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03 09:57: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化学反应速率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第1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作为侧重理科类学生学习的教材,本节侧重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这部分知识达到大纲中所规定的B层次或C层次的要求。本知识点,按最新教材来讲。

教材从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蚀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实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以及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注意联系化学键的有关知识,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以及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需要通过分子(或离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实现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称。并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说明只有具有足够能量和合适取向的分子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教材配以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进一步说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和的情况,从中归纳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接着,教材围绕着以下思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又进一步介绍了压强(有气体存在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对上述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对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综合运用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教材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图画来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教学关键。教师不可轻视实验和图画在本节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本节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本节教学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2.运用比喻、图示方法,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如制成动画教学软件加以模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第2篇

人教版高三上册化学溶液与胶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知识点分析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胶体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表面积大,有强的吸附能力,因而表现出下列特性:

①能通过滤纸而不能透过半透膜——用于悬浊液、胶体、溶液的分离。

②对光的散射作用——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产生一条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③受水分子从各个方向大小不同的撞击作用——胶粒在胶体中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胶体能均一、较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

④胶粒在胶体溶液内对溶液中的离子发生选择吸附使胶体粒子带电(例Fe(OH)3胶粒带正电,硅酸胶体的粒子带负电)——胶粒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电泳——除尘——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2)胶粒带电规律

一般来讲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及水化物、金属硫化物形成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3)胶体的聚沉方法及应用

①加热——加速胶体粒子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

②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

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小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

④应用: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三角洲。

2.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方法

(1)温度不变时,蒸发溶剂或加入溶剂时,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

(2)若溶剂不变,改变温度,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溶解度1

(3)溶剂和温度改变时,求析出或溶解溶质的质量x:

先求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求形成的新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溶质质量,并与新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构成比例关系计算。

(4)加入或析出的溶质带有结晶水:

既要考虑溶质质量的变化,又要考虑溶剂质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先求原饱和溶液的溶质与溶剂,再求构成新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与溶剂。

看了高三上册化学溶液与胶体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习题及答案

2.高二化学选修4盐类的水解教案

3.高二上册化学化学平衡常数用教案

4.高二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第3篇

一、诊断性反思预热,做好教学准备

所谓诊断性反思,就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师生分别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估。对于学生而言,反思的重点在于考察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认知水平能否达到学习新知识的高度、还需要补充哪些背景知识、已掌握的化学学习方法是否适用于新知识的学习等。

教师的反思重点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影响教学效率。在反思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重点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重难点了么?内容安排合理么?教学方法学生能否接受?这样的教学能否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充实么?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审视自己的教案编排是否合理,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诊断性反思重在针对性,旨在帮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帮助教学做好课堂预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症下药。为了做好诊断性反思,笔者建议教师适当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悉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认知状况。

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笔者重点调查了学生是否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考查他们对浓度的理解是否正确,部分问卷问题如下。

1.你认为升高温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么?

A.会B.不会C.不确定

2.对于固体而言,其表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么?

A.会B.不会C.不确定

3.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两种溶液进行混合后,彼此的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变大B.变小C.不确定

4.改变溶液的质量,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否发生改变?

A.是B.否C.不确定

二、过程性反思推进,审视思维活动

过程性反思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针对教学进展,以提升课堂效率为目的所进行的对自我思维活动的反思行为,其重点在于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反馈和改进。教师是过程性反思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有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反思活动,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所用方法是否科学,而学生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反馈出来的信息则给教师反思提供了依据,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动向,调整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活跃的互动交流非常重要,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提供敢想敢说、不怕犯错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多设问题并有目的地组织讨论,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并适时进行语言点拨和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反思,逐步将课堂上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改进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具体而言,过程性反思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情境中反思和探究中反思。毋庸置疑,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已有现象和知识的反思,而组织探究活动,则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考验,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在设计探究方案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完善思维过程。

本节课,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情境。

1.鲜牛奶在2~6℃的环境中可以保存5天,但炎热的夏天,在室温下,几个小时就会坏掉,这是什么原理?

2.买洗衣粉的时候,大家留心一点就会发现,很多洗衣粉都是加酶的,而且去污能力要比不加酶的洗衣粉强很多,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

3.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见过那种老式锅都带有一个风箱,主妇们为了让炉膛里的火烧得更旺一点,就会拉风箱,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反思化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请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总结性反思补充,客观自我评价

总结性反思的重点在于对已有学习结果的回顾和评价。课堂教学中,在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完成后,要做出即时反思,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步骤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形成一个简单的知识链条。不仅如此,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成后,通过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等,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同时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知识、方法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客观进行自我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写反思日记是进行总结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反思日记的内容可谓容纳百川,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任何疑问、困惑、感想都是反思日记的内容,阶段性学习的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汇总、错题记录、思维改进历程、存在问题、学习体会、自我评价等都对学生有很大帮助,这些都是他们思考的结果,也是一个理清知识脉络、重构理解、内化思想方法的过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反思日记的作用,避免流于形式,教师要做好日记评价工作。反思日记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反馈,而教师此基础上再评价,教师便会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其目前的学习状态和认知水平,还能及时获悉学生的心理动态,从知识和情感这两方面促进与学生的沟通,也为进一步做学习指导奠定了基础。

反思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会反思,学生就学会了学习。诊断性反思、过程性反思和总结性反思的综合应用,能够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学关键性因素出发,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同化,掌握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篇

高一上半期,第一次带火箭班,我不敢有一丝松懈,坚持认真备课(即翻阅多本资料书和以前的教案,再重新写教案),认真上课,认真进行晚辅,每一节课都很认真,可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最好,课堂教学实效不高,我开始苦恼。通过课下与学生交流,反思我的教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仍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规定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就是去完成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就想把这些知识“灌”给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顾及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掌握情况,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实效不高。如何提高课堂实效呢?

后来我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代替传统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每一节课尽量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课堂实效。具体表现: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

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挖掘情景中的信息,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探究的欲望;在选择情景素材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特点,并能够与学生已有经验和认识产生联系或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才能落实主体地位,从本质上脱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探究。

案例:在讲高一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时,若按教材内容平铺直叙,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于是,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增设一个美丽神奇实验―――“滴水生烟”,马上提问:“为什么锌加单质碘,再滴加水,产生美丽的紫色蒸气?”抓住学生好奇心,引出本节内容。

二、设计导思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设计导思问题,即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要求问题难度要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 “桃子”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紧扣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长点来设计和提出问题。如果太难,不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会无所适从,逐渐丧失探究的信心和乐趣,出现教师讲授代答,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比较大且难理解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成阶梯递进式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给学生以相关信息提示,辅助学生完成;同时导思问题要有启发性,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案例:在讲解高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运用化学理论如何解释这一结论?这是本节一个难点,如果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学生无从回答,就会出现教师讲授代替学生回答,学生被动接受。为了提高课堂实效,突破这个难点,我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并提出阶梯递进式问题:①什么是有效碰撞?②什么是活化分子?③有效碰撞的条件?④什么是活化分子百分数?⑤为什么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刚才那个问题)?通过设计阶梯递进式问题,使刚才那个问题迎刃而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

三、调控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

在课堂上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评价活动,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与点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保障。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能顺利达成。

进行课内自主探究的活动,使活动完全按教师备课时预想的方案进行,这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因为只有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新的知识增长点,促进知识的自然生成,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在这里要强调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调控,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时引导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积极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为他们搭建平台。

要运用一些启发性语言,来调控课堂气氛与进度,如:“其它同学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尽量避免出现教师代答或对学生的发言不予理睬。如果个别学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也不要绝对否定学生,可以考虑与学生课下交流讨论。

四、 师生反思总结――――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化学知识具有较零散的特点,通过课堂反思总结,不仅让学生回顾课堂上新学过的知识点,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还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反思的形式有多种,例如由学生谈本节在知识和方法上的收获或通过典型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与方法,培养迁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可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反思总结环节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通过课下反思,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能力。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平衡;学习困难;解决策略

高中课本中对于化学平衡定义如下:“在外界条件稳定无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所有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与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此时相等。该时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会发生变化,其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上,学生虽然进行了剖析分段理解,但却无法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更不能深入到细微处仔细详读。

一、化学平衡学习困难分析

化学平平衡的主要特征为v(正)=v(逆),Kc=c(C)p・c(D)q/c(A)m・c(B)n,在高中阶段,化学平衡包括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部分,对可逆反应的程度进行讨论,包括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知识。

例如,对反应aA(g)+bB(g)?cC(g)为例,其中a+b≠c。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①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内的总的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是不变化的,与时间的变化无关。②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内的密度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不变的,与时间的变化无关。③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内的各气体的体积与各气体分压,以及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是不变的,与时间的变化无关。④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的物质的颜色体系不会发生变化。⑤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质的温度体系也不会发生改变。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有些高中生会出现无法把握的状态。

二、化学平衡学习困难出路策略

需要对化学平衡涉及的C、V、P等物理量进行具体含义的内容掌握,对此及逆行那个反复的记忆和理解,对相关的公式与原理进行深度的比较,将恒温、恒压等定量性问题进行熟练性练习。通过教师的立体总结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度,对此部分的学习更加坚实。如题:已知X2(g)+3Y2?2XY3(g),ΔH=-90.8 kJ/mol。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三次平行试验。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三、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a

B.化学平衡常数:③=①=②

C.达到平衡时XY3体积分数:①>③

D.X2的转化率:②>①>③

题目中如果仅通过化学概念的学习是无法解出答案的,由分析我们可知实验③中生产XY3的量可能大于1 mol,放出热量可能大于90.8kJ,故A不正确;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B正确;①和③容器起始投入反应物成比例,将③平衡看做①平衡缩小体积到原来的一半,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时XY3的体积分数:①①,故③>①>②,故D选项错误。

2.相关例题的加入和详细的过程分析

化学反应内化学平衡的过程学习也很重要,需要教师对例题中的物理量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对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需要教师引导为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为主体进行深入学习。例如,对反应CO+H2O(g)?CO2+H2,若将1 mol的CO与1 molH2O(g)通入1 L的容器内,且容器密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容器内的各物质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特征分析: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着正逆反应的过程。②最开始放进去的物质只有CO和H2O(g)两种,正反应速率在最初最大,逆反应基本没有进行。

所以,教师需要对类似的这些反应进行学生能力接受范围内的讲解,使学生的知识在一步一步中巩固和前进。通过恰当的例题对所学知识能够达到巩固的效果,让学生对知识的框架与考题的考点进行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自我继续努力的同时,需要搭配教师的合理教案,以教案中合理的例题建立起学生的例题知识思考点观念,走出做死题的怪圈,真正达到得心应手。

3.同其他学科的关联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思想的关联,平衡的问题不只出现在化学中,例如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模型构架可以帮助化学平衡的学习。同样,在政治中唯物辩证的矛盾与统一的学习可以对的水电离现象进行矛盾分析角度的阐述。

化学平衡理论的把握可以省下很多关于化学平衡问题钻研的时间,在高考时的优势地位又有一定的提升。高中生通过化学平衡原理的学习,已经可以解决这些难题,还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汪志成.“化学平衡移动”的疑难问题解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9).

[2]王祖浩.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开山.化学平衡中常见的错误结论[J].高中数理化,2012(9).

[4]任丽曼.高中生化学平衡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4).

[5]许师.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2).

第6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运用;启发式

一、转变教学理念,变“灌”为“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指导、诱导、启示、启迪等作用.知识的学习只有在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需要,才会发生有益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或生活经验出发,借助学生对新的化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里,多采用一些生动活泼为他们所熟悉但又不解其中科学道理的实验现象和化学事实,把他们引导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使他们从最初的惊奇、兴奋进而转入探究“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积极思维状态.例如,在《化学1》氯气性质知识的学习时,我通过多媒体介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对英法联军施用一种黄绿色毒气的历史故事引入氯气物理性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从色、态、味等多方面思考氯气可能具有的性质,通过总结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后再启发学生思考氯气的一些用途.

二、深入了解学生,变“教”为“引”

教师要想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其基础就在于首先要真正了解学生.对于我所教班级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检测了解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根据他们个体的差异,确立具体的教学要求,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的引导更有针对性.分析班级整体的学情,更好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在哪些问题或哪个环节上遇到困难,该怎样引导他们去解决这些困难,多一些准备,更好的把握课堂.对学生具体的困难,仍应强调“导”字,强调的不仅仅是结果,更需重视的是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也不是仅仅由教师直接把解题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应帮其分析,引其思考,层层深入,逐步推进,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在此过程中既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途径,懂得思考的方法,又让学生处于积极动脑的亢奋状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三、精心设计教案,变“主”为“辅”

为了更好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师生双方要密切配合,在一致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动脑筋,认真研究大纲和课标,明确目标和要求,积极钻研教材,注意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所设置各个环节的意图,确立课堂教学的思路,然后收集整理相关的教学素材,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力求素材的最优化.如,在学习《化学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时,我先让学生感受金属和酸反应前后试管温度的变化,启发学生结合物理知识思考温度的变化说明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这种能量的变化又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然后再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考虑有没有熟悉的反应是放热的,很多同学会想到泡石灰的场景,说明氧化钙和水的化合反应也是放热反应,启发学生分析理解“摇摇冰”产生低温的原因,所有这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顺利引入本节课化学知识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我已经在尝试将我们新课程的所有重要化学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化学这门科学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四、利用化学实验,变“做”为“观”

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演示实验,不仅仅教师做,更要引导启发学生去观察实验的现象、去思考实验所说明的问题及达到的目的,也可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去进行实验,进而启发学生考虑是否可以进行实验的改进,或进行其他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知识.例如,我们在学习知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就可以设计实验探究,教师首先带领同学一起回忆催化剂的概念以及我们所学过的涉及使用了催化剂的化学反应,很多同学都会想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这个实验,考虑实验所需说明的问题启发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探究,设计对比实验,通过过氧化氢分解加二氧化锰和不加二氧化锰现象的对照,说明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学生很容易理解,所以说利用好化学实验对于启发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启发式教学不能偏离大纲指引的教学方向

第7篇

传统的“五个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加上有限的化学实验演示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下面,笔者就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1 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微观概念和

原理[1]

化学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年开设的一门学科,由于概念较多,对于初学者来说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有些学生因为不理解化学概念造成后续学习的困难。对于微观领域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单靠教师的语言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借助多媒体处理和转化信息,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形成化学概念。

例如在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多媒体。学生的世界首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世界,因此,他们在认识事物时更多地依赖于自己的所见所感,不容易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教师在一开始引入微粒的概念时制作了一段视频,就是从浩瀚的宇宙开始搜索追寻一个微粒,从宇宙到地球,从地球到亚洲,从亚洲到中国,从中国到北京,从北京到东城,从东城到学校,从学校到一个人,从一个人到一只手,从一只手到一个细胞,从一个细胞到一个个分子,让学生感知对于物质的认识就是这样:从看不见的猜想假设一直到看得见的仪器检测,这就是认识微粒的发展历程。学生也初步理解了物质是不连续的,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接下来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学生也不能想象出各种微粒的微观结构,就造成概念形成的困难,对进一步学习物质构成(哪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造成障碍。借助画图软件,把微观分子、原子变成看得见的分子、原子模型,并且借助球棍模型使之立体化,学生就很好地理解了概念。

在学习微粒的性质时,大部分教师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微粒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又融进了多媒体的使用。例如在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推测出微粒的性质后,利用动画模拟了蔗糖溶解的过程以及酒精和水混溶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于微粒性质的理解,进而又播放了视频“金原子的超显微结构”,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金原子之间有间隔,原子在不断地运动,让学生对自己的分析确认无疑。

如何检测学生有没有真正建立微粒观呢?设计一个想象力比赛活动,就是把“物质及其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通过类比的方法表现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作为活动的前言:“当1919年日蚀证明了我的推测时,我一点儿也不惊奇。要是这件事没有发生,我倒会非常惊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表现超乎预期,他们借助语文中的文言文写了“两小儿辩水”,解释宏观上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微观上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用数学中的图形变化类比化学变化,用英语中的单词重组类比化学变化,用音乐中音符重组类比化学变化,等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学生已经建立了微粒观。

建立“宏观—微粒”的认识对于学生学习化学符号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让学生在看到一个个符号时能联想到宏观物质,能想象出微观结构。所有的符号不再是单纯的符号,而是有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的指代意义。学生初步建立“宏观—微观一符号”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后,继续用这种思路学习化学方程式。

例如先演示氢气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建立宏观事实,接着引导学生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再用多媒体展示动画,揭示氢气燃烧的微观实质。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用符号表达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也就很容易写出来了。进而用相似的方法,学生可以写出水通电、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等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让化学教学不再是像英语学习一样单纯的记忆,这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奠定了扎实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微粒观的建立让教师在后续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在学习溶解过程以及酸碱中和的实质时,学生很容易描述出微观过程,这有力地证明了微粒观已经深入学生的认识观,这样好的教学效果是应用信息技术最成功的体现。

高中阶段也有一些化学原理适合借助多媒体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学生不能理解可逆反应自身的特征,对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认为完全是外界原因造成的;也不能理解动态平衡的含义,认为“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就停止了”。利用3DMAX制作了课件,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融合在一起,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都在变化。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过程,将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分开,设置时间,第一秒反应物分子减少得多,增加得少,生成物的分子增加得多,减少得少;直观看到的是反应物分子数减少,生成物的分子数增加。与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吻合,即生成物的浓度不断增加。但通过上述媒体展示,学生感知了逆反应的存在,只是正、逆反应速率不同。接下来的动画是第二秒、第三秒……,正反应速率在减小,逆反应速率在增大,到了某一时刻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减少分子数等于增加的分子数,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学生理解了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认识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课件也获得了北京市一等奖,全国优秀奖。

2 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化学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实验[2]

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可能由于反应物或生成物有毒、有味,或是由于有危险,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相关反应,或者教师将有关实验录制好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视频。如讲空气成分的测定时,动画模拟拉瓦锡的实验,通过抓取细节和多角度分析科学家实验,探究其中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原理和误差。接下来让学生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学生就在拉瓦锡实验的启发下设计了几个实验方案,其中一个和书上的实验设计大同小异。可见,形象的动画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

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中,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是本课题的重点。由于一氧化碳有毒,课堂无法完成实验,单纯画图讲解学生分析理解起来有一定障碍。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之后播放高炉炼铁的视频,接下来按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实验装置实验顺序尾气处理这一主线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将它与炼铁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起来,学生分析得头头是道,因为他的头脑中有了具体的表象,也就很容易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除此之外,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如浓硫酸的稀释,若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就会引起液滴飞溅,以上这些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使用Flas模拟这些实验的错误操作,还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除此之外,初中化学教学中像倒吸现象、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酒精灯的错误使用都可以借助动画模拟,让单纯的讲解变得形象生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我学习[3]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每个人都需要根据工作或生活的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从而完善和提高自己。化学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如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在网络上自主选取适合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成绩好的学生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其钻研学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展个性特长,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也能让学习弱的学生根据需要选取适合自己的多媒体信息补充落下的知识或者理解不深入的问题。例如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更深层次问题的详细信息,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在网络上学习共享的资源像哈佛课堂实录,扩充自己的知识和眼界;学习弱的学生可以选取网络上的视频片段,重新对化学某模块知识进行学习,加深理解的同时自学能力也会逐步增长。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考试评价体系是思考的下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祖建方.论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课程网.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观摩及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

第8篇

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只是关注于知识点的传授,关注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接收程度,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的灌输。甚至一些学校为了考试成绩的提高,将一些化学实验学时都进行了消减和取消,一些化学现象是通过教师口述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而不给学生亲自动手和观看演示的机会。长期如此,造成了许多学生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问“为什么”的习惯。课程改革的方向必须坚持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等的有机整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实验体验。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更新,决不能守旧。

2、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方法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忽视了直观教学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直观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地多做直观教学。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多媒体动画、录像和实验演示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直观教学方式。

2.1多媒体动画教学。目前,很多中学教师都不曾使用过多媒体教学,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比较麻烦,课下花费了更多时间。但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得以直观地展现,使静态的描述变为动态化演示,从而实现化难为易。例如:在描述原子核内部结构时,可用不同颜色描述原子核及核外电子,并形象地通过动画演示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在描述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时,也同样可以使用动画演示其断键和形成新键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过程的印象,从而使其牢牢掌握该知识点。当然,化学中能够进行动画演示的地方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这需要教师的创新和构思,需要广大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

2.2实验教学。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领域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实验的重要性,任何自然科学的定律定理如果抛开了实验验证,都会沦为“纸上谈兵”。而实验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加深,也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但是,化学实验教学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现举例说明。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时,首先将Zn放入不同浓度的酸中,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在玻璃管另一端系上没用空气的塑料袋,通过其塑料袋变大的速度来进行直观地说明。通过这样的小改进,会使许多化学定律定理直观地展现到学生面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更容易加深理解并牢牢账务知识点。

2.3合理的作业布置。作业是学生课后复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教材的课后习题是教材内容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是教材编撰者团队付出了极大心血而完成的,是课后作业的首选,要充分重视,详细讲解。同时,作为补充教师应该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课后练习的准确性和效率,做到不漏下一个知识点。试题的量不要太多,试题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各级学生。(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学案导学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深入推进进程中,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不断的亮相,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就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策略的实施略作探讨。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学案导学”,简单地讲,就是“学案”加“导学”,即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案教学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升到了相同的高度,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将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使学生从实用性教案和自助式导学案中逐步掌握学习、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高中生思维和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

二、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几种主要形式

针对教学内容的差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编制恰当的导学学案,有侧重地选择教学突破口以增强教学效果。按其教学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主要形式:

(一)诱导式学案导学: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新授课程通常采用诱导式学案导学,在学生参照学案预习的基础上,可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过多或过度细致地全面讲解,尤其是不能照书直述,避免教学气氛过于沉闷。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学案所示三张图片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铜片部分氧化成氧化铜(2Cu+O2 2CuO);

②氧化铜被还原成亮红的铜(CuO+H2 Cu+H2O);

③铁丝在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Fe+Cu2+Fe2++Cu)。

而后引导学生讨论发现,上面几个反应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中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由此就可以归纳得到结论,所有的有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其他章节的概念教学也是如此,要尽量避免学案设计的抽象性,尽量给出清晰带有图片的实例,帮助学生切身感知其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充分暴露概念理论的形成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归纳、总结。

(二)开放式学案导学: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单元专题的复习对于学生彻底地牢固掌握化学知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学习完新知识后,必须经历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数学生都会对新旧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产生疑问,甚至对于章节内容的讲述感到杂乱、缺少头绪。因此这部分的教学中通常会应用到开放式教学模式。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应当具有开放性特征,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必要时可通过课堂实验来加以证实。以“钠的重要化合物”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出单元章节概念图网络,也可以通过较为复杂、考核内容全面的练习题供大家探讨,如下题: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物质E为淡黄色固体,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呈现为黄色火焰,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上各项为何种物质?

很明显,教师通过对“钠的重要化合物”这一单元复习主线的把握,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引导至教师设置的问题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学生之间也能得到广泛的讨论交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及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准确的评价,总结单元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次新的飞跃。

(三)技能式学案导学: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授课前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要通过解答习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预习或巩固知识点。学案中所载的示范题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是要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使其通过自主尝试、教师评价、作业练习更好地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这就要求导学学案设计在习题的编排和选择上,应当具有明显的区分度,由浅入深,精讲精练,才能使学生从习题练习中得到训练与巩固的机会,体验到解决化学问题的乐趣。

以“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为例,课前练习要尽量做到简单、全面,能使学生联系教材中知识点进行解答,如下题:请对Na2CO3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进行排序:c(Na+),c(CO32-),c(OH-),c(HCO3-),c(H+)。而通过课程讲授、课中评价,学生对溶液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守恒关系等问题形成初步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安排适当难度问题要求学生给予详细的解答,以考察其知识掌握程度。如:

甲酸溶液中混入定量NaOH溶液,二者完全反应,对于生成的溶液,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c(HCOO-)<c(Na+) B.c(Na+)<c(HCOO-)

C.c(HCOO-)>c(OH-) D.c(HCOO-)<c(OH-)

将设置在学案上的习题发放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来思考,用发现思维去探讨解决方案,不能是简单的猜或蒙,要有理有据,在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后能对自己提出的解题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找出最优化的途径,这样才能到学案导学的目标。

三、结语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参照学情,结合能力线、知识线、学法线三方面来设计恰当的学案,才能真正地将讲堂变为学堂,达到发掘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造高效化学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文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要点解析[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龚国祥,马春生,刘江田.“化学反应速率”单元教材分析和核心内容教学活动设计[J].化学教育,2012(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