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1: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校风建设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是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学生自控能力较弱,上课吃东西、玩手机;有的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校期间存在“混日子”、“得过且过”心理,加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考试企图依靠作弊蒙混过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有的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学习中存在畏难情绪,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容易自暴自弃。这些都是影响学校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因素。二是学校综合设施不完善。目前,由于历史原因,我院校舍面积较小,教室、体育场等教学配套设施较为陈旧,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学生宿舍拥挤,没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住宿条件和其他高校相比差距较大。个别心理较为脆弱的学生容易受这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将不满情绪转为对大学生活的失望,在学习上容易厌倦,稍有不顺就想放弃。三是个别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不合理。目前,学院在一些课程的设置上不够科学,不能全面满足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尤其是获取实践经验的需求;个别教师在教学上不注重方式方法,没有引导学生理解所学专业知识的内涵,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是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强。我院对学院学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娱乐和体育活动、竞赛比较多,而专业竞赛、学术活动比较少;专业课程比较多,但与课程相关的讲座比较少,而且形式单一。五是学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体制机制上来看,学院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足,有效性不高;对学生的惩处力度不够,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的处分重视度不高;教学部门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理念的理解有待进一步深化,彼此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对工作的细节处理不到位,对“全员育人”的理念体现还不够充分。
二、大专院校学风建设工作实践探索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分析总结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将学风建设与教育、管理、服务、育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其纳入到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要采取规范流程、细化工作、扩大宣传、正确引导等措施,在全校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分阶段执行全年学风建设工作
一是执行学风建设准备阶段,从新生入学开始至军训结束,重点在于新生的入学教育、班级建设,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二是执行强化、检查学风阶段,从新生正式上课至第一学期结束,以教学周为单位分为五个步骤,每一步都有具体的工作要求和重点检查项目,旨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执行巩固学风建设成果阶段,从第二学期开始,以教学周为单位,分四个步骤执行。分别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同时结合评优评奖等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四是执行总结交流、推进学风建设阶段,在一学年结束之前,组织召开各类经验交流会,探讨工作成效及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工作。以上四个阶段的学风建设执行过程及具体内容见下表:
(二)多渠道开展学风建设宣传工作
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有机融入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逐渐形成校园、班级和宿舍三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风建设宣传阵地。首先,校园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在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和勤奋学习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举办系列专业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以及学习方法座谈会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校团委鼓励建设以专业为导向的学生社团,开展和学业有关的竞赛活动,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强化专业宣传教育,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其次,班级是学风建设的基本单元,创建优良学风班是学校学风建设工程的着力点。建议为各个班级安排固定晚自修教室,落实晚自修制度,加强监督检查,通过教室板报、宣传栏展示班级建设成果,使之成为班级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最后,宿舍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工作中敏感而又重要的地带,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可以由学生组织承担对宿舍安全和卫生检察监督和评比的任务,以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宿舍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结合“大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开展“优秀宿舍”和“优秀个人”的评比活动,把学生宿舍建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窗口。
(三)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方式
大学辅导员(班主任)应当具备较高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时性格开朗、思路开阔活跃,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能真诚关爱学生,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目前,大专院校普遍面临师资力量短缺、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时间精力受限等问题。因此,需要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辅导员(班主任)管理方式,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设立辅导员(班主任)连任制。对于人数较少的专业,可以由一名辅导员(班主任)负责该专业三个年级全部班级的管理工作。这种带班模式虽然班多、人数多,但是学生专业相同,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相似性,同时由于有共同的辅导员(班主任),各年级的学生之间沟通较为便利,有利于高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择业就业等方面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和有效帮助,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辅导员(班主任)在这方面的工作量,便于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班级整体管理和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上。经过实践证明,辅导员(班主任)并没有因带班数量和人数的增加而降低工作质量,反而和学生的沟通更加顺畅,管理工作得心应手。另外,可以实行“学生辅导员”模式。对于人数多、班级多的专业,可以为新生班级配备同专业高年级“学生辅导员”,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辅导员需要经过严格筛选,选聘的学生不仅要求责任心强、有耐心,还要求在工作、学习等各方面表现优秀,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具有说服力。学生辅导员工作可以涉及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环境、协调宿舍关系、专业学习辅导等方面,他们和班级学生年龄相仿,生活圈子接近,比较容易相互理解,在专业学习上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在生活中也可成为学生鲜活的榜样。同时,担任学生辅导员的高年级学生的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调能力等都可以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经过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模式不仅能在细节上弥补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某些方面的不足,还能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学生管理工作做好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进程。
(四)改革“三业”教育方案
学生是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接受教育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知识的武装变得优秀。每个孩子都具有各自的特长和缺点,如何按照每个孩子的不同资质进行教学将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的关键,但是家长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而是用金钱引诱学生多学,支付巨额择校费将学生送到最好的学校,甚至请学生的任课教师吃饭等。学生家长这些行为的出发点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但是这样的做法助长了教师的个人不良作风和学校的不良风气,而这又反过来影响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完全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家长的行贿让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功利心逐渐增强,长此以往就会让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态度产生改变,认为只有给钱他才会关心学生,由此一来学生就不能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这种作风终究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不良影响。
二、学校的教育环境方面
1.校长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起决定作用
在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获得专业知识的进步和道德修养的指导,而以校长对于本校教师的领导又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受教育情况。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要管理的不仅是教职员工还需要管理好学校的各种建设。领导的公平公正的管理教师,教师的不良作风就会受到遏制,为了评职称升职加薪等目的进行行贿受贿、以及尔虞我诈的行为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当然,领导自身的修养也不能忽视,领导作为学校的领头羊必须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端正作风,踏实工作,这样才能起到模范作用;学校是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校领导对于学校场所的管理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有益的氛围之下学生更能融入学习和生活。一个好的学校可能离不开德才兼备行事公道的校长,但是一个办学比较差的学校却一定和一个品德低下的校长有关。
2.学校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
学校的建设从狭义上讲就是学校校园各个场所的建设,但是广义上还包括各种管理制度和准则的建设,而且两者的位置没有孰轻孰重,都处在比较重要的位置。现如今很多的学校都没有那么重视学校的制度建设,其主要原因:首先,就是学校过于重视传统的应试教育,因为评判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一个学校的教学状况主要是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以,虽然我们强调素质教育,还是有一部分学校以教学质量为工作的重心和出发点;其次,就是师德师风的管理制度没有建立或者完善起来,很多对于教师作风的规定只是一些道德方面的监督,少有被严格的规章制度明令禁止;最后,就是在教职员工和学生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时候处理不当,更多的时候都是放之任之,没有给予公平公正的惩处或者奖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的工作就难以得到正常的开展,更谈不上师德师风的建设了。
3.学习师德师风的机制
师德师风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约束层面,还要学校落实到纲要纪律制度中去,将师德师风作为一项比较严肃的工作定时的开展,及时地总结和评比。这样以来,师德师风的就会受到真正的重视,不仅有利于学校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还有利于教师自我素质的提高,尽可能的避免有损校风和教师风范的人和事出现。
4.教师工作检查、评价制度
学校一般都会建立一个制度专门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对教师的教学任务进行评价,但是在很多的学校,这样的监督制度根本不够不完善。例如,有的老师在讲课期间还会接打电话,上课前没有及时赶到课堂,甚至对打骂学生、体罚学生等。这些问题从小的方面讲是影响学生学习,从大的方面讲这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名声和信誉。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定目标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任务中务必要将师德师风的建设和管理作为重点。为了长期坚持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领导需要成立一个小组,建立一个比较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现状的师德师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并按照这个制度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评估。每一位教师都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师风师德建设中去,按时地交上相应的承若书和报告,接受学校领导的监督。当然,学生家长也要和学校一起,共同监督教师的师风师德,而且每个班级都可以选择几位家长组成加长委员会,主要对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有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都将被记录在案以供今后学校进行评优晋级考核重要参考。
(二)强化管理,实施工程树师德
1.抓班子,带动师德转变。学校进行班子成员的作风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学校的教职员工树立一个师德榜样,班子的任务就是高标准严要求带头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为了起到表率作用,班子成员的行为准则都会比较高,而且每个学期都接受作风评议的测评。而这种无记名式的测评正是领导班子的业绩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2.抓学习,强化师德认知。每学期都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文件。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教师需要进行教育法、心理学、道德规章制度和学校的各种工作细则等的学习。加强这些和师德师风建设相关的理论学习是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没有正确的学风,能不能树立正确的学风,明确目标是关键。对学生来说:“为什么学习的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进入大学后,对于“为什么学、为谁学、学什么”等问题认识较为模糊。学校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有明确的专业理想,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和成才欲望。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树立正确的学风,因此,明确学习目标是树立正确学风的关键。医药专业是国家各行各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富国强民的前提,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医药专业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医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成为未来国家医药工业腾飞急需的人才。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医药专业学生的努力就有了方向,其所做的一切就应该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医药院校学生树立正确学风的关键。
2刻苦努力是树立正确学风的保证
医药学科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除了要掌握理论识之外还要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医药专业,无论是化学制药专业还是中药制药专业,最终都是培养新型的制药技术人才。当然,医药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还存在着不确定性,有人可能进入技术部门,有人可能进入质量监督部门,也有人可能进入研究所等。因此,既然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不确定性,那么现在就更不能有偏科思想,无论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要喜欢并学好,要积极参加晚自习,不要出现迟到、早退、抄袭作业等现象。作为一个制药技术人员必须有综合的能力,有全面而完整的知识结构。目前,各个专业所设的这些课程从本质上讲都大同小异,也就是制造的对象有所差异,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都是相同的。医学基础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因为所制造的药品是以人为对象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是与药物化学性质有关的,也是需要掌握的;物理化学等知识则是制药技术的理论基础,物理学等则与机械设备有关,也不能忽视;分析化学或药物分析化学及中草药化学等是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因而,也必须学好;相关的专业课则必须努力学好。医药科学理论的掌握对实践是具有指导作用的,对未来工艺的实施和设计起着关键性作用,也是对在未来实际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加以解决的“武器”;而实践操作则是经验的积累,有前人的经验教训,也有自身实践的总结,但是要成为一个操作能手,还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去学,刻苦努力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学业有成,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这种契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正是树立正确学风的保证,也是树立正确学风的体现。应付考试有可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是要全面掌握中西制药技术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在学习中加以践行。用行动去说话,用结果来证明。因此,刻苦努力是医药院校学生树立正确学风的保证。
3开拓创新是树立正确学风的动力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完成了树立正确学风的关键;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就有了树立正确学风的保证;而发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则是树立正确学风的动力。作为医药院校的学生,都是未来新型制药技术人员,需要前人经验的积累,要掌握传统的制药技术,但更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普知识展览、名师讲坛、教授博士论坛等活动,去形成自己的理念,形成自己的体系。开拓创新不是高不可攀,其可大可小,“大的”可以形成系统理论和发明创造;“小的”则可以是一个品种、一个工艺或是一种技术。所以,人人都可以开拓创新,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就有了学习的劲头,就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风。
4小结
当前,许多部队院校热衷于大搞教学改革,吸收和引进大量的新颖教学方法来革新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入实践性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效果却并不明显,有的甚至远低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然而存在问题后,部分院校不是思考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的教学方法的比例,使其更加合理,而是不断的更改新的教学方法,甚至一味的求新。实际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方法的优劣要看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追求形式新颖而忽视内容的实际效果,是当前作风浮躁在学校学风上的重要表现,要想解决也必须从政策制定上由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到追求内容实效转变,真正鼓励教学效果好,学员学习扎实的授课。教员才能根据政策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创新教学方法统一于所授的课程内容中,特别是在系统性强的主课上必须为学员打牢学科的理论体系,所以理论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员踏踏实实的整理、掌握教学内容,学员才能端正学习方向和态度。
二、从追求正规统一转移到追求自主选择的多样性统一
大学要求的正规统一不是简单的同一,而是在根据学校实际特色和教员、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实行的多样性的统一。目前,部分院校在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方式、考核的方法、评价的体系一味的追求与政策同一、全校的同一,并坚定的认为有政策的依据和大学性质的内在要求,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结果极大的挫伤了广大教员与学员的积极性,正规统一了形式,但实际内容不仅没有统一而且受到极大的限制。最求“大一统”的思想也是作风浮夸在学校学风上的一种体现。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放开对一些形式上要求,注重从内在挖掘教员与学员的学习精神与潜力,做到形式多样而内核统一。
三、从追求正面灌输转移到追求多方反馈交流
当前学员学习缺乏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机制的不对等,授课过程中教员的灌输多,学员的反馈少,双方的交流沟通不够。虽然部分院校近年来重视学员的反馈和交流,但很多反馈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效果。教员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于直接讲授,习惯于将内容全面系统地传授给学员,客观上造成忽视学员的实际情况,从学员自身已知的知识中引出未知的内容,注重学员的接受程度和反馈,导致作为教学主体的学员只能成为被动的客体,影响了教学效果。追求正面灌输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作风在学风中的体现。学校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在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一味强调我想让学员学什么,我想让学员怎么学;教员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我要让学员掌握哪些知识;而学员真正需要学什么和想要学什么的意见和建议却被忽视。要形成学校领导、行政工作人员、教员、学员和用人单位多方协调、交流的长效机制,将沟通与交流贯穿于教学培养过程的始终。
四、从追求理论大而全转移到追求实践的专而精
部分院校认为突出实践与任职教育与大学知识传授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是不相融的。在当前形势下,大学不仅要传授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更要着重培养一两项与本专业实际贴近的实用技能。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学员毕业后学习了今年连一些基础的能力都不具备,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培养,难以快速适应,这是我们当前教育的很大问题。黄埔军校在创办初期,在校学员只有半年的学习时间,却培养出了国共两党许多重要的将领,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打牢学员的实际作战技能。片面追求理论的大而全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是眼高手低的作风在学风中的体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无论从课程的设置还是授课中,特别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创造各种利于学员实践的环境和氛围,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且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特点和兴趣,培养和发展各自不同的专业实践技能,不求全而求精。
五、从追求短期效果转移到追求长期的基础养成
高校教育受市场化、产业化的影响比较大,部队院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追求短期的效果,突出学员立竿见影式的提高,不仅可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也可以提高招生新学员的成绩与素质,促进学校的发展。但一味的重视短期效果,就会造成教与学的急功近利,有用的学、目前看不出什么用的不学,什么快学什么的学风就会破坏学校的学科平和和个人素质的内在均衡,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风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原则,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全面激发学生内在的成才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
六、总结
(一)学生自我要求因素对学风的影响分析
学风建设中,学生自身因素是导致学风建设工作滞后的关键。现阶段高校在读本科生大部分是“90后”,他(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80后”学生有着较大差别。以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两个专业为调研对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旷课问题,而且在旷课时间、对象都有着明显规律性。学期开始时,任课老师点名较多,学生到课率高。期末进行总复习,学生不想考试不及格,到课人数也多。学期中间,老师放松了考核,学生认为平时上课与考试及格没有直接关系,只要总复习去划重点,考试就可以顺利通过,故到课率较低。放假前一天、开学第一天到课率较低,学生急于外出或车票定于放假前一天的下午,学生请假多。开学第一天,一部分学生还沉浸在假期中,以各种理由请假,或假期太累,开学第一天在调整状态。价值观扭曲。如今在学生中各种扭曲的价值观流行,学习无用论、人情关系论等。有些学生从入校开始对大学认识不准确,没有意识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凭借自己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到社会上兼职挣钱,到最后学业无成、事业无成。有些学生,家庭背景好,以为有个好家庭,自己就可以不去学习、奋斗。有些学生,家庭情况不好,在就业压力较大的今天,感觉毕业就是失业,是“就业困难生”,在大学混一张文凭而已,也不积极学习。
(二)学校监管举措缺位对学风建设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师生互评中的不满呈加剧态势,教风与学风在高校教育环境中呈现双下滑现象。教师对学生评价方面,老师对学生表现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上课迟到、早退和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学生对老师意见方面,据该校教务网教师评价系统统计结果显示,授课内容陈旧、硬件投入不足、缺乏技巧性等,在高校中学风与教风相互影响。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制度存在纰漏,影响了学风优化进程。好的作风是基础,好的制度是保证。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学制度、教学评价机制、教学监督制度、教学奖评管理等方面日益完善,但一些环节仍然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学风建设的关系理顺、责任明确和考风建设上。如在学风整治和管理过程中,哪些环节是教务部门责任,哪些工作是学工部门职责,哪些是教师和学工干部共同的负责范围,这些管理真空,还需要职能部门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在考风建设上,有些学校委托任课教师选择考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考前划重点、考题有泄露、考后讲情面等现象;在有些考试科目或考试环节中,由于多方面原因,考场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二、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优化路径选择
(一)加强思想建设,以新风领学风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对其他方面的发展具有导向和统领作用。要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其认识水平,激发其成才欲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以崭新的思想风气引领学风建设。为此学生工作部门要完善学风反馈制度,及时掌握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针对不同阶段大学生思想状况,因材施教,对其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坚定信念。并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或实践活动,通过社会的再教育弥补学校、家庭压力教育方面的不足,培养学生崇高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二)规范教学秩序,以教风带学风
教师对课堂教学与管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教学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要采取更加有力可行措施,定期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严格上课考勤。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同时要建立、完善师生间交流沟通机制,不能仅仅依靠教务网的网评,在平时师生就要加强沟通、使师生之间充分的理解与信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避免师生相轻的事情发生。
(三)革新管理体制,以制度保学风
将学风建设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面向学生公寓等学生的生活全面推进,如将学风状况纳入文明寝舍的评价内容中,培育勤奋好学的寝室文化,建立起优良的学习生活氛围。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改变以前单一垂直的管理模式,更加深入到学风建设的基层中去,如增加听课次数、多找学生谈话,以掌握课堂教学动态,及时收集教学方面信息,听取学生意见。革新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是加强班委会一类基层组织的作用,一方面,班委会贴近学生与学生零距离,了解学生及学风建设的最新动态,这是学校其他部门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班委会成员来自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代沟,特别是由于其在班级特殊的号召力,相比于其他的先进、典型,班委会成员的榜样作用更加显著。
(四)严肃考试纪律,以考风正学风
教务部门要积极征询老师与学生的意见,改革考试方法,建立适合高校教学实际的命题、监考、阅卷考试制度,加强考试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同时严厉打击考试作弊的行为,严肃处理考试作弊的典型学生,提高作弊成本、断绝学生作弊的侥幸心理。还要进一步加强关于诚信考试的宣传,在学生中营造“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
(五)完善评价机制,以考核促学风
(一)部分高校关注教风、重视学风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对教风、学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突出教风、学风建设在日常工作中的关键地位,把主要精力或资金放在教师队伍培养、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同时,对教风、学风建设机制研究不够,抓教风、学风建设的精力和资金投入不足、办法不多,或者措施没有很好地落实执行,学生整体学习环境和氛围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还不完善,缺乏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有些考核评价措施,特别是教师育人工作没有很好落实,导致干好与干坏、干多与干少、干与不干都区别不大。一些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缺乏开拓创新和爱岗敬业精神。
(二)少数教师业务能力和育人意识亟待提高
部分教师职业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只“授课”不“传道”,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等现象缺乏有效管理。课程过程考核不严,不同程度存在着课后不留作业、作业量少以及考前“划题”现象。少数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有的课讲得不深、不透,有的甚至照本宣科,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很差。有的教师师德欠佳,存在上课迟到、提前下课、随意调课等现象,干扰和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大学阶段以自主学习为主,而且学习压力不大,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部分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及“读书无用”、“60分万岁”等观点影响较深,导致没有明确的目的,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虽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并非为了快速成长和未来发展,而是为了能够考试及格、顺利毕业,或找到一个待遇高、环境好的工作单位;有的学生学习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只是按照教师授课和课后作业来学习。就业形势严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大。有的学生成绩非常优秀,却往往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对成绩一般或不好的同学产生影响,导致成长和发展信心不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四)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
有的学生考上的并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学校或专业,只是为了升学或完成父母的心愿,这就导致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甚至存在厌学心理。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目的明确、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但是进入大学后,受到社会、学校、班级、寝室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思想上开始放松自己,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不适应学习方式,导致考试成绩下降,又不能很好调整心态,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学生主观上是在“为家长学习”,并不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学习,这种思想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易出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安心学习,厌学现象。
二、高校优良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职业素养
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等,坚定政治立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加强道德修养;努力以身立教,以学生为本,以良好的思想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教职工考核工作,严格执行年度考核结果与岗位聘任、岗位晋级、职称评审、绩效津贴挂钩;引导广大教师钻研业务,带动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外聘教师管理工作,实行学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严格执行“首课评价,期末考评”制度,不定期对外聘兼职教师授课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加强教学督导评价,严格教学业绩考核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和监督制度。把师德师风和教师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各种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优化学生评教制度,表彰和奖励在教学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对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的教师,按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建立并实行教师培训、轮训、老教师带新教师,以及教师互相交流学习制度,认真做好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育人能力提升等工作。
(三)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在教风、学风建设中要着重在宣传、鼓励、管理、引导等方面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入学教育、两课、校报、广播、板报、社团活动等有效平台,树立、宣传讲道德、讲诚信、能吃苦、努力学习、综合素质水平高的学生典型,以点带面,营造良好氛围;在奖学金评定、入党、就业推荐、评优、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积极进取、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对刻苦学习,成绩优秀、业务技能强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表彰和奖励。通过宣传、引导、鼓励、管理等措施,使学生都能自觉地“以刻苦学习为荣、以虚度光阴为耻、以真才实学为荣、以无所作为为耻、以诚信守纪为荣、以违纪无德为耻”。努力营造自我约束、主动学习、立志成才的浓厚氛围。
(四)建立学风建设考评奖惩制度,优化学风建设保障机制
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情况,把学风教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建立学风建设工作考核与评价机制,并将学风建设列入学生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积极建设的良好局面;还要加大奖优罚劣力度,通过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优良学风创建活动,如评选优良学风班级、学风寝室和先进个人等,以达到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带动学风建设发展的目的。同时,要加强对学风状况的了解和监督。对于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对于学风不好的班级要采取措施及时整改,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建立学校、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实施量化和过程管理
各高校可以将学风建设、公寓管理、就业工作等纳入学生工作二级管理考核体系,通过“周简报、月汇总”等量化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出勤、晚自习、早操、公寓管理、奖惩等各项管理;充分利用学校、院系学生工作例会,强化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建立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档案,将学生学习和日常行为表现与奖学金、助学金评定、评优奖先、用人单位推荐挂钩;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听取师生对学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学风状况调查分析,及时掌握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实施学风主题教育活动
每一名学生都要制定《学业发展规划》,具体包括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和发展目标,以及每学期个人成长和发展达到的标准,努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辅导员、班导师对《学业发展规划》制定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并监督落实,学期末学生管理部门要按照《学业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成绩、日常行为表现、诚实守信档案,逐步实现对学生综合评价、综合排名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水平,对综合素质能力强、排名在前的学生,要在各项活动和工作中体现“优先”的原则;开展学风主题教育活动,包括入学教育、文明修身、心理健康教育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风建设和行为管理的宣传、教育,发挥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典型示范作用。
三、结束语
学监会作为学风建设的系统支撑平台,改变了学风建设无专门机构、无系统管理、无长效机制的局面。成立专门机构助推学风,有利于凸显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有利于系统谋划学风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学监会师生交流平台的建设。作为整合教与学的出发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促进师生换位思考是学监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学监会在每个班选聘一位学监员,作为与教师沟通的桥梁。学监员负责搜集学生的学习意见,与老师进行日常教学信息的沟通。学监员在教师节及老师生日时代表学监会送上祝福,在班级中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这有效加深了师生情感。学监会还积极开展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设计并完成了学院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负责组织完成每学期的评教工作,并将每门课程的测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形成分析报告,供学院教学秩序监督委员会参考。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有了评价权,这也促使老师们更尽心教学,这对师生都是双赢的过程。通过参与教学辅助管理与服务使学生有机会深度了解教学工作,使学生能更加科学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
(二)学监会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开设励志讲坛和名师讲坛,发挥学习方法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励志讲坛主要邀请优秀学生和优秀校友开展走进班级的讲座、访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开展了“经管学子成长动力营”系列讲座,分别为“我的求职之路”、“我的求学之路”、“我的就业创业之路”。名师讲坛主要邀请学院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为学生开设专业学习方法、专业前沿信息、行业发展动态等专题讲座,讲座每月一次,形成了“经管名师面对面”系列品牌讲座。学习交流平台的建设,发挥了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三)学监会学术创新平台的建设。通过成立管理竞技联盟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拓展训练。工作室充分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训练、自主培训新生,技能训练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参与到训练中。管理竞技联盟有六个学生技能训练工作室:ERP沙盘模拟训练工作室、企业文化研究工作室、营销策划模拟实战工作室、财务会计实践工作室、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社会调查实践工作室。1.ERP沙盘模拟训练工作室:工作室以“用友ERP沙盘”为训练平台,通过常态化的模拟训练、规范化的竞赛选拔、自主化的辅助教学,推动工作室的运作。工作室现已形成高年级优秀竞赛选手培训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老带新运作模式,学生们在自我管理、自主培训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很强的自学能力。近年来,工作室自我培养训练选拔的竞赛团队分别获得过“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季军,“用友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川渝赛区本科ERP组总决赛二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四川赛区总决赛特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极大地鼓舞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在ERP沙盘模拟训练工作室的工作、学习、训练、竞赛中,自身的潜能得到了最大化的激发和展现。该工作室已成为学校学生知晓度和美誉度最高的品牌工作室,从ERP工作室的成功运作我们发现,学生工作如能将学生的一、二课堂有效结合,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院学生整体学风的提升。2.企业文化研究工作室:这个专门研究企业文化的工作室面向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通过大讲堂引导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研究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浸润每个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心灵,也为学生未来向职业人转型提供训练平台。工作室打造的学生特色团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以职场人的角色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作用,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运用和把握。至今学院已连续举办了5届企业文化大讲堂活动,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3.营销策划模拟实战工作室:工作室采用Sim-Marketing营销模拟实验软件开展营销策划模拟训练,并且每学年举办一次校企仿真模拟营销策划比赛。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营销实战比赛,将企业的真实案例用在比赛中。在与成都神农集团、双星集团举办的营销策划实战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有的获得了企业的实习、就业机会,有的获得了企业的创业发展基金。4.财务会计实践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开展学生会计技能的训练,并通过每学期的“神珠妙手,精打细算”,“四指点钞”,“绘制报表”三个系列比赛,激励学生不断加强技能的训练提升。2010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经过分赛区的选拔、集训,学院派出的代表队在财会专业竞赛总决赛中,以优异的成绩在全国近100支代表队中力拔头筹,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另外学院还积极为学生寻找校内顶岗实习或轮岗见习机会,现已有100余名学生到计财处进行了轮岗见习,有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得到长期顶岗实习机会。5.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工作室建立了“校园跳蚤网”,主要开展校内学生间的二手物品交易,为致力于电子商务创业的学生提供了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工作室还联合中国著名的电子商务旗手———敦煌网,在学院展开专业培训讲座,通过师生对电子商务以及外贸行业的创业机会的交流,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现已有部分学生在淘宝网上成功开办网店。在与成都神龙集团的合作中,工作室的电子商务市场开拓策划被企业选中,将为企业筹划建立电子商务市场。6.社会调查实践工作室:工作室以社会调查队形式开展工作,通过与专业教师的项目合作,完成各项目的社会调查、数据整理、分析报告撰写的工作。2011年组建的由40余名学生参与的调查队,圆满完成了成都伊藤洋华堂的“客流量调查”项目,为企业提供了重要而翔实的客流量数据分析报告并获得了企业的资金奖励。2013年暑期又组建了由60余名学生组成的调查队,参与了与学校所在辖区镇政府合作开展的“三问于民”社区调查项目,学生用所学知识问需于群众、服务于社会,促进了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学生通过调查走访千余户社区居民,了解了民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监会学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工作实现了由“管理”学生到“发展”学生的质变。学生发展理念以直接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动力,拓展学生参与实践的领域和渠道[2],学术创新平台的构建完成了这一使命。
二、学监会在学风建设中促进学生成长的效果评价机制
为检验学监会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学术创新平台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的效果,我们对平台提供的交流机会数量、学生参与数量、活动开展数量、学生收获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完成对学生学习成长收获的过程跟踪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实现了每学年度学生素质测评工作的网络化、高效化,另一方面在参与素质测评过程中,促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历程,并不断结合个人的目标规划,合理进行调整,从而找到最佳的个人发展路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系统在学风建设中发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的建立主要是引导学生做好个人在校期间的学习成长规划。测评的项目主要包括专业学习情况、专业证书获取情况、活动竞赛获奖情况、青年志愿活动参与情况、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文体项目获奖情况、学术情况、个人(团队)荣誉获得情况等。此评价体系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学生每个月将个人获得的证书、奖状等交测评部审核认证,并录入网络。学生从新生入校起用个人学号登录后就可以看到整个评价体系,伴随着四年的学习生活,到毕业时可看到自己四年的全部收获。通过过程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学年发展目标,明晰个人发展每个阶段的目标。
(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在学风建设中的评价功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便捷地为了解各班、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整体发展情况提供了数据。每学年学生综合测评结束后,可以清楚了解到一年来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为学监会进一步完善学生发展计划提供了客观数据。同时也为辅导员、班主任了解学生发展情况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参考,从而实现综合素质测评对学生的发展评价功能。
三、结束语
1.院、系对学籍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尚不足。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对提高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的作用。
2.学籍管理制度滞后。
制度本身不够严密,内容与时代脱节,规定老套,正在失去应有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学籍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作用往往被忽视,认为学籍管理是一项事务性的工作。针对校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或细则)内容不多,学籍管理一般不能有效地促进因材施教、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层次多元化的要求。
3.学籍管理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学籍管理队伍中,大都未经过岗前专业培训,高教管理专业出身的人凤毛麟角,而且学籍管理是一项具体细致、繁琐复杂、工作量大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待遇相对偏低,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籍管理的真正作用难以体现。
二、现阶段学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
高职院校为了能招满学生,加大了对口单招和自主招生的比例,而这些学生的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较差。进入大学,不能适应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模式,因而学习散漫、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
一些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应该学什么。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懒散,甚至出现“混文凭”的错误倾向。
3.缺乏意志力,组织纪律性差。
有些高职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意志力,在大学自学时间较多,无人督促,更没有意志力,旷课、迟到、早退现象屡禁不止,即使人在教室里,上课看小说、玩手机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抄袭他人作业,考试前突击复习。
4.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严重厌学。
有些学生是专业调剂进来的,有些学生所选专业是应父母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填志愿时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这些都导致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5.学习压力小。
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和毕业率,课程合格率相应提高,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生学习缺乏压力,学习氛围也会随之下降。
三、学籍管理和学风建设的关系
1.学籍管理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目标导向的作用。
学籍管理对学生考勤、考试、毕业资格、取得学位资格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学的内容以及学习所要达到的标准等也有明确的规定,只有那些达到相关规定要求的学生才能予以升级和毕业,对于达不到相关规定要求的学生建议退学、不准毕业,对缺勤和考试作弊的学生予以惩罚和处分等。学生根据学籍的相关规定进行学习,努力达到其相关要求,从而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2.学籍管理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检查监督的作用。
学籍管理中规定对于无故缺考者、考试作弊者予以一定的惩罚,对于缺勤次数超过一定额度、作业不完成的学生不能参加该科考试,成绩记零分。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优异者,学校给予奖励。学籍管理通过考核和考试来检查和监督学生,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
3.保障作用。
科学的学籍管理,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方法,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教育质量。
四、加强学籍管理,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1.增强学籍管理意识,发挥“目标导向”的管理作用。
学校要加强学籍管理宣传教育,使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籍管理的重要性。新生入校后,学校及时对新生进行学籍管理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学籍管理的重要性、警示性和指引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籍管理中。学生遵守学籍管理规定,严格按要求执行,那么学生存在的学习动机不纯、纪律松弛、态度不端、目的不明确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还有利于促进学籍管理的有效实施,从而为促进优良学风的建设打好基础。
2.制定人性化的学籍管理制度。
①严格的学期注册制度。每学期都在开学时要求学生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强化学生的学籍意识和自我意识;②规范学习纪律,将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学习违纪、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的处理与学籍挂钩,从而使学生遵守学习纪律、自我约束,提高出勤率和听课效率;③提高毕业条件。学生毕业条件不再仅仅以学生修完在校期间的学分为标准,应该设置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毕业标准,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④建立灵活的专业和课程选择机制。学生进校后,允许其在第二个学期重新选专业,但是要达到一定的标准。除了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他的课程不作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学;⑤分阶段完成学业模式。允许学生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先就业再就读,然后再就业、再就读的模式分阶段完成学业;⑥人性化处理学生的不良情况。在处理学生旷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学风违纪行为中,首先予以警示,教育引导学生,对于屡教不改、不思进取、无可救药的学生,与学籍和毕业标准挂钩。
3.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
网络虽然给大学生学习带来了便捷,但由于各类负面信息充斥网络,加之网络监管措施相对滞后,因此网络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时间分配比例和学习态度,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极大的冲击[2]。
(一)过度上网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学习精力难以集中由于网络与人们生活联系得过于紧密,不少学生将上网视同吃饭、睡觉,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沉迷网络,根本无心顾及学习,即使是学习时,心里考虑的也是网络,很难集中精力学习。此外,很多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原本想通过上网自我放松一下的学生,却在不知不觉中耗时过长,甚至玩成通宵不睡。喜欢“网上冲浪”的学生,有时准备用几分钟查阅资料、浏览信息,却在不经意间浪费了几个小时。因此,对上网时间把握不好,长时间上网会影响正常的作息规律。休息不好,上课时就会无精打采、精神不振,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二)过度上网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削减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交友、购物、娱乐等平台,不少大学生由此沉迷网络而难以自拔,造成学习兴趣锐减,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学生喜欢网上购物,有时为了淘到一件满意的商品,往往会在不同购物网站反复比较,耗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
(三)过度上网容易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偏离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网络作为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不少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极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有的迎合网上消极思想,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目标不明。有的受到网上自由思想的影响,迟到、早退、无故旷课,课前不主动预习、课堂讨论不积极、课后不完成作业。有的从网上学到贪图享受的习性,学习怕吃苦,平时不用功,考前抱佛脚,甚至在考试中作弊。
(四)过度上网导致大学生的不良学风相互影响与传统媒介相比较,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不良风气往往通过网络交叉影响、快速放大,个别“网瘾”学生对身边同学会产生不良示范效应。个别学生还喜欢上课时用手机上网,这不但自己不专心听讲,还会影响到周围同学。有的学生喜欢玩团体性网络游戏,通常会拉上其他同学一起玩,久而久之“游戏圈”越来越大。有的学生意志不够坚定,看见其他同学上网玩得开心刺激,会不知不觉地被吸纳进去。也有的学生认为,同宿舍的同学都在玩游戏,自己不会玩,就难以融入集体,逐渐被边缘化。为了融入集体,本不想玩的同学也会加入到网络娱乐的大军,从而导致整个集体的学习风气每况愈下。
二、改进高校学风对策建议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3]。笔者认为,需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特点规律,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进取精神。
(一)重视网络文化建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网络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强烈的影响和冲击,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会向大学生传递巨大的正能量。高校应该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将其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借助网络向广大学生宣扬体现文化特质、具有历史传承的校园文化,在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熏陶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保持强劲的学习动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网络聊天、校园BBS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勤奋学习是大学期间的首要任务,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将网络作为学习工具,而不是娱乐手段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育大学生入学之初就要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重点,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二)强化网络自律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网络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自我管控。教学管理部门一要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引导大学生端正用网态度,自觉抵御网上种种诱惑,加强网络使用的自我约束;二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上网自律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规范;三要大力抓好班集体建设,选准配强学生干部,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真正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逐渐养成乐学、比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发挥网络助学功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网络信息容量大、资源交互共享,为大学生利用信息资源、拓宽知识视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教学手段创新,借助网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普及师生网络操作使用技能,引导高校形成以网促学、以网促教的新时尚。还应重视网络学校和虚拟课堂建设,围绕教学任务精选部分优质课件,建立专业论坛、专业QQ群、微信群,建立专业化学习资源库,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术探讨、拓展知识领域,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4]。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主动提供好的学习网站,督促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借助网络完成课余作业,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网络学习的成效和快乐,以好的教风推动好的学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