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临床医疗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9 09:26: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临床医疗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临床医疗论文

第1篇

本文作者:尚璐璐工作单位:中国人民第155中心医院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人力资源匮乏:据调查,区县属医院药学人员中大专以上人员较少,药学人员学历情况远远低于医务人员。基层医院药剂科规模小,难以吸收到高素质人才,与目前的药学发展不相适应。药学专业知识老化:由于长期以来重医轻药思想影响,很少安排药学人员进修学习,更新、补充、拓宽提高药学基础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药学人员本身忙于应付收发药品等日常繁杂工作,缺乏竞争意识,自学的主动性差,只为晋级、晋升拼凑材料对临床没有实用价值,很难达到当前临床药学工作的要求[2]。医院药学功能的移位:市场经济把药剂科推到经济利益的前沿,药品采购,创收成了第一要务,而对药学发展,人才培养、药学技术服务都重视不够,以药养医状况在基层医院仍未得到改善。药品市场的混乱,药品回扣的泛滥,客观上阻碍了临床药师发挥作用,基层医院既想抓合理用药,又怕业务收入受到影响,处于两难境地。

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是落实我国药事法规的重要内容,是21世纪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临床药学工作是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保证,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因素之一。药师要带着学习的态度下临床,积极地与临床科主任、医师进行沟通,与医师一道共同担负起为患者服务的任务,通过沟通使医生了解临床药学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3]。学会与患者交流:临床药学是面向患者,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实践科学,只有面对面与患者交流,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同时患者用量的依从性,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要靠临床药师去解释,说明和指导,才能达到药学服务目的。医保用药与药物价格:现在医师除关心药物治疗效果外,也非常关心医保和药物价格。由于现在很多患者所购保险都是门诊费用不在可保范围,住院费用在可保范围内,为配合临床医师的工作,临床药师要多介绍一些药品医保分类与价格。方便医师工作的展开,又兼顾患者的利益。注重人才的培养:①教育相结合:提高药学人员知识水平,增强临床药学意识,在全体药学人员中树立全员学习,鼓励全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终身学习,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形成一支符合自己医院需求的临床药师队伍。②学习与使用相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应按各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尽快设立临床药师工作岗位,边学习培养,边工作实践,因各医院的人力资源不同,临床药师要学会因地制宜地开创自己工作新局面,取得领导支持,学会与医护人员沟通,深入到临床一线,了解药物的应用情况,带着问题请教临床医师,通过分析总结,通过再学习重新认识问题,为临床用药实践所接受,得到医院和医护人员及患者认可。

临床药学是现代药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患者为中心,用药学技术服务于临床,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目的,是医院的核心内容。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要高标准、低起步,从简单到复杂,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证人才,逐步完善临床药师工作机制,以保证临床药师制度的顺利实施,保证临床药学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顺利展开,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第2篇

1.1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男58例,女50例。3组的年龄、病程、肛瘘位置的方差分析P>0.05,3组之间并没有明显性的差异。

1.2手术方法

肛瘘患者术前晚口服缓泻剂,术前清洁灌肠,对患者均采用截石位,腰俞穴麻醉后,用碘伏常规消毒周围会皮肤,铺无菌孔巾,采用复杂性肛瘘的术式探讨视、触、牵拉、染色及探针等方法,确定内口和瘘管走行。术后保持大便通畅,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如大便困难者适当给予缓泻剂,换药时生理盐水冲洗内口,引流通畅,常规换药至痊愈。

1.2.1切开挂线术:

在外口处作1.5cm长放射状切口,切口起于外括约肌的外侧向外延长,为了充分引流,切口长度要以瘘道深浅大小而定。内口两侧黏膜用丝线结扎,彻底清洁感染肛窦、肛腺及肛腺导管。管道穿过肛直肌环侧内口处的括约肌用橡皮筋挂线,若内口在6点位,用探针寻找后侧齿线处内口或可疑肛窦,再与后侧一并切开。用弯钳对瘘道主管和支管分开,食指轻松出入为准,用刮匙刮除所有坏死及肉芽组织后,用2cm宽的橡皮引流条悬挂,再用凡士林油纱填塞各管腔压迫止血,消炎痛栓塞肛,外用塔形纱布加压包扎。术后换药方便,只需拖动乳胶橡皮条,就可将瘘道内的坏死组织带出。

1.2.2瘘管旷置术:

用手指及探针再次探查明确内口部位后,用镰形刀将内口及内口处部分瘘道的前壁做纵形切开,其长度自内口稍上方至皮肤线为止,深度以切开瘘道前壁为宜,用刮匙充分搔刮内口部位。再从外口插入刮匙,轻轻搔刮瘘道内壁,使之成为新鲜刨面,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瘘道。将加压垫放置于瘘管外侧皮肤上,用7号丝线于瘘道旁皮肤进针,绕过瘘道后壁至对侧穿出,如此方法等距离每间断1cm贯穿1针,用缝线将加压垫加压固定于瘘道前壁的皮肤上。若半马蹄型肛瘘则同时切开后问隙,搔刮脓腔及管道,修剪瘢痕组织,残留部分亦应作多个切口,以便使瘢痕软化,切除两侧外口多余的皮肤。凡士林油纱填塞内口处压迫止血,消炎痛栓塞肛,外用塔形纱布加压包扎。

1.2.3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

依据高野正博氏括约肌保存术基本术式操作,但肠壁的内口部分不切除.对全马蹄型或半马蹄型肛瘘,在完整切除肌间瘘管困难时,可附加分段对口引流,引流口挂以橡皮引流线:对高位肌肉部分位则结合传统的中医挂线疗法挂以橡皮筋,慢性切割,以防止失禁。但如原外口不在脓肿的最低位,还应在脓肿的最低位另外开窗引流,以利排脓通畅。

2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肛瘘内外口完全闭合,开放创面完全修复,随访6月无复发。未愈:肛瘘内外口未闭合.管道内仍有分泌物流出或6月内复发。疗效: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一3年,切开挂线术37例,复发2例,平均愈合时间(20.42士5.25)d;瘘管旷置术34例,复发5例,平均愈合时间(28.48士10.75)d;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38例,复发0例,平均愈合时间(19.22土8.65)d。3讨论高位复杂性肛瘘由于病变部位高,管道弯曲复杂,常有支管及深部死腔存在,治疗上难度较大。本组病例采用3种术式,通过临床随访结果分析:

(1)切开挂线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引流通畅;管腔橡皮旷置,利用自身免疫修复,并使创面处于有氧环境以利创面修复;换药时只需拖动乳胶橡皮条,就可将瘘道坏死及肉芽组织带出,减少了换药时取填纱布疼痛。因为组织在橡皮筋内,疼痛较重往往持续24h或更久,有异物感。

(2)瘘管旷置术保留括约肌,减少组织损伤,缺点是瘘道残留,瘘管及脓腔引流不畅,易复发,愈合时间长。本组病例中34例行瘘管旷置术,复发5例,其中为对侧瘘管及引流不畅引起。

(3)解剖学肛瘘切除术结合挂线疗法结合了肛瘘的解剖学根治术和国内挂线疗法使得治愈率和治愈时间大大地提高,无复发、严重失禁及狭窄等。但是对技术要求较高。

同时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找到内口,内口要引流通畅。

(2)切开挂线术中挂线,尽量保护好肛管直肠环,以防失禁;引流通畅,以引流物的多少决定取橡皮条和橡皮筋,避免造成创面愈合不良。

(3)瘘管旷置术搔刮脓腔及管道要彻底,清除瘘道所有的坏死组织及肉芽。

第3篇

用中药及针灸及其它方法、分别对中经络对中腑的病例,按肝肾阴虚及肝阳止亢型,痰热腑实及痰风上拢型、闭症及脱症、内闭外脱及后遗症的病机及治疗做比较详细的论述,治疗中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突破,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取得了显效率85%以上的疗效。此方法纯属中医方药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无毒作用,对於中风的治方却属效好的方法值得推广,以在实践中充实提高。

[关键词]:中风病/针灸/药物的治疗

[论文]:中风柰属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的范畴之中,其中包括以下两类:1、出血型的脑出血;殊(纟网)膜下腔出血等;2、缺血型的暂短脑缺血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梗塞,脑血栓形成等,发展迅速,且病情复杂,严重而多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病种之一;现代医学虽然对比病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于解决本病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目前还是个难题,探讨祖国医学之中药和针灸方面,对於中风的发病机理,治疗规律,还是有很大的成功之处,现将目前我对中风病的认识和治疗,谈一下我的肤浅之见,抛砖引玉,与广大的同道和有志之士共同研究和提高。

一般资料:

笔者自1981年至1994年治疗的20例中,男八例、女十二例。36岁——50岁的七人,51——80岁的13人,当病至10天的八人;10日至30日的七人,一个月以上的五人。中经络的七人,中脏腑的八人,后遗症的五人。

对本病的认识1、特点:突然发病、昏迷神志不清、不醒人事、进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治疗不当,往往致死致残。

2、病因病机,诱发本病的病因:风、火、痰、毒、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可涉及到心、肺、肝、肾四个脏器;由于以上四个脏器阴阳失调、平时房劳过度,劳累、嗜酒,生活无常,膏梁厚味,肉食过度而发生。

治疗方法:(分类)

一经络:

1、肝肾阴虚及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晕头疼、耳鸣、少寐多梦,腰酸脚软、手脚麻木,逐渐发展为偏瘫、口眼歪斜、舌实、语言障碍、舌质发红、苔白或稍黄、脉象眩滑或弦细数脉。

治疗原则: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则。

治疗方法:中药、生龙骨30克,生牡物30克、代褚石15克、钩藤30克、15克、白芍15克、玄参10克、龟板10克、怀牛膝30克、天麻10克,生地30克。

每日一剂,每日分三次口服:若头胀失眠,严重者加羚羊角粉1克冲服。

针炙: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通里、用泻法,一日一次或一日二次;第一次针患侧,第二次针健侧,如隔日一次,每次健患侧均做针炙治疗,语言不利的加廉泉,玉液、金津放血,口眼歪斜加针攒竹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医风等。

体液疗法,丹参液加大黄液静滴、剂量可根据体质情况而定;另加小活络丹内服,每日二次,每次一粒、黄酒送下。

2、痰热腑实及风痰上扰型:表现为半身不遂,或半身麻木、口眼歪斜,大便干燥或秘结、语言不利、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大。

治疗原则:代痰通络,祛痰活络为利。

治疗方法:中药:胆南星15克、全瓜蒌10克,大黄10克、芝硝10克(冲服),服后如果大便每日3到5次,症状逐渐好转后,改用下例处方:胆南星10克、全瓜蒌30克、丹参30克、白芍6克、鸡血藤30克;若头昏严重者加钩藤30克、15克,珠珠母30克,(先前)若烦燥不安,彻夜不眠者,痰热内蕴,阴虚阳亢的加生地10克、沙参10克,夜交藤12克。

针炙: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通里、丰隆、阳陵泉用泻法。每日一次或二次,第一天针刺患侧,第二天针健侧,若隔日治疗一次,患健两侧均取;语言不流利的加廉泉,金津、玉液放血;口眼歪斜加刺攒竹透鱼腰,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医风、下关。

中成药可选用牛黄清心丸,每日二次,每次一丸,早晚分服,白开水送下。

一、中腑腑:分闭证和脱证两大类型。

1、闭证:由於阴阳元气发生逆乱而得、症状: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口眼歪斜、两手紧握、患肢拘急、强痉、烦躁不安、面赤身热、气粗、大便闭阻、痰声漉漉、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数。

治疗原则:化痰开窍、平肝熄风

治疗方法:1、急性期的抢救针炙:人中、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必然苏醒、苏醒后针刺以下穴位:廉泉、氵勇泉、丰隆、太冲、合谷均用泻法。

2、中成药灌服:安官牛黄丸、至宝丹,紫雪散、万氏牛黄清心丸、根据病情可选一种应用、应采用先针刺后灌药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才更好。

1、中药的应用:羚羊角粉1.5克(冲服),钩藤30克(后下),竹沥水20ml,半夏10克、醋胆南星10克,七节菖蒲10克、郁金10克、天竹黄10克、黄连5克、夏谷草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次频服。

若风痰偏盛、静而不烦、面白唇紫,舌苔白腻、去黄连、夏谷草;另加苏合香丸、每次1-2丸;若痰盛,喉间痰涌,加川贝母,或竹沥水40ml灌服,每次间隔4-6小时一次。

若痰火重灼、面赤气粗、身热烦躁,呕吐、呃逆、大便秘结,加龙胆草10克、大典10克、枳实10克、风化硝5克(冲转贴于服)。

若风痰偏重,手足抽搐的加石决明30克,(先煎),全虫5克、地龙15克、煎服,每日一剂。

1、脱证:表现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半身肢体瘫软,口眼歪斜、目合口张、鼻干、息微、手足撒开、二便失禁、汗多、肢冷、舌痿脉象微弱欲绝。

治疗原则:回阳固脱为则。

治疗方法:重用灸法;大推、神厥、丹田关元,隔姜50-300壮,大艾炷。苏醒后针气海穴、关元穴。中国

2、内闭外脱症:

首先采用人中穴强刺激的方法进行治疗,刺后加灸足三里,气海、百会、兼轻久刺激三阴交穴,用平补平泻法。

中药液静滴;生脉散注射液或参附散注射液静脉滴注。

中药处方:小红参10克、制附子10克、急前后灌服或鼻饲、用人参、附子汤也可以。

若汗多不止的加生龙骨30克,生牡(牛历)30克、上两味先煎、黄芪30克、五味子6克,煎石服。

3、后遗症的处理:治疗一个月后,形成的偏瘫,口眼歪斜症状的患者、统按后遗症处理及治疗。

气滞血瘀型;症状:肢体软弱无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质紫、有瘀点、舌苔白、脉象细涩。

治疗:针灸、阳白穴、下关穴、地仓穴、廉泉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阳池穴、通里穴、环跳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绝骨穴等。

一般的情况下,每次治疗取面部二穴,上肢、下肢各取三穴、或用透穴法;尽量做到取穴少而精,以上穴位轮换使用;另外,每次治疗加取心、肝、肺、肾的原穴:即太冲、太溪、内关、三阴交穴等。

每个病例坚持治疗三个疗程、评定效果。每日一次或一日二次针灸,上午针患侧,下午刺健侧。也可隔日一次治疗,每次患健侧双侧针灸穴位,二十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相隔七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上以穴位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取哑门穴第一针先刺哑门穴、然后再配合其它穴位,每周针哑门穴一到三次。

中药的应用:中成药、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牛黄清心丸、可任选一种或两种运用。按说明书剂量服用。

中药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克、当归30克、鸡血藤15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桑寄生15克、红花6克、地龙10克、桂枝6克、每日一剂三次分服。

肝肾亏虚型:症状:一般表现为上下肢软弱偏瘫,发酸、言语不利、流品水、头晕面赤;神志呆痴,面色无华、无神、舌白、脉细微。

治疗方法:针灸处方、四白、下关、地仓、廉泉、曲池、外关、合谷,阳池、通里、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肾俞、胆俞、肝俞。

一般每次治病取面部二穴,上下肢各取三个穴位,或取透穴,以上穴位轮流使用、用补法或者灸法、每个病例治疗三个疗程评定治疗效果十次或十天为一疗程。

中成药,可使用人参再造丸,或健步虎潜丸服用,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中药处方:地黄30克、巴戟天10克、石斛10克、肉苁蓉10克、五味子10克、麦冬10克、熟附子8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每日一剂,早晚分二次口服。

民间卓验方的治疗:

1、生附子研未,用醋调和,贴双湧前穴上每日一次,用於下肢冰冷型的患者。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思维正常,语言清楚流畅,四肢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者为临床治愈。思维清楚,语言及四肢功能大部分恢复。生活基本可自理的为显效。病情较前好转;思维清楚,语言及四肢功能较前好转为有效。同治疗前后相比病避孕药没有变化或恶化者为无效。

治疗效果:

第4篇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各种创伤所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3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52.3岁。30例急性肺损伤(ALI)患者中,因挤压所致3例,高处坠落所致6例,交通事故所致21例。其中腹外伤11例,四肢骨折8例,伴血气胸11例。入院时主要表现为咳嗽、窘迫、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及咯血,伤侧肺部听诊存在不同程度的湿啰音,且伴有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呼吸频率(32.1±1.6)次/min,血气分析pH(7.39±0.02),PaO2(59.0±0.3)mmHg,氧合指数(PaO2/FiO2)(231.1±5.0)。

1.2入选标准

30例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

并发气胸;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上气道或面部损伤,无力咳嗽、排痰;疾病已进展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阶段者;拒绝接受无创通气。

1.4治疗方法

原发病是影响ALI预后和转归的关键,感染是导致肺损伤的高危因素,也是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控制感染,早期使用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对循环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及胃肠等器官功能予以支持和监测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采用Drager公司生产的ResPiCareCV型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治疗。机器的各项参数的设置具体根据患者病情来设置,所有病人均采用经口鼻面罩正压通气。具体的参数为RR12~18次/min,呼气压4~9cmH2O,吸气压7~19cmH2O,FiO240%~60%。通气治疗前常规留置胃管。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改为白天间歇使用,每天脱机时间<6h。如治疗3小时后临床症状、血气无改善,PaO2<60mmHg,则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1.5观察指标

动态观察无创通气前、通气1小时、通气12小时的呼吸频率、脱机后氧合指数、动脉血气氧分压。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呼吸频率在无创通气后12小时及脱机后较通气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氧分压在无创通气1小时、12小时和脱机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本组30例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通气治疗持续时间为最短46小时,最长96小时。其中27例能耐受无创通气治疗,治疗痊愈出院;2例因通气治疗3小时后低氧血症仍不能改善,改为有创通气治疗;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第5篇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10年1月~2011年到我科室进行胆石症手术的35例患者,患者在术前右上腹均出现腹疼痛,并且反复发作。其中有11例患者伴有发热、黄疸症状。在35例患者中,有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3.5岁。有29例患者在之前并没有手术史,4例患者有过一次胆道手术史,2例患者有过二次胆道手术史。有手术史的患者之前的多为胆总管切口取石“T”管引流及胆囊切开取石蕈状管造瘘。与上次进行手术的时间间隔:最短的时间是2年,最长的时间为17年,平均时间为9.5年。在术前对所有患者都进行B超或CT监测,由此来证明出结石的分布位置。其中,有7例患者是属于单纯胆囊结石,2例患者属于单发结石,其结石直径为2.4cm,5例患者属于多发性结石,其结石直径为0.5~2.0cm;5例患者属于单纯肝内外胆管结石;16例患者属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

1.2手术方法

在进行手术时,根据结石的分布位置,选择保胆手术、胆总管切口探查取石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1保胆手术

行人工气腹,并且按照腹腔镜常规方法进行摄像系统及冷光源的置入,置入方式为:剑突下及右锁骨中线肋缘放入5mm和10mm穿刺套管,将胆囊底缝吊。用电凝将胆囊底切口约0.8cm,待到将血止住以后再进行输尿管镜以及经皮肾镜、1.5mm中空超声探针的置入,使用负压将击碎后的结石残渣吸出以后对胆囊进行冲洗,并立即给予止血处理,同时对于未吸干净的残石要带保护套进行全面清除,胆囊管开口处有胆汁流入后,再使用3-0可吸收肠线对胆囊切口进行间断全层缝合,经测试未见胆囊切口有渗漏,方进行术野清洗,将腹腔积液吸尽,排气,切口缝合。

1.2.2胆总管切口探查取石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前需保留导尿管和胃管,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于剑突下及右锁骨中线肋缘放入5mm和10mm穿刺套管,将胆囊先切除,然后将胆总管切开约2~2.5cm,最后在取结石时使用取石钳将能取的取出,不能够取出的结石,将输尿管镜以及经皮肾镜由切口置入,并且使用1.5mm或3.3mm的超声探针进行边碎石边吸引,术后要留置“T”型引流管。

2结果

使用保胆手术取石的患者均1次成功。使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取石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1次成功,6例患者在术中转开放手术1次成功,只有3例患者没有1次成功。造成其无法1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体质较差,对于长时间手术无法忍受,肝内外胆管存在结石量过大,并且大部分的分别部位是二级胆管以上。在患者术中及术后均经过B超或造影证实有结石残留,1个月后使用同样的手术再次取石,全部取尽。本组患者使用超声碎石取石成功率达到100%,手术使用时间90~240min,平均时间为158min。患者住院5~10天,平均天使7.5天,术中的出血量为50~100ml。术后均没有感染、胆漏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35例患者来院复查均在术后2~12个月,经B超检查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囊壁没有出现水肿,肝内外胆管没有结石复发。

3讨论

第6篇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56例四肢骨折患者,男39例,女17例,年龄17-80岁,平均40.9岁,患者致伤的原因有:坠落伤的6例,车祸致伤的41例,跌伤的9例。患者骨折部位为:胫腓骨20例,肱骨7例,股骨15例,尺桡骨14例。而其中,闭合骨折21处,开放骨折35处;陈旧骨折41例,新鲜骨折15例。患者受伤后到手术时其平均时间15.8h。

1.2治疗方法

在手术前首先对所有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如果患者的新鲜骨折出现肿胀的症状,那就需要把患者的肢体抬高同时进行牵引,再结合进行药物治疗,等待患者骨折处的肿胀消退以后在进行手术;如果患者患有筋膜间室并发症的那就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假如患者的骨折出现感染症状并引起了伤口无法愈合时,在其手术之前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同时需要尽量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

在对出现细菌性感染的骨折患者进行抗炎治疗手术时,首先需要对骨折小块进行复位并用克氏针进行固定,同时选择与患者骨折处骨干相应长度和形状的钢板,在骨干的两端各安装1枚常规双皮质螺钉,最后将骨干和钢板用2-3枚螺钉进行固定。在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对手术处进行常规的止痛处理,同时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对患者的静脉滴注3-5d的抗生素。如果患者出现感染应适当的延长滴注抗生素时间并经常对骨折固定针眼处进行常规护理,需要一直保持伤口的干燥,以防止伤口的感染,在手术3-7天之后可以适当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2结果

通过对56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之后,根据文献资料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1)对患者手术处进行X线照片,图片显示患者骨折线模糊,同时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2)无纵向扣击痛,伤口局部无压痛症状;(3)伤口局部无异常情况;(4)肢体功能测定:在解除了外部固定的情况下,患者的上肢能平举1kg重物达1min,患者下肢能够连续性徒手步行3min,大约在30步左右。在术后需要连续观察2-3周时间,观察患者骨折处是否变形,而观察的第1d也是临床愈合期。在进行(2)、(4)两项功能测定时需要慎重,尽量避免再次发生伤口变形或再骨折。在术后的18个月时需要对伤口处复查X线后再次评价疗效。所有病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个月。

3讨论

在临床上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的优势明显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

3.1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国定技术治疗时

手术中所使用的螺丝钉需要与接骨板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及可以保证固定的稳定性,同时在手术时不需要对接骨板进行精密的折弯,这样就对患者骨外膜的创伤比较小,实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并且在手术后出现螺丝钉松动的机率也极小。

第7篇

1.1临床资料

本组有72例产妇要求在哺乳期间进行回奶。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岁。产妇的哺乳时间为5~16个月。

1.2临床症状

产妇的淤积有大量的乳汁,伴有疼痛、红、肿、胀,有时还伴有高热寒颤,触诊有硬结、条索状的包块等。

1.3方法

将本组的72例产妇分为两个组,治疗组39例产妇口服补佳乐3次/d,5mg/次,同时还可以服用片装维生素B6,200mg/次;对照组33例服用口服溴隐亭2.5mg/次,2次/d,连续使用2周;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溶液,2mg/d,不能超过三天,三天之后降低用量直到升效为止;部分产妇外敷中药治疗:金黄散,在外敷之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并对患病的按摩15min,然后再将10g/包的药散用75%的酒精调湿之后对较为疼痛的患部进行外敷,不要敷,在外面使用干纱布进行固定,每天换一次药,以4-6d为一个疗程。产妇在用药之后要停止哺乳,7d之后要到院复诊,检查其产妇的泌乳、乳胀情况以及有无恶心、呕吐、肝脏功能的损害等副作用。

1.4判定的标准

显效:不再自觉的疼痛、发胀,无泌乳,触诊双乳较为柔软;有效:产妇有时会感觉轻微的胀痛,无泌乳,触诊时感觉微胀,没有硬结;无效:仍然较为胀痛,触诊时明显的肿胀,并且还能触及硬结等。

1.5统计学处理

使用X2进行检验。

2结果

2.1效果比较

治疗组的39例产妇在使用补佳乐之后显效的有25例,有效的10例,无效的4例,总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33例产妇经过相关的治疗之后显效的11例,有效的15例,无效的7例,总的有效率为76%。

2.2不良反应

根据治疗的结果看,两组的回奶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的溴隐亭、苯甲酸雌二醇使产妇都有明显的呕心、呕吐乏力、眩晕病症。外敷黄金三,疗效并不理想。

3讨论

第8篇

我院肿瘤科2009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晚期胃癌病例38例,均为晚期不能手术的胃癌患者,所有病例均经CT、胃镜、病理组织学确诊。52例晚期胃癌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心脏病、营养吸收障碍、精神神经疾病、消化道梗阻、糖尿病。且在化疗前患者血液分析、肝肾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及心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所有患者无明显化疗禁忌症。

1.1方法

口服替吉奥按体表面积计算。成人首次给药剂量的基准量(1次剂量),一天2次,于早饭后和晚饭后各服1次。体表面积1.5m2,基准量60mg/次。连服28天,停药14天,42天为一个周期,共用两个周期。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周期化疗前后检查血液分析、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

1.2疗效评价

可测量病灶按WHO标准分为CR、PR、SD、PD。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0~Ⅳ度。

2结果

2.1疗效

全组38例患者均可评价客观疗效,CR5例,PR12例,SD9例,PD12例,有效率达44.74%。

2.2不良反应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色沉、消化道症状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多为Ⅰ度和Ⅱ度。

3讨论

近70年来全球范围内胃癌呈下降趋势,远端胃癌发生率下降,而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生率却在上升。而我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胃癌死亡率为25.2/10万(男性:32.8/10万,女性:17.0/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2%,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男性是女性的1.9倍)。中国胃癌的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男性:40.8/10万,女性:18.6/10万,分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2~7.9倍和3.8~8.0倍。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所以胃癌确诊时大多都进入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机会,从而化疗成为晚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胃癌化疗药有5-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等,其有效率多>15%。近年来的一些治疗胃癌的一线用药包括紫杉醇、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卡培他滨等,其有效率多在17%——30%。但以上药物因为经济、副作用及病人的耐受情况,影响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替吉奥于1999年被日本批准用来治疗晚期胃癌。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替吉奥是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

据统计,日本目前晚期胃癌的化疗,有80%以上的病例使用替吉奥,治疗有效率(CR+PR)可达44.6%。[1]替吉奥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剂,它包括替加氟(FT)和以下两类调节剂:吉美嘧啶(CDHP)及奥替拉西(Oxo)。其三种组分的作用如下:FT是5-Fu的前体药物,具有优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能在活体内转化为5-Fu。CDHP能够抑制在二氢嘧啶脱氢酶作用下从FT释放出来的5-Fu的分解代谢,有助于长时间血中和肿瘤组织中5-Fu有效深度,从而取得与5-Fu持续静脉输注类似的疗效。Oxo能够阻断5-Fu的磷酸化,口服给药之后,Oxo在胃肠组织中具有很高的分布浓度,从而影响5-Fu在胃肠道的分布,进而降低5-Fu毒性的作用。替吉奥与5-Fu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并提高抗癌活性;②明显减少药毒性;③给药方便。国外研究表明与本品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78%,其中主要为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发生率分别为68.47%和46.85%。治疗中应注意(1)若出于治疗需要而必须缩短停药周期,则必须确认不出现与本品有关的临床检查值(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异常及消化道症状,无安全性问题。停药周期至少不得少于7天。对于不能手术或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缩短停药周期的安全性尚未确立(无使用经验)。(2)为避免发生骨髓抑制、重症肝炎等严重的副作用,于各周期开始前及给药期间每2周至少进行1次临床检查(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延长停药时间、减量、中止给药等适当措施。特别是在第1周期及增加剂量时应经常进行临床检查(参照临床试验项)。

第9篇

我院对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取的96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其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8例,女10例,年龄33~62岁;对照组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32~60岁;所有病例均未出现过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失代偿情况。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静点丹参注射液250ml,1次/d,并口服中药汤剂,基本方为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方剂主要药物组成及常用剂量为:黄芪、柴胡、枳壳、香附、白芍、茯苓、白术、厚朴、陈皮、郁金各15g,青皮、猪苓、炙甘草、川芎各10g。1剂/d,水煎取汁300ml,分3次口服。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丸100mg,3次/d,静点维生素C2.5g,1次/d,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出现明显肝功异常(ALT>120u/L)或肝硬化失代偿者按治疗原则给予相应治疗。

1.3观察指标所有病例每月检测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每3个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彩超测试肝脾大小和门脉直径各1次。治疗和随访中如出现TBIL>35μmol/L、血清白蛋白<35g/L、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为肝硬化失代偿。

1.4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χ2检验。

2结果

2.1失代偿情况治疗结束后及随访半年中,治疗组发生失代偿情况为12.6%,对照组发生失代偿情况为32.9%,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组血清纤维化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显著,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并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P>0.05

2.3门脉直径的变化治疗组治疗前(14.21±1.32)mm,治疗后(13.2±1.26)mm,疗效显著(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13.99±1.31)mm,治疗后(13.92±1.29)mm,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病例58.9%脾脏厚度缩小>2mm,而对照组只有12.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

2.4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代偿性肝硬化的合理治疗方案是去除致病因子,抑制胶原纤维形成的各个环节,促进其降解和吸收。长期以来,以活血化瘀和软坚药为主的方剂,已获一定效果。丹参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丹参的成分之一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且有改善肝脾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中药黄芪补气升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柴胡、枳壳、香附、郁金、青皮疏肝理气,川芎、白芍养血和血,炙甘草、白术、厚朴、陈皮运脾化湿,茯苓、猪苓利水渗湿。本文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和中药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血清HA、LN、PCⅢ,同时有效缩小门脉宽度和脾脏厚度,并阻滞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