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语言理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8 15:05: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语言理论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语言理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二语与外语克拉申理论习得与学得

现阶段英语教学涉及面很广,反映在外语学习或教学上就存在着许多看法和观点。由于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语言习得的机制对于我们显得既异常又熟悉,同时又是那么陌生。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本人一直希望能探索一条适合国人学习英语的捷径,但又始终有不尽人意之处。究其原因现阶段的英语教学,就自然会出现不同的着重点。本文就英语教学现阶段的语言“习得”和“学得”展开一些探讨。

一、现阶段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

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究竟是二语还是外语,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二者的差异问题。目前大家对此的看法比较一致(Stern,1999:16)。“二语”常常指两种情况:第一,任何一门晚于母语而被习得的语言;第二,从掌握语言水平的角度看,指的是一个人所讲的‘弱式’语言和“次要”语言。所以“二语”指的是在本国内,人们学习并使用的某个非自己母语的语言;第二语言一般指在本国与母语有着同等地位的一种通用语。“外语”指本国语言以外的语言,自己国家以外的某个言语社区所讲的、非自己母语的语言。因此,英语在我国不是第二语言,而是外语。在我国环境里进行的不是第二语言习得而是外语学习。或者说,中国的英语教学至少在目前仍属外语教学。

二、语言“习得”和“学得”理论

“习得”和“学得”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Krashen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监控模式,是目前大家引用最多且建树最大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大家引用“习得”和“学得”时,其内在含义大多是按照Krashen对两术语的界定标准。但是由于Krashen的理论由五部分组成,人们对其理论或假说往往也有侧重,对其理论有不同的叫法。“习得”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他认为,在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注意话语的形式,只注意他们所要表达或理解的意义。“习得”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学得”是指(通常是在正式的教室环境中)有意识的学习语言规则的过程。这种学习是系统的、正规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自己对语法书的阅读而了解到一些语法规则,并且能感悟和谈论这些规则。有意识学得的知识只能起到“监察”作用,即在说或写的前后监察言语输出是否合乎语法。他认为,只有潜意识“习得”的知识(隐性知识)才能使言语的输入和输出达到自动化,即能自然地运用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习得”看上去要比“学得”更重要。而“学得”的显性规则(语法知识)的作用不大。也就是说,一个已经习得语言的人在交际时,他可以对书本上的语法知识一无所知,但却能毫无障碍地进行交际。

因为我们如果用Krashen的观点,那么我们也应该知道其他相应的条件背景,做到前后一致,不歪曲别人,不能给别人的术语增添一些你自己强加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别人的理论和学说就不能进一步的发展。学术讨论必须有一个前提,你所用的术语是你自己创造的?还是引用他人的?如果使用某个术语时,加入了新的内容,就应该有所说明,或改换一种称呼。三、讨论与启发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就我国国情下大学生对英语学得和习得过程的理解谈以下几点。

1.Krashen的习得或学得理论是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中产生的

应该吸收其中的合理且能适合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的那部分,不能照搬照抄。但也不能用中国的标准对其理论狂轰乱炸。比如,不少学者对Krashen的习得/学得区分学持批评态度,称他的这一区分缺乏科学依据。但如果我们按照Krashen思路理解其思想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语言习得过程和儿童习得L1和L2时的过程相似”(Krashen,1981:1);“正式的学习环境对书面测试最好……有的研究显示非正式环境对促进真实语言的使用有优势,对习得有用。”这一点我相信有不少人都有体会。但Krashen还说,“正式环境既对习得又对学得有促进的潜势”等(Krashen,1981:6)。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如何促进那种潜势?如何解决外语习得中的“僵化现象”或“高原现象”?这些都是我国外语教学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Krashen语言习得经验迁移到外语教学活动中,改良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成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尽管母语已足以帮他们解决在一般社会活动中所谓遇到的种种困难。但随着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大,异族文化的交流,学生有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需要。由此,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外语做事的能力。

(2)建立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在言语、表情。姿态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关怀、欣赏、肯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减少学习压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3)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基础阶段的外语学习往往远离现实生活,难以创造真实的生活情景。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没有真实性情景可依。一切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因素都是体现真实情景的语料库。可是,这个“语境库”毕竟有极大的局限性。教师必须在“真实性”,与“无真实性”之间作出选择,模拟真实程度不一的情况情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语境库”的局限性,形成多层次情景。

(4)运用综合的信息源和媒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单一媒体传递单源信息,结果学生难以提高各种语用能力,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语言软件的开发,我们完全有条件为学生创立一个多媒体,多信息源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仿真的语言习得环境中学习外语。

(5)提高语言的接触频率。外语学习同母语习得一样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但需要真实程度很高的活动空间,也需要一定量的活动时间。从某种角度来说,外语学习活动经历三个阶段:理解语言材料(信息输入);丰富语言认知结构(知识积累);运用语言实践(加工输出)。外语教学的成功与否是以前两阶段为基础,以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或提高为标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保证信息输入的密度、语言操练的密度、实践活动的密度。

本文从“学得”和“习得”两个方面探讨了外语教学的中心应放在学生如何学方面,教师的“教”也要以学生如何学为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自身优势,提高语言刺激质量,避免语言僵化。我国的英语教学不是Krashen式的二语习得,中国没有二语习得的环境。所以,我国的外语教学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第二语言习得/学得理论,而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逐步摸索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路子和习得模式。

参考文献:

[1]Hawkins,R.SecondLanguageSyntax:agenerativeintroduction[M].Blackwell.

[2]Skehan,P.ACognitiveApproachtoLanguageLearning[M].OUP,1998.

第2篇

“游戏”一词是现代语言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很多哲学家及语言学家都常常用它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在这之中,维特根斯坦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他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哲学史上都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他的“语言游戏论”是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代表性理论,以其注重实践性、多样性和规律性的语言观对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广泛的意义,更为改善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深层的语言哲学依据。语言游戏[Sprachspiel]这个概念是他在《蓝皮书》里提出来的,是他在考察语言的复杂现象时用的主要分析方法。“语言游戏”是一种把语言比作游戏的隐喻:人们在语言中用词语进行游戏,词语的意义在语言游戏中体现出来,也就是在词语的具体使用中体现出来。维特根斯坦把语言游戏定义为:“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在他看来,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语言只有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被理解,像一种普通游戏是一种社会活动那样,语言游戏也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语言总是跟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游戏是“语言的原始形式”或“原始语言”。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语言游戏的意义

面对好奇心强烈的小学生,面对灵活的英语教学,面对丰富多彩的小学英语教材,面对独特的英语文化背景,我们为何不充分利用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对“游戏”最普遍、最浓厚的兴趣呢?英语课堂,尤其是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因此课堂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谓“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堂一直处于中规中矩的套路,拿到教材读单词、读句子、讲解课文、翻译,然后背诵,整个程序根本体现不出英语课堂的任何特色,小学生对于本身就比较陌生的英语早早地失去了兴趣。即使存在一些有创造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游戏教学,也只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并没有完善的理论作指导,收效甚微。因此,在语言游戏论视野下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1.语言游戏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对英语感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兴趣是注意和理解的先决条件,激发生命有机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快乐是激发生命力的一种正常而健康的方式。将游戏有效地实施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快乐,以快乐的感受引导学生爱上英语,爱上英语课堂。要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说英语,积极参与到会话练习中,且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加表演,提高改编对话的能力。所有的游戏教师都必须根据语言游戏理论精心设计,游戏的内容是学生未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持续的游戏中反复练习语言,实现知识的内化,比单纯强调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在课堂上,一些活动性较强的游戏,可以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一些开放性的游戏,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一些创造性的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充分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数量上来说,游戏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游戏教学中来,使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数量达到最大值。从质量上来说,游戏能够使学生有效参与其中,独立思考能力达到最大值。在英语课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语言游戏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英语老师依然沿用陈旧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学生,他们长期形成的一些习惯工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教师智慧的形成,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这些习惯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搬运工”,即把所要教的知识内容从教科书、教参搬到教案上,然后再把教案搬到课堂里告诉学生,一个教学流程就算完成了;另一类是“捆绑式”教学,即对学生的思考、问题解答、整个思维活动进行人为控制、牵制。这两种教师习惯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即使在一些较好的学校有老师避免了以上这两种习惯方式,创造性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但也只是停留在经验层面上,理论认识上的不足直接导致实践中课堂教学仍然呈现机械、僵化的局面,并没有充分发挥游戏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教师在语言游戏理论指导下进行课堂游戏的设计和指导,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丰富教师的教学法知识,从而使教师在设计、实施并指导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并提高教师的英语专业化水平。

3.语言游戏是推进英语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传统英语课堂一味重视语法的讲解和词汇的传授,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忽略了趣味性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更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实施游戏教学,其实就是要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调学习英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性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学习英语的过程变成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大胆实践。游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作为英语学习最有利的工具和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在参与和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因此,在语言游戏视野下推进游戏教学非常符合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语言游戏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来设置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呢?如何才能最大地发挥游戏的功用呢?

1.教学中一定要有游戏规则,且每个学生都要严格遵守。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理论的第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遵守规则”的相关性。维特根斯坦在他的著作《哲学研究》中说:“遵从一条规则类似于服从一道命令,我们通过训练学会服从命令,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做出反应……共同的人类行为方式是我们借以对自己解释一种未知语言的参照系。”维特根斯坦之所以将语言活动与游戏作比,其目的之一正在于让人们关注两者在“遵守规则”这一点上的相似性,都要有一个“依之行事的规则”。进行任何一种游戏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语言游戏”的进行也不例外。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游戏遵守规则性的论述有两点值得注意:(1)遵守规则的过程是不进行选择的,是“盲目的”,是无需引导的行为。(2)维特根斯坦还坚持认为,遵守规则是一种习惯———“遵守规则,作报告,下命令,下棋都是习惯(习俗,制度)”。语言游戏之所以是一种游戏,不接受游戏参与者的活动是任意的而必须有所规定,语言游戏的参与者必须要遵守这个规定,否则儿童对语词的学习是任意的,因为语词与所指关系是任意的。以上分析可知,语言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游戏,它就拥有自己的规则。而且处于生长期的小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很弱,多动现象比较普遍,如果不在英语游戏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学生的行为,那课堂就会过分混乱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而,我们在英语课堂上设置游戏时就更应该设置好游戏的规则,老师和学生都要严格遵守。而且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如果发现游戏的进行与当初设想有出入,有不妥当之处,可以边玩边进行修改,以使游戏的规则能够达到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的目的,从而达到游戏教学效率最优化。

2.教学中游戏的设定要尽量与生活形式紧密联系。

语言游戏理论的第二个观点就是与“生活形式”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普遍形式,与人们的生活形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语言游戏应该与生活形式密不可分。维特根斯坦指出:“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他提出“语言游戏”的概念,完全不是把语言看作一种静态固定的东西而将之与“游戏”简单相加,而是在于要突出“语言的述说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生活形式”包含了“语言游戏”,又不仅限于“语言游戏”;而“语言游戏”是人们生活形式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部分。语言游戏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孩子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敏感度,注意观察我们的生活,将周边最容易见到的元素加入到游戏当中。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去设计和实施游戏,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更容易理解游戏,更简单地参与到游戏中去,从而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收获。比如,在设计对话时要注意情景的设置:和父母去超市购物、和好朋友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和同学周末去露营等等。要把人物、地点、场景都清晰地安排成孩子们熟悉而又喜爱的,孩子们都曾经经历过这些场景,自然很容易地就能融入到老师设计的情景中;而且整个课堂的氛围肯定是相当轻松而又愉悦的。

3.教学中游戏的设定要注意多样性、娱乐性和竞争性。

第3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的宗璞同志的散文《西湖漫笔》,文笔清丽典雅,语言优美凝炼,值得教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咀嚼玩味一番。

1.抓住“绿”字,泼墨如水。文章通过对西子湖畔秀丽山水的描绘,热情讴歌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作者紧紧抓住了西湖美景的主要特征——“绿”,不惜浓墨重彩、泼墨如水,为读者展示了“一幅青绿山水”画,使读者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请看,那林海是“绿沉沉”的;在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的古树“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那飞来峰上的层层叠叠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峰下蜿蜓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甚至连那溪水“也是碧澄澄的”。即便是同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那苏堤上的树木,远看时似乎觉得“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近看时才发现“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在花港,“看到了又一种绿”:“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加了好几处绿草坪”。就这样,全文一共用了二十多个“绿”字,可读者一点不觉得重复多余。正是这二十多个“绿”字,淋漓酣畅地揭示出祖国山水的青春与活力,使读者透过那“活泼的绿色”领略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前程似锦,有着茁壮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作者为此着力于写西子湖畔之“绿”,委实可以同朱自清先生的《绿》比美。

2.单双音节,配合得当。汉语的词汇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为次。但单、双音节配合得当,就能产生语言节拍的长短,就产生了音乐感、旋律美。如本文劈头一句:“平生最喜游山逛水。”音节搭配是“平生/最/喜/游山/逛水”,即“双—单—单—双—双”。这样,读起来就使人觉得流畅顺口,富有节奏感。如果改成全用双音节:“平生/最最/喜欢/游山/逛水”,读起来就显得单调、呆板,缺乏音乐感了。我国清代古文家刘大kuí@①在《论文偶记》里强调:“文章最要节奏,譬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窈渺处。”这个见解是很精辟的。这里所说的“节奏”,就是指“音节”。可见音节乃是构成文章语言音乐美的基本因素。

3.平仄相间,琅琅上口。古人作诗为文非常讲究声律。所谓声律,就是平仄的格律。今人写文章虽无需讲究平仄格律,但平仄的一般规律也应予以注意。因为平仄相间可以形成声调的有规律的高低强弱;而声调的高低强弱有了规律,语言就会有明快的节奏,读起来就琅琅上口。因此写现代文章一般也要注意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各词(字)的搭配上交错地安排平声和仄声,借以创造语言的音乐美。宗璞同志正是这样做的,她在运用排比句式时尤其注意了这一点。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这个排比句中三个分句的落脚字为:平—仄—平。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此句四个排比分句的后一个词是: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

此句中四个排比分句的末一个字是:平—仄—平—仄。

以上三句中对应位置上的字词的平仄相间,形成了声调的时高时低,音响的时强时弱,读起来十分顺口,听起来非常舒适。如果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或平仄杂乱,则不但不好听,而且也拗口难读。(按:第三个例子摘自作者的原文。中学课本的编者将此句改为“……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这样,落脚的字就变成:平—仄—仄,就破坏了这一句的韵律美了。因此我认为还是不改为好。)

4.长短句式,交相互用。长短句式交替使用、合理搭配,诵读起来就抑扬顿挫、富有变化,时而如涓涓流水,时而如急风骤雨,具有极强的音乐感染力。如:“亭旁溪水铮cōng@②,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这段话一共有八个小句(分句),这八句的字数分别是"6-4-12-9-4-4-7-15",这是一个地道的“散句”,它由八个格式不同、结构各异、长短不一的句子错综地排列在一起,具有此起彼伏,灵活多变的特点,能避免单调、死板,取得明快、生动、活泼、和谐的修辞效果。

5.排比、对称,气势有力。排比、对称句式都属于“整句”。整句的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有力,语意鲜明。本文中的排比、对称句式比比皆是,这里略举数例: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

作者抓住了西湖风景的总特点——“绿”,一口气把三处地方不同的“绿”勾勒在读者的面前,真是观察精细,感受入微。

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

这段话前四句是排比,后两句是对称(只有两项,类似对偶,但不是对偶),集中地描绘了祖国山川的壮丽多姿和雄伟气势,倾注了作者无比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炽烈感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自豪感。

还有如“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等等,排列匀称,气势贯通,节奏明朗,音律激昂,给人一种强烈的音乐美感。

6.比喻、比拟,熨贴传神。这篇散文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比拟手法。先看比喻:

亭旁溪水铮cōng@②……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把水花飞溅的情景比作“飞珠滚玉”,多么熨贴自然,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流水的速度之快,又写出了溪水的光彩色泽,给人以动态的美感。“珠”和“玉”都是人们心目中“美”的象征,用它们作比,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就顿时溢于言表!

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如果说前一例是一般的明喻,那么,这一例是特殊的明喻——博喻+明喻的连用。此例以分号为界,可分为两层:先是用四个喻体从不同角度来比喻一个本体,即“博喻”;然后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喻另一个本体,这是暗喻的连用。这种接二连三的反复设喻,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青苔的形象、色彩之优美、有趣,使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美不胜收的画廊之中,流连忘返。(按:此例中的最后一个分句有语病。“山水”显然是不能用数量“一幅”来限制的。作者的意图是要把有关西湖的美景比作一幅青绿山水画,可是掉了一个“画”字,“青绿山水”不但跟“一幅”搭配不拢,而且也不成其为“喻体”了。)

再看比拟例:

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罢。

这里是写“花港”之变。作者在上文说过:“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有趣的是,作者让“金鱼”做见证人,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真是神来之笔!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

如果说前一例是比拟中的拟人,那么,这一例既有拟人,又有拟物。此例生动地描绘了人们游览西湖的活泼热闹的景象。在我们社会主义的祖国,人们在工余之暇,来调养身心,享受祖国的山水之美,这种活泼热闹的场面,确是意味深长的,作者看了,怎能抑制得住内心的激动呢!这种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与成功地运用比拟手法是分不开的。

还有如“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象满池的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翩起舞了”,“远水如烟”,“远山……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等等,都是极形象传神的比拟和比喻,把叙述的对象说得十分鲜明生动,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对比、引用,深化主题。文章中两处用了对比手法:

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窄狭的旧式厂。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笼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

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了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

以上两例写西湖风景的另一个特色——变。这个“变”字点染了时代的特色:50年代的西湖,如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作者虽然只写了“都锦生织锦厂”和“花港”的发展变化,却能使人窥一斑而知全貌,看到了整个祖国飞跃前进的身影。这样就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中的引用,也有两处。一处是写六月雨天,没有春光,不是观赏西湖的好时光。但不要灰心,有坡的诗句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告诉我们:水光之好,山色之奇,须仔细观赏、领略才是,千万不能性急,因为苏公是最解西湖的人。读了这两句诗,我们就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中充满了信心,并初步了解到了西湖景色之奇特奥妙。

另一处是在描写人们游览西湖的活跃热闹的场面时引用了坡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词所写,是形容他任密州太守时出猎的景象,那时的所谓“倾城随太守”,实是夸张之词。城里的劳动者哪有闲情逸致去看达官显宦们射猎取乐呢?跟随的无非是一些游手好闲者而已。然而,今天人们游西湖却不同,那是劳动人民为调节生活节奏,消除工作疲劳来领略山水之美,以便用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日的劳动建设中去。时代不同了,这种“热闹”的意义也迥然不同。这样,对深化作品的主题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8.量词变换,表意确切。文章中“数词+量词+名词(或带定语)”的语言结构很多,光是用数词“一”跟量词、名词组成的结构就有十多处。如“一种奇怪的力量”、“一句好话”、“一片迷蒙”、“一片绿色”、“一层银灰的颜色”、“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一幅青绿山”、“一种蓬勃的生机”、“一段云霞”、“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一个窄狭的旧式的厂”、“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一处观赏地”、“一首《江城子》”、“一个鞋匠”等等。这十多个量词分别用于十六处,除少数相同外,其余都各尽各责,互不重复,表意十分确切,不好随便调换。这也同样表明作家运用语言技巧之娴熟,值得我们学习。

9.重词迭字,铿锵悦耳。我们把间隔出现的词称为“重词”,接连出现的字称为“迭字”。本文中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上面例句中已出现了一部分,这里不妨再举出一些(加“。”的为重词,加“.”的为迭字):

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层层叠叠的树木……

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

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

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白茫茫的湖水……

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

这些重词迭字遍布于整篇文章之中,不仅使行文从容不迫,舒缓流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丁当有声、铿锵悦耳,使语言产生了“玲玲如振玉,累累似贯珠”的音响效果,读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字库未存字注释:

第4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满腔热情满腔爱。不一往情深,就钻不进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就不可能获得真知。学生学语文,也是同样的道理。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也说过:“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生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著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感情,就能孜孜矻矻,深入其中,寻求知识宝藏,就能刻苦地进行训练,正确地使用。怎样激发他们热爱的感情呢?

抓住汉语的特殊性和内在规律性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它的悠久历史,懂得它源远流长,激发自豪感。结合课文的讲谈分析、结合学生听、读、说、写的训练,传授语言、文字、语法、修辞等汉语基础知识,分析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激发热爱的感情。比如辨别字的形、音、义,不能只机械地、呆板地就某个字论某个字,要讲出汉字的特征。让学生理解汉字就是由横、竖、撇、点、捺、提、钩等七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不管是笔画少的,少到两画,如力、乃、又,还是笔画多的,多到二十几画,如蠢、羸、攥,都饱含线的艺术,各个部件组合得紧凑、有韵味,形体匀称,给人以图画美的感觉。汉字的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反映了这个工具表情达意的准确度和精细性,启发学生饶有兴味地进行辨别、探讨。让学生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根据史前文物资料推测,大约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汉语字词的丰富、语言的优美、同义词近义词区别的细微,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远非其他国家所能比拟,教学时可适当采用比较的方法与英语、日语、德语等有关词语比较,比出汉语的丰富多彩,比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引导学生赏析优秀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文学的感情。在德国,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歌德写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在统一德意志语言,使德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之林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可那时已是十八世纪未,十九世纪初。而我们伟大祖国很早就出现了《诗经》、《左传》、《楚辞》、《史记》等伟大作品,那都是公元前的事。至于公元后的文学作品,真是多如天上的灿烂群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伟大作家的作品更是在世界上闪射着夺目的光辉。带领学生学习古往今来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写成的佳作,犹如身入胜境,在无数瑰丽璀璨的珠宝中观赏遨游,美不胜收。让学生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表现力,哪怕是一首小诗小词,也有无穷的趣味。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仅仅二十七字,绘出了栉风沐雨恬然垂钓的图景。人物、山水、草虫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色彩班谰,生意盎然,用诗词表现画的形象、画的意境的技巧令人惊叹!又如把杜甫的《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教,启发学生从诗中的忧与喜来领会语言文字巨大的表现力。写国破之忧愁,笔笔忧,句句愁,花鸟草木皆添愁;写收复失地之喜,一个“狂”字,感情横溢,思绪腾飞。“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联诗句,四个地名,佐之以“从”、“向”、“穿”、“下”等介词与动词,把归程的路线、飞越的神思、急切回归的心情、喜出望外的感情等等表达得淋漓尽致,发挥了很强的感染力。语言文字的奥妙无穷,有时奔腾如滔滔江水,鲁迅的《“友邦惊诧”论》中“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倾泻感情的典范,语句短促,历数罪状,犹如短枪,犹如匕首,锋利无比,发挥了强烈的战斗作用;有时洗炼如矿出金,质美意深,如《一件小事》中“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的“榨”字就经过洗炼之功,把车夫形象的高大、“我”内心的感动与觉醒刻画得入木三分,字虽一个,但有千钧之力。语言的奥妙远不止上述说的这些,颠倒词序,增减字数,正话反说,褒词贬用,虚实搭配,含蓄豪放,绮丽雄浑等等均大有琢磨推敲的天地;至于音韵的和谐、语调的铿锵、节奏的明愉等等可诉之于学生的听觉,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之中体会语言的优美生动,培养和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真挚热爱的感情。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其意义绝不局限在语言文字的本身,而是输送给学生多种营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等都可渗透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给学生的思想情操以熏陶感染。

第5篇

(一)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语言知识则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为什么这样说呢?刘国正先生在《一己之见》一文中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他说:语言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语言知识只涉及其中的一端。他又以婴儿学语为例,说明“人们学习母语,不是从知识到能力,不是依靠知识的先导,而是依靠多次的模仿和艰苦的磨练。到一定学习阶段,学习语言知识是促进,是‘添花’,却不是必由之路。”语言知识教学的投入与收效的反差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洪镇涛先生提出,从本质上看,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可见,构建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不是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注重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摘自洪镇涛、陈伯安《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

那么,语言知识还要不要讲呢?当然要讲,而且必须讲好。因为它虽然不是构建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但它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必要的辅助手段。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和文章的阅读及写作等基础知识。“它们反映了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律,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增加掌握语言的自觉性,获得检验正误的普遍准则;减少乃至避免表达的疏漏和混乱。”(注:摘自刘国正《一己之见》)因此,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可以赋予语言能力更多的理性观照,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确有积极意义,正因为这一点,《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将语言知识定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我们更要明确传授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明确,语言知识的传授只能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手段,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服务的。“因此,不能把传授语言知识当作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要把语言知识当作深化、强化学生对课文言语的感应、领悟的武器,使之服务于语感的培养。”(注:摘自王尚文《语言教学的错位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感训练,传授语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借助语言知识训练语感。

(二)

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语感实践,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说话、作文。这方面的训练,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教材、扩大阅读面、听广播、看电视、举办辩论会、写“语感随笔”和“杂记”等方式进行。语感分析,则是分析语言的运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作语言例析。这方面的训练,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联系语境和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加以点拨和指导。通过语感训练,学生便可习得和积淀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味感。我们说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主要是指在语感分析中传授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枯燥无味的,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的语言知识更没有价值。要使语言知识的传授“变得更可亲、更有用,而不是让人‘敬而远之’”(注:摘自章熊《语言与思维的训练》),我们就要将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境例析中获得语言知识,要使学生不仅能辨认这里用了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格,这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等等,还要在具体语境中,领悟这里运用这种句式,这种修辞格、这种论证方法的妙处。这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传授语言知识,变静态语言为动态语言,变“死”的语言为“活”语言。

例如在教《白杨礼赞》一文时,我曾引导学生比较“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和“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两句话的语意轻重,在比较中,我讲解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概念,并通过反复朗读这两句话,使学生体会到肯定的语意一般重于否定的语意,从而悟出作者为何选用两种句式的意图和情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获得肯定句与否定句的有关语言知识,而且领悟到茅盾先生热情赞扬白杨树,赞扬北方军民坚持抗战的民族精神,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又如:在教《看戏》中的“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在每一个心里”这段时,如只要求学生掌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那就没有什么意义,如能像下面这样设计问题:①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②心脏不是耳朵,声音怎么能“落”进去?③这四个加点的词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等,通过点拨,学生就可品味出这本应诉诸听觉的歌声在叶老笔下是如何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这不是将“死”的语言知识教“活”了吗?

(三)

敏锐的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最高表现,是语言学习的最后成果,而语言学习的过程则是借助语言知识,切身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因此,将语感训练与语言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借助语言知识进行语感训练,真正发挥语言知识对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

语言知识包含的内容很多,借助语言知识训练语感的方法也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训练方法。

1.借助标点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情味感

标点符号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之一。在某些语境,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却由标点符号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细究起来,各种标点在语言中都积极参与了情感的表达,所以改动一个标点或增删一个标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都会改变,表达的情感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可借助标点符号的知识,指导学生去比较、推敲、品味,培养语言的情味感。

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有这么一段话:

第6篇

在教授“词的音形义”知识单元时,我先向学生讲了一则笑话《捐官答上司》:有一天上司巡察下情,问一捐官:“现在百姓如何?”捐官赶紧回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有不少。”上司说:“我问的是黎庶。”捐官忙回答说:“梨树很多,可结的果实却不大。”上司不耐烦地说:“我不是问你什么梨杏,我问的是你的小民。”捐官忙起身答道:“我的小名叫狗儿。”在学生的哄笑声中我问:“闹出这样的笑话呢?”然后自然地进入正题讲解知识点。

由于知识单元本身比较枯燥,趣味性不浓,学生学起来容易厌烦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听课时往往精力不够集中,易开小差。但在课前加上这段生动的导语,让学生在一笑之后明白“词的音形义”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起求知的欲望,并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保持精力的集中。

应急

尽管每位教师为了上好一堂课,都会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考虑教法、练法。但由于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并非一成不变的,有可能出现未曾考虑到的事件。情急之中,一时也难以找到其它好的办法来处理。语言却是教师随身携带的好助手。得力的教学语言常常能在三言两语中将事件平息于无形中。使教学秩序恢复正常。

我在高一时主持“一分钟讲演”,由于是初次搞,同学们都很紧张,没人愿“打头炮”,只好点名。那位被点名的同学犹豫了片刻,鼓足勇气“嗖”地站了起来。“呯!”他把邻座桌面的一瓶宣传色碰到了地上。顿时,教师里鸦雀无声,他尴尬地愣在那儿。看到这种局面,我灵机一动,说:“哈!我们的第一炮打响了——一鸣惊人!好!请大家用掌声欢迎他上台演讲!”气氛扭转过来了,他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中稳定了情绪,从容地走上了讲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上述突发事件面前,教师能因势利导,幽默地把与演讲无关的宣传色瓶落地与演讲联系起来,恰到好处地使尴尬局面变成了热烈的气氛,使一起突发事件于幽默的话语中化解。可想而知,假如老师责备、批评或者挖苦几句,那将会大大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使尴尬的局面更为尴尬,甚至使活动无法再进行下去。

体态语主要有头部运动,面部表情,各种眼神、身体姿势、手势和足步运动等非语言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态语主要起辅作用,辅助教学口语更强烈、更丰满、更确切地表达教师意图,强化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从许多实验中取得这样一个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信息传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有时还能发挥口头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一些有难度的提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有时用体态语言来代替赞同与否的简单化表示效果会好些:以点头、微笑表示赞同,则不再是简单的肯定,而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用沉默、摇头表示不赞同,则可以使学生避免因受到批评而挫伤学习积极性。

第7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传统编程教学表现出了其自身明显的劣势,笔者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并结合自身实践,将传统编程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总结如下:

①语法学习过程较长从我国当前各高校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来看,基本上都选择了计算机编程C语言、C++、C#、或java等,从这些编程语言的比较来看,其中相对要容易学习和掌握,而C语言、C++相对要比较难掌握,它们属于强类型编程语言,语法比较复杂,其中会存在较多的语法陷阱,导致学生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纠错上,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修正代码中的错误和漏洞,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不利于学生编程思想的形成,最终导致只会使用一些编程工具,但是却不能在未来更好的进行编程工作。C#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即使是比较优异的一种,但是使用C#进行编程,需要计算机具备较高的配置,如果学校机房设备等比较落后,或者是学校硬件建设资金不足,那么进行设备更新,采用高配置的计算机是比较困难的,而且,C#仅支持windows平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部分不能在windows环境下学习的学生使用这一语言。

②受高校授课制度的影响编程语言的学习通常需要一段较长的、连续性的时间,而一般高校的授课时间都是固定的,每节课程的时间需要统一安排,排课老师需要考虑不同课程之间的授课冲突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无法实现编程教学的集中授课,而只是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分节学习,这种授课模式对于编程教学来讲,其弊端就是难以让学生形成连贯性思维,通常会造成尽管这节课的内容在课堂上已经全部掌握,但是等到隔几天再进行下节课的授课时,却全部都已经忘记的现象,导致编程教学效果较差。客观来讲,编程课程实际上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不容易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和激发他们的兴趣。

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编程语言(如C语言、C++等)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语言,一般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入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仅仅是“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将其基本要领教授于学生之后,还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然而,这些编程语言自身的学习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比如C语言的学习,就需要学习者首先具备较好的计算机功底,要详细的了解并理解堆栈、内存、指针、数组等概念,掌握代码的书写要求,对于很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代码就好比是天书,无法正常的判断代码错误原因,最终导致学习失败,最终放弃对编程语言的学习。

2Python编程语言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与C语言、C++、java等编程语言相比,Python语言表现出了其明显的优势,笔者接下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①学习难度最小化首先,Python的代码书写规则与计算机算法中的“伪代码”非常相似,GuidovanRossum最初在开发这一语言时,参考了ABC语言的特性,使其最终设计出的语言书写规则与日常英语十分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一语言的易用性,即使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研究就可以迅速掌握,大大节约了教学资源。Python可以支持unicode字符集,因此就解决了ascii字符集的字节存储空间问题。uniocde字符在其它语言中一般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转换,而python具有强大的序列(各类定长数组、动态数组、字符串等),从而较容易的实现了在同一个序列中放置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以此省略了较复杂的组合变量声明和处理。还有就是Python自身的IDLE既可以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又可以在UNIX上得到较好支持。学生只需对python进行入门学习,便可以快速的进行代码书写。

②提高学生学习动力Python编程语言具备对学生的计算机功底要求较低,因此扩大了其使用人群,尽管是计算理论知识基础薄弱的非本专业学生也能够较快的掌握这一编程语言,并能够树立较强的编程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我国有不少的编程爱好者,他们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的学习,而Python的易用性恰恰解决了他们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面向用户的设计和偏重程序逻辑的编码方式,让更多的编程爱好者树立较强的编程思路。③强大的类库使编程更简易Python有强大的各种类库的支撑,具备较多的免费编程资源,更容易进行布置,因此减小了开发难度,加快了开发速度。另外,由于Python是开源的,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工作,可以自行扩展Python的库,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类库。

3结论

第8篇

一、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

语言测试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其目的由逐项测试学习者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扩展到了测试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运用,尤其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交流思想情感、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成了被测试的对象,在Widdowson,John?son,Brumfit,Candlin,Wilkins等应用语言学家所倡导的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基础上,LyleBachman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应运而生。

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认为语言的交际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发生在情景、语言使用者和语篇之间的动态交互。语言测试应测量包括语法、语篇、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在内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它还以真实为准则,使受试者能同时处理清晰的语言信息和隐含的言语意义或功能意义。Bach-man(1990:81-110)认为语言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组成5。

这一理论的优势和意义在于它不仅考察了传统语言测试所覆盖的语言知识,还考察了受试者在语言交际语境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它把语言的使用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突出语言能力不仅是指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交际。这就意味着测试时要把涉及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测试。基于答辩的过程和本质,笔者认为它对评估学生在毕业论文答辩中的表现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毕业论文答辩中蕴涵的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

就学生而言,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基本过程包括5分钟的陈述和10分钟的问题答辩(时间长短各校有异)。陈述(presentation)是学生对自己所做论文的选题、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结构和观点等做出简明扼要的口头展示,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提纲挈领地突出论文框架和观点,增强直观性,有效浓缩论文要点,让评委和听众对其论文迅速产生整体的印象和兴趣。陈述时尽量脱稿以体现流畅和对论文的熟悉程度。第二阶段是教师提问,学生或答或辩。通常教师会针对论文提出一些知识性的基础问题或学术性的探讨问题供学生回答和辩论,通过对问题的认真倾听、正确理解和快速反应及清晰表述,学生不仅深层次上体现自己对所研究课题的深入理解、判断、分析、归纳、逻辑思辩等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水平,而且全面展示自己的交际语言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答辩是审查论文写作质量的一种补充形式,通过学生的陈述和回答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立论依据及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3,就其本质来讲是一个复杂的口头交际过程。在这个动态的交际过程中,学生要和教师、听众以及论文之间形成有效互动,教师根据事先制定好的细致科学的评估参照标准体系,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机制,这种对受试的整体考察以及主观评估方式正是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的一大特点。因此,毕业论文答辩中蕴涵着交际法语言测试理论。

三、根据评估参照标准,制定答辩应对策略

交际法语言测试将受试在完成测试任务时的表现同事先制定的评估参照体系进行比较,据此判断受试在测试中所达到的程度。同样,答辩时教师在评判学生的表现也参照着一份评估标准体系,虽校际之间的具体标准在细节上有差异,但总体覆盖的几个层面大致相同,个人陈述和回答问题两部分纳入答辩评估的参照标准有所侧重。答辩学生可参照评估体系的各项能力要求,制定相应的答辩策略。

1.陈述主要考察论文的结构、主要观点、论据的说服力及逻辑性。本部分是整个答辩的开篇,简明扼要的论文总体介绍,鲜明的观点以及充分有力的论据无疑会给教师及其他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他们对答辩学生的关注和对该论文的兴趣。答辩前的计时对镜演练或同学间的相互陈述,可以?

及时发现不足,强化时间观念,熟悉陈述内容,直至现场的完全脱稿。

2.问题答辩部分的考察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正确的理解是回答问题的前提。对于英语专业的答辩学生来说,这是对其听力理解能力的检测。学生接受教师问题的语言信息到理解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其心理生理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即语言交际时的一种神经和生理过程,如在接收语言过程中使用的是视听技能;而在产出语言的过程中使用的是神经机能2。这一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对论文本身的熟悉程度,英语听辩能力,抗高压的心理素质,听力条件和外界干扰,提问老师的语音、语调、语速、口音及有个性特点的语音群等。要获取信息理解问题,答辩者必须沉着冷静,围绕论文主题的大语境,把握关键词,对问题的语义进行智力加工和整合,提炼出重要的语言信息,快速做出反应。

(2)反应速度论文答辩是由答辩委员会的教师和答辩学生为主体构成的一个学术互动的语言交际情景。在这样的口头交际中,教师的问题虽围绕论文提出,但依然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听到的信息稍纵即逝,因此,答辩和口译一样,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和即时性,对答辩学生的快速反应和敏捷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往往学生在听到教师提问之后的几秒之内,要迅速做出反应。否则就会出现冷场,学生的表现也会因此大打折扣。答辩现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基于平时的专业基本功和答辩前的充分准备,英语听力、口译、演讲等技能的训练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对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一定帮助。对论文关键词、主题的了解和熟悉,也能让答辩学生在听到问题之后迅速激活大脑中储存的记忆信息,做出反应。

(3)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在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中被分为组织篇章能力(如词汇、语法、句法、衔接、组织等)和语用能力(如言语知识和社会语言知识)。表达是交际的产出阶段,作为答辩的最后一个环节,语言能力体现的是答辩者的专业水平、心理素质、逻辑思辨等综合素质。

在弄清了教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杨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因此,回答问题要思路清晰,抓住要害,简明扼要,层次分明,具有针对性;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要谦虚诚实,尽量回答,争取得到提问老师的启发,不可强辩,避免东拉西扯,答非所问,逻辑混乱,没有内在连贯性的作答4。

(4)策略能力认为策略能力即指具体情景下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心理能力,是一种综合运用已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与知识结构和交际情境的特征联系起来,补偿语言能力出现障碍的不足,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2。

答辩的本质就是一个复杂的口头交际过程,其现场性和即时性等特点使答辩学生难免在理解或表达的过程中遇到始料未及的困难,如没听懂问题,或不知如何作答,或中英文切换时的短路等等。此时恰当使用策略无疑可以降低由此对答辩造成的不良影响,保证答辩的顺利进行。没听懂问题时可以用Ibegyourpardon?或Doyoumean…?的方式请老师重复或简化问题;为争取思考时间,避免冷场、停顿,偶尔使用Well,um,er,ah,letmesee,youknow…等交际填充词;肯定教师的问题,希望得到启发和引导时可用Well,that’sagood/challengingquestion.Doesitmean…?另外,询问、求助的眼神,手势等身体语言的使用也可弥补语言的乏力,缓解答辩出现的困境。

(5)心理能力心理能力是指答辩者的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台上的答辩委员会往往由3至5位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组成,台下的听众有老师和同届或下届同学。在这样一个高度严肃紧张的学术氛围中神情自若地陈述观点、快速机敏地回答问题对答辩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满满的自信,洪亮的声音,得体的着装和礼仪,恰如其分的身体语言等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答辩学生的紧张情绪。当然,自信心来自于事先充分的准备4,熟悉论文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包括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文献引用,立论依据,论点的支撑例子,试验数据,问卷调查等,并科学预测专家提问,答辩时才能冷静沉着,不至于被临时的难题吓慌手脚,脑中一片空白,出现怯场的局面。

四、结语

毕业论文答辩中蕴含着交际法语言测试的理论。答辩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即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心理生理机制是决定其表现的关键因素,是构成答辩评估参照标准体系的主要参数。在实际操作中,答辩的评估参照标准体系应尽可能具体并进行层次划分,如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对答辩学生以上能力的完成情况应给出量化的划分;对参与答辩的教师事先进行相应的培训,保证答辩老师对标准参照体系有深刻正确的理解。同时,也可适当增加每组答辩学生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评估的主观性差异5。

第9篇

现代文阅读检测的特点之一,是要求阅读者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去分析阅读材料,一方面通过语言接受文章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后,再解读作者怎样运用语言技能进行表达,这就要求阅读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皆要具有整体意识、语境意识、结构意识、评析意识。

评析意识系指阅读者在获取阅读材料的信息后,思维不停留在语言表层的感性理解上,而是用自己的经验、并能对材料观照、归纳、推理,得出不同层次的理性判断。这种能力既包括对字、句功能的评析,也包括对整个语言单位的思想内容进行评析和从审美角度进行鉴赏。由于“评析”的概念十分宽泛,为使高考语文检测能与教学大纲衔合,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对评价能力检测范围及量度作了基本界定。其中语言评析能力体现于《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要求的前五点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能够把握文中关键的语句”;内容及写作技巧的评析能力主要体现于6、7两条:“能够把握、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和态度”;“能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分析、评价”这几条要求,都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如单从文章学的角度去评析中心思想、主题等,很容易由于作品的多义性和作者主观色彩产生见智见仁的分歧,影响检测的科学性。而作者的观点、立意及采用的表达技巧,则有很强的客观性。这样,评析题从读写双向交流角度检测的特点,也就比其他能力检测更为显著。

作者主体因素对阅读材料的深层影响,一般来说源自两方面,一是作者身世、经历、地位、文化素质、思想水平等内在因素,它往往是无声无痕不自觉起作用的,是潜在性因素;另一方面是作者写作原因、写作目的、意图、写作条件、环境等,是直接性因素。这些因素有些直观地表现在语言运用中,有些不能从语言表象中分析出来,即表现为非语言性因素。例如要说明鲁迅作品中的含蓄,光凭文章提供的语言材料就难以奏效。

评析中的非语言因素还来自“读”的方面,阅读者获取语言信息后,有个分析、理解的加工过程,即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阅读效果。本文语文应该是语言与思维辩证统一的学科,然而“五四”以来的语文教学现况,却是语文局限在静态语言学和文章学的范围内,既淡化了语言与生活的联系,也淡化了语言与思维科学的联系,对此朱绍禹教授有段极为深刻的论述:“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而在我们,有过文道关系之争、读写地位之争、讲练比重之争、语言因素与文学因素之争,唯独很少涉及语言和思维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的讨论,这足见我们对这一关系语文科根本性质问题认识的不足。”(转引自《语文思维培育学》)为促进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高考语文题包含了一定比例的思维科学成分,尤其是选择题型,不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探索解题思路,就无从得出正确的答案,正是这种导向作用,语文界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都逐渐明确了思维科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探讨两者关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检测的重要课题。

影响评析能力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读者的综合文化素质。阅读检测,也是对学生的综合性检测,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不可能脱离它的载体而凭空存在,在对语文承载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评析时,与信息相关的知识也就影响评析的进程和结论。科技说明文阅读刚出现时,众多的语文教师惊愕于语文考卷竟然出现与语文教学不相干的自然科学材料,这种惊愕也说明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缺陷。高中毕业生,难道不应该读懂给普通人看的科技说明文吗?出现结合语文课以外、而在高中学习阶段中所必须掌握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试题,正是语文命题面向生活、立足实际、面向运用的进步,是体现语文工具性本质的创新,也是加大选拔考试区分度、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成功尝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以上三方面的非语言因素,并非均衡、平行起作用,往往具有综合性、交叉性,但为了便于分析某一因素的作用,提醒学生不可忽视“语言”外的该种技能,我们还是将它们分开解析。

先看涉及作者主体因素的评析题:

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作纪念。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2分)

(摘自1991年全国统考语文卷)

这篇《世间最美的坟墓》全文描叙的是托尔斯泰的坟墓,正文没有说明当天是什么日子。正文内容不足以解题,只不过提供了个暗示:那天作者见到了“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为什么这天有这么多人来呢?作者的副标题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没直接表明写作目的,再看[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作者是1928年去的,联系托尔斯泰的出生年月,可以推断,作者正好赶上托翁的100周年诞辰纪念,“特殊的日子”的“特殊”之处,在于那年正好是托尔斯泰的百年祭,作者写作目的正在于此。

假如此题不联系作者的写作时代、写作动因,就难以得到正确答案,据广东公布的资料,这道2分题广州市考生平均得分为0.37分,绝大多数考生如坠云中雾里,原因是没有从语言外的因素去寻求解题思路,一味在文字上钻牛角尖,诸如答“参观印象深,所以‘特殊’”、“表示不同寻常”等。

再谈谈思维因素的影响,评析必须用的思维知识,即逻辑知识主要有给概念下定义、判断、推理、归纳、论证等。这些逻辑基本知识多年前曾在语文课本中以知识短文形式出现过、反被撤下,目前学生的思维知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本文仅就几个突出的问题设例,说明评析能力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用简短的语句揭示概念内涵,说明语词、句子意义,是阅读题中常见的题型。这一思维过程,即是逻辑学中的“定义”过程,定义规则最基本的要求是“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必须相应相称”,文中的概念,必须与有关题目中的定义项相符。两者内涵、外延要相应一致。高考卷的命题学者,常在材料与该材料的“同义词”是否完全一致上布题,既考语言能力,也考思维能力。

例如:

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和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在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同一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C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选自1984年全国统考语文卷)

D项的“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与材料的“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语义抵牾,歪曲了文意,可以率先排除。

A、B、C三项后半句的表述语义基本相同,前半句话,是命题者设计的对文中“同源”的解说。三项中哪一项正确呢?先看A,把“同源”定义为“同一祖先”,不同洲域的人类怎么能共一个祖先呢?显然不当。B定义为“同一个种族”,那么就不包括其他种族吗?也不当。C的定义“人类所有种族”则与“同源”相应相符,C为正确项。据江西南昌资料,这题的得分率不到0.2,考生不明命题角度是最重要的失分原因。

利用对概念进行定义时容易出现的定义过宽、过窄、拨高、概念偷换等思维错误设计迷惑项是制题的常用方式。

高考卷阅读评析题,离不开逻辑推理,所谓推理,是从给予的阅读材料出发,推出一个或几个对材料的判断,检测阅读者正误甄别能力。如:

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弯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以上文字为什么能够简单几笔就勾勒出杨柳的美丽可爱?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因为抓住了春天杨柳叶芽的特点,把新芽生动地比喻为一串串嫩绿的珠子。

B.因为描摹了杨柳柔美的动态,用S线来形容柳条在春风中的飘摇,新鲜贴切。

C.因为概括出了西湖岸边独有的春天的杨柳的特色。

D.因这形象比较具体,杨柳的数量、颜色、形状、动态等都涉及了。

(1988年广东省高考试卷)

不恰当的一项是C,全句是对湖岸柳树的描绘,这是江南共有性的景象,而推导出的C项却把这一景象说成“西湖岸边独有”的景象,“独有”缺少推理依据,与材料矛盾,不合逻辑。这道题是从思维干扰的角度设计的。

最后谈谈综合性的知识对评析的影响,如:

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下列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哪几项是正确的:

(A、B、C、D、E略)

F、生物降解在不同条件下都会出现氧化现象

(选自1993年全国语文高考统考试卷)

阅读材料从头到尾未出现“氧化现象”字样,到底F是否正确,不具备有关化学知识的人无法回答,只有掌握“普通有机物质分解出二氧化碳就是出现了氧化现象”的知识,才能判定F项正确。这是中学化学课的基础知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