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5: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青年心理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所谓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在青年学生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盲目地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这种正面教育往往以较严肃的姿态出现,青年学生虽有一定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理性思维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特别是对于以较正统的面貌出现的正面教育,不能冷静的分析,反感、厌恶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回避正面教育的机会和场合,甚至唱反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时,经常出现令教师们心寒的场面:或心不在焉,或闷头大睡,或偷看小说。有的家长反映每当提出与孩子交谈时,孩子便动辄以作业未完成、复习功课紧张等堂皇之词推拖。回避与父母的直接交流,久而久之,便产生隔阂。
第二,遇到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期,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问题与困难,往往采取回避心理,青年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归结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和学校不能给予恰当的诱导,一味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回避学习,以致厌倦学习。二是“早恋”问题,这种由男女性别吸引而产生的感情对青年学生带来不少的心理和思想负担,一方面是感情的不可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反对,甚至鄙视,青年学生又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因而只能回避。三是社会实践中未被选择的问题。在被社会选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顺利的情境,部分学生碰到困难后便退却下来,甚至有些学生怕干不好工作干脆不接受工作的机会。这种回避心理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把握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身心成熟与发展的速度。
二、认真探讨回避心理的原因,探寻枝正方式。
独生子女回避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第一,过分自信,甚至自负。长期孤独而又优越的环境,长辈们过份的夸赞和保,使许多独生子女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解决不了问题却又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只好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第二,需求日益增长,而又得不到满足。从0点到最高点,是一个快速上升阶段,这时的人生需求包括生理、心理、求知等诸多内容,但外界对青年学生的不理解,使他们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青春期的冲动,渴望爆发,又没有爆发的时间和场合,回避心理便自然产生了。
(二)客观因素:第一,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孩子小时候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又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第二,教育呆板,管理方式单调。我们的学校教育模式化,更多地是侧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智能的开发,在传授知识中形式单一,特别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应试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校办学的方向,从初中到高中,围绕中考、高考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单调,教材也多半是定理、公式,缺乏形象化内容,某些教师教学水平较低,责任心较差,课堂气氛投入缺乏活力,教师管理也多半以抓学习为主,学校生活就是学习教材,准备应考。在这种单调生活由和沉重的压力下,青年学生不断增族的心理和思想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厌倦学校生活,产生回避心理。第三,社会正面教育的不得当,负面影响严重。当前的正面教育多通过伟播媒介,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而负面现象则令学生们感受很深,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污染了社会风气。加上学校教育的苍白,青年学生缺乏较高的分析能力,因而对正面的内容反感、回避,而对负面内容津津乐道。
青年学生的回避心理不但影响了教育的质量,而且影响了一代青年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青年的成长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的进步。学校,作为青年学生阶段的主要活动场所,尤要引起高度重视,校正回避心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
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校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凡是丰富知识、论理严谨、生动活泼的课堂,不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设计多种课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四,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开拓知识,以满足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无形中也增进了师生交流,使学生对学校教育由吸引到信任,由信任到信赔
(二)设计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大胆使用“尝试”方式
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方式。学生在课外动中不但学习了知识,提高了体能,而且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社会经验。因此学校应利用各种闲遐时间,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组织、安排,教师给以恰当的指导。“品试”是丰富人生体验的途径,是适应,是学习,京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再看,去试倘使人意识到自己有选择行为的责任、权力与能力,一个人只有在自主选择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律、自负责任的人。
(三)学校与家庭结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而做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在孩子的成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与家庭结合,校方应通过走访、家长会及书面报告等方式与家庭联系。家庭则应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而双方结合的基本点,应在于相互信任、善意地对待问题,改变“学校与家庭交流即是告状”的现象,使这种结合成为良好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结合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要注意先树典型,多以表扬、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家长要和孩子平等地交谈,善意地鞭策他们。学校和家庭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以下几种风气:一是要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师生之间,家长孩子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二是要形成民主、活跃的风气,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勇敢的性格。在此基础上,还应形成勤奋好学的风气,勤俭、朴素的风气,这些都能激励学生提高、完善自己。
(四)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培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年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需要的第二、三层次,即亲戚、友谊、交往求爱的需要和自尊、互重的需要,并逐步向第四、五层次迈进,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青春期既是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过程。这个阶段尤为重要。鉴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心理教育应着重抓好如下两点:
第一,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倾诉,表达。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榜样,先与学生交朋友,启发他们交友,教给他们交友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教学1,注重设计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面带笑容、亲切大方、仪表端庄,创设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苏教版教材必修1教育管理论文,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单元,第二标题。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又抽象难理解的概念。在这节课:我[引入]曹丛称象的故事。当学生正在互讲故事时,我[提问] 你认为曹冲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通过生生,师生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生]化整为零,变大为小。
[问题] 再想想,在没有精密天平的情况下,如何称1粒米的质量?(假设每粒质量一样)
[讨论得出]可以先称100粒的质量再除100。
[师]生活中,为了统计方便经常性得使用这样的打包计算,比如一打筷子(12根)教育管理论文,一箱矿泉水(24听),在化学领域我们研究的微观粒子,也需要打包处理,即用集合的方法处理。物质的量就是将微观粒子打包的物理量……
当学生感觉应用困难时,课的最后进行安慰。
[讲解]大家初次接触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感觉读起来是不是非常别扭。这就像我们小时侯初学用筷子,起初很别扭,但经常用,每天用,很快就得心应手了。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就像筷子对于我们中国人的吃饭一样教育管理论文,随着我们的进一步深入,物质的量重要性会体现得更充分。
我们提问时经常用“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说完,就及时及时评价肯定“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真聪明!”鼓励和赞扬的语气溢于言表。
2、在合作探究中创建师生情感交流
在 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与老师在一起共同研究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创新问题。例如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P62“观察与思考”可以设计这样个问题交流(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为什么设计成完全相应的装置?(2)装水的水管和装酸性高锰酸钾的试管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3)怎样根据现象判断发生了那种反应?对于不同实验设计成同一装置好处是什么?等等。还有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一资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验合作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这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师生交流气氛民主,关系融洽。
3、 在课堂评价中创建师生情感交流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管理论文,要使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动机,仅强调学生的努力还不够,还应该学生在老师真诚热情的评价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受到自尊心的滋养,从而信心百倍地进行新的学习。如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演示实验做出评价,主动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其次,关注学生做出答案的思维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及处理事故的能力,实验操作的技能,并要及时评价教育管理论文,面向全体,特别是学困生。善用评价,师生会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4、在作业批改中进行情感交流 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对进步较大的学生批注几句表扬激励的语言,画个卡通笑脸,对退步的学生批注几句提醒语,同学们学习的劲头也会越来越大。我的做法是除了热情洋溢的评语,还要画上一张开心的笑脸或者是画上一只竖起大拇指等。 5、在课余交往中进行情感交流 不要小看课间十分钟。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充分利用这短短的十分钟,与学生闲谈,摸摸他的头、笑一笑,甚至是点点头教育管理论文,让学生感受情感的滋润。另外老师还可以利用网络等其他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值得注意的是,从化学课堂教学的角度看,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重视将学生的情感追求引导到学习目标所指引的方向上,达到“以情优教”的效果。 新课程它苛刻地要求教师不仅能教好书,在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同时,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当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医生,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交流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1]钟启泉.理科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2,57-61.[2]蒯世定.高中开设化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化学教育.2002.(7-8):68-70.[3]乔建中.课堂教学心理学.江苏人民教育出社.1998.114-127.
在一中学曾作过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作文心理调查,让人吃惊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只有15%,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笔者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着活泼的个性。缘于“情”而作,为自己的真情,为自己的个性,基于这一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拢”。日本语文界“生活作文”,美国的“作文题目不受拘束”正是作出的这种努力。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历程。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诞生,而这第二次诞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我发现。即把探索的视线对着自己的内部,发现作为脱离其它一切事物的一个世界--主观意识[2]。“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笔者曾多年致力于写作实践“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探索,在实验班级中,改变以前一学期写几篇作文的任务,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随笔本”。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为内容,持之以恒的练习最终都让他们达成共识。学生唐雯波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生活中还不能少了它。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即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次改选”、“一场战争风云”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
将他们恣意写就的“放胆文”(宋*谢枋语)与实验前的习作相比,他们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欢,也在忧虑国家的命运前途。他们学会突出自己的位置和情绪,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浓厚的写作兴趣。喜欢写作的人数从实验前的15%上升到58%,对写作兴趣一般的人数从45%降至29%,对写作持冷淡态度的人数从40%降至13%。
二.规范“主体”行为提高写作技巧
宋朝谢枋在《文章规范》里提到的“小心文”正是作文改革中第二步要求。它对字词篇章有更精当的要求,须再三斟酌,以求更好的效果。主体意识的觉醒,更新了写作主体的观念,开拓了写作新视野。但“放开写,让学生自由抒写。”并非只纵不收,教师在学生的“放笔”中,仍要悉心指导,担当好主导角色,引导学生在自由抒写之后,有进一步提高。
如何指导学生作“小心文”呢?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专题讨论方面十四、五岁的学生正值青少年心理的迅速发展时期,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上的断乳”[3],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将作文的文法指导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作文指导专题。这些专题材料来源于教师的指导规范,学生的示范作文,媒体中传播的最新出现的资料,它们来自生活,来自学生,也来自书本,有其取材的新颖独特性,思维的严密性,“圣诞节前火鸡的遐想--评想象力”,“曹冲称象--说思维的独特性”,“成语故事新编--论据与论点”,“辩论会--论言之有理”。教师根据对象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引导,对症下药,为其步入写作道路奠定了基础。写作指导贴近他们,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写作再深入的激情,成功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二)个别交流方面
教师和学生对习作常产生评判差异,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的评判差异在于第一:二者的评判标准不一;第二:二者之间缺乏平等交流,作为教师要消除这种差异,不必拘泥于自己品评文章的条例,索性放下架子,写下水文,体验学生的情感、兴趣。“与学生侃写作”也是加强师生交流的有效途径。交流分面谈和笔谈。面谈的形式常常是三、五人为一小组,选择一话题作谈话中心,指定一人为中心发言人,教师作总体指导。话题选自同学们感兴趣或共同存在的问题。同学各执己见,不同观点汇聚到谈话中,每人都多少领悟到一些,效果很好。笔谈形式多样,可以是师生对一阶段作文的审视定位,可以是教师写的“写作心语”。更重要的是,此种不拘一格的交流拓宽他们的思路,提高对自己文章和其他文章的判断能力。“我能写好作文”,他们写作的自信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挖掘“主体”潜能开拓作文视野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儿童在教学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叫做“最近发展区”[4]。当他不依赖老师独自完成任务时,第二个发展水平就转变为第一个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成了教学的重点目标。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当学生从“我想写”的发展水平进入“我会写”的第二个发展水平时,下一个“最近发展区”就进入“我还能写什么?”
(一)总体发展目标区
每一年级,实验班除了应完成的作文训练计划以外,还制订“总体发展目标区”。
初一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让学生学会“一事一议”,剪报的素材来自四面八方,学生饶有兴趣。通过“诗词我来读写”5分钟训练,让学生领悟诗歌美的意境。
初二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品评作品,在结构、语言等诸多环节欣赏其长处,设置“名人名言我来读写”5分钟,,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训练其思维的敏捷、缜密。
初三年级:通过“剪报”形式,要求学生觅得优秀作品进行鉴赏,诗歌、杂文,甚至是摄影,漫画都可入选。初三年级“我说热点”,让学生与时代同步,以敏锐的观察力参与世界的新浪潮。
(二)个人发展目标区
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与他们制定了“个人发展目标区”。这个目标区通过“课题小组”的途径实现。学生在学期初自由组合小组成员,由所有成员共同策划感兴趣的课题,成立小组,如“现代诗歌小组”、“科幻小说小组”、“鲁迅杂文小组”、“外国文学欣赏小组”、“演讲艺术小组”等等。整个课题完成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搜索资料,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到一学期结束,每一小组列出研究过程中阅读的书目,并交出课题组的论文或经验总结或调查报告。这种实践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学生开拓、创造的自主精神也是有益的尝试。学生主动向课外拓展,自己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地发展。
经过几年的作文教改尝试,试验班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在市多项征文、作文比赛中,实验班级十几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在“跨世纪杯”全国作文比赛中,有二人获优秀作文奖。在省、市级各类报刊中,有二十多人发表习作。在中考中,学生以超出市平均水平十三分的语文成绩顺利进入高中,语文成绩在普通中学中位居第一。笔者多次获得作文比赛指导奖。
注释:
[1]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金华)1997.6《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
[2]《青年心理学》(日)依田新主编知识出版社
论文摘要: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思想的一种理念创新,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卡尔·R·罗杰斯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人本主义理论思想。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其人本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尝试,主要体现在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意义学习和非指导性教学。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认为学习者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潜能。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具体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和“非指导性”教学两方面。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自主学习。能对行为起到重要影响的唯一学习是自我发现、自我挖掘的学习。[1]鉴于传统教育学生不参与对教学目标、教学课程以及学习方式的选择的现实,罗杰斯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抹杀了学生选择的自由,教育不能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因材施教。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成为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重视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个人能够参与的学习,学习内容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课程目标、内容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学生知道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有意义的学习。
(二)“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教学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学习。教师的职能是提供学习资源,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罗杰斯指出,“非指导性”教育强调个人尊严、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它是建立在民主和个人权利的哲学。
“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还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培养,教师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需要拥有真情实感,对学生要珍视、接受、信任并且理解和认同。教师营造出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适应和改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出现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度不高的现象。通过随机对河南农业大学三百名大学生调查,60%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太感兴趣,仅有35.8%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感兴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度不高的现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没有贴近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手段都制约着学生的接受程度。 转贴于
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教育者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使其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的影响。[2]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主动适应学生的要求,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发意义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一种新的改革理念,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不断完善与科学发展。
(一)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
罗杰斯认为课程目标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另外还要重视其人格特征、情感、态度等因素。只有多角度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尊重受教育者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积极性。[3]要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符合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心体验,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让大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与魅力,真正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重视教学资源,实现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化
罗杰斯把教学看作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但要开发课程的物质资源,而且还要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校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原有教师讲授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要大力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重视教材、图书馆、专家学者等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的作用,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生活方式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举世瞩目、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社会生活乃至社会文化更趋多元化、复杂化。正确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直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客观审慎地分析其原因,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的问题。
一、国内外大学生比较研究
Charles Morris是最早以问卷法研究中国人价值观的美国学者,他使用的“生活方式问卷”是他1948年编制的。他在中国各省实测了男女大学生743人,以研究当时中国学生对各种生活方式的好恶情况或人生观。所得资料经统计整理后,于1956年随同施测美、加、印、日、及挪威等国大学生所得的结果,发表于《人类价值种种》一书中。他发现,这三国受试在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上存在许多共同的特征,但也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美国学生较为强调适应性和多元取向的价值观,中国学生比较富于社会取向,而印度学生则偏向社会约束与自我控制。他的“生活方式问卷”,为许多学者所沿用。例如,Sophia Huang(1961)对在美中国学生、杨国枢(1964,1984)对台湾大学生、谢惠灵(1987)对中国大陆大学生,分别施测。其后,大陆学者和杨宜音于1998年在全国九个省市自治区随机抽取了社会成人和大学生1000人重新施测Morris的“生活方式问卷”并将结果与Morris、杨国枢、谢惠灵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
美籍华人学者许光于1953年出版了《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一书,论述了中美两国人在价值观及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差异。董小平等(1988)对中、日、美三国高中生的价值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集体主义色彩,而日美学生的价值观则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另一项“中日青年心理特征及其发展的比较研究”也证实,在中国和日本青年的价值观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最明显的是中国大学生对进行社会改革、参与社会活动等价值观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而日本的大学生则在这方面持相对消极的态度。
二、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自从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开展人生价值大讨论以来,价值观研究成为了我国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取得了有益的成果,对青年价值观的测评最早的应该是王新玲(1987)用改编过的Rokeach“价值调查表”对一所中学学生进行的调查,其后黄希庭等(1988)《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是影响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之一。黄希庭等(1988)修订的Rokeach“价值调查表”被广泛的应用在测量青少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测量上(黄曼娜,1999;文萍等,2005;黄希庭,2008等等)。黄希庭等人1994年从政治、道德、审美、宗教、职业、人际、婚恋、自我、人生、幸福等10个维度对青年人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价值观课题组在1988-1990年先后两次对4357名城乡青年进行的价值观调查,研究者从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政治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婚恋与性价值观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当时青年人价值观的演变有三个特点:群体本位取向向个体本位取向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发展;世俗性的价值目标正在取想主义的价值目标。
林崇德(1998)运用的价值测验量表是根据Bales和Couch在1969年编制的价值观测表改编而成。他们对176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包括48名大学生,研究得出结论:青少年价值取向随年龄的增高而发展变化,表现为从注重服从权威到注重平等、公正;从强调个人利益到关心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再到看重自我需要和自身发展。
许燕和王砾瑟(2001)运用G.W.Allport等编制的“价值观研究量表”比较了北京和香港两地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结果发现京港两地的价值系统中,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显示出差异。北京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型,香港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是信仰型。
金盛华等(2005)运用自编的《大学生价值观调查量表》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个人性目标可根据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工作成就、自身修为、荣誉地位、金钱物质。社会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合格公民、友谊爱情、婚姻家庭。超然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回归自然、贡献国家、人类福祉。手段价值依次排序为知识努力、人格品质、智慧机遇,规则价值依次排序为道德良心、法律规范、舆论从众。
另外,还有像杨德广等人1997年进行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苏颂兴等人(2000)的“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吴鲁平等人(2000)的“东亚社会价值的趋同与冲突――中日韩青年的社会意识比较”等等涉及到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中。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学术界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特点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并有功利化倾向,价值目标多层次并有短期化现象,价值实现手段多样化并有价值评判标准的多重性等等。其中关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些学者从深层次理论方面分析了多元化的合理之处。
三、大学生生活方式研究
我国学者自1981年起,根据不同的线索和逻辑标准,选择不同的角度,对生活方式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雅林(1995)在分析生活方式研究兴起的时代背景基础上阐述了国内生活方式研究的主要历程。
目前,学术界对于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比较多,这些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第一,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由于韦伯和凡勃伦的理论方法影响,生活方式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路――把生活方式转化为消费方式来研究。就学术的和社会的影响来说,西方社会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当前真正兴盛的是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研究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的文献集中在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领域中,经常被采用的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衡量方法有以下两种:AIO量表、价值观及生活方式量表(Values&Lifestyle,简称VALS)。如罗琴在其硕士论文《大学生市场的生活方式细分研究及营销对策》中,参考AIO量表,设计了“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并通过调查,将大学生市场细分成五个子市场。曾燕波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辅以座谈及访谈发现,大学生休闲生活质不高,上网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大学生吸烟人数有所减少而吸毒人数增多,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容易受的诱惑,在消费观念多元化情况下的贫困生“高消费”现象,维权意识明显。
第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角度。从这个角度研究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大多数为体育专业或者医学院的学者,探讨的内容多数为具体的生活方式如抽烟喝酒等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对策。如谢佩娜、张健忠(200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在珍惜健康和为健康投资上做的不自觉,也不很理性,存在有吸烟、酗酒、熬夜、锻炼不科学等不良行为习惯。林清、王奕全(2005)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跟体育的关系越来越明显,建议大力提倡“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并把大学生的余暇生活方式纳入学校系统的管理轨道。
第三,生活方式总体研究。从这个角度研究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大多数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学者。探讨的内容多数为从日常生活、学习、余暇生活、人际交往、消费、婚恋等角度全面描述大学生生活方式,或者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进行生活类型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此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杨晓慧和他的团队对大学生进行3年跟踪调查、12次访谈,共发放12000份问卷,发现当前大学生学习目的日益功利化,学习兴趣下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引发身心亚健康;整体消费水平适中,个别消费超前、奢侈攀比;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具备广泛公德标准,缺乏自身规范与知行统一;休闲形式多姿多彩,兴趣层次良莠不齐;普遍密切接触网络,网络行为亟须引导和规范。黄成双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分为三类:以愉快、刺激为前提的享乐型生活方式;具有理想化的态度、意愿、希望的理想型生活方式;紧紧围绕学业,坚持“学生以学为主”,很少考虑物质享受的事业型生活方式。
一直以来,研究大学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成果颇丰,但目前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的还不多。另外,新时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九零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宜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初探[EB/OL].sociology.省略/shxw/shxlx/P020040413583455783534.pdf.
2、许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M].华夏出版社,1986.
3、董小平.当代青年学生的崇尚意识――中、日、美三国高中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1988(9).
4、张日.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青年大透视――关于一代人的价值观演变研究[M].北京出版社,1993.
6、林崇德.青少年价值取向发展趋势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7、许燕,王砾瑟.北京和香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1(4).
8、辛志勇,金盛华.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与价值观教育[J].教育研究,2005(10).
9、苏颂兴等.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君琢大学,吴鲁平等.东亚社会价值的趋同与冲突[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1、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1995(4).
12、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J].社会学研究,1998(3).
13、曾燕波.中国大学生生活方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9).
14、谢佩娜,张健忠.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4).
15、林清,王奕全.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5(8).
16、杨晓慧.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摘要 沈杰教授回应《体育与科学》的专访,就青少年发展、青奥会与体育参与等问题做了深入讨论。认为:青奥会和体育参与对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以及青年的社会化进程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奥运会倡导的自我挑战和竞技精神对青年人的心理转型和心理矛盾具有调节和干预的作用;当前我国青年运动员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是专业素质与社会素质不匹配的结果,提出了建立青年人才选拔培养的合理机制,建立心理引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社会支持体系;认为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应该从文化和制度的层面入手;当前我国青少年的需要层次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体育需要应该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体育应该扩展到生命教育层面,这样体育学的学科层次将会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青年问题;青奥会;奥林匹克;体育参与;自我同一性;社会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G8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1―0064―05
1 青年问题研究概况与“青年学”领域中的体育研究
王智慧(以下简称“王”):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本身是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也可以说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由“匮乏型”向“富裕型”转型的过程。社会问题频发是转型期的一个普遍特征。随着社会的转型,社会成员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因此社会文化和社会成员的心理均呈现复杂的发展态势,而青少年群体则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变迁的晴雨表,您作为青,少年研究专家,能否就国内外青少年研究的整体进展做一个介绍?
沈杰(以下简称“沈”):青少年研究从世界范围来说规范的称谓应该是:青年研究。青年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很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之都有密切联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支持性学科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青年研究的主要领域涉及青年教育、青年就业、青年恋爱婚姻家庭、青年价值观、青年社会参与、青少年犯罪等等。“青少年”这个词在我们国家使用较普遍。但是,关于谁是青少年?他们年龄段界定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说法,实务界也有不同说法。一般而言,其年龄界定的上限可到45岁,下限则包括一部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当今时代,由于青年期的延长,按一些标准的界定,青年年龄段的最高上限到45岁,而45岁以下的人都可称青年,在我国常称之为“青少年”。因此,少先队员也包括在这个研究范围之内。在国外,通常称之为青年研究,国外的青年研究领域也包涵一定的儿童问题。目前,青年研究的热点较多,涉及青年社会问题和青年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
王:我注意到目前我国青年研究正在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学术界也在探讨将青年研究提升到“青年学”的学科高度,是这样吗?这些领域的研究是否涵盖青少年体育问题?
沈:这是不少学者的一个努力方向,但是,目前为止青年学还没有成为一个建制上的学科,青年研究仍然是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学科共同致力的一个领域。就“青年学”的建构而言,它是一个学科群,包括了青年社会学、青年心理学和青年文化学等学科。其中最早产生并使青年研究开始学科化进程的是青年心理学,后来比较有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是青年社会学和青年文化学。青年研究仍呈现出明显的学科痕迹,比如社会学家感兴趣的主要是利会层面的内容,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内容,文化学家感兴趣的主要是文化层面的内容,等等。青年学的学科发展进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的发展都是构建在母体学科基础之上的,而青年学则呈现了“逆生长态势”,它似乎是先有了具体的分支学科,而后才有人提出来要建立一个青年学。这一点正是“青年学”的建设在学术界存有争议的原因之一。
目前的青研究中涉猎体育的内容较少,当然,体育领域的训练学、教育学研究可能会较多地涉及青少年。但是,在关于青年发展的指标和一些应用研究中,会涉及青少年体质发展方面的内容,一些关于青年发展报告当中也会涉及青少年体质状况的具体调查。对于青少年体质,青年研究学者涉及时主要是作为素质来加以研究的。总地来看,从青年社会学层面或青年学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
2 体育参与对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与稳定人格系统的影晌
王:青年时期是个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期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自我同一性,进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您如何看待体育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沈: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青年时期最为重要的心理任务,也是青年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期的人,比如说年龄到了11、12至17、18岁的人,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在心理上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自我同一性形成得好,就会促进人格系统的稳定,反之将会导致很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处于急剧变迁的当代社会中,人们建立自我同一性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顺利,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现代社会要建立自我同一性是特别艰难的,所以,必须经历一个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比如今天很多人到了40多岁都还不知道什么职业适合自己;很多人不断更换恋爱对象或离婚,实际上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自我同一性要回答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我怎么样,我需要什么。而现在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都还没有搞清楚自己最适合做什么职业,什么样的配偶最适合自己。这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了现代社会对于青年所提出的挑战。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代社会的人们要建立自我同一性比在传统社会困难多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快、流动范围大、面临的情境复杂,因此,人们想要弄清自己究竟是谁、怎么样,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我认为,体育在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简单地讲,体育可以提供一些硬性的指标,使青年人在参与过程中对自我的能力、表现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些认识及其相应的努力过程,对于青年人形成自我同一性是非常有利的促进力量。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对自我的能力、表现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的认识有时就没有像体育指标这样的清晰,因此,青年人对自我的认识相对就要困难一些,比如说,在社会交往中,我是一个热情的人,还是一个冷漠的人,如果单靠自己判断的话,就会很难,一般是通过别人的判断来认识自己。但是,让别人对自己做客观的判断,有时在中国社会也很难,因为别人一般不大愿意当面客观地告诉你的状况。如果你是优秀的人,别人可能都说你好。但是,如果你一般或者很差的话,别人就不一定告诉你。因此一个人要自己判断自己不是容易的。而体育的参与和竞赛过程则提供了一个客观判断自己的场域及其标准,这仿佛是一个镜像,能够为人们提供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参照系。比如说你是一个擅长长跑的人或者短跑的人,衡量它们是有指标的;你是全能还是单项优秀,也有指标来衡量的。体育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从一个很独特的领域,提供一些硬性的指标,因此,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当然,人们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不止是从体育这个领域获得有利因素,它需要全面的自我认识。但至少人们通过体育这一个领域,对于自己的体质、体能的基本情况和可以达到目标的认识应该是清楚的。
王:除了体育的教育和竞赛过程中提供的硬性指标可以促进青年时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以外,体育的参与过程中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较高频次是否也可以有助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沈:是的。比如说现在的独生子女,为什么社会交往能力弱,就是因为其所处的环境相对简单,社会交往频次较低。比方说他在家庭里是“小皇帝”,是中心,缺乏平等的社会交往过程,是以他自己的需求为轴心的,而他的父母甚至他父母的父母都会竭力满足这种需要。由于跟父辈的这种互动更多地是单方面输送的需求信息较多,而缺乏深层的探讨和辩论性的交流,此外,也由于与其他人的交往频次不够,因此,一个独生子女所能得到的有助于自己反思的信息是不够的。人的成熟除了信息总量大之外,还需要有助于促进自我调整的有关信息。因为人除了天资以外,与外界环境的交流是密切相关的。在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里面,自然会刺激人脑对外界环境的认识进而丰富信息,同时,也会有助于个人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于环境。这对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意义。如果是群众性的或者社会性的体育活动,将会更有助于青年人的社会交往和同一性的建立,因为在这种过程中,与别人交往的范围将更大、频率会更高。这样的话,无疑会有许多机会促进对自己的认识和调整。当一个人与别人接触的时候,一旦以别人为参照,便会对自己的认识丰富而且深刻很多。如果一个人是封闭的,就很难对自己形成基本正确的认识。人是怎么认识自己的?以别人为参照,以别人为镜,这一点十分重要。参与活动的领域越多和别人交往的机会也就越多,这样就更容易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当对自己有清晰认识的时候,就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基础。比如说一个人在短跑上属中上游的水平,而且当他对于自己很多年来在短跑水平上有了清晰认识的时候,如果再把他多年来在体育的其他一些领域中所呈现出的水平综合在一起认识,这无疑是有利于他的自我同一性形成的。
3 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奥会对青年发展的促进
3.1 青奥会对青年发展的促进
王: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举行,青奥会的目的之一是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进而向世界各地的不同的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使青年接受奥林匹克教育,作为青年研究专家您认为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吗?您的看法是什么?
沈:我觉得奥运会最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神圣化仪式化的过程。一个神圣化的过程要想保持,就需要有仪式化的标志和保证。提高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神圣性和庄严性的认识,这就是仪式的重要性所在。为什么一个社会中对于促进青年成长成熟,都会有一些必要的基本的仪式?比如,成人仪式,结婚仪式。因为仪式担负着教育濡化、彰显神圣和促进自我认同的多重使命。奥运会的举行是一个特大型的仪式活动,仪式庄严而且历时较长,这一过程及其特征本身就向青年人提供了社会参与机会、身心成长环境和自我提升动力。现代社会处在一种世俗化、商业化的时代,特别是当一个国家过度世俗化、商业化的时候,将会对文化神圣性、人文精神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也会被变成一个带来商机的活动,对于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来讲,更多地被赋予了展示城市形象和拉动GDP的任务。这些目标都是功利性的和追求实效的,在这种背景下文化精神和神圣仪式很可能变成了工具化的载体或符号。
青奥会的推出和举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青年人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群体,他们身上带有创造求新、思变进取的基因。向世界各地的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使青年接受奥林匹克文化的提法,我觉得非常必要。青年人需要这种精神,也需要这种神圣仪式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青年人是最适合接受这种文化的群体,我对这个文化传播过程充满期待。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对于青奥会这样一个大型活动,如何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更主要地把它做成一个文化盛会,而不是把重点停留在经济、商业活动、金牌战略的层面上,则是当前最需要考虑的。过度化的经济成效追求难免陷入世俗化、商业化的老路,实际上也就难以对青年的精神和人格起到濡化和塑造作用。如果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甚至是精神活动来推广,把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内涵发扬光大,这样就会真正对青少年的精神和人格成长起到特有的作用。因此,应该更加注重青奥会对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所可能做出的贡献,比如,青奥会举办后民众的文明素质改善了多少,青年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技能提高了多少,南京市的人文环境进步了多少,等等,这一切可以通过青奥会的举办如何将南京“厚德载物、刚健文明”的城市精神展示出来加以考量,这就是体现文化和精神力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3.2 青奥会与对青年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王:社会的教化和个体的内化在促进青年的社会化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您认为诸如青奥会的举办或体育的参与能够推动青年人的社会化进程吗?您怎样评价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文化信仰危机?
沈: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活动对于人的成长都提供了一次特别的社会机遇,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契机。像青奥会这样大型体育活动的准备和举办过程对于人的素质的提升都是一个加速的过程。社会机遇对人的影响就相当于强剂量的对人的社会教化,一个人的成长实际上都是社会的教化和个体的内化这两种机制所作用的结果。青奥会提供了许多社会场景,对青年社会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比如,在参与过程中的集体的生活、严明的纪律、专业的训练等等,这些东西对青年的社会化进程可以起到加速作用。而这种过程对青年人来说是一次非常独特、可贵的经历,特别是对于处在青春期或青年期的人们,有过这样经历的与没有这样经历的相比,对其成长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没有这样经历的人,其眼界、知识、技能肯定要比有此经历的人水平低一些。因此,像青奥会这样的世界瞩目的体育赛事,对于青年人的心智和人格成长都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青年参与者来说。
我国青少年文化信仰上的危机主要表现为精神、信念的缺失。没有精神、信念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说没有人文精神、缺失终极性的价值观,表现在行动层面则是没有规范、没有底线、没有操守。人没有信仰的时候精神系统是紊乱的,没有追求、没有神圣性和坚定性,作为一种后果表现,可能呈现出心理疾病、甚至自杀等。当今青年人的文化信仰的不容乐观状况,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这个大的背景有一定关系。社会转型期导致原有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正经历解构过程,然而,新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还没有建立,没有新的价值规范可以指引青年人形成明确的人生观。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原来的文化信仰变得没有那么有力甚至出现了衰落,在这种条件下人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变得容易失去道德底线,变得没有可信任的东西,因此会产生心理迷茫和道德失范,频发的各类越轨、犯罪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传统社会主要以儒家思想来作为文化价值支撑的,可以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因此,今天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以往曾经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作用的儒家思想进行解读的学者也会一下子变得很火,这是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一种精神信仰和道德规范来进行调节和约束。如果没有了精神信仰和道德规范,人也就体现不出比其他动物的更高级之处。我觉得,奥林匹克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不仅能够促进青年的素质能力的发展进程,还能够为当前我国青年提供一定的精神滋养。
3.3 奥林匹克精神对青年人的心理转型和心理矛盾的影响
王:我们知道奥林匹克精神中包含着“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和“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您认为奥林匹克倡导的自我挑战精神对当代青年发展中的心理转型有何作用?此外“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对处于转型期的青年心理矛盾有何影响?
沈: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好,“更快、更高、更强”涉及的是自我层面,“公平、公正、平等、自由”涉及的是别人或社会层面。当今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也就是说物质生活环境越来越优越。然而,处于这种环境中的人出现的心理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比如说,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而关注自我则是一把双刃剑,假如人没有自我意识的话,人也就丧失了人的基本方面;但是,如果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话,就会忽视别人应有的权利,在社会交往时产生问题。此外,由于生活在越来越富裕的环境中,由于父母对后代过度溺爱,往往导致青年人的心理脆弱性增大,心理承受力减弱。在这种氛围下,青年人必须要有挑战自我的意识和精神,人只有在不断地超越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地成长。奥林匹克精神中提倡“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就是旨在使人不断超越自己的体能和心理极限,这将有助于人的意志力和承受力的增强。对这种自我挑战精神的追求,可以形成心理强势进而塑造强势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青年人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就自杀或者伤害他人,比如一个孩子原本在班上成绩居第一名,当降落到第五名的时候他就受不了;再比如因为同学之间的一点口角或纠纷就要加害别人等。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心理防线或者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表现。我认为,长时间的体育训练是可以拓展心理承受能力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强势人格的养成,“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强调的是心理和生理素质的提升,也就是对现代教育的补充,是对青少年心理弱势的纠正。
就“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而言,是教给青年人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和行动逻辑。生活环境的优越性导致青少年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自我化,而在进入一种竞争环境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不懂得如何遵循规则,可能仍然习惯性地以自我的方式去追求目标。这种情况在根本上是不利于团队合作的,对团队秩序也是一种挑战。“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竞技精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非常适于当前时期的青少年教育。“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与“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竞技精神,一个讲的是怎样进行自我修炼,进而超越自己、完善自电;另一个讲的是在社会环境中怎样与别人合作,合理竞争。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不能破坏规则,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的。这一点对于不断进入市场经济、进入现代社会的人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修炼完善自我,以此为基点,进一步与别人和谐相处,从而形成持续的合作与良性的竞争。
4 对青年运动员道德失范的解读与心理引导
王:青少年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主体,青少年也是中国竞技体育成绩取得的主力军,然而当少数竞技运动员取得奥运冠军之后,却沉迷于光环和荣誉之中,进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与迷失,出现诸如:冬季项目运动员××的打架、游泳运动员XX的师徒反目、无证驾驶等事件,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对这种心理走势如何引导?
沈: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而言,很多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储蓄是不匹配的,专业能力与道德素质是不匹配的,这也是出现“土豪”的原因。我认为,在青年运动员中一些人的竞技能力与社会素质是不相匹配的,他在某一领域能力很强,但当他取得成绩以后却表现出很差的道德品性。在一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国家或地区之中此类现象就会较少出现,当一个人成功以后,他就会做很多公益活动,这表明他的专业能力与社会素质是一致的。当你的事业成功以后,成为一个公众人物,社会对于你的要求与期望就会提高,此时你需要更加低调地处理自己的利益,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却需要更加严格。我们的一些青年运动员没有这种意识,在取得不错的竞技成绩之后就开始自我膨胀,放弃自我修炼。在现实中一些青年人依靠较优的天资和一定机遇取得了成功,但却表现出以缺失应有的素质教育和道德修养为代价,最基本的表现在于,不顾个人道德形象和基本的社会责任。这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有现象。在一种赶超战略下,经济发展加速进行的同时社会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严重滞后,由此造成了一种凸显的社会问题就是,物质发展和人文素质之间不是同步的。
此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还与有关部门对于竞技成绩和金牌价值的认识有关。一直以来,我们过分看重竞技成绩和金牌的价值,甚至将奥运冠军等同于民族英雄一样来对待,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有一定的偏颇性,对于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是不利的,极易造成青年人自我价值认识上的片面性。可以说,金牌数量并不能成为整体国民素质状况的指标,金牌数量在一定意义上只是少数专业运动员的竞技成果,而获得金牌的荣誉也不能无限地放大,更不能成为道德的护身符。在现实中一些青年运动员出现了问题之后,他们的特殊身份却为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起到了掩盖作用。就一个法制严明的社会而言,过去的光荣并不能抵消你现在犯下的错误。一个人所获得的荣誉并不能使其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所谓的功劳不能当作犯错应受惩罚的挡箭牌。作为青年运动员应该认识到,你得到这个荣誉称号,社会已经回报你很多了,更多的应该思考这个光环后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应该形成一种良性的业绩观、贡献观,我觉得,在这个行业特别需要建立起崭新的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
要对这种问题性的心理走势加以引导,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要建立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道德品质为保障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第二,要建立以工作业绩为基础、以道德品质为保障的人才发展晋升机制;第三,要建立对人才进行价值观引导、心理辅导、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制定所需要的有效社会支持体系。
5 青少年体质下降背后的社会学因素
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成为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金牌数量的增多与国民体质的下降形成了鲜明的矛盾,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更是引起了诸多担忧,一些体育学者认为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缺失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您如何从您所从事的研究视角看待这一问题?
沈:如果从青少年体育价值观来解释是苍白的,体育大国是以在体育竞赛中获得的金牌数量来论,这是一种既存的解释。但是,如果要变成体育强国,肯定就是说,它以国民整体的体育素质为基础。只有整体国民素质都强盛起来,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这两种观点的矛盾表现出我们的工作是以获得金牌数量为价值取向,还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价值取向。显而易见,过去的理念甚至工作表现出以金牌为价值取向的特征,正是因为我们在实践中忽略了群众体育的真正发展,才导致了国民体质和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当然,青少年的体育参与价值观需要引导,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改革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上入手,因为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需要从政策和机制来落实,需要从社会文化氛围来熏陶,我们要有效地塑造这种引导的机制要素和文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在青年研究学者看来,青少年永远是弱势群体,他们更多地需要社会提供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换言之,社会环境应该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在这个问题上,不是青少年引导社会,而是要反过来加以理解。在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塑造上,应该建构什么样的机制,培育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这是对政府和社会管理部门提出的挑战。总之,不是用所谓的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缺失来解释青少年体质的下降问题。只有从制度、机制和文化的层面上来加以引导、支持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 当前中国青年心理变迁的需要层次与体育的比重
王:在心理学或者社会心理学领域将需要的概念表述为“人的生命机体在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生理变化状态及其引起的心理反应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主导需要已经不是停留在生理、安全等基本层次上,可以说,需要的层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当前中国青年的心理变迁与需要层次的表现是什么?体育在青年群体需要层次中占有多大比重?
沈:对于青年需要的变化,我曾进行过专门的探讨。在我看来,青年需要的发展态势,遵循从基本层次到更高层次依次呈现为:生存的需要一发展的需要一沟通的需要一参与的需要一表达的需要。生存的需要是基础性需要,是青年为了维持和促进自身的生命存在及延续所呈现出的对于自然产品和社会产品的需要,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当生存得以实现的时候就会体现出对于发展的需要,因此,发展的需要是建立在生存的需要基础之上的,发展的需要是指人为了自身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所呈现出的获得相关条件或拥有相关资源的要求和愿望,具体表现为对于教育、培训、晋升等方面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在青年群体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沟通感情、信息反馈和情绪宣泄等方面。当代青年在上述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对于参与的需要将会更加凸显。参与的需要是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参与的需要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表现为经济参与、政治参与、文化参与和社会参与等方面。表达的需要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也是青年人最高的需要层次。具体表现为发挥个人潜能、追寻生活意义、展示自我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
王:体育在其中占有多大比重呢?属于哪个层次的需要?
沈:体育的需要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就青少年来讲,这种需要非常重要,但他们意识到的程度似乎并不强烈,因为他们主要忙于解决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下岗工人、甚至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首先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当生存问题解决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发展的需要。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些人为了事业发展往往在透支生命,结果则是出现了亚健康状态。因此,应该从制度安排的层面解决他们的体育需要,而解决人们对于体育的需要在实际上也是尊重生命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锻炼身体、促进健康,而且还要通过体育锻炼进一步普及生命教育。应该把关爱生命、珍视生命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来加以发扬光大,作为一种体育文化甚至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来推广普及。从而使每一个人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更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如果没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便不会对生命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那些“中国式过马路”的人从根本上看就表现出了对于生命的轻视甚至无视。再比如,那些无度的人,可以说,他们的意识里也不存在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国民素质的这种状态,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因此,应该在我们的文化中增加生命教育,引起所有的人从珍惜自己的生命开始,再学会珍惜其他生命。我觉得,这种关于珍视生命的意识,可以从热爱体育作为一个支点,实际上体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种形式,其作用在于使人们有意识、有能力地改善生命、延长生命,并提高生命质量,使生命的每一天都变得积极、充满活力和快乐。所以,中国需要一种现代的生命文化,而体育则是促进这种生命文化的动力和途径之一。对于青年人来讲,体育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能够促进生命教育,当你在做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在的体验,也有外在的检测,内在的体验可能就表现为你在欣赏这种体育活动,或者你能不断地参与和体验生命的丰富内容。而外在的检验就表现为,通过你的身体素质测量,你懂得了生命的潜能和行动的能力。在这方面体育表现为反思生命、提升生命和完善生命的最好方式。
王:您对体育领域关于青年问题的研究有那些期待?
关键词 高中生 恋爱心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3.085
High School Lov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ZHU Qianyun
(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00)
Abstract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dolescence, they learn to withstand the pressure and also suffer from various problems such as troubled love, so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the status quo,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terview survey article by 300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ity of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in love, in love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igh school students impro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reasonable choic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school - Family - Social integrativ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trategies for students love give proper proper guidance.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psychology; education
本文通过对高中生恋爱情况的调查,分析高中生的恋爱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为解决高中生的恋爱困惑,妥善处理恋爱与学业、友谊的关系,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 高中生恋爱状况与分析
本文采取访谈方法对某地高中生进行随机访谈。访谈高一至高三学生各100名,男女各半,共300名学生。
1.1 恋爱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初恋在年龄15岁时达到最高值。有过恋爱经历的高中生初恋年龄基本在18岁以内,相比于过去同龄人他们对异性的期待和渴望是比较强烈的。有过恋爱经历的男生41.5%,女生39.2%;非独生子女中有过恋爱经历的人占了44.3%,明显高于独生子女的恋爱人数;三个年级中,高三年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最高,占了41.9%,高二年级次之,为41.2%,高一年级最低,为37.1%;文科生谈过恋爱的比例为46.2%,而理科生仅为35.1%;普通高中谈过恋爱的占41.1%,重点高中占了38.9%;城市学生有过恋爱经历的为53.5%,城镇的为41.0%,而农村有31.5%。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男女生都处于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与吸引、对爱情充满向往。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男生可能更为主动,女生则较为被动,所以男生的比例略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需要把关注与爱分配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孩子可能更希望获得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所以非独生子女的比例高于独生子女。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加注重感性思维,而理科生更理性,所以文科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明显高于理科。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生理与心理不断发展成熟,对于异性也更加向往,所以随着年级升高比例会逐渐增加。重点高中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面,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会接触很多除了学习以外的东西,所以普通高中谈恋爱会多于重点高中。农村的学生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会更多的把精力放到学习上。
1.1.1 恋爱观
对于恋爱的态度,在接受调查的高中生中,表示不应该干预的看法的人数占了调查总人数的51.6%。进一步比较,不同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在不断的发展成熟,对恋爱的认识与学业的关系问题上,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与不同。在恋爱过程中,男生、理科生、重点高中的学生较为理性,面对爱情与学业的冲突更能冷静的处理。这可能是重点学校对学业要求更高,教师家长也督促提醒使然。
在关于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上,认为爱情与学业同等重要的占了39.1%,认为学业高于爱情的人占37.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的只占6.6%,同学们在看待爱情与学业这两者的关系时并没有把爱情看得更加重要,至少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学业在其心目中的分量不少于爱情分量,学生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他们在恋爱过程中还是很注意学习。
有65.4%的高中生认为恋爱最终目的是结为情投意合的伴侣。16.1%的学生认为最终目的是成家过日子,12.1%的学生则没有想过恋爱以后的下一步,6.4%的学生则只是为了满足的需要。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恋爱是为了将来考虑,做准备,可见现在的高中生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并不是为了单纯的。
1.1.2 恋爱原因与方式
高中生恋爱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从感情出发,顺其自然,占55.5%,其次就是为了避免孤单,占23.3%。目前高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缺少了同伴的陪伴,导致他们很容易感觉孤独,当有异性向他们靠拢,给予他们关心、支持,就很容易发展感情。由于逆反心理、面子问题谈恋爱的高中生很少,可见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思考,而并不是盲目的。
高中生不谈恋爱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考虑过,占33.3%,其次就是认为“不现实,以后不可能在一起,没意义”,占28.9%,16.7%的高中生虽然有了喜欢的人,但还是认为应该以学习为主,12.8%的人只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才没有恋爱。最后因为对方不同意而没有恋爱的占8.3%。可见大部分高中生还是从当前的学业和未来考虑,由此也可见,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叮嘱还是起着一定的作用,他们会觉得现在还是以学习为主。
当恋爱失败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其中50.1%的学生选择好聚好散,23.5%的学生选择了发奋学习,当然也有学生做出了消极的反应,18.9%的学生沉溺于悲伤中,5.6%的学生又重新选择恋人,0.5%的学生转爱为恨,1.4%的学生更是选择了伺机报复。男女生失恋时,男生更容易选择发奋图强或者好聚好散,而女生更多的是选择好聚好散。
高中生最常见的恋爱方式就是日久生情,占了66.2%,其次就是一见钟情,占了23.0%,接着就是朋友介绍占了6.1%,其他3.4%,最少的就是网恋了。可见在高中生中,学生还是通过接触、通过时间的积累,才有了感情的。
有55.1%的学生认为感情在恋爱过程中最重要,43.3%的学生认为两者都重要,只有1.6%的学生认为物质条件重要。可见,在恋爱过程中,学生还是更加注重感情方面,可能是由于对生活没有担忧之处,一切都有家长安排。
1.2 恋爱动机与标准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在恋爱动机与标准上,情感性>婚姻性>消遣性>功利性>性>面子性,从总体上看,高中生的恋爱动机还是比较注重情感,比较端正,以积极面为主,当然男生、理科生的消极动机强于女生。
择偶标准:个性品质>才智>外表>家庭背景,高中生在择偶时更加注重的是对方的内在品质。文科生、女生对对方有更高的要求。非独生子女对才智的要求高于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在家庭背景和个性品质上要求高于非独生子女。重点高中生在家庭背景、个性品质、才智上的的得分都高于普通高中生。普通高中生对外表要求高于重点高中生。不同家庭来源的学生对个性品质的要求都是最高的,对家庭背景的要求是最低的。
1.3 恋爱教育方面
绝大多数的高中生(75.3%)都认为学校应该正面引导,19.4%的学生认为应该顺其自然,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坚决禁止。对于管理方面,有48.4%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还有33.4%的学生认为学校管理不当,引起反感,说明学校管理方法还有待提高和改进。教育方式上,学生认为教师在发现学生恋爱的时候更多的采用处分,达到了39.9%,其次就是分析利弊,进行引导,达到了31.0%,教师选择禁止的占了25.1%,不作为的老师只占了4.0%。可见有一部分教师对待学生谈恋爱会采取强制措施,又有一部分教师会采取引导的方法。强制管理引起学生的反感。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上,从未进行占53.9%,偶尔进行的占30.6%,说明学校在相关方面的引导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当然大部分学生对开展此类教育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占总人数的54.8%,希望开展的学生为25.3%,非常希望的为13.3%,可见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需求。
2 教育对策与思考
通过对高中生恋爱状况进行调查访谈,可以了解反映高中生对与恋爱相关方面的认识,为我们进行妥善的教育引导提供依据。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的教育要妥善引导,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当然也只有真正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教育才能有效果。因此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务之急。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的因素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优化。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程、活动,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体验各种生活情景与不同情绪,提高挫折承受力,学校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氛围,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2)合理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健康的性教育。通过对高中生进行访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高中生进行教育,除了相应的学科知识外,还应努力提高与加强情感教育与性教育、提高道德意识,审美能力与体验各种情绪的能力。
(3)学校―家庭―社会综合一体,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深刻的,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对高中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应该做表率,做到教书育人,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家长应积极面对孩子遇到的情感问题,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正确选择,让孩子感受到亲密安全的氛围;当然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社会监督,净化社会环境,为孩子提供一片纯净的沃土。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综合力量,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用心观察,体验,使自己内外协调一致,不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 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 彭秀珍.大学生爱情心理及教育对策分析[J].玉林师专学报,1999(1):75-78.
[3] 梁晓珍.高中生恋爱现状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4] 曾宏燕.爱,你准备好了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1.
[论文关键词]艺术素质教育 创新模式 理工科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而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具备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成为全面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但目前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成效不容乐观。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青年心理学、特别是大学生心理接受规律,运用交叉学科的先进理念和方法,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地探索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对进行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接受机理理论
在接受艺术素质教育过程中,理工科大学生的大脑运行机理依次表现出反应、接收、解读、过滤、重构、吸收等状态。经过层层递进的接受活动环节后,艺术素质教育进入理工科大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结构中。
在反应状态中,理工科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其感觉系统对艺术素质教育内容做出大脑反应,并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再现外来信息,形成相应的观念形象,为进入思想接受做好准备。在接收状态中,大脑把外来的信号所具有的物理能量转化为思想信息予以接收,但并未涉及艺术素质教育信息的潜在意义,并未注意其信息意义的不确定性。在解读状态中,理工科大学生对所接受的艺术素质教育信息进行一定的解读,即产生第一印象,从感性认识向理想认识过渡。在过滤状态中,理工科大学生对所接收和解读的艺术素质教育信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分解、筛选和过滤等,信息进入思想库,产生理性认识。在重构状态中,理工科大学生对新接收的艺术素质教育信息进行容纳、加工与整合,进而产生自己思想的重构,一般来说,只有艺术素质教育信息与理工科大学生已有知识产生和谐共振,在思想自组织规律的作用下,才能产生关于艺术素质教育的新知;在吸收状态中,理工科大学生将艺术素质教育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新的思想认知结构,并不断完善后续的接受活动:一是经过主体自省、反思过程,将艺术素质教育信息内化为理工科大学生的情感、意志、信仰等主体意识,深化认知,出现稳定性的思想状态;二是经过实践检验,转化为在学习、工作、交往、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三是将艺术素质教育思想和理念融入人群、社会,影响周围人,外化为社会意识和行为。
(二)心理接受特点
1.独立性增强。由于社会环境和时展等多种因素,理工科大学生普遍趋向自主,个性特征趋向明显。在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时,必须尊重其个性,采用理工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途径,引导其关注艺术,不断提高自身艺术素养。
2.多样性突出。当工科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在社会、家庭、阅历等多种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在艺术素质教育过程中,应适时关注理工科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等最新动向,增强艺术素质教育方式方法的科学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引导受教育者不断补充、修正、丰富对艺术的认识。
3.选择性增强。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和传输手段的多样和快速发展,为理工科大学生信息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理工科大学生选择性增强的特点,对艺术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艺术素质教育工作者既要研究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各渠道教育信息的吸引力。
4.差异性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教育背景的理工科大学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的接受心理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艺术素质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发现教育对象的差异,因材施教。
5.非理性凸现。当代社会物质化、功利化趋向明显,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些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艺术素质教育的理解也会出现非理性的判断,乃至有失偏颇的认知。这就要求艺术素质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学科结构,提升艺术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构建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原则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要使艺术素质教育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应遵循普及教育的原则,为各阶段的理工科大学生提供艺术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开展充分而积极的校际交流,促进艺术素质教育全面普及。在普及的前提下又要做到提高。要全面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水平,除了要做到师生协调互动外,更应重视学生具有受教育和教育的两重性,在艺术素质教育活动中他们不仅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力量。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理工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把他们当作教育活动的主体,形成艺术素质教育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传承与创造相结合
不同时期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都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其核心教育理念的传承亦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艺术素质教育发展有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保证艺术素质教育的理念精神从一而终,保证艺术素质教育的传承性。创造性是艺术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实行理工科大学艺术素质教育过程中,要鼓励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方式,革新教育内容,鼓励受教育者大胆探索和创新,为充分开发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禀赋和潜能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艺术素质教育在教育方向、内容选择、教育要求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对各方面进行支配和制约,从而准确把握教育的中心内容和基本目标,保证教育的正确方向。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也是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特点。拥有较高文化素养和主体意识的理工科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在艺术素质教育中,必然要注意主体性原则的运用,才能取得实效。在艺术素质教育活动中,应注重主体的互动、教育者转变“主导”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三个方面。
(四)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艺术素质教育具有统一性,以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作为统一的教育宗旨,把以人为本作为统一的本质特征,将“面向全体大学生,突出主体精神,关注终身发展”作为统一的教育理念等。艺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统一性,否则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教育都可以贴上“艺术素质教育”的标签。另外,艺术素质教育又具有灵活性。艺术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教育,必须具备灵活性的特征。构建的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主要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实践精神。这一模式反对标准化但需要一定的标准,反对模式化但需要一定的模式。所以,最恰当的方法就是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三、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是指在开展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设置教育活动(即接受中介),通过活动使理工科大学生(即接受主体)积极能动地接受教育内容(即教育客体)的创新方法论,是理工科大学生选择、摄取、整合艺术素质教育信息,并不断提高自身艺术素养的心理内化过程以及行为外化过程。
(一)模式的构成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由接受主体、接受客体和接受中介三部分构成。在艺术素质教育活动中,接受主体即接受艺术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及其群体。理工科大学生接受艺术素质教育时并非被动接受,而是表现出接受的主体能动性。在这一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是现实的、生动的、多样的,具有鲜明的心理接受特征。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作为接受主体的一种对象性活动,总是收到接受关系系统的另一级——“接受客体”的信息。接受客体是指客观存在的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相关的信息,被纳入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活动接受系统结构,作为教育过程作用的对象。接受客体是理工科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接受意愿和接受能力有目的地选择。接受客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接受客体决定着教育内容。从哲学层面讲,接受中介是指事物之间借以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条件或中间环节。在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活动中,接受中介把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连接起来并使之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而使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得以开展。需要注意的是,接受中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教育者在接受中介中居于主导地位。课堂教育、团学活动、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网络基地、唱读讲传和保障机制七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接受中介的主要内容。
(二)模式的功能
1.课堂教育,提高教育实效。课堂教育是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通过艺术选修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等课内教学活动,加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能够为其他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保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团学活动,促进知行合一。团学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显著而有成效。通过主题鲜明、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团学活动,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推进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大学生知行并重、知行合一的实现。
3.校园文化,创造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是有效的精神载体,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和重要的育人功能,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通过繁荣和发展校园文化,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引进高雅艺术等,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双向发展与互促共赢。
4.网络基地,拓宽教育平台。互联网络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载体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又一阵地,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地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契机。拓宽渠道,融合并进地进行网络艺术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加大网络在艺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利用度,领会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各自的优势并开展互补教学实践,为艺术素质教育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5.学生社团,激发艺术灵感。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艺术素质教育,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使艺术修养在理工科院校形成一定的气候和时尚,为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辅助作用。
6.唱读讲传,保持主流方向。“唱读讲传”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包括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通过传诵经典励志歌曲、诵读古今中外精粹名篇、讲述古往今来乃至身边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迹、传播(或创作)箴言等,不仅可以引发广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创新点。
7.保障机制,保障顺利运行。首先,要建立管理机制。应建立健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成立高素质的艺术素质教育管理队伍,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注意加强对国外艺术教育的研究,大胆借鉴西方优秀的艺术素质教育模式,在继承与借鉴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艺术素质教育教学实践,加强研究,推动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工作。其次,要建立评价体系,以评促建。评价体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理工科高校建立符合艺术素质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二是针对理工科大学生建立个性化的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两个考评体系互相关联,共同促进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模式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