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5: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装备机械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机械安装;质量;偏差
Abstract: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stallation is an essential step in the civil finishing pre-production and products, a larger spa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d several key issues in the installation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Key words: mechanical installation; quality; deviation
中图分类号:TD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机械安装质量的合理性安装工程质量与工人操作水平有直接关系,而且受到设计、土建施工、材料设备制造等质量诸因素影响。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的作法可以根治忽视质量的毛病,尤其对企业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作用很大,然而,现代科学日新月异,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安装对象变化多端,而一些规范标准的制订修订有时滞后于科技发展,更难考虑到尚未问世的技术。
因而关于安装质量合理性是涉及多方面尚待进步研究的问题,应是设备安装工艺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安装首先要确保与设备使用性能直接关联项目的精度,如对离心压缩机来说,机组中心线找正是关键但对车床而言,溜板移动在垂直平面内的不直度和漓板移动的倾斜的检验就特别重要。使用性能因设备种类而异,在同类设备中,还会因设计原理而异。这就给安装工艺引出课题,要求了解各种安装对象,切实掌握其使用性能。在安装中直接间接与设备运行可靠性牵连的方面是很多的,如联接件锁紧不好机件会松动系统某处小小的疏忽,造成烧损停机;法兰紧固不均使密封垫冲破等,还有在安装调试中能否正确掌握法定计量单位和新旧制换算关系对安装质量也很重要,这些问题尽管安装时不甚显眼,但后果有时却很严重。
工程的感观质量也是设备安装质量的内容一般说,较先进的工艺能产生较好的外观。比如,自动焊接口比手工焊接口美观,冲压的白铁外壳也比手工敲的美观。在多数情况下安装只要保持工艺自然造成的外观即可,但有时候也要费工去满足一部分与实际使用效果关系不大的外观质量。如配管的横平竖直,走台扶栏的整齐及设备外表的色彩等等。
二、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主动控制措施和被动控制措施。主动控制措施是在预先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导致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和程度的基础上,拟订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它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它可以解决传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影响,尽最大可能避免偏差已经成为现实的被动局面,从而减少乃至避免目标偏离。被动控制措施是通过对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纠偏的措施,它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控制,虽然目标偏离已成为客观事实,但通过被动控制措施,使偏差得以纠正,工程实施恢复到计划状态,或虽然不能恢复到计划状态,但可以减少偏差的严重程度。
三、安装偏差的控制措施
安装中,有时需要减小偏差,提高精度,但也有许多情况下适当而方向合理的安装偏差反而会改善设备的性能,这就涉及到一个偏差累积是否得当的问题,它往往与下列因素有关:(1)每种机械设备都有一定的生产工艺要求,因此常常会对某几项精度值特别敏感。有的要求严格控制中心,也有的要达到很高的水平度等。通过控制安装各阶段偏差来满足这些要求是安装工艺常用的作法,所以安装前安装人员要了解需安装的机械设备的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2)机械设备安装与制造有直接的联系,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安装是制造的延续。因此,安装偏差容易和制作偏差交织在一起。安装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制造工艺知识,把制造厂形成的设备精度与安装允差结合起来考虑,使偏差向有利方面积累,最终确保设备使用性能。(3)设备一旦投产就长时间在运行状态下工作,但设备的安装一般都是在非运行状态中进行的,这一状态转换可能引起许多方面的变化,假如对此失控,则很好的安装结果最终却保证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有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严重事故。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安装偏差,对运行状态作预控。(4)有的设备各部分分别置于单个基础上,而彼此之间又存在互相衔接的工艺关系。安装过程中应尽可能待基础沉降趋于稳定时再对设备进行精校固定。同时,优先利用正常允差来补偿可能的沉降,或根据设备结构特点设法留下今后再调整的余地。(5)设备运行时各活动件会磨损,一般初期磨损较快,以后随着机件跑合磨损渐渐减缓。由于磨损,一些原来校好的精度也会发生变动,因此必须控制好安装偏差,力求使最佳运行条件出现在初期磨损以后。
1.1系统开发工具的使用
在Web的数据库中实现对信息的查询,现在在食品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eb界面操作过程不复杂,而且Web界面能够支持多种协议,而且数据传输的效率很高,其说明语言来对数据进行定义,而且能够自动地建立数据模型,数据获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数据的储存比较安全可靠,而且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使数据保持高度的完整性。在使用Web数据库对自动查询时,要采用Access2000作为辅助软件,通过使用PS进行设计。
1.2系统的任务分析
基于Web的食品设备查询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是作为信息查阅者的客户的信息,还有一个是信息提供者的信息,对于用户而言,运用Web的查询系统能够对设备的信息进行查询,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及时诊断设备的故障,及时地进行维修。而且,食品设备的制造厂家也可以运用这一系统实现对该设备信息的,让用户通过直观地方法了解食品设备的使用方法。
1.3系统设计的思想分析
基于Web的查询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在用户不连接网络的条件下对设备使用信息的查询,而且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查询,不用亲自到设备放置的地方查询,而且运用此查询系统能够实现与生产厂家的沟通,在Web查询系统中通常使用的是B/S模式。
1.4基于Web查询系统的实现
Web查询系统可以在没有连接网络的情况下实现查询,但是该系统必须在能够对网页支持的条件下实现查询功能,只有能够实现上述的条件,用户才能够运用网页实现直观的查询。用户在使用Web查询系统时需要运用统一的浏览器,而且系统要是最新的,系统要是Win-dows98的平台。只有满足以上的条件,而且要确保计算机的内存足够大,才能够实现Web查询功能。
2机械工业食品装备的腐蚀问题和腐蚀性结构的设计
2.1机械工业食品装备的应力腐蚀
应力腐蚀是机械装备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腐蚀现象,当食品装备发生腐蚀现象时,装备的应力主要分为残余应力、热应力和结构方面的应力,当食品进行加工时很容易出现残余应力,当装备对食品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热应力,当装备由于在生产食品时发生剧烈的振动而导致零部件松动时,会产生结构应力。对食品装备的设计应该防止应力过于集中,在对食品装备的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控制好食品装备的最大应力,可以采用流线型设计的方法,这样能够使装备的应力能够均匀的分布,防止死角的出现。在食品装备焊接的地方,一定要将应力分散,如果焊接处的断面是不同的,应该采取对接的方法。如果食品装备结构的厚度不同,则不能焊接在一起,以免因为厚度不同不能焊接牢固。在对薄板面和后板面进行焊接的时候,会导致应力过于集中的问题,这时,可以采用K形焊接的方法。
2.2机械工业食品装备的缝隙腐蚀
机械工业食品装备的缝隙腐蚀指的是设备结构内部由于强化作用发生的腐蚀问题,装备的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果存在缝隙,当杂物进入到缝隙中时,就会导致金属的腐蚀。在防止机械工业食品装备发生缝隙腐蚀问题时,在进行焊接时,尽量避免采用螺栓,尽量将焊接后出现的缝隙填充,避免大量的杂物进行缝隙中造成装备金属材质的腐蚀。在对食品装备进行焊接的时候,要将焊接的部件尽量焊接完整,在对容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容器内的液体排出,保持容器的干燥。在焊接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阴极较大的材料,如螺栓,不同材质的金属部件不能直接进行焊接,应该垫上一层绝缘的材料。
3结语
一、机械工业是为能源发展提供装备的重要产业
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及国防建设提供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国机械工业总体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茅,我国发电设备的产量占全球60%左右,产业结构也有所改善,产品技术逐年提高。世界最大的单机容量泰山核电机组1号机组175万千瓦核能发电机成功研发,我国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充电桩、高压绝缘套管等一大批长期受制于进口的关键零部件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我国在能源装备的其他方面这些年也有了长足进步,许多产品、许多关键技术已经替代了进口。但是,机械工业也是生产规模大、生产战线长的耗材耗能大户,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还有很多产品能源排放超标、技术改造乏力、工艺水平落后、高效节能等高档产品供给不足。在资源制约、能源安全与环境约束矛盾加剧的形势下,机械工业为能源产业和能源的生产、消费提供高端的产品以及加快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带头节能减排;一方面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为社会提供先进、高效、节能和环保的设备和产品,为各行业和社会做出贡献。“十二五”以来,我们按照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创新驱动、绿色为先的战略推进中做了一些工作。我们加快发展核能、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设备,加快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装备、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煤炭清洁利用及海水综合利用装备,加快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并且努力高质量地满足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等行业对高效、节能、低排放产品和装备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应用节能减排工艺设备,提高设计、制造环节的能源材料利用率等措施,加大推进自身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步伐,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产品升级,努力为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做出贡献。当前,机械工业正在按照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关于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部署在加快推进全行业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升级。
二、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
各行业都处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面对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面对着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重要使命,只有加强相关产业间的合作协作,拧成一股绳、一股劲,共同破解难题,实现协同创新,才能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振兴步伐,共同行使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履行责任。这次会议就是以能源市场化改革和生产转型发展为主题,邀请各界精英共同探讨今后能源装备发展如何适应国家能源市场生产、消费方面的需求,从而实能源装备的高端制造化。我们也将广泛听取来自各界人士的真知灼见,以全力推进机械行业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及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王瑞祥 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U67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当前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给工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也带来激烈的竞争,在企业的发展中,良好的性能是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重要保证,为了使机械设备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转,企业必须要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与检测。
一、机械故障的表现与形成原因
(一)机械故障的具体表现。
机械设备在出现故障时,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异常声响。机械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会发出均匀、轻微的升声响。当设备所发出的声响有均匀变为杂乱、沉重时,那么就表示机械设备已经出现了故障,需及时将故障解决。(2)异常震动。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机械设备会有一定的震动,这种震动较为轻微,且十分均匀。但当设备出现较为强烈且不均匀的震动时,那么表示机械设备已经出现故障问题。(3)机身过热。机械设备长时间工作或工作行为异常会导致发动机、制动器、轴承等部位出现温度值超过标准范围的情况,这种情况被统称为机身过热。如果当机身过热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检测与维修,那么极有可能引起机械设备部件烧毁报废故障。
(二)机械故障的形成原因。
机械故障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本文中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机电原因进行分析:
(1)设备超负荷运转。每一个机械设备都有机身的极限工作水平,如果出现超极限工作水平工作的情况,那么机械设备的工作负荷会成倍增加,磨损程度也会随之成倍增加,进而导致机身发热、异常震动、异常声响等现象的出现,如果不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那么机械设备的工作能力会迅速下降,并出现各种故障。(2)零件损坏引起的整机故障。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机械设备零件出现故障问题,例如裂缝、折断等。当机械设备部分零件出现问题时,那么其就会失去自身的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导致自身的工作状态与设备其他部分不相符的情况,如果不对存在故障零件加以维修和更换,那么其必然会造成机械设备的综合能力损耗,甚至是更为严重的机械设备故障。(3)人为操作失误。在机械设备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行为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如果出现操作失误,那么不仅会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程度较强的还会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在人为因素影响方面可以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方面。有意识错误是指工作人员在技术观念、规则、技艺等方面的不足而引起的。无意识错误是工作人员在潜意识中形成的错误操作习惯或忘记正确操作行为而造成的。
二、当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中的现状
(一)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维修手段过于简单
目前我国的机械加工制造行业对于机械设备依赖性较大,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过分地追求机械生产利润,而忽略了机械生产设备的定期安全维护与管理计划,或者安全管理与维护标准只是简单地项目标注,并没有细节化地深入,导致整个机械安全管理过程比较随意。
(二)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缺乏应有素质
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维修需要具备专业机械管理与维修水平的人才参与,其中涉及了许多机械电子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内容,而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常规的安全管理素质与维修技术,导致许多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形如虚设。特别是一些较小型的经济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队伍大多由农民工群体组成,非专业人员并不熟悉机械设备的内部构造,大部分工作都没有按严格标准完成,安全管理与维修工作停留在形式化阶段。
(三)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缺乏专业监管
长期以来,国内的经济生产企业为节省生产成本大多只是针对机械设备建立了安全管理与维修部门,而就该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安全管理与维修工作自由度就比较高,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散漫等,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
三、进一步完善机械维修养护的对策
(一)组织建设高素质的维修养护人才队伍
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现代企业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工作的开展形势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已经由之前的被动维修与检测逐渐的变为当前的预防性维修与检测,再加上当前机械设备组织结构的逐渐复杂化,这为维修与检测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作为企业一定要认清当前的形势,注重对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维修与检测人才队伍。确保每位维修与检测人员都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机械故障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分析出其具体的导致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处理,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转,尽可能的降低由于机械故障所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二)加强机械设备保养工作
针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检测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养修兼顾的原则。企业应结合企业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的实际情况制定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查制度,如每日小保养,一周大保养制度,对机械设备做好预防在先,养修并重;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养护记录工作,如机械设备的系统,操作系统,数控系统,电气系统等都要详细的记录;在机械设备养护过程中应深入地对机械设备中比较容易发生的机械设备部件进行彻底检查,如果发现部件存在故障隐患问题应及时地采取处理措施;尤其是机械设备的保险装置更应认真仔细检查,这对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应建立操作人员自检机械设备为主和维修检验人员为辅的制度。
(三)制定机械设备维修检测制度
企业应建立机械设备的维修检测制度,并将各个岗位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其中责任人包括操作人员、检测人员、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应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性,使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应积极地学习有关现代化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牢固掌握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
操作规范、流程,力争做到明白机械设备性能、明白机械设备构造,能够对机械设备故障排除、懂得保养、会操作机械设备等;机械设备检测人员应对机械设备有可能发生故障的因素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针对事前或许会出现的设备故障加以严谨的防范,在机械设备运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抽检工作的开展,另外时候要针对机械设备开展全方位的检测,假如发现潜在的故障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加以统计,同时上报给领导,从而进一步的采取维修对策予以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作为我们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支持,其对于提升生产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通过文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机械设备维修与检测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工作人员能够认真、仔细、负责的去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那么上述问题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只有做好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才能够保证其高效的工作,进而为生产工作带来更多的帮助,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孙书鑫.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
关键词:循环经济 低碳 发展战略
作为能源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元素,煤炭经济如何发展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涉煤企业,特别是中小涉煤企业如何突破自身面临的现实困境,走出一条高效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中小涉煤企业发展现实困境
第一,市场需求与企业供给矛盾突出。基于战略上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煤炭在国家能源构成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国家煤炭需求量年均增长2000万吨左右。在巨大需求面前,对于中小涉煤企业来说,这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然而,在煤炭产品供给上,中小涉煤企业却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煤炭精查储量不足,资源接替困难;其次,提供的煤炭资源条件差,消耗快;再次,开工规模小,建设周期长,能源利用低,且难成规模效益;最后,煤炭开发技术进步缓慢,生产效率与生产安全存在极大问题。
第二,资源管理及产品开采与生产问题严重。在资源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矿业权管理与煤炭产业规划相脱节、煤炭资源缺乏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及缺乏资源有偿使用的制度保障等现象。在产品开采与生产方面,中小涉煤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于开采技术落后及生态保护观念塑造缺失所造成的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占有率低、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与综合利用差及产业链短等方面。
第三,环境、生态及资源破坏问题剧烈化。由于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与相应制度保障的缺失,许多中小涉煤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给矿区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恶劣影响。基于此,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中小涉煤企业必然会对自己恶性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外,企业安全管理缺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涉煤企业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对中小涉煤企业的发展要求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从经济学角度上说,循环经济所反映的是:当人类追求物质享受的程度越高,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越大。相对而言,有益于生态系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程度越高,生态系统所受到的影响越小,生态资源利用程度越小。因此,循环经济实际上为经济本体界定了新的理念:生产活动所要满足的是有文化、有理性的人的合理物质需求,而不是“欲望”。
实质上,循环经济将人类的经济活动视为人与自然有机整体中的一部分。循环经济的效益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它是人类生活质量改善及生态资源良性循环与社会公平等目标的统一。
(二)中小涉煤企业发展新要求
从循环经济的内涵中,不难看出,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非机械论规律。那么,基于一种与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互为依存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倡导,循环经济对中小涉煤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于:
把经济活动建立在物质财富的丰富、经济数量的增长、文化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人口规模的合理等社会环境指标之上,并综合生物多样性、土地承载力、环境质量、可供使用的资源数量等自然环境指标加以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把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作为追求人类社会进步的极致。
换言之,循环经济模式实质上要求中小涉煤企业发展要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非线性经济,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经济循环的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的而持久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等不利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相对而言,虽然近年来中小涉煤企业不断利用先进生产技术,但本质仍属于传统的经济生产模式,即基本上仍属于一种由“勘查—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更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系统内物质流交流叠加很少。而中小涉煤企业发展趋于循环经济化,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小涉煤企业发展要走向“勘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最终排放”的反馈流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所有的物质资源都能得到合理而持久的利用,从而降低资源的消耗,把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进而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实现系统内以互联方式进行物质交换,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
三、战略选择:突破中小涉煤企业发展“瓶颈”
透过前述,在突破中小涉煤企业发展“瓶颈”的战略上,选择发展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对于中小涉煤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那么,从中小涉煤企业的特点与立场上看,如何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呢?
从形式上看,煤炭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包括了产业链延伸战略、产业替代战略、转型发展战略、协同发展战略和集团化发展战略等。
就产业链延伸发展战略而言,由于产业活动单一,不但会造成煤炭初级产品资源的浪费,还会由于加工活动的不完善而造成原煤开采率与利用率低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拓展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煤炭产业的产业链结构,丰富产业链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原煤产品的价值,并可在增加新产业的基础上增加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
就产业替展战略而言,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依附于煤炭资源的开发企业,不可避免地需要积极去寻找煤炭行业的替代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如此才能使涉煤企业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下去。
就产业转型发展战略而言,由于煤炭产业本身的特殊性和一般涉煤企业多数集中在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了涉煤企业资产变现率低,转移成本高,退出壁垒高,资本难以从原产业中退出等尴尬局面。为此,有必要切实推进煤炭产业局部转型。转型过程中,需要选准产业方向和项目,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需要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转型资金,更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妥善解决失业职工安置与再就业问题。
就产业协同发展战略而言,中小涉煤企业需要按照系统原理,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构成部分、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有机整合,使之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矿区的目的。协同发展战略具体可分为生产与经营协同、煤与非煤协同、生产与创新协同、生产与生态建设协同、生产与企业文化建设协同等发展战略。
就集团化发展战略而言,由于煤炭产业、产品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单一的格局未根本改变,涉煤企业存在小而散,产业集中度偏低,煤炭安全供应保障程度差,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低等特点。此外,由于受资源分布、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运输瓶颈的影响,东北和西南地区涉煤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偏低。为此,在需求不断增加与低碳经济的要求之下,为满足市场需求,实施涉煤企业集团化无疑格外重要。当然,中小涉煤企业在实施集团化发展过程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需要由直接生产销售原煤向洁净煤技术转变,需要由初级产品向深度加工、综合利用转变,需要以多边联合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需要运用好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两大手段,更需要由资源粗放开发型管理向严格保护型管理转变。
就生态工业园区化发展战略而言,中小涉煤企业需要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式,遵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生产规律。生态工业园区化发展战略实际是研究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如何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进而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但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排斥性”,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中小涉煤企业必须要做好前期规划,综合考虑,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并使政府充分协调服务职能。
综而论之,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中小涉煤企业发展而言,应当动态地综合运用上述各子战略。当然,对于中小涉煤企业发展而言,在循环经济条件下,首要前提应当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企业产业的生态化,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参考文献:
[1]刘雪飞. 循环经济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
[2]郭忠刚.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战略管理研究[J]. 当代经济,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