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计调工作经验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28 01:07: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计调工作经验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计调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读数显微镜 检定 问题 经验

1、概述

读数显微镜属于光学机械式计量仪器,主要作为几何量计量仪器中的瞄准定位读数装置,也可单独用于刻线宽度、间距等长度量的测量; 测量显微镜、小型、大型和万能显微镜都属于工具显微镜类光学计量仪器,主要用于测量精密机械零件的长度、角度、锥度、形状和螺纹参数等。

2、读数显微镜检定方法

依据JJG 571-2004 《读数、测量显微镜检定规程》和JJG 56―2000 《工具显微镜检定规程,把标准刻线尺放置在硬度计(或显微镜)的工作台上,检查时先调好焦距,使在目镜视野内或投影屏上能清晰地看到标准刻线尺的刻线,并调整到与目镜内的刻线重合,然后将读数显微镜的刻线与标准刻线尺的刻线进行比较,应至少在整个测量范围的5个间隔段进行测量,各间隔段比较,3次! 取3次比较结果的平均值,其相对误差,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相对误差(%);

--读数显微镜的比较段所测出的长度(mm);

--标准刻线尺的比较段的实际长度(mm)。

3、读数显微镜检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3.1 示值误差超差

JG 571-2004《读数显微镜检定规程》规定,当分度值大于0.001mm 的仪器,其示值误差应小于等于分度值;即当分度值为 0.01mm,则示值误差小于等于10μm。

3.1.1 读数显微镜零位不当导致的示值误差超差

当十字刻线的竖线对准毫米刻度尺的零刻线时,测微鼓轮的零位没有对准指标线,偏移量超过1/5个分度。方法: 先使十字刻线的竖线与毫米刻度尺的零刻线重合,再用合适的螺丝刀松开测微鼓轮一圈上对称排列的三个定位固紧螺丝,将测微鼓轮零位调整至与指标线对准,使其偏移量在1/5个分度以内,再固紧螺丝。调整后重新检定,合格为止。

3.1.2 放大倍数不合适导致的示值误差超差

(1) 放大倍数不合适导致示值偏大,也就是读数显微镜刻度值比标准刻度尺刻度值呈线性增大,需减小放大倍数。方法:调整目镜与物镜之间的距离,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物镜头与物镜筒之间的距离调小,若镜筒接头松动,则需重新紧固镜筒接头。若固紧后示值依然大,但大的不多可将它们之间螺纹连接处的垫圈用砂纸一点点打磨至合适尺寸,如果大的太多则需更换薄一点的垫圈再调整至合适尺寸,使示值误差至允许范围内。

(2)放大倍数不合适导致示值偏小,也就是读数显微镜刻度值比标准刻度尺刻度值呈线性减小,则需增大放大倍数。方法:调整目镜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胶片剪一些物镜筒直径尺寸的薄垫圈垫入物镜头与物镜筒之间螺纹连接处装垫圈的位置,将它们之间的距离适当增大,调整示值误差至允许范围内即可。

3.2 视场内十字丝竖丝与毫米刻度尺零位不重合

鼓轮标尺零位对准调零基准线时,排除方法:先旋转测微鼓轮,将视场内十字丝竖丝与毫米刻度尺零位重合,然后,在保持鼓轮不转动的状态下,用合适的螺丝刀旋松鼓轮上均匀分布的3个止紧螺钉,松开后将鼓轮标尺零位轻轻转到调零基准线上,先轻微拧紧止紧螺丝,再次确认视场内位置正确,最后均匀拧紧止紧螺钉。

3.3 读数显微镜刻度值与标准尺刻度不重合

主要原因:物镜镜头松动或物镜镜头与镜筒连接处垫圈丢失,焦距变化所致。排除方法:将物镜镜头紧固,若垫圈丢失,应经过反复调试其厚度。

3.4 光线影响显微镜的精确性。

在自然光线条件下,透光孔进入的光线是有限的,如果光线不充足是不能够看清楚压痕及其边缘处,无法精确测量压痕直径的。排除方法:使用的时候尽可能的使镜筒开口的部分对着光源,最佳效果是增加照明灯。

4、读数显微镜的检定经验

4.1 物镜放大倍数的选择

由于大、小型和万能工具显微镜有1×、1.5×、3×、5×四种放大倍数的物镜组可以更换使用;测量显微镜有4×、10×、40×三种放大倍数的物镜组可以{换使用。所以在检定仪器示值误差时,要注意选择安装放大倍数与玻璃刻度尺相适应的物镜,使被放大了的玻璃刻度尺的刻线像与仪器成像面上相应的标准刻线相当。因此,大、小型和万能工具显微镜要选用放大倍数为3×的物镜;测量显微镜要选用放大倍数为4×的物镜。

4.2 使用标准刻线尺时的安放方式

使用标准刻线尺检定时,其刻线表面朝着显微镜物镜安放或背着物镜安放得到的检定结果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刻线不经过标准刻线尺的厚度而直接进入显微镜得到的;后者则是刻线先经过标准刻线尺的厚度然后再进入显微镜所得。由于后者标准刻线尺非刻线表面的平面度会影响光束的折射而造成误差,故二者的安放方式不同,得到的检定结果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在使用标准刻线尺检定仪器示值误差时,一定要注意它的使用安放方式应该与其检定证书中注明的检定安放方式一致。

5、结论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读数显微镜检定工作,围绕检定规程JJG 571-2004 《读数、测量显微镜》,总结说明了读数显微镜在示值误差检定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检定人员需要多与操作人员沟通,了解使用中的常见问题,有的放矢,注意公平每个问题,在检定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制定解决方案,力求使读数显微镜的检定工作更加完善,确保读数显微镜检定能够更加科学、准确。

参考文献

[1]张亚非,梁芸.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医疗装备,2001.

[2]张树霖.近场光学显微镜及其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朱宜.扫描电镜图象的形成处理和显微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白俊峰.读数显微镜检定方法及故障原因与调修.中国计量,2004.

[5]李梅.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校准与调整.中国计量,2010.

第2篇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构成因素;高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1 杂交水稻制种概述

用恢复系作父本和不育系杂交,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叫做杂交水稻制种。自1973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投入大田生产以来,从最初每667m2制种十几千克产量到现在每667m2制种二、三百千克的产量,经历了一个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形成阶段、迅速发展阶段、比较成熟阶段,说明了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潜力很大。而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构成是由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构成,如何提高这几个构成因素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生产技术。

2 材料、办法

2.1 材料

进行实验的材料:父本与母本分别为闽恢3301、谷丰A进行生产用种的配制,得到谷优3301。

2.2 差异父母本行比验证

我们对5个父母本行比进行简单对比处理,随意排列,分别为2:21、2:19;2:17、2:15、2:13。选择长为20m,宽分别为3.53、3.27、3.00、2.73、2.17,面积为70.6、65.4、60、54.8、43.4m?的厢。设密度13.3cm×16.5cm为母本栽插密植规格,23.3cm×33.3cm为父本栽插密植规格。父本4月20日播种,母本播种在父本叶龄达到4.5叶时播种(父母本时差约27d),其花期可有效相遇。另外栽培方式与示范田一样。定期对父母本分蘖消长出叶率、生育期动态进行观察,划定单位对父母本穗粒数、穗数、颖花数进行监测,收获季节计产母本收割量。

2.3 差异父母本播种期的验证

采取同样简单对比试验,使用3个父本播种期,分别为4月20日、4月25日、4月30日;母本根据叶龄,参考时差进行撒播,随意不重复排列。在180.8m2的大区面积上,设长20m,宽3m的厢,行比为2:17的父母本行载种。

2.4 生产示范大范围推广

父本与母本分别4月20日与5月17日播种,取2:17行本比,273cm的厢宽,密度不变。父本采取3叶1心时插寄,叶为7.8时移栽,秧龄约40d左右双段培秧。母本秧苗1叶1心时施复合肥4kg/667:作断奶肥,2叶1心时施复合肥5kg/667作分蘖肥,并用多效唑30g兑水15kg均匀喷施壮蘖;3叶1心时施尿素4kg/667加钾肥2.5kg作壮秧肥,移栽前5d用尿素5kg/667作送嫁肥。秧龄22~25d时移栽。父本移栽一周时施尿素5kg/667m?,2周后施复合肥7.5kg/667m?。母本移栽前施钙镁磷肥与碳铵分别为20/667m?、25kg/667m?,1周后追施水稻专用肥25kg/667m?,复合肥10kg/667m?,在穗抽20%左右时,喷施32g/667m?的920,加1~2支增效剂。选取几块地块监测父母本生育期动态、出叶率、分蘖消长等,称重割取母本。

3 实验结果

3.1 产量的构成与变动

由实验可知,杂交水稻的制种受母本的粒数、穗量、粒重影响。见表1。

表1 杂交水稻制种影响因素表

分析得出,杂交水稻产量制种与粒数、穗数、结实率等因素有关。在有效穗数与结实率、实粒数、穗粒数成反增长,穗总粒数与穗实粒成正比,有效穗数、结实率等与千粒重无关;穗粒数与结实率成正比。由此表明只要增穗、增加结实率与保粒,就可以提高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比如95~105的穗实率粒数,大于45.8%的结实率,17.8万~19.8万/667m?的有效穗数,就可产生210kg/667m?。

3.2 差异父母本行比与生产量关系(见表2)

表2 差异父母本行比与生产量关系

由此表可知,父本颖花数、穗数、穴数与行比相反增长,成负值,而母本则为正值,结实率与穗粒数成负值。由此可见,以行比2:17为最佳选择。

4 制种技术高产制种技术探研

4.1 科学安排父母本播差期

科学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是父母本花期相吻与否、制种产量高低的关键。根据父母本的生长特性,结合本地气候条件,科学安排父母本播差期;一般情况下,播差期长的,以叶差为主,参照时差;播差期在15d内的以时差为主,参照叶差。如谷优3301的采配,父本受土壤肥力、秧苗质量、肥水管理条件、气候等影响。一般情况下,播差期时差可为27d左右,如条件好,则父本相应减少2~3d,反之亦然。播差期应整合土壤肥力、温度等栽植因素。

4.2 合理选取父母本行比

父母本行比关系颖花量与花粉源的合理配比,关系父母本搭配结构,对制种产量与异交结实率有着深刻影响。在选取行比配制上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如父本穗粒充足、花粉多、分蘖能力强等,行比可提高,相反应降低。如对谷优3301进行配比时,父本条件较好的可进行2:17的配比,这样有利于在高产结构下的颖花量与花粉源的科学配比,提高其利用效果,以及异交结实率和增加制种产量。

4.3 建立高产群体

4.3.1 培育带蘖状秧

选好秧地,施足基肥。每667m?施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10kg作基肥;种子用强氯精消毒,稀播匀播,巧施断奶肥;秧苗2叶1心时每667用15%的多效唑30g喷施,并施尿素5作蘖肥,移栽前4~5d施送嫁肥。

4.3.2 合理行比,插足基本苗

以行比2:15~17、厢宽3m,父本株行距为23.3cm×33.4cm,种2210穴/667m?,每穴插1~2苗;母本与父本相靠间隔26.9cm,母本株行距为13.3cm×16.5cm,种28500穴/667m?,每穴插2~3苗。

4.3.3 加强田间管理

4.3.3.1 肥水管理

制种田要搭好高产苗架,必须适氮、高磷、高钾栽培,氮、磷、钾的比例约为1:1:1.5。肥水管理以“前促、中控、后补”为原则,施足基肥,及时追施返青肥与分蘖肥,合理施用穗肥,看苗巧施保花肥;湿润灌溉,购苗烤田;抽穗扬花保持田间寸水,灌浆期干湿交替,收割前5~7d将田块断水烤干。

4.3.3.2 病虫害防治

制种田应加强病虫害防治。秧田期主要防治稻蓟马、稻象甲、苗瘟;大田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时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稻粒黑粉病。

4.3.3.3 巧施“920”

根据母本特性掌握喷施时期及用量。如谷优3301在母本破口抽穗20%左右时喷施“920”,667m2喷施“920”32g,外加4g调花灵,为提前母本花时,可在抽穗一半时进行500g醋、200g硼砂喷施,这有效提高了父母本花时的相遇概率和柱头外露率。后续母本养花中,可进行每天1次,连续3d喷施1g“920”。据数据分析,在喷施“920”情况下,结实率明显提高3%~6%,异交结实率提高10%,最高为55%。

5 结语

总之,对杂交水稻制种构成产量因素与技术分析是大范围推广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前提。本文在科学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分析与研究,希望在今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示范推广上提供可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刘文炳,郑旋,林琼,等.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J].中国稻米,2010,16(05):54-58.

[2] 李忠芹,曹跃先,黄英,等.杂交水稻母本机插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08):217-219.

[3] 刘文炳.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A].第一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论文集[C].2010:465-468.

[4] 梁万力.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202抛秧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09,24(05):29-31.

第3篇

关键字:建筑集中供热;采暖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能源是促进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能源危机已经让各国在节约能源方面达成了共识,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势在必行。城市建筑集中供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何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提升供暖的效率已经成为了建筑集中供热采暖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下主要结合自身对于建筑集中供热采暖的认识谈几点看法,以期可以更好的做好建筑集中供暖工作,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集中供暖的需要。

1.建筑集中供热采暖的节能理论研究

1.1开展建筑集中供热节能的必要性探讨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冬季,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温度较低,寒冷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所以采取集中供暖就成了必然要开展的重要工作。但目前来讲集中供暖对于能源的消耗比较大,加之目前我国需要集中供暖地面的面积在不断扩大,长江以南地区的武汉、长沙等城市市民也希望能够享受到集中供暖,这就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因为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断加剧,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给很多海岛国家构成了威胁。因此,对建筑集中供暖进行分析,研究降低热损失和环境影响的方法,对于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2目前建筑集中供热采暖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建筑集中采暖工作起步的比较晚,对于节能技术的应用不足,所以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保暖重视不足,建筑物能耗设计能够达标的比较少。另外建筑物本身额墙体的保温和隔热都比较差,这使得大量的热量在到达建筑物会后从窗体散失。另外一些地区的热力网的热损失也比较严重。由于热力站的设备老化问题,其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水平比较低,使用智能技术的控制率也比较低,加上热力管网年久失修,官网的保温和防水工作不够到位,也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最后热源问题也是值得进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采取的是煤炭,煤炭在进行燃烧的过程中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加上热源的分布问题,对燃煤的消耗量比较大,最终导致供暖的成本比较高。

2.建筑集中供暖采暖节能设计探讨

2.1热用户的采暖节能设计分析

首先是建筑本身的问题,对于那些新建的建筑应当采取双层的隔热玻璃,合理的选用原片玻璃,选择隔热性能比较好的窗框材料降低玻璃的隔热损耗。其次是要针对采暖的需要建立依据热量的使用剂量科学系统,积极使用热能计和热量分配表等等设备,逐步的完善和建立对热用户按照耗能计费的收费体系,对于新建或者是新增设采暖设备的建筑,建议使用分户计量,一户一表,将比较陈旧的供暖系统进行必要的改造,将用户用热的数量和花费挂钩,以此来提升用户节能意识。最后在不同的热力站之间应该采用间接的链接方式,以最大限度的确保调节的实现。热力站是集中供热采暖系统的二次网和一次网的链接纽带,是减少热网漏水损失最为重要的核心。在热力站应当配以自动调节的装置,以此实现热力站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和气候的变化做出调节,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2.2热源的节能设计分析

在供暖节能的设计中对于热源的设计具有提升供热水平,节约燃料和降低供热系统对于环境的污染的积极作用。先手要严格的依据节能减排的需要选择清洁煤技术与环流化床锅炉,选择具有防尘功能的设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人员进行培训,依据操作规范开展操作。依据室外温度合理的选择供暖期每日锅炉运行的实际参数,使得热源更加的节能,促使锅炉的运行能够更加的程序化和科学化,以便能够在节约煤炭资源的基础之上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2.3热力网集中供暖的节能设计

在进行集中供暖热力网的设计过程中,首选要依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参考城市的建筑物特点和地理环境做好热力网的规划设计及。在热网主干线的铺设过程中要尽力靠近热负荷的密集区域,尽力减少主干线的长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其次要进行科学的热力网控制,安装必要的热网微机监控系统,提升自控系统的可靠性。另外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操作热力网自动化管理中的各种设备,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最后要逐步的推广更为先进的材料,在各个干管上安装调节性能更为优越的节能阀,使得用户的流量符合具体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减少官网的水力失调,以便可以更好的解决暖气出现局部过热和局部不热的情况。

3常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A.设备故障处理

经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发现,引起集中供热采暖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就当前常见的散热器不热现象本身而言,其常见的情况有三种,即首先是散热器完全不热,及散热器表面的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差无几;其次是散热器不是很热,这种情况是散热器表面温度与设计要求的采暖温度有着一定的差距;第三是散热器在工作的时候出现忽冷忽热的状况。基于这种情况,在目前的设备安装和处理中则需要我们从设计理论入手去分析和解决,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技术缺陷与指标隐患进行深入的处理与总结,从而使得其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都能够得到良好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对于系统中存在的安装质量隐患,我们要制定出严格、健全的施工指标,并对安装施工环节进行全面、高度的管理,从而能提高设备的安装运行质量。

B.技术故障的处理措施

在目前集中供暖的工作分析中,其处理方法是按照实际工程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合理科学的水力计算值,而不是在工作中的过程中直接生硬的采纳各种技术规范,从而造成设备和施工技术的不达标、不科学。一般情况下,在处理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设计材料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从而有针对、有目的的提出预防和解决方法。

4室外系统缺陷引起的供热故障

A.室外管网保温不符合要求。一是保温层厚度小于设计要求,材料不符合要求;二是保温层施工质量低劣;三是保温层遭到水浸或严重脱落。

B.初调节受到人为破坏。外网安装调节完毕后,应当固定所有用户系统进户入口阀门的开启度。如果这些阀门开启度遭到破坏,必然使整个系统水力工况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用户不热或过热情况。

结语

集中供热采暖技术是为了提高当前供热过程中供热的质量,降低由于供热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和环境影响因素,更是供暖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开发和完善的结果。在集中供热采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其各种故障的排除是主要的运行关键,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各种技术设备进行良好的分析,提高其供热质量,保证供热过程中人们良好的生活与工作。冬季我国北方很多地区使用集中供暖是居民取暖的重要方式,伴随着供暖面积的扩大,提升供暖系统的节能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建筑集中供暖采暖节能设计的过程中药注重环境和运行成本两个方面的综合考虑,这是开展集中采暖节能设计的重点。本文主要对建筑集中供暖采暖系统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了供暖采暖节能设计的主要措施,以期可以更好的做好集中供热采暖工作,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邢艳艳,刘艳峰,易赛兰.拉萨市民用建筑采暖热源经济性分析[J].节能技术,2008年01期.

第4篇

【关键词】公路;软基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1 概述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高标准的道路建设迅速。在公路建设中,路基工程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投资巨大,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效果,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是关系到整个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

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强度低和易受扰动影响等特性。高等级公路路面的造价昂贵,技术标准高,对路基变形与稳定性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些都使得软土地区公路的变形与稳定性控制成为公路软基工程中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

2 公路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方法合理选择

当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机械必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别是压实设备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

2.2 严格施工程序

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施工工艺和程序控制在加固处理软基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

施工工序:清除表土排除积水挖除淤泥分层换(抛)填石头泥垫层压实压实度检验路基分层填筑压实度及弯沉检测路面施工等工序。

3 公路软基工程关键施工技术与处理措施

3.1 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路基填土不经选择把表层土、带草皮的土及腐殖土等不合格的土填入路基导致路堤出现强度不均匀达不到压实标准,甚至出现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

3.2 路基的填土和压实

据悉,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实践经验证明,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软基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3.2.1 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四是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厚约20cm~30cm的稳定层。

3.2.2 松铺厚度的控制。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根据《公路施工技术规范》2007版4.4.2.2.1:压实后铺筑厚度不小于10CM。

3.2.3 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3.2.4 掌握压实方法。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cm~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3.2.5 机械作业的合理安排。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的施工。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合理的组织及调备机构是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3.3 软土地区路基的处理措施

近年来,在公路工程建没中,软基处治问题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和道路使用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软土区域注意路基的稳定性。原水塘、水田地区路基季节性处于过湿状态致使路基沉陷产生路面病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换填水稳性好的土抛石挤淤等处理措施使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3.3.1 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法用于地表面极软弱的情况。该法是通过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办法,提高地表强度,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保证施工机械作业;同时尽可能把填土荷载均匀地分布于地基上。属于这类处理方法的有:表层排水法、砂垫层法、敷设材料法、添加剂法等等。

(1)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出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好的砂砾或碎石。

设计与施工:

①沟槽的布置沟槽布置要考虑利用地形自然坡度排水;填土沉降要注意坡度的变化;不使来自四周挖方部位的地表水、渗透水浸入填士;沟槽的间隔要尽可能加密,以增大排水能力,即使有部分沟槽被切断也不会妨害整体排水。

②沟槽的构造沟槽尺寸一般取宽0.5m,深0.5~1.0m。填土之前在沟槽内用透水良好的砂(砂砾)回填成为盲沟。纵向盲沟一般沿道路纵向或中央纵向开挖,横向盲沟一般间距10~15m布置。沟槽内埋设多孔排水管时。

(2)砂垫层法

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l.2m左右厚的砂垫层。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设计与施工:

①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在极软地基上,仅用砂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往往需要较厚的砂垫层,是不经济的,所以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法并用。

②砂垫层施工时应设放样板。

3.3.2深层软基处治

(1)排水固结法

其原理是采用由水平排水砂垫层和竖向排水体构成的排水系统,改变地基原有排水边界条件、缩短地基空隙水的排水距离、加速软土地基的固结过程。工程造价低,施工简单,操作容易,效果较好。

(2)加固土桩法

用带有同转、翻松、喷粉与搅拌功能的机械,将软土地基局部范阿的某一深度、某一直径内的软土用网化材料予以改良、加同,形成加固土桩体。

(3)粉喷桩加固处理法

①粉喷桩施工前应准备下列施工技术资料: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室内配比试验报告,粉喷桩没计桩位图,原地面高程数据表,加固深度与停灰面高程以及测量资料等。

②场地平整、清除障碍。

③施工机具准备,进行机械组装和试运转。

④粉喷桩的施工工艺根据设计要求的配比和实测的各项施工参数通过试桩来确定。

⑤粉喷桩所用的水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并经室内检验合格才能使用,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加固料。

4 结束语

总之,软基处理一直是公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地形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不同的地质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新的技术将不断涌现,将不断地推动公路建设技术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JTJ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