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0: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整体护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普外科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为依据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及实验组(n=41),常规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1.5±11.2)岁,该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3.5±14.5)岁,该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实施性别及其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主要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抗感染、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改善情况等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相关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而容易出现焦躁、紧张以及恐惧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有效的解决患者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其进行安慰,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的情绪,从而使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各种注意事项、疾病知识以及日常生活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认真、详细的讲解,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了解。
(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充分准备好手术要用的物品,手术时要密切配合医生,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对术中运用到的各种器械进行熟练的操作,并做好手术器械的配合工作;术后要认真清点相关手术设备,以确保其无遗漏现象的出现。
(4)术后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在患者回到病房之后告知相应的注意事项;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密切的观察,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对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给予鼓励,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指导,以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的康复治疗。
1.3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显著改善,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及生命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比较严重。
1.4主要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其统计学的研究分析,一般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对照
经护理以后,常规组护理的有效率为97.56%,实验组护理的有效率为82.93%,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护理之后,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89%,常规组为25.47%,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护理的满意情况比较分析
经护理之后,实验组护理的满意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82.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为培养具备现代护理意识及各种技能的护理人才,对我院1995~1997年的中护毕业实习生120名(93级50名、94级70名)进行整体护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教学管理措施如下。
1制定整体护理实习教学目标
护理部教学组制定整体护理实习教学目标:①护生认识到人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与文化需求的统一体,护理就是认识并满足病人的需要。②能正确评估病人,确立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③能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④能与病人、家属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⑤内、外科护生各书写护理病历1份。各病房教学小组长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在内的教学计划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位老师。教学组全体人员目标明确,认识一致,以新的观点开展教学工作。
2进行整体护理理论知识讲座
护生进入医院时,即进行整体护理理论知识的专题讲座,内容有:①整体护理的概念及内涵,护理哲理,护理程序,并结合病例讲述如何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②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强调在了解病人文化程度、疾病知识、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宣教。③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基本技巧,并组织讨论有关基础护理实习中与病人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对病人称呼问题,护生普遍觉得对20~40岁的病人不好称呼。经护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建议,当觉得对某病人不好称呼时,最好征求病人的意见。④讲明实习目标及要求。护生初步具备整体护理的意识,明确实习目标。
3带教方法
3.1实习时间及带教老师。安排内、外科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各2个,作为整体护理实习教学单位。护生轮流到内、外科各病房实习5周。每个病房设带教老师6~8名,其中设教学小组长1名。每名护生与带教老师固定3~5张病床,护生进入病房时,老师向病人介绍护生,护生也向病人介绍自我,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
3.2护理程序的带教。采取老师示范、护生观察-护生实践、老师观察-师生讨论-护生再实践的方式。例如,新病人入院时,老师运用交谈、体检、参阅记录等方式收集资料;护生观察老师上述过程。然后,老师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并向护生讲解。再次有新病人入院时,护生独立收集资料,确立护理诊断,拟定护理计划,老师逐一检查。最后,师生对收集资料的方式、内容、准确性与全面性进行讨论,评估护理诊断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护理措施是否全面、有针对性。肯定正确的方面,更正不妥之处。重病人每日评估1次,轻病人每2~3d评估1次,护理效果每周评价1次。老师每周批阅护理病历1次,指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中的问题。
通过实践,两届护生均能初步运用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科学方法去实施整体护理,改变了以往护生机械地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的状况。
3.3健康教育的带教。由老师示范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然后护生按照本科室设计的病人健康教育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老师观察护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或询问病人,评价效果。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3.4强化基础护理。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生理需要是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如何使护生克服各种杂念,帮助病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重视老师的榜样作用。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对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如给病人擦洗身体、倒便器等。护生目睹老师的行为,受到感染和启发,主动为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很多护生每日提前到病房,为病人进行晨间护理。32名护生因此受到病人、家属的书面表扬。护生从病人的感谢和认可中,获得了满足感,更加积极主动关心病人,满足病人的生理、生活需要。
3.5定期护理教学查房。各病房教学小组每周举行教学查房,本病房全体护生参加。先由管床护生介绍病人的一般资料,如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效果以及病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措施等。教学小组长在充分评估病人情况的基础上,对护生进行整体护理的各环节的分析和评价,肯定做得好的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对病人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问护生,并要求其解释;护生自由提问或发表观点。护生从查房中获得了护理病人的知识和经验,也锻炼了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
4.1护理部教学组对教学的检查与指导。护理部教学主任、教学组老师每日去病房检查,参与、指导教学。观察护生操作时是否体现对病人的关心与尊重,能否充分解释说明。提问护生关于病人的一般情况、护理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等。询问病人是否了解自身疾病的有关知识,护生和教师有无讲解过。针对护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询问教师是否进行过指导,未指导者,请教师弥补。检查护理病历批阅、签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例如,一位基督教病人,术前其家属在病房内做祈祷,影响邻床病人休息,让护生去制止。正当护生感到为难时,教学组老师便带领护生找一个小房间让病人家属做祈祷,并向邻床病人及家属解释。事后,双方都很满意,非常感谢老师和护生对他们的理解与照顾。
关键词:小儿;手术室;整体护理;预后
小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较于成人,其有着较差的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这就导致在小儿手术治疗过程中,患儿极易产生焦虑、抵触等不良心理,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需辅以良好护理干预[1]。本研究为深入探讨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了114例手术室患儿的一般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共114例,时间范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14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儿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1:1比例,将114例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研究组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2±2.2)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3±2.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常规术前巡视、常规心理疏导、基础护理等。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内容包括:1.2.1术前护理:①加强术前巡视:术前1-3d,做好患儿病房巡视,对其实施一对一术前访视护理,护理人员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儿进行交流沟通,提升患儿信任感,营造良好护患关系。②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儿情绪变化情况,以儿童化语言与其进行交流,及时安慰、鼓励、帮助患儿,使其感受到愉悦。针对部分年龄偏小的患儿,可在条件允许下,通过讲故事、卡通漫画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消除其抵抗情绪。③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介绍手术重要性、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尤其重视告知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等,耐心解答家属疑问,促使其配合治疗。1.2.2术中护理:将患儿送至手术室后,引导患儿熟悉手术室环境,及时通过讲解、安抚、抚触等方式缓解其不良心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提升与麻醉医师、临床医师配合默契度。1.2.3术后护理:①术后及时将患儿送至病房,告知手术顺利进行,及时肯定患儿表现;向家属介绍术后饮食、休息、下床活动等方面注意事项;②环境护理:病房每日定时消毒,确保通风与采光良好、温度与湿度适中,营造良好住院环境;③出院护理:出院时,协助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告知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定期复查。1.3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①以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无痛为0分,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9分,剧痛为10分[2]。②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③以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包括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1.4统计学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均用(—χ—±s)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对比。研究组57例患儿中,轻度疼痛37例(占64.9%),中度疼痛19例(占33.3%),重度疼痛1例(占1.8%)。对照组中,轻度疼痛20例(占35.1%),中度疼痛24例(占42.1%),重度疼痛13例(占22.8%)。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2.2两组手术时间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2.2±6.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1.0±5.2)min,差异显著(P<0.05)。2.3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满意度为96.5%:2例不满意,14例一般满意,41例满意。对照组则为84.2%:9例不满意,12例一般满意,36例满意。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一般来说,儿童有着较差的理解、接受和表达能力,且对疼痛耐受性低,会增加临床护理难度。尤其是在手术治疗时,患儿极易产生恐惧、抵触等不良心理,影响配合度,加上手术是一种应急源,会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会影响术后康复[4]。这就需要加上小儿手术室护理,提升患儿依从性,以改善预后。整体护理是临床上普遍探索的护理模式,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具体病情,分析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全面性、整体性的护理方案,以提升护理质量。本研究对研究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三部分。通过实施整体护理,一方面提升了患儿及家属对手术治疗的正确认识,可促使家属协助医护人员治疗患儿,改善依从性。另一方面,还能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改善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知,在小儿手术室患儿护理过程中,对其实施整体护理,能改善患儿依从性,缩短手术时间。此外,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差异显著(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5]。提示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而且,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凸显出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患儿护理中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小儿手术室患儿护理过程中,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赵宇希 单位:吉林省肿瘤医院
参考文献
[1]郑莹.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8):138-140.
[2]林玲.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577-3578.
[3]王金玉,张贺,赵小艳.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作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2):272-273.
1.1一般资料
1.1.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更好地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于自卑、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加强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并不会受到他人的排斥,同时鼓励患者家属也加入到护理中,多陪伴与鼓励患者,给予患者足够的家庭支持,从而缓解患者的自卑情绪。而对于部分悲观、失落的患者,由于部分难治性皮肤病患者长时间服药,疗效不明显,容易产生悲观、失落的心理情绪,不愿继续服药或私自减少药量及用药次数,应向患者多列举一些常规治疗的典型案例,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1.2全面护理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社会、饮食、卫生等相关因素,并分析与了解患者发病的原因,以便给予患者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自身护理观念,努力学习与掌握各个方面的知识,保证在护理工作中能全面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取得患者的信赖及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1.1.3加强护理查房在日常护理查房时,护理人员应树立全新的护理观念,使护理查房工作变得多元化、多样性。查房的责任护士应制定查房表,认真、全面地查阅患者的病因、病情、治疗、护理措施等资料,并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总结护理查房的资料,结合患者病情制定相应、全面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面的护理服务。
1.1.4完善护理程序护理部应不断完善皮肤科的护理程序,以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护理程序主要以患者的病情恢复为目标,结合皮肤病的理论知识,建立整体性的护理体现。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必须熟悉护理流程及换药程序,以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及时做好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护理记录,通过记录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为疾病的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1.2.5做好出院后回访患者在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及时提供联系卡,留下患者详细的联系方式,以便做出院宣教,并告知患者复诊的时间,告知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用药提醒及监督工作,以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定期通过电话咨询、回访等方式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耐心、详细地解答患者的疑问,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经常性提醒或指导患者用药,反复向患者介绍病情及药物治疗的意义,告知其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2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1.3用药依从性评价由护理人员观察与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严格遵守医嘱服药者为完全依从;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为部分依从;经常忘记用药或不愿服药者为完全不依从。
1.4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五大维度的共25项,每项评分1~4分,最低分25分,最高分100分。非常满意:评分>85分;满意:评分为85~60分;不满意:评分<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82.1%)高于对照组(48.2%)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关键词]主班;整体护理;作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本科室自1996年实施以来,结合病区患者年龄大、病种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积极转变观念,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综合全面的整体护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主班是整体护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病区的窗口,从主班护士的服务态度、业务水平、工作效率可以体现出病区整体护理水平。所以,笔者认为主班工作应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其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1改变服务模式,改善护患关系
1.1入院指导新入院患者对病区的第一印象如何,主班护士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主班护士应仪表端庄,对患者应面带笑容,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并根据患者的年龄、职务作恰当的称谓,如:张老、王书记等,为以后的沟通打下良好基础。为其办理入院手续后,要介绍病区环境、科室相关人员、休息、就餐制度等,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联系护工、外出购物等。通知责任护士,将其介绍给患者,由责任护士作进一步的入院教育,告知若有困难、问题可随时帮助解决,减少新入院患者的陌生感和无所适从感。
1.2专人陪检主班护士发放检查化验单前,应了解所作检查化验的做法、时间、注意事项、检查地点,发放时向患者交待清楚,对腿脚不灵活、记忆力较差、反应较差的患者要主动为其联系医院陪检中心,向来人交待清楚,告诉患者如有不适可随时与病房联系,留下电话号码,对危重症患者可派护士一同前往,以便及时观察病情。
1.3出院宣教对出院患者根据医嘱提前一天通知患者,将出院带药送给患者,交待其药物的用法、剂量,出院后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如何安排,根据季节及时增减衣服,若有异常情况及时门诊就诊及门诊复诊时间,介绍如何办理出院手续,对有疑问的帐目可随时提供咨询,保证账目清楚,本病区对年龄较大、腿脚不灵活、子女又没空前来为其结账者,在得到患者允许后可帮助其前往结账处结账,让患者带着满意回家,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2发挥专业知识,保证服务质量
2.1病区动态的掌握作为主班护士应全面掌握病区的动态状况、每天患者总数、出入院、危重症和一级护理的人数,每月月底做一次总结,熟知危重症患者的“九知道”及其他病员的一般住院情况,了解长期住院、长期卧床患者的人数、基础护理量,对每一位病员的管床医生能了然于胸,以便患者、医嘱有问题时可准确快速地与他们联系,起到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
2.2医嘱的处理主班护士每天都要将大量的医嘱输入电脑,这需要主班护士要有细致的工作态度、较强的专业知识、敏捷的反应能力,对医嘱的处理要注意轻重缓急,将危重症及急症患者的医嘱应首先交于责任护士,如大出血患者的输血医嘱,腹痛患者的6542肌肉注射的医嘱。本病区患者大多病种多,如一个患者可同时患有脑梗死、冠心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用药品种多,作为主班护士应了解常用药的药名、剂量、用法,准确地输入医嘱。若遇特殊用药医嘱,应向医生了解清楚后,交待责任护士,输入电脑,及时领药,不延误患者的治疗。
2.3出院病历质量的掌控主班护士应严把每一份出院病历质量关,按照病历目录的要求进行排序,查看每一页上的眉栏、页码、住院号有无错误,护理病历上有无漏项、签名是否齐全,并及时送往病案室存档。
3完善专业知识,提高服务质量
3.1加强继续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主班护士作为一个病区的窗口,应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如参加本科的自学考试,多撰写论文,外出交流,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开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可应付自如,赢得他们的信任。
3.2增进学习交流主班护士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加强继续教育,也要学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平时工作中,多向老同志请教,通过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与各个组的责任护士加强交流,针对本病区患者的年龄、病情、不同的文化水平、生活背景,探讨制定出具有个体差异的护理计划。总之,整体护理中的主班,要熟悉业务,更要熟悉病区全面情况;要做好内部管理,更要做好外部沟通;要注重规范程序,更要注重微笑服务;要埋头事务,更要善于学结提高;要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围绕患者的健康这一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享受到令人满意的全方位高质量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儿科整体护理护士素质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对护理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整体护理在临床中应用,对护士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患者身体、心理、社会、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1]。也就是说,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本,以满足患者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发病,父母非常紧张、焦虑,甚至夸大病情,对医护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儿科患者的整体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要面对患儿家长,他们的心理状态对儿童患者有着直接影响。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就儿科护士素质的需求笔者浅谈几点心得。
1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1.1护理理念的转变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的不断应用与推进,护理工作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既是生物人,也是社会人,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重视疾病的变化,同时也要重视心理变化,社会因素带来的影响。另外,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文因素越来越多,这样对护理人员要求也不断提高。因而,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就得随之发生变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护理理念,尤其在儿科护理中更具有重要意义。儿科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护士既要配合医生医治小儿机体上的疾病和考虑小儿心理需求,又要顾及多个家属的情感需求,在多年临床实践工作中感受,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热爱护理事业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还要富有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心理特点和患病小儿不同的心理反应,以及患儿家长的紧张、焦虑的心理等因素,因而,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护理更复杂,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多,因此,需要儿科护士更要注重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在关注疾病的同时,关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家庭、社会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服务理念,不仅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恢复健康,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化解相关矛盾。
1.2增强服务意识在儿科护理除转变思想外,更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采取注重个性和突出人本服务。积极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从人文角度来看,儿科病房则根据生理与心理特点在设置应以绿色植物和鲜花,使用防滑地板,墙壁上挂置儿童喜爱的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人物,画面色彩温和宁静,使人心情愉悦、欢快。床上的被褥以温馨的天蓝色为主,消除儿童恐惧心理,此外,还要设置患儿随时便捷与护士的联系设备。其次,护士还要扮演着如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角色。善用文明礼貌用语,态度上要热情、和蔼,多主动接触患儿,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如对婴幼儿多抚摸、搂抱,善于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询问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需求,调节护患关系及患儿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再次,增加丰富人性化服务项目,提高技术操作水平,特殊日子送慰问,如在儿童节或患儿生日送上温馨的祝福或是自作的小礼物,建立一种长久的友爱。
2不断提高业务综合素质
2.1专业素质提高良好业务素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必要条件,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同时更应具备能否准确判断患儿的体征及潜在的迹象,及时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的临床实践经验。可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补充理论知识:如护士参加社会举办专业继续教育学习,增加新理论、新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通过护理查房、业务研讨等动态学习,拓展思维,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临床实际经验;另外可通过进修学习,课题的研究及学术交流,掌握新动态、新观念、新发展、新成就。专业素质的提高是离不开实际工作的,实践是获得各种知识的来源,也是验证理论知识唯一的标准。每天护理工作中,首先护士长、责任护士到病房查看了解患儿病情、睡眠、饮食及用药等反应,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医生查房时,责任护士及时反馈患儿病情,做好对病因诊断、治疗护理分析意见,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培养护士对患儿分析评判思维的能力。同时责任护士经常与医生沟通共同讨论患儿的治疗护理方案。另外,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治疗与护理、饮食卫生、预防保健、药物的使用知识、家庭自我保健、复诊时间等,从而使患儿及其家属认识到儿童特有的生理现象,理解各项检查、治疗护理的重要性,指导其正确地面对疾病,掌握日常生活护理要点,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素质。
2.2心理素质提高护理工作除业务素质之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对患儿及患儿家长焦虑、不安心、恐惧心理不仅要具有耐心,承受心态,更主要的是要具有真挚的同情心,有效沟通技巧和方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及对医护工作中存在的疑虑。多年来工作养成在病房巡视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每一患儿及家属的变化,仔细分析他们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每遇患儿家属焦虑恐惧之时,都会诚恳和蔼与家属说:我们将会尽最大努力,尽情患儿的痛苦,帮助患儿早日康复。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展示护士聪明和智慧、敏锐的洞察力、丰富语言的表达力、情感的感染力等良好的护士形象。这样患儿及患儿家属就非常愿意与护士沟通交流,心情显得格外轻松,信任和满意浮在面容,护患处在和谐欢笑之中。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促进了儿科护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提高人文修养、善于沟通
沟通是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一重要环节。因而,护士语言沟通技巧在实际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儿科护士的护理工作不仅要挽救患儿的生命,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疾病的过程对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影响。在沟通交流中首先要尊重患儿与患儿家属,面带微笑,口有尊称,言语亲切和蔼流畅文雅得体,口齿清晰,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与患儿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同时更应注意“非语言”行为的沟通,如护士的礼仪与服饰,走路的仪表等方面的信息,面部表情、姿态、手势、动作、抚摸等,都将对患者产生不同的影响,提高护患非语言交流效应。是与小儿进行无声的交流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护士清洁整齐的着装、和蔼可亲的笑容,亲切诚恳的态度,都可使小儿产生安全、信任感。同时,护士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正确应用倾听、触摸、空间效应,引导交流的技巧,以提高工作效果,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信任的护患家长关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应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与提高,做到既有情感又有礼数的艺术和护理娴熟技能。
1、恶心和呕吐
是妊娠头2个月最常见的不适,约会50%的孕妇有不同程度恶心表现,1/3的孕妇有呕
2、尿频、尿急
妊娠早期,由于增大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当妊娠12周子宫越出腹腔后,症状自然消失。妊娠晚期,由于胎先露的入盆,膀胱再次受到挤压,尿频现象又重复出现。某些孕妇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时有尿外溢情况。护士需要向病人解释出现症状的原因,只要排除尿道感染情况,尿频、尿急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要为此限制孕妇液体的摄入量,以免导致脱水,影响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同时指导孕妇作缩肛运动,训练盆底肌肉的张力有助于控制排尿。尿频、尿急以及孕期溢尿情况,在妊娠终止后,症状自然消失。如果症状继续存在,表示会阴肌肉过度松弛或盆底有损伤,应该进一步检查、处理。
3、胃区不适
孕妇常有反映酸、暖气、上腹压迫感等症状,是由于子宫增大造成胃部受压的结果。再加上孕期胃肠蠕动减弱,胃部肌肉张力低,尤其胃贲门部括约肌松弛,致胃内容物倒流到食道下段,食道粘膜受到刺激而产生胃区烧灼感,孕妇主诉“烧心”。护理实践提示,饭后立即卧床、进食过多或摄取过多脂肪及油炸食品均会加剧“烧心”症状,故应避免。有人认为脂肪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因此饭前吃些奶油、奶酷加工食品,有预防“烧心”作用。“烧心”已经出现,再吃奶油制品食物就不起作用。可以服用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制酸剂,但应避免选用含重碳酸钠的食物(如苏打饼干)或药物,以免所含的钠离子促使水潴留,造成电解质的紊乱。指导孕妇选择少量多餐的原则,可以减少胃内容物体积,以缓解症状。
4、胀气
怀孕期,由于胃肠道活动减弱,肠内气体常易积聚引起令人不悦的腹胀,多不需特殊治疗。措施是帮助孕妇识别起胀气的食物,指导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避免过饱情况,以少量多餐方式满足机体的需要。建议孕妇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适当锻炼均能促进肠蠕动,有预防和减轻腹胀的作用。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软化大便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5、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是增大的子宫推挤使小肠移位、液体摄入及室外活动量减少、孕期肠蠕动减缓、孕期补充铁剂。
措施是帮助孕妇回顾促成便秘的因素,了解孕妇饮食情况。与孕妇共同讨论并使其理解液体的摄入量、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纤维素食物的重要性,以及定期排便习惯与便秘的关系。鼓励每天适量运动,以助维持良好的肠道功能。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大便软化剂或缓泻剂,但不能养成依赖药物的习惯。建议孕妇多吃香蕉,不仅获得食物的满足,还能预防便秘,称之谓“非药物性治疗方法”。
6、背痛
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孕妇身体重心前移,为保持身体的平衡,必须采取头和肩向后仰,腹部向前突,脊柱内弯的姿势。结果使腰部和后背肌肉、韧带负担加重,则引起不同程度的背痛。此外,过度紧张、疲倦、弯腰或抬举重物,妊娠子宫压迫神经以及骨盆关节松弛(尤其妊娠晚期),也是腰背疼痛的原因。为了预防或减轻腰痛,护士要与孕妇共同讨论预防以及缓解背痛的措施。要使孕妇理解妊娠早期背痛的促进因素,并掌握预防症状发生的应对措施,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过度疲倦;坐位时,背部靠在枕头上或靠背椅的扶手上;盘腿坐势也有助于预防背部用力。同时指导孕妇通过调整工作台的高度或孕妇的位置,以维持最佳的姿势。建议孕妇有计划地锻炼以增强背部肌肉强度也是预防腰痛的有效措施,例如骨盆摆动运动体操,每日3次,可以减少脊柱的曲度,有利于缓解背痛。孕妇拾取物品时,应该弯曲膝盖而不弯背部,以保持脊柱的平直。
7、眩晕
许多孕妇有眩晕现象,尤其在拥挤、空气不流通,人群集聚的场所。促成症状的原因可以是:
(1)孕妇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出现低血压状态而导致眩晕或疲劳。
(2)由于过度兴奋或焦虑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换气过度和眩晕。
(3)妊娠期血液被稀释引起“生理性贫血”或低血糖状态。
(4)较长时间的仰卧位,巨大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流血量及心搏出量减少、出现低血压可致眩晕。
护理措施是帮助护理对象识别造成眩晕的诱发因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告诫孕妇应该避免:(a)过快地变换姿势;(b)长时间地站立;(c)过度兴奋和精神过度紧张;(d)过度疲劳等。指导孕妇采取侧卧位方式尤其左侧卧位,不仅可以改善胎儿血氧供应,还可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引起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如果出现的眩晕症状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无效或频繁出现时,均应与医师联系,以免延误病情。
8、下肢肌肉痉挛
主要指小腿腓肠肌发生疼痛性挛缩,孕期任何时期均可出现,常见于孕期,夜间发作较多。系因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神经所致,疲倦、寒冷、不合理的体姿以及体内钙、磷比例失调致神经系统应激功能过强,均可促使发作。措施是监测孕妇摄入的食物中是否有足量的维生素B,被确定缺钙者,有计划摄取牛奶,必要时按医嘱补钙。禁止滥用含钙磷的片剂,以免加重体内钙磷的不平衡情况。还要与孕妇讨论预防及减轻症状的方法,例如:(a)避免穿高跟鞋,以减少腿部肌肉的紧张度;(b)热敷患处,抬高下肢,按摩腿部肌肉等都能生效。当小腿肌肉发生痉挛时,只要立即伸展肌肉即可缓解。具体做法是让孕妇平卧,护士或家属按住孕妇膝盖(患侧),协助伸直小腿,同时使足背屈,症状即可缓解。有人认为,睡前按摩小腿部,或将脚部垫高后入睡,有助于预防症状的发生。
9、静脉曲张
可能发生于下肢,偶尔发生于外。造成症状的原因是由于妊娠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所致。持久站立位工作,妊娠晚期腹内压力的增加,都促使症状加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状况,则可预防或缓解症状。具体做法是指导已出现症状的孕妇增加卧床休息机会,坐立时注意抬高腿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示范方式指导孕妇采用直角位置,即平卧位,双腿向上伸直与身体成直角,臀部和脚跟靠墙,每日做数次,每次2~5分钟。晚期妊娠阶段孕妇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姿势,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更为重要的是预防症状的发生,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醒孕妇:(a)坐势时尽可能抬高腿;(b)避免过久站立;(c)避免穿环形紧口袜带。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的一类疾病,卧床时间长,担心预后,患者不但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还承受着精神压力,若护理不当,不但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的疼痛,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现将骨折患者的中医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1情志护理
骨折后患者常有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等多种情志变化,从而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导致病情加重,并引起并发症。护士应根据不同的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耐心做出合适的解释,如告知此病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患者本人的积极配合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从而解除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必要时介绍同种疾病治愈出院的病例,以此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情志舒畅的接受治疗。对于伤肢肿胀,经过反复的手法复位效果不佳者,或对骨牵引治疗疑心重重,担心伤肢残废的患者,护士的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护士应详细说明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及骨牵引的重要性,告知过分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佳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2病情观察
骨折的患者由于脉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会出现患肢肿胀疼痛,此时应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以减轻和避免肢体肿胀,严密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感觉、活动度等情况,随时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如肿胀明显,可用中药外洗,以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如出现肢端剧痛,发绀或苍白,皮温下降,感觉减退,肌肉无力,不能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等情况,都视为缺血的表现,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皮肤护理
骨折的患者,患肢制动而长期卧床,局部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易发生褥疮。应保持床整、清洁、干燥,定时检查受压部位,观察皮肤颜色及血运情况,每2h按摩受压部位1次,并擦红花酒精或用红外线照射,每次5~10min,在骶尾部或足跟部垫气圈或气垫。
4饮食护理
骨折的患者,由于失血耗气,中焦运化处于滞化状态,故应禁食生冷辛辣之品,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骨折早期,骨断筋伤,气滞血瘀,瘀血内停,肿胀疼痛,体温偏高,此时不可急于服用营养品,应食蔬菜、水果、牛奶、米粥、面食等,忌食酸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应给予续筋接骨、调和营养的食物,如鸡蛋、排骨汤、鱼类、动物肝肾、胡萝卜、瘦肉、豆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促进骨折愈合。
5预防并发症
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可致肺气宣肃无力而痰阻气道,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应定时拍背,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雾化吸入以助排痰。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避风寒,预防感冒。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清洁干燥,防止泌尿系感染。骨折早期,患者易发生便秘,饮食应增加含纤维素较多的水果与蔬菜,如白菜、芹菜、韭菜、萝卜、香蕉等,适当多食杂粮,可饮蜂蜜水以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1、了解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需要满足现状。
2、分析影响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需要满足的相关因素。
3、了解成都市硬件设施较好的养老院供需基本情况。
研究意义:
1、为政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提供依据
联合国在1928年通过并在全世界实施的“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为年长者提供健康照顾,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养老机构和家庭之间的适当平衡,国家和社会为弥补21世纪家庭养老的不足,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养老方式和养老条件,并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有利的保障[1]。在老年人健康照顾方面,我国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推广社会养老意识方面的力度不够[3]。因此,通过对养老院老年人需求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对老年公寓开发商的政策、法律、方向做引导,以及对于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做相应的规定和监督提供相应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政府加强社会养老的推广和宣传,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稳固发展。
2、为社会养老机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依据
我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较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行业标准,普遍雇佣的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临时工或是一些下岗女工。这些服务人员并未经过专业培训,只是完成喂饭、送水等生活服务,无法考虑和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本研究,为养老机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3、为提高到养老院进行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及指导
如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越来越多,而且从以前的校园周边实践发展到深入各福利单位,特别是到养老院进行志愿活动。虽然如此,但是这些年大学生在养老院的志愿活动效果却并不理想,老人们的一些需求也未得到很好的满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老人们的具体需要,实践活动也成了自己的一厢情愿。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开展能够为大学生到养老院提供高质量服务给予一些相关知识的方向性指导。
4、有利于拓展老年护理理论
我国老年护理研究进展比较缓慢。以老年护理为主题的文章绝大部分为老年护理经验、老年人心理护理体会等。面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开展老年护理是老年护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面对老年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老年护理学应具备超前意识,加强相关方面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使护理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变化,满足老年护理工作的需要,满足人民卫生事业的需求。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1、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国外老年人需求满足状况,有人运用Z~R需求框架模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人们普遍把经济需求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需求及居住环境需求、活动需求、心理健康需求以及自我发展的需求。Barbara等人使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马萨诸塞州的门诊老年病人进行了社会服务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有生理功能需求的有49.48%,情感角色需求54.50%,缓解疼痛需求54.46%,心理健康需求65.74%,社会功能需求63.6%,保持一般健康需求的有52.50%,保持生命活力需求46.10%。
2、我国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状况,台湾有学者对养老机构内居住的残疾老年人未满足的护理照顾需求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有4.8%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这些需求主要有全范围关节活动、梳洗、营养教育、运输、信息等需求,影响这些需求未满足的因素主要有老年人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健康照顾者的知识水平。1991年由中国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1994~1996年由华东师大等组织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香港地区进行的城市老年社会服务的调查与研究等多类研究,但这些调查和研究大多偏重于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方面,专门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的调查较少。
3、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