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47: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科学研究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研究潜在课程的本质及其特点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的课程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研究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
1.扩大课程研究的视野,完善我国的课程体系
潜在课程是一个与显性课程有密切关系又相对独立的领域,其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显性课程更加具有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程研究领域,尽管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的效果在短期内尚无法精确测量和评估。对潜在课程的深入研究必将扩大我们的课程研究视野,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课程理论体系,更加全面地、深入地认识课程这一概念。
2.顺应时代的发展,丰富课程研究的内容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现代化的人才,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等能力,而隐性课程在这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的发展促使我们必须重视潜在课程,加强对潜在课程的深入、全面的研究,这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课程研究的内容,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利于重视学习过程,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
显性课程的实施较偏重于教科书,偏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偏重于对学生的“训练”。仅仅靠这种单向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很难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潜在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逐渐使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对隐性课程的本质和作用的深入研究必将使人们认识其重要性和作用,进而使我们更加重视环境以及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4.有助于人们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对潜在课程的认识、研究和宣传,能够促进人们对学校课程的科学理解以及对学校教育各种现象的深入理解,能够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和教育思维模式的科学化,有利于全面贯彻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隐性课程的含义及特点
1.隐性课程的含义
关于隐性课程的含义,有多种表述方式。尽管人们对隐性课程的看法不尽相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并非易事,但其中的共同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即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学校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课程,具有隐含性,泛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表,但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隐性课程的特点
(1)广泛性。隐性课程泛指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所有学校文化因素的总和。它涉及到学校建筑的样式及色调、各项规章制度、各种人际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团体及其亚团体、环境卫生甚至学校的一草一木等因素。
(2)潜在性。隐性课程主要是以间接的、潜在的等不明显的方式,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对学生产生影响。这些潜在的课程因素整天与学生相伴,在学生看来似乎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般情况下,学生也很难意识到隐性课程对他们的实际影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感。
(3)持久性。隐性课程多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正因为这些影响是在学生几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学生对这种影响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学生从情感上接受了这些影响,所以这些影响一旦产生就会持久地发挥作用,难以消除。(3)难量化性。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多是精神方面的,属于非理性的,例如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心理适应能力等,这些都是难以量化的,所以我们对隐性课程的影响结果往往采用定性分析。
三、隐性课程的分类及其关系
1.有意识安排的潜在课程
指学校有意识安排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用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要素,这些教育要素体现着教育者或学校的意图。如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校园中某些特殊的布局、各种学生组织及其活动等均属于此类潜在课程。此类潜在课程的目的性是明显的,这在潜在课程的第一层次即意识形态层面上表现最为明显,可以从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甚至教学法的选择上,说明学校是怎样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社会观、哲学观、政治观、价值观等。另外,此类潜在课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
2.自发形成的潜在课程
泛指除学校有意识地设置的潜在课程外的在学生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教育要素的总和。这类潜在课程并不一定体现学校或教育者的意志,它对学生影响的结果或许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或许不一致,甚至相反。从这个角度讲,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此类潜在课程的明显例子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各种小团体。这类团体主要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等为基础产生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比正式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对于这类潜在课程,需要注意的就是尽量使其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3.以上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上两类潜在课程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前者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和国家意志,对后者具有导向作用,会影响后者。当自发的潜在课程的目标与有意识的潜在课程的目标一致的时候,二者实际上就成为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自发的潜在课程会转化为有意识的潜在课程。
四、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1.并存关系。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并非隶属关系,而是各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呈现方式、设计模式以及学习的机理等,是两种独立的课程形态,是两个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
2.相互转换关系。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辨证关系。也就是说,潜在课程并非永远是潜在的,而显性课程也并非总是明显的计划性,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为了新的社会需要,为了更新教育内容,可能把旧的教育内容下放到生活当中,使其成为潜在课程来影响学生。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或组织,使潜在课程转换为显性课程。
3.互补关系。一个和谐、健康发展的学生既需要显性课程来使他们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还需要潜在课程对他们的滋润。如果只把学生局限于那些看得见的课程,仅学习有限的学科,那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使潜在课程和显性课程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从而使学校教育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海伦,李宏龙.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J].教育探索,2006,(12).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确定从教师的课程决策入手,在教师理解课程、教师运作课程和学生经验课程三个层面分析小学英语专家教师与生手教师课程实施的异同并由此提出几点改进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质性方法,深入研究现场,对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具体考察,了解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和做法,进而认识课程实施的特征。
质性研究在选定学校参与观察前后历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主要采用三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即访谈、观察和查阅文件资料。根据研究目的,事先准备了访谈和观察提纲,以此为线索,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访谈。此外,也深入了解学校的情况,并参加学校和年级组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学校每周的教育研讨课、学区和学校的教育专题讲座、教师会议、年级组的集体备课、英语晚会等活动,还在研究者观察的两个班级实施了一次由研究者自编的小型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英语课程和教师教学的评价情况。查阅文件资料主要包括教师的教案、备课记录、作业和学校日常规章制度等。
本研究的个案学校为向阳小学(化名),研究对象为该校两名英语教师A和B,对象的选择系依据Berliner(1988)对专家教师与生手教师的定义来选取的。(注:Berliner,D.C:TheDevelopmentOfExpertiseinPedagogy.CurriculumInquiry,28(5),1988.)本研究中专家教师A为校长推荐、学校公认的优秀英语教师,也是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及学校英语科的召集人,曾荣获珠海优秀教师称号,小学高级职称;生手教师为教学二年以内的教师。课程实施的观察是在A、B两位教师任教的六年级(2)班和(4)班进行的,学生情况大致相同,有关资料见下表:
性别职称教学年龄教学年级学生人数
专家教师A女高级十二年六(4)53(男26,女27)
生手教师B女无第一年六(2)53(男25,女28)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遵循质性研究方法和程序,对观察、访谈及文件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小学英语专家教师与生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表现差异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主要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师知觉课程层面
1.英语教学观
本研究中,A、B两位教师均认为语言是一种资源,是用以获得知识及与人沟通的工具。因而,语言的学习首要的就是让学生会听、会说,并且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语言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这两个主体并不是矛盾的,教是为了不教,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扮演协助、提供信息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在面对学校生活及现实压力方面,B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其理想的教学观在实际中遇到一些困惑和挫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
2.教学计划
A教师由于对教材内容比较熟悉,对学生各阶段应学习的内容也有一个大致的规划蓝图,因而虽然其教学计划没有B教师的详细具体,但她既能依照进度,一步步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又能视课堂中学生的反应程度及发问的问题,评估学生学习进展的情形,从而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所以其教学计划更具弹性和灵活性。
(二)在教师运作课程层面
1.教学组织过程方面
(1)教学流程
与生手教师B相比,A教师每日必进行的例行事务(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有一套规则及程序,学生们也都非常熟悉。因而,当有活动转换时,学生能迅速地达成教师的指令,而很少扰乱上课秩序,或中断课程的进行,因而教学流程比较顺畅、自然。
(2)教学组织形式
在这方面,讲述、板书、问答、讨论是A、B两位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但在讲述的时间、内容和效果上,A教师讲述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以内,其内容条理清晰,富有组织性和逻辑性;而教师B的讲述时间则略显过长,且缺乏有效的组织,因而讲述比较混乱。在板书的设计上,A教师的板书布局合理,主板书和辅助板书分配恰当,使得教学内容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在问答的技巧上,A、B两位教师都会在课堂上大量使用问答,但在运用的时机、方式和次数上,A教师则较多、较灵活、较多元化。在小组讨论上,A教师的讨论时间比较充足,其分组形式和组织安排也比B教师灵活、多样。
2.了解教学对象方面
相比B教师,A教师能积极地寻求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并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态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A教师还灵活地掌握学生注意力的时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传球问答、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3.班级管理方面
在班级情境中,教学和管理是教师必须同时完成的两项任务。研究发现生手教师由于在掌握学生学习上经验不足,因而不能恰当地处理好管理和教学的关系,往往会花比较多的时间用在常规管理上。而专家教师A则通过建立明确的常规,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期望及教师所要进行的活动,因而教学能有效地进行。
(三)在学生经验课程层面
1.在考试成绩方面
通过三次考试成绩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专家教师A所带的六(4)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生手教师B所带的六(2)班。另外,两个班的学生在注重考察记忆方面的客观题的回答上差距不大,但在注重考察学生的组织、理解、创新能力方面的主观题方面,六(4)班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六(2)班。
2.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堂观察纪录,我们可以看到专家教师A所带的六(4)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生手教师B所带的六(2)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六(4)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也高于六(2)班,其使用英语的机会和信心也逐步增强。而在学习方式的比较上,由于A教师的放手与信任,六(4)班的学生倾向于主动式的学习方式,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及过去所学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而六(2)班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是被动的,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旧知识相脱节。
3.在课堂气氛和师生交往方面
A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采取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六(4)班的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而B教师的教学具有明显的教师中心倾向,又加上教学管理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易放难收,既影响了教学进度,学生们对其也不满意。
三、几点建议
本研究对象虽然只有两名教师,但我们可以从这个个案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中,比较深入地认识小学英语专家教师与生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差异,并从研究得出的结论中思考与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有关的问题,对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促进生手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立足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多方位的智能开发转变,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为此就要优化教育教学观,优化教案和教学
过程,优化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
(二)加强职后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A教师教学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认真学习与敬业乐业,对学生不断付出关爱,让学生能感受并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因而,作为一名英语生手教师应不断充实有关语言教学与学习的理论性学科教学知识,并配合学生的需求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选择合适的方式,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当中。在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以及使教学流程流畅,英语教师应借助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特质,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
(三)增加生手教师班级管理方面的训练
本研究中发现,生手教师由于对实际教学情境的处理能力经验不足,所以对自己的教学也较没有信心,尤其在教学管理方面有比较大的挫折感。学科专业训练固然重要,但若生手教师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更可以辅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为生手教师提供更多的实际班级管理方面的训练,例如:练习如何检查、指派学生的家庭作业,检核学生的出勤率,学习如何订立教室常规,以及练习当学生违反常规时,如何确实执行这些规定等,以保证更顺利地进行教学。
(四)改革师资培训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本研究中的生手教师,虽然在大学所受的教育已很扎实,但在踏入教学行列时,却发现学校所学的仍难以应付眼前的挑战。鉴于此,研究者认为师资培训课程应该理论与实际并重,并让资深教师带领实习生,帮助实习生了解应如何进行实际教学与管理班级,使他们有能力面对不同年级与班级的挑战。良好的实习经验能够深刻影响未来准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帮助他们的专业成长,使生手教师在实际教学现场中,能尽快地适应教学情境变化,发挥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五)建立完整的教学督导制度,促进生手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科学课活动生活化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儿童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1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1.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科学课是由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在科学学科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例如:观察身体,比较水的多少,米饭的观察等。注重使学生能联系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1.2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1.2.1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1.2.2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1.2.3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假如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
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假如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儿童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他神奇的生命历程。
1.3加强科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2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基本流程是:课前自行探究准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学组汇报,相互补充运用科学,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探究。
2.1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他们发出声音来。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假如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2.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他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2.2.1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他“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2.2创设描述性生活情境。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2.2.3创设欣赏性生活情境。欣赏性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科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科学问题,分析思考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三上第一单元《植物》,用摄像机录制天天陪伴他学习生活的校园花草树木。让学生欣赏熟悉的花草树木后,说说你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2.2.4创设体验性生活情境。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等,让学生进行种植养殖,写下观察记录,课堂汇报。学生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热情高涨,既学会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3课后延伸生活化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儿童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主体性;教学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愿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目标的高效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出数学高效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原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应该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自由活动,积极发言,主动思考和探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点落实的不是很到位,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每个教师深思和研究。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把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突破口,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获取知识,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造,积极参与,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其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竞争意识。其次,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教学教学时,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引出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和教学有关的事例,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兴趣盎然,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堂教学方式作出调整,准确把握重难点,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只有做到因人而教,才能促进每个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精心设计学生作业
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有针对地创设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使他们的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和敏捷性能够真正得到锻炼。一是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弹性作业。比如,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免做作业,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知识,提高能力。或者针对那些学习上确实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他们单独开小灶,适当为他们留一些难度较低的作业,让这些学生能够在做作业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二是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重视探究性作业的实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到更扎实的知识,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造高效课堂。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能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向45分钟课堂时间要效率,在教学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智力水平、认知水平等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相长,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五、注重课堂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才能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他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加投入,学习起来是轻松的,而不是痛苦的,会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教师应该注意导入的时间不能过长,要做到少而精,导入要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引导学生顺其自然地探究新知。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合理过渡,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遇到的困难最小化,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始终保持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日常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把数学家的成功故事介绍给学生,还可以把数学领域等待解决的问题告知给学生,引起他们探究欲望。
六、实施多元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实施多元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中所表现的态度、习惯、情感等,通过合理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信心。评价并不等同与表扬,如果给予学生过多的表扬,就会使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趋于弱化。
七、结语
课堂教学的一门很深的学问,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应把课前、课堂、课后有机结合起来,将每一步的工作做细、做实,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努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教师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树立服务学生理念,以教学理念作指导,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徐建朝 单位:河北省任县骆庄乡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二、目前状况剖析
现如今,学生参和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剖析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三类摘要:⑴学生不敢自主参和学习。由于有少数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和权威,不答应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课以变相体罚。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样做,非但教师的威信难以持久,而且学生的参和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只是些机械模拟式的简单运用。由于学生不敢说,也就难以暴露其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压制,而且一些错误的熟悉由于没能及时得到纠正,很可能会在以后的练习中再次出错。⑵学生不愿自主参和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熟悉,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和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和学习活动的意识。在观摹一些公开教学课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很多同学消极参和,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反正老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和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⑶学生不会自主参和学习。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谈何自学课本。笔者曾问过一些同学数学书上的一些标记的意思(比如说摘要:虚线方框、虚线表示的数字0等),多数同学竟然说不清楚。多数同学的课前预习,就是把要学的内容读一遍,至于是否看懂,能不能进行一些模拟练习等从不考虑。当然,有些老师也曾布置过让学生预习的作业,可是又没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办法,结果布置和不布置完全没有两样。
这些和素质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精神是相悖的。它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精神的弘扬,但好多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也就只好“满堂灌”了。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背景分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自主性参和探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识。
1.让学生自主参和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有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和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和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让学生自主参和教学活动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心理学探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系列,即智力因素系列和非智力因素系列。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这两个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过程。美国闻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探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又要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在参和实践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取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两大系统水融,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让学生自主参和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本身是抽象的,假如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参和,离开了学生的拼拼、比比、摸摸、看看、量量、画画,以及操作实践,要想很好地建立表象熟悉是相当困难的。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来看,小学生好动,他们对事物的熟悉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多给学生提供些直观教学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参和热情;从学生参和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和把握起来比较轻易的知识越能激发学生的参和热情,促成学生的积极有效的自主参和;没有了学生的积极有效参和,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
4.学生自主参和学习活动是减负的重要条件。心理学探究表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可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类。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习者往往缺乏学习的喜好、意义、效率和效果,他们只有学习的压力而学习学习的动力,只有学习的苦恼而学习学习的快乐,他们视学习为包袱,视学校为“监牢”,视考试为“刑场”。他们不仅有认知方面的重负,更有精神方面的枷锁,不仅有体力透支,更有心力憔悴。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则截然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量”,主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短,学习质量高,精神面貌也好。故而,我们认为“减负”就其实质而言,涵盖着两个层面摘要:一是减轻学生知识学习非凡是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负,如减少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等;二是减缓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抑,解放学生学习的自和自由度,变消极、被动地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途径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和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参和性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策略摘要:
策略一摘要: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自主参和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和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和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新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和学习活动。笔者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课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奔头”,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小黑板、幻灯等形式使学生明确。
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摘要: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索新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索,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轻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策略二摘要: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和心向。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喜好。”喜好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熟悉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笔者常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和。其中直观激趣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借助于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征,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喜好,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和课堂教学。如摘要:时、分,24时记时,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把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们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心旷神怡,真切地心得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喜好浓厚,参和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和之趣。①把自己置身于参和者位置,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和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②尊重学生,相信每人孩子都能学好,答应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策略三摘要: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和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和。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新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和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和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折一折,量一量,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和,全体动手,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和,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和热情。假如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索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扶得过多,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隋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和意识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和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和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和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布置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新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和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和,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策略四摘要: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和能力。
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㈠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熟悉,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实,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㈡练习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①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算理,有的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明算理,有的在教师引导下说明算理还很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非凡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热心鼓励。②交给方法,使学生能说。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在低年级可以让学生学着说,试着说,自己小声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新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然后借助适当的外部活动,如有顺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幻灯投影、实际操作等,来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数学含义,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数学新问题,这样就可以把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思维方法主动地迁移到其它新问题学习中去。
㈢精心设计新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索的方法和习惯。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出这样的新问题摘要:想一想,怎么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又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当出现摘要:2+2+2=6,3+3+3+3=12,5+5=10后,不提这样的新问题摘要:每道算式的加数都是什么?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征?而提出摘要:请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索方法。
㈣培养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新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和学习,发挥主体功能奠定基础。
参阅的有关文献。
①王盛松,《漫谈“自主”》,《江苏教育探究》2000年第4期
②韩清林,《有关“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若干基本新问题》,《河北教育》1999年第12期
③欧阳国慧,《让学生主动参和教学活动的理性思索之一》,《素质教育论坛》1999年第1期
【关键词】语文 课堂 争论 途径
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论;有争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得到尽情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性一般与个体的智力、个性以及知识有关。有个性才有创新。因此,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论,可凸现学生个性,唤醒个体创造的潜在意识。
1.课堂争论的教学价值
1.1 课堂争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课堂上能引起争论说明学生已经对教材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个性,如果老师适当进行引导,就能带动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化。
1.2 课堂争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学生的争论往往从浅显的感性认识开始,争论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是学生自觉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
1.3 课堂争论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争论时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思维敏捷,常有妙语出口。学生语文论文既要寻找对方言语中的不当之处,又要找准契机,组织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可见,争论为语言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1.4 课堂争论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争论时为了驳倒对方,必然要找出有利的论据。因此,就要努力寻找别人没有想到的、没有提到的方面,引发了求异思维,在求异中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2.课堂争论的主要途径
2.1 抓住题眼进行争论。学生会对课文内容许多地方提出质疑,教师应选取有价值的问题,推出来引导争论。如学课文《一枚金币》的时候,同学们当读到父亲将那枚金币投入火炉里时,许多同学都举手发言,觉得父亲教育儿子没错,但不应该毁坏钱币。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同学们进行争论。一部分同学持“父亲做法错误”的观点,另一部分同学不同意。“父亲做法错误”论者的理由不说自明:毁坏钱币是触犯法律的,教育儿子也不能犯法。不同意的同学是这样认为的: 父亲每次将金币投入火炉里,是为了让儿子彻底明白,只有自己通过辛勤劳动挣来的钱,才会使自己珍惜的!虽然父亲做法有些极端,但对儿子起到了根本作用。这样的争论做到了从文本到人本的提升,立足于创造思维的开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2 提出异议进行争论。教学中,对一个问题,学生常常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在课堂上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面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怎么办?我认为,鼓励加对话是教师值得采取的好方法。如课文《瑞雪图》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下雪的景色,作者从看到的和听到的两方面写出了雪大的特点。在教学这段课文时,教师问学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学生说,从“鹅毛般的雪花”、“一会儿就白了”、“雪花簌簌地往下落”、“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等词句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但此时也有学生提出了他们的异议。他们认为,枯枝被积雪压断了不能说与雪下得大有必然的关系,因为是枯枝本身就不太结实,就是不下雪,雪不积在枯枝上,枯枝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有断的可能,怎么能从枯枝的断看出雪下得大呢?面对这种局面,教师没有怕影响教学进度,索性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理由,引导两派学生进行争论。在学生阐述过程中,及时地进行点拨,让学生注意句子中的“积”字。经过争论,两派意见统一。用争论的方法,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对话,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思维。
2.3 逆向求异进行争论。“逆向求异”是对现成结论不盲从、不唯师、不唯书、不唯众,敢于反其道而思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各种事物功能的固定认识,清除思维上的定势负面效应,克服思想上的思考惰性,破除传统上的因袭理念,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分析,找出原结论的缺陷与不足。如《落花生》的点睛之笔:“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在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写法的匠心所在之后,引导学生作逆向性思考:“做一个既讲体面又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有什么不好?”学生间进行争论。这样反思能赋予文章以新的意义,在理解与借鉴上会有所突破。
3.课堂争论的有效策略
实际教学中,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嘲笑,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课堂争论的心理阴影。因此保护学生课堂争论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3.1 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一种感觉:语文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教师还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地进行争论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要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3.2 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氛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鼓励学生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和帮助他人。
如果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同学能顺利、轻松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
原则之一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国家质量标准就是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这个任务主要由小学数学的学科课(或者叫必修课)来担当。至于发展小学生个性的要求,《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主要由活动课来担当,其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有人会提出,这个要求在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中就能做到,或者开展课外活动就可以实现。我认为这是误解。诚然,小学数学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诸如观察、实验、练习等,也能培养学生某些个性要素,但它服务的目的不同,它只是为学科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科课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没有具体教学时间的界限;而小学数学活动课应是以发展学生个性要素为首要目标的课型,每节课教学时间与学科课的教学时间相配合。还有,活动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①活动课属于课程的范畴,课外活动则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②活动课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而课外活动则没有这种有序的要求;③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要具有一定的规范,那就是活动课必须有教学纲要和活动课指导书,并严格按此规范实施教学进程,而课外活动则不具备这个要求。
原则之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应当强调其普及性,淡化其选拔性。”这个要求不仅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中要落实,更要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科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受益,比较好操作,因为学科类课程所担负的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各项规定,由统一的大纲和教材所列举,由国家规范的教学、考查等计划予以落实和检查。而活动课是以培养个性特征为标志的新课型,系统的操作硬件尚在建立之中,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活动课所说的“人人受益”,不应当以分数、成绩的提高来理解,应当从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予以解释。从活动课参予程度讲,不要像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小组那样,只允许少数数学爱好者参加,而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从活动课的课程设计讲,在学科课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条件下,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从活动课的教学效果讲,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和爱好都得到提高,这是受益。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提高不甚明显,但是通过数学的橱窗对观察课外天地,观察实际生活的兴趣产生了,这也是受益。更有甚者,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虽然没有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但这种活动课教学尝试在学生记忆中留下思维印象,能成为今后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参考,这也应该说是受益。纵或阻塞了他们对数学的爱好,但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促使他们去爱好其它学科,也同样属于受益之列。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受益,就是指小学生的个性要素,主要指兴趣和情感,通过数学的载体而得到发展。
原则之三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注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小学生的年龄阶段(6~11、12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期(或称学龄早期)。这一阶段,小学生不但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阶段,而且由于从一个备受家庭保护的幼儿变成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这就促使儿童心理特征产生质的飞跃,概括起来,就是产生了在幼儿期没有的“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这三个“好”只有“好奇”“好动”充分得到发展,“好胜”的儿童价值特征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动”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控制:①调控环境,促使小学生总是保持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是立足于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恒程度又依赖于环境(包含教学环境)对小学生接受知识是否有一种愉。因此建立一种愉快接受教育的氛围是调控环境的关键。小学数学活动课基于数学学科的抽象特点,愉快教育氛围的建立,特别要注意杜绝成人期望值的强加与过量过高数学材料的灌输。就是说,不要设想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个个都成为数学神童;也不要认为,实施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就是灌输小学数学之外使小学生难以接受的成人处理数学的材料。②树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小学生的“好动”,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好动,通过模仿,一旦成为小学生稳定的心理成分,就左右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为了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当提供学生认为有趣的、益于拓广知识的模仿典型。小学数学活动课所提供的模仿典型,就是根据数学的特征以及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条件,通过游戏、观察、拼图、制作、不完全归纳等思维及操作办法,让学生得到学科课内所没有的、又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数和形的一些结论(但是不要证明)。这些结论,要求学生都记住它是次要的,掌握得到的过程则是教会模仿的本意。只有这样,“好动”的心理特点才可以说在数学活动课里得到健康地培育。
原则之四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小学生的思维,在四年级之前,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四年级之后,则向掌握“主要属性”、“种属关系”、“实际功用”为标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过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小学数学的学科课和活动课,责无旁贷地要促使小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了实现这种过渡,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有趣的数和形的具体形象材料,让学生拓广知识,扩大眼界。怎样选择这些材料?荷兰数学教育家凡·希勒(VanHiele)认为:人类认识数和形有五级水平,小学四年级以前学生,应选择认识“形象级水平”的材料,就是学生通过图形和数的整体形象,而不是通过性质去认识数和形。四年级之后的学生,可选择“性质级水平”的材料,即通过图形和数的性质去认识数和形。至于后三种水平材料的认识,则是中学以后的事情了。这种认识可作为小学数学活动课选择充足有趣具体形象材料的依据。②通过设悬念,设问题情境,积极启发小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促使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换,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以及让学生掌握不完全归纳法之类的数学方法。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活动课的思维材料的选择上,一要“不超纲”,即所涉及知识不应超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之外;二要“不超前”,即活动课的教学进度与学科课的教学进度基本保持一致,知识与能力训练尽量做到前后配合。在活动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为要当学生智慧的启迪者,不要当真理的恩赐者,更不能藉活动课之机,把学生当成“仓库”,拼命向学生灌输他们不愿接受的成人化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压,感到不耐烦。否则,数学活动课就不能促使学生个性要素的发展,增长才能的数学目的就会落空。
二、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
1.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是对四年级以前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应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为此,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然而,数学教师惯用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方法,虽然最初的数学概念能从形象化入手,但最后总下降为单调而呆板的数学概念和“符号”,成人化的思维痕迹很深,这种教法特别不能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我们教育中应当尽量避免。正确的数学概念的形象化包装,必须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定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要不显露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而是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小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②游戏展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低年级小学生,刚由家庭进入社会,一切都新鲜,好动和不满足是他们进步的第一要素。数学活动课教学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口味的戏剧化数学游戏,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好动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戏剧化处理这座在具体与抽象间的桥梁,把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引到抽象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维永远处于兴奋之中,实现活动课的目的。③游戏结构要是美的结构形式。数学游戏美的结构,是指美的语言、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板书设计及教具运用。最能直接打动低年级小学生心灵的是美,因此美的教学结构形式,是一股推动低年级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力量,数学活动课的游戏结构也应按此来设计。
2.数学讲座。
小学四年级后开展数学讲座,这是有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这种以数学讲座为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取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取材于学科知识的扩张,发展学生能力。这类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智力型,如找规律填数,奇数和偶数运用,巧妙计算等;②实用型,如利用图形的合理分类的计算题,金融投资的基本计算知识等;③动手型,如绘制图表,用图形解应用题等。另一方面是取材于数学名人的故事,取材于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数学实践。
小学四年级后的数学活动课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这是拓宽学生视野的又一种好形式。如去银行了解什么是年息?年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什么是月息?月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也可到市场去了解怎样用统计表处理变化的市场价格?怎样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拼成优美的商标图案等等。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广阔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的锤炼,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坚强个性。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电工课程是电气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工程性质和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半导体器件多,内容杂又难理解,抽象概念多,大部分的学生普遍认为入门难。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的特点,逻辑抽象思维能力有很大发展,求知欲旺盛,对感兴趣的东西可以积极思考,乐于创新。教员在教学工作、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作为教员,只有理解了学生,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授课质量。
1.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中小学生学习的特点。
1.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学生即要学习各专业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掌握从事各类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又要在本专业内拨博览群书,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和钻研。大学教育还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学习方法的特点。
经过高中的有组织有指导的学习后,大学生的学习转变为自学方式占主导地位。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学习的意义、价值,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独立性、批判性都很强,能够独立思考,探索所得到的正确结论,喜欢表达自己独到的想法、见解和观点。
2.顺应时展潮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育终身化。
一个人的工作职能也将会经常变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也必须不断更新,我们应当紧跟时展潮流,随社会经济结构经常变动,以“学校课堂”为主体的一次性教育将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领会终身化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把握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正是依赖自主学习,从人才应具备素质和能力分析,排在前三名的是:创造性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这三大能力的结合正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任务有
2.1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兴趣是做好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自觉发展进行的,这将有利于自己的个性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将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自主学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学,而是一个在交流中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而获取知识的过程。
2.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长期的学习中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经过高中时期的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自学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2.3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的刻苦努力固然重要,良好的学习方法会事半功倍。大学教育并不一定要记住所学的东西,但一定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到很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3.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
奥苏伯尔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习心理学中有一种重要的驱动力,即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这三种内驱力就是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这些动机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内驱力指的是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
当一个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课程基础阶段时,教师要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一些与课程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比如在讲述555定时器时,先从我们日常用的触摸灯讲起,在黑板把灯的亮灭设为输出,几次触摸设定为输入,与学员一起分析输出与输入间的逻辑关系,而后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在心理上给学生们制造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然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书上关于555定时器的内容。最后才有教师讲解,这时已经激起了学生的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
关注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学生对电工学的兴趣或是认知内驱力决不是生来就有的,教师要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乐趣,逐渐巩固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比如电力电子技术这一章,采取的授课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学,然后让学生去开放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几个学生一组亲自动手做一稳压电源。任务布置后,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课上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主动与老师讨论,课后积极的查阅相关的资料,挑选合适的电力电子器件,系统和设计的思想贯穿课程的全过程,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本章的重点如晶闸管、双基极晶体管、桥式整流的工作原理,了解直流稳压电源的结构及应用,对电力电子的专业知识有全面、系统、深刻的把握。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对器件的输入输出特性有了深刻理解和印象,熟练的掌握基本电子仪器的使用,了解电子仪器、器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学生看电路图能力、电路分析计算能力、选择设计方案和器件的能力、电路设计及调试的能力在自我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感到自己学有所用,这就大大的提高了他们学习电工学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相互之间的协助能力。超级秘书网
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和同学的接纳而表现出的把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大学生的争强好胜之心甚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组织合理的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和胜负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有的章节如时序逻辑电路这一章,在教师统一讲授后就可以采用分小组学习,把与本章节有关的计算机硬件的内容整理组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每小组选派代表为大家讲解。最后有教师点评,给他们以鼓励。例如译码器这一节,学生在自己组织时,自然而然的就与计算机的存储器这一部分内容联系起来,即很好的理解了译码器,又很直观的理解了地址的概念,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起计算机硬件不再觉得很难了。一个章节内容完结后让每小组就所学的课程及时归纳总结———写出各章小结,总结出每章的知识点、应用的分析方法及重要的结论,再有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会有较大提高。事实证明表明表扬与激励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
4.结束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里特点,关心和爱护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同情和理解,很好的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对他们热情期望,严格要求,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再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在课堂实验中,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保证学生的动手、动脑时间,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有效学习方法
我在讲授实验仪器复习课的时候,就采用了这样的流程:首先课题名字改成:重温化学实验室。这样给学生以亲切的感觉。之后设计了以下环节:迷语阵、编题阵、归位阵、破坏阵、互助阵、替代阵、竞技实验场,生活替代品串串烧,让学生耳目一新。在迷语阵中,我列出了以下学生喜欢又切合仪器实际的迷面。如:叫管不通气,叫瓶又太细,装药虽不多,实验手不离;身体上下一样粗,体表标有小刻度,歪歪小嘴圆底脚,液体多少能告诉;有一老汉,双肩挑担,为人公正,偏心不干等迷面。这种有趣味的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如在编题阵中,我打出来了要“善待仪器”并提出了相关的信息:1—2ml、凹液面最低处、湿抹面或沙土盖灭、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垫上石棉网等。
又如替代阵中,我写下了“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样,能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摆脱了“书本”,回归到了学生自然学习的状态。而学生在讨论探究中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彰显着学习的迹象。教师只是巧妙驾驭,一定能激活课堂,让学习在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动态发展中进行量的积累,以达到整个教学效果质的飞跃。
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累积知识如:学了《爱护水资源》这一课以后。让学生自己展开丰富的想象,自行设计节水徽记。同学们通过丰富的想象,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设计了不同风格的节水标记,表达了自己对节约用水的设想和建议。加深了学生们对本节课的深化学习,使学习变得有效。也让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除此,还引导学生学会扩展知识,办《化学报》,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使学生达到了共同进步,取长补短的目的。丰富多彩的内容,也让学生对化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把握。
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的改装实验装置创设化学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如在讲授“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探究”的实验时,在探究焰心有白烟产生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我自制了一个弯管,然后插入焰心。又如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这个实验时,为了避免水气过多对验证氧气的影响,我也是设计了一个弯的导气管。
注意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