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5: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校园环保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摘要:欠发达地位开展农业旅游对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改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区域经济现状制约着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本文以廉江市为例,分析农业旅游从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到产销服务体系的整合,探讨立足有限资源建立高效、环保型农业旅游模式的途径。
现阶段我国旅游经济的核心主要集聚于城市,欠发达地区农业旅游则一般缺乏现代企业投资、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往往难以得到深层次开发,如果不科学地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可能造成对资源的破坏,同时无法深化旅游产业发展对农业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县级区域正陆续完成本地的旅游产业规划。[1]这是整合资源、发展可持续旅游经济的出发点。相对于现代城市旅游的集中性、丰富性以及便利的食、宿、行,欠发达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中资金、基础设施制约使得这些地区不能简单套用发达地区的旅游规划经验,有限的资源不仅要用在旅游景点的建设上,还要致力于利用各种市场营销手段使之真正成为市场中有吸引力的竞争者。以湛江市资源普查为契机,笔者对下辖的廉江市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探讨廉江市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主的县域旅游经济的整合途径,对欠发达地区农业旅游资源整合作出实例分析。
1.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集生产、游乐为一体的多功能观光农场,利用区域性的特色农业种植园、特色农业养殖场建起旅游设施,通过广告策划,吸引大批城市居民全家前往休假、游乐,吃放心菜、尝无污染果,并留宿农场与庄园。我国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涉及这一领域。[2]2004年7月首批全国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产生更是激起了各地发展农业旅游的热潮。在一些旅游资源较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农业旅游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机遇。
1.1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特色与整合研究的意义
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一般少人造乐园和现代文化色彩,但城市生活的规律性和人工化的城市生态环境,使得自然生态和农耕文化的回归也成为对城市居民的一种重要旅游吸引力。客源市场侧重国内特别是附近地区的游客,旅游资源侧重打造农村自然环境及生产活动等特点。[3]在旅游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旅游者对于回归自然、领略农业文明和参与性很强的各项农业旅游项目兴趣很大,市场广阔。
因为经济上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人才和管理上必然也受到一定制约,尤其是农业旅游的先天配套条件不足,农业旅游的规划起步就略显薄弱。在规划中对旅游资源、产业、营销的关注受制于旅游产业自身的视角以及协调能力无法充分协调。这种割裂了旅游产业发展与营销的天然联系的发展规划在欠发达地区经济、交通的制约下显示出一些弊端,常常会造成地方政府有旅游资源就能迅速发展旅游经济、就能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偏颇观念。因此,在具体的区域旅游规划和景点详规进行之前,有必要对广义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分析优劣,决定发展路线,为旅游业全面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1.2欠发达地区农业旅游资源整合的三个层次
农业旅游首先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这就包括对先期工作中的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主题提炼、形象定位,以及生产领域的路线、配套设施、服务水平等软硬件的建设。但是这一整套的过程只是完成了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的生产问题。进入到信息社会的今天,生产是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远远不能构成经济再生产的全部内容,其后继的生产流通过程对于实现效益更是至关重要的。
廉江市处于东部沿海区域,本地的物价水平已经相当之高,进行综合性生产后形成的旅游产品必然也就价格偏高,竞争力下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降价就能见效。广东省游客消费能力较高,出远门甚至游世界的兴致很大,农业旅游只要能以丰富的内涵填补短期休闲度假旅游的缺口,市场空间很大。所以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是吸引游客的手段之一,更是实现旅游业创收的必要途径,要克服随意性,用科学的方法去制定这个“风向标”和价值尺度。在农业旅游发展较好的成都等城市,农业旅游往往容易成为周边城市地带的“后花园”,我们可以看到与传统的观光旅游不同之处,好的项目往往游客的重游率很高,能形成周末度假的经常性光顾模式。
最后,旅游产品要投向市场,必须借助丰富的资讯向目标市场的旅游者传达产品和服务的特色,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并建立便利的销售网络实现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联系起来,最终实现旅游经济的再生产。只有把握这三个层次的旅游资源整合,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业旅游产品。
2.廉江市农业旅游资源整合对策
2.1农业旅游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珠三角地区城市群已具雏形,而且历年来广东省的旅游经济总量常居全国首位,是我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和目的地。从旅游本质上的求新、求异特征来看,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已经具备了市场基础。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历史、文化渊源上的天然纽带,在此基础上的农业旅游更容易给游客朴素、回归自然的感受。廉江市地处雷州半岛北端,是湛江市下辖县级市,有湛江糖、蔗主产区,红江橙等菜蔬果品基地,经济结构上农业仍然具有重要地位。黎湛铁路纵贯全境,325、207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从南部穿过。从区位、经济结构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看,廉江市既有地利之便、接纳广东省的客源市场,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重要出海口、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发展农业旅游的潜力很大。
廉江市农业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农、林、渔业都具备开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在区域经济联系日强的趋势下,廉江作为沟通西部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也逐渐提升。现阶段农业旅游与资源的丰富度相比发展处于滞后状态。发展农业旅游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繁荣经济、保护生态、和谐社会,因此当前的农业旅游发展并不仅仅是建设方面的问题,更应当以市场的拓展为重心,重点抓好旅游产品的生产、定价和销售三个主要的售前环节。
2.2廉江市农业旅游产品整合
旅游产品包含了各种有形物品、服务、地点、组织和想法,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生产,并且包含了大量无形的服务,使得产品的提供者很难达到完全标准化的生产并实现顾客之间一致的满意程度。[4]在邻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旅游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后来者要重新获得市场配额就必须以游客需求为导向进行旅游线路的生产组合,其色农业资源是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是保证,服务是直接面向旅游者的软环境。廉江市应重点抓优势资源的建设配套,提高从业者素质,树立鲜明的旅游地形象,增强地区旅游吸引力。
2.2.1重点资源与主题
通过对普查资料的分析,廉江市的优势资源是绿色生态游,这是近期的重点开发线路。把廉江的旅游定位为:绿色廉江之旅——红树红橙红土地,红红火火生态游。而廉江的生态游正是以其特色的农业资源为基础的,其中最具特色与优势的景点有如下几处:
资源属性景点名称资源等级
自然资源地质地貌石角三合温泉一般资源区域级
生态高桥红树林自然生态保护区优势资源国家级
利民水果基地一般资源区域级
红橙示范基地优势资源区域级
谢鞋山森林公园优势资源区域级
人文资源历史文化同安古堡一般资源区域级
现代文化鹤地水库优势资源区域级
塘蓬上山民族村一般资源区域级
宏达山庄一般资源区域级
(根据2005年廉江市旅游资源普查资料整理)
2.2.2形象定位
要真正实现游客对景点“过目不忘、有口皆碑”,本区特色旅游景点的资源建设要进一步配套完善,同时形象建设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理念形象中,把握本市旅游特色,“中国内陆最大片的红树林、最丰富的物种、最长见识的游览和最深入人心的生态观念”,作为发展目标系列的重头戏。并把这种生态意识贯彻到廉江之旅的整个过程。红树让我们看到广阔、坚强与希望,重审生命的轻与重,让人体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特色景区的开发应以鹤地水库和高桥红树林生态旅游区这两个常年供应的旅游产品为双核,以季节性的水果生产为特色和亮点,覆盖周边景点,多种组合线路,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
景区服务形象方面,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着力提高业务素质和生态意识,一举一动都要反映出生态旅游的“绿色”,时时环保、事事环保。同时本区景观主要体现的是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相应的,从业人员也应培养一种“活力”型服务:生态保护区内柔声细语,不惊扰鸟儿的好梦;出外则生动活泼,热情而有感染力。这种情与景的交融易使游客记忆深刻。
2.3廉江市农业旅游价格整合
农业旅游产品价格策略对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农业旅游往往是借助农业生产而发展,农业生产的收入可以作为保底,旅游收入则成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农业经济的拓展,生产成本普遍不高,并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来实现生产服务,对农村地区提高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以及保护生态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廉江现有农业旅游小本经营为主的模式使得旅游定价比较混乱、不稳定性强,要在旅游者中形成强的竞争理和良好声誉,价格必须进一步规范化。
2.3.1旅游基本价格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旅游多数只具有县域或地区级的影响力,新投入的农业旅游项目多数是希望打开市场。分析廉江市农业旅游的现状和区域经济的整体情况,应以扩大市场份额作为目标,抓住重点景区和主要活动项目,迅速占领粤西的主要农业旅游市场,在此基础上扩大影响力,对广东其他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广西东部地区产生一定的辐射。
立足于上述目标,廉江农业旅游对整个粤西地区应定位于获取较大市场份额,采取渗透定价策略吸引市场。但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复制技术较为简单,并能够大批量生产,仅以低价格作为竞争的主要砝码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借助红江橙、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生产基地着力提高旅游产品品味,以合理的价格和更优质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旅游企业介入不够的情形下,政府和物价部门也要完善其宏观调控职能,在价格制定方面加以指导和限制,克服农业旅游定价的随意性,促进旅游价格机制的良好运行。
2.3.2旅游非基本价格
在增加旅游收入方面,虽然渗透定价是以较低的基本旅游价格吸引旅游者,但非基本价格还是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充分调研,掌握市场信息,结合专业人士、旅游者、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多方意见,可开发出更多的旅游娱乐和购物产品,提高旅游经济收入。廉江市旅游购物类产品长期存在很大缺口,这也是农业旅游价格难以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之一,制约了旅游的经济发展。旅游购物作为旅游要素中唯一的“无限消费”,在城市旅游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但农业旅游往往因为起点不高,规划多数只停留在食、住、行这些基本生理需要层面,同时这些相关的供应设施档次也偏低,总体利润率不高。寻找旅游购物的突破口,一方面可以增加旅游收入,扩大就业;另一方面,特色旅游产品也是对旅游区的软性宣传促销。
2.4廉江市农业旅游销售整合
廉江农业旅游多数以家庭、果园为单位分散经营,规模小、销售资源匮乏。大大小小的果园、农庄都希望搭上旅游的“快车”迅速发展经济。在这样经营模式下,促销手段及销售渠道都比较单一,很难适应农业旅游自身季节性变化和现代旅游市场的高度竞争。首先,促销不得力淡化了旅游者对目的地的认识。廉江市的促销没有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意识,只作为湛江市旅游整体的一个构成部分向外界推介。这种推介从增强湛江市旅游整体吸引力的作用来看功不可没,但从廉江市的角度就无法深刻反应自身旅游的鲜明个性,还要以更详细的宣传材料、音像制品等进一步推销产品。比如“彩色湛江”旅游宣传中把廉江定位于“绿”,但绿的丰富内涵又岂是一片果园就能包含的。它有谢鞋山原始森林浓密的幽绿,有红树林生机盎然的葱绿,有香茶遍野新鲜的翠绿……只有用更大的精力去发掘和宣传,才能成为旅游者决策时的有用信息。此外,还要做好专门针对细分市场的促销。鹤地水库的水上运动以其动感易于吸引年轻人的细分市场,而垂钓、游船、疗养等功能又是老年人的至爱;农庄、果园的休闲,其乐融融,对家庭出游有较大吸引力;高桥红树林生态旅游在专业考察休学旅游方面优势突出。大杂烩式的旅游宣传促销很难吸引个性化发展的现代旅游者。
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也影响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廉江“红橙旅游文化节”的节庆品牌宣传促销颇具成效。“红橙节”叫响了“中国红橙之乡”和“南国电饭煲之都”两个品牌,使各地客商更加了解该市的投资环境。[5]红橙旅游文化节已经形成一个很好的品牌效应,其影响也不仅限于旅游行业,但一年一度的季节性很难形成长效机制。应藉此契机,结合其他种类水果花期、果期,适当配置相应休闲活动,努力克服淡旺季过于集中的弊端,发展当地旅游经济。
为扩大旅游产品销路还政府部门和当地旅游企业通力合作,需要寻求更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其中建立有效的分销网络是比较经济可行的途径:立足于本地旅游特色,主动出击联络各级旅游中间机构,以招待会等形式首先让旅游中间商知道有什么产品可卖;在适当的机会和利润条件下中间商会运用其直接面对旅游者的优势分销旅游产品,而不是坐待旅行社送客上门。这种营业推广在销售资源不足时是很有好处的。网络传媒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途径,经济有效,而廉江市的旅游景点图文资料不丰富,资讯更新和互动功能落后,宣传效果一般。网络销售成本较低,销售范围极大扩展,应该好好利用。其他方面也可以借助公共关系活动和目的地营销沟通等手段多方位宣传推广旅游产品。
3.结论
在全民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旅游业也不能以“无烟工业”自居而忽视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接待业产生的各种固体垃圾尤其是白色污染,对景区及产业自身的公众形象已经造成负面影响。其中农业旅游既缺乏风景名胜区的专业化经营管理,又没有城市旅游的良好设施和资金配置功能,在生产经营上就更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营销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充分调查及不断地发掘潜力,进而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有吸引力的价格,多样化的促销手段和销售渠道来完善农业旅游具有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勤飞.对制定县域旅游业发展目标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5(1)
[2]程道品,梅虎.农业旅游研究综述[J].改革与战略,2004.10
[3]戴雪梅.论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3).
一、推进完美学校环境教育管理
在本学期我校确立了由校长、书记指导,行政群众及年级组长组成的环境教育指导小组,并且进行了任务合作、确立了职责。如:先生处职责是针对先生的环保行为的管理;教导处职责是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任务和选修课的展开;教科研室职责是活期展开相关环境教育教研活动;总务处职责是校园绿化及环境整治任务;团委职责是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社区活动;先生会职责是科普宣扬、及社团先生自发活动等。指导小组的建立和任务职责的确立,为我校的环境任务有序展开打下了优良的根底。
二、经过各种教育道路展开、渗透环境教育
学校经过选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社团、专题教育等多种教育道路培养先生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环境教育。
1、本学期经过主干教师地下课,让教师们尝试在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
2、在选修课中,我校展开了数字化水质丈量选修,并且分离本课内容展开了区级课题《张桥河水质调查》获得了区epd教育案例二等奖。
3、在社团活动课中,我校成立了环保社团。本学期在全校范畴内展开了“壳牌美景方案”评选活动以及社区环保宣扬活动,收到了优良的成效。
4、同时,我校还约请贺耀荣教师在我校展开了以epd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专题的针对全校师生的专题讲座课,为全校师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引见。
三、在学科渗透的同时做好宣扬教育
本学期,我校以“绿色生命”为主题展开了环境、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月。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从十一月不断延伸到十二月,包含了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社区活动、电子小报制造、学问比赛等方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先生参与率到达100,在我校校园全体环保氛围的建立中起到了优良的成效。
1、讲座中有贺教师做的epd专题讲座、有心思健康专家张教授的专题讲座,为先生提供了很好的进修平台。
2、11月18日,利用学校关闭日契机,展开了以“绿色生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在班级里建立环保氛围。
3、在活动月时期展开班级绿色黑板报评选活动,以及电子小报制造活动,使环保氛围愈加浓厚。
4、同时,在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间展开了环保学问比赛,同窗们怀着极大的兴味参与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不只加强了先生们的环保义务心,也让大家学到了更多的环保学问。
四、不忘进行校园环境建立
总务处在年进行了学校三层花园的改建工程,并且在学校范畴内进行绿化建立任务,经过不懈努力在年中旬,我校被评为了区无烟学校,并荣获了市级绿化合格学校。这些成绩的获得都是和学校各部门同心协力是密不可分的。
五、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成果
一、推进完善学校环境教育管理
在本学期我校确立了由校长、书记领导,行政干部及年级组长组成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并且进行了工作分工、确立了职责。如:学生处职责是针对学生的环保行为的管理;教导处职责是各学科环境教育渗透工作和选修课的开展;教科研室职责是定期开展有关环境教育教研活动;总务处职责是校园绿化及环境整治工作;团委职责是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社区活动;学生会职责是科普宣传、及社团学生自发活动等。领导小组的建立和工作职责的确立,为我校的环境工作有序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开展、渗透环境教育
学校通过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社团、专题教育等多种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环境教育。
1、本学期通过骨干教师公开课,让教师们尝试在生物、化学、地理等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
2、在选修课中,我校开展了数字化水质测量选修,并且结合本课内容开展了区级课题《张桥河水质调查》取得了区EPD教育案例二等奖。文秘站网-
3、在社团活动课中,我校成立了环保社团。本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壳牌美景方案”评选活动以及社区环保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同时,我校还邀请贺耀荣老师在我校开展了以EPD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专题的针对全校师生的专题讲座课,为全校师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介绍。
三、在学科渗透的同时做好宣传教育
本学期,我校以“绿色生命”为主题开展了环境、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月。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从十一月一直延伸到十二月,包含了讲座、主题班会、黑板报、社区活动、电子小报制作、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在我校校园整体环保氛围的建设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讲座中有贺老师做的EPD专题讲座、有心理健康专家张教授的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
2、11月18日,利用学校开放日契机,开展了以“绿色生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在班级里建立环保氛围。
3、在活动月期间展开班级绿色黑板报评选活动,以及电子小报制作活动,使环保氛围更加浓重。
4、同时,在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间开展了环保知识竞赛,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环保责任心,也让大家学到了更多的环保知识。
四、不忘进行校园环境建设
总务处在20__年进行了学校三层花园的改建工程,并且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绿化建设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在20__年中旬,我校被评为了区无烟学校,并荣获了市级绿化合格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和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是密不可分的。
五、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成果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是增强全民环境意识,推进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提高下一代环境政治素质的需要,也是促进科教兴市,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领导要专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以及《湖北省中小学“绿色学校”评估标准》,充分认识开展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创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认清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力度到位。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组 长:王金国
副组长:罗砚平 徐先发 刘教平
组 员:年级主任、班主任
3.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了切实抓好“绿色学校”创建和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创绿筹备会议,制定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计划》,确定了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争取在2011年成为市绿色学校。
二、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1.绿化校园
2.保持环境卫生
注重校园美化,要求每位师生像美化我们自己的家园,打扮我们自己一样来美化我们的周围环境,美化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校园。通过设立卫生监督岗,开展卫生竞赛等途径,教育学生天天做好清扫、检查、保洁等工作。
3.进行科普教学研究
学校在全面实施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科普教育知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践,撰写科普、环保方面的小论文,并有多篇获奖。
三、拓宽教育渠道,抓好环境教育
1.注重学科渗透
我校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将生态环境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的内容,课前认真查找资料,寻找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科学、生活与劳动、语文、数学、班团队等课中,应着重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有关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2.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展示才华。我们主要开展以下系列性的活动:
①宣传性的教育:在学校的宣传橱窗中布置“热爱我们的地球”、“水—生命之源”、“不乱丢废电池”等专刊,通过广播、班队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开展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环保征文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书籍,进行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动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成效。
②竞赛性的活动:美术组举办“保护环境,美化校园”书画、壁报比赛,班团队开展环保小报比赛、环保征文活动、环保演讲比赛等,
③养成良好习惯的活动:开展“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巧手活动,利用各种废弃的瓶、罐、盒等进行小制作,并举办展览。
④调查研究性的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开展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撰写小论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⑤实践性活动:组织“植绿护绿”小队活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向市民宣传环保知识,清除公共场所的广告纸,打扫居民区卫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自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承诺。
⑥参观性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我市的绿化先进单位,使学生了解环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地关注、保护环境。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建立创绿环保领导小组。
2.召开环保工作会议,部署新的争创任务。
3.动员教师参与学校创绿环保教育。
三月份:
1.环保知识宣传。
2.新的校园绿化调整规划。
3.植树活动。
四月份:
1.环保领导小组会议。
2.开展班队评“环保手抄报”、“环保天地黑板报专栏”活动。
3.开展“保护大自然、从我们做起”系列活动。
五月份:
1.班团队环保小实践活动。
2.环保工作小结,整理资料。
六月份:
1.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具体检查落实工作。
2.校园绿化保洁评比工作。
3.结合学校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系列活动。
七月份――八月份
1.校园花草树木保护活动。
2.开展红领巾护树护草活动。
3.环保知识小培训。
九月份:
1.校外“洁净社会、护绿”活动。
2.开展“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为主题大队活动。
十月份:
1.环保黑板报评比。
2.开展“绿色征文”活动。
3(.环保知识班团队主题班会研讨。
十一月份:
1.环保教育领导小组会议。
2.“绿色征文”评选。
十二月份:
1. 整理资料、工作总结。
规范办学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环境教育
党的十五中全会把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又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可以说十三五规划把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这些足以说明环境问题是我国当今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我国目前国民的环境意识还比较淡薄。那么要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则必须开展环境教育,“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适时、适度的渗透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渗透于生物知识之中,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把保护环境看作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苏教版七、八年级的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教育的知识点,所以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采用“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相关环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适时、适度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例如: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环境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生存的场所,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破坏性活动也渐渐超出了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例如“空中死神”酸雨的增加、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的增强、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又如第二十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让学生知道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2012年5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共同了《地球生命力报告2012》,这是一份地球的“体检报告”,结果显示地球现在很不健康。所以我们要保护生物圈,让生物圈真正成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通过这些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关系到每个公民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伟大事业,所以要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每个同学应该从我做起,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多角度的环境教育。
(一)校园树种挂牌行动:每一届七年级新生一进校,我们生物兴趣小组就组织同学们从树木的拉丁名、别名、科属、简介等方面查阅资料,精选内容,制定了样式精美的树木名片牌,为学校的树木制定了“身份证”。通过给树木命名挂牌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又能使全体学生在置身优美校园环境的同时,增强了爱护树木的意识和责任,使绿色校园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结合特殊日子: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粮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禁毒日”、“世界无烟日”等,做环保知识讲座,弘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学生更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我市环境保护的现状,用生动的例子告诉同学们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三)定期举办“环保知识”小论文征文比赛、环保知识手抄报比赛、“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因为在我们的校园中,总是有个别同学往地上乱丢果皮纸屑,有个别同学摘花摇树,有个别同学践踏草坪,有个别同学在墙上乱涂乱画,有个别同学往校园的路上、地上、墙上乱吐口香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深化学校“环境教育”成果,丰富同学们的环保知识和业余生活,学校定期决定举办“环保知识”小论文征文比赛和环保知识手抄报比赛、“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和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与创业意识、学以致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职业意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
1.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在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学分(时)数以及实习要求和考核方式。实习场所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园区、大型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政府环保部门等实践教学基地。实习的形式包括参观考察以及专题调研等。
2.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完成《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综合性实习,在大学三年级下半学年进行生产实习。实习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政府环保部门、研究院(所)或在本校进行科研实习等,要求学生上岗实习,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工作。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与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环境绩效的研究机构、企业集团、社会团体等组织,以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有效科研的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拓展视野、亲身体验的场所。通过有经验的环保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习,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及自身的不足,明确学习的目的,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社会实践应当与专业培养计划有机结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学生需求、专业特色、学生成长阶段和认知规律,实施分类教育。将社会实践纳入本科培养计划,规定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时数,制订相应的规范。学生的社会实践形式包括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等。
三、创新性科研实践
开拓校外课程资源,植入绿色环保理念
2005年,学校迁入富有“全球最大空中楼群”之称的四惠家园,这里高于地面11米,地表土层稀薄,整个小区无高大植被,植物成活率低于平均水平,绿化率只有30.1%。这里夏天暴晒,冬天寒风凛冽。同时,整个平台渗水系统脆弱,雨天排水不畅,这些因素为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建设绿色生态校园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三个学科教师为主力的教师团队深入校园周边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将我校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基地确定为位于朝阳区大望路的“松下ECO环保学院”。环保学院一直致力于通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这也正与我校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的环保理念相吻合。
2009年,我校正式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在学院中,学生开展了“地球环境问题的互动学习”“环保理念、设施的体验及环境宣言”“巧手制作太阳能小车”“LED灯的制作”等系列学习活动。如在“ECO环保小卫士”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常识进行了充分地结合,通过图片讲解、互动问答的形式教授学生区分垃圾分类标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和生活用品环保标识等知识。学生们把这里学到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相关知识带回学校、带回家庭,并附之以行动,低碳环保的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学生心中。
自主研发,打造绿色生态校本课程
2009年,我校与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合作成立了“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小学数字化科学教育研究发展基地”,基地的建设为课程的研发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传授“绿色”科学知识,启迪“绿色”创建思维,培养“绿色”思想品德,灌输“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我校以科学学科为龙头自主研发了《绿色生态在日坛》校本课程。
在课程中安排了《绿色生态在中国》《绿色生态在校园》《绿色生态在我们手中》几个单元的主题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我校的绿色生态设施,了解我校生态环境建设具体内容,懂得建设绿色生态学校,以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绿色生态在中国》单元的学习中,普及绿色生态知识,如太阳能、风能、中水利用等。通过实地参观,学生了解到我校的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和电力功能系统、雨水回收池、分类垃圾回收站、楼体夹角生态景观等。在《绿色生态在我们手中》单元的学习中,让学生结合身边的材料,变废为宝,合理利用,创建学生自己的绿色生活。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亲自动手研究、改造校园土壤生存环境、设计屋顶花园;亲自动手制作LED灯,创编风能太阳能等。学生一边学习校本课程一边参与实验、分析,并将其归纳整理为科技小论文。
实地应用,打造校园环境课程
社会大课堂搭建起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连接的桥梁和平台,使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绿色生态校园渗透出的环境课程更是不断影响学生成长。
名校的背后是文化,优秀学校的稳定性在于形成了个性鲜明、独特的学校文化。只有拥有内涵,学校才会底蕴厚重,才能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外化形象意识、强化精品意识、提升发展意识是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趋势,更是打造品牌名校的核心。
一、规划先行――体现科学人文的独特个性
环境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场所,是师生生存与发展的具体时空。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社区环境、历史传承及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首先做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充分考虑校园的景观性、标志性、人文性,体现学校独特个性和文化精神的校园环境,建设科学、人文、美观、和谐的学校。
1、发动师生,征求方案。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使校园环境建设成为师生共同的目标和自觉的行动。就我校而言,我们应结合“绿色环保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校训”,进行“学校标志性形象”、“校园一角”设计方案大赛,把参与权、建议权、规划权、建设权还给教师和学生,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营造一个绿色、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育人环境。
2、求助专家,提升品质。在征求师生建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的历史、办学特色及学校的地域文化,请相关领导、教育专家和专业的学校文化策划机构来帮助提炼办学理念以及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提升学校文化的内涵品质。
二、外部环境――达到合情合理的和谐统一
校园外部环境建设,是学校的基础性建设,它所营建的氛围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目标、方向和理念,是学生得以生存和健康发展的物质空间。从校园美化且具有学校特色的角度,我们追求整体布局合理、周密考虑各类建筑设施的组合与配置、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配合、空间的疏密有致等。注重学生立场,做到色彩与构图和谐统一,力图创造一种清新明快、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使师生一走进校园,便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1、设计形象标志。在校门入口处,设计制作“学校标志性形象”,彰显办学特色。同时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三风安装上墙。
2、绿化美化校园。切实做好学校绿化、美化、香化工作,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养护、整理;加强盆花的培育,做到“三个结合”:即绿化与美化有机结合、绿化与教学有机结合、绿化与文化有机结合。在绿化区域内多几份温馨的提示语:“呵护绿色珍惜生命”、“你轻轻我青青”、“我怕疼请呵护我”、“你来绕一绕,我来笑一笑”等,这些温馨的语言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营造体育文化。以弘扬体育精神,彰显学校精神,展现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可利用操场边的栏杆制作标语、体育常识、游戏推荐、明星介绍等,向全校师生传播体育精神,融入体育文化。
4、开辟校园文化墙。校园的文化墙是学校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它展现了一个校园的文化。有效的文化墙能成为一幅有“主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三、内部设置――凸显精巧精致的人文色彩
学校的教室、办公室、走廊等室内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环境育人的主阵地。营造室内文明的、艺术的、道德的、人文的氛围,能给校园环境建设增添生机与活力,会使学生在由感知到逐渐内化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激发、心理的发展、言行的规范。
1、墙壁文化。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墙壁上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使其有主题。常规、成语典故、英语、科学奥妙、书画等等,名言警句、课改理念贯穿其中,使其真正成为孩子们一扇思想的窗口。
2、走廊文化。安装软木黑板设立“才艺角”,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天地,为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创造。定期展出学生的书画、摄影、手抄报、手工作品。为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以个人名义举办学生个人书画展,让学有特长的学生一展自己的艺术才华。在教室窗前,张贴“××年成长体验”剧照,记录师生难以忘怀的事件。在地面,可将学生熟悉的英语单词与游戏相结合,使孩子们在课间游戏中,能边玩边读单词,寓教于乐。
3、橱窗文化。可以分设“健康之窗”,对师生进行预防常识的宣传以及心理辅导方面的教育。“知识之窗”可以张贴《中国少年报》、《小学生数学报》等;“明星之窗”布置名人画像及名人故事,介绍学校“十佳师生”和“形象代言人”事迹,为每个人树起身边的榜样……
4、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应体现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自信的学习风貌,严明的课堂纪律,处处彰显和谐。
5、办公室文化。办公室应体现严谨庄重、美观和谐的文化氛围。悬挂体现和谐、勤勉的教师个性化格言,设置教师办公桌标识牌,适当点缀绿色植物。
6、功能室文化。体现素质教育、快乐和谐的文化氛围要求,增强其探索和自主发展意识。
四、活动开展――崇尚低碳生活,构建绿色学校
1、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强化风扇、电灯、空调、电脑等设备的安全与节约使用管理;在教师和家长中倡导少开车的低碳生活方式。
2、开展节约用水活动。调小水源开关,实施节水措施;建设水回收装置,用于浇花;规划洗手水和雨水二次利用的建设工程。
3、开展节约纸张活动。管好文印室,倡导自备茶杯,鼓励使用二次利用生产的环保纸,拒绝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4、开展环保购物活动。不吃口香糖,不用或少用易造成污染的塑料包装产品等。
5、开展资源利用活动。食堂、班级、办公室等分类回收物品,不乱丢垃圾,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等。
6、开展善待生物活动。在学生中开展认养学校和社区树木活动,让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善待身边的鸟类等有益动物。
7、开展环保科技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科学调研和社区环保实践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环保科技实践活动。组织科技兴趣小组成员参加参加与环境摄影竞赛和环保科技小论文竞赛。
师教委、师环保局:
根据兵教综发[2003]23号文件《关于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并按照《全国环保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小学环境教育大纲》的要求,北屯中学于2003年5月开展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目前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已按计划完成,已具备兵团“绿色学校”基本条件。现根据新疆兵团中小学“绿色学校”评估标准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向师教委、师环保局汇报:
一、组织管理
1、领导重视。为加强对我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的领导和管理,我校于今年5月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对环境教育宣传、教师环保培训、环境教育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学科渗透,校园绿化、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了北屯中学创建“绿色学校”实施计划,按照兵团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步骤,部署安排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定期检查,整改,及时总结。(自评分7分)。
2、资料齐全。为更好的开展环境教育,增强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我校教研室专门编写校本教材《环境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真撰写教案,积极开展论文研讨活动。(自评分4分)
3、宣传教育。我校根据“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计划于2003年6月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板报比赛,并在艺术节期间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学校广播室、图书馆、阅览室有环保书籍20余种。并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自评分7分)
4、环保培训。我校根据兵团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制定有学校环保培训法,定期对教师进行环保培训。(自评分4分)
二、课内教育
1、课堂渗透。我校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够积极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内容贴近生活,注重实效。学校各学期举行一次环境教育研讨课,并有教案。在学校组织的期未考试中有环境保护的内容。(自评分11分)
2、活动课程。我校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十一”期间校团委、少先队举行了“创建绿色学校”演讲比赛,“我爱绿色”盆花展,“绿色家园”征文等活动,全校30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同时各教学班每学期都要定期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自评分5分)
三、课外教育
1、小组活动。我校小学部和中学部都成立有环境保护小组和环境保护青年志愿者小组,积极开展争创“环保章”,收集废纸,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环保小组有辅导老师。(自评分6分)
2、实践活动。我校每周都安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大扫除,每年春秋季节都要到北屯平顶山立体植物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积极组织学生搜集和整理环境保护的资料。在社区宣传方面,我校组织学生到北屯油脂厂参观冶的工艺流程,暑假期间开展了“北屯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调查活动。学生参加各类环境教育活动的普及率在90%以上。(自评分9分)
3、专题教育。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校积极制定活动计划,并且各班开展了讲环保小故事,自编自唱环保歌、讲演比赛、板报比赛、交流会等活动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教育教学显著。(自评分6分)
四、校园环境
1、校园绿化。我校绿化面积是达17000平方米,基本实现春绿、夏花、秋、冬树,同时加大了花园式建设的力度,使校园环境到四化(即硬化,美化、绿化、化)(自评分4分)
2、卫生状况。我校校园绿化无乱扔垃圾现象,课堂环境优美整洁,食堂、宿舍干净整洁,测所为水冲式无害化处理,无臭味、异味。所有共公场所均要定期消毒,无 卫生死角。(自评分6分)
3、学校实验室,垃圾池,锅炉房产生的污染能够有效处理,学校在各主要道没有10个果皮箱,3个厢式垃圾箱。使校园污染有效控制(自评分6分)
4、环境意识(自评分8分)
五、教育效果
1、环保行为。我校为无烟学校。校园内无乱丢、乱吐、乱乱画的行为,学生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学校每周一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检查、促进了学生在家、学校、社会养成卫生、健康、环保的生习惯。(自评分10分)
2、教育效果。今年我校向兵团报送综合实践课程环境教育方面的课题9份,有1人获兵团一等奖,2人获兵团二等奖。6人获兵团三等奖。我校教师黄玉华编写的《走进金山》,毕惠编写的《我的家乡》分别被选入国家综合实践教材。2001年我校学生参加兵团环保有1人获奖。(自评分5分)
(自评总分为98分)
六、加分项
1、我校毕慧老师编写的《我的家乡》报送入国家综合实践实验(3分)
2、我校学生参加自治区生动物保护知识比赛,有12人获一等奖、24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2分)
3、我校把环境教育列入必修课(3分)
(加分项自查为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