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济师高级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30 11:36: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经济师高级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经济师高级论文

第1篇

经济师作为一个企业经济决策的实施者,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不仅要针对市场做出企业应有的应变,同时还要从企业的组织体制中去找到企业发展的空间。如建立起企业经济并发性机构,对外协作与信息收集机构等。这些机构的存在是为了提供更多更好的经济信息以供企业作经营决策。在领导这些机构的同时,还要注意机构间的互查与监督。如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成立智囊机构,以提升企业经营决策制订的科学性。对内而言,经济师作为高级管理层,不仅要把经营决策的目标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同时还要进行经济目标的分解分配工作。一个企业不仅要有目标,更要对目标进行分解,当目标落实到个人,才能让整个企业成为劲往一处使的大集体。作为经济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坚守自身的职业要求,把经济考核与落实措施做到位。作为经济师,在自身的专业领域要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责任,对于自己分管的范围应紧紧地扣住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以起到立足高远,协调全局的效果。

2有所侧重,逐一突破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的内容与领域非常多,不仅涉及技术设备、物资分配、人事安排、财务管理还有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工作。作为经济师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要考虑到以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措施把所有的工作内容高效地衔接起来。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内耗,逐渐把企业的管理氛围转向积极向上的方向。一般来说,企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不可预测的事件非常多,因此,作为经济师,要对这方面进行尽可能的提前预防与备案。这也就要求经济师在进行工作安排时,要有所侧重,对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进行重点布防与管理,而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薄弱处则要逐一突破、提出建议、落实监督,才能让经济师的职业影响力发挥得更好。作为经济师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各项专业知识,与其他企业人才相比,经济师还要从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进行更多努力。可以说,成为一名多面手才能成为称职的经济师。更重要的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非常快,经济师作为企业最为敏锐的信息点,不仅要把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心得引入企业管理中来,同时还要主动去学习国家政府各个部门间的改革措施,进而保证可以有效应对社会与政府政策的变动,使企业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自身能力方面,作为经济师还要尽可能多学习计算机的应用与外语知识等以增加接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在经济师这个岗位上更为称职。只有掌握了各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对企业所发生的情况与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能妥善处理好各种突况,对企业积弊进行逐一突破。

3核心管理,重在担当

经济师的价值体现在对管理的担当,而对管理的担当很多时候体现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把关。一方面,经济师要对企业所推行的各种决策进行合理性评估,并在强调整体意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个人片面观点,影响全局。在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不论是经济师还是工程师,不论是会计师还是人事管理高层,在具体的工作中都会无可避免地带上个人主观意识。而经济师在最为理性的经济责任逻辑下,应时刻保持清醒,时刻为周边管理者提供最为理性全面的建议,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把好关,避免企业重大决策可能产生的失误。作为经济师当确定企业经营活动目标的可行性后,应坚守原则,从一而终,时刻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去做事。这也就要求经济师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敢于创新和敢于承担,以担负起核心管理的责任,同时也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发挥出经济师应有的职业价值,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4结论

第2篇

当前的高校经济行为不同于以往的比较单调的仅仅是为了教学的模式,现在的经济行为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在经济活动中为社会提供有偿的服务,并以独一无二的方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各个高校经济行为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同时高校的经济行为对学生的成长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校经济行为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等,但是很多学校面临费用紧缺、教学任务繁重的问题,这就为经济行为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学校应该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使得学校可以给经济行为提供更加便利的支持,使得经济行为可以更好地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经济行为的体现方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1.高校经济行为是在我国改革的体制下出现的,虽然在经济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方面还很不完善,因此,对于高校的经济行为应该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同时采用一些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经济行为主要体现在:不同于以往仅仅只是依靠国家拨款提供资金的事业单位,当前的经济行为主要是以国家拨款为主要部分,学校自筹经济费用为辅助部分,同时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其相对独立性;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各大高校与社会上的经济活动合作关系越来越多,在经济关系方面,也已经从纯粹的拨款发展为更加全面的联系;各大高校在不影响完成国家给到的教学以及科研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更多形式的可以创造收益的活动,同时开设了很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校办工厂和科技开发公司,更好的发挥了其特有的技术优势、智能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除了国家财政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特定的拨款,各大高校内部也通过不同的经费指标以及不同的方法实行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经济费用的分解和划分。

2.但是各大高校在其经济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活动中的经费支出比较随意,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这就导致经济活动中的财力不能集中到一起,这样资金就不能合理统一调用,就出现了一定的浪费,当前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现象;还有一些学校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攀比,搞另类,不但浪费了资金,还减少了相关设备的使用率,这样就打乱了学校的财政计划,没有很好地实现学校财务经济的宏观调控;实行完全独立的核算经济实体,在经营方面,由于学校给了完全的自,虽然有合同制约,但是经济实体只重视盈利方面,忽略甚至不负责亏损方面,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利用教育事业方面的费用来负担应该分配到经济实体成本中的各项费用。同时亏损后,企业法人代表,不从根本上找原因,而是推卸责任,不了了之。有更甚者居然用教育事业费用来补救这些亏损,这样必然给学校的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执行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特别是在收入费用的上交方面,很多学校不执行应有的制度,或者是方法不正确,经济实体以及部门在上交费用方面不按照规定的制度来执行。

三、当前学校的会计核算体系不

第3篇

    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定位不准确,内容欠缺针对性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经济法课程的专业很多,比如国际贸易类、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类、金融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需要有所侧重,更不同于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而目前,一些高校在经济法的教学名称和内容设置上与一般的法学本科专业相近似,即使有所改动,也只是法学专业课程的压缩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容易忽略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专业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忽视学生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材选用不合理,缺乏专业适用性

第4篇

广告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整个中间过程,包括广告的主题、图形文字、创意、形象衬托等多个要素构的集合。广告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广告来达到吸引人们专注度及眼球的目的。

二、广告设计起源性分析

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一张发现于埃及古城底比斯遗址的三千年前的寻人启事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其实是中国宋朝时一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是中国最早的广告。而国外最早的印刷广告则发现于1471年的英国一家售书海报。广告发展到今天,供其的媒体更加丰富,形形的广告随处可见,只要人们所在之处、所经之地,无论是看到、听到的,广告几乎无处不在。没有一种传播手段能像广告这样,在画面中迅速而有效地传达具有丰富个性化的思想内涵。以往“广而告之”的初级阶段广告已经不复存在,现今的广告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告知”,它受到了广播、报纸、电视、杂志、数字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运用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有的大小画面,卓越的创意构思,形成了现代广告的主要特征。广告设计的灵魂离不开彰显个性的构思,出奇制胜的手法,使结果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创意,没有创意的广告只是简单的告知,只是没有生气的信息堆积。例如,某些房地产广告盲目跟风、概念雷同、翻版随处可见,这种举措让原本非常注重创新的行业导致形象渐渐模糊。

三、新时期广告设计思维分析

首先,横向思维的产生。横向思维有助于我们通过众多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思路入手,能使我们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它可作为纵向思维的对立方式,给人以新的启迪。从美术创作的角度看,如不同构图方法的表现、不同题材内容的选择、不同工具材料的运用等形式都是要运用横向思维来创作。其次,求异思维的产生。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众多创造性思维成果诞生的重要运思策略。这也是相对于常规思维来说的,从而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其思维活动的要诀在于不受任何框架、模式的约束,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难题,创造更美好的东西。从美术创作的角度分析,假如把花的生长或凋谢过程完美的呈现出来,可以把正视、仰视、俯视等多种角度效果向结合的展示在作品中等等,这些形式都是要运用求异思维来创作完成的。最后,想象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想象思维的出现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使其形象思维更加具体化。想象思维主要由再造想象思维、创造想象思维两部分构成。在头脑中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是指的再造想象思维,创造想象思维更加丰满,再现现成事物的同时,创造出全新的形象。假如在美术创作的角度上分析,如过要创作人在飞翔,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地球被人握在掌心,也可以创作动植物组合成新的生物等等,这些形式都是要运用无尽的想象思维空间来创作。

四、市场经济下广告设计方法分析

第5篇

⒈高校对严格财务管理机制的意识淡薄

由于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影响,对学校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的管理问题,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有的虽然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却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到实处,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在实际中存在对于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认识不到位,对财务管理负责人的综合素质没能严格要求,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低下,在财务管理问题上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指导,在执行手段的方法上缺乏创新意识,不能适合现代高校的发展需求等现象。

⒉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监管机制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教学效果的发挥。近年来,政府一直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拨款和扶持力度,有效解决了教育经费及时弥补内部空缺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放纵了教育经费无意义流失的可能性。各高校对教育拨款资金的使用虽然有规范化制度,但是没有完备的监督管理体制。同时,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方式落后、相关制度不健全、高校对于内部的资金流动动向、教学设备投入资金成本等支出不做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执行力。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策略

⒈确定科学、规范的高校财务管理的新理念

要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最重要的就是从根本上对高校财务管理的意识以及理念进行改革,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第一,树立整体观念,有全局意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率。第二,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高校建设资金仍然存在缺口,部分高校需向银行借贷弥补缺口,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财务风险。开展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提升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能力。第三,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财务管理新理念,注重财务管理机制的科学化。在财务管理效果意识上进行明确的思维定向,进一步完善校园内部财务管理机制。

⒉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促进新理念的落实执行

注重高校财务管理新理念的有效落实,是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提高对内部财务控制重视程度。一方面要强化高校领导的财务法规意识和财务控制意识,使之充分认识到当前加强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要在高校树立全员性与全程性的内部财务控制质量意识,内部财务控制不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事,它还与学校内部其它各个单位、部门都发生联系,也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内部财务控制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第二,有效整合高校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统筹优化学校资源。建立规范的财务机构,理顺财务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第三,高校要定期的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展开业务培训和学习,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会计观念不断更新,以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需要。财会人员通过后续学习,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准确把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这是提高和强化各项财务管理能力和办学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高校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第四,学校在保证教学需求的前提下,加强对资金的规范使用,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严格控制经费的支出,对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准确核算。

第6篇

1.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也是服务型行业中的一员,并且随着高校规模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面临的工作越来越复杂,课程设置越来越繁琐,这就给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出新的挑战。高校内部有许多复杂繁琐的事物,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一一处理,通常较为常见的就是招生工作,学籍管理工作,课程安排工作等,这些都是具有常规性和原则性的工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将这些工作重视起来,不为自己的一点私利而违背工作原则,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工作认真负责,培养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

2.宽让容人的豁达胸怀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扩招,随着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也更难开展,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敞开胸怀,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对小事斤斤计较,懂得,以学校工作大局为重。其次要善于团结他人,带动他人的积极性。

3.严于律己的自省精神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整个教学环节都十分重要。教学管理人员要严于律己,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带动师生的积极性,为师生做出榜样,同时还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解剖,要不断完善自己,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培养自省精神。

二、建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素质

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以知识为支撑,只有具备先进的文化知识,才能以理论作为基础,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较高知识素质的人来承担,同时也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也在逐步变化,高校未来发展需要的是多元型的人才,需要具备不同科目的知识,这里将知识分为以下两类:

1.坚实的基本理论知识

在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的各种知识中,基本理论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满意度,使管理人员更加高效、快乐的工作。具体来说,基本理论不仅指导管理人员建立与时俱进的政治素养,也指导着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等。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研读基本理论的内涵,领会基本理论的精神,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效率。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随着高等院校师资力量的不断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理学生,更要管理具备广博知识的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寻找共同语言,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体系。除此之外,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还要掌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史、大学生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管理心理学等等,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三、建构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能力素质

能力对于工作的良好开展极为重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有清晰的思维、远见卓识的计划能力,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带领广大师生走出困境,这也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根本任务。因此在知识经济时展的今天,需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1.远见卓识的计划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事务较为繁琐复杂,这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计划能力,将所有工作规划好,按部就班一件件来处理,要有周密的工作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保证工作效率,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

2.通融豁达的协调能力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在遇到问题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不能慌,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解,将可利用的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对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至关重要,要将矛盾降到最低,理顺各种关系,确保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平衡。

3.知人善任的组织能力

所谓的组织能力其实就是指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要能将所能利用的所有资源做到合理分配和使用,一切都要为实现教学管理目标而服务,主要包括教学政策和方针的制定,日常行为准则的约束,对于高校教学事物的处理,在各项岗位上都要合理安排人员,做到敢用人、善用人。

4.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如今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使高校教学工作按照预定的轨道开展。优秀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一个没有创新性思维的人,只会安于现状,不能激发体内的潜能,永远不能屹立于巅峰。所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在日常工作中多探索、多发现,敢于将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不断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开拓进取,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升高校综合竞争水平。

四、总结

第7篇

关键词: 高校班级文化 基本原则 逻辑路径

一、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

英国“人类学之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这实际上是将文化看成一个综合体,按照这个逻辑,班级文化的涵义即在班级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形成,对班级所有学生具有普遍影响力和约束力的文化综合体[1]。班级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既具有组织文化的一般属性,又凸显了自身的特点。按照班级文化的所属对象,包括幼儿园班级文化、小学班级文化、中学班级文化、高校班级文化等。

目前,学界对高校班级文化研究处于发展阶段,例如,对高校班级文化的界定,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笔者认为,所谓高校班级文化,是指高校班级的全体大学生在思政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工作中形成的,符合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并被大多数学生认同的思维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心理态度、行为方式等文化综合体。它的外延内容丰富,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等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共同构成了高校班级文化,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班级物质文化是高校班级文化的基石,班级精神文化是高校班级文化的灵魂,班级制度文化是高校班级文化的保障,班级行为文化是高校班级文化的外化。

二、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人本化原则

人本化原则是“以生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劳伦斯在“教育中被遗忘的人”中提出:“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尽他的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符合人性的人。”高等教育的目标和性质决定了高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2]。也就是说,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人本化原则”,以大学生成长需要为着眼点,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充满人性化和正能量的班级文化氛围。一方面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级的一切活动或工作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目的,又要适应现代大学生内在的心理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发挥辅导员与教师的合力引导。因此,辅导员和教师要深入了解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他们进行扎实的专业积累,主动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或思想困惑,合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民主化原则

民主化原则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治理思路的具体延伸。高校作为承载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事业单位,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因此,民主化原则必然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民主化原则,在班级形成一定的民主氛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学生与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与活力。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民主意识。这就要求以符合现代管理需要的民主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主角。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参与班级建设与管理。高校班级建设与管理有别于中小学班级建设与管理,它的性质决定了在高校班级建设与管理中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参与实践,使自我成长需要与学校管理制度保持和谐统一,形成符合班级大多数成员的班级文化。

(三)创新化原则

创新化原则是“改革创新”的时展动力的客观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任何迟滞不前的事物,都将湮没在充满变化与活力的当今社会。因此,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必然要顺应时展要求,坚持创新化原则,以创新的态度和思维超越已有成果。换句话说,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建设创新意识浓、创新能力强的班集体,打造有利于培育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班级文化[3]。一方面,创新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要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顶层设计,借鉴高校优秀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加强班级之间的联系与交流,鼓励班级以开拓创新的思维进行班级个性培育,充分展现班级独特的班风学风和价值取向,打造班级文化品牌和特色名片。另一方面,创新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除了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外,还要根据理念思路开展好具体的文化建设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达到创新的目的。

三、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逻辑路径

(一)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班风是衡量一个班级及其成员精神风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学风是班风的核心,一个班级的学风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水平,也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4].因此,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强班风学风建设。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精华,对于人类的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也对促进高校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优秀的高校班级文化从根本上讲,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驱力,在高校班级所有成员中宣传和弘扬诸如明礼诚信、团结互助、甘于奉献、乐观拼搏等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从而增强班级的先进性和凝聚力。其次,要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理念意味着学无止境,在高校班级范围内营造爱学习、擅学习、懂学习的文化氛围,鼓励班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和积累优秀的中国文化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鼓励大学生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指导,将积极实践与敢于质疑相结合,与时俱进,从实践中学习,不断超越自己,从而形成班级优良的学风和班风。最后,要凝聚班级成员的正能量。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积极阳光的正能量,诸如快乐豁达的心态、坚定专注的精神、团结有爱的氛围等,从而打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二)加强“精神家园”建设

精神家园对于个体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都极其重要。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班级及其成员的“精神家园”建设,共同塑造大学生在校期间共同的“家”。“精神家园”顾名思义是指个体及组织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寄托地。因此,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要从心理知识辅导、心理环境营造、受挫能力锻造三个方面合力共建“精神家园”。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对班级大学生的心理知识辅导。“精神家园”是一个动态系统,不同的个体或组织因为各种差异,它的层次和等级也存在着差异[5]。因此,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班级及其成员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知识辅导,使他们正确地认知自我和他人,科学地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大学生们自主克服各种不利于“精神家园”建设的因素,从而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其次,要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心理环境。和谐向上的班级心理环境是高校班级精神家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精神家园的完整度。因此,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要通过心理班会、寝室装扮、心理活动等途径从班级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潜在环境等方面,积极营造和谐的、充满责任感与荣誉感的班级氛围,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最后,通过心理知识辅导和心理环境支持等,要努力锻造班级大学生的受挫能力。精神家园的构建离不开心理辅导和心理环境支持。“90后”大学生性格开朗、思维活跃,但感情和心理脆弱,受挫能力较差,因此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班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和人文精神关怀,促进精神家园建设。

(三)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凝聚力是任何一个单位或组织发展的动力之源。当今社会各种思潮不断兴起,传递先进文化的同时伴随一些负面影响,如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腐蚀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对高校班级凝聚力和文化建设带来负面作用。具体而言,首先,要建立有利于凝聚班级力量的班级建设目标。班级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或许丰富多样,但概括地讲,高校班级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更好地促进班级大学生们健康成长成才。因此,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在班级成员内树立团结一致、共同促进自身健康而全面发展的意识,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主动参加班级、院系等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其次要发挥大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主体地位。班级文化建设虽然由师生共同建设,但班级大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文化综合体构成了高校班级文化体系。因此要充分调动班级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内在需要,使他们更多地参与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在集体生活中体现自我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最后,要加强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班级学生干部队伍是由班级中有威信和能力的大学生人群组成,在班级凝聚力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和动力作用。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引导班级学生干部树立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指导他们在班级事务处理与文化建设中以学生为本,经常关心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团结互助的班级人际网络,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学术交流等活动。此外,还要以班级学生骨干培训为基础,不断提高班级学生干部队伍的服务能力和凝聚力,打造和谐、团结、服务、创新的班级学生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

[2]陈国梁.高校构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3]林运清.关于大学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9).

[4]钟永淑,袁明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探微[J].教育与职业,2011(18).

第8篇

高标号混凝土分区域开拓延伸的形式多样,但是具备一定的共同之处,例如,使用分区域开拓延伸方式可以针对那些瓦斯量多、开采深度深的矿井进行分区建设,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实现分区域投产。其次,该方式的使用能够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资金使用量,实现地面主要生产系统的有效统一,减少压煤量。因此,实施高标号混凝土分区域开拓延伸可以大大提升设备能力,促进生产管理的集中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最大程度获取经济效益。

2煤矿矿井开拓技术改造以及巷道布置改进途径

2.1矿井实施集中化的生产矿井管理

对煤矿矿井的井田范围进行持续调整和扩大,或者实施井口合并处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煤矿矿区不同生产矿井的具体布置。提高矿井产量,并实现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我们应该针对生产矿井实施科学集中管理,进而缩短施工生产战线,减少巷道开拓数量以及工程维护工作量,减少占地面积,有效适应不断变化的矿井生产需要。

2.2促进工作面长度选择的科学化

在进行煤矿矿井开拓工作和巷道布置工作时,一般需要对工作面长度进行科学选择,减少巷道工程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回采工作面单产的提高,同时实现煤矿采区集中生产。在具体工作中,工作面长度的选择应该在综合考虑矿井具体条件以及生产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并从长远角度考虑矿井的发展方向,为煤矿矿井开拓工作和采区巷道布置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2.3矿井对采区巷道进行联合布置

在开采煤层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煤矿的采区巷道进行联合布置,促进煤矿储量的增加,促进采区服务年限的增加,并推动生产工作面数量的增多,提升煤矿采区的实际生产能力,达到减少矿井内同时生产煤矿采区数量的目的。

3结语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境教学 对策

一、设立探究性质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创建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进而激发起对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教师在创建情境时,应该注意将情境设置更加富有探究性,然后再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引发反思,进而形成认知层面的意义冲突,加快对知识建构的进程。探究性质疑情境在设定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明白探究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不断探究,才能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欲望,形成良好的探究品质。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时,学生在读完全文之后,对诸葛亮的计谋非常佩服,但学生也会提出曹操一方射出的是火“箭”,而诸葛亮的是“草船”,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能借到“箭”呢?教师这时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处展开详读,如“雾气大”等关键点,让学生明确诸葛亮利用自然因素,巧妙借“箭”。这样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疑问之后,能够及时发问,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往“多向思维”拓展

语文教师在设计相关的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其难易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对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实现预估,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够处在最佳状态。引导学生向“多元思维”拓展的方法是多元再造拓宽思维。在进行情境创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借助文本建立图像,并且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对文本加以选择加工,拓展形象思维范围,将整个系统的信息加以重新建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当中时,需要按照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设置相关的疑问点,知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再次实行创造,训练其思维的独创性,积极鼓励学生善于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思考,鼓励其打破思维定势,实现多方向思维,探求不同的结果。学生在进入到其所刻画的情境当中时,能够不拘泥于材料本身,培养好的思维习惯。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关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一段文字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构建新的图画,去有效体验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其作者创作这样一幅美景所想要达到的唯美境界,让学生去感受“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让学生感受荷花的韵味,让学生在眼前能够呈现一幅荷花图,将原本那些平淡无奇的东西,通过发现语言中所蕴含的独有的魅力,让学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在引导学生向“多向思维”拓展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平常生活的观察与分析,展开合理想象,训练学生展开思维能力,使得思维更具有灵活性。教师为了让“多向思维”拓展更为有效,还应该为学生打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创作个性,激发学生创作激情,在设立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

开展情境教学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这需要构建在教师对广大学生理解与关心的基础上。学生在获得了教师的认可与尊重之后,也希望教师能够平易近人,既有坦诚的心,又能够平易近人。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满足之后,便会从心理层面对教师持赞许态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充分借助相关的教学情境来揭示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形象,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好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形成全方位的包含情感的场面。情感在情境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进一步升华其情感层面的交流,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入到理想状态。

四、根据授课内容,创建不同的直观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将教材中的抽象内容转变成具体的东西,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启发学生产生情感,使其产生知觉与表象,使其比文章中的事物更加具有表现力。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将多种艺术方式引进到课堂当中,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创建直观教学情境。一是,借助图画将课文的内容形象化。例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时,完全可以将文字转变成图画,鼓励学生将按照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将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出来,并注意文章的题目“套子”这一典型特征,不仅将主人公,甚至将全城的人都画到套子里面。当教师将这样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作者的批判意图就完整的呈现了出来,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二是,音乐衬托。音乐属于神奇的语言,其能够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善于使用音乐衬托的方式,能够在课堂上打造好的和谐氛围,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讲授古典诗歌的时候,采用音乐衬托的方式,达到意会的境界。例如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播放一些关于“离别”气氛的音乐,能够在课堂上打造“离别”的气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柳永当时的离别之情;三是,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情境。教师在运用语言来描述情境时,也可以使用情感交流的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打造生活情境。

总之,在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中,可以采取设立探究性质疑情境、引导学生往“多向思维”拓展、构建和谐的师生情感、创建不同的直观教学情境等多种方式,提升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的水平,进而达到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聂勋伟.高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创设策略探讨[J].才智,2011,(1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