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艺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3 09:56: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艺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艺术论文

第1篇

(1)激趣。

作为一种社交活动表现形式的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具体到一个班级群体或是社团群体,大学生群体间易于形成三种类型反应,分别为积极响应型、消极回避型以及不冷不热型。造成这种明显区分的一个内在因素乃是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点存在高低不等表现。从另一方面看,对于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与中学时期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是作为独立生活学习的群体。进入独立生活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渐趋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社交方式的自主性选择上。作为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者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大学生群体内部兴趣差异的前提下,无法以高压命令的生硬手段推动活动的开展。基于此,笔者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的具体实践中牢牢抓住兴趣这个关键点做文章想办法。近年来的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实践经验表明,微博的使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即激趣方面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为了能与微博使用频率高的学生更好地良性互动,笔者不仅注册了微博,还通过与学生特别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微博上建立活跃活动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社交等时间内笔者加强与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互动,扮演起亦师亦友的角色。

(2)参与度。

通过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大学生普遍喜欢并使用的信息化媒介工具,笔者激发起学生共同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兴趣。这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开好了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微博的进一步使用使得学生在参与度上比以往也有了更大的提升。微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传播广度上具有其他社交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大学生个体使用微博的在自己的微博好友圈内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广泛的“围观”关注,甚至是积极响应。笔者在利用微博组织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过程中也发挥了微博这一优势,通过组织班级内学生或是文艺社团学生共同策划活动主题,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来,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度。

(3)延续性。

第2篇

1.明确艺术类听障大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

第一,培养听障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听障学生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求培养听障艺术学生具有横向和纵向专业知识的统一、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统一。第三,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有主动沟通、善于表达的素质。掌握艺术专业的知识和方法,要求学生视野开阔、思路敏捷,善于在群体的协同工作中解决问题。

2.教学改革措施

第一,打破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界限,使两者在教学实施中融汇于项目案例中。第二,以艺术专业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特征为出发点,强调在课题型教学模式中教学成果的积累。第三,根据听障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充分应用特殊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第四,通过课题的导入,建立听障学生与行业的沟通和联系,扩大学习发展的可能性。第五,综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传递方式,如视觉、触觉多途径运用。教师要有层次地解读专业知识要点,贯穿课题实践的主线,在任务前提的带动下,有步骤地对专业知识进行分解、讲授、实施和总结,使学生多角度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弥补听觉缺失。

二、实施过程及产生的结果

在研究开展中,研究者选择了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两个专业3届共6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广告张贴设计课程导入课题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实施重点有以下内容:

1.划分课题类型

课题的正确选择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关键,针对听障学生的学习特征,课题任务除了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包含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点外,更要求立足于行业,工作量饱满、阶段工作划分鲜明,师生的互动沟通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广告招贴设计课在选择课题时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校外竞赛课题。竞赛涵盖国内外不同层次和级别。广告招贴设计课程选择的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国家)、怀柔杯广告大赛(北京市)、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大赛(校级)等。课题优势在于鼓励学生通过竞赛形式巩固知识,将竞赛机制引入到课程实践阶段,对培养听障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很见成效。如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竞赛定位准确,适合大学生参加,通过教师带动学生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创意和设计,学生在获得名次的同时,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并有效增强了残疾学生的专业信心。

(2)校内真实课题。此类项目主要包括校内举办的各项活动所产生的委托设计,如名师讲座广告、学生作品展览广告、社团活动宣传设计、学院宣传广告主题竞赛等。学生身处校园环境中,衍生的各类委托项目更易于学生参与其中。此类课题应用于课堂,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企业委托课题项目。此类型课题主要来源于校外合作企业或教师引进的真实设计项目。项目以委托设计的商业形式引入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此类项目的特征是保留了商业竞争的机制,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对学生熟悉设计工作流程、体验真实工作环境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大设计引导,在设计制作的各个环节中有效监控,保证课题完成质量和教学效果。此外,此类课题的特色还包括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与企业在设计各个环节的互动,企业对设计的信息反馈是残疾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推动力。

2.组织教学

实施前的准备:基于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大纲和就业特点,成立若干项目设计组(一般不超过4人,多为2~3人一组),班长协助教师按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发挥每一个人在小组中的特长,并选出组长(一般安排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学生)。实施中的组织:教师明确各阶段课题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结合课题所要完成的实际内容及要求,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分阶段研讨,组员分工协作,既独立完成各自的任务,又要共同协调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交流与合作能力。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了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团队精神,实现自我获取经验、自我构建应用知识的目的。教师在课程讲授之初,下达课题任务书,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课题任务的内容与教学大纲的阶段内容同步。设计工作过程由学生组长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任务结题时教师汇总多方面反馈的设计效果(教师、设计委托方、学生小组评议),通过细节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环境和教学场所不仅是普通教室,还应包括计算机房、设计实训室、实习基地和校外的企业现场等,将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考核形式:成绩评定形式采取实时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结合的方式。课堂考核分数由平时阶段考核和项目终期考核两方面成绩汇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分阶段指导、检查课题完成质量和进行评定。终期汇报时学生使用PowerPoint软件,针对设计分析、调研、设计过程、设计效果、总结等方面制作汇报文件,集体总结答辩,根据项目情况请企业参与答辩并反馈意见。教师综合各项成绩作为评定学习成绩的依据,改变期末一张设计方案决定成绩的做法,更确切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如果项目委托方确定使用设计方案,在评定时对该组予以加分,以资鼓励。

3.课题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课题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模式实施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因此,特教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师德风范等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优秀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2)扎实的教师职业能力,特别是要加强特殊教育职业能力,如熟练使用手语与学生沟通的能力等。

(3)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行业实践背景,以能力带动学生。

4.结论

第3篇

艺术类的90后大学生对生活的品质要求高,在入学以后的情况看,艺术类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较为感性的思维方式,有着比较明确的自我意识,对完美有着极致的追求,思维比较跳跃,从而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的事件,这样的思维方式利弊掺半,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将其专业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弊端的方面是,当其在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时,通常不考虑做事的后果,对人也是爱恨分明,极具个性,他们将对艺术的上的追求过程中的完美的要求,带到了现实的生活中,过于我行我素,做事过于感性。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的情况都是比较优越的,他们入学的有关专业方面的培训费都比较高,能够负担起这些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费用的家庭,通常都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比较好的物质条件,这类型的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过什么坎坷,心灵比较脆弱,当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到一定的打击时,通常都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不能面对现实,因此针对这些学生在精神方面的疏导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正确的对其进行引导是当务之急。

2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缺少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独立学院中的90后的艺术类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家里的物质条件是比较优越的,从小到大养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对集体荣誉感的追求,大部分学生都不服从老师的统一管理,因为专业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必须要配置电脑,导致大部分的学生更是将时间花费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更少的去参加集体的活动,这样不但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的淡薄。

3对于将心理契约引入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3.1心理契约可以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管理制度起到补充的作用。心理契约可以加强独立学院在柔性管理方面的推动,独立学院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现行的一些法律法规,制定出来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学校在刚性的制度方面是不能够得以适应的,在现代这些独立学院只有不断的对学生的需求多方位的了解后,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使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方面得以实现,才能使其与学校间构件有效的心理契约,以此来促进学校的柔性的管理的制度的发展。4.2心理契约可以降低独立学院对90后艺术类学生的管理难度。心理契约有助于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节,降低学生对管理者的敌意,加强对学校的管理者的认识,在管理者与艺术类大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平台,在心理上降低以往大学生对管理者的反感,增加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信任程度,这种无形的契约构建了一种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将自己视为学校的主体,同时学校也将学生的需求作为主观的工作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方面的工作效率。

3.3能够适应独立学院的艺术类的大学生的个性需求的满足。当代的独立学院的90后的艺术类大学生,都是有着比较强烈的独立意识的,他们更加的追求在平等自尊以及自我发展方面的意识,因此他们经常被当作异类,受到老师的歧视,以及不理解,因而他们更加的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一视同仁的对待,通常比较反感外界所施加的强迫,尤其是一些所谓的说教就更是抵触,这种不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手段,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代独立学院的90后的艺术类的大学生,在自身的特点方面的发展的需求了,但是这种基于心理契约理论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就完全是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从根本上的化解了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教育管理工作环境。

4心理契约在独立学院的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核心作用

第4篇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音乐却是最原始的艺术,同时也是作为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艺术和人类文明辉煌结晶的最高层艺术而存在。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主要依靠人类的听觉器官,引起人们的联想,它与其他类型的艺术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文学依靠的是文字表达、舞蹈靠的是肢体语言、绘画则依靠色彩纹理等,任何音乐美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中,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们从其中的旋律和节奏听出作者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所属时期和国家的风格特色,在脑海中产生一种共鸣并构建出某种想象的空间。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同构联觉”的作用。就像举世闻名家喻户晓的《热情奏鸣曲》,贝多芬在创作这一曲目的时候,把自己的主观情绪和极为强烈的性格情感融入其中,贝多芬善于从观察美的过程中得到内心的享受,他通过这首奏鸣曲给人们很强烈的震撼和对哲学理性的总结,告诉人们虽然眼前是黑暗的现实,但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克服种种痛苦和不安,经过一步步的斗争终会获得美好的生活,眼前的痛苦只是十分短暂的。所以,现在的音乐艺术教育通过对学生音乐的熏陶,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真实的看到生活的美好,对周围事物充满探索的兴趣、发现的愿望,对生活充满热情,让其知道即使未来的路充满坎坷,遥遥无期,但是只要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你未来的人生就是丰富多彩的。

二、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交际能力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艺术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人们以艺术为纽带进行人际交流,如合唱、合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些群体性艺术活动都是需要相互配合和交流的,成功的艺术教育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堂上,也体现在社会大环境中,大学生通过参加群体性的活动,可以不断的培养自己适应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因此,关心社会艺术生活,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和社会艺术活动,将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三、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自身文化修养的影响

艺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基于不同文化理念上的音乐又有其各自的特色,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民间音乐和中国古典舞蹈等,更加了解和热爱艺术文化,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世界名曲欣赏课程可以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家艺术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高校的艺术教育使大学生们更具备艺术胸怀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汲取各民族思想和艺术的精华,为自身的发展和素质修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文化艺术修养是人类自身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其在对人的性格和自身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音乐艺术教育深入人的心灵从艺术层次和领域为人的心灵进行洗涤,这种洗涤的效果可以使得人们的心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净化。同时,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艺术教育融合了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精髓,包含了众多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和思想观点,不论是从文化理念和还是从文化修养来讲都是对人成长的营养剂。换而言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对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四、结束语

第5篇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基数变大

伴随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艺术行业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设置增加,艺术专业招考受到持续热捧。全国有700多所高校建立了艺术专业和院系,包括一些综合类、师范类和理工科院校,这无疑扩大了艺考生源的接收数量,并处于持续增加态势。“艺考热”使生源充足,而社会上的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对增加,导致对口工作处于饱和状态,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基数变大,就业压力加大。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自身特点突出,就业能力不足

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中,都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对专业十分热爱,而往往忽视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对于新生事物易于接受,但同时也存在综合能力欠缺,难以管理,往往向往绝对自由等缺点。此外在就业观念上,艺术专业大学生非常看重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专业对口程度等方面,不能正视用人单位对综合素养、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要求,造成“有工作不能干”和“有工作不愿去干”的困局,最终影响就业结果,造成就业困难。

(三)艺术高等教育范式培育,就业竞争力欠缺

在目前艺术高校人才培育的运行机制上,往往以文科或理工学科的共性标准代替艺术学科的特殊标准,未能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把握艺术学科建设及艺术人才的特点。部分艺术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授课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性,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四)艺术市场需求低迷,就业驱动力疲软

虽然近些年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但我国艺术市场需求基本上还停留在满足基本使用和审美功能的艺术层次上,对专业艺术教育的需求还非常有限。在这些因素的限制下,艺术大学生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且在我国文化市场中,由于法治环境的建设不足,艺术类成果容易被复制或者艺术专业大学生由于缺乏法律意识,自身也存在诸多侵权行为。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艺术市场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接纳和需求程度。

二、提升应用型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实力的路径探究

通过对艺术专业大学生存在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艺术高校想找准自身办学的立足点与着眼点,明确发展定位,充分挖掘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就要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维就业实力培育路径。

(一)规范艺术高等教育设置,促进招生与就业挂钩

面对持续的艺术专业办学热潮,应当严把办学关,限制艺术专业设置的数量和招生人数,对每年就业存在严重问题的艺术专业和院校要限制招生人数或增设艺术专业。此外,应适当提高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招收综合素养较好的青年人,打造合格的艺术人才,增强其潜在实力,为其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二)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艺术类专业投入相对较高,高投入期待的是高回报,这种思想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就业期望值,因而要引导艺术专业大学生正确地自我分析、自我定位。在面临毕业时,艺术专业大学生一方面应当全面地评价自己,既要总结自己的长处,发挥优势,从综合能力与素养上缩小与岗位要求的差距,提升自我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客观地分析面临的就业形势,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就业规划目标,及时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

(三)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打造应用型人才培育机制

艺术高校的应用型发展定位是其全面深度融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等的需要,也是其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凸显其特色专业的优势,保持其原创开发的动力。“应用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为艺术专业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前提和保障。因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可实行“双向进修制度”,使业界精英熟悉讲台,科班教师熟悉业务,才能为打造出合格艺术人才提供保障。

(四)推进学产对接,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艺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更要紧密把握市场导向,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国内外高校的合作,特别是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使其成为应用型艺术大学建设的参与者、合作者。同时拓展国际化发展思路,通过开展国内外校际交流、吸引和扩大留学生平台等方式,这样不仅能够学习到发达国家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更有利于扩展国内艺术人才的视野,形成自身独特的就业竞争优势。

(五)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做好就业前期准备

“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导大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少走弯路。通过加强就业指导,一方面使艺术专业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还应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具备的决策、创造、社交等能力。同时还要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需求,避免选择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促进艺术专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对接,艺术专业大学生从进校开始直到毕业应结合专业设置安排多次实习、实践,以缩短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初期的适应期,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进入社会角色。

(六)开拓创新创业培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通过分析近年来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发现,一部分毕业生放弃了传统的被动就业方式主动创业,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如艺术专业大学生对创业认识模糊;自身准备及经验不足等。这就需要艺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搭建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从而拓展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三、结语

第6篇

来自生物、医药、医械、临床实验与健康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数据,构成生物医学的各类大数据资源,它们形式多样,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始数据量大,且呈异构、多样性。

(2)难以用数学方式表达其结构及特征。例如:医生对医学影像、信号和其他临床数据的解释多是非结构化的语言或文字形式自由的口述,难以标准化。

(3)数据可能包含冗余的、无意义的或不一致的属性,并且数据经常要更新。

(4)数据采集很难完全避免噪声干扰,而噪声往往会影响处理结果。生物医学大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抽取与集成、分析与挖掘、解释和共享等诸多方面,涉及数据库、信息科学、统计学、高性能计算、网络科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2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2.1数据挖掘在生物医学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找出数据间的隐含联系,发现未知规律,最终获得知识的过程。挖掘的过程包括信息收集、数据集成、数据规约、数据清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和知识表示8个步骤[5]。近年来,数据挖掘是生物医学信息分析的常用手段,尤其是在循证医学研究、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领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价值。KDNuggets在2011年全球数据挖掘应用行业调查的结果表明:健康行业位居10大数据挖掘应用领域的第3位。生物医学领域大数据多是不完整的、不一致的、有噪声的,数据具有独特的复杂性、丰富性、规模和重要性,需要数据挖掘的特殊关注。数据挖掘经典算法,如:分类、聚类、关联分析、序列等在生物医学数据挖掘时都可使用。

2.1.1 分类(Classification)

分类是根据己知数据的特征和分类结果,为每个类找到合理的模型(构造分类器),然后用这些模型对新数据进行分类。K最邻近算法、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是常用的分类模型构造方法。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就是典型的分类过程。例如:美国学者利用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以决策树算法为模型,分析挖掘了医疗机构HealthOrg的数据仓库中有关年龄、BMI指数、腰臀比和周锻炼次数等数据,得出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此外,还有一些国内外研究者针对肺癌、乳腺癌的诊断数据,通过分类挖掘的方法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2.1.2 聚类(Clustering)

分析聚类分析是将有共同特征或相似度高的数据对象实例聚成一类的过程,常用来研究样品或指标分类问题。聚类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属性的相似程度将病例数据划分成若干类,通过比较各个类别之间的临床医学状态特征属性的差异来分析某类疾病。国外学者选取SEER数据库中的217558例肺癌病例,通过分析每个病例的22个临床医学特征属性和23个流行病学特征属性的相似度后,将这些病例划分为20类,这就是典型的聚类分析。

2.1.3 关联(Association)分析

关联反映的是一个事件和其他事件之间依赖或关联的知识,可以通过表征事物特征的两个或多个变量的取值之间存在的某种规律性,找出数据之间隐藏的关联关系。关联现象在生物医学领域普遍存在,例如:临床上的某些疾病会同时呈现几种不同的病症,这些病症之间就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关联性,而医生诊断病症的过程常常以观察症状为基础。

2.1.4 序列挖掘(SequenceMining)

序列是指按一定顺序或规律排列构成的一系列符号、数值或事件。存储于DNA、RNA和蛋白质中的遗传和功能信息可用符号序列表示,分析序列数据能找到其统计规律或发现序列组成部分片段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同性,这是生物信息学研究中最常用方法。此外,还可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某些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例如:欧盟资助的T-IDDM(TelemetricManagementof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项目通过Internet采集糖尿病患者的连续监测数据,经时间序列分析后找到患者一天内血糖水平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医生调整或精确胰岛素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数据和支持。

2.1.5 图挖掘(GraphMining)

利用待研究的数据对象构建图这种数学模型,然后从图中寻找频繁出现的子图,从而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例如:美国学术界整合出2003年H5N1禽流感感染风险地图,经过图挖掘分析出2013年H7N9人类病例区域[11]。此外,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公共卫生部门可以针对覆盖全国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库进行图挖掘,从而完成全面疫情的监测。

2.2文本挖掘——生物医学文献信息的大数据处理

2.2.1 文本挖掘

目前,全球医药类期刊近3万种,每年200多万篇,并且以每年7%速度递增,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约有30%以上的是与医学信息相关的。文本挖掘(Text-Mining)和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Visualization)是分析这些数据,揭示知识领域的内在联系的最有效手段。文本挖掘主要结合文字处理技术,利用智能算法,分析大量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文本源(如文档、电子表格、电子邮件、网页等),抽取散布在文本文件中的有价值知识,并转化为可利用的知识的过程,其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挖掘前要完成包括文本收集、文本分析和特征修剪三个步骤的预处理工作。文本挖掘多以计算机技术实现,文档聚类、文档分类和摘要抽取是应用最多的技术。文档聚类主要完成大规模文档集内容的概括、识别文档间隐藏的相似度、减轻浏览相关、相似信息等功能。文档分类多以统计方法或机器学习自动实现,简单贝叶斯分类法,矩阵变换法、K最邻近分类算法以及SVM等都是其常用的分类方法。摘要抽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自动地从原始文档中提取全面、准确反映该文档中心内容的简单连贯的短文。此外,文本挖掘的结果评价常用分类正确率、查准率、查全率、支持度和支持度置信度等世界公认的重要参数进行评价。生物医学信息处理领域所涉及的DNA序列综合特征分析、蛋白质功能和相互作用分析、疾病基因发现、药物作用靶点预测等都与文本挖掘技术密不可分。在我国,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来研究医学文献背后隐藏的知识。临床上,医生用文本挖掘技术对疾病的处方和中药用药规律进行了分析。

2.2.2 信息可视化

信息可视化是一种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信息转换为具有一定意义图形或图像,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能有效发掘、过滤和研究海量数据,以更直观、有效的方式使研究人员更容易发现隐藏在信息内部的特征和规律,深层次地发掘包括生物医学领域在内的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信息,为研究人员把握研究方向提供帮助。信息可视化的常用工具有TDA、CiteSpace、Histcite、Vxinsight等软件,主要完成数量统计、共现分析和统计图表、共现矩阵、节点链接图、技术报告展示等功能。例如:国外学者针对PubMed数据库中2002年到2011年的文献,分析了以“电子健康档案”、“医疗记录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诊疗”为主题的文献的引用情况后,用可视化工具展现其研究结果,使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很直观的了解了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3总结与展望

第7篇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1-0083-03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导向, 它是一个人的内在灵魂,其核心是如何做人。艺术专业大学生不仅作为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反映主体之一,更是为社会提供精神文明产品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他们拥有自主自强精神、民主法制意识、开放宽阔视野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大学教育承载着社会的重任,因此,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大力倡导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更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的内容,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思想,主要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想素质,即关注人生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自由发展,关注人的道德行为,倡导个体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注人对生死、信仰、幸福、存在价值的终极意义,并追寻人类的终极价值取向。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的人文效益等。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文精神不断确立和发展的过程。

人文精神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对社会的关注,把关注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尊严和权利作为精神追求,追求人的完善;二是对人类知识、科学和真理的重视与求索,坚持真理,热爱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三是个体文化素养的提高与锤炼,文化素养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层面,是个体对包容在基本生活活动中的文化要素的体察和接受能力;四是关注实际与现实,勇于实践探索,人文精神不能仅仅作为知识分子在书斋中苦思冥想出来的纯学术概念,而应成为现实生活中具有操作性的践履规范。

西方的人文理念是自由,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人文理念是仁爱,但它们的本质都是培养和实践人文精神,追求理想人格。人文精神由低到高依次可分为:生命层次、生存状态层次、求善层次、求真层次、求美层次这五个层次。一个具备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在个体层面上,珍视生命,热爱生活,有正确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努力做到自爱、自强、自立、自主;在人与人的层面上,他不仅为自己活着,也为他人活着,能做到“心中有他人”,能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友善相处,从观念到行动都能做到“由于我的生存而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善解人意,知情达礼,人际和谐,得到他人的喜爱;在人与社会层面上,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关心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以社会进步为已任,有奉献精神和行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人与自然的层面上,有科学精神,热爱大自然,关爱地球和人类,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的活动,不信鬼神不迷信。

二、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和问题

艺术专业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实不容乐观,不少大学生文化底蕴不够,缺少基本的人文思想素质。由于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而当前市场发育过程中的多元文化良莠不齐,不容割断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逐渐形成了各种意识流派、文化思潮,汇成纷繁复杂、充满交错和碰撞的时代大背景,置身其中,学生极易沉溺于滋生蔓延的各种欲望中而无法自拔,在利益的角逐中容易产生对物质片面地追求,而使人性中最朴素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学生思想行为发展可能是畸形的、单向度的、平面的。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是重要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不及时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不仅直接影响青年艺术家或艺术大师的孕育和诞生,还可能遗憾地成为迷惘的一代。因此,艺术院校积极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树立人文理想刻不容缓。

目前学生人文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文素养匮乏。中小学教育中,由于升学压力而重视分数高低,更关注知识的灌输而弱视人文素质教育。到了大学,艺术专业技术课程从课时到排练都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对文艺理论、文学作品及哲学历史等学科的了解涉猎是很少的,相关人文知识非常匮乏。据本人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调查了解,相当部分学生读得很少或没有读过最基本的中外文学名著,而很多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是来自影视作品中已经被艺术加工了的内容,有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较差,连文章的通畅完整都难保证,文笔的优美和深刻的见地更为鲜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传统价值观破灭导致信仰危机。艺术专业学生作为社会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应该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信念,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但现实是有的学生缺乏科学的价值观,仅仅关注和盲目追逐快餐文化及境外文化,对民族优秀文化和艺术排斥冷落,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潜滋暗长,使得重功利轻理想的思想泛滥,学生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在增长,片面的狂热的追求眼前利益,放弃或消极对艺术事业和理想的追求,价值判断出现严重失衡,精神的东西慢慢被淡化,物质化、实用主义渐渐浸蚀着本身就有待于完善的人格和灵魂。

3、道德荣辱感滑坡,集体观念减退,片面追求个性发展,盲目理解仿效西方文化,传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被抛之脑后。有的学生生命感麻木,人际关系冷漠,不思进取,自私自利,随意旷课,考试作弊,甚而违法乱纪乃至受到法律的制裁等,马家爵事件更是令人震惊和反思。针对部分大学生道德底线的缺失,“道德重建”在高校中应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尤其是思想活跃、情绪敏感的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导向,应是所有教育者及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4、严峻的就业问题引发弃世、颓废思想。从过去认为“艺术殿堂”走出的“未来艺术家”到面临当前的大众化就业,自身及社会心理地位下降,加之严重的供需失衡导致“艺术梦想”的幻灭,毕业后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或适合的工作,于是出现厌学情绪,内心空虚,没有理想,更缺少发奋努力的精神支柱,没有激励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个人使命感,稍遇困难挫折就无法解脱,弃世、颓废思想便得以滋生。

第8篇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一、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分析

许多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缺乏相关的制度保障,只是简单停留在单纯组织开展的层次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只是被动接受;而由于缺乏统一部署,脱离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学生在实践中无法获得专业学习,也起不到服务地方的作用,无法与实践单位有效融合,普遍存在应付敷衍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高校普遍未对社会实践进行经费投入,而艺术类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由于需要相关原料、器材(美术类需要颜料等,而音乐类需要乐器等)的投入,经费往往较高,许多学生也不得不放弃某些社会实践活动。

二、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实效性建议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事业需要,帮助学生长才干、长见识的重要手段。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有效的社会实践尤显重要。艺术类高校对待社会实践应当提高思想认识,进行统一部署,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不断完善组织形式、丰富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稳定专业实践基地,并及时交流总结评价,引导社会实践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扎实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规划,完成相关制度保障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必修环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社会实践课程和大纲,突出艺术专业特点,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制度,从制度上确定社会实践地位,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常态工作。完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辅导员)的有效配合,比如,将参与、指导社会实践作为评优的参考依据,有效核定工作量并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切实提高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成立学校层面的领导机构,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学校应当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提高认识,改变以往社会实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统筹学校整体资源,统一制订社会实践方案,如,进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打造、基金投入使用及配套措施等,从而做到从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出发,构建起适应学生需求与发展的社会实践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

(三)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有效结合的关键环节

1.结合专业、需求策划社会实践主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首先在于课题的选择、计划。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突出艺术的专业特点,寻找符合地方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选题,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因此,在进行实践活动选题时就要从实际出发,做具体分析,寻找社会实践活动、艺术与社会需求三者的结合点。可以由专业指导教师直接根据社会实践具体要求和地方需求,结合学生所学艺术专业特点,设计社会实践的多个课题以供学生参考和选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有的放矢地设计选题。

2.建立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 学校还应积极为社会实践搭建平台,联系政府部门或者相关机构,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专门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认识到艺术回归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加深对艺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社会实践团队的建设是保证活动实效性、长期性和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学校和学院必须努力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师指导团队,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形成文化氛围,实现稳定性、长期性。

第9篇

在电子商务、网上银行,包括G3、WiFi在内的无线网络以及智能网络终端日趋普及的情况下,移动电子商务环境日渐成熟。本文给出了一种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二手物品交易平台体系架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不同的层次以及不同层次、不同板块所包括的服务功能。第一级层次包括搜索引擎栏、一级目录栏和公告栏等功能模块。第二级层次主要包括一级目录中的各种相关的二手物品分类,以及物品出售信息等,包括体育用品、图书类、生活用品和电子配件等。对于公告栏主要包括二手物品的相关信息以及交易者对二手物品的交易评价等。搜索栏,是针对“以物易物”用户,或物品求购用户,通过站内搜索引擎,搜索所需的物品信息。搜索引擎提供了包括物品名称、品牌、报价等在内的多种组合信息的查询,同时支持模糊信息查询。对于以物易物的信息管理是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交易模式,用户在上传了自己的物品信息后,可以同时提交期望换取的物品名称,系统可以根据商品信息进行匹配,提供期望交换的物品的有关信息。对于需求方的评价栏设置了二手交易论坛,是网络平台用户进行离线交流的场所,除了根据大学生交易物品进行分类为书籍、小家电、数码产品、计算机、文体用品、交通工具、音像制品等不同版面外,还可以增加包括面向新用户的平台,该平台主要功能使用帮助、交易投诉等版面,每个版面围绕相应主题展开交流。该网站结构还包括数据层以及网络层等。数据层包括操作型数据环境和分析型数据环境,操作型数据环境主要包括应用层中各功能模块对应的后台数据库,为应用层中各应用模块提供数据支持。分析型数据环境,主要围绕“物品”主题,构建数据集市,通过OLAP等工具围绕物品交易行为进行分析,为用户提供“参考报价”等决策信息服务。在平台运行初期,数据层主要以操作型数据环境为主;随着平台用户规模的增加,再逐渐扩充分析型数据环境。网络层主要包括光纤、双绞线等有线网络、以及G3、WiFi、蓝牙等无线网络。二手交易平台采用基于WEB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访问。

二、信息平台技术实现与运营分析

该平台所需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语言开发环境业已成熟,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与业务流程并不复杂,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计算机专业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编程与网站架设等工作。本文中提到的高校大学生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的后台数据库选用网站采用ASP.NET2.0技术的MicrosoftvisualC#.NET2005作为开发工具,MicrosoftSOLsever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开发的相关技术已经很成熟,具备技术上的可行性;同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验室可以提供包括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服务器环境支持。在管理层面,该平台由计算机专业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师,学生进行技术维护;平台日程管理可以由大学生社团组织负责。本文给出的高校大学生二手物品交易平台具备技术上的、经济上与管理上的可行性。该平台运行初期,考虑到服务器的负载能力,主要面向所在高校的大学生用户,随着平台用户的增加,影响力的增大,逐步吸引校内商家投放网络广告,靠广告收益购置新的服务器,提高服务器的服务性能,逐渐具备面向周边高校大学生进行服务的能力。随着网站运行的规模,远期有望为整个大学城内的学生用户提供服务,甚至与有关公司合作,具备更加专业的服务能力。

三、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