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5: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思政理论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目前公共思政课的课堂秩序和效果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上课时睡觉、看手机、说话、甚至打闹的在课堂上并不少见;也有上课不带课本或者带了其他专业课本的;迟到、早退、旷课在公共思政课上也经常发生;甚至有的学生上了一学期课不知道老师是谁,去办公室交作业都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老师。作为一名公共思政课的教师笔者在教学之余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课几乎都存在上述某一种或多种课堂乱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此类课程大都是大班教学,人数多教室大,教师与学生距离较远交流受到一定限制,也很难关照到每个学生甚至只能照顾到一小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和一些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受到一定限制,所以有些学生坐在教室的最后排或者角落位置,离老师较远很难与老师有目光与表情的交流,在听课过程中容易走神或者干脆不听课找个“安全”的角落干自己的“私活儿”。第二,公共思政课教学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说教性,教材内容也比较简单学生在高中阶段有了一定的基础缺乏对教材内容的重视,加上一些教师不注重引导或是照本宣科或是偏离教材,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反而令很多学生产生反感和厌倦心理。第三,一些公共思政课老师并不是专门从事公共课教学的而是在专业思政课教学之余肩负公共课教学任务,本身就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些专门从事公共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也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所授课程并不重要既不能突出学校特色又不像专业课那样实用。教师的这些想法难免会无意间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加不注重此类课程的学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课下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一些想法:有的说,公共思政类的课混一下就好了考试一般都是论文的形式在网上查一些资料拼凑一下就完成了,跟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关系并不大,所以上课时可以看看小说打打游戏什么的或者干脆吃点东西再睡一觉,不想上课就不去教室,点名就找人答到,反正老师离得远人又多看不到的;也有学生说,本来感觉这类课对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可是看看课本内容感觉真的枯燥乏味,老师讲课时间长了就听不下去了,感觉也没什么意思,慢慢的也就从希望到失望再到不想学了;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由于考研要考公共政治理论所以希望老师能结合考研多讲一些实用性的。但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希望这类课程能多一点互动,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二、加强公共思政课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思政课的课堂现状及教学效果令老师和学生都深表担忧,所以加强课堂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课堂管理也不再是一味强调规章制度,而是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化,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注重教学规律与学生身心特点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现实成果,展现出了有效课堂管理对教与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第一,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够引起学生对此类课程的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管理会使学生意识到课堂上是有规范和要求的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进一步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二,有效的课堂管理能增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通过课堂互动的有效开展与管理能增进师生间的彼此了解建立起良性的师生关系,同时增加学生对课堂内容的重视与学习的兴趣。第三,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公共思政课本身就包含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并且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公共思政课课堂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教育研究领域就兴起了对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研究,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总体走向看,主要是朝着灵活而民主的方向迈进,呈现出由刚性向柔性的转变。公共思政课的课堂管理也是在朝着这一趋势发展,而且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公共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特点及笔者的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仅供公共思政课老师参考。
(一)结合学校规定与课程特点制定教师本人特色的管理制度并坚决执行目前学校都有自己的课堂管理规定对学生和教师的行为做了一定的要求,但是针对有些学生并不了解学校的规定而且学校的规定并没有具体到课堂中的一些具体行为或者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所以作为公共思政课老师要管理好一两百人的大课堂,针对课堂或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制定出自己的课堂管理要求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在上第一次课之前结合自己对课堂效果的预期针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并提出奖惩方法。如学生的最终成绩除了考试之外还有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权利,将平时成绩的加分和扣分作为奖惩手段。针对上课说话、戴耳机、看手机、没带课本等不同情况扣除不同的平时分,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经常坐在前排听课比较认真的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然后,在第一次课上课时明确提出自己的课堂要求和奖惩计划,作为以后课堂管理的依据,使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是奖励的什么情况下是有惩罚的。最后,在平时上课时一定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如果发现了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就按照标准去惩罚,如果有积极的表现就按照标准去奖励。需要注意的是,标准一旦提出对同一个班不可轻易更改。
(二)良好的教学设计促进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时间分配。良好的教学设计使整堂课内容充实环节紧凑而又能很好的把握时间。同时利用好多媒体,除播放课件之外也可播放相关的音视频,但时间要把握好。公共思政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内容并不难,学生通过看书也能理解,要上好这类课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倾听学生观点和想法,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落实到学生实际。可以留出固定的时间开展小课堂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学生们就会积极的自学并准备相关资料。事实证明这一形式不仅锻炼主讲学生的能力而且下面学生对小课堂的参与度也很高会积极回答“小老师”的提问,或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个时间段和学生一起把相关内容的考研真题做一做并做适当讲解。此外还可以设置辩论内容、讨论内容或表演等内容。
(三)重视情感在课堂管理中的作用。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普遍重视,而师生之间的关系却慢慢淡化,尤其是公共思政课,教室大、人数多,很多学生一学期下来还不知道老师的名字,走在路上不认识老师,更别说建立师生情谊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建议公共课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看书的时间在教室里转一圈了解学生的状态,课间走到学生中间去聊聊天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讲课的时候结合公共思政课的内容特点举一些与学校和学生相关的例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或者可以举教师本人的一些经历和见闻,使学生能更加立体的了解老师增进师生感情。无论课堂上人数有多少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用真诚和关爱之心开展课堂管理,当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情感认同,他们才能正确的对待老师的夸赞与惩罚,才能自觉自发的保持适宜的课堂秩序。也更有利于教师传授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避免反感心理。
(四)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一些简易方法。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我们结合教学经验及听课学习做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第一次上课就讲明公共思政课的重要性,比如考研要考,或者期末闭卷考试而且平时成绩占一定比例。
2、在学生说话声音较大的时候,教师可以停下来,一两分钟之后学生会自动安静下来。
3、针对课堂秩序混乱的大教室上课可以指出一两个具体的学生,以一儆百。
4、适时的走到学生中间转一转,有睡觉、看手机等情况的及时制止,情节严重的进行适当教育或惩罚。
5、在讲课过程中设置几个相关问题,随时点名提问。
6、不定具体时间的抽查点名或者全部点名。当然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情况,教师可以参考借鉴或改进运用。
一、“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模式的含义及特征
(一)“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模式的含义
1.课堂管理的含义学术界对课堂管理的含义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指“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系列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的活动。由此可见,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的工作”还要注重“管的工作”,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的有机结合,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2.“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的含义
刚柔相济是道家哲学,刚强的和柔和的要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本文将“刚柔相济”融入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围绕教学目标制定相关的课堂行为规范及管理举措,不仅要保证其有效实施,而且要按照新课改关于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思想,在规范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征,进行人本主义的指导与关怀,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在确保教学过程有效进行的同时,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最终目标。
(二)“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模式的特征
“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中,以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的课堂管理过程为核心,具有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管理的特点:
1.课堂环境的民主性
“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模式,本身蕴含着课堂环境民主性的特点。这种民主的课堂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即教师与学生的民主关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教师与学生彼此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二是学生之间关系的民主性,即同学之间彼此鼓励与支持,能自重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同学,从而相互勉励,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2.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模式也具有跃性的特点。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责任。这种活跃性表现为教师讲授方法的活跃性、借助教学辅助工具的活跃性、授课语言思维的活跃性;还表现为学生对待新鲜事物的积极性、课堂思考问题的活跃性等。
3.教学活动的规则性
“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模式具有对教学活动的规则性特点。严密的规则是正常进行教学活动的保证。本文中课堂管理的规则性主要表现为学生课堂行为的规则性,也就是在课堂中,学生要严格按照规则、要求指导自身的行为。
4.学生学习的自律性
“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模式能促使学生逐渐的由他律走向自律。斯宾塞曾这样说过:“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本文所提出的课堂管理模式在为学生由外界监控向自我监控的逐步转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主要表现为学生可以有有意识地、独立地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誓约、自我评价。
二、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的问题分析
新课改后,高中思政课教学焕然一新,课堂管理的方式也别具一格,然而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仍发现课堂管理中存在些许问题。
(一)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缺失
“柔性”因素思政课课堂管理中的“柔性”因素,一方面是指思政课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运用非强制性的、非权威的、积极的因素进行课堂管理;另一方面是指思政课教师运用现代的、新颖的因素进行自身管理。“柔性”因素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使其成为自治的人,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
1.课堂教学方式过于规则化
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的规则化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讲授过程中的讲授方式过于传统、老套,使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失去兴趣,对思政课产生厌恶之情。教师“传授式”地教学,学生“接受式”地学习,这是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近年来有些教师开始探索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学成果仍然没有达到“柔性”因素完成的教学任务。
2.课堂问题行过为的管理过于强硬化
高中思政课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强硬化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管理学生问题行为具有权威性,他们要求学生不得“开小差”,不得随意发表言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在这样缺少“柔性”因素的课堂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使学生时常感到紧张、压抑。
(二)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缺失
“刚性”因素思政课课堂管理中的“刚性”因素,是指思政课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运用强制性的、权威的方式进行课堂管理。种因素能有效扼制学生的问题行为。
1.教师的课堂监控能力弱
课堂管理加入了“柔性”因素,为课堂添加了活跃的气氛的同时,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应的监控能力。课堂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监控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问题行为的发现、指导和矫正。当教师授课时触碰学生的兴奋点而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时,教师如果没有适应的“刚性”因素加入到课堂监控之中,就会阻碍教学程序的正常进行,教学任务的及时完成。
2.学生行为问题不能及时纠正
在缺少“刚性”因素的思政课堂上,由于思政本身的理论性强,学生不容易接受,在课堂上产生溜号、注意力不记住、搞小动作等行为。如果教师没有引入“刚性”因素来管理课堂问题,学生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者意识到错误由于懒散、厌恶等原因没有纠正自己的行为,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开展“刚柔相济”的高中思政课课堂管理模式的策略
课堂管理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政治课堂管理工作,从而使思政课三维目标更好的实现。在课堂的管理上,教师要注重“刚柔相济”的管理策略。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刚柔相济”的中学政治课堂管理模式及其实现的具体路径。
1.创设柔性课堂环境
“刚柔相济”的思政课课堂的课堂管理,要创设一种以人为本、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起到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以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教师可以建立学生对教师了解的平台,但应谨慎分享自身的信息。其次,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生生关系管理是跨越了师生关系之外,涉及了更大范围的人际关系的管理,是学生长大后人际关系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策划主题班会、学习小组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等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奉献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建立刚性课堂行为问题管理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课堂教学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必须以恰当的课堂规则为前提。本文根据思政课自身的理论性,主要探讨其课堂常规建立的原则。“建立课堂常规的原则是指在建立课堂常规时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应贯彻在课堂常规建立的方方面面”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规则的制定也是一门学问,课堂管理规则制定的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管理的效果。要保证规则的有效执行,在制定时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性原则,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意见。使学生自发地接受规则,养成自己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习惯,充分体现课堂管理规则的民主性。其次,科学性原则,即教师要根据思政课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本班级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数量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正确的、有目的进行规制的制定。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确定管理对象的自然情况,包括学生年级、学生数量、学生成绩等因素。最后,因材施教原则,即教师在建立课堂规则时,根据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对个别学生的指导。由于学生遗传因素、生活外部环境以及个性发展程度等因素不同,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理解能力不同的个别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在建立课堂规则时,要更多关注与其他学生有差异的学生,民主科学的制定规则。3.提高教师课堂监控能力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思政课的根本保证,然而过于活跃的课堂气氛也会阻碍课堂的有效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同监控课堂问题行为的能力同时提高。一方面,教师运用“刚性”因素的规则性、权威性的特点提高自己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监控能力。使教学的过程能够有章可循的进行,可以保证教学进程有效进行。另一方面,教师运用“柔性”因素的时代性、民主性特点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心理上和学习上的需求,使学生在积极、活跃、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学习成绩的提高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信息技术发展和微博的和出现,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寻找微博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契合点,创新工作方法,合理有效利用微博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增强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微博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意义
微博文化是随着微博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它能扩展信息传播范围,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对具体工作开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1)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提供新思路。
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微博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微博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时,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发挥微博的教育功能和引导作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思路。
(2)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微博的传播及时、迅速,所包含的信息丰富,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料。因此,具体工作开展时应该注重微博文化的利用,发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效果和优势突出、明显的特点,有效辅导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时效性。
(3)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利用微博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管理,本身就是工作的创新,顺应时展和需求。微博文化能吸引年轻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这一载体,创造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需要,推动该项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2利用微博文化,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水平的策略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工作者未能认识微博文化的重要作用,思想观念落后,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影响工作效率提升。今后应改变这种情况,合理和有效利用微博文化,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水平提高。
(1)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微博平台。
注重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微博平台,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可以成立微文化工作室,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微博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构建官方微博,将学院、班团支部、社团协会等纳入组织体系当中,并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品牌栏目,例如“学习两会精神”、“中国梦学子梦”等,为思政管理工作开展创建平台。加强微博平台建设,更新和完善相关内容,提高关注度和订阅量,并且学校和学院开通运行微博平台,增进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对学生进行指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促进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2)挖掘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微博文化内涵。
要求专业任课老师和专家为学生讲解新媒体专业知识,加强微博建设,校园微博运行报告,推动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微博平台,能为学生与学习、生活、情感、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排解困惑,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可以开办心理咨询工作室、小微在线等栏目,通过微博私信互动方式,咨询、指导和帮助广大学生,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还可以出版校园微博文化思想建设指导丛书,挖掘微博文化内涵,为思政教育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
(3)建设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舆论阵地。
利用微博的沟通和信息传播优势,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更全面了解学生动态,发挥微博成为掌握校园舆论的工具作用,增进师生联系,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对微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思政教育管理。发挥微博传播速度便捷的特性,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指导各院系、党团支部、辅导员、班委开通微博,举办特色教育活动,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创新主题和形式,促进思政教育管理效果提升。
3结束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考试软件系统的开发、试题库的准备和及时更新、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配备与调适、考场和场务人员的安排与协调等工作,需要教学单位(一般为思政部或学院)、教务部门、设备处及计算机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才能顺利实施。南京林业大学率先对面广量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机考模式试点,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具体来说,这一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1.前期充分调研。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专门成立了以主管教学的副主任为组长的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机考模式的实施在我校尚属首次,但全国兄弟院校已经开始了先期探索。为了充分了解机考这一新的考试模式,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先后对已经实施机考模式的淮海工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两所院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两所院校机考模式的机考系统、试题库构成、考试成绩分布、学生成绩构成比例、具体组织实施步骤、经验与体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的数据资料,摸清了现有机考模式的基本情况,掌握了机考模式的实施运行情况及其中存在着的问题,为我校进行机考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有益的经验借鉴。
2.申请教改项目立项。在全校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必须取得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为此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首先积极与教务处和计算机中心进行协调,取得了教务处的首肯,并得到计算机中心的软硬件支持,为机考模式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为题,成功申请了学校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支持,得到首批立项启动经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开发机考软件系统与试题库。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项目立项后,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立即启动了项目的研发工作。首先,经过分析综合,制定了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改革整体实施方案,对机考软件系统的开发要求、试题库的开发与构成、总评成绩的构成、考试的组织实施等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设计。其次,在比较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与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利弊之后,认为直接购买机考软件系统成本较高,且受制于人。而自主研究机考软件系统灵活自主性强,成本较低,因而选择了自主研发机考软件系统。我校选择了一个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并与之签订了机考软件系统开发协议,确保按时开发出符合要求的机考软件系统。再次,将部里教师按任课情况进行分组,组成了四门公共必修课试题库开发小组,按照试题库开发要求,具体负责试题库开发工作。
4.分步骤实施。经过反复修改,历时一年多,机考软件系统和试题库开发完成,机考模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为了确保机考模式顺利推进,减少不必要的风险,采取了分三步实施的策略。第一步,组织部分学生模拟。为了测试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了解试题库对本校学生的适应性及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首先选择了试题库比较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每门课程用400名学生进行现场上机模拟考试。模拟结果证明机考软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运行稳定,考试成绩成正态分布,区分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二步,在部分课程中进行试点。部分学生模拟之后,针对模拟过程中试题库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修改完善。在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和做好预案的基础上,于1011年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中正式进行机考试点,并取得了试点成功。第三步,全面推行。在前两门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1013年6月在所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中全面推行机考模式。由于参考学生量大(8000人左右)、时间长(历时四天)、计算机中心条件有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机考模式改革协调小组对考试的监考教师安排、考场安排、考试时间安排、考场纪律要求等具体教务工作与教务处、计算机中心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做好预案,确保本次全校机考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模式的优点
在实施机考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与传统书面考试相比,机考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节约纸张,低碳环保。传统的书面考试印制试卷需要大量的纸张,特别是对于作为全校公共必修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更是如此。以我校为例,每年校本部和南方学院每门课就有6000名左右的学生,共四门必修课,以每门课试卷最少需要6张16开纸计算,就需要144000张16开纸,这对森林资源将是一个不小的破坏。机考模式实行无纸化考试,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中心现有的网络和计算机设备,一方面是提高现有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节约了大量的纸张,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可以做到低碳环保。
2.减化组织协调程序,大大节约人力资源。在原有的考试模式中,每次考试前首先需要教务部门安排考场,由于每次每门课程参加考试的学生有1000人左右,且考试时间需要两个小时,半天时间只能进行一场考试,占用了大量的教室资源。其次需要安排大量的监考人员。以每个教室两名监考人员计算,每门课程需要大约100位监考人员。由于本部门无法满足监考要求,需要经过教务部门和各院系协商确定监考人员,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和疏漏。采用机考模式以后,可以大大减化程序,减少监考人员。由于考试全部在学校计算机中心进行,毎场考试只需要1小时,一天可以安排6场考试,本部门的教师完全可以满足监考需要,本部门完全负责安排考场和考务人员,只需要考试系统维护人员和计算机中心电脑维护人员即可,大大减化了程序,减少了监考人员。
3.减轻了教师工作量,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来钻研教学改革和开展科研工作。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教学任务重,而且由于是大班教学,所以阅卷的工作量也特别大,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实行机考模式后,学生完成答卷并提交试卷后,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完成分数统计和考试结果分析等工作,既增加了评卷过程的公平性,也省却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大大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学和开展科研工作。
4.使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原有的书面考试模式,虽然也制定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但难免没有人情分,对于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学生来说,显然很不公平。此外考试过程中,作弊现象也不少见,机考模式现场由计算机随机从已建立的试题库中抽取题目自动生成试卷,考生一人一机进行闭卷考试,每位考生的考题各不相同,但结构相同、难度系数保持一致。这样一方面由于考试时间短,学生没有时间作弊,另一方面由于每份试卷不同,学生也无法作弊,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有利于优良考风的形成。考试结束后机考成绩立即生成,避免了很多人情关系,学生十分认可。平时成绩的获得也是有据可查,主要根据课堂表现、作业、课程论文来进行评价。所以学生普遍反映机考模式更加公平公正。
三、机考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实践证明,机考模式相比于传统的考试模式,显示出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机考模式主要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有利于实现考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特别是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近现史、原理和中国化理论,但这些客观题无法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建议在采取机考模式的同时,增加一部分材料分析题,任课教师可在课程结束前利用上课时间通过PPT展示,学生当场做题,不需要另外安排考场,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行政法理论基础;平衡论,兼顾思想
一、行政法的理论源头是研究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前提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应当是贯穿于行政法理论和基本制度的精神内核,反映这些理论和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基础可以从作用、范围、本质、目标等角度进行分析。考察外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强调“保障行政权”的欧陆功能主义理论,还是强调“控制行政权”的英美规范主义理论,都是从行政法的功能角度来阐述。我们在此给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定位为:从行政法的功能角度所确立的一个基本观念,能够奠定相当长的时期内行政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等理论体系的基石和根据,它应该对该时期行政法实践具有指导力、涵盖力、渗透力和浓缩力。
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的行政法规范体系都有各自的特点,其理论基础亦不尽相同,但它们必然与行政法的理论源头有着不可脱节的联系,只能在原有的理论源头上有所变革和调整,而不是背离。理论源头具有绝对稳定性,贯穿行政法理论与实践的始终,而理论基础要随着时展、社会变化而发展变化,是理论源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化,具有阶段性。1
行政法的理论源头与行政法的目的相关联,建立行政法规范体系的目的!决定了行政法之所以作为行政法而不是民法、刑法等法律规范体系而存在的共同的精神内核。分析古今中外行政法产生和存在的理由,2笔者认为,行政法的理论源头应当是引导、保障行政权的有效实现。
首先,行政权是行政法所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是行政法所围绕的核心和基本点,这在各国行政法中具有普遍性。2
其次,“行政权有效实现”的基础含义是行政权的运作过程和结果与国家设定行政权的目的‘即充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的,相吻合;而且社会为此付出的经济或非经济的代价最小。行政权的有效实现主要表现为一种价值目标,因为要完全实现它的可能性很小;但它作为一种事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暂时存在的,否则,国家的行政机器将陷于瘫痪之中。显然“行政权的有效实现”无论作为一种价值目标,还是一种事实状态都是行政权得以存在与运行的最合理的理由。3P312
行政权在实现过程中受到下列基本因素的制约:1.社会事务的复杂多样性、情景性与发展性使社会真正需要的行政目的变化不定,而国家在把握行政目的上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即国家认为自己确定的行政目的是符合社会共同利益的,而事实上却有距离,更何况当前价值多元、利益多元化的现状使得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在利益问题上常常不能达到一致,从而导致相对人对行政权的消极服从。2.人性的弱点。这首先表现为人的知识与经验的有限性,导致公务员在行使权力时无恶意地背离行政目的;其次,表现为感情对行为的支配力量使公务员具有消极行使权力及滥用权力的倾向,恶意背离行政目的;最后,相对人为一己私利而反抗行政权。上述制约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实在人类历史中是客观存在的。控制、消解它需要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的协调作用,其中的法律手段主要依靠行政法。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行政管理特点、价值观念各有不同,利用法律手段消解行政权运行中制约因素的侧重点也各有特色,因此具体的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容。一方面表现为用特定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多数人认同的或具有权威性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需求来说明特定行政法规范体系的合理性或建构、完善行政法规范体系;另一方面,所有的行政法理论基础都或多或少地受该时代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这一点在英美的规范主义模式论、欧陆的功能主义模式论以及我国关于“控权论”、“管理论”、“平衡论”的探讨争鸣中已有充分反映。
当前,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研究是全球化时代的共同课题,由于各国在行政权的内容和特点、价值观念等方面在保持各自传统的同时有走向融合的趋势,因而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比较研究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欧美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中的平衡思想及其最近的发展4
学界一般认为,欧美行政法的学术传统可划分为以狄骥为代表的欧陆功能主义模式和以戴西为代表的英美规范主义模式。前者把行政法视作政府有效推行社会政策,实现社会管制或提供公务服务的工具,即“保障行政权力之法”;后者视行政法为“控制政府权力之法”。从学术渊源上理解这种划分大体是成立的,在历史上地处欧陆的德国、法国与英美等国在行政法价值取向、调整方式、具体制度等方面的区别确实很大。但这种贴标签式的划分虽易于阐述、对比,但常因简单化而失之偏颇。因为规范主义模式的前提并不否定国家行政管理目标,功能主义模式中也有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内容。更何况从当前的发展历程看,二者正在走向融合,使得西方现代行政法表现为既对自由主义传统的多元价值取向予以保留,重视公民权利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又回应行政权力在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生存照顾,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发展趋势的要求。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对西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分析评价仍停留在两种模式的简单对比分析层面上,显然是犯了刻舟求剑式的错误。事实上,有关学术史的研究资料表明,在两种学术传统之外,关于行政法制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的理解,欧美学界始终存在一种“全球化时代”的行政法观念和平衡思想,以英美行政法学为例,行政法平衡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到二战前。在美国以促进效率和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新公共行政运动的影响下,一批著名的英美行政法学创建者,包括韦德、古德诺、庞德等,认为工业革命、福利国家及其相应的公共行政的职能变迁导致了传统行政法理论的现代化。就行政法的目的和功能而言,它应当在授权与限权、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行政效率与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维持一种合理的平衡。但由于三、四十年代的行政专横的现实使得当初提出平衡思想的学者部分地改变了立场,甚至重新接受了传统的以司法为中心的行政法控权模式,平衡思想并未成为一种理论或主流观点。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民权运动、经济滞胀、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等问题困扰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公共行政面临的社会环境及其相应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行政法控权模式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再次受到学界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模式最大的弊端是把行政法视作控制政府权力的一种消极工具,看不到政府积极的一面,即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代表个人和社会的利益,并能增进这些利益。另外,传统模式注重对权利的消极保护而忽略了公民有效作用于行政过程的参与机制。一些学者提出行政法的一些重要制度要进行相应
的改革。“解决行政程序总的出路在于为有关利益方提供代表参与的机会;行政实体政策的核心是根据各种具体环境在相关利益中进行公平的调节。司法审查旨在确保行政机关为利益代表提供公正程序参与机会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公正的协调。”平衡思想由此得以复兴和发展。
第三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英美行政法学界进入学科反思及重构时期,把行政法的理论基础置于整个政治社会背景,尤其是变革传统社会的情境下进行考察,超越和置换两种传统的行政法理论模式,遵循平衡思想重新理解行政法的性质、目的、功能及其法律体系。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的控权模式和管理模式都未能为现时代的经验和法律现象提供正确的解释,新的理论模式应该考虑如何使两种传统思想得到有机的结合,走“中间道路”。有的学者提出,行政法并不限于对政府权力的控制,而同时包括对政府的授权并维护这种权力的合法行使。新的行政法模式旨在创造政府和公民间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总的说来,英美国家,或者更准确地说,整个欧美行政法学界正逐渐打破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控权与保权模式的界限走向融合。如何使政府在被广泛授权的同时受到有效的节制,如何兼顾提高行政效能和保护个人权利,维护公共利益与保护私人利益成为现代行政法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导致这一情境的主要原因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法律制度的趋同;现代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和对公共行政的要求变得越来越相似。尤其是随着二战以来的社会转型,行政权本身,行政权运行的社会环境、具体目的都发生很大变化,各国行政权的发展特点有相似之处:
1.方式积极化。传统行政以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为信条,是消极行政。现代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要求政府尽最大可能去服务于社会,是服务行政。
2.目标福利化。传统行政权主要保障和实现自由,政府不干涉或无为是正当的;现代行政权要为公民福利而主动作为,政府合理干涉才是正当的。
3.范围扩大化,不限于传统的税收与安全,而是“从摇篮到墓地”无所不管。
4.界限自由化。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行政事务表现出情景性、易变性,法律完全穷尽地规定行政事务是不可能的。
5.内容伦理化。与现代法律由形式正义发展为实质正义相一致,现代行政在内容与本质上不仅是在执行法律,还在执行道德,它所依据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所谓的正当观念、合理标准。5
随着行政权力的上述变化,政府和公民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一定的变化,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已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峙,而是良性互动:公民的权利内容已不仅是消极地不受侵犯,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和政府提供的服务和福利相关联,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权利,又不影响政府积极行政是行政法的最关键的问题。
总之,在今天这个时代,“中间道路”更受欢迎。“红灯理论者+规范主义模式———笔者注,接受某些行政机关的权力存在的现实,绿灯理论者+功能主义模式———笔者注,也一定程度上接受个人主义和进行必要的法律控制的观念。”)6P410
三、对我国当代行政法理论基础的若干思考比较研究应当根植于对一些共同或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行政权也表现出方式积极化、目标福利化、范围扩大化、界限自由化、内容伦理化的发展趋势,公民权与行政权不再是此消彼长的对峙局面,而是呈现出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当然,影响行政权有效运作的各种制约因素也仍然客观存在,掌握行政权力者错用、滥用、怠用行政权力,行政相对人反抗或消极服从行政权力的危险仍然未减。因此,我国当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的确立可以从欧美行政法学术传统中寻得内在的传承关系,应当体现出兼顾思想:兼顾保权与控权两种功能;兼顾行政权积极行使的必要性与消极行使的可能性;兼顾人之向善与作恶两种可能的人性特点;兼顾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兼顾中庸文化传统与西风东渐带来的个性自由。这种兼顾思想与欧美行政法学术传统中的平衡思想具有相似的政治、经济、文化前提:国家行政权积极化、充分尊重个人权利的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追求。
在此还有必要指出,笔者对兼顾思想的提法并非为了提出新的理论,更何况罗豪才教授所倡导的“平衡论”也可称为兼顾论6P2笔者实际上已接受并借鉴了“平衡论”的研究角度与方法,但未采用“平衡论”的提法,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1.防止因对“平衡”这一概念的歧义认识(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不同的人对同一概念会有不同的理解。)引起的沟通和交流上的障碍。目前关于“平衡论”“控权论”的某些争鸣就存在对“平衡”“控权”等基本概念缺乏基本共识,导致各说各的话,各论各的理的现象。
2.笔者对行政法理论基础的界定重在方法和功能,而平“衡论”重在实现平衡这一目标。平衡论建立在行政权与公民权二元对峙基础上;笔者对兼顾思想的分析则是基于行政权与公民权相互依存、良性互动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欧美国家行政法的平衡思想亦如是。
强调我国当代行政法应当兼顾“保权”与“控权”两种功能既是实证的,也具有规范意义。
首先,从实证的角度看,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都是既强调保障公民权又强调维护行政权,是“双面碑”,《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都如此。另外在行政权力的运行方面,我国除继续加强实施强制性行政行为以外,在许多领域还大量采用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行政行为,充分尊重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合作、信赖关系。
其次,从规范意义上看,将兼顾保权与控权功能作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当代行政法制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性突出体现在基本原则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方面。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行政原则。法治行政是包含了“依法行政”的诸原则与内容,并以之为基础的,但其精神实质与价值追求,则比依法行政有更高理念与更现代化的内容。“依法行政”一般只强调了依照或根据法律,至于法律本身的性质、内容是否民主、是否合理,在所不问。实际是“形式意义上的法治”。现代法治国家,由于行政权界限自由化、内容伦理化等特点,而表现为“服务行政”、“给付行政”,行政领域范围、行政裁量幅度都会常常突破现行法律的限制,目的是为了效率和福利。这样,依法行政就不能只是恪守现行的法律,而不问其是否民主、合理,合乎社会进步的要求,依法不只是依静态的法律条文,而是要恪守活的法、法的理念:人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法的精神,即实质意义的法治。因此,在效率与公正、福利与秩序等价值并存的现代社会,行政法应贯彻“依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相统一的行政法治原则。
2.兼顾思想在制度层面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包括行使行政权的公务员和行政相对人)的能动性与消极性都予以充分考虑的基础上,采取激励与约束相结
合的机制。我国的行政法制实践中对相对人的能动性与积极性的兼顾思想已经在强制性行政与非强制性行政相结合等方面充分体现。当前的关键是建立、完善公务员能动性优点得以充分激发的法律制度。详言之,即要在行政法中引入规则化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以保证行政人在行使权力时能够保持良好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而这里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不是没有具体标准的空洞道德说教,它必须与能否保证“行政权的有效实现”这一客观标准联系起来。6P336-337
长期以来,受西方传统控权思想(包括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努力将行政权力行使者(公务员)的人性弱点排除在行政权运行进程之外,却漠视了人性的能动性优点对行政权力的积极影响,忽视了激发人的能动性优点来保证行政权力正当、积极行使的可能。自20世纪以来,欧美等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的消极性的功绩制度(重在防范行政权力的消极行使)难以适应服务行政的需要,于是,主要表现为永业化、专业化、科学化与人本化的积极性公务员制度日渐兴起,其主旨“不仅在于防止政府任用不合格的人员,更在于使政府中每一工作人员的内在潜能得到最高的发挥;不重在以督策与管束方法处理人事问题,而重在以科学的知识技术及‘人性’的观点,促进自动自发的服务精神。”7各国公务员制度都在兼顾外部招聘录用与内部竞争性任用配置的基础上,既重视通过惩戒制度来制约公务员的违纪与违法,又重视利用各种方法激励公务员的工作意愿。
就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状而言,应当突破将公务员素质控制仅看作是行政主体内部事务的狭隘观点,将行政权运行质量的法律评价与相关的奖惩制度贯穿于整个行政法体系,既要使公务员素质的控制成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与相对人都能进行法律监督的对象,又要在行政权运行过程的法律控制中注入激发公务员能动性来引导权力的观念,使相对自由的行政权力能得到能动、积极、正当的行使。
1.行政法的目的不同于行政立法的具体目的。
2.笔者对行政法的理解不限于强调控权的近现代行政法,而是将行政法理解为有关行政的法。
参考文献:
1.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31-38。
2.杨解君。论行政法的先决条件与客观基点{J}法商研究,1996(4)28。
3.季涛。行政权的有效实现与法律导控[A]刘海年。人权与[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4.包万超。行政法平衡理论比较研究[J]中国法学,1999(2)52-57。
【摘要题】经济理论研究
【英文摘要】Inhiseconomictheory,Marxdiscussesandanalyzescompetitionfromtheangleoftheunityandcontradictionbetweenproductiveforcesandproductiverelations.ThistheorycanbeveryinstructiveforChinainparticipatingininternationalcompetitionundertheframeworkofeconomicglobalization.Forinstance,Chinashouldconcentrateresourcesonindustrieswithcomparativeadvantages,developscienceandtechnologyandeducation,maintainandnationaleconomicsecurityandsovereignty,enhancethedegreeofopening-up,andactivelyembrac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
【关键词】/竞争理论/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世界市场
Marxism/competitiontheory/economic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competition/worldmarket
【正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融为一体。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置身于国际竞争之外,笔者试图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当代世界经济的国际竞争问题,并提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策略。
一、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竞争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理论部分,而是贯穿并服从于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平均利润理论之中。马克思正是在其经济理论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统一和相互矛盾的角度讨论与分析了竞争问题,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竞争理论。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的本质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在竞争理论发展史上,马克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为研究竞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他超越了古典经济学把竞争看作与人的本性相符合的永恒范畴的观点,第一个把竞争当作历史范畴加以考察,揭示了隐藏在竞争背后的经济关系本质。马克思认为,竞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在商品经济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交换双方都具有自身的物质利益和要求,要实现这种利益就必然产生竞争。他指出:“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他们不承认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394)。他第一次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竞争现象背后所掩盖的经济关系本质,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在竞争中是以颠倒的形式表现出来的”(251),“只有了解了资本的内在本性,才能对竞争进行科学的分析,正像只有认识了天体的实际的、但又直接感觉不到的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天体的表面运动一样”(352)。因此,竞争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资本主义竞争的本质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生产者之间争夺经济利益的斗争。
2.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从而决定竞争双方的胜败。马克思考察了在竞争中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影响,并且把这一变化过程看作是规律性的、长期的必然趋势,从而在竞争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竞争的动态性质。他指出:“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201)。这个相同的市场价值是由在竞争的作用下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且受劳动生产力高低的影响。“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53)。这里,马克思是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度,把竞争与其他相关因素放在一起,在其相互作用中,揭示竞争的性质和功能,从而为研究竞争提供了科学的动态分析方法。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生产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影响。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获利,不断地改变他们的行为参数。其中,总是有少数资本家率先进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于是,其他资本家也不甘落后,竞起摹仿,使这种创新的收益得到扩散,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基于对新的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又会导致新一轮的创新,而后又是创新的扩散,带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消失了,但相对剩余价值却增加了。如此循环往复,就使竞争过程表现为一个周期性的动态过程。
恩格斯曾从一般意义上把竞争使供求变化导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概括为竞争规律。他指出,“竞争的规律是:供和求始终力图互相适应,但是正因为如此,就从来不会互相适应”(613)。在这里,恩格斯实际上揭示了竞争的作用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即通过竞争导致供求关系的变化,迫使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而形成商品市场上供求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促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一个生产领域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领域,使社会劳动重新趋向合乎比例地在不同生产部门进行分配。通过竞争调节供与求的平衡,但又由于竞争的作用,使供与求的平衡不断被打破,从而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3.资本主义的三种基本竞争形式。马克思认为,竞争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而价值规律的要求包括三个层次,竞争的基本形式也包含三种:
(1)生产领域的竞争。在生产领域中,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各个资本家的个别劳动时间量不一样的,为了解决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只能通过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从而形成商品的价值,在这一层面上,单个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进行的竞争,其目的在于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社会价值,获得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2)流通领域的竞争。在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其内在价值量进行交换。但在不同的供求状况下,价格和价值在每个个别场合往往是不一致的,这就构成了价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才能解决,商品价格才能以它的价值为基础,商品价值才能转换为生产价格,等价交换的原则才能实现。
(3)分配领域的竞争。占有和瓜分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目的,但资本家内部如何瓜分剩余价值是通过竞争规律的作用由平均利润率规律决定的。就资本的性质和目的而言,任何单个资本在客观上都要求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种内在客观要求是通过内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趋向平均化来实现的。由于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利润率,通过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以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为特征的激烈竞争,转化为平均利润率。这时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利润平均化过程也就是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资本家激烈竞争的过程。
4.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集中和资本积聚,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最后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提供条件。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加剧了市场供求矛盾,从而形成更大规模、更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一部分归于消灭”(687),这“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是许多小资本变成少数大资本”(686),是“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831)。这一过程不断进行,最后由于各种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最后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毁灭提供条件。对此,马克思精辟地指出,“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831-83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而资本主义积累是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世界市场的竞争推动了世界市场商品的供求变化并引起商品国际价格的波动,促使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当商品超越国家的地域范围进入世界市场时,其价值就不能再由任何一国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不同国家由于其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以及劳动生产率不同,商品的国别价值有高有低,“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614)但是,决定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而是一定时期内,国际市场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大致相同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的情况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这就是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当然,在国际市场上这个平均单位是通过竞争来形成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通过这个计量单位,可以将每个国家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还原为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614)它构成商品的国际价值。商品国际价值在世界市场上的货币表现就是国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的基础是国际价值,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根据商品的国际价值来进行,这是国际市场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基本规律。但这并不是说,在每一次交换时,国际市场价格都是和国际价值相一致的。因为国际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都是变化不定的,这种价格上的不一致,通过竞争,反过来又会影响世界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使它们逐渐趋于平衡,从而使国际价格接近国际价值。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也是通过竞争来强制实现的。
二、马克思竞争理论的意义及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策略
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以资本主义竞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竞争的本质、形式和结果;既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竞争特殊性的分析,也包含了对竞争一般性的深刻分析,是两者的高度统一。因此,马克思的竞争理论为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竞争问题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竞争的理论基础。
1.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又反过来推动了国际竞争的发展。早在16世纪,随着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并力图把其产品向国外推销,世界市场即开始萌芽。到了17世纪中叶,商业和航运的快速发展,使各殖民地开始成为廉价的原料来源地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各国瓜分已开辟出来的世界市场的斗争渐趋激烈。而17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则采用机器生产,实行最广泛的分工,使大工业得以尽快发展。技术进步、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交通工具的更新极大地拓展了市场范围。这种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趋势,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一直在不断地强化之中,并形成了全球范围的国际竞争。可以说,正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推动了国际市场竞争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基础,反过来,国际竞争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从深度上讲,正是国际竞争的激烈使国际分工日益细密,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等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而从广度上讲,国际竞争使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遍及全球,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把每一个国家都纳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面前,中国绝不能将自己置身于国际竞争之外,而只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我,依靠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马克思指出,只有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89)。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在企业层次上,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和有效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绩效,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在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开发设计出具有创新性、高需求、高附加值、高价格的产品;并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其次,在国家层次上,建设与竞争相关的基础设施,培育企业生存、应变和发展的环境;积极促进市场开放和高新技术引入,使企业始终感到外在的竞争压力而不得不提高生产率,最终缩短与世界最具创新和竞争能力企业的差距;精心制定增强国家新优势的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和规划政策;由政府出面对国内各个部门和组织的竞争力进行系统整合,即根据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以网络与数据库为手段,把权力、资金和知识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
2.从竞争理论的观点来看,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本质上仍然是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国际市场上,国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又是经济利益关系,是世界各国为了追逐更大的自身利益向外进行扩张形成的一种国际利益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2),而“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因此,各个国家为了追逐经济利益,都不会囿于国家边界的限制,而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他们在国内无法实现的经济利益。比较优势原则的本质是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来建立产业和配置资源,在国际市场上用本国花费劳动较少的产品交换到本国需要劳动较多或即使花费较多劳动也一时生产不出来的产品,这样就能够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以及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使不变资本更加便宜,从而节约了用于不变资本的成本费用,提高了剩余利益。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壮大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的生活福利水平,我国也必须根据本国国情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竞争。当前我国的要素禀赋状况仍然是劳动资源丰富而资本和技术有一定积累但仍短缺,因此,中国必须集中资源继续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品,并向具有较好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
3.根据马克思的竞争理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及技术进步的程度在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在竞争中,为了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总是要千方百计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资本的内冲动和经常的趋势”。(355)“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354-355)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是在国际市场上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但这种竞争的背后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因此,中国应对国际竞争最根本的策略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培养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科研队伍和各类学科领头人。我国在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人才激励不完善,管理和专业人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高效率与高收入相关性差,高素质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为此,应当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疏通人才流动的合理渠道,消除人才浪费现象。同时,启动吸引专业人才工程,加大改革和完善优秀人才的收入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国内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学术带头人的薪酬水平,形成示范效应,实现高效高薪的良性循环,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并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在学生思想教育的领域中,思政课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阵地,理论教学长期以来作为思政课主要的授课方式,占据思政课教学的大部分,而2005年方案的出台将实践教学已文件的形式出现,为实践教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引起各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该文选择临港3校的实践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由于相同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更能突出临港地区的主要矛盾,有利于笔者更加深入的探讨实践教学的问题。
1 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界定
在研究实践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对“何为实践教学”这一问题做出明确的界定,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定义学术界尚未统一,可以说不同的学者对于实践教学的定义以及其包含的范围都有自己的见解,笔者总结了目前提出较多的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理论教学时思政课教学的只要形式,与理论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实践;第二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实践二字,所以只有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是实践教学,笔者再研究这一问题过程中,比较了各个观点,并在参考文献期刊的基础上,认为第一种观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的一种教学形式。仅仅将社会实践等同于实践教学时不合理的,是片面、不全面的。
另外,根据中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要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文件中是将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分别视作实践教学中的不同方式,并没有单一的认定社会调查就是实践教学,所以把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的形式之一,但显然不是唯一的形式,任何试图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直接挂钩划等号的观点都是缺乏依据的。
综上所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如下: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以思政课授课学生为对象,以所有与思政课教学名义开展的的实践活动为内容,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主动参与性,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理论授课内容为目标,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获得思想素质提高的教学方式。
2 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方面
2.1.1 授课规模影响授课效果
为了扩大我国受教育人群的素质以及受教育水平,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在过去的几年,大量的扩招,学生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大学基础课程,即使是不同专业的学生,思政课是其必修课程,为了提高上课的效率减少教师实际的授课数量,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大班集中授课的方式统一授课。从空间角度,大班授课一般都是安排在阶梯教室或者报告厅等大规模的场地,往往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很远,导致教师在讲台授课,学生在下面开小差,教学效果差;从情感角度,一般一位思政课的老师需要授课的班级数量非常多,存在一个授课班级中包含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想要记住每一位上课的学生是不可能的,仅有少数几位课堂表现活跃的学生教师会有印象,这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思政课的授课效果变差。
2.1.2 学生实践目的功利化
由于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还处于一个开发与起步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的成绩也只占思政课总成绩的一小部分,笔者调研发现临港3校在实践成绩的比重不尽相同,以上海海事大学来说实践成绩占总成绩比重仅30%左右,不同任课教师略有不同,而上海海洋大学近一半的成绩是由实践活动获得的。学生对于时间的态度也存在功利化的趋向,认为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个较好的分数,拉高成绩绩点,有利于评级评优等。
2.2 教师方面
2.2.1 教师授课方式单一
教师的授课方式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笔者为了清楚了解目前临港三校主流的授课方式,采取了调研,结果发现,从2005年方案至今,虽然有不少老师转变了授课方式,适当加入了实践教学的环节,但是为了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上完规定的课程,理论授课依然时主流。
2.2.2 教师思想上缺乏重视,导致实施中缺乏指导
思政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要指导者,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与经验,对于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具有指导作用,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却是恰恰相反的,在实际的实践中,教师能做到全程指导的仅占13.9%,如此低的指导比例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教师本身对实践的不重视。
2.2.3 实践教学计划与评价不明确
课程授课的过程中,基本上每一门课都设有明确的课程教学计划,包含教学的目的、重点、教学方法,最后的巩固评价等,但是目前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开展却不是如此,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笔者调研的3所高校中,只有海事大学对于明确规定了思政课中如马原课、毛概课等在实践开展前的计划以及实践结束后具体的成绩评定标准,而海洋大学与电机学院尚停留在授课教师自主开展实践教学并设定实践计划,最后的论文打分也是由教师自己决定,没有统一的标准。
3 增强临港三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3.1 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
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对实践教学的宣传以及学校的重视度与严格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在实践的课时上做严格保证之外,对每一位在校学生进行统一的宣讲,并严格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需达到的目标与成果,以及活动的开展对其能力与素质的提高等效果展示,利用之前实践的优秀案例进行榜样示范,提高学生的认识。
3.2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形式是为了内容服务的,所以必须以内容为主,内容上核心必须与思政课的课程内容相关;而形式上以课内与课外做区分各自有其优势,课内的实践教学具有统一的上课时间,教学活动有固定的场地,更具有便利性会及时性,而课外的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形式上,上海海洋大学可以作为优秀案例进行各校的宣传分享,其主要采用易班这一网络载体开展实践教学,每一个思政班都在各自的易班群,教师可以与学生实现网上的实时互动,并在每学期设立单独的易班讨论课,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上课”,并参与到实际实践授课中,这一实践形式既没有经费的要求又符合时下学生对于网络时代的要求,易班不应该只作为辅导员班级管理的工具,在思政课的授课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3.3 适当的经费支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目前高校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教师科研能力方面的要求,大部分在校教师除了日常的授课之外,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研究新课题,等,而实践教学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教师对其的开展自然失去积极性,即使有部分教师有心开展实践教学,但碍于经费这一大山的阻碍,有心无力,所以,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高校的经费支持,在这基础上教师才有能力开展一定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3.4 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案例教学方法本身有很多优点,但从教学的长期效果看,这种方法不宜过于频繁地使用。一是在课堂上布置案例、讨论案例、点评案例等程序耗时过长,而且课堂的知识总量相对较少,经常使用会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进度以及教学计划的完成。例如,“概论”课程,要讲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问题,大量使用案例教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学生参与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热情会随着案例课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使动机与效果相分离。要吸引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必须让教学方法多样化,将教授法、讨论法、课堂演讲等融入到教学当中。所以,依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案例教学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法,遇到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知识点,宜用案例教学方法,因为它能形象地说明问题;遇到抽象性比较强的理论知识时,则还是应当选用传统的讲授法。
二、案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案例教学形式要具有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案例的不同内容,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一是“广播式”,即教师口头介绍案例。其选材容易,使用方便。这种案例多半选取历史故事、人物传记。通过讲历史、讲故事、讲经历,开展案例教学,二是“音像式”,即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呈现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场景、活动、动画等进行教学。这种案例多选择先进事迹,如感动中国人物视频、身边的感动、道德力量等。三是“讨论式”,即每一个案例介绍完后,都要给学生留一定的讨论题,通过案例讨论、案例点评,使学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着的深刻道理。
三、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双向信息交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采用适当激励机制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从学业、生活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讨论式教学有利于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可根据讨论的目的,班级人数的多少,学生能力的不同,采取多种讨论形式,如全班讨论或小组讨论等。其中,教师是集体讨论的组织者,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最后作讨论总结。为了保证课堂讨论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及时引导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把握讨论的时间进度。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实施计划要做到心中有数,至少对以下的问题要有思想准备,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开始?哪些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讨论一个问题需要多长时间?讨论的结果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教师应把发言中提出的问题,分析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写在黑板上,用以掌握讨论的思路和结果。
四、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一性
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案例教学的角度看,案例是“理论中的案例”,从理论教学的角度看,理论是“案例中的理论”。二者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虽然在教学中选取的每个案例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只能涉及到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问题,与某一种或几种理论发生联系,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得我们选取的案例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案例主题的选定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服从理论系统性要求,要把案例中的理论讲清楚,并善于用案例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将案例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所谓股利政策是指股份制公司对股利分配有关事项所做的方针与政策,其实质就是解决留存和分红的比例关系。我国进行股份制改造虽已有很长时间,但上市公司普遍竞争力不强、获利能力较差,因此,在利润有限的情况下,股利政策已成为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企业与股东等之间关系的关键,对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比较淡薄,广大投资者对股票的长期投资缺乏信心,使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1、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短期性。股利政策的决策中,股利支付率和支付的稳定性是两个重要的内容。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未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使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较多地倾向于满足大股东的意愿,而没有把中小股东的利益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因而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没有把股利政策放在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决策,没有明确的股利政策目标,股利分配随意性强、短期性重,进而导致股票价格经常波动。这实际上不仅对公司信誉造成了直接影响,而且由于股票价格代表了上市公司的价值,也因此阻碍了公司最佳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实现。
2、既派又配现象普遍。“风险与收益对等”,因此,作为公司风险的最大承担者——股东理应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有权利要求公司在有盈利的前提下分配利润。然而,从1995年到1999年,不分配利润的上市公司数在逐年上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相当一部分仅仅只是微利,而同时现金流动性较差,如要派现,将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二是有些上市公司虽业绩尚可,但总股本和流通股规模已相当大,使得这些公司的股本扩张能力减弱,送股也不可能。但自2000年以来,派现送股的上市公司数却有所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已扭亏为盈或者是公司已开始为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考虑,而是上市公司通过派现可以达到配股融资的目的,因为证监会就公司配股资格有如下规定: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10%,一些公司就采取了发放现金股利以降低净资产额、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作法。
3、股利分配行为极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公司的董事会经常修改股利分配方案,使得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也造成了股票二级市场的异常波动;二是一家上市公司却多种分配方案并存,这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同时拥有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等多种股票,为满足这些不同投资主体对股利分配不同的喜好,不少公司就会同时制定多个分配方案,尽管这些方案可能会使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相互损害。
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措施
1、从国家方面来看,主要应作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国有股减持、法人股流通的步伐以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居民储蓄存款也在逐年增加,资本市场已有能力消化法人股,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和研究促进法人股流通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是进一步完善有关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面的法律法规,具体讲,可增加对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限制和不分配股利的限制。对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限制可通过制定一个下限和一个上限来实现:对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规定一个最低限,而对那些抱有配股融资目的公司应规定一个最高限。制定下限是因为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有利于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持有正确的心态、改变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现状、进而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制定上限是为了限制有些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而大发股利。
对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的限制是指证券监管部门可借鉴西方国家这方面的作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分红时间、规定公司保留盈余达到一定水平时必须分派现金股利,否则,公司将被加增额外税款甚至终止上市资格,以限制公司超额累积利润;另外,在审查上市公司配股资格时,除考核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外,还应把公司近几年的分红情况考虑进去,这样既能促使上市公司尽可能利用好募股资金、提高股利分配意识,又能保障广大投资者合理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