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8 15:06: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化学课程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化学课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课程因素

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行为系统、价值系统的内化不足上。而之所以如此,又与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不无关系。由此,本文主要想就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做一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改进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这一问题提出部分不成熟的看法。缘于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不一、所指不同,特对课程这一范畴做出如下三点限定,以免引生歧义:其一,本文的“课程”主要指“在学校情境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除去具体课堂师生教学活动之外的学科、经验、活动方案等”,它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前者主要指“作为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之基本依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等”,后者则主要指“物化形态上的校园建筑、活动场所和观念形态上的校园氛围、人际关系两类等”。上述界定是对国内廖哲勋、施良方、吴康宁、董泽芳四位教授关于课程界定的综合,分别参见: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5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273;吴康宁.课程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58。其二,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师生“教”、“学”及二者交互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育业已制度化的今天,课程的教学至少已与教师的教并驾齐驱。其三,课程乃文化之文化,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根本特性在于其文化传承的工具性,它“充当着文化传承的工具角色,并且课程文化的主体地位正是由它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而获得的”[1]。在简要表明笔者对课程及其包含内容理解之后,下面就按上述维度来对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作别类分析。

概而言之,当前我国大学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之课程因素主要有二:

1-显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的科目比例、课时少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大学课程的结构通常以专业为单位,由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部分构成,之后进行了改革,开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通识教育课程[2]。高等院校的文化传承与通识课程休戚相关,尽管限于资料收集能力,笔者没有查阅到国家关于大学课程设置具体统一的课程计划(或许由于各高校性质、类别、程度不同,国家确实也没有就此做出明确规定或限制),但综观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特点有二:从结构上看,主要由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类选修课两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主要以公共必修课为主。从国内已有学者对大学通识课程问题的研究来看,当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似乎比中小学更为欠缺。一是公共必修课多,素质教育选修课少。在公共必修课中,我国主要以政治、外语、体育、计算机、军事理论为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尤以两课和外语为最。有研究表明,“北大、武大、厦大、南大、陕师、上交、汕大等八所高校的素质选修课程占通识课程的比例不足30%,并且其两课和外语占公共课的平均比例高达66%左右”[3],素质教育课程不仅比例小,而且大多还是选修课。二是公共课内容庞杂,真正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课时少。那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除在形式上是“选修”之外,其内容也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所有自然、人文、社会、艺术、基本技能等领域,并且各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关涉传统文化内容的仅为其中很少一部分。以北京师范大学2005~2006年度下学期的课表为例:该年度本科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31门,周总课时数为138节次,关于人文社科的有7门,而7门人文社科中真正关于中国文化的只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门,且课时只有4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3%和2%;本科选修科目共计95门,周总课时数为476节次,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有14门,周总课时为28节次,所占科目和课时比例分别为14-7%和5%;研究生公共必修科目共计15门,其中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为0;研究生选修科目有35门,除长拳、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类项目外,关于中国文化的几乎没有[4]。三是国、外语比例严重失衡,外语具有超值化倾向。许多高校都十分强调外语的必修性并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予以明确安排,而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诸如国语的课程不够重视或语焉不详。不仅如此,外语科还在课时上呈上升、在考核上呈从严趋势。这一点,只要随意查阅一下当下各大学实施的课表及对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强调便可一览无遗。

2-隐性课程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因素、内容少

隐性课程传统文化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两方面,由于观念形态的隐性课程主要与学校中的师生、生生人际交往活动及学校各项制度相关,笔者曾在其它场所已做论述[5],因而,此处主要就物化形态上隐性课程的传统文化缺失情况作一阐述。概而言之,主要有三:一是校园建筑日益物质化,缺乏传统学校气质。大学作为传递知识、陶冶性情,锻造人格的场所,应该具有一种特殊的学校气质,校园建筑应以一定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作支撑,要与历史对话,正如芬兰建筑师奥尔托所言,“纵然只残存一座烟囱也应围绕这个遗迹来重新建设”[6]。但近年来,在市场化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不管国家和自身是否具有经济承受能力,也不问教学与科研的实际需要,把商业性建筑的处理手法照抄照搬到学校建筑中来,日益物质化,遍地透着官僚气息和铜臭味,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二是校园环境日趋商业化,缺乏传统文化氛围。如果说大学的独特气质在于其精神而非物质性,那么学校的内涵则体现在其文化上。但现在我们的校园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不仅对已有古老建筑的爱惜不够,随意拆毁,而且新建校园又不注意采用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却仅为追求时尚而耗财费力。“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为这是一种明显地代表着文化衰落、乃至灭亡的现象”[7],因此我们的大学应该注重文化性的生成。三是活动场所日渐机械化,缺乏传统人文关怀。如今的学校在活动场所方面愈发表现出机械化特征,缺乏传统的人文关怀。教学场所由于其活动主体更多的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人”,因而,其“机械化”程度还不算明显,但后两者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运动场所,如今的大部分学校都在一系列达标评估中,不断地圈地,购买设备,受西方的影响,各式各样的锻炼器械被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大学的各个运动场所,那些所谓的个性化锻炼设备似乎都是为个体运动所准备的,即一个人面对器材并操作器材,继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然而,这种场除了听到锻炼者对机器设备“做功”时所发出的刺耳响声、使肌肉组织变得不一般外,似乎对人的心境陶冶并无多少良效。同时,生活场所诸如食堂、宿舍等也都是为个性化设计的,不断地强调个体的空间,而相对忽视学生之间的交往,加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的限制,使得在校学生的生活毫无生机可言。

那么,如何通过课程来加强大学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笔者以为措施有二:

1-改进课程设置,细心呵护显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内容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应充分挖掘并体现传统文化因子。从纵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逐级内化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当中。课程目标的陈述不能过于宽泛笼统,教学目标的陈述则应越细越好。具体情形我们可以参照美国课程学专家伊劳特(M.R.Eraut)提出的课程目标密度公式。伊氏曾就课程目标密度提出过一个公式,即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并认为,一般目标应以不到1/50为好;课程目标应以1/5为适中;教学目标则应在1/2到1/6不等。参见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7。:课程目标的密度的指数=所列举目标的数目/列举出来的目标所涵盖的课时[8](P97)。特别要注意非人文社会学科传统文化因子的挖掘与利用,如在教授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点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美;在讲解宇宙万物现象的物理现象时,也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天人合一”。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有待我们的学科教学法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从横向上,应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分别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的方式纳入到各学科文化传承之内,将课程目标一分为三地综合表述之。如国史一科,不仅要明确要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识记的基本史实,还要培养其对中国历史的感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文明的认同。国文一科,不仅要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古典诗词美文阅读、背诵的数量,还要使学生由此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精深博大,从而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自然科学,除基本的科学知识之外,也应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精神等有所了解。

其次,在课程结构和类型上,应调整并增加传统文化的学科和课时比例。在课程结构上,应改变当前我国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比例偏低的状况,在平衡自然、人文、社会三类学科科目比例的前提下,确保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通识课程中对半开的比例,将汉语类(如大学语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和国史类(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等)科目作为必修课予以开设,并赋予传统文化科目一定的课时量。在课程类型上,从总体上遵循以学科、授受、显性、必修课程为主,以活动、探究、隐性、选修课程为辅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应以选修、活动尤其是探究课程为主,因为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已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并能就传统文化中某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与判断。

再次,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上,应拓充并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要将那些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知识、道德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选入教材,从古代的蒙学教材、儒学的“四书”、“五经”以及先秦诸子的文本中选取出一些经典之作,将其纳入国语教材;还要注意内容的社会贴近性,使所选内容与当前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如思想政治科应选取那些能够部分抑制当前过分功利化、个人化的传统伦理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国史科要选取那些与当今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密切相关的史实,等等;更要注意所选内容的可读性,使篇幅和内容短小精悍。在教材编写上,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制形式,除在总体上坚持传统文化学科教材的编制以“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8](P106)三种形式相结合为原则外,还要在具体操作上有所区别,如国文语一科,应采用螺旋式、心理顺序编制原则;中国历史一科,应采用直线式、以历史发展本身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其内容,特别是在中学开设过的中国历史,大学阶段不能简单重复,而应予以实质性的拓展;思想政治一科,应采用心理顺序,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按自身、家庭、他人、国家、社会逐次拓展的方式来进行编制。对此,传统文化中关于“修齐治平”的伦理规范渐次养成模式应该优于自小学到大学均为清一色的马克思基本原理内容螺旋扩展模式。

2-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养护隐性课程中之传统文化氛围

首先,要整体改造学校布局,适度遏制当前各校普遍存在的“非学校化”建筑运动。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不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就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筑规模、投资预算及相关标准做出明文规定,对各超标学校建筑应给予相应处理,使其明了物质条件的优越给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负面效果,还要反思正在或业已进行的各项“学校评估达标”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其制定的“达标”细则是否符合现有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实情。就各学校而言,不仅要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学校的传统人文气息,自觉抵制校园建筑商业化倾向,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静态的校园环境来赋予学校以传统人文气息,如在学校适时之处建立一些楼台亭阁、花草树木、雕塑圣像等以精雕细刻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艺术景点”,在图书馆、阅读栏、各楼廊墙壁等地尽可能镶嵌上中国传统格言警句和书法、绘画等作品,以最大限度地凸显具有传统人文精神的学校“人文景观”,等等。

其次,要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克服当前学校只关注学生“认知模式”的文化传承格局。不仅要在校内组织开展多种文化传承活动,如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站、班级团队,结合各种纪念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组织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各类征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自己选编并背诵一些传统名言警句,以警示自己、教育他人等;还要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挖掘周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景点,从愉悦中自然浸润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其间最为重要的要对上述活动的具体实施制定出评估方案,切实督促各校开展上述隐性课程文化传承活动。

再次,要着力传承优良校风,精心打造学校师生的传统精神人格。在内容上,可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孝、忠、信、恕、勤、俭、毅为准绳,来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与交往活动;在形式上,则可采取“三段螺旋式”的人格养成模式,即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格养成,第一阶段可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作为一名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第二阶段可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中国人”的问题;第三阶段可以时代要求的“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及与他人一起生活”[10](P76-85)和“培养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培养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10](P183-192)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兼具传统人格精神和新时代品质的现代复合型人格,主要解决如何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问题。在方法上,则应注重教职员工的榜样示范。教职员工特别是授课教师不仅自身要以传统文化精神来行为处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做出表率。还要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切实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对那些有悖传统美德或文化精神的人与事进行

有效监督,在校园内弘扬倡导传统人格精神。

[参考文献]

[1]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9-45.

[2]王伟廉.中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4):58.

[3]陈晓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学位论文,2006:229-231.

[4]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服务中心.2005-2006年第2期课程表[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2005.

[5]容中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关于中国传统“师道”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1):88-97.

[6]转引自张卫宇.浅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及校园建筑文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4):82.

[7]阎利雅.学校文化的环境:空间文化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8-30.

[8]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8.

第2篇

关键词:体育文化;体育课程;定位;超越

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由来和杠杆。大学体育课程通过身体、技能、运动器材、物质等具体存在方式表现出来。大学体育课程反映了大学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某个行为特征。体育文化作为一项规范性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大学体育课程在依托体育文化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体育工作者合理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超越。

1.体育文化梗概

1.1体育文化的衍生背景

从19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体育文化随着世界整体科学的发展应运而生。宽泛来讲,体育科技工作者从文化中汲取了营养,让人类文明的认识逐步走向理性。体育文化同西方文化的发展一样悠久,是人类文明逐渐发展的一部分。体育文化作为大学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愉悦学生身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体育文化的传播

早期的体育文化传播,是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走、跑、跳、爬、扔等动作来实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延续。在体育形态、性质和目的上基本保持一致。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发展到今天,就成了体育文化。

2.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关系

现今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已经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大学课程的文化理念也日益深入到课堂之上。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娱乐了学生身心,促使学生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顺利完成学业。体育与体育文化共生发展,大学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相互粘合,牢不可破。

3.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定位和超越

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立足于体育文化的大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超越。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它以素质教育为原型,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在实施中贯彻“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大学体育文化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提供便利。

3.1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定位

3.1.1目标定位体育文化作为人类自身的需求反应,是人类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创造出来的。大学体育课程通过身体、技能、运动器材、物质等具体存在方式表现出来。大学体育课程反映了大学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某个行为特征。体育文化规范了它的言行,也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大学体育课堂文化,实质上在遭受着就业难的困境。处于电子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学的课程价值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体育教学究竟教会学生什么?———知识,技能,人文精神价值观,还是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一系列现实问题上,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出路成为了一项大难题。由于体育课程的竞技体育队身体接触和规则的理解不到位,致使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一些学生好勇斗狠的学生,更有可能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体育文化规范了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了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能力。3.1.2运行机制定位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文化理念,揭示课程教学。我国教育的体制化、行政化管理根深蒂固。以往的体育课程改贯彻层层实施的原则,通过专家的权威进行定论。在运行上,往往处于一种功利化、浮夸嚣张的文化氛围中。学生在体育的舞台上公开,创新的表现,并不能为制定者所接受。经过短暂接触的新课改,很大程度上不能让教师真正领悟到真谛。在体育文化的氛围下,根本意识不到课程运行中的问题。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以学生为本”,让设计者亲临学生一线,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调整课程,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3.1.3改革氛围定位体育文化要求全面参与,深层次剖析问题。体育课程文化要求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反思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尤其是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审查。体育课程设定,首先要创设“以学生为本”的良好氛围。用理性的眼光分析现代体育改革,吸收借鉴东西方在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上,找到适合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土壤。改革高校校园体育设施的水准,能激发大学生热爱运动的热情。3.1.4教学模式定位大学课程模式并没有固定的范式可依,应设定为开放的、动态、发展的体育课程环境。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进行理性训练,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中的人本思考,完善体育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除了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外,还要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教学直面人、人的生命、人的生命质量,来体现体育文化的生命关怀。大学课程教学应强调以人本性来完善和发展师生,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3.2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超越

在世界杯、世锦赛、NBA、奥运会……凡此种种的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到体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由于体育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与之相关的人才的发展,不断超越创新体育成为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立足点。作为未来的朝阳产业,对体育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的重中之重。3.2.1体育类专业大热,国内外对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体育文化理念的渗透,为现今的体育产业捞到了大批资金,这也是他们求贤若渴的原因。在未来的大好前景下,体育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体育课程突破了课堂限制,超越了以往体育专业学生毕业无门的枷锁。在澳洲,体育专业的学生无背景也能申请硕士。国内体育传统项目如足球、田径、篮球、健美操,有氧运动等项目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3.2.2大学体育课程联系行业动态,与时俱进随着体育文化的深入,学生有更多机会实践。对体育赛事体育俱乐部管理、营销策略、体育营销等都有大致了解。大学体育课程要想超越,必须联系行业设计课程,在大型赛事中实践学生,为以后在该领域的突破打下基础。目前国家为推进体育事业发展,逐步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国内体育服务行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据国务院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扶持体育产业为绿色朝阳产业。华泰证券调查显示,未来的体育产业化发展潜力无穷,市场空间或超万亿,个股如中体产业成为投资标上上涨明显的个股。目前我国对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尤其是对体育赛事组织、运营和体育产业开发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我国2020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将为体育人才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发展契机。3.2.3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超越体育课程教学,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反而更能激发其参与兴趣。体育课程的开展,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个人品行,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学校环境。学生在课程中,有了更好的合作精神,对社会道德层面的提高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对非体育专业学生来讲,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保持他们健康体魄的内因,也是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体育课程是他们在学习进行体育学习的最终阶段,也是实现终身体育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根本无法生活生存下去。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无疑是高科技人才的主流。3.2.4加大对体育设施及场地的应用创新体育课程的时效性,是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目的。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管理,也逐渐被提到了日程。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体育场地和器材实施教学,必然会提高体育课程的效率。新型器材如:飞盘、轮滑和软式排球等新型器材的引入,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创新场地:利用天然资源,打破体育课一定在操场进行的固定思维模式,很容易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如学校附近的公园、斜坡、楼梯等,让学生轻松参与进来。3.2.5创新体育课程设置在不断地实践经验中,体育文化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从增强学生体质到提高学生活力、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体育课堂教学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本着“全民锻炼、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体育文化理念,始终把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工作重心。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除了要遵循现代体育就业的发展规律外,还必须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设计的课程,应贯彻体育文化指导思想,将学校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运动能力等相关功能融合在一起。课程体系可以从基础课程、选修课程、运动和康复锻炼等着手设计。

4.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思考

大学生体质的下降,身心发展的不成熟问题,对未来体育文化的的影响不可忽视。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的背离,是造成体育文化的缺失主要原因。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体育课程的开展,短期内还不能将这些理论弊病消除。体育文化影响人们的体育概念和体育实践,对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和学校对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参考。体育课程的设定和开展,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而是在“知识、技能、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参与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坚持科学的锻炼方法,运用科学的锻炼手段,在课程教学方面必然事半功倍。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应是衡量学生一切的参考。在追求全校学生充分得到锻炼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及领悟能力,造成“体育不公平性”问题,是体育文化教学缺失的一大方面。对于身处环境和评价目标的固定性,是现代体育老师很少思考的问题,值得他们从更多的体育文化人文理念中获得高效能的教学。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是逐渐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增强自身体魄的过程。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是思考体育文化,超越体育文化的目标评价。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牢固锻炼关系、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思考师生本体意义,拓展教育界思考体育教学的思路,成为大学体育文化超越体育文化的过程,值得体育工作者思考体育文化的理念和精髓。

5.结束语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合理定位在体育文化中。体育文化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大学体育课程设定必须进行改革。体育课程的设定和开展,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而是在“知识、技能、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参与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坚持科学的锻炼方法,运用科学的锻炼手段,超越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促进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新形式下,体育文化的注入,为大学课程改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值得广大体育工作者实施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至刚,张力,王丽娜.上海建设国际体育强市中城市体育文化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2]刘爱红.体育: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正能量———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体育文化定位之辩[J].搏击,2013,(4).

[3]刘晓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浅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

[4]李中军.高校体育文化“美学”观念的创新与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

第3篇

一、通过与2001、2002、2003年《考试说明》的比照,可以看出:

1、今年的《考试大纲》仍然坚持

(1)突出考查学科基础主干、核心的知识内容,坚决淡化或删除过于繁、难、偏、旧的知识;(2)突出考查学科双基及综合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强调对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4)关注理论联系实际;(5)立足学科内综合。

2、《考试大纲》是到达胜利目标的指路牌

要搞清以下四个方面:

(1)化学科考试知识内容范围---各部分的要求层次,是了解、理解,还是综合应用。(2)化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在化学学科的体现。(3)化学科考试题型示例的各种题型功能的展示及难度层次的认定。(4)样卷的编排组成形式与结构、化学科本身的整体难度。

二、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考试专家曾对高考中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有精辟的说明:

(1)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

(2)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抽样;

(3)高考所要考查的能力层次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

(4)高考所要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笔试环境下能体现的能力,并不是不顾知识基础的超越能力。

考试的难度是由总体形势决定的。不要把考试说明当成浓缩的复习资料,试图从中挖掘命题源头或考题的相似形是徒劳的。

1、注意考查范围,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枉费时间和精力。坚决、果断、彻底地抛掉教材里没有的、《考试大纲》不要求的、老师不讲就不可能知道、必须靠记忆才能掌握的、无再生性的内容。比如: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电石的生成、二烯烃的1,4---加成和1,2---加成、乙炔与水的加成、乙炔三聚成苯、六六六的生成、苯与溴的反应实验装置与现象、加成规则、消去规则、果糖的结构式、烷烃异构体的熔沸点变化规律、硝酸盐的分解规律、硫化氢的可燃性及其与二氧化硫反应、硫化氢的强还原性及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性、硫酸氢钠固体与食盐晶体加强热制氯化氢、五氧化二磷与冷水、热水的不同反应、偏磷酸及酸式磷酸盐、双指示剂的使用、配位键、分子极性的判断规律、复杂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硅和强碱溶液的反应、铁盐溶液与碳酸盐溶液等双水解反应、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重晶石、萤石、冰晶石的成分……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期稳定不变的内容,往往是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重点、基础知识,基本的解题规律、思路和技能。

2、注意各部分内容的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深度广度,务求落实,万万不可含混不清。

例一:已知NH4NO3N2+NO2+H2O

指出何种元素被氧化、指出何种元素被还原、指出何种物质是氧化剂

指出何种物质是还原剂、指出何种物质有氧化性、指出何种物质有还原性

指出何种物质是氧化产物、指出何种物质是还原产物、指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如果只能从配平入手就是低水平,若能以电子得失守恒去解题才是真正掌握氧化还原的知识和能力

例二:指出下列符号里各数字的意义

明白其中各个数字的含义是对化学用语的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必然。

例三:(1)以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指出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时的负极和正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2)以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指出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钠时的负极和正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3)以铜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指出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时的负极和正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4)以铜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指出电解质溶液是浓硫酸时的负极和正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电极命名、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的认识,是在解此题时得到检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在解此题时得到巩固和升华,更加深刻理解电解质溶液在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中的作用、书写电极反应时的作用(维持电荷守恒、维持物料守恒)。

3、重在提高能力。

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都比较原则,不够细致具体,要善于把这些原则的东西具体细化。比如理解能力就要从对概念原理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能表述;推理能力必须跳出只记结论的误区,关注过程和方法。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只有在复习中对每一个实验的全程"悟"理的思考来获得;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只能在回归课本加强阅读的实践里提升;解题能力需要在"建模"上下功夫,如:

热化学方程式:查状态(g、l、s)---查H正负---查单位(kj/mol)---查热量与化学计量数对应。

有机物的推断:抓官能团---抓典型反应---抓特殊条件---抓特殊产物--抓特殊现象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PV=nRT、PV=mRT/M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阅读课程 文化素质 素质培养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是英语教学中不争的共识。英语作为最普及的国际通用语言,对于日益频繁的中外交往,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它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仅仅掌握一门语言而忽视其根源的文化是荒谬的。现阶段,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阅读课程对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思想,让学生在对比中吸取中西文化的精华作用明显。阅读课主要是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需要注重教学中双向文化认知的导入,创设中西文化的课堂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门课的内容题材广泛,涉及英、美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掌握各种阅读技能,培养学生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增强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培养文化素质的有效措施

1.教材及教法的选取做到以学生为本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忽略了英语教育的人文性目的。刘润清先生在《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一文中不无忧虑地指出,“目前英语的教与更多的是出于商业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什么‘文化’和‘社会’的目的,这正是有识之士所担心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阅读课程的目标与定位。兴趣和信心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基础,阅读教师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关键。这一点既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也要求各类阅读教材的编写者从中国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选择既符合跨文化交际教学又易受学生喜爱的阅读材料。这样的材料应除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还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此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英语学习的技能,主动协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提高效率。当前语言教学中所提倡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语言素质(linguistic competence),还必须具有文化素质(cultural competence),因此,对于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教师须加以认真讲解,积极引导,让学生融会贯通。

2.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文化素质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教师应该做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学校可以实施双语教师培训,推广双语教学和有效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要求外籍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教师间的交流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中西方因历史、地理、政治等原因,在社会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教师本身需要具备渊博的中西文化知识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些差异,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组织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文化差异。

总之,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充电”,通过自学、互学、进修等多种学习渠道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及英语教学水平,才能把学生带上良好的英语学习轨道。

3.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是现代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趋势。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不断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其对本族文化的理解,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总之,使用这些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英语环境,能增强语言交际的真实感,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学会熟练使用电脑,能进行丰富的英语课件制作,以便更好地为英语素质教育服务。

第5篇

一、大学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改革内容

1.大学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本校大学化学课程总学时112学时,分为两个学期讲授,主要内容包括热化学、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熵和Gibbs函数、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和元素化学部分。

2.本课程主要改革内容。①将原有的由单一老师授课模式改变为由一位老师主讲,在一些特色知识环节由具有相关知识实际应用背景的老师辅助讲授的模式。这样改革的优点是可以发挥师资优势(目前本课程组有六位老师承担大学化学教学工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本专业老师的情况;②在课堂教学上每2~3次课设立一次3~5分钟的学生讲授环节,由当堂选择的一位或两位同学对自主学习内容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讲授、剖析。目的是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改变平时教学环节中学生对自学内容基本不看、老师考试不考、流于形式的不良状况;③在整个教学环节,每学期设计2次讨论辩论课,学生分组对提前设计的专业拓展知识进行讨论辩论。目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立足所学,加强小论文书写环节,营造“研究型”学习氛围。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及时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⑤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相应的理论课学时数有所减少。如何在规定的学时内将课程内容全部讲完,是理论课老师遇到的新问题。在本课程授课中,我们采取了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主要讲授重点和难点,而将比较容易自学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课后学习;⑥改革考核方式。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但仅凭借一次期末考试就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是不客观的。在本门课程考核中我们加大了平时考核的力度,具体比例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70%。平时考核中,除课本作业外,增加课堂讨论和作为拓展知识的小论文知识的考核,其中平时成绩中课堂作业和考勤占15%,课堂讨论占5%,小论文占10%。

二、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1.全体课程组老师对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分析各种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提出适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单个教学班单一老师授课模式和单个教学班多位老师分章节授课模式的比较和分析讨论,本课程组认为前一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教授内容比较系统,前后知识点容易衔接,不足之处是教学风格比较单一;后一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一年级新生学习一门课就可以接触到多位专业课老师,享受不同特色的教学风格,不足之处是学生刚从高中迈入大学,自主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不够强,多个老师轮流上课恐怕学生不太适应,前后知识也可能不容易衔接。综合考虑认为采用由一位老师主讲,在一些特色知识环节由具有相关知识实际应用背景的老师辅助讲授的模式比较好。

2. 原来的化学专业和药学专业对无机化学部分要求掌握的难易程度、内容都有很大区别,实行大类招生后大学化学如何兼顾化学、应用化学和药学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仔细讨论。另外大学化学教育是在中学化学内容上的提升,在授课中既要注意与中学知识的衔接,又要防止不必要的内容重复。为此我们组织全体课程组老师共同讨论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基本点、重点、难点和知识实际应用的划分形成统一的意见,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精讲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教学讨论和学生调研,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寻找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3.讨论课实施方案。老师提前一个月布置讨论课,主要内容包括:①以5~6名同学为一组,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②每组同学自主选择一个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课题,查阅资料,准备讲解;③讨论课上每个小组15分钟左右,其中主动讲解环节7分钟,问答环节8分钟;④每位同学不仅要积极主动讲解、回答问题,而且要勤于思考,向其他同学提问;⑤讨论课成绩总分10分,台上讲解和回答问题6分,台下向其他组提问4分。分数由同学自主打分评定,每个同学只给其他组同学打分,以全班同学30名全勤为例,A同学的分数由其他组25位同学评定,去掉3个最高分和3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即为该同学的本堂讨论课成绩。

第6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 大学化学 问卷调查

大学化学课程在我农林院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涉及几乎所有的农林专业范围,如园艺、设施、园林、食工、农学、植科、植保、动医等各个专业,是学生今后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真正实现我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对我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听取反馈意见,以便找出影响我校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2011级(大三)和2012级(大二)学生共计270人。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共发出问卷270份,收252份,回收率为93.33%。

二、对大学化学课程的认识和态度调查

1. 你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否有着重要的意义?A:是 B:否

2. 你是否关注化学前沿相关的知识?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3.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关注过化学与食品安全、环保等相关的新闻或常识?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4. 你对化学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A:是 B:一般 C:没有

5. 若是有机会参加化学类竞赛,你希望参加哪一方面的?

A:化学基础知识竞赛 B:实验技能操作类竞赛 C:科研创新类竞赛 D:课外拓展类竞赛(趣味实验、生活小发明等) E:其他

6. 除了教材外,你是否经常阅读一些和化学有关的课外书?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 化学学习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部分是?(7-11选项相同)

A:基本概念理论 B:化学计算 C:元素化合物 D:有机化学 E:化学实验 F:化学前沿

8. 你认为化学课程内容重点应该放在?

9. 你认为化学课程内容难点是?

10. 认为化学课程内容与你专业联系紧密的是?

11. 与你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是?

12. 你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怎样?

A:喜欢且想尝试 B:喜欢但害怕操作 C:一般但不至于反感 D:不喜欢且害怕受伤

13. 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你会?

A: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 B: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C:等待老师的解释

14. 以下的学习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A:靠老师的传播 B:自学 C: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 D:小组学习

15. 您目前对于化学学科的态度是

A:很有发展前途 B:非常普通 C:专业性很强 D:危险性很高

三、结果分析

问题l中有86.11%(217人)的学生认为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知识。

问题2中接近80%(199人)的学生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化学前沿相关的知识,更有甚者(14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化学前沿,因此在课堂上适当添加前沿的相关内容,如每年的化学诺贝尔奖、现行的化学热点、焦点等等。

几乎每天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报道食品安全、环保等相关的新闻或常识,但是问题3中只有28.17%(71人)的学生经常关注,多数对之不闻不问,这就充分说明食品安全、环境等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

问题4仅有17.46%(44人)的学生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多数一般(153人)或者没兴趣(55人)。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人员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问题5结果显示同学们比较喜欢实验技能操作类竞赛(187人),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问题6超过85%以上的学生只是偶尔(152人)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到(64人)有关化学的课外书,这也许是对化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课程中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7至11的调查结果分布比较均衡,但是普遍显示课程的难点重点在化学计算,而此块内容与其专业联系并不是特别的紧密。这就说明在学习这块内容时,我们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例题,讲精讲透即可,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化学计算上。例如,在学习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这四大平衡,对其重点进行归纳,实质就一个问题――平衡常数。

问题12仅有6.1%(15人)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是不喜欢且害怕受伤,102人喜欢并想尝试,47人喜欢但害怕操作,88人一般但不至于反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通过实验课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适当加大实验学时。

问题13当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有17.46%(44人)的学生只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解答,多数同学喜欢通过相互讨论或者询问(148人)来解决,这说明相对理论知识来讲,学生更喜欢实验课程。

问题14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56人选择靠老师的传播,84人选择自学,81人选择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31人选择小组学习,这就说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实施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分组讨论、辩论、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讲解等。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问题15中53.17%(134人)的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非常普通的科学。学生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可能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没有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四、对策

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剔除大部分专业普遍反映的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一些内容,选择部分教学内容作为各专业的共性基础化学。此外,与各相关学院、各专业相结合设置专业特色内容。如:食品工程专业应加强食品安全、仪器分析的学习,园艺、农学、植保、植科专业应加强环境化学、土壤分析的学习,畜牧兽医则应加强生物化学相关知识,其他相关专业加强绿色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营养、化学与健康等的学习,从而形成特色教学体系。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时补充相应的扩展内容,同时注重平、高起点,注重反映化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2. 教学内容模块化

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从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的高度来构架高校大学化学教学体系和框定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出发,以工程技术的观点来组织教学。删除了那些陈旧的或能够被新理论所涵盖的内容,增添与专业技术和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将课程按“模块”构造,“把知识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二模块:物质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第三模块: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与食品营养、环境与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这三模块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模块,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需要。

3. 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思维活跃,观念开放,他们不满足于书本上已有知识的讲授,厌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多向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适当穿插化学史教育,体现化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些在薛定谔、海森堡、玻尔、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伟人在学术上孜孜追求的故事,消除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无论是讲授有关章节,还是介绍课外知识,教师都要采取各种办法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科学结论获取过程的科学思想的分析和阐述。可以布置一些科技小论文题目,让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能激发化学专业学生朝成为优秀化工人才的欲望,也会促使《大学化学》受到非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视和欢迎。

5. 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化学是完全凭借实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首先,要对原来的教材内容进行精简、更新,将陈旧的、实用性较差的内容精简掉,适当增加现代社会需要的、体现现代化学思想和方法的先进的实验内容,增加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实验内容。其次,增加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内容。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只是机械地照做,没有新奇感。因此,我们可以在保证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将实验教学内容。还可以将科研成果及学科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科学品质。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感染、抗癌、防癌、抗过敏、抗炎等而成为研究的热门,因此我们可以增加天然物中黄酮的提取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立足专业背景,增加专业性强的一些实验项目。如:食品检验专业可以增设蛋白质检验试验,园艺、农学专业增加土壤成分分析等等。

6. 编写学习指导书

该学习指导依据大学化学教材设立章节,各章分设:知识点归纳、典型题剖析、拓展题解析、综合能力自测题等栏目,同时附有“大学化学”教材中部分难度大的习题与解答。通过配套《大学化学学习指导》中知识点的归纳和思考题、习题的训练,引导大学一年级学生入门新课程的学习,并将课程要点融会贯通,力求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春英, 李丽,冯锡兰. 大学化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优势[J]. 高等理科教育,2009(6):136-138.

[2]李丽, 李汝奕,冯锡兰,等. 大学化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增刊): 60.

第7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育 高校 化学教学 现状 未来趋势

1990年以来,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化学学科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不仅满足并且大大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化学学科也一直为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日益激烈的矛盾所困扰。人口激增、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加剧,这些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和我国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化学成为人们从源头防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损的重要选择。因而绿色化学成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前沿学科。当前,绿色化学教育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亟需审视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探测未来发展的途径趋势,进而全面掌握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图景全貌,积极引导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更好地发展进步。

1 绿色化学理念及绿色化学教育

1.1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无疑是当今全球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对象之一。绿色化学属于物理学、生物学、信息学、材料学等与化学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最迫切的深层次需求。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和副产物的新兴科学。其目的是最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并系统化地改造和重塑化学科学。

1.2绿色化学教育

绿色化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化学科学和绿色化学的发展,各个科研单位尤其是高校在其科学、教学等体系中将绿色化学学科化、自主化、独立化的结果。绿色化学教育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化学学科的长足进步,而且提升了高校教育体系的整体进步。目前,围绕绿色化学教育这一课题已经衍生出大量的课程体系、研究问题等,并且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 绿色化学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

1991年,美国最早提出“发展绿色化学”的口号。并且在随后的1996年美国化学协会就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并成立了绿色化学协会。同一时期,欧洲国家也呼吁加快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的研究。在1998年瓦纳教授写作了《绿色化学的理论与实践》,书中详细介绍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内涵、原则意义、指标体系以及发展进程等,后来成为高校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经典。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出版了《绿色化学》期刊,这标志着绿色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确立。之后,美国的Scranton大学在环境化学学科中设立绿色化学课题,并于21世纪初将绿色化学独立为一门大学课程。美国的Oregon大学则把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确定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澳大利亚 Monash大学在2000年设立绿色化学研究中心,并将绿色化学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同时开始招收绿色化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

绿色化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早在1995年“绿色化学与技术”就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研究课题。1996年,“工业产业化中的绿色化学与技术”会议召开,与会学者就绿色化学的理论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1997年,朱清时等院士发起的香山科学会议就是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正式打开了中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大门。2006年中期,中国化学学会绿色化学专业研究会正式成立。1995年年底,清华大学化学学院的曾庭英教授等人出版了“绿色化学工艺”课程设计,提出应该在高校中设立绿色化学课程。随后中国科技大学于1996年年中独立开设了面对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绿色化学课程。几年内其他一些高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也开设了绿色化学课程。

3 高校教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未来趋势

高校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方兴未艾,面对未来日益提升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需求,必须提升绿色化学教育的层次水平。综观各国的先进理念与措施,发现绿色化学教育在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

3.1绿色化学课程的设置

对于高校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将绿色化学确定为必修课目,要求这些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绿色化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成为未来绿色化学研究发展的潜在推动者。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将绿色化学确立为公共选修课,使其了解绿色化学的科学思想、发展现状、前沿成果以及未来趋势。

3.2提升高校师生的绿色化学认知

高校师生尤其是化学科研人员,应该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研究中去。将绿色化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发现等在高校师生中普及宣传,促进绿色化学理论与实践的进步。

3.3绿色化学教材的编写

首先,编写以普及绿色化学知识、宣传绿色化学理念为主的教材。其次,科学设计专业教材编写的内容体系,加快专业教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左兴才.高校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07,29(5).

[2]王恩举.漫谈绿色绿色化学[J].大学化学,2002(4).

[3]余天华,吴静澜.绿色化学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

[4]范彩玲,李迎.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探索[J].天中学刊,2006.

[5]徐汉生.绿色化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 高中化学 化学教学 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133-02

随着课改的深入,初高中的化学教学衔接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师范院校化学教学和高中化学的衔接问题却少有人问津。新课改后,高中化学的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部分师范院校并没有相应地更新教材,且课程的性质、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都没有改变,导致在知识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出现断层现象。不少学生升入大学后难以适应师范院校的教学,对化学提不起兴趣。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部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不高、教学方式没有什么改变,毕业后很难适应高中化学新课改的实际情况。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就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作了一点剖析,希望能给从事师范院校化学教学的老师提供参考。

一、熟悉高中内容,在知识上进行融合

新课改后,高中化学很多知识是与大学化学的知识衔接的,如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的物质的量浓度、酸碱电离理论等;《化学》(必修2)的元素的周期、化学键的极性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子结构的共价键(σ键和π键)和分子的立体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离子晶体的配位数等;《有机化学基础》中有机物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sp、sp2、sp3杂化)、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方法(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等。但很多大学化学教师对高中化学的知识了解甚少,根本不知道在高中化学老师教了什么,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只管按着自己的理解去教,忽略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学起化学来感觉吃力,教学效果不明显。

要使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的教材内容更好地衔接,大学化学老师最好人手一套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让化学教学论的教师系统分析、概括出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衔接的内容及教学的基本要求,然后分别对无机、有机等化学专业教师进行分析、培训,让他们更熟悉高中化学的基本情况,更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更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进度和教学方法,使师范院校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突出化学思想及化学与相关前沿学科的关系,强调化学各学科的内在联系,不断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具体内容、整体结构、知识的深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二、更新教学理念,在思想上加以强化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而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目前很多高校化学教师还没有转变教学理念,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探究,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理论和实践相割裂等现象,导致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较差,教学技能水平较低。

作为大学化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首先,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学理念的系列讲座,由教育专家或化学教学论的教师结合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做专题培训,帮助他们转变教学观念。其次,在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观念,在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多设计一些阅读、归纳、讨论、回答等实践活动,注意从方法层面上教会学生学习,让师范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获得学习的方法。

三、改变教学方式,在思维上实现转换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但目前,很多大学教师都喜欢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导致上课缺席、抄袭作业、考前突击等不良现象,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考过就忘光了,他们的技能和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综合素质不高。

优质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大学化学教师要抓住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生理、心理转变的特征,在教学方式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主体活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放手让学生看、说、讨论、写,让在学生在动眼看、动嘴说、动手做、动脑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强化学习的体验性。以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进行教学,给学生留出讨论、思考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又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真知和能力。

四、注重教学实践,在行动上进行落实

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化学教师,如果仅靠师范院校的努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因此我们可以坚持师范院校和中学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高校和高中的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一)为师范生提供到中学见习的机会

高师培养师范生的目的不仅要让他们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各项化学教学技能。为了确保师范生执教技能的质量,可通过强化教育见习、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等举措,让师范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中学化学的教学。在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师范生除跟任课教师学习外,也把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带给中学化学教师,把收集到的好的备课资料或者比较新又有价值的文献,与他们互相探讨,并用于指导教学。同时,师范生还可以趁机了解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筛选部分核心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研究内容,这样既确保了师范院校对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价值,也让中学教师和师范生从中受益。

(二)利用农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本科生实践

在校师范生人数较多,光靠在校老师的指导教育实践难以顾及每一位学生,而每年都有农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回校学习,可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作用,让他们每人负责一个小组的师范生(4~6人),指导他们教师技能的训练,给他们传授最真实的化学课堂的知识和技能。在农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结束后,安排部分本科生跟他们回去进行教育见习或实习,这样,不仅解决了师范生难找学校实习的问题,还能确保师范生得到任课教师的认真指导。

(三)请优秀中学教师上课或指导师范生技能训练、指导实习

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师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化学教学技能,但真正在中学进行过教学实践的较少,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和实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在大学召开中学教学研讨会、报告会等,邀请中学的校长、特级教师或优秀教师参加,请一些优秀中学化学教师给本科生做讲座,或长期聘请丰富经验的中学化学教师给本科生上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或指导技能训练、教育实习。让师范生在听、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教学基本功,也使师范院校增进与中学的联系,更利于师范院校和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四)增加师范生观摩或参加各种比赛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对师范生技能的训练通常是通过教学案例或者是观看教学视频进行,然后由学生自行模仿训练,虽有成效,但不明显。针对这个问题,可通过举办中学化学教师上课或者说课比赛,让师范生融入真实课堂,近距离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风范。听完课后让师范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组织评课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技能。此外,应为师范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参加学校、地区、全国性的教学技能大赛,与外界多交流,多学习,开阔视野,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往往能更深地触动学生的内心,体悟到掌握教学技能的关键所在,同时也给在职教师更多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各个地区教学活动的交流,师范院校和中学相得益彰。

五、完善评价方式,在结果上加以体现

新课程的评价宗旨是,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主要以激发学生内在潜质为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而在师范院校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学习成绩、工作或组织能力、特长爱好等方面发展,但还是无法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评价强调鉴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诊断和激励功能;评价标准与社会需求匹配性差;过分注重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等等。

为了使得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和高中化学在评价内容和方式上更好地衔接,我们采取多元评价方式,由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重视构建形成性学生评价,实现学生评价的诊断和监督功能;建立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评价方式,采取课题研究与论文、实验设计与创新、教学技能和说课技能、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以强化能力为目标,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才。

实践表明:师范院校的化学教学和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不应只是知识的衔接,还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衔接。只有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整体上进行衔接,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师范院校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松艳,王宝珍,金爽.大学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2]芦峰,郝娟.研究性教学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1(10)

[3]王后雄,万坚.化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8(9)

第9篇

1.中国化学论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项目地域分布的比较研究

2.化学论文中表格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合成类化学论文前言的审改原则及实例分析

4.合成类化学论文摘要的基本标准及其审改实例

5.合成类化学论文题名的审改原则及实例分析

6.科技文献检索与化学论文撰写

7.如何撰写分析化学论文

8.提高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 

9.课程论文在公安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10.化学论文中几组易混字辨析

11.基于合著论文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特征分析——以“药物化学”学科为例

12.2002~2012年我国化学类高被引论文分析

13.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论文设计竞赛的实践与研究

14.医用化学论文写作的实践教学

15.30种化学类核心期刊高被引论文研究

16.千名医学家推荐最新七大生物化学论文 

17.课程论文与化学专业实验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18.浅谈化学专业英语论文写作 

19.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实践 

20.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的统计分析 

21.PTA量表在物理化学课程论文评价中的应用 

22.缩短科技期刊周期的思考及实践——以《化学学报》为例

23.指导教师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作用 

24.物理学、化学论文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25.促进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几点思考 

26.美国化学镀镍年会论文综述 

27.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特征研究——以化学领域为例的实证分析

28.物理学、化学论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29.广东省举行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

30.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31.1983年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概况

32.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在陕西临潼召开

33.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和改革措施

34.电子期刊库对于高校化学学科科研的文献保障状况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用户近五年SCI收录论文为例

35.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的探讨

36.试析化学类论文英文摘要特点

37.化学类论文图形摘要的主要类型及设计技巧

38.诺贝尔奖与科学家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基于2000-2010年诺贝尔化学、物理学获奖者的实证研究 

39.化学基础研究论文的引文统计与评价

40.我国化学论文产出的科学计量分析 

41.农科院校提高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42.2000~2004年SCI-E收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论文分析

43.中美科技期刊论文英文标题词汇特征对比分析——以化学类为例

44.国外新发表的皮革化学论文

45.综述论文在化学期刊中的作用及编辑组稿策略——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的办刊实践为例

46.应用化学毕业论文教学中指导教师和实验员角色的探讨 

47.小论文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48.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机化学)论文统计分析

49.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50.转型目标下如何提高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  

51.课程论文在食品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52.论文式实验报告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3.中美高影响因子化学类科技期刊研究性论文标题用词对比分析

54.如何提高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质量

55.化学专业科研论文的撰写技巧探究 

56.论化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

57.高师院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的问题及其撰写要求

58.论文写作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59.一九八年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目录

60.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论文式实验报告

61.地方高校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探索

62.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与应用型科研人才培养的实践

63.中国化学研究论文总数已名列世界第三

64.普通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改进探索与实践

65.第四次中日煤化学、碳——化学论文报告会介绍(Ⅱ)

66.指导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一些体会

67.化学文摘(CA)对我国化学期刊论文的处理

68.提高独立院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69.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实施方案的探索及实践

70.保障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

71.Elsevier收录我国分析化学类期刊论文的特点及对题名和关键词的修改

72.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过程控制及管理探索——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类硕士学位论文为例

73.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策略

74.提高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75.中国化学研究论文总数名列世界第三

76.化学论文关键词的选定与排序

77.理工科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化学类专业为例 

78.化学化工常用软件在相关科技论文中的应用

79.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创新性问题的思考 

80.提高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 

81.浅谈《科技论文写作》在化学化工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作用—以“合肥学院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为例

82.提高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83.科技创新导向的化学化工类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思考与实践 

84.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85.“《化学学报》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6.提高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87.“《化学学报》2014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8.“《化学学报》2013年度最有影响力论文奖”揭晓

89.理工科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分析—以化学类专业为例

90.应用为导向的《化学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教改探索

91.《结构化学》教学中设置课程论文的思考与尝试 

92.有机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

93.我国成为化学论文大国

94.28届地质大会有关矿物岩石地球化学论文摘要选

95.强化化学本科毕业论文实验教学环节的几点探讨

96.化学十年:世界与中国——基于2001-2010年WoS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97.校企合作指导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新模式的探讨

98.国内期刊近期发表的油田化学论文题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