水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较少,其影响范围研究大多体现在环境影响评价论证报告中。

2海水淡化的选址要求

1)取水口选址

取水口附近海域水质要求较高。一般来说,海水淡化要求取用的海水中夹带的海洋生物尽可能少,以减少对取用海水的预处理。此外,海水淡化取水时会有卷载效应,会造成邻近局部海域的鱼卵、仔稚鱼和浮游生物等数量减少,因此,取水口设置应避开生物敏感区和保护区等海域,尽量采用在深水区、远离岸边或滩井的取水方式,既能防止对浮游生物、卵和幼虫的影响,所取的海水水质也往往比岸边和表层水水质好,不需或仅需最小量的化学预处理。

2)排水口选址

海水淡化后的排放水会对海域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如温排水、有害化学添加剂、高盐度和高密度等物理化学特征会损害生态系统。为使排放水温度、浓度、密度等尽快降低,排水口附近要有充足的混合速率和淡化体积来最小化不利冲击,最好能避开潟湖、半封闭性海湾等水文条件不宜和生物敏感度较高的水域,选择在开放性、水交换通畅的海域,以利于排放水浓度的快速降低。

海水淡化的海域管理政策建议

1海水淡化的政策支持

多年来,我国对海水淡化的政策一直持支持和鼓励态度。2000年,海水淡化被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1年,海水淡化作为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高技术,被列入国家计委、科技部联合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3年,海水淡化被写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进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2005年8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联合了《海水淡化专项规划》;2006年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国家海洋局联合《海水淡化标准发展计划》;2006年,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海水淡化列入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2008年2月,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海水淡化对沿海缺水地区的贡献率要达到16%~24%;2008年10月,国家海洋局和科技部联合《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海水农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开发示范工程。此外,沿海多个省市如辽宁、大连、天津、舟山等还出台了适合本地特点的海水淡化政策。

第5篇

加强海洋管理的政策保障

美国、日本等世界海洋强国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海洋资源管理的政策支撑体系。相比之下,目前我国还缺乏统一、完整、清晰的可指导海洋事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国家海洋总体政策,缺乏从整体上对我国海洋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的能力[8]。因此,应树立全局观念,考虑长远利益和整体综合利益,协调各利益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完整的海洋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科学、合理地使用。

完善海洋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海洋立法是世界海洋国家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基本保障[9],也是海洋资源管理体系的形成、巩固和完善的条件[8]。目前,美国、日本、加拿大海洋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韩国、越南、英国也十分重视利用法律法规手段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管理。我国已先后制定了一批专项海洋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取得了可喜成就[10]。建议我国在现有专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实该法规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活动,建立与国际公约对接的法律。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出台与国家相配套的地方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不断修订已经公布、执行的相关法规。

构建完备的海洋资源管理规划体系

海洋规划是海洋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有序有度进行、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越南等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在不同时期制定相应的海洋资源开发规划。在我国有关海洋资源的规划中,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结构性问题突出,且相互间存在着不匹配的矛盾。因此,我国各级海洋政府应在制定相关海洋资源规划中,尽早解决该问题,构建完备的海洋资源管理规划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提高海洋资源管理的执法能力

第6篇

1.1分层设计动态管理

依据国家相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海上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节能减排管理规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节能减排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使得现场生产单位在节能管理中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在能源体系建设中按照管理的层级不同,体系的设计也是分层控制,主要涵盖管理层手册、执行层程序文件、生产作业层的作业文件,做到层级分明、责权利清晰透明、专业细致精准全面、可操作性强,保证各个层级无缝衔接,有的放矢。通过对管理流程的梳理、细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由于海上油气开采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开采周期长,生产平台分布相对独立、点式分散等特点,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时,主管部门就更要“接地气”、“看长远”,把握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髓,将其中的“精”和“细”加以合理运用。具体于能源管理体系中就是“抓大不放小,轻重兼顾”。重点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都相应制定了配套的管理制度,如《耗能设备能源管理规定》、《重点工艺流程能源管理规定》等。能源管理体系设计中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并不拘泥于只单纯完成各项考核指标,而忽视能源管理的长远规划,减少因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追加成本,在产能和能耗之间寻求平衡,不同节点间有机可循,规避程序衔接不畅、重复管理等弊端。作业文件制定时,灵活运用规则,动态管理。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开发阶段、不同作业地点等影响因素在管理时应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本着共同而又有区别的原则,细化作业文件,动态跟踪,随时调整,避免“闭门造车”。所有文件都要满足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的内容一律剔除。“精”和“细”并重的体系设计思路,减少了管理层和作业层间的相互制约,使管理层和作业层的衔接更加紧密,动态管理提高了管理的精准和时效,避免因脱离生产实际,盲目出台一些不合乎实际需求的管理制度,有的放矢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1.2分类控制,细化权重

在能源的使用中采用分类管理,这在《能源使用管理办法》中充分体现。依据生产作业的实际需求,公司日常使用的能源主要集中在自产的天然气、原油、成品柴油和外购的电力,细化这几种主要能源的使用规范,制定定额管理标准成为必要,对于主要的用能设备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为能源的合理使用和设备的有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为进一步提高用能效率打下基础。能源的分类管理清晰了用能权重,通过区别控制,集中精力管控重点能源品种,但这并不意味着放松对用量少的能源品种的管控,即“抓大不放小”。对中小用量能源的利用更要细化管理,有分类又有侧重,使得各项节能指标得以顺利完成,对简化管理流程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规避了由于多头的模糊式管理所造成的人员和资源浪费,这些在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中尤为突出,取得满意的实际效果。公司通过建立长效的天然气利用治理机制,大大提高了伴生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水平,有力推动了区域开发的进程,使原有的点式分布的开发模式向区域化,点面结合的网络化开发模式转变,能源利用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理念再次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各项制度的建立一定是服务于现实的需要,精细化管理融入了细节意识、服务意识、规则意识、系统意识等管理理念,将细节管理运用到常规管理当中,精益求精,优化管理程序,细化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在已有注重量化的管理向注重质、量相并重的管理转变,逐步实现能源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2实践中的精细化管理经验与探讨

管理的提升需要技术的支持,理论的创新需要实践来验证。

2.1天然气区域开发与综合利用

海上油气田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伴生天然气,如何高效利用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一直是管理局能源管理的重点,随着开发格局逐步扩大、技术储备的不断提升,加之质量效益工程的开展,油田伴生气综合利用有了新的突破,节能减排效果明显,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1.1构建网络化供气,资源互补

通过建立天然气管网,使得各个油田群之间的能源通道得以联通,合理分配天然气成为现实。这些决策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精细的数据分析,对油藏的地质储量、开发前景预测、经济评价等诸多方面的精、细分析,依此助推决策的科学、合理,使原有各自为营的能源管理向系统化、模块化、统筹化管理转变。初步形成了大区块、连片式的开发格局,无论在生产规模、生产质量、成本控制还是社会效益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治理效果明显,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的同时也提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

2.1.2回注地层,择机开发

对于尚不具备有效利用和剩余的伴生气则采用注气工艺,回注地层,择机开发。在实施回注中精细化管理更是广为运用于各个环节和阶段。受限于海上地理条件,实施过程中不可预测因素和风险很多,正因于此,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严格细致,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的疏漏,特别是对地震、测井、油藏等数据采集分析必须详实,精准。与地质、油藏数据模拟对比仔细研究评估,制定实施预案,实施中还要充分精算产气量、回注量和自用气量,最大限度减少误差,平衡压力,防止油井出现严重气窜、油气比增大等诸多风险,通过反复细致的研究,降低回注风险。

2.1.3优化燃料设计,调整燃料结构

油田富裕伴生气的处理一直是公司节能减排工作和能源综合利用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海上主要动力来源的燃料气源(发电机、锅炉等),该部分伴生气的利用效率也随着技术进步、管理质量的提升,得到了较大的改观。通过对供气管网、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储气装置等的细化改造,进一步拓宽了富裕伴生气的利用空间。对动力燃料结构进行调整,调高天然气的比重,减少原油、柴油、渣油的使用,既增加了产量又降低了能耗,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减少了操作和维修成本,一举多得。

2.2电力组网,统筹调度,资源共享

受限于海上独立供电模式,加之气量的自然递减,气源缺口和电量需求压力不断加大,安全稳定供电面临挑战。随着公司滚动开发、区域开发力度不断深入,打破这一困局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通过细化开发区域,精准计算各个能效中心和供电模块的电力数据,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联网方案,具体实施中精准设置电力调度中心,细化流程,合理调度各区块的天然气和电量,实现了按需供电、精准供电、错峰供电,困扰生产的“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和“无马拉车”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电力辐射区域数倍增加,节能减排和环保效应明显。通过对能源管理实践的细化和精准把控,逐渐形成了以电力组网为基础,统筹调度为手段,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资源开发利用格局,这其中精细化管理功不可没。

2.3余热回收及利用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体现于精和细,日常管理中细致用心,善于发现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挖掘潜力,并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节能减排效益最大化。海上油气田开采中,发电机组是主要的用能设备,其机组排烟温度一般在350℃~450℃,余热利用的潜力巨大。据现有研究统计,机组燃油/气产生的热能只有约30%~35%转化为电能,约有30%随尾气排出,35%~40%通过机身散发和冷却系统带走。通过细致调研和技术分析,采用加装余热利用装置充分利用这部分余热,为下游用热单元提供可靠热源,实现资源再利用,多方收益。

3结语

第7篇

关键词:通关效率;通关环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 问题的提出

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合理地流动。这种物流方式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就是货物在国家间流动的时候,必须经过国家的大门:“海关”,并且需要办理一系列手续才能继续流动。货物通关效率高则货物可以快速通过“海关”这个节点,如果通关效率低,就会使货物在进出口港口滞留的时间长。货物通关效率的高低并不是简单地取决于海关的作业速度,而是取决于包括海关、港口、商检、货主在内的多个部门的协调程度和整个系统的效率。所以对影响货物通关效率的因素进行合理适当的分析又是十分必要的。

二、 货物通关效率影响因素概况

国际物流中的货物通关过程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的范围广,相关操作人员数量大,所以影响其效率的问题也是十分广泛的,宏观上看,影响货物通关效率的主要问题为法律法规环境、外部环境、组织因素、商业过程四个方面。微观上看,则包括风险管理问题、系统问题、资源管理、数据管理问题、机构间的问题等具体方面。

三、 货物通关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从影响要素概况中可看出,货物通关效率涉及的问题很多很杂。如何为企业和海关抓出重点并做好分析是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货物通关效率有关的最主要以下几方面因素,这些因素是货物通关效率优化的主要对象,也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所在。

1.通关环节分析

我国通关环节与国际标准的申报、审单、查验、放行四个环节一致,但与其它国家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分析如下:

(1)在体制上长期采取由计划经济时期延续而来的“串联式”的办事方式,即只有在有关单位进行申报后,海关才会进行审单,只有审单之后,海关才会处理查验环节,查验符合标准再予以放行。这种模式手续复杂,环环相扣,前一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会对下一道环节产生重要影响,经常导致很多货物在港口延误最佳售卖时机。

(2)在结构上,我国大部分海关实行的是货物运抵港口后才能开始办理各种通关手续,不允许人们进行事先申报,预先估价或预先分类。

(3)在货物通关手续的办理地点来看,我国海关通关手续一般是“多站式”,即客户需要分别到海关、检疫检验、港口、税务部门办理各种手续,递交各种不同的单据。

由上述分析可知,通关时各个环节间的协调程度和各个环节自身的效率是影响货物通关效率的重要因素。

2.海关监管与风险管理

海关监管与风险管理对于货物通关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良好的贸易环境和有效的货物通关需要海关监管与风险管理,但相对应的,海关监管与风险管理越简单,当然通关的物流过程会越快捷。所以说海关监管与风险管理在影响通关效率方面是辩证的。

海关监管对通关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我国以往的监管模式主要是在传统的海关货、征、统的三大业务体系的条块分割下形成的。这种监管模式下海关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各环节之间的条块分割把货物流动的连续过程分割开来,无法系统监管;审单和货管权力各集中于某一个部门,缺乏制约;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监管手段单一,以人工操作为主等。解决海关监管现在存在的问题并构造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监管模式显然有助于货物通关效率的提高。

海关风险管理是通过分析海关监管对象对海关监管可能构成的风险因素及程度,使海关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的一种方法。实施风险管理是在通关监管领域正确把握把关与服务动态平衡,实现通关效率与监管质量同步提升,解决好日益增长的通关工作量和现场人力不足矛盾的形势下,实现有效监管和内部监控的唯一有效途径。可见,风险管理对货物通关意义重大,而现阶段高效风险管理的研究对提高货物通关效率来说,是重点因素之一。

3.海关制度

对于守法企业提供一定的便利,实行便捷通关制度对于货物通关效率来说,有较大的影响。“便捷通关” 就是海关为进出口物流提供简单、方便和快速的通关程序。海关要做到科学监管、措施到位、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要求,首先就应该在通关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某关区目前通过年检的AA类企业有111家(含27家便捷通关企业),A类企业292家,B类企业4582家,C类企业17家,D类企业6家。AA类及A类企业仅占8%。随意截取2005年4月23日的通关数据。当日共有455家企业向天津海关申报了1419票货物,其中AA及A类企业占了申报票数的58%,统计美元数的35%。可以看出AA及A类企业业务量在通关环节所占比例较大,做好他们的工作是通关改革成功的关键。为了计算简便,现假设每票货物按照常规制度通关的平均耗时是14小时/票;而对A类及以上守法情况较好的企业采取便捷通关制度通关的平均耗时是6小时/票。则通关对比时间如下表所示。

可见,实施合适的海关制度,给予守法企业一定的优惠通关措施可以大幅提高通关效率。

4.通关要素

通关要素主要指的是海关的硬件设施、报关系统设施等,好的报关系统和服务平台能大大的提高通关效率,而我国通关要素方面整体水平还是和发达国家有所差距,这也成了制约我国货物通关效率的一个重点因素。

我国仅有少量海关运用了电子报关系统;并且电子商务应用过少,甚至空缺;是在一站式服务方面,我国暂时涉及的有关部门过多,单据繁杂,极大的影响了通关效率。只有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依据本国国情,开发出适用的先进的通关要素,才能为通关效率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这也是影响货物通关效率的重要因素。

5.人员素质

现代化的海关需要高素质人员来运营管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会大大影响到货物通关效率,而我国在人员素质方面与其他国家是存在差距的。

(1)我国海关人员队伍庞大、人员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截至2002年,全国海关共有45000余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25 %左右,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而且有些海关关员对部分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不熟悉,影响海关的服务与监管。

(2)进出口商、报关员素质不高,造成报关单制作差错不绝。许多货物在经过审价、征税程序后,通过查验环节,发现有大量的错报,使审价、征税人员重复劳动,致使海关工作效率低下,使正常货物的通关速度得不到有效保障和提高。

现代化的海关制度终归需要由人来执行,自动化的信息系统需要人来操作,在海关通关中,人员素质也是影响通关效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结束语

文章对影响货物通关效率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企业和海关改革提供了切入点;为口岸规划提供了基础;针对这些因素,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利用一些优化模型对货物通关效率或国际物流整体效率进行优化研究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王婧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甘蜜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数据挖掘 风险评估 集装箱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进境箱量显著增长。“十一五”期间,检出携带疫情及有毒有害物质箱数呈持续增长趋势。仅2010年度,共受理进境集装箱申报3699.06万箱,同比增长14.04%,检出携带疫情或有毒有害物质的43.66万箱,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8.20%。进境检出疫情箱数占查验箱数的比例(即查验检出率)为3.26%,同比提高0.4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进境集装箱携带疫情及有毒有害物质情况十分普遍,进境集装箱检疫面临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在进境集装箱检疫工作中主要采用以人工判断为主的经验式方法,效率比较低,工作量繁重,经验知识传承性差。但是在多年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在已有的数据中发现未知的模式和知识可以为入境集装箱风险进行评估,并为检疫业务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二、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简而言之,数据挖掘其实是一类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挖掘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金融、零售业、电信业、海关监管等领域,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数据挖掘技术同样能够将大量的检疫数据提炼、转化为可以理解和应用的模式和知识来指导检疫业务。

数据分类(DataClassification)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根本上说,数据分类就是通过对源数据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描述。要进行数据分类,必须使用特定的分类工具,方法主要包括:ID3算法、C4.5算法、SPRINT算法、SLIQ算法、EM算法、AQ算法、CN2算法等。数据分类是数据挖掘的基本功能、重要功能,目前在商业、工业、军事、生活、海关监管上应用最多,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

三、数据概念模型

根据从进境集装箱中检出疫情及有毒有害物质情况的不同,将检出问题分为7类,分别是:①人类传染病和动物传染病病原体;②植物危性病、虫、杂草以及其它有害生物;③啮齿动物、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④土壤、动物尸体等禁止进境物;⑤动植物残留物;⑥生活垃圾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⑦其他问题——7类问题,对应每一类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可用于数据挖掘的数据概念模型,其主要包括:

(1)7大类问题集装箱同诸如:①来源地;②箱主公司;③承运人;④货运方式等特征数据存在哪些未知的、潜在有用的模式和知识,明确对每类问题集装箱产生影响的特征数据,建立一套对应各类问题集装箱的风险数据字典;

(2)CIQ数据库中并不包含所有的特征数据,一些重要的特征数据需要通过与场站、货运公司的比对才能获得。同时,要对数据进行采集、清洗、转换等步骤,建立可以用于数据挖掘的数据概念模型。

四、风险评估模型

对进境集装箱进行风险评估主要用到数据挖掘中的重要分支——分类技术,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模型关系到风险评估系统研究的成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类技术有ID3算法、C4.5算法、SPRINT算法、SLIQ算法等,结合检疫工作实际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并在实践中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

(2)选择和使用SAS公司提供的SAS/BASE、SAS/STAT、SAS/LAB等模块化分析工具对7类问题集装箱进行逐类数据挖掘、建模。

五、典型系统应用开发

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设计实现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进境集装箱风险评估管理系统,重点关注下面系统,如图1所示:

(1)面向检疫查验人员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技术的软件系统,通过此软件,检疫管理人员可以将已有风险评估模型软件化,系统接收进境集装箱特征数据,自动对风险进行预评估。同时,将用于风险评估的数据独立于CIQ数据库存在,为以后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模型提供数据库支持。

(2)面向检疫查验人员设计并实现一个软件终端,考虑到检疫查验一线人员工作环境分散、移动的特点,重点面向主流嵌入式系统(Apple、Angel、Symban、Windows-Mobile等)和移动终端(如手机、PDA、iPOD等)展开研发。

图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风险评估系统

六、结论

针对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进境集装箱检疫查验中盲目性大、工作效率低等客观实际,研究一个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进境集装箱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软件化、实用化,通过软件自动对进境集装箱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指导日常检疫查验工作,降低检验查验的盲目性,提升检疫查验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把关成效。

参考文献:

[1]舒军生.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信用分类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安徽: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

[2]高燕.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海关执法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

第9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报关实务;教学模式;三融合

作者简介:曲国明(1978-),男,河北滦平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8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97-03

加入WTO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彻底放开,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报关业务量越来越大,行业内对报关员的需求日益增多。为适应社会需求,很多相关高等职业院校均推出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新专业来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在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下,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开设了报关实务等相关课程。独立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成立较晚,相关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报关课程。然而由于学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差异等原因,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存在诸多困境,教学效果未能令人满意。

一、应用型本科《报关实务》课程特点

(一)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报关实务》是为培养掌握各项报关制度以及通关程序合格的报关人才而开设的课程,因此主要内容与报关业务紧密相连,包括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等,内容相对固定,具有规范性。

(二)教学目标要求重实践

《报关实务》内容涉及到一整套操作流程,这门课所介绍的每一个知识点在报关实践中都有具体的操作环节,这些环节就是平时在真正的报关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这就要求在报关教学过程中多模拟报关实践,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操作多个模拟进出口报关流程,在完整的进出口业务中真正掌握外贸技能。

(三)涉及理论面较广

《报关实务》课程不但涉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和对外贸易管制政策等基础理论知识,还涉及如外贸实务、外贸单证、英文函电等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兼具的课程。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必须借助于相关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就必须考虑到先修课程的安排,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报关课程时具备足够的预备知识,便于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四)受政策影响大

在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发展变化的条件下,国家进出口贸易政策也会相应改变,海关对相关报关政策措施每年都会进行一定调整,这就导致该课程教材内容每年都应有一定的变化,但教材内容往往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性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所以,任课教师必须及时关注相关政策调整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的矛盾

由于各学校定位的差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矛盾。

(一)应用与应试之间的矛盾

应用型本科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熟悉报关业务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所以,在《报关实务》课程教学中,重点内容是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具体业务操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安排大量的“实操”训练,即教学以“应用”为重。

学生如果想从事报关工作,必须考取报关员从业资格证书。而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合格率极低,一般在10%左右,2006 年的合格率仅为8%,为历史最低,最高年份为2012年,合格率也仅为15%。因此,要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任课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分析和讲解考试重点、难点及试题上,不得不让学生做大量的专项练习和模拟试题以应对考试,这就要求教学应以“应试”为重。

如何解决应用与应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使之成为从事报关职业的“敲门砖”。如果教师将大量学时安排在实践教学上,必将占用大量的理论教学时间,有可能使学生对实践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通过职业证书考试,还难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上,虽有利于学生通过考试获取资格证书,但却与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违背。因此,“应试”与“应用”目标的错位让《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陷入两难困境

(二)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矛盾

《报关实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主要针对报关行业,最初此课程主要由职业技术学校或专科开设。近十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一些三本和二本学院也开设了该课程。由于学校定位的差异,这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上,产生了矛盾:专科或职业教育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而本科教育集中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实践体系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对不同类型的教育群体,采取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而应用型本科在我国成立只有十几年时间,基本上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对“应用型”的定位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是介于本科和专科之间。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也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践与理论研究背离

《报关实务》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报关业务的操作能力,主要课时安排在讲授报关流程、规范及报关单填制等内容,比较侧重“WHAT TO DO”和“HOW TO DO”,进行理论研究的内容很少。而本科教育要求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要培养具有一定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这样的培养目标在当前《报关实务》教学中很少能够达到。

三、“三融合”的教学模式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几年探索,根据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计出“课证融合”、“学练融合”、“学研融合”的《报关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把报关的理论知识、相关内容拓展知识、报关技能和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实践—技能—考证—研究一体化。

(一)课证融合

“课证融合”是指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考证相对应,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就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考试。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报关实务》课程按照课证融合的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目标是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15-20个百分点。在此目标引导下,从学习时间安排、课程大纲、教材、习题、考试等方面进行改革。

教学时间的安排上,由于目前的政策限制,只有大四的学生才能参加考试,所以将《报关实务》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在6月底参加考试报名,再经过4个月的考前准备,通过的成功率较高。此外,报关员考试的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和报关实务的相关知识,在大三上学期已经先行开设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先导课程,讲述了有关国贸实务的知识点,所以这部分知识可以免讲。

教学大纲方面,以《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基础,根据学分安排及已修课程情况适当调整。主要讲授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六大部分,其中重点内容为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教材选用方面,根据本科教学特点,不可能选用报关员考试教材作为上课用教材,所以只能选用与课程大纲吻合度高的教材。我们选用了顾晓滨主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进出口报关业务基础与实务》,该书内容主要涵盖了大纲中的六大部分,重点与报关员考试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而且没有国际贸易实务等已学知识内容,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习题方面,将历年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习题按章节进行归类,并区分难易程度及常考知识点,使学生在复习时容易抓住重点。

考试方面,基本以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为主,难度有所降低。因为仅通过2个学分的理论学习,不可能达到考证所需要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二)学练融合

《报关实务》课程的鲜明特色就是实践性强,专业技能要求高,具备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条件。但是,大多数三本院校学生人数众多,大部分学校没有能容纳所有学生实习的实践基地。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采取“学练融合”的模式,即购买报关模拟实习平台,安排4学分的实践课程。该模拟实习平台还原了一个报关行日常工作的真实场景与实际的业务流程,根据“属地申报、口岸放验”的通关模式,根据不同货物、不同贸易方式,完成包括一般进口货物、一般出口货物、外商投资减免税进口货物、科教用品减免税进口货物、保税加工贸易等不同类型的通关模式。学生所扮演的报关员能够在各个场景中随意的走动、与海关、客户等角色对话,通过对话获得信息和帮助,从而完成业务,大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由于现在很多海关实施无纸化通关,大部分业务作业可以用电脑来完成,所以这种形式既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接轨,又解决了学生实习的困境,能够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该模拟实习平台采用B/S构架,学生可以从任意校院网端口进入练习,提高了软件的利用率,方便有兴趣的同学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

(三)学研融合

虽然《报关实务》实践性强,但其中包含了很多与理论研究相关的课题方向及研究素材的支撑材料,这一点被绝大部分学院所忽视。例如,可以让学生对加工贸易转型、加工贸易产品内销、保税区“一日游”等当前热点问题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在“进出口商品归类”部分,可让学生通过联合国贸易与发展数据库查询数据,为分析产业内贸易、产品国际竞争力等理论问题提供现实数据。通过以上练习,不但可以扩展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理论深度,还为考取研究生的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四、“三融合”教学模式的成效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报关实务》课程实施“三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来,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报关员考试通过率大幅提升,由原来的不足5%,上升至近两年的30%以上;二是学生就业顺利,只要通过报关员考试又想从事报关工作的学生,均能较顺利地找到相关工作,用人单位评价良好;三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论文选题向多样化发展,产业内贸易、出口竞争力、出口二元边际等方面理论性较强的论文比重有所增加,数据资料详实,研究深度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全立新、董展眉.高等职业教育“应用”与“应试”困境分析[J].职教论坛,2008,(0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