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1:1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等数学课程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使用网络媒体,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可以多种方式组合,以适应A级、B级、C级不同学习者的需要。高等数学的教学从单纯课堂教学延伸到了网络上的协同辅导、学习和工作。网络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还可以被不同高校共享,并在每个学习者需要的时间和地点被使用,使高等数学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本设计利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林业大学已经建设完成的遍布各教室、各学生宿舍的校园网络,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为核心,以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测试题库等为资源支撑,建设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网站,为教师所需集成各自教学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2课程学习网站功能模块结构
2.1数学新闻
数学新闻信息显示,由课程负责人在后台添加新闻信息,包括标题、添加时间、简要描述、详细描述等内容,前端以列表形式进行展示,学生点击新闻标题,进入相应的新闻详细信息页浏览新闻内容。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分享,让学生能从课堂之余学习新知识。
2.2教学团队
办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最关键乃教学管理。该项主要展示学校数学的教育师资力量。
2.3数学史话
数学科学具有悠久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学科,其概念和方法更具有延续性。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的著名数学大师趣事收集于此,不仅能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数学发展历程,还能提高学习兴趣,从各素材中汲取养分,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石。
2.4课程安排
学生进入高等数学课程网站后,从导航菜单中进入课程安排选项,浏览每位教师制定的教学安排计划,了解各个学习阶段应要学习或掌握的知识,并能根据教师的课程安排计划合理调整自身的学习计划,以不断增强自身知识结构,复习和预习课程内容。
2.5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模块共分为两个小的模块,分别为查看作业布置和作业提交。查看作业布置可以查询本次课或以前课程的课后作业,并能进行在线练习,或记录下来再学习。作业提交,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后,进行作业的提交。当然,为了安全考虑,在学生上传文件前必须首先进行登录,上传文件仅为rar或zip的压缩包文件,上传文件大小不超过3Mb。作业上传路径为教师布置作业时产生的路径,教师收取作业时进入该路径即可。
2.6在线测试
传统考试从出题、组卷、印刷到试卷的分发、答题、收卷等程序,使得整个过程人工参与量大、周期长,容易出错,还需做好保密工作,使得学习考试成本较大。而在线测试可以实现无纸化、网络化、自动化,教师可以从题库中按所需自动组题成一套试卷,学生也可自行到系统内抽取题目进行测试,该过程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节省了财力、物力、人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数据库设计
一、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涉及工科高等数学知识的考题类型及难度分析
1、涉及函数与极限部分的试题
这部分试题大都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不大,难度中等或较低,只需结合初等数学知识作简单整理和代入。但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简单极限的求法以及函数连续的定义。如(2009年陕西12题),(2009年湖北6题),(2011年四川5题)
2、涉及导数及其应用部分的试题
此类试题考试形式灵活,涉及导数的几何意义、单调性、极值、最值、不等式的证明以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所占分值在12分左右。客观题难度较低,主观题第二小问通常有一定难度,而且有些问题需要借助于高等数学的定理来证明(例6需要拉格朗日定理作依托)。完整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全面考察学生能力。如(2011全国大纲卷8题),(2010安徽17题),(2010辽宁21题),(2011福建18题)
3、涉及向量及其运算的试题
直接涉及向量内积、向量夹角、向量间关系试题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立体几何中证明线、面平行、垂直、求动点的轨迹、最值等“动态”型问题通常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且分值都在10份以上。主要考察学生用向量知识识把抽象的空间图象关系、空间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转化为具体的数量关系,降低思维难度,淡化推理论证,简化思维过程的能力。如(2011安徽13题),(2011全国大纲卷19题),(2010江苏15题)
4、涉及定积分的试题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涉及定积分制试点的试题出现在近年来全国新课标卷中,基本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不高,主要考查定积分的定义、几何意义以及简单的计算。如(2011全国新课标9题)
除了涉及高等数学的知识点外,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能力立意”。增加了有关数学建模思想、数学算法思想以及数学探究等开放性试题,在考查学生一般数学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地测量学生观察、试验、联想、猜测、归纳、类比、推广等思维活动的水平以及抽象、概括并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为了做好高中数学到高等数学的过渡和衔接,我们就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给出几点建议: 二、关于工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工科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为培养跨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而服务,使他们具有必要的数学能力,以适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挑战。因此,高校除了按照“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制订教学目标外,还必须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课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现有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作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对于高中已经讲过的极限、导数、向量以及定积分的知识作系统的复习和高等数学的解释,对于高中没有涉及的知识点作翔实的论证,补充与高等数学知识相关的实际应用模型案例及习题,增加数学软件应用的教学。
2、加强数学建模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高等数学的教学不能只讲定理和公式的证明和解题方法,而应当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模型准备是将实际背景转化为数学问题;模型假设是抓住问题本质,忽略次要因素,做出必要、合理的简化假设;模型构成是根据假设用数学语言和符号建立反映事物内在规律的数学模型;模型求解是利用各种数学方法以及数学软件求出模型的解;模型分析是对所求解作误差分析;模型检验是将问题的解与于分析结果拿到实际背景中去加以验证,检验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模型应用就是将反复修改的模型应与于实际。因此,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实例,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有机的结合到课堂当中,不但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3、增加数学软件教学,开设数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高等数学的概念和定理比较抽象,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就需要重现概念和定理产生的过程,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数学实验的开设为我们提供了再现数学概念和定理的可能。另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学和各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数学模型的地位越来越明显,而数学模型的求解、分析和验证的过程大都是借助于数学软件和计算机来完成的。因此,增加数学软件教学就相当于给工科数学的教学添上了有力的翅膀,这双翅膀使数学问题的求解更精确更快捷,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武器。
[关键词]艺术理论教学重要地位制约问题改革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37-02自人类有艺术以来,艺术理论[1]一直与艺术作品相伴相生,是艺术重要的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艺术学科的不断快速发展,艺术理论在艺术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在艺术教育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果。有鉴于此,笔者针对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多个环节探讨解决的方法,以期改变现状,使艺术理论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彰显和实现。
一、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艺术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但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容乐观。
第一,部分院校的艺术教师因对艺术理论课程中艺术概论课的认识不够,抱有偏见,以音乐概论、美术概论等课程替代艺术概论。这种观念纯粹从艺术技术出发,以技术为评判一切的杠杆,忽视了艺术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且破坏了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同时也间接地对学生造成了误导,使学生也陷入艺术概论无足轻重的观念误区。
第二,艺术理论教师的师资队伍极为匮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是知识内容的传授者,是审美体验的引领者。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成败与师资队伍建设休戚相关。但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艺术师资队伍中很少有专门的理论教师,多为音乐、舞蹈等门类的技巧教师,他们的兴趣点和理论储备都与理论教学不相吻合。这种现状就使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缺少相应的和足够的专职教师,导致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三,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但是教材一旦出版后就固定化、停滞化,这样就不利于将艺术学科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时、快速地转化到教材中。另外,在教材上还存在教材内容以部门艺术等为界限的割裂局面。徐子方先生曾就此问题指出,“艺术论和艺术史的教材建设大多仍沿用西方传统,分处在哲学和视觉艺术的范畴而不自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革新,“艺术学在中国的学科错位命运就不得到根本性改变” 。[2]时至今日,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的弊端,对艺术理论教育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急需引起重视,进行改变。
第四,艺术理论教学方式方法传统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某些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基本以书面性知识内容为主,照本宣科地讲述理论知识,造成讲授方法过于理论化。学生对纯理论性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中大量的理论知识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其次,有的艺术理论教学的课堂上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一堂课的时间教师从头讲到尾,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内容为规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五,艺术理论教学手段传统刻板,未能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学一般多采用板书式教学,通过板书来辅助讲解。学生长时间地听教师讲授理论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有的艺术理论教学课堂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掌握多媒体教学的精髓,只是把以前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多媒体课件上。这种教学刻板僵化,并没有实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依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鉴于目前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与其重要地位相脱节的种种现象,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认真探讨,深入研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对部门艺术院校重门类艺术理论轻艺术概论的现象,学界已经做出评判并提出意见。周星教授曾谈到,当前在艺术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单个艺术形式中强大的技巧意识造成的学科建设之间的壁垒。[3]对此问题,艺术学界的专家在2010年的艺术学学科设置论证会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应该加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惯纵性规律的研究,克服艺术学以门类为界,拘于一隅、不相往来的倾向。同时学界也提出在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中将理论教育和技巧教育相结合,既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又强化技巧的学习,确保两大类课程之间的平衡关系。
第二,艺术理论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极为紧迫的事情。只有加强理论教师的培养,组建有规模的理论教师队伍,才能为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最基础的师资保障。具体来说,首先要使艺术理论教师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能够满足各门理论课程教学所需;其次,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建立艺术理论教研室或理论系等个体单位,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切磋探、讨如何改进教学,也可以针对理论问题举办讲座、召开研讨会等,提高师生的理论兴趣。
第三,艺术理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材料、新观点、新成果、新动态,并加以总结归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综合性讲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固定的教材内容之外了解、关注艺术理论的前沿知识和现象,把握艺术发展动向,激发其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联系、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身艺术实践活动的方向。
第四,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应由传统的满堂灌、教师讲授为主转换为讲授、提问、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将纯理论讲授转换为理论和实例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适当引入精美经典的艺术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讲解理论知识,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方便学生的接受和掌握。此外,援引艺术实例还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的捷径。余秋雨先生曾讲道:“正因为任何艺术原理的讲授只有与学生的审美经验连接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艺术理论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上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审美过程,激发审美经验。”[4]生动的艺术实例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在审美体悟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理论归纳、概括,将枯燥、抽象的理论教学变为感性审美与抽象理论水融的教学。
第五,艺术理论课程在教学手段上施行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除传统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以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和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艺术展览、观看艺术演出等活动。这些教学手段一方面图、文、声并茂,另一方面生动有趣,更加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带给学生更强的艺术震撼。通过这些现代、多样的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艺术理论课程既是技能课程的基础,又对技能课程进行了理论总结与提升,是艺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万物必有其内在规律和表现态势,科学技术研究就是通过现象的深窥察照寓涵的本质,观念无法脱离载体,技法也无从凭空产生” 。[5]我们有必要对艺术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明确其重要价值和意义,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推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充实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威廉姆斯.艺术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子方.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错位及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出路 [J] .艺术百家,2010(3).
[3]郭晓.面向未来 献计献策-2010年艺术学学科设置论证会侧记[J].艺术教育,2010(7).
[4]余秋雨.《艺术概论》课教学一得[J].文艺理论研究,1981(3).
关键词:“高等数学”;士官;考核;评价;改革
一、“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现状
当前,士官学校“高等数学”课程采用“终结性考核×70%+形成性考核×30%=总成绩”的考核评价方法,其中,终结性考核指试题来源于题库的笔试,形成性考核指平时成绩、阶段性测验、平时学习表现、考勤。现行的这种考核方法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结业式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避免了期末考试“一锤定音”,避免了过分依赖于期末考试,但仍存在一些弊端。有部分学员平时从不缺课,但也不认真听讲,由于知道平时作业的重要性,故每次作业都交,而且作业做得非常漂亮,教员在做平时作业记录时往往会给高分,其实教员在后期发现他们的作业是抄袭的。现行的考核模式结合了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平时促学的功能,反映了学员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但无法反映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是在职业技术教育要求下实现文化课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不但可以评定学员的学业成绩、帮助和督促学员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好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有利于引导课程教学改革、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内容和方式
1.改革作业方式
(1)增加开放题和讨论题。作业的布置增加开放题和讨论题有助于学员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口头报告式考核。口头报告式考核指教员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能启发学员思考的问题,给学员几天时间去查资料、总结,然后在课堂上请有准备的学员“口头”陈述自己的想法,这部分成绩作为平时表现的一部分。这种考核形式可以说极大地挖掘了学员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刺激了学员深层次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撰写小论文方式考核。士官学校每年都举行“科技四小”活动,其中有一项是请学员撰写小论文,教员从中选择部分优秀论文编撰成“论文集”,由于学员平时对写论文没有经验,所以学员撰写论文的积极性一直不高。在接近学完“高等数学”课程时,教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员讲解如何撰写小论文,选题可以是数学方法的归纳,可以是自己对某个题目的独特解法。这种论文形式的作业不仅能够考察学员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也能够拓展学员思维。
2.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长期以来期末考试的惯例使得学员认为平时不学没关系,快考试再抓紧复习就可以过关,考完了也就忘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增加阶段训练,采取阶段考试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促进学员改变学习态度,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阶段性考试并不是说学完一章就考一章,而是分模块,具体来说,可以分为极限与导数及其应用、积分学、微分方程、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等五模块。学完一模块即进行阶段性考试,一方面可以督促学员平时认真学习,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讨论,学员课程最终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程期末考试(30%),阶段性考试(30%),形成性考核(40%)。考虑到士官学校纪律较严,学员不会无故缺课,因此之前形成性考核中的考勤部分可以忽略,具体来说:平时课堂作业占形成性考核评价部分的40%,数学小论文占形成性考核评价部分的30%,口头报告式作业占形成性考核评价部分的20%,课堂提问占10%。
课程考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学员学习的“指挥棒”,同时,全面检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必须改革其考核的方式方法。因此,深入研究课程考核方法将极大地促进“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高专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课程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等数学的应用无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领域,都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第一线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人才。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应该强调适应性和实用性,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1],[2],发挥“教育和实用”两大功能。为此,结合我院机电专业的实际情况,对高等数学的课程和教学进行探讨,构建适应机电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
1.研究背景
1.1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现状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源主要分三类:一是通过高考考入,二是通过单独招生考入,三是通过对口升学考入。高职高专类的学生生源总体素质不高,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偏低,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文科学生尤为突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索然。不少学生认为学数学没用,对数学的意义和数学价值认识不足。这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仅仅为了学分而被动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上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规范,存在抄袭现象。师生缺乏沟通和交流,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一般不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上述问题给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重重困难。
1.2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和教学现状
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仅设置为一个学期,每周按6学时计算,共计90个学时。根据不同专业,我们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对机电专业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级数。
教学内容重连续、轻离散,重理论、轻应用,方法技巧较多,内容主要以经典微积分为主,由简单的常微分方程和级数组成。而且微分方程和级数内容讲解很浅显,仅仅属于了解的范围。离散数学、非线性理论、数值计算方法等重要的数学内容和方法,很少在教学中反映。教师枯燥地讲授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从概念讲解到定理证明,从计算方法到例题习题,基本上是一味灌输,不能很好地与专业相结合,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从教学手段来看,仍是以粉笔加黑板为主体,虽然部分教师能应用多媒体,但多媒体的内容主要是书本文字的罗列,缺少现代化教学理念。这种“注入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方面的问题。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往往对实用技术了解不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工程背景。教师常常抱怨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责怪学生基础差,很少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自身条件和今后实际应用中对数学的需求,不太重视学生数学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应用相去甚远。
以上问题告诉我们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十分紧迫和必要。针对机电专业课程的特点,有必要对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建立适合该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2.机电专业数学课程体系
2.1机电类专业相关数学知识点
我院机电专业教学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需求情况[3]如表1所示:
表1 机电类专业教学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需求
2.2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上述机电专业相应知识点与所需高等数学知识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高等数学学习不但要奠定基础,还要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因此,针对机电专业的特点,建立机电专业数学课程体系结构(表2)。
表2 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
基础模块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内容,体现了高职高专层次的数学素质教育、数学的能力和思维培养的基本要求。基础模块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二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空间解析几何。
专业模块是适应机电专业的应用型模块,体现了专业性,所有内容主要体现一个“用”字,让学生感受专业和数学的密切关系。专业模块包括无穷级数、傅立叶级数、复变函数和线性代数。这是理工结合、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切入点,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技能模块是为增强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入技能模块。该模块适应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提高模块。技能模块包括离散数学、matlab软件应用和数学建模。通过对基础较好学生的培训,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竞赛,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机电类专业数学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3.1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块,针对数学理论深奥、实用性差、学生学习理解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尝试对我院机电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改革:
3.1.1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应用性教学的内容设计。
基础模块在内容设计上突出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以“极限—微分—积分”为主线设计教学,强化极限分析方法和微元分析方法,淡化运算技巧,多介绍基本知识的实际背景、来源、处理思想和结果含义,让学生能够尽量透彻理解基本概念的实质。适当删除难度较大的内容。比如曲线积分和曲面部分,由于是积分微元思想的应用,学生用到时可以学习。
专业模块在内容设计上以实用为主,结合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深入浅出,让学生体会到专业和数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复变函数部分可以仅讲授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和复变函数的积分的简单内容。对于级数和傅立叶变换可以结合机电专业的特点,从基本概念到实例演绎,内容不求多,只求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在机电专业中的作用。
技能模块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教难的模型。授课内容以离散数学和数学软件为主,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2.1.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基础模块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加入启发式教学形式,从实例引出问题[4],再介绍基本思想和方法,回到实际问题理解和反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专业模块,引入专业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专业知识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再由教师引出概念和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己解决专业问题。
对于技能模块,组织成绩较好的学生上机教学,边学边练,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组建数学建模兴趣小组,让优秀的学生充分展现才能。
2.1.3加强教材建设,促进专业和高等数学结合。
目前高等数学教材非常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选择一套适合机电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势在必行。高职高专类的高等数学教材不应是本科教材的压缩,更不应重理论轻操作。实例教学、案例分析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变得生动。现在我们正在尝试编写一套理论全面精简、内容生动丰富、图文并茂的高等数学教材。
3.2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针对我院学生的特点,在对重要概念和理论的讲解中,应适当加入实例,避免过多的理论传授,多给学生自己思考和提问的机会。选择背景较为简单的案例和学生交流探讨,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习高等数学时,遇到极限的定义,认为术语抽象,符号陌生,其中的辩证关系不易搞清,很令人费解。引入与极限相关的数学历史,不仅可以弄清楚定义的来龙去脉和必要性,而且可以认识到极限理论对整个高等数学的极端重要性[5]。
3.3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办法和存在的弊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1]。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似乎可以称为知识检查,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会不会做题。常常都是照着例题做习题,生硬模仿。改变作业和考核的方式,对高等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3.3.1作业方式改革
增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形式,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意思的作业,比如让学生自己查找生活中与极限相关的例子,在cad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找找古代我国的科学家在极限方面的重要贡献,等等。可以写成小论文,也可以做成多媒体在课堂上探讨。
3.3.2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高等数学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闭卷作答,内容一般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测试。这种考核方式容易让学生机械套用定理和公式,甚至背例题,没有发挥高等数学教学的作用。应改革考核方式,把学生的成绩分为三个
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提问、作业;闭卷考试(占60%),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考试成绩(占20%),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积累的小素材和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利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平时也主动学习数学,不把学习高数当做负担。
4.结语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高职数学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我院机电类专业有其特点,如果能够针对该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则不仅能够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对专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我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实际情况,高等数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将一起共同努力,力争将高等数学改革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咏芳.高职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与实践[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2]曹彩霞,等.机电类专业高等数学的应用性教学改革的实践[j].大学数学,2010,26(1):118-121.
[3]钱小慧,等.机电类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思考[c].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2008.
1.试论如何做好高职数学与本科数学教学的衔接
2.数学建模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数学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3.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学初探
4.应用型本科数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讨
5.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促进应用型本科数学课程改革
6.浅谈国内外本科数学公共基础课的实践教学
7.独立学院工科类本科数学教学浅谈
8.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疆高师本科数学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9.本科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0.基于大众数学理念的中职起点本科数学改革
11.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与思考
12.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定位分析
13.河南高师本科数学专业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
14.应用型本科数学类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研究
15.新课标体系下高师本科数学分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措施
16.应用型本科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7.工程教育模式下本科数学教学评价的探索
18.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数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9.基于高中课改形势下的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20.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本科数学基础课程
21.本科数学教学与强化素质教育研究
22.“问题驱动法”在新建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3.对本科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24.应用型本科工科数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探析
25.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定位分析
26.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7.浅谈工科本科数学教育改革
28.独立学院实现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学的研究
29.新建地方院校金融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探讨
30.对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1.普通本科院校文科数学素质教育的对策探究
32.新建本科院校本科《高等数学》学习状况调查报告
33.“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数学教学范式研究
34.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
35.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以凯里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省级特色专业为例
36.应用型本科大学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研究
37.民办应用型本科数学课程改革初探
38.应用型本科数学基础课程群建设的探讨
39.应用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走班制分层次教学探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
40.本科数学教学应提倡“研究性学习”
41.民办本科《数学分析》课程的实践与认识
42.构建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数学类课程的若干思考
43.高校应用型本科数学建模队员培训与选拔方式的探析
44.应用教学型本科数学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45.新升本科数学专业(师范)课程设置的特点与启示
46.新建本科院校文科数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7.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48.高师本科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49.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数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50.本科数学专业常微分方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51.本科数学专业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推拉”教学法的尝试
52.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与创新
53.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54.大学本科数学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55.论本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的整合
56.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7.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中离散数学课程目标定位与课程改革的探讨
58.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研究
59.数学建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
60.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与“CDIO”教学改革初探
61.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62.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教学研究
63.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置的本源性分析
64.农林本科数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65.提高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初探
66.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途径
67.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68.山东省高师专科升本科《数学分析》试题的研讨
69.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路研讨
70.关于提高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
71.西藏高校数学类本科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
72.整合数学类课程,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数学素养
73.理工科院校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初探
74.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现状与对策
75.工程应用型本科类高校数学通识课现状分析及其改革途径探讨
76.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77.新建本科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78.地方本科院校扩大数学建模竞赛受益面的探索
79.新升本科院校数学分析教学的几点思考
80.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研究
81.大学本科经济数学教学现状及相关思考
82.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83.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材的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84.工程数学教学如何适应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
85.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86.关于国外高校经济学本科数学基础课程设置的探讨
87.四年制高职本科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研究
88.概率统计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以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A题为例
89.高等数学思想在本科毕业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90.应用型本科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91.新建本科院校考研数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92.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93.数学史:探求真理的“心”路历程——大学本科数学史教材改革初探
94.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95.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96.“产学研”合作视域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宿州学院数学类本科专业为例
97.与时俱进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东华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06版)》解读
98.地方一般本科院校数学建模活动推广模式探讨
99.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研究
100.新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101.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
102.基于职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构建——以高职本科分段铁道供电专业为例
103.大学本科数学考试模式改革探索与思考
104.浅论下轮工科本科数学教材编写的原则
105.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高等数学教学体会
106.应用型本科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07.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数学课程优化教学新探
108.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以银川能源学院为例
109.高等本科院校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110.本科院校工科高等数学软件实验的改革
111.河南省高师数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探微
112.新建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
113.民族地区新升本科院校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为了让高等数学课程教育对于人类文明的精神世界有着较大影响,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起到积极作用。文章以社会需要和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对当前高等数学课程教育进行分析;把创新和渗透教育放在首位,阐述大学数学教育动态发展和希望;以教会学生将杂乱整理有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寻求各种物质运动统一的简洁数学表达为目标,对高等数学课程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和讨论
教育的本质,是使受教育的元素在新的领域中的学术、人文精神等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支持发展和创新。而高等数学教育又灌以新的内涵,其目标是使得培养的对象在社会、科技等领域能有更多的发展和创造,于是给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文章以社会需要和开发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对当前高等数学课程教育进行分析;把创新和渗透教育放在首位,阐述大学数学教育动态发展和希望;以教会学生将杂乱整理有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寻求各种物质运动统一的简洁数学表达为目标,对高等数学课程教育改革进行了思考和讨论。
一、新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更是一新纪元的开始,在这个时代,知识是生产力,经济将依赖于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和创新,于是社会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随之发生了变化。必然对人类文化、伦理、观念提出严峻挑战;对学科发展和大学教育产生较大影响。高等数学面临挑战与改革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要求教育者探寻一种能够让受教育对象在获得课程本身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构建更加适应社会竞争需要的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发展思想和创新能力。
二、高等数学教育的特点和目标
大学教育,在改革动力驱使下,已经是整合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现代自然科学及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智力人才的要求。坚持人文精神、科学培养、创新能力的统一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主要核心。
对于高等数学教育,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各门学科数量化的趋势更促进了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结合,在这种背景下,数学本身的统一性除了应体现于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还反映在连续与离散、线性与非线性、定量与定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发展,从理工到社会人文对高等数学的要求有了普遍提高。课程本身从微积分到概率统计,从连续与离散、线性与非线性、定量与定性、确定性与随机性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高等数学体系,但是为了新的形式的需要,还必须在数学实验和模型处理等方面有所突破。这样就为高等数学教育的特点赋予了新的内容----创新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应当适当增加基础知识内容,加强数学建模和创新发展,更多的通过教学体现数学的人文内涵,永远忠实提高教育者认识和处理数形规律、逻辑关系及抽象模式的知识能力,同时培养理性思维和审美情操。
三、高等数学教育与学生需要和社会结合
当今社会的大学生,要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社会中立足发展,在学校里首先必须有意识的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素质与能力,大学只是他们终身学习的重要台阶,教师应当合适的知识载体不断提高与引导他们的学习热情、创新启发他们选择、吸取和整理知识与信息的能力,高等数学正是这样的载体,必须清楚认识到打好数学基础意味着初步掌握了一种现代科学语言工具,也学到了一种理性思维模式。大学数学教育也应该与高中数学一样突出反映抽取事物“形、数”属性的敏锐意识以及利用抽象模式和结构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
四、充分体现高等数学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应当认识到新时代环境下的数学教育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条途径,要充分认识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进步,我们的努力目标是:教会学生将杂乱整理有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寻求各种物质运动统一的简洁数学表达,这对于人类文明的精神世界有着较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人的创新的动力。
大学高等数学知识体系及思想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各领域的高新技术。因此作为大学公共课的数学尤其显得重要,那么今后的高等数学教育应该与学生专业的需要结合,以数学应用性思想为导向,在搞好学生基础的同时,加大学生所学专业中数学的应用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五版
[关键词] 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G0666。
【中图分类号】 O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057-2
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一部分专科院校升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新升本院校尤其是新升本金融类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大部分较薄弱、水平差异也较大,再加上传统的授课方式与授课手段,导致目前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结合新升本院校学生特点,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是目前新升本院校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 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个体差异明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年扩招,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逐年递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大多进入了“985”院校、 “211”院校或综合实力较强、办学条件好的普通本科院校,而新升本金融类院校所招收学生的平均综合素质明显比扩招前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要差些,特别是数学、英语这两门课程的基础普遍薄弱。但就这些学生的数学基础而言,一方面落后重本院校学生较多,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差异也比重本院校学生明显,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在新升本金融类本科院校生源中,个别优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并不一本院校的学生的弱,有一部分学生偏科现象较为严重,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靠死记硬背或临场超水平发挥考上的,这些都是导致新升本金融类院校学生数学基础个体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新升本金融类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个体差异还比较明显,这些都给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新升本金融类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一小部分学生是由于高考失利而带着抵触情绪升入高校的,或者是对学校名气不满意,或者所学专业不理想,所以积极性不高;2.一小部分学生在远离家长有了自由后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觉得大学四年能混个毕业证就可;3.部分学生还习惯高中教师的授课方式、授课节奏,希望同一问题能反复演练,对高校课堂教学的节奏、方式很不适应,觉得高等数学太难学了,从而失去了信心和继续学习的动力;4.部分文科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在对这门课程久学不懂、不通的情况下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勇气。
(三)教学模式传统化,教与学的矛盾突出
新升本院校办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兼顾能够进行深入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这两类人才对数学技术开发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这两类人才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是明显不同的.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的授课内容和教学要求都是统一的,这就造成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授课内容多、程度较深而“消化不了”,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和动力;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却觉得内容简单、课堂内容不够饱满而“吃不饱”,容易出现抱怨的情绪。同时,高等数学教材大多重视定理、结论的推导证明、轻实践应用,使得教与学的矛盾更加突出。高等数学课程在的授课内容多,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基本是为了完成授课任务而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授课,很难顾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长期积累下来导致高等数学课程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四)学生自学能力较差
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就上各种类型的辅导班,已经习惯了有问题等着教师讲解这种学习方式,懒于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缺乏了辅导班的学习环境,又缺乏自学能力,逐渐对学习失去了热情。
(五)现有本科教材内容多、难度大
目前,本科高校使用的教材一般从“十一五”规划教材、21 世纪精品教材、国家级获奖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教材中选取。可以选择的教材很多,但多数教材都接近本科数学专业的教材,教材内容过大,抽象性、理论性比较强。教材特点是重视定理的推导证明,轻实践应用。这些教材适合“研究型院校”的学生,而对新升本的“教学型院校”学生来说,内容多、难度大,与后继专业课程脱节严重,容易造成学生“学不会,用不了”的尴尬局面。
二、提高新升本金融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 问卷法 访谈法 微积分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14YKP015),项目名称: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与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21-01
1.问题提出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对高等数学的教学课时进行了压缩,高等数学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专业发展需要。如何通过有限的学时培养学生运用高等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成为高等数学教育研究者新的课题。为全面掌握高师院校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现状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能否适应学生学习情况,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渭南师范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对结果做了分析,为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提出了理论依据。
2.研究设计
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二本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与国家直属师范院校相同,高等数学教师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因此,此次调查能反映高师院校普遍情况,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2.1研究对象
高等数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开设,此次问卷和访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象为开设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各专业四个年级非数学专业共500名学生和10名学生。
2.2研究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
2.3研究内容
问卷和访谈的内容主要涉及4个方面:1.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识。2.学生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3.学生对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看法。4.学生希望的授课方式。
2.4研究工具
利用EXCEL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1份,回收率为98.2%.本次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87%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等数学课程是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课程;10%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等数学课程一般重要;3%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等数学课程不重要。说明大部分学生认识到高等数学是受高等教育必备的内容,也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2)10%的被调查者对高等数学感兴趣;50%的被调查者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一般;35%的被调查者不感兴趣;5%的被调查厌恶高等数学。大部分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致不高。因此,高等数学在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待改进。
(3)6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等数学学习起来比较难;24%的被调查认为高等数学学习起来有些难;10%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等数学学习起来容易。说明高等数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
(4)6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高等数学为了应付考试;30%的被调查者认为掌握高等数学知识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4%的被调查者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是因为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因此才学习。大部分学生是被动的学习。
(5)问卷开放题目中,91%的学生写出微积分部分对自己专业学习有用;主要体现在计算中;8%的学生认为每部分内容都有帮助,有些是实际计算的帮助,有些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帮助;1%的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对本专业学习毫无用处。说明现行教材重理论,轻实践。
(6)访谈中,7名被访者认为每节课讲授内容过多,许多知识学生理解不了,有时候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3名被访者认为课堂内容勉强能理解。说明高等数学的课时安排和学习内容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7)6名被访者认为学期开始和中期教师授课速度较慢,学期末授课速度比较快。4名被访者认为课时进度适宜。说明高等数学课时安排缺乏合理性。
(8)7名被访者希望教师多讲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等数学内容;2名被访者认为可以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利讲解;1名受访者认为只讲考试内容就可以了。说明学生期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9)9名被访者反映高等数学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从不使用多媒名体教学。1名被访者反映偶尔使用多媒体教学。说明教学方式落后、模式单一。
4.建议
(1)在教学方式上,教师授课时可以设计各种教学情景,一方面渗透数学之美思想,把学生的情感资源充分的发掘出来,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维和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高等数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高等数学的应用性。
(2)在教材的编排上,适当增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高等数学的思想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改革课程的评价方式。限时完成固定内容的试卷不能全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因此,考试的评价方式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完成小论文、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情况、数学建模等。
参考文献:
[1]陈小鹏,马维英.高中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素质的调查报告[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6):64-66.
[2]崔殿军,富成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探索 [J].辽宁高职学报,2007,9(2):47-48.
[3]惠存阳.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13(3):88-90.
[4]刘彦宏.高等数学教学现状与提升教学效率问题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8):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