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0: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世界美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高中美术 鉴赏 教学
美术鉴赏课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引导学生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鉴赏享受,并能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多媒体对美术鉴赏课教学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美术鉴赏课堂引入了多媒体会使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在文字与图片的组合中,在有声读物与动画、视频资料的渲染下,美术鉴赏课会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会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师生双方均进入和谐的教与学的最佳境界。
一、境由心生——用美的心灵去发现美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其他各种体验和活动都带上情绪色彩的、比较微弱而长久的感情状态,它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与情绪。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心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左右人们的审美感情,起着反衬与烘托的作用,美术作品的美有时正是在良好心境的关照下而灼灼生辉的。Www.133229.CoM可见,良好的心境在学生的鉴赏活动中是极为重要的,而特定的情境恰好可以达到优化人的心境的作用。因此,在美术鉴赏课上,营造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事实证明,运用多媒体营造情境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人类知觉是通过不同的感觉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加工各类信息的,在多媒体中,信息表征主要作用于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涉及到的有声语言(包括字幕文字和声音文字)、图像与音乐等,这是一种形象的知觉场,是教学重要的辅助背景。这种辅助背景在课堂上就表现为特定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起到良好的触动作用,会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境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导入这个环节,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鉴赏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形成有利于鉴赏的良好的心境。例如,在讲授“新艺术的实验 — 西方现代艺术”这一课时,就可以结合2004年引人注目的“中法文化交流年”,先播放电视新闻录象,以镜头切换的形式,依次展示“法国印象派绘画作品在北京展出”、“埃菲尔铁塔”、“现代建造工艺”、“新时代的象征”、“西方现代艺术”等场景。这样就会使学生随着声音、图像等的变化,内心深处掀起美的涟漪,良好的鉴赏心境自然就形成了。
此外,良好的心境还来源于教师通过多媒体巧妙运用所产生的美妙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电脑microsoftpowerpoint进行美术鉴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要追求一种“动”(生动直观的电影播放)、“变”(多样变化教学手段)、“趣”(妙趣横生的媒体转换)、“美”(美不胜收的构图变幻)的神奇效果,这样不但会产生强烈的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而且会把广大学生带进一个理想的艺术教学境界,教学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会充分体现 “鉴赏教学”的现代教育特色。
二、趣由情引——让美的眼睛去欣赏美
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美的形象性特点,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形象思维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情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情趣包含着比较复杂的情感倾向,因此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往往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对某一事物的情趣会给人以发现其魅力的眼睛,特别是在鉴赏活动中,情趣更起着引导与强化的作用。而美术作品其本身蕴含着内容、情节、形象、色彩等特殊的魅力和独到的形式美,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导,就会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良好情感状态下形成情趣。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俄国画家列宾的名作《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时,为了收到培养学生情趣的良好效果,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先出示内容热闹的画面以吸引学生注意。同时播放画外音:“这些人在干什么?”“写什么信引起了这种大笑的场面?”学生思考的过程实际上正是情感投入的过程,为了保证学生思考的顺畅性与方向性,教师可播放课前收集的反映这幅画的历史背景的音像资料,来形成学生的理性认识,以此推动意趣的形成:画上反映的是17世纪土耳其皇帝要一批哥萨克人脱离俄国而归附于他的史实。这封信表达了这些家奴出身的勇武强悍的哥萨克人虽流落异地,却深深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从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的思想感情。画上就描写这些性格豪迈的查波罗什人在首领的授意下,正给土耳其苏丹写回信的情景。回信的措词相当尖刻,既表达了俄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嘲笑了对方的收买用心。画家以集体拟信这个场面,来展现各个人物的不同姿态、形状、性格和表情。站在中景中间桌子后面的八字胡老人,正用手指向后方点点,表示要在信中给土耳其苏丹“撒上点胡椒面”。当时由于首领说了这句挖苦话,引起了在场人的哄堂大笑。画上所展现的正是这一大笑的瞬间。接着可以出示作者列宾的资料,以此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列宾是19世纪俄国最出色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人民的生活、人民的利益常用自己的美术作品去表现、去歌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观察鉴赏很容易使学生在意趣的推动下,把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看成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对象。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美术的造型知识解读它们,既使学生从观察、分析、思考中学习了美术语言中的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美知识,也使他们从观察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提高了美术鉴赏能力。
三、同化建构——以丰富的经验扑捉美
意义的生成是建构主义强调的焦点,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己的“经验现实”。 实际上,鉴赏能力的形成,也是学生个体内部知识建构的结果,所以美术鉴赏应从主题的生成、探究问题的产生上先行关注学习的生成。鉴赏学习不是看看图片、听听讲解,知识经验不是这样一种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审美经验体系在教师所营造的环境中的自内而外的“生长”。 而多媒体教学恰好可以营造一种通过师生互动而使学生的思维随情境而向四方发散联想、想象,智慧地火花不断被点燃的良好氛围,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渲染情境,用图像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这样可以把语言和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收获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深入挖掘、展现作品的主题,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生成鉴赏的意象。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往往是画中有情、情中有景,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主题。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各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尤其是对于这些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较强的高中生来说,它们之间更是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为此,教师就应在教学中从体会古诗的意境入手,去体会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设计相应的教学课件,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作品主题的认识。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在语文课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所以对古诗的意境的理解就比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容易得多了,这正是建构的基础。而且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陶渊明的诗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就与北宋山水画的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主要是作者都以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所描写的景色之中,所以称为“无我之境”。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把蕴含在“无我之境”中的主题发掘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才会在激活学生的鉴赏认知结构的前提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利用多媒体巧妙设疑,使学生在思考、解决的过程中鉴赏。例如,在讲“大河之源一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展现涉及有关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理论,以引发学生对艺术起源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以加深对古代埃及文明以至整个世界文明的理解。这样就会为学生的鉴赏活动提供必要的背景性知识建构。
四、互生共鸣——让美在心灵深处绽放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情感的表现力的领悟是一种重要的动力因素。美术鉴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鉴赏主体与鉴赏对象的情感交流、互生共鸣的精神感知过程。这种交流与共鸣的过程就是鉴赏活动中的移情。可以说,移情能力是一种内在的鉴赏能力,这种能力会使学生自然而主动的捕捉到作品丰富的内在美。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则美术鉴赏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多媒体成为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为切入点,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教学体系,这样,学生的移情能力就会很容易形成。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教师要多方收集资料,精心设计课件,以通过多媒体促进学生在这方面的和谐发展。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利用多媒体来训练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审美移情能力:用多媒体展示若干图片:第一幅波提切利的《春》,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芳香袅袅的风吹拂着结满金色果实的橙子林和树木间的羊齿叶,它们不断的颤动闪烁出光影;郁金香、银蕾花、水仙等鲜花,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遍地盛开。第二幅,柯罗的《阵》,透明、银灰色的画面,在学生的眼里呈现出迷茫的状态,似乎使他们听到阵风呼呼作响,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活跃的脉搏,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第三幅《梅杜萨之筏》强烈的明暗对比,强烈的运动感和悲剧气氛,令人触目惊心。画面以昂扬的激情赞颂了人与命运抗争的救生意志,揭示了波旁王朝的腐败和黑暗,唤起学生对封建统治的憎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当《蒙娜丽莎》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仿佛沉浸在恍惚之中,她那恬静的双眸以及脸上呈现出的谜一般的微笑,分明感觉到画中的某种生命复活起来:她那高贵、纤细、美丽无比的手,象牙雕刻般的手指中流动着红色的血液以及衣下流动着的曲线美,充满了惊人的力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了令入神往的韵律。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线条、音响、光等信号,产生立体感觉,唤起丰富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在美的领域里,能鉴别出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社会美、什么艺术美,并能在期间产生良好的移情能力;其次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多媒体的运用尺度,使学生逐渐形成并逐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敦杰等 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 海南出版社 2004.4
2、吴廷玉、胡凌 绘画艺术教育 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3、鲁道夫•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年版
要实现带式输送机的高效、节能、可靠运行,既需要优化带式输送机本身的结构设计、完善其功能设计,更为关键的是要选择适合其工作特性的控制器。鉴于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存在非线性、动态波动性等模糊特性,选用了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精确性和柔性控制。设计的控制系统将人工智能模糊控制与PLC可编程控制完美融合,既能确保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适应性外,又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水平。采用变频调速的方式可实现带式输送机的速度调控,其中运量偏差G、速度偏差E和速度偏差变化率EC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电动机频率F为输出量,由PLC程序对输入量进行模糊化处理,最终实现带速与运量的合理匹配。
2控制系统的设计
根据分析可知,带式输送机节能控制的关键是根据运量变化动态地调控带速,通过减少轻载和空载状态下的功率损耗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该节能控制装置的接收来自仓位传感器的料位信号、带式输送机称重传感器的重量信号、速度传感器的速度信号,只要通过对上述信号进行逻辑判断,便可按照预定的程序智能地控制给煤量和输送机带速。控制系统是以S7-300系列PLC作为控制中枢,可实现仓位信号、带速信号、称重信号的采集,并利用PLC实现人工智能模糊控制,计算出精确的运行频率,通过调节变频器频率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速度的控制。同时,各级分站之间的信号传输以及通信功能均由PLC实现,带式输送机的各种保护功能也通过PLC程序控制实现。
系统预先设定煤仓额定容量的30%~80%为合理存煤量,在这个范围内,需要测量带式输送机实际运量Q,将测量值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并以设计的运量为准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变频调速。当煤仓的实际存煤量超过额定上限时,系统自动发出存煤超限警报,采煤机按指令停机;当煤仓的实际存煤量超过额定容量的80%又未超限时,需要发出减少采煤量的信号,然后以设计运量为参考,通过调节输送带速度来调整实际运量;当煤仓的实际存煤量低于额定下限时,系统将发出带式输送机的停机信号;当煤仓的实际存煤量低于满容量的30%但未低于下限时,可减小给煤机给煤量,即减小带式输送机的实际运量;当实际运量满足低速运行条件时(本系统以低于设计额定运量的一半为低速运行条件),输送机将自动以设定的低速状态运行,最大限度地节约电能。
3结语
关键词:结语;半开放式的结语;高中美术鉴赏课
一、半开放式结语分类
半开放式的结语是有意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在解决本课重难点和关键的同时,加深对该部分的关注和理解、认识和掌握。半开放式结语一般分为三种:知识引发知识、技能关联技能的结语;留空间、撞火花的结语;促探究、引发兴趣的结语。
1.知识引发知识、技能关联技能的结语
该种结语是通过复习本课知识与技能A,引发新知识B1、关联新技能技法B2,以达到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形成知识体系的目的。该种结语设计的关键是用A引发B,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A是导火索,B才是真正的目标。由A———B是知识温故知新、承前启后、不断拓展的过程。这种方法的优势是:(1)知识体系完整,形成某一个学习领域的知识结构;(2)给学生思考留下一定时空,学生的思维可以朝着预定的方向驰骋。例如19世纪法国印象派美术鉴赏教学小结设计,应围绕着“印象派”这一概念A,引发出“新印象派”(B)、“后印象派”(C)系列内容,从而形成19世纪初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印象派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脉络。教师设计该种结语还需要考虑三点因素。因素一:教师应熟读教材,对教材内容了然于胸,在设计和实施该种结语前,应对关系到A———B之间的知识作系统整理、掌握。因素二:在A引发B知识、A关联B技能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其份量、注意其比例、控制好时间。因素三:始终要引导学生关注A的基础性,还要关注B与A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更要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该内容。例如,19世纪法国“印象派”知识内容,就对60年代的我国油画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教材中油画作品《夯歌》是典型“印象派”风格的画作;学生会通过“关联性的结语”,对美术是无国界的、经典的美术作品永远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有深刻的认识。
2.留空间、撞火花的结语
留空间、撞火花的结语特点是:结语的设计不仅给学生流出一部分空间,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关键是设计的问题能引发思维碰撞。该种结语不适合所有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但比较适合作品较多、艺术观念前卫的美术鉴赏课程。其突出优势是小结阶段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踊跃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问题争论,发表不同想法,引发学生对该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积极思考,这种结语改变了学生已经习惯的封闭式小结现状,达到让“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伴随学生学习始终的目的。当然这样的结语设计也会有它的不足:一是假如问题的设计和留出的时间不相适应,容易出现小结局促、着急结课、或者拖堂的现象;二是如果问题设计不当,容易出现意见一边倒、思维碰撞不了的现象;或者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但没有出现预期的积极思考、踊跃参与、探究问题的效果。为此,教师进行该种结语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师对教材应熟读和精通。这是保证开放式结语设计的最有效途径。第二,对问题设计的结果要有充分的预见和把握。对结语中问题设计可能产生的效果应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方法,包括问题的探究会有几种答案、占比大约是多少、还会出现怎样的不同答案等,教师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第三,时间的掌控。小结时间与问题难易度应相适应,还要预计出思维碰撞争论的时间。
3.促探究、引发兴趣的结语
促探究、引发兴趣的结语设计要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找准“探究点”进行结语设计。其特点是问题设计要具有可探究的可能,能够引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它与上面的“留空间、撞火花设计结语”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前者注重碰撞思维火花;后者关注“引发兴趣”。共同之处是“半开放式、留空间”。那么,需要怎样选择问题、提问的突破口又应该怎样设计呢?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应是美术鉴赏课程中具有健康审美情趣的问题;(2)应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能驾驭、有研究意义、并能激发探究热情的问题。该种结语设计不适合所有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封闭式结语穿插使用。使用方法因课程内容、学生学情等因素而定。
二、半开放式结语的课例应用
1.知识引发知识、技能关联技能结语的课例及分析
课例: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2]107-112教师可以这样设计:①本节课学习和鉴赏了印象派作品系列,谁能用印象派开创者、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说明“印象派”概念和特点?②《日出印象》还让你看到了“印象派绘画有怎样的追求”?同时说明他们的作画过程是什么样的?③“后印象派”是怎样产生的?又有怎样的特点?结合主要画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说明。④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在对世界美术史发展方面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局限性又是什么?该结语的设计思路是以印象派产生(A1)、发展和技能(A2)以及追求开始,引发新印象派的概念(B1)和技能(B2)、再到后印象派产生背景(C1)、发展历程(C2)以及艺术主张(C3),其实是对以法国为代表的19世纪欧洲美术的一个概括,帮助学生理出清晰而明了的印象派发展的脉络。教师还可以这样设计,用作品A、引发作品B、再引发作品C。这并不是单纯在小结阶段引领学生观赏作品,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印象派代表画家莫奈作品《卢昂教堂》(A)(面对户外景物不断变化的光线,必须以直接、迅速的笔触捕捉下来)技能特征的分析———引发对新印象派画家修拉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B)(“点彩画法”)技能特征的分析———再引发对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作品《阿尔的小屋》(C)技能特征的分析,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美术史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更是一个“技能技巧”上相互关联和影响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再回望这些派别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程和艺术的主张,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当然,这样的结语设计需要教师至少具备两点专业素养:①对现代欧洲美术史尤其是对法国美术史中的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艺术追求熟练掌握和应用;②对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技能技法特征的关注、掌握,并能对其细微的不同给予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只有具备上述两点才能设计并使用“技能关联技能”的结语设计。
2.留空间、撞火花设计结语的课例及分析
课例: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第二课时《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2]107-112教师可以尝试这样小结:教材在阐述“后印象派”产生背景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它产生的直接原因“印象派的局限性”。那么,你怎样看“后印象派”?你觉得它能否克服印象派的局限性,他们的作品又有怎样的特点。由于教师的结语很开放,学生很可能得出各种答案,例如,有的学生小结:“印象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描绘和纪录“瞬间”的光影,如果把这个当成是“局限性”、或将这个局限性变得不局限了,那么,就失去“印象派”绘画的特质了。有的学生小结:若将“印象派”与14、15世纪的古典油画作比较,我还是觉得古典油画美!没有笔触、特别细腻,当然,也不缺乏思想性和艺术追求。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出多种观点,推动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这种结语设计为学生的复习留下充足的空间。以印象派的“局限性”展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实现了“一人搭台,全班参与唱戏”的设计初衷,在小结时学生能自主复习知识和艺术理论。如果说上面的结语设计是侧重于“留空间”的结语设计,那么,下面的结语则是倾向于“撞火花”的结语设计: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印象派似乎局限性比较突出,如一个是它模糊了写生和创造的界限、拿写生当成创作;另一个局限性就是忽视作品内容而过于注重外光下的光色关系,恰恰这个就是印象派的最突出的特征,也正是这一突出的“局限性”才给新印象派的产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新印象派是否弥补了这一局限性?新印象是否又留下新的‘局限性'?”这种“撞火花”式的结语设计,可以引发老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在小结阶段围绕一个问题共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展示了一条清晰的链条:“现代派绘画创作越来越主观,从法国印象派的发展历程就可见一斑。”
3.促探究、引发兴趣结语的课例及分析
(1)古希腊人信奉各种神灵,把制作雕像和建造神庙看作是对神灵最大的尊敬,神庙用雕刻作装饰,与雕塑融为一体。如《帕特农神庙山花装饰雕刻———三女神》《伊瑞克提翁神庙》(2)古希腊人是以人的形象和思想情感去塑造神灵,所以,古希腊神像在外表看来是人像,如《赫尔墨斯与幼年的狄奥尼索斯》(3)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最美的,向他们敬奉的神灵展示人体,是对神灵的最大奉献。如《掷铁饼者》(4)古希腊人崇尚以和谐为美的美学观念,不断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如《拉奥孔》。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说出相关点的时候启发引导,同时在总结时要强调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和其文化对今天的影响:建筑方面的多立克柱式一直被我们所推崇和使用,如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门厅的柱子;达芙妮牌子的女款鞋,就是用希腊神话月桂女神达芙妮的名字命名的;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星座”,也是出自于古希腊神话。本结语设计是以“古希腊美术为什么取得伟大的成就”为讨论题,用学生熟知的“星座”“达芙妮”“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为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这种结语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用学生感兴趣的“古希腊美术取得成就的原因”引发另外一个“兴趣点”即:“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就”,继而联系“我们身边兴趣点”,如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门厅的柱子、达芙妮牌子女鞋以及星座。“身边熟悉的生活的兴趣点”是最大的兴趣点,因为,人类文明从来都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古希腊古罗马从来都没有停止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1视觉传达的表现模式与行为逻辑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关注的问题多是社会的热点,其表达的形式多具有一定的易于接受性。换言之,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较为自由灵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感彩。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在满足人的精神世界方面,同样具有极强的教育性、艺术性、责任性。一方面,从表现模式角度来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强调了独特而鲜明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在设计上,强调受众对于既有的意识形态、道德律令的遵守,企图通过内心的感动出发,触发并形成受众的共鸣,进而实现其自身的导向性与影响力,继而满足不同受众对于广告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追求。例如,较为成功的广告《留守儿童》、《水土流失》以及《得蛙蛙》系列,都是在通过电视的平台,展示出关于留守儿童、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的基本理念。借助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独特艺术载体,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体验的可能性。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通过台词脚本的设计旗帜鲜明地倡导或者反对某种观点,进而劝导人们能够摒弃之前的陋习。另一方面,从艺术设计行为逻辑而言,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采用抽象性的词汇,只有置于具体的物象成为可感知的经验组成部分,其语意才易于得到理解。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的艺术设计象征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艺术设计崇拜的意蕴,既是对艺术设计自然属性的归纳,也表征了社会化、多义化的开拓。实际上,从本质上讲,任何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都具有一定的主基调艺术设计。尽管囿于文化传承差别表现会有不同,其彰显出的心智模式与行为逻辑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的设置是为了体现出性格沉静而厚实的鲜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特色。例如,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爱的表达式》以及《古迹保护》为例,我们发现其中对于白色的运用为例子。白色在广告中是从既往自然属性的锚定,诸如白云、羊毛、牛奶等颜色的同一性使得艺术设计言说能够得到归纳,而一旦其艺术设计运用中采用了白色也就成为一种常规用法。具体而言,记忆原点性质的存在形式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有必要进行特定的解释和逻辑思维,对于此种颜色产生敬畏心。当上述规律性质的观念不断地在生活中得到证实,艺术设计也就从自然属性实现了向社会属性的转变,为大众在景观社会空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视觉消费提供了核心质素。
1.2视觉传达的目标关联性与抽象性
所谓目标关联性,指的是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上必须体现出围绕某主题展开的核心理念。例如,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校车安全》中首先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小女孩的形象,这个小女孩自由地走过花坛、喷泉,在明媚的阳光里自由舞蹈。然而,紧跟着镜头一转,一辆破旧的校车呈现在镜头里。画外音是:她本来可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显然,这样的设计,让每一个受众都希望身临其境,帮助小女孩,不让她迈上校车。这样,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的目标关联性也就准确无误地呈现到位了。基于这样的例证,我们可以认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史是一个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心灵情感史。在这种艺术设计创作者的心灵体悟下,艺术设计与广告心理结构相契合的佐证形态。所谓抽象性,是指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关注的是创作者知觉与视觉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被建构的路径,我们能够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中也可以看到创作者主体的抽象表达。具体而言,电视艺术设计内蕴的诸多文化表征能够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性与内容的现代性耦合中找到其自身应有的存在可能。例如,在电视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环保之路》的抽象性表达中,黑色同样是应用范围较广、象征意味较浓的物象。黑色象征的负向特质既体现出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作品的基本创作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艺术设计包裹着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象征的高度、深度。这也就解释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本身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源头,其艺术传承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性语言呈现具有完整性和在场性。而探讨作品艺术设计的审美理解与象征意味,实则是探寻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与艺术文化史切近相关性,旨归在于彰显创作者艺术设计运用的主体性与抽象的表现力。
1.3视觉传达重塑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我们认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艺术感染力塑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形式上,避免了过多的长篇大论的说教,转而采用一些融理于情的表现手段,或者用比较写实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二是审美价值上,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要体现能为受众接受的基本内容,要通过形式上的审美来达到与对象群体契合的程度。只有当观众真正为作品所打动的时候,才能够对美的对象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审美上的艺术性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就很好地是吸纳了表现形式与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不关注宏达叙事层面的展现,而是强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的重新发现,在空间的层面上主张从不同的视角完成对于同一事物的多重看视。在具体的艺术设计上,《回家》风格融汇的影子,更多地强调了欣赏者的注意力对于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观看意识。艺术设计运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处理多是按照创作者理解在作品中重新对事物进行排列组合。这也就是所谓的“艺术设计造型”、“艺术变形”与“几何构图”等重要内容的题中之义。在对于整个观者位置的位移中,艺术设计运用处理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表达的是一种融贯主体的概念。
2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与受众的美学耦合
2.1情感透视的现代性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完整清晰意向与艺术设计的使用,恰恰处于大时代的现代性转型的断层期。众所周知,现代审美思想跟视觉认知分析并行不悖,受众是视觉与知觉理论在设计层面的表现,这是我们探讨中国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设计需要申明的一点。在我们看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审美思想具有极强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性,从图像的视觉表征来看,尽管古典知识型所谓的定点透视的理念与之呈现出的完整的、清晰图像仍然大量存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所代表的恰恰是对于视知觉的解构,其意义不是对我们日常看得见的现实状况的简单复制、转录、还原,它是在借助技术重构了一个自主化的世界形式。基于上述的影响,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设计对于观者而言也创作了新颖的、碎片化的视觉样式,让人类的注意力从质感的传统束缚中解脱出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成为时间的流动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传统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完整性进行了独特的解构,并且其也与连续性一道不断地成为欣赏者考察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内容与主体经验特质必然考量的因素。
2.2情感想象的固化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符号的意味更彰显出数字媒介时代广告高度“符码化”的象征符号特征,成为自我识别标志。现代知觉形式逐渐放弃了用单一的结构来构图叙事的尝试,通过对于知觉形式形成过程的探索,来固化视觉所及的形象与想象。我们感受到知觉已经不单纯是记录,它必须正视并明确知觉自身的不稳定性。现代知觉形式把握自身对于知觉断层的敏感认知,并揭示出注意力的悖论。这种情形下有意关注某个事物,并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进而把握其内在的直接性。毋宁说,现代知觉设计是在指出知觉的分解和形式的丧失,倘若认为注意力是连续体的动态形式,试图在知觉空间中建构自身的离心特性,以便让创作者的视觉和想象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2.3艺术设计的情感体验性耦合
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强化了体验性的特质,形成了让受众具有一种独特的体验美的重要能力。第一,经过长期的艺术设计实践,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创作者已经掌握了艺术设计组合与搭配的基本规律,他们在艺术设计对称与调和中获得了艺术设计的情感力量,进而让艺术设计的情感力量注入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本身。第二,数字媒介时代广告反映了其关照世界整体的独特方式,创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和审美特色的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前者用数字媒介时代广告的语言表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的感知和概念。第三,数字媒介时代广告艺术设计运用象征意义充分认识到实景摄入对于画面内容与含量的限制,重新组织并取舍了场景的基本方式,采用多视点方式入画,在二维数字媒介时代广告上扬弃了传统的远近关系。而在这一过程中,观者要从意识中清除掉自身既有的位置感,重新看视作品展现出来的对于视知觉的冲击,及其布局与格法上体验美学的基本脉络。
3结语
了摘要:作为媒介,书法艺术同时兼具了传播文化信息和书法艺术信息的功能。书法艺术“去传统化”成为社会常态、由精英垄断艺术走向人民大众、经历现代科技技术的冲击之后浴火重生,成为世界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均丽奇葩而异彩绽放。借助电视媒介,书法艺术将走出国门,担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电视媒介让人学习书法艺术,回归书法艺术原点。
一、中国书法艺术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
中国书法艺术的媒介传承变化始终受着社会发展的影响。本雅明说,在人类艺术活动中,“艺术生产关系也一般地决定于艺术生产力即‘技巧’,当艺术生产关系与艺术生产力发生矛盾、阻碍艺术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技术革命,新的艺术技巧(技艺)就会产生,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把艺术向前推进”。从文字诞生之初的龟甲兽骨、铜器、竹简尺犊、青铜刻石、纸张直至当今社会电子网络媒介,可以说书法艺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催生新的传播媒介,以适应文化传播的需要,担负起书法艺术文化传播的重任。
作为媒介,书法艺术同时兼具了传播文化信息和书法艺术信息的功能。纵观书法历史,无论是古文字时期的甲骨、青铜,还是有秦以来的刻石、竹简木犊、绢帛等,均是传播文化信息的一种方式,这种承载方式在传播文化信息的同时,又根据载体的不同形成了风采各异、流传千古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艺术传播媒介每一次的变迁都会对书法艺术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回望历史,在现代电子网络媒介出现以前,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传播媒介的传承变化对书法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大至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五代至唐的“摩拓”时期;二是宋朝的“印刷刻贴”时期;三是近代社会的“图像印刷”时期。唐朝的摩拓是封建社会最为原始的一种摩拓复制书法艺术作品的技术,它的出现使一些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传播范围的拓展成为可能,通过摩拓复制技术,使书法艺术在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得到了迅速传播,也从而使书法艺术在唐代的上层社会迅速得到普及,书法艺术也因此居于“不朽之盛事”的地位。这也是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文化核心艺术的一次重要的传播技术的革新。宋代的刻贴是对.唐朝摩拓传播技术的又一次创新,刻贴的出现使复制技术得到了拓展,由于刻贴复制使古代书法艺术经典以一化身为千百,促成了书法艺术的传播普及,同时也成为后世书法家借以“推广”自己的一种方式。通过刻贴来印刷出版自己的书法作品集,类似于现在的书法作品专辑。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就非常擅于此道,他是明朝运用刻贴来为自己出版“作品集”最多的书法家。近代图像印刷水平的进步主要是指印刷和影印技术的使用,较之前者,图像印刷逼真度、数量均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由于图像印刷术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古代书写图像被展示出来了,而且其传播范围也越来越为广泛。
进人当代社会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网络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应用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书法在当代电子媒介的作用下已经进入了一个通俗化的阶段。此时的书法艺术借助电子网络媒介传播的优势也出现了视觉转型,书法艺术已从书法家书斋的案头艺术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书法艺术也不再是当代文人的身份标签,更不需要古代文人的深厚文化修养,只要能够认识汉字,就能进行书法创作,甚至借助电视的话语权而转身成长为“书法家”。书法家借助电视来推销自己,已成为当代社会书法家“增势”的一个捷径。同时,电视媒介也促使今人可以零距离地观摩学习古代书迹法帖,为书法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现代电视媒介让书法艺术走出书斋,走向世界
书法艺术由古代社会文人士大夫所必备的书写“技能”,到现代社会中“视觉文化艺术”身份的悄然转攀,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书法作为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还停留在“技”的层面时,受传统传播媒介的影响,它只能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媒介。此时的书法是“书法家”独居书斋相对封闭的个体劳动产品,因而它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古代文人书斋的案头艺术品,人际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书法艺术精英化传播是这个时期书法艺术传播的常态。当科学技术发展催生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成为当前社会主导传播媒介的时候,电视媒介强大的传播功能彻底打破了书法艺术这种延续千年的精英化的传播态势。同时,电视传媒强大的视听传播功能和跨越时空的传播特性,让书法艺术不再像往昔那样“深藏闺中”。借助电视传播的及时性、视听性、延时性、现场直播性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书法艺术迅速从文人的书斋走向了人民大众生活,成为全民族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人人享有书法艺术、使用书法艺术、传播书法艺术已经成为社会常态。
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电视作为一种现代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广泛性与普遍性而使传播的内容具有强大的社会舆论力量。这种力量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极其有力的,在适当的时候和情景下,这种无形的舆论力量会转化为不可扼制的物质力量显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借助电视媒介传播的功能,成长为书法艺术家的历程不再像古人那么遥远和艰辛。通过电视推广自己和自己的书法艺术则是当代书法艺术家首选的一条捷径,这种媒介的力量是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书法大师们所不能想象的。古代书法大师要想在书法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需要他们穷其一生来为之努力的。历史上王羲之有“暮年乃妙”,王铎尚需“五十自华”。试想,当明朝以董其昌为代表 的一大批书法家为使自己的书法艺术流传千古而借助 “刻贴”的传播方式来传播自己的书法艺术的时候,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其身后数百年白娜代社会中,借助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来推广自己书法艺术的广度和深度是那样的强大,社会的影响力又是那样的深远。
当代的书法艺术家们借助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优势和便利,再也不用拘泥于各自的书斋案头,他们放下了传统文人的矜持,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下,带着自己的书法艺术作品走进了社会大众生活的名利场之中,在作品价格的博弈中来彰显自己书法艺术水准的高低。此时的书法艺术家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空前的频繁,交流的方式更加多元。通过书法展览、互联网络、电视媒介等形式传播书法艺术文化信息,从而促使书法的技艺空前地普及和提高。电视全程再现书法艺术的动态创作全过程的现场直播功能,更是把书法这一书斋文化带进了社会大众生活之中,让寻常大众欣赏书法艺术家创作书法过程的随时性,成为书法学习的常态。电视媒介的最大优点就是它不仅能逼真地传递书法作品,而且能够把书家的创作过程完整地记录保存下来,供学习者研究,这是印刷媒介所不能比拟的。面对无数“天下第一”书迹的仿真及多层面的视听解读,是前人所不能想象的。
当前社会的信息全球化特征、深度的国际信息交流带来了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国际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国际交流,即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其中对传播者而言,最便利、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通过天空直接传播的媒介,即广播和电视。电视媒介跨越国界的覆盖范围和传播的面对面功能,也使书法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外朋友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了解中国,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汉语热”。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全方位地推介中华传统文化。世界上有4000余万外国朋友在学说中国话,学写毛笔字。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向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康拉德在他的《中国文明简史》一书中说:“中国的上层文化是最具有高度视觉性的,而最高形式的艺术则是书法。”书法艺术已经成为西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当代社会,书法艺术已经不再是中国人自己的艺术,它正在转换成为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文化艺术形式。书法艺术在电视媒介的助推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则已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电视媒介让人学习书法艺术,回归书法艺术原点
电视媒介集视听传播手段于一身,通过影像、画面、音声、字幕等多角度传播信息,传统媒介中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像电视一样拥有那么多的受众和那么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其传播媒介的变革息息相关,媒介的每次技术革新均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及传播产生巨大影响。电视在中国一经出现,就被书法艺术所青睐,并迅速与之联姻,催生出了电视书法艺术。电视书法讲座、书法艺术家访谈、电视书法文化的专题片、电视书法大赛等形式各异的书法电视节目充斥电视荧屏,书法在电视媒介的助推下走向了寻常大众。此时的书法艺术在电视的作用下,出现了对传统的书法传承方式的颠覆,这种变化让世人学习书法的方式呈多元化态势。通过电视媒介,学习书法完全可以借助电视现场再现的特性,让学习者跨越时空,如身临其境一样观看书法大师们创作书法的全过程,回归书法艺术学习的原点。我们既可以从电视屏幕上或音像制品中欣赏到名家书法作品,清晰地看到书家的执笔及每一点画的运笔变化等,把学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现场模拟,又可以从他们的运笔过程及书写者的讲解声中轻松地学到书写技法。
[关键词]视觉文化时代;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审美化生存
[DOI]10.13939/ki.zgsc.2015.13.130
1从图到图,一眼万年: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
鼓乐喧天的祭神仪式、严阵以待的狩猎场面……在我们向那些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遗存面壁凝视时,它们凸显出的不仅仅有筚路蓝缕的人类活动轨迹,还有人类记录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和能力。“制图和读图是人类走出愚昧,从一般动物中离析出来的最伟大的一步”王海龙.视觉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4.,图其形绘其影的“叙事”行为已然定化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伴随着大浪淘沙般升腾跌宕的自然抉择,人类终于以蹒跚向前的脚步迈入了这个新世代。拜经济发展与科技发达所赐,当下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传媒的日益扩张,营造出了视觉机制的高位主宰和视觉文化的广泛渗透的氛围。
当持续了四个多世纪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20世纪不情愿地被附加上 “L・H・O・O・Q”的标签;当梦露的迷人肖像以变色龙的方式重复出现,我们仿佛已经嗅到了视觉文化沉浸于叙事格局之中的整合之味。从图到图,一眼万年,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这一次又垂青于人类,不同的是,人类此在的界域已经裂变为视觉文化的竞技场――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正逐渐为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所取代,人们对于文本的主体认知方式继而由精读转向略读、由凝神关照转向眼球效应,图像在一步步滑向话语的附庸和感官的刺激物。
2诗意栖居地之上的审美化生存
凡是诗性尚未泯灭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沉沦于世界的蝇营狗苟,都不会深陷在日常奔走和忙碌中而对存在的呼唤听而不闻,都不会一生低头于足下的小利而不仰望天空。章国锋,王逢振.20世纪欧美文论名着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59.
――海德格尔
在如此一个图像增殖与侵蚀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规划一直便致力于尝试以种种障碍和未知形象将空间填满……它总是充满着未被承认的障碍,这些障碍从来不允许我们实际上“看到”存在于我们的期待之外的东西。”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在海氏那里,“诗意地栖居”具有一种遮蔽的力量。
的确,在当今大众经验重构、审美范式转换的情境之下,如何使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达到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如何使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在日常体验与美学意义、审美愉悦与价值提升之间,制衡图像沦落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以实现诗意栖居地上的审美化生存,成为当下艺术的职责与业绩所在。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置身于其中的艺术家们即时调整文本叙事结构的转向步伐,平视之眼的朱书贤“以平视感的姿态开启感官之门”,深情冷眼的常陵开始了“一花一世界的诗意撩拨”,他们以超文本的立体方式吸纳慧智,在推动艺术创造的人性化表达和审美化建构的同时,在学术关照的层面上不断厘定本土文化的精神坐标。
3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关涉与遥望:此岸与彼岸
文艺复兴以来关于艺术的朴素“镜子说”,毫不怀疑词与物的一致性;而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以来,书写与现实的非同一性却是所有语言固有的,没有一套言说世界的言辞能包含世界的真。当代艺术在实施着镜城突围的行动,它不断抹平了“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走向“超真实”。人们在创造着现实,也在构筑着理想世界,力求走近精神“彼岸”。这种“超真实”/“幻象”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长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在佛教构筑的世界里,此岸与彼岸是现世与来世、苦海与佛国的两极。而笔者此刻所议的此岸与彼岸,其所指不仅包括此在和彼在,亦有一种地域上(如本土与海外、东方与西方等)越界与连接的概念。即艺术家们既要以入世的治学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在创作中关照,又要在此岸遥望彼岸、从彼岸关涉此岸,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见:李来源、林木的《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307页:石涛有“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闪闪发光。
朱书贤借助《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文本叙事中源自自身经验、看似稀松平常的现实情境,将此案与彼岸的关涉与遥望,演绎为“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悬浮与依托。“每当我察觉浪漫这东西时,感觉它的存在像是一层透明的薄膜,悬浮于现实事物的表面,使得事物看起来时而真实,时而虚幻,下一个瞬间,就消失不见。”摘自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一文。两部作品均为我们设定了“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的现场氛围,黑与白的交接之处便是无穷尽的“灰色”主调。艺术家将创作视为“再现薄雾般的浪漫”,可是这浪漫却没有依附在抓人眼球的新奇形态中,没有披戴上浓妆重抹的色彩,而是弥漫于充斥在影像中的主色调灰色之中――主体与客体在这里均被笼罩在纯度不高、亮度不够的灰暗调子里。
回到颜色本体上来看,因似晦涩的灰色之于黑白,就好似浪漫之于现实。它不同于黑白的极端,而是以朦胧、内敛、神秘的形状,更富于弹性地介于两者之间。“灰色给人以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更强烈,其远方为遥远的过去”[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30.。如果说“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分别对应于“此在的遮蔽”和“彼在的敞亮”,那么这种以枝枝蔓蔓的灰色姿态为代表的视觉效果的压抑,无疑助艺术家一臂之力拨开“黑雾”,将关涉此案、遥望彼岸的实施凝结为破土而出、抽芽壮大的“黑色种子”。
拥有十年留法经历的常陵,在此岸的法国时思蜀而不乐,记忆中的母土魂牵梦萦,他欲罢不能地迷恋着彼岸的温暖;回到2005年的台湾,此岸的故乡社会结构、现实面貌、文化境遇较前有了根本改变,此刻的台湾与记忆中彼岸的台湾无法建立起即刻的连接,从此岸到彼岸的跳转,实质是从本土的缺席转到现时的在场,记忆中对于母土上下文关系赫然横亘出一条现实的鸿沟。艺术家由此在对于彼在的原有期待并没有实现,这种怅然所失的情绪,促使常陵开始了以台湾的特色饮食――“五花肉”为视觉识别码的身份追寻。常陵的温情回眸,在“异乡”和“原乡”之间巧妙切换,他用特殊的减去法,挥洒书写的痕迹,流动油画的颜料,而由此产生的类似于水墨的表达效果直接带入了文人画中的精神元素。
从构图饱满的暖色到间有其中的冷色,从“五花肉”系列中“肉山水”“肉花鸟”“肉都市”“肉兵器”“肉宗教”五个子题之间的互我进化和轮回,常陵的艺术文本不断地呈现叙述者的心理反应和阐释渴望,具有一种“符号迷恋”的故事表征。这种叙述策略又唤起观者巨大的情感期待和叙述幻想,继而使其沉溺于文本的叙述之中。于是,此案的关涉与彼岸的遥望在这里,图像化为高速的静止、细腻的宏阔,且深且浓且久远且绵延,而至无穷无极。
4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确定与不确定的预设方向
艺术的文本创作存在于从创作到作品接受的动态流程中,存在于“从创作者的意象―语符思维到读者的语符―意象思维的相继过程中”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05.。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各自思维活动的中介与连接点,它既是作家创作活动的物化与结果,又是读者接受活动的起点与物态化作品的重新创作。
按照这样的认知准则,艺术家一方面要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微妙的意义组合,其中既有可以直接知觉到的意义倾向,又有含而未发,需要接受者加以想象填补的意义“空白”。于此之下的本文叙事,摇摆于确定与不确定、精准与混沌的预设方向之间。确定的预设方向,使得观者的观看思索与创作者的原发意识,具有一定层面上的主旨一致性;而预设方向的混沌与不确定,则需要观者的主动思索才得以使画面的意识显现完结。从此点延伸开来说,它反而完满和确定了创作者的精神嫁接和转译。
朱书贤寓诗意感和神秘感于现实生活中的哲思方式,流淌于作品《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中。他在其中没有设置人物对白,待定的指向与缓步运作的“尺八”背景音乐互为滋养。艺术家从哲思迷离、文风幽淡的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小说《幻影书》中,获得关于“默片”元素的启迪。在他看来,默片虽然少了语言的表达,却有着如同诗一般的专属表达方式。“默片的无声、黑白色彩、断断续续加速的节奏。这些都是障碍,增添了观赏的困难,却也减轻了意图代表什么的负担。”见:《“恶童力”展览画册》,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台北:大未来画廊,2009:136.朱书贤将这种拥有多向无限生长可能的“共文本”空白,拓展到诸多具有神秘感条件的环节之上,如剧情推展的幽然迭转、默片与观众的距离感、“尺八”乐器本身带有的宗教色彩等等。
“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洪流间,我不批判,我只裂开嘴大笑。”在常陵看来,宇宙本身处于混沌状态,其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阴阳、表里的两面。他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是一面镜子,可以提供一种中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过于明确、太过了然的指向。艺术家使用特殊的减去法,使生物的存在本身穿透历史思考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课题,于此亦应了石涛“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画语录。
朱书贤、常陵的艺术语言由常态进入
空白,又由空白回到常态。他们幽玄诗意的语言一方面将观者导向一种超然的意象意境;另一方面又在这种导向的路径之上设立了多重障碍间隔,将观者接连阻滞在语词本身的意义之上。正如同叶燮对于诗有“其寄托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说,他们通过增多叙事结构中,从语义、意象一直至主题各个层面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来适应和调动观者重建作品审美物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高千惠.当代文化艺术涩相[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
[2]倪再沁.台湾美术的人文观察[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3]卢梅芬.台湾当代原住民艺术发展[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4]李钦贤.台湾美术之旅[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5]刘益昌、高业荣、付朝卿、萧琼瑞.台湾美术史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中美术;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于各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以及天赋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放在教学的关键位置。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接受更多关于美术的知识是我们美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加强高中美术教学的创新,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得到放松,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篇文章针对当前的美术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今后促进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对教师今后进行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加强高中美术教学探究的积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提上日程,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教师们的责任。当前学校制度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不断寻求更好的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为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减轻压力,加强高中美术教学探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根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探索,从而帮助我们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进而更好的陶冶情操。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限制学生的思考范围,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参加一些美术实践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性格,让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学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提供更大的保障。
二、当前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缺乏足够的重视力度
我国早在21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主要是要求学校和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以分数作为衡量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却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百分之八十的学校依旧将教育的重心工作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学校和教师都认为美术是非高考科目,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教学精力,甚至绝大部分学校在高三就已经取消了美术这门学科,取而代之的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习。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协调发展。
(二)学生缺乏美术学习的兴趣
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生更多的还是被成绩所左右,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上不好好学习,开小差,甚至去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这就很难使美术发挥该有的功能。一部分同学觉得自己在美术方面没有天赋,在学习美术时显得比较吃力,学生就从心底放弃了美术的学习,认为反正与高考无关,学不学都一样,这种心理是不正确的。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画画只是学习之后的消遣工作,学习的重心依旧是文化课,因为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很少会有同学会积极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当美术老师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也是敷衍了事,只是依照课本进行简单的临摹,却无法学会鉴赏和创新美术作品。
三、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加强对美术学习的重视力度
美术学习是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和欣赏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高中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美术教学。学校应该聘请科班出身的美术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且每周至少安排一节美术课,学校对一些必需的美术用品应该给予提供,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美术学习。同时,要想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教师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画我们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得学习美术的乐趣。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师,去自然采风,让学生离开学习的压力,获得心灵的放松,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既亲近自然,又在大自然中学到了知识,这样才发挥了美术这门功课的作用。
(二)丰富美术教学活动
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受高考的影响,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成绩与未来发展,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很多学校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竞争力,往往在课后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比如某些文化学科的竞赛等,我们何不换种思维考虑?在课下组织学生来一场美术大赛?让学生带上画板,走进自然,让学生在一种亲近自然的环境中尽心自由的美术创作,然后通过学生的绘画,给予学生设置一定的奖项,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而且可以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不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教材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转变学习观念
学习观念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会产生偏科现象,尤其在高中甚为明显。例如,大部分女生都比较擅长文科类学习,男生则更喜欢理科类知识,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转变学生错误的学习思想。就比如美术这门学科,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放松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观察我们的生活,有利于培养我们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于各种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摹,这样就能将我们平时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让美术起到陶冶情操、发挥特长的功能。
【关键词】培养;定位;模式;就业;转变观念
一、工艺美术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现状
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职校积极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特色和就业途径,相继开办了服装、财会、市场营销、电子、机电、数控等专业。工艺美术专业也在这股发展浪潮中脱颖而出,并且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地具有一定应用与操作能力的职业人才,为社会需求提供了保障。但是当前不容乐观的是,许多职校工艺美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关系上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许多经过培养的专业人才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减少,有的中职学校由于学生就业难,索性把工艺美术专业改成了高考升学班,背离了职业教育所倡导的“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向导”的办学宗旨。以我校为例,工艺美术专业在校人数由2007 年的200 多人缩小到2010 年50 多人,工艺美术专业的生源人数在逐渐地减少,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职校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问题。有的学校不能安置学生对口就业,有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所学知识不适宜就业岗位的需求,有的学校学生对就业岗位满意率较低,所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根据当前的现状,工艺美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上要转变思想观念,重新进行教育目标的定位,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拓宽就业渠道,使工艺美术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站得稳、立得牢,健康发展。
在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传统的培养模式中,班级上课制、师徒制一直是历年来沿袭不变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教学资源匮乏,实验实训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课程的要求,课程设置单一或繁杂,教学内容陈旧,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实用空间,有的中职学校甚至在既无师资又无实训设施的条件下,盲目开设此类专业,致使该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向其他专业分流,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优化培养模式的几种做法
1、优化课程设置
关于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目前,国外最典型的课程设置有德国模式和加拿大cbe 课程设置模式。其中德国模式较为突出,它的课程设置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将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类)、专业知识(美术设计类)合理的组成一个技术知识体系,普通理论(美术理论)教学内容较为浅显,不过多地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提高了学生掌握工艺美术技能的熟练程度,便于其迅速就业。
2、改革教学内容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要以培养技能为根本,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训比例,改革一些俗套、老化、不适应就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应积极适用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课程与教材,积极研究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电脑技术及校内外课程资源等,更好地促进教学。
3、三强化实践训练
在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讲授是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示范与观摩是让学生对绘画、工艺的表现方法有直观的了解,但实践训练才是技能获得的主要途径。
4、增强创新能力
对于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让学生根据一面极其破旧墙壁上斑驳的印迹,找出可视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为我校设计学校标志;让学生运用废旧材料进行旧物改造等等。这些训练活动都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就业岗位,而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5、参加企业实践
参加企业实践活动是工艺美术专业学生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企业实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并能在企业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
6、建设实习基地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401331)
[摘要]本文从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出发,结合中国画论与西方哲学等文艺理论,以艺术家朱书贤、常陵的艺术作品为具体切入点,讨论当今艺术文本结构的审美化生存,可以为之的路径与方式。
[
关键词 ]视觉文化时代;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审美化生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30
1从图到图,一眼万年:视觉文化时代的艺术转向
鼓乐喧天的祭神仪式、严阵以待的狩猎场面……在我们向那些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遗存面壁凝视时,它们凸显出的不仅仅有筚路蓝缕的人类活动轨迹,还有人类记录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和能力。“制图和读图是人类走出愚昧,从一般动物中离析出来的最伟大的一步”王海龙.视觉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4.,图其形绘其影的“叙事”行为已然定化为人类的生存方式之一。伴随着大浪淘沙般升腾跌宕的自然抉择,人类终于以蹒跚向前的脚步迈入了这个新世代。拜经济发展与科技发达所赐,当下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传媒的日益扩张,营造出了视觉机制的高位主宰和视觉文化的广泛渗透的氛围。
当持续了四个多世纪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在20世纪不情愿地被附加上 “L·H·O·O·Q”的标签;当梦露的迷人肖像以变色龙的方式重复出现,我们仿佛已经嗅到了视觉文化沉浸于叙事格局之中的整合之味。从图到图,一眼万年,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这一次又垂青于人类,不同的是,人类此在的界域已经裂变为视觉文化的竞技场——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正逐渐为以图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所取代,人们对于文本的主体认知方式继而由精读转向略读、由凝神关照转向眼球效应,图像在一步步滑向话语的附庸和感官的刺激物。
2诗意栖居地之上的审美化生存
凡是诗性尚未泯灭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沉沦于世界的蝇营狗苟,都不会深陷在日常奔走和忙碌中而对存在的呼唤听而不闻,都不会一生低头于足下的小利而不仰望天空。章国锋,王逢振.20世纪欧美文论名着博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59.
——海德格尔
在如此一个图像增殖与侵蚀的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的规划一直便致力于尝试以种种障碍和未知形象将空间填满……它总是充满着未被承认的障碍,这些障碍从来不允许我们实际上“看到”存在于我们的期待之外的东西。”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在海氏那里,“诗意地栖居”具有一种遮蔽的力量。
的确,在当今大众经验重构、审美范式转换的情境之下,如何使审美与现实、艺术与生活达到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如何使艺术文本叙事结构在日常体验与美学意义、审美愉悦与价值提升之间,制衡图像沦落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以实现诗意栖居地上的审美化生存,成为当下艺术的职责与业绩所在。石涛有云“笔墨当随时代”,置身于其中的艺术家们即时调整文本叙事结构的转向步伐,平视之眼的朱书贤“以平视感的姿态开启感官之门”,深情冷眼的常陵开始了“一花一世界的诗意撩拨”,他们以超文本的立体方式吸纳慧智,在推动艺术创造的人性化表达和审美化建构的同时,在学术关照的层面上不断厘定本土文化的精神坐标。
3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关涉与遥望:此岸与彼岸
文艺复兴以来关于艺术的朴素“镜子说”,毫不怀疑词与物的一致性;而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以来,书写与现实的非同一性却是所有语言固有的,没有一套言说世界的言辞能包含世界的真。当代艺术在实施着镜城突围的行动,它不断抹平了“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走向“超真实”。人们在创造着现实,也在构筑着理想世界,力求走近精神“彼岸”。这种“超真实”/“幻象”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长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在佛教构筑的世界里,此岸与彼岸是现世与来世、苦海与佛国的两极。而笔者此刻所议的此岸与彼岸,其所指不仅包括此在和彼在,亦有一种地域上(如本土与海外、东方与西方等)越界与连接的概念。即艺术家们既要以入世的治学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在创作中关照,又要在此岸遥望彼岸、从彼岸关涉此岸,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见:李来源、林木的《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307页:石涛有“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闪闪发光。
朱书贤借助《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文本叙事中源自自身经验、看似稀松平常的现实情境,将此案与彼岸的关涉与遥望,演绎为“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悬浮与依托。“每当我察觉浪漫这东西时,感觉它的存在像是一层透明的薄膜,悬浮于现实事物的表面,使得事物看起来时而真实,时而虚幻,下一个瞬间,就消失不见。”摘自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一文。两部作品均为我们设定了“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的现场氛围,黑与白的交接之处便是无穷尽的“灰色”主调。艺术家将创作视为“再现薄雾般的浪漫”,可是这浪漫却没有依附在抓人眼球的新奇形态中,没有披戴上浓妆重抹的色彩,而是弥漫于充斥在影像中的主色调灰色之中——主体与客体在这里均被笼罩在纯度不高、亮度不够的灰暗调子里。
回到颜色本体上来看,因似晦涩的灰色之于黑白,就好似浪漫之于现实。它不同于黑白的极端,而是以朦胧、内敛、神秘的形状,更富于弹性地介于两者之间。“灰色给人以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更强烈,其远方为遥远的过去”[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色彩的性格[M].吴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30.。如果说“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分别对应于“此在的遮蔽”和“彼在的敞亮”,那么这种以枝枝蔓蔓的灰色姿态为代表的视觉效果的压抑,无疑助艺术家一臂之力拨开“黑雾”,将关涉此案、遥望彼岸的实施凝结为破土而出、抽芽壮大的“黑色种子”。
拥有十年留法经历的常陵,在此岸的法国时思蜀而不乐,记忆中的母土魂牵梦萦,他欲罢不能地迷恋着彼岸的温暖;回到2005年的台湾,此岸的故乡社会结构、现实面貌、文化境遇较前有了根本改变,此刻的台湾与记忆中彼岸的台湾无法建立起即刻的连接,从此岸到彼岸的跳转,实质是从本土的缺席转到现时的在场,记忆中对于母土上下文关系赫然横亘出一条现实的鸿沟。艺术家由此在对于彼在的原有期待并没有实现,这种怅然所失的情绪,促使常陵开始了以台湾的特色饮食——“五花肉”为视觉识别码的身份追寻。常陵的温情回眸,在“异乡”和“原乡”之间巧妙切换,他用特殊的减去法,挥洒书写的痕迹,流动油画的颜料,而由此产生的类似于水墨的表达效果直接带入了文人画中的精神元素。
从构图饱满的暖色到间有其中的冷色,从“五花肉”系列中“肉山水”“肉花鸟”“肉都市”“肉兵器”“肉宗教”五个子题之间的互我进化和轮回,常陵的艺术文本不断地呈现叙述者的心理反应和阐释渴望,具有一种“符号迷恋”的故事表征。这种叙述策略又唤起观者巨大的情感期待和叙述幻想,继而使其沉溺于文本的叙述之中。于是,此案的关涉与彼岸的遥望在这里,图像化为高速的静止、细腻的宏阔,且深且浓且久远且绵延,而至无穷无极。
4艺术文本叙事结构之——确定与不确定的预设方向
艺术的文本创作存在于从创作到作品接受的动态流程中,存在于“从创作者的意象—语符思维到读者的语符—意象思维的相继过程中”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05.。在这个过程中,作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各自思维活动的中介与连接点,它既是作家创作活动的物化与结果,又是读者接受活动的起点与物态化作品的重新创作。
按照这样的认知准则,艺术家一方面要为接受者提供一个微妙的意义组合,其中既有可以直接知觉到的意义倾向,又有含而未发,需要接受者加以想象填补的意义“空白”。于此之下的本文叙事,摇摆于确定与不确定、精准与混沌的预设方向之间。确定的预设方向,使得观者的观看思索与创作者的原发意识,具有一定层面上的主旨一致性;而预设方向的混沌与不确定,则需要观者的主动思索才得以使画面的意识显现完结。从此点延伸开来说,它反而完满和确定了创作者的精神嫁接和转译。
朱书贤寓诗意感和神秘感于现实生活中的哲思方式,流淌于作品《黑雾》与《黑色种子·抽芽》中。他在其中没有设置人物对白,待定的指向与缓步运作的“尺八”背景音乐互为滋养。艺术家从哲思迷离、文风幽淡的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小说《幻影书》中,获得关于“默片”元素的启迪。在他看来,默片虽然少了语言的表达,却有着如同诗一般的专属表达方式。“默片的无声、黑白色彩、断断续续加速的节奏。这些都是障碍,增添了观赏的困难,却也减轻了意图代表什么的负担。”见:《“恶童力”展览画册》,朱书贤《浪漫——悬浮于现实之上的一层薄膜》,台北:大未来画廊,2009:136.朱书贤将这种拥有多向无限生长可能的“共文本”空白,拓展到诸多具有神秘感条件的环节之上,如剧情推展的幽然迭转、默片与观众的距离感、“尺八”乐器本身带有的宗教色彩等等。
“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洪流间,我不批判,我只裂开嘴大笑。”在常陵看来,宇宙本身处于混沌状态,其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阴阳、表里的两面。他希望自己的艺术创作是一面镜子,可以提供一种中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过于明确、太过了然的指向。艺术家使用特殊的减去法,使生物的存在本身穿透历史思考呈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课题,于此亦应了石涛“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画语录。
朱书贤、常陵的艺术语言由常态进入空白,又由空白回到常态。他们幽玄诗意的语言一方面将观者导向一种超然的意象意境;另一方面又在这种导向的路径之上设立了多重障碍间隔,将观者接连阻滞在语词本身的意义之上。正如同叶燮对于诗有“其寄托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说,他们通过增多叙事结构中,从语义、意象一直至主题各个层面的“空白”与“不确定性”,来适应和调动观者重建作品审美物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高千惠.当代文化艺术涩相[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8.
[2]倪再沁.台湾美术的人文观察[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3]卢梅芬.台湾当代原住民艺术发展[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
[4]李钦贤.台湾美术之旅[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5]刘益昌、高业荣、付朝卿、萧琼瑞.台湾美术史纲[M].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9.
[6]廖新田.台湾美术四论:蛮荒∕文明,自然∕文化,认同∕差异,纯粹∕混杂[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