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态循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1 10:30: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循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态循环论文

第1篇

人类在寻求高科技,高经济增长速率时,生态危机随之产生。经济发展所导致的污染几乎波及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环境。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时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近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氯气、氮氧化合物等剧毒气体的含量也在显著增加。这除了直接危害人类和生物界的生命之外,还将造成影响世界性气候变化的“温室效应”、因臭氧层减少而带来的紫外线过多、通过化学反应而形成的“酸雾”“酸雨”等等。目前世界上有20亿左右的人饮用受污染的水,每年有上千万吨的石油、几百万吨的垃圾、几万吨有毒金属被倒入海洋,部分海域已经成为“死海”。和谐的生态系统平衡也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面临崩溃。有资料显示,在人类大规模砍伐以前,世界上的森林和林地覆盖面积约60亿hm2,而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木本植被总面积则只有45亿hm2。森林的破坏是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物种退化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导致物种的持续减少。地球上原有的500~1000万生物物种中,现在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根据对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调查,如果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21世纪初将有12%的鸟类和15%的植物种类消失。目前全球每年约有600万hm2土地沦为沙漠,沙漠化土地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5%,有2/3的国家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2生态危机与生态伦理

生态危机的发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迫使人们不得不立即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为了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并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于是科技与伦理2者互为前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合——生态伦理学。所谓生态伦理学,就是研究由人性决定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的人类行为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规范的实践哲学。生态伦理学认为,就是要承认人的利益,又要承认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但是满足人的利益常常要损坏或牺牲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如何作出选择?如何协调这两种相互矛盾的利益关系呢?人们普遍认为,生态危机并不是自然环境本身变迁造成的,而是人类滥用自然环境的结果,人是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调动人类所有的伦理智慧,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非耗竭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如此才能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达至未来人类社会的和谐生态。生态伦理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人类利益而对人类生态行为的限制,也不仅仅是为了尊重自然存在物的权利和内在价值而对人类生态行为的约束,而是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是人类达成心理健康的必要环节。

3循环经济的理论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它的根本目标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流动的生态经济,其社会经济运行活动的目标是追求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即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又叫做“3R”原则。它要求物质通过优化组合,不断把废物盘活变成资源的过程。循环经济要按照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确保生态平衡,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优化的方式利用当代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最后达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完全转变。这必然反映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寻求社会、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最佳方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明白自身活动对于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

4小结

第2篇

循环经济能够把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是一种“三赢”性经济,注重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相互结合。使资源获得了可持续的利用,并有效的解决了环境问题;它能使社会生产从物质增长到服务增长发生一个由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来促使经济发展;它能使生产链拉长,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生态旅游是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旅游产业,它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是世界最大的产业。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大多还停留在初期发展阶段。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旅游资源缺乏规划,盲目开发

纵观我国许多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地,我们存在问题有很多。其中没有规划与规划和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生态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首要因素。有不少的开发商、管理者,他们将景区的“精品化”建设误解为多盖建筑物,其结果造成了很多景区的“城市化”。

2.风景区生态环境的日益退化

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它们希望通过旅游业的收入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们缺乏管理和经营人才,在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的情况之下,采取掠夺式开发的手段,来追求明显的短期效益,使得景区的管理显得十分粗放。这种发展模式严重的毁坏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造成了旅游质量严重下降,景观严重衰退的结果,使得真正的生态旅游难以开展。

3.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管理

生态旅游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影响了其科学的管理。例如:水利风景区归水利部门管理、森林公园景区归林业部门管理、生态观光农业园区归农业部门管理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管理体制,会降低旅游开发难度。然而在多头管理之下,各部门会相互推卸责任,因而利益冲突等问题频繁出现,冲突多于积极合作,自然环境必然会成为它们的牺牲品,风景区也不能真正做到有效管理。

三、推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1.进行旅游区空间规划

怎样从整体上来保护生物和濒危物种的多样性,不仅仅要合理的设计好自然保护区,还要考虑到不同的栖息地之间物种的交换与迁移,考虑到它们与周围区域的生态联系。要求若干的功能相同的保护区的保护从散点状走向网络状,从孤岛式开发转向开放式经营,协调景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2.加强领导,建立管理体系

加强和完善市政府、市委对生态工作的重视。将生态旅游业列入全市经济的发展计划,来保证生态旅游业的积极健康发展。将生态旅游作为主导性旅游宣传,搞好政府基础性和引导性的投资。加强林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对生态旅游发展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指导服务、审查把关等职能。

3.科学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3篇

【论文摘要】循环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荃础上,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论的荃本理念。在循环经济活动中人们以复杂劳动创造了价值,复杂劳动主要包括通过科技创新对工业工艺流程进行改造,通过系统工程协调工业布局。人们不仅在循环经济中创造了价值而且保护、节省和储存了生态价值,因为循环经济拓宽了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出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在于没有解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关系,对劳动价值的单一追求,意味着对生态价值的忽视,这是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狭隘的致命之处。生态经济价值是循环经济富有特色的价值形态,体现了循环经济将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兼顾和融合的特点,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即经济活动应该具有环境良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经济价值是在劳动价值与生态价值对立关系基础上实现统一关系的产物,体现了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关系辩证法。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qualityofbinguseful。:desir-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第4篇

发展循环经济以建立循环型的社会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方法和途径。在此,循环经济的理想思想与生态农业的属性和发展要求非常契合,因此,在生态农业中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1.1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是现在所提倡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典例,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主要表现形式。要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要了解其本质。它就是把农业生产更加生态化,其根本目的就是既要寻求农业的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又要进行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与同步,最终寻求到适应我国国情农业发展模式。

1.2循环经济的发展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循环经济是一种旨在实现环境、资源、人口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它的核心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思想,通过农业各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的变革等方式,提高农业系统内部环节的多级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倡导清洁化的生产和节约型的消费理念,严格地控制外部系统有害物质的进入和农业废弃物等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及生态的破坏,最终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以及农村的和谐有序。

1.3循环经济能够引领生态农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的4R原则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危及人类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农村经济的停滞乃至下降,进而破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从而能够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这些原则的规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

2舟山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2.1舟山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舟山已初步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据统计,截至到2011年底,全市的水果、蔬菜、水产养殖、生猪饲养等数量在有序的基础上仍有上涨的幅度。舟山定海区和普陀区现已在农业方面全面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的生产模式,同时还推进“良种良法”和“良机良制”综合运用,更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据调研得知定海的瓜稻轮作区等一大批核心示范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更好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舟山已开展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试点。全市各地采用以试点探索和模式创新为基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方法。普陀区的展茅、岱山衢山、嵊泗本岛、定海岑港等地都已计划形成以“畜粪、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他的如普陀区的林地鸡合作社已计划实施小型屠宰场污水沼气工程并进行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果园养鸡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推广都有利于舟山市的农业转型和升级。

2.2舟山发展生态农业的劣势

2.2.1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有别于其他的农业,它的效益具有长期性,只有进行长期的实践才能有显著的效益,而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期和后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大多数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初期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上靠的是国家以及各级财政的扶持,加之目前一系列的制度并不完善,有关部门降低了对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这就导致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率比较低。农业推广的资金投入,是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维持和发展的保证。目前,生态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另外就是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方式是依靠政府的全额拨款,而全额拨的款项中大部分被用作农业推广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从而造成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

2.2.2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专门、专业的技术,它的基础学科是生态学,然后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同传统的农业结合起来。因此这就要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目前的情况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很熟练的掌握应具有的先进的、专业的知识,同时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不能将先进的技术及时而准确的传达给农户,这样就限制了生态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发展。

2.2.3生态农业推广对象生态观念不强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推广的对象是农民。农民行为和观念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舟山市的农业发展污染还是比较严重,忽视了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业三废”向农村和农业的转移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现在这个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所以导致在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的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4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劳动力障碍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发展以及城市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村逐渐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少、儿人群。在这部分人群中存在着劳动力不足问题,特别是在农忙季节,结构性劳动力不足问题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从而使生态农业推广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进而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3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大生态农业技术的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远期效益比较显著,这就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挥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使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要把发展生态农业当作一项民生项目工程来开展,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发挥国家政策以及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联合推广模式,实现规模效益,建立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3.2提高生态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展,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就要不断地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推广人员及生态农民技术培训机制,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推广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起考核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和建立技术成果推广奖励机制,对在推广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工作人员给予重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3加大发展生态农业宣传的力度

要从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着手,要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宏伟目标,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地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树立起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念,成为建设生态农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建立起一批先进的示范企业、示范区、示范模式、示范项目等,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生态农业示范推广工作,营造一个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普遍关注、政府积极倡导的良好氛围。

4总结

第5篇

产业生态转型,最重要的是产业生态建设和创新,其核心是处理好资源、产业、环境之间的关系。实质是资源掠夺型和环境破坏性工业产业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型过程,必须以循环经济的产业重组、建设生态产业等有关理论为指导,促进形成产业链的有效循环,变单向流动为环形流动,使物质、能量达到多级利用与高效产出,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正向积累和持续利用,使环境污染的负效益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正效益。主要有以下的内容:

(一)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生产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实现经济活动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动,容环保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

(二)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产业是具有较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高效生态过程及和谐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是对行业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各环节建设的纵向结合和不同行业生产工艺横向耦合。

二、宝鸡产业生态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区位优势。宝鸡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在西安、成都、兰州、银川省会城市的交通中心,是连接西北与中原、中原与西南的重要通道。陇海、宝成、宝中铁路交会在此,是连接包兰、成昆线的全方位铁路交通枢纽。境内公路里程12280公里,以310国道和GZ45为主轴,以西宝南北线及关中环线干线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脉络,形成了“三横五纵一环”公路网络。宝鸡机场也正在规划建设,是西部地区交通物流的重要枢纽。

(二)资源优势。宝鸡各类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特别是矿产资源优势突出,有色金属铅锌和金的储量分别占到全省的77.36%和35.2%。化工、冶金、建筑的原材料石灰岩储量居全省之首。煤炭远期储量约61.3亿吨,埋藏深度1000M以上的浅煤层规模较大,形成了戚家坡煤,北马坊、郭家河、麟游—陇县煤矿区,是我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境内有渭河、嘉陵江等大小江河三百多条,水资源总量55.45亿立方米,占关中地区的44.8%。电力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总发电能力可以达到135亿千瓦时,是西北电网的重要枢纽。

三、宝鸡产业生态转型与循环经济建设的思考

(一)循环经济建设目标。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以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和合理引进项目为方向,促进工业生态化、园区化,农村经济产业化、现代化。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着力点;建设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人居环境和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

1.1发展资金短缺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上明显不足,特别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合作社发展等资金短缺问题尤为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都比较长,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再加上市场推广力度不够,使得一些银行不愿意对其进行投资,在资金上主要依靠的是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另外,生态循环农业若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有大量的、多元化的投资作支撑。现在很多城市的生态循环农业后续的运行管理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且仍未建立起长期的发展模式,对农业环境的维护也缺乏资金的投入,无公害的、生态的循环模式也未实现大规模推广。

1.2土地污染严重有调查表明,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到4214万t,占世界的35%,平均施用水平为368kg/hm2,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所设置的安全上限,使得土地污染严重。以氮肥为例,它在土壤中会发生硝化反应产生硝酸盐,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交换性氢离子,与土壤吸附性复合体相接触时,会使土壤中的碱性离子淋失。此外,除草剂中所含有的阿特拉津、氟乐灵等在土壤中残存1a以上,也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这些问题都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质难以转化及降解,从而导致土壤严重板结和养分流失。

1.3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若想使生态循环农业得到有效发展,适度的经营规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在农村,每户耕地在0.53hm2左右,劳动力平均耕地约0.27hm2,而且在地区分布上也极不均衡。这种过小的农业生产规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成本的浪费,使得土地和劳动的生产效率不高;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在这种小规模的农户中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使得农民采用的积极性不高,使用率低,限制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另外,这种分散的、小型的生产规模,也使得农户在农业资源的利用和农业生产上缺乏限制,随意性较大,这都不利于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而通过政府使用强制手段、施加外力来督促农户采用循环农业技术,也会因为交易费用和监督费用过高而行不通。

2农业配套种养结合型技术模式

随着生态循环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多种多样的农业配套种养结合型技术模式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本文就选取几个典型的农业配套种养结合型技术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2.1稻—鸭共育的生态技术模式稻鸭共育是一项不需要使用除草剂而农药施用量又少的低成本生态农业技术。一般情况下,20d左右大的鸭子按225只/hm2投放到栽种不久的稻田,以鸭粪肥田,基本能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追肥量,而且除草、除虫效果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虫害药剂对农作物的损害,从而促进稻田的良性生态循环。稻-鸭共育的生态技术模式的具体优势有以下几点:

2.1.1可以促进养鸭的发展由稻鸭共育养殖的鸭子,将原来的庭院圈养改为了田间放养,鸭子可以在田间自行觅食,减少了鸭子的饲料成本。据相关数据统计,平均每只鸭子减少喂配合饲料2.4kg,就可以节省4.8元/只的饲料成本,还能增强鸭子的体质,降低了交叉感染病菌产生的几率,从而使得发生鸭子疫病的现象也大为减少,能够大大提高鸭子的成活率,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1.2可以促进水稻增产通过鸭子在田间的各项活动,如:觅食吃草、松土浑水、增氧通气等,既可以对影响水稻生长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防治,又能促进水稻根系延展及分蘖发育成稻穗;而且鸭子在田间游动时,水稻也会跟着摆动,进而增强其抗病虫、抗倒伏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使用稻-鸭共育的生态技术模式对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的生产种植体系的推广和完善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1.3改善土壤结构鸭子在稻田间不断的活动,使绿肥紫云英、稻草等在嫌气条件中分解出来的沼气、硫化氢等气体能从水稻土壤中快速排出,从而使得水稻根系能够深扎入土壤内,促进水稻的良好生长。而且与常规的水稻栽培相比,稻鸭共育能减少土壤中的大孔隙,增加容重和水稳性团聚体,使得土壤的物理性能获得良性转变。另外,稻鸭共育可以避免用农药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时给土壤带来有害物质,有利于水稻土壤环境向自然环境方向修复。

2.2果园—鸡共生的生态技术模式果园—鸡生态综合技术是利用果园间隙地等资源,以自由采食、自然饲料为主,人工科学补料为辅,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下对化学合成物的使用进行有效限制,实行舍养和放养相结合的模式。能对果园的土地与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利用,达到养鸡、果园双获利的目的。果园—鸡共生的生态技术模式在环保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养鸡综合技术。具体优势如下:

2.2.1减少果园肥料施用量果园—鸡共生的生态技术模式能够减少果园肥料的使用量,为果园的经营节约成本。这是因为鸡喜欢采食草籽和嫩草,从而能够降低杂草的生长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果树争抢肥料与养分的对象,使果树吸收更多的肥分,使得肥料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鸡粪也是一种很好的农家肥,可以降低人工施肥的用量和成本。

2.2.2增强鸡群体质果园可以为鸡群提供一个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鸡病的传染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降低鸡的死亡率。但是在果园里养鸡时,要注重鸡的免疫工作。在果园内为了满足鸡的饮水需求,要有足够的水源而且要保证水的清洁。可根据鸡的数量设置相应的水盆或水槽,白天放养时最好不要放饲料,以保证水的清洁;在阴雨天鸡不能外出觅食时,需要及时提供饲料,最好将料控制在25g/只。为了防止果树发生病虫害现象,需要对果园喷洒农药,这时就需要巧妙安排,穿插闲置进行,避免农药对鸡群造成毒害。

2.2.3增加社会效益果园—鸡共生的生态技术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鸡大都是无公害、优质的土鸡,可以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推动农村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而且也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民的发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利于规模效应的形成。

2.3猪—沼—鱼生态技术模式猪—沼—鱼生态技术模式主要是利用饲料养猪,将猪粪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将沼渣、沼液用于水产养殖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围绕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增加农户收入。对这种生态技术模式进行推广,能够将国家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在实际中落实,对于城乡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统筹作用,对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有着莫大的助益。其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2.3.1猪圈的设置在对猪圈进行设置时,要按照两栏设计,最低养殖量不得低于3头,从而能够为沼气池提供足够的原料。建设地点要尽可能选择在房屋的后面、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且在猪圈的朝向上还要保证能够避风、向阳,这样不仅能减少猪圈的占地面积,在冬季时也能起到保温、防治疫病的作用,同时也不影响所在地方的村容村貌。

2.3.2建设标准沼气池沼气池是“猪—沼—鱼”生态技术模式的中间环节,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建设沼气池时,要按照标准去建设,并且要分设多个沼气池,以便轮换使用,确保原料在发酵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

2.3.3合理进行鱼、猪放养在鱼苗的选择上要慎重,并不是所有的鱼都能够用沼肥饲养,目前的沼肥养鱼以鲢、鳙鱼为主要品种,对鱼的放养量要以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为依据。通常情况下,精养鱼塘一般每667m2投放大规格鱼种1500~2000尾,粗养鱼塘每667m2放养1500~1000尾,其中鲢鳙鱼和混养鱼的比例是3:2,而且混养鱼要以底层鱼为主,这样才能对水层进行合理利用,增加单位面积产出,可选用名优新品种进行投放。

2.3.4加强日常管理工作要适时调节水质,鱼种放养后要每周加1次水,加水量深度可控制在10~15cm之内,到6月中旬达到最高水位时,可以延长加水时间,每隔半个月浇1次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要进行巡查工作,检查的内容包括:沼气设施运作情况、鱼猪吃食情况、养殖水体水质情况、猪圈卫生情况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保证整个程序正常运行;要保证猪圈内温度适宜,及时做好通风、降温、保暖等工作;对沼气设施也要进行经常性的检修,防止泄漏、污染现象的出现。

2.4秸秆还田生态循环技术模式秸秆还田后,对微生物的活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加强生物的固氮能力,避免氮素损失和作物中后期脱肥现象的产生,使土壤中代换性钾的水平得以提高,同时还为土壤增加了硫、硅等微量元素。秸秆还田生态循环技术模式中要注意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2.4.1注意秸秆的翻埋量秸秆直接还田时,翻埋量不宜过多,一般每667m2最好不要超过500kg,否则就会使秸秆腐朽速度变慢,影响作物的正常种植。而且秸秆在腐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对作物的根系具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2.4.2注意翻压时间和方法在翻压时间上,最好是一边收割,一边耕埋,因为刚刚收割下来的秸秆含水量是最高的,如果这个时候进行回田处理,能加快秸秆的腐解。

2.4.3注意避免病害传播农作物中一些特殊的秸秆很容易引起病虫害的传播,如病虫害严重的水稻、玉米、大豆等秸秆,这类秸秆在还田前,要对其进行高温堆沤处理,然后再施用,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2.4.4加强水分管理土壤中的含水量的高低对秸秆腐朽速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秸秆还田时,要对秸秆进行切碎处理,然后再翻埋到土壤中,翻埋的深度可控制在20cm左右。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覆土时一定要严密,以免出现跑墒情况;对于一些墒情较差的土壤,在翻耕后要及时进行浇灌;而对于墒情较好的土壤应该镇压保墒,这样可以使土壤变得密实,便于秸秆吸收水分和分解。

2.4.5加强养分补施加强养分补施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因为大多数粮食作物秸秆的碳氮比都很低,如果不增施化学氮肥,微生物为了分解有机物质,必然会与作物幼苗争抢土壤中有限的速效氮素,从而对幼苗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还要相应的增施氮肥,也可以选用过磷酸钾,也能起到增加养分的作用,从而促进秸秆的快速分解,使肥料的效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结语

第7篇

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历史建筑的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到历史建筑保护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层面。199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巴拉》,依据本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提出“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强调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应该注入“相容”的功能。这一概念得到了国际上的普遍认可。2003年国际颁发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对产业遗产的概念、价值、保护措施等作了明确规定,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了评价依据和标准。

一、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实践发展

随着历史保护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产业遗存得到了更好更多的保护,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也达到了全新的阶段。设计师们利用创新的设计手罚,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生命。产业类历史建筑不再是文明衰落的象征,而成为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城市形象的多样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和北美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与地段保护工作比较成熟,有十多处工业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综合体改造模式。1965年,美国的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旧金山的吉拉德里广场(GhirardelliSquare)将一个巧克力工厂改造成为一个集娱乐、居住、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购物广场。这是第一个产业建筑商业性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运用了建筑再循环理论。该项目在改造之初就本着对原有产业建筑充分尊重的原则,并镶嵌一些现代设计元素,使得人们在享受娱乐服务的同时感受到建筑带来的历史底蕴。很快,吉拉德里广场作为商业性改造的成功典范,在美国开始被大规模地效仿,比如波士顿昆西市场(QuincyMarket)改造,将码头仓库区改建为商业综合体,又如着名的旧金山渔人码头,将军工厂改建为展览中心。这种改建模式甚至影响到世界的其它区域,比如澳洲的岩石区也是直接套用这种改造模式。

“阁楼”(LOFT)模式。这种模式最早是美国自发式地探讨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与更新,苏荷(SOHO)区的改造是一个典型案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作为世界的艺术中心,许多艺术家租用了租金低廉的苏荷(SOHO)区的旧产业建筑,他们运用全新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将它们改造成适合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多功能空间。阁楼(LOFT)公寓充分利用旧产业建筑的大柱网大开间进行灵活多样的围合式分割布局,充分发挥产业建筑的高荷载承受能力。新肯考迪亚码头的改造是历史建筑改造为公寓楼的成功范例。综合区域模式改造。鲁尔工业区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将旧产业园改建为景观园区非常成功的例子。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历时4年将一个废弃颓败的旧工厂改造成一个综合休闲公园。鲁尔工业区中还有许多将单体建筑、厂区群体建筑及设施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层面的改造模式,例如将历史建筑改建为博物馆、展览馆的模式,还有将产业建筑中的大空间改造成多功能综合活动中心的模式、将很多建筑设施上设置餐饮空间模式等等。

二、产业类建筑改造的现实意义

1.生态价值的体现

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原料约一半以上都用于建造各类建筑及辅助物,建筑业对环境污染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全球每年排出的温室气体中,有三分之一源于建筑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可见,要减少建筑从建造到使用、再到最终解体的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最核心的是延长建筑的使用期限。城市废弃的产业类建筑物质价值大于其功能寿命,对其进行改造再利用不仅比新建建筑成本节省许多,还免除了大量的拆除成本,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2.自身的适宜性

产业类历史建筑代表着某一时期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是城市产业历史文化的见证者。虽然他们自身功能寿命大多完结,但是其空间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其物质寿命和精神寿命仍在,这为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一方面,空间结构适宜。产业厂区规模大,占地多,建筑单元之间又留有弹性空间,为整体规划提供很大的发挥空间。厂房、仓库等产业建筑多为大跨度、大开间,非常适宜进行空间和功能区域的重新划分,创造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强的空间。而且产业建筑结构荷载要求严格,其房屋安全质量较高,其结构都可以满足多种民用建筑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类历史建筑体量庞大,在城市中成片存在,在城市空间形成历史街区形态,其特征明显具有很大的识别性,易成为该城市区域的中心。若将这种历史地段成片开发,能产生良好的集聚效应,带动整个区域发展,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商业利益的吸引

大多废弃的产业建筑虽然功能寿命结束,但其物质寿命依然存活。将产业类历史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拆除费用,而且节约了建设成本,缩短了建设时间。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成功实施还能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其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对其投入。

延伸知识:毕业论文的论证方法

选题确定,材料提炼之后,应研究论证方法。即用材料说明题目,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正确。为此,应遵循下述论证方法和逻辑规则。

1.论据必须真实可靠

论据是论证的基石,必须真实可靠论据来源于客观实际,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客观事实,是反复推敲无懈可击的真货。任何浮光掠影、金玉其外的材料是绝对不可取的。

2.不得采用循环论证法

循环论证就是用某个命题的自身来证明这个命题,自己证明自己,只是换个说法,这是不合逻辑规则的。例如,用“人吃饭为了不饿’’这条道理来证明“人饿了就要吃饭”这种现象,就是循环论证。

3.论证要合乎逻辑

论据和论点存在着内在联系,文章应当揭示这种联系,得出合乎规律性的结论。这种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就是真理。揭示真理就是论文的使命。如文章只凭观察和经验,将偶然的表面现象推断出某种论点或观点,则这种论点或观点

第8篇

文化的根柢全在道家”;世界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先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一棵烂

掉了根的大树。”的确,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道学的作用实与儒学不相上下,它们一隐一显,

共同浇灌着中国社会的文化土壤,对中国社会之发展和中华民族性格之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

响。

然而,长期以来,或者更准确地说,90年代之前,道学研究一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如果说

儒学的研究可谓“门庭若市”的话,那么,道学的研究则可谓“门庭冷落”。有人将这种情况概

括为“儒热道冷”,是大体符合实际的。令人欣慰的是,90年代以后,道学研究开始步“儒学

热”之后尘,受到学界的关注,并陆续出版、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如果说用“道学热”来揭

示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特点,具有某种言过其实和“扬道抑儒”之嫌的话,那么,指出道学研

究构成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却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总的看,20世纪后半叶的20年特别是后10年,道家文化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这种进展主

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关于老庄其人其书及其他道家人物与著作的研究;二是关于道家思

想渊源及学派演变的研究;三是关于道家文化基本精神及特质的研究;四是关于道家思想的研究

特别是道家之道论与人论研究;五是关于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包括道家学派内部的比较研究,道

家与其他学派的比较研究,道家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六是关于道家之历史地位与道学之现代

价值的研究;七是其他问题的研究,诸如道家与道教的关系研究,道学史研究,郭店道家简研究

等等。前不久,笔者组织编写《中国文化研究20年》一书,就中曾设专章,从上述诸方面就近20

年道家文化研究的基本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通过这一总结,并通过与儒学及儒学研究

之情况的比较考察,我们感到,有几个问题仍有必要提出来,以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和重视。

(一)关于道家之地位问题

80年代中后期以来,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除

极少数论者执守扬儒抑道的立场外,绝大多数论者都普遍认同道家之重要历史地位。这其中,有

一种看法尤为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这就是“道家主干说”。“道家主干说”的代表人物前有周

玉燕、勤,继有陈鼓应,后有胡孚琛、吕锡琛及涂又光,就中又以陈鼓应先生倡导最力最

勤。客观地说,“道家主干说”的提出和讨论,对于重新认识道学之历史作用,推进道学研究的

深入,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然它与传统的“儒家主干说”一样,在某种程度上隐含着学派的偏

见或门户之见,潜存着发展为“独尊道学”之可能。这是不能不让人有所担忧的。历史上董仲舒

的“独尊儒术”,给予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乃至中国社会的进步曾造成极坏的影响,教训是沉重

而深刻的。因此,人们有理由有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避免从重视道学、推崇道学走向“独尊道

学”。事实上,儒学和道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传统文化中皆有其显著的地位,二者交叉主干,互

补互动,不论从积极方面抑或从消极方面,都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何以一定要人为地在二者之间分出高低、主次呢?所谓交叉主干,说的是,为中国社会不同时期

的历史条件和文化需求所决定,儒、道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递相变化和发展的。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来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是儒学起着主导的作

用,占居基础的地位;在另外的一些历史时期,则是道学起着主导的作用,占据基础的地位。所

谓互补互动,说的是儒学的道家化和道学的儒家化。儒学的道家化倾向乃“道家主干说”论者所

持,道学的儒家化倾向目前学界尚无人这么提。事实上,这两种倾向在历史上都是客观的存在。

前者说的是“援道入儒”,“以道补儒”;后者讲的是“援儒入道”,“以儒补道”。很显然,

“互补”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是相互颉颃、相互刺激、相互吸收。

(二)关于新道家、新道学问题

在儒学的历史发展中,有所谓新儒家、新儒学。与之相对应,有论者认为存在一个新道家学派。

董光璧先生在《当代新道家》一书中明确指出:“当代新道家的思想几乎是同当代新儒家并行发

展的,它是在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危机情势下,由一批科学家发展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阐述道

家思想的世界意义,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论证道家思想的现代性,美国科学家卡普拉推崇道家思

想中的生态智慧。“我把他们发展的道家思想的现代形式归纳为四个基本论点:道实论、生成

论、循环论和无为论。”这是“一种以科学新成就为根据的,贯通古今、契合东西的新文化

观”,“一种基于文化趋同性的世界主义文化观。”董先生称李约瑟、汤川秀树、卡普拉为当代

新道家的几个“最引人注目者”。从中国学界来说,陈鼓应先生倡导“道家主干说”最力最勤,

胡孚琛先生对道学可谓推崇备至。尽管他们并没有自命为当代新道家,是否可以大致称之为中国

的当代新道家。与此相联系,有论者如董光璧先生“确信重新发现道家具有地球船改变航向的历

史意义”,有论者如胡孚琛先生进而提出创立新道学,以作为中华民族21世纪的文化战略。这实

际上是要将道学提升为当代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基础地位或主导地位。从学术自由的角度

看,与新儒家、新儒学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一样,新道家、新道学亦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但我们对“道学是参天地、赞化育、贯中西、通古今的大学问,创立新道学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

史潮流中审时度势,应变自强的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参见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的说法,眼下还只能保留意见。希图新道学引领中国乃至世界走向大同,是

否期许过高?不过,正如“道家主干说”的讨论一样,关于新道家、新道学的讨论也将是有意义

的和必要的。

(三)关于道学与的结合问题

儒学研究中,人们曾就儒学与的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并取得一定的进展。虽然人们关

于二者能否结合的认识见仁见智,但多数论者普遍认为,“合则两利,离则两伤”。可是在道学

研究中,道学与的结合问题似乎未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依笔者看,探讨道学与马克

思主义的相同相异、相通相融关系,既是推进的进一步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和中国

气派的的需要,同时也是使道学获得提升、获得发展和发扬光大的需要。一方面,马

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有赖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特点相结合的同时,吸收包括道学在内的中

国文化的有益养分,从而充实和丰富自身;另一方面,道学要实现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创造

性转化,有必要以为指导,用理论来改造自身,使其获得新的生机与活

力。现在,道学之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得到愈来愈多的人们的普遍认同,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实

现道学精神与的结合或融合,正是使道学之现代价值获得充分体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所谓“儒道互补”;在现代中国,显然存在一个道学或儒道与的

互补问题。这方面有大量的文章可作,相信学术界有人为之。

(四)关于道学的普及与大众化问题

儒学研究中,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曾就儒学的普及与大众化展开讨论,亦有人做了一些儒学普

及的实际工作,如儒家伦理的启蒙教育,儒家经典的背诵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总的说,还

局限在学术讨论的层面,从学术探讨进入普及的真正的实际操作,还有很大的距离。然毕竟迈出

了可喜的一步。笔者认为,道学也存在一个普及与大众化的问题。道学研究工作者在这方面亦是

可以大有作为的。当然,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一方面,道学中有精华有糟粕,有“神奇”

有“臭腐”,需要人们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和取舍;另一方面,道学之普及化、大众化不等于道

学之庸俗化、简单化,其间的分寸也不易把握。正因为如此,道学研究工作者更有责任提高自身

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道学素养乃至语言素养,在道学之普及中发挥引导作用。现在的要务是

提高认识,重视起来,尽快将道学之普及与大众化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五)关于道学史研究

随着道学研究纵横两方面的展开,道学史研究近年也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在道学通史的研究

上,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黄钊先生主编的《道家思想史纲》,陆玉林等著《中国道家》,胡孚

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等等。在道学断代史的研究上,学术界较为注重者为先秦道学、魏晋

玄学、道教等。关于先秦道学,较为代表性的作品有:张松如、邵汉明著《道家哲学智慧》,朱

哲著《先秦道家哲学研究》,张运华著《先秦两汉道家思想研究》等;关于魏晋玄学,较为代表

性的作品有:汤一介著《郭象与魏晋玄学》,许抗生著《三国两晋玄佛道简论》,赵书廉著《魏

晋玄学探微》,高晨阳著《儒道会通与正始玄学》,王葆玹著《正始玄学》等;关于道教或道教

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卿希泰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纲》和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等。此

外,关于稷下道家、黄老之学、唐代道家等方面的研究,也有若干成果问世。上述作品的先后发

表,对于人们克服扬儒抑道的传统偏见,重新认识道学的历史地位,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

用。但总的看,与儒学史研究相比,道学史研究仍显薄弱,至少现在还没有一部贯通古今的全面

详尽的《道学通史》。如果有一学界权威人士出来,牵头组织编写一部多卷本的《道学通史》,

当是道学研究与发展中之幸事。应该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六)关于郭店竹简与儒道关系问题

1973年,帛书《老子》的发掘,曾使老学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时隔20年,1993年郭店楚墓竹简—

—《儒家简》、《道家简》的发掘,为儒学和道学研究的深入提供新的契机和条件。短短的若干

年,在该方面已经取得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多部著作,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一些论文

集中反映在《中国哲学》第20辑、第21辑中。对于郭店楚墓竹简的价值,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

价,海外学者甚至誉之为“中国的死海遗书”。还有论者说,郭店楚墓竹简出土以后,整个中国

哲学史、中国学术史都需要重写。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一个颇为普遍的认识,是肯认儒道之相通

而非绝然对立。笔者以为,对于帛书《老子》和郭店《儒家简》、《道家简》,还有进一步探究

第9篇

科学心理学自1879诞生以来,历经众多学派的竞争与融合,发展到当代,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成为当下心理学发展的主流。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体系内容心理学到目前的认知心理学,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心理学已历经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其中夹杂的大大小小的理论思潮也很多,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四大势力,其影响持续至今(舒跃育, 2011)。但是,随着科学哲学的发展进步,心理学学科体系自身的不断拓展,以及心理学与多学科的相互交融,心理学发展之势势不可挡,其中发展正盛的认知神经科学最有可能成为心理学的“第五势力”。在后现代与多元文化背景下,心理学学科体系加速分化,美国心理学会(APA)目前在册的就有53个心理学分会,每一个分会几乎都可以主导一门学科的发展,就我们所熟知的,近年就兴起了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现象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等(叶浩生,2003),这使原本就不很清晰的心理学体系新增加几分凌乱。

心理学目前的多学科分支的现状,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结果,还是心理学分离和破碎的预兆。张海钟和姜永志(2010)认为,学科分化是心理学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如物理学这样的成熟学科就有数十个分支学科,相比较而言心理学并不多。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斯塔茨(Staats, 2003)则认为,学科过度分化是心理学分裂的预兆,这样的分裂现状,使科学心理学很难形成真正的科学共同体,难以形成如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所说的统一“范式”(Paradigm),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将成为泡影,心理学终将难以摆脱前范式科学形态的命运。斯塔茨(1996)曾指出,“每一门科学都得经历一个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转变过程”,他注意到在自然科学方面,这种转变以极高导致了在理论、方法和哲学上的相当多的一致性,而行为科学却是分裂的,因此,他试图利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科学心理学,但是舍弃人文的心理学注定是不圆满的,这一整合注定了失败的结局。那么,心理学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心理学是在发展还是在倒退,心理学的历史是否有一个类似于规律的法则来引导学科发展,或者说心理学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澄清会让我们对心理学的现状有一个新的认识。以下我们将看到争论最多的三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同时,立足于当下后现代和多元论的观点,我们提出心理学的多元论发展模式,作为第四种模式,同样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2心理学史发展的传统模式

2.1循环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每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一个规律的生成,循环发展模式(Cyclical development model)认为历史就是重复自身,起落消长,无尽往复。王国由盛而衰到再次兴盛,知识的停滞与知识的重新发现都是循环往复的。最早的循环论者应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阿那克·西曼德,他认为,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无限与无形的,他命名为“阿派朗”,意思是“无边无界”,他认为宇宙的每一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循环变化过程。在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为循环发展模式提供了佐证。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论认为,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一门学科只有具有共同的范式,才可以称之为科学,任何一门学科在没有形成范式以前,都处在前范式或前科学时期,科学工作者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待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于是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因此,他认为科学发展是四个阶段的往复循环:即前科学时期(前范式)→常态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科学革命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库恩认为,当新范式战胜旧范式就标志科学革命时期的结束,而进入新的常态科学时期。在新的常态科学时期,新的范式成为该学科的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科学研究在新范式的引导下继续积累式的前进。但到了后来又出现新的反常,陷入新的危机,引起新的科学革命,并实现从新范式到更新范式的转变,进入更新的常态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这几个环节不断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与库恩同一时期的另一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在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中,同样提出了一个类似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拉卡托斯的这个模式不同于波普尔的不断革命模式,它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过程的质变,也体现了它的量的进化(夏基松, 2010)。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出发,心理学史的发展也遵循这样一个往复循环周而复始的规律。从地域人格的形成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循环,姜永志和张海钟(2010)就发现,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将导致人们适应环境的差异,对环境的不同适应会逐渐内化为区域文化内的一种习惯、思维,最后生成一种区域性文化,不同的区域文化因差异不同,而形成不同区域的文化心理特征,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的表征方式外显为区域文化心理行为,这种行为又会使人们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即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心理→区域文化心理行为→区域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心理……,这是区域地理与人格生成的循环往复过程。另外,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样的循环模式,意识或经验是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初唯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在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时期,意识仍旧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自从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之后,心理学彻底的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将外显的能够测量、重复和量化的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持续影响整整持续了半个世纪,其很多观点仍被认知心理学所沿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使 意识重归心理学领域,意识的回归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又一次循环。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意识与行为成为当代心理学都涉足的研究领域,认知神经科学致力于寻求意识与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种循环其实并没有停止,每一次循环只是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即达到了库恩所说的常态科学时期,或者拉卡托斯说的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但是,每一次循环都会从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吸收新鲜的东西,并将其整合到现有理论中来,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这是该模式最易被接受,也是最具解释力观点。

2.2线性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线性发展模式(Linear-progressive Development Model)认为,每一个人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先辈发现的基础之上。正因为如此,人类的知识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就如实证主义先驱孔德说的一样,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除了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的知识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其暗含的假设就是只有被经验证实的知识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那么这种发展应该就是线性的发展。而波普尔(Karl Popper)的批判理性哲学也承认了积累的重要性,他认为科学发展模式是:(1)科学开始于问题;(2)科学家对问题提出大胆猜测,即理论;(3)各理论间展开批判和竞争,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高的理论;(4)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伪,又出现新的理论。波普尔认为,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是不断的否定之否定,是知识经验的不断累积(姜永志,刘额尔敦吐,2012)。孔德(Isidore Comte)和波普尔的科学进步模式直接影响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

在心理学领域,或许这一线性进步发展模式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从心理学史的考察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很多佐证。如在心理治疗领域,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线性模式,我国心理学家车文博(2010)在《车文博文集:西方科学心理学史(第五卷)》中认为,早期希腊思想将心理障碍看做是超自然的力量,后来希波克拉底(Hippokrates)认为是体液失衡导致心理障碍并强调脑的作用,后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强调“中庸”的情绪反应是缓解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后来萨布科(Oliva Sabuco)认为情绪的自制促进了心理健康,后来皮内尔(Philippe Pinel)对精神障碍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有些精神障碍有神经生理基础,而有些精神障碍没有生理解剖基础,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心理疾病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再到后来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人们通过现代测量技术来鉴别心理障碍,并通发展出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意象疗法等。现代心理治疗的诊断与治疗的发展,并不是突现的,而是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累积的结果。研究者也常常深有体会的认为,我们所做的每一项研究都是奠定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累积,如感觉、知觉、记忆等的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读基础上,通过一次次实验得到的。在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争中,所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心理学是否需要这样的实证累积,由实验数据组成的实证材料能否代表心理学的发展进步,实证积累的心理学能否促进心理学的统一?

这种线性进步的发展模式其实是每一个学科发展多必须要经历的,知识的产生都是逐渐积累的。心理学史的发展同样需要这样的早期积累,心理学史的每一本经典著作,都对促进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各学科知识做大篇幅的论述,哲学作为心理学的母体、从来都是科学心理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直接供体,生理学作为对科学心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也成为了科学心理学最亲密的伙伴。正如维特斯特恩(Wetterstein, 1975)认为的那样,“在心理学领域,人们理解记忆、学习和感知过程等问题的知识有了显著增长”。但是心理学内部仍存在一些分支学科的领域,它们通常研究诸如人格或社会控制问题,其发展历史较为混乱,不容易根据线性进步模式来解释。由此便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心理学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一种完全相同的总体模式,也许存在几种模式,一些符合循环发展模式,另一些符合线性进步发展模式。

2.3混沌发展模式及其评析

混沌发展模式(Chaos Development Model)认为,历史本身没有任何完全相同和普遍性意义。正如费舍尔(Fisher)指出的那样,“历史只不过是一出偶然发生的、不能预见结局的戏剧”(墨菲, 科瓦奇, 2010)。在历史中发掘的意义是我们强加于历史之上的意义,而不是历史本身所固有的意义。萨瓦(Sawyer, 2000)就认为:“撇开创造历史的人,历史不过是一个抽象、静态的概念,既不能说它具有客观性,也不能说它没有客观性,问题在于人们不了解历史的客观性却赋予其客观性”。因此,心理学的历史也可能是一种混沌的和不连贯的历史,科克(Koch, 1969)在《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连续的科学》指出,心理学在百年之后产生了大量的伪知识和无意义的思想[。科克认为,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被看做是“极力效仿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断变化的连续体”,但是他又说,目前为止,心理学尚未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论来研究其独特的对象,还远远不能说明它是一门累积的、渐进的科学。

事实上,科学心理学在极力模仿自然科学的过程,已经将心理学割裂了。按照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轨迹,科学的心理学是以实证主义为逻辑主线的,无论是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还是近年兴起的认知心理学,都主要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其哲学基础。传统科学方法论是以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物理主义世界观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直接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假设,科学的实证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感官或借助于感官的延长工具可以客观把握到的,只有感官把握到的才是客观和真实的,否则是虚假的。实证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其实揭示的只是人类全部心理现象的一部分内容,很多无法用经验证实的心理现象必须借助于非实证的研究(葛鲁嘉, 2008)。对自然科学过度的模仿,使心理学失去了本真,那些不能用实证方法研究的,但又对人的日常生活起着主导作用的心理现象,不应该被方法论无情的拒之门外。从这一视角来看,心理学的历史更多的是一部 实证科学心理学史,它缺少的是连续性的和综合性的关于人的心理的解读。因此,混沌发展模式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显然它也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历史,毕竟科学心理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内容以及体系上,都具有循环和线性进步的特征,那究竟哪种模式更适合当下的心理学,更能揭示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呢?显然上述三者都具有相对的适切性,但同时也有片面性。

3多元发展模式

以上每一种心理学史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解释心理学的发展连贯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有些人更愿意接受心理学史的循环发展模式,另外有一些人更倾向于接受线性进步发展模式,甚至还有人认为心理学史部分上也是混沌的。理论的不统一往往都会陷科学于囹圄之中,在心理学这个限定的领域也一样。既然以上三种历史发展模式存在缺陷,那么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来看待心理学的历史。回顾对心理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早期学者,会发现很多学者都持有一种多元论,瓦伊尼(Weiner, 2010)在其著作《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中强调,苏格拉底(Socrates)就曾最早规划出一种多元论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强调行为具有多重原因,行为的原因不单纯是心理学、生理的或是社会的,而是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而中世纪理性主义者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的哲学视角也允许多元性和多样性在整体性中占有更重要地位,认为世界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的“单子”所组成,是无数单子的和谐的体系,这是唯心主义的多元论。现代机能主义心理学创立者詹姆斯同样是一位彻底的多元主义者,詹姆斯明确证实了分析的多重水平:分子的、生物学的、社会学的、哲学的—所有这些都是合理的,并且都有自己的特殊价值和应用。他的多元论对他的心理学取向有几种含义,首先是方法学的,我们审视詹姆斯的著作,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哲学,就会发现一种实用主义的多元论,其中方法学的观点起了辅的作用,詹姆斯是用了多种方法,显然是一位方法多元论者。二是在心理学对象上他的多元论也尤为凸显,他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宗教心理甚至超自然现象(方双虎, 2011)。早期学者的多元论思想,为今天心理学的多元论取向奠定了基础。

随着近几十年科学哲学的发展,后现代哲学成为支持多元论的主要阵地,后现代哲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反一元论,提倡多元主义,认同不同意见同时并存,共同繁荣。后现代哲学还接受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和“增生原则”,认为任何理论都有韧性,没有一种理论永远能驳倒另一种理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判定一个理论好于另一个理论。我们再回到心理学分裂的源头来看,其中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实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文化霸权问题,即主张建立一种普遍性适用的实证科学和严格意义的实证科学,这种客观的研究范式确实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科学的地位,揭开了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操作主义使人类心灵越来越具有可操作化,提供了客观揭示和理解心灵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的干预技术,合理的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侧面。

但是,这种客观研究范式所坚持的主客分离的思维模式没能完全的阐释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人类心灵主观性。这种以实证主义取向建立的心理学实际上所持有的就是一种一元文化论,反对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形式,反对其他文化中的心理学式样,这样难免忽略了其他文化中有价值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关于心理的解释。从美国心理学会(APA)53个专业分会来看,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致,这样的分化是否阻碍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了呢?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样的细化不但没有阻碍各心理学分会的发展,而且很多心理学研究领域还出现更多的交叉研究。从行政组织结构来看,在20世纪末,心理学已经同其他学科一样统一,甚至比某些学科还要统一,如,在生物学内部,我们通常能见到至少20个系,包括植物学、园艺学、畜牧学、林业学、动物学、解剖学、动物研究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等。所以,心理学可能高估了其他学科的统一而贬低了自身的统一性。按照詹姆斯的精神,我们必须考虑学科统一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探索多元化为心理学提供的优势,一门新的理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会弥补心理学的分裂,同时又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带来希望。

4小结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历史并不是分化的历史,而是学科多样化、复杂化、丰富化、精细化的发展必然性。那么,心理学史的发展模式更可能会遵循这样一种多元论取向,心理学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心理学研究越精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弥补了心理学的分裂,起码将其研究限定在了心理学的边界之内,阻止了学科分裂或被其他学科蚕食的结果。因此,对心理学史的解读,要站在多元论的立场上,持有多元发展模式(Pluralism Development Model)的观点。在心理学史的体系中,诸如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等几种典型体系被纳入到了当代主流心理学之列,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对当代心理学也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认知心理研究回归了意识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多元方法的重视也拓宽了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论基础,我们对整个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变化仍会持续关注,但我们应该更倾向于采用多元论的视角,将心理学史的发展纳入到多元发展模式中来考量,客观公平的承认每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性,这样解读的心理学史才会彰显心理学的当代价值。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车文博. 车文博文集(第五卷): 西方科学心理学史.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双虎. (2011). 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科学观. 心理科学, 34, 1242-1246.

葛鲁嘉. (2008). 新心性心理学宣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原创性理论建构. 北京: 人民出版社.

姜永志, 张海钟. (2010). 中国区域心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整合探索. 心理学探新, 30, 3-6.

姜永志, 刘额尔敦吐. (2012). 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基于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 心理研究, 5, 8-12.

墨菲, 科瓦奇. (2010).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 林方, 王景和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