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5: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赌场”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赌场,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赌场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赌场、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2、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赌场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赌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赌场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赌场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赌场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赌场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3、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赌场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赌场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赌场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赌场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赌场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赌场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赌场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赌场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教师文化;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整个学术背景看,“文化”一词成为学者们重点讨论和思索的问题。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化问题自然引起了教育学界学者们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他们对教师文化的研究。纵观以往学者们的教师文化研究,可以看出他们比较认同的教师文化内涵系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此,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两个维度成为诸多学者教师文化研究的思维定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它对学校的师资队伍管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言:“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改革,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表面的和临时的。”由于教师文化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探究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们重新理解教师文化特征和重新审视教师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教师文化研究的历史追溯
回顾国内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研究的历史脉络大致为从文化现象领域到学校管理领域,再到课程领域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研究层次上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其中宏观和中观层次主要有四个方面,微观层次的研究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的观察与分析。
(一)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研究
1、文化现象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研究教师文化的学者们离不开对文化的认识,这些认识主要包括对文化概念、分类以及文化理论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并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划分。例如:按照结构分类标准可以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划分,其中纵向上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横向上包括社会主导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因此,有学者从横向的文化角度来理解教师文化,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此外,从文化的形式表现特征还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据此,有学者提出教师的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属于显性文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隐性文化。鉴于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还存在诸多分类标准,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无论按照怎样的划分标准,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印证了教师文化的深层次因素。
另外,学者们把教师文化作为文化现象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研究的还表现在对某种文化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例如:有学者把荷兰文化协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坦特(HofstedeC.)的“文化四维度理论”作为揭示教师文化特征的参考依据,该学者采用此理论的前提是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职业文化,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行为作风、思维方式、生活信念、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简单地讲就是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所习得且特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根据霍夫斯坦特描述文化差异的四项指标,该学者对教师文化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即“教师文化是一种低权力距离的文化,平等观念是教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文化是一种高不确定性回避的文化,教师群体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上进心,追求教师的稳定性;教师文化是一种高‘个人主义’文化,教师群体结构相对松散,教师教学活动是个个体性的活动;教师文化是一种女性度文化,主要表现为教师群体注重和谐与伦理道德,重视精神和情感的回报等。”还有学者在教师文化的研究方式上体现了对文化理论的运用,如文化三层次理论。在对此理论的理解之上,该学者对大陆和香港两地的教师文化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大陆和香港两地部分教师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从他们的教学工作、工作方式、继续教育制度以及教师的心理感受等三个不同层面作为文化内容进行比较,并就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分析。
2、学校管理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立足于此的教师文化研究者们主要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他们多把校园文化看作是由多种不同的亚文化群所组成的文化,认为教师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他们尝试运用组织文化的观点解释、理解和构建教师文化,最终服务于学校教育管理的需要。例如:有学者提出校园文化是由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物质文化四种亚文化构成的复合体,教师文化引领整个校园文化的方向,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教师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有研究者进一步把教师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为探寻教师文化建设的研究起点,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基石,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引导、示范、整合和预警功能。因此,要从制度文化、教学文化、学术文化和师德文化四个方面构建教师文化。
另外,教师文化还是学校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学者对教师文化与学校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教师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难免受学校制度的影响。教师所担负的教师文化同样也受学校制度的制约。但是,对于那些长期处于学校组织中的教师来说,学校成为他们生活的场所,因此,教师在受环境性质约束的同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并不是停留于制度层面的简单重复,而是以其特有的行为和思想创造着教师文化。因此,以此为基础所构成的教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学校制度的框架,并对学校制度的发展方向具有相应的反作用。可见学校制度与教师文化之间是一种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
3、课程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基于课程领域的教师文化研究,多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诉求下开展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教师文化的革新才是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支撑因素。因此,他们总结传统的教师文化特征,指明教师文化的重建主要在于教师角色的转换,而教师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走向共同合作,同时要发挥学校已有物质文化设施的功能才会促进教师文化的更新。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在传统教育下教师们形成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已不适应这场改革。传统的教师文化特征主要有无创造性、保守性和缺乏合作、角色认同的神圣化、价值取向的保守性、文化冲突中的自我中心主义等,这些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因此,新课程需要教师由单兵作战走向共同合作。另外,有学者就课程本身为主要指向的狭义文化来理解教师文化,认为教师文化的重建就是教师专业角色的改变,即在课程“范式转换”的背景下,教师由传统的技术熟练者相适切的适应型教师文化走向反思性实践者,因此,教师文化重建要从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人手:教师首先应该在专业理念上坚持科学、艺术、人文的开放教育思想,在价值观层次上确立指导者和引路人的教师观;其次,在行为模式层次上重视教师群体的协同教学与民主的师生关系,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以及行动研究中的自我发展。最后,来自实践层面的研究者对传统组织模式下的教师文化进行了分析,即这些传统组织主要是指学校已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如学校统一设置的以学科、年级为单元的组织结构——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就是典型的实例,这些为教师的团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空间。在此基础上又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或者辅助机制如经验交流活动,自由论坛,学术沙龙等创建一种自然合作文化,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4、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研究教师文化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育革新有很大意义。不少学者基于教师文化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就其形式和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明了教师间的自然合作文化最终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的教师文化研究对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影响甚远,他把教师文化按形式划分为“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派别主义文化(balka-nization)、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collegiality)和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on)”。从它们的发展态势上看,个人主义、派别主义、人为合作的阶段可以发展到自然合作这个境界,因此,只有形成以真实、自然、互相尊重和理解为特征的自然协作的教师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发展,从而可以达到教育变革的根本目的。此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合作教师文化也是引领和促进教师之间自然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关于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有学者提出“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观点,其中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深层次教师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微观层次的研究
综上四个方面,可以说教师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或者是中观层次,而微观层次的研究比较少见。在已经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中发现唐芬芬曾对桂林市某小学的8位教师进行了近90余节的课堂观察,并结合一定形式的访谈等调查方法对教师的口头言语行为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她的硕士论文《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对教师口头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中,她总结出教师文化(言语文化)具有权威式的表现特征。由此她分析了权威式的教师文化产生的原因,既有宏观方面的如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因素的影响,又有微观方面的如家庭、同辈群体、学校文化和社区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二、教师文化研究的总体特征与思考
对学者们的研究进行历史追溯,可以发现以往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从文化现象、学校管理、课程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宏观或者中观层次,再到微观层次的研究。如果从整体上综合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内容、观点以及研究思路,就会发现他们的研究特征并寻找到今后研究的新的思考方向。
(一)以往研究的总体特征
1、主要内容和观点体现的特征
首先,从教师文化的内涵看,学者们认为教师文化的内涵要素包括信念、态度、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等一些相同的内容,体现出教师文化构成要素的多样性特征。其次,从教师文化的性质看,学者们认为教师文化属于群体文化,如有学者明确提出了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教师群体共有的一种品质。再次,从教师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看,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文化产生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它的发展受到社会性的历史因素和制度文化的共同制约,同时教师文化反作用于制度文化(如课程领域和学校管理领域方面的研究)。
2、整体研究思路体现的特征
第一,从研究趋势看,首先,从学者们研究反映出他们是从宏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如文化现象领域的研究)逐渐到微观层次的实证性研究(如教师言语文化研究),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与实践,共同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实践性指导意义。其次,学者们意识到传统的教师文化类型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他们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构建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教师文化类型(如课程领域的研究),研究的趋势由教师文化内容的研究到形式的深入挖掘,体现了教师文化研究的时代性特征。
第二,从研究模式看,仔细分析学者们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研究都是首先从揭示教师文化内涵开始,其次对教师文化进行分类,再次到揭示教师文化特征的研究模式,可见大多数学者们的研究模式具有某些相似的因素。
第三,从研究体现的特征看,学者们的研究反映出主要是以演绎分析和价值研究为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归纳分析和事实研究较少,因此,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表现为一种静态分析的特征。
第四,从研究的切入点看,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运用文化的相关理论对教育中的某个领域(如课程、学校管理和教师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领域具体明确,基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对隐藏在其中的教师文化进行探究,体现了教师文化的真实性和具体性。
(二)以往研究的思考
结合当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理念的背景,重新解读我国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可以看出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分析过后便会发现其中似乎能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寻找新的思考方向。
首先,虽然我国学者比较认同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两方面对教师文化进行规范,但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师文化”的内涵,由于教师文化实属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现象,从而出现了教师文化定义过于宽泛的局面,甚至出现了相互重叠的现象。可以说,教师文化无处不在。鉴于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对教师文化的重新审视成为理论研究的必要,如何深入教师文化的理论研究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前面提及的教师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或中观层次,而微观层次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唐芬芬对教师文化的口头言语文化进行的观察与研究,无论是研究思路还是方法对我们的启示都很大。从教师文化的表现载体看,主要有教师的意识观念和行为方式两方面,除了教师的言语行为外还有很多。为此,基于教师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可以从教师的日常行为方式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处事方式等人手,使微观层面的教师文化研究更具有真实性和具体性。
所谓导向性迷误,就是当前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均注重制度导向而缺乏人性导向来促进教师整体师德水平的提高,结果却无济于事甚至隐性生恶。就当前各类学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强制度建设已成为一种“共识”。诚然,制度建设是一种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在任何单位和团体里,制度建设都应该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普遍文明追求;但是,诚如本文前面所述,道德本身是一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内在意识,属于人们的动机领域,而制度则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规范。严格地说,道德和制度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运用制度来促进道德建设,难免有“文不对题”之嫌。笔者不否定制度的重要作用,也不否定制度对于有效限制人们作恶所产生的积极效用。实际上,用制度来主导人们为善、践行道德,这本身有悖于道德发展的规律。师德的建设同样如此,如果我们过多地重视制度规范,试图以制度规范去主导教师成为具备高尚师德的人,最终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能还滋生了教师表面为善而内心却生恶或难以脱恶的严重后果。这也许是当今教师队伍中出现某些“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恶劣分子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这类迷误,像前面第二点一样,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不在于制度导向,而是应该转向于启发和教育教师去认识师德本身的普遍法则,去营造一种尊重师德普遍法则的良好氛围,而不是硬梆梆地规定教师这样那样去“践行师德”,否则就难免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以上所列的当前三类常见的师德建设迷误,很多时候交织在一起,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遗忘了道德本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道德发展的轨道和规律,甚至走向了反面。
二、师德建设的出路
其一,注重师德发展的文化环境塑造。我们知道,师德作为人类社会道德体系的一种特殊类型,它的发展首先也必然符合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那么,什么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呢?诚然,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但其中仍然有一些共同的“本质”可循。众所周知,按照的唯物史观立场,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是一种和时代、环境相适应的产物,是对一定现实生产关系的反映。这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3]434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作为人类道德观念产生的根基,放在当下的时代,尤其是中国的现实社会中,同样起作用。教师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道德观念理应反映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生产关系。相对于普通社会公民和职业角色的道德来说,教师道德(师德)又具有比普通公民和职业角色更高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师德本身应该具有强烈的“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之“示范性”作用上。很显然,真正的“示范性”必须体现在动机和行为的一致性上面,只有这种“示范性”才是真诚的,也只有这种“示范性”才可能长效。那么,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具有的“示范性”之内涵又具有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具有“知识之渊博、精神之高尚和行为之得体”三个方面。以上所述的这些方面的素质,理应成为师德之“示范性”的根本元素。如果仅有知识之渊博,就只是一个“学人”;如果仅有精神之高尚,就只是一个“仁人”;而如果仅有行为之得体,就只是一个“行人”。而真正的“师者”、“人师”,则三个方面素质缺一不可。诚然,这些师德素质的养成和铸就,关键在于教师主体的内在努力;但是也不能忽视教师生活、工作和成长环境影响,尤其是文化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教师作为师者的工作要求、行为导向、精神诉求等方面面临的具体境遇。一是学校应该创造充分的自由学习和研究的环境,不应过多给教师制定各种细化的统一约束机制,从而让教师们愿意潜心研究和学习、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二是学校的环境也应该允许教师在法定的范围内充分享有教书育人的自由,这种自由主要体现在允许教师们个性的存在,而不应以一种“一刀切”的方式来统一“规范”和要求教师,从而让教师享受教学创造的乐趣;三是学校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聚居地”,应该营造一种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整体氛围,而不应过多地引入各种商业项目,从而让教师们在其中找到满足各种精神诉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享受精神盛宴的乐趣。以上这些就是本文所言的文化环境,虽然表面上和师德并无关系,但是实质上能够促进教师道德的萌芽和成长。因为师德作为一种内在的“自由性”道德规范,其萌芽和成长更多依靠的是宽松自由的文化土壤,过多的外在“压制”,很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反观中外历史事实,我们也同样看到一个现象———即“重压之下无道德”,至少没有真正的道德,充其量也只是行为和动机深度分裂的“伪道德”。
其二,注重师德发展的社会舆论引导。如果说师德发展的文化环境创设任务主要由学校来承担,那么还有一个重要的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则是在更大的范围内,需要由全社会来完成。客观而言,当前形势下,师德较之以往,似乎有“往下走”的趋势,这当然需要整个教师群体来进行反思,教育主管部门也需要对此有所反思。笔者认为,社会也应该对此有所反思,尤其是整个社会舆论应该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社会对于教师的种种苛责也由此增多,尤其是对于某些有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社会的苛责尤为强烈。以至于当下社会对教师群体似乎都具有了道德上的偏见,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社会媒体因为个别的师德失范行为而无限放大,似乎这些个别的失范行为对于整个教师群体来说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笔者并没有为某些教师道德失范行为开脱之意,而是要强调一点,任何的教师个体,其本身也是一个生活于具体社会环境的“血肉”个体,其自身也有常人所具备的普通情感、欲望等。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任何教师个体都并非是仅仅具有高尚“神性”而没有普通“人性”的“圣人”。也正是这个原因,社会在对待教师时,不应该预设教师本身就是“圣人”这一前提,而应该从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一个社会职业的现实出发,正确地看待某些教师道德失范的现象。在分析某些教师道德“失范”的案例时,应该首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对特例的情况不应该将之“扩大化”,更不应该动不动就给整个教师群体带上某些特殊的“标签”。反观当下的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一方面对某些个体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进行不公正、不客观的分析,并因此对整个教师群体带上“抹黑”性标签的事则常有发生。在媒体的某种不恰当“曝光”下,大量的社会普通民众则一哄而上,似乎在“分享”某些个别行为带来的恶俗“盛宴”,大有“里应外合”之势,不达淋漓畅快之目的决不罢休。试想,在这种恶性的社会舆论氛围之中,原本确是“圣洁”的师德能够顺利地生根发芽和成长吗?此境之下,所有教师,作为个人和群体都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面对社会、面对普通民众,这已是“扭曲”了的心灵,何来生发“圣洁”的道德之美?在整个社会的“恶意”关注下,教师群体的精神幸福已经丧失殆尽。试想,一个没有精神幸福的群体怎么可能在内心生发真正的“道德崇高感”之美呢?对于职业幸福,马克思曾经这样强调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4]459试想,当同时代的人沉浸在“以恶为乐”、“以丑为美”的大气氛中时,又怎么可能生发社会职业人的正常的道德感、正常的幸福美之总体呢?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正常的师德发展也同样遵循这样的社会规律。简言之,没有美的社会、没有美的社会舆论,美的师德难以生根发芽。
论文关键词:“茶饮”史话
茶与可可、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在这三大饮料中,只有茶的故乡在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都起源于中国。但茶叶在中国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并进而走向世界却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岁月。
中国对茶的饮用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先祖神农氏创立了医学。为了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他通过遍尝百草来识别和了解药性,寻找治病的药草。有的草会含有毒性。据说有一日他尝了72种毒草,中毒72次。但是他都通过饮用一种神奇的药草而化险为夷。这种神草名叫“荼”。“荼”就是后来的茶。茶在古代还被称为“茗”,“皋芦木”。从这个传说看,中国人开始认识茶树及其药用功能已经有5000余年的历史了。
从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我国先民发现茶也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了。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中就有了“采荼薪樗”的诗句了。意思是说农夫们采摘茶叶,砍柴为薪。世界上饮茶,种茶起源于中国,那么中国的茶树栽培和饮用又起源于那里呢?研究表明,它起源于巴蜀地区人文历史论文,即今天的四川一带。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东晋《华阳国志·巴志》上记载:“就丹、漆、荼、蜜……皆纳贡之。”意思是说古代四川向中原地区交纳,丹药,油漆、茶叶、蜂蜜等当地特产。从地名学来看,蜀国在古代又称为葭萌郡。葭萌是古蜀人对茶叶的一种称谓。因此葭萌郡的意思是茶郡之意,即生产茶的地方论文服务。历史记载,西汉时巴蜀一带便已经饮茶成风。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茶具出售。茶具的市场化正是茶饮普及化的表现,也是茶饮民间化、群众化的结果。
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在中国的范围日渐扩大。特别是当时的文人更是把以茶待客作为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正是由于文人们的参与,中国的茶饮很快发展演变成茶艺,并进而形成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和尚坐禅破睡,饮茶发挥了独特的功效。因此各地的寺院开始大量种茶和饮茶。饮茶之风也就随之盛行开来,当时的人们称“茶佛一味”。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推动了茶饮之风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和传播。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有关茶饮的学术专著,陆羽的《茶经》就在这一时期问世。为了纪念陆羽在推动中国茶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人们把“茶神”的桂冠送给了他,并将他供奉在官府的茶叶库和民间的茶肆之中。自唐以后,茶饮之风不但在中国大行其道,并成了人们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而且随着各国商人,使者纷纷前来唐朝进行商贸和文化交流,而将茶饮之风也带到了世界各地。中国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确切讲来应该称为“丝茶之路”,因为茶叶也是当时商贸交流的重要商品。中国的近邻日本茶道之风更是盛行。据说唐朝时日本高僧最澄来中国求佛,回国时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进行种植并获得成功人文历史论文,从此日本人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惯,并将中国的茶艺技术发扬光大,形成了在今天仍然风靡全日本的具有大和民族特点的日本茶道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人饮茶已不但是为了解渴、保健和提神,而是将茶饮当作一项高雅而又精致的艺术生活来看待。茶除了它的实用功效外同时也富有欣赏情趣,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更带有神思遐想和通过茶因所产生的情趣。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或浓或淡的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或与朋友对饮,不但能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还可以在细啜慢饮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精神境界提升到一种高雅艺术境界之中。正因为茶饮的这种功效它特别受到历代文人墨客们的青睐和追捧。也正是他们的参与,使茶饮已变成了国人的一种文化行为。品茶待客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项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
关键词: 湿地文化 含义 体系 基本特征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国股市不平凡的十年是在巨大的理论争议和现实波动中发展起来的。从早期“股份制是私有化”的政治观点之争,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像“老鼠会和赌场”的文化歧见,这种风风雨雨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扩容相伴随。如果说,前者是主张和反对建立资本市场的两种力量之争,这已在“摸着石头过河”和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我们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那么后者则主要是在主张培育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践中,如何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健康发展而产生的不同观点,尽管其都主张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但路径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事实上,我国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始终落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不仅对资本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论证清楚并广为宣传,而且对资本市场的许多概念和技术层面的资本运作分析技术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培训和普及环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采用了回避争议和矛盾的做法,这些资本市场的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人们普遍还在资本市场就是赌场,要么跟庄搞投机,要么随机撞大运的投资理念中徘徊。
概括起来,中国股市有三个没底:
1.上市公司造假没底
上市公司造假既有资本经济作为股权虚拟经济监管难度大的原因,也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一股独大所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上市公司质量的真、假、优、劣是决定中国资本市场是投资场所还是赌场的关键。正确投资观应是建立在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理性判断并作出相应用脚投票选择基础上,来促使上市公司以自身价值提高给投资人带来良好投资回报的投资机制。它是投资人对投资对象在“蛋糕做大”基础上来实现投资人投资收益的体现,而绝不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机构和中小投资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零和游戏”。但中国的上市公司到底还有多少个银广厦、吉林通海、蓝田股份,人们心里没底。
2.政策没底
我国资本市场政策市特征明显,这是新兴转轨市场的必然现象。因此,政策决定股市,是把政策作为一个长期的调控手段来炫耀,使中国的股市处于一涨就怕、一怕就打、一打就跌、一跌也怕、一怕又托、一托又涨的恶性循环。最终是政府调控股市,形成典型的政策市。而人们却看不见那只“看得见的手”,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想干什么。
3.股市理论的探讨没底
中国股市到底是赌场、老鼠会,人们置身其中是在撞大运、尔虞我诈的场所,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功能,这个市场培育的投资人在市场经济中究竟发挥着何种作用,都亟待理论的证明。而资本市场监管的各种政策的出台,也是建立在正确的股市理论的基础上。但目前我们的股市理论体系极不清晰和完善。
解决三个没底的核心是探讨并完善股市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问题对上可以影响政策,影响决策者那只“手”;对下则可动摇资本市场投资人的信念和信心。因此,在这三个没底当中,对我国股市基本理论的探讨最为重要。
研究我国的股市基本理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两大问题。第一是在社会主义资本经济条件下,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首先有一个认识上的突破。第二是股市新文化和股权新文化的建立。解决这两个问题,不仅能教育股民建立正确投资观,更重要的是让决策者和监管部门都能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本质和基本功能。在转轨特征明显的中国股市的监管上,有效地发挥那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2、股市基本功能探讨
我国股市的每一次波动,都跟股市的基本理论不清、扰乱人们的思想密切相关。十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却严重落后于实践。股市大讨论虽然目前暂时处于平息状态,但是只要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理论问题,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否定我国股市的声音,像赌场论、老鼠会论就仍会冒出来。这些理论在特殊时期,都和资本市场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密切相关,监管政策直接受资本市场理论的影响。继续采取回避态度,不论证清楚这些问题,势必对我国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结果。
股市的基础理论研究应从股市的基本功能探讨入手,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在两个环节上:其一,一级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就中国的实情说,股市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在一级市场通过IPO方式完成的。股市筹集的资金进入到企业,上市公司之所以能筹资,能被市场认知,在于它能提供被投资者认知的产品和劳务,在于它能生产社会需要的紧俏、盈利的产品。其二,二级市场再融资的配置功能,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来实现的。上市公司的持续融资功能就是社会资源再配置功能的体现,当然,二级市场的再配置同样是向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倾斜。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化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前提。
所以,股市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与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密切相关。如果上市公司质量低劣,信息披露虚假,就会丧失这一功能,导致股市堕落为赌场。
2.晴雨表功能
资本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和物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场所,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与这些信息的质量正相关。因此,不仅股民而且一般民众,不仅企业家而且政治家,不仅国内各界而且国际各方,只要和所在国的利益相关,都会关注这个市场。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同样会最先从这一市场反映出来。因此,资本市场更是一个信息场。在市场经济崇尚资本至上的旗帜下,资本的选择是最敏感的。在市场经济推崇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准则下,这一信息的反映在理论上说也是最公平、最准确的。因此,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功能从表象上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进行交易、判断重要的参照系,而从实质上看则反映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和发展。它是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如政策导市,机构操作,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大盘和个股会走出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不相吻合的走势,但从长期看,在正常的形势下,股市是具有晴雨表功能的,股市价格与其价值在长期走势上应该是一致的。它与赌场的靠赌运和赌技好坏决定输赢是完全不同的。
3.价值发现功能
首先,价值发现功能是指在资本市场上一只股票的现实和潜在的价值,而从社会的角度说,它所表现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为社会和股东现实和未来的贡献度。这一功能和企业真实的信息反馈和评价密切相关。人们通过股市所反映出的综合信息进行判断和投资,指导着价格方向,进而引导资源的分配。
其次,这种价值发现使人们能够看到某一行业、某一企业的内在价值,使人们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这种发现一定要符合一定客观规律,所以它能推出一个概念,并且引导市场,人们承认这个概念,用超过人们现实中比用简单的成本价值要高的潜力判断去看待它,人们在股市中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这种发现和投资人的利益相关性,决定了这个发现的过程是理性的,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理性经济走向。
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趋利避害的无形之手引导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向前发展,因此要普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一致的思想,市场经济承认以单一个体为本源的自然发展,倡导个体和总体利益的一致性,其奥妙在于私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只要具备社会要求的理性和道德,遵守法律,恪守诚信,社会的总体利益就会得到同步放大。
4.股市的增值功能
股市的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增值功能上。股票有三种价格,即票面价格,账面价格和交易价格,在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时,票面价格无意义,交易价格不能自身证明,唯有论证账面价格最能说明问题。股票的账面价格又被人们称为股票的含金量,一个公司的总体含金量是通过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反映的,而净资产是由股本、公积金、未分利润组成的。股份公司的分配制度决定了其年度利润分配,必须要先完成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而这一基金的提取又决定了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含量的提高,这决定了股票有内在增值功能。如果我们把公积金的提取当作股票增值功能的内生变量,那么上市公司通过增发和配股所导致的每股净资产的增值功能,则是外生变量。这两个变量从财务分析上能直观看到股票的本金是可以增长的事实,股票的账面价格可以从一元涨到五元,正是源于这一机理。而股票账面价格增长导致的本金的增长是其他金融资产如储蓄、债券所不具备的。而账面价格的增长则是直接导致股票交易价格上升的合理因素之一。
论证股票的增值功能是我们解开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否应该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主战场的关键所在。唯有论证这一功能,资本市场才能实现上市公司赢、投资人赢、市场赢的三赢局面。反之,人们就会把资本市场与赌场的“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只是像赌场一样财富在参与各方之间的简单重新分配,是股民之间左兜和右兜的财富搬家,而这一过程由于造假和不规范,又充满了尔虞我诈。
资本市场具备增值功能是和赌场最重要的区别。只有论证这一功能的存在,投资人才会摒弃撞大运,学会判断和分析作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创造三赢局面的基础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真实的基础上,企业的效益上升,直接带来股价的上升,才能带来资本市场的真实繁荣和投资人的获利,而上市公司也才能实现再融资和持续发展。
3、股市新文化的建立
(一)股市旧文化批判
在中国的传统上历来对股市就存有偏见,这种偏见加上我国90年代股市发展初期大量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由于翻译文字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台湾的股市用语,而台湾的股市用语大都是从赌场术语衍生来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批判吸收和投资者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及时纠正那些不健康的、有明显误导的股市赌场语言,使其在二级市场股评家的口中大行其道,如庄家、筹码、发牌、跟庄、出局、庄家洗筹、与庄共舞等近20种赌场语言,这些语言极不准确,如庄家一词,庄家(Banker)在赌场里是指开局设赌者(通常只有赌场才具备这一资格),与闲家(Player)对赌,而把这一术语引入股市中,只有在深沪交易所作为实体也下场参与股票买卖与投资人对博时才成立。而把它用在即使是在主观和客观上会操纵股价的机构投资人和大户身上也是极不准确的。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中并无庄家一词,那些违规的机构和大户往往被称作违规操纵股价者,还有一类则是合规的维护一只股票流动性和股价稳定性的机构——做市商(MarketMaker)。而我们由于没弄明白庄家的含义,把机构和大户都当作庄,似乎是股股有庄,跟庄成风,无庄不成市。但事实上,只要中国的交易所不下场对博,我国资本市场和西方国家一样,根本就就有庄家,有的只是那些违规操纵股份的机构。
显然,股市旧文化是导致中国资本市场不能健康发展和中小投资人不能建立正确投资观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彻底摒弃从台湾引进的股市旧文化理论,首先从净化股市语言入手。废止庄家之类的赌场用语,而用机构违规者和价格操纵者取而代之,使资本市场和赌场区分开,一扫投资人“跟庄”的赌场风气。在中国证券市场开展股市,把投资者教育扎扎实实的搞起来。
(二)股市文化与股权文化的关系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探讨股权文化,股权文化的核心是通过诚信文化培育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保护价小投资人的利益,形成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股权文化是股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开展股市不仅要和投资者教育联系起来,也要和股权文化基本理论的探讨联系起来。当前由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我们迫切需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展诚信运动,开展股权文化的目的是树立上市公司经营者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股权文化是从公司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那么股市文化则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文化和诚信问题;如果说股权文化是强调经理人的道德水平的提高,那么股市文化则涉及到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投资人等方方面面文化和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国资本市场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股市的新文化,解决了股市的新文化问题,股权文化的探讨就会迎刃而解。
(三)股市新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资本市场开展股市,形成中国的股市新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思想建设——正确的投资现
开展投资人教育,建立股民的神圣使命感和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承认人们在追逐自身盈利动机的驱使下,作出市场短线品种的选择,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增加社会共同财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过程。这是一个投资人从传统的劳动参与到个人物化劳动——所形成的资本参与的进程,充分调动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使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是对传统上以牺牲奉献来促进国家利益发展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投资人应该引以为荣,并值得人们赞誉。应该从正面去倡导这种投资者的道德与使命,而那种认为投资股市发不义之财的偏见必须被摒弃。
2.文化建设——科学侑专业知识的投资理念
在正确投资观的指引下,必须普及股市运作的科学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形成科学的投资理念,具体包括:(1)作理智的投资人,正确认识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2)学会对上市公司质量判断的基本知识,科学选股,不盲目跟风,实现资本市场价值与价格一致,作理性投资人;(3)熟悉资本市场的法规政策,对各种证券欺诈、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能够防范,增强自我保护;放弃“跟庄”心态,开展股市的。社会要提高不诚信的成本,只有提高投资人本身的素质及理念。
通过投资人正确投资规和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使之放弃撞大运和赌及跟庄共舞的心态,要从根本上学习财务知识,客观分析股票,这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证券监管部门开展投资者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关键词:视觉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形态;传播理念;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1-0212-02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并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一、视觉文化:一种新文化形态的理解
人类早就有了视觉经验,即看的经验,这也应当说就有了视觉文化,有了视觉文化传播。视觉,亦可视为通俗的“观看”。“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甚至X光、虚拟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也是文化的物化。在现代传播科技作用下的媒介变革,正使得这一“文化发生的场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已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而这其中,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在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在视觉研究中,对于视觉传播行为的理解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泛指不是由单纯纸质文字媒介和单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而由视听媒介或视听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狭义的视觉传播行为,侧重于纯视觉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传播现象。本文运用的是广义的视觉传播行为概念。
二、多维视野:不同学科阐释视觉文化
尽管我们前面对视觉文化进行了简单的概括,但我们仍需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一步地探讨对于视觉文化的理解,以期获得跨学科的学科支持。
1.处在艺术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从时间上看,对于视觉文化的关注,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投以了较早的青睐。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是很早用“视觉文化”来进行电影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早年出版的《电影美学》中就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他也引用了一位艺术大师的名言来增强自己的观点:雕塑大师罗丹说得很明白“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处在社会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社会学家们对视觉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我们往往重视不够。实际上,很多社会学家已经较早的敏感的感觉到视觉文化将会成为文化主导。在这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佛・贝尔教授是佼佼者。他在《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一书中说“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还说:“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约定审美,主宰公众,在消费社会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这个时代“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
3.处在文艺美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与前面二者相比,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呈现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较晚,二是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和深刻。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的大声疾呼颇为强烈。他指出,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4.处在哲学家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假如说前面几个领域的学者对视觉文化的论述已经足以令人注目的话,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的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决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有人认为,对视觉文化的哲学关注是后现代哲学家们的“专利”,实际却不是。古典哲学家、现代哲学家都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关注。例如,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唯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动用。海德格尔在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显然,诸如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都打算通过对视觉艺术的考察来发现非对象化、非客体化思维的精妙所在。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位哲学大师是现象学家胡塞尔,他关于“图像事物”、“图像客体”、“图像主题”方面的精辟论述可以称作视觉文化研究的经典。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么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后现代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关注了视觉文化问题。为什么哲学家,特别是后现代的哲学家几乎都关注并进入了视觉文化研究领域?这对我们传播学研究有何启发?这是我们在展开视觉文化传播学研究时要慎重思考的。
三、环境分析:视觉文化达观的社会动因
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如此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视觉文化为什么会在今天引发诸多学科的密切关注?我们需对此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论分析。
1.现代传播科技为视觉文化建立了媒体平台
德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论及电影作为视觉媒体达观时说,人们有着再现现实的永恒冲动。但是,在电影诞生以前,尚无一种媒体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永恒的冲动。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恩惠,使电影开始满足人们观看现实的深层欲望。这表明,首先是现代传播科技发展并构筑了视觉文化的媒体平台。当今媒体的高度发达,特别是数字化媒体的出现,更是构筑起了视觉文化的全球化平台。
2.消费社会构筑了产生视觉文化的温床
英国学者斯特里纳地认为,消费主义与媒介饱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一旦建立起具有充分作用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消费需求的增长就开始出现,然后人们就要获得休闲,或在工作道德之外获得消费道德。人们对消费的需要已经变得比生产更为重要。形象与商品的内在联系使得消费社会必然趋向于视觉文化。
四、理论建构: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假如说,视觉文化的研究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那么,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
1.视觉文化特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了视觉文化传播的新理念
诚如前述所言,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间,影视形象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格外突出。
视觉文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以独特的传播形态表现和完成的。视觉文化的生产对象,已不再仅仅限于那些纯粹物质性的产品,而是越来越多地生产“视觉符号产品”。在两类的视觉符号产品中,人们消费的不只是纯粹的物质产品,也不是一般精神产品,而是将视觉文化的精神产品通过传播的独特方式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
2.视觉文化传播特定的接受条件和接受对象构筑着新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 文化;市场;特征;特殊;复杂;综合
文化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市场。分析、研究文化市场的基本特征,对于文化市场的管理、发展、繁荣,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作用。本文结合笔者个人近年来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辨,对文化市场特征这一重要命题,发表几点拙见,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一、文化市场的特殊性
文化市场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它的特殊性。
总所周知,所谓“市场”,是商品买卖的场所,是一定地区内商品或劳务等的供给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关系。按地区范围划分,有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按商品种类划分,则有粮食市场、蔬菜市场、黄金市场等;按商品性质划分,又有金融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从本质上考量,所有的市场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与商品经济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市场具有交换商品、交流信息、融通资金等重要作用。
而商品经济则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它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都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的经济形式。人类社会的商品经济,大致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三大阶段。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它对于促进生产专业化、技术现代化、人民生活富裕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可见,我国文化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又集中体现在文化商品的特殊性上面。
所谓“商品”,是指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大要素。一般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与价值都是通过经济价值得以具体体现的,而文化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则通过经济价值与社会值得以具体体现。也就是说,文化商品具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属性,是商品领域中的“交叉商品”或“边缘商品”。
因此,作为文化商品流通市场的文化市场,便具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性。也就是说,文化市场不能为了单纯盈利赚钱,而同时要注重人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与和谐社会的总体构建。而这,正是文化市场特殊性之所在。
二、文化市场的复杂性
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复杂性。因为涉及到精神领域与文化层面,所以文化市场便凸显出它自身复杂性特征。文化是一个内涵相当广泛的大概念,“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泰勒:《原始文化》)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掌握并传承,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它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文化市场的复杂性,集中体现在它的两面性:一方面,文化市场具有提供人们文化娱乐,审美愉悦、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完善人格等正面效用;另一方面,文化市场又存在着黄、赌、毒、网祸等负面效用。
面对此种复杂性,我们就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文化市场的综合性
文化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又决定了文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
1.1中国东北地区的食物结构
我国东北地区分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这一地区平原辽阔,地广人稀,自古以来物产、水产丰富,温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四季分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这些儒家思想渗透在中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北地区勤劳的人民顺应着“春种秋收”的自然法则,严格地遵守着时令周期。严酷寒冷的冬季将在这一地区持续半年,在交通运输极其不发达的年代,东北人民为了克服季节对菜肴的限制,通常会提前储备蔬菜以备过冬食用。儒学讲究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勤、节、俭”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东北人民通常选择营养价值高且价格经济实惠的蔬菜进行储存,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冬菜”。到了今天,交通日益发达,在寒冷的冬天菜市场上依然能看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但是传统的人们依然保留着备冬菜的习惯。人们普遍认为时令菜才是最好的、最原汁原味的,而且价格比冬季市场上的蔬菜要便宜许多。充满智慧的东北人民为了能更好地保存多种蔬菜,创造晾晒干菜、腌渍等手法来保存蔬菜,更是开创性地使用了“地窖”来保鲜蔬菜。“酸菜”是东北最著名的腌菜,几乎家家户户到了秋天都会腌一大缸酸菜。除此之外,还会腌芥菜、大蒜、茄子、萝卜、辣椒等蔬菜。这些“过冬菜”在过去极大地丰富了东北人民冬季的餐桌,甚至在今天依然占据着东北人的餐桌。东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东北人民只有摄取足够的卡路里才能够保存足够的热量以御严寒。因此,肉类不可或缺。东北人爱吃猪肉,因为猪肉喜欢煮熟后蘸蒜酱吃,或和酸菜、血肠、粉条一起炖食。东北人喜欢大炖菜,食物块大,食材随意,体现了东北人粗犷、豪放、热情、直爽的性格,塑造了“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东北人典型形象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儒文化中“和谐统一”的思想。主食方面,东北人普遍喜欢面食,面食已保存而且做法多样,如馒头、花卷、面条、饺子、包子等等。
1.2中国东北地区的饮食礼仪
中国自古是享誉世界的礼仪之邦,“长幼有序、恭敬辞让,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东北,人们性格粗犷、热情、不拘小节,但长幼礼序是必不可少的。在东北人的餐桌,吃饭之前,长者或者地位比较高的人一般会说一些劝勉的话,或祝大家用餐愉快,或简单明了的阐述此次吃饭的目的、聚餐的缘由。“让菜”是东北餐桌上常见的行为,一般晚辈会让长辈先尝菜品的味道,并让客人多吃菜,以此来显示好客和尊重。喝酒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晚辈要给长辈倒酒,多少由长辈来定。敬酒的时候,晚辈的杯子与长辈的杯子相碰时要放在下面,以示尊重,正是体现儒学孝、悌、礼的思想。
2儒文化下韩国饮食文化特点
2.1韩国的食物结构
韩国历史上曾是中国的藩国,在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和谐统一”、“勤俭”等思想在饮食方面也有所体现。韩国地处朝鲜半岛,是个三面环海的多山半岛国家,优越的气候和土壤给予了水稻良好的生长条件。因此,韩国的主食最主要是大米,拥有极少的杂粮。在韩国,主食和副食有着明显的区别,有主食的饭和各种副食的菜肴,一般都会有一份汤。韩国地域面积较小,海域面积较广,因此韩国物产并不丰富,而水产相对丰富。韩国虽然物产不丰富,但确是一个具有丰富美食历史的国家,韩国人饮食比较讲究,韩国菜的特点为“五味五色”,将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和红、黄、白、绿、黑、五种颜色组合在一起,色彩鲜艳,富有食欲。韩国饮食文化对饮食颜色的追求就深受中国“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影响。韩国饮食中的五色,不仅代表方位的颜色,也象征春夏秋冬及其轴心时间。此外,这五色亦是五味,五色与五味通过菜肴的烹饪达到彼此的调和。韩国的饮食习惯也顺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个体内状态要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才能使人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达到强健身体的作用。韩国人喜欢在冬天吃冷的食物、而夏天吃热的食物。韩国人认为,冬季天气寒冷,若进食过于燥热,人体内的温度就会与外界环境的温度相差过大,容易患感冒等疾病;同理,若在夏季贸然用冰冷的食物降低体温也是不可取的,韩国人常常在夏季进补达到“以热治热”的效果。中国传统医学里有“以食疗病”的思想,简称“食疗”,借用饮食来改善身体各个方面的机能,以促进身体健康。“食疗”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同传统中医文化有机融合的结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人民从中国的腌菜中得到启发,研制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腌菜,即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泡菜。泡菜也称辣白菜,是韩国饮食中最具韩国特色的传统风味菜肴,在韩国几乎家家必备,餐餐必食。
2.2韩国的饮食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