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素质工程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8 21:32:5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素质工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素质工程

第1篇

关键词:素质工程;职工综合素质

Abstract: Creating the quality of workers work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 of young worker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master high-tech, is placed in front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major issues need to be resolved, only constantly update their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technical quality of their young workers to establish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to maximize their talents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quality, to adapt to the growing demand for coal undertakings. Create a learning-oriented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o become a knowledge-based activities for employees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workers in an effective way, but also the union current focus must be really good job.

Keywords: quality engineering; overall quality of workers

中图分类号:D412.6文献标识码:A

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是创建“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保证

“职工素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各方面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各司其职,各有侧重,全力推进。就其内容而言,必须根据职工队伍现状、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统筹安排,必须与企业的工作重点、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建设、科技进步等有机衔接,相互促进。为此,企业应当建立“职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研究和指导创建“职工素质工程”。工会应设立创建工作小组,正确履行组织、协调、培育典型、指导服务和监督落实等职责,保证“职工素质工程”的各项措施落实。

二、职工积极参与是创建“职工素质工程”的基础

创建“职工素质工程”是工会从根本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非常关注自身的发展权和生存权,希望通过一定的途径,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就为创建“职工素质工程”奠定了群众基础,做为工会应当针对职工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运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把职工组织起来,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投入创建“职工素质工程”中去,使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不断使创建“职工素质工程”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协调管理是创建“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环节

创建“职工素质工程”,它是一个渐进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的实施,加强协调管理,并与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紧密相联。工会在创建“职工素质工程”过程中应注重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通过职代会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将职工培训教育列入其中,并参与、配合、督促、协调、推进行政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引导,增强职工自觉学习、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形成工会与企业共唱一台戏,共同把创建“职工素质工程”搞好,使工会在全面创建“职工素质工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四、开展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坚持开展学习、学习、在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育知识化职工,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新知识课堂,着重传授新知识新技术理论及方法,提升了读书活动的层次。以诸如“自学成才”经验交流会、“读书与岗位成才”演讲、“我正在读的一本书”征文、读书格言征集、“金点子”建议收集等系列活动为载体,达到职工自我教育、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创新、提高素质的目的。

(二)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陶冶职工情操,通过文化体育活动,不仅弘扬了企业精神,陶冶了职工情操,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广大职工奉献矿山,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知难不畏难,知苦不怕苦,同心协力迎接挑战的顽强斗志,促进了企业两个文明建设。

五、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在实践中提高职工技能素质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激励职工由体力型向知识型转变,引导职工爱岗敬业,实现主人翁自身价值的重要载体。

(一)积极开展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以增量创收,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各类劳动竞赛,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出精品、创名牌”竞赛活动;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开展生产劳动竞赛;以加强管理为手段,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以增收节支为重点,开展革新挖潜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班组和每个职工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二)经常性开展“我为企业发展钻业务,我为自身的明天学技术”为主题的“职工技术练兵”活动。针对推广新业务、新技术以及加强对外经营服务和提高工作质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注重提高职工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功,积极为职工搭建了发挥聪明才智和增强业务技能的舞台,提高了职工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深入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职工主人翁姿态,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献计献策,每年都应组织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攻关活动,启发职工的创新能力,对进一步将合理化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切实加强对职工的文化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

第2篇

【关键词】工程素质 工程环境 工程认识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37-02

一 引言

工程认识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基础实践类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工程启蒙、培养工程意识、提升工程能力、形成良好工程素质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起工程的概念,进而引发学生关注工程、了解工程、走进工程并投身工程。经过工程认识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的工程素质得到提高。

工程素质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是工程技术人员在面临具体工程实践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和激发的巨大潜能。工程素质是工程实际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有关工程概念和实际技术的基本要求,包括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对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对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创造性的综合应用能力,从事工程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创新意识,对工程技术实际工作内容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必要的市场意识等。简言之,工程素质主要包含以下的一些内容:广博的工程知识;良好的思维方法;工程实践操作能力;细致、耐心、扎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对于工科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工程师来说,要培养起对具体工程问题的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对工程与团队的管理能力,良好的法律、市场、环保、安全等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工程素质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习阶段经过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有意识地去培养提升自身的工程素质,从而在大工程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工程实践活动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二 工程环境的教育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由此可见,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指的是人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现实的决定作用。教育与环境对个体而言都是外在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感化、熏陶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当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工程环境,使学生在学校里受到工程环境的熏陶,并注意在这种氛围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科学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工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注意营造良好的工程环境。在深厚的工程背景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工程的魅力,形成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把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要我学”,变成学生积极主动的“我要学”。

良好的工程素质,需要在良好的工程环境中培养。在工程认识课上,给学生提供了面向工程实际的环境,构建了真实的工程环境。学生在这里,可以接触到工程材料、机械结构、机械设备、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实实在在的工程实物,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的工程任务,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参与其中,激发了学生对工程的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 具体的构建措施以及教学效果

1.改善工程认识课程教学环境,建设丰富的工程文化环境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工程认识当然也是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加深对现代工程实体以及工程实现过程的理解,形成正确的工程观。让学生在具有工程环境的氛围中去学习,在模拟真实生产的环境中去参与,在学习参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在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时,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4年7月,学校工程训练中心整体搬入新落成的机电工训大楼,工程认识课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实践教学场地面积增大,并且教学部对每个实践场地都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增加了一些展板、添置了大量的工程实物,如教室里有汽车发动机实物,再配置上汽车发动机结构展板,学生就可以对照学习。学生一进入教室,就像进入了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学生在工程认识课上不仅能接受工程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能在全真的工程环境中接受工程素质的训练。

充分利用良好的工程环境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中心一层是各种机械加工实践场地,在场地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床,排列有序。而在二楼走廊平台可以通过明亮的玻璃窗俯瞰,可以宏观地看到各个实践场地机床的排列布置、学生的操作实践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引领学生在此参观学习,可以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2.增加实践教学载体,充实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环境改善,新增了一批实践教学载体,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如以加工制造技术认识为例,新增车床、铣床、钻床、剪床、电火花成形机床、线切割机床等设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加工设备、加工方法有简单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带学生来场地观察实际的设备,在设备上摆放着显示机床的参数、特点、用途、加工范围等内容的铭牌,当学生看到机床时,不仅能看到机床本身,更能了解它的特点。宽阔的工程背景,带给学生更开阔的工程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踪国内外工程技术的发展,随时将最新的工程案例、工程前沿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典型的工程实际案例相结合,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工程前沿的了解,对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等前沿发展状况和趋势的了解,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等内容都非常吸引学生。工程认识将课堂教学移至实际工程现场进行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随时提出一些与实际工程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这些方法大大提升了工程认识课程的教学效果,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与工程化的考核模式

工程认识第一次课是工程导论的内容,首先具体引领学生认识了解很多古今中外典型的工程,像中国著名的长城、都江堰显示了工程的雄伟与壮美;而水排、指南车等则彰显了工程的缜密与精巧。现代的航空航天工程、航海技术的发展更让学生感到工程的发展让人类的足迹到了更深远的地方,探索更多人类未知的领域。然后让学生思考更多关于工程的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由浅入深,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工程的魅力,被工程所吸引。

工程认识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综合化的工程知识,工程导论之后,工程认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机械结构认识、制造技术认识、控制技术认识以及机电一体化认识,不同模块之间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贯穿。课程内容进行模块细分,每个教学单元都进行了工程化的教学设计,建设良好的工程背景,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采用“项目驱动式”“互动体验式”“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工程认识课程采用全过程考核,即平时以学生完成工程训练的情况来进行评价,在课程最终考核时布置工程化的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的工程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工程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须充分利用各种工程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要求学生考虑安全、成本、环境、管理等工程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有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了工程素质。

四 结束语

提高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工程环境对于大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影响。工程认识教学需要构建良好的工程环境,使学生受到工程环境的熏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学实践效果,使学生养成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意识,树立起现代化的工程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樊庆文、刘胜青、马济永.论大工程环境下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1):5~8

[2]李艳蔷、胡细全、李海波.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上),2009(1):77~78

[3]李贵峰.试论现代高等教育中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35

第3篇

关键词:女职工;素质提高;开展方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女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认清并准确把握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是时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各级女工组织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一、石油企业女职工素质现状分析

(一)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女职工在认识上往往存在偏差。有的女职工认为自己现有工作水平、工作技能已经足够应对目前的工作,不需要再学习了;有的女职工认为自己的年龄大了,家务琐事缠身根本没有心思坐下来学习,再说石油企业职工工作比较稳定,学习不学习对自己来讲都一样,没有危机感。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是造成女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观念较滞后,缺乏竞争意识。对素质要求,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第一,感到无能为力,自己文化低年龄大,要想学点东西谈何容易,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第二,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有的女职工认为自己的岗位比较稳定,要想工作再上一个层次也不大可能,干脆顺其自然。第三,满足现状,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已能应付工作,不需要继续努力学习,习惯于“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

二、提升石油企业女职工的整体素质着手点

(一)克服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相结合。各单位女工组织要十分重视女职工的心理卫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帮助女职工转变头脑中的传统观念,让其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同时及时为女职工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使其从主观上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二)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相结合。女职工本身的思想观念,必须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将学习与生存紧密挂起钩来,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通过学习,尽快掌握新技能与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三)营造成才氛围与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女职工成才氛围,不断提高女职工在企业中的政治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讲,女职工自身素质提高了,其就会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建立女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女职工学文化、学技能,并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提升石油企业女职工素质的具体工作

(一)提升女工思想道德素质。各级女工组织要结合实际,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以“争当五个模范”活动为抓手(即: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模范;勤学苦练、争创一流的模范;团结和谐、诚实做人的模范;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模范;夫妻恩爱,邻里和睦的模范),引导广大女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在家庭、奉献企业,在推动企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特殊作用。

第4篇

近年来国有企业经过规模性改制转型、整合重组,经营步入了良性科学发展的轨道,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实是大多数企业均或多或少存在员工成长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员工整体技能与企业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是整体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不利企业的长远发展;三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短缺,适应业务转型要求的技术和熟练操作专业人才不足,一些关键岗位高技能操作人员短缺;四是精神力量的缺位致使员工思维方式的转变还不彻底,思想上处于迷茫状态,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少以企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对此,企业要发展,就要从根本入手,要首先解决人的问题。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项紧迫长远任务。

一、强化与员工有效沟通的功效

(一)企业与员工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做到双向沟通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当人们参与了某项决策的制定过程时,他们一般会倾向于坚持立场,即使在处于逆境下,管理者与员工间通过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上下也能达成一致目标,人才培养亦如此。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沟通是企业发展和员工事业成功的重要环节。但是企业与员工的关注点往往并不一致,建立有效的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以价值观为主线不断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修正。企业培养人才的重点不单是技术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培养,目的就是在系统地向员工灌输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决定员工工作业绩有三个方面:态度、知识和技巧,而知识和技能只占了其中的20%,只是冰山的一角,80%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意识隐藏在冰山之下,这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共同的目标与追求是员工与企业合作的唯一原因,也是维系员工与企业的唯一纽带。让员工懂得去分享企业愿景,当员工愿景成为企业愿景的一部分时,员工的需求与追求才会与企业发展在同一个跑道上。

(二)致力于多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是企业人力资源管控的重要内容,企业要长治久安,稳步发展,需要建立一支人才阶梯队伍,确保在企业内有一批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善于自我激励的优秀人才接任未来的重要岗位。企业在长期的人才梯队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后备人才的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在长期的经验与不断地培养中积累起来的财富。因此,在后备力量的发展上应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在管理层面做好后备干部和关键岗位人才的储备、举荐和培养工作。在管理和技术层中逐步开始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个人能力、特点、潜质等综合因素确定个人发展方向,有目标地进行培养。企业应逐步打破传统用人机制,逐步消除人员身份的差异,使出类拔萃的年轻人有信心和希望建立个人奋斗目标。通过举办各类有针对性的干部培训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吸纳一批综合能力全面、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力量进入后备干部队伍,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后备保障、优化干部人才资源配置,使干部队伍更有朝气,更有冲劲。二是在操作层面,将员工岗位标准作为培训计划的依据。根据岗位规范建立操作层员工上岗标准,清楚地描述每个操作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岗位能力评价,找出能力差距,有针对性地制定岗位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将提高实际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从员工队伍中选出有突出表现和发展潜力的员工,发挥企业内部培训优势,多渠道加快核心员工技术素质的提升,带动岗位员工整体操作水平的提高。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操作员工学习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激发员工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热情。

二、有效实施三项保障措施

(一)以培训提高个人基本素质

借助各种培训平台,结合企业的特点,通过“形势、目标、任务、责任”的教育,使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形势和目标,明白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将要努力去完成的任务,用正面事例激励人,用反面事例教育人,用身边的事例影响人,以师带徒、QC活动、技能培训、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从企业实际出发,切实做好培训工作。通过各项内容的培训,激发广大员工奋发学习、积极向上、争做贡献、渴求发展的强烈愿望。进一步提高青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从而达到提升青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素质。

(二)以关爱增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必须尊重人、关爱人。马斯洛也把尊重的需要定位为人较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极大的增强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人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员工,以情感为动力,使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高执行力,实现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要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潜能,树立员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除了用制度约束、用政策激励,更要注重亲情文化的培养。从改善员工吃、住、行条件等方面入手,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切实关心关爱员工,密切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营造大家庭的亲情,激发广大员工以厂为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以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创新管理,扩大品牌影响,大幅提高竞争能力,寻找新的效益突破点,人才资源短缺成了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企业常常感叹人才匮乏,如何培养和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吸引自己需要的精英,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尤为重要。管理激励中不能靠单一的手段,而要根据不同员工、不同需要的差异化和多种激励资源的互补性进行合理谋划和交叉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补偿作用,尤其是要通过改变激励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来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补偿工作,以减少员工由于某种正当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平衡,甚至不满或消极对抗情绪和行为。

第5篇

[关键词]监理总监素质

总监,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呢?

根据工程建设的岗位需要,总监应该有着比一般专业工程师更高的素质,我认为,做为一个项目的总监,至少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精通的专业技术素质

监理工程师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现代工程建设,投资巨大,技术复杂,可能涉及结构、电气、水系统、综合布线、电梯、智能、化工、交通、机械等多功能兼备;涉及的领域较多;应用科技门类广泛;人员分工协作复杂;如果没有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作基础,项目总监是很难胜任其工作岗位的。这就要求项目总监应当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总监至少应是精通某一系列工程的工程师。因为只有这样,监理工程师才能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具有某一领域或某种工程的专业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的基础。

二、充足的项目管理知识

管理学也是一门科学,是对人类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与督促的学问。监理工程师进行建设工程监理的过程中,对于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直接面对工程建设施工队伍的。如果监理工程师具备工程管理学知识,就能在严格监督的前提下有效地调动工程建设队伍的积极性,从而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项目建设规模逐步增大,系统越来越多,协调越来越烦琐,这将要求项目管理必须以合同为依据,管理为主线,加强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三大目标的控制,加强协调好参建各方等的公共关系。还将迫使工程项目管理要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

总监应是项目管理的一个复合型人才,不能单懂技术还要懂协调,控制和协调是工程项目管理上的两个主要功能,它们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只有做好工程上的各种协调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对工程进行控制;只有严谨而制度化的控制,才能有和谐的协调。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明确目标,严格控制,优化方案,组织协调,专职专责是管理的中心所在。没有好的管理就没有好的项目出现,必定是一团糟糕。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充足的经济头脑

经济学知识也是监理工程师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对于项目的经济分析及合同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这两方面知识,不但使监理工程师参与可行性研究及项目决策、项目招投标工作,处理索赔与反索赔工作等,拓宽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领域,而且也方便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以合同为依据展开监理业务,并以合同为依据维护自身利益。

四、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

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像一把双刃刀,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使这把刀失去威力。实践经验对监理工程师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往往不能很好的利用已经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从而使建设监理业务不能顺利完成,甚至导致失败。在我国的有关法规中规定:参加监理工程师考试,必须具备一定年限以上的从事工程设计或工程施工的工作经验。这一规定,就是为了保证监理工程师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下面列出了参加工程建设的11个方面的实践经验:(1)地质勘测实践经验;(2)规划设计实践经验;(3)工程设计实践经验;(4)工程施工实践经验;(5)设计管理实践经验;(6)施工管理实践经验;(7)构件、设备生产管理经验;(8)工程经济管理经验实践经验;(9)招标投标中介方面的实践经验;(10)立项评估、建设评价的实践经验;(11)建设监理实践经验。

五、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监理工程师在开展工作时,会遇到大量的信息处理问题,其中主要是一些施工过程的数据、合同管理、施工进度控制以及大量的施工日记、报表等。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就不能以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手段来完成信息处理工作。现在的工程建设,计算机已经普及,准确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处理事物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技能。

六、良好的处事心态

总监是监理组织中责、权、利的主体。总监是项目管理中人、财、物、技术、信息和管理等所有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者,是项目监理的责任和权力主体,是完成项目目标的最高责任者。因此,必须认识到总监地位特殊性,通过合同授与的权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来履行监理合同义务。

总监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总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总监的行为及决定直接关系并影响到业主、承包人和各有关方面的切身利益。因此,应具有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和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热爱监理事业,勤于钻研和守法敬业。

项目总监要有高尚的执业道德,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高尚情操。做事不偏不向,实事求是,不带个人情绪处理事物。

总监理工程师会遇到形形的人,在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尚不能规范,少数人的守法观念薄弱,不正之风猖獗的时候,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站稳立场,洁身自好,带好项目监理机构一班人,在不良风气的浪潮中努力拼搏,为了项目监理机构和所属监理单位的声誉而努力。另外总监理工程师还必须有坚定的敬业精神,能够看到工程监理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愿意为国家建设和所属监理单位的发展作出贡献。这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敬业精神是总监理工程师的思想基础。

七、健康的体魄

第6篇

服装工程学生应加强文科、艺术造型设计等第二课堂课程的学习,应培养创新与创业的精神。因为服装工程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接触的是数学、物理等逻辑思维方式,而文字功底不是很深厚,且缺乏形象思维和造型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学期间,注重学生的文、工、艺三方面的综和素质的培养,多方面吸收有关知识,对今后开展企业管理工作、外贸营销活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品牌策划等工作将大有好处。

一、教育目标要明确

对于服装工程学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多方面知识、具有实干和创新能力的服装人才。现在,知识商品化[1]了,或者说是一种知识商品,而知识本身不是商品,只有当知识经济物化、加工凝结某载体时,才变成知识商品。知识的物化过程是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然后进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含义上,我们在课程设计上要明确考虑学生的综和素质培养,要考虑现在的教育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大基础课程的设置,如英语、计机及其程序语言、数学等,甚至可以加强语文课程和法律课程的学习,而专业课时可相对缩短。在培养了学生全面知识的基础上再加强创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出来,让老师带着学生做课外科技活动,如替企业进行品牌策划,参加大型的商业交流会或者旁听学术论坛,辅助老师完成一些课题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兼职活动等;另一方面是在学校学习中培养和训练出来,如老师授课中引导学生怎样去培养自己的特长,如何深入学习形成在某方面的具有自己的想法,老师也可将自己的一些科研或市场调查活动过程告诉学生,让学生重新来虚拟怎样进行科研或市场营销活动等。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进行过创造或创新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学生,与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的学生相比,在接受需要创造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前者的成功率为后者的3倍。

二、课程设置要合理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与国家对不同教育的政策投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的培养目标有关。课程设置时要注意学科交叉。学科交叉[2]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学科的整体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要给学生整体性的知识,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更要在精选知识、交叉融合上下功夫,搞好整体优化。切忌将新知识机械地叠加或简单地照搬相关专业的课程。此外,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表现为:

1、对于单独个人,首先应接受一定的基础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等,如德育、英语、数学、计算机、造型设计及应用、服装史及基本理论等,使学生的基本素质整体提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不同的专业特长,如结构打版,管理、营销与外贸等,使学生在某个方面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有人也许会说,服装工程的学生为什么要强调造型艺术设计呢?服装艺术设计学生不是专门进行服装款式与造型设计的吗?如果有问题让他们去设计不就行了吗?在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大潮中,企业要创一流产品,除了有先进的技术,良好的机械加工设备,优良的服饰功能,完善的售后服务,还要有优美的外观造型和色彩搭配,把服装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才能使服装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中国现代企业的品牌要与世界品牌竞争,更注重的是商品品牌化,在这个过程中要能把握服装的市场变化和预测、服装生产、物流管理、卖场设计以及用英语与商家洽谈协议等,有许多过程是艺术设计人员做不了的事情,但如果服装工程学生在造型艺术设计方面多一点知识的话,他们基本上都能完成整个过程,这对企业来说是件好事,也为培养服装企业高层领导奠定了基础。这说明服装工程学生培养形象设计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应开设有关创业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在现代社会中创业的必要性和在创业过程中的技巧等,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2、对于整个社会劳动者而言,在人才素质、技能、创造能力上所形成的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并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而做相应的调整布局,如服装行业在80年代强调的是服装艺术设计方面特长的人才,90年代强调的是服装结构与工艺方面的人才,我国加入了WTO后强调的是服装管理、营销与外贸方面的人才,现在更是强调综和素质如能进行品牌策划的人才等。三、教育方式要灵活

在素质与创新教育的模式构建中,首先教育方式要多种多样,应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在教学中,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大胆和自由地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给学生一个思维的余地,使学生变得生动活泼,爱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地接受有益的知识。在服装结构课上,应该给学生面授人体结构的特征,服装与人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讲解人体着装应注意的问题及服装的几个基本结构,然后让不同学生来分别进行局部部位的结构设计,最终了解服装原型的来由,这种教学比大多数老师直接给学生讲授服装结构原型的效果肯定要好得多,且学生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如服装市场营销,通过调查,大部分老师在授课中几乎是老师一直在讲,其实完全可以用营销实例先展示,让学生来提问题和办法,然后老师根据正确的思路引导他们得出较好的方法和策略,有的放矢,学生获得的收获是事半功倍。其实市场调查还可以紧密安排在这个课程后面,紧接着进行服装市场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这门课程在学生大脑中印象。当然不同的课程讲授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4年中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四、评价制度要严谨

理解是对于所接受的知识理性认识过程,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和、判断、推理,所达到感性认识所不能达到的对事物规律及本质认识的目的。在旧的教育模式中,一门课程的结业主要是通过考试来完成,注重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仅限于表面上。在素质与创新教育模式中,记忆已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创造才是目的。素质与创新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应包括:

1、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模式下,对教学效果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单指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多少或对知识的熟练程度而已,更主要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进行考核。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应是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其思考问题和在遇到难点时怎样通过自己学习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还应考核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体质,跟踪毕业学生在社会上的成长,注意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应。

2、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对教学效果和成绩的考核应注重其提高的速度和幅度。动态评价不是简单的横向比较,对于教学效果无论是提高还是下降,都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学习成绩,无论是提高还是下降都应给予鼓励,不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挫伤学生的创造欲。刚进大学时,有些学生的成绩非常优秀,但他们甚至都毕不了业,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学生在刚进校时放松了学习造成某些课程的不及格,这些学生情绪开始低落,如果我们老师这时能及时开导和鼓励的话,这对他们后面的学习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像这样的学生通过鼓励后有的已经考上硕士研究生。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对于学生的评价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改革单一的考试形式。可采用实验、技能操作方式、市场调查方式和课外科技活动能力等来考核学生的创造能力。,甚至可以进行社会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最后作出综和评价。对于某些课程,如生产实习都可以让企业给学生打分,然后老师参与总评。

五、专业老师的班主任辅导制度

在大学学习期间,从年龄上来说,虽然大学生都已成人,可以独立生活,但由于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实际上他们的心理还是很小的,也很纯洁,大学的学习是他们的整体素质的最后成型阶段,如果通过天天跟他们打交道的专业老师来做班主任的话,将会对学生的未来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现在大多数班主任都是非专业老师,实际上是保姆式的班主任,他们只能给他们解决具体苦难。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的未来生活,从道德、心理、学习的过程目标设计[3]与实施、特长培养、未来事业发展等多方面加以指导,引导他们多看课外书籍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这样学生会说大学的时间没有浪费,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调查,专业老师作为班主任来辅导的学生在社会上的能力相对要强。

六、结束语

(一)进行素质与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综和能力的提高。

(二)在素质与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中,也要鼓励学生创新性地学习,这是创新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应把成绩与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进步评价。

(四)进行素质与创新教育,不是几个老师和几个学生能做成的事情,要老师、学生、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施与完成的,希望我们都能对推动素质与创新教育做点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德才,汪建勋.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12:138

第7篇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自焦煤公司下发了关于《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责任法人目标考核办法》以来,我们吉宁矿领导高度重视。因为,只有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才能实现本矿工作的“全面安全、本质安全、持久安全”,才能提升生产效益。为此,我矿领导专门成立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自查小组,加强对自身工作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完善和改进。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工作执行率,增强工作实效,我矿自查小组形成了专门的负责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实施。狠抓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自查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抽查方式,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检查力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改善工作方式,进一步夯实职工素质工程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扎实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一)严格执行“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制度

领导干部是单位的带头人,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行为大大影响着职工的积极性。根据公司要求,我安监处认真落实“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工作措施。通过对干部人员的积极鼓励,加强指导,大力推行此项措施,积极营造“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官教官”的学习氛围。同时,加强监管,确保干部上讲台一个不少,职工被包保培训一个不漏。严审干部的教案,对其进行积极指导,确保教学工作贴近生产实际。培训讲课以安全生产、合规操作、遵守职业规范、严守职业纪律、不违规作业、增强安全意识为主要内容。

(二)加强合规操作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生产是我们煤矿企业的永恒主题。结合总公司的指示,安监处想方设法加强职工的合规操作培训,进一步规范他们的从业纪律,为我矿增产增量打好基础。一是加强“三项岗位人员”依法持证培训工作,即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这三类岗位人员的持证培训。确保依法持证上岗率达100%。二是加强对管理人员、班组长的专业素质培训。特别对班组长还进行了依法持证培训,共100人次。三是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专业技能、合规操作、操作流程等方面作为培训重点。旨在提高专业技术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和工作技能。经组织培训后,专业操作人员共达标500人。四是注重岗前、转岗培训工作。井下、地面职工的上岗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实地培训两部分。前期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3个月,着重掌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相关的技能。然后再进行实践培训,至少半年,实现员工的上岗培训和三级培训。

(三)注重学历继续教育,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

当前,知识就是竞争力。华晋集团十分重视我们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因此,我们吉宁矿安监处认真按照公司要求,狠抓学历继续教育。积极鼓励职工自学,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今年上半年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我矿前期将班组长和安管人员共83人安排到临汾培训单位进行升学培训,取得毕业证,提升他们的学历水平。二是根据我矿生产需要,需成立专门的钻探队,专门抽调了40人进行探放水特殊工种的培训,均考试合格,证件正在办理当中,中旬就可以拿证上岗了。三是其他人员的学历教育,主要包括煤矿的重要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实现了煤矿“六长”和副总工程师大专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安全生产管理员大专学历16人。特种作业员和班组长取得煤炭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50人,中专学历50人。其他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共83人。煤矿特有工种学历教育,高中、技校以上学历50人,中专学历30人。

(四)全面落实,抓好其它重要培训工作

除了常规的培训工作以外,我们还认真组织落实对新技术、新工艺设备的培训,力争操作人员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生产的正常开展。另外,还着重加强了“手指口述”培训。共达标100人次。结合生产经营活动,我安监处还积极开展技能鉴定技术比武培训活动。

三、上半年的工作成绩

总的来说,上半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安监处职工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职工的共同配合下,我们吉宁矿职工素质提升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一是干部人员更加重视,积极完成教学任务。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共同学习进步。二是我矿的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产工作向更规范化、合理化、安全化发展。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我矿良好的学习气氛,大家的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都大大提高。为下一步的素质提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工作中的问题和下一步计划

第8篇

经过实践,**矿在实施“人才兴矿战略”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练比”活动为龙头,以职工培训为主要方式,采取自学、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职工素质。以技能教育、学历教育、思想教育为主要内容,突出实效性,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以业绩考核、技能比武为主要内容,突出公正性,构建技能考核体系;以对技能大赛选手奖励、培训费用报销为手段,突出实效性,构建多样式的激励培训体系;突出三大特性建立的三大体系工程使**矿职工素质得到速迅提高。在**集团公司举办的第一届职工技能比武中**矿共取得了5个第一、2个第二、3个第三,全矿47名选手参赛,22个选手获奖,得奖率为46.8%的优异成绩。在焦煤集团第二届职工技能比武中**矿又取得了8个第一,7个第二,10个第三,**矿选派的48名选手中35名选手进入前六名,得奖率为72.9%的优异成绩。这些充分展示了大矿的风采,反映了**矿素质工程建设的丰硕成果,**矿在“素质工程”建设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实效性,构建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实效性就是按照“一切为了生产,一切服务生产,一切保证生产”原则,把学历教育、思想教育、技能培训教育与矿井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使企业成为一所学校,让职工在工作、生活的同时接受由表及里的教育与培训。1、安全管理历来是煤矿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而提高职工技能培训是确保职工教育的关键。**矿在职工教育中,管理制度上突出一个“严”字,一方面改善硬件条件,一方面抓软件建设,按照生产矿井综合治理标准和质量环境认证要求,规范了职教人员和培训班的管理制度。根据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制定出《**矿职工教育五年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培训目标。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每期培训都必须做到“六齐全”(教学大纲、学员花名册、教员考勤表、学员考勤表、培训情况通知单及试卷)。在职工培训上突出一个“细”字。根据受训人员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差别较大的特点,对于不同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参观式、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技术技能培训,努力配合全矿开展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在安全培训上下功夫。对“三违”人员培训实行专人负责培训,由专人管理档案,为该矿安全生产长周期奠定了基础。对于特殊工种的培训,仅20**年**矿就举办了33期培训班,培训了小绞车、信号工等15个特殊工种,发放各类上岗证539人。坚持做到所有的特种作业人员达到100%培训,100%合格,100%持证上岗。建立了业余培训体系,加强了对基层单位培训工作的管理,通过鼓励青工报考专业对口的成人高校,送出进修委培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技术工人学技术、钻业务、争当技术能手的热情。

2、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矿在加大职工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职工学习意识的培养。矿统一给各区、科、队、组订阅了报纸、杂志。矿宣传部每个月月初都作出全矿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安排。矿在工会、通风区、单身楼、退休办建立了四处图书阅览室。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在搞好日常培训的同时,还与大中院校联合,办起了采煤、机电、计算机等矿上急需人才的大中专班。矿党委中心组坚持每周五学习,学习政治、法律、企业管理、安全科学技术等知识。为全矿学习带了个好头。各科室、各党支部每周组织职工学习。各班组利用每天班前会进行10分钟的班前培训教育。矿积极支持鼓励职工自学,参加各种学历、资格考试的人越来越多。矿每年还聘请有关专家、教授来矿讲课,经常举办安全、经营、改革、创新、企业文化等研讨活动。为了把学习落到实处,矿各级组织、干部学习作为综合业绩考核排名内容之一每月进行考核。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干部、学习型区科、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矿企业文化建设。以“**********”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以“崇尚学习,提高素质,方方面面争一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内容的工作理念正在**矿日益形成。

二、突出公正性构建立体式的技能考核体系。建立技能考核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保证这项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我们建立建全了一套以“领导、纳入”为主内容的运行机制。总结**矿的做法和经验,可概括为“两抓两促一保证”。1、抓关键,促领导。**矿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一方面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下设资料、培训、考核、总评等工作小组,一方面本着“目标专一、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制定了工作标准,制定下发了《关于举办**矿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的通知》,对运动会做出具体安排。同时召集矿领导、副总及各工种负责人,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召开会议。2、抓基础,促运转。技能考核体系能否建立运转,基础工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发挥着更为真接、更为具体的组织协调和引导促进功能。为保证此项工作正常运转,**矿重点建立和建全了技术培训制度、比武评比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使技能考核体系更加完善。3、一保证是指通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做好理论转化工作、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坚持以队组为单位,结合生产,采取人与人、组与组相互间进行对抗赛的形式,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另一方面坚持以矿为单位,根据年度总体安排,由矿工会生产部牵头,采取分工种、跨采区的组织形式,开展了一年一次的多工种、大规模、全矿性的技术比武活动。在练兵比武过程中,力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两年来**矿技能比武人数2700余人次,占到全矿总人数的60%以上。

三、突出多样式构建多角度的激励员工体系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同时,**矿注重采用对技术工人、懂经营善管理人员地位上提高、经济上重奖、工作上重用、生活上关心等方法让他们真正感到学习技术的重要性。

20**年,**矿为表彰在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上获得比武状元及技术改革、创新能手而召开表彰大会。全矿共有100余人参加了表彰会,8名焦煤公司级技术状元身披绶带、胸带红花在鲜花与掌声中走上主席台并与矿领导坐在一起。矿工们都说,这是参加工作以来所见到的对人才最高待遇。

该矿在给予人才以精神鼓励的同时,也从物质上进行奖励。拿出35万元专门用于奖励此次获奖的选手以及技术改革、创新能手,同时该矿还规定将技术状元的工资在一年内上浮三级,对技术比武中获得第二名、第三名的选手分别给予在一年内浮动工资二至一级的奖励。

重视人才的培养,更重视人才的合理利用。在北1#暗斜进行水情观测出现涌水明显变大,PH值升高等情况下,矿领导非常重视,特地选派了业务能力强的技术状元杨高峰处理问题,多角度检查,终于查出了问题所在,为矿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

20**年共表彰了47名技术状元、46名技术标兵、38名技术能手以及35名技术创新的先进个人。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争取农合工转正的名额,对其中的22名农合工(17人是技能比武选手、5人是工人技师)转为长期合同工。

通过制定对技术状元一系列的政策,**集团公司**矿为广大职工展示自己的技能风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一系列的政策也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热情。

四、三大培训体系的建立,有力的推动了**矿素质工程建设。**矿多方面、多渠道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认真抓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同时,由于注重结合企来改革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技术尖子、骨干的智慧,使企业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素质工程建设带来矿井职工出现“两多”,即学习技术的人员在增多;学习技术的人员身份多样化在增加。其主要效果是:

第9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职工 素质工程

一、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作为一个职业培训学校,善于发现人才、合理培养人才、有效使用人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学校中,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可以说,职工是将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二、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应把握“三确保”

1、确保素质工程建设活动常态化。

提升素质,是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构建学校文化,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就是要在提升职工素质和构建学校文化之间搭建通道,相互促进。

当前,如何通过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来更好地体现职工的价值,是学校亟待创新的一个课题。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最根本、最彻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强职工求知欲望,激发职工斗志,在挑战和超越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生价值。这是有效开展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学校应统一认识,把握需求,确保素质建设活动常态化。

2、确保素质建设活动长期化。

素质工程建设最终是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这就决定了素质工程建设必须要以职业学校的教学为指引,围绕职业教学的具体步骤和各项目标依次有序开展。

素质工程建设要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始终服务于职业教育的每一个难点,用实践来检验其效果,用实践来校正其方向。要积极搭建平台,让职工有机会用理论联系实际,并通过实践彰显素质工程建设的功效,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向更深的领域挺进,并及时反馈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要把素质工程建设打造成品牌工程,就要善于借势,努力造势,引导职工在素质建设过程中形成“学、练、比、赶、超”的浓郁氛围。在一定程度上,素质建设的形式决定了素质建设的效果。因此,要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广泛深入地号召动员,强力营造“学有榜样,练有平台,比有对手,超有动力”的活动特色。

3、确保素质建设活动常效化

是否有利于提升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是检验素质工程建设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要时刻把握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紧密围绕学校教育的大方向,做实做细,带领职工有效发挥主力军作用。实践中要以业务能手为标杆,坚持始终如一地通过提升职工整体教学水平和业务操作技能加强内部优化,提高培训质量,增强竞争能力;要以创新达标为中心,坚持始终如一地通过素质工程建设激发职工创新意识,锤炼职工创新能力,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时期,学校调整专业结构、职工创新技能水平迫在眉睫。素质工程建设就是要通过提升职工整体技能素质来开阔其视野和见地,振奋其信心和斗志。同时,要适时扩展素质建设的内涵,多方收集职工关注的热点,就行业整体状况、学校竞争态势及自身优、劣势等内容,与职工及时沟通,达成共识,进而促进其提升素质建设的动力,以更高的标准和水平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铺平道路。

三、职业学校如何做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

1、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

职业学校结合年轻人才的专业素养、潜能等各方面的条件,分别制定年轻人才的培养目标,并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各类培训,同时加强针对性培养,提高培训的个性化,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按照各自的发展类型分类安排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如煤矿安全培训师资班、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等,不断提高其知识水平、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2、以“老带新”的形式重点培养新进学校的大学生

对于新进大学毕业生的锻炼培养,学校更要高度重视,采取“老带新”的形式重点培养。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安排他们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这样做既可以使他们熟悉本专业的生产流程,消化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实践基础,通过与多年实践经验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交流和老教师的“传道”,有重点地“传帮带”和转岗培训,使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拓宽了工作视野,掌握了更多方面技能,学校也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各有特长的师资队伍。

3、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学校要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对重要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重点考察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及口头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择优录取,达到选好人用好人的目的。对于管理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及时把其调整到管理岗位,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引导,让他们在压力和磨练中快速成长,条件成熟时再赋予重任;对于专业技术水平突出,创新能力强,但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管理人员,安排担任技术负责人,鼓励他们向技术方向发展,并享受同等待遇。

4、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的成才环境

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是学校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正是这一点,我们应努力为人才营造一个“学校是我家”的大环境,从根本上稳定人心、留住人才。

5、关爱职工,以人为本,凝聚人心

对生病或困难的职工要及时探望和慰问,在条件允许时组织职工旅游,节日探望驻外职工家属,组织一系列文体活动,改善工作环境,为职工提供切实保障等一系列措施,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总之,抓好职业学校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激发职工岗位成材的积极性,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改善职工的生存环境,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只有通过无情管理和精神文化的有情沟通,才能使职工与学校融为一体,保持一致,和谐发展,共铸辉煌。要努力为所培训地区、企业服务好,职业学校才会更加科学地发展,才会更加强大。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