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写实艺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1 10:30: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写实艺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写实艺术论文

第1篇

自油画传入中国以来,写实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写实油画在油画家们的努力下,成为国内最油画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众多油画家在写实的表现形式上有所成就。例如,学院写实主义油画靳尚谊、杨飞云;乡土写实主义油画王沂东、艾轩;新写实主义油画刘小东、忻东旺;超写实主义油画石冲、冷军;古典写实主义郭润文、何多苓。当代中国画家更注重绘画语言的描述,懂得通过作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关注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绘画语言风格各不相同,都是用于表现自我的意识体现。时下中国写实油画最引人关注的是现代艺术观念的注入,不少绘画家在作品中以崭新角度诠释和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设想。国内一批写实油画家拥有高超的绘画技术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是写实风格的一个走势强劲的重要原因。另一批画家在有深厚油画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创作了大批写意油画。写意油画有它自己独到的神采与魅力,表现更多的是绘画者的情感和心境,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感染力。让人们通过作品了解绘画者所想要表达出的情感。写意油画更加注重的是内心的表现力。代表画家如20世纪初中国的油画先驱刘海粟、关良、常玉、潘玉良、李骆公等一批优秀的带有鲜明中国写意印记的画家。赵无极、群、吴冠中、吴大羽、朱乃正、苏天赐等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著名画家。及当代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写意画家的戴士和、洪凌、王克举、赵开坤、尚扬、任传文、祁海平等画家。

2油画写实与写意的精神实质

写实油画表现形式,注重真实地描绘对象,追求逼真的再现生活。注重真实地刻画细节,精准地塑造所画对象的形体和其在空间中的状态,强调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再现生活。写意油画充满着画家的感情,但是不应该仅仅凭借着画家的创作激情,内心情感,还应该有理性的写实基础。写实油画与写意油画并不冲突,写实强调的是油画的造型能力,锻炼作者绘画理性分析的能力。写意油画就是抛开束缚,主观来进行创作。但是好的作品不至于表现形式是写实还是写意,而在于表现语言是否地道,画面是否有美感,和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一幅好的油画不能脱离了客观事物本身,只有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笔触加上画面所表现的精神内涵才能组成一幅饱含情感的油画。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写的不仅仅是一份当时的心情、一种认真的态度,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心灵深处情感的自然流淌与表现。写更是一种绘画的功夫,以及绘画的基本功底。并且通过一个写字,把画家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进行完全的表述。绘画者使内心情感充分进行表达。不论是写意还是写实,都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体精神的体会,是由画家的思维方式体现的。西方表达方式倾向外在的,是呐喊式的表达,而中国艺术则是婉约,含蓄的内在表达方式。相对而言绘画者更加倾向于心灵与性格的融汇。写意所包含的妙处,全在于绘画者的内心感情世界的感知与世间万物之间的融合。而如今对于中国油画绘画者来说,在发挥油画原有的一些艺术特点与表达的方式之外,怎样才能使中国特有的一些绘画表达方式,以及中国绘画的细腻之处,并且与写意的表达方式很好地进行融合交汇。这需要绘画者不断地进行创新尝试摸索,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如果想很好地将两种迥异的表达方式融合,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一些是需要靠氛围去促进。

3总结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远则近,近则远”的理义,同时驳斥了对超级写实主义的某些曲解。最后以“新形式的拓展”和“技术趣味的新境界”说明了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所在。

一、“远则近”、“近则远”释义

超级写实主义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一种艺术形式,并非如某些艺术评论所说的是单纯追求视觉刺激。

确切地说,超级写实主义首先是对当时强调主观表达的抽象艺术的反叛。自塞尚以来,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各自有其不同的艺术主张,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取向,那就是——否认艺术传统,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摹写,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情感宣泄,将艺术由原来的“完形”推进到“变形”,再由“打破形”到“无形”,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蜕变。但当艺术作品逐步递进到纯抽象的“无形”甚至“空无一物”时,艺术家们重新面对空白的画布,不得不开始新的思索和探究,绘画艺术还将走向何方?

超级写实主义便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结果之一,他们强调“艺术再现事物应达到极端的写实”。在艺术家们以极端自由放松的心境表现主观世界后,在观众已经逐步接受并认同各种现代派的表现方式并建立起新的艺术欣赏标准后,以美国艺术家查克·克洛斯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们把观者又重新“愚弄”了一番,把人们的目光又拉回到了“再现”和“具象”,拉回到这样一种“依照片而制作”的,但显然比照片更为真实和逼真的作品面前。而此时的“具象”已不仅仅是一种“具象艺术”,它是在经历了种种现代艺术流派的浸润和洗礼之后,进而赋予“具象”以新的意义,即隐匿在具象之下的,融合了抽象、表现意味的新形式。它高度写实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毫无意义的复制”,极具抽象意味,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的“远则近”、“近则远”的符号化特征。

超级写实主义理论家理查德·马丁在1974年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目录上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画派。他这样写到:“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写实。一个物体如果被注入太多的解释和情感,这种解释和情感就会远离它的真实面貌,只有不带任何主观情感,跟它保持一段距离,物体的真实性和本质才能显露”,马丁把这种创作规律归结为“远则近,近则远”。“远则近”规律适用所有远离客观物象的外在形式而重主观表现的艺术手法。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曾为波嘉尼小姐作了一尊铜铸雕像,他在完成这一雕像时,并没有采取写实手法或古典造型来刻画对象,而是突出其主要特征,抓住对象大眼睛、椭圆形脸蛋的特点,并用手托腮的动作加以夸张和简化,加强了线的形式感以及形的流动感,表现出这位女画家深沉、诗意的个性。作品在再现这一形象时,以变形、抽象、简约、概括的艺术手法替代了传统的造型方法,从形象再现上看似乎离对象远了,但实际上却更深刻地再现了对象的个性特征,也正是由于这尊雕像不同寻常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使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远则近”规律在绘画中也多有体现,康定斯基曾说:“抽象比具象更广阔、更自由、更富内容,抽象艺术离开的只是自然的表皮,达到的却是宇宙性的规律”。

“近则远”规律则可恰如其分地用于概括和解释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创作主旨和艺术面貌。当我们观看一个物象时必须与它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站在合适的对焦点上,物象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太远易模糊不清,太近则会在视觉和生理上产生一种新的陌生感,当我们由照相机镜头向外看时,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如果离物象过近,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物象本身,而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并且会引起不同感官的复合式刺激和联想,此时这一物象所涵盖的意义将远远超出它作为人们心中某一惯常形象的意义。

在此,我们以超级写实主义画家克洛斯的作品《肯特》为例。艺术家采取的是顶天立地式的满幅构图,单是人物的头部特写便占据了画面的5/6,颈部、肩部缩略至不到1/6的面积,比一般的肖像照片构图更为饱满,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这幅画原大为100cm×90cm,从面积上讲比普通的六寸人物照片(12.5cm×8.5cm)大85倍左右,即使与真人相比也大出了3倍至4倍。所以,当我们走近他的作品时,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个整体的头像,而是经过数倍放大的某个局部细节的精微再现。这就犹如在显微镜下观看到的一个迥然不同却又与我们的世界并存的微观世界时的感受一样,我们惊异地发现另外一个——是我们自身却又不同于我们自身、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的世界。这便是近距离所产生的效果,是对“近则远”浅层面的规律的理解。我们认为他是在用一种“离对象最近的方式”来描绘对象,但观者面对画面时却似乎与物象原型离得更远了,仿佛走进了虚渺的幻境。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观者全新的视觉满足和心理联想。

然而,仅以此来理解超级写实主义绘画还略显肤浅,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而具有的艺术价值还值得我们深究。

二、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

“新形式的拓展”以及“具象中的非具象性”是“超级写实绘画”价值体现的两个主要方面。

第3篇

1. 评定参赛队的成绩好坏、高低,获奖级别,数模答卷,是唯一依据。

2. 答卷是竞赛活动的成绩结晶的书面形式。

3. 写好答卷的训练,是科技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

3. 要重视的问题

1)摘要。包括:

a. 模型的数学归类(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

b. 建模的思想(思路);

c. 算法思想(求解思路);

d. 建模特点(模型优点,建模思想或方法,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

e. 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所问的全部“问题”)。

注意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字体工整漂亮;打印最好,但要求符合文章格式。务必认真校对。

2)问题重述。

3)模型假设。

根据全国组委会确定的评阅原则,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a. 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

b. 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

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假设要切合题意。

4) 模型的建立。

a. 基本模型:

ⅰ)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

ⅱ)基本模型,要求 完整,正确,简明;

b. 简化模型:

ⅰ)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等;

ⅱ)简化后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c. 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

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不追求数学上的高(级)、深(刻)、难(度大)。

ⅰ)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

ⅱ)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

ⅲ)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d.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模型求解中;

结果表示、分析、检验,模型检验;

推广部分。

e.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ⅰ)分析:中肯、确切;

ⅱ)术语:专业、内行;

ⅲ)原理、依据:正确、明确;

ⅳ)表述: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ⅴ)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冗长。

5)模型求解。

a.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

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尽可能论证严密。

b. 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

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c.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d.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6) 结果分析、检验;模型检验及模型修正;结果表示。

a.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b. 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c.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d. 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e. 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7)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最后结论要明确。

8)模型评价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

推广或改进方向时,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

9)参考文献

10)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主要结果数据,应在正文中列出,不怕重复。

检查答卷的主要三点,把三关:

a.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b.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c.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三、关于写答卷前的思考和工作规划

答卷需要回答哪几个问题――建模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问题以怎样的方式回答――结果以怎样的形式表示;

每个问题要列出哪些关键数据――建模要计算哪些关键数据;

每个量,列出一组还是多组数――要计算一组还是多组数。

四、答卷要求的原理

1. 准确――科学性;

2. 条理――逻辑性;

3. 简洁――数学美;

4. 创新――研究、应用目标之一,人才培养需要;

5. 实用――建模、实际问题要求。

五、建模理念

1. 应用意识

要解决实际问题,结果、结论要符合实际;

模型、方法、结果要易于理解,便于实际应用;站在应用者的立场上想问题,处理问题。

2. 数学建模

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有数学模型;

问题模型的数学抽象,方法有普适性、科学性,不局限于本具体问题的解决。

第4篇

读书做人文明和谐统一一、前言

读书和做人看似两个不同的概念,实际上两者的关系紧密相连。一本优秀的书籍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长远的,犹如一杯甘澈的清泉,沁人心脾,引人入胜;又如一壶浓郁的香茶,耐人寻味且发人深思。

读书对于一个人增长才能、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开拓视野、拓展思想境界,提升道德品位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徐文长先生的对联: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好(hǎo)读书。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年轻人更要刻苦读书,切勿荒废时机,错过学习的大好机会。

培根关于读书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对于诠释“读书与做人”间的关系更贴切,更符合实际。

读书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同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需要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体现。读好书、读有益的书对于促进一个人的思想健康起到决定性作用。思想健康,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浓烈,有群体意识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二、谈读书

读书是每个人的社会职责所在。一个学生如果不读书,就不能称之为学生,就像士兵没有武器一样。人的一生,应该是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成长。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读书的好习惯。无论是在图书馆、在网上、还是在家庭,每天都有许多人利用一定的时间去读书、看报纸、上网络,涉猎知识,丰富阅历。

“读书使人进步”,从古到今,书籍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分别为我们诠释了读书的重要意义。在生活中、工作中、在社会实践中随时都会遇到与知识有关的东西。书读的多了,增长的见识就多了,运用起来也就很自如了。

同志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树立了要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目标。

但是,随着经济大思潮的冲击,部分人的经济头脑愈来愈强烈,淡化了书籍的重要性。这种不良倾向甚至会影响到在校学生。

在学校,就出现了极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意志不够坚定,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不思进取,不愿学习,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与读书不相干的事情上,出现了“上学不带书,带书不读书”的不良习惯,最终必将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获,不但虚度了大学阶段的黄金时间,而且还会影响到将来的就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到那个时候则悔之晚矣。

人的一生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处于不败之地,谚语“活到老,学到老”,更说明了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也是一个很好的熔炉,每一个人需要不断的磨练、锻炼,才能变的更加坚强,更富有思想,更加有修养。想要做一个有内涵的人,需要我们不断的好(hào)读书,读好(hǎo)书。

三、谈做人

学生在校,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做人摆在首位,毋庸置疑。这句话中,做人是根本。“认认真真学习,堂堂正正做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只学习,不做人,即使是满腹经纶,而思想品德很差,也必定是一个“无用”的人,甚至对社会有害的人;做人很好,不学习,不思进取,则会碌碌无为,成为一个庸人。

同学们在学校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嗑磕碰碰,比如在水房,在楼梯口,在食堂,在图书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有大度、包容、宽阔的胸怀,我们的周围就是一片和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果我们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只顾及自身的利益,做事斤斤计较。这样的人相信是不会被人喜欢的,也注定是会被社会淘汰的人。

还有一些学生,在大学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模糊了校纪校规,出现偷盗、打架等严重违犯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不仅仅学习未成,做人也很失败。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教育好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谈文明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越来越进入到一个更加文明的时代。比如部分城市公交站点出现公交坐车“引导员”,打着“跟我排队”的旗子;比如北京、长春等地,部分公交站点,人们坐车能够自觉的排队;前几天,看见一老外吃完巧克力的糖纸顺手装进口袋,而不是随便乱扔;经常会有人捡到钱包后交给警察或者多方寻找打听到失主,而不是据为己有;路上碰见盲人过马路的时候,经常会见到有人搀扶。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情,但是可以看出大道理,说明人们的素质提高了,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近。

说起文明,话更长,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源远流长。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每个时代会有自己的时代特点,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不文明随之出现,近代、现代、当代也不例外。且不谈社会,就谈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学校吧。大学是传播和接受知识的殿堂,但是却出现了与文明、与高雅相悖的言、行。出现了食堂买饭不排队;图书馆占座位;上课期间来回进出上厕所;教室打手机;开会后的广场(操场)像个垃圾场;厕所用完不冲水;食堂浪费饭菜;公寓休息时间大声喧哗;公共场合男女行为不得体;塑胶操场(跑道)到处果皮纸屑;墙壁上到处都是脚印;上课带耳机,不尊重代课老师的授课效果;不能自觉抵制甚至是经不住黄、赌、游戏等的诱惑;“课桌文化”“厕所文化”涂鸦现象严重;公共场合吸烟,污染环境、危害他人健康。

出现以上种种的不良现象,在我们大学校园实属不该。这也映射出一个问题,说明我们离文明还有一段差距,说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还很重大,说明需要我们努力的目标还有很远很远。

文明,从我做起,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每个人文明的一小步就会促成社会文明的一大步。

第5篇

由其名可知,公共美术教育即指面对人民大众的美术教育,是属于人民大众素质文化教育的一种教育范畴。公共美术教育是面对人民大众教育,它不是培养专业教育者,而是人民大众生活中的文化教育。它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教育,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活动。

二、公共美术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公共美术教育是在社会中全民参与的社会性、人文性、生活化的艺术教育。这种艺术教育实现人民大众生活中的美的发展和对幸福生活的终极向往,即精神里的社会群体的人文关怀,是一种独立独行的人生模式和社会长远目标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人类追求超越自我发展,一种把人类社会推向理想境界水平的教育:人性的解放,人格的完美,人文情怀关注,从而使人类社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前进。

公共美术教育是用视觉图象来反映人民大众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人类社会中群体和个体的精神性和物质化的成分,是人民大众社会化中的生产及自然存在中人文生产事物,它能促进人类社会视觉文化图象学的审美发展的文化现象。以艺术的视觉图像反作用社会公共领域的各种美学、价值观念、审美认知等,所要推行的是公共精神的基本维度,是为了理想社会和社会论理道德,推行人民大众认同在人格尊严及利益关系上的相互尊重与包容,使全体国民成员知道应尽自已的权利与义务,即社会理想的主体地位:代表选进文化前进的发展方向。

公共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改造主类社会完善和真善美的追求的。美术教育充当其人文社会的特征,有益于人们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演变,不只具有情感的表达与表现,而且还有精神教育作用。公共美术教育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培养人民的对视觉形象的观察能力和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其艺术的感悟能力提升人民大众对社会、国家、自我新的认知交流能力。公共美术教育一向重视教育对象的智力,思维能力的拓展,形象符号的应用,大众品味的协调统一能力。因此,公共美术教育在社会生活和现实应用中,增强人民大众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使人民情感得到丰富,提升了人民大众人格和净化人民的心灵。

三、公共美术教育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作用和意义

虽然公共美术教育在当下我国的社会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大众媒体还是建筑行业或者工业设计及生活用品中,但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主体地位还有待于我们的普及和推广。公共美术教育人们的客体世界给以精神性反馈和关照,从而实现美术精神活动与社会现场活动的连接,使美术活动融入人类社会活动的事件当中,并发挥极积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人是自己的主人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所以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在发生着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类历史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促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公共美术教育将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加以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正是公共美术教育将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精华传递给新的个体生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因此,公共美术具有普世性的社会地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公共美术教育,受制于统绐阶级意志的贯彻、社会意识的整合、政治法度的创设和实施以及经济的增长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美术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公共美术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继承和发展着人类的文明成果,传播、保存、融合、发展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形成、生存及发展的生命机制。公共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对人们的行为、生活实践、风土人情、论理道德、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的,成为整个社会性文化建设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是大众人民美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约束力和社会生活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公共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参与意向,从而有利于培养协调统一的社会审美维度。公共美术教育是以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满足人的现实社会欲望和情感需求的,也是促进主类自我完美和谐的有利手段。还可以通过对人的情感净化,开掘出人性中真诚、善良、美丽的东西,使我们以纯洁的心灵与人交往,并使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美感化。

第6篇

摘要: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尚古的文化现象和思潮来质疑现代文明的现状,要求返璞归真。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独特视角来排拒城市文明的侵扰,把湘西文化作为审视现代都市理性文化的反观之镜。他在文字世界中构筑了一个“

原始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它推崇原始主义状态下的本真倾向,以批判文明带来的痼疾为特征。方克强先生在《文学人类学批评》一书中认为:“广义而言,原始主义是指一种尚古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反映人性的一种基本情感和特征;狭义而言,原始主义是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倾向,以原始批判现代为主要特征,它或者重新塑出原始人的心态和情操,或者运用神话的想象方式表现原始主题。” [1] 原始主义文学创作的根本动机在于对文明的反思和改造。在沈从文具有原始主义创作倾向的作品里,他从事的方面——湘西的民风民俗和人的方面——“乡下人”原型,从这两个方面对古朴湘西世界的原始题旨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对乡村的眷念与对都市的反感,对东方传统以至原始情操的赞美和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讥讽,建构起他原始主义倾向互补的两面。沈从文的原始主义创作倾向在主观上并不是反对现代文明,而是出于对现代文明弊病的不满,希望以原始的蛮勇与活力来对抗封建文化和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摧残,从人性全面建设的角度来探讨原始人性、潜能的保存和发展,使之自然健康而具有现性。从这种意义上看,沈从文原始主义创作倾向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反思和在文化上的一种选择,是文明自我反思和改造的产物。

一、构筑“

沈从文政治文化战略的长远规划和时代要求的近期效应的严重错位,注定了其人生道路和文化人格在现代

再回首,这应被理解为一种历史记忆的重新定位,它的作用不在于过去,而在于未来。传统文化是在隔绝的情况下形成的,封闭性是它与生俱来的弱点。

第7篇

关键词:《艺术学概论》;学科设置;人文教育;教材编写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艺术学概论》是一门传统的艺术理论课程,也称《艺术概论》。它是研究艺术本体的构成及其一般规律,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学科,对艺术学各门类具有重要的勾连作用。因此,《艺术学概论》的课程设置,不仅对于艺术类院校的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普通高校或其它职业性院校也可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向全体学生开放,作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

一、《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之意义

《艺术学概论》的教学是一种具有情感性并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的活动。它把艺术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艺术知识、艺术现象、艺术精神等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艺术基本的概念,认清艺术与非艺术的基本界线,了解艺术的规律 ,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和谐健康的审美观并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艺术学概论》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艺术素养,是高校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毋庸讳言,因受长期的应试和实用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高校对《艺术学概论》重视程度不够。高校艺术教育成为教学内容的附属品而长期存在,艺术原理类课程的开设就更不可能了。许多高校的管理者错误地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教育,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仅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传授,使《艺术学概论》的课程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同时,人们往往又把艺术和实际利益联系起来,用艺术竞赛的方式来检验艺术教育的效果,忽略了学生的艺术情趣和艺术素质的培养,造就了大批的艺术“匠人”。

值得庆幸的是,大批有远见的艺术教育家一直在关注《艺术概论》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开设情况,有关部门也曾多次组织艺术理论界的资深专家编篡该课程教材 ,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艺术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极大地丰富了这门专业理论课的教材容量 ,同时也强化了它在艺术领域的指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同时,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已经采用了学分制教学,《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设置,不仅成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应该成为广大非艺术类高校学生的选修课之一。这就使《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考验,同时对其教材的编撰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之价值

《艺术学概论》课程设置一方面可以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帮助学生认识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同时通过揭示艺术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并能够用于指导艺术实践,使其在艺术实践中“道”、“技”并举,在学习艺术理论的同时得到审美享受,受到艺术教育。

1、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

如果说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那审美就是艺术的核心本质。所谓审美,就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的把握和领会,即审美主体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对审美客体中美的形象的发现、感知,或对崇高、滑稽等审美特征的认识和把握等。艺术家通过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把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传达给观众。而观众也正是欣赏他的艺术作品时得到审美享受,受到艺术教育。艺术的审美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如法国人马塞尔・杜尚在1917年把一个小便器送进美国的一个展厅,名之曰《泉》,且被载入艺术史册。而杜尚本人却原是想揶揄美学的。法国著名画家森・方山也曾经讲过:“有一个在全世界巡展的艺术家,他展出的是四块卵石,上面撒点灰尘,这即是的所谓的‘观念艺术’,有人从旁走过,惊叹道:‘妙极了!’同样是这些人,当他们在沙滩上看到同样的东西时,却视而不见。我认为这很荒唐,令我想起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 [注:转引自王南溟著《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面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导向,不加选择的照操照搬、简单嫁接等盲目接轨现象出现在各种艺术门类中。西方的各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流派的艺术形式被一些人照搬进来,用某位评论家的话说,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就把西方近一百年的各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在国内的艺术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遍。在这些形形的“艺术”形式中,从二十年多前有人开始在国内的展览馆搞“行为艺术”,到近几年出现的诸如某美院学生群裸、某中学教师在课堂上吃屎等荒唐的“艺术行为”,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于某些极端者来说,他们早已把艺术的目的、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与民众的关系进行了曲解,他们的所谓的艺术行为实质上是对人类艺术的消解和亵渎。在某些所谓的“前卫艺术家”看来,“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可以乱搞”,反艺术也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已没有什么界限,找个环境再取个名目做什么都是艺术。到美术馆内洗脚、孵蛋是艺术,到公共厕所内体验蚊叮虫咬是艺术,人和畜生结婚是艺术,在猪身上写上文字进行是艺术,甚至有人有违人性地吃死婴也是艺术……凡此种种,稀奇古怪,混淆视听,令公众既迷茫又困惑。因此通过《艺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重建艺术的审美本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对各类艺术现象教学分析和把握,在当前就显得格外重要。

2、揭示“道、技”并举的艺术规律

如同传统哲学的“道”与“技”中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关系一样,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互相生发又互相影响。因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既来源于实践,又可对其后的艺术实践进行指导。《艺术学概论》所要阐明的艺术规律来自历史上的各种艺术实践。它不仅能够科学、详实地阐明艺术的本质,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为我们揭示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以及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艺术创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所以,艺术理论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艺术学概论》既具有科学、严密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如果说艺术实践是一艘轮船在大海上航行的话,那么艺术理论就好比是船上的舵、罗盘或者用于引路的塔灯,它能够指引船的航向,让船行得更稳也行得更远。无论是哪一位艺术家,不论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在创作时,他总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总要受到一定的艺术理论或者一定的艺术思想的影响。回顾艺术史上的诸多名家,如中国的顾恺之、苏轼、董其昌、刘海粟、傅抱石,西方的席勒、贝多芬、安格尔、罗丹、莫奈等,他们都有各自明确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思想。他们的艺术理论无不受到前人艺术理论的影响,也影响了之后的很多人。即使历史上也有部分艺术家没有留下什么艺术理论,也不能否认他们在创作时也遵循着一定的艺术规律。很难想象 ,一个理论知识溃乏、艺术思维混乱的人能够创作出惊世之作;也很难想象 ,一个对艺术实践一窍不通、只会啃书的“本本主义”者能提出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艺术理论来。因此,《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艺术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通过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与归纳,系统、科学地探讨与阐述艺术的社会性本质、形象性本质、审美性本质以及情感性本质,帮助公众在形形的“艺术”现象面前辨别是非,而且还能够避免某些人因受到“伪艺术”或者“反艺术”思想的毒害而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举动。从这一点来说,《艺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对于理论研究,还是艺术实践,其指导作用都是巨大的。

三、《艺术学概论》版本评述及编写建言

1、研究现状评析

随着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广泛开展与深入,《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艺术学基础理论课程早已在很多艺术院校或者艺术类专业学科中开展起来。据笔者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作为高校教材编辑、出版的《艺术学概论》或者《艺术概论》已不下数十种。将比较有影响力的七个版本的情况列表如下: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近年来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设渐趋成熟,艺术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也晋入一个新的研究局面,如近年来出版的几种《艺术学概论》虽然是建立在既往《艺术概论》的框架之上,但在阐释上更加侧重于学理的深度,同时在方法论上也呈现出多元交错的端倪,体现了我国艺术学学科的逐步发展和《艺术学概论》教学的日趋规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而就总体而言,《艺术学概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完善。譬如,有的《艺术概论》在论述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时往往是以某种单一的甚至僵化的方法论为指导,仅仅强调艺术的审美性和社会性。这些理论在论述传统的艺术现象还可以,但是面对当下缤纷复杂的各种现代艺术或者后现代艺术作品时,有时就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解释了。例如,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使用率一直高居榜首,但是,就是这样一本广受欢迎的著作,大量的章节也照搬了他与袁宝林合编《美术概论》的原文,而只是将“美术”一词换成“艺术”,孙美兰、顾永芝的《艺术概论》借鉴了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艺术概论》的编写方式,在体例上以艺术的本体论来构建教材的理论体系,但老的艺术思维的影子依然存在。倒是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和南京艺术学院编、丁涛著《艺术概论》采取了一个新的角度阐述艺术的规律性,结构集中,简明扼要。杨琪著《艺术学概论》借鉴了西方艺术学理论对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了阐释,其所总结的“首创――繁荣――衰亡”、“由渐进到断裂”、“否定之否定”的艺术规律,对艺术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现象来说,有时也显得无能为力。

2、编写建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通用的《艺术概论》的教材编写一直借鉴西方艺术理论的研究框架,特别是苏联的模式。这样在阐述中国民族艺术的发展流变时不可避免会产生隔阂。其实,艺术其实比任何科目更需要一种人的自觉,也比任何科目更需要主体心灵的介入。由于在很长的时间里受制于西方的理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的文论、诗论、画论、书论、琴论都很发达,形成了很有系统的品藻观,这都是古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经验总结。就此而言,台湾学者蒋勋撰写的《艺术概论》较有特色,他在解读艺术的规律时更重视的民族性的特定审美思维,而不是以一种发诸四海皆准的态度来分析问题。[注:参见蒋勋著《艺术概论》,三联书店,2000年版。]

对于《艺术概论》的编写,我们首先要坚持以民族艺术的特定个性为核心的原则,将中国艺术的个性放在整个社会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消除西方学科制度与我国固有的民族艺术之间的隔阂,建立起更科学、更完整的艺术理论的框架体系。

其次,《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一方面体现了本体抽象思辨的理论特征,另一方面它又离不开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除了艺术史、文艺美学等传统学科知识以外,一些交叉学科如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与其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仅仅依靠传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成果,以及依赖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艺术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扩大我们的研究视野,不断地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成果中吸取新的养分,才会有助于艺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新形势下《艺术学概论》的编写,其重要特点就是在艺术学学科的整体构建中,将诸门类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与演绎,最终实现其本体的价值与意义。

最后,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理论,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很多艺术理论都曾对艺术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它们有的把着眼点放在艺术创作的主体,从唯心主义的角度了解艺术;有的把着眼点落在艺术作品的本体,从形式主义的角度解释艺术;还有的把理解艺术的着眼点放在艺术生成的社会环境,从唯物主义的角度阐释艺术……它们固然都曾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艺术理论在面对各种复杂的艺术现象或艺术作品时,便不免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们在进行艺术学理论研究时就要以开放、发展的态度看问题。在面对艺术的社会性,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及艺术的功能性的问题时,我们要适当地结合现当代新出现的一些艺术现象辩证地看待。(责任编辑:陈娟娟)

第8篇

论文摘要:世纪之交的

海德格尔说过:“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者的牧人。”应该说,刘庆邦是把对 自然 生态被严重破坏的罪过归之于宋长玉等人竭泽而渔式的毁灭性开发,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是无情的。 经济 的 发展 不能成为破坏环境的借口,这应该成为人类的共识。 现代 科学 技术和工具理性的高度发达,必然导致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科技理性和科技神话在创造大量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存活的自然环境。人类必须在与自然危机四伏的关系中,重新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 规律 。”掌握了自然规律的人类,一定要更加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文明地对待自然。因此,恩格斯同时也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当前,随着生态问题的凸显,生态伦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伦理通常是指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又蕴藏着人与人的关系,表达出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人类作为自然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构成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从根本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人类自然生态活动中一切涉及伦理性的方面构成了生态伦理的现实内容:合理指导自然生态活动,保护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对影响自然生态与生态平衡的重大活动进行科学决策以及人们保护自然生态与物种多样性的道德品质与道德责任等。生态伦理的核心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对自然生态的忧思,使刘庆邦的《红煤》在展开主人公的人生故事的同时能够放眼具体环境和人的互动关系。人与自然的视角也使这部小说获得了一种大气,一种忧患意识。

三、拯救大地:以“树”为旗与“发展”批判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于坚写过、一首短诗:《阳光下的棕榈树》,诗中写棕榈的叶子——“那些绿色的手指”——“在抚摩大理石一样光滑的阳光”,“像朝圣者那样环绕它,靠近它”;紧接着,诗在“我”和棕榈、和阳光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精神联系,并以此结束全诗:“修长的手指希腊式的手指/抚摩我/使我的灵魂像阳光一样上升。”在当今这个钢筋混凝土时代里,无论到哪个城市,都是鳞次栉比的高楼蛛网一般密集的大中小城市之问的高速公路和横空出世的开发区。楼房对大地的覆盖速度远远大于森林和草坪。顺城说,在他的诗中,城市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油汕的牧场和草原。 工业 化不是现代化进程中唯一的选择,速度和紧迫能取代诗意悠闲.电视目取代了人仰望星空,数字化和 网络 也同样无法取代人类对蓝天碧水和雁阵鹤群的凝望,依靠电脑合成技术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更不能让人倾听猛虎啸谷的赫赫神威。

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一地鸡毛,新写实世俗人生

如果说池莉的《烦恼人生》还有着对精神生活一部分的诗化展现,精神世界在与世俗生活的交叉中呈现着茫然状态,那么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则是完全的世俗化与生活化,对精神世界的叛逃成为其皈依现实的手段之一。从对精神世界不完全的留恋,到对现实世界的彻底皈依,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一个精神世界的失落过程,展现了卑微小人物在世俗人生中的灰色精神状态。

《一地鸡毛》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琐碎、不顺、繁杂的烦躁、牢骚,又有得过且过、安于平庸、适应现实的心态,其中也不乏人们心照不宣的生活哲理和处世方式,使小说具有了深层的现实意义,典型地展现了新写实与传统写实小说的区别特征。

一 精神理想的失落与安于平庸

理想的失落似乎是每个人从少年到壮年所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也似乎是人们长大以后变得更加现实、更加世俗所不可避免的心理变化。年轻时的梦想与激情在现实的打磨中不断地褪色,代之以对平凡的甘心,对琐事的麻木,以及激情的缺失。这种情绪在小说中反复出现,不断强化,真实地表现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麻木状态。

这首先表现在小林老婆身上。她没结婚之前,是个文静而眉清目秀的姑娘,打扮不时髦却很干净,甚至还让人感到淡淡的诗意。然而结婚之后,变成一个“爱唠叨、不梳头、还学会夜里偷水的家庭妇女”。除此之外,她的整个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都完完全全地世俗化了:她与保姆吵架,与丈夫闹嘴,带孩子、做家务,精打细算,晚上坐在床边想心思,也只是工作调动的问题。她的生活是世俗的、繁杂的,她的整个精神状态也被生活同化为世俗与微琐。

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这点在小林身上体现得最生动。对他而言,更进一步地文学艺术论文,这种失望与失落的情绪,转化为对平庸生活的心满意足与自我认同,转化为“耐心,能等,不急躁,不反常”的近乎麻木的生活状态。“过去你有过宏伟理想,可以原谅,但那是幼稚不成熟,不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理想完全遭到唾弃,小林则完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失落过程。然而,这就是生活的原本,人总要现实地生活,总要先完成自己最切实的需要。因此尽管失落了精神理想,小林不会让人感到卑琐,而是感到真实。

另外一个典型就是“小李白”,他对理想的抛弃最为彻底,形成的反差也最为强烈。大学时代他有文采有抱负,还引得许多女同学追,然而公司倒闭后卖起了板鸭,养着三个孩子。在他的身上,曾经的理想彻底让位于世俗生活,他心甘情愿地认清了现实,磨光了身上所有的棱角。

在此,人的个性、理想,统统湮没于世俗的潮流。理想世界在这个过程当中,彻底成为镜花水月,从追求,到留恋,到无情地抛弃,人们彻底投身于现实生活的洪流之中。然而,这正是生活的真实面貌。

二 内部尊严的丧失与情感淡漠

在安于平庸之外,小说更深一层地表现了人在世俗生活中无可奈何的屈服、低头,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一部分尊严的情态,以及自我开解的阿Q精神的圆滑。同时,生活的窘迫、压力的沉重,人们自顾不暇,造成了人与人精神上的隔膜与分离,人情在这里显得较为淡漠。

为了能够换单位,小林和老婆到处求人。在单位的管事头头态度已经冷淡之后,两人迫于无奈,不得不上门送礼求情。原本去求一个已经不愿帮忙的人,就够低声下气了,偏偏在两人左思右想选定礼物之后,管事头头连看都不看就扬长而去,夫妻两人在楼道里无限尴尬。在这求人与送礼的过程感到丢脸、尴尬,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夫妻两人在寻求更好生活条件的过程中,实际上丧失了自己的部分尊严。这一段非常真切地表现了小林和妻子的急迫、无可奈何、尴尬的情态,将小人物在世俗生活中的艰难,以及为达到目标不得不牺牲尊严的心态活灵活现地展露出来。然而在这尴尬过去以后,小两口回到家,又为可口可乐能够给小女儿到处喝,起一个正面宣扬的作用,挣回一点脸面而感到庆幸,这是一种自我安慰,以求得心理平衡,又细腻地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圆滑和狡黠。

小林老婆的单位开通了路过他们家的班车,解决了老婆上班路途遥远的问题,两人都很高兴。不久文学艺术论文,发现原来是单位头头的小姨子搬到这附近,为她才开的,小林老婆不禁觉得是沾了小姨子的光,很不是滋味。小林便劝解老婆有班车就不错了,管他是不是沾光。于是老婆心宽了。不甘的心态,自我宽解的圆滑,都真实地表现出来。孩子上幼儿园这件事就更为典型,当孩子只能上居委会幼儿园的时候,夫妻俩有一套自我说服的办法;当孩子上了外单位幼儿园,却是给隔壁家孩子当陪读的时候,夫妻俩又有一套自我宽慰的办法。无论是蹭小姨子的班车,还是孩子给别人当陪读,无疑都是不愉快的,也确实造成了夫妻两个心理上的阴影,让他们感到失去了尊严,这是他们内心作为人在自我尊重与受人尊重这两个精神层面的基本需求。然而在现实利益下,他们不得不低头让步,作出牺牲。为了达到心理平衡,又不得不用阿Q的精神开解自己。在这介于黑与白之间的,正是现实生活中的灰色精神状态,既有生活的沉重,也有生活的狡黠。

在生存的重压之下,小林不得不对老家来的人表示淡漠,因为以他的能力确实负担不起。当小时候对他有恩的小学老师来北京求医并看望他的时候,也没能好好招待人家。小林对自己的困窘、对老师的不恭,都非常后悔而内疚。而小说结尾处,小林听说老师逝世,“死的已经死了,再想也没有用,活着的还是先考虑大白菜为好。小林又想,如果收拾完大白菜,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让他喝瓶啤酒,他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至此,人情的温暖也已经让位给了生活的世俗、个人的享受。小林已经深深地陷入了世俗,心里也只存在物质的追求和舒适,甚至对于老师的哀悼,也没有超过一天。可以说,小林是自私、薄情的,他对于老师的情感也已经转为淡漠。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小林,也难以指摘,这种灰色的精神状态,同样是生活的本色,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精神状态的写真。

三 屈服于规则与主动利用规则

在丧失部分的尊严,情感也日益淡漠的同时,小林在被动适应现实,接受现实的打击、磨砺之后,又升华到了一种新境界,即出于主动地去适应、融入现实生活的人情世故规则,并最后运用得得心应手,为自己挣得物质上的利益。此时的小林,是在主动地加速精神世界的失落,并完完全全地融入世俗生活。

小说中多次出现小林对自己以前“幼稚”“不成熟”的感慨。“当然小林在单位混了这么多年,已不像刚来单位时那么天真,尽说大实话;在单位就要真真假假,真亦假来假亦真,说假话者升官发财,说真话倒霉受罚。”因此,小林卖板鸭的事逃过了领导的审问文学艺术论文,帮查水表的老头通过批件,捞到了一个小型微波炉。在生活中颠仆这么多年,小林从不得不屈于规则,到看透了许多人情世故的规则,并主动地利用它们,来为自己的生活添砖加瓦。他越来越长于世故,通情练达。与此同时,他也主动地选择了精神世界的灰色地带,帮一个简单的忙便心安理得地收下了微波炉,即使最初有些犹豫,在看到微波炉的好处之后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黑与白之间没有那么分明的楚河汉界,浸透在世俗生活中的人们,更多是灰色的,是暧昧不明的,小说恰恰通过理想的失落,尊严的丧失,情感的淡漠,对人情世故的通达,表现着这样一种灰色精神状态。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