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30 11:36: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物形象分析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人物形象分析论文

第1篇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英雄,是楚汉之争中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他勇猛善战,显赫一时,在灭秦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项羽一生充满了传奇性色彩,从巨鹿之战中勇冠诸侯到建立西楚,再到分封诸侯,楚汉之争兵败最终自刎鸟江,无论是对其功绩的推崇,还是对其失败的惋惜,他所创造的辉煌和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经典素材。从史籍《史记》中项羽的原始形象,再到文学体裁唐宋诗歌、宋元戏曲和平话小说中的项羽形象,最后进入到现代传播视域中,项羽形象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的人物形象不断发生着变化,其形象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有关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文学研究多集中于《史记》、戏曲、诗歌中的单一体裁中的研究,在已有的有关项羽人物形象的硕博士论文中,缺少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研究与考察,对于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缺乏从古到今的纵向梳理及其在网络传播中相关情况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图系统性地对项羽这一人物的文学书写加以梳理,结合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的背景特点及作家的个体差异性,探究项羽人物形象文学书写的演进规律及其魅力。总之,进一步完善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对以往研究的遗漏和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对已有的浅析问题进行深化,对其中对比鲜明的矛盾进行剖析,对于认识和把握项羽人物形象经久不衰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对于项羽这一人物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当代研究中,以1953一2016年3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检索的论文为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粗略统计,以项羽为题名的论文共有500多篇,主题为项羽的论文共有2400多篇,学界关于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研究比较集中,在内容上比较丰富,呈现由点到面的趋势,纵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相关论文,对项羽的整体研究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学方面的研究

第一类从特定事件研究项羽形象。这一类的研究主要将项羽放在特定的环境和事件中研究项羽形象,从而在矛盾冲突中彰显出项羽的性格优劣。李张召的《从该下之围谈项羽》。从四面楚歌再到霸王别姬,最后溃围、斩将、自刎鸟江,展示了项羽的勇猛英姿,呈现出一位真英雄形象。连波《论鸿门宴上的项羽一一说霸王并不沽名与其他》是将项羽置于鸿门宴的背景、过程和结局中,深刻分析了项羽在其中所暴露的性格缺陷和决策失误,虽然项羽最终结局失败了,但是他是实至名归的一位不“沽名”的失意英雄。此外还有张华真、郝富安的《试论<鸿门宴>中项羽的形象特征》、徐李平的《试论<鸿门宴>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论文。

第二类是人物对比研究。这一类研究把项羽和其他《史记》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在这些研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将“楚汉之争”对峙两方项羽和刘邦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胡一华、毕英春的《刘邦和项羽》、邓翠萍的《<史记>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李营的《<史记>中项羽、刘邦形象比较谈》、王联斌的《刘邦项羽武德人格比较》。除此之外,还有项羽与其他《史记》人物的比较研究,如罗鉴晨的《悲剧英雄陈胜与项羽的比较分析》等论文。

第三类是《史记》中人物写作的艺术手法研究。这一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通过司马迁在塑造项羽形象时所用的艺术手法和表现艺术,彰显出项羽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主要研究成果有李林军的《烘云托月法的完美运用一一试述<鸿门宴>中项羽形象的刻画》、黄岩的((<史记·项羽本纪>中人物语言的特点》“、魏佳的《<史记>中项羽结局的描写艺术》、张兴彦的《<项羽本纪>的写作特色》、杨丁友的《司马迁的叙述特色与项羽形象》等论文。

(二)各类文学体裁中的项羽形象研究

这一类的作品主要考察某一体裁中项羽形象的发展演变情况,从而丰富了《史记》之外项羽形象的研究。任荣的《霸王戏演变考述》一文中将有关项羽的“霸王戏”的发生和演变共经历五个阶段,对其产生、发展、成熟、达到顶峰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叙述,并且指出明代《千金记》对于霸王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界梳理了霸王戏演变的基本脉络。马宝记的《历代项羽诗颂及其精神意蕴》。系统论述了两千多年来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这种形式对项羽自刎鸟江表达的情感,使我们从历代诗人的诗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项羽之死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复杂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所透露出来的不同价值观念。此外还有林怡的《论“霸王戏”的擅变》,将霸王戏发展的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的变化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张雅洁、马帅的《项羽题材在诗歌中的擅变》深刻剖析了进入唐代以后项羽这一文学题材的完整发展道路,论证了这一时期出现的项羽题材诗歌主要以“借古言志,渴望中兴”为感情基调进行创作与发展,对后世诗人评述项羽得失争论项羽是否该东渡鸟江的诗歌创作起到了开启性的作用,并影响了后世的创作观点。

 (三)多学科交叉研究

从传播学、音乐、美学、社会历史学等交叉学科角度研究项羽形象论文有很多。美学方面的文章有赵伯飞、闰岚、郝府元、闰强的《由项羽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浅析艺术美》、薛从军的《论项羽的悲壮与崇高一<项羽本纪>的美学价值》、传播学方面有岳慧的《影视作品中的项羽形象及其意蕴浅析》、社会历史学方面有杨宁宁的《项羽文化的理论建构与内涵阐释》、王艳丽的《从<史记>中项羽形象的建立论“文史结合”的完美》,音乐方面的有徐文正的《歌剧<楚霸王>的音乐及戏剧呈现》。

 (四)国外同类人物比较研究

这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将项羽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相似人物进行比较,从而在性格和悲剧性上探究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周文婷的《从项羽与阿喀琉斯的英雄性格比较看<史记>的悲剧艺术》。)将中外两部著作从人物的性格上进行了深刻分析,使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最终得出他们的性格是造成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李秀的《英雄末路的悲哀一一科里奥兰纳斯与项羽之比较》将《史记》中和莎士比亚笔下的两个悲剧结局的人物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认为项羽和科里奥兰纳斯他们的结局是无奈的,但是英雄的精神却光辉动人。此外类似的中外人物比较还有田凡玉的《中西方英雄人物的悲剧人生一一霸王项羽与力士参孙的比较研究》、罗燕玲的《项羽与阿喀琉斯的异同分析》。这些研究都从内容和形式上极大丰富了中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突破了对于项羽形象的研究集中于国内作品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项羽形象的研究者不断增多,研究内容也不断深化,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项羽形象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关注的重点。目前在已有的研究中没有将项羽形象从古代传播演变和现代传播串联起来考察,对其形象演变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的论文和专著,王亚听的硕士论文《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则是以古代文学中的书写为主分析项羽形象。纵观几十年来项羽形象的研究现状,在研究方法和角度上不断有所创新,但是在研究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对项羽形象研究大多停留在史学研究,对文学研究尤其是古代文学视野下的纵向研究不够充分。

第二,缺乏系统梳理项羽形象的论文,研究成果系统性有待加强。

第三,对电影电视剧和网络等现代传播方式下的项羽形象演变缺乏关注,缺少专门性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论文力图从历史和文学两个方面探索项羽形象的演变规律,在研究思路上,试图分三个章节展开:

 (一)历史叙事中的项羽形象生成与传播一以《史记》到《资治通鉴》项羽的原始形象为线索这一章节主要立足于史籍中的项羽形象,重点关注《史记》、《汉书》以及《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项羽的历史形象和特点,同时也梳理出不同朝代的史书对于项羽形象书写存在的差异性。

 (二)项羽形象在古代文学视野下的纵向传播

本章的研究重点是探究项羽形象在文学视野下的传播和演变过程,分为“唐宋诗歌中的项羽形象”、“宋元戏曲舞台上的项羽形象”和“元明小说中项羽形象的精心描绘”三个小节。在第一节中重点探讨唐宋诗歌中项羽形象所蕴含的的文化意蕴,把握由历史叙事进入到文学叙事领域中项羽形象变化的特征。宋元戏曲舞台上的项羽形象则主要关注这一形象的负面化及其原因。最后一节中主要研究在平话及历史演义小说中项羽形象的塑造。

 (三)现代传播方式下项羽形象的传播

探析在现代传播方式中项羽形象传播的新特点,包括以楚汉争雄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网络游戏中的项羽形象,通过与历史演义小说《西汉演义》中项羽形象的对比,归纳出在新的传播媒介下项羽形象传播的新的内涵和趋势,理解当下对项羽形象的改编和传播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的积极意义。

纵观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拟采用以下方法来展开研究:

 (1)文本细读法。精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全唐诗》《全宋诗》《全元戏曲》《西汉演义》等文本,着重关注其中对项羽形象的描写并探究分析每部著作中对项羽形象的塑造特点。

 (2)文献梳理法。项羽形象在《史记》产生后各个时代都有对项羽形象进行书写的文学作品,因此探究项羽形象的演变,搜集、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是一个必要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掌握学界相关的研究动态及进展。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人物形象,相似性,同中有异,命运,悲剧意识

 

红楼梦最高的艺术成就之一是成功地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大批生动的不朽的人物形象。其中,很引人注目的一类是相似性人物形象。对于这类人物形象,本文在这里做一些初步的分析探究。下面具体来谈:

一,相似性人物形象的形象分析

《红楼梦》中相似性人物的形象据相似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初性主、客观条件相似的。可分为两种模式:

⑴ “镜子”式。镜子照物,如实呈现。这类人物关系,就如同照镜子一样,从对方身上可以看见完全一样的自己。出身相似,性格也相似、选择的路也相同。如:贾元春和薛宝钗,赵姨娘和花袭人,王熙凤和贾探春等。以贾元春和薛宝钗为例,他们同是出身很高,非富即贵;品格上同是聪慧贤淑,才华横溢;选择走的路也一样: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而当初薛宝钗上京也是为了要参加选妃。如果不是出了些差错,薛几年之后就是另一个“贾妃”。

⑵ “影子”式。影子和主人的关系有两个特点:①影子和主人,一个是真,一个是幻。②影子和主人原本是一模一样的,影子是主人的完全的类仿。但是由于外界的光线不同,影子会被拉长或者缩短,就和主人有了出入,有了不同。这一类人物关系就是如此。如:妙玉和黛玉,甄宝玉和贾宝玉。他们原初性的出身一样同中有异,地位一样,性情也一样。他们也是真与幻的对立。甄宝玉是真,贾宝玉是幻;妙玉是真,林黛玉是幻。为什么说甄宝玉是真贾宝玉是假?这个问题,学界已有定论,在此不复赘述。至于妙玉和黛玉,笔者要说一点个人看法。学界有说法是:妙玉是黛玉的“影子”。非也!相反,黛玉乃是妙玉影子。为何?众所周知,《红楼梦》普遍运用谐音,那么我们来看,黛玉,黛者,贷也;贷者,借也;黛玉者,借玉也!借的哪个玉?妙玉。为什么说是妙玉?《红楼梦》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黛玉自言自由体弱,三岁时来了个癞头和尚要化其出家。妙玉境况也是这样。不同处在于:妙玉父母允其出家带发修行,而黛玉父母未从。其实,当初把黛玉“舍了”就是妙玉,妙玉就是出了家的黛玉。真是情况是:到贾府的黛玉是幻,修行的妙玉才是真身。

2,主观条件相似,但客观条件不同的。即性格相貌都很相似,但是出身、地位,都不相同的。如黛玉和晴雯,宝钗和袭人等。

以林黛玉和晴雯为例来说。有下人和晴雯有隙,在王夫人面前挑唆说,晴雯仗着自己娇俏“有几分像林妹妹的样儿”,通过下人之口说出晴雯和黛玉相像的事实。晴雯和黛玉相像处很多:性格也烈,嘴巴也利,也有才气——黛玉之才在诗书,晴雯之才在针线。“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节,宝玉看他病着不忍让他受累,却也只得由他补去,因为,除了晴雯,“别人也补不得”。若说黛玉是写诗的魁首,那么晴雯就是女红的班头。就连死,两人都是一样的死法:凄凉病死核心期刊。相像至此。写晴雯是为了正衬黛玉。

3,原初性客观条件相似的。即出身相似、地位相似,但是主观条件不同,即性格不同的。如:林黛玉和史湘云,花袭人和晴雯,薛宝钗和夏金桂。这一类的,一般更注重其相异处,而不是其相似处。其实同中有异,他们的相似之处很值得重视,其相异之处就是在相似之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的出身,地位,家庭背景都很相似,性格却大相径庭,这是由于其个性朝不同的方向发展所致。其实他们本质上初始是一样的。这可以用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论来看,她们一个把本我压抑了,以求达到超我;一个是释放本我,不加压制,任性发展。这样导致不同的性格显现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里说的只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此外相似的人物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在写这些相似性人物的时候,不仅注意描写他们的相似处,更注重写其相异处,同中有异,而且是突出“异”,在不同处大力着笔,突出不同,突出个性。让每一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把每一个都写“活”,是独特的“这一个”。读者看了,绝不至混淆,且印象深刻。

二,作者曹雪芹创设这些相似性人物的意图

作者曹雪芹创设这些相似性人物的意图何在,他为什么要创设这么一大批相似性人物形象?

1,完善人物形象。写一个总觉单调,不能尽兴,索性再写几个相似的,一来可以完成一个“类”的支撑,二来可以补充、丰富人物形象,是人物形象更丰满、完善。

2,增强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并寄予作者自己的态度。有相似,才有对比。相似中的对比,比不同类的对比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在对比中,寄予这一类形象更多的象征与蕴涵。也更能突出他的褒贬,表现他的态度。像他创设的这样几组相似性对比形象就显现出他的煞费苦心:甄宝玉—贾宝玉,宝钗—黛玉,袭人麝月—晴雯司棋。这样一组形象,横线前的都是中规中矩的,横线后的都是叛逆的、“不守规矩”的、勇敢的追求自由的。某种程度上说,为了表现后者他创设了前者。

三,相似性人物的创设对《红楼梦》文本的作用

相似性人物的创设对《红楼梦》文本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1,对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完善人物形象;给主要人物形象找到类的支撑;增强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增加人物形象表现的张力和韧度;给主要人物创设几种可能的人生、命运和结局。

2,对情节发展方面:增加了故事情节,并为一些故事提供了线索和串联,推动了主要故事的发展同中有异,丰富了文本。

3,对主题表达方面:同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服务。不管是类仿者、被仿者或是互仿者;不管是身在主子阶层的、奴仆阶层的、还是“五行外”的(“槛外人”妙玉等出家者),不管是主观条件相似、客观条件相似、还是主客观条件都相似的;不管是选择了循规蹈矩积极向上的、叛逆不驯消极厌世的、还是“跳出三界外”的,最终殊途同归,通通都不得好下场。死的死,丧的丧,出家的出家,下嫁的下嫁,流落他乡的流落他乡。最后,“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正是作者悲剧意识的流露。

四,相似性人物的创设从文学史研究角度说有何意义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里创设的相似性人物形象系列有深远的文学史意义:

1,相似性形象的塑造,可以给主要人物创设构造一个“类”的支撑。而且还可补充、丰富人物形象,使之更丰满、完善、立体化。曹雪芹创设的这些相似性人物形象,形象生动,艺术高超,价值不朽。他把文学形象塑造中的对比手法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集大成的表现。

2,在不同的阶层中创设相似性人物,就赋予其更多的深刻含义:相当于把一个人物放到不同的位置上去表现,相当于给一个人物,给他她另一张脸,另外不同的人生,展现其种种可能的命运。这就增加了人物形象意义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可谓曹雪芹先生的匠心独运、千古独步。

参考文献:《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07版

第3篇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疑问.........

3、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5、,: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6、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7、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8、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9、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1)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2)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3)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4)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10、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1)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第4篇

2015年江苏语文学科考纲中,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那么根据这两点要求我们就把2104以后的文言简答题型大致分为这两类。并且从学生错误答案与标准答案对比后总结解答方法。

一、归纳概括内容要点

(1)概括原因

典型例题一:(2014江苏卷)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学生问题答案: ①内心脆弱胆怯,怕被浮薄的世人笑话。②拒绝担当老师的名称。③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 分析:问题在于①②两点之间有重复,①就是②的具体体现,从问题答案中可以总结出方法是“要合并答案中的同义项”。

典型例题二:(2009上海卷)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2分)。

学生问题答案:

①伯父、父亲都隐居。②用《易》占卦,得《遁》之九五。

分析:问题在于学生忽略了内因,外因显然不是主要的,另外根据分值2分应该先答主要原因即内因。从问题答案中可以总结出方法是根据分值,抓主要原因(内因起决定作用)

典型例题三:(2011上海卷)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

学生问题答案:

①顺应天时。②爱民。③遵循客观规律。

分析:问题在于学生没有仔细审题,题目是“联系文本简析”而学生的答案是概括。从问题答案中可以总结出方法是“仔细审题”

(2)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型例题:本文谈论人才问题,作者在文末发出“可以叹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叹”的原因。(2015.2.5南通市第一次调研《寄答京友》)参考答案:①爱惜人才之难,真正爱惜人才的人之少;②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当。

(3)带有一定开放性的推断或想象题

典型例题: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淮安市第二次市统测) 参考答案: ①就苏轼被贬一事表示慰问;②告知苏轼自己的生活近况;③对苏轼的生活情况表示关心;④劝苏轼多读佛经并研究配药之方救济百姓;⑤开导苏轼乐观豁达对待世事。

(4)对文章事理的关系分析

典型例题:本文从哪三个方面对王孟端的《江山秋霁图》进行了述评?强调了一个什么道理?(四校联考) 参考答案: 本文通过对王孟端《江山秋霁图》的画面、艺术构思及其内涵的述评,强调“作字作画,在人品高下”的道理。

综上所述,根据归纳与概括内容要点的四种题型分类,总结出的步骤与方法是:

①仔细审题(概括、简析、联系全文,第几段中,措施、理念、请用自己的话……)②寻找答题区间,理清层次;③删选信息,合并同义;④组织语言作答(摘录法、提取法)。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这类题其实就是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找出有关涉及到人物描写的句子,并从多方面综合对人物进行鉴赏分析。从这几年的上海卷分析,对于人物形象的概括并不难,但是都限定了字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提出了要求。例如2010年上海卷: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再例如2011上海卷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这两个题目都对字数提出了要求,那学生的答案就要求相当的概括和精确。除了正面考察人物形象,有些题目也从侧面人物着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例如2009年上海卷:第③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是从侧面衬托沈周影响之大和为人宽厚。从上述题目中我们可以总结人物形象的分析答题方法是①仔细审题(字数、划线句) ②参考小说考点复习中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关注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语言、动作、肖像、神态等;抓住人物间关系、置于典型环境中理解。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是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第5篇

关键词:全媒体;人物形象娱乐化倾向;审美取向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78-1

一、全媒体时代人物形象娱乐化倾向的利弊

全媒体时代①,人们可以通过各方面的信息渠道获得时尚资讯,从而去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自己的形象、气质,出现在媒介中的人物形象越多元,人们在追寻美的道路上就越多选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自我形象就越丰富,带给人的印象就越丰富饱满。显而易见,符合多元化时代的要求。

然而,媒介有其责任和担当,过度娱乐化也会导致媒介放弃其社会责任②。我们都知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需要获得最大多数受众的关注,而当今的大众在多方重压之下,最大的需求就是娱乐,而对于娱乐的追求必然要导致方方面面都出现娱乐化的倾向。在今天这样的全媒体时代,个人才华以自媒体的形式被极大发掘,主流媒体甚至都要和草根竞争,娱乐化满足了迎合受众进而满足生存的需要。正因如此,媒介甚至为了迎合人们猎奇的心理将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公之于众,只是在结尾处象征性地加上评论,还美其名曰以此为鉴。在这一过程中,以此为鉴的目的没有达到,受众的猎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媒介的利润也大幅飚升。以之前出现在网络上的“犀利哥”和英国穿着名牌的月光老人为例,人们对这些现象疯狂传播却很少思考背后的原因,甚至很多人物造型设计从业者将其形象不分场合部分受众的加以盲目推广,事实上两位网络红人的造型有其美学内涵和根源,有些甚至可以推演或归纳到一般美学意义上的美的规律和原理上,但是受众并不了解。从业者不从深层次去剖析这些内在的构成,不在观念上引导受众从这些现象上认识美的规律,反而和受众一样就现象复制现象,有时为了达到娱乐的效果,甚至不惜贬损人物形象,走媚俗路线。这既是对美的亵渎,也是对人的忽视,更是对人内心诉求和人格发展的漠视。

二、通过媒介审美教育构建媒体娱乐的健康理念

科技的力量已经使我们的时生巨变,然而,不管社会怎样发展都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教育。审美教育在当代中国首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源于要开放胸怀认识大千世界,一方面源于要擦亮眼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全媒体时代,人们获得美的手段多样化,手机、电脑、电视、pad, 只要你和世界联网,你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美的咨询。在开放的中国,今天的人们比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人们受到媒介信息的冲击更大。因为经历了长久的美的沉睡,眼前处处都是“花花世界”。从人的视觉习惯的角度来看③,通俗、简单以及娱乐性的本文由第一论文 网(lunwen. 1kejian.C O M)视觉信息比内敛、深刻、平静的视觉信息更引人注意,但是影响深度更浅,对人的内心触动相对更浅。对于压力重重的中国人而言前者更好接受,这也就解释了娱乐化的人物形象泛滥的原因。但是作为人物造型设计的从业者不能满足于复制娱乐人物形象甚至轻松加愉快的将娱乐人物形象媚俗化。相反,要从人物形象娱乐化的现象出发,深入挖掘有用的素材,引导受众向更高的审美层次提升。将审美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极为有效的手段。AmitScood 是谷歌网络艺术馆项目的负责人,他在本月通过TED介绍了借助网络了解艺术馆里的每一幅作品 ,包括作者、背景甚至你亲身在艺术馆都很难肉眼观察到的画中的细节。同样的事情,敦煌艺术研究院也在做。事实上国内外丰富的娱乐节目中的人物形象完全可以成为人物造型设计从业者的巨大资料库,从中分析每一个案例的利弊优劣,使观众认识这些形象并明白其中的内涵,提升受众的欣赏水平,使其建立正确的审美取向,提高欣赏水平,这必将迫使从业者的业务水平水涨船高。这样的良性循环,才不负我们所处的开放的地球村,应该说正是生存在这样的全媒体时代,才使得我们能几乎最大量的获得美的讯息,使得我们能借助各种方式使自己在认识美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手段,使得我们能面对美去发问时获得最多样的解答,才使得我们能去伪存真最大限度的了解美的真谛。

全媒体时代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获得信息的手段越发丰富,在媒介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的美学风格越多样,人们可以实现娱乐最大化;同时最大化的娱乐也使得娱乐更加短暂、肤浅,人们必然需要在审美趣味上有所提升这也就为人物造型设计从业者提出了新命题,利用身处的全媒体,充分发掘媒介的审美教育机能,构建媒体娱乐的健康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从业者的指导作用,必然会提高全民的审美意识,人物形象的娱乐化必然成为种短暂现象。

第6篇

关键词:小说 阅读 路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学习中外小说无疑是落实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中《语文》必修部分的五册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就有两个单元的小说;名著导读部分,每册教材有两部名著,五册必修教材十部名著中就有八部是小说;在选修部分,单独有一册教材就是《外国小说欣赏》。可见,小说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般地,大多数学生是喜欢读小说的,但学生喜欢读小说仅仅是停留在喜欢小说的情节上,至于其它的内容则往往不去管,更谈不上阅读与欣赏能力的提高了。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授学生以“鱼”不如授学生以“渔”。传授学生一定的小说阅读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积累了一定的小说阅读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在讲授《语文》必修三的第一个单元的小说时,我就特别注意了小说阅读和鉴赏方法的指导。小说有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既然是要素,不管是古今中外的小说,还是长中短篇小说,都是必备的因素,不可或缺。那我们就从这三个要素入手来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和欣赏的思路和方法。

一.通过情节理结构

既然学生都喜欢小说的情节,那我们就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故事情节来把握小说的结构。讲鲁迅的小说《祝福》时,在预习了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首先请学生起来讲故事情节,然后明确,从情节角度看来,小说由“祥林嫂寂然死去——初到鲁镇——被卖改嫁——再到鲁镇”几个部分组成。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也就理清了小说的结构。

二.通过环境找背景

小说中故事的发生,总有一定的背景,而这一背景又总是通过一定的环境描写来展示出来,因此抓住环境的描写往往能找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祝福》开头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就是这样的。我们就可以在这些环境的描写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些自然环境背后所隐藏着的社会环境,也即故事发生的背景。开头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这些景物的描写除了渲染出一种压抑、凄凉的气氛外,更多的是与后文的四叔“大骂其新党”连在一起,暗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是后封建思想浓重的旧中国的农村。明白了这一背景后,再去分析人物和主题,就清楚容易得多了。

三.通过人物品主题

小说阅读与欣赏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小说也正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的。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小说创作的成败,因此,作者往往会借助各种描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描写的内容入手,去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学生通过寻找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描写内容,很容易把握住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认识到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有了这一课小说阅读与欣赏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后,在后面的小说的阅读与欣赏中,学生就能学得轻松自如了。

其实,不只是小说可以这样,其它文体的教学我们也要注意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与传授。比如,剧本的学习也可以像小说一样抓住情节、环境、人物这三要素来分三步进行学习;议论文的学习则可以抓住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来分三步指导学生学习。

第7篇

摘 要:《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典型代表,其词章的风韵、人物的典型性达到了元代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本文从剧作的主旨、人物、故事流变等方面对二十一世纪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 :《西厢记》 研究 综述

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早在明代《西厢记》评点本中就有所涉及,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西厢记》的研究日渐丰富,探析的角度也是不断更新。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以来关于《西厢记》的研究文章有1300多篇,其中对《西厢记》主题思想的研究占多数,对建国以来《西厢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突破。下面对近十多年《西厢记》的研究状况进行一下简要梳理。

一、关于主旨思想的研究

学术界基本认为《西厢记》的主旨思想是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邹尤《发乎情,止乎礼仪——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认为《西厢记》是“情、礼、义”的冲突,通过崔莺莺和张珙的恋爱过程,展示了“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主题思想。陈兴从历史入手,来分析《西厢记》的情节,进而突出作品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主题,此观点继承了戏剧正统思想观的发展。刘健《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话语——<西厢记>主题思想的深层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S1期)和黄一璜《<西厢记>意蕴新解》(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都是从内容和文化意蕴角度进行分析。

从对封建的妥协性来揭示《西厢记》主题思想的双重性,是近些年来研究的另一角度。如白忠睿《<西厢记>主题思想的二重性及其成因》(《文学教育》2013年第6期)围绕崔张婚姻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结局的处理,来剖析人物的软弱性和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妥协,进而引出《西厢记》主旨思想的矛盾二重性。

肖志群《<西厢记>主题思想复杂性研究》(《剑南文学》2012年09期)从人物和辞藻,对反叛、矛盾、进步的主题思想进行详细的梳理,最后突出的是这一主题思想的复杂性。

二、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

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是人物对比研究;第二个领域是人物形象的单论分析;第三个领域是人物心理研究。人物比较研究,大多是和人物气质、背景相仿的形象,例如李阳的《论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的差异》(《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5期)分别从她们的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对爱情进行地不懈追求这几方面来论析其形象的差异。王颖卓《紫鹃和红娘比较谈》(《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1期)分析得也很透彻,认为婢女用智慧促进了主人的婚姻。

当然也有与一些外国的人物形象的比较,例如崔莺莺和朱丽叶、沙恭达罗的对比。在中外人物对比中,他们研究的领域大多是通过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不同,剖析人物,落脚点是人物共同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倾向,赞美了人物的品格美和爱情美。例如张敏的《朱丽叶和崔莺莺形象之比较研究》(《零陵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和成良臣的《东方剧苑两佳丽——沙恭达罗与崔莺莺形象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8期)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研究的。

在第二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不同角度的剖析来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孙鸿钧的《论<西厢记>张生形象特征之“志诚”》(《华章》2012年07期)通过对张生“志诚”的分析,来讨论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所在。罗冠华《红娘的形象何以变化多端》(《四川戏剧》2009年第1期)是立足于戏曲的审美,宋剑华《论“红娘”现象的现代演绎》(《晋阳学刊》2012年第6期)是立足于历史文化来展示红娘的新形象。

在第三个领域,对于人物心理的研究是近些年的一大热点和趋势。王兆才《<西厢记>:写出人物灵魂的深——崔莺莺心灵世界解读》(《中文自学指导》2002年第6期)和牛晓霞《<西厢记>中崔莺莺叛逆心理剖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丛刊》2005年第9期)都写到了崔莺莺的心理是想爱而不敢爱、不敢爱却不由得不爱,正是长期的封建禁锢迫使她冲破封建儒家文化的藩篱。江奎等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人物心理行为的论证。而作为性心理,一般很少被人提起,但是崔莺莺的研究者近些年来打开了这一渠道,把她的这种心理和历史和作品联系起来,丁峰山的《崔莺莺性心理探赜》(《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从性心理角度考察《莺莺传》中莺莺“先拒后奔”行为的研究成果。李双军《“忍情”与“志诚”——从张生形象看唐元文士心理》(《青春岁月》2013年第6期)是把张生和唐元文士心理联合在一起。

三、关于《西厢记》故事流变的研究

《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个别故事和情节又有所变化。在《西厢记》的演变史中,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首先,蒋佳青《浅析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发展变化》(《安徽文学》2010年第8期)着眼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遣词造句和结局的改变。其次,杨文榜《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人性化的必由之路》(《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从剧本的改编突出人性化的发展。最后,在故事流变的历程中人物家世的考证也是一个新方向,例如崔莺莺身世的研究主要围绕是不是胡女和家世的考证。王悦《谈崔莺莺的“胡女”身份》(《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从作者的胡人血统、唐代的文化融合及故事发生地——蒲州的胡人文化三个方面,认为崔莺莺的原型应是胡女。葛承雍《谈崔莺莺身世角色的探索》(《光明日报》2003年10月8日)也是对其进行论证。许总《崔莺莺家世及行踪辩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3期)主要通过关于崔莺莺的所有作品中留下的史料和信息考证崔莺莺确系崔鹏之女,与元稹为姨表兄妹。其与元稹相遇之事,是随母扶夫柩归葬博陵并服丧三年后再返长安途经蒲州之时发生的。

四、关于《西厢记》唱词的研究

《西厢记》的曲词优美,历来赞誉的人都很多。关于曲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修辞、典故、风格上。高吉利《<西厢记>词汇研究》(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统计了剧本中词汇,并分为13类,重点分析了方言词和语气词等突出的词汇。李号《<西厢记>修辞格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从对《西厢记》修辞格的分析得出其种类齐全、具有“生活味”“文人气”。王日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厢记语言美探析》(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是通过《西厢记》的语言美来反映其本身的雅俗共赏。而王晓宁、鲍丽雯和徐荣生等人是从典故入手,来揭示剧作曲词的优美,进一步说出用典是“天下夺魁”的重要因素。对于唱词方面的探析主要是围绕词性、词义和词采三个方面进行,是对建国以来《西厢记》唱词研究的一种深化。

五、关于《西厢记》作者的研究

史料中对于王实甫的记载很少,关于其生平研究的文章也是少之又少。谢美生和王华之在《王实甫居家定州考析(六则)》(《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中根据孙楷第先生的《元曲家考略》考订出王实甫居家定州,并进一步确定两个王德信是同一人,即王实甫。而后,刘纯斌在《王实甫之不入“元曲四大家”原因解析》(《文教资料》2006年第7期)提出王实甫由于作品形式“出格”、“依傍”改写、思想与时代不符这三个原因,没能进入元曲四大家的行列。关于王实甫的已知情况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问题,邓绍基在《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邹尤.发乎情,止乎礼仪——论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思想[J].贵州大学学报,2007,(06).

[2]王颖卓.紫鹃和红娘比较谈[J].红楼梦学刊,2003,(01).

[3]丁峰山.崔莺莺性心理探赜[J].宁夏大学学报,2008,(01).

[4]蒋佳青.浅析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发展变化[J].安徽文学,2010,(08).

[5]邓绍基.王实甫的活动年代和《西厢记》的创作时间[J].文学遗产,2012,(04).

[6]高吉利.《西厢记》词汇研究[D].广州大学,2013.

[7]黄一璜.《西厢记》意蕴新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0.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1关于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年版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但此处的语文素养的意义与地位并不十分明确,直到21世纪初我国相关教育部门颁布的两个语文课程标准才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后,教育界学者纷纷对语文素养的核心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探讨,雷实认为,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记忆和情感态度价值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1]。罗晓辉则认为,语文素养是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言运用、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的有机整合[2]。郑新丽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知识和语文思维方面的修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3]。综合众多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笔者认为,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断丰富语文知识,积累和建构语言,发展与提升语文思维能力,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时展要求的必备的素养即为语文核心素养。研究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与塑造其人格为基础,着眼于时展要求,决不能脱离社会,建造“空中楼阁”。另外,还要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独特属性,也就是理解清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区别,我们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2关于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社会互动”一词最早出自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1908年著的《社会学》,后被拓展到教育领域当中。社会互动理论(So-cialInteractionTheory)包含了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其两大重要理论来源主要是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以及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维果茨基认为,社会互动是智力发展的关键,与能力强于自己的同伴交往是使其进入下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最好办法。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认为,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其与“中介”之间互动的质量[2]。这类教学模式一般认同的思想是,人的自我意识来源于社会互动,智能发展与社会历程关系密切,而知识就是在个人与团体的经验操作和互动中不断重组而产生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并非真正的教育,社会互动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更重视学习者的个体需求与身心发展规律,更关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指导学习,更强调认知、思维、情感的统一。

第9篇

关键词: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以及小说教学的重点就是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经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尤其是重要人物,我们可以对故事的叙述和结构进行更好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的了解文章的寓意。本次论文研究把《祝福》中的祥林嫂作为研究的对象,经过分析整个人物的变化历程,对小说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步骤

(一)阅读作品,熟悉情节

故事情节就是指的人物性格进行变化的事情,这不但是对生活片段的剪辑,还是小说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激烈矛盾的故事情节可以彰显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的变化是通过故事进行塑造的,所以故事情节的把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去了解人物性格。语文学习的重点就是阅读,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更要去对原著进行阅读,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把握人物特点,经过对细节的阅读可以更好的去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所以对故事情节的掌握有利于读懂小说,也是欣赏文艺作品的基础。

(二)收集作品中的描写语句

在作品中收集反映人物动作和心理的词语,这个进行信息收集的过程可以通过阅读和摘录来进行,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交流,把关于人物描写的句子收集起来。在收集的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再加上驱动性,学生会更加积极地阅读去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分类。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哪些是描写动作的,哪些是描写心理的,还有情节的构建和句子的意图以及指向等,把相应的句子和词语归类到相应的类型里。

(三)分析描写语句

经过阅读进行比较分析,“同中求异”或者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就是经过分析故事情节,从中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异中求同就是经过筛选和提炼找出文章和人物的共同点。在进行比较时,不但要对本篇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对比,还可以和其他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对比,也可以和外国作品中的同一种人物类型进行比较。在进行比较的方式上,可以使用直接或者间接的对比方式。也可以进行正向对比和反向衬托,可以用一个人物的丑陋、渺小来衬托出另一个人物的伟大、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对人物对象进行分析和把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初次见面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一开始到鲁镇的时候内心是充满希望的。她来到鲁镇主要是因为自己丈夫的死去而来躲避改嫁,才从家里偷跑出来经过人们的介绍到鲁四家里打工。通过文中“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皮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经过对这种人物形象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的祥林嫂对生活是积极乐观的态度,是一个老实淳朴的妇女形象,为了逃生她做着工钱少又繁重的工作,但是她的内心,却是无比的满足,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她已经逐渐习惯了奴隶般的生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也是对我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真实写照,她们在物质生活上,从来都没有过任何的奢求,面对简陋的生活,这些劳动妇女,也觉得非常坦然,她们觉得,可以安稳的生活,就已经心安理得了。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把旧时代中劳动妇女的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二)再次见面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当第2次到达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的形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她不但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儿子也被狼给叼走了,祥林嫂被从家里赶了出来,无奈之下的祥林嫂,只能来到鲁镇生活。这时候的祥林嫂“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皮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着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么精神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生活都带给了祥林嫂巨大的磨难,他的手脚不再灵活,脸上也没有笑容,表情非常的漠然。主人对祥林嫂的态度,逐渐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的不喜欢,到后来的挖苦和鄙视,而别人,对于祥林嫂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同情,变为了后来的嘲讽。关于祥林嫂这个名字,在文章中出现过两次,一个是,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还有一个是,镇上的人,也依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原来有所不同,和她讲话时的笑容也是冷冷的。所以,下周真人的眼中,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的再嫁在鲁镇人的眼里是多不能容忍的事情,她不但克夫克子,而且伤风败俗。但是祥林嫂完全不理会这些事情,她只是一遍遍的向人们讲述他儿子惨死的事情,希望可以从人们的世界中,获得一丝的同情。但是鲁镇人并不同情祥林嫂的遭遇,对祥林嫂的痛苦充满了鄙夷,柳妈的地狱说我们不得不提,这让祥林嫂生死不能。祥林嫂把她毕生的积蓄,为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她希望可以为她洗清罪孽。捐完门槛的祥林嫂对生活还是有热情的,还有活着的信息和希望。但是四嫂不让祥林嫂碰祭祀的用品,这浇灭了祥林嫂燃起来的希望。“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最后祥林嫂被赶了出来。

(三)三次见面对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第三次到鲁镇的时候祥林嫂已经变成了乞丐,那时候的祥林嫂已经到了行尸走肉的境地。鲁迅在描述祥林嫂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然而她敢于对‘神’提出质疑,‘我’万万料不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让我们不禁联想到,祥林嫂死后就可以见到她的家人,不知道她是会在希望中死去还是在恐惧中死去,这让我们心生同情。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通过阅读《祝福》,熟悉作品的情节、收集《祝福》中的描写语句、分析其描写语句。经过对祥林嫂这一人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祥林嫂原是一个老实、淳朴而又健壮的农村妇女,而这个社会把她逼得走头无路,她的抗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鲁迅先生对于封建礼数的不满,使用人物分析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

参考文献:

【1】鄂振翎.《祝福》教学设计举隅――关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994(02)

【2】蒋传咏.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 新课程(中学). 2010(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