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写作训练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1 10:29: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写作训练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写作训练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思维训练 作文 写作

思维训练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对生活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生活

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最终形成,而客观生活又是那样纷繁复杂,且有曲折变化,这一切都影响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需要他人引导,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生活呢?

1. 要教学生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既要看到矛盾肯定的、主要的、正面的一面,也要看到否定的、次要的、负面的一面,这样才能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体,如果不能全面地看问题,就会出现片面性、以偏概全的错误。

2. 要教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所谓联系的观点,就是必然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去分析事物,不仅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而且要看到各个方面的联系和统一,否则,就会出现孤立地看问题的错误。

3. 要教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应该从发展上去揭示事物的矛盾运动,不仅要看到事物存在的稳定性,更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变动性,否则就会出现静止地看问题的错误。

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之所以难写,就是因为“它的思维要求高,已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的依托,是在理性概念的范围内对某一道理进行抽象思考”。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世间的任何道理,往往是隐藏在一定的事物之中,要想把这些道理发掘出来,需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等能力。下面着重从分析与综合两方面来谈。

讲分析,就应该讲综合,因为“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与综合贯穿于思维的整个过程”,并且“只有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矛盾的总体,才能真正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1)分析,就是把一个较为复杂、庞大的事物或问题分割开来认识,肢解开来考察,从而将大化小、将难化易、将暗化明、将隐化显,以便于掌握事物、把握问题。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挖掘道理的一种方法,表现在论证中是:通过对论据的分解、比较、发掘其中蕴含的规律,找出其中隐藏的道理来。

如何来分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a. 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来分析。它是将事物发展的纵向过程分割成若干阶段或若干部分,然后一一认识、辨别和考察的方法。例如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在分析了人的认识过程之后,从而阐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b. 从事物本身或与其周围联系上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既包括将一事物本身分割成若干部分来进行考虑,也包括将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再分割若干侧面来认识,从而很好地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例如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为了认识并批评自由主义这种无政府意识,首先指出了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并且对每一种表现都做了分析,其次指出了它的危害、产生根源和克服办法,这种分析是科学的、深入的。

c. 从事物的由表入里中分析。这就是将一个事物或一个问题,从外向内、从表面向中心逐层分割、逐层考察,渐次加深认识,以至最后发现本质的一种方法。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是如此,对马克思一生所从事的科学与革命事业所进行的科学而精辟的分析,就是由表入里,层层加深。

论证借助分析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能将隐藏在事物内的道理发掘出来,将那些不易被人发现的规律提取出来,上述的三种方法,在具体使用时常常不是孤立的,它们常常相辅相成。

(2)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分析的结果概括和归纳,剥除其表面现象,排除偶然因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将分散的个别的认识集中起来,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在论证时,借助综合能力,帮助人看清事物的本质、问题的要害,将很深刻的道理,用简明、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来,在综合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a. 综合要自然。就是在综合时,要做到合情合理,不牵强,不生硬,顺乎自然,令人欣然接受。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结尾:“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种综合,是在蒋氏以及村人的悲惨遭遇的基础上做出来的,自然、合乎情理。

b、综合要科学,少而精。就是说综合要合理、恰当、科学,要抓要害,揭示本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韩愈的《马说》一文,在分析了千里马的品质,并指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样的事实之后,颇有感情地写道:“策之不以其道,食者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其真不知马也”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这样的综合一针见血、一语破的,这样的综合促人深思,令人回味。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注重分析与综合的区别,又要注重它们的联系。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

新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a.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训练创造性思维的首要环节,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学生,往往顽强勤奋,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b. 倡导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求答的思维。善于发散思维的学生,其思维应是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点兼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产生独特的思维成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用的方式,使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应注重改进评分标准,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的见解。

c. 鼓励逆向思维。这是由目标发出,往回推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逆向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在人们普遍认可的事物或现象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校里,那些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反叛性,他们对书本上的内容、教师的权威、已成定论的东西,通过逆向思考,往往会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富有创造性的逆向思维,但也要把一些学生钻“牛角尖”与逆向思维分开来。

以上是笔者对思维训练与议文写作的一点粗浅看法,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洪宗礼.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62页.

[2]王宝大.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3]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

[4]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321页.

[6]睢文龙.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7]魏灿金.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2篇

一、构建一个序列――夯实基础

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作文现状研究为基础,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系统论、过程作文教学理论作为我们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作文教学实际,有效构建高中议论文教学序列,以夯实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基础。其具体程序为: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三,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措施。

在高一阶段,学生积累议论文的写作素材,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能运用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在高二阶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与方法,弄清楚论据与各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构建规范整洁的文章结构。在高三阶段,要整体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如提升作文的思想内涵、语言的简练度、思维的严谨性等,在此基础上力求让文章更有文采。但是,序列化的训练并不是孤立的,只是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还应该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让序列化教学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写作体系。

二、注重一个细节――积累技法

作文的实质是对作者知识储备的综合运用,是作者综合素质的展示。厚积才能薄发。写作需要积累各种知识与技能,缺失生活积累与人生体验的作文,不可能成为有思想内涵的佳作。所以,在议论文序列化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积累技法的训练。如语言表达、行文构思、论证技巧等。在论证过程中,每一个论证细节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写作根基。作文的训练不仅仅是“三味书屋”,更应该是生活的“百草园”。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活水,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生活、体验社会,并且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用阅读来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细节决定成败,技法彰显特色。写作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与思考,深化每一个细节,就会写出激扬才情的文字。

三、拓宽一个渠道――作文实践

不管是什么文体的作文,其立足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放飞学生的心灵,激活其思维能力。如散文可以抒感、夹叙夹议;记叙文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状物、说明。议论文也一样,在文章结构与内容等方面不作硬性的规定。可以是几个片段的组合,可以是长篇的议论。总之要让学生能够驰骋于自由的创作空间,这样才能体验到作文的轻松与快乐。

议论文写作要给学生实践的空间,如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就某个问题或社会热点现象让学生直陈心曲,或叩问心灵,或诠释情感,或发表看法。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增添生活的乐趣,还能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再丰富的思想认识也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出来。不仅如此,语言也是思维的媒介。只有语言的创新,才能促进思维的丰富。因此,在议论文程序化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解开语言的枷锁,引导学生锤字炼句,能准确运用贴切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而且力求做到简洁、精炼、创新。

四、突出一个核心――思维训练

在构建高中议论文序列化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当其冲。因为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作文是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观察生活、选取素材、谋篇立意、构思布局、语言组织等,都由思维活动来支配。但是,学生写议论文的实际情况是“假、大、空”,往往文中无“我”,言之无物。这样下去学生的个性就不会得到张扬,文章没有生气,更没有灵气。

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冲破思想的牢笼,敢于表达真实的生活经历,敢于吐露真实的心灵,敢于反叛传统的窠臼。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展现生活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不仅如此,在议论文的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教师应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过程中,能够用创造性思维来贯穿全文,敢于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敢于突破思维的常规,甚至反弹琵琶也是可以的。只有这样,议论文程序化训练才能富有成效。

第3篇

书面表达是近几年初中英语中考的重要题型,是一种反映学生表达、传递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语言测试手段,同时也是用于测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活用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试题。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书面表达相对滞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甚微,形成了“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方面:(1)汉语影响、生词造句;(2)词汇贫乏、搭配不当;(3)句型误用、语法不通;(4)信息不全、条理紊乱。教师方面则是在教学中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写作教学方法,表现为:(1)散——缺乏条理性、分散;(2)乱——各层次写作杂乱相间、影响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结合新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中探索了学生的写作训练。

一、活用词句

刚接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写作具有一定的害怕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用简单的词组成句子,再以句子的构成作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起点,引导学生从对单个句型的掌握,逐渐过渡到多种句型的混用,直到学生能连贯自如地表达思想。一句多译,句型转换,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总的来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词、句作为材料让学生训练,使学生乐于接受,轻松完成,享受成功感。

例如:以study为中心组成句子。

I study in No.3 Middle School. I study very hard. My sister studies in the same school. But she studies harder than me.

又如,以“My teacher”为题写一些句子。

My teacher’s name is Miss Liu.

She looks very young and beautiful.

这些简单的写作训练会引起初学英语者的极大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巧用单元话题

新目标英语中的单元内容涉及的话题十分广泛,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对课文中的故事进行改写、缩写与仿写作文,这样既训练学生的写作,又巩固已学的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

1.让学生情景对话

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景,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寻找语言材料与生活的结合点,创设逼真的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自运用语言的经历来掌握该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运用场合。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中的许多话题“购物”、“野餐”、“打电话”、“生日聚会”、“旅游”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2. 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

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围绕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也为笔头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让学生创新联想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除了复述课文的写作训练之处,进行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①把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联系到其他人物描写;把课文中的人称改为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来叙述。这些练习可促使学生开阔视野,关注周围发生的事,为写作积累素材。②针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顺着课文情节写下文,给学生最大的想象空间。③在给学生出作文题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特别注意题目的可写性,尽量让学生写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给学生布置的命题作文主要是记叙文体。例如“My Family”, “Our Classroom”, “How can I Learn English”等。

三、用英语思维

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中,最具代表性的错误就是中文式的英语。这除了学生口语基础不过关,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由于母语习惯定势对外语学习有很大的负迁移作用。原苏联外语教学心理学家别亚科耶夫指出心理语言学的根本原则:掌握外语的过程,就是学习用外语来思维,也就是掌握用外语来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和能力的过程。那么在教

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呢?

1.课堂上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与沟通。

2.经常性地给学生作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

3.有意识地记住一些固定用法,经常性地做些汉译英的练习,注重一句多译,这对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帮助。

四、创设情景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一切真实的交际活动都产生于一定语言环境之中,而有效的语言获得又是以有效情景体验为前提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交际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某一语境而训练学生写作,学生会感到自然,容易产生写的欲望。例如,学生举行运动会,开“生日聚会”,以“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为语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仔细观察,亲身体验,然后试着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A sports meeting”和“My birthday party”这些话题。

在我们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设有写作训练题,它们用英语设置语境,用英语提示内容,这些进行写的练习,与我们平时用汉语给语境、用英语完成段落的方式相比,更为理想。当然,教师在设立语境话题时要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应从简到难,从浅到深进行。否则,学生会无从下笔,久而久之,他们会失去信心。

五、英文记日记

要养成记英语日记勤练笔的习惯。经常用英语记日记等于天天在

练笔,这无疑是提高英语写作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记日记时,不要总是用简单句,要有意识地用一些好的词组、句型和复合句等,使文句更优美生动。对一些所给情景写的文章,写好后要对照一些范文,找出差距,然后再去练习,不仅能促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恒心和学习毅力,同时对提高英语作文也是很有帮助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多练习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六、应该注意的事项

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听、说、读、写这四者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决不可因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其它能力的培养。总的说来,在起始年段,听、说、读的比重比写的比重要更大。

2.不可以因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以至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构成学生基本素质的一部分;任何一门学科对一位学生来说都不是全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跳出英语学科的局限,既要为具有英语特长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也要为不具备英语特长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

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训练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总结出一些更富有创新活力的英语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平时要多积累语言素材,要求他们坚持长期写作训练,做到善于思考、勤于训练、勇于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力。

第4篇

一、什么是写意作文

“写意”,俗称“粗笔”。与“工笔”对称。本是中国画技法名称。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故名。在粤语中,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意。这里转借而用于写作,就是指用借助文字把自己对某种情况(物、事、人)加以自由的表现,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道理和要抒发的情感的一种写法。实质是一种对材料进行理解、加工以至再创作的一种方法。

二、什么是微格训练

微格训练,即微格教学。它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或规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的最小范围内)。微格训练就是把复杂的训练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训练。

作文的“格”,就是规律、格式、章法。从写作角度讲,就是共同的技法、技巧。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学习与获得,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起步的。“微”则是强调作文教学中“小步走”的原则。作文微格训练,是弄清作文的“格”,帮助学生有路可寻地一步一步地入格。只有入了格,才能达到合格,只有合格了才可能有破格的成就和出格的成长。在诗词写意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微格训练是中小学诗词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一个支点,既能把诗词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体现语文教学整体文化素养养成的基本宗旨,又能解决学生作文中语言表达的实际问题。正是基于这种考量,我们在诗词写意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微格训练。

三、诗词写意作文微格训练系统

诗词写意作文微格训练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作文训练系统,可以和诗词教学结合起来分为诗词鉴赏,意象、诗人、名句积累,写意作文技法,篇章结构等一级指标。当然,这里既有诗词鉴赏这类阅读能力的交叉渗透,也有其他文体写作的体现。我们写意作文训练重点放在“写意作文技法”这一二级指标的落实上。

如,“写意作文技法微格训练”这一级指标中,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句微格训练”“叙事抒情诗句微格训练”等。下面就“叙事抒情诗句微格训练”进行一个说明:在这个指标的训练中,具体在感悟诗句的构思、写作技法的指导、多维修改的方法、反思提高五个层面上进行微格训练;在“写作技法”上又可分为“添枝加叶法”“ 心理描写法”“景物烘托法”“ 拆分组合法”“ 心理描写法”“ 巧用修辞法”等指标进行微格训练。具体如下表:

叙事抒情诗句微格训练 1.感悟诗句 1.读诗句,明要素

2.析要素,构框架

3.找因果,想心理

4.用扩展,巧串联

2.扩展技法 1.添枝加叶法

2.心理描写法

3.景物烘托法

3.连缀成文 根据主旨筛选整合成段,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多维评改 1.自评:“格”点是否落实,找到相关佐证

2.生评:“格”点是否落实,找到相关佐证

3.组评:“格”点是否落实,找到相关佐证,指出修改办法

4.师评:对小组评价准确度进行考量,指出优缺点

5.反思提高 每次训练点评后进行自我反思,便于下次训练中落实

四、诗词写意作文中微格训练的优点

(一)局部性和强化性

诗词写意作文微格训练的重点是就某个单一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它针对的只是写作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说是写作的某一种能力,不一定是全篇的训练。它遵循的是由局部到全局、由点到面的螺旋上升中能力形成规律,它的特点是小步走、多回头,通过局部问题的各个击破最终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二)针对性和系列性

诗词写意作文微格训练的针对性和系列性,首先取决于诗词写意作文训练目标确定的科学性,语文教师首先应当有语文素养培养的全局观。诗词写意作文微格训练目的是把学生诗词鉴赏能力转化为作文能力,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写作的难点进行单项突破,对写作失误进行强力矫正,每一项训练都是针对学生写作中失误的常态问题,因而训练目标直接指向学生写作的薄弱环节并对之进行强化。每一项训练所针对的问题或训练的目标就是一个“格”,每一个格相对独立,格格相连就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文训练系列,学生在一个又一个“格”的训练中体会和认识写作的规律与方法,逐步提升写作的能力。

(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微格训练可有效地解决一线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最感头痛的可操作性问题。写意作文微格训练具有每一次训练的目标明确集中,形式具体,方法简单,同时训练系列网络也给教师有一个系统的作文复习蓝图,只要教师结合诗词鉴赏教学精选写意素材就可以进行教学并且卓有成效。学生也会在简单有效、目标明确的训练中增强写作信心,提高写作能力。使作文教学实现课堂化,提高训练的实效。

(四)知识渗透性和方法的开放性

诗词写意作文因为和诗词教学紧密结合,微格训练可以让学生的减少学习的难度,做到知识相互渗透,既能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而教师也可以因为学生能力的高低不同而改变训练的目标、难度和强度,教师也可以根据学情的变化来充实、变化、完善微格训练方法。

(五)学习合作性和评改的多维性

诗词写意作文微格训练根据其“微”的特点,一课一得,在训练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自评、生评、组评和教师点评的评改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多次明确“格”的内容过程中体会“格”的应用,教师的点评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评改作文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的点评会事半功倍,用反思进行强化,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综上所述,诗词写意作文是连接诗词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桥梁,而微格训练是其中的接榫点。诗词写意作文微格训练是一种把学生诗词鉴赏能力转化为作文能力的有效的训练法,也是一条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项志伟.浅说作文教学的微格训练.

第5篇

关键词: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 “三位一体”模式 质量保障模式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降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学校、院系、指导教师、即将毕业的学生,各有苦衷,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自身教学探索的基础上,我认为,实行低年级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模块、《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模块、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指导模块“三位一体”,以研究方法和理论类课程及《文献检索与利用》、《中文工具书使用》等课程为辅助手段,以大学生科研立项、毕业生论文评优为激励措施的质量保障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模块

课程论文是本科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某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跟该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学术小论文。文科学生的课程论文一般要求达到三千字即可。毕业论文写作是专业学习的最终检验环节,而课程论文写作则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并进行初步研究的尝试阶段。注重课程论文的写作训练和质量要求,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缓解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诸多矛盾,而且可以使专业课的授课和作业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很多学校没有对课程论文的制度上的要求,高校教务部门虽然也注意对教师平时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要求,但不少是从数量上,甚至有的以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次数来作为对教师教学考核的标准,结果是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忙于修改,学生的作业多数是抄来的,教师在没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无法一一查明,因此只能打分数写批语,反而让一部分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任课教师除了看抄来的作业写批语外,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更不用说搞专业研究了。试想一个无暇了解专业研究动态的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撰写呢?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出台措施,规范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质量,把课程论文质量作为平时教学检查的重要环节和评价指标来抓。

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就应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术小论文撰写的系统训练,各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要对课程论文写作进行规范要求,给予全程指导。在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清晰,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同时也要循序渐进,从选题、资料查找、提纲草拟、初稿、修订稿的完成,任课教师都应该及时指导和批改,将书面批改与当面指导相结合,普遍辅导和重点辅导相结合,指导学生规范完成课程论文。尤其要注意课程论文选题的指导和修改,考虑将来毕业论文选题的需要,力争部分优秀的课程论文选题和前期成果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题目或拓展为毕业论文的题目,这样前期的资料搜集整理和其他工作都可以成为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有效缓解毕业论文准备时间不足的矛盾。从黄山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古代文学课程的试验情况来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不少学生的课程论文题目经过扩充和调整后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题目,这样论文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前期准备也就完成了大部分,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质

量,在格式的规范化、论文撰写深度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模块

以上我们提到了在大学低年级进行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是必要的,但任课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任务,然后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给予指导,有时候难免顾此失彼。为了弥补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中对学术论文写作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不足,让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达到要求,提高质量,还需要专门系统的学术论文写作辅导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高年级学生会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论文选题原则、前期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提纲的草拟、结构的安排、初稿的撰写、论文的修改等环节和技巧有全面学习和系统训练。《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任课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这样才能让该课程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指导训练作用。为了让该门课程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需要伴随课程进度,在课程论文选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拟选题及整个写作和修改过程的模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否则,在没有确定选题的情况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不够深入细致,上课效果也不会理想。

以黄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级专升本班的学生为例,《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每周3课时,基本上采取2∶1的授课模式,即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授占2课时,实践应用占1课时,就是针对毕业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随进度进行训练。当然,这一环节的完成也需要院系和其他专业课任课教师的配合,因《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只是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其他专业方向的选题在经过初选后还需要提交给各专业教师复审和修改,以保证学生论文题目的学术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院系统筹协调各专业教师的工作,讲明拟选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全体指导教师的重视,保证拟选题阶段的目标顺利完成。通过这一轮的选题,在课程论文选题的基础上,应该让至少80%的学生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完成前期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形成基本的观点和思路,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另外,确定毕业论文选题不但可以使本门课程的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强的针对性,而且可以让《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中文工具书使用》等辅助课程变得更加实用,可以根据所学的文献检索知识对课程论文进行必要的材料补充,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文学批评知识展开研究,这样也无形中提高了辅助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当然,前两个环节是为了缓解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矛盾和压力而服务的,接下来我们谈在“三位一体”模式中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指导模块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是多数高校都比较注意的关键环节,在“三位一体”质量保障模式中,应该将毕业论文选题时间适当提前至大四上学期,最好与《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同步进行。但如果仅仅在这一阶段对教师和学生加强要求,而没有前两个阶段的配合,那么最终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这一环节,我们除了一般的制度和职责要求外,还需要有一些额外的配套措施。

由于有了前两个阶段的选题和材料准备,在第三阶段如果还有20%左右的学生论文没有确定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话,院系和指导教师需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指导学生完成最后的选题。一般采取学生自选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尊重学生自己的选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学生无法完成自我选题,那么院系还应该提供部分题目供学生参考,以保证全体学生的选题质量达到要求,避免因选题不合适而影响最终论文写作的情况发生。当然,教师提供参考选题只是最后的补充环节,而不应是多数学生的首选方式,如果前两个环节准备充分,就应该逐步取消教师提供参考选题,学生被动选择的环节。这样,经过课程论文选题、《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拟选题、毕业论文教师提供选题和修正选题三次筛选之后,学生的选题质量必然会最大程度地得到保障,从而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院系层面,在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过程中,要保证任课教师的前期劳动和学生的意愿得到尊重,在兼顾平衡的前提下尽量实现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改变过去随机指派的行政命令式的分配指导教师的方法。在毕业学生指导教师的分配上,应该考虑课程论文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论文拟选题阶段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前期劳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毕业论文题目,应该由原指导教师指导,第三阶段论文选题也要保证谁提供选题谁指导学生的原则,否则不但打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因为每个教师的研究专长不同,若更换指导教师,最终论文的质量就可能达不到最佳效果。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不但要有严格的程序规范要求,而且要实行奖惩制度,对优秀的毕业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对毕业论文撰写不合格的学生要求限期修改,重新答辩,否则扣发学士学位甚至取消其获得学士学位的资格。对于不负责任的指导教师,也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其指导毕业论文的资格。只有将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绩效挂钩,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

“三位一体”模式对于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具有可操作的实际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毕业论文写作和学生就业实习之间的矛盾冲突。经过第三个阶段的执行之后,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材料和提纲等完成过程得到分解,毕业论文质量得到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经过多次修改确实有创新的论文投稿到相关的学术刊物,争取能够将成果发表。

第6篇

1、培养学生列提纲的能力

初高中议论文教学衔接的过程中,首先很有必要处理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列提纲的能力。议论文的写作中,列提纲是首先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清晰的列出提纲后会让学生的写作思路非常明确,写作的方向、内容也会更为具体。然而,学生在初中作文训练中很少会主动列提纲,教师也不会特定的训练学生的这方面技能。这使得很多高中生在刚刚入学时对于列提纲几乎一无所知,议论文写作时的障碍也表现的非常明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基本状况,要结合学生在初中作文训练中的一些不足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尤其是要给学生讲授列提纲的一般方法与思路,让学生掌握列提纲的技巧,这是议论文教学中首先需要落实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实现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的一个重要教学方面。

很多高中生作文的条理不清,写作思路不明,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学生习作前没有作出合理的安排,哪些内容先说,哪些内容后说,习作者对此未能作充分的考虑;二是本身的思维能力薄弱,不善于组织安排习作的层次结构。对于这两种状况,有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加强对于学生列提纲的训练,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提纲的形式将说理内容层次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清晰起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对于学生的思维层次的训练,教师可指点学生思维条理化的基本形式,或从浅到深,或从易到难,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现象到本质。只有在明确的提纲的指引下,学生的文本写作才会规范有序的展开,有了提纲后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思路会更加清晰,对于如何找准论点、提供论据等学生也会有更好的把握。训练学生列提纲的能力是初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衔接中首先需要完善的一个问题,学生只有具备娴熟的列提纲的能力,议论文的写作质量才会有所保障。

2、让学生的逻辑更加清晰

初中时期学生已经一定程度接触过议论文,但是,学生对于议论文这种文体以及文本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与掌握。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议论文可以说是绝对的主流,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会选用的一种文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写作方式以及写作技巧等有更为深入的掌握。在所有这些教学目标的实践中,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因素,那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清晰性,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初中阶段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并不会对于这一点有过多的强调,大部分学生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进入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后,训练学生逻辑的清晰性却是一个根本要求,这既是初高中作文教学的差异,也是二者间需要实现有效衔接的一个方面。

对于还没有经过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议论文写作时经常会产生一些典型问题。比如,以下是学生以《勤学》为题展开的习作的一个片段:“勤学就需勤问,因为只有问,才能发现问题,也才有可能把不懂的问题理解清楚。如果有了问题不敢于发问,或者不善于发问,那么,许多疑难问题就越积越多,最后象一团乱麻无法理清。这样显然对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发问,敢于发问,努力把学习成绩搞上去。”这一段的分论点是“勤学必须勤问”,文章应在“勤问”这一点上做文章,但习作者却置“勤”而不顾,大谈“问”的重要性,这样,“勤”这个写作主题就被忽略,文章的逻辑也产生了明显问题。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类似问题的范例还有很多。教师在抓到学生的这些问题时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要加强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够弥补学生在思维上的漏洞,让学生写出更为优质的议论文。

3、让学生掌握分析说理的方式

第7篇

【关键词】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运行状况不容乐观,许多见怪不怪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使毕业论文回归它的初衷,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写作周期太短,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很多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习惯于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写作周期约三个月。然而,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仅仅靠论文指导教师通过短时间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一个完整的毕业论文实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查找文献资料,写开题报告, 制定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和资料整理,撰写毕业论文,答辩等。如此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理解、熟悉和消化的过程。特别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训练,部分学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许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处于“什么题目都可以选,什么题目又都不能选”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如何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什么,一筹莫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学士学位,迫不得已,部分学生只好赶鸭子上架,走向另一个极端,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文抄公”、 “掺水”现象不时而生。

(二)就业压力过大,论文写作应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数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且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求职的时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给毕业论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学生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好的工作岗位自然会把毕业论文放到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提前上班,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所以无论是找到工作与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

(三)写作基础薄弱,撰写论文力不从心

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还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和理论的支撑。没有宽厚的知识和理论背景,就很难有什么新发现。目前学生缺乏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课,在校时各门专业课的考试又大多以试题考试为主,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专业论文的写作训练。即使在毕业论文写作前,学校安排了几次专题讲座,但不少学生实际动笔时仍感觉到困难重重,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非常缺乏论文写作能力,在论文写作时对于自己所论的问题、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事无巨细的将一堆材料没有逻辑联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毕业论文教学模式的重构与创新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讨了“3.8.2.1”毕业论文教学新模式,具体思路就是构建一套有理论支撑,有实践基础,具有渐进性、阶段性训练特点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具体模式见图1:

模式中的 “3”是指开设《大学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和《经济文献检索》三门课程,开设这三门课的目的旨在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写作基础。其中《大学语文》安排在第一学期,《论文写作基础》安排在第二学期,《经济文献检索》安排在第三学期。这种安排既保证了课程先行后续的合理性,同时又保证时间上的衔接性,而且也体现了大学与中学知识的延续性。

模式中的 “8”是指围绕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会计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或会计信息系统)等八门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论文训练,通过课程论文写作达到毕业论文前期性专业写作训练的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形式可多种多样,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论文等形式均可。具体要求可视课程的内容和难易程度确定。比如刚学习《基础会计》时,考虑是专业入门课程,要求学生写学习心得或读书体会即可;《财务管理》可考虑案例分析,等等。专业主干课程论文时间安排与课程安排同步。通过这一系列的写作,既可初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专业基础。

模式中的 “2”是指开设论文专题讲座和进行一次学年论文写作训练,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前半学期完成。首先,安排论文指导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讲授2至3次论文专题讲座,主要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规范性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把握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询资料的方法、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摘要的写作等。随后安排5~6周时间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为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在写作学年论文时,可以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和教学问题,事先拟定选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并通过师生交换意见,实现双向选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寻求学生感兴趣的科研切入点和师生之间协调的结合点。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为毕业论文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此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后期撰写毕业论文选好题。论文选题无论来自教学或科研,都应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难度太大和太小的题目都不宜作为学年论文的选题。难度太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任务;难度太小,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达不到学年论文的质量要求。题目的难度应以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为基础。其次是深入实习单位,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学会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阶段要达到毕业论文写作前期模拟训练的目的。

模式中的 “1”是指在最后一学期,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全过程。在操作上笔者建议尽可能围绕学年论文确定的题目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使研究不断深化升华,使内容不断充实。理想状态应是学年论文的扬弃而不是抛弃,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的压力,使研究具有延续性,将毕业论文与学年论文连为一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能较好地解决就业求职与毕业论文撰写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组织毕业论文教学,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好处。其一,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较好地解决求职与论文撰写的矛盾。其二,循序渐进,分阶段训练,有利于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达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其三,这种新模式能克服原来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滞后及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专业课程论文训练、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须注意的问题

首先,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创新是一项涉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交叉性课题之一,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学校日常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以及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形成共识,明确思路才能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案。其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指导老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再次,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是动态的,是一个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这其中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补充和完善,特别是规范各阶段具体操作规程,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难于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 华,蔡晓波.关于提高财经类本科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2] 徐 群.法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23-26.

第8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兴趣;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17-01

从初一到初三,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没有多大提高,不少初二学生写作文与小学生相差无几,有的只能写一二百字。学生普遍反映,作文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所以,学生升中考的语文成绩也因此一直徘徊不前。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已持续多年而没有丝毫进展 ,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一、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

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因此,不首先提高书写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本人在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写字训练,考试作文分数就相对高出同类班级几分。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从初一入学时就开始训练写字,要求做到工整、美观、正确。字写好了,学生的作文分数能够提高4-5分。

二、七年级巩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七年级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2、广泛阅读,引导学生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400万字。而且他们的写作素材来源除生活以外,就是广泛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吸取营养。语文教材的容量非常有限,教师要广僻途径,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章,用心去领悟,并将所悟的东西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从学生进入初中起,我们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进行10到20分钟的课外阅读,读名家名篇,也读同龄人的优秀习作。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初学时,扶他们上马走一程,在他们有了一些基本经验后,再鼓励他们策马扬鞭,大胆前行。

3、七年级,巩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

学习写人篇,训练重点为“描写人物的方法、怎样使人物血肉丰满”。同时,结合说明文单元的教学,进行简单的说明文写作,训练重点为“抓住事物的特征、根据说明中心,合理安排说明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八年级重点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

八年级作文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训练重点为“观点与材料、论题的展开、议论文语段的结构。”

这里主要以“议论文写作训练”为例介绍作文系列训练规划。学生初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有观点不明、对观点缺乏应有的分析、观点与材料不一致、思路不清、论述无法展开、结构不完整等。针对以上薄弱环节,我们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把议论文的写作要素分解成若干系列,分项训练。分项训练结束后,再综合写作完整的议论文。

在“观点与材料”专项训练中,由于初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所阐述的观点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思考、推理的过程并不复杂,所运用的材料往往也是常见的、人所共知的。但初学议论文写作,往往会犯观点不明和空泛、举例不当、堆砌事实、缺乏分析、观点和材料不相吻合等毛病,不能对观点和材料进行合乎逻辑的组合。因此,我们又把“观点和材料”分解成“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用材料证明观点”、“事例的表述”和“观点和材料中的纽带”四项进行训练。

再如“议论文语段的结构”专项训练,议论文的结构以“总──分──总”为基本结构模式,在根据教材的结构训练其变式,如“总──分”、“分──总”、“起承转合”等。语段训练也讲究结构,而且与议论文篇章的结构是相似的,或是演绎式(观点──材料),或是归纳式(材料──观点),或者两者的结合(总──分──总)。

通过几次专项训练,让学生明确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结构和基本思路,从而达成初中阶段会写简单议论文的训练目标。

四、九年级加强综合训练

写作训练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写情绪,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归类,并开发一些微观的教学策略进行分项训练,分中有合,互相联系。而九年级下学期的作文则是在此基础上的综合和提高,是在内容上的逐步加深,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技能上的温故知新,达成文体和训练内容的系统化。

九年级,根据教材序列,对各类文体的写作要求强调综合性。记叙文要求真实具体、有详略、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说明文要求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一事一议的议论文要求能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由此及彼,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初步具备修改文章的能力。所以,我们训练的重点是话题作文,审准话题,正确立意,确定文体,自拟文题。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受益,我们还把与学生关系紧密的话题进行梳理,归纳出多个话题,我们把它称为“母题”,每各“母题”又衍生出几个相关的话题,我们称之为“子题”,并有计划的进行训练。

第9篇

当前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主要存在以下弊端:思想缺乏深度,论点幼稚甚至偏激;思路打不开,堆积素材,不能对素材深入分析;结构不严谨,条理不清楚、语言不生动。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议论文能力,依旧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对高中语文必修模块“议论文写作教学”系统的补充与重构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的取舍权在师生手里。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和创新。教师要整合三、四、五册的教材,先对学生进行论点、论据、论证的“宏观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具体每一个专题教师再进一步深入,做微观指导。比如论点的提出,要教给学生常见的提出论点的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摆出事实,引而不发;以事引论,发人深省;限定范围,不枝不蔓;委婉曲折,引人入胜;反弹琵琶,别出心裁;正反对比、严密周全。每一种方法教师都要列举实例加以指导,并让学生做片段训练。

微观指导和宏观指导是局部指导和整体指导的关系,两者必须相辅相成。宏观指导和微观指导还包括整篇训练和片段训练互相结合,作文训练不能只搞单打一的成篇写作训练,而要针对学生写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片段的强化训练。相信只有整体和局部兼顾,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专题整合在一起,如专题“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可以和专题“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整合在一起。在议论文中经常使用叙述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叙述是议论的基础,并可以引出议论,议论是叙述的精华。学生写议论文,往往不会叙述,尤其是不会定向叙述。定向叙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的需要再创作。定向叙述要求吃透材料,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审视材料,转述为议论的观点服务,转述的文字要简洁明确,既要忠实材料,又要给人以新的启迪。两个专题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选择论据的同时选准角度转述材料。

二、读写结合

人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材除了专辟的写作专栏外,还有一块是读写结合的产物,从写作角度说,属于笔记作文。下面我们就以人教版必修三的课后习题为切入点,看出高中语文议论文阅读教学中蕴藏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要素,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第三册第9课荀子的《劝学》研讨与练习第三题:“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之间有什么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设题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了解本文运用比喻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写作方法。再比如《师说》第二题:“课文第二段是用对比手法来写。说一说这一段用了几组正反对比的事实论据,这样对比有怎样的论证作用。”这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应悉心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鉴赏的方式,细细琢磨经典文章的妙处,逐一将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所涉及的议论文写作方法进行合理的归纳、提取,从而实现议论文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教学应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论主要运用抽象的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通过分析综合的方法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就必须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因为议论文要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每个要素都离不开抽象思维能力。论点要正确,学生就要深刻抓住问题关键,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创见地发现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要合乎逻辑,正确地使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多种推理方式,合乎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充足理由律等思维规律,反对轻率概括、以偏概全,灵活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呢?

首先,中学生学一点逻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适当传授有关思维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提炼论点,学会对论据材料进行选择、加工。

其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贯穿到有关论证方法知识的学习中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既学会论证的方法,又提高推理能力。学生写议论文最严重、最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论证意识,不知道怎样进行论说,往往用叙述事实代替议论,写作套路基本上是“观点+例子材料+联系现实”。教师要指导学生有了论点和事实论据,还得分析,只有分析才能把论点阐明,把道理讲清。所谓分析,是与综合相对的,运用思维互相联系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是对文中所举的事例、事例发表看法,使其同论点融为一体,更好地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此外,还要将具体材料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从形式逻辑思维来说,在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时还要正确运用归纳、概括和演绎的方法。比如让学生根据论点,找出典型事例并加以转述,再以这些事例为前提进行归纳推理,以推出所要证明的论点。

四、写作素材的积累

议论文写作要做到有理有据,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总觉得没有确实有力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陷入积累不足、写作资源匮乏的困境。议论文教学首先要求学生积累材料,可以从哪里获得素材呢?

1.取材课本范文

初高中教材蕴涵着成千上万个写作素材,再加上老师在教学中提供的补充素材,足以建立一个资料库,满足中学生的创作需要。如屈原《离骚》、司马迁的《鸿门宴》等,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古今文化名人的素材。

2.取材课外

阅读材料、文化经典、文学名著、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教师要求每人准备一本议论文写作材料积累本,从高一沿用至高三,力争积累上百条新颖典型的议论文写作素材。

3.坚持做时文评说的训练

“时文评说”更准确地讲叫“新闻评论”,即要求学生主要是对当前发生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说。要以具体的事实为由头,观点要正确,合乎逻辑,同时还要有新意,语言要精练简明严谨。进行时文评说的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同时训练学生思考与议论的能力。这类训练可以以周记的形式进行。如特级教师赵谦翔就坚持带领学生收看《早点新闻》、《时空报道》,然后要求学生写新闻述评,使学生将“做人”与“作文”融为一体。

显然,锻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教师要围绕每一个专题设计出具体可操作、合理的训练步骤,要进行一系列的过程指导,教会学生“怎么写”。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专题训练,只是解决了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入门问题,无法培养高层次的写作能力,但是,正如郑桂华所说:“探索一些作文训练的简单有效定势,对学生进行写作过程的初步指导,使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提高教学效率,效果还是可以期待的。”①

注释:

①郑桂华.从两个维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