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权力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9 09:26: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权力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权力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公司权力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它有别于股东权力、董事会权力、监事会权力、经理权力,它体现的是公司的整体利益。公司权力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学表征,它是公司的一种重要资源,具有有用性、稀缺性、成本效益性特征。公司权力配置能够实现优化改进。为此,本文从经济权利和企业本质出发,对经济学中的经济权利和企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0引言

经济权力概念对于企业(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超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结合的阶级分析方法,明确考虑市场上经济权力对企业内权威关系的决定性影响,才可以内洽性地处理经济权力与企业本质这两个理论问题。企业本质问题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项目(nie)的开端。科斯开此先河,探究了权威和指挥在经济上优于市场关系的原因。

这两类研究都没有充分分析经济权力。但两类研究的内洽性具有不同含意在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方法中,没有分析经济权力是因为它认为经济权力与现实研究无关:威廉姆森考虑到经济权力的相关性,但没有发展经济权力的含意,从而使其命题容易受到理论内洽性上的攻击。

1经济权利的问题

1.1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方法中的经济权力

根据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资本主义系统中不存在经济权力,强制关系只是表面性的,细察之后便可发现它们其实是平等双方之间的关系。完全竞争背景中的退出原则使权力非对称成为一种错觉。在双方间的每一关系中,每一方总是可以实施他的退出权。一方退出权约束了对方行为,而不依赖于双方在制度或组织内的交易形式。关系中的双方都面临竞争,这使每一方都不能在交易中享受不公平的回报。

在这一背景中,经济权力被看作是垄断地位带来的市场权力,它必然意味着违背了完全竞争假定。因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存在经济权力,各方完全对称,即使他们在科层式结构的组织中处于不同位置。

如果有可能确定每种人类行动的自由或被强制的含意(content),那么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的制度理论便可以合理地运用。但问题是,若不讨论这一分析中所用的标准,这种人类行动“两分”是不可能的。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可以被批评的原因是,尽管其分析发展足以内洽,但是它基于站不住脚的假定。

1.2威廉姆森方法中的经济权力

威廉姆森框架本身面临一个内洽性批评:在市场与科层的分析中,威廉姆森把经济权力作为一个相关变量,却不能在其框架中发展它的含意。威廉姆森对其方法的辩护是无力的。

威廉姆森提到的经济权力概念的“分析模糊(analyticalvague-ness)”都涉及(poursinto)效率概念,因为,经济权力本身(其他情况不变时)要在个人约束的改变中得以体现,个人约束改变又构成了效率概念的基础。在威廉姆森框架中,承认某一分析范畴的相关性却不能清楚地说明它,等于承认威廉姆森理论的局限。这意味着威廉姆森的分析掩盖了他不充分的分析框架导致的极大不精确性,从而无法评价他自己认为对制度演进过程有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这种局限意味着威廉姆森的市场与科层框架有助于说明不同制度安排的相对成本和收益,但不适于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范描述或历史解释。

2企业的问题

2.1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方法中的企业

把生产问题定义为(稀缺)资源配置问题,是把生产作为一种交换形式的分析基础。根据nie,交换得以发生的自然制度是市场。如果满足完全竞争假定,那么市场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没有经济权力的制度。

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假定生产领域也满足完全竞争条件,从而对经济权力的否认也可被扩展到企业内部。

①“交换”是竞争原则支配下的自愿行动。②“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不存在权威和权力关系。③“市场”是交换发生的场所。④“生产”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换。⑤“企业”是生产发生的场所。

通过厘清这些定义,我们便可以评价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所得结果的重要性科斯明确引入权威和指挥原则以及竞争原则,从而解释了企业的本质;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及其追随者只提及竞争原则而不承认权威问题,并以此分析各种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因此是一种平等主义系统,其中没有真正的个人间权威。

2.2威廉姆森方法中的企业

威廉姆森在其框架中对科层关系的明确分析,使他可以基于企业内的特殊合约关系来描述企业的特征。企业是一种以工作合约为基础的组织。工作合约确立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科层关系,这种科层关系代表了正交易成本背景中协调问题的有效解。企业的定义因此依赖于各方的非对称,涉及权力概念。科层工作关系的基础是限制权力实施范围的合约—权力因此始于相互同意,止于合约期满,或者说,随着支持并证明其合法的同意的终止而终止。

即使基于相互同意,经济权力也仍然存在,仍然是企业定义的构成要素。这使威廉姆森可以用一种比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更优美的方式,分析社会交易关系中权威与平等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后者试图证明权威只是表面,而非实质;相反,威廉姆森并不想否认科层的存在,而是作如此解释。

3如何使经济权力与企业相一致

3.1社会阶级与动态分析

为了在经济权力和自由合约关系背景中理解科层的本质,我们必须分析使个人决策集存在差异的因素以及科层关系存在的原因。如果双方自愿建立(科层)工作关系,一方是“工人”,另一方是“老板”,那么,正是他们各自的约束使这两种位置成为双方共同的最优选择:理人如果可以当老板,就不会选择当工人。

除了它的阶级内涵之外,经济权力概念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它的动态性。即使在自愿主义范围内,个人约束也会在社会交易过程中改变(作为社会交易的结果),这意味着经济权力要在个人所面临约束系统的演进中得到体现。

一旦详细说明了经济权力概念的社会性和动态性,我们便可以更准确地讨论企业本质问题。对于工人,一种工作关系唯一(最佳的)替代选择只不过是另一种工作关系,但仍处于服从资本家的位置。这种关系因此是非对称的:一方命令,另一方服从,企业内的这种权威关系的基础不能得到改变,正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企业外存在的非对称的经济权力关系。

3.2内部与外部的批评

鲍尔斯和吉恩梯斯及金博格正确地指出,必须在企业内权威关系与企业外也存在的一般权力关系之间建立联系。鲍尔斯和吉恩梯斯的分析目标是,阐明竞争性资本主义经济中自愿交换可以产生行为人之间均衡的权力关系结构。权力因此被当作一种“个人”间关系,最终源于非出清市场的存在。

雇佣关系的特殊性不在于对工人承诺的与留给他/她自己的之间的差异;相反,正是它们(指对工人承诺的与留给他/她自己的—译者)的一致性使雇佣关系独一无二。权力关系不是源于决策背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非对称信息、有限理性、历史时间和复杂的合约实施当然会改变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但不能改变此外的其他东西。

3.3权力与竞争

第2篇

关键词水权水市场水资源

一、水权制度的基础——产权经济理论

水权,也称为水资源产权,其理论基础源于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经济理论。产权表现为人与物之间的某种归属关系,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产权具有可分解性,可以分解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任何产权都是排他的,这意味着两个人不能同时拥有控制同一事物的权利。

经济学所要解决的是由于使用稀缺资源而发生的利益冲突,西方产权经济理论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界定和交易。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斯,后来其理论又由布坎南、舒尔茨等丰富和发展。科斯的主要观点是:(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不是商品买卖,而是权力买卖,人们购买商品是要享有支配和享受它的权利;(2)资源配置的外部效应是由于人们交往关系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或权利无法严格界定而产生的,市场失效是由产权界定不明所导致的;(3)产权制度是经济运行的根本基础,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组织、技术和效率;(4)严格界定或定义的私有产权并不排斥合作生产,反而有利于合作和组织;(5)在私有产权可自由交易的前提下,中央计划也是可行的。

科斯在研究产权交易的外部性时,全面分析了产权明晰化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产权的主要经济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降低社会成本,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产权经济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对“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运行机制背后的制度前提——产权结构做出了富有特色的分析,是我们研究水权制度的基础和出发点。

二、水权制度的起源及其特点

水资源产权,或水权,是水资源所有权、水资源使用权、水产品与服务经营权等与水资源有关的一组权利的总称,是调节个人、地区与部门之间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一套规范。水资源所有权是水资源分配和水资源利用的基础,由于水资源的流动性和稀缺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水资源国家所有的水资源所有权制度。因此水权可以认为是一种长期独占水资源使用权的权力,同时也可以认为是一项财产权。

水权制度的起源是与水资源紧缺密不可分的,在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早期阶段,水资源利用是采用即取即用的方式,随着人口增长和开发活动,水资源成为一种短缺的自然资源,水权就作为解决特定地区社会系统冲突的制度而产生了。

在大部分可开发的水资源已被分配占用的情况下,人们关注通过销售和转让来重新配置那些已经被分配的资源,多数水权转让是从较低收益的经济活动向较高收益的经济活动转让,如从农业用水向城镇供水和工业用水转让。在这种情况下水市场就应运而生了。80年代初期,美国西部的水市场还仅仅称为“准市场”,是不同用户之间水权转让谈判的自发性小型聚会,而现在“水资源营销”、“水资源销售”已经是水管理杂志上常用的术语,在门户网站的搜索器上键入“水市场”,可以找到无数个正在进行网上交易的水市场,甚至可以“买者”或“卖者”的身份登录。

水市场的意义在于通过重新分配现有水资源来满足城市化与工业化对水资源的需求;抑制或避免新建供水工程;通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可利用的资源量;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市场方式实现水权在不同行业部门间的转让。

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探讨

我国《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1988年颁布的第一部《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对于水资源所有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然而现代产权制度的发展导致法人产权主体的出现,所有者和经营者可以分离,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都可以分离和转让,在我国,由于水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各种利益主体的经济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导致了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低效利用。因此,明晰水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对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建立水权制度应有以下几个步骤:

1.摸清水资源家底

通过水资源评价摸清水资源家底是建立水权制度的基础。水资源是指由降水产生的,具有一定的量和质,能够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多方面用途的可更新的动态资源。水资源量仅是一个说明一个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气象条件的指标,与开发利用关系更为密切的是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不致发生明显不利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大小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水污染状况等因素有关,是最大可能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通过水资源评价确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合理配置水资源和确定初始水权的基础。2.分析需求结构

水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和私有物品的双重属性,在供水、水能利用、灌溉等领域具有私有物品的属性,在维持生态系统、防洪等领域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水权是一种独占水资源使用权的权利,是一项收益权,同时也是一项财产权。因此在配置初始水权之前,有必要分析水资源的需求结构。水资源需求可以分为基本需求、生态系统需求和经济需求三种。基本需求是指公民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必须的水量,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用水需求也作为人权的范畴由政府保障,这部分需求必须无条件满足,不能通过市场解决,每个地区按人口计算的水资源基本需求在水资源配置中必须优先满足;生态系统需求是维持生态系统和水环境而必须的水资源量,是一种非排它性的公共物品,难以进入水市场,应由政府负责提供;经济需求是指工业需水、农业需水等多样化用水,具有竞争性、排他性、收益关联性等私有物品特征,可以通过配置初始水权、通过市场机制转让水权的形式实现水资源在地区和行业间的优化配置。通过需求分析发现,只有多样化的经济用水适合通过水市场转让和交换。

3.配置初始水权

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水权实质上是对一定量的水资源在一定时段内的使用权。配置初始水权,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分配用于经济目的的水资源的使用权。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水资源等基本生产资料属国家所有,而地方政府是地方各种经济组织和与水有关的利益相关者的主要代表,因此可以把地方政府作为水权制度的主体和水权的代表者。配置初始水权可以理解为通过水资源总体规划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在不同地区之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参照有关国家建立水权制度的经验,水权配置应该体现以下原则:

优先考虑水资源基本需求和生态系统需求原则: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在按人口分配各地区基本需求、考虑生态系统需求的基础上,对多样化的经济用水需求进行水权初始配置。

保障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原则: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任何时候,保护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是水资源配置中需要优先考虑的目标,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

时间优先原则:以占有水资源使用权时间先后作为优先权的基础。

地域优先原则:与下游地区和其他地区相比,水源地区和上游地区具有使用河流水资源的优先权,距离河流比较近的地区比距河流较远地区具有优先权,本流域范围的地区比外流域的地区具有用水的优先权。

承认现状原则:在一地区已有引水工程从外流域或本流域其他地区取水的条件下,承认该地区对已有工程调节的水量拥有水权。

合理利用原则:申请水权的地区必须能够证明所申请的水权是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的。

公平与效率兼顾、公平优先的原则:作为确定初始水权的水资源配置,必须充分体现公平性的原则,这样落后和欠发达地区才能在发展阶段通过转让水权获得发展资金,而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在市场上购买水权满足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满足公平性的前提下,应把水资源优先配置到经济效益好的地区。

留有余量原则: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各异,需水发生时段不同,人口的增长和异地迁移会产生新的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流域水资源配置在考虑生态系统需水的前提下,水资源配置还要适当留有余地,中央政府保留这部分预留资源的水权,不能分光吃净。

4.建立水权市场

第3篇

关键词:农网建设体制改革安全运行

赣榆县10kV以下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共投资1.3528亿元,经过近千名农电职工的艰苦奋战,2000年3月份全面完成,并通过了上级检查验收。目前,全县农村拥有10kV线路54条,1458km;10kV配电变压器2216台22.16万kVA;400V线路3012条,1860.5km;220V线路3765条,1152.9km。

随着农网建设结束和农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农村用电户与供电企业产权分界点的变更,由于国有电力资产成倍增加,供电企业安全责任加重,如何抓好农村配网运行管理,提高配网健康水平,保证安全多供少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现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如何抓好农村配网管理。

1以人为本,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

农电体制改革,乡镇供电站被撤销,成立县供电企业的派出单位-乡镇供电所。随着电力资产的转移和管理范围的扩大,客户对供电所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农电职工直接为千家万户提供供用电服务的责任越来越大,他们的工作表现将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他们综合素质将关系到农村电网管理水平的优劣。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全员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培训,使之成为一支整体文化水平高、业务技术好、服务管理能力强的精锐之旅。

每年年初,我们都把农电人员培训工作列入农电整体计划之中,并根据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2000年共举办各类人员培训班18期。分别对供电所所长、设备管理员、工作票人员三种人及村电工等进行了业务培训。我们一是加强其职业道德、职责、纪律教育和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其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其爱岗敬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二是加强其技能培训,重点是《农村低压电网技术规程》、《电工基础知识》、《安规》、《农村安全用电管理规程》和有关技术规程等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开展技术比武,着重提高其业务技术素质,使之胜任工作,人人都是技术好手。三是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重点学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专业法规,使之依法管好配网设备。通过培训,广大农电职工业务技术思想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2完善制度,勇于探索,确保农村配网健康运行

农村电网改造后,虽然配网设备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但电力设备产权发生了变化,农电安全运行管理与电力设施保护的范围及责任加大了,电力产权分界由过去的高压桩头为分界点,变为用户表箱以上为分界点;农电线损管理与电费回收的难度加大了,由过去抄表收费及查偷漏电到配电台区,变为到千家万户。因此,每一用户的窃电都直接影响供电企业利益。由此,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管理中,不但要克服过去在管理上那种"重高压,轻低压"做法,还要纠正"重建轻管"、"电力设施由用户保护"、"抄收到配变"和"低压线损由村委会负责"等错误认识。加强配网安全运行管理、巩固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配网运行质量、减少停电、降低网络电能损耗,确保配网优质高效运行是农电工作长期的内容,必须摆上农电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为此,我们通过探索在配网管理上做了如下工作:

(1)完善配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制约,任何工作都无法开展。完善制度是农电体制改革的基础保障,农网改造后农村电网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随之出现,这就需要把旧的制度加以完善。对此,2000年我们重新修订了农电管理所、供电所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修订了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备品备件、设备巡视考核制度、缺陷管理流程、安全管理、材料管理、门市管理等各项制度和职工岗位职责,编成"赣榆县农电管理制度汇编",建立了10kV线路杆卡、10kV线路地理接线图、10kV线路单线图、配电设备综合台帐、低压线路杆卡、低压线路地理接线图、低压线路单线图、用电设备综合台帐、发电机台帐、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台帐、计量设备台帐、安全工器具台帐、备品备件台帐。目前,各项管理制度齐全且较为完善。对有效规范干部和职工的行为与端正工作态度,为抓好配网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2)加大宣传,不断研究和探索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

要想安全生产必须立足于预防,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一方针,结合农村安全生产的实际特点,抓住人和设备这两个关键因素,加大宣传不断研究探索电网安全生产的内在规律。重视宣传工作,利用报刊、农村广播、电视、画廊、宣传车、标语、印刷品等媒体和方法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加强电力宣传。重点宣传用电安全常识,电力法规及严禁在线路下放风筝等内容。在农改期间,共制作安全用电宣传标牌8760条,安全警示牌1万余块,电力法规宣传图片10余万张下发到乡村及各用电户。让群众了解电力常识、法律,自觉加入农村电网的保护和对农电职工服务进行监督,促进配网管理和优质服务上台阶。在设备管理方面,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认真组织开展季节性事故预防。组织开展"安全周"、"安全月"、"农电劳动竞赛"活动,针对农村用电的季节特点,组织开展好春、夏、秋、冬四季安全大检查和互查活动。如:夏季即将来临,农村配网管理要做到暴风雨前后都进行检查,对电杆歪斜、杆基塌陷、超高树木、表箱歪斜、导线弧垂等缺陷要进行处理,要确保配网安全运行。

(3)加强配网的运行管理:

设备运行状况是衡量配网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配网的运行中:①做好设备的巡视和安全检查,农改后,对高低压线路电杆进行了夯实检查,定期组织开展设备周期性巡视、夜巡和特巡,做到应巡必巡;②做好设备的检修和测试工作,我们对每台配变的日负载曲线、功率因数、运行电压、用电量等进行了测试,抓了合理配置配变负载工作和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并保质、保量的组织开展设备的大修、小修、检修工作;③抓好设备日常管理工作,如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仅能预防人身触电事故,同时也能检测线路运行状况。一经跳闸,一定要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后方可恢复送电。对客户室内没整改,没装家用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用户要宣传、督促整改,加装家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防止频繁跳闸,避免停电,影响客户用电,少供电量。

(4)抓好缺陷闭环管理,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设备缺陷是配网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中重要的一关是抓缺陷消除,要严格执行《缺陷管理制度》,并让消缺单位、班组的工作人员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杜绝那种消缺力度不大,质量水平不高,遇到问题绕着走,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消极行为,杜绝发生消一处缺陷后又产生一处缺陷的现象。我们制定了中、低压设备巡视周期,适时加强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加大考核力度,对缺陷处理不及时、不彻底的单位、班组、个人按安全合同和设备管理制度实施双重考核,确保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5)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电力设施保护仍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配齐义务护线员,明确职责、义务、奖励标准,提高他们的护线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各乡镇成立电力设施保护领导小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派出所、供电所、村委会主任任组员,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力度。同时,要与各村和义务护线员签订电力设施保护合同,明确职责、任务、奖惩办法,加强考评兑现。

(6)加强线损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四到户"政策:

农网改造结束,线损管理、"四到户"管理已成为配网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线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管理中:①是要加强电能表计管理,"四到户"后农户的表计作为电力企业的售电计量表计,必须加强计量管理,加大计量普查和整改力度。确保计量的准确,体现电力市场公平、公正;②是要采用技术手段,对农改后的线损高的部分供电所配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有无大马拉小车或线路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线损高的进行调整,对症下药,进行根治;③是要实测和核定各供电所的线损考核指标,在实测基础上制定《线损管理考核办法》,实行每月进行一次考评,高罚低奖,调动每位职工抓线损的积极性。同时,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营业普查,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依法按程序开展反窃电斗争。

第4篇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随着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我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我国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而这需要富有远见的理论指导。

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回顾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阐明了著名的“看不见之手”机制,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在利益驱动下,主观上为自己的微观经济主体可通过分工和交易而客观上为社会工作,从而实现自利与互利、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故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像重商主义者声称的那样,一定是非赢即输的,而是可能实现“双赢”的。经济主体的“利己”不应通过损人去实现,而应通过利他来实现。具体途径为,社会各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显然,交易活动一旦越出本国范围,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出现了。斯密的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虽然解决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但却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即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还能不能参加上述国际分工?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相对优势)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比较成本的关键在于比较。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回答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呢?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对此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逻辑得以成立的前提假定是各国之间单位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都是相同的,即各国的生产函数都是相同的。与此不同,李嘉图的理论则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之差别造成的,也即各国的生产函数是不同的,而且一定时期内这类不同性保持不变。在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市场结构为完全竞争。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这两个理论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在H—O理论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规模报酬仍然不变,市场结构仍为完全竞争。H—O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无论是“古典”的,还是“新古典”的贸易理论(我们不妨将这两者合称为传统贸易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之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通常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的贸易格局一般表现为: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后者,出口前者。应该说,上述理论在解释现实中的某些贸易格局上是相当成功的,并曾在相当长时期内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主流,但它们终究存在着局限性。

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相对优势理论,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理论,其比较利益产生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这种传统比较优势具有静态的特征。但处于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自然资源通过技术进步可以被改良、人工合成或被新材料所替代,人力资源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以“质量”上的优势弥补“数量”上的劣势。这表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并不一定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与不足

由于传统贸易理论是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基本假定的,故很难解释二战到1975年间出现的大量新现象:国际贸易的垄断竞争、新技术保护主义、产业内贸易等。事实上,这些现象都可以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不完全竞争”予以概括。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2年提出,即使不同地域之间要素禀赋条件及生产函数并无不同,但由于需求偏好的区际差异也可引致互利的贸易。他指出,许多国家相互出口的往往是种类相同、但品牌不同的产品。它们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在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消费者由于买到了所希望的特定品牌的工业品而获得了效用。故产业内贸易可以得到解释。在这类贸易中,产品差异化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产品差异化是指在同类商品或服务中,厂商通过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广告、售后服务等环节上的努力使自己经营的一种具有某种特色。它与不完全竞争,尤其是垄断竞争相联系。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产品之间的类似性会使它们互相替代的可能性增大,从而导致竞争;而产品之间的差别性则导致一定程度的垄断。产品差异程度越高,产品的可替代性越小,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低,其结果是厂商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而这是以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传统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针对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以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除了产品差异化以外,该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规模经济。即指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因参与国际贸易导致市场扩大从而使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与传统贸易理论相比,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概念和思想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新贸易理论仍然没有兼容传统的比较优势,故其对贸易现实的解释能力仍然没有一般化。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贸易理论趋于成熟。该书综合了各种新的贸易理论,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从而把新贸易理论提升到基础理论的高度,使其适用性进一步增强。该书提出的一个贸易模型不仅导入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符合垄断竞争假设的条件,而且还兼容了传统比较优势,从而使新贸易理论更一般化,解释力更强。该模型表明,第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国之所以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净出口国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净进口国,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比较优势。第二,产业内贸易则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上的,即使两国具有同等的技术水平和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率,两国同产业的厂商仍将生产异质产品,消费者对外国差异制成品的需求仍将引致产业内贸易。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贸易双方一般只能生产种类有限的产品,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来增进双方的社会福利。第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和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是可以共生并存的。

新贸易理论的上述改进使其成为当今的主流贸易理论。但由于该理论是产生于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的背景之下的,故其并没有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来看问题。对一些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线索也没有进一步研究。例如(1)新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市场制度基本健全,以一般均衡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从成熟的市场经济运行之角度考察国际经济和贸易,因而对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由产权清晰的企业和市场机制自动实现的,国内贸易机会假设已完全被利用故不再予以考虑。(2)新贸易理论揭示了技术对贸易之间的正面促进作用,但对后起发展国家如何利用技术因素实现“赶超”没有深入探讨。(3)新贸易理论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跳出“比较利益陷阱”指明方向。

比较优势内涵的三个层次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显然,中国经济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及加入WTO带来的严峻挑战就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是我们认为,要避免落人“比较利益陷阱”,这种比较优势的内涵不可局限于传统的狭义的层次,而应突破现有理论的窠臼,拓展为以下三个层次。

1.比较优势I: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

任何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会受到其国内资源禀赋和比较成本的制约,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按照传统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还不能过早地放弃,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利益驱动观念普遍增强,市场机制将经济资源更多地配置到能体现和发挥中国劳动要素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通过这些产业之产品的出口,实现了大规模的“资源转换”,即以本国的低位资源换取国外的高位资源,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当前及今后中国仍需继续充分利用传统的比较优势,其理由有:

(1)当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尚受到要素投入的约束。

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若目前全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将面临严重的要素投入约束,这些要素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继续发挥传统的以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可以为新兴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技术,培养企业家才能,从而为技术创新、突破生产要素的投入瓶颈和促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升级打下基础。

(2)继续发挥传统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国提高资源在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效率。

宏观经济学的原理表明,宏观层次上的资源利用不足和利用过度都是经济缺乏效率的表现。居高不下的非自愿失业(不论其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意味着实际GDP低于潜在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与世界上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资金、技术相对稀缺,成本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裕,成本较低,而一国经济竞争力与它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成本高低紧密相关,过早地放弃传统的比较优势,只会导致欲速则不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将至少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得到保持。我们应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为此,要破除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以及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我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随着现代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向越来越多的产业渗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也会大大提高。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包括高新技术产业中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故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是发挥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努力方向之一。此外,我国企业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中,都应重视在更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中积累,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例如,在纺织品生产中,我国企业已经在加工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高质量面料及辅料、设计等生产环节尚不具有优势。再如,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既取决于生产环节,也取决于流通环节,有时后者的附加值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努力开拓自己的国际营销渠道就更为重要。

2.比较优势Ⅱ: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现有的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步减弱。一方面,中国人均占有资源数量本来不丰裕,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包括农产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必然会不断上升。可以预料,国内市场化进程愈快,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也愈快,转换出口商品结构的要求愈迫切。同时,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收入弹性低,随着中国外贸规模的迅速扩大,外部市场需求的约束力显著上升。低档、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在今后不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享有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动态利益。

一般而言,技术变动的源泉有二:一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而产生的,这种技术变动是一种革新(1nnovation),它一般是R&D的结果。另一种则是通过贸易等经济行为接受“技术外溢”(Spillovers)而学来的,称为“干中学”(Learningbydoing)。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技术进步并非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发明,而只是通过接受“技术外溢”学到了别人已有的先进技术。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不管什么技术,都有一个外溢的过程。“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效应。通过贸易活动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并将其“外溢”到国内产业。实际上,贸易是与企业家及技术专家的进进出出相关的。由于他们的进出,信息流更快地形成了,技术穿过国界得到了更有效的转移。此外,出口商品必须了解国外的市场需求,外国买主的订单往往涉及需求商品的设计、款式、生产工艺、用料,成本等多种有价值的信息。这类“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可构成中国经济广义比较优势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世界上存在众多发达国家的条件下,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或轨迹中)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选择,从而避免走“先发”国家已走过的“弯路”,以更短的“捷径”、更快的速度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水平上的距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仅仅依靠从内部演化出现代经济结构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恐怕等不到演化成功之日就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出局了。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国情,更好地利用外部经济与后发优势是发挥中国原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国今后在发展经济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国内的区际贸易。

中国地域辽阔、区际间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国内贸易发展尚有很大潜力,国内区际分工和贸易可以降低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成为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来源。为了加快国内统一商品与生产要素大市场的形成,提高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效率,应大力发展全国区际交易网络,允许企业跨地区发展和兼并,切实推行政企分开以使地方政府失去保护本地企业的利益冲动,从而降低自然及人为原因引起的区际交易成本。

(2)重视扩大开放,积极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东道国。这实际上是国际经济社会对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肯定。我们要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出发,把利用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升级紧密联系起来,以此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在“入世”、外资跨国公司大量进入情况下,我国企业与外资跨国公司的相互关系,既有激烈竞争的一面,又有密切合作的一面,外资企业的当地化战略往往需要寻求中国当地企业作为合资合作伙伴。在合资、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我国企业有可能通过股权纽带与外资跨国公司形成某种“激励兼容”机制,从而加快我国企业进入国际销售网络的步伐和创新进程。

(3)重视用现代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高技术是一个动态、相对的概念,对于传统产业,应该利用现代适用技术,技术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试金石的,它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也是传统产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技术成果在技术上最优并不自动等于经济上也是最优。如果某项成果实施成本过高或难以产业化,就只能处于“样品”阶段。在产业内贸易量趋于增加的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与出口什么产品已不是最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要看运用什么技术和方法来生产这种产品。例如,同是生产谷物,既可以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生产,也可用机械甚至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去生产。欲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有两条途径。其一,通过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技术与我国的劳动力结合,生产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高技术产品,但在我国生产的成本更低,因而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其二,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易被市场接受的产品差异特性。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我国企业生产的更具特色,因而具有非价格竞争优势。这两条途径也可兼而用之。

3.比较优势Ⅲ:竞争优势与制度创新

在不完全竞争的当代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是按包括了竞争优势在内的广义比较优势进行的。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建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而竞争优势则建构于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之上,这是传统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区别所在。在现实世界中,传统比较优势仅仅表明了价格竞争的一种潜在可能性。事实上,比较利益的获得是要以产品实现价值为前提的。在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不存在规模经济与公司活动,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故比较优势直接体现为价格竞争优势。因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完全一致的。但在不完全竞争的世界里,价格竞争优势不但来源于比较优势,还可能来自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因素。我们认为将竞争优势概念纳入到广义的比较优势体系中去,有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指导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影响一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波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相关支撑产业、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辅助因素,即机遇和政府作用。

波特提出的有关竞争优势的上述决定因素对于一国提高其产业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对广义比较优势概念内涵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是,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视制度因素为给定的前提而没有予以关注。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可以由制度创新来推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构成了中国经济广义比较优势内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制度创新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有形资本一旦形成后可重复地产生收益相类似,人们通过教育和培训投资后,一旦拥有了熟练的技术,也可凭借技术不断获取较高的收入,故可把劳动技能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克鲁格曼在阐述新贸易理论的论著中多处引用“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基本上将人力资本视为某种“存量”。经济理论中的另一概念“学习曲线”也内含着人力资本的积累可导致动态生产效率提高的观点,但这一概念没有把技术进展与科研支出及教育或培训方面的投资联系起来。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国的制度因素制约了该国人力资本的积累,那么该国的社会发展和财富积累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反之,则可能形成某种良性循环,即一国的制度创新可更多地激励社会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由此导致该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和财富的增多,能使它有更强的能力增加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因此,由制度创新所致的人力资本增多可以构成一国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的“内生变量”。

在企业层次,人力资本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企业家作用的发挥上。在国际商务领域,交易比国内商务更加复杂,履约保障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交易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企业家才能。新贸易理论将规模经济视为贸易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因,而企业的规模实际上是企业家能力的函数。企业家能力的发挥是企业规模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可见规模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因此,若一国的制度因素能对企业家拥有的特殊人力资本形成提供足够的激励,就可以更快地产生一大批熟谙国际贸易和海外市场的企业家,从而直接影响该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其原有比较优势的发挥。

经济史表明,在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各种制度安排中,产权明晰界定且可得到明确保障是最有效的。萨伊曾指出:“安稳地享用自己的土地,资本和劳动的果实乃是诱使人们把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用途的最有力动机。”从理性预期的角度来看,产权明晰的制度可为人们进行人力资本自我投资和积累提供确切的预期,故可对一国具有国际水准之企业家群的产生提供可持续的有力激励。欧洲诸国早年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企业家的涌现及由此导致的海外商贸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中国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中,注意用创新的制度将货币收入、股权、住房、福利等一揽子综合经济利益与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家)的贡献业绩紧密联系起来并予以保障是极为重要的。对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既应看到相当一部分人口素质差、就业人口文化程度低这个严峻事实,也要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可塑性。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全社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更加重视教育和职业培训,无疑是培育中国经济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2)制度创新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必须改善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由单纯的买卖观念转变为全面市场介入的现代国际营销观念,建立信息来源准确、渠道通畅、反映灵敏的国际营销网络,从原来只能把产品卖给中间商、转口商,转变为把产品直接卖给进口商、批发商,甚至大型超级市场和连锁店,努力提高单位出口额的利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企业组织结构演进需要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产权明晰的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自我演进得以进行的根本条件和逻辑起点是允许并鼓励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合法的追求,并通过制度对人们以贡献性努力而得到的正当利益予以维护。舍此,经济主体就会失去追求降低交易费用的动力,企业组织结构自我演进的活力源泉就会被堵塞。产权明晰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断探索建立一种更能节约交易费用、生产费用和组织费用的新的组织结构。其二是资产重组的效率导向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托拉斯还是康采恩,其形成的主要动因就是人们对提高经济效率的追求。对于参与国际经贸的大批中小企业而言,可以股权或契约等方式将自己的产销活动纳入大企业(集团)的经营体系,还可以通过商会、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相互支持、补充、服务的横向联系,以形成某种“群效应”(clustering),从而大大降低参与国际商务的交易成本与风险,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3)制度创新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战后50余年的经济史表明,政府不再是斯密意义的“守夜人”。刘易斯曾指出“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明智政府的积极刺激下取得进步的。”对于中国而言,通过制度创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总体上经济欠发达,但从局部看,仍有经济上较为发达的地区。只要政府积极予以引导和扶持,可以使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地区。这些地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出口高技术产品和转移技术的机会,加快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和适用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和创新,结合本国的资源优势,进行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以争取更大的比较利益。

第二,政府可通过加大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本国已经拥有之要素的品质。例如,外贸的发展不仅可以更多地引进及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而且能使本国企业由此掌握国际市场上更多的经贸信息,更多地了解国外的技术、生产和市场需求态势,感受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励技术创新的增多。这在高新技术变化与更新速度快、产品生命周期短的现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第5篇

择时能力研究是证券基金绩效评价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从已有的研究看,许多学者都分析了择时的含义。Treynor和Mazuy(1966)定义了经理人战胜市场的能力:预期总体股票市场是上升还是下降,相应地调整投资组合的构成。若认为市场将会下跌,将减少投资组合中的波动性证券(包括债券);若认为市场将会上升,则会进行相反的操作。Fama(1972)定义择时是预测整体市场价格变动,即使忽略目标风险水平,经理人择时能力的测量对于市场收益与其预期之间的偏差应该是标准化的,即相对于事前与事后市场线的平均跨度。Merton(1981)预测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测已选择的单个股票的价格变动(“微观预测”);二是预测整体市场的价格变动(“宏观预测”)。宏观预测,即“市场择时”,试图识别出相对于固定收益证券总体股票是低估还是高估,并且只能预测出收益的系统性部分。Admati(1986)定义择时通常由经理人获得私人信息时的反应定义。存在一个投资组合集,称为择时组合,本质上为管理的基金提供单独的基金,即对于择时信息投资组合的构成会改变,择时信息通常只包括在择时投资组合中转移基金。Chen(2007)研究表明市场择时被认为是一种动态资产分配,当市场上升(下降)时提高(减少)市场暴露,导致了基金收益与市场收益间的凸性关系。本文首先总结归纳了关于基金择时能力的模型,第二部分析了中国基金市场择时能力的检验结果,最后总结全文。

二、研究方法

(一)TM模型

Treynor和Mazuy(1966)他们建立了一个包含二次项的模型,用来检验基金的市场时机把握能力(以下简称TM模型),即:(1)其中Rp,t为基金收益率,Rm,t为市场基准组合的收益率,Rf,t为无风险资产收益率,α为常数项,反映了证券基金选择能力,ε为随机干扰项。市场时机把握能力可以通过观察二项式系数β2来检验,如果β2大于零,则表明基金经理成功地实施了市场时机把握策略,否则表明基金缺乏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二)HM模型Henriksson和Merton(1981)秉承Merton(1981)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参数检验模型(以下简称HM模型),该模型的表达式为:(2)如果,则,,β2表示组合的市场上升贝塔。如果Rm,t-Rf,t≤0,则β2表示市场下降贝塔。如果β2显著高于β1,则表示期望的投资组合的上升贝塔要高于下降贝塔,这表明基金经理具有市场时机把握能力。

(三)FF3模型

Fama和French(1992a,1992b,1993)加入市场收益率、规模、账面与市场价值比率形成FF3模型:(3)其中,SMBt表示小盘股组合收益与大盘股组合收益的差值,HMLt表示高账面市值比(B/P)股票组合的收益与低账面市值比股票组合的收益的差值。该模型认为,一个证券组合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预期回报由它的回报对三因素的敏感性解释。

(四)特征择时模型Daniel等人(1997)也设计了一种度量基金经理择时能力的模型———特征择时模型(“CharacteristicTiming”model,简称CT模型),其具体形式为:(4)模型中,CTi,t表示第t季度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R軓tbj,t-1表示在季t-1度中与股票j相匹配的基准投资组合在第t季度中的收益率,ω軘j,t-1表示在第t-1季度中股票j占基金投资组合的权重,R軓tbj,t-5和ω軘j,t-5的定义类似,N表示第t季度中基金投资组合所包含的股票数量。

(五)G-I-I模型

Goetzmann,Ingersoll,Ivkovic(2000)使用了相关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累计和无风险收益率一起构建了G-I-I模型,以评估每日市场时机把握产生的月度价值。该模型如下:(5)其中,Pmt表示每日基金市场时机把握能力带来的单位基金资产增加值,β1为基金组合承担的系统风险,β2为基金的择时能力指标。当β2大于零时,表示基金具有择时能力。

(六)波动择时模型

Busse(1999)提出的波动择时能力研究(VolatilityTiming)。有别于预测市场走势的传统研究,波动择时是从预测投资组合未来的波动情况,并根据相应走势来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以提高投资效用。波动择时反映的是组合Beta系数和市场波动之间的时变关系。模型如下:其中,α代表风险偏好因子(riskaversion,Rubinstein,1973),在此视为一固定常数;βipt表示基金p在t时刻的第j个Beta系数;σj,t+1表示第j个因子在t+1时刻的标准差;Et(Rj,t+1)表示第j个因子在t时刻的条件期望收益。

三、中国实证

李敏(2008)选取2003~2006年间我国市场上的41支封闭式股票型基金,将数据分为两个阶段:2003~2004年(股市正处于熊市)和2005~2006年(股市由熊转牛市)。利用JensenIndex(α)对基金业绩的持续性进行检验,利用SharpeRatio对基金业绩的持续性进行检验,采用TM模型判断基金的择时能力。实证结果为我国封闭式股票型基金从基金净值的角度来说,总体上在熊市与牛市均取得了正的超额回报。封闭式股票型基金的绝对业绩和相对排名在较长的时期中都表现出持续性。我国基金普遍缺乏市场择时能力。在市场处于熊市时,具有市场择时能力的基金的业绩表现明显优于不具有此能力的基金;而牛市中两者差异不大。郭文伟等(2010)选取2004年之前成立的40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研究表明从投资类型上看,平衡型基金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显著的选股能力,其他投资类型基金均不具备显著的选股能力。成长型基金具有相对明显的价值/成长风格择时能力。在捕捉市场溢价方面,指数型基金由于其特殊的市场组合投资而具有明显的优势。从投资风格类型上看,股票型和积极配置型基金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总体上,没有基金显示出显著的小盘/大盘风格择时能力。大部分基金具有一定的价值/成长的风格择时能力,但不显著。总体上,大部分基金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唐元蕙(2013)采用国泰安数据库提供的162支基金,所选基金必须包含至少60个2005~2010年度的月度收益。在TM模型的基础上将市场行情引入风格飘移与基金业绩,探讨了不同市场行情下风格飘移对于基金选股能力与择时能力的影响。为排除基金类别的影响,采用虚拟变量区分基金类别,创新模型为:其中,Yi(i=1,2)代表不同市场形势下以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表示的基金业绩;α1-α9是衡量基金风格类型的哑变量;SDSi代表基金风格漂移分数。仅仅在市场下跌时,风格飘移才能提高基金的选股能力,而在市场上升期,风格飘移对于选股能力而言则不存在明显关系。陈浪南等(2014)采用2004年12月31号之前成立的开放式基金,样本期间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月)。该文分别对基金在不同投资市场的择时能力进行评价,借鉴以往研究中用市场信息变量来解释投资组合的贝塔值变化的处理方式,但是不同的是,采用基金经理对市场的预期来解释贝塔值的变化。采用CDM-TM-FF3和CDM-HM-FF3模型测度择时能力。结果发现股票型基金表现出一定的债券市场择时能力,债券型基金则表现出一定的股票市场择时能力,部分混合型基金同时表现出股票市场择时能力和债券市场择时能力。

四、结论

第6篇

(一)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技术管理与生产各环节有着密切联系,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想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就必须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注重企业员工的考核和评估,以提高全体员工对安全技术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在实际生产中,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将安全负责人、企业员工、工程师等人组织到一起,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提高安全技术管理的实效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二)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严格贯彻和执行

为了促进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加强全体员工对安全知识的培训,注重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吸收,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技术管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真正落实。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管理,严格按照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相关制度贯彻和执行,确保各种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才能使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得到真正掌控,为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提供可靠保障。

(三)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注重相关资料的管理

在企业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的同时,企业必须注重相关资料的管理,以确保安全技术管理相关资料的真实性、保密性,使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技术管理程度更加精细化。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技术管理,有着不同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因此,必须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注重生产各环节的检验和验收,提高安全技术管理的安全性、规范性,以促进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发展。

(四)加大安全技术管理投入力度,促进规范化发展

企业想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就必须不断加大安全技术管理的投入力度,严格落实安全技术管理方案,执行强化标准,注重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提升,以促进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在生产开始前,制定好想要的安全技术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几套可行的方案,以及时处理生产过程的突发安全事故和问题,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工序、产品的安全检验,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技术能力,以保证安全技术管理得到真正落实。在生产完成以后,要对安全技术管理相关制度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安全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企业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各环节的预算管理

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加强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各环节的预算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于运行成本进行全面监督,制定有效的运行方案,提高企业成本投入的经济效益,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根据企业运营模式,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和结算管理等集中到一起,不断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健全管理机制,注重奖惩和责任体系的完善

不断加强经济管理,企业必须健全经济管理机制,注重奖惩和责任体系的完善,使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员工技术水平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在生产过程中,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经济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开展,从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三)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企业经济管理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以提高企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理念不断更新,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例如: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注重新项目的投资,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四)加强生产管理,注重生产完成后的检验评估

企业正常运行中,不断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注重生产完成后的产品检验和评估,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现代化建设中,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必须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才能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第7篇

在证券市场高速发展的13年间,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从1991年的80.9亿元到2002年的62285.4亿元,增长了770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72%.证券经纪业务由此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证券经纪业务在整个证券行业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截止到2002年10月25日,我国证券公司总数已经达到124家,其中由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的综合类证券公司18家,其余的都是以经营证券经纪业务为主营业务的经纪类(其中包括54家由经纪类向综合类券商过渡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可以说,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乃至整个证券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1经纪业务收入构成证券行业最重要和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从我国证券行业的收入构成来看,经纪业务实现的收入远远超过其他各项业务实现的收入。下表列出了1998-2001年证券业务收入的构成情况:

可见经纪业务收入占据了证券经营机构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构成证券行业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另外,从各项业务收入的比例变化情况来看,另外两项重要收入来源——证券发行收入和自营证券差价收入受政策影响,变动幅度较大。而经纪业务作为证券行业的基础业务,也是证券经营机构收入中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1.2经纪业务实现的现金流入是国内证券公司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重要保证

健康的现金流是证券经营机构正常运营的决定性因素,而经纪业务为券商提供了巨大的现金流入,我们以手续费收入较低的1999年部分券商的现金流数据为例加以说明。

上表数据显示,与经纪业务相关的业务、手续费收入以及利息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占证券公司总现金流入量的35.6%,同时,这些业务支付的现金流出只占证券公司总的先进流出量的14.42%,经纪业务的净现金流入占82家证券公司总的净现金流入的94.94%.对于证券公司而言,经纪业务是维持其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

1.3经纪业务为证券行业其他业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

一直以来,经纪业务对于证券行业的重要作用,除了提供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来源以外,它直接或间接地为承销、自营、投资咨询以及资产管理等各项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1.3.1证券经纪业务因其大量的网点设置、广泛的客户接触成为证券公司经营品牌形象,创建无形资产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

1.3.2在经纪业务以证券营业部为最主要的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下,证券营业部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交易服务的同时,也为证券公司各项业务构筑了营销平台;

1.3.3在证券行业所有的业务中,经纪业务拥有最广泛的客户基础。在目前证券行业普遍强调集约经营、整合资源,以客户为中心的形势下,经纪业务拥有的客户群无疑是证券公司的巨大财富。在客户资源共享的经营战略下,经纪业务在为其他业务开发客户需求和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4经纪业务在为证券行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证券经纪业务实现的社会效益体现增加税收和促进就业两个主要方面:

1.4.1税收

证券业务涉及的主要税种包括证券交易印花税、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房产税等,其中印花税是按照经纪业务实现的交易量的固定比例向投资者收取。据测算,截止到2002年底,证券交易印花税总额约为1650亿元人民币,营业税及附加是证券公司按照营业收入的固定比例上缴的税项,由于经纪业务的收入远远高于其他业务的收入,其所贡献的税收也是证券行业所有业务中最高的。

1.4.2就业

证券经纪业务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贡献表现在:一方面,在证券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员工在从事经纪业务。据统计,综合性券商约80%的员工都是直接从事经纪业务,还有大量人员为经纪业务进行支持和服务,加上经纪类券商,估计在证券行业中从事经纪业务的人员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

另一方面,对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构成分析可知,有27%的个人投资者是下岗人员或离退休人员,他们对证券市场的参与间接地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经纪业务对于券商乃至整个证券业,是生存的生命线、发展的奠基石、更是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源泉。

2.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盈利模式面临的挑战

2.1现阶段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剖析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在制度壁垒的层层保护下享受着垄断经营带来的超额利润。经纪业务的盈利模式表现为:以证券营业部为独立核算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向客户提供实现交易所需的交易通道和硬件设备为主要服务手段,由此获得固定的交易手续费收入。

在这种盈利模式下,证券经纪业务表现出收入来源单一、经营成本高企、管理效率低下的特征,导致全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低,竞争能力弱。当证券市场高速发展的态势趋缓时,证券经纪业务首当其冲受到巨大的冲击,整体陷入困境并面临盈利模式转型的巨大压力。

2.1.1经纪业务收入分析

(1)经纪业务收入来源单一

我们对2001年和2002年业内交易量居前的几家综合类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的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见表3)。我国证券经纪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交易佣金收入和利差收入两大部分。

美国的经纪业务收入则包括佣金收入、交易收入(做市商)、基金销售收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投资咨询和建议费、服务费、监督费、定期投资利息及杂项收入等(见表4)。

需要说明的是,表4的交易收入指在美国证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下,券商以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流通性为目的进行买卖证券而赚取的交易差价,属于经纪业务范畴,与我国证券行业的自营业务不同。以单纯获取差价为目的的证券自营业务在美国2001年证券行业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仅0.26%.

(2)经纪业务收入的结构缺陷导致高系统风险

我们根据1998年至2002年我国证券经纪业务交易量,采用当期最高的佣金费率,模拟测算出各交易品种实现的佣金收入如下:

测算证明我国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在占经纪业务总收入85%的交易佣金收入中,股票交易贡献的收入占80%以上。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导致经纪业务收入对股票交易佣金的依赖程度很高,表现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成为影响经纪业务总收入的关键因素。股票交易佣金收入主要取决于客户资产量、客户资产周转率和佣金费率三个变量,当股票市场下滑时,客户资产量和客户资产周转率必然降低,加上浮动佣金制度实施后佣金的大幅下调,整个经纪业务毫无避险手段,系统风险凸现。

2.1.2经纪业务成本分析

(1)以营业部为独立核算的经营管理中心使经纪业务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在佣金费率固定,对营业部的设立实施严格准入的政策环境下,证券经纪业务的竞争集中于交易通道的供给,表现在极力增加营业部网点并追求营业部的豪华硬件配置。这种经营模式致使经纪业务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首先,盲目追求营业部网点数量和豪华的硬件配置使经纪业务固定资产投资过大。1997年底,全国共有证券营业部1129个,到2002年底,已经增至2895个。而根据2000年5月份对1600多家证券营业部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单个营业部的平均营业面积达2117.84平方米,客户终端设备321.57台,行情显示机103.03台,电话中继线76.36对。而在台湾,一家营业部的面积通常只有400至500平方米。

其次,以营业部作为独立核算的经营管理中心的模式使管理成本重复支出严重。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124家证券公司,2895个证券营业部计算,平均每个证券公司拥有23家营业部,每个营业部有独立的交易管理、财务核算、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和综合管理等各项职能。对于营业部数量众多、地域分布广的综合类证券公司,还要设置区域管理中心加强营业部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造成经纪业务经营中资源整合、信息传输、市场反应效率低下的同时管理成本侵蚀了大量的利润。同时在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控制问题成为证券公司,尤其是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固定佣金制造就了证券公司高投入、高收入的盈利模式。在粗放经营模式下,证券公司对于费用控制的意识不强,铺张浪费情况在业内非常普遍。据统计,2001年,证券公司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约52%,接近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营业费用警戒线60%,有48家证券公司的营业费用率超过60%.而根据对部分营业部实地考查,2002年,营业部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更高达67%.

(2)经纪业务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的比例过高,经纪业务经营成本刚性表现十分突出

我们选取了部分营业部2002年成本支出情况为样本,对营业支出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营业支出中营业部的营业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约为82%,营业税金、手续费支出、代收代缴支出等其他支出占总支出的18%.营业费用的构成如下表:

在以上成本构成中,营业部的固定成本占了总费用支出的50%至60%.在营业部目前的经营模式下,营业部的人员结构和收入分配形式决定了占比约20%的人工费用呈现固定成本特征。首先,在营业部人员构成中管理人员多,营销人员少。据调查,我国营业部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从事客户开发、客户服务、信息咨询的人员)的比例约为2∶1,而台湾的这一比例约为0.6∶1.其次,在大部分证券营业部的收入分配中平均主义仍处主导地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营业部人工费用受营业收入的变化影响不明显,更倾向于固定成本的特征。这样在经纪业务的营业费用中,固定支出所占的比例接近80%,当佣金下调,市场交易清淡时就难以支撑了,所以2002年经纪业务出现了全面亏损的局面。从上表可以看到,在2002年交易量和佣金费率同时下调的双重压力之下,营业部的固定成本占营业部费用比例从54%上升到62.4%.可见当面临经营困境时,证券公司大多通过压缩占比较小的人工费用和营销费用来压缩成本。从总量上,压缩这些成本对证券公司改善盈利状况的贡献有限,同时过度压缩人工成本和营销成本可能造成人才和客户的大量流失,是以牺牲长期持续竞争能力为代价换取短期利益的做法。只有通过营业部的经营模式全面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经纪业务的成本结构。

2.1.3现有经纪业务服务模式分析

(1)服务关系:以证券公司和营业部的管理需求为导向,忽视客户投资需求

经纪业务客户的最终需求是追求资产的增殖,而经纪业务的实质是创造客户价值的金融服务业,但在我国证券市场处于高速成长的产业生命周期时,经纪业务享有高额垄断利润,整个业界表现出明显的卖方市场特征,这时追求营业网点的扩张是获得利润最直接、最见效的方式。因此经营机构集中于自身的规模扩张和网点的正常运作,满足的是客户完成证券交易这一最基本的需求,客户更深层次的实现资产增殖的需求被忽略,或者是证券经营机构没有足够的利润驱动去满足客户这方面的需求。

(2)服务方式:以提供现场服务的“坐商”为主,上门服务的“行商”观念尚未形成

证券公司是从事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服务业,这对管理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但事实上,我国证券业多年来都是在粗放管理模式下运行。这在经纪业务的经营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倍受关注的两大要素:研究和营销在经纪业务经营中受到忽视。营销方面,证券公司还固守着等客上门的“坐商”形式。而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的行销模式已经发展成熟,保险经纪人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到各个层次的客户中。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也活跃在上门服务的行商模式中。随着经纪业务走入市场的冬天,难以为继,证券经纪人走出营业部的日子也为期不远了。

(3)服务内容:以交易通道为核心的场地服务为主、以信息咨询为代表的综合服务为辅

传统盈利模式下经纪业务在服务内容上重视通道服务,轻视咨询服务。

从经纪业务的收入模式看,我国实行的是佣金模式而非费用模式,佣金的定价要素主要是客户资产量、交易量的规模,信息咨询只是作为一种附加产品捆绑销售给客户,并没有成为收入形成的要素。

从前面的经纪业务成本结构分析得出,在资源分配上,超过70%的成本和人员是集中在为客户提供以交易通道为核心的服务内容上,包括交易席位、交易场所和相应的装修、设备、人员等。

在传统盈利模式下券商向客户提供的信息咨询服务的出发点是为了活跃客户交易,增加手续费收入,这使证券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与客户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很难得到客户的认同。

2.2推动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变革的因素分析

在我国证券市场起步的前十年,经纪业务得益于证券行业的高成长性、垄断性和封闭性,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净利润率。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市场要素的变化使经纪业务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持续低迷,随着2002年5月1日佣金浮动制度的正式实施,经纪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同时旧的盈利模式对经纪业务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也逐渐清晰。制度经济学认为外部条件的变化会导致现行制度的不均衡,而人们在追逐由于制度不均衡引发的潜在利润的行为便会推动制度变迁,我们就从外部变化和内部驱动来研究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变革的原因。

2.2.1传统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内生矛盾是推动变革的内在动因

(1)传统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存在收入弹性与成本刚性的矛盾

传统盈利模式下,经纪业务收入来源、收入结构使经纪业务无法回避市场波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当收入下降时,成本刚性特征使经纪业务无可避免地陷入经营困境。2002年开始的由固定佣金制向浮动佣金制的转变导致经纪业务收入锐减,使经纪业务收入弹性和成本刚性的矛盾凸现。

2002年5月实行浮动佣金以后,营业部平均佣金率从4月份的3.40‰下降到8月的2.55‰,下降幅度高达25%,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延续。根据2002年部分证券公司年报中相关数据推算,到2002年年底,市场平均的净佣金率在2‰以内,与佣金改革之前相比,下降幅度高达40%左右。而2002年沪深两市实现交易量62285.4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1.84%,除去国债现券和回购,股票、基金在2002年的交易量是29157.08亿元,比2001年的交易量减少了28.6%.在佣金费率和交易量双双下降的压力下,券商的经营成本压缩的空间却十分有限,因此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经纪业务大面积亏损。例如深圳地区证券营业部2002年的交易手续费较2001年下降了64%,营业收入下降了59%,为节约成本,营业部营业面积下降13%,员工人数下降16%,全年营业支出下降38%,全行业依然亏损2.91亿元,全市四分之三营业部亏损,仅53家营业部实现盈利。

从2001年开始,我国证券市场由长达10年的高速成长期步入成熟期,佣金制度的改革也宣告了经纪业务在传统盈利模式下享受超额利润时代的结束,彻底化解这种收入弹性和成本刚性之间的矛盾是经纪业务顺应市场变化、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2)经纪业务提供的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经纪业务的客户需求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交易需求,第二层次是对资产增值的需求。在证券市场高速扩容的时期,交易品种、交易通道都供不应求,客户对于经纪业务的需求主要是完成交易的便利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券商之间经纪业务的竞争也主要体现在为满足客户的基本交易需求这一层面上的竞争。随着证券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客户的构成在变化,市场的投资理念在变化,客户追求资产增值的需求就越来越强烈。

2000年以来,管理层推出了一系列旨在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措施,使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机构投资者在整个交易中所占比例迅速提高,加上退市制度引起的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机制,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着价值投资理念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在价值投资理念的指引下,一方面,投资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这可以从近年来股票换手率逐年走低得到验证,A股的换手率已从1997年的50%下降到2001年的20%左右,换手率的降低将直接影响经纪业务收入;另一方面,投资者对投资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而对于营业场所面积、地点等硬件的需求相对在降低。因此,传统模式下依靠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投入,以规模取胜的竞争思路已经不再适应投资者的需求,如何提高研究水平,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成为新形势下经纪业务经营中的重要内容。

(3)经纪业务经营机构的扩张冲动与整个行业的规模过剩存在矛盾

由于经纪业务在行业成长期享有高额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营机构进入经纪业务,原有的经营机构则想方设法地扩张规模,由此造成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经营机构的成长速度已远远超过了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同时也造成了行业资源的严重浪费。以下是我国近3年来营业部的数量和交易量的统计数据。

在证券经纪业务经营网点的扩张和市场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单个营业部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根据估计,2002年单个营业部的交易量已经接近了行业平均的盈亏平衡点,如果加上2001年以来迅速扩张的证券服务站和增长迅速的网上交易,全行业的交易通道过剩已初现端倪。

2.2.2经营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外部力量

(1)政策导向的变化使经纪业务的进入壁垒降低,潜在竞争者的逐步渗透使经纪业务竞争加剧

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经纪业务一直是在制度壁垒的层层保护下生存的,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了竞争者的进入,这使证券公司在粗放式经营模式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利润率。近年来,管理层从政策导向上放松了对经纪业务经营资格的管制,使证券经纪业务的进入壁垒大大降低。在这种政策背景下,证券公司和证券营业网点的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各证券公司大举进行增资扩股.到2002年底,我国共有证券公司124家,证券营业部2895个,同时2001年共30家证券公司进行了增资扩股。随着证券经营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加,行业内的竞争加剧。

在行业内竞争加剧的同时,潜在的竞争者逐步对经纪业务进行渗透。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经审批可以开展证券业务。当前通过各种银证合作方式,银行业正逐步向证券经纪业务渗透。在世界金融界混业经营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进入经纪业务领域只是时间问题。另外,随着证监会《证券网上交易暂行办法》和新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出台,IT公司可以通过从事网上交易涉足证券经纪业务。可见,证券经纪业务垄断经营的格局已被打破,意味着证券经纪业务已经告别垄断经营下的高盈利时代,进入行业生命周期的微利阶段。

(2)我国正式加入WTO,经纪业务将直面国际竞争对手的冲击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证券市场加快了国际化进程。2002年11月6日,日本内藤证券株式会社获准成为首家直接获得B股席位的境外证券经营机构;2002年10月份,首家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国安基金管理公司获准筹建;2003年4月,入世后首家合资证券公司——华欧国际证券成立。随着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上海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2003年5月第一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准投资A股市场,宣告我国QFII机制正式进入实施。国际化将推动证券行业快速发展,但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3)信息技术的进步给经纪业务经营模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网上交易的迅速发展使证券经纪业务的经营成本大幅降低,导致传统的以营业部为中心的经纪业务经营模式受到冲击。网上交易改变了客户与券商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打破了地域、时空对业务拓展的限制。同时,网上交易规模效益巨大,令通道服务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这为佣金下调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营业部提供的现场交易模式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

技术进步推动经纪业务转变盈利模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集中交易技术的日臻成熟。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券商采用的是以营业部为中心的分散型的交易系统,与之对应,经纪业务的管理也是以营业部为核心的分权式管理,营业部获得“小而全”的业务功能。实行集中交易后,它将交易事务集中到了公司层面,相应的风险控制、客户分析和客户服务策略、方案策划和各种金融服务产品的设计制作将会在更高层面上统一起来。证券公司可集中研究力量,形成大研发中心,各个营业部成为券商在各地的营销服务中心或信息散布终端,这将极大地降低营业部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公司市场反应速度,而客户得到的服务产品也会更专业,投资更安全更方便。

3.重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

传统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存在的内生矛盾已不适应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佣金浮动制的实施和网上交易的快速增长使这种盈利模式存在的弊端更为突出,构建经纪业务新盈利模式是经纪业务经营机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生存的必然选择。

3.1重构后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

3.1.1服务模式

目标:经纪业务成为向客户提供投资理财服务,追求客户资产增殖的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服务业。

方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经纪业务经营机构的管理重心和资源配置从交易硬件转向营销和研究咨询产品的开发。

金融服务行业的实质是创造客户价值的服务行业,但传统的经纪业务由于市场的高速发展和严格的进入壁垒的保护享受着可观的利润率,偏离了金融服务业的服务模式。当经纪业务赖以产生超额垄断利润的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重构经纪业务服务模式的过程就是推动经纪业务回归金融服务行业的经营模式的过程。

3.1.2收入模式

目标:经纪业务收入从佣金模式转变为费用模式。

方式:改变按照客户完成交易量的一定比例收取佣金的方式,转变为经纪业务经营机构按照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和产品来制定收费标准的费用模式。

费用收入模式的优势体现在:

(1)鼓励经纪业务经营机构实施差异化战略。由于收费内容的细分,各种类型的证券经营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选择细分客户群,提供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内容,从而改善了经纪业务竞争同质化局面,全面提高经纪业务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水平。

(2)激励经营机构进行业务创新。费用模式下,各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都会为先行者带来产品生命周期初期的高额利润,而跟随者则丧失了一次发展机遇,及相应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这为经纪业务开展创新业务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激励机制,而创新正是经纪业务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3)拓宽经纪业务来源。在交易佣金收入和利差收入之外,增加了服务收费项目,具体包括咨询产品收费、投资理财收费以及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的各项中间业务的收费项目,如代销基金、保险产品,推出金融超市服务,等等。

(4)改善收入结构,降低了经纪业务经营中的系统风险。改变了经纪业务收入过度依赖交易佣金收入的局面,降低了市场波动对经纪业务收入的影响程度,使证券公司在经营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回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5)有利于新的服务模式的实现。收费方式的标准化对应着服务内容的标准化,客户的资产增值情况、客户的满意度与券商的收入直接相关,促使以客户投资增殖水平为核心的市场评价体系的形成,将推动重构后经纪业务服务模式的目标实现。

3.1.3成本模式

目标: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收入弹性的成本控制体系。

方式:全面改造传统经纪业务以营业部为经营管理中心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将固定成本的规模压缩到最小,强调管理集约化,通过制度建设使资源的分配与成本的控制和经纪业务收入紧密挂钩。

重构的经纪业务成本具有以下优势:

(1)改变了经纪业务长期以来高投入的投资方式,与当前经纪业务经营环境下利润趋于平均化的趋势相适应,投入方式的改变降低了经纪业务成本的总规模。

(2)改善了经纪业务成本刚性特征,成本结构中变动成本替代固定成本占据了主导地位,使经纪业务的成本结构得到优化,直接提升了经纪业务在经营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3)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金融服务业是高风险的行业,这种行业属性要求经营机构具有精细化的管理水平,重构后的经纪业务成本模式在投资管理、成本控制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成本模式的改变涉及到经纪业务经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职能划分等全方位的改变。所以重构经纪业务成本模式的过程将推动经纪业务的管理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全面提高行业的管理效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3.2重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具体实施

要实现重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目标,必须打破现行的经纪业务经营管理模式。我们选取营业网点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经营模式复杂的综合类大型券商为例。以下是这类券商普遍采用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下的组织架构:

传统经纪业务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以营业部作为经纪业务的交易中心,地区管理总部主要职能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所辖营业部的运营进行指导和监督,总公司各部门对应营业部的相关部门给予业务上的指导和管理上的沟通。

这种经营模式的劣势表现在,在整个业务体系中,管理职能占据了过多的资源,直接创造利润的部分实在有限。在总公司——地区管理总部——营业部三级管理的模式下机构设置重复,人浮于事,导致管理成本高企,各机构的职能定位模糊,整个组织架构中横向和纵向之间的协作缺乏责、权、利相对应的有效约束,管理效率低下。这样的业务流程架构无法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下面是我们对新的盈利模式下经纪业务经营模式的设计:

新的经营模式把经纪业务职能一分为二,分为运营和营销两部分。

运营的职能是保证证券交易和机构运转的正常进行,包括了原来的交易、财务、电脑、综合管理的职能;营销则担负着开发客户、服务客户,创造利润的重任。

营销职能的实现主要依靠营业部这一层级,营业部通过证券经纪人直接面向客户开展营销工作,总公司的职责是为营业部的营销工作提供后台支持。因此新的经营模式下营销功能的实现需要两方面的保障:(1)在营业部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证券经纪人队伍;(2)整合公司资源,建立一个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给予经纪人队伍强有力的后台支持。

运营职能则集中在总公司,通过建立集中交易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运营职能从营业部分离出来,所有的营业部共用一个运营和管理系统。与传统的业务流程相比,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都将产生明显的效果。

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经纪业务的资源主要向营销部门集中,有关营销工作的一切支出都应该根据获得的收入进行周密的核定,而运营部门的定位是服务于营销部门,主要依靠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来保证有效运转。

3.2.1证券营业部功能的重新定位

在传统业务流程中,证券营业部是为投资者提供交易服务的场所,是经纪业务的经营管理中心,而在新的业务流程中,营业部的功能集中体现为证券经营机构开展证券经纪业务的营销中心和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投资理财中心。

作为证券经营机构开展证券经纪业务的营销中心,首先要转变观念,将现代营销理论引入经纪业务的经营中,围绕营销的四个基本要素:产品、渠道、价格、促销制定自身的营销策略,由原来被动提供通道和场地服务的“坐商”向主动实施营销战略的“行商”转变。

作为客户的投资理财中心,营业部必须从以交易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从单一证券经纪业务为主转向综合性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研究咨询工作整体提升经纪业务的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券商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拓展经纪业务服务的边界,突破单一的证券交易服务,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例如,与证券行业的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相结合,向机构客户提供综合的证券业务服务;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合作成立“金融超市”,提供涉及证券交易、储蓄、商业保险、投资基金等品种的个人理财服务;发展投资顾问业务,提供交易+咨询的综合服务,作为经纪业务收入从佣金模式向费用模式转变的积极尝试。

3.2.2经纪人制度的推行

经纪人制度是经纪业务发展的方向,推广和完善经纪人制度是经纪业务新的经营模式得以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证券营业部实现转型的必要条件。证券经纪人的主要职能是,开发客户资源并向客户提供投资理财分析和建议。经纪人制度的核心是,经纪人根据所服务的客户为券商贡献的利润获得业务提成收入。

证券经纪人制度是国外成熟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各国证券市场的制度安排的不同,经纪人制度模式也有所不同。

美国模式:在美国投资者不能直接通过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交易,必须委托经纪人交易,美国的证券经纪人根据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服务模式和收入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别,有仅提供交易通道服务、收取低廉的交易佣金的经纪人,也有提供全面理财服务、以投资理财费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纪人,其中美林证券推行的理财顾问(FC)制度是美国经纪人制度较为全面和成功的代表。

香港模式:证券经纪人主要包括证券商代表和投资顾问公司代表,证券商代表是指服务于股票经纪公司,为客户买卖业务提供服务的出市代表,证券投资顾问工伤代表指服务于证券投资顾问公司,为顾客提供证券投资咨询顾问服务的基金经理、银行或单位信托基金的人。

台湾模式:证券经纪人主要是指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买卖以及证券分析等业务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员由所属券商向证券交易所或证券同业协会办理登记后,可以履行经纪人的权利和义务,开发客户并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

3.2.3集中交易技术的广泛应用

集中交易对于经纪业务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降低运营成本,也降低网点新设成本,提高券商低成本扩张能力;另一方面,交易数据的集中使券商能够即使掌握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动态,以增强决策的效率和效果。但是,交易集中的同时意味着风险的集中,所以大部分券商对于集中交易还处在研究和观望的阶段。我们认为,集中交易是证券交易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2.4CRM系统的建设

在重构后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下,强调客户开发、客户服务的重要性,而以客户开发、客户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营销工作的基础是充分掌握客户信息,了解客户需求,所以建设CRM系统是重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一项基础工作。

CRM系统包括以下基本功能:

(1)客户信息的动态分析。包括对客户基本资料的分析、客户忠诚度的分析、客户资产规模和变化的分析、客户交易偏好的分析、客户投资收益的分析,等等。从动态分析中掌握的信息作为制定客户服务策略的依据;

第8篇

在市场营销方面,企业还得使用多种营销方式,例如,有些企业会使用产品销售,或者有些企业选用以突出自己的特色服务为主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还有些企业利用推销搞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营业绩等不同的营销模式。不同的营销模式对消费者都有不同的影响。有些消费模式能使消费者能从中获利,而有些消费模式则对消费者无利。有些商家为了扩大自己的竞争力,往往会使用一些不合理的营销模式、甚至是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例如使用一些夸大的广告,或者是不真实,容易让人误解的宣传手段使得消费者误解或者误导消费者。甚至还有些企业已经失去的社会道德,生产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这些都是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的权利。以上出现的这些情况都让消费者不得不考虑自己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而维护消费者的权利绝非是单方面的保护,而是全全面面的进行维护,让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地位处于动态平衡中。所以就得要综合消费者的权利进行建立一个合理的定位,进一步使消费者的权利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二、消费者的概述

权利的定义是根据利益说来定的,也就是消费者在进行合理消费的时候可以依法享有法律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体现在消费的时候可以根据法律使自己在消费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可以进行,或者终止。

三、消费者权利的提出与确定

美国早就在1962年的3月15日就提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了,到了1985年,联合国才确定消费者有七项权利,而我国则制定了九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分别是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接受教育权。

四、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在消费工程中享有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或者是选择自己觉得满意的服务,不但如此,消费者还有权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是信得过的经营者进行合作。在消费过程中可以决定有权可以就不同的经营者进行比较,来决定自己的选择。

(一)公平交易权

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是享有公平的交易权利。在交易的过程中,消费者有权可以了解商品的真实信息,获得质量的保证还有合理的价格,对于那些经营者强制消费者消费的行为,消费者绝对有权拒绝。

(二)求偿权

求偿权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服务过后受到人生或者财产的伤害时,可以依法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这对消费者的权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至少可以让受损的消费者可以得到赔偿。

(三)结社权

结社权就是消费者为了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可以组织消费者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主成立一些合法的社会团体。这个权利是从消费者相对于经营者处于劣势的地位而提出保障他们的权利出发的。

(四)接受教育权

接受教育权就是消费者可以依法享有获得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权利。消费者应该接受有关商品或者服务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对这方面的了解以达到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为主。

(五)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团结平等的国家,所以在消费的时候也要做到平等的对待各民族人民,在消费者消费的时候应该尊重消费者的民族风俗习惯。

(六)监督权

监督权是消费者除了在消费过程中,还有在平时也可以对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监督,发现有不合理的行为或者现象时可以进行举报或者控告等,这些行为都是可以维护消费者的权利。

五、消费者权利定位经济法属性的意义

(一)完善行政法目标

在行政法生产背景方面,行政法是控制政府职能的扩张,是为了预防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而进行设计的,这一制度的设定是完善市场的不足以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通过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不及可以不断的完善市场的不足,而且可以维护消费者的权利。但是单单依靠行政法的改变是不行的,还必须得结合两只手,分别是市场与国家,才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得采用经济法的手段。然而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还是采用经济手段为主,因为在一些消费者权利受损以及市场秩序受到破坏的情况下都是采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的。在大多数人多的了解中行政法都是以“授权”、“维权”以及“控权”为主的,在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控权来达到目的的。

(二)完善单纯民事责任手段的局限

第9篇

论文摘要:介绍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的功能,经济核算系统数据流程。详细描述系统内的核算单位、核算单位成本、奖金发放3个关键部分。经济核算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医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论文关键词:经济核算管理系统核算单位核算单位成本奖金发放

HIS系统、医院后勤管理系统成功开发应用后,我院又自主开发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经济核算管理系统在多年实际应用中,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能自动执行科室收入和科室支出核算数据归集,提供对核算数据进行调节处理,结合科室的医疗质量、计算科室奖金和发放奖金的系统。系统的应用对优化我院医疗资源配置、降低医院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系统功能及业务流程

1.1系统功能

医院经济核算管理系统是以控制医院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目的而开发的。本系统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数据字典维护、数据归集、核算业务处理及奖金发放、统计查询4个部分。基本数据字典维护提供核算科室经费号、核算类别与科室间收入分成比例、科室按核算类别提成比例、收入分成比例、核算项目与核算类别对照等字典维护功能;数据归集在每月月底,系统自动归集本月住院核算科室正常结算收入金额、门诊科室收入金额、科室成本支出金额;核算业务处理是对核算收入金额进行科室之间的收入分成、计算科室结余,计算和发放科室奖金;统计查询是提供核算业务相关数据查询和报表功能。

1.2经济核算数据流程

将医疗业务部门划分成独立核算单位,对核算单位编码并分配经费号,明确医院核算范围,确定核算项目类别和院内服务项目价格。在记录核算科室的收入明细时,对每一条明细都记录开单科室和执行科室的核算单位代码以及核算类别;在记录支出费用明细时,对每一条费用明细记录核算单位的经费号和核算类别。每月月底系统按开单科室、执行科室、核算类别在HIS系统提取核算科室医疗收入,根据核算类别与科室间收入分成比例字典,计算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的收入,根据科室按核算类别提成比例字典,计算科室的净收入;每月月底系统按经费号、核算类别在医院后勤管理系统提取核算科室成本支出。系统使用科室的净收入减去科室支出得到科室结余,科室结余参考科室质量考核、收入分成比例字典计算科室奖金。经济核算系统数据流程见图1。

2系统关键部分介绍

2.1核算单位

我院实施的经济核算属于部门级的成本核算,将医疗业务部门作为经济核算对象,采用单位法。将医疗业务部门按部所、科室、实验室等建立严格的分级归口,核算单位可以是科室或科室小组,对每个核算单位都分配核算单位代码和经费号,核算单位单独安装水表和电表,医院发放对应核算单位经费号的经费卡。在医院后勤管理系统,核算科室的成本支出都计入到相应的经费号中,核算科室使用经费卡进行器材领物时,系统通过科室经费卡号找出经费号对领物科室计帐,系统也可直接录入科室经费号对核算科室计帐,月底系统根据科室经费号汇集科室成本。在HIS系统每条医疗收入明细都记录了开单科室和执行科室代码,计算并汇总各核算科室收入。通过科室代码和科室经费号的对应关系,计算核算科室净收入。

2.2核算单位成本

服务项目定价体系是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系统的基础,医院按照院内服务项目定价原则对服务项目定价,成本核算范围包括人力成本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器材费、保障服务类费、科用药、其他七类费用,系统对核算科室的各成本费用,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计费。对器材费、科用药、保障服务类费用的被服和车辆使用费,在发生时刻、地点,系统使用科室经费卡刷卡计费;对人力成本费、保障服务类费用的水电和取暖制冷费、租赁费,月底直接录入科室经费号对科室服务项目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是采用直接折旧法,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内,平均地分摊资产的价值。

对与医疗没有直接关系的管理费用、医院财务费用和医院宣传费用,只作为医院的支出,不对科室分摊,不计入科室成本,这样减少核算的难度,能更客观、科学地反映科室的收支节余状况,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3奖金发放

计算科室净收入减去科室成本支出得到科室结余,科室结余结合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指标,根据收入分成比例字典自动计算出科室应发奖金。系统主要提供通过增减科室固定资产每月的折旧费,来调节科室成本支出费用,保持科室每月奖金的稳定,当某科室本月的净收入过低,系统可通过调节减少此科室当月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减少科室成本支出,使本月的奖金趋向稳定;当本月科室净收入很高时,通过增加此科室当月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增加科室成本支出,使本月的奖金趋向稳定。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主要包括敏感药物用量排名、病人满意度、病床周转率、住院病人日均费用、门诊病人人次费用、高值耗材费用占医疗费用比例,以上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使用系统设置的权重值计算科室奖金。另外系统还设置了不同病种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比例控制标准,对科室药品比例超出控制标准的,其超出部分按超出数值同比例扣除当月科室奖金收入。系统提供特殊科室收入提取比例调节功能,以提高小儿科、康复科等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特殊科室奖金,并设置这些特殊科室的奖金封底功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