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乡村治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1 10:31: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乡村治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乡村治理论文

第1篇

安徽省紧临江浙沪等沿海发达省区,区位优势明显;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富集;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影响颇为深远。在30余年改革探索的实践中,乡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潜在优势初现端倪,农业发展方式迅速转变,农民收入构成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适应高科技发展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从而为安徽顺利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基于传统因素,安徽村舍空间布局、乡村人口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明显失衡。村庄的密度和规模由西北向东南总体上呈减量态势,而乡村环境和经济发展却呈增量态势:皖北和皖西北以平原为主,村庄密度高、规模大,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农业发展的盲目性、无序性对乡村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皖中及沿江地区以丘陵为主,村庄密度较高、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势低平、河流布网,由于工业“三废”处理的随意性、趋利性,对土质、水体等的污染面积较大;皖南地区以山地为主,村庄密度偏低、规模较小,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植被覆盖率较高,降雨量多、气候温润,工农业发展对乡村环境的破坏程度低,适宜人居。总体上看,安徽乡村发展分区差异明显、村庄村舍规划不成体系、基础设施配套尚待完善,这些都是乡村建设中不尽人意之处,离乡村“三美”的总体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亦如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推崇者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故乡村状况的好坏,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从事其他建设的根本前提”。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不是纯粹迎合时展的乡村重建运动,更不是“返景入深林”的复古造势运动,而是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山林水体、民俗文化等乡土优势资源,推进乡村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村居生活的品位和档次;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凸显乡村山水风貌和人文地域特色,完善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有效处理产业“三废”和农村生活垃圾,不断优化人居生态环境,营造一道“绿水蓝天、文化和谐”的乡村美丽风景线。

二、美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或难以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个人或企业提供而主要由政府提供以满足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或服务。从供给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即“非排他性”的特征;从消费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征。依据满足公共物品属性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相较于其他公共物品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环境公共物品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亦是从事生产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从供给渠道来看,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大类:或基于“上天恩赐”而形成的自然物,如江河湖泊、高山深谷、海洋空气、动植物群等,是每个人都可以享用的;或基于特定需要,必须由行为主体(譬如政府)来提供的公共环境设施(譬如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器材等“硬件”设施),环境“软件”(譬如环境制度、环境信息、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等等)。从消费角度而言,有些环境物品可以看作纯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即一个人消费无法阻止其他人或集体的消费,譬如正常情况下人们对空气的利用;有些环境物品是准公共物品或拥挤物品,消费中不排除集体行为,但超过其承载量就会产生负效应,譬如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场资源破坏,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源枯竭,等等。然而,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初期阶段,由于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环境资源的配置往往是低效率的。这种低效率主要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当生产或消费的所有副作用没有被包括在市场内时,外部经济效果就发生了”,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现象。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扭曲了环境公共物品的真实价值,也使环境公共物品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就我国而言,市场失灵诱使环境公共物品成为稀缺资源最早产生于经济发达省区或资源富集省区。而经济发达相对滞后的省区则是在模仿和承接发达省区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出现了环境资源稀缺等诸类问题。安徽省紧临东部沿海的发达省区,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架构中,始终面临着跨越发展的强大压力。为了赶超东部发达省区,切实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环境资源的透支消费演化为一种时尚,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在此背景下,乡村环境资源保护也被极大地忽略了,片面追求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稀缺资源消费远远超过了其承载的最大阈值,乃至酿成了诸多环境问题。无可争辩的是,乡村环境治理作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复杂工程,解决之尚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一)政府需要为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提供制度保障诸如环境公共物品这种“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完成”,政府拥有庞大的行政资源,无疑是集体行动中最强力的组织单位,如果积极作为是能够满足社会民众对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无疑是环境公共物品的最佳提供者。安徽乡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证明,当前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保障。任何一种游戏,要能持续进行下去,离不开相应的游戏规则,生产环境公共物品犹如一场游戏,又何尝不需要规则呢?诚如奥尔森所言,在提供公共物品的集体行动中,正式约束或外在的制度往往是解决集体行动困难的重要保证。笼统地说,环境制度体系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政府行政命令、环境政策规章和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制度规则,在维护环境公共物品正常生产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道路硬化、村旁绿化、景观设计、垃圾处理等多项举措,均与乡村环境治理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大量的环境公共物品。而这些环境公共物品牵涉面太大,社会自助、他人自觉又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趋利性,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显然有些无济于事。但是,带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不仅可以引导环境公共物品生产,而且还可以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性保障,从而使其提供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二)纯环境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或生产纯环境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其内容复杂性、生态系统性和利益普适性,是不能排除消费上搭便车行为的。况且,有些纯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信息等)是个人或社会很难提供的,而有些纯公共物品(譬如平衡生态系统、净化空气等)虽然可以由个人或社会生产提供,但却难以从生产中获取利润,甚至连收回成本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个人或社会也自然而然没了生产、提供环境公共物品的动力。因此,此类环境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生产或提供的。安徽省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就政府层面而言,需要做到:其一,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就全省范围言,除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郊和东南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以外,绝大部分乡村没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实体,也难以为乡村基层组织提供比较稳定的税收,因此乡村基层组织的经济自助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基层组织将大量资金用于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是不现实的。其二,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对纯环境纯公共物品的科研投入。提供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有助于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但是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关系到能否合理利用资源和科学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技术知识。因此,生产或提供适合美好乡村建设的纯环境公共物品,需要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单向度作业。其三,制定适宜美好乡村建设的环境监测标准和环境政策。与城市相比,乡村环境承载量大、自我恢复能力强,将适合城市的环境监测标准、环境政策和环境治理模式原样套用于乡村环境的治理,无疑是不适合的。如果这样,只能导致乡村更大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三)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也离不开政府协作准环境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的特征,只有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也只有在此情况下,继续消费才会导致低效率。换句话来说,准环境公共物品如果利用得当就有利润空间,也自然能够激励个人或企业生产或提供。当然,这需要政府借助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给予适当的安排,才能调动社会力量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的主动性、积极性。退一步说,政府部门作为利益阶层中“相对独立的一元,产生了独立的利益诉求。这就导致了政府及政府官员可能在理性经济人的支配下,进行权力设租、寻租现象,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违背初始目标”,继而在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上出现“政府失灵”。因此,就准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或提供而言,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也是十分必要的。而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即是其间最有效的运行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契约形式,对准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排灌河渠维护、村旁绿化和垃圾处理等)的数量和质量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将其生产权让渡给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由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政府也可以通过财税补贴的形式,对利润空间较小的项目给予适当减免或优惠。尚需要提及的是,合资共建也是值得探讨的协作方式。在此方面,浙江临安市美好乡村建设中合资共建项目的一些成功做法,其经验有借鉴价值。

三、美好乡村环境治理,“有所作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乡村环境不容乐观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共识。乡村环境治理的难度不亚于城市环境治理,此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况且,基于乡村环境法规不完善、民间环保组织严重缺失、民众环保意识整体性不高以及乡村环境治理的强外部性特征等复杂因素“决定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农村环境的地域性特征进一步要求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及乡镇政府应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美好乡村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需要切实履行职能,准确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有所作为、善于作为。

(一)进一步明确并适度强化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职能理论上言,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权限的合理划分,既利于环保主管部门的集中统一管理,又助于各级环保部门结合自身地方实际,充分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但由于县乡等基层环境管理权限散落于多个行政部门中,权、责、利等权限的划分也较为笼统,多地环保部门形同虚设,实际职权却被发改委、水利局、林业局、住建局、农资委等肢解了。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环境问题,必然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因此,实现乡村环境有效治理,明确各行政部门职能并适度强化环保部门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明确政府环境管理职能,有助于发挥政府的征税权、禁止权、处罚权和节省交易费用等优势。政府在作出决策时才能将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考虑,尽量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反之,如果行政部门充当地方经济利益的代表和执行人,作出的决策就可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即便结果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环境治理也是丝毫无益的。具体而言,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县乡等基层行政部门在决策系统中应当增加环境权重,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强环境监管,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引进“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新型产业发展,逐步引导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改善长期以来,由于乡村建设缺少权威性的指导文件,也没有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随心所欲地盲目建设弄得乡村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原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修建的灌溉渠、预留的可耕地、承载生物多样性的湿地或沼泽地等资源在注重效率、“增产增收”的运动中,一批批地变成了良田;21世纪伊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栋栋高楼在良田中拔地而起。随着时间流逝,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在消逝,也警示着人们:乡村环境治理需要权威性的规划引领,需要树立示范村、“样板村”,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的应时而生,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文件。丘陵平原各领千秋,山寨村郭各具特色。中国乡村,“政府机构在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整治方面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为此,乡村环境治理中要果断地摒弃奇思妙想,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强制性地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不得做什么”,以《规划》为引领,规划建设中仿效云南丽江古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充分借助山势水体走向,在保持乡村田园风光的前提下,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村口环境治理重在绿荫成行、植物造景;河道整治旨在疏通水系、改善水质;庭院环境设计讲究特色、营造和谐。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坚持试点先行、量力为之,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以后才能逐步推广,切忌脱离实际、盲目蛮干。

(三)完善基层政府的乡村环境考核激励机制2005年11月23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建立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制”。尽管国家层面明文规定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但是基于乡村环境治理初始化投资量大、盈利空间较小,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地方政府在考核具体操作中,GDP的权重仍然有些偏高,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作为考核体系中的软性指标,基本上没有落到实处。如此以来,乡村环境治理反倒成了基层政府唱起的“高调”进行曲,滥用环境资源的丑恶现象却是屡禁不止。因此,乡村环境治理需要省市行政部门通过有效制度安排,设计出一套关于环境考核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县乡基层政府、环保局等部门有足够的动力去加强保护环境、履行环境监察等职能。

(四)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美国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沉重的决策担子,最后将不得不通过广泛的民主参政来分担解决,否则政治制度无法维持。”乡村环境治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乡村环境治理若没有民众的主动参与、积极行动,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政府要有效推动乡村环境治理,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纵向比较,民众的环保意识的确有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彻底改变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加之民众普遍缺乏环保知识,客观上也需要县乡基层政府做好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为此,需要基层政府结合地域特色,精心策划,拟定出操作性强的宣传方案。譬如,开展以环保宣传标语上墙、环保观念入脑为内容的“环保知识下乡”活动,举办环保知识培训或环保知识竞赛,指导“绿村化林”创建活动,播放警示环境影片或展示“震撼性”的环境宣传画,等等。为了便于宣传活动的开展,凸显环保宣传的效果,可以采取“传、帮、带”,或“传接力棒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传”即由资深环保专员将环保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授给觉悟相对较高的乡村干部,然后由乡村干部带着环保知识去做广大村民的工作;“帮”即由接受能力较强的村民或充分发挥中小学的教育职能帮助环保意识较差的所谓“后进者”;“带”即充分发挥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乡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继而以点连线、以线筑面,有序地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在亲历生态环境变化的实践中提升其生态环保意识。

第2篇

关键词:乡村环境 治理变化 存在问题 完善对策

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开展,我国乡村地区在实际发展中,受经济社会及改革开放的影响,其自然环境、内部构造以及相关组织形态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还给乡村治理带了许多问题。在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对乡村质量环境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完善途径,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与传统的乡村社会相比,现今的乡村社会已经被彻底重塑,在弥补传统乡村社会中存在的不足时,还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的变化中,第一,乡村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对乡村人口的整体结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家电的普及,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及道路交通的不断改善,乡村居民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缩小城乡经济收入的同时,还拉近了城乡居民之间的联系。其次,除了乡村社会发生重塑外,针对我国乡村治理环境发生的变化,还体现在乡镇政权上。受乡村整体变化的影响,导致乡镇政权处理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尤其是乡镇政权自身建设中,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乡镇政权不完善,直接影响该地的发展。

二、乡村治理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

(一)乡村社会新增了一些不和谐因素

作为当前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重塑在附着社会整体发展趋势的同时,还跟上了社会发展步伐。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乡村重塑的大力开展,所引发的不和谐因素也逐渐浮现,首先,人口问题。面对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其次,养老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人口流动的影响下,导致大量空巢现象出现,在影响社会和谐的同时,还极大阻碍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留守儿童问题。2006年,我国农民工子女有2300万是留守儿童,现在也没有减少。由于父母在外打工,使很多孩子在受教育期间多跟没有教育能力的爷爷奶奶在一起,造成了很多问题。最后,村民自治能力难以提高。现在的很多村委会,很难找到能很好胜任村组干部的人才,很多自治组织常常被家族或乡村混混控制着。

(二)乡镇政权治理能力衰退

结合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导致乡镇政权在实际实施中,引发了许多问题,首先,乡镇地区自主能力非常小。一般来讲,只要涉及到乡村工作,各级政府都要在乡镇落实,且每项工作在开展时,需要经过投票,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依据实际状况进行灵活应对,导致该项工作处于瘫痪状况。其次,在乡镇政府办公中,面对大量的债务,对乡镇政府的信用造成了恶劣影响;甚至在情况严重时,导致讨债冲突的发生。最后,一些乡镇党委政府在开展工作时,没有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本着“民不举官不究”的工作态度,导致许多该及时制止的事情发生,如:违法建房、葬坟等问题。

(三)国家统筹城乡工作的阻力增大

在当前开展的城乡统筹活动中,其核心目标在于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第一时间分享到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成果,在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喜悦时,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党和政府颁布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运行中,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仍会遇到一定的阻碍。

三、完善乡村治理环境的对策

针对当前乡村治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乡镇政府结合着本地的实际发展状况,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而在其实际完善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策略:首先,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时,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在提高村民环保意识的同时,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将环保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确保乡村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其次,针对乡村治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其采取措施时,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在规范环境治理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提高环境治理的效果,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在乡村环境治理中,要想从根本上取得好的治理效果,并非一朝一夕、一人两人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及乡镇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在环境治理中有据可循,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能推动乡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在开展乡村环境治理活动时,需要相关人员结合着该地环境的实际状况,制定出与之相符的环境治理制度,并将其落实到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在确保环境治理顺利进行的同时,还能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以此来达到预定的治理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地区在治理环境时,要想取得好的治理效果,其核心因素在于采取与之相符的治理措施,并在开展过程中调动村民的环保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乡村治理环境的效果,才能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正宏.乡村治理:精英与政府间的博弈[J].学术界,2011,(11).

[2邓大才.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传统及新的尝试[J].学习与探索,2012,(01).

第3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问题 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教育内容对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以及对人们思想意识判别、选择、理解力等诸方面所产生的强化作用。[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效性的增强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面临的问题

实践中的问题总是在实践中寻求答案。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其实效性如何,不仅仅是课程本身的问题,更是教学和教师的问题。课程本身作为一种意识而物质的存在,并不必然具有实践向度的意义,其功能的实现主要靠教师和教学。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当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面临如下问题:

1.教育观念亟待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比较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体感受,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本。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扼制。因此,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已经成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它还要求教师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的突出表现,也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多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落后而又非人性化的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理论灌输,缺乏实践教学成分。其在理论的系统传授方面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因而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常态教学方式的状况下,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多媒体化,如把书本内容、教案转换成电子版的文字等。这种简单的教材“搬家”只是完成“源于教材”的知识过渡,并没有实现“高于教材”的实践升华,更谈不上对于教材的创造性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往往摇身一变而成为另一种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更难以在这种低效交互中生成符合个体社会会发展的新的“质”。

3.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可否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于受到授课方式、课程安排、学时等因素的限制,实践性鲜有凸显。遗憾的是,一些高校简单地将“实践性鲜有凸显”等同于“没有实践性”,没有抓好这一环节,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纳入常规教学计划。有些教师简单地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同等对待,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此外,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如缺乏专项经费和实践基地的有效保障;组织实施不规范;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2]

4.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待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都密切相关。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不能在现有的基础之上优化知识结构,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终完成的只能是“授业”而非“传道”和“解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学生的问题是教育的声音。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不能及时优化,教育又何以取信于学生呢?得不到学生的信任、信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有回到“假大空”说教之途的危险。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增强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不仅有赖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且有赖于教学组织的科学化;不仅有赖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有赖于教学空间的拓展;不仅有赖于理论创新成果的转化,而且有赖于学科支撑作用的发挥。只有这些因素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增强。限于篇幅,我在此仅就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空间拓展、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学科支撑作用的发挥等略陈管见。

1.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要求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努力实现由目前的“注入式”教学向“讨论式”、“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努力把学生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中解脱出来,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二是优化配置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不同的课程,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专题演讲等多种方法有机地贯通起来,使其发挥整体效应和综合教育功能;三是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化,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且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施教学;四是改革考试方法,多采取一些口试、论文答辩、写读书心得和调研报告等形式,重点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情况,尤其是运用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2.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实践证明,积极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作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方法。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途径。但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脱离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其社会实践的内容应是教学活动的延伸、补充和完善;教学中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应坚持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切实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社会实践活动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有条件的高校可由任课教师以自然班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外,还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自主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4]。学校应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各种学习和学术社团,开展各种学习和学术活动。

3.促进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就是社会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影响并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于实践的活动过程”[5]。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不仅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目的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需要,更是理论研究成果自身存在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然要求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课程化和教学化。而要促进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首要的就是认识成果转化的规律,即“客观地将业已存在的影响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揭示出来……按照成果转化的内在要求为成果转化创造充分的条件”[6]。其次要加强成果转化过程的管理,重视成果传播阶段的管理,加强引导成果由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加强对成果分类转化的关注和指导。

4.充分发挥理论学科的支撑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理论学科在内在本质上具有相通性,都强调通过对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从课程论的角度看,“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是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关键环节”。[7]“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质量的前提是加强理论的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繁荣的学术,发展理论,丰富理论的命题。只有理论学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充分发展,学科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才会有充分的学术基础,也才能有效地提升课程质量”[8]。因此,思政教师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性质的新要求出发,增强学科建设意识;要努力开展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科学研究,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持高水平的教学;要培养和增强理论研究的学术意识。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2,(1).

[2]余京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意义、困境及对策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10).

[3]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4]陈克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理论界,2006,(11).

[5][6]陈兴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略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实践 创新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当代大学生传授中国化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念、认识以及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良好的高校课堂的建立,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以及方式,才能不断提升相应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良好促进作用。

一、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课程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没有成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程成为一种形式和任务,相关的教学内容演变为考试重点,对课程中蕴含的深刻的理论基础没有进行很好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在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方面的落后,使得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老师对教学的相关进度、内容和方式进行安排,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参与,这是一种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一种背离。老师是课堂的主体,使得课堂只是在一种“教”的氛围中,而真正参与“学”的学生没有进入到学的状态,与老师的教学相脱离,从而使得学生没有从课堂上吸收到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相关政治理论是我党、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并且借鉴各民族、国家的优秀思想成果而得出的,具有坚实的现实土壤,是经得起检验的真理。理论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的更新,加深实践者对其的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的现阶段教学中还是以一种注重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在开展,学生也主要是从课程上学习到相关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实践环节少有接触,这使得学生在认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是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式枯燥,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堂氛围沉闷,是现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关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还是枯燥和陈旧的,课堂氛围不浓厚,使得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没有积极的学生互动,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由于教学观念、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阻碍教学发展的因素,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在高校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方面。

(一)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也应该不断融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增加课堂活跃度的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比如运用网络进行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并且能够结合到当今的热点话题,引发讨论,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和精神的塑造作用。

(二)积极互动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积极的增加学生的互动,通过学生的参与,改变课堂的氛围,并且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更好的达成。互动会使得整个课堂更加的生动和有趣,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三)增加实践环节

理论产生于实践,也运用于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巩固相关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学到和用到相关的知识。在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极实践,并且分享实践的心得和成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去接触到相关的政治理论,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内涵基础,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门有着深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课程,其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明,没有相关的实践环节以及教学方式的陈旧枯燥等,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相关制度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增设更多的互动参与环节,以及鼓励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面貌,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3-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大学生数量在逐年增长,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当今的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急需一批掌握精湛技术的毕业生投身于企业中。现代学徒制就是一种集校园教学与企业实习与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在学习与工作的相互协调下,学生能学有所用、即学即用,并在工作中反思、继续学习。但是,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学徒制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发展。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传统化,难以满足当代企业的人才需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都引导学生学习课程时“死记硬背知识点”,没有使学生培养成良好的理解思维与能力。在学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尤其是理工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教育意义。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方向上要与国家保持一致,所以要注重熟记,把政治教学内容熟记于脑海中,于是就出现了“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但是,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企业需要的不是没有主见的人,而是希望学生能理解好理论知识,懂得这些知识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2.校企两点,管理困难

在学徒制模式下,学生要在学校与企业两点之间经常往返,而这给院校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徒制的最大优势是使学生早早进入企业,而不是等到学生毕业了才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学徒制使学生在企业中真正成为其中的一员,为学生带来了归属感。但是,在学校与企业间,学生的经常往返不仅给院校管理带来了困难,而且还会增加学生的疲惫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的对策

1.提高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在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目标上,要本着以德立人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理论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一个学生的道德败坏,那么即使他掌握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也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甚至有可能会危害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党的先进性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勇于探索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在教学中,要确保学生能熟练理解、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以便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能将课本的道德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与实践。

2.校企共建,双元育人

学徒制的两大主体是学校与企业,两者缺一不可,所以院校要与企业签订学徒制联合培养协议,使院校与企业共同育人,发挥双方的优势,弥补自身的缺点。在校企合作培养学徒的过程中,院校的教师主要负责教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给学生;企业的师傅则负责带领学徒,把职业岗位中的实际操作技能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起来。由于学校与企业是共同合作的,所以在对学生的考核中要由校企双方来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学校里的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卷面成绩来评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而企业中的师傅则负责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并通过实践操作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企双方的合作下,学徒制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为企业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3.合理安排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解决学生课堂学习与企业实践时间冲突的问题,校方要合理安排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校要与企业商量,应当怎样安排课程才能不影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有效掌握实践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院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安排整合课程,使学生学习的课程能有效弥补在企业中当学徒的缺点,一方面能对学生的实践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能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总结、归纳,以良好促进学生的学习。企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安排必要的实践环节,而且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企业中的实践技能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为我国人才市场培养一批批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但是院校要善于调查与发现,找出当前学徒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合理安排课程,共同考核学生,携手培养人才,为我国培养优秀的思想政治人才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祥.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28.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调查;学生参与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3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参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75-2

一、前言

高等学校历来重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教育,而学生参与又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渠道。“教育的主要指向是学生内在的思想品德结构,着眼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使命。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尽管几经改革,但长期以来的教学活动还是以灌输为主,教学方式、方法依然比较单一陈旧,学生处于鲜于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不能真正发挥主体性的效能。

为了能客观、全面、准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现状,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对长春工程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五个专业的学生,针对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参与状况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了调查,同时还有个别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2份,并根据调查结果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提供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

深度是指学生参与的深刻性,主要包括学生是否自愿、情感体验和认知参与状况等。广度是指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

就深度情况看,调查结果显示,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愿意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的学生占44%,一般的占28%,其余为“看情况和不愿意”;“参与后感觉如何?”很开心,提高了认识的占35%,一般,凑热闹的占48%,根本不喜欢,认为没有用的占20%,其余为不表态。认知参与,是参与深度的一个体现,即“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实践证明,学生采取的学习策略不同就会引起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层次的深浅则意味着学生认知参与的深度。比如:不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就是引起浅层次思维的学习策略;相反,研究发现式的学习,体现的就是深层次思维的学习策略。当然为了完成思政课的学习任务,学生一般会根据自己的理论基础、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等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从目前大学的整体情况看,尽管现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加强,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运用较高思维层次的学习策略,但总体来看,所应用的还是以引起较低思维层次的一些学习策略。比如,在调查问卷中,有七――八成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他们主要是“以听老师讲为主”,或者“只是偶尔积极主动思考、参与讨论”,而在考前复习时,只是“以掌握书本上老师留的重点知识为主”。

就广度情况而言,一是在参与时间方面。学生“平均每节课真正投入时间”,15.8%的学生表示在“5-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上的”占44.5%,“25分钟以上的”占30.5%,“35-45分钟”的约有8%。另外,由于参与目的不同也决定着学生参与时间的长短。调查显示,比如,出于“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正是自己的需要”、“为掌握知识、学习道理”、“喜欢思政课老师”这样的目的,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占学生比例56%,相反,若因为“为应付考试”、“完成老师的要求”的目的则持续的时间就比较短,占学生比例44%。二是在参与人数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在“思政课上,愿意主动参与老师教学”的学生大致有一半多一点,而“参与愿望不强”或根本“不愿意”参与的学生也占到了近一半。可见,学生的参与广度还有待加强。

(二)学生的行为参与程度普遍较低

学生的行为参与,就是指其参与教学活动是否积极投入及程度如何,分为课内参与和课外参与两个方面。

课内参与亦即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听课状况、参与讨论和主动发言等方面。首先从学生的听课情况看,有的学生虽身在课堂,但不会听课,主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类学生占35%左右;而大部分会听课的学生,主要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存在困惑的内容”,大约占46%;另外,有小部分学生是基本上都会集中精力听课的学生,占极少数约20%。其次,“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言情况看”,有15%左右的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45.2%会比较积极地参与,其他要么视情况而定,要么根本不参与。

课外参与就是学生在课后的行为努力情况。一是课前学生的预习和准备情况。调查显示,“从不预习和准备的”学生占79.5%,“为完成老师布置任务才进行预习和准备的”学生占56.6%,还有极少数学生只有在老师下次课检查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时,才会为应付而准备的。二是课后学生的投入。在“对待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问题上”,部分学生会认真对待,大约占38.5%,但也有55.8%的学生应付了事。“对老师布置的参考书”,基本不看的约占90%,偶尔感兴趣翻看一下的占不足10%。

(三)学生参与的条件、机会和空间有限

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参与,就必须为学生创立良好的参与条件和机会,并提供一定的参与空间。其中,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生参与的条件和机会。

从对教学的方式方法、组织形式的调查结果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参与条件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为主,只有极少数学生参与”,基本上还是满堂灌的占75%,“教师讲,学生听”的占22%,“教师讲得少,学生参与活动较多”的有8%。二是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的机会,仅有13%的学生认为“很多”,“一般”的占45%,有36%的学生反映“很少”,“从来没有”的甚至也占4%。再比如,针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辩论”的问题,认为“很多”的仅有16%,38%的学生认为“一般”,认为“很少”的也占到了35%,甚至“从来没有”的也有10%。另外还有,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时,大部分教师都会很欢迎,有的老师当场讨论,有的因课程安排等问题而留在课下研讨。当然,也有极个别教师根本不管学生的异议而是继续讲课。此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氛围的评价,认为“上课活泼、民主、轻松、和谐”的占16%,“上课比较活泼、民主、轻松松、和谐”的占32%,一般的占25%,认为“上课死板、枯燥无味”的占27%。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环境,教师的个人魅力(有激情、信息量大、知识面丰富等),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条件。

可见,通过对学生参与的条件、机会和环境氛围等方面调查研究来看,当前高校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条件还不够充足,参与的机会也有待增加,环境氛围尚需改善。美国教育家亚历山大・阿斯汀的“卷入理论”指出,“学生进步的大小与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成正比,任何教育中的措施在效能上都与其促进学生参与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三、结论

总之,尽管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研究和实践推进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时效性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非真正参与现象比较严重,教学效果方面存的问题主要是虽然学生的考试成绩优良、但素质能力没有得到相应发展。

当然,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一个复合函数,影响的变量有很多,比如: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教学内容和方法、课堂氛围等,但我认为,学生是否重视参与、是否积极有效参与也是影响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变量。

参考文献:

[1]顾海良等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46.

[2]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

第7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观不认同,存在不安全感

首先,职业角色认同感低。在高校中,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枯燥难懂,无论怎么改革学生也难以喜欢,教师的社会地位也难以提高,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其职业角色认同感非常低。

其次,懒于改变惯性。人们都习惯自己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由惯性而产生惰性,从而阻碍变革。教师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有自己熟悉的活动范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经验等,甚至不用备课也能对上课方式、方法和内容驾轻就熟,这使其觉得轻松和愉快,有这样的捷径可走,在人的惰性的支配下,教师就会抵制课程改革,而停留在自己原有的“舒适地带”。

最后,信心缺乏导致无安全感。人们面对新生事物时由于缺乏信心而产生不安全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改的不安全感来自于人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恐惧,不清楚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课程体系中能得到什么,而会更加担心失去即得利益,因此也会参与课改但由于心态问题而表现出表面积极而实际消极的状态。

(二)客观上能力不足

开展课程改革,就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知识的储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是政治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上好思政课,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专业素养要求其实比一般教师要高。但是,有不少思政课教师是从学校党政机关和相近专业抽调出来的富余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难以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改革任务。

(三)高校政策支持不够,缺乏资金

学校为了响应上级政策,开展课程改革,只是要求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却没有在政策上真正给予支持。教师要进行改革,打破常规,就要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如课程研究的确要花费金钱:如材料、顾问、合作、印刷、装备、参加会议、调研等都需要资金。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教师无法真正进行课程改革。

(四)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少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行改革,首先教师要进行学习,自我提高。但是,很多高校认为这门课,不能马上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即使参与培训进修,时间也较短。从整体上看,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提高,还是投入不足、激励不足、力度也不够。

二、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要不断学习,充实知识。学习是提高技能和境界的过程。思政课是内容磅礴的一门课,在研究上除了讲“专”和“深”之外,讲课的内容还要力求丰富,讲“博”和“广”。除了要研究经典的著作之外,还要涉猎各类学科和知识,随时关注时事政治和重大事件,保障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透彻性。同时,还要注意围绕课程内容精心搜集资料,结合理论精心运用资料,运用资料来恰当地解释理论,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做到“以理服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研究与比较确定哪些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增强竞争能力。高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教学比赛活动,符合条件的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大胆的参与。通过参加比赛活动,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也能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不断改善教师的职称和知识结构,使教师不仅在数量上,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能够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要求。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想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使思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就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高校的实际,在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方面,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学历进修和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通过脱产、半脱产、在职等形式进修完成学业,提升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二是开展社会实践,并逐渐形成制度,要创造条件让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考察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三是开展校内培训,各院校应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如定期组织备课会和研讨会,促使思政课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同时还可以聘请重点大学的思政课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或指导科研工作。四是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对于一些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大胆起用、重点培养,使他们的业务素质“更上一层楼”,改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人才“断层”的局面。

(三)加大支持与投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8篇

【关键词】民族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评教 问题 对策

目前,我国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实施了评教制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普遍存在事前准备不足、事中执行不够、结果不公平等问题,为此,笔者结合3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历,拟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评教事前准备不足及其对策

(1)评教理论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目前,国外高校对教师评价主要存在两种理论:奖惩性评价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从导引的制度设计看,两者是评价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和利弊。前者强调甄别功能,以奖惩为目的,采用刚性策略,但却忽视教师的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等。后者以教师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注重过程评价,注重柔性策略,但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某些教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等。在实施过程中,绝大多数国外高校采用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偏重发展性评价理论。由于种种原因,奖惩性评价理论几乎统治我国包括民族院校在内的每个高校。如某民族高校出台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修订)》就明确规定:“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奖优罚劣,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等提供参考依据。”因其管理和功利主义倾向导致“管理价值至上”,在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造成教师和学生对价值认同困难,师生参与评教的主动性都较低,导致评教过程的形式化,学校、非领导教师和学生都很少从中受益,评教本身的教育意义严重缺失。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方案及实施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形成“整”非领导教师的情况,导致不少非领导教师“自暴自弃”,严重伤了“教心”。鉴于两种理论导引的评价制度不同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应兼顾两者并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别关注非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利益诉求,保证使用理论的公正性、公平性。

(2)评教方案存在的不足及其对策。一是没有独立的评教方案。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方案主要包括评教指标体系及实施细则两个部分,或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独立的评教方案,致使其政治性、思想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如某民族高校针对理论课、艺术体育技能课和实验课共设置三类评估指标体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指标体系统归理论课之中,导致标准绝对化、一表评N课。就笔者调研发现,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相关领导可能是理工科背景的原因,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单独的评教方案。第二,错误认为可以通过民族院校学院的院级督导弥补。第三,官僚作风作怪且有私心。一些相关领导私心太重,“两学一做”“做”得太差,不作为、懒作为甚至形成“合法腐败”。

二是现有评教方案存在诸多不足。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评教体系角度看,现有评教方案除重定量轻定性分析、语言表达含糊不清外,还存在两个重要不足。第一,评教目的迷失。不是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而是专为教师“设套”,把学校与教师人为的对立起来。第二,评教内容不足。如某民族高校出台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修订)》提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包括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内容。”没有突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如政治性、思想性、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没有把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三进”纳入评教内容。因此,评教方案出现不公,操作就有问题,结果一定不公。

民族院校构建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方案特别是评教指标体系,不仅非常有必要单列,而且能够单列。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尤其是非领导教师、学生参与评教的主动性,必须赋予他们决策权,民族院校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指标体系拆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校级指标,所有课程评估必须按指标对教师授课效果进行总体评价。二是院级、教研室指标,由学院和各教研室自行设定。三是自选指标,由教师、学生结合各自所教、所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的具体特点,自己设计题目,提交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审核,通过后可纳入评教指标标体。同时,评教方案要定期完善,不要一个标准用到底。

二、评教主体构成存在问题及治理办法

有学者提出评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博弈,表面上看是对的,实际上并不准确,实际情况是领导教师与非领导教师的博弈。如某民族高校出台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办法(修订)》规定的评教主体有两类:一是学生。二是学院领导、同行专家及二级督导员。既把任课教师排除在评教主体之外,也没有第三方的加盟。由于该校对除学生外的评教主体规定模糊,加上校级督导员、学院院外其他领导甚至校级领导只听课提建议但不打分,结果,“学院领导、同行专家及二级督导员”这些评教主体实际上被多数民族院校学院完全变成了学院领导、各支部书记、各教研室主任这些领导教师(以下称为院级督导),并全部握有30%的权重(学生70%)。同时,一些民族院校学院或明或暗地规定:教师是否得优一般由院级督导决定。如果每个教师的学生评教分数差别不大,最后结果就是院级督导实际上是学院领导说了算。这样,就形成博弈,形成该院学院领导与该院其他领导教师(各支部书记、各教研室主任)的博弈关系。结果,院级督导变成了领导评教、变成了官官相护,理论推导的结果与实际产生的结果出现惊人的一致,每个学期绝大多数优秀成为院级督导的囊中物,由此延伸的利益也基本上被他们占有。首先,学院领导大多数得优(一般是轮流)。其次,该院其他领导教师大多数得优(一般是轮流)。最后,只能牺牲非领导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利益(极少数非领导教师因为实力或其他原因如与学院领导“走得近”也能得优)。院级督导相互讨好特别是示好学院领导有以下好处:一是换取以后获得评优的机会、获得校级名师、省级名师的机会。二是获得以后可能的更多好处,如职称评定(虽然规定由院级学术委员会实施,但其由一些学院领导、一些支部书记和一些教研室主任组成)、年底评优(由学院领导、各支部书记、各教研室主任投票决定)、由学院组织投票产生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研究生各级各类课题和各级各类评优(学院领导、大多数支部书记和教研室主任投票)及其他诸多好处。评教主体出现不公,结果一定不公。

为了治理上述弊端,一是调整评教主体构成。办法一:增加评教主体。在学生、院级督导的基础上,增加教师这个重要的评教主体,采取每个教师每学期提交一份自评报告的评价方式,并给予相应权重如15%(把院级督导的30%减少为15%)。全面考察每个教师的课堂、课外教学和教学研究情况,促进教师课堂、课外齐发展。办法二:规定院级督导至少50%由学院非领导教师竞聘上岗,以尽可能保证公平公正。除教学副院长外,其他学院领导不能作院级督导,达成一种制衡。办法三:由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在校外聘请第三方评教。第三方只对学校负责,不能由学院联系,以免产生“猫腻”,不能只讲信任而不讲管理。信任产生不了公平,公平管理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办法四:学生作为唯一评教主体,权重100%。大量研究文献表明,美国多数教育者对于学生评价教学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学对象是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参与者。由于学生每节课都在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并能从教师的作业评定和考试评分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感受教师的治学态度,来自学生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评价信息重要而独特,如果评价标准恰当并组织得好,学生的评价可以反映教学过程的真实情况。学生评价教学还可为多种目的服务,如改进教学、为判断教学效果提供依据、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促使学生对他们的教育活动进行思考、为领导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等。[4]在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中,把学生作为唯一评教主体,还可以尽可能杜绝腐败产生的环节。各级督导只听课提建议,但不打分。

二是如果院级督导维持现状,应规定领导教师每学期评教得优比例不能超过30%。或采取总分加减的办法,即每个领导教师评教总分减5分左右,每个非领导教师评教总分加5分左右,刚性避免或抵消人情分。

此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生多、水平不一,而且是大课堂教学,领导教师掌握排课权,一般会把“好教”、“听话”的课堂或本院专业课堂等“优势”课堂安排在自己名下,为自己得优打好基础。因此,课堂选择应采取抽签的方式或领导教师最后选择的方式,以避免“优势”课堂被领导教师独占。

三、现有评教实施过程、结果的局限及提升措施

(1)现有评教方案实施过程存在的局限及治理。一是实施过程存在“交易”机会。某民族高校学院以前采取的是院级督导每人听1节课后就给被听课教师单独打分的办法,后改为院级督导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听1节课并讨论后再给每个教师打分。显然,后者更容易作。程序出现问题,结果自然失真。二是考核内容太窄,时间太短。目前,多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院级督导实际上只是通过听1节课,就得出对该教师的评教结果,督导任务就算完成。显然,这样的简单督导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全貌,想全面考察教师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更是不可想象,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为教师再笨,也知道绝对不能在院级督导听课时“乱说”的。

为消除上述问题,各评教主体职责应该各有不同,各有分工。关于评教的内容,由于各评教主体的职责不同而有不同。学生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包括备课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自己由此的收获等。院级督导除听1节课外,应更多地注重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调研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的真实评价。二是仔细阅读教师的自评报告并实地调研是否属实。教师自评报告包括备课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情况、学生成绩评定情况、成绩册及试卷入库情况、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教学课题和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三方信息和资料相互印证,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每个教师课堂内外教学和教研的真实情况。至于评教时间的安排,应根据各评教主体的分工不同而有差异。学生评教时间,最好是安排在该课结束后1周进行。院级督导评教时间应该是教师每学期第一课开始到成绩册上交、试卷入库的全过程。教师自评报告上交时间应在成绩册上交、试卷入库后1个星期以内完成,院级督导评分还是采取单独方式最佳。这样,各评教主体才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全面了解每个教师。

(2)评教结果存在问题及补救办法。一是相关信息公示、公开不足及对策。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结果既没有公示时间,教师也只能看见自己课堂的正式总分,查不到明细,也查不到其他教师特别是领导教师的评教结果。因此,加大评教结果详细信息公示、公开的力度,全面公示、公开学院所有教师每学期的评教总分、学生评教总分及院级督导评教总分,方便监督。

二是无申诉时间及改进意见。目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没有明确规定教师申诉的权利,没有给予申诉时间,也没有教师申诉的机会。鉴于保护教师申诉权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应大力鼓励教师申诉(实际上这也是监督评教作弊的好机会)。民族院校学院、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对教师提出的申诉必须严肃对待,有求必应,全面深入调查,对错误的评教结果必须予以修正。

三是忽视“回头看”及对策。一说到高校腐败,自然联想到基建、招生等“硬”领域,就没人关注评教等“软”领域的腐败。仅就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看,早已不是一片“净土”。一些相关领导不放过任何可以腐败的机会,“雁过拔毛”,如果严查每个学期评教结果数据,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诸多“猫腻”,“优秀”基本上成了领导教师的“专利”。人们常说:“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是身边的腐败。”同理,教师特别是非领导教师最痛恨的腐败也是身边的腐败。因此,应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东风,实施拍“蝇”行动,建议由民族院校学校纪委牵头,学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负责实施,严查、严惩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领导评教过程中的不作为、懒作为、“抱团腐败”等歪风。一经查实,不仅取消所得相关所有利益,追回所得相关所有利益,并撤职,而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并在党内依党规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黄成林.国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发展的研究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6).

第9篇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评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7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教学评价是思政课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是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动力。思政课教学评价必不可少,而且要科学合理才能真正达到评价目的。但是,目前存在一些教学评价不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

首先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不科学。高校思政课是集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专业性于一体的学科,故对思政课进行教学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些高校对思政课的教学评价标准,多采取全校统一的标准,很少考虑思政课学科和专业特点。同时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测评中,比较注重“奖惩性评价”。这种测评与教师晋职晋级和津贴待遇等挂钩,依据测评结果,确定不同的等级,进而对教师进行或奖或罚。这种教学评价显然只重视目标评价,而忽视了过程评价,造成评价的结果不是发展的,而是静态的。这种静态的评价,没能注重教师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教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很难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其次是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的特点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更加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观、历史观和政治观、法制观。”[1]所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社会人生重大问题时表现出的思想情操。”[2]但是,在当前的思政课评价体系中,只侧重于考核大学生掌握思政课理论知识,而忽视考核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社会人生重大问题时表现出的思想情操等。

(二)缺乏多元的教学评价主体

目前,许多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评价采取学生打分和领导打分两种形式,教师个人没有发言权。学生打分尽管必不可少,但是并不十分可靠,原因是:其一,思政课是大班教学,师生之间交流机会远不及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交流机会多,师生感情难以建立,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良苦用心。其二,思政课理论本身博大精深,学生理解接受较难,短时间内很难喜欢这门课,更谈不上喜欢任课教师。其三,受不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对思政课怀有偏见,甚至存有逆反心理。这样一来学生打分就有很多情感分在里面,失去客观公正性。领导打分也有可能有失公正,因为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而如果按照专业课教师的打分标准给思政课教师打分必然会造成不公平。

高校思政课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依据任课教师给出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同样没有发言权。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课下接触很少,上课时叫不出学生名字很正常,路上见面都不知道是自己教的学生,期末就要主观地给学生打分、下评语。这样的评价结果既不科学,也不公正,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的充分发挥。

(三)缺乏综合的教学评价方法

思政课兼具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特征,它同时担负疏通学生思想和传授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的重任。所以,对思政课的教学评价方法应该多种多样。但是,目前对思政课的教学评价“通常只运用传统的评估标准、指标与方法,如师生填表、打分,或召开座谈会,或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家提意见等。这些往往很难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貌,评价的偶然性、主观性较大,不能深入、客观、准确地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3]

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也很简单,一般都是以笔试的形式考评学生对“知”的掌握情况,通过同学科“千人一卷”的考核方式进行静态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取决于平时、期中、期末等几次书面考试,忽视对学生“行”的能力考核。思政课教学本来包括课堂和实践两个环节,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应该成为实现其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但是,现有评价方式很少有从实践环节考查学生的。这种简单的考评方式,很难考查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和思想的进步水平,也不利于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不足。

二、可行性对策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性理念这一时代潮流。从“教”的方面对高校思政课进行教学评价,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通过教学评价促进教师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导者,所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如何,很重要的取决于教师。而没有教学积极性的教师,很难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积极性来自于对教师的正确教学评价。在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中,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才能使广大教师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加强师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服务终身的使命感、责任感;才能促使他们刻苦钻研、深入实践、了解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性理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之测评,是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目标为测评依据的,也就是要坚持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并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测评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理念,测评不仅在于检验大学生‘学’的效果,更在于发挥发展、激励、诊断功能,引导大学生自省、发现自身全面发展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通过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总之,测评应服务于大学生的发展。”[4]

(二)确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

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必须确立一些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在国家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的情况下,各高校可以根据已有的教学评价指标,从中提炼出一些思政课和专业课都适用的共性的评价指标,再根据思政课本身的特点,完善相应的评价指标。

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要包含更加全面的内容,科研指标和教学指标都要有,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都要体现出来。教学评价指标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方面内容。教学目标应该适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体现于教学之中。教学内容应该信息量大,逻辑严谨,重难点突出,体现最新时代特色。教学方法要体现互动性,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教师则能随机应变,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高难度问题,并能熟练驾驭课堂。教学效果要看学生的满意率和学生进步的提高率,即学生对课程发生了兴趣,提高了理论和实践能力。教师素质要看教师平时课堂和课下的表现: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教态端正,语言文明;课下耐心辅导,经常给学生答疑解惑,了解学生等[5]。

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指标也要涵盖更全面的内容,要体现出知识、能力、品德并重。这些指标应该有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价值、实践能力等。学习态度体现为满勤的到课率和端正的听课、参与思考的积极态度。学习动机要以学为乐,积极热情投入学习,不断进取。学习能力应为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学习价值体现为认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对个人的巨大意义。实践能力要体现学生的思想进步水平,如做义工,做好事,积极入党等。

(三)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主体

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评价主体应该由学院领导、学院督导组、教师同行、学生和教师本人共同组成。学院领导的评价可以通过听课、谈心、考查等方式,对教师的基本功、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师德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学院督导组成员大多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很有权威性,他们可能来自不同学科,不一定熟悉专业,但是可以进行教学形式上的教学评价。同行评价是重要的评价,因为同行很了解所教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所以,同行评价主要评价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等实质内容。学生评价是最重要的,学生听课最多,感受最深。学生评价主要根据教师的课堂表现、讲授效果、课外辅导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依据教师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自我评价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本人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又给了教师以话语权和解释权,可以调动教师的教学激情。

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主体应由教师、家长、同学和学生自己共同组成。教师评价当然是最重要的,教师天天给学生上课,最能发现学生的问题,给出的评价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家长的评价也不可忽视,家长会在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观察到孩子的微小变化,让家长评价自己的孩子是有较大意义的。作为学生的同学,彼此朝夕相处,观察细致,彼此互评,可信度很高。学生自我评价是还给学生话语权的重要方式,是让学生自我反省,不断进步的手段,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重要举措。

(四)建立综合的教学评价方法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可以采用以下综合方法:网上评教是网络时代重要的评教方式,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这种评教方式。学院或部门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状况,部门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教师随时改进教学。不定期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全面回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学院或部门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倾听教师心声,掌握教师思想和教学动态。发放测评表给督导组或专家,让他们对教师进行测评或者打分。

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可以采用这些综合方法: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实践情况和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品德进步状况考察,教师可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心、课堂提问以及访问被评同学的课外、校外生活等。

参考文献:

[1]李斌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其相关理论依据和原则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2]陈彩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J].学理论,2009,(26).

[3]骆郁廷.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之深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7,(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