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5: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商贸系统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贾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贫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贾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引言
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过程应该从语用的层面开始,先决定翻译的目标功能(即是说纪实性翻译还是工具性翻译),然后将原文中需要保留重现的内容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心理期待、交际需要、媒介条件以及指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是考虑的焦点。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员认识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Nord,1997)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贸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贸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贸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2、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主要包括:Katharin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ns-Venneer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 ) ,Just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Christiane Nord的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以及其他用于译员培训中有关功能方法论的着作。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式的一种。因而,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 )。Vermeer认为目的法则是: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译文的接收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日译、讲话和写作必须让你的文本在使用场合能对想使用的人起作用,并按照想使用的人所想起作用的方式起作用。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则,这些法则来自翻译要求,它是由发起人(initiator)(也可能是译者本人)给定的。翻译要求规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只是一种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面对意向受众,功能策略便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该理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它反映出了翻译的三个性质: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功能翻译理论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文本按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s ) 。商贸文件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达商贸交际信息。因此,功能翻译理论适合于商贸翻译的实践,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对于商贸翻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功能翻译理论与商贸翻译教材建设
论文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商贾翻译;商贸翻译标准;商务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贾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贫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贾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引言
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过程应该从语用的层面开始,先决定翻译的目标功能(即是说纪实性翻译还是工具性翻译),然后将原文中需要保留重现的内容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心理期待、交际需要、媒介条件以及指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是考虑的焦点。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员认识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Nord,1997)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贸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贸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贸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2、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主要包括:Katharin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ns-Venneer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 ) ,Just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Christiane Nord的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以及其他用于译员培训中有关功能方法论的着作。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式的一种。因而,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 )。Vermeer认为目的法则是: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译文的接收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日译、讲话和写作必须让你的文本在使用场合能对想使用的人起作用,并按照想使用的人所想起作用的方式起作用。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则,这些法则来自翻译要求,它是由发起人(initiator)(也可能是译者本人)给定的。翻译要求规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只是一种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面对意向受众,功能策略便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该理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它反映出了翻译的三个性质: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功能翻译理论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文本按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s ) 。商贸文件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达商贸交际信息。因此,功能翻译理论适合于商贸翻译的实践,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对于商贸翻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功能翻译理论与商贸翻译教材建设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联合举办,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民族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越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9~13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本次年会是继1981年在桂林举办的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后16年,在广西的考古学、民族学调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收获的背景下,再次回到西瓯、骆越故地广西。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湖北等十多个省(市、区)和香港、台湾等地,以及美国、越南等国家的92名专家、学者与会,除了会前收到论文中精选50篇编辑成67万余字的论文集《百越研究》(第一辑),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0月正式出版外,会议期间还有十多位境内外的学者向大会提交了精彩的民族考古调查研究新发现。老、中、青三代学者共聚一堂,缅怀百越先民,重温东南历史,大兴学术争鸣。这些成果既有百越民族文化的总体研究,更多的是百越各支系文化的深入探讨,还有百越民族与其他系统民族文化关系、百越与当代华南民族文化关系的探讨等专题,将百越民族史的学术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
一、百越民族的总体或跨地域研究
近10篇论文是从全局或跨地域的角度对华南、东南百越文化的总体研究,不乏创新之作。如江瑜在《古代铜鼓社会功用再考察》中,认为古代铜鼓上的太阳纹和青蛙装饰,并不代表对太阳神和青蛙的崇拜,太阳纹的作用是分散铜鼓受敲击的力度和传播的声音的,青蛙是人们对农业丰收的向往,是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观察思考,而且不同时空的铜鼓涵义、功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很有新意。周幼涛《论地域文化视野中的越文化研究》主张百越虽支系繁多,但又存在四个相对集中的地域文化系统,即江浙地区句吴、于越所在的“北系”,闽台地区东瓯、闽越所在的“东系”,两广地区杨越、西瓯、骆越等所在的“南系”,云贵地区夜郎、滇所在的“西系”,体现了对百越文化谱系结构的深入思考。钟《吴越水乡地域古城形态之“夹城作河”构造初探――东南百越地域原生文化型式探索之一叶》,从淹城、苏州、绍兴、嘉定等城市平面中外濠、内堑两重河道的“夹城作河”构造,不同于中原城市规划传统,是百越水乡原生态的筑城形式。黄启臣《先秦岭南古越族土邦小国的社会性质》一文,全面钩沉历史文献记载中存在于岭南地区的骧头国、缚娄国、阳禹国、儋耳国、雕题国、西呕国、骆越国、伯虑国、苍梧国等九个土邦小国社会,主张它们多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多无君的部落社会。Barry Rolett在《中国东南与南岛语族航海术的出现》一文中,认为东南史前航海术的出现、史前人类移民太平洋的主要原因,是全新世中期的海平面上升、沿海农耕地的较少所致。此外,高蒙河在《百越民族考古遗存考辨》、吴春明《东南汉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础》、陈山漫《吴越竹文化述论》、盘立《百越文化区域中的“道缘”文化》等文也都有类似的全局角度。
二、百越各支系文化的调查与探索
西瓯、骆越、夜郎、滇、南越、闽越、东瓯、于越、句吴、干越等百越各支系的民族文化与考古发现、研究,占本次年会提交论文的半壁江山,其中西瓯、骆越及相关的广西考古研究自然是重头戏,有不少新的观点。
在西瓯、骆越的关系与性质上,覃圣敏《西瓯骆越新考》系统回顾西瓯骆越研究中“同支说”、“异支说”之学术史的基础上,主张两说没有矛盾,先秦时期两族各自独立,秦汉时期结成联盟,他还把武鸣马头作为骆越古都、瓯骆联盟的中心,把越南河内的“古螺城”作为败退南迁的新都。蓝日勇的《骆越无国论》则从历史文献记载、元龙坡和安等秧山等墓地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城防设施的缺乏等角度,论证骆越族还没有建立起国家组织。
在西瓯、骆越的文化方面,蒋廷瑜《西瓯骆越青铜文化比较研究》首次以青铜器资料为据,系统论述“西瓯文化”、“骆越文化”的内涵特征、两支青铜文化的异同,反映了广西青铜文化研究的新高度。李珍在《贝丘、大石铲、岩洞葬――南宁及其附近地区先秦骆越文化的变迁》研究中,主张8000~5500年前的贝丘遗址、起于5000年前左右的大石铲文化、起源4300年前左右的岩洞葬-文化,是一个文化系统的不同阶段,是骆越人文化的三个阶段。陈远璋、熊昭明《广西贺县河东高寨四号墓及其文化因素分析》则运用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了河东高寨四号墓所出的陶器、铜器、玉器等所反映的秦、中原、越等文化因素组合。梁旭达《广西瓯骆文化浅析》系统描述了骆越的大石铲、稻作、干栏建筑、铜鼓文化、图腾崇拜等文化内涵。此外,谢日万、何安益《桂南大石铲应是骆越先民的文化遗存》、韦江、杨清平《广西武鸣河流域先秦墓葬的初步研究》、林强《广西都安北大岭遗址出土的玉器及其族属的初步探讨》也就考古资料中骆越的大石铲、墓葬、玉器等文化分别展开论述。
在西瓯、骆越的社会习俗与经济上,覃芳《广西新石器时代葬制与古越族食人埋骨的关系》则根据广西新石器时代屈肢葬、二次葬、肢解葬中的资料,结合文献与民族复原古越人的食人埋骨习俗。彭书琳《广西古代拨牙风俗》则收集研究了广西岩洞葬的人骨标本,分析了起源商周时期、盛于宋元明清时期的广西古代拔牙习俗的源流、分布与性质。陈桂芬《秦汉时期瓯骆社会经济发展述论》一文,阐述了文献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岭南后,瓯骆道路建设、郡县设置、军人与移民实边、城市与商贸发展等。杨清平《略论东周时期岭南越人的农业经济》则更多从考古出土实物来说明类似的课题。
此外,也有一批论文涉及百越的其他支系。彭长林《滇文化族属再探》运用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深刻分析了滇文化中濮、越、氐羌三大因素的构成,是迄今研究云贵高原越文化最深入、清晰的成果。郑超雄《夜郎国的文化渊源及社会文明》一文,也以考古材料出发,分析夜郎国的文化渊源,主张濮就是越,并研究了夜郎的王权政治与社会文明。邱立诚《香港早期历史――百越族群中的地缘与文化关系》,分析了上起万年前后的打制石器时代,下迄秦汉南越与南海郡时期,香港考古文化与珠江三角洲的同源一体关系。蒋炳钊在《闽越的都城与“冶”》中,论证了史、汉所记闽越“二王二都”分别在崇安汉城和福州北郊汉城,而余善所都崇安汉城就是无诸王城“冶”。是闽越都城研究中的一个新看法。王炜在《试析虎林山遗址的文明因素》一文中,依据虎林山墓地出现的高等级墓葬、牙璋礼器、戈、矛武器、刻划符号等,分析外力作用下的闽南早期文明进程。陆建芳在《江苏无锡鸿山越国大墓发现的玉器》中,介绍了吴国地域范围发现的越国大墓玉器内涵。
陈元甫《汉代东瓯国的发现与研究》则介绍了浙南温岭塘山大墓及大溪古城的考古新发现,主张大溪古城就是东瓯国都。徐长青在《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墓葬》中,首次披露了这座重要的干越墓葬的考古新发现。张崇根《台湾大坌坑文化来源初探》则提出了台湾大坌坑文化来源于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的新看法。连照美在《从考古学论古代百越时空分布上的台湾》,在总结台湾史前文化与大陆关系之研究史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台湾新石器文化谱系中东南沿海的卑南文化内涵及其与大陆史前文化的异同关系。
三、百越民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关系
楚越关系历来是百越民族周邻文化关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朱燕英的《楚文化对江南百越文化的影响和融合》一文,运用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楚文化对湘资流域杨越、长江下游吴越、赣鄱流域干越、闽江流域闽越、岭南的南越与瓯骆等百越文化的影响。丁兰《纪南城周边楚墓地出土青铜越式鼎现象初探》则谈到了越文化融入楚文化、成为楚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考古证据。此外,石奕龙《两周时期句吴与邻族的经济、文化联系》,则从传世文献、铜器铭文、考古器物的角度,分析了句吴与邻族的产品交换、技术交流与文化互动关系。熊传善《论中原民族与南方民族的战争与融合》依据文献记载,比较全面描述了五帝、三代、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南方民族间的和战关系。漆招进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洞庭湖农业文化的南传》中,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地区稻作农业文化通过越城岭山区及湘桂谷地传播到广西地区的考古证据。
也有学者分析了百越文化的跨界(国)关系,如蒋远金在《史前日本列岛与百越先民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提出新本列岛的旧石器、细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与农耕源于华南百越地区的看法,从而证明两地的海洋文化交流。西村昌也《从民族史的观点来理解越南北部的铜鼓》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越南北部出土铜鼓的类型、年代与使用民族,并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民族间战争、馈赠、交易等民族关系史问题。邓聪在《岭南与北越弓形格铜剑文化圈》中,提出了弓形格青铜剑的时空分布所反映的岭南地区与越南北部的先秦汉初文化交流。
四、百越后裔及现代南方族群的文化变迁
现代南方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南方汉人族群是百越的后裔或与百越源流关系密切的族群,是百越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冯孟钦在《广东俚人遗存的考古学观察》中,以洛湛铁路沿线、高州、信宜、电白、廉江、遂溪、海南等地墓葬考古资料为据,讨论东汉至唐代广东、海南的越人后裔――俚人的陶器、铁器、铜鼓、居址、墓葬等文化内涵。王献军在《黎族早期的物质文化》中,通过考古与文献资料,论述了黎族的食物形态与饮食器具,服饰、耳饰与文身文化,船形脚屋等居室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李勃《黎族来源新探》、王逍《畲族传统文化禀赋述论――兼论畲族经济转型》,董建辉、林宏杰《族群认同与民族身份的确认――以金竹畲族乡的成立为例》,也属于类似的研究。
蛋民形成也与古代百越民族的海洋文化活动有关。黄向春在《福建闽江口“蛋民”研究――兼论百越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阐述了闽江口越人后裔蛋民的分布、姓氏、生态与生计、习俗与社会组织、神灵庙宇、口传记忆等,并提出闽越物质文化的民族考古学研究与蛋民认同“闽越”的符号意义之认知考古学研究同等重要。兰达居在《百越海洋人文与福建区域人文模式》一文,在论述百越海洋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综合了两广、福建、浙江、海南、台湾等沿海作为百越海洋人文传承者的水上蛋民文化,并提出福建百越海洋人文在当代传承的三种模式――福州模式、湄洲模式、惠东模式。
此外,还有学者重视百越与南方汉人文化的传承研究。吴春明《东南汉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础》着力钩沉当代东南汉民人文中的土著文化因素积淀,如海洋文化精神、土著宗教与惯习、越式聚落与丧葬、原始制陶与无纺树皮布、汉语方言的越语底层等,并从文献与考古资料中所见的越人汉化、汉人越化中寻找民族考古学的解释。彭维斌《闽南民间信仰的文化分层与汉越文化融合》一文,将历史层位分析法引入闽南民间社会文化研究中,探讨了以天公、土地、星辰、龟、蛇、狗、虎等自然崇拜为代表的百越先民“万物有灵”崇拜的底层特征,以吴本、妈祖、临水夫人、清水祖师、三平祖师、王爷等救生神灵为代表的百越土著巫鬼信仰的核心,汉式佛道为代表的表层特征,并从民间信仰层位的形成过程研究汉越文化融合。林汀水则在《也谈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中,提出闽方言源于江浙的吴方言、吴方言与古楚语是闽方言的底层、唐宋以后随着中原汉人的南迁又重叠着上古中古汉语,这是现代汉语方言研究上的全新观点。
五、多学科协作、多层面探讨与国际性视野的学术盛会
在这次学术会议上,与会学者围绕百越史研究的不同专题,从多学科、多层面和国际性的角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表现出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参与、协作。考古学是百越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知识源泉,考古学者的大量参与、考古资料和方法的全面运用是本次会议的重要特点。多数与会考古学者不再是简单列举考古文物资料,对历史问题作出粗浅的说明和解释,而能通过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研究、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百越族群文化的谱系、关系、性质,甚至还将考古类型学方法运用到当代民族文化的分析、研究中,体现了考古学研究在百越史研究中的深入和提高,象西瓯与骆越青铜文化的区分、滇族的三种文化因素构成等研究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作品。百越史的研究离不开历史学,传统百越史研究主要仰仗史、汉的若干篇章,这次会议上纯粹历史学的研究不多,但也不乏深度,如对先秦岭南古越族九个“土邦小国”的历史钩沉,就是代表。民族学的研究成果是本次会议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壮侗语族的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成果有限,但也有突破,尤其是将南方汉人的社会文化纳入百越史的研究范畴,就是一个新的尝试和亮点。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从江南城市布局的地理变迁中,找寻吴越城市的“外濠内堑”的底层特征,很有新意。语言学方面,关于南方汉语的越语底层、闽方言的吴语特征等,都是对传统语言学理论的挑战。
2 多方面、多层面的探讨。本次会议除了民族与文化性质、族群源流、文化谱系、文化因素分析与区域文化关系等基础性时空关系研究外,还有百越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多层面的探讨。在物质文化层面上,吴越城址、建筑聚落、崖洞墓葬、航海舟筏、铜鼓、大石铲、竹器与玉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专题论述。在精神文化层面,百越的海洋精神、万物有灵与巫鬼神灵等、图腾崇拜、南方汉语方言与语言、婚姻习俗、拔牙习俗、食人埋骨习俗等内容,都有学者涉及。在社会与经济层面,骆越的建国、南越的土邦小国、商代闽中的文明因素等国家文明问题,百越同秦汉王朝、荆楚文化的战争与融合问题,以及农业生产与经济生活等问题,也都有争论或讨论。
论文关键词:玉溪市,城镇化,研究
关键词:Yuxiurbanizationresearch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的之一。玉溪是云南省地级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环境。现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差距拉大;经济增速减慢等。而当前云南省提出要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曲靖、玉溪、楚雄滇中城市群,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能否抓住机遇,加速城镇化进程,解决存在的矛盾,促进玉溪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玉溪市城镇化问题研究,也可供其他西部中小城市借鉴。
1.玉溪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溪市人口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八县一区人口共206.85万人,设乡镇(街道办事处)共计75个,其中包括45个建制镇、27个乡、中心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2009年城镇化水平为37.4%,成为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州市之一。但研究中城镇化发展仍然存有突出问题:
1.1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尚处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时期
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虽比云南省高出10.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仅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1.2市域各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分布东密西疏,差距明显
受经济、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玉溪市域现有城镇体系主要沿交通带和“三湖”地区分布,形成两种格局:以红塔区为中心的东部城镇群区(五县一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49%,城镇(建制镇)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0%,城镇分布密度约6个/千平方公里。西部城镇群区(四县)占全市总面积的69.51%,城镇分布密度约1.69个/千平方公里。东部区城镇密度是西部的3.6倍左右,差距明显。
1.3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
2009年全市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为1674美元,根据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对应关系,城镇化水平应达到40%以,实际仅达到37.4%。另外,1990~2009年,全市GDP从41.31亿元增长到286.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而非农业人口由20.17万人增长到36.08万人,增长速度仅为4.6%,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1.4城镇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
玉溪市是由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县域建制镇所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具有单中心特征,城镇总体规模小,无法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由于地级市起点低、底子薄等因素的影响,全市总体实力不强,现有城镇多数没有达到基本规模数量的标准。单靠中心城市红塔区来带动全市经济发展,能力有限,且市内没有形成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聚核区,导致中心城市与城镇传递协作出现脱节现象。
1.5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使城镇体系难以形成较强的整体功能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城镇整体功能要正常发挥,应形成由小到大、层次分明、各级城镇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实现各种经济作用的正常传递。在玉溪市城镇体系中,就缺少这种层次上的连续性。2009年中心城市红塔区总人口39.34万人,非农业人口13万人,与第二位的通海县秀山镇(非农业人口2.54万)和峨山县双江镇(非农业人口2.21万)相比,城镇人口规模相差较大,中间缺少市域到中心城市接传辐射的能力。
1.6市域内城镇发育不充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
目前市一区八县,200多万人口的市域范围而言,各县城产业门类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简单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县城城镇和县域建制镇以集市贸易为主要职能,普遍存在城镇建设投入少,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薄弱,倾向于“小而全”的方向发展。
2.玉溪市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
造成玉溪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有多方原因,仅从城乡空间结构上观察,城镇化滞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它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效应,在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产业、地区发展的矛盾:
2.1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009年,玉溪市工业化率为61%,城镇化率仅为37.4%,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工业化水平,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脱节,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扩大。
2.2造成人口结构与资源占用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
玉溪市2009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约为2:8,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占总量之比接近8:2,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别程度,也表明在这种结构下,农民不可能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地位。2009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0.85%,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64.33%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比全国情况更为严峻。随着农业收入弹性的下降,农村中还将游离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2.3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人口留在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机械化在农业中的推广,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2009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3亩,玉溪市仅为0.78亩。城镇化滞后也导致市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1995年至2009年玉溪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354元扩大为5116元。
2.4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2009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比重仅为22%。城镇化水平滞后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可见,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玉溪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玉溪市城镇发展的思路
根据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距明显,应采取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城镇、合理发展县域建制镇,加快工业化进程,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形成以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主轴,公路交通网络为枢纽,环市域内一定数量、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城镇群。即:通过“交通兴镇”和“产业建镇”,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行政、商贸为主的综合型、工矿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农副产品集散型等城镇。
4.推进玉溪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加大红塔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建设,强化其在城镇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国际大通道”的三大发展目标,这给玉溪市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要提升红塔区在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地位。
4.2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和有重点的发展县域建制镇,突出特色
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优化现有城镇的结构,提高二级城镇的功能,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要发展具有前途的城镇承担中心城市的接传辐射能力。同时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交通发达、发展潜力较大的三级建制镇。
4.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镇)功能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改造城镇供水、供电设施,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完善排污系统、建立无害垃圾处理厂,改善城镇环境卫生;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加快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传输的宽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4.4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兴镇”
要根据城镇的实际,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策略,实现互动协调发展。首先,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在巩固粮食、甘蔗、烟草三大产业的基础上,加快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生物药业五大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其次,调整发展第二产业。巩固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制药业、名贵花卉种球及种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冶金业和机电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旅游业精品战略;加快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4.5树立经营市(镇)理念,提高城市(镇)运营效率
作为西部中小城市财政收入有限,应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和社会保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资源和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把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营运的过程。
4.6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关键要提高农村人口的发展能力和非农就业能力。政府要花资金建立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开展创业、就业等形式培训,提高农民的自身技能。
4.7城乡统筹,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解决在有限土地情况下,实现城镇规模扩张与可持续发展是玉溪市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必须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乱占耕地,无序建设各类开发区、工业区;防止以美化环境为由,乱刮兴建广场风;应统筹规划,把开发重点主要放在公益性土地的开发上,对于经营性土地主要依靠挖掘现有潜力。
参考文献
1 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陈颐著.《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关键词:城镇道路;道路改造;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 U448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Analyzes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oads and later for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oad traffic. Optim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roads from the road plane, profiles, sections, subgrade, pavement, road intersections, etc.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late urban road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 roads; Road re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涪陵区江南片区作为城市老城区,是城市传统的政治、经济、交通、商贸中心。根据总体规划的定位,未来江南片区重点发展商务办公、旅游服务和商贸居住功能,是城市未来双核之一,保持商贸中心的地位,并继续承担主要居住生活功能。交通问题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涪陵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涪陵区江南片区的基础设施已逐渐不能满通需求。据交通预测,2015 年到2025 年由于交通量的增加,现状路网的服务水平将大幅度下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江南片区,虽然近年来实施改造了一大批城市交通设施,但受现状和地形的限制,城市交通容量依然有限,在应对城市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时,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对江南片区的发展造成直接不利影响。为了保证“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涪陵区通过一系列道路改造项目的实施将逐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城市道路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过性,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道路条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实现“畅通涪陵” 和“宜居涪陵”。
本次研究以涪陵区兴华中路道路改造工程为例,从满通运输、道路网走向、居住环境、景观、地面排水、工程管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1道路交通现状
涪陵区江南片区作为城市老城区,城市道路受地形、现状的限制存在以下特点:
(1)坡陡弯急,路面狭窄 道路技术指标偏低
江南片区各台地间的高差在30―50米左右,各台地间联系通道坡度偏大,局部路段的坡度达到14%;受现状影响,大量道路路面狭窄,部分干道如乌江路、望州路承担干道功能,却只有两车道。
(2)密度过低,级差不合理
现状建成区路网密度约为4.71公里/平方公里,低于规范最低值5.4公里/平方公里,且干道所占比例远大于支路,与规范要求的路网级差正好相反,级差构成极为不合理。
(3)系统性差
城市路网整体系统性较差,现状东西向仅太极大道―迎宾大道和滨江大道两条贯通性通道。南北向缺乏高等级通道,现状纵向道路等级低,间距大,导致体育南路、武泰路等低等级道路被迫承担干道功能。干道系统存在一定的交织,兴华中路高笋塘至工行段即为横向、纵向通道重叠路段,导致此路段易出现交通拥堵。
(4)建设滞后 ,可挖潜力有限
2008年至今仅建成翔正路和中山路局部路段,年道路建设量不足1公里,相对城市开发进度和车辆保有量增长严重滞后。
兴华中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涪陵区江南片区内,为城市主干路(兴华路)的一段,道路现为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车行道宽14~16m,人行道宽5~10m。兴华中路道路改造工程西起实验路转盘,东至高笋塘转盘,全长约2.2公里,现有道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由原来的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路面完好无损。
涪陵区为重庆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山地重丘陵地区,导致兴华中路的平面线形较差,最小平曲线半径为70m,道路的纵坡较大。沿线主要交通节点:兴华中路与实验路交叉口(实验转盘)、兴华中路与黎明路交叉口(黎明转盘)、兴华中路与高笋塘路交叉口(高笋塘转盘)均采用环形平交,是兴华中路交通运行的主要堵点。
图 1a江南片区现状路网结构图
2区域发展及道路功能定位
区域规划定位方面:根据《重庆市涪陵区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涪陵老城区(江南片区)为商贸、商务、旅游服务、食品加工、化学医药和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片区。规划功能概括为:二心三轴七大片区。二心指商业中心、商务中心;三轴指滨江发展轴、生活功能轴和新城市中轴线;七大片区指五个城市居住片区和两个现代工业片区。二心和七大片区为成片状的城市用地;三轴为带状的城市用地。
路网结构定位方面:根据涪陵交通改善规划,优化后江南片区主干路系统由“四横四纵”变为“五横五纵”如图1b所示,五横分别是滨江大道、桥南路―中山路东西段、人民路、兴华路、太极大道;五纵分别是兴涪路、百花路、实验路―黎明路―通江路、高笋塘路―广场路、中山南路―巨柳路―顺江大道。
兴华中路为规划路网中“五横五纵”中的“一横”,位于江南片区中“二心三轴七片区”中的一轴,该轴为涪陵区生活功能轴,是城市沿兴华路、桥南路布局的功能带,沿该轴带的土地使用性质(沿道路地块)以商业金融为主。兴华中路是涪陵区江南片区内东西向联系的重要通道,是涪陵区江南片区东西向的主动脉。因此该道路是涪陵区江南片区服务功能为主、交通功能为辅的城市主干路。
3设计理念及原则
3.1 总体设计理念
以“安全、环保、舒适、和谐”为设计总体目标[1],贯彻“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新理念,力争把工程建设成“安全畅通、贴近自然、资源节约、兼顾发展”的绿色之路。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建设“以人为本”的道路系统[2],处理好机动车、行人的关系,适应涪陵区城市环境建设的需求,重视道路景观设计,使道路布局、绿化与今后规划建筑总体和谐、布置美观。
(2)坚持质量第一,树立公众满意的理念;
(3)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
(4)坚持系统论的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5)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指标,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
(6)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
3.1 总体设计原则
(1)充分结合道路现状,保证改造方案可实施性的原则
根据现有道路车行道及人行道的宽度,道路改造成双向6车道。人行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保证2m~7m。对于局部路段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一侧无法拓宽一个车道,而另一侧的人行道较宽,本次设计将道路中心线作调整,保证道路拓宽为双向6车道。
(2)保证交通功能,改造方案近期远期结合的原则。
结合现有交通流量对几个重要交叉口改造,减少对地下商场等构筑物的影响,设计中兼顾远期改造成立交的可能性、可行性,做相应预留空间。
(3)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由于道路现有管网较大,搬迁量较大,且部分路段人行道较窄,不能满足所有管网均布置在人行道下,本次在路面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基层,既保证了路面的质量,又可保护敷设在车行道下的现有或新建管网,从而节约工程投资。
4设计要点
4.1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起于实验转盘,终点位于高笋塘转盘。本次道路改造设计由于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平面基本遵循现有道路平面。道路全长2168.94m,全线共设7个平曲线半径,最小半径为70m。本次设计在半径小于500m的平曲线设置35m长的缓和曲线。
对于涪陵区体育馆至高笋塘转盘段,考虑北斗隧道实施后,下行车辆通过北斗隧道,而不通过兴华中路,兴华中路该段车行道不考虑其拓宽。
4.2道路纵断面设计
兴华中路改造段,现状道路纵断面在最大纵坡、坡道长度限制、最小竖曲线半径等道路纵断面设计涉及到的参数上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本次道路改造设计将保持原有的纵断面设计不变。
4.3道路横断面设计
兴华中路为城市主干路Ⅱ级,设计车速为40km/h 。在规范允许前提下,本次设计小汽车车道宽度取3.25m,外侧大型车车道宽度取3.5m,考虑路缘带及双黄线,双向6车道的车行道宽度取21.5m。其路幅分配为:B=B1m(人行道)+0.25m(路缘带)+3.5m×2(车行道)+3.25(车行道)+0.5m(双黄线)+3.25(车行道)+3.5m×2(车行道)+ B2m(人行道)
对重要交叉口处,在交叉口进口道一侧拓宽一个宽3m的车道。其路幅分配为:B=B1m(人行道)+0.25m(路缘带)+3.5m×2(车行道)+3.25(车行道)+0.5m(双黄线)+3.25×3(车行道)+3.5m (车行道)+ B2m(人行道)。道路横坡采用单向1.5%,人行道横坡为2%[3]。
图 2a标准横断面图图 2b拓宽段横断面图
4.4道路路基设计
本次设计车行道拓宽的位置均为现有人行道,管网较多,在路基施工时必须注意到现有管网的保护。本次路基设计在秉承经济、耐用原则,注意环境保护兼顾工程景观效果的设计理念下,做到密实、均匀、稳定;填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采用当地材料。
4.5路面设计
兴华中路作为城市主干路,且道路改造加宽宽度较窄,因此整体性较差,且加宽段地下现有管线较多,部分管网需敷设在加宽段下,为了保证道路的整体性及地下管网免受影响,基层采用钢筋混凝土,使其依靠钢筋及集料的嵌锁作用,增强混凝土强度,防止开裂,从而达到整体结构不被破坏及保护地下管网的目的。
本次设计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具体设计为:4cm厚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6cm厚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下面层;0.7cm厚改性沥青稀浆封层;22cm厚C30钢筋混凝土基层;25cm厚6.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
本次人行道改造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风格”的原则,使人行道更加安全、整洁、畅通,完善人行道市政设施。人行道建构设计采用透水砖250×150×60mm,2cm1:2水泥砂浆找平层,10cm厚C20混凝土基层。本次改造设计人行道铺装采用浅灰色透水砖打格子,中间铺砌深灰色透水砖。
4.6道路交叉口设计
兴华中路全线与7条现状道路相交,均为平面交叉口。本次改造设计主要解决兴华中路与实验路交叉口(实验转盘)、兴华中路与黎明路交叉口(黎明转盘)、兴华中路与高笋塘路交叉口(高笋塘转盘)等主要堵点优化设计。本文在此以实验转盘优化为例:
1)现状问题分析
兴华中路、兴华西路、实验路、黎明南路相交节点由于现状采用转盘的交通组织方式,转盘的通行能力有限造成现状堵塞现象较为严重,产生拥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兴华中路、兴华西路、实验路、黎明南路流量增长较快,高峰小时流率已超过4000pcu/h;各个进口道直行方向为主要流向,同时实验路和兴华中路进口道左转流量较大;(2)兴华中路、兴华西路、实验路、黎明南路入口道未展宽,导致通行能力不足;(3)无信号灯控制,造成人行随意过街,造成车辆拥堵;(4)消防队和人民银行附近存在占道停车导致进口道产生拥堵。
2)改造方案
秉承“节约用地,空间上寸土必争”优化理念[4],对交叉口进行合理展宽和渠化,明确车道功能,提高通行能力;合理组织行人交通,保证行人安全,缩短行人过街时间[5~7]。具体实施措施有:(1)将现有转盘取消,通过交叉口渠化和红绿灯控制来实现该交叉口的交通组织;(2)将兴华中路和兴华西路进口道由现状两车道拓宽至四车道,四条车道分别为左转、直行、直行、右转车道;出口道拓宽至三车道。实验路和黎明南路进口道由现状两车道改为三车道,三条车道分别为左转、直行、右转车道;出口道为一车道;(3)人行过街横道根据交叉口渠化位置确定,过街信号结合路口灯控优化方案予以调整。
图 3a实验转盘现状流量流向分析图 图 3b实验转盘改造后效果图
5结语
论文通过深入地剖析涪陵区江南片区的路网结构,在梳理西南片区路网层次建构的基础上,确定改造工程涉及的兴华中路的道路功能定位。对兴华中路改造段在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道路交叉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优化改造。统筹思考确定兴华中路为一条服务功能为主、交通功能为辅的城市主干路。通过优化改造,江南片区主要交通干道形成“五横五纵”的路网构架形式,兴华中路改造完成,疏通了整个主干路网,避免主干路网上因局部瓶颈路段的存在,降低整体通行效率的现象,提升交通出行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汤铭潭,张全. 我国小城镇道路交通规划的优化基础[J].城市交通,2005,3(3);49-52
[2] 李琼. 公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J]. 工程与建设,2011,12(4);76-80
[3] 武贤慧,沙爱民.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J].城区建筑大学学报,2007,29(6);15-18
[4] 翟忠民,景东升,陆化普.道路交通实战案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5] 郑发东. 山地城市道路平面交叉通冲突特性研究[D]. 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会计也在不断的革新,目前对会计学进行的有关理论研究的重点在财务会计方面,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不高,关注力度不足,致使当前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缓慢,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通过对企业管理会计创新策略的研究,可以为管理会计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企业管理;管理会计;创新
一、管理会计理论分析
一定意义上来说,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优化运动的一个重要过程。管理信息对管理科学化有重要的作用,任何形式的管理不能没有信息。最简单的管理也不能离开信息,科学化管理更需要及时取得应用信息。管理科学化必须高度重视各类信息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企业内部外部的信息,管理人员便不能确定目标,作出决策,编制计划,组织实施,也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所以,信息是管理的载体,信息是实现管理职能的依据和手段,在不断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企业一定要积极的健全自适应信息体系,以便有效及时准确传递和使用信息,这是企业得以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一步,否则,离开信息,一切无从谈起。
信息“横断”问题出现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要达到企业管理科学化目标,企业(组织)必须要积极的建立健全具有创造性的自适应信息体系,管理信息体系其本质其实是一个把经济信息作为主体部分的信息体系。经济信息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方式方法来得到有用信息,但是没有哪一个企业发展最急需的经济信息是可以脱离会计职能而获得的。美国的会计学会(AAA)1966 年发表了一本会计学著作《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在书中对会计做了如下定义:“会计是能够帮助使用信息的人员做出有根据性的判断及决策,从而去计量、辨认和进一步进行经济信息传递的一个程序”。该定义强调“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当前,会计还通过其他方式对社会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经济管理,而管理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20 世界50 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二战后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有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迅速的投入到生产应用当中,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商品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新的环境变化要求企业尽快做出相应的管理调整,要求企业管理积极的适应现代化发展,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有了新的基本要求。基于管理当局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了与财务会计相独立的领域。1950 年,英国赴美考察企业会计管理任务结束,在同年11 月,进行了《管理会计》相关内容报告,报告指出:“管理会计是通过对管理者提供控制日常经济行为以及制定发展政策的途径来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的”。我国的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指出:管理会计可以把会计和现代化的管理要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并通过这一途径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关管理信息内容的会计,它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科学化要求企业积极的建立健全自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经济信息,而会计是主要用来提供财务信息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对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起着重要的信息职能。而更为重要的是:管理会计对管理提供直接服务,有机的结合了会计和现代化的管理要求。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一个分支,同样,它的本质也是一个信息系统。从系统论角度看,管理会计这一信息系统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共同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行文至此,我们看出:管理和会计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舍的“血缘”之亲,而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就是“近亲血缘。
二、我国的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管理会计从20 世纪70 年代从西方引入我国,引起了会计理论教育界、相关的主管部门及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1984 年,李天民教授完成并出版了《管理会计学参考资料》这一著作,著作将山西机器厂、我国的第四砂轮厂以及南京的第二机床厂这些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收录其中,迄今出版的有关管理会计的著作及教材己成百上千。现在,在我国许多权威的会计刊物上,常常能够看到很多关于我国某些企业通过实施管理会计取得良好成果的经验介绍及极具典型的事例。自1981 年到2002 年止,在权威的会计刊物《会计研究》这本杂志中,已经发表了与管理会计有关的论文共计395篇。80 年代初,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的引入,在政府的引导下,会计界进一步总结了我国传统的班组经济核算,以及资金、银行内部制度等等极具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责任会计相关理论。尽管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一个残酷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进入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遇到瓶颈,具体问题如下:
1.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缺少统一的理论体系及标准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体系当中分离出来的用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想方设法提高效益的一个会计分支,其主要内容是管理控制和成本会计两个方面。管理会计也叫“内部报告会计”,其主要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最大化。西方的会计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有如下的解释:他们认为管理会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途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控制,制定合理的计划,有利于企业的决策者做出许多重大决策。然而,在我国,引入管理会计这一理念的时间相对较晚,我国对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力度小,很多时候只是通过翻译国外理论著作、直接搬抄,加之翻译时受翻译者个人主观意念影响以及翻译水平影响,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存在许多的分歧,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系统。此外,引入管理会计之后,我国的会计务实界对这一理念的重视不足,最终导致了管理会计研究停滞不前,更谈不上对其进行具有我国特色的完善及创新。我国的会计理论缺乏完善的统一系统,这就使得企业在实际采用管理会计进行企业管理时,没有正确规范的有利引导,缺乏统一的规范,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盲目而不自知,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十分的混乱。就我国某上市地产企业GYB 来说,尽管在企业内部设置了管控主管和成本会计主管这两个职务,但是因财务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不同,他们的职权长时间被架空,这就出现了成本会计无法与上级对接的一系列问题,最终使企业内部管理极为混乱,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在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务脱节问题极为严重
当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创新发展进程中,存在着普遍且极为严重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不吻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理论仍旧是保持理性经济状态作为前提的传统认识,并未真正的创新发展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然而实际的经济状态并不能保持理性,因此就会出现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彼此相分离的现象。这也正是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现在稍显复杂的数学模型无法满足实际缺乏资料的会计管理操作。就GYB 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管理层有很多高学历的专业会计从业人员,然而得到的有关现场成本资料和管控的资料繁冗复杂,又缺少最关键的数据分析资料,因此这些高级专业会计人员很难着手处理那些实际企业问题。
3. 基层财务会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的相应创新发展意识
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传统的会计行业发展而来的,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甚至不清楚还有管理会计。直接表现为基层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没有对管理会计的体系最基本的认识,因此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务会计业认同度极低,所以,实施管理会计总是缺乏实务会计业的有力支持,实际操作困难重重,无法取得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广大企业中很难被推广应用,这直接导致了各大高校在进行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时,一味的注重培训较为现实的专业技巧,而并不给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教育,所以基层广大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很难学习到管理会计线性规划和非线性回归、及投入和产出模型等许多极为有用的专业知识。尽管这些专业知识在企业的实务工作中应用机会极为少见,但是恰当的应用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资源,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三、创新发展企业管理会计理论的策略
1.以实务推进现代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管理会计注重集中化、差异化和进行成本控制三大效益差,因此,企业务实就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促进管理会计取得创新发展的要求。要求企业在寻求长远发展和注重短期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在企业整体利益和某一项目利益之间做出取舍决定,这实际上也可以极大的推进管理会计取得创新发展。过去传统的会计核心是进行核算和监督,因此并不能给企业提供制定战略发展计划的有利资源。此外按照最新的上市企业年报我们能够得出,上市企业的成本信息已经在年报中进行了披露,所以,企业可以很好的参考竞争对手的成本来发展自身,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变革,同时,还有一个在务实中创新发展管理会计的方法,也就是寻求方法尽量的减少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相脱节的现象。可以通过创新管理会计评价体系来实现,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和监督记录整个会计工作过程,进一步使企业可以从本质上将管理会计决策标准提升到实现企业最大价值这一高度,在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中,企业的价值对评价整个企业的综合效益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并且囊括了成本、现金和利润等等内容。因此,会计实务界是促进管理会计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2.加快科学、合理管理会计体系及运行标准的建设
我国的管理会计基本上是将国外的理论直接搬过来应用,忽略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等等方面,直接将国外的管理会计引入应用,与我国的实际相脱节,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不但不利于企业发展,也极大的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因此,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按照我国的发展要求,对国外的管理会计实践成功的事例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取其精华,总结经验,最终建立起适合我国企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将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掘其内在规律,完善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坚决执行,将其落到实处。
3.提高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要想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应用率,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一定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业人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强化对管理会计的意识。企业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化管理会计团队,服务于企业管理过程。要想使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以提高,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式进行,其一是强化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加入战略会计和平衡计分卡来拓展管理会计的知识内涵,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有效的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管理会计专业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积极的鼓励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完善自身管理会计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提供更多的有利信息,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卢福智.现代企业管理会计项目规划和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09:58-59.
[2]丁建中.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
[关键词]信息生态链 信息服务生态系统 信息生态链功效
[分类号]G2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快速发展,生态链理论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成为我国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2007年,娄策群探讨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本质和类型以及信息生态链中信息流转的方式、模型和效率;韩刚等人提出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并构建了理论框架。2008年,幕静等构建了降低牛鞭效应的信息生态链管理的概念模式、动力模式和环境模式,并提出了相应对策。2010年,李佳玉就信息生态链的断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止信息生态链断裂的措施。可见,国内外对信息生态链一般理论的研究已经开始,但缺乏对信息服务生态链的专门研究。本文借鉴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与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信息流转功效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以期对指导人们高效地开展信息生产、服务和利用活动,促进信息服务业与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与主要类型
1.1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
将生态学的理论用于研究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并借鉴系统论的观点,可以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人之间、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信息人是指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由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事实上,所有的个人和社会组织都可以看作信息人。根据其信息功能的不同,信息人可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监管者四类基本信息人种。
信息生态链是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与信息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信息生态链中主要涉及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三种信息人。
信息服务生态链是指在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以信息服务机构为中心,信息生产者、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用户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需要强调指出以下两点:一是这里的信息服务机构是指专职的信息传递者。信息服务机构具有多样性,包括出版发行机构、广播电视机构、信息咨询机构、图书情报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二是这里所探讨的信息服务生态链是宏观信息生态链,强调的是信息服务机构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而不是某一信息服务机构内部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
1.2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主要类型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类型繁多,这里主要阐述几种典型的信息服务生态链。
1.2.1 书刊信息服务生态链 书刊信息服务生态链主要由作者、出版机构、发行机构、图书馆和读者五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作者生产出文章、著作和其他作品,投递到出版机构(出版社、杂志社)寻求出版;出版机构对收集的文稿进行编辑、印刷和装订形成出版物;发行机构(包括书店、书商、邮局等)对书刊进行征订、批发或零售;图书馆以订购、邮购等方式向发行机构购买书刊,经过加工整理后提供给读者利用。
1.2.2 数据库服务生态链 数据库服务生态链主要由知识信息生产者、数据库开发商、图书情报机构和数据库用户四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数据库开发商(如文摘索引服务机构、数据库开发公司)将知识信息生产者(包括出版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生产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法规等收集起来,加工制作成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图书情报机构购买数据库使用权,供用户利用。
1.2.3 信息分析服务生态链 信息分析服务生态链主要由信息生产者、情报信息机构和信息用户三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信息用户委托情报信息机构开展科研成果述评、科技成果查新、新产品开发调研、发展战略咨询等信息分析活动;情报信息机构通过多种途径从信息生产者那里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综合等加工,将其转化成综述、述评、查新论证报告、发展战略建议等信息分析产品,提供给信息用户。
1.2.4 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 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主要由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内容提供商、职业传播机构和受众四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生产电视、电影、广播等节目内容的公司)策划、采集素材产出节目资源;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如影视制作公司、节目发行公司等)对节目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和制作包装;职业传播机构(如广播电台、电视台)购买或置换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发行的节目,针对受众需求进行节目编排和播放;用户接收广播影视节目。
1.2.5 软件服务生态链 软件服务生态链主要由软件设计开发商、软件服务提供商、软件运营商和软件用户四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软件设计开发商依据软件用户需求设计、开发和生产软件产品;软件服务提供商对开发出的软件进行集成,形成针对性更强的软件产品,并经由软件运营商搭建的软件运营平台提供给软件用户;软件用户通过购买或租用方式享受软件服务。
1.2.6 网络交易服务生态链 网络交易服务生态链主要由厂商、第三方服务机构和消费者三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第三方服务机构(如阿里巴巴、cBay等)在互联网上搭建虚拟贸易市场,包括提供电子平台、在线交易、结算、信用认证和安全认证等多种服务;厂商(如制造商、经销商等)利用互联网在虚拟市场中商品和促销信息;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在虚拟市场中进行产品检索、信息交流、商品交易和结算。
2 影响信息服务生态链功效的因素
“功效”是指某一事物的功能及其所产生的效果,或指某一事物的功能发挥作用的效率。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能是不同信息人之间的信息流转。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效就是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的信息流转效率,主要包括信息流转速度的快慢、信息流转质量的高低、信息流转成本的大小。影响信息服务生态链功效的主要因素如下:
2.1 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的质量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节点质量是指链中信息人素质的高低,主要包括信息人的创新能力、信息生态意识、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高低。信息人的素质越高,信息生态意识越完备,信息吸收、利用和供给能力越强,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效越高。反之,节点质量降低就
意味着信息人供给的信息量会随着创新能力的降低而减少,信息人的信息吸收率下降,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效降低。例如,在信息分析服务生态链中,情报信息研究人员不断学习信息分析和情报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利用新工具、新平台的能力,可有效促进信息分析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从而提升信息分析生态链的功效。
2.2 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的数量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节点数量是指链中不同种类信息人的多少。节点数量越多,信息服务生态链越长,信息流转的环节越多。当信息服务生态链中节点数量增多时,链中信息人的分工会进一步细化,有利于发挥信息人的核心优势,提高信息流转的准确性;但由于链中信息流转的中间环节增多,信息流转速度受到影响。例如,在传统的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中,职业传播机构负责完成节目的策划、拍摄、制作、包装、发行等多项工作,链上只有职业传播机构和受众两类信息人。随着制播分离的推行,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上衍生出了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和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职业传播机构更能够专注于广播影视内容的集成,传播质量得以提升;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的周期增长,会导致节目内容传播不及时的现象。
2.3 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的多元化程度
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多元化程度是指链中具有相似功能信息人的数量。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上游节点多元化程度越高,则下游节点接受信息的来源越多,可保证下游信息人获得信息的多样性;当上游某一信息人功能崩溃时,下游信息人仍可以从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信息人那里获取信息,信息服务生态链不会断裂。上游信息人也不宜过多,否则下游信息人的信息受理工作量会因信息来源增多而加大,信息流转速度变慢。例如,在书刊服务生态链中,图书馆在订购书刊时既可以选择新华书店、民营书店,也可以选择网上书店、电子图书超市,还可以选择个体书商。发行商的多样化使得图书馆采购图书来源更多,既保证了图书质量,也可降低采购成本。
2.4 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扩展信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促进信息人对信息资源的多元开发和多层次组织;能够创新信息人之间的连接方式,扩大信息人之间的合作范围,便于信息人之间建立起多层次、多类型的联合关系;能够降低信息采集、加工和传递的成本。例如,在数据库服务生态链中,信息技术的介入促使数据库载体及传输介质经历了印刷型、磁带、软盘、专线联机、光盘、Internet网络等发展阶段,从而使得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图书情报机构之间利用网络数据库,形成多维交织的网络信息空间,既降低了数据库服务成本,又可以为数据库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2.5 信息人之间的信任程度
信息人之间的信任是指信息服务生态链中的一方信息人对另一方信息人所持有的诚实和善意的信念,是两者建立合作关系的前提。处于高度信任的信息人之间合作欲望更加强烈,更愿意以感情、尊重、默契来强化合作关系,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虚拟组织以增加相互学习和沟通的机会,从而降低信息流转成本。处于低度信任的信息人,往往不愿意建立长期持续、可靠的合作关系。例如,在网络交易服务生态链中,随着第三方服务机构诚信评价体系的健全,厂商和消费者都更加注重自身信誉的建立和培育,具有良好信誉的厂商之间建立了联盟,共同分享开店知识,联合进行促销活动,加快了链中信息流转的速度。
2.6 信息人之间的协同程度
信息人之间的协同是指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信息人之间的共同协作。信息人之间协同王作可以将信息服务生态链中大量分散、闲置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上下游信息人之间的沟通,避免产出过多垃圾信息;有利于促进信息服务标准的统一规范和专业化服务的形成,加快信息流转速度。例如,软件服务生态链中,软件运营商搭建平台吸引软件设计开发商和软件服务提供商共同协作完成软件应用开发,三者的协同工作促使了“在线交付”软件租用方式的诞生,用户无需购买整个软件而只需对其使用过部分功能的服务付费,提升了软件服务生态链的功效。
2.7 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
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是指共同协作支撑信息服务生态链运行的信息人从链运行所获得的总收入或总利润中分得的份额。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如自身素质提高、社会影响扩大、经营和服务声誉提高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当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失调时,信息人的核心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信息人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降低,有些信息人甚至会为了追逐丢失掉的价值利用不正当手段破坏信息流转秩序。例如,在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中,经济利益过多地向中间环节――职业传播机构集中,挤压了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和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的利润空间,一些影视节目制作公司为了平衡利益关系变得急功近利,垃圾电影数量不断增多。
3 提升信息服务生态链功效的策略
3.1 提高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质量
信息人组建信息服务生态链时,应选择素质较高、信誉度较好、协作能力较强的合作伙伴,使信息服务生态链一开始就是强强组合。例如,在书刊服务生态链中,一些人力、财力有限的图书馆选择与信誉度较好、书籍配送速度快的书商合作,既可以加快图书订单发送和到书速度,又能够将图书分编作业的部分任务交给书商承担,节约出大量采编人员,从而增加信息服务工作人员,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当信息服务生态链结构已定,信息人在信息服务生态链运作过程中发现与之配合的信息人因其能力有限阻碍了节点功能发挥,或随着信息生态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变化,与现有伙伴的合作状态不再适应发展需要时,可以在资金、合约等条件允许情况下更换合作伙伴,通过选择功能相似、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较强的信息人重组信息服务生态链。例如,在数据库服务生态链中,图书情报机构发现已购买使用的数据库更新速度较慢、检索功能差,可以更换购买其他数据库开发商提供的数据库。
当信息人与合作伙伴关系受到合约或其他方面的限制不能更换合作伙伴时,信息人可要求合作伙伴提高自身素质而优化节点性能,如树立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完备的生态意识,并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升对多形态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2 优化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组合
在保证信息流转速度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节不同类型节点的数量,缩短或增加信息服务生态链的长度。当信息服务生态链过长且信息流转速度较慢时,可将原两个相邻节点的功能合并到一个节点上,减少节点数量,缩短信息服务生态链,从而加快信息流转速度。当信息服务生态链过短,某些节点的负担过重
且信息流转质量较低、速度下降时,可增加节点数量,延长信息服务生态链,从而提高信息流转效率。
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长、短链并存,但一般应以某一链为主。例如,在书刊服务生态链中,可以“作者――出版机构――发行机构――图书馆――读者”这一长链为主,也可以将“作者――出版机构――图书馆――读者”或“作者――出版机构――发行机构――读者”这两条长链作为补充。
合理确定上游同类信息人的数量,保证下游信息人信息的丰富性和信息服务生态链的稳定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下游信息人最好与两个以上的同类上游信息人建立信息流转关系。例如,在数据库服务生态链中,图书情报机构可以与多个数据库开发商建立联系,购买多个同类数据库,实现数据内容的互补。
3.3 创新信息服务生态链连接方式
传统的节点连接方式主要依托于节点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以及借助于纸张、电话、书信等媒介的连接,以此来实现信息在节点之间的信息流转和管理沟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服务生态链连接方式的创新带来了可能,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连接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和面对面交流,而应更多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连接方式与现代连接方式有机结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生态链连接方式具体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①信息人既要不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又要不断改进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朝更好地为己所用的方向发展;②信息人要在信息流转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融人现代信息技术;③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信息人的地域范围,建立跨区域的信息服务生态链,例如信息人之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广泛地理区域内的虚拟组织,以扩大合作范围和节省面对面沟通的成本;④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服务生态链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服务生态链管理的现代化、网络化和科学化。
3.4 加强信息人之间的协调互动
一是完善信息服务生态链的信任机制,减少信息人之间的冲突。首先,信息人应注重自身信誉的建立与维护,在信息服务活动中遵守诚信。其次,重视对合作伙伴信誉度、竞争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在制定合同或契约时,引入信誉监督制度。例如,在网络交易服务生态链中,厂商和消费者借助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的信誉档案,或定期在网上公布的信誉级别评定信息等,帮助评定买家或卖家的信誉等级,并利用相关法律工具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从而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产生。
二是要加强信息人之间的协同性。首先,要增强信息人的协作意识,将信息服务生态链上的所有主体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其次,要提高信息人分工定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最大程度与其他信息人形成功能互补和效果叠加。例如,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中,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的功能定位在节目资源的加工整合和制作包装,职业传播机构的功能定位在节目运营。
3.5 实现信息人之间的共赢互利
信息服务生态链实质上也是一条信息价值链,应以价值链理论作指导,使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各个节点和信息流转的各个环节都产生新的价值,从而提升整个信息服务生态链的价值,实现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信息人的互赢,调动信息人信息流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效。
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要坚持互惠互利原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全盘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合理确定利益分配的最优结构。利益大小应与贡献、风险相对称,即信息人贡献大收益也相对较多,对所承担风险大的信息人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可通过信息立法和信息司法处理信息人之间的利益纠纷;采取命令、指示、政府规划等形式直接对信息服务生态链上信息人的利益进行调节;运用税收、财政补贴、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例如,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作者、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软件设计开发商等信息生产者利益的保护,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监管力度;对于开发周期长、利润空间小的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等信息内容产品开发者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经费支持等。
参考文献:
[1]娄策群,周承聪,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类型,图书情报工作,2007,51(9):29―32
[2]韩刚,覃正信息生态链:一个理论框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1):18―20
[3]慕静,万志成降低牛鞭效应的信息生态链管理模式及对策研究 情报科学,2008,26(9):1314―1316
[4]李佳玉,信息生态链断裂问题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6):15-18
[5]娄策群,赵桂芹信息生态平衡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情报科学,2006、24(11):1606―1610。
[6]何小清。数据库服务方式的发展趋势。情报学报,2002,2l(2):
19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