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1 10:29: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物流供应链管理论文

第1篇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自有仓库仓单质押盈利模式自有仓库仓单质押是指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给仓储中心并对质押货物进行保管和监控。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来说,通过仓单质押模式可以让企业通过流动资产融资,获得一定的资金乘数效应,从而使企业总收入增加。由图1可以看出,在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集成作用下,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涉及到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农产品供应链各个成员之间进行高效、有序地流转,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相关的物流成本和风险。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异地监管仓单质押模式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自有仓库仓单质押模式的基础上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拓展。考虑到客户的实际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遵循“就近客户所在地”的原则来选择监管货物的仓库,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客户的质押成本。但是该模式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物监管能力和监控技术会有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异地监管货物,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图2描述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的详细流程。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统一授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统一授信仓单质押模式是自有仓库仓单质押和异地监管仓单质押的进一步发展,简化了原先仓单质押的流程,提高了供应链运作效率。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规模、信誉、资质、经济产量等多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后,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这样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贷款业务,并全程负责对质押货物的保管和监控。后期运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几乎不用参与,大大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统一授信仓单质押盈利模式中,以专业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为依托,农产品供应链成员能够更加迅速、快捷地完成各项业务,以达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图3所示)。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

1.供应链合作伙伴不守约对个体农户进行融资是一项棘手的议题。个体农户往往在地理位置上是分散的、资源受限的、未受到良好的教育等等,所有这些特征都无形中放大了银行提供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也带来了个体农户不守约的问题。例如,农民们在违背协议规定的情况下,通过其他途径暗自出售农产品来快速获取现金或者逃避还贷义务;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也会在暴利的驱使下从事一些不诚实的活动;甚至银行也会通过延迟放贷或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个体农户收取额外的费用而违背最初的合作协议。

2.质押货物的监管环境欠佳质押货物的监管场所一般有生产车间、仓库等。由于市场把关不严、门槛设定过低等因素,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充分结合质押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来安排相应规格和类型的仓库。如对于品质较稳定的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密封性,还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并且要控制一定的温度,以防农产品的品质降低;而对于蔬菜、水果等季性较强的农产品,对冷藏仓库会有更高标准的要求。

3.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不完善目前在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样会极大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有些个体农户对计算机使用不熟悉,也会影响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所以,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应该以简单、易用、快捷等为特征进行改进和开发。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盈利模式实施的对策

1.建立农产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将农产品物流仓单质押业务绩效评价系统作为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根据贷款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或农业个体户)在实际业务的绩效表现对其进行评价,这样便根据贷款方各自的业务表现被划分为优、良、差等不同的级别,从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评估贷款方资质信誉的有用指标。

2.提高对质押货物的监控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中,对仓库质押货物的保管监控工作主要是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的,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完善的物流实体监控系统、信息监控系统以及一些必要的监控设备。

3.加强对供应链各成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在整个仓单质押业务运作过程中,供应链成员应该协同合作、相互信任。如果质押货物存放的地点就在农产品企业的加工车间,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监管,以便于物流企业和银行对该农产品企业的评价;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农产品企业内部开展工作,实施监管工作,形成一种供应链成员间相互监督和协同合作的关系。

4.完善电子支付系统随着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不断进步的电子支付技术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交易的时效性,并且降低彼此间的交易成本。应对现有的电子支付平台系统进行升级,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可扩展的系统,使来自农村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也可以访问和使用。

四、结语

第2篇

物流管理论文2400字(一):精益物流管理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摘要在农产品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精益物流的管理工作支持。对精益物流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此种全新物流管理模式,主要为降低资源损耗,缩短不必要环节带来的消耗。而农产品作为现代精益物流重要环节,不仅是探索农产品供应链主要环节,更能提升客户满意程度,逐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农产品与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精益化与个性化农产品服务。

关键词精益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应用策略

农产品为大众生活必需品,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销售量,推动国内农业发展。在农业运输行业不断发展变革中,全新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出现。此种全新农产品供应模式,不仅能降低农产品生产盲目性,更能最大限度减低生产所带来的风险,不断提升农户效益空间。国内农产品行业迅速发展,这也意味着,农产品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行业发展能力,应从农产品供应着手,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带来的损耗,实现精益化管理,最大限度提升农产品价值,获得更多利润。

1当前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不足

1.1供应链流程相对复杂

对当前农业供应链结构加以分析,就国内农产品供应链来说,在供应链系统中包含生产、供货、物流与客户等不同环节[1],这些环节之间联系极为紧密,任何农产品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农产品供应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正是这些不同环节要求,导致国内农产品供应相对复杂。再加上,在农产品实际运输过程中,对运输时间、存储以及保鲜技术要求较高。这些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体农产品运输质量,最终在运输途中增大农产品损失,难以达到农产品客户需求。

1.2以往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较为传统

在以往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多采用传统农产品供应模式,此种模式相对落后、单一,不仅难以满足迅速发展农产品行业,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行业资源整合[2]。对当前农产品供应进行分析,依旧采用分散供应与经营模式,在此种模式中,农产品供应商占据重要位置。但是,传统农产品供应商,整体水准并不高,难以推动农产品供应行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单一、落后农产品供应模式,不仅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大众对农产品需求,更会由于农产品行业资源整合方式不当,导致供应链不同环节出现利益冲突,最终降低农产品质量。

1.3农产品供应链先进技术难以得到应用

对当前农产品供应工作加以分析,由于农产品供应环节相对复杂,供应过程涉及诸多环节,都会增加农产品供应系统复杂程度。其中,在部分农产品供应过程中,需要应用技术方式之处农产品供应,确保农产品供应各大环节工作顺利开展。但是,就国内农产品供应链加以分析,这一环节体系并不完善、成熟,很多客户并不了解农产品运输关键信息,信息了解不及时、不全面,极易影响农产品整体销售。这些关键信息不畅通,势必会影响农产品整体供应环节稳定性,导致农产品供应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2农产品供应链应用精益物流管理有效策略

2.1应用标准化农产品精益物流管理工作

对于当前农产品供应工作加以分析,要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整体供应能力,降低供应过程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实际农产品供应精益物流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构建标准化、精益化物流管理方式,并以标准化精益物流应用管理为基础,做好精益化管理工作。例如,在精益物流管理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在物流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构建标准化物流管理意识。其次,应做好农产品人员培训工作,以精益化、标准化供应链为基础[3],及时检查农产品供应各个环节工作,并考察供应落实程度。最后,在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应培养工作人员标准化管理意识,并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管理标准化体系,进而以更为严格、标准管理方式,最终实现精益化物流管理工作。

2.2应用信息化建设精益化物流管理

在当前农产品供应链运行中,应当以物流管理方式与供应为基础,在农产品供应过程中引入先进技术方式,并结合信息技术构建农产品精益物流管理平台,借助平台实时更新农产品最新供应效益。作为农产品生产与供应环节,应结合信息化工作,不断调节农产品生产情况。借助信息化平台,农产品运输企业,可以及时调整物流信息,并在平台上,不断完善信息共享工作。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精益物流管理,不仅能维护农产品稳定运输,更能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

2.3不断简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流程

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农产品供应链环节越烦琐,所带来的农产品损耗越大。因此,为解决农产品供应工作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结合传统农产品供应流程,做好农产品供应流程删减工作。首先,在供应流程删减过程中,应结合先进技术,构建农产品专业平台,并做好农产品资源整合工作,以此删减农产品不必要环节[4],做好农产品资源整合工作。其次,应结合不同城市农产品供应环境,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及时了解不同农产品供应需求,最大限度避免农产品浪费问题出现。而对于农产品供应商来说,为避免供应环节农产品浪费问题,应结合农产品运输要求,做好农产品供应简化工作,最大限度提升供应效率,使精益物流管理工作开展得到充分落实,并为供应企业设置良好形象。

3结束语

对当前农产品供应链存在问题进行不断研究,要想进一步简化供应环节,降低农户与运输企业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创新,并做好精益物流管理工作,对传统物流供应方式加以优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入先进技术,打造专业信息共享平台,使供应链各个环节能够掌握更为精准、时效性信息。只有这样,不断简化供应链流程,以标准化流程体系,开展农产品供应工作,才能实现农产品资源整合与实践,做好农产品物流服务,构建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实现精益物流管理,为农产品行业发展带下坚实基础。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探索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的实施途径论文

【摘要】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是提升物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关键,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现状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具体的管理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原则,旨在为日后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绿色物流管理先进技术

前言: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较为突出,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注重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将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其中,使之适应当前绿色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工作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长期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管理者对绿色物流的相关知识掌握不透彻,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只做表面工作,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物品的运输以及包装上,而忽视质量问题。责任意识不强,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工作积极性较低。第二,技术水平低,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绿色物流管理工作需要借助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支持,以此保证绿色物流链的完善性,针对在物流数据数据采集以及传输的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操作,忽视对绿色物流管理技术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绿色物流管理质量,不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三,物流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涉及方面较多,包括运输、加工以及包装等环节,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有限,经常出现岗位职责不明晰的现象,各部门参与工作积极性较低,不利于保证物流供应链的平稳发展。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研究

(一)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物流管理需要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第一,定期开展绿色物流相关主题培训大会,邀请社会上优秀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针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要对绿色物流管理的流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充分认识到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以此提升绿色物流管理质量。第二,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型人才,尤其是在人才招聘的环节中要对应聘者的绿色物流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操作,在此之前提供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并由专业人员带领操作,定期对人才的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态度以及能力进行测评,以此为依据制定长期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发展原则,物流企业要积极鼓励物流管理人员到优秀的企业开展实践交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并将优秀的管理经验应用在自身的管理工作中,以此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完善人才竞争机制,针对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与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

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是保证低碳环境下绿色物理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此环节中要发挥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大力度研发先进的技术,以此为绿色物流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积极与先进技术企业开展合作,完善自身的物流配送技术以及运输技术,尤其是在物流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将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其中,有助于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加强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从整体上提升绿色物流管理效率。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实现绿色物流自动化、绿色物流网络化以及绿色物流信息化,在低碳经济环境背景下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借助绿色物理信息技术结合物流企业的经营以及生产工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集中优化与升级,在企业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企业整体发展目标,优化物流企业工艺流程,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在此环节中可以将信息监测技术应用其中,实时对绿色物流的运行流程进行监测,并及时收取运行数据信息,针对在监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及降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消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实施一体化物流管理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开展绿色物流管理要逐步实现一体化绿色物流管理,在此环节中要对绿色物流管理的各个流程进行有机的结合,尤其是在包装、运输以及装卸上,注重完善绿色物流运行链,对其进行集中管理。第一,从包装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安排工作人员对包装的质量进行检查,质量合格之后方可进入运输环节,保证包装的严密性,以此符合运输的实际需要。第二,从运输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运输环节中,可以将一贯制的运输方式应用其中,尽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优化配送机制,由物流企业统一调度,以此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第三,从装卸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將机械设备装卸方式应用其中,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坏,也有助于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集中实现绿色物流的一体化管理,将装卸、集装箱装卸和公路汽运等核心业务进行协同规划,实现了商品从高能耗高成本公路运输到低能耗低成本铁路运输的转变,在此环节中加强与生产、物流、贸易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高提高物流绿色发展水平,为物流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运输选择。

三、结论

第3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供应链管理是将互联网作为平台,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它将物资的运输等活动都假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活动并非是在理想状态下运行的,这些都是存在于物流管理范畴之内的,物流管理不受供应链的管理也可以正常运行。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完善的物流是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是在对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进行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构建出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这一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企业所有工作环节的灵活管理,例如:其能够将企业的生产、销售等都整合到一起,进行灵活管理。

2电网物资物流供应管理体系

2.1采购管理

2.1.1战略目标

所谓的采购管理指的是,利用对企业物资进行集成的方式来实现对企业物资供应链管理,利用跟踪服务,使得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最终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企业集约资源、规范管理的物资战略目标。

2.1.2保障措施

1)统一采购策略,实现标准化集中采购企业管理者应该通过对价格的严格监控,对物资采购价格以及原料市场进行跟踪、对比,并且要在不同时期,综合考虑市场供应等方面的因素,确定采购策略,例如:采购方式、价格等。

2)建立规范高效的招投标管理机制企业发展招投标服务,能够保障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引入物资成本测评法,当企业紧急需要物资时,能够灵活的调运物资,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3)实现客观公正的供应商全过程管理实现供应商的分级管理,通过记录供应商编码对供应商统一管理,这种方式可以为企业寻求到长期的合作伙伴,促进供应商对产品的优化和改良,进而更加适应企业生产需要。我们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例如: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对其生产产品的实地考察,价格与质量评价,建立完整地评估流程来确保供应商是否能够进行合作;产品反馈记录,对产品使用后的反馈最具有说服力,因此,加强对产品的跟踪反馈,能够增加选择供应商的准确性。

4)组建评标专家组,建立认证、考核机制企业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测评专家组,建立并完善招评标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专家组的测评,帮助企业选择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

2.2履约管理

2.2.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主要是确保及时、高效的执行目标,保证物资的按时供应,使各类物资都在企业的掌控范围之内。

2.2.2保障措施

1)完善履约分级管理,建立履约考评机制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履约分级管理,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责任制管理,要求对应部门要定期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上报,企业物资部根据上报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将各供应商的履约情况放到网络公众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

2)形成电力设备品质控制和设备监造的合同执行机制企业可以实行统一的监造机构和设备质量检测的统一管理,建立测评专家组,定期对设备品质控制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实现信息全网共享,达到服务品质以及承诺品质的跟踪管理目标。

2.3仓储管理

2.3.1战略目标

对企业物流仓储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实行统一的定额,利用多种方式加快物流的调拨速度,对仓储基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有效的降低货物积压量,使企业资金得以流通。

2.3.2保障措施

1)科学的仓库规划方案

企业要对仓库的各个方面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仓库的位置进行编码,对全网仓库一体化规划,制定统一的仓库管理标准,合理、充分的利用仓库的资源,减少企业成本,推进全网仓库的可持续发展,对仓库进行标准化改造。

2)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手段

企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资采取不同的仓储策略,对仓库进行科学规划,利用现代的仓储管理方法,实现对仓库的智能化管理,从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为企业调运物资时节约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3)事故备品备件管理

企业将物资进行统一编码,有利于企业对物资进行科学化管理,制定备品备件定检等管理办法,加强事故备品的储备,这样为企业能够减少库存资金。

2.4配送管理

准确快捷,满足生产运维要求,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可靠。企业通过建立中心仓库,实现以中心辐射的物资配送方式,对仓储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规划配送路线,完成最快捷的运送。企业在配送服务实践的过程中要灵活,根据不同物资的特点,及时调整运送方式,建立信息平台和呼叫中心,统一调动,进而确保优质配送服务。

2.5逆向流管理

2.5.1战略目标

逆向流管理主要是发挥逆向流管理效能,进而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企业资金的积压,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5.2保障措施

强化废旧物资回收、保管、处理全过程监督管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旧物资,各个部门要根据旧物资特点对旧物资进行回收,然后对旧物资进行分类,通过企业对旧物资的管理标准,对物资进行拍卖等处理,并将处理废旧物资所得资金报到财务部门,处理废旧物资要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避免出现重新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企业要制定闲置物资的处理制度以及流程,做好闲置物资的合理回收等工作,将闲置物资信息放到网络平台上,这样有需要的部门就会申请调用,提高闲置物资的利用率,也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成本,闲置物资也是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财务要做好统计,以免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2.6物资管理制度

物资管理是物流供应链当中重要的环节,只有确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形成标准化的物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物流供应链的正常有序运行,保证物资管理的规范化,并为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若想要确立合理的物资管理制度,则必须形成一套完整的保障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以制度、流程、编码管理和采购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标准。企业物资部是管理物资的重要部门,因此,物资部门要制定能够管理全网物资的制度,通过企业授权,对物资编码进行统一管控,规范物资管理流程。

第4篇

钢铁行业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其多渠道的大宗原材料、燃料、冶金辅助料及备品备件的采购特征和大批量、多品种的产品多分销网络成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物流管理体系,其运作模式和管理思想更加符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要树立物流管理不仅是服务业是创利性工作的观念。必须确立公司物流系统不仅是一个服务配套体系,更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产业化运作,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在当前的原料供应和产品市场竞争条件下,降低物流成本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降低产品总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值得关注的亮点。所以钢铁企业必须强化物流管理,疏通企业“血脉”。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一般有五点:

(1)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供给和产品销售渠道畅通;(3)通过规范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全面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运营效率,降低库存、盘活资金;(4)通过供应链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为了树立企业良好的内、外部物流形象。

二、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符合钢铁企业发展的需要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模型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物流模型相比,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不是逐级传递,而是网络式传递的,企业通过ERP/Internet可以很快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有三种信息在系统中运行:(1)需求信息;(2)供应信息;(3)共享信息。共享信息的增加对供应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可以做到共享信息,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归纳起来,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特点可以用如下几个术语简要概括: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交货—准时、响应—敏捷、服务—满意。

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而是通过协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与协同(、Coliaboration),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三、针对钢铁企业的现状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提出的解决方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制造业的全球化、网络化过程。虚拟制造、动态联盟等制造模式的出现更加迫切需要新的管理模式与之相适应。传统的企业组织中的采购(物资供应)、加工制造(生产)、销售等看似整体。但却是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企业运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制造模式发展的需要而那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自我封闭的管理体制更无法适应网络化竞争的社会发展需要。因此,供应链的概念和传统的销售链是不同的它已跨越了企业界限。从建立合作制造或战略伙伴关系的新思维出发,从产品生命线的源头开始到产品消费市场,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考虑产品的竞争力使供应链从一种运作性的竞争工具上升为一种管理性的方法体系,这就是供应链管理提出的实际背景。

钢铁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将上端钢厂、钢铁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体系、下端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实现钢铁行业从钢厂到终端用户的整个体系中业务的统一流程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工作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现代钢铁企业对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提出了符合实际操作的更高的要求:

1.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内容最为丰富的信息平台。其中应包括:商流信息板块、物流服务板块(资源信息、产业信息、仓储信息、产品资源市场)和产品营销体系。

2.基于电子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实现从电子信息收集、配比、交易、物流配送到资金结算全过程电子化管理。主要生产流程保持畅通无障碍,即产品采纳—资源—价格—供需对接—仓储—加工—配送—货款支付—深化保障—订单下单。

3.针对传统钢铁企业所在地区仓储物流企业众多,信息不畅,业务拓展不顺,资源浪费的特点,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建立物流分拨中心,在钢铁电子信息平台上做好钢铁物流分拨的电子化,进一步完善钢铁物流分拨系统。通过系统解决物流分拨、加工、配送、信息反馈功能,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使“钢领”在钢铁物流上真正发挥综合协调、货物监管、质量保障、信息互动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整合社会的钢铁仓储、加工、配送资源,减少重复健身,降低物流成本,大大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4.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运动过程。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作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物流系统的运行,关键在于“流通”上,“流通”的顺畅与否关键在于合理的计划安排上,让占有较大资金的物资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是一种浪费,理想状态的物流是“零库存”,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所以物流设施的投人应该以运输设施和信息化为主。

钢铁企业面临原料供应日趋紧张、运价上涨、运力不足、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从经济效益来看,钢铁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丰富产品、提高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获得的利润也越来越有限,而物流领域的含量却低于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因此物流管理是提高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经济全球化把物流供应链管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分散生产和销售。物流社会化能使企业可利用的物流资源成级数倍增长,即优化了资源配置,又节约了物流费用。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一定要走出重生产、轻物流的管理误区,重视物流供应链管理,更新运输管理思想理念,不断完善钢铁物流的功能,使物流真正成为钢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为钢铁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颖.钢铁服务业的“纲领”路线[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2):3-35.

[2]刘玉瀛,余英武,王晔.浅谈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钢铁企业的物流整合[J].物流技术,2004,(11):20-23.

[3]张远贵,易树平,等.钢铁企业面向供应链的物流战略研究[J].价值工程,2007,(4):63-66.

[4]高自友,孙会君.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396-399.

[5]苏雄义.企业物流总论——新竞争力源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

所谓的供应链系统,实际上指的是企业的某种产品,从原料选择开始,到用户消费之后,这一产品生产销售链条都在供应链范围之内,体现出企业中业务的主要流程以及企业和业务之间所具备的关系。供应链系统具备整体性的主要特征,这一方面主要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有所体现,任何一个企业组成要素都无法替代;与此同时,供应链系统还具备明确的目的性,主要为了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另外,供应链系统还在适应环境方面表现得很强大,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其都能及时做出反应,提高竞争力。

二、基于供应链系统的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不足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物流管理虽然在近年来有较快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观念的老旧。当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仍然运用传统的产品供应销售一体化等经营方式,在物流方面,也只是单纯的在企业内部进行,这样的方法无法将物流管理各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企业进行系统分工的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使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效果难以真正全面的体现出来。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物流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如果不能改变老旧的管理观念,必将会对企业物流的服务效果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2.物流设备的落后。纵观我国企业,普遍在物流设备方面比较落后,不仅没有充分利用当前信息化的先进技术,而且物流服务效率相对较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条件下,落后的物流设备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物流发展需求。而在物流设备相对落后的基础之下,相应的物流管理标准与物流管理规范也比较欠缺,这也就造成了企业物品在储运的过程中,无法完成整体的管理与运转。先进的信息化物流管理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这是导致当前物流管理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3.管理人才的缺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与外国企业的交流越来越多,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当前企业要求人才不仅需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较强外语水平。但当前我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真正满足企业当前物流管理体系的需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发展。

三、解决供应链系统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1.认识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想要真正发展企业的物流管理,便要从根本上意识到物流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需要从发展的角度,针对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竞争的供应链系统物流管理方案,并与其他企业进行战略联盟,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之间的利益互惠。2.更新物流服务的核心理念。企业的发展要充分重视“顾客就是上帝”这一服务理念,不仅要创新物流的服务内容,还要创新物流的服务形式。在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方面,要充分重视在传统物流服务基础之上的物流增值服务,发展个性化的服务业务,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另外,还要拓展物流管理方面的服务与无论信息服务等。与此同时,在物流服务形式方面,要构建畅通的客户交流平台,以使企业与客户之间产生默契的协同效应。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对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供应链系统物流管理中,也要充分融入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以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在保留当客户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挖掘潜在客户。与此同时,还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力量,更新物流服务设备,以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差距。4.大力培养物流管理的人才。当今社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需要着力培养相关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并重视人才的充分运用。另外,政府与学校也要对相关方面的人才加大培养力度,以促进我国企业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第6篇

在现阶段的供应链发展状态下,各个主体之间有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够分别提高自己的内部创造力,合作能够增强相互之间配合的默契,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实现本企业的经济利益效果。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每个部门都积极地将自己的部门进行改造,从而使得自身能够适合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在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有自身的供应链系统,并在自身的供应链系统基础上发展,产生各种衍生功能,从而实现供应链系统的设计意义。在我国,已产生一些专业的物流管理公司,专门从事物流管理这一行业,要在这一行业有所发展,就必须事先建设好供应链系统,因为供应链系统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对企业和客户的联系产生强大的作用,而且对在供应链系统基础下的各种衍生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企业成本的最小化和收入利润的最大化,以及客户满意度的最大化,建设好物流管理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他们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发展,在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供应链系统作为一个有目的性的功能,是拥有着复杂的操作性的,不同的链条之间拥有着各自的特征,参与者共同受益的共赢模式也是在当下时展备受推崇的获利模式,因此,随着物流管理因素的逐渐发展壮大,各国也更加注重起在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功能了。这也就使得供应链系统变得更加的引人注目,使得物流管理更加得被重视。但是,随着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管理的不断发展,各国对其的利用不断加大,从而一些随带的问题便被渐渐的暴露出来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客户所产生的物质要求不仅仅只是仅限于我国的物质条件,人们更加注重国际物流的发展状态,虽然有部分企业紧紧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脚步,但是,仍然有一些“古板”的企业,他们沉睡在以往的发展状态中,不知道改变与更新,于是便渐渐落后于世界的脚步,这对其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发展的暂时落后会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发展的长期滞后便会导致其经济环境的破坏,甚至是最后被迫退出商业的发展市场,这是人们最不想看见的结果。传统的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大量的资源便会被白白浪费在不值得运作的生产方面,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客户多样化的要求无法被满足,便会产生负面的经济效益,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挡,而长期滞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懂得更新与改进,不懂得接纳新思想,不敢去接触新事物,于是便与时代隔了一道鸿沟,企业的上下游无法连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不充分,客户的售后反馈无法及时传达等等,这些可能会出现在供应链系统下物流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便会显现出来,最终使得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风险。其次,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也是企业发展的必备因素,很多企业仅仅只是注重供应链系统的完善以及物流管理的条例措施的改善,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改进措施,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从而导致了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落后于其他竞争对象,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的物流管理需要,便会制约物流企业的持续发展,人才技术的单一也使得企业无法拥有自身的工作优势,与世界的脱轨,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处于劣势等等,这一系列因素都致使企业不能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地位以及自身发展状态的劣势。

二、促进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改进的措施

1.培养创新型人才,紧随时展的脚步

由于地区发展的滞后性,某些地区接受新事物的时间总是会落后于其他比较发达的地区,这就会导致一些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无法被引进,或是引进的成本费用过高而无法负担,没有完备的硬件设施是导致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管理无法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其次,即使拥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但却没有适应技术发展的高科技人才,这也是会从根本上导致经济产生不好的效益,因此,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现阶段,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应该被作为一个物流管理功能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企业如果想要在物流管理技术方面有所发展,想要在这一专业领域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就要多多培育创新型人才,积极创造出其他企业所没有的专业技术,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立于不败之地,随时关注发达地区的技术发展程度,积极引进别的地区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工作职员都自主的接受这些先进的知识、思想,并且建立积极的工作机制,让工作职员们能够自己努力地去探索新世界的领域,积极的奖励机制也是促进职员们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培养物流管理应用的人才,这也要求企业需要随时关注世界上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紧紧跟随时展的步伐,这样才能保证不落后于潮流。

2.创新物流管理功能,促进技术改革

在物流管理发展的道路上,企业经历了从比较落后的技术发展至先进的技术,然而有些企业随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系统,有的企业却仅仅满足于现状,而不懂得去更新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持续发展起来,如何用智慧的眼光去辨别事物的好坏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现阶段基于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管理发展是处于上升的状态,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物流管理系统被不断地更新和创新,要想在企业发展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新企业的物流管理功能,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于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满足客户的要求就必须要促进技术改革,将陈旧落后的设备淘汰掉,引进新型高端设备,加入信息技术功能,因为信息技术在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大信息化程度的建设,增加工作效率,努力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3.加大对于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的研究

促进企业发展质的飞跃。虽然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已经被一些学者拿出来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不接受新技术的现象,基础设备的落后便使物流管理的研究受到更大的阻碍,因此,加大对于供应链系统下的物流管理研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努力降低企业的工作成本,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供应链系统是促进物流管理功能发挥的基础,因此,首先要了解供应链系统的内部结构,以及它的功能和技术应用,将供应链系统的每一个节点联系起来,加强各自的工作效率,加强各部分的相互联系,降低工作的风险,做好供应链系统工作的基础。然后,将研究延伸到物流管理,促进技术创新,响应客户的要求,提升供应链系统物流管理的水平,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且加以规划,建立员工奖励制度,促进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创新物流服务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对客户反馈的反映,建设一个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争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质的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第7篇

1.1Petri网建模基本理论Petri网是1962年由联邦德国的CarlAdamPetri在其博士论文《用自动机通信》中首先提出来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不仅Petri网理论本身已形成一门系统的、独立的学科分支,而且Petri网在计算机科学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领域都到广泛的应用。Petri网不仅可以刻画系统的组织结构,而且可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与系统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状态变化以及变化,之间的关系。Petri网用4个元素对系统进行建模,分别是库所(Place)、变迁(Transition)、弧(Arc)、标识(Token)。它利用库所、变迁和弧的链接表示系统的静态功能和结构,通过标识的移动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1.2基本Petri网模型

1.2.1顺序。如果任务一个接一个地执行,称之为顺序执行。如图1所示,S1、S2、S3按照在图中出现的顺序执行,用顺序执行可以模拟一个线性执行过程。

1.2.2并行。如果多个任务可以同时执行或以任意次序执行,称之为并行执行。如图2所示,T1是一个AND-spilt任务,它使得多个任务能被同时处理;T4是一个AND-join任务,它能够同时两个或多个并行流,并行执行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

1.2.3选择。必须在两个或者多个任务中选择一个执行,称之为选择执行。如图所示,变迁T11、T12和库所S2、S3构成的网称作为一个OR-spilt,它在两个任务之间选择一个;变迁T21、T22和库所S4、S5构成的网称作为一个OR-join。选择反映了系统资源的竞争状况。

1.2.4循环。模型中某个任务反复执行,称之为循环执行。如图4所示,变迁T决定T4是否需要执行,以及执行的次数,直到满足T3执行的条件。

1.3Petri网建模方法及步骤。①建模方法Petri网中有两类元素:库所和变迁(Transition),用库所表示状态(S),如事件发生的条件、地点、资源、等待队列等;用变迁表示活动(T),如事件的执行、动作、消息的发送与接收等。其中,库所中的资源个数用标识(token)来表示。Petri能较好地描述系统的结构,用顺序关系、并行关系、选择关系、循环关系等特征来表达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生产环节和加工序列。②建模步骤。明确流程的输入和输出,也即流程的目标;明确流程为达到目标所经过的步骤,画出结构层模型(即任务执行的偏序关系);根据需要画出某一关键环节的详细流程图;确定模型中的标识属性,初始标识;如果是高级Petri网还要确定颜色输入输出函数;如果可能和参考模型作对比,修正该子模型。

1.4Arena仿真方法仿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仿真是根据研究的系统的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一般定义为:“为了分析与研究已经存在的或尚未建成的系统,首先建立模型并安放到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的过程就称为仿真”。Arena是美国SystemModeling公司于1993年开始基于仿真语言SIMAN及可视化环境CINEMA研制开发的可视化交互集成式商业化仿真软件,为不同需求的用户开发了多种产品类型。作为通用的可视化仿真环境,Arena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覆盖可视化仿真的所有领域。在物流领域,Arena的应用涉及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供应链,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制造过程、分销物流、商务过程以及客户服务等。Arena是美国SystemModeling公司于1993年开始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可视化通用交互集成仿真环境。基于SIMAN/CINEMA发展起来的Arena,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仿真与可视化技术的有机集成,兼备高级仿真器(simulators)易用性和专用仿真语言柔性(flexibility)的优点。并且还可以与通用过程语言,如:VisualBasic,FORTRAN和C/C++等编写的程序连接运行。目前,SystemModeling公司推出的Arena10.0版代表了现代计算机仿真软件的最新水平。

2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流程再造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由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只有将再造的范围由企业内部扩展到供应链上企业与企业之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流程再造把再造放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因此,只有联合其他企业才能更好地完成再造,企业在认清自己核心业务流程的同时,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链上的其他企业。具体实施步骤如图5所示。

2.1识别现有流程基于供应链上的业务流程再造由供应链上的核心或主导企业发起和倡导,联合其他企业,成立流程再造小组,对链上现有流程进行分析,识别出哪些流程是核心业务流程,哪些流程是非核心业务流程,从而确定企业流程再造合适的切入点,以便设定具体的再造目标。实施BPR时,应选择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有重要影响的核心业务流程作为再造对象。选定的这些的业务流程应具有如下特点:①流程本身举足轻重,对顾客影响巨大。②实施流程再造能取得显著进步。③对此流程再造切实可行。

2.2分析、诊断现有流程进一步分析需要再造流程的薄弱环节以及潜在的病症,为后续的再造工作做好准备。首先,要找出流程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企业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分析病因。其次,要针对企业高层领导的决策方式、控制手段以及评价标准等等,这些对流程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在再造流程时,需要相应改造管理上的流程。再次,找出问题是出在流程内部还是流程的衔接上,企业之间的流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进行流程再造时,不仅要对单项流程进行合理的整合,更应加强供应链上流程的总体规划,使流程之间彼此协调,减少摩擦和阻力,降低系统内耗。

2.3现有流程Petri网建模和Arena仿真利用Petri网对现有流程进行建模,再利用Arena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找出现有流程的瓶颈,即找出影响整个流程效率的瓶颈环节关键因素(如时间、费用等),针对现有流程的瓶颈环节出现的问题实施优化再造。

2.4选择再造伙伴由于再造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供应链,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再造伙伴可以使再造的过程变得相对容易,再造的效果更加明显。基于供应链的业务流程再造需要再造各方互相配合、密切合作,因此,合作伙伴之间要相互信任、长期合作以及有效的信息共享。

2.5实施再造在分析和诊断出现有流程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流程的不足之处,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或结合两种方法对现有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2.6再造后流程Petri网建模和Arena仿真利用Petri网对再造后流程再次进行建模,再利用Arena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从仿真结果与再造前的流程进行对比,确认效率是否提高,瓶颈环节是否去除,再造效果是否得到体现。

2.7组织结构调整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之后还应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是要给业务流程再造提供制度上的维护和保障,并追求不断的改进。根据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基本要求,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时,要垂直压缩管理体制中的管理层次,尽可能地使企业扁平化,即组织结构以流程为中心、面向顾客以及扁平化。在调整组织结构时,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运转效率,还要考虑链上的其他企业,便于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

3结论

第8篇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毓.管理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4(10)

[2]李盾.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6(06)

[3]张敏.国际贸易实务中案例教学法创新探讨[J].时代教育,2010(04)

[4]路军.首席故事官:基于故事魅力的超级领导力[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

[5]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

[6]吴学君.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探讨[J].教师,2010(09)

[7]李俊利.管理学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北方经贸,2010(12)

[8]杨清,徐建良.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的RFID系统数据分析.微计算机信息,2006,(9):2-4.

[9]MattWelsh.TheStaged.Event-DrivenArchitectureforHighly-ConcurrentServerApplications.EighteenthSymposiumonOperatingSystemsPrinciples.ChateauLakeLouise,Canada.2011.October:21-24

[10]王衍波,薛通.应用密码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0-200

[11]王晓燕.浅谈PKI技术及其标准.上海标准化月刊,2002,Z2(018):36-3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杰.纺织服装供应链信息管理问题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技术学院学报,2012(4):2-3.

[2]徐志发,陈更新.面向集团客户信息化服务的移动运营体系分析[J].电信科学,2006(3):2-4.

[3]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2(4):2-3.

[4]魏新辉.服装终端策划与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

[5]李枫林,杨小平.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及其控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2(11):2-4.

[6]程志华.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及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2(3):2-3.

[7]陈鹏.可信云平台服务运行管理模式初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9):2-4.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金娟,段向华,蒋丽华.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流程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09,(2):202.

[2]霍布斯.精益生产实践——任何规模企业实施完全宝典[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213215.

[3]傅贤治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99117.

[4]张善刚.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13):2527.

第9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研究热点;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物流管理一直是实践领域和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国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经济管理到机械工业、数学和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等,横跨人文社科到理工科学诸多细分领域,涉及现代物流、逆向物流、绿色物流、应急物流、国际物流、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和不同类型企业的物流管理优化等众多研究主题。目前,对物流管理的研究状况纷繁复杂,到了亟须梳理与总结的阶段。虽然有少数定性和定量的文献综述对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但仍难以从海量的物流管理研究文献中廓清该领域的研究全貌。鉴于此,本文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梳理和剖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可视化的形式将国内近10年物流管理研究概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社会网络分析主要是在共词分析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构建关键词节点和网络,以网络图谱形式揭示研究主题的热点[1]。

1.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5—2014年核心期刊物流管理论文的高频关键词作为分析载体,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高级检索系统,检索题名或关键词“物流管理”,时间范围为2005—2014年,来源期刊为核心期刊,操作时间为2015年6月9日,检索得到926篇期刊论文,共包含4207个关键词,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2数据处理

2.1高频关键词选取

为了保证期刊论文关键词的有效性,我们对所获得的4207个关键词进行预处理。首先,将相同或类似的关键词进行去重、合并,如将“中小型企业”汇总到“中小企业”,将“RFID技术”“射频识别”和“无线射频识别”汇总到“RFID”,将“供应链管理”汇总到“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汇总到“人才培养”,将“逆向物流管理”汇总到“逆向物流”,“物流人才”汇总到“物流管理人才”,将“高职”汇总到“高职院校”等;其次,删除没有实际意义的关键词,如“理念”“措施”“实现”“现状”“建议”“探索”等,将关键词简化为2161个。在这些关键词中,本文选择出现大于等于8次的关键词,共45个,占全部关键词2.08%,频次占全部关键词频次的43.71%,将这些关键词作为确定物流管理研究热点的基础,如表1所示。

2.2关键词共词矩阵的构建

基于表1所示的高频关键词,利用相关软件,对45个关键词进行两两共词检索,并统计其在926篇文章中同时出现的频率,构成了一个45×45的共词矩阵。由于原始数据之间共词频率差异较大,本文运用Ochiia系数方法[2]将共词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在此不做描述。鉴于共词矩阵中的0值过多会导致相关矩阵中0值过多,统计时容易造成较大误差,因此,用1与相关矩阵数据进行相减,得到表示两个关键词的相异矩阵(部分数据如表2所示)。

2.3社会网络分析

本部分内容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原理,将表2所示的关键词共词矩阵导入Ucinet软件,绘制成社会网络图谱,该图为已进行中心性分析得到的图(见图1)。(1)密度。网络密度体现了网络图中各节点之间的密切程度,数值越接近于1,说明网络联系越紧密。图1的网络密度为0.7192,标准方差为2.7878,表明在物流管理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集聚性。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除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只与GPS有连接外,其他词与靠近中间词之间的连线较多。(2)点度中心度。点度中心度的绝对值大小表示某个关键词与网络中其他词共同出现的频率,频率越高,越有可能是主题研究中的热点[3]。分析显示,供应链、高职院校、逆向物流、物流管理专业、第三方物流等的点度中心度较高,这反映了物流供应链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数据挖掘、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物流、基于物联网的物流管理和农产品物流管理这几方面研究较薄弱,研究应该更加深入。(3)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节点对整个网络中资源的控制程度[4]。网络的中间中心度为49.81%,其中,供应链、GPS、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人才培养、逆向物流、物联网和RFID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说明这些关键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中,RFID、物联网、GPS、仓储管理、应急物流和绿色物流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但是点度中心度较低,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关注的焦点。

3研究热点主题探讨

3.1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这一研究主题主要包含“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新”10个关键词,这些热点词反映了学者们对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研究的重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管理专业目标定位、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其中,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表明现阶段我国高职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更加趋向于实践性和创新性。

3.2物流供应链

从社会分析网络图谱可以看出,供应链处于中心的位置,且中心度较高,说明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是近10年来物流管理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该主题包含“供应链”“第三方物流”“仓储管理”“ERP”等高频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是目前企业获取竞争力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随着供应链管理快速发展,物流外包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5]。在物流外包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兴起并不断引起学者和业界关注,成为此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3.3中小企业的农产品物流管理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中小企业、农产品、管理模式、信息系统、优化、物流配送这几个关键词。由于现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效的物流管理模式和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对中小企业、农产品至关重要,可以使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但是现实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煤炭企业和农产品物流管理存在各种问题,如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不规范、信息化程度低等,因此未来关于这一方面研究空间还很大。

3.4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包括“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逆向物流”和“循环经济”,其中包含3个研究热点:绿色物流、循环经济和逆向物流。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发展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践,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再制造、再循环与再使用是绿色物流与逆向物流共有的内容[6]。两者的不同在于绿色物流强调所有物流活动尤其是正向物流对环境的影响[7]。

3.5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是由“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物流成本”“信息化”“企业物流”和“物流作业”6个研究角度构成。反映了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广泛用于物流管理,现代物流呈现出信息化、标准化、系统化等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结合,提高了物流企业服务的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3.6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包含“应急物流”“物流系统”“物联网”“电子标签”和“RFID”4个关键词。应急物流提出的目的是追求时间效益的最大化,将损失及不利影响缩小到最小[8],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物流系统至关重要,而物联网技术(RFID、GPS、GIS3)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应急物流中信息化偏低导致的物资配送缓慢、配送车辆路径不合理、物资跟踪丢失等问题,提高应急物流管理的效率。

3.7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只与一个高频关键词GPS有连线,从网络分析中可以看出,该知识点具有较高的接近中心度,远离网络核心,说明它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不同于其他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如李一波介绍了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杨宝森通过XML软件技术构建了跨组织、跨部门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10];张文建介绍了基于B/S模式一体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关键技术[11]。

4结语

本文以2005—2014年CNKI收录的物流管理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方法,描绘出我国物流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热点研究方面:供应链、GPS、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人才培养、逆向物流、物联网和RFID等关键词对其他关键词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影响力,是这一阶段我国物流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供应链是联结这些热点最重要的桥梁。在研究趋势的预测方面,有的高频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联系较少,也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物流管理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国内物流管理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物流供应链、绿色物流、现代物流、应急物流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小企业和农产品物流管理。其中,供应链、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人才培养和物联网居于核心地带,与环绕周围的其他的主题一起构成我国物流管理研究的热点主题。

参考文献

[1]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6):65-75.

[3]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9):46-49.

[4]朱庆华,李行亮.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2):179-183.

[5]周永祥.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5.

[6]RogersDS,Tibben-LembkeR.AnExaminationofReverseLogisticsPractices[J].JournalofBusinessLogistics,2001,22(2):129-148.

[7]DeBritoMP,DekkerR.Aframeworkforreverselogistics[R].ERIMReportSeriesResearchinManagement,ERS-2003-045-LIS,2003.

[8]王宗喜.大力推进我国应急物流建设与发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24):37-39.

[9]李一波,张志勇.基于GPS和GIS的可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冶金自动化,2005(5):11-15.

[10]杨宝森,刘鲁.基于XML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6):26-2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